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共12篇)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1
物流管理技术的推陈出新、企业物流管理的“高绩效”、物流作业的动态性及职业岗位轮换的加快, 企业物流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层次越来越高, 既要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还要具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去创造性解决未知问题的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对地方高校而言, 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符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创新性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实现“地方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是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职业技能的架构条件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动态化, 在新的条件下, 企业边界更是表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 对雇员素质的要求是能胜任岗位特别是核心岗位或关键岗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 架构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才能使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1.1 经济发展及资源的区位差异化
经济发展的资源区位差异, 不可能要求高校培养的职业技能都是相同的, 其培养只能是求同存异, 才能体现一个专业、一所学校的特色。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 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要求, 兼顾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架构职业技能。
1.2 物流技术的变革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创新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 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 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 此外, 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划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 如GIS (地理信息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EDI (电子数据交换) 、Bar Code (条码) 等。物流技术的推陈出新, 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终身的学习能力。
1.3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和扁平化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使得多部门、多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或“半渗透的”, 组织的活动是以团队作为职能单位并跨越专业职能, 并可获得横向的、纵向的信息, 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并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持更良好的关系;而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使得企业管理层次减少, 管理幅度增加, 为应对市场的变化, 需要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 并将一定的决策权和解决问题的权力授权给较低层次的员工。架构职业技能需考虑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 在突出企业核心能力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 兼顾各项活动的多样化, 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 其目的在于降低各项活动的费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经营范围的全球化, 其员工将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经营范围的全球化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降低办公成本。文化的多样性、成本管理、经营运作等要求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语言、人际交往、业务和理财等综合知识能力。
2 职业技能的架构
2.1 基本技能
2.1.1 理解能力
找出、理解和解释文件 (包括手册、图表和计划) 中的信息, 然后来执行任务;通过决定中心思想或必要信息, 识别相关的细节、事实、说明;推断出一些未知的术语, 判断报告、建议的精确性、合适性和可行性。
2.1.2 文字表达能力
完整精确地记录信息;创作函、信、指导意见、手册、报告、建议、图表, 将合适的语言、风格、组织和形式运用于物流企业文化等能力。
2.1.3 数学应用能力
完成基本的计算;使用最基本的数字概念, 比如在物流规划、物流设计和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整体数字和比例;从许多数学方法 (运筹学) 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数据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构造逻辑解释;理解事情的几率, 并对事情作出预测等能力。
2.1.4 听的能力
能听到、注意、解释并对口头信息和其他如与目标相符合的体态语言作出回应、支持等能力。
2.1.5 口头表达能力
参与谈话、讨论和小组陈述, 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
2.1.6 计算机应用能力
运用计算机基础原理, 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进行物流技术的改进和改革的能力。
2.1.7 交际能力
在新的或目前的团队环境下能适应环境变化、友善地和礼貌地与他人相处;在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情景中让他人接纳自己, 与他们保持友好关系;当环境需要的时候作出合适反应;对他人所说的和所做的保持兴趣。
2.2 专业技能
(1) 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 以新的方式组合观点和信息, 识别问题的可能原因, 创造性地设计方法去更好、更快地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 决策能力。对物流规划方案、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以及其他投资方案, 能详细说明目标和约束条件, 产生多个备选项, 考虑风险, 评价和选择最好选项的能力。
(3) 学习能力。运用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灵活应变能力。应对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严酷的竞争, 如物流作业的多样化, 要求选择灵活的方法 (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 满足员工、客户和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5) 物流人力资源的审查、考核、培训、调研、评聘、奖惩、晋升、辞退等层面组织管理能力。
(6) 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及公关能力。
(7) 高瞻远瞩的战略管理能力;善于观察、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微观有序的管理能力;严谨务实、果断、坚定的指挥能力;客观公正、无私无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8) 熟悉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包括物流运输的计划与调度技术、物流仓库机械的自动操作技术、现代物流加工技术、现代物流包装技术、现代物流搬运与装卸技术、现代物流配送计划与调度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物品标识技术 (如条形码技术等) 、物品实时跟踪技术、GP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码头机械工具操作技术,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现代自动化物流管理工具。
(9) 具备物流财务管理的相关能力。
(10) 具备物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相关能力。
(11) 具有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策划、物流工具设计、物流评价等相关能力。
2.3 个人品质
个人品质主要表现在责任心、自尊、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直与诚实方面。
2.3.1 责任心
对工作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很大的努力并持之以恒。通过努力工作, 设立标准, 注意细节, 出色地完成任务, 即使被委任不愉快的任务时仍能表现出很高的集中度。在处理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高标准的参与度, 做到准时、热情、充满活力和乐观进取。
2.3.2 自尊
谦虚谨慎、自信自尊, 相信自我价值, 保持一种自我积极肯定的观念;阐明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知道自己的情感能力和需要, 并知道如何表达它们。
2.3.3 自我管理
客观评价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根据组织目标设立个人目标;通过目标实现来激励自己;展示自我控制能力, 作出非情感的和非防御性的反馈;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性强,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遇事冷静沉着。
2.3.4 正直、诚实和诚信
重诺守信, 能够被信任, 当面临作出决策或者展示与通常的个人或社会价值观相悖的行为时, 能获得认可。
2.3.5 努力工作, 积极奉献
立足岗位, 恪尽职守;不怕苦, 不怕累;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积极为企业谋利益作贡献。
3 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
3.1 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技能培养的定位。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物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性、理论性要求, 又不同于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技术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它介乎二者之间, 不是培养技术工人, 而是培养有技能、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3.2 架构融合“理论+技能+素质拓展”适应地方物流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素养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坚持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为目标, 紧密结合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以及物流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制订架构符合专业基本属性、贴近社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案, 即二平台+培养方向模块+技能及素质能力拓展模块。
3.2.1 突出“基本技能培养”架构的“学科平台”课程
该平台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管理学等, 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及管理能力。
3.2.2 突出“物流专业性”架构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 考虑物流的共性, 以物流流程为基点架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采购与供应商、运输、仓储、配送与供应链管理, 体现职业技能中的求同特点。
3.2.3 突出“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架构的“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
由于物流作业的实际流程与实际的物的特性, 针对不同的物, 其作业流程有自己的不同的特性, 如内地物流主要为配送、商贸和仓储, 沿海主要为港口和国际物流等, 因此在物流专业属性的基础上架构“模块式培养方向”, 体现了职业技能存异的特点。
3.2.4 突出“职业技能个性化”架构的“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由于物流管理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化, 学生就业的观念、意识等需求也具有个性化, 设计“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学生可根据前期积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未来择业取向选择课程, 扩大知识面和职业技能理论, 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如针对决策能力的培养开设项目评估课程、针对物流成本管理开设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等。
3.2.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强调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相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发展, 在时间上保证实践教学时数 (剔除专业实习、劳动、见习) 不低于总教学学时的20%, 通过校内实训室的课程实训和情境教学, 从训练量上保证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 (物流规划、物流作业设计、物流成本控制和投资决策等) 和创新能力。
3.3 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 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知识的快速更新、现代物流技术的推广, 必然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搭建“物流协会”、“物流论坛”和“百家论坛”等平台, 邀请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物流师资格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成绩优胜的学生, 将其如何学习包括学习的目标确定、系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 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如何自主学习, 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 研讨最新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 敏锐地把握现代物流学科的前沿, 创造学习氛围, 打造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平台, 打造老师带着学生搞科研的平台。
3.4 以全国大学生各类比赛为契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种勇于摒弃旧事物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环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未来职业途径的多元化以及物流企业管理的“高绩效”运作, 要求不断创造出新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解决市场问题和工作的灵活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包括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 看, 创新能力可以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训练出来。地方高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5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 即:需求方式上, 企业需要懂得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的人才, 学生需要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 学校需要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供给方式上, 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提供顶岗实习的场所、就业岗位以及教师所需的横向科研课题, 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和后备人才;办学方式上,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企业与地方高校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教学方式上,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法, 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为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应用能力、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奠定物质基础, 如参加地方政府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等, 增加工作经验, 为未来择业奠定基础;同时, 通过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和学生可以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勇于创新和提高自我。
3.6 建立社会职业技能与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机制, 营造职业技能培养氛围
企业“双证书” (毕业证和资格证) 聘用人才方式, 给地方高校职业技能培养鉴定提供了契机。目前, 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四 (六) 级英语过级考试, 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基本技能) ;同时, 地方高校还应与所在地劳动、商务、财政等部门密切联系, 针对相应的专业技术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如会计从业资格证 (物流成本管理) 、报关证 (国际物流) 、CPA考试、初中级物流师、初级人力资源师等。实践证明, 通过社会职业技能鉴定,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加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提高了相应的技能水平。
