新建农村(精选9篇)
新建农村 篇1
一、抓思想建设
1. 了解学生。
我用写小纸条的方式,让他们写下自己对班级的感受、看法,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然后从个别学生入手,特别是对一些思想游离班级、背离学习的学生开始做思想工作。在新班级中,曾有一个女生在字条上写到:在新的集体中,我没有幸福感。我就从她入手,循循善诱引导她,让她体会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好的班级靠我们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把班集体看作我们的新家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
2. 树立信心。
班级建设一点一滴要从小事抓起。卫生打扫是量化一个班级的主要部分,刚开学,学生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这时班主任不能埋怨学生,而是应该去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去给他们做示范。一个月后量化考核,我班拿到了流动红旗,班长带着同学们来告诉我,她们激动得跳了起来。他们有了信心,学习也倍加努力。
3. 及时矫正他们的错误想法。
时间长了,学生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打扫卫生了,仅仅为了那分数?不愿意、没意思。这时的班主任又得充当调色师的角色。如果这时班主任说:我不管,无论想什么办法,都得拿第一。我循循诱导学生,我们扫地仅仅是为了拿第一吗?为谁呢?我们打扫卫生是为了让我们更舒服,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一点一滴,不断渗透,让每个学生树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紧紧把握学生幼小的心灵,调整他们的思想,形成强大的集体的凝聚力,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快乐、幸福。
二、学习上抓两头促中间
1. 注重后进生的教育。
有些农村学生, 家住偏远地方, 他们见识相对少, 很多未出过远门, 有些父母是文盲, 文化水平很低, 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 加之教育方法不当, 和离城较近的同学相比知识基础就已经拉得太大了。来到中学, 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 学习上两级分化就更加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用足够的耐心、责任心来引导这层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树立起信心。我在课前与任课老师沟通,让他们对这类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要求不能过高,更不能放任不管,做到一个也不放弃。
2. 树榜样影响,争做全优学生。
常给学生写纸条,鼓励他们做一个全面都优秀的学生,注意引导他们除了学习的优秀之外,更要注意自己性格品质的养成,通过引导,鼓励他们自愿竞选班委,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由于是学生自愿竞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就更加严格些,别人做不到的他们会努力做到。这样在他们中间选出的班委,榜样的力量会更大。
3. 营造学习氛围。
榜样树立起来了,前边的引领着,后边的紧跟着,中间的也加入了前进的队伍。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就会有大批的优秀学生涌现出来,进步令人吃惊。
三、开展主题班会疏导学生思想
1. 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溺爱,大多不会感恩,把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好,当做是理所当然,或者视而不见,甚至不领情。在专题班会上我们就来谈谈感恩这个专题,主要由学生来谈,感恩行为应该怎么做,谈完之后,老师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启发他们,首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给母亲洗过脚吗?如果没有,去做了这件事,让学生知道感恩是人间一种美好的品德,人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布置小作业,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那天提醒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教师节这一天做一个最有礼貌的学生等。
2. 渗透善的品质。
善良是人的本性,能让我们远离邪恶,拥有善良的本性可以得到身边人的喜爱,你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 培养智慧做事的方法。
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没有多少好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任孩子自然发展。班主任在新建班级中应做孩子的智慧之师。
4.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笔者采取的是:名言、名人故事和身边的真人故事影响学生。天道酬勤,无论是名人、平凡人要想成功离不开勤奋,做为一名学生要想拥有知识、智慧,同样缺不了勤奋,以班上学生取得好成绩为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5. 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的心态。
作为班主任笔者常常要求学生问问自己:这样做,我快乐吗?如果学生因为做好某件事而感到不快乐,笔者就鼓励他继续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怀着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学习。学生因为做错事,违反纪律,教育之后还不改者,笔者仍然还会问他:“你快乐吗?不快乐就换种心态,换种活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变得干什么都主动积极的去做。
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自制力差,自觉性差,持久性差。无论他们想得多么美好,往往都难以达到,这时的班主任就需要长时间对其观察、督促。笔者就经常在午休、晚休时间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睡觉、卫生习惯。课间经常到教室走走看看,和学生交流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处理。如发现学生抄作业现象,就个别引导。发现教室脏督促学生打扫,发现乱丢垃圾自己默默的去捡起放到篮子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饭后到教室里转转,看看有没有没打到饭吃的学生、或生病的学生,给予他们力所能及帮助和关心。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样新建的班级,师生彼此了解得快些。学生也容易养成习惯。
五、激励学生上进
在班级管理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正确使用激励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对不良行为习惯实现超前调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利于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1. 表扬中有爱。
运用好表扬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就是爱。学生有丰富的情感,老师要真正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象依恋自己的父母一样依恋老师,接近老师,老师的话也就容易打动他们的心。班主任表扬学生,要出自内心地对学生某些良好品行或点滴进步感到真诚的喜悦,这样才能更加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2. 表扬中要有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位学生在其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需求,都有一种得到别人赞同、肯定的愿望,如何充分调动他们这种需求和厚望,班主任在表扬中要有意识地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如在对某一学生单纯从学习上提出更高要求并不一定奏效,而当他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时,班主任在给予肯定表扬时不失时机地提出学习上的较高要求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3. 为学生创造被表扬的机会。
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若等他们有了优点再去表扬,那他们被表扬的机会太少了。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主动提供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从而获得表扬,用表扬这一武器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表扬要面向集体。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班主任的表扬不能只限于班级中的部分同学,而要面向全体。班主任如果只经常表扬几个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进步,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偏爱,造成同学之间的妒忌,不服气,而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即使在表扬某个学生时,也要强调他是为校、为班级争了荣誉,放在班级表扬,做到表扬一人,鼓励一群。
5. 寓表扬于无意之中。
对双差学生,班主任要扬长避短,尽量寻找他们的优点,很自然地把表扬流露于无意识的言语、表情之中,使其及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长期未受到过表扬而处于压抑状态的学生,班主任要采用间接暗示的方法,通过其他同学传递老师对他们的优点、进步、赞扬的信息,这样可缩小其与班主任心理上的距离。
新建班级的班主任,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水到渠成把一个班级建设得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知识
不同教师“呈现”概念或“组织、呈现和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如何评价教师的MPCK呢?以下几点是需要把握的:
第一,面对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教师是否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呈现和调整”方式?能否说出这些方式的优、缺点?能否说出选择某一或某几种方式的依据?
