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精选12篇)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1
0前言
据统计, 全国共有高校2286所, 其中仅有107所为教育部主管, 其余2179所均为地方高校。 (1)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 一般是由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院校, 大多是由多家院校合并而成。这类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颇为全面, 但整体的学科水平和教学程度还不高。而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就更加存在“小、散、弱、全”等现象。 (2)
西安文理学院就是一所新建本科地方高校。西安文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 是由原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先后合并而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现出版三种刊物。《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唐都学刊》就是这样一个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本文以《唐都学刊》为例, 分析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的载文情况及栏目设置,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思考。
《唐都学刊》创刊于1985年, 是由西安市教育局主管, 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 现为双月刊, 每期128页, 单月25日出版。
《唐都学刊》创刊30周年来, 刊发了一系列弘扬主旋律, 贴近时代脉搏, 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力作, 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许多有分量的文章还引起了全世界的学术争鸣, 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据统计, 我国目前有期刊9000余种, 其中高校学报2000余种。高校学报不同于其他期刊, 它是依附于高校而存在。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阵容、学术水平与人文气息的窗口, 也是塑造高校形象, 打造高校品牌的重要传播媒介。 (4) 尤其是建设好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更是宣传学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学报界, 如何摆脱“千刊一面”的普通局面, 为《唐都学刊》打造一片独立的竞争空间, 就必须将《唐都学刊》办出自己的特色。 (5)
近几年, 各学报都在讨论特色。教育部也在鼓励学报要办出特色。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就提出“办学报不能只是一个模式, 要有自己的特色”。 (6)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作为一种传统的纸质媒介, 重心自然在其文章内容与学术质量上, 不可能突破这个核心概念, 否则就偏离了学报的主题。因此, 我们只能从期刊的栏目设置、版面编排、封面设计等等方面来突出特色。
本文就以《唐都学刊》为例, 从《唐都学刊》的栏目设置上, 讨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特色与创新,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栏目设置现状
2004年, 教育部即印发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 (7) 教育部一直试图用“名栏建设”为手段, 让高校学报突破传统的“全、散、小、弱”的办刊模式, 办出自己的特色。 (8)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创办一般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大多有三种途径: (1) 依托地域文化而设; (2) 依托优势学科而设; (3) 依托文化名人而设。
1.1 依托地域文化而设
《台州学院学报》的“天台山文化”;《襄樊学院学报》的“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陇右文化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越文化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的“春秋战国文化研究”;《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黄山学院学报》的“徽州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的“鄂东文史”;《聊城大学学报》的“运河文化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的“地方文化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的“渝西文化研究”等。
1.2 依托优势学科而设
《钦州学院学报》的“中国·东盟研究”;《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国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的“徽学研究”;《大理学院学报》的“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枣庄学院学报》的“墨学研究”;《康定民族师专学报》的“藏学·康巴学”;《池州学院学报》的“九华山佛文化研究”;《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的“《淮南子》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的“三皇五帝研究与讨论”等。
1.3 依托文化名人而设
《柳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柳宗元研究”;《丽水学院学报》的“刘基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的“周恩来研究”;《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的“陈独秀研究”;《钦州学院学报》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商洛学院学报》的“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惠州学院学报》的“苏轼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等。 (9) (10)
2《唐都学刊》栏目设置及载文统计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学的方法, 对《唐都学刊》2008年至2014年共六年的期刊载文量进行统计 (表1) 。然后对栏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六年内特色栏目的设置、出发点、创新、栏目主持、载文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讨论。对《唐都学刊》下一步的特色栏目建设提供思考。
《唐都学刊》2008年-2014年共出版刊物42期。刊发文章1150篇 (其中未包括“学人风采”、“艺术简历”、“会议剪影”、“书法作品展览”、“编辑部介绍”、“征稿启事”、“科研动态”、“科研简介”、“获奖一览”等栏目) 。
《唐都学刊》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出版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大方向, 把质量和特色作为期刊的命脉。从地域文化到学科优势, 再到西部名家,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从传统历史到现代人文, 创设了多个优秀栏目。如:汉唐研究栏目;伦理学研究栏目;历史文化研究栏目;文学艺术研究栏目;关学研究;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哲学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学术争鸣;东亚汉学研究;编辑出版研究;西部文学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关中五千年;语言文学等栏目。表2统计了《唐都学刊》2008年-2014年诸多栏目的载文量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 《唐都学刊》一直以来常设的连续性栏目有“汉唐研究”、“伦理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博士论坛”、“哲学研究”等栏目, 有些栏目为随机性栏目:“关中五千年”、“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编辑出版研究”、“影视文化研究”等栏目。有些刊发的文章, 之前一直归在大类里, 没有分设更加细致的栏目, 后来才设置了相关的栏目, 如“关学研究”栏目, “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栏目。“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栏目, 是2011年由原主编陈正奇教授与陈忠实先后经过联系商榷后设置的栏目。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 栏目设置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原来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2014年, 《唐都学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教授担任栏目主持。特聘栏目主持人也是扩大特色栏目, 提高学术质量, 吸引更多优质稿件的途径之一。邀请该学术领域知名的专家担当栏目主持, 是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如《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栏目, 就聘请了中国孙子研究的权威人物:赵海军博士担任栏目主持。“伦理学研究”栏目设置10年来, 已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有不少优秀文章被各大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尤其是聘请特约主持人后, 更是扩大了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了一大批相关的专家学者纷纷赐稿。
“汉唐研究”栏目创栏于1991年, 是《唐都学刊》最具特色的品牌栏目, 集中刊发汉、唐历史的学术文章, 在海内外有着强烈的反响。曾刊发国外学者池田英雄 (日本) 、狩野直喜 (日本) 、竹本晃 (日本) 、金庆浩 (韩国) 、诸海星 (韩国) , 国内专家王双怀、黄留珠、朱士光、霍松林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文章, 学术成果颇丰。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 吸引更多的专家对某一共同关注的社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 百家争鸣并约稿, “学术争鸣”栏目应运而生。曾经在2009年二期上刊发的刘九生先生的文章《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 一经刊登, 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讨论热潮, 利用该栏目, 后续又跟踪发表了王学理先生的《秦俑是“兵”还是“郎”?——一个貌似学术性的常识问题》以及刘九生先生的《“兵马俑”证谬后叙——兼驳刘庆柱》, 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对历史文化进行探讨。既是对学术问题的研究, 又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实现了栏目设置的意义和基本目的。
2011年就有关于“关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在《唐都学刊》发表, 但当时没有设置专门的关学研究栏目, 当时这类的论文是归属在“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内。 (2009年第3期, 林乐昌“张载礼学三论”;2011年第2期, 周斌“论张载哲学中的尊天思想”) 。“关学研究”栏目是《唐都学刊》2013年第1期新设置的栏目, 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乐昌教授和陕西关学与实学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刘学智教授主持。关学是宋代以降关中地域思想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奇葩, 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之一, 身居关中书院的《唐都学刊》开辟“关学研究”栏目, 为关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期望以此举推动关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约稿、征稿等方式, 此栏目也越来越成熟。
*表示第二作者
近年来,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它是当代西方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它是对现代化的反思,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提出, 其核心理论在于否定和批判现代性, 所以起初也被称为否定性后现代主义。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开始在美国流行,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小约翰·科布和大卫·格里芬等, 他们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出发, 通过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对否定性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提出了一套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后现代整体有机论和后现代生态文明观以及后现代创造观者三大理论为核心支柱。这一学术理论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建设后现代主义对于唤醒世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唐都学刊》与时俱进, 紧跟学术前缘领域的研究, 与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合作, 从2013年第3期开始, 开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栏目, 已陆续刊登了多篇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外学者10篇, 有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大卫·格里芬,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小约翰B·柯布,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约翰·H·布坎南,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克里福·柯布, 美国波士顿大学玛丽·伊丽莎白·莫尔、美国汉瑞克斯大学的杰伊·迈克丹尼尔、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扬·恩伯茨、保加利亚科学院、美国门多西诺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琼斯等多所大学的专家纷纷赐稿。
3 核心作者群
要想期刊及栏目能够持续、稳定的创办下去,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刊物自己的核心作者群。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支持, 期刊的命运才能长久。比如, 我们上面提到了学术争鸣, 没有刘九生先生及王学理先生的大力支持, 栏目也不可能延续。本文统计了2008年-2014年《唐都学刊》各大特色栏目的核心作者群 (见表3) , 以感谢这些专家多年来对《唐都学刊》的大力支持。