除了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外, 还应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制。校内职业技能鉴定不同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 主要针对课程实训 (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20%) 考核和评定专业技术技能, 验证所开设的实训项目的掌握的效果。课程实训项目一般分为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性三类, 综合性实训项目验证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强调的是动手能力, 鉴定标准应侧重于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训项目强调的是在老师已有的科研项目上所作的实训, 鉴定标准应侧重于创新能力, 突出创意、创新的内容 (学生主要是检验其技术创新能力) 。
摘要:如何培养能够胜任地方物流企业管理岗位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架构的条件及职业技能内容的分析, 提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定位应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田雪.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09 (3) :35-36.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2
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变化与此背向而行。
一些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加之办学经费与条件所限,大量举办文科类、管理类学科,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既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又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难以突破。
因此,对高等学校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引导地方新建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工业强国的迫切需要。
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目前,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还有不一致,政府对于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在当前还迫切需要加强战略发展层面和具体推进层面的研究。
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明确的几个观念 1.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要遵循大学的本质
大学主要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应用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同样是要实行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引入先进实训技术装备、构建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
2、应用技术大学并非高职高专的延伸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高职高专与应用技术大学拥有自身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面向。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高专的延伸或升级,两者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满足社会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定位人才的需求,不可相互取代,更难以简单跨越。
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本科层次上,强调用开放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办学治校,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其人才培养以知识运用为重点,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技术创新能力。除了人才培养外,应用技术大学还要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
3、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同样要重视科学研究
衡量应用技术大学的水平,是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因此,科学研究对应用技术大学水平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大学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培养产业结构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应用技术大学更关注“脚下”,积极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围绕服务企业增强技术能力,着力于推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进步及区域产业升级,同时努力在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推进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讯息向学生传输,带领学生到地方企业和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锤炼。
4、应用技术大学更强调关注区域内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的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坚持争取国家项目不放松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与企业、与地方的深度合作。一般意义上,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是教学型大学。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这类大学的最本质任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是这类大学好坏的最重要标志。
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审视现有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或者重新思考专业建设方向,对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专业要切实建设好,严格控制专业数量,着力保证每个专业的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深入推进已经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起来并努力取得实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上。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探究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11-03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高校的重要使命。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普及大众化教育的载体,是我国高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笔者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以期能为同类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创新”是指人们能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办本科专业的经验不足,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教育理念缺乏
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后,盲目地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求同求全,增加了较多的课程门数,即使是原专科已经开设的课程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学校忙于完成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忽视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上,学校即使开展了创新教育,也没有把创新的重心落在教育上,只停留在开展和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的层面上。此外,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没有实现全覆盖。
(二)创新教育缺乏制度支撑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联动的体系,创新教育的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健全。从创新教育的载体来看,没有相匹配的制度安排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而是笼统地把创新教育活动归于“第二课堂”。从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积极性钝化,思想活跃度不高,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从创新教育的投入来看,学校对创新实践教学投入相对,缺少教科研实验设备,尤其缺少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
(三)教师创新素质不高
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由于高校师资力量匮乏,繁重的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使每个教师都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人格不健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教学始终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聆听的位置,使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尤其是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有限,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本科高校在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四)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不足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能在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挖掘资源,这就需要创新意识。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应主动承担并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学培养的都是应试能手。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以分数为本,为了追求高分数,做大量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五)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活动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对于载体的选择与组织需要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有效整合资源,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创新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成效。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没有结合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去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诉求所需要的新内容。创新教育活动缺乏特色,创新性不足。倾向于开展难度较低、易于操作的理论宣讲、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活动,创新教育内容与大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使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供需脱节,把组织学生听各类讲座、参加各种会议作为创新教育活动内容,忽视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对接,忽视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专业理论的联系。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探索通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创新教育,主要围绕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进行。但在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临时组队参加,无法取得理想成绩;有时候学生从相关渠道获得竞赛活动信息,要求参加,但学校不够重视,无法开展组织活动,甚至不愿组织。组织工作不得力影响或压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考评机制不完善,实效性不高
良好的考核评价是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互动,对于改进与促进高校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地方本科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活动的评定和考核模式还很单一,虽然强化了创新学分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细则,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创新学分与在校期间学生学习成绩、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等都没有直接联系,对学生缺乏制约力和激励作用。同时,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创新教育没有刚性要求,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三、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创新教育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协调发展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转变。同时,逐步建立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为指导,使创新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紧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结合,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搭建平台。
(二)构建创新教育制度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建设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不断统筹规划学校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一是统筹规划。建设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二是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育;使20%-30%的学生能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使10%-20%的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好,创新能力强,拥有较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优秀学生。三是提升学生创新水平。不断明确目标,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中取得明显进步,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可以增设创新教育专项,对创新教育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增加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立项及各类竞赛等经费,以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不断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与素质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是激发教师对教学创新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的听课与评估,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业绩相挂钩,激发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课程培训,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由主要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培训会议,了解教师创新教学的过程,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三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创新教育特色活动
地方本科高校要建设完善学生参加竞赛的平台,从组织上为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提供便利,提高学生为校争光的积极性。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查询、联系全国性、全省性的大型竞赛活动,与各竞赛组委会建立联系。各院系汇总后将竞赛活动的参与可行性上报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后,列为工作计划和任务,以学校名义下发通知,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各具体培训、组队由相关院系单独或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规范学校对赛事的管理,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创新教育活动。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密切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调试,并学习如何撰写立项申报书、学术论文,如何申报专利和成果鉴定,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健全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要改变以往把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衡量。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学中创新成果的转化。再次,学校应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为保证大学生创新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学校可以设置创新教育学分制,所有学生只有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也将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不断去推进、完善,使创新教育切实在地方高校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战略[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63-65.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65-166.
