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学校

2024-10-11

新建本科学校(共5篇)

新建本科学校 篇1

我国目前有新建本科院校近300所, 已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定位问题是这类院校升本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及其资源的配置。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调研与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 对江苏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对其办学定位的特性做了初步探析。

一、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与定位依据

(一)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8年底, 江苏共有122所高校, 其中44所本科院校。根据对新建本科院校概念的理解与江苏高校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招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定为以下13所高等院校, 按照升本时间顺序分别为:盐城工学院 (1996年) 、淮阴师范学院 (1997年) 、盐城师范学院 (1999年) 、淮阴工学院 (2000年) 、南京晓庄学院 (2000年) 、南京工程学院 (2000年) 、常州工学院 (2000年) 、金陵科技学院 (2002年) 、江苏警官学院 (2002年) 、三江学院 (2002年) 、宿迁学院 (2002年) 、常熟理工学院 (2004年) 、徐州工程学院 (2005年) 。盐城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这两所高校是随着江苏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招而升本的, 早于全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的时间 (1999年以后)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出以下特征: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并存, 以公办院校为主;大专、中专学校合并升本的院校与单独升本或新建的院校并存, 以合并升本的院校为主;省属院校与地级市属院校并存, 以省属院校为主;多科性院校与单科性院校并存, 以多科性院校为主;常规体制运作与特殊体制运作并存, 以常规体制为主。基于斯沃特 (SWOT) 分析, 与省外同类高校相比, 江苏省新建本科院校具有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办学条件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势、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竞相发展的整体优势, 等等。而其劣势在于: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还不够清晰、办学理念还没有形成, 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与本科办学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管理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

21世纪的头20年,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江苏省提出了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迈进的目标, 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占江苏省高校总数1/10和江苏省本科院校总数1/3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高教强省中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 面临着省内本科层次中第一、第二方阵31所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的前后夹击, 如何定位自身并形成自有特色与品牌, 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主要依据

1. 高等教育理论依据。

高校办学定位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总趋势,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确定也概莫能外。从教育的外部关系来说, 目前, 高校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高校的定位是与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外部环境相一致的。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来说, 高校是多类型、分层次的, 所以高校的定位应与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特质相一致。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学校呈现出办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从大学社会职能论的角度说, 高校服务领域面向的多元化使学校既要适应社会、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又要在各自的岗位坚守大学的理性和学术价值[1]。因此, 在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既要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相一致, 也要符合高校办学的特点和趋势。

2. 社会现实需要。

一般情况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并确定其办学定位要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一是要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 综合现阶段自身实际办学状况与条件, 要符合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与推动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 有利于解决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总体水平不高, 竞争力不强;服务能力不强, 支撑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 办学活力不够”等矛盾和问题[2];二是要考虑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数量和结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状况、文化发展需求、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等情况。以大学适龄人口的变化为例, 2008年江苏18-22岁的学龄人口达到最高峰617万人, 到2015年就降为390万人, 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2010年以后招生规模可能就是零增长[2]。为此,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要针对生源减少的情况, 稳定办学规模, 大力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较高层次的培训, 推进开放办学战略, 争取更多面向外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乃至面向全球吸纳生源。

3. 布局结构要求。

确定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需要对省内各类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发展的态势与主要特点以及各个高校自身的学科构成、专业方向、学校规模、管理模式和人文环境等实际因素进行动态分析, 特别要求与江苏省内高校的整体规划与布局相呼应。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积极引导各类高校合理定位、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结构优化、衔接通畅、发展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这一目标, 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既要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 保持适度规模定位, 又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努力构建与江苏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相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 还要优化高教资源的区域布局。总体上看, 目前江苏省高等学校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实现了全省各地级市均有本科高等教育的格局, 形成了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处在自为状态, 还没有进入自觉状态, 对布局结构研究不够, 宏观规划不够, 重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老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完全相适应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 在确定办学定位时, 要按照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人才需求的原则来规划布局, 要按照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扬特色、形成优势来研究布局问题, 要根据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要求, 合理准确地确定办学定位。

二、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性与比较

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其办学层次定位和办学功能定位是一目了然的, 可以用“本科、教学”两个维度来确定。为此, 本调研主要对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方面体现的特性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 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型

高校办学定位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指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方面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受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学术力量、生源质量等限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大量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需要, 与省内其他高校群体错位发展,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 凸显培养人才类型定位的“应用型”特性, 明确提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些院校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指向性的限定, 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服务面向、学科门类、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如南京工程学院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江学院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淮阴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争取成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等等。

