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2024-10-3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共12篇)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1

一、引言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5]贾冬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困与策略研究.河套学院学报, 2014 (01) :54—59.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2

2013-12-31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等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历时近一年,近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对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日,本报记者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有关问题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

记者:据了解,课题组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孙诚: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2012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研究的对象?

孙诚: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你们刚介绍了这类学校的转型基础,相对于老牌本科学校,这类学校的历史比较短,他们的转型是否还存在很多困难?

孙诚:是的,这些学校的转型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欠缺,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如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等;四是国家各部委之间缺乏信息联动,学校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学校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二是学科与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三是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当前多数新建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们调研来看,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五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不少还停留在表面。

记者:那如何帮助这类学校克服困难,推动他们的转型发展?

孙诚: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我们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结合欧洲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学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以经费保障转型,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三是以信息促进转型,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四是以评估引导转型,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评估标准;五是以试点带动转型,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

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响应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二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四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音乐专业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44-03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并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思想、前提与基本走向。随后,教育部等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定位、地方政策、转型方式等。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等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一)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服务于地方的必然选择

以往,邵阳学院音乐系一直立足于为邵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的音乐专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己任。多年来,以“手拉手”艺术团为实践平台,以“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以“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为主题,每年都在邵阳市及周边地区开展巡回演出活动。把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出送到了城市社区、厂矿和乡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欢乐和谐的发展氛围,为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演职人员不够、专业性有待提高、节目形式内容不够丰富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显现出滞后的问题。能不能及时培养出地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音乐人才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转型发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邵阳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好地实现“为地方服务”的办学理念。

(二)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促进就业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所院校的办学都是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检验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近年来,虽然我系本科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维持在90%左右。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一,有近1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岗位,就业率低于学院其他专业。其二,已就业的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岗位不多,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从事着与音乐专业毫无相干的行业。其三,许多与音乐专业对口的艺术团、演出团等又面临着招不到人,演职人员不足、缺乏等尴尬处境。因为普通毕业生不具备这些岗位所要求的实践、演出能力。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龙头,走学演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对路的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是提高学校输出质量的有力保障。

(三)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求

必须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科研实力方面与“211”和“985”工程大学是无法比较的,音乐专业更是先天不足。近年来,尽管我系制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教师加强科研、教学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质量的论文不多、国家级课题缺乏等问题仍很突出,并承受着各个层面的夹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突出“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多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我系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些有益的探索。建立了校内以班级艺术展演、周末音樂会、专业汇报,校外通过“手拉手”艺术团等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开设了《专业汇报》《艺术观摩与采风》等实践课程,实施“唱好一首歌、跳好一支舞、弹好一首曲、上好一堂课”质量标准,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为我系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体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

高校扩招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随着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出现,高校学生人数也空前增多,使得许多原本游离于高校大门之外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扩招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这个程度还很低。此时,地方本科院校就承担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义务,通过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为普通民众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实现民众受教育权利的公平。

二、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应用型转变发展的困境

(一)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重学轻术”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许多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对于转型问题持怀疑、迟疑的态度。一部分教师认为转型要求的“双师型”师资的定位会使学校和教师的地位下降,从“学者”沦为“技师”。这种思想上的分歧滞缓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转型发展。

(二)教师队伍有待加强

一方面,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教师队伍与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矛盾。现今,博士、教授仍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招聘取向,那些学历低、名气小却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演出实践经验的演员、歌唱家等仍不被重视。另一方面,一部分中老年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完全胜任学生的实习、实践的指导,因此内心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

(三)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存在矛盾

音乐专业转型发展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应用性特征不明显,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的专业结构同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存在矛盾,与其同等院校相比,没有体现出地域文化教育的特色。

(四)评估机制束缚专业发展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吃“大锅饭”,没有特色,既不能体现出优于职业院校的标准,也无法体现出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的区别。这种以学术标准为主的评价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取向的矛盾日益激烈。另外,评价主体单一也是束缚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nlc202309091405

三、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要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向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音乐人才转型。既要有别于研究型工程大学又要不同于职业院校,突出“高级应用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使本科层次高级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定位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

(二)改革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看重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矛盾就在理论课程过多、过重,学生消化不了和实践、实训课程过少,学生想学、想练、想演却缺乏平台和机会之间产生。在时间分配上,过多的理论课程分散了学生专业练习与实践,使得学生练琴、练声不够,造成专业技能提升缓慢,这些都与音乐专业本身的屬性是相矛盾的。加快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转型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要从课程设置的根本上抓起。减少或减去一些不必要的理论课程,腾出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实践;增加表演、演出的实践课程。对一些不能减少的专业理论课程,则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合理师资,推进“双师型”队伍发展