4 总结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作为传递科研动态, 服务学科建设, 培养科研人才, 创新学术成果, 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要不断努力,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关注学术动态和前缘领域的研究, 在办好自己原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依托地域文化的特点, 依托优势学科的建设, 依托历史文化名人的优势, 创办特色栏目, 利用特色栏目建设, 进行选题策划, 特邀栏目主持人, 培养作者队伍, 主动约稿, 为专家学者搭建“唱戏”的平台, 也让学报成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的窗口。最终还能够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并以此得到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大力度的支持, 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摘要: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是新建本科地方高校的学术窗口, 建设好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是宣传学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学报界, 要摆脱“千刊一面”的普通局面, 办出学报自己的特色。以《唐都学刊》为例, 从《唐都学刊》的栏目设置上, 讨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特色与创新,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唐都学刊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2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因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量身打造”。只有这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如惠州学院作为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既不盲目与重点大学攀比,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自己的强项和优势,立足于服务“南海石化、数码名城”等惠州特色经济产业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选择。该校的14个系(部)、48个专业已经覆盖了惠州市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升本以来培养的3000多名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遍布珠三角,成为工矿企业和政府工业管理部门的骨干。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3
【关键词】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新世纪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北部湾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JGZ037)阶段性成果。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商务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1JGB118)阶段性成果。2016年百色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2-02
百色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一直在探索符合自己办学定位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期摸索,百色学院于2013年8月颁布《百色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建设成为“立足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的以百色起义精神办学育人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百色学院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其他高校普遍存在得到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的问题。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百色学院2015年成立的新学院。目前设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和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三个专科专业。在探索如何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瓶颈的过程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地方新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局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分别拥有了8年和3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进入2015年,上述两专业的内涵发展遇到瓶颈,办学过程中的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限制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脱节。
长期以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到的专业知识如何应用到,也不注重扩宽专业视角,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符合应用型人才标准。
第二,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内化,教学效率低下。
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就是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实践项目“再现”的工作中的情景中内化知识、获取综合素养。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体验和总结,形成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在过去的日常教学中,虽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收效甚微。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内化,无法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教学效率低下。
第三,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低下,不能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
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根据人才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偏向划分为工程型、技术性、技能型三种人才。其中,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技能型人才主要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技术型人才也是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不过相较于技能型人才来讲,技术性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新问题的能力。
第四,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松散,未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
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每一门课程都规定了实践环节的课时。这样的设置虽然确保了实践教学的“量”,却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对接工程实际的部分,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异。考虑到知识的逻辑关系和接受顺序,课程是以学生的标准专业知识结构为基础设置的。而实践教学是以获取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应该以能力为基础设置模块。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课程为单位组织实施,缺乏结构性和衔接性。其结果就是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只获得了零散的能力碎片,并未形成完整的应用能力。
二、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困局的探究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症结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困局的关键亦在于此。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必须充分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潜力,使学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余活动参与实际工程或与实际工况高度符合的训练项目;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与渠道促使学生对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持续性的再现和内化;组织学生将传统课程的专业知识重新组合,形成以能力为模块的知识结构。
因此,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靠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对课程教学之外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干预和指导,开辟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对于第二课堂的概念,学术界各执一词,尚无定论。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必须扩宽知识传授的途径,强调能力的获得和素养与文化的传承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更注重“教授”与“学习”,第二课堂更注重“操练”与“创新”,两者各有分工,侧重不同。将上述两者有机结合将更好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姑且将第二课堂定义为:以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学习和锻炼过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均属于建立在特殊技术基础上的管理类专业。针对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组织的第二课堂教学应该形式多样,加强实操,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为了组织系统而有效的第二课堂,校方应从组织、制度、经费、人员、设施等多方面对第二课堂进行支持和保障。前人在第二课堂领域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不过更多集中在第二课堂的意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等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专业协会这一独特的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专业协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联合会是在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和支持下以夯实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塑造学生工程管理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培养管理特色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和工程管理特色人生发展观为目标的学生社团。专业联合会下设工程造价协会、工程管理协会、测量协会三个分会。
(二)依托专业协会开辟第二课堂的做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取得的成效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联合会组织、管理、保障第二课堂的核心职能,便于对不同专业的实践训练进行管理,必须将以专业联合会为代表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专业联合会纳入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专业联合会框架下组织跨课程能力导向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适应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专业发展需求,使第二课堂更加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专业联合会开发了多种第二课堂形式和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具体如下:
(1)开设专业讲座。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合作企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以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前沿技术为核心的系列讲座,讲授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前沿知识、分享项目实际操作经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合理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拓展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基本能力、服务社会意识、创新意识。
(2)组织竞赛活动。竞赛是大学生展示知识储备、锻炼应用能力、获得职业成就感的竞技舞台,也是培养系统有效的专业执行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专业联合会所举办的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以巩固知识和增加知识储备为目标的“学生专家”知识竞赛,以培养专业实操能力为目标的,以鼓励学生增强身体素质,适应施工现场条件为目标的,工程专业特色体育比赛等等。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校的专业影响力,专业联合会还积极推进与其他高校、企业的联合比赛,使专业联合会内的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开展专项能力培训。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专业联合会开展了以能力导向为基础的专业能力模块化培训。在整合传统课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专业协会先后开设了以合格工程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成本管理能力、工程投标招标能力、工程项目审计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能力、工程项目融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能力等八大核心应用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训,为学生进行项目实操训练,进入企业实习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4)开展项目实操。专业联合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引领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工程实际,进行自我完善。以真题假作的方式,将企业已经完成的实际工程作为学生实操训练的案例,指导学生按照实际工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造价文件编制等训练,通过工程实际问题的自我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开展宿舍专业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构建以专业文化为基础的新型宿舍文化,鼓励学生自发打造专业学习氛围,形成竞争型专业学习文化。 例如通过举办专业宿舍文化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建设造价知识学习宿舍、工程管理创新宿舍、等等,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组织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组织在校学生到工程企业、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观摩,使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前对企业现场操作有所了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部广泛联络百色地区、南宁地区的工程领域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认知实习的机会。
三、结语
在探讨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从组织、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支持第二课堂开辟的方法,提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撑体系——专业联合会。专业联合会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完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爱德.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在本科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5,1:81-83.