第二,教师所选择的“组织、呈现和调整”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能否解决学生的误解和学习疑难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灵活运用所选择的“组织、呈现和调整”方式?相应的方式能否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入?能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否促进学生素养的培养?
摘自《数学教育学报》/李渺文
新建农村 篇2
根据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把新建100所农村幼儿园作为2009年的重点工作来抓,认真落实,强力推进,在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新建100所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新建100所农村幼儿园,是市委市政府实现“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目标、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2009年新建100所农村幼儿园纳入《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幼儿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丰富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
为了加强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新建100所农村幼儿园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市政府成立了由陈小平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张连水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徐一超局
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幼儿园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包括新建农村幼儿园在内的幼
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
教育局,市教育局沈建平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有关区、县(市)负责各自区域的组织落实。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我局加强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通过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会议、个别沟
通协调等方式,为各区、县(市)的幼儿园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等工作提供服务。
二、加强规划,落实责任,及时督促检查,确保项目进
度。
1.及时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项目规划。根据2009年新
建改建100所农村幼儿园项目计划,上半年我局多次召开各
区、县(市)教育局负责人会议,认真研究落实建设计划,3月,组织各有关区、县(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2009年农
村幼儿园新建改建计划,并分解落实了各区、县(市)新建
改建农村幼儿园的任务、分阶段工作计划。
2.及时督促检查,确保项目进度。为了确保新建100
所农村幼儿园的项目任务按时完成,我局通过定期督查、汇
报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的各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5月,我局组织学前教育督查组对各有关区、县(市)新建
改建农村幼儿园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7月9日我局又
召开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分管局长、基建财务
科长会议,听取各区、县(市)百所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工
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就推进我市百所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工
作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10月,再次召开各
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分管局长、基建财务科长会
议,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3.加强考核评估。为了确保新建改建100所农村幼儿
园的任务顺利完成,我局将100所农村幼儿园建设任务的完
成情况纳入今年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学前教育强乡
(镇)、学前教育强区(县、市)考核评估指标,引导各区、县(市)加强对幼儿园建设项目的支持,强力推进建设项目的进展。
三、加强经费帮扶,鼓励和支持农村幼儿园建设。
2009年我市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提高到1000万元,采取
以奖代拨的形式,对乡镇新建和改建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六
城区农村新建和改建的幼儿园等进行补助,建德市、恫庐县、淳安县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项目经费,纳入每年600万元的教育帮扶经费,各区、县(市)也相应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
费,加大对幼儿园建设的经费补助。2009年市本级下拨农
村幼儿园建设扶持经费753万元。
四、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效
至2009年12月,全市完成111所农村幼儿园的建设任
务,总竣工面积165207.1平方米。全市2009年建设的111
所幼儿园共完成投资28836.96万元。顺利完成了市政府新
建100所农村幼儿园的任务。
2009年新建改建的111所幼儿园将增加幼儿入园人数
15000名以上,从而为我市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老
百姓子女,特别是农村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打下了基础。
杭州市教育局
农村新建幼儿园的发展分析 篇3
一、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农村新建幼儿园
新建的农村幼儿园在房屋布局、硬件设施上都比较注重, 加大了资金投入, 园舍条件、班级设备都较过去得到明显改善, 教育环境的改变为农村幼儿入园接受优质的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 仅有好的环境和教学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新建的幼儿园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 幼儿园管理水平必须跟上, 软件水平和硬件条件要相吻合。其中,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是农村新建幼儿园发展的根本保证。
1. 从幼儿园的管理出发,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幼儿园有序进行各类活动的一种保证, 新建幼儿园要根据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 我们在开学初就建立了诸如门卫制度、行政值班制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以及晨检、卫生消毒、健康检查等保健制度。另外, 还建立健全了各项岗位职责, 充分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2. 从幼儿的全面发展出发,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制定作息制度不严密, 执行作息制度不严格, 一日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 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 本园严格以《指南》精神为依据, 以总园的作息时间为参考, 并结合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切合本园实际的作息制度。努力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 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办园水平
1. 岗前培训
开学前, 幼儿园对全园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幼教理论知识, 还包括具体的操作技能, 细化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保教并重,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思想, 全面提高自已的保教水平和服务意识。
2. 例会学习
每周三、周四上午, 幼儿园都作为固定的例会学习时间。除了学习重要文件以外, 教师人手一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指南解读》, 由各班教师轮流进行领学领讲。对照《指南》要求, 结合工作实际, 大家进行热烈讨论。这样的学习不仅锻炼教师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 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做好家长工作, 家园密切配合
新建幼儿园地处农村, 家长的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不仅如此, 有很多幼儿为留守儿童,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每天只有爷爷奶奶接送。针对这种情况, 幼儿园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家长工作, 改变家长的旧有观念, 家园密切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1. 从环境创设入手, 迅速取得家长的认同感
创设丰富、温馨和明快的幼儿园环境, 会让对幼儿园不够了解的家长, 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快速产生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因此, 本园从开园以来, 一直在创设环境上下工夫, 幼儿园楼梯过道的墙面上挂满了名言警句以及美术作品, 体现了幼儿园的文化特色, 楼梯地面贴上了可爱的“小脚印”, 走廊窗户用漂亮的窗花装饰, 室内外环境整洁、舒适, 让家长们感到放心和满意。
2. 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成长