就音乐专业而言,在制定适合教师自我提升的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双师型”队伍的构建与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引进来”。除了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以外,还要通过引进校外优秀演员、表演家、行业精英等,充实作为“应用型”师资队伍,不断积累舞台表演、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推进师资队伍的转型。二是“走出去”。通过走出校门,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取经学习,到影视公司、团体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别、各层次的专业技能比赛,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演出的经历。建立一个“站得稳讲台,唱得响舞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改革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大致分为专业术科和理论基础。术科课程的教学以学生演唱、演奏的技能性知识掌握为主,这也体现了音乐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但是单纯的教唱、学唱仍然无法满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演唱、舞台表演、创作等实践能力。理论基础课程更是要研究适合音乐专业转型发展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达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完善考核机制,松绑职称评定

考核机制是否完善合理直接影响着专任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一直以来,音乐专业教师在科研与职称晋升方面远落后于其他院校、其他专业。就邵阳学院音乐系而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与助教占有绝对比例,这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我系教师在全国各级比赛、演出、实践中却表现突出,如2016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中,由我系教师指导的邵阳学院战队斩获冠军。但这样的成绩在职称评定中却没有任何优势,这极大地挫伤了专任教师的积极能动性,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主体、方式、内容的多元化。增加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等指标的权重。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指导委员会。松绑教师职称评定的各项要求,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汪大喹.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基于中外应用技术型大学比较研究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5,(07).

[2]张典兵.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审思[J].教育与职业,2015,(16).

[3]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带血教育,2014,(0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4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 各方虽已达成初步共识, 但是转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障碍。其中, 最突出的是观念制约、师资问题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1观念制约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观念制约来自多方面, 有地方政府、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比如, 一些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宠爱过度”, 而对职业教育却很轻视, 甚至漠不关心;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分层管理的背景下, 长期以来在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里,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 转型是降格了, 应用技术教育是低水平的;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宁愿选择三本类院校, 也不愿意选择就业看好的职业技术学院, 普遍认为学习实用技术低人一等;用人单位包括一些企业在选聘大学毕业生时, 盲目追求名校及高学历, 忽视对毕业生实际技能的考察。这些观念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最大障碍[1]。

2师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首先就是要建设一支能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师资, 除了具备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外, 还要具备知识应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特有的素质要求。目前, 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重理论水平, 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等问题。高校在引进人才时, 几乎全部要求博士或教授职称, 对实践经验没要求,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技术技能人才由于不具备高学历或高职称, 而被挡在了高校之外。因此,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 不具备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实战经验, 实训教学以及现场指导能力非常薄弱[2]。

3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目前, 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源于升本后向传统高校“取经”, 追求“宽口径、厚基础”, 缺少个性, 专业没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 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学术型的专精, 也无应用型的技术, 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 低不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但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 它涉及到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 这些都是理论探讨容易实际践行困难的事情。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现在已趋于定型;课程体系上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的进行变动, 添加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 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 作用并不明显;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 没有多大改变, 教学模式上依然是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

二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偏见, 并非一日之功, 且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第一, 政府要加强宣传, 用就业质量、学生发展、创业等实实在在的例子引导社会公众对职业和技术教育的认识, 并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倾斜, 让社会公众相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第二,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邀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育专家、行业精英来校指导, 或者选派人员赴国内外典型高校考察培训, 学习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 加强对成功转型发展的信心。第三, 在用人机制上, 要给应用技术学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转变企业在用人价值取向上的偏狭, 消除在待遇、职称、职务等方面的政策性歧视, 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社会经济地位[3]。

2政校行企协同推进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需要地方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第一, 地方政府要主动帮助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转型发展路径, 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共建共享人才、技术、文化资源,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使地方的人才、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无缝对接, 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 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第二, 地方本科院校要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 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坚定不移地为地方、行业和企业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第三,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行业和企业, 行业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 制定人才标准, 定期发布就业状况, 参与课程改革, 开展质量评价等, 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治理、管理、运行全过程中, 企业参与办学、定制专业、探索双元制培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交换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科研以及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3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应通过多种途径来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第一, 政府应在政策、资金和待遇上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扶持力度。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 使“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绩效考核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 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第二, 学校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条件。如, 对于理论课教师, 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 要让他们到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和产、学基地工作一段时间, 参与实践, 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第三, 积极从企事业和社会各界聘用兼职教师。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并在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 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点是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制定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方案。第一, 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即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社会、服务学生”, 并突出“地方性、本科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第二,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即强调特色, 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应用, 立足行业需求, 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 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改革, 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分析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 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环节, 构建以知识、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第四, 要改革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不仅要考核理论教学的质量, 更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要建立灵活、多样、开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方面坚持多元化, 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评价的三位一体, 体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职前与职后相结合, 从而系统地考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 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4]。