[2]刘瑞芳.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新视域[J].许昌学院学报,2011,4:154-156.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4
构建新建院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是旨在通过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和要求, 全面、规范、有效的实践执行,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 在法规、科技、人员、机制等保障下,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不断提高校财务管理效率,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对高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现实思考。
一、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明晰的一个目标
学校推行成本效益管理是为了达到降低办学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 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按照全面、规范、有效的要求, 明确职责分工, 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岗责体系, 加强协调配合, 千方百计地向管理要效益, 最大限度地盘活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资源, 避免粗放式低效或无效管理, 减少损失与浪费, 抓住学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抓紧、抓细、抓实,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二、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贯穿的两条主线
为有效推进成本效益管理达到主体目标, 就要抓好“两条主线”, 并将其始终贯彻于成本效益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一是培植意识。成本效益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 是一种学校经营的文化。我们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群体深入浅出地向人们灌输和传授成本效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成本效益管理?成本效益管理管理的现实意义、必要性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的精髓体现在哪里?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对学校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对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 形成共识, 从精神深处形成追求成本效益管理的文化氛围, 从思想根源上牢固树立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 使成本效益管理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付诸实施。尤其是, 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 不要把成本效益仅仅看成是纯技术性的事情、财务工作部门和人员管的事情, 是权宜之计, 而应该作为治校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个主要因素, 一个始终要提到学校领导面前的重要议题, 一个始终要坚持正确解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永恒性课题。
目前, 新建院校要注重以下五种意识的培植:一是忧患意识;二是质量意识;三是成本意识;四是效益意识;五是节约意识。要以降低学校运行成本为目标, 强化节约意识, 建设节约文化, 要培养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新观念、新精神, 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让节约行为到处可见。
二是实践执行。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 调查研究。财务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学校财务涉及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成本效益管理必须把管理对象的情况掌握清楚。
第二步, 明晰权责。管理对象由很多主体构成, 只有明确各主体的责任, 各个主体不折不扣地承担起了其责任, 成本效益管理推进才有意义。各个职能部门或教学机构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学校财务部门既是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也是学校资金收付运行管理、调拨和资金支付、综合分析研究预算执行情况的责任主体。
第四步, 总结完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要适时总结, 客观评价成败得失, 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进行全力推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纠偏。针对改进后又出现的新问题, 再分析、再完善、再总结、再提高, 做到循环递进, 不断完善,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三、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重视的二项改革
一是推行二级管理,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学校可以考虑面向各二级教学机构, 部分甚至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构建校院二级管理的政策执行体制, 推动成本效益管理顺利进行。学校制定的财务政策, 一部分由学校职能部门和人员承担, 另一部分可以面向二级教学机构, 适当引入社会其他组织执行。同时, 在财务政策执行体制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问责机制。要将财务监督融入学校财务管理全过程, 实现全覆盖, 切切实实使财务监督在成本效益管理进程中“有为、有位、有威”, 确保学校财务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要对每个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行使权限、尽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对没有完成执行任务, 或执行效果不佳, 造成严重损失者, 追究其执行责任。其中, 要注重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 不断强化成本效益管理的责任意识。
二是强化成本管理,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比如, 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 加强成本控制。新建院校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基于学校教学业务的特点:首先, 职工执行“作业”。其次, 作业耗用“资源”。资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作业”这种活动本身发生的耗费, 如教学过程中教室的照明用电、粉笔的耗用等等;另一部分是“作业”的执行者的劳动耗费, 这种无形的耗费构成学校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部分。第三, 作业形成“产品”。产品体现为学校的办学效益,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量化为教职工的教学课时、作业批改数量、命题份数、评卷份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四、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提供的四项保障
一是法规保障。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法规规章虽已出台不少, 但法规规章之间有的层次不清、衔接不紧;有的甚至脱离、冲突等;有的明显过时以致与成本效益管理模式不相符。为适应规范管理的要求, 保证学校事业的发展,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建议修订高校现行有关财务与会计制度, 以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成本效益管理的法规保障体系。
二是科技保障。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 加快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的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 重在建立系统运行通畅、资源信息共享、监控辐射有力、覆盖学校全部资金的学校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让每一笔资金都处于财政部门的掌控之中, 每一笔资金运行都留下轨迹, 切实提高成本效益管理水平。
三是人员保障。要真正实现学校财务的成本效益管理, 必须有一大批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和相关人员,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按照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能力, 使成本效益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这里, 成本效益管理人员可以分为成本效益管理个体人员即财务人员、成本效益管理领导人员 (包括单位负责人和群体领导者) 和成本效益管理相关人员即经手或办理财务第一手资料及其他相关事项的非财务人员。
四是机制保障。通过机制的建立健全, 解决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保障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新建院校而言, 应着力以下机制的形成: (1) 以财务战略管理为导向的成本效益管理长效机制。要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这个中心, 根据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 合理定位财务战略, 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 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 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 使成本和效益、风险和收益达到最佳组合, 从而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2) 以“大财务”为理念的成本效益管理全员机制。成本的发生涉及到学校内部每一个部门, 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位教职工都负有成本责任。学校任何会发生成本的活动, 都是成本效益管理的范围。单靠财务部门是做不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这就要求, 财务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应按照“大财务”的观念, 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状况结构深入研究和思考, 努力构建组织严密、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全员成本效益管理机制。
五、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弹好“五根弦”
学校成本效益管理, 不仅是个理念问题, 更是个实践课题, 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举措, 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是弹好“定位”弦, 向特色要效益。这是新建地方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前提。从办学效益上说, 学校的竞争表现为办学成本的竞争。同一层次的学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办学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 同时也反映在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规格上。所以, 合理确定办学定位, 应该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方面多下功夫, 增强竞争力。如果脱离自身发展基础和实际, 不惜投入巨资争硕博点, 最终会因办学定位的错位、竞争不利而影响办学效益, 有的甚至要被淘汰出局。
目前, 新建院校弹好“定位”弦, 要强调以下二点:首先,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规划制定的科学是最大的节约, 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细致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的好坏, 直接影响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次,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谋求地方高校地方发展新模式。比如, 建立包括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成长、院系教学与企业 (社区) 等在内的互动机制等。
二是弹好“收入”弦, 努力做好做大蛋糕。这是新建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和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撇开体制因素不谈, 就学校管理来说, 增收要做好以下“二篇”文章: (1) 做好“争取”文章。要找信息、找项目、找政策, 建立稳定可靠的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比如学校在做发展和项目规划时, 特别是做基本建设、质量工程、学科专业建设等规划时, 要充分领会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规划意图, 结合学校实际, 提出恰当的、严密的方案, 以争取省市政府的更多的财政支持。 (2) 做好“整合”文章。就“人”来说, 应坚持后勤服务改革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 使其不断完善;简化校内机构设置;提高专任教师对行政工勤人员的比例, 通过扩招, 使行政和后勤两类人员逐渐消肿, 在分配政策上也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就“财”来说, 主要是处理好学校基建支出和经费支出的关系以及各项基建支出和各种经费支出的关系。就“物”来说, 提高物的使用效率根本的途径在于校内管理体制的创新。比如, 根据不同情况, 有的可尝试全校集中管理使用的办法;有的则可采取经济手段, 实行校内有偿使用, 调动各单位积极性, 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三是弹好“预算”弦, 充分发挥预算的配置效益。一是细化预算管理程序。要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发展计划编制预算, 并建立各部门经费支出信息库。二是完善和细化预算项目。为提高预算真实性, 增强预算权威性, 要规范预算项目的设置, 使预算项目更加完善。三是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根据高校实际, 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全过程监督的学校预算监督机制。
四是弹好“资金”弦, 切实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 在健全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及资金监督约束机制的同时, 学校资金管理要侧重以下两点:一是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报账效率, 方便单位用款。二是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实效。财务部门要以优化财务支出结构为核心, 以整合学校专项资金为突破口, 以推行“绩效财务”为契机, 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 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管理, 杜绝事权部门的“闭门造车”, 使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四规范一考核”, 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规范项目立项机制、规范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资金支出行为、考核资金使用绩效, 实现财务专项资金由“分配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晖:《教育成本、效益与成本管理》, 《投资与理财》2007年第1期。
[2]柳延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核算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4期。
[3]秦少卿等:《新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模式》, 《财会通讯》 (理财) 2007年第9期。
[4]邵一江等:《立足地方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 《光明日报》2008年8月5日。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5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曾指出:“谈到特色,必然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培植资源和办出特色的前提”。发展区域经济是完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区域发展,要求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其相适应,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无论是人才培养、科研工作,还是社会服务,都要着力解决好“面向”、“结合”、“服务”的问题。学科和专业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科研工作也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主战场中选项目、抓开发、搞转化,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服务地方经济求支持,以贡献区域经济求发展。如宁波大学在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近期努力目标,后在实践中深感办出特色是学校建设的长期任务,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应侧重大学的服务职能,为地方服务,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办学。因此,学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以特色创一流,把学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此后,宁波大学办学呈现出一派生机活力。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思考