开学前, 我们通过媒体信息、挂横幅、制作展板、发宣传册、家访等形式全面宣传本园。开学后, 我们给每位家长发《家长必读》, 详细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给每位幼儿订了《幼儿成长手册》, 用文字、照片、绘画的形式记录幼儿成长片段, 并每月与家长互动一次, 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 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另外, 在总园网站论坛上, 设分园子版块, 专门上传分园幼儿活动照片与视频, 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幼儿园和孩子。平时, 教师除了每天与接送的幼儿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以外, 对于留守儿童, 教师还充分利用电话、信息与打工在外的家长们进行交流。每个班级还建立了QQ群, 在QQ群里上传孩子的活动照片与视频, 让那些身在外地的家长们能及时看到自已的孩子, 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3. 运用家长会, 改变家长落后观念
开学前, 我们在一楼多媒体大厅召开全园家长会, 重点介绍幼儿园规范办学的理念, 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园学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特别指出了公办园与民办园的不同等等。开学稳定后, 又根据班级幼儿特点, 请家长到幼儿园会议室, 分别召开班级家长会, 详细介绍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 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要求, 两轮家长会效果非常明显。
新建农村 篇4
方 案
——以重庆市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农村县镇
农村,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县,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行政单位。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镇,是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县是典型的西部农村县镇,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县政府所在地为巷口镇。
(二)新建学校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1998-2007年,全国通过撤并建转,学校数目减少了47.5%,同时,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县镇新建了一批学校。××县为了加快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缓解县镇学校大班额压力,减轻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负担,新建了××学校。该校承载着县政府提出的“品牌打造、管理示范、质量领先、校风一流”的高要求;肩负着全县人民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与期望。
该校由于是一所新建学校,师生结构复杂,学校核心价值观、师生共同愿景等尚未形成,学校文化缺失,“硬件硬、软件软”。而当今,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办教育实则就是办文化。一所学校拥有真正的文化特色,才是一所有个性的学校,这也是所有学校的追求[1]。鉴于此,本课题才提出尽快引领打造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
(三)学校文化品牌
文化,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 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文化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 [2]。《辞海》中对“文化”界定: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英国文化人类 1 学家爱德华•B•泰勒(Edward C•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体”。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早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The Sociologe Teaching)一书中就曾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4]。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总和[5]。
品牌是市场的衍生物,指一种产品的属性、包装、声誉、印象、标记等的总和。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是一种情感经历的过程,是文化企业、产品、服务在视觉、情感、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形象,是通过文化企业或产品、服务与顾客的互动、沟通来实现的,是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全部体验[6]。
学校文化品牌是文化品牌的重要分支,是学校生存、发展、竞争的不竭动力。学校面对竞争环境,必须采取的生存、发展战略是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无论采取如何的策略、运用如何的方法,学校品牌的建设最终都要以学校文化为根本的依据;或者说,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最核心的标志是看它是否有自己的优秀的特色学校文化。所以说,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活动的全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魂,是学校品牌之魂[7]。
鉴于此,本课题特以××学校为例进行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旨在尽快增强西部农村县镇新建学校的生存力,提高该类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皮特森(Kent D.Peterson)提出:“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正是这些不成文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促使教师、管理者、家长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8]。瓦格纳(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9]。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全面,几乎涵盖了学校师生的各个层面。但他们都着眼于把学校文化作为一个集体,而较少关注物质层面的东西。
顾明远指出,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 2 形态。石鸥指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环境资源条件,更包括学校成员群体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10]。与外国学者专注于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有所不同,国内学者更注重于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予以关注。
在学校文化研究与探索中,也许任何时候都不像今天这样如此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2005-2006年,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这一方面昭示着学校文化建设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深入的理性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今学校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瓶颈与误区。如郑志生认为,“学校往往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学校文化建设,忽略了学校文化建设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追求表面形式的、物质的学校文化,忽略了深层的、有内涵的精神层面的学校文化建设。”高丽娟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四种误区,“一是把学校品牌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创建割裂开来,二是学校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三是学校办学理念没有转化为行动,四是学校工作缺乏连续性。”
综上所述,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是学校管理者、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在思维方式上,我们要从原有的自上而下建构学校文化转向自下而上建设学校文化,着眼于“学校人”主体,突出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并与之共同成长;要从片面地追求建设外显的物态文化转为更加注重内隐的精神层面的学校文化;要在思辨性的、解析性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性的行动研究。
三、研究意义及价值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是统领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促进学校师生发展,塑造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新建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往往表面化、形式化,体现“领导意志”,把学校文化作为“花瓶点缀”。为了避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穿新鞋走老路”,本课题通过研究,将探索出一条如何建设文化厚重、品牌突出的优质学校之路,从而为该类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理性思考。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增强学校文化底蕴,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厚度,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铸成文化品牌。
1.通过对学生、家长、专家及社会贤达等调查、研究该类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需求;
2.通过对新建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分析研究,归纳出该类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3.通过对新建学校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师生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进行新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行动研究。
五、研究假设及创新点
如果新建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卓有成效,就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和熏陶每位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办学效益,进而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与品牌,增强学校竞争力,从而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同感,激发其参与办学与管理的热情。