5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目前, 能够真正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不多, 而且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以学校为主导的阶段, 企业缺乏长期的动力。要想达到校企双赢合作的高级阶段, 就必须激发企业主动合作的动力。第一, 政府需要制定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 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造更优环境, 提供更大支持。对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 在人才引进、双师教学团队、项目评审、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对实施校企合作的项目, 出台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行政收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第二,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使企业能够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 学校要积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技术能力、加强同企业沟通, 增强与企业用工的对接度, 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形成良性循环。第三, 学校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 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 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 着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四技服务”, 校企协同攻关[5]。

参考文献

[1]曲殿彬, 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2) :24-28.

[2]董洪亮.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N].人民日报, 2014-05-08 (18) .

[3]俞国锋, 阮晓菁.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福建日报, 2014-07-07 (10) .

[4]成长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阅江学刊, 2013 (4) :89-9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篇5

摘 要: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首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目前又面临第2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为适应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的转化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应用型大学转型面临许多问题:如转型的步骤,转型的方法,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标准,很多高校还不是很清晰,转型期政府和企业如何有效的支持和参与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问题;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0321001

长期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培养精英人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过去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正确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预期社会角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就是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学以致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本科高校转型的基本要义,是目前已经是普通本科的高校转型发展,要促进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在1999年前后升本的地方高校,这批院校以专科教育为主,在所在区域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果好,曾经为地方人才培养做出过较大贡献。随着国家大众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1999年以后快速地成立或者合并了一批地方本科高校,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地方本科高校767所,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向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办学定位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产业服务,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第1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即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兴的高校经过10a的本科教育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目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改革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又面临着第2次转型,办学类型的转型,即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其改革的核心是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刚刚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专科教学刚刚适应到本科教学,完成第1次转型不久,目前提出的第2次转型很多院校还很迷茫,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转型会遇到哪些阻力,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只有梳理这些问题,才能及时地调整培养方向,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本文就目前高校转型的阻力和问题进行剖析。政府在转型中的定位还没有明确,没有搭建好校企合作的桥梁

这次转型可以说政府和高校的热情很高,地方政府给予高校很大的投入,有22个省份已经开始了部分本科高校的转型试点工作,比如河南省出资2亿元支持高校转型,共有10所河南高校申请转型,河北省出资5000万元选择10所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转型试点,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但是,要实现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还需要企业的参与,横向联系能否打通,关键在于企业。所以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调动广泛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将企业责、权、利进行对应的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在实施转型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明确责任、义务的同时,可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进行转型教育的推进。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处在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国家要求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这就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没有企业的支撑将非常困难,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行业中有用武之地。学校与企业能否实现密切合作,关键还在于企业的态度,而企业的意愿还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很多企业怕高校的教学干扰正常的生产秩序,影响生产效益,不愿意接受实习、实训生,并不愿意拿先进的技术、车间、设备等资源为学生和学校服务,也不愿意派遣优秀有经验的工程型师资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所以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还需要政府来牵线搭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企业有参与转型教育的动力和责任。

德国是应用教学发展的典范,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去学习和借鉴。德国有由政府主导建立的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德国,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就达几十种,法律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权利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以政府牵头,在学校、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桥梁。而我国政府并未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只有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它象征性、概括性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并没有明确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具体有何义务,承担何种责任,也没有给企业相应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参与转型发展的义务流于形式。

政府还需要作为主要联系人,建立政府、企业、学校3方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会议来协商和完善企业、学校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督促高校、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建立高校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研发,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只有政府准确定位,谋求学校、企业利益的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保证合作的长久和共赢。