为了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至2013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引导下,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大多地方新建本科院办学定位和思路还不够明确和清晰,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专门召开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转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创一条新路,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适用人才,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得发展空间。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对地方院校的正面效应正在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地方高校债务得到化解;二是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大幅度提高;三是中央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通过项目的方式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四是国家给予地方高校在招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
机遇之二:地方(行业)背景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比较优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大多数位于地市级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在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紧贴地方(行业)、信息灵通。地方院校与地方(行业)文化、经济、政治联系紧密,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或行业背景,学校易于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发展趋势、规律和标准等信息。二是专业设置灵活,新型专业多。相对传统大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没有历史包袱和惯性,具有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机动性强的特点,容易培植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三是教职工活力足,思想禁锢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尝试进行新的本科教育后,其在升本过程中形成的“升本精神”会持续发酵,教师和管理者没有形成思维定式和惰性,一方面具有强烈渴求吸收和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国际化方面等具有后发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老牌本科院校。
2. 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生源数量下降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据河北省公布的数据,2014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41.3万,比2013年下降3.7万人,这是自2011年以来,河北省连续第4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同时,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20年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高考招生会一直持续“一高一低”现象,“一高”就是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走高,“一低”就是报考人数的不断降低。届时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更加理性,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专业招生就会有困难。
挑战之二:信息技术发展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数据”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都前所未有的丰富,学生通过视频公开课、慕课这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可质疑本校教师教学内容、方式和水平,可完全用“脚、耳、眼睛”来投票。虽然类似“慕课”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高等教育,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还沿用“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单一的考评方式,那么这些学校的老师和课程必然受到冲击和淘汰。
面对以上机遇与挑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但与传统大学相比,教育观念还未固化。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要我们立足地方或(行业),合理地组织与规划,及时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能够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内涵
所谓“新建”讲的是时间概念;所谓“新型”说的是属性概念,主要是从性质上来界定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展之路。
1.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新型”的内涵
培养目标:应用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与高职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职业技能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传统大学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知识应用。
学科专业:需求导向。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是新型本科院校生存发展之基。社会或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特别是要办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同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重点考虑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切性,而不是专业的数量扩充。
课程体系:知行合一。设计知行合一课程体系是新型本科院校的本质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上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尤其是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学科本位或高职高专院校的技能本位。
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清楚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懂得行业标准及制定的过程,熟悉行业职业管理程序与规律,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业界经历和职业资格的教师,应有别于传统大学教师的高学历、学术标准。
培养途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教育是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教育就是要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通过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开放办学,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应有别于传统大学自己的学生只由校方单方培养的单一途径。
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特别是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以熟练操作训练为主的实践过程。
教学方法:行动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核心要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动口,构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单项知识传递。
教学评价:能力取向。实现单纯从教师知识传授向以学生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转变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应有内涵。能力取向的评价观注重学生“学”的有效性,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过程化,强调对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偏重知识评价。
就业创业:联动并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系统化成为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新型本科院校不仅能培养在业界“顶天”的人,也要勇于培养为地方做“小事”的人,做“立地”的人。与传统大学相比,更侧重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而不是考研率。
培养质量:社会评价。以社会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是新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2.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优质”的内涵
所谓优质,就是质量优良,主要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质的标准。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优质”内涵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践行“大教育观”。众所周知,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和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接触,了解到老师对待世界的方法、对待学校的看法、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质大学的教师不光会教书,还会育人,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把学校优良基因传承给每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普及“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止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从学生身上看到亮点,吸取力量,也会促进思考、激发灵感。在优质大学的校园里,互相启发,教学相长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教师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而且还是青年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朋友。
三是坚守“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标准必须先行。作为一所优质本科大学其专业建设有标准,课程建设有标准,教学过程、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有标准。标准一旦确立,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坚持标准,守住标准。建立标准、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是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有效教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科专业功底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功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教师即使教的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是崇尚“团队协同”。在一所大学,由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组成的教学合作共同体,成为一个优质大学的必要条件。每个教师都蕴藏着自己的智慧和潜能,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队中良好的研讨、互动氛围,将会有效地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开发和释放,促进教师水平与素质的提高。
三、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举措
河北金融学院始建于1952年,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开展了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本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已经明晰:即确立了“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培养适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战略目标定位,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着力打造专业特色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专业特色是前提。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打造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以文、法、理、工学科为支撑,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如各专业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金融特色,构建了“金融+X,X+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发挥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学、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会计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科技金融、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专业方向。
2.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课程建设是载体。学校秉承设计课程的理念,确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每年聘请高校专家和行业高管来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脉问诊,着力构建一套新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新兴业态相匹配,通过打破课程界限,以课程内容单元为单位,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形成新的特色课程,如将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重组,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课程。增加了行业、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密切的选修课程,植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增加专业导论课程、经典著作课程,不断扩展学生课程选择的空间。
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关键。学校注重行业背景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组建了河北省首家“区域资本市场”特色班,河北省首家ACCA特色班,开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河北融投集团的业务高管来校授课。学校通过改造教室桌椅布局,大力推进“小班研讨、小组实践,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微型研讨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组织方式;各教学范围尝试多种考核类型、在线考试、多个阶段考试,强化过程性考评;推行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实行结构化成绩。注重考评结果运用,用考评的创新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实践教学是导向。学校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为纵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三面的“金字塔型”立体化、相互协同的大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研发设计了多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二是校内建设了模拟证券、模拟银行、ERP沙盘等34个专业仿真实验室;三是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社会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建,培育了一批切实可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5.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双师型”队伍是核心。学校出台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的激励制度,促进那些没有实践背景的教师愿意去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激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金融理财分析师等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还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形式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的培训,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撑。