本课题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创新,在过去偏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采取行动研究,让学校文化品牌建设走到前台,在行动中建设学校文化品牌;其次在研究范围和对象上创新,即研究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县镇新建学校。
六、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广泛征求专家及社会贤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今教育发展形势、学校自身特点,分析提炼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在学校文化理念指导下践行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的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文献资料,丰富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新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为课题的实际操作提供研究依据。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校的调查、规划、践行、生成文化品牌这一过程的不断研究,提炼出该类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4.经验总结法:通过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边思考边实践,并总结出该类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
技术路线:
本课题沿着考察、计划、行动、反思等步骤实施研究,在不断的反思与行动研究过程中,生成学校文化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品牌。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11年9月~2014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11.9~2012.1)
1.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 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3.考察调研市内外学校文化建设现状;
4.召开课题论证会,邀请专家作培训指导,初步提炼出学校文化理念。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2.2~2014.1)1.组织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
2.定期召开课题会,交流反馈信息,研究切磋方法,强化目标落实; 3.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考察,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和课题研究; 4.完成多篇论文,并公开发表。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4.2~2014.6)1.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形成研究报告;
2.编著出版研究成果; 3.申请结题。
八、预期成果
1.《文化品牌建设蓝图规划》;论文集《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与实践》;《西部农村县镇新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资料汇编》;校本课程《走向雅·正》;影像资料《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专题片》等;专著《雅·正教育——××学校的选择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校园环境。
2.师生精神风貌得到实质性改观;学校影响力及声誉得到提升;学校文化品牌逐步形成。
九、研究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教学副校长,县教育督导兼职督学,县小学生综合素质监测评委;2003年参加儿基会项目“学校发展与规划”培训,2008年秋在重庆市人民小学挂职学习半年,2010年在西南大学参加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主持和参与“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等多项市县级课题研究并结题;撰写论文《注重学生的爱心教育》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及市级刊物发表。
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共10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2名中学高级教师,1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学校校长、副校长、支部书记及科室负责人均参与该课题研究,并由副校长具体负责。
本课题其余成员课题研究与管理经验如下:
主研国家级规划课题“新时期城镇小学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国家级子课题 “学校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已结题;主研市级课题“山区小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与评价研究”、“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结题结论均为“优秀”;
论文《尊重教师的校长必将赢得教师的尊重》在《今日教育》发表;《和谐社会的学校管理》、《小学生不良同伴关系的分析与矫正》、《党支部书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浅谈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利用〈品德与社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等在市级刊物《科学咨询》上发表。
课题研究成员培训经历:校长相继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为期1个月的全国第六 6 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重庆市第三期小学骨干校长学习培训、重庆市中英合作小学骨干校长学习培训,并赴英国培训学习一个月。
××学校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多功能教室20间,藏书2万余册,总投资7000余万元。现有教职员工114人,班级36个,学生2000余人,其中,农村学生占40.2%,农民工子女占57.8%,城镇学生仅占2%。全校留守儿童占7.8%。该校建校之初就开始思考学校文化建设问题,通过课题组检索文献资料,参考数十篇与课题相关的高质量文献,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习研讨与专家培训指导。
经费保障:学校自行筹措该课题研究专项经费50万元,申请县政府、教委支助20万元,分期分批投入该课题研究,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新建农村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全市12个县市区“十二五”期间农村部分新建小区居民楼为调查对象,每县抽取2处乡镇、1~2个居民区。每小区随机抽取2幢宿舍楼的3~8户居民作为调查检测对象。
1.2 调查项目及方法
住宅朝向(指主室窗户所面对的方向);日照时数采用询问法;日照间距系数采用皮尺测量法;采光系数采用ST-85自动量程照度计现场测量法;窗地面积比值(主卧室)、居室进深、室深系数、居室净高、人均居室面积、容积等项目采用直尺测量法;卧室噪声(A计权白天)用TY-9600A声级计测量法。现场调查有无集体供暖设施及冬季取暖运转情况。
1.3 评价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新颁布的GB 9981-2012《农村住宅卫生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查、检测评价[1]。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全市共调查检测12个县市农村24个居民小区,检测户数203户。住宅朝向均为南向;经询问居民冬至前后日照时数在1.5~3.2 h之间;日照间距系数(潍坊市属温热地区)在1.2~2.1倍之间;合格率为88.67%,高于浙江等地日照间距系数合格率59.17%的调查结果[2]。主卧室采光系数在0.8%~1.3%之间;主室窗地面积比值合格率90.15%。各项目合格情况见表1。
2.2 住宅建筑卫生情况
一侧采光室深系数在1.9~2.8之间,主卧室室深系数合格率为95.07%,与广东省调查结果达标率76.0%~99.5%基本相符[3]。个别居室达不到2.0标准;主室净高在2.55~3.40 m之间;主室人均居室面积为12.35m2,超过8~10 m2的国家标准。主室人均居室容积在18~26 m3之间,北部个别居室低于20 m3。具体合格情况见表2。
2.3 室内噪声检测结果
白天采用A计权法检测卧室噪声,共检测203个主卧室,检测范围在35~55 d B(A)之间;个别居室超过55 d B(A),总合格率为96.06%(195/203)。结果显示有的居室隔音效果不好,有的小区距交通干道较近。有调查资料显示,公路交通噪声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衰减[4],靠近公路的居住户交通噪音影响较大。
2.4 集中供暖情况
共调查203户居民,有集中供暖设施的136户,占66.99%。有的虽有供暖设施,但由于供暖费用高或者管道、暖气片等问题多,并未开通集中供暖。其余为自行供暖,多数为家庭自建土暖气或燃煤炉灶加暖气包,个别也有采用大锅台火炕式取暖的,取暖效果较差。
3 讨论
3.1 潍坊市新农村住宅小区总体建设规范合理
潍坊市新农村小区建设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许多乡镇和城市周边农村相继建成了集中居住小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本次调查全市24个小区建筑朝向合理,小区配套设备基本齐全,小区绿化较好,周边环境对小区影响不大。基本符合国家卫生规范。
3.2 农村新建小区各项目合格率较高,但存在一些问题
从本次调查检测数据看,居室采光照明及日照时数等卫生指标合格率较高,均在85.00%~95.00%之间;建筑卫生方面的净高、室深及人均面积容积合格率在95.00%~100.00%之间,总体较好,符合国家卫生规范要求。但个别指标如净高室深系数等也存在不合格现象,不同区域差别不大。日照间距系数受楼间距影响,合格率为88.67%。主要是有的小区楼间距太小,或者平面布局不合理造成底层住户采光照明不合格。
3.3 加强监督检测,使农村住宅建筑卫生符合国家标准规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通过本次调查监测,发现一些农村住宅建筑卫生方面的薄弱环节,如层高、楼间距、室深系数等存在不合格现象;虽是极少数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加大改进措施。建议卫生监督和监测机构在农村新建小区图纸规划、施工、验收等环节积极参与,从卫生工程学角度提出综合性评价结论,共同提高农村住宅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9981-2012农村住宅卫生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葛宗良.农村居民住宅建筑卫生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62-63.
〔3〕潘商霞,张建鹏.广东省农村住宅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2):67-68.