(二) 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

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时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指高等教育要为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因素包括高等教育的区域性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 高等教育的区域性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 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 其分布会影响到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3]。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从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看,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都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 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比较多。其次, 从区域所属位置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有5所院校在省城南京市, 其他8所高校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或县级市, 其服务面向以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区域为主。第三, 从院校管理体制看, 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常州工学院为地级市属高校, 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其余大多数是省属高校, 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需要指出的是, 高校在办学定位时还要考虑到区域性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内在协调性, 即使在同一区域之内, 各校的办学应有所分工与协调, 譬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内, 除了需要苏州大学培养一批高科技的精英型、创造型人才, 还需要常熟理工学院培养大批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同时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为数众多的中初级技术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

(三) 办学特色定位的多样性

科学定位是任何一所高校健康发展、形成特色的前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新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由此也带来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规格和区域文化等方面。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都确立了特色名 (立) 校的发展战略, 重视办学特色定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办学定位的特色。如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的两所高校重视“用恩来精神办学、用恩来精神育人”, 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培育学生。二是根据学校传统与社会需要确定以学科专业为特色。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前一般属于单科性专科院校, 而且大部分是师范院校, 如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传统的师范类院校, 明确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 在办学中注意体现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统一。三是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如三江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践教学,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由此可见, 无论何种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 都有其相对应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 并无高低好坏之分, 都可以办出特色, 都可能享有盛名, 也都有可能创出品牌。

(四) 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

高校办学定位的关键是发展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就是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 也就是要确定其在所属大学系统中处于或将处于的位置, 能为大学发展确定一个自我超越的努力方向。它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工作重心、运行模式等具有导向作用。因此, 办学目标定位要从学校功能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来考虑, 要把学校的现实发展状况与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最有价值的发展目标应该是立足学校发展现状、既鼓舞人心又明确具体, 且全力实施能够实现的。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对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水平定位要求, 主要关键词有一流、高水平、位居前列、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地位等等。在调研时, 笔者查阅了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党委任期发展目标, 大致都是达到地区一流、省内一流, 也有提出实现国内一流的。“一流”的提法能够鼓舞人心但是最终难以检验, 从而可能使发展目标和价值受到限制。淮阴工学院提出“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淮阴师范学院提出“在全国同层次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常熟理工学院提出“在综合实力上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这些目标的设定具有参照系, 是比较明确和可检验的。二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类型定位要求。本文研究所指的大多数高校都明确了学校建设要以教学型、应用型、开放型、地方性、多科性等为办学定位的特性。同时, 其中一些高校也体现了自身的个性与特色, 如盐城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院校分别提出建设“区域性大学”、“品牌大学”的中长期奋斗目标, 并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以创建“区域性大学”、实施“大学品牌”作为发展目标定位具有鲜明的特色。三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实现阶段要求。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分阶段实现奋斗目标, 提出了“分两步走”或“分三步走”的步骤, 明确提出了“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等发展战略,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升本后召开的党代会上提出“经过5年的建设与发展, 在综合实力上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再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 创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

三、办学定位的策略选择: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几点启示

目前, 高校办学定位“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弊病, 使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成为难上加难的大问题。通过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后能够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及发展潜力, 逐步明确并在办学实践中调整、落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其启示在于:

1.办学定位确定要具有适切性。高校应重点研究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定位时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要注意到与重点学校的现实差距、地区之间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差距, 避免与重点高校及各新建高校之间定位上的盲目跟从和趋同化。在办学特色定位上, 既考虑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历史积淀, 又考虑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突出以学科建设、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特色。

2.办学定位落实要具有动态性。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总体上来说, 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把教育发展看作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动态的过程。有学者提出高校办学定位的“标杆管理理论”[4], 认为办学定位涉及到“标什么样的杆” (定什么样的位) 和“怎样标这个杆” (怎样定这个位) 的问题, 办学定位的核心就是“标杆”和“管理”, 标杆管理是对办学定位的一种新的诠释, 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高校找到某一阶段内科学且相对稳定的办学定位。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同的时期要确立不同的“杆”;它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标杆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持续地标杆。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 要根据条件、水平和社会的要求, 准确把握学校定位的转化, 要重视定位前的分析和制定, 更应强调定位后的实施和控制, 使定位后的实施具体反映在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次级子系统中;要紧扣办学定位构建办学特色, 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 使学校层面与各下属系统保持衔接和相互协调;办学定位是高校对于未来的一种谋划, 要具有前瞻性, 高校的定位一般不能局限于对学校现有状态的实际描述, 而要着眼于对学校应有状态的理想建构, 使高校办学定位逐步完成对现存状态的肯定、否定和超越。