6. 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质量监控是保障。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系(院)二级督导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了由专兼职督导人员、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及社会中介机构各方面参与的多维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体系。在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正推动教学评价重心要从“以教为主”的低阶模式向“以学为主”的高阶模式转变:即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 潘懋元.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7
一、“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的区别
“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用”和“研究”两个词。在许多人看来, “应用”和“研究”是水火不容的, 应用等同于实践, 研究等同于理论, 其实非也。应用和研究暗含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 狭义的应用是适应需要, 以供使用, 偏向于实践的操作性, 是消极的适应。研究是钻研、探索, 偏向于实践的指导性, 是积极的创新。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应用必然需要研究, 研究必然走向应用, 二者水乳交融, 相互促进。所以, 笔者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 就是希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在强调应用性的基础上树立研究创新的意识, 培养学生研究的理念和习惯, 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好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目的。这种办学定位一方面有别于学术研究型大学, 更加注重与地区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的培养,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避免了“一刀切”的精英式教育。另一方面, 这种定位也更加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素养, 为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保证, 这也是“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的最大区别。
二、多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一)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过去, 受“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 高等教育把高深知识作为着眼点和目标归依, 普遍偏向于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 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研究, 从而造成我国“学术型”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现象。近年来,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势, 趋同性的“研究型”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大一统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严重的挑战。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因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质量观的影响, 培养的学生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学生就业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重新确立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知识质量观为能力质量观, 培养学生个性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 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应该相同的。这也正是大多数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从“学术研究型”办学定位修改为“应用型”的原因所在。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 许多人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当前职业教育也开始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一些能够到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那么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之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上又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人才应该具有更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应该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该具有研究创新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我们称这种人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 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等任务。所谓“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培养的“社会实用型人才”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意识, 能够更加自如地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利用创新的思维意识解决问题, 能够引领企业发展而不是简单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打个比方,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机械工程系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像参加了几个月培训的建筑工人那样使用挖掘机, 在出现故障的时候, 还要利用学习过的机械学理论知识, 加以分析解决, 能够从根本上创新性地使用挖掘机。所以, 笔者认为,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 “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较单纯的“应用型”更适合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
(二) 从学校发展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一所高校, 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 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 这是指导学校发展与办学模式定位的基础。最近10多年, 在我国广泛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多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升格而组建, 本科办学历史不长, “原始资本”积淀较少, 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质量不高, 科研实力不强, 学科建设刚刚起步, 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不高。这种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 决定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不能复制那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思路, 必须另谋出路, 重新明确办学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 一般都形成了地方特有的产业结构、特色文化, 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特色更是学校发展的沃土和特色之源。所以,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地方企业的发展是“鱼水关系”, 必须植根地方又服务地方。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 不论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地方企业的需求来看都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 “鱼儿的生存离不开水”。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 所以, 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 培养企业实用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立校之本, 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命线。以我校为例,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 自2004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高校以来, 就开始探索学校的办学定位, 结合学校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心的区域优势, 一直坚持“贴近地方、服务社会”的理念。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我校全方位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深入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需求, 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校先后与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常熟市瑞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美工艺 (常熟) 有限公司、常熟市常宏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等60多家公司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就业率连年上升, 其中2007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7.65%, 协议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高校排名第七, 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另一方面, “鱼儿的存在能够给水带来生机与活力”。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也是当今社会企业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逐渐被高科技产业代替, 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仅仅经过简单技能培训的技术工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而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培养的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香饽饽”。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引进会使企业的技术更新加快, 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活力, 这正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所渴望的。如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开发电子多臂、电子机提花的过程中遇到了关键部件电磁铁、电磁阀的制造难题, 仅依靠公司自己的力量较难完成开发任务, 如果对外采购, 将面临国外厂商的垄断和漫天要价, 而国产的在技术性能方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该公司与我校开展了课题合作后, 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使电磁阀、电磁铁的技术瓶颈取得了突破, 最终能自主生产出技术性能优、稳定性好、性价比合理的产品, 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 理论基础教学仍然不能忽视。
本科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所以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对于学生能否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更应该认真分析各专业的学科体系和发展现状, 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既能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符合学科当前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另外,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尤为重要, 启发式教学比一味的讲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二)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加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活动, 通过引导、分析、讨论、协作等方式, 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仅满足于学会操作技能。
(三)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和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要积极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育运行机制, 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校企联合, 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 使产学研基地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学校应用科技研究和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这些措施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研究创新氛围, 也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四) 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
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实践教学环节占有较大的比重, 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则一般都处在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发展阶段,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办学经费相对困难, 要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现, 这些高校就必须多渠道地筹集资金, 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
(五) 加强“质量工程”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2007]1号文件实施的“质量工程”, 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这对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要抓住机会, 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 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要树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理念, 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既体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结构, 还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当然, 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很多,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中国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缓[J].高教探索, 2007, (01) .
[2]夏跃平.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区域经济[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5) .