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很多高校无指导方针

如何实现转型,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转型的目标是什么,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很多高校还是不清楚、不清晰,这就增加了转型的阻力和困难。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应该有独特的知识框架体系、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和综合素养结构。不同类型的学校可根据地方的特色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形成交叉、关联、互补的内容课程体系,建立优越的应用型知识体系,切不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很多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中国教育的 “中间地带”,前面有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后面有高职院校,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没有特色、定位不准等问题,有的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还没有找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由于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很多高校存在专业品牌弱势、教育经费短缺、地理位置劣势、办学条件限制、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界定边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应用型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地方产业为己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设置和开发课程,为行业和产业培养人才。我国地域差异很大,产业结构差别大,决定了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推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型同时要解决教师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以往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评价和培养偏重理论水平,与企业的需求是严重脱节的。这就需要一批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成长起来。需要切实有效的推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制度保障,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我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排斥“蓝领”

人们一提到“应用型大学”,马上会想到“工人”、“低水平”等概念,除此之外,谈到“应用型”,有人常将其简单等同于“技能型”或者“技校”,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的教育。误认为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简单删除基础类、通识类课程,增加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就可以实现。基于此种认识,转型的阻力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阻力来自于转型的高校,很多高校认为转型相当于“降格”了,转型后就等同于从地方高校降级为传统的职业院校,转型以后培养人才的层次也会降低,主要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了,所以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转型从心里是抵触的。中国传统的教育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高校都愿意成为研究型大学,高校的专业结构、师资资源、课程体系、评价体系,都按照学术型大学要求配置,形成了所有大学都按学术型培养的常态和定势,国家的资源拨款体系也是倾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这也是大多数高校不愿意转型的直接原因。

转型的阻力来源于教师,多数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而且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不能真正的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目前教师也没有动力去企业从事培训和学习。

转型的阻力还来源于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学而优则仕”,为人父母者更希望孩子去接受学术型教育。中国的现实和就业导向也表明学术型高校培养的学生整体就业和薪金要高,尤其是中国不重视技术由来已久,大家在骨子里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技术水平再高,也是三教九流,这样的想法不只家长有、学生也有,所以在同样的分数选择下,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这也增加了转型的难度。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被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作“高教领域革命性调整”的改革,被寄予了“终结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冰火两重天’”等众多期待。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也被视作高教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势在必行。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研讨“如何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学校的配套政策、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6

[关键词]转型;地方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20-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催生了众多全新的业态模式。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学校无法有效服务行业、地方经济发展。为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紧迫需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具体抓手。专业建设规划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因此,在国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 [2] [3]

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凸显三个重视与三个不足。首先是重视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结合,注意加强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自身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其次是重视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以建设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再次是重视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

三个不足,一是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优势和特色不突出。专业之间没有打破壁垒,无法形成合力,培养复合型、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自身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在专业建设方向与规模方面,长官意识浓,数据分析支撑弱,申报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确定都是校领导决策,而非对专业对地方、行业经济支撑、就业率、第一志愿报名率、现有生师比综合考虑后的决策。这样的决策结果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三是教师本位思想亟待破除。高校本身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设置与建设也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而不能因人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有转型的动力和勇气。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缺乏,教学名师数量不足、教学团队建设水平不高。[4]

三、专业发展规划设计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切实注重行业企业、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集中力量办好行业(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专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明确导向,突出特色;专业发展建设规划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保规划可量化、可测评。依托学校现有的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重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地区与行业经济升级需要;对专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从组织上和物质上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打破学科架构壁垒,有助于发挥跨学科优势的专业集群,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核心知识点提炼,实现专业方向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与模块化组合,努力形成与行业、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各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应用科技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改造传统专业、设计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建成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对接高校所在地区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论证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发展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二)通过大数据分析,规范专业建设

如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本地区要建设地铁的项目,可以预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将有人才需求,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的确定一定是在分析历年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说明社会当前需求情况)、第一志愿率(说明该专业未来预期与社会影响)、生师比等数据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招生规模,确保专业能为地区、行业发展提供数量合理、具有专业水平的合格人才。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适用度

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形成适应行业、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确保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开展专业与行业、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科学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专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术应用和实验实践课。进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改革,全面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教学法,提升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适应度。

(四)教学信息化建设助力专业发展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网络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分学科专业大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

四、专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与实施,必须从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规划的顺利执行。

(一)健全专业建设管理体制

为加强学院对学科专业建设的统一领导,可成立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效地调动人财物等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落实和监督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好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对专业建设所涉及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与图书设备建设等工作,学校将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二)加强专业管理制度创新

建立特色专业的遴选及专业评估制度。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考核、验收办法,加大对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评估和成效验收工作的力度。滚动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探索建立专业预警、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专业管理规章制度和高效运行机制。专业建设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专业建设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现专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提升专业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方向,形成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注重个性发展、主动适应建材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把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确保专业建设引领行业与技术进步。

(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的双向流动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探索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学者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

五、结束语

要全面落实《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升地方高校服务行业、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专业发展规划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具体行动的抓手。它架构了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结构及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度,提升了社会对人才的满意度,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地方高校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郎耀秀,邓维安,邓琴.基于服务地方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研究[J].福建论坛,2011(4):112-114.