〔3〕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09):108-110.
〔4〕陈蕾.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发展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9-10.
〔5〕臧华.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185-186.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4
根据教育部2013 年发布的文件可知, 2013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424 所 ( 包括独立学院) , 其中本科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类的高校624 所, 本科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共有594 所, 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4.50% 。 本文将教育部直属高校定义为“ 中央军”, 将除此之外的其他高校定义为“地方军”, 通过浏览教育部网页可知, 目前共有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一般情形下, 教育部直属高校都设置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由此可以看出, 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中央高校占全国高校的3.09%, 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的21.41%。 从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本科高校占全国高校的比例可以看出, 承担培养我国所急需的大量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是地方高校。
虽然, 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教育直属的中央高校相比, 地方本科高校不仅在师资队伍、 科研实力、国际化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而且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更是存在显著差距。
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应将批判性思维这一思想贯穿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各个培养环节, 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用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 将会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回顾
( 一) 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相关文献述评
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 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崔君平和徐振华 (2012) 从建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设计特色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型实训基地、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 杨忠智 (2013) 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 王谦等 (2015) 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 提出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应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支持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结合地方的行业需求, 以某一行业为依托, 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方向。 通过上述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可以发现, 鲜有文献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考虑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这正是本文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的动机。
(二)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Fischer and Spiker (2000) 认为, 批判性思维包括推理/逻辑、 判断、 认知、反应、提问和思维过程。 Chesterman (2014) 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 为了增加预期结果实现的概率而使用认知能力或者策略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指考虑个人自己想法或者判断, 它需要努力和有意识地控制。 批判性思维使用证据来克服个人的偏见。
Chesterman (2014) 虽然尝试着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定义, 但他依然认为其定义可能无法反应出批判性思维的本质, 他比较已有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的文献, 他认为Russell (1971) 的定义更加合理。Russell (1971) 认为, 批判性思维是指使用已经存在的被接受的规则对新的事物进行评价和分类的过程。 Russell (1971) 对批判性思维的这一定义似乎涉及态度、知识和思维技巧。
综上可知,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结论。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能力, 能够有助于人们在挑战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更好地作出决策 (Paul et al., 2013 ) 。 由此可见,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对于其更好地改善自身的学习与工作, 正确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鲜有文献从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视角来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
根据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的定义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 本文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如下路径:
( 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体现 “ 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坚持要以下两点:一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 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要强调注重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精心研读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通过强化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经典著作与文献的学习, 确保大学毕业后, 每个学生的肩上都感到沉甸甸的, 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即建立研究型学习制度。 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出的 “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组织、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具体环节中予以落实。
(二)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 “重基础”、“重经典”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学科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 具体到财务管理专业来说, 应狠抓学生对数理统计、 计量经济学、英语、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学习。 在经济全球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现代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 一定要通过对数理统计、 计量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 通过英语的学习掌握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编程的学习, 掌握SAS或Stata等国际通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二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经典著作或者经典文献的特点。 目前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内的重点大学都非常注重在本科生中开展研读经典的教学活动。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与985、211 等重点大学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 但依然可以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的做法,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强调研读经典著作与文献。 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或者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 课程内容的组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手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设问的方式进行, 鼓励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二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CSMAR等数据库, 鼓励学生亲自通过数据库搜集相关财务数据, 增强学生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直观感受;运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论点。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分组汇报的方式, 锻炼学生的认知、反应能力。
(四) 实践、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理论教学环节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实践、毕业论文等两个重要环节的检验。 实践、毕业论文这两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跳出书本看现实, 在这两个环节, 教师应结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现实, 训练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 例如:前不久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两类,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类国有企业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这时我们就训练学生是否可以用国有企业分类与会计稳健性为题来做毕业论文呢?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建立和执行, 我们认为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就形成了。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上述四个路径的实现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所以地方本科高校应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这样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四条路径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要:文章通过全面回顾国内地方本科高校关于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在此基础上, 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发展的路径, 并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了论述。文章提出的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发展,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忠智.高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思考[J].财会通讯, 2013 (02) .
[2]崔君平, 徐振华.应用型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44-46.
[3]Sabitova N M.Current Issue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in Russia[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5) .
[4]Blue L, Grootenboer P, Brimble M.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Making the grade or missing the mark[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Education, 2014 (16) .
[5]OpletalováA.Financial Educ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in the Czech Education System[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6]王谦, 宏波, 李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实践—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5 (05) .
[7]Chesterman C.Thought and knowledge-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 2014 (04) .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5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根据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企业人力资本团队的构成以及科层组织和就业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的思路,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根据高校人才供给、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三个维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然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作 者:顾志良 于丽娟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管理型人力资本 企业科层组织 就业制度 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進,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3(4).