[3]卢宁, 陈雪梅, 丁小明.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 2007, (1) .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8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转型发展的机遇。
2014年2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转型”, 标志着中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战略改革正式启动。 随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 提出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 可见, 新建地方本科高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是国家战略, 势在必行, 也将进入黄金时期。
(二) 面临的挑战。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经历观望、探索后, 大部分做出了“必须转”、“坚决转”的回应, 但又发现 “转型难”、“难转型”, 遇到不少困惑, 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定位不明确, 虽然明确提出有别于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 但未找到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原来专科办学的模式或传统本科办学思路。 二是学科专业同质化。 许多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区域性特色不明显, 学科专业设置较多地考虑现有资源和师资, 对区域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不充分, 造成各校专业结构趋同, 进行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三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能跟不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 教师缺少工程经验, 而实践锻炼又停留在表层, 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而教师引入又受学历学位瓶颈抑制, 使真正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质量不高, 不能满足应用型人培养的要求。 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能深度融合。 学校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 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 行业、企业参与新建地方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产学研合作教育缺少深度融合。 五是经费投放不足, 许多新建地方高校, 经费来源单一, 国家财政支持少, 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 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总量不大, 加之“造血功能”又弱, 影响着学校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宁德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探索
(一) 加强顶层设计, 明晰办学定位。
更新发展观念、明确办学定位, 是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学校专升本后, 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办学定位既要不同于研究型老本科高校, 又要区别于缺乏学科基础支撑的高职院校, 要走出一条特色的地方高校办学之路, 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 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地企产教融合。 在这理念的指导下,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加强思想观念改造, 更新理念, 强化“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意识, 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 致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类向多科性、应用性转变;二是由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的转发;三是由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变。 2013年初, 学校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立足宁德, 面向海西, 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突出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 努力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的地方特色强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朝应用型大学转型, 朝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向努力。
(二) 优化专业结构, 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学校成立校、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指导各教学单位深入海西区域调研, 主动适应福建和宁德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加强对专科专业的升本改造,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申报设置新专业, 大力发展为宁德重点产业, 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应用型学科专业, 做强有传统优势的数学和教师教育专业。 升本以来, 共申报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32个本科专业, 其中应用型专业17个, 师范类专业15个。 重点建设电机电器、 应用化学、 生物技术等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特色”、“品牌”专业, 积极培育与宁德经济建设关联度紧密的涉海、涉港、涉能的相关专业。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 省级特色专业1个,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基本形成以教师教育为基础, 理工文管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紧密对接, 并与其他高校学科专业形成互补,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形成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对地方与行业企业需求, 学校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学方面等改革的35条措施, 建设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五个层次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块平台, 构建以筑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强化职业能力技能与专业技术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修订的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 总学时从2800—3100调整为2500—2800学时, 其中实践教学学时高达35%~55%, 总学分从来的180学分调整为160+“非专业素质学分拓展计划”20学分,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获取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以获得0.1至10分不等的学分, 提高了实践能力。
2.推进校地企合作, 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紧紧抓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目标任务, 与宁德九个县市区签订校地 (县) 合作战略协议, 与宁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注重政府的引导和地方行业、企业的高度参与, 努力推动校地企三方联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如旅游系以宁德市屏南县白水洋5A级风景区定向培养模式, 介以推动 “清新福建”旅游人才培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并以企业技术攻关难题设置学科专业竞赛项目, 与企业联合申报横向科研课题, 推动企业技术攻关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 特别在教师教育优势专业上, 学校以服务宁德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导向, 通过“校地校”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宁德市高级中学、屏南县一中、宁德附小增挂为附中、附小, 共建共享, 教学相长, 实现了专业特色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有机统一。 目前, 教师教育各类专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职业认知”、“教学技能实训”、“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等“四段式”渐进顶岗培养模式。
3.以教学改革立项为抓手,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实施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 以深化教改为重点, 设立教学成果奖和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资金, 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教师可申报一门课程或一节课的具体改革项目。 现有校级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0多项, 省级以上20多项, 其中新建本科办学水平提升计划项目8项,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专项4项,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 主要按专业岗位 (群) 及职业能力编制校本教材, 如《闽东特色的机电工程实践训练教程》, 对实践教学内容、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 大量删除了验证性实验,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并设置创新实验环节。 同时, 连续开展了5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不同主题的“教学质量月”活动, 为顺利实现“三个转变”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 实施“内培外引”,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也称 “双能型”教师, 是指既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备实际动力能力或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通过“引、培、转、聘”等多渠道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学校抓住升本和办学规模扩大的契机, 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教师社会实践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文件和政策措施, 引进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 教授和优秀博士及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 其中全职聘用了2位高水平建设大学的教授分别担任系主任, 从闽东电机股份有限等公司引进3位高工任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 “柔性引进” 一批台湾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兼职教授, 从亚南电机、宁德新能源等行业企业聘任35名高工、高管担任教师;并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小学、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一年, 实现“双师型”教师“定量、定性”培养。 升本五年, 教授由17人增至41人;副教授由80人增至121人;博士学位教师由1人增至30人, “双师型”教师由2人增至153人。
(五) 强化实践育人, 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实验 (训) 室建设力度, 改善实践条件。 建有省级电机电器实训基地及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和福建联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8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仅2013年学校实验 (训) 室建设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 建设教师教育、旅游、生物、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有省级实验教学平台3个, “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5个, 并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为大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保障。
2.搭建实践平台, 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选拔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 按照“实+虚”模式, 在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参加“卓越计划”虚拟班学习, 完成每学期不少于72学时 (其中校外实习实训不少于36学时) 的“卓越计划”学习任务, 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二是开展闽台高校交流生工作, 学校选拔了5批共139名学生赴台湾屏东大学进行“学分互认”研修学习, 并分享在台湾学习的收获体会,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是加强学科专业技能和创新竞赛, 出台《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组织及奖励办法》等保障措施, 以赛代训,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设立创新学院和大学生创业园, 有电子商务、校园物业等32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把大学生创业实践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及后勤服务改革中, 采取“一道一策”的办法, 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结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新建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实现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应用性、特色性决定了其办学的服务面向, 应以服务求发展, 以贡献求支持。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16) 》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 立足校情、域情, 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社会需求导向的办学道路, 提高办学定位的精准度, 专业布局的适合度, 办学资源的能效度, 人才培养的特色度, 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内涵。
摘要:我国新建地方本科正处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宁德师范学院升本5年来的实践和经验, 从办学定位、专业结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 2010 (2) .
[2]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2) :16.