新建农村 篇6
1 农村集中居住区绿化的原则
1.1 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 通过美好生活环境, 体现社区文化, 促进人际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
1.2 经济性原则
因农户拆迁, 各镇财力有限, 注重节能、节材, 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 反对浮华铺张, 并尽可能以绿化适当点缀硬质景点[2]。
1.3 生态性原则
居住区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它具有自然属性。故而居住区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3]。多用乡土树种, 少用外来引进树种, 搞好乔、灌、草结合, 突出以绿为主, 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
1.4 地域性原则
海安县有3个不同类型的自然区, 里下河地区体现水乡特色, 沿海地区体现红色旅游特色, 高沙土地区突出林果生产特色。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2 海安县农村新建集中居住区绿化现状
近年来, 海安县农村绿化围绕全面达小康的总体目标, 狠抓农村道路、河堤、圩堤、村庄等地绿化, 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递增, 至2011年底,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1.3%。随着园区建设、大交通建设、万顷良田工程建设等进程的加快发展, 为服从统一规划, 全县各地, 特别是县城周围镇对零散的点状的农民住宅进行拆迁, 逐步兴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全县现有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37个, 总面积1 131.12 m2, 居住区平均绿化覆盖率为35%。其中最高的为胡集镇农民集中居住区, 绿化覆盖率达39%, 而最少的为界墩花苑2居住区, 绿化覆盖率仅为10%左右。
3 存在的问题
3.1 绿地率仍然不足
根据省林业局颁布的农村中心村绿化率达35%以上要求。全县有1/2左右新建农村居住区绿地率达不到30%, 从初期的总体规划到后期的绿地建设, 绿地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由于缺少高水平的规划, 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挤用和占用绿化用地, 造成绿地总量不足[2]。
3.2 维护管理不当
在社会事业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农村集中居住区亦不例外, 绿化设施、体育器材在投入使用之后, 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草坪的践踏, 树木随意移动、砍伐, 导致以前的绿化再好, 几年之后已不如当年, 比如一些居住区挖掉绿地种蔬菜, 有些变成物品堆放地。
3.3 结构配置不尽合理
为降低工程造价, 有些居住区绿化品种单一, 整个小区广植草坪, 过多强调草坪的视觉效果, 有些是种2~3种灌木, 仅栽黄杨、海桐等植物, 再配置一些小苗木, 小区整体来讲, 乔木较少, 只是将空地填满, 以应付验收。单一的品种绿化植物的抗御性有限, 难以达到综合绿化的效果[3]。
4 对策
4.1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农村集中居住区是界于农村村庄绿化和城市小区绿化之间的一项新的绿化范畴, 既是农村绿化的内容, 又是城镇绿化建设的内容, 往往成为绿化主管部门的一个空白区。为此, 要明确农村新建集中居住区绿化的主管部门, 切实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上负起责任。投入方面, 在以开发商绿化投入为主的前提下, 政府部门验收合格后, 将其作为环境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财政给予适当的以奖代补。居住区种植果树的, 服从统一规划, 农民自己投入, 产权归农户所有。通过多途径的投入, 促进农村集中居住区绿化的全面达标, 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4.2 搞好调查, 科学规划
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分类、规划, 对于留足30%绿地的小区, 按设计的要求组织实施。接近30%绿地的小区, 在绿地上种足、种好, 并充分挖掘潜力, 利用立体绿化, 使其绿化覆盖率达到35%;未达30%绿地的小区在搞好绿化的同时, 还应种植围庄林。全县规划用2~3年时间实现现有的居住区绿化达标, 今后新建的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 当年建成同时完成绿化。
4.3 完善制度, 规范手续
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要严格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审核程序, 实施“绿色图章”制度, 从源头上把控居住区绿地面积的达标。绿化实施单位要有绿化资质, 中标后按设计要求实施, 并实行绿化施工监理制, 全程跟踪绿化质量, 不合要求的不予验收。认真做好小区的绿化工程竣工验收, 凡绿化工程不达标、不合格的小区, 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的手续, 促使开发建设方落实绿化建设工作。
4.4 明确责任, 精心养护
绿化工作“三分栽, 七分管”, 绿化效果的好坏, 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居住区绿化前期1~2年由施工单位负责, 2年后的养护是决定绿化水平的关键, 为此县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落实绿化专、兼职管护人员, 把绿化管护具体落实到人, 做好病虫防治、修剪、浇水、排水、补植等方面的养护工作。同时在路口设立宣传牌宣传绿化的意义和管护办法, 增强居民的环境绿化意识;对于农民原有的见缝种菜的习惯进行引导、教育, 对于故意破坏绿化的, 给予严肃处理, 从而达到保护绿化的目的。
5 结语
新建集中居住区绿化充分结合群众生活、生产需要, 体现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 以乡土树种为主, 乔灌草结合[4]。对于集中居住区, 按照城乡一体以及的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要求, 对于未实现园林绿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居住区, 根据集中居住的住户、面积规模的不同和实现园林绿化的标准, 引导、指导、促进实现园林绿化, 切实改善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
摘要:总结了海安县集中居住区绿化现状, 从绿地率不足、维护管理不当、结构配置不尽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即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完善制度、明确责任、精心养护等内容, 以切实改善农村集中居住区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
关键词:农村新建集中居住区,绿化,现状,问题,对策,江苏海安
参考文献
[1]王令茹, 徐春霞.浅论城市居住区绿化与树种的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 :38-39.
[2]曹爱华, 张玉.浅析居住区绿化的现状和解决办法[J].商业经济, 2009, 11 (5) :24, 94.
[3]卢艳红, 肖斌.初探居住区绿化发展趋势[J].科学之友, 2009, 10 (29) :158-159.
新建农村 篇7
1 新农村建设热潮下农村传统历史文化传承的困境
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中, 是这样规划新农村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良好的风俗习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当家做主”, 各基层政府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就目前来看, 新农村建设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当然也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 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大多数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以及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并且有销声匿迹的趋势。国家文物保护局有关领导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 指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协调起来, 不能顾此失彼, 特别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下, 坚决要保护好当地现存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
而在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 新农村建设将面临以下的问题:首先, 部分地方没有足够的认识, 将新农村建设错解为“新型村庄的建设”, 而根本没有考虑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其发展;其次, 一些地方忽视传统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味“求新媚洋”, 将新农村建设粗俗地解读为农村城镇化, 如此导致了一切仿照城镇, 从而得到“千篇一律”的农村假貌;达不到预想的新农村风貌, 相反使得农村面目全非;再次, 有的地方为追求名人效应, 追求利益最大化, 过度开发文化资源, 人为地“制造”历史古迹, 导致混淆历史和旅游污染;最后, 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残缺, 而且有关部门也不能有效地实施相关政策。
2 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屹立于世界, 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精神的象征, 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则是身份的象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其农耕文化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男耕女织”的农业活动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 以原始的农业生产为核心, 儒家文化与各种宗教活动相融合, 创造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农村的文化遗产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各种文物、非遗、村落文明、古老建筑、自然及人文环境、各种传统活动形式等。实际上, 我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农业。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
2.1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方向的确定