[4]党君.中小城市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2015(17).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7
地方本科院校升格后, 面临许许多多问题, 急需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科研水平, 增强管理能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士授予权的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 千方百计缩小与省直高校、部属高校之间的差距, 尽早达到合格的本科院校。很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实践, 希望摸索出一套实现快速发展的举措, 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坐落在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贵州省凯里学院, 2006年升本后, 积极探索“跳起来能摘桃子”的快速发展的途径, 2009年分别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上试行目标管理, 效果明显, 学校决定2010年全面推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 目标管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学校“一年一大步, 两年一跨越。”
一、地方高校现状与差距
大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从大专院校升格而来, 正因为是专科转型的, 所以很多教学硬件、软件都有提升、发展和优化的必要, 包括管理模式和手段,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 学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促进教学而开展的科研的定位, 所培养的人才层次的定位等都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而改变现状过程中最需要缩小的差距是管理上的差距, 加快发展最大的障碍也是管理障碍。高校目标管理是由各部门和教职员工根据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来确定各自的分目标, 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 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 从而使学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或多或少都缺乏那么一股勇攀高峰的勇气和信心, 这也是管理理念需要突破的瓶颈。高校目标管理最终能够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方位落实的管理体系, 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缩小与“211”工程大学的差距。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与优势
(一) 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在行政机关、公司企业实践多年, 得到广泛应用, 形成了独有的特点。
1. 职工参与到位:
目标管理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由上下级共同商定, 依次确定各项目标, 人人都有任务, 个个都是主角。
2. 自我管理加强:
目标管理以任务为导向, 以自我管理为约束。目标的实施, 由目标责任人自我组织, 通过自身监督与对照, 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3. 总结评价客观:
目标管理强调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 经常自检自查, 不断提高效益。
4. 管理效率提高:
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 按职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一个单位, 使评价更具建设性。
(二) 目标管理的优势
目标管理是系统的新兴的管理手段, 在地方高校实施, 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较更具有优势。
1. 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持续开展创先争优、增比进位活动, 促进全校工作的跨越发展。
2. 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担众人挑的效果, 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领导和机关作风的转变。在目标管理中为了加强同广大教职工的联系, 校领导都有自己的联系单位和分院, 适时对业务工作进行指导。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规定各部门都有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 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措施。每年年底目标管理领导小组都要组织目标管理考核组到各学院, 组织教职工对各部门的服务情况进行测评, 作为部门年终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
目标管理由于其科学性和实效性强, 将会在各高校得到广泛推行。
三、地方高校引进目标管理的实践
将目标管理理念引入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领域, 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才逐步出现的, 是高校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地方高校的目标管理是对企业目标管理思想的引进和应用, 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一定时期内学校事业发展的方向, 引导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 并以目标为指针,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 按照职责范围层层分解任务、组织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处理, 以保证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组织活动。
目标管理具有使学校的管理和师生员工由被动规范到自觉履职的功能。凯里学院是2006年新升本科院校, 升本以来学校就积极探索目标管理的途径, 2009年起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方面单独实践, 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在推行目标管理中, 学校按照211类高校的标准来制定目标, 从严就高要求新升的本科院校, 形成整体目标, 在整体目标的确定后, 分解细化, 形成各部门分院的二级子目标, 将二级子目标进一步细分为各科室的三级目标和个人目标任务, 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激励机制, 激发教职工个个动脑筋, 人人见行动, 更加有利于实现本科教学的合格。
四、目标管理在地方高校实践效果
目标管理在高校实施是有效的, 地方高校尤其明显。以凯里学院为例, 通过2010、2011年的实践, 该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下, 全校各部门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 奋发拼搏、努力工作, 有效地推动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该校排名第465位, 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较为靠前, 是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唯一进入500强的院校。这充分说明该校实施目标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教学工作实现突破
2010年, 该校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予权的评估, 2011年该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入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是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首批进入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建设的学校, 实现了该校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人类学”、“植物学”相继成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两年来, 共有11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完成了2011届11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学位认定及授予工作, 授予率达到94.5%;“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实现了该校省级特色专业的突破。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2011年开展了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 立项2个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教学团队、10门校级精品课程、10个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课题。“民族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这是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的唯一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该校是贵州省省级“质量工程”立项最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学校完善了目标管理教学工作考核指标, 出台了《三学期制实施方案》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制定了《凯里学院教学档案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 全面推进实施了教学档案建设工作, 2012年8月组织了验收。召开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工作会议, 制定和推行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1年该校的英语“大四”、“大六”过级率和考研比例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实践教学建设走出新路子。2011年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 该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 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 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榕江、天柱、剑河等县合作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 800名师范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支教工作, 构建了该校师范生教育新的模式。
(二) 科研工作实现突破
学校按照“科研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定位, 着力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2011年学校在学术团队、科研立项、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该校学术团队已具雏形。以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学术沙龙、非编科研机构为载体, 开展学术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 整合校内外资源, 基本形成了很具特色的一批学术团队。
项目立项成绩显著。2011年共申报科研项目355项, 立项194项, 立项率54.6%。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6项、地厅级项目35项、横向项目1项、校级项目136项, 共获得校外项目资金218.7万元, 同比增长44.3%。2011年该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5项, 立项率35.71%, 立项增长率150%, 两项在全省均名列第一。
特别是《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 实现了该校在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方面的重大突破, 使该校成为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唯一学校。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2011年该校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98篇, 其中核心以上论文133篇;公开出版著作11部;在“贵州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 《原生的法: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法人类学调查》获“二等奖”, 还有三位教授的三篇论文分别荣获“三等奖”。在“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活动中, 《贵州〈锦屏文书〉的整理与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考》获二等奖, 另外3篇分获三等奖。