[2] 高小泉.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J].教育与职业,2014(32):15-17.

[3] 熊鹰.理工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3):67-68.

[4] 吴亚琪,朱恺军,陆张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4-45.

[5] 戴军,宣卫红.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14-1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策略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宏观背景下, 2014年初以来, 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 教育部也紧接着提出要推动“1999年以后新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至此,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并成为了一个教育界和理论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转型是一个矛盾交织丛生的复杂过程, 其中既有支持转型的动力, 也存在着反对转型的阻力, 它们共存于这一场域中, 并在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博弈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推动转型的过程中, 需要在厘清转型发展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从“为什么要转型, 转什么型和怎么转型”三个核心问题入手, 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主要范畴、推进策略和目标方向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探讨。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般而言,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建本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向地市级城市布点建立起来的本科层次高校。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占到了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左右。在成功实现由专科到本科的层次提升、谋求快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 地方本科院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 从地方本科院校当前办学的整体水平和状况而言, 这类院校由专科到本科层次的转型, 更多的是一种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学生学历需求为目标的并且带有一定程度的学历补偿功能的层次提升导向型的转型。在这一导向下的转型, 致使地方本科院校在日常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简单谋求办学层次的再一次提升。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成功实现“升本”目标后, 难掩层次提升之后的惯性与冲动, 热衷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再度转型, 在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把开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简单地把培养研究生、培养学术人才作为内涵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志, 导致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受到稀释。

二是片面主张办学空间的新一轮拓展。伴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纷纷修订了自身的目标定位, 动辄就是“面向长三角, 服务大中国, 辐射全世界”, 简单追求学校办学辐射面与影响力, 认为原先高专院校区域服务面向的定位束缚了学校的办学空间。在尚未具备较好办学基础的情况下, 部分学校盲目拓展服务面向边界, 导致后继发展的困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与区域产业结构特色紧密结合的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出现松动, 师资、教材、实验设施等人才培养资源更加紧张, 办学空间耗散及成本持续增加, 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是盲目推动办学资源的全方位扩张。在长期的办学进程中, 地方本科院校浸润于区域经济文化的滋养, 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专业。但是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竞合过程中,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学科结构的“大而全”, 办学特色的全方位推进, 导致原有的一些特色与优势办学资源供给渠道受到挤压, 资源的区域集聚效应弱化, 较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特色不特、落地不实、跨步乏力”和老优势分散、新优势难以靡集的状况。

1999年以来, 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以层次导向型为主要标志的转型发展的15年中, 我国的经济与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许多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必将加快发展, 广大中小企业必将走出产业链的低端, 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 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比例必将大幅度超过普通劳动者总量增长[1]。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曾指出,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 中国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需求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 如果我们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中有八成来自高等职业教育, 那么中国制造业创新水平和信息化能力至少提速2倍以上[2]。

因此, 在经历了层次提升导向型的转型后, 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进行二次转型, 或者说是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和模式的一定意义上的回归。区别于层次提升导向型的首次转型, 地方本科院校当前进行的转型, 按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是“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 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 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 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通俗地讲, 它是以应用技术为主要特征、以“地方需要什么, 培养什么;岗位需要什么, 学什么”为定位的职业发展导向型的转型。

教育行政部门也意识到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013年1月以来, 教育部先后组织召开应用科技大学试点战略研究座谈会、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座谈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家座谈会等系列研讨会, 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了专题研究, 形成了《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现状、成就和趋势》《欧洲应用技术大学 (UAS) 国别研究报告》《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等系列研究成果。2014年年初开始, 教育部又先后下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关于在部分省 (市) 开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的框架性方案 (征求意见稿) 》, 征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意见, 随后又在北京召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安排通气会。