关于“如何构建新农村”的问题, 在学术界有两种相异的观点:一种是以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改革发展派, 他们主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或农业公司;一种是以社会人类学学家为代表的传承发扬派, 他们主张从文化入手, 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经济水平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 而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同时文化建设程度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经济和文化就如人的两条腿, 人为地割裂经济和文化建设, 则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在新农村建设中, 应当重视地域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延续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保存地域性建筑和地域村落风貌, 保留地域性历史符号。
为了避免新农村建设走入误区,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 确保历史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地发展。历史和文化都是宝贵的财产, 保护历史和文化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使得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2 有利于保护地域性历史文化风貌
中国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 行政区划采取层层递进的行政管理方式, 历史上的社会演变和西方社会的文化冲击,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农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 而这些带有浓郁色彩的风土民情, 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的传统文化, 不仅反映这个民族过去的历史, 还蕴含着这个民族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体现了我国乡村社会和族群拥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精神需求, 更是民族存在的根本支柱。
因此, 保护地域的历史文化风貌, 让乡村传统文化持续传承, 就是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成果。
3“新建式”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式因地域聚落传统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具体可以根据以下方式建设:“保护式”建设模式、“改造式”建设模式以及“新建式”建设模式。
“保护式”建设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传承采用最多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保存价值高、历史文化风貌保持好的名镇名村或有重要文物价值的村落。“改造式”建设则适用于那些在村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村落的选址虽然没有改变, 但是其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建筑因年代久远无人居住而被废弃;有的建筑因缺乏维护或维护不当导致其原有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建筑仍然被村民居住, 保存较为完好;还有的被村民拆除, 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房。对这样的村落其新农村的建设方式主要是在原村落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 使其满足现代新农村生活的需求。“新建式”的建设方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村落建筑风貌基本被现代建筑形式替代的受现代生活观念冲击比较大的村落, 这些村落多集中在较发达的现代城市近郊或经济发达的市镇。由于城镇规划或旅游发展的需要, 将若干村庄整体拆迁或原址重建, 以保留其历史文化印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原有建筑风貌为主要建设特征。
枣庄市原是一个资源型城市, 在2009年被国家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并且作为我国东部唯一的资源枯竭试点城市。枣庄市将发展旅游项目纳入城市转型的计划当中, 通过不断地探索从而试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滕州市作为枣庄市的一个县级城市, 充分发挥其“人、文、山、水”的资源优势, 先后获得“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和“山东省具有强烈竞争力的旅游县”称号, 2012年, 滕州市在滨湖镇规划建设了占地3000余亩, 建筑面积157万m2的微山湖古镇, 古镇濒临我国北方最大的野生红荷湿地公园, 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养生。
3.1 民居院落的空间布局及其文化传承
3.1.1 原居民院落类型及其传统文化特征。
微山湖古镇建设对滨湖镇驻地及周边岗头、东屯前、西屯前等9个村庄进行整体搬迁, 并在原址进行规划建设。从拆迁前居民院落的平面布局上看, 有三种平面布置形式:“一”字型围合式院落, 其特征为朝阳的堂屋, 其他三面以围墙围合;“L”型围合式院落, 其特征为朝阳的堂屋, 有东厢房或西厢房, 其他两面以围墙围合;三合院式院落, 其特征为朝阳的堂屋, 有东厢房和西厢房, 南面以围墙围合;四合院式院落:正房, 东厢房以及西厢房和倒座房共同围合而成。
院落的主房 (堂屋) 均坐北朝南, 开间为3间或4间, 多数居民堂屋内供奉有神灵和祖先的牌位, 体现了孔孟之乡尊卑有序、尊奉祖先的儒家思想, 其传统伦理文化特色鲜明。
院落建筑的功能各不相同, 比如古代的鲁南民居空间不但可以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而且具有进行文化活动的功能。家人的就餐和交流、家庭的聚会、会见亲朋、婚丧嫁娶仪式、祭拜神灵祖先等都在堂屋进行;居民的生产活动、生活行为、邻里之间的日常交往则多在庭院中进行;在农业生产或手工业制作方面, 居民的庭院和屋檐下则是主要场所, 如粮食的晾晒多在院落或屋面上, 初加工和临时贮存多在庭院或屋檐下。建筑使用功能的混合和多重利用, 是鲁南民居的又一地域特色, 深受其老乡墨子“节用”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清廉俭朴的传统民风。
3.1.2 微山湖古镇规划布局及其历史文化传承。
滕州市是古“滕国、薛国、小邾国”和“灵丘、昌虑、欢城、戚城、湖陵”的城池疆土所在地, 所以滕州市因具有悠久的历史被人们所熟知, 而且滕州市是我国早期历史文明的发祥地, 时至今日, 著名的“北辛文化”遗址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滕州还有墨子、鲁班、滕文公、奚仲、孟尝君、毛遂等非常出色的人物。滕州市历史名人层出不穷, 人才比比皆是, 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 从而为滕州创造了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
微山湖古镇在整体规划上, 尽可能体现地域历史文化内涵, 采取“一心三轴四湖四广场”的空间布局结构, 这里所指的一心, 是按照传统历法来划分的, 表示核心地带, 在这个核心地带上又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日晷和生辰年月与五行八卦合一图;三轴指的是东方人文化轴、东方道文化轴和东方礼文化轴;四湖指的是以梳柳湖、苇浪湖、芦荡湖、映雪湖为代表, 分别表达了春夏秋冬四季内涵;四广场则由春晖广场、夏清广场、秋华广场和冬泰广场组成,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图1和图2) 。
院落的规划布局上, 以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北方传统四合院建筑为主要建筑形态为载体, 并融合鲁南传统民居形态, 院落形式有一进院、二进院和连栋式四合院等。仿建的四合院结合现代居住要求, 按照使用功能的分区, 其设施和内容都更具有现代气息, 体现了仿古而不囿于古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3.2 建筑造型及其历史文化传承
3.2.1 原民居的建筑造型及建筑材料。
传统的鲁南民居在外观形态上为青砖包勒脚, 挑泥土墙上承托双坡屋顶, 起架坡度较大, 上铺大青瓦, 出檐较浅, 檐口下的墙上每间屋前后都留有雀眼, 前面开窗。大户富裕人家则是较高的青石勒脚, 土坯墙上承托小青瓦双坡屋顶, 屋顶两端有瑞兽装饰。大坡度屋面利于排水;其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土墙不仅保温隔热效果好, 又透气, 居住起来冬暖夏凉;由于北面不开窗, 雀眼既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 又能供鸟雀筑巢, 体现了亲近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这种建筑形态在鲁南民居中具有共性 (图3和图4) 。
3.2.2 微山湖古镇的院落建筑造型及文化传承。
微山湖古镇采用“一种风格, 多种形式”的设计原则。青砖墙、小青瓦的曲线屋面、大红漆柱、木门木窗是它的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 又以多种形式加以表现, 力求保留多样性的历史文化痕迹。就以院子的门做例子, 其主要有豪华的广亮门;雕刻有寓意深刻图案的吉祥门;有出现在晚清时期的中西结合西洋门;有华丽娇小的小门楼;还有简易朴实的随墙门等等。古镇的整体建筑风格统一, 但形式多样, 仅宅门形式就有近10种样式, 它们在做法上又繁简不同, 色彩有异, 其他房间的斗拱、雀替、檐口、脊饰、饰纹等细部做法, 也都注意了个性的保留。
古镇的另一设计手法为室外传承历史, 保留传统文化符号, 室内风格多样。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飞速发展, 居民对室内的舒适性和现代生活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 居民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个体差异, 为了满足居民的这些要求, 在室内设备和陈设上将卫生设备、空调、暖气、水电、网络、家用电器均纳入设计范畴, 尊古的同时也不乏现代生活的气息, 让居民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优越性。
在构造上, 用运了新旧技术相结合的手段, 使得工艺新颖别致, 材料使用相得益彰。建筑的主体采用的是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 用青砖作为填充墙, 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材料隐蔽起来, 这种今古结合的做法不但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而且降低了工程投资。传统材料和营造技法上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小青瓦屋面, 柱头、斗拱、梁枋、檐口、望板等构件手工彩绘, 装饰脊兽等 (图5、图6) 。
4 结语
“新建式”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关键在于利用现代施工技术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建筑中如何保留历史文化印记。在建设前应充分挖掘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 调查地方村落文化传统, 然后加以提炼, 结合现代建造技术, 将蕴含的地域性历史传统文化以物质的形态在建筑环境中体现, 同时非物质形态的历史传统文化也使物质的建筑形态更加丰富, 进一步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 给它烙上历史的印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特别是村庄的拆迁重建, 要有合理的规划, 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基本功能上, 保证新建的村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各地不断深入推进, 对农村居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各地在建设新农村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 在一些地方作为精神财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到破坏, 甚至消失。结合微山湖古镇建设, 从古镇的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地域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 在古镇建设中加以提炼, 以物质的形态承托非物质历史传统文化, 使新建村镇还原和保留历史风貌, 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关键词:“新建式”,地域性历史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2.