该校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该刊在2011年贵州新闻出版局对贵州省报刊进行出版年度核验中获学术理论期刊类别综合质量评估排位第三, 仅次于《贵州社会科学》 (一级) 和《贵州民族研究》 (二级) , 在二级学术理论期刊中排名第二位。
2011年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对全省报纸和期刊质量综合评估《凯里学院学报》名列前茅, 在全省27种同级高校学报类期刊中排名第8位, 在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中名列第1位。
(三) 学生工作实现突破
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2011、2012年在招生省份多、批次多的情况下, 完成招生计划100%。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201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5%, 其中本科就业率87.98%、专科就业率77.61%;年终就业率为86.01%, 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46%, 专科就业率为80.65%。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了“学校—分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指导, 开展“5.25心理健康周”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营造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建立学生资助工作新体系。2011年修订了《特困生学费减免管理办法 (试行) 》、《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试行)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试行) 》和《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等制度, 完善了奖、助、贷、补、勤工助学等多种资助工作形式, 2011年学生获资助9016人次, 获资助金额3658.77万元。
该校领导、教师、职工自觉自愿广泛开展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 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
(四) 人才工作实现突破
人才引进成绩显著。2011年成功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的院士专家团队, 在该校建立了贵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引进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彭华教授为候鸟型人才;招考录用硕士研究生150多名, 有效缓解了紧缺专业师资问题, 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整合和提高。
教师培养有效开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进修或学历提升, 两年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培训近百人次, 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10余人。
(五) 资金筹措实现突破
一是获得中央专项资金共5428万元, 其中化债资金4230万元, 这是该校建校以来所获得的中央财政支持的最大的一笔资金, 也是贵州省新建地方院校获得国家化债资金最多的学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资金500万元;生均拨款奖补资金678万元;中央特大抗旱经费20万元等, 切实减轻了学校债务, 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二是获得省、州专项资金1382万元, 其中省教育厅专项资金235万元, 省水利厅专项资金250万元, 州财政贴息400万元、学生食堂补助125万元等。
三是获得社会各界资金450余万元, 其中, 朱英龙先生捐资290万元;从江、黎平捐建鼓楼、风雨桥折合人民币约65万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捐书总码洋约75万元等。
(六) 后勤服务实现突破
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明显。学校继续以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为着力点, 配套开展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理顺内外关系, 强化内部管理, 全年实现经营性校产总收入147.95万元。校园节能减排成绩突出, 被高等教育学会评为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
服务发展项目扎实推进。成功引资开发校园公交车、学生公寓直引水等服务项目, 启用后勤服务楼, 增设服务网点和项目30余项。
后勤保障措施有力。在2011年物价涨幅较大的情况下, 学校采取措施, 有效应对, 实现了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不涨, 质量不降, 保证了学生食堂价格稳定。
(七) 开放办学实现突破
2011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地方院校校长论坛、贵州省红楼梦学会学术年会、全省高校社科处长联席会, 成功举办了由该校倡议、贺州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
在第五届全国地方院校校长论坛中, 10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代表云集该校, 教育部领导亲临指导。校长论坛规模大、规格高, 在该校尚属首次, 在贵州高校也尚属首例。校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与山东济南大学合作办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该校又先后与西南交通大学、宁波大学、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 并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启动了部分合作项目。该校还与美国佩斯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联合开展本硕连读人才培养项目。
(八) 人才培养实现突破
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如在2011年春节晚会上, 该校学生演员为国家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独唱节目《天蓝蓝》伴舞, 获得歌舞类一等奖, 是该校大学生在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最大规模的集体亮相。“金蝉组合”表演的原生态侗族大歌———“蝉之歌”, 荣获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黔奖, 是该校大学生在“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中获得的最高奖;林安红同学在2011年全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三等奖;在第六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中, 该校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该校学生胡朝贵在独竹漂男子直道竞速60米项目中获得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个一等奖, 贺寿永获得二等奖。在独竹漂男子直道竞速100米项目中, 胡朝贵、贺寿永又分获一、二等奖, 为大学争得荣誉。
精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2011年学校开展了以“多彩校园·闪亮青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20余项, 学生参与达8000余人次, 受到人民网、贵阳晚报、黔东南日报、黔东南信息港等十几家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宣传报道。
扎实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该校志愿者服务学校社会活动近千人次, 每年暑期组建6支服务队分赴基层各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得到上级关注和各级媒体报道。如团中央网站用大幅宣传报道了该校15名春晖志愿者在台江开展活动的感人先进事迹, 并对该校义务维修、义务理发、留守儿童调查进行了详实报道。
(九) 校园建设实现突破
该校在新校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特点, 集中体现科技规划、人文规划、环保规划和谐统一的内涵, 既有现代建筑风格, 又有民族韵律。该校已经建成了贵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大的图书馆, 最大的人工湖, 最大的铜鼓广场, 正在修建的体育馆也是目前贵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大的体育馆, 很快开工的苗侗文化博物馆也是目前贵州高校最大的博物馆。校园内随处可见极具黔东南州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景观, 如文化长廊、文化柱、侗族鼓楼、风雨桥, 整个校园处处彰显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2011年完成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 栽种树木1384株 (其中栽植名贵大树22株) , 使校园绿化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 绿化率达38%, 校园育人环境极大改善。为创建“绿色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 党建工作实现突破
2011年, 学校党委着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班级+支部”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和“五先进一满意”活动。加强干部选拔和任用管理, 2011年, 提拔任用正处级干部6名, 交流任用副处级干部4名, 副科提任正科级干部90名, 科级干部交流33名。
该校宣传到位, 网站在全省高校网页评比中取得了91.4分的高分, 位居全省高校第五名, 与毕节学院并列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第一名。
该校安全稳定, 荣获“2011年度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信息报送一等奖。
五、地方高校引进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地方高校引进目标管理容易出现一些在常规管理方式中不容易发生的新的问题, 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校正。
一是容易使目标管理之外的工作任务被忽略。学校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 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难免会有突如其来的新任务, 常规管理方式比较灵活, 随时可以调整增加, 但在目标管理体系控制下, 新任务不容易渗透。宜增设加分项目, 凡学校新增的任务都纳入异动的任务指标考核。
二是容易导致各部门、分院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使用一些非常手段, 甚至忽略部门与学校间的协调, 影响学校整体目标所追求利益最大化宗旨的实现。宜增设扣分项目, 把影响其他部门单位和学校利益的都列入扣分项目加以考核。
三是目标管理容易导致唯目标是举, 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宜将职工福利、休假、加班等规定作为指标进行量化, 加到目标管理体系中去一并实施。
参考文献
[1].孙飞.论学校目标管理的优化
[2].徐振鲁.略论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3].谭家齐, 王炎廷, 曾德贤.地方高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战略意义与平台路径———兼论三峡大学目标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4].唐华生, 叶怀凡.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吴淑娟.关于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
[6].代霞,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
[7].任义.试论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
[8].张志远.地方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8