与此同时, 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在2013年初已经启动, 按照“示范引领, 试点先行”的原则, 教育部首批确定了37所院校作为试点, 今后3-5年完成试点工作, 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各自的具体改革进程。为此, 一些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如上海市正在着手建立、实施高校分类管理体系, 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一些相应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协作组织也已经出现, 如2013年6月, 一个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促进成员转型发展为宗旨的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 35个联盟成员都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需要正视外部政策的引导, 但要站在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宏观背景中, 切忌一窝蜂地一拥而上, 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内涵标准、地方特色和价值取向, 在热潮中实现自身的“冷”思考, 最终决定“怎么转, 转向哪”的根本大计。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

要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必须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等若干关系, 应对好思想观念、基础薄弱、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多种挑战。

一是正确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 大力实施思想引领战略, 走好中求快、以好促快、全面转型发展的路子。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早转早主动, 快转快见效。但“快”要以“好”为前提、用“好”去促进、靠“好”来保证。在这个过程中, 首要的就是要克服思想观念带来的阻力。当前, 地方本科院校既有找到转型方向的“痛快”, 又有转型彷徨的“痛苦”, 更有转型中本领恐慌带来的“痛处”。教师们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模式, 一般不愿意轻易改变。面对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大多数人缺乏顺应变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依旧固守陈旧的思想观念而不愿更新, 有些人甚至有意回避变革与更新[4]。总体而言, 需要破除如下几种观念上的弊病:一是矮化职教地位的观念。受“重学轻术, 重道轻技”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重视学术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情况仍然存在, 他们错误地认为应用型比学术型低人一等, 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是“下里巴人”。因此, 这样的转型发展有“矮化”之嫌。二是弱化教师地位的观念。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就必须有一支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支撑[5]。但是, 学术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 一时难以接受从“学者”到“技师”“工匠”等身份的转变。三是淡化专业地位的观念。淡化学科、强化专业, 从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转到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 确立职业教育“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理念, 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获得认同。因此, 地方本科院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既要以慢不得的勇气、等不及的朝气引领广大教职员工转变思想观念, 又要以铁的决心、铁的要求贯彻执行认定的好目标、认准的好方向, 又好又快地推动学校的全面转型发展。

二是正确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 大力实施强基固本战略, 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转型发展的路子。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留足未来发展的空间, 既要防止舍近求远, 又要杜绝急功近利,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 切实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 受办学理念、政策引导、社会评价等因素影响, 很多地方高校依然把目光紧盯在“本申硕”“硕申博”升格上, 有的学校定位为应用人才培养, 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仍然偏重于基础研究, 选择走精英教育和学术型人才培养道路, 从而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应有的塔形结构重心上移、状态失衡, 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要之间出现了错位[6]。从根本上而言,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 要强调围绕“地方”与“应用性”两大核心命题, 在夯实“本”的基础上再谋发展之道, 而不是盲目拓展的“本末倒置”。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地方院校转型的根本, 要会同相关利益主体重新全面审视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等规格,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线与枢纽, 通过人才培养引领技术创新与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人才供给与平衡等各个方面, 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难在师资队伍转型上。在上一轮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中, 引进的一大批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和岗位技能训练, 需要地方高校制定引导教师参与企业行业实践的机制, 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 建立一支以行业企业中高管人员、优秀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 从根本上实现现有学术型师资队伍的转型提升, 为下一步的持续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师资队伍基础。

三是正确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大力实施协同开放战略, 走激活内力、借助外力、和谐转型发展的路子。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在本质上是强调通过学校外部市场的力量、产业的趋导、氛围的浸润来反推与调适其内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 为政产学研用合作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实现外部行业资源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深度附着, 构筑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独特办学优势。也就是说, 通过对学校外部行业、企业优势的借力, 能够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形成全新的教学方式、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产学研合作模式等, 实现基于校地资源高度共享、优势集聚的特色化办学模式。但是, 由于在资本投入、风险承担、价值创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校企双方在推进协同开放、资源共享共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影响了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因此, 校企双方要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 从这一双方都认同的根本目标出发, 克服各自的利益藩篱, 尽力推动双方实现双赢, 甚至多赢。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就是要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 激活内部要素、调整结构布局, 以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优势作为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逻辑与现实平台, 实现区域产业发展在地方高校办学全过程中的深度附着, 通过产业边界的规制与厘清, 真正凸显人才培养的“地方”与“应用性”特色, 最终形成内外关系融洽、校企双方共赢的和谐发展氛围。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既要明确路径方向, 又要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各自的实际出发, 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机制。