3.办学定位研究要具有院校研究的特性。大学定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 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院校研究课题。在新形势下,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面临着全面转型、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提升层次等艰巨任务, 为科学地明确定位和更好地落实定位,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准确分析学校的定位环境, 紧紧围绕区域发展目标来确定或调整、落实办学定位;应继续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坚持循序渐进科学发展;牢牢把握定位的地方性与区域性, 坚持校地合作互动发展;合理确定特色定位与品牌定位, 实施品牌战略特色发展;要更多地宣传学校的定位, 使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识, 并能够在本职工作和推动发展中予以落实;要更多地研究学校的定位, 使定位的内容得以充分地展开, 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导向。

(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高校定位问题是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基础性和本质性的问题。江苏新建本科院校与省外同类高校相比具有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办学条件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势、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竞相发展的整体优势等, 但也存在一定劣势。其定位既要依据高等教育理论、客观现实需要和布局结构要求, 也要依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 充分考虑办学定位确定的适切性、落实的动态性和办学定位研究的院校研究特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参考文献

[1]金硕.关于地方高等财经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

[2]沈健.关于加快建设江苏高教强省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 2008 (06) .

[3]邹红.论省属地方高校定位的影响因素与定位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07) .

[4]朱桂兰.标杆管理:重新诠释大学办学定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03) .

新建本科学校 篇2

新建本科院校筹资渠道论文【1】

【摘要】就新建本科院校筹资管理工作来讲,筹资渠道主要有政府拨款、学费收入、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科研经费、产业收入等,每种筹资渠道所筹集到的资金量有所不同,同时其使用效益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新建 本科院校 筹资渠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组建了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此类高等学校培养满足业界和劳动力市场阶段性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建本科院校招生的数量占到全部本科招生数量的60%,很多老牌大学本科招生量并不大,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的主力军,是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主体。

近年来,由于各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国家为调动多方办学的积极性,提倡多层次办学,形成了多主体的介入,加之高等学校在体制改革中实现重组、合并、联合,学校的管理层次复杂,筹资管理内容也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各种不同层次的财务机构由于其性质、任务的不同,对财务实现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其筹资管理工作内容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分别进行分析。

一、政府拨款是传统型渠道

政府拨款(在校学生人均定额×在校生人数+专项补贴)提供的正常经费只能基本维持学校人员工资和日常支出,但是专项拨款一般很少,这样学校的发展建设就很难得到保证,特别是省属地方高等学校。

政府提供的正常经费每年都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在未来招生量增长速度放慢的前提下,高校可适当的用结余量来发展学校建设。

但是也是因省而异,有的省财政情况较好,可以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专项建设资金,反之亦然。

二、学费收入是主导型渠道

学杂费是指学生个人或其家庭为受教育而支付的学费和杂费。

学生所缴纳的学费是大部分高等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主要用来对学校设备进行更新、零星维修、学生活动费用以及各项津贴补助等支出活动。

国家定价规则和计划原则规定,缴纳学费的标准不得高于学生人均培养成本的25%,因此想利用这部分收入资金来发展学校建设也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收费是按照计划原则进行,而扩建却是按照市场法则来执行,新校区也不例外,因此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

所以要想发展学校的建设事业,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如采取二级学院的收费政策来尽早尽快地收回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三、银行贷款是支撑型渠道

银行贷款也是充实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一条重要的支撑型筹资渠道。

银行贷款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向银行借款,贷款意向涉及学校教学、科研软硬件的改善,科技成果的转化,校办产业的发展,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的个人金融服务等。

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其费用大都是靠银行贷款来完成的,适度的银行贷款有利于解决高等学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银行业认为,进行高等学校投资有两个优点:一是高等学校具有充足、稳定的生源,资金来源稳定;二是有稳定的`财政拨款,因此相对于企业投资而言,进行教育投资风险小,安全性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更小。

因此,银行愿意将资金投向高等教育。

经过调查分析,目前有些高校的贷款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因而高校贷款资金管理不善亦成为高校贷款的风险隐患。