构建新建院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是旨在通过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和要求, 全面、规范、有效的实践执行,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 在法规、科技、人员、机制等保障下,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不断提高校财务管理效率,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对高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现实思考。
一、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明晰的一个目标
学校推行成本效益管理是为了达到降低办学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 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按照全面、规范、有效的要求, 明确职责分工, 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岗责体系, 加强协调配合, 千方百计地向管理要效益, 最大限度地盘活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资源, 避免粗放式低效或无效管理, 减少损失与浪费, 抓住学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抓紧、抓细、抓实,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二、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贯穿的两条主线
为有效推进成本效益管理达到主体目标, 就要抓好“两条主线”, 并将其始终贯彻于成本效益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一是培植意识。成本效益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 是一种学校经营的文化。我们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群体深入浅出地向人们灌输和传授成本效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成本效益管理?成本效益管理管理的现实意义、必要性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的精髓体现在哪里?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对学校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对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 形成共识, 从精神深处形成追求成本效益管理的文化氛围, 从思想根源上牢固树立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 使成本效益管理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付诸实施。尤其是, 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 不要把成本效益仅仅看成是纯技术性的事情、财务工作部门和人员管的事情, 是权宜之计, 而应该作为治校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个主要因素, 一个始终要提到学校领导面前的重要议题, 一个始终要坚持正确解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永恒性课题。
目前, 新建院校要注重以下五种意识的培植:一是忧患意识;二是质量意识;三是成本意识;四是效益意识;五是节约意识。要以降低学校运行成本为目标, 强化节约意识, 建设节约文化, 要培养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新观念、新精神, 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让节约行为到处可见。
二是实践执行。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 调查研究。财务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学校财务涉及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成本效益管理必须把管理对象的情况掌握清楚。
第二步, 明晰权责。管理对象由很多主体构成, 只有明确各主体的责任, 各个主体不折不扣地承担起了其责任, 成本效益管理推进才有意义。各个职能部门或教学机构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学校财务部门既是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也是学校资金收付运行管理、调拨和资金支付、综合分析研究预算执行情况的责任主体。
第四步, 总结完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要适时总结, 客观评价成败得失, 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进行全力推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纠偏。针对改进后又出现的新问题, 再分析、再完善、再总结、再提高, 做到循环递进, 不断完善,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三、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重视的二项改革
一是推行二级管理,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学校可以考虑面向各二级教学机构, 部分甚至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构建校院二级管理的政策执行体制, 推动成本效益管理顺利进行。学校制定的财务政策, 一部分由学校职能部门和人员承担, 另一部分可以面向二级教学机构, 适当引入社会其他组织执行。同时, 在财务政策执行体制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问责机制。要将财务监督融入学校财务管理全过程, 实现全覆盖, 切切实实使财务监督在成本效益管理进程中“有为、有位、有威”, 确保学校财务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要对每个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行使权限、尽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对没有完成执行任务, 或执行效果不佳, 造成严重损失者, 追究其执行责任。其中, 要注重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 不断强化成本效益管理的责任意识。
二是强化成本管理,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比如, 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 加强成本控制。新建院校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基于学校教学业务的特点:首先, 职工执行“作业”。其次, 作业耗用“资源”。资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作业”这种活动本身发生的耗费, 如教学过程中教室的照明用电、粉笔的耗用等等;另一部分是“作业”的执行者的劳动耗费, 这种无形的耗费构成学校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部分。第三, 作业形成“产品”。产品体现为学校的办学效益,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量化为教职工的教学课时、作业批改数量、命题份数、评卷份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四、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提供的四项保障
一是法规保障。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法规规章虽已出台不少, 但法规规章之间有的层次不清、衔接不紧;有的甚至脱离、冲突等;有的明显过时以致与成本效益管理模式不相符。为适应规范管理的要求, 保证学校事业的发展,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建议修订高校现行有关财务与会计制度, 以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成本效益管理的法规保障体系。
二是科技保障。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 加快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的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 重在建立系统运行通畅、资源信息共享、监控辐射有力、覆盖学校全部资金的学校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让每一笔资金都处于财政部门的掌控之中, 每一笔资金运行都留下轨迹, 切实提高成本效益管理水平。
三是人员保障。要真正实现学校财务的成本效益管理, 必须有一大批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和相关人员,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按照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能力, 使成本效益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这里, 成本效益管理人员可以分为成本效益管理个体人员即财务人员、成本效益管理领导人员 (包括单位负责人和群体领导者) 和成本效益管理相关人员即经手或办理财务第一手资料及其他相关事项的非财务人员。
四是机制保障。通过机制的建立健全, 解决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保障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新建院校而言, 应着力以下机制的形成: (1) 以财务战略管理为导向的成本效益管理长效机制。要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这个中心, 根据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 合理定位财务战略, 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 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 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 使成本和效益、风险和收益达到最佳组合, 从而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2) 以“大财务”为理念的成本效益管理全员机制。成本的发生涉及到学校内部每一个部门, 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位教职工都负有成本责任。学校任何会发生成本的活动, 都是成本效益管理的范围。单靠财务部门是做不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这就要求, 财务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应按照“大财务”的观念, 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状况结构深入研究和思考, 努力构建组织严密、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全员成本效益管理机制。
五、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弹好“五根弦”
学校成本效益管理, 不仅是个理念问题, 更是个实践课题, 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举措, 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是弹好“定位”弦, 向特色要效益。这是新建地方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前提。从办学效益上说, 学校的竞争表现为办学成本的竞争。同一层次的学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办学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 同时也反映在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规格上。所以, 合理确定办学定位, 应该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方面多下功夫, 增强竞争力。如果脱离自身发展基础和实际, 不惜投入巨资争硕博点, 最终会因办学定位的错位、竞争不利而影响办学效益, 有的甚至要被淘汰出局。
目前, 新建院校弹好“定位”弦, 要强调以下二点:首先,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规划制定的科学是最大的节约, 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细致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的好坏, 直接影响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次,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谋求地方高校地方发展新模式。比如, 建立包括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成长、院系教学与企业 (社区) 等在内的互动机制等。