[3]张红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用型人培养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试点, 2015 (2) :9.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篇9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类型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问题。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目前高校的办学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 (即高等职业教育) 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数量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即教学型高校最多, 教学研究型高校次之, 研究型高校则相对较少。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服务型高校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教学服务型为主, 这也是其地域性决定的。
三是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 (1) 学科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 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以保证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份量。 (2) 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 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才能、抱负、追求等找出比较优势, 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都可以体现出来。 (3) 服务区域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将自身定位于改善和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所需人才, 这样学校定位就必须首先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走出区域范围, 学科设计也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源保证及政府对学校的支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五种不良倾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 带有浓厚的地区色彩。有些院校在定位时往往带有片面性, 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应引起重视。
一是攀高。有些新建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攀高, 中专变大专, 大专变本科, 专科变学院, 学院变大学, 教学型大学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 不顾地方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 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各个办学层次有许多具体的评价指标, 比如研究型大学, 科研投入要占学校总收入的25%~30%, 总收入的1/4或1/5直接来源于科研, 总资产的1/4或1/5是科研活动的积淀;师资队伍中有50%是受过系统训练, 具有博士学位,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要达到1:1或2:1。显然这不是一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所能具备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找准自己的位置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是求大。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 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 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初步测算, 在高校后勤化改革后, 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4000~5000人, 本科8000~10000人。超过10000人规模的大学, 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 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外, 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能以低层次人才替代高层次人才。
三是尚名。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不断升温, 不少高校, 包括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 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 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 有多大可能性, 值得研究。追求“一流”本无可厚非, 如果脱离实际, 把追求“一流”作为装饰门面的口号, “一流”就失去了价值。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四是逐利。高等教育有两重性, 即公益性和生产性。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但在这—趋势下, 不少高校错误地理解了高校的这种趋向。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有的高校甚至不顾条件、不讲质量, 盲目扩招;多收费, 乱收费;弄虚作假, 欺骗学生, 使自己失去了社会信誉。高校应从较高的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不能把学校变成纯粹的经济实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力诫这些急功近利的缺点,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算。
五是趋同。目前高校趋同现象较普遍, 而趋同显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利。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 办学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 并了解国内其它高校特别是本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办学成功的途径。
科学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人才结构的定位。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不能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 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应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 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 高水平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所发挥的作用, 并不亚于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而我们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的性能、对生产工序各关键点的操作游刃有余的高级技术工人却凤毛麟角, “蓝领”稀缺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据测算, 今后几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 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 大力发展地方成人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是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探讨 篇10
一、办学层次定位
我国高校基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四种类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多通过合并升本而来, 目前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科研为教学服务, 从学校类型上倾向于教学型学校,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建立教学业绩考核机制, 其他工作应服从、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是学校的生命线, 要坚持教学创新, 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学校层次提升要量力而性, 不可盲目攀比, 一升本就以学术性研究型为发展方向。国外很多教学型高校的成功例子表明立足于教学型并不意味着本科办学的不成功, 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教学型院校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本科教育为主, 把握本科教育规律, 建立本科办学理念, 保留一定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科专业, 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后, 引导少数优势成熟专业积极申报硕士点, 扎扎实实地做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化。
二、服务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突出地方性, 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为区域经济服务,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异常快速的当今, 为了更好地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 除了学历教育外, 可以开设短期培训, 可以走进企业做专题讲座, 例如走进外贸企业, 就他们关心的出口退税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新贸易壁垒等问题做讲解;走进会计部门, 讲讲最新的会计准则等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地方企业、政府的智囊团,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教学相长, 我们的教师普遍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知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从而使其上课更加生动形象、更能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 教师经常走进一线企业, 有助于捕捉更多的科研灵感。
三、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升本后不能照搬老高校的学科专业, 不能搞“大而全”, 学科建设要力求先做强再做大, 不能盲目创建更多学科, 教学资源跟不上, 导致不良的后续效应。设置学科专业要结合本校实际, 要加强市场需求调研,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用地方经济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避免闭门造车或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 忽视了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 以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依据, 首先要满足本地区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析自身已有的优势学科, 并与省内外同类层次院校进行比较, 关注老牌高校缺乏、忽视的专业领域, 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 尽量拓宽学科口径, 加强重点优势学科, 建立特色专业,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特”, 以特色取胜, 明确特色, 强化特色, 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提高其在地方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树立品牌。
四、人才培养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面向地方实际,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型, 面向基层的专门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 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 善于解决生产管理一线中实际问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融通合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别于专科教育, 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师资队伍建设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老本科院校而言,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比较缺乏, 培养一支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关键。人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导力量, 也是高校竞争的核心。要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 建立校外专家库, 成立由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具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进来的同时, 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 充满活力和朝气,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可塑性较强, 要鼓励其不断提高学历, 支持其双师素质的锻炼, 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
六、科研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要立足于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文化需要, 立足于应用开发研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立科研方向, 有效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 不仅容易争取到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 而且也容易凸现科研个性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 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团队实力都处于弱势, 竞争国家级的重点课题难度较大, 要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源, 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以及成果转化基地。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 科学定位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办学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定位、科研定位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郑庆昊.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与自主创新的探讨.龙岩学院学报, 2006 (4)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11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52-02
近年来,在教育部“引入优质海外大学教育资源”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纷纷与海外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而如何在与海外大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出有特色的合作办学模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面临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省(市、区)属高校和直辖市(地、州)属高等院校,即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高等院校,该类院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地处地级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由于本科办学时间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正面临着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处于劣势地位、受到高职院校带来的强力冲击、区域优势不强且投入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以及办学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办学实体的由中外双方共同经营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类是两所高校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分担专业课程和提供实习及研究条件。[1]
中外合作办学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优秀的外国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国外最新的教材,同时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师资和管理人员队伍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对外竞争力,为学校发展开拓更大空间。
2.促进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国际合作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合作办学逐步从教学合作发展到科研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产学研的发展转而又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3.使学生以相对较低的费用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观念、能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三、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2013年10月,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共同的研究中心,旨在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外大学的对接。
(一)管理方面
本项目的组织管理由双方各自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太原学院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各指派一名代表负责内部协调和项目的双方沟通,确保双方的合作与沟通顺利进行、教学工作能正常运行。
(二)学生培养方面
目前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以送出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校际交流、学分互认的形式,以“1+2+1”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即该项目接收太原学院优秀的本科二年级学生进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及以上的学习直至毕业。当学业完成后,符合双方学校学位要求的学生可分别获得太原学院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
(三)师资及教学资源合作方面
举办讲座及研讨会,在双方有共同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利用双方的项目和资源提供支持与保障,同时两校之间教师与其他学术人员进行互派交流,共享两校的科学资料、出版物及研究信息。
(四)科研方面
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建立了环境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由太原学院争取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及国家科协的支持,同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资金的支持。此项目致力于环境修复方面的研究,并为两校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遇到的问题
结合太原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及运行状况来看,相比其他起步早、经验成熟的老牌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一)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已经对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合作办学前期,学校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往往是有项目后再进行宣传,这对学校整体的国际化发展规略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与培养作用。并且在教学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对培养具有一定语言能力、适应国际文化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主动性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国际接轨力度还需加强
在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交流生到对方学校学习的途径之一就是学分互认。然而,中外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标准上的差异以及国情及国家政策不同所带来的限制,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课程及学分对接造成了一定影响,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学习。此外,教材选用范围与来源多来自国内,这使得学生在了解国外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动态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合作办学方式过于单一
现在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尤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还主要体现在学生输出方面,而在引进留学生、优质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师资及学校建设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培训、科研合作方面大都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合作办学的专业也大多是财务、管理、信息等专业,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合作相对较少。
(四)中外合作办学的长效性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成立时间短,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加之经验不足、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因此很多项目都是在“边干边学”的状态下完成的,这样就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因此造成有些合作项目仅是签订了协议而无实质性合作,或者有些合作项目后期没有继续推进,导致很多项目在合作几次之后出现了停滞或不了了之的局面。
五、改进建议
第一,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一定的资金与资源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力度的倾斜,在经费上适当扶持,简化手续审批程序,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在学校建设、教学管理与科研方面,要与国外合作学校加大合作力度,在吸取现在的管理、教学经验外,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各学校不可能复制相同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要突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创造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掌握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
第三,在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期间,要与合作学校求同存异,保证双方顺畅的合作交流,同时要对合作项目及时跟进,确保有效的跟踪管理,促进合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对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大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长远发展,着力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大学,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禧,邓良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以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2] 李翼.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63.