(一) 地方政府要立足区位优势, 形成支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1.把握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宏观视域。地方政府要把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到地方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布局中, 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紧密协同。要牵头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董事会、理事会、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委员会, 定期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及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人力资源结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 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统筹考虑, 既充分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也要充分发掘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在区域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审视与定义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2.建立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架构。地方政府要通过顶层制度设计, 科学界定地方政府、地方本科院校与龙头企业在共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职能与定位,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制定转型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及工作机制等, 疏通资源共享及合作壁垒, 解决好利益与责任划分、风险防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整合等关键命题。要充分利用董事会、理事会、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导机构的作用, 争取在政策层面为政校企合作提供硬件平台与政策条件, 透过市场力量与政策边界的设置, 有效规避地方本科院校脱离实际, 盲目求大、求新、求全的发展定位。

(二) 行业企业要立足产学结合, 健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协同运行机制

1.形成学科专业调整的共建机制。学科与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首先是学科专业的转型。行业企业要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技术与平台优势等, 与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建学科与专业, 积极为新学科专业的成长提供硬件支持与软件保障。要积极参与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的调整, 形成双方的共建机制, 为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产业依据及逻辑轨迹, 努力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供给平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可以牵头组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 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 整合各相关企业的力量, 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研究, 以重点技术的突破引领学科专业的创新与升级。

2.完善师资队伍提升的共享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要求师资队伍从学术型走向双师型。因此, 行业企业与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师资的双向流通与培养机制, 如由地方本科院校引进的高学历师资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行业实践后才能走上讲台, 同时, 建立常态化的联系企业、跟踪项目机制, 通过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与企业历练, 使师资队伍能够很好地跟踪最新的前沿发展,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鼓励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或经营人才成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或讲座教授, 使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中。

3.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的共管机制。行业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管理一线人才需求的状况,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全面对接产业创新发展潮流, 建立特色化、分层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行业企业与各相关企业可以探索合作组建人才培养中心, 利用各企业的产业特色、经营特色等开展对口性、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探索, 并鼓励不同中心实行常态化交流等, 萃取出新时期产学研高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打通原有的“一二三”课堂的界限, 根据应用型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 科学调配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比重, 鼓励地方高校把课堂建在企业创新研发一线, 允许学生以参与产学研协作, 参与重大项目研发与实际转化作为课业成绩评价标准,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一线的运用转化能力提升牵引理论学习的创新与变革。

4.探索实践文化交流的共融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 必须解放思想观念, 实现学校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深层次变革, 并与企业文化实现深度融合。文化融合可以为体制障碍的消减与情感壁垒的打通提供重要土壤。要充分考虑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内在涵化作用, 吸纳企业经营及创业发展中的先进文化因子, 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 在顶层设计层面化解校企文化融合的情感壁垒。在实践操作层面, 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沙龙、共建校企文化基地、建设文化合作长廊等方式, 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 将创新、进取、协作精神等文化要素植入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全过程中, 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 教育行政部门要立足地方特色, 完善助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素保障

1.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扶持。探索分类管理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体制机制,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指标、评价标准等。给予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招生数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更好地挖掘潜在生源及特质生源;给予其更大的学科专业建设自主权, 鼓励其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灵活设置学制、教学编组方式、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 在办学绩效考核中更好地兼顾其办学特色, 比如重点考察其成果转化、办学面向匹配度等方面的特色指标。

2.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财力投入。在充分激发校企合作、市场驱动培育创新性活力的基础上, 通过设立人才培养试验区等多种方式, 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条件。政府可以以项目制的方式运作人才培养试验区, 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并根据其发展绩效调整支持额度等。对于重大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给予特殊支持。

3.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支持。要通过出台好的制度吸引和汇聚一批高素质人才, 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建立企业高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流动互聘制度, 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挂职、承担科研项目, 鼓励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在高校开设课程, 尤其是校本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等。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待遇兑现、职称评审上给予特殊的政策。要创造条件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 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重要人才引进过程中, 由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共同把关, 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03) .

[2]汪明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08) .

[3]张祺午.驻马店论坛:多视角关注本科转型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2) .

[4]严文清, 张赟.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领导科学论坛, 2013 (02) .