[2]杨豪中, 张鸽娟.“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为例[J].建筑学报, 2011, (04) .
新建农村 篇8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农民纯收入,增收绩效,多元线性回归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 农村, 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科技不断创新, 农业结构逐步调整,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 由于建国初期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一产业的发展仍严重落后于二三产业的发展, 城乡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尤其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 发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瓶颈是资金的约束, 我国农村也长期面临着内源融资不足, 外源资金供给匮乏的情况。国际上普遍认为“小额信贷是解决贫困的最有效工具”。小额信贷起源于发展中国家, 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双重目标, 而我国政府也认为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专门提到了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小额信贷是为穷人服务的金融产品, 小额信贷能否为农民服务, 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焦点。对于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 大多学者都集中在社会绩效和机构绩效, 利用宏观层面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农户增收绩效的评价也是从社会绩效出发, 基于整个行业水平的宏观数据进行研究。而本文通过江西省新建县小额信贷开展情况的实地调查, 进行资料的收集和问卷的整理, 从小额信贷服务对象农户的微观层面来客观评价小额信贷的农户增收绩效。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 从不同视角针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Mknelly&Christopker (1988) 对玻利维亚开展的小额信贷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它很好地拓展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而且86%的借款者的储蓄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Shahidur R (2001) 对巴基斯坦的农业信贷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正规贷款和非正规贷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但用于生产的正规贷款远高于非正规贷款, 并且对促农增收的作用较大。CGAP (2001) 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与贫困做斗争的有效工具, 它能够帮助穷人建立资产、提高收入和增加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Hartarska (2004) 对东欧和中欧地区的小额信贷进行研究, 发现这些地区信贷机构的收益很高, 财务绩效表现的很好。Pischke (2009) 认为, 小额信贷的开展使那些缺少实物资产但却拥有良好经营观念的信贷者由于小额信贷的可得性而改变了他们的收入。
1.2 国内研究
国内小额信贷研究起步较晚,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 农村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随着小额信贷的全球推广,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小额信贷模式研究开始活跃起来。郭沛 (1999) 通过运用参与小额信贷项目农户的收入变化来评价因获得小额信贷给贫困农户带来的经济影响, 结果表明, 小额信贷的影响力与贫困农户的收入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姚耀军 (2004) 基于VAR模型及协整分析, 利用Grange因果检验法, 实证分析了1978~2002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得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聂永 (2009)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农村小额信贷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实例检验了湖北省XC县农信社投放的农村小额信贷, 结果表明, 发放农村小额信贷后的综合效益显著高于小额信贷发放之前。冯娟, 邹帆 (2008) 运用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农户增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计量结果显示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显著。杜晓山 (2011) 认为小额信贷同它最初帮助的穷人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化, 然而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2 小额信贷农户绩效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江西省新建县为研究对象。新建县农行及农信社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开展良好, 有效地促进了新建县农民增收, 大力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本文根据信贷机构小额信贷的发放情况, 按照借贷户数及发放总额的高低排序, 在划分的不同水平阶段抽取典型乡村, 然后在各个村组按照随机的原则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共调查110份, 有效问卷102份, 有效问卷比例为92.7%。
2.2 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
本文拟采用以下模型, 通过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来评价其农户增收绩效:
其中, 因变量Y定义为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预测变量X1定义为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占家庭总人口比重;X2定义为人均有效耕地面积, 用农户家庭正在种植的耕地面积除以家庭总人口表示;X3定义为人力资本即农户受教育程度, 用农户家庭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除以总劳动力人数来表示;X4定义为农村居民人均小额信贷额;X5定义为家庭人均自有资产, 即自己所拥有的生产性资产的金额。βj是待估计的参数, 其中β0是常数项, 最后一项ε是随机误差项, 描述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模型的干扰。
2.3 计量结果及分析
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spss17.0显示结果表明, 进入模型的有人力资本、人均小额信贷额、家庭人均自有资产三个预测变量, 另外两个变量未达到选入标准, 没有进入。三个模型中各个系数T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 模型1中的三个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582、0.361、0.123, 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时, 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a.因变量:家庭人均纯收入
从方程2中可以看出, 小额信贷额度每增加1000元, 农户纯收入可增加737元;用于投资的自有资产价值每增加1000元, 可以使农户纯收入增加961元;家庭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值每增加0.1, 农户纯收入可增加184.09元。以上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说明, 农户纯收入与农村小额信贷显著正相关, 农村小额信贷的增收绩效显著, 所以增加小额信贷的投放量, 并鼓励农户将贷款用于生产, 农户的收入会增加的更快。
3 政策建议
3.1 政策上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扶持力度
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这充分证实了我们国家在农村金融领域改革这一举措的明智及时。但是, 从全国层面来看, 仍然大量存在金融机构和农户“贷款难, 难贷款”的现象, 因此, 在农村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应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 并予以政策上的倾斜, 全方位的满足农户贷款需求, 更好的发挥小额信贷的农户增收绩效。
3.2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农户自给自足的小农观念
简单再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农户很容易满足现状, 大多数农户投资意识淡薄, 捕捉经济发展时机的能力不足, 而且碍于面子问题, 宁可不发展, 也不要借钱的意识根深蒂固, 所以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小额信贷的意义及相关政策, 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3.3 改革小额信贷的担保模式, 加快全国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
完善贷款运行机制, 保证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的可持续性投入, 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坚持小额信贷的市场运作, 适当放宽小额信贷发放对象的条件限制, 拓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用途, 适当放宽小额信贷的利率定价机制的限制条件, 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 降低农户信贷过程中的流通成本和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Shahidur R Khandker.Group Lending Under Dynamic Incentives as Borrower Discipline Device[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2001.