因此如何及时识别和防范高校贷款风险,对于现阶段高校贷款风险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影响到一些高校的正常运转现象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筹资风险管理已显得尤其迫切。

四、社会捐赠是补充型渠道

社会捐赠是指社会各界包括个人、集体、企业等为高等学校提供现金、实物等的一种筹资模式。

捐赠的资金可用于建造建筑物、购买教学、科研设备,奖励教师和学生及资助贫困生,也可用于支持学校其他教育事业的发展项目。

因此充分利用社会捐赠筹措资金,可以有效地弥补各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起到补充作用。

五、科研经费是增长型渠道

科研经费指国家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费用,包含了所有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

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公司,以及某些基金会通过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

多数发达国家的科研费通常占到国家GDP的1.5%到3%,而我国的科研经费长期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

而有限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某些科研人员以课题为幌子的致富手段,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迅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跃增加到1.7%。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来源中,以政府为主体的科研资金在总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相比较都有所下降,政府资金占总的科研经费支出仅为22.96%,而政府资金相对于上一年增幅仅为22.12%,较其他经费来源渠道也处于落后水平。

六、产业收入是创新型渠道

1.校办企业

改革开放后,市场对高新技术的需求非常强烈,顺应市场的召唤,高等学校也开始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尝试。

高等院校纷纷创办企业,如清华大学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的方正集团公司等。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的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至今大约已经有5000多个,绝大多数是科技企业。

校办企业还逐步明晰了产权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销售和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获得的收入是高等学校销售和服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将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成熟度较高的科技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会、洽谈会等转让给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信息、技术和成果方面的优势逐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情况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国高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的技术合同每年都在增长。

综上所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主要还是依靠上述六种渠道来筹集办学资金。

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学校筹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综合起来分析,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及银行贷款三种筹资渠道是各高校通用的主要的方式。

以主要筹资方式为主,运用其他筹资方式为辅,通过各种方式筹资办学资金是我国高等学校在运行及发展过程中急需面对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国良. 教育筹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2]刘彦伟,胡晓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动[J]. 高等教育研究.

[3]刘晓英. 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机制和合理使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12期.

[4]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 海南出版社,版.

[5]张玉中. 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2】

摘 要: 质量工程的顺利开展能够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能够端正学风、教风,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本文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发展路径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整合、磨合和增量性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已达到一定的饱和,所以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依赖数量规模的增长来增加招生,而应转到内涵提升上来吸引生源。新时期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应坚持地方性、应用性及特色性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学校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新建的本科院校发展应把握住一个侧重点就是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应与地方的需要紧密结合,应主动承担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坚持走与地方紧密结合的道路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首先,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当初国家之所以要建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由于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地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以此来填补地方缺乏本科高校的空白,以实现高等教育向地方的延伸。新建的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支柱,地方也是倾力扶持其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基于其自身设立的缘由,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应地方为依托。再次,从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应努力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以完成自己的本职功能。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出身于地方以及作为地方唯一或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理应积极的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地方走互动发展双赢发展之路。

在目前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有自己的发展之路。关键的就是转变传统的“象牙塔”的观念,亲近地方、走出传统的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区域唯一的本科院校而且是最贴近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学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走向基层的桥梁,成为广大基层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实现向地方社会的开放,打开校门、融入地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服从于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1]

二、坚持应用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抉择

新建本科院校走应用性发展之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是为适应内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外部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性需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与传统学术性老本科院校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走应用性的发展之路具体的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历史积淀所决定的。首先,新时期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批新型朝阳产业的兴起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对一线的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在素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应用性本科人才。由于一直以来传统学术性本科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不能符合目前的需要,造成了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的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当前全国各地的“技工荒”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迎合市场人才的需求,所以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新建本科院校理应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并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寻求利用自己的发展空间。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坚持应用性的发展之路是由其自身历史的积淀所决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大多都是高职高专,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了技术专科办学基础和良好的产学合作传统。相比之下,老本科院校的发展一直走的是学术性发展之路因此其办学模式是不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的,虽然可以转变其办学模式但是即使这样也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有新建本科院校来承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责任是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的。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走适应应用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发展模式。目前被新建本科院校比较认可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针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出现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要重新认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中“研”要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以应用于生产一线以区别于老本科院校的为丰富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同时这一模式中的“合作”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教学层面的合作,还应包含学生的出口即就业的合作。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的方式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提高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三、坚持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多样化中的一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高校的办学特色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高校间的差异并不等于特色。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是有内涵生发出来的,而非外部追加的,是自身优势和特点长期积淀发展而成的。[2]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是指与老本科院校相比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赢得自己发展的立足之地的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应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定“类型”在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发展应以教学为主以实现人才的培养,但是搞教学的同时也不排除其搞科研,以科研来辅助和促进教学。这里的科研要有适应自身院校的发展即科研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为主而非纯理论研究;定“目标”在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获得生产建设与社会事业第一线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9]定“面向”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主要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托,实现院校与地方区域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凌松,单斐娴.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新建本科院校考试改革实践探索 篇4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考试方法;考试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51-03