二是弹好“收入”弦, 努力做好做大蛋糕。这是新建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和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撇开体制因素不谈, 就学校管理来说, 增收要做好以下“二篇”文章: (1) 做好“争取”文章。要找信息、找项目、找政策, 建立稳定可靠的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比如学校在做发展和项目规划时, 特别是做基本建设、质量工程、学科专业建设等规划时, 要充分领会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规划意图, 结合学校实际, 提出恰当的、严密的方案, 以争取省市政府的更多的财政支持。 (2) 做好“整合”文章。就“人”来说, 应坚持后勤服务改革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 使其不断完善;简化校内机构设置;提高专任教师对行政工勤人员的比例, 通过扩招, 使行政和后勤两类人员逐渐消肿, 在分配政策上也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就“财”来说, 主要是处理好学校基建支出和经费支出的关系以及各项基建支出和各种经费支出的关系。就“物”来说, 提高物的使用效率根本的途径在于校内管理体制的创新。比如, 根据不同情况, 有的可尝试全校集中管理使用的办法;有的则可采取经济手段, 实行校内有偿使用, 调动各单位积极性, 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三是弹好“预算”弦, 充分发挥预算的配置效益。一是细化预算管理程序。要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发展计划编制预算, 并建立各部门经费支出信息库。二是完善和细化预算项目。为提高预算真实性, 增强预算权威性, 要规范预算项目的设置, 使预算项目更加完善。三是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根据高校实际, 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全过程监督的学校预算监督机制。
四是弹好“资金”弦, 切实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 在健全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及资金监督约束机制的同时, 学校资金管理要侧重以下两点:一是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报账效率, 方便单位用款。二是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实效。财务部门要以优化财务支出结构为核心, 以整合学校专项资金为突破口, 以推行“绩效财务”为契机, 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 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管理, 杜绝事权部门的“闭门造车”, 使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四规范一考核”, 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规范项目立项机制、规范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资金支出行为、考核资金使用绩效, 实现财务专项资金由“分配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晖:《教育成本、效益与成本管理》, 《投资与理财》2007年第1期。
[2]柳延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核算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4期。
[3]秦少卿等:《新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模式》, 《财会通讯》 (理财) 2007年第9期。
[4]邵一江等:《立足地方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 《光明日报》2008年8月5日。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9
一、重庆四所新建本科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概况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初步设立科研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上,设置了行政部门科研处、社科处,对科研工作进行制度化与科学化管理。(2)科研主体明确,各级别课题丰富。在从事科研的主体上,成立一系列科研创新团队和研究所,对项目进行研究,侧重于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方面。在研究课题上,有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并依据国家、省部级及院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管理。(3)成果管理有待完善,学术交流良性循环。在科研成果的申报上,出台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的申报进行管理。在科研成果的交流上,与国内外、省内外院校保持密切联系,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深入交流,如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同时,根据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在科研处网站公布相关工作的动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重庆科技学院。(1)科研管理着眼校企合作,管理条例重视知识产权。在机构设置上,设置了科研处,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在科研处的领导下,成立创新团队,提供科研平台,与国内外机构进行科研合作,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上,科研处专门罗列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科学奖励、知识产权、成果品鉴等相关内容,重视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在科研成果交流上,不仅与国内外院校深入合作,还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突出科学技术的运用。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进行宣传教育。成立科协,开展科普教育工作。(2)学科方向突出特色,强调“科技”寻求机遇。在科研项目的层次上,其项目涉及的领域多为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方面,如能源技术、石油勘探、有色金属、钢铁、地球物理勘探等,侧重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比较契合其“科技”二字。在工作动态的发布上,对相关的通知公告、新闻等及时公布,更新快,时效性强,效率高。
3.宜宾学院。(1)管理滞后,科研缺乏“支柱”学科。在机构设置上,设置了科研与学科建设处。该部门不仅负责科学研究工作,还负责学位与学科建设,在科研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上略差。在科研项目上,有四个产学研究基地,分别为:酒产业酒文化、化工与轻纺、能源开发与利用、机械制造,这是其科研的支柱项目。同时,有一批涉及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机构,科研范围较为广泛。(2)领域宽泛,成果存在“漏洞”监督。在科研立项上,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在科研成果的保护上,及时对相关论文、成果发表或申报。成立科研工作委员会对科研进行决策咨询、评议、协调。但是工作效率不高,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呈阶段性特征。
4.重庆文理学院———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研究领域设立特色略差。(1)机构完善,但优势学科不明显。在科研管理上,设立了科研处进行统一行政管理,在科研机构上,该校有多个研究所及实验室,涉及门类庞杂,支柱项目缺乏。各研究所(中心)以应用型研究为中心,自主性较强,但研究深度缺乏。(2)成果较多,但监管不利。独立科研院所设置较多,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立项率高,但是,结题率相对较差。学术委员会监管存在漏洞,工作效率不佳。因此,科研成果后劲欠佳。(3)科研接地气,转化机制迫在眉睫。尽管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科研驱动创新的有效转化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体系构建的借鉴意义
科研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科研实行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上述四所学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各有特点,都建设了各自的科研工作管理体系,基本符合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要求。总体说来,具有如下借鉴意义:
1.自主决策、统一管理。首先,科研管理工作要有科学化的制度和体系。科研项目涉及课题、经费、成果、档案归档等内容,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不仅可以保障科研的顺利进行、科研成果的运用与转化。另外,设置统一的部门不但对科研工作进行高效管理,也方便领导有针对性、特色性、前瞻性地把握全局,而且,专一的管理部门是保障科学化和制度化学科建设的前提。其次,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不等于是封闭的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弱化要求高校管理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自主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科学研究。应用型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破限制,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教育各级单位之间的合作,尤其是积极开展与企事业的合作,使科学研究直面社会需求,促进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在突出特色办学的同时,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加强项目管理、重视人才培养。首先,加强项目管理。高校科研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首先要有一些支柱项目,再通过这些项目开展相关学科研究,并形成规模效应。如重庆第二师范与教育相关的研究项目、重庆科技学院的石油勘探等、宜宾学院的四个产学研究基地、重庆文理学院以高水平研究所驱动学科建设等方式,打造独树一帜的“特色型”科研品牌,树立“支柱型”研究领域。其次,重视科研人才培养。科技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的竞争。重点项目的研究也需要学术带头人来主持、支撑。对科研人才的管理,需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不仅要吸引大批优秀科研人才来校从事科研,更要在其科研工作中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允许科研工作人员面向社会找课题、找经费等。重庆文理学院的研究机构自主性较高,使其在一定领域树立了品牌,实现人才发展带动项目申请,而科研工作的进步推动了该校向“应用性大学”转变。这一点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管理模式建设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3.科研成果的管理与转化。首先,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形成科研成果,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科研成果的申报、归档管理上,应用型高校应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管理,建设科研人员成果档案。其次,突出科研成果的转化。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要紧跟市场需求,突出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贯穿始终。突出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优势,后期管理工作着重强调科研的实用性,同时也应当审视科研短板,及时实现研究领域全面化建设,加强科研成果的广谱性发展。
三、结语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长治久安”带来新的契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是更新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自主决策、统一管理、全面发展;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工作信息化管理,加大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的管理与转化。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新建应用型高校科研沿着特色、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俊毅.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18-19.
[2]陈建国.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增强高校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4,(12):69-71.
[3]陈亚芬.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3):137-140.