[3] 王树乔,王惠.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1-13.
[4] 许琦红,魏金法.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8(4):119-121.
[5] 陈正权,王自坤.新建本科院校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5):40-43.
[6] 周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实践与探索-以凯里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05(1):221-222.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 篇12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困惑
定位一词首先是由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在商业实战中提出的, 其本意是“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后来人们将此概念引申, 运用于公司定位、国家定位、学校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 是指科研在该类院校教师专业职责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以何为发展方向、形成什么特色。
关于科研在教师职责与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一直是困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的任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人才为重, 教师教学课时多、任务重, 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 因此应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学术训练就能够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 成为出色的教师;人才培养周期长, 教学质量不易量化, 科研成果较易考量, 对于提升学校层次与教师知名度教学都不如科研来得快。因此不论是从学校发展角度, 还是教师考核、评聘职称角度, 都应加重科研分量。因此在实践中, 科研成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如果教师没有发表论文、出版著作, 教师则很难获得荣誉、评聘职称。布鲁克菲尔德将此现象称为“不出版就死亡综合征”。
在科研方向问题上, 由于感觉“应用”比“科学”、“研究”低一个层次, 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想提高知名度, 就要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不论是教师职称评聘还是学校宣传, 都侧重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立项与获奖, 核心期刊文章数量, 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 忽视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 因而导致一些科研的成果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依据
(一) 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定位
教师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定位与其所在学校的定位有密切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由此表明科学研究是所有高校的基本任务, 但学校类型不同, 发展定位便不相同, 由此决定了教师的职责定位、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定位亦不相同。
大部分学者认为, 高校定位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宏观位置的选择;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中位置的选择。潘懋元教授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学术型大学, 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要任务, 主要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应用型本科高校, 以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 是学术型大学以外的本科高校;职业技术高校,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目前主要是高职高专学校。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 人们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从办学类型与层次上说, 该类院校属于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 其主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主, 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应用型科研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说, 该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它虽然面向行业, 但培养的是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服务面向上说, 该类院校主要为当地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由此, 确定了该类院校科研定位:以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和强势的基础学科, 为人才培养和地方建设服务。
(二) 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 学术性是高校教师的专业特质。传统的观念将学术理解为高深的学问, 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理论和跨学科知识, 研究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 由此便造成了教师工作中教学与科研的冲突, 产生了教师专业职责的矛盾。
1990年, 美国前教育部长、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博耶首次赋予学术更宽泛的意义, 认为:“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 学术还意味着通过课程来发展综合知识, 还有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 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 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递知识的学术。”他将学术划分为四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发现的学术, 类似今天我们狭义理解的科学研究;综合的学术, 即学科间联系的研究;应用的学术, 即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学术, 即通过知识传授, 传承文明。
博耶的观点拓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确定教师专业职责、科研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人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是高校的基本任务, 也是高校教师的专业职责。教师的学术素养应该渗透其中。对于培养人才而言, 教师应具备教学学术素养;对于专业、学科发展而言, 教师应具备发现的学术素养;对于服务社会而言, 教师应具备应用的学术素养, 当然, 综合的学术素养对于以上任务与职责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内涵不仅仅是专业化高深学问的体现, 更包括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
(一) 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地位
纽曼说过: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教学、科研、服务地方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但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面, 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作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 教学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中心任务与核心职责, 服务社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内容, 科研则是教学和服务地方的根基与支撑。
本科教学不同于专科教学。首先, 从教学内容来说, 本科教学更具有学术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而, 本科教学中更要理清学科知识的概念与原理, 体现学科理论的内在结构, 反映学科研究的动向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发现与整合研究, 形成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 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 以增加教学的学术含量, 提升教学的学术品位。其次, 从教学活动来说, 本科教学不是纯粹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 而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思想品德高尚, 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持续开展教学学术研究, 加强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努力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原理与方法、模式, 将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育性知识, 将教师的教育素养落到实处, 以提高教学效能, 促进学生发展。
地方化或区域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核心特征,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该类院校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利用学校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 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决策制定等许多方面给地方提供理论、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由此决定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要贴近社会和市场, 具备一定的社会参与热情, 尤其是具有理解市场及相关行业的经验和热情, 由专业向职业转化的经验以及职业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应用学术研究, 更多地侧重于应用科学知识的发现及技术开发和转化, 加强产学研结合, 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 取得创新性成果, 通过成果转化、宣传和贯彻, 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方向
1. 教学学术研究。
教学学术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理论与知识, 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包含综合性能力 (学科内容知识) 、学科教育性知识及有关学习的知识 (教育性知识) 。教学学术不是简单等同于设计精巧、效果良好的教学活动, 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是教师根据“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 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学者曾指出:教学是超越课堂讲授和讨论的学术活动, 没有教学, 大学的使命和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可能实现。英国学者瑞查德指出:“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 总结他们教学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可以说, 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 教学学术也是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高校教师的一种“责任”。
如前所述, 教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与核心职责, 因此, 教师首先要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教学进行研究, 从学术的层面对教学活动做出分析、研究, 通过积极反思, 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 充分发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追问和总结, 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自我监控和调适, 逐步摸索出教学的规律, 以增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 可以转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观念”, 有效提升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的地位, 推动教师积极关注教学和研究教学, 有效平衡教师工作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从而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学术研究, 应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方向。
2. 应用研究。
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里斯·范海斯提出:“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作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在科研上不可能也不应该与老牌高校在高端科研课题或项目上竞争, 而应该立足地方, 突出应用研究。因此, 该类院校教师科研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应坚持“服务地方”, 加强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教师应立足地方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尤其是本地特色资源, 从本地区资源出发, 将科研的另一主要方向定位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地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寻找相互发展的“耦合点”, 选择地方经济结构、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当地社会发展推动前瞻性、先进性的服务, 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等途径, 使科研成果及时为社会所用, 提升当地社会发展的档次, 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科研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及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决定了该类院校教师的科研地位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提供支撑。为此, 教师在科研方向上应立足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 以教学学术与应用研究为主, 做到扎实“立地”, 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 发现学术、综合学术也应是教师探索的内容。尤其对于少数高水平的教师来说, 将发现研究作为科研的重点, 对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此, 才能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发展。
摘要:依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和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职责中,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是中心, 服务社会是重要内容, 科学研究是根基与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应以教学学术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 不断提升自身学术素养, 以科研促教学、促服务地方。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
[2]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2) .
[3]潘懋元, 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5) .
[4]赵临龙.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误区与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
[5]吴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 (3) .
[6]冯茁.解读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性”[J].世界教育信息, 2008 (1) .
[7]王晓瑜.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5) .
[8]王宇红.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1) .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推荐阅读: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新建地方高校07-16
新建地方院校07-31
新建地方学院08-2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11-06
地方性本科高校06-17
地方高校本科生07-10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08-12
基于规范教学的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论文07-31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