上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央作出了依托地方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2000年以来,部分专科学校通过合并或者单独升格成为本科院校。至今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198所(不包括292所独立学院),其中本科院校有877所,地方所属本科院校769所。新建本科院校数量急剧增加,占了普通本科院校的30%以上。

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都分布在非省份城市的地级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出《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这就促使新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新建本科院校对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手段——课程考试没有太多关注,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评价的方式没有多大改变。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考试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不仅是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引导、督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所以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试工作程序、严明考试纪律、实行科学的考试制度,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适应知识创新、实践能力、全面素质培训的需要,适应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鉴定、引导和激励功能。

一 新建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的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从原有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专科的痕迹,要想短时期内去除是很难做到的。表现在考试方法和手段上尤为突出。现在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但在考试方法和考试管理上改革力度不大,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传统的考试多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方法,而这种重理论知识考核、轻实践能力考核的考试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之外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学生不再仅仅需要用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更多的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所以随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认,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能力、获取实际技能的一种手段,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同时,要使考试改革取得实际性效果,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有通过考试管理制度改革才能为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转变为真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够用、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解决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法和考试管理制度与手段是当务之急。加强考试管理是实现考试内涵的必要手段。高校考试改革即考试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 新建本科院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方法和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考试形式单一。现行高校考试中,大多数情况下是只有期末考试的,且多为笔试,在考试中学生一旦发挥得不好,就没有再次发挥的机会,这样的考核是不全面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学校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是有多种形式的。

第二,考试内容单一、客观题多,主观性发挥的题目少,促使学生养成收敛性思维。大多数学生拿到试卷第一反应是在脑海里搜索老师讲过的标准答案,一旦遇到陌生面孔的题目,便无从下手,甚至连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都没有。这样的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学生只会简单地重复学过的知识,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培训。

第三,考试目标单一,只考查了上课教授的知识,并未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量有限;二是因为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局限于专业知识,很少涉及其它领域;三是知识的更新快。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限于书本,可能在之后的工作实习中并不适用。

第四,考试覆盖面窄,重理论轻实践。考试的内容只涉及了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并不涉及专业实践和实习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之后的求职与创业。

(二)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考试和考试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一直以来,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现在部分高校学生把考试成绩的好坏当作能否获得学分、评上奖学金、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的依据,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的高校教师把学生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依据,教育管理者则把学生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水平和晋级晋职的衡量手段;而部分学生把考试作为自己能否评为优秀学生、能否毕业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捷径,致使考试成为一种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手段,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闭性循环。教师、管理者、学生对考试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就难以掌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阻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第二,考试过程及结果中存在着不公平因素。考试过程不公平主要指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普遍而且屡禁不止。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考试成绩过于看重,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考出好成绩铤而走险,利用各种作弊手段以求取得好成绩。严重影响优良考风、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

考试结果不公平主要指成绩评定的不公平。当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是授课、出卷、评卷由同一教师完成,于是便出现印象分、人情分等,主观随意性导致了评分上的不公平,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第三,对考试违纪行为处罚力度不够。虽然在每次考试前,学校、各教学单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会再三强调考试纪律,但由于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只能靠作弊蒙混过关。这有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处罚力度不够,没有触及其实际利益,作弊者没有感到切肤之痛,其次一些学生作弊刚被发现,各种说情者即随之而来,给监考教师造成很大压力,致使以后在执行考场纪律时不得不思量再三,也是学生违纪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三 对新建本科院校考试方法和考试管理改革的构思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基本上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围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管理机制是当前所有新建本科院校都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新建本科院校考试和考试管理改革应该遵循如下的总体原则:着眼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课特点的考核大纲,促进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等三个转变;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理念贯彻到课程考核改革中,充分发挥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