[4]马跃,霍良.试论建立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J].软科学,1999,(01):55-57.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篇10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 篇11
[摘 要]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能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自我评价 指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04-03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则是其中的难点。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等各有其不同的视角,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视角的、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要考虑“质”的因素,也要考虑“量”的因素,既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要加强绩效管理。“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而评价”是评教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为教师的晋职、聘任、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开展教师自评的目的、意义
(一)教师自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关注的是教师的需要与发展,追求的是管理过程的激励价值。教师具有自我理解和客观评价的能力,能够有效评定和诊断自己的教育行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确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教师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自评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充分、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二)教师自评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持续的作用。[1]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是教师专业提高的根本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过于强调其工具的价值,致使教师过于重视外部动力而忽视内部动因。[2]教师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内部动因比外部压力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外部压力可以使他们达到最低标准,但很难达到更高标准。教师有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获得发展的机会。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以及知识的增长程度等,通过自我评价来实现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三)教师自评体现了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教学的直接责任者,整个教学过程的构思乃至每个教学细节的安排只有他们本身最清楚,外来的研究者对实际情景的了解往往非常肤浅,因此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法切入问题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效果评价只有建立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才会比较准确全面和切合实际,也才容易为教师所接受。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展开批判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管理。这是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更是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3]
二、开展教师自评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自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且广大高校教师也经常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但是将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开展,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目前在高校教学管理(或评价)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的甚少。
(一)管理者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足
教师教学评价在高校已很普遍,但对于评价的目的,由于受到社会价值导向、学校政策环境的影响,管理者缺乏对发展性自我评价的认识,比较容易接受奖惩性评价。很多教学管理者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更加重视“他评”,如“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而忽视教师自我反思进而自我提高的“教师自我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与筛选,评价的结果往往与教师的晋升、奖惩挂钩。这种评价方式是我们所熟悉的,它与当今社会价值导向相适应,有利于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性,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同时,这种评价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评价是单向的,只是一种外部的作用;评价使一些教师产生恐惧,耽误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如何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是教师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足
虽然广大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主体,但由于学校未能提供教师自我评价的培训和指导,很多非师范毕业的教师缺少自我评价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的目的。即使学校有自评的手段和方法,大多教师也会把自评看成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认为评价结果肯定与自己的利益挂钩,于是谁也不会给自己打低分,造成教师自评中“马虎草率、图形式走过场、过高或过低评价”等不正常的现象出现,自评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教师自我评价的管理策略
教师自评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出发点是让教师喜欢被评价,而不是畏惧评价。不强调鉴定与选拔,与奖惩脱钩是必要前提。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评的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教师自评工作是可以尝试纳入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的。
烟台大学自2007年开始尝试开展“教师自评”这项工作,试图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来说,这切实起到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内部师资培训的某些缺失。教师自评这项工作尽管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和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来逐步解决和完善。此外,教师自评的主观留言,反映了教师的心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一)建立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评价的依据,也是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导向。指标体系在使用前应组织专家和教师代表充分讨论,切实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自评的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客观评价应与主观评价相结合,除客观评价等级外,教师还应对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同时学校应征求教师对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建设性意见,以不断改进。
(二)宣传与动员
教师自评可以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动员会一般分为学校级动员和院(部)级动员两种形式。学校级的动员会由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主管校领导主持,与会人员为各院(部)主管教学领导。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师自评的重要意义,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介绍教师自评的方法等。院(部)级的动员会本院(部)的全体教师应该参加,会议除了传达校级动员会的精神以外,还应该根据本院(部)实际,结合学校的安排,对本院(系、部)的教师自评工作做好宣传与详细部署工作。
(三)实施过程
1.建立网上教师自评系统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网络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采用调查问卷的手工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网上自评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教师网上自评刚刚起步,市场上还没有教师自评系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教师自评系统。教师根据账号与密码登录系统,按指标进行自我评价。烟台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基于B / S的教师自评系统。
2.教师自评过程的监控
为了使教师自评活动能顺利地进行,应该加强教师自评过程的监控,及时通报参评进度,将教师自评的参评率纳入院(部)教学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这有利于调动院(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教师密码的查询、管理平台,能为教师的自评工作做好保障。
(四)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教师自评的结果与学生评教、院(部)综合评教等成绩通过网络一起反馈给教师本人及院(部)主管教学领导。1.把教师自评的评价成绩直接纳入综合成绩。这种方法是将教师的评价成绩与最终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成绩相联系,这种方式也是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应该建立在教师对教师自评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最终教学评价结果不存在功利思想的基础上。2.自评的成绩与他评的成绩相比对,通过符合度而形成教师最终的自评成绩。这种方法似乎比第一种方法更客观一些,但由于教师担心自评和他评的不一致,在进行自评时总会有不同的疑虑。具体表现为过低自评——害怕自评高于他评,害怕别人说“没有自知之明”;过高自评——认为自评既然是他评的基础,在自评时抬高自评就可以抬高他评的起点;模糊自评——为了避免自评和他评的不一致从而招致非议,在自评时含糊其辞。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自评的偏差,从而形成了一种“为了他评而自评”的倾向。
显然,在现阶段,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对教师自评活动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自评活动为目的,使教师真正认识自评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摆脱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
烟台大学自2007年开始开展教师自评活动,并尝试把教师自评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占有10%的比重。也就是说,在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有10%的权重是教师进行的自评。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自评成绩的处理方法是只要教师参与教师自评活动就得到10%的权重,不参与得零分。这样教师参与自评没有压力,且能在教学评价结果中占有一定权重,又有一定动力,能在比较平和的环境中开展自我评价。很多教师在开展自评的同时,不断对学校的自评工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教师在反馈意见中提到:“开展评教工作富有意义!评教工作使我本人能找到目标,督促自己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教学水平,追求进步,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坚持的措施”、“学校评教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评教可以让教师认识到授课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这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督促。通过学生评教以及教师评学和自评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评教工作能够更好地督促我们的教学,也同时为我们创建了与学生的沟通平台”、“这项工作很好,能及时沟通师生,交流教学意见,相互促进。同时,这也反映出贵单位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内行。很满意,一定积极配合”、“督导评价系统为师生建立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共同进步。若能在网络评价的基础上,辅助举行多种形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会更好”、“应评与改,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特别是加大对年轻教师的扶持指导力度”、“评教能促进教学,怀疑者应该是那些不认真教书的人”。这些都说明该方法确实起到了鼓励教师参与,促使教师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且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四、结语
纵观评价制度的发展,“奖惩性”与“发展性”两种评价制度已形成各自较为完善的体系,各自的“利”与“弊”鲜明,似乎难以相容。笔者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认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管理”为目的,以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在两种评价制度之间寻求平衡点,建立有特色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能产生适度压力,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注 释 ]
[1] 颜浩.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6).
[2] 施秋奕.教师的专业自我与教师专业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3] 罗玉萍,等.高校内部的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12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