[2]Pischke, Adams.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Harvard Business, 2009.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5) :24-31.
[4]聂永.多目标决策的农户小额信贷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 :39-41.
[5]冯娟, 邹帆.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民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06年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2008 (12) :50-52.
新建农村 篇9
要想破解这个难题, 我想逻辑起点应当放在对于老校文化原点的叩问上。 “老校”之“老”, 一般是指它们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我们把它们现有的文化放到历史的背景下考量与审视的时候发现, 它们的形成是具有自然性、客观性的。通俗地说, 它们的产生是传统力量的积淀、 行为惯性的延承。 这样形态下产生的文化有积极的因素, 但不可避讳地说, 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
站在老校新建的节点, 我们应该立足于原有的文化特质对文化构建进行一次反思与新建。 什么是“反思”? “反思”就是我们要以一种科学的眼光、 一种研究的视角关照学校文化建设, 简言之, 我们有必要在“新建”之前梳理与明确“文化建设”实质与基本规律。
其一, 文化的实质应该是“人化”。 推进学校文化, 其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精神和谐。 讨论文化的问题, 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 你不能不谈“人”。 文化建设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文化首先是“人化”。
其二, 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以“文”化“人”。 这里有几个要义需要厘清:一是文化是可以影响人的, 文化是可以改变人的, 文化也是可以塑造人的。 我们研究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研究文化如何影响人。 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二是文化影响人的方式是一个字———“化”, “化”是什么? “化”是润物无声, “化”是潜移默化, “化”是直抵心灵,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怎样“化”。 这应该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三是文化建设影响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自我发展的人, 他们不应该仅仅成为“被”影响的人, 更应当成为文化创生的主力军。 这是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带着上位的思考与本源性的理论探索, 我们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开启“老校新建”学校文件构建的“新建”。 那么,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理念与行动的关系
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推动管理进步, 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没有正确的理念, 学校就只能在现代化门外徘徊, 行动必然盲目;徒有理念, 没有行动, 文化建设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 学校文化建设成效如何, 关键要义除了学校上下对理念的认同外, 还有执行力的问题。 只有各部门对学校文化理念在思想上认同了, 在实践上身体力行了, 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为此, 学校领导, 尤其是校长, 首先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根据本校实际, 带领全体教师在教育思想、学科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把学校文化理念的推行和落实作为重要内容, 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开辟一条顺利贯彻学校文化理念的通道。
二、自上与自下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究竟依靠谁? 毋庸置疑,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决策者、设计者。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是我们应当抱持的文化信念。但是, 这绝不意味着校长一个人就可以决定学校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建设的话语系统中, 文化建设的主语应当是“我们”, 而不是“我”。 因此, 把师生员工, 把所有校园内的人看做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方面,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 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 学生则是校园文化的主体。 只有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绝不能只是校级领导脑中的“蓝图”或者是一种“个人主张”, 它有可能不切实际。 只有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立足教师, 立足学生, 来自草根, 接上地气, 即最大限度地征求意见和建议,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行与落实才有可靠保证。
三、外显与内敛的关系
文化不是空乏、虚无的, 它有落脚的地方, 有载体。 外显的物质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但是, 我们常常看到, 有些学校热衷于推进物质文化, 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硬件建设, 于是一个劲地建造漂亮的大楼, 种植参天的大树, 购买大量图书, 布置雕塑、浮雕、景墙, 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有些学校则把文化建设局限于制定丰富的条文, 乃至发放不菲的奖金……它们都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已, 而非也不应该是全部。
如果以此为重点, 就势必淡忘了、忽略了学校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文化最需要、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 恰恰是校园“软环境”的建设, 是“内隐规则”的建设。 若能确立“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 确立“学校是我家, 荣辱共系之”的价值定位, 确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做到“人人愿干事, 人人能干事;人人愿合作, 人人会合作;才能有所用, 特长能发挥”, 那么, 这所学校一定是无望而不胜的。 也就是说, 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外显”, 即讲在嘴上, 写在纸上, 挂在墙上, 拿在手上, 更需要“内敛”, 即浸润到心里, 落实到行动中, 表现在言谈中。
四、战略主体与副体的关系
老校新建, 经过老校的历史沉淀, 其传统文化已经基本形成, 这些新建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方面是对原有文化的提炼、总结甚至是修正, 但更多的是大家都在寻找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都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钥匙, 在寻找占领校园文化建设制高点的密码。 我们找到了学校制度, 找到了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 找到了学校的各种活动, 也找到了校园视觉形象。
如果把文化建设放到学校、放到教育教学这个背景中, 就不难发现, 应当把把课程教学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因为, 文化是课程教学的源头, 课程教学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离开了课程教学, 学校文化就会无所依凭, 很难传承。 另外,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课程教学的品质将直接决定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 这应当是老校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主体。
谈老校新建的文化建设, 其制高点与生长点应该放在课程教学的文化建设上。 我们应当在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 逐个击破 “如何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如何提升教学品质? 如何定位学校的教学风貌与特色? 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等命题, 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通透与敞亮, 才能真正将文化建设渗透进学校运行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