(一)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第一,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方法。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考试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质量。通过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丰富考试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使之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过程管理,减少终结性考试比例。(1)制定完善的课堂学习请假制度。(2)实施学习委员考勤制度和任课教师签字制度。每堂课应由学习委员统计到课人数,再由任课老师确认签名。(3)加强平时考核。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学习态度、课外作业、小测试、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模拟操作等平时考核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第三,针对不同课程的特性,建立多元化考试方法模式。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应重视其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地引导和促进作用。

根据实践探索,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新建本科院校课实行如下几种多样化的考试和评价学生学业方式:

一是“平时+期中+期末”模式。该考试模式主要适应于专业基础课程。实施这种考试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平时+模拟操作+笔试”模式。该考试模式主要适应于跟实际联系紧密、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期中模拟操作是指让学生进行模拟交易或设计一个虚拟企业等考核方式。实行这种考试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决策以及实际操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是“平时+小组调查报告”模式。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应于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课程。期中小组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社区的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这种考核方式能有效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加强学生对社区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是“课程论文+笔试”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对本科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课以及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期中课程论文的考核方法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或若干个题目,并给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课程论文。这种考试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体会以及对某一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

五是“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设计类与经济类等专业的课程。其中平时考核的形式主要由主讲教师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布置若干个小的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构成;而期末考试则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企业广告或企业形象策划书,并对自己的策划方案进行解说和评析。这种考试方法不仅能考核学生策划书的质量、实际动手能力,还能考核学生的设计思想、理念、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二)考试管理的改革

第一,打造网络课程平台,实现学生自主测评。老师可以查看学生网上试题的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这种考核模式实现了无纸化、动态化,以及学生测评的自主化,可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突击复习,而实际并未掌握专业知识。

第二,加强试题库建设,促进教务分离。试题库的建设,可以增加笔试时命题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也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考试对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性,强化竞争机制,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第三,高度重视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切实发挥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对于改进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

第四,为顺利推进考试改革,将采取“先搞试点,逐步推行”的方法,稳步推进全校的考试改革。以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考试的科学程度,稳步推广课程考试改革。

第五,齐抓共管,严格考试纪律,着力营造良好的考试风气。由于社会转型中浮躁和社会诚信某种程度上缺失的影响,高校课程考试中违纪和作弊现象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加大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尽可能做到使学生无弊可做,如鼓励开卷考试,对适应的课程鼓励采用以结课论文或大作业或口试答辩等开放考试等;另一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加强考试纪律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完善细化有关考试纪律的规定,在加大对考试纪律宣传和引导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考试的工作力度的同时,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严格按照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六,强化课程考核的分析,规范课程考核档案的管理。课程考核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是考试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新建本科院校从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三年来,对课程考核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极为重视。课程考核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不仅仅是材料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从整理归档过程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匡海学,殷越,杨炳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5(3).

[2]王云飞,郑晓娟.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高校考试模式探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4(3).

新建本科学校 篇5

【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2000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校大量扩招,每年入学新生达到了600万人。为满足更多学生接收高等教育的需要,许多专科学校陆续升为本科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讲缓解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特别是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等教育正常的发展。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针对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在部分院校进行了调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据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普遍偏高,而且学校总体教学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这些院校原有师资力量不足,迫使学校在近几年大量引进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这些人才在高校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后,又很快被安排到了教学一线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使得这些青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修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和技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较差,教学层次单一

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各专业的专门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功底扎实,尤其是在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些方向上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普遍性知识地运用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很有限。如对课程的内容体系安排,教学进度的规划,课堂教学内容的布设等方面明显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通常只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和内容不折不扣、不加调整和判断就去讲解,对讲解的知识自己理解不透,尤其是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不清楚,难点不突出,从头到尾一个调一种方法。有些青年教师甚至遇到难点时告诉学生,这些不是现在要学的内容,如果有兴趣,自己在课后去看,把难题都留给了学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不能区别对待。

(二)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或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教法课程,有些青年教师甚至连作为教师必修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也没有学习过,缺乏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的双边活动,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发现式、问题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然而,这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知道怎样将课程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向性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教师的主导成了实际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成了实际的“客体”。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生机活力,照搬课前预设的流程,一旦出现预想之外的事件、问题、情境就无所适从;教学语言缺乏感情色彩,平铺直叙、缺乏激情,更少有语调的抑扬顿挫与语言的幽默感,必要的肢体语言运用更是一片空白,课堂也就显得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教学研究意识薄弱,教学创新能力缺失

教学研究是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升华与提高的过程,是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完善、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整体氛围。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是个新手,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与提高,而且他们从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创新的能力都很有限。部分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教学工作,缺少深入研究教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由于新建本院校师资紧缺,一些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反思研究了;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主观上有开展教学研究的愿望,但客观上“有心无力”,缺乏“高人”指导,只能自己揣摩着进行,但是收效甚微;由于教学研究不到位或基本不搞教学研究,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无从谈起。

二、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缺乏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合理,一是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院校缺少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培训的内容多数是教师职业道德和理论性很强的科目,与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部分院校对教师培训工作不重视,至今还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规划;一些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缺少可行的实施细则或配套政策。三是培训内容不全面。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多以相关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外语能力为主,有关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等直接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和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的培训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帮助不大,往往使培训收效甚微。部分院校只是在青年教师上岗前开展岗前培训,缺乏上岗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对青年教师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财力和物力等的限制,缺乏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有着年轻人的豪迈气概和旺盛的精力,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但到了工作院校后,由于客观现实环境和他们想象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有些志不达意,意志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消沉。新建本科院校很不注重这个问题,还是按照常规的做法管理青年教师,部分研究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承接了外部商业机构的研究项目,获得额外的收入以补充经济的短缺,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学只是抱着完任务的态度,缺乏对教学的研究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未能有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教学研究和课堂竞赛等活动,不能很好的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帮助青年教师能力提高的教学经验交流和互动平台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帮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平台,对青年教师管理比较松散,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据调查,部分院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设置教学竞赛活动,没有组织教学经验汇报会、交流会,没有给青年教师配备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导师,这使得青年教师只有自己去摸索教学方法和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既是有些院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计划,但并没有给予导师相关的激励措施,导师缺乏指导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导师也只是个名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导师思想上不重视,加之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青年教师指导的时间也无法保证,只做应付性的指导或者根本就没有指导,导师制只是流于形式。青年教师和导师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传”、“帮”、“带”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没有起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四)缺乏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师紧缺,最近几年招生量不断的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在急剧的增加。青年教师一到学校就要承接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实践一年以后再上讲台的要求操作。很多学校给青年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很重,基本上每天都有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择偶成家等重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导致了青年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任务的完成上,忙于应付差事,很难抽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他们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或提高的很缓慢,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和机制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一整套旨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制度,主讲课程前的听课与助教制度,新开课与开新课的试讲制度,结对帮扶的导师制度,督导跟踪听课的指导制度,定期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深造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要体现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建立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规范制度运行的相关要求,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制度的运行,并由相关管理部门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和方案,达到持续推进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过程,新建本科院校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持续发展出发,既要建立能够在短期内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方面的能力,更要短期和长期结合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到国内外有相关一流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所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或者安排他们到与课程相关的实践领域从事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掌握自己所受课程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及新的教学教法,拓展青年教师的视野,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搭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够得到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必要的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竞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服务。教学实践平台应由各类教学竞赛和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成。其中教学竞赛主要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教案(讲稿)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则包括示范公开课集中观摩、教授讲课风采展示与观摩、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例会、系列辅导报告与专题研讨、青年教师教学体会交流、教学名师研讨会等。通过一系列竞赛和活动的开展,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借鉴其他教师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水平,达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加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经费投入

教师的培养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职前教育状况良好,但是职后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经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如:教学研究经费、教师培养经费、进修经费、竞赛经费、教学研讨费用,学术研讨费用等。学校应该专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设立专项资金,以保证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从经费来源、分配的渠道,数量,投资方向等,预期效果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来保证其高效有序地实施。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必须建立在教学能力研究的基础之上。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专门从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组织,从青年教师的师源、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点出发,针对担任不同学科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分类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和提高对策,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从以学为主到以教为主的角色转变。同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学研究项目,让青年教师针对自己所授课程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通过他们自身的思考和实践,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素铎,李庆丰等.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10~12.

[2]佘远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50~155.

[3]白云霄.浅谈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2007(3):53~54.

[4]林金辉,潘赛.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0(6):82~84.

[5]徐继红,董玉琦.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5):76~79.

[6]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81~83.

上一篇:铺装材料下一篇:天津地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