[5]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2)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8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9

一、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美育课程对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美育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审美时代,美的观念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美育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对美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大部分艺术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接受的是学科体系下的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审美培养。另外,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为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艺术审美之外还有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科技审美等,当然美育还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因此,以基本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对象为手段的美育才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二,美育在培养学生“做人”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的“做事”能力。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此教学生学会“做人”应当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说明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其它素质提高和未来长远的发展。

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精神层面的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美育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深层的能动感受,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美化,从而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通过自然审美不仅使学生愉悦身心,而且能够生发爱心,引人向善。通过社会审美可以纯净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艺术审美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和向美。因此,美育是提升学生“做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美育对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的号召,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但大学生真正实现创业和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一定的改革创新能力。而美育对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通过独特的审美过程,能够使学生感知能力得到提高、想象力得到丰富、创造力得到发展。同时美育还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是改革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

第四,大学美育必修课的开设对中小学美育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师资短缺、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一直是制约中小学美育发展的瓶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中却没有美育专业,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小学美育师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学美育必修课的开设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大学美育可以使师范类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如何进行美育,为培养中小学综合美育教师奠定基础;其次,大学美育可以使艺术专业师范类学生明白“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联系和区别”,为中小学艺术艺术教师更好地发挥艺术的美育功能奠定基础;再次,大学美育可以引导普通专业师范学生发现本学科之美,以便更好地将美育融入中小学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改变中小学普通教师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科美育功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大学美育必修课的开设不仅是高校师范专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更是对中小学美育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今后地方本科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发现,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本应多元化的美育教育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缺失、狭隘、边缘化等困境,今后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改善这种情况。

第一,建构系统完整的美育课程体系。为避免教学中出现唯理化倾向,高校美育教育必须形成理论学习、艺术鉴赏、课内外实践三者交错呼应的课程结构模式。通过了解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形成丰富、健康、科学的人格与价值观,真正解决大学美育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这一核心问题。

第二,加强与美育教育相关的师资、设备等软硬件建设。具体来讲,当今全国各地方本科院校都在探求转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自身突破,这就为改变以往高校对美育重视不够的状况提供了很好契机。学校必须培养一批热爱美育事业、专业技能优秀的专职教师,切实保障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为提高美育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完善相关文化艺术场馆设施、美育活动设备,为美育教育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和重要基地,让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真正有可行之机。

第三,美育教育中突出应用型大学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美育教育,在尊重高等学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必须体现应用型的办学目标,根据在校学生群体的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美育培养原则和目标,深入教学全方位、全过程,真正把美育落到实处,体现在实践育人各环节。在教学、管理、服务、环境建设各环节,将凸显应用精神的美育教学推进深入。

三、结语

大学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做人”方面的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改革创新能力,为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大学美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对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课程设置提供了方向。本文分别从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大学生“做人”素质、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和中小学美育师资建设等方面对美育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将大学美育设置为必修课对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后美育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大学美育

参考文献

[1]宋军.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10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是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开展校企合作育人, 有效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必然要发挥主体能动性, 对自身专业结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内部管理体制等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调整、补充或改造。主体性教育是大学本原特征。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 透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思考脱困的对策, 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及其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体现主体性教育的特征。华南师范大学黄崴教授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一种时代的哲学, 是本体的、价值的和实践的, 促进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回顾评析中提到“王道俊、郭文安二位先生从教育过程的角度, 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或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同时认为,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要有主体性。”[1]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 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其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在中小学教学及管理改革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应更能体现其特点和生命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在社会、经济、文化、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一, 从理论上,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科学人才观表明, 人人都可以成才, 人人都可以做贡献。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大众化教育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重大使命, 不仅承担着扩大人才资源总量的任务, 而且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 从历史看, 地方本科院校是教育规模扩大的产物,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 区域政府、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目前, 对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老牌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型人才等的认识就是个难题, 实践中更是出现混乱的局面。第三, 从自身发展看,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向行业或区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量与质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现实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等方面相互渗透, 丰富多彩、错综复杂, 培养人才类型这种知识智力活动的质量互变表现得异常复杂, 难以精确把握。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办学主体, 只有立足自身实际, 明确自身战略定位, 尊重现有学生的生源与结构, 以学生为中心, 以服务求发展, 主动面向行业或区域办学, 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位置, 解决各自区域或行业所遇到的不同问题,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方能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总之, 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办学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主导、学生学习主体, 都与主体性教育理论很贴切。在地方本科院校引用这个概念, 可帮助我们认清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主体迷失所造成的怪象, 并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下, 探讨应对之策。

二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问题探析

目前, 各新建本科院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纷纷展开了论证与行动,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实行学分制、选修制等, 但在实践中, 这些改革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在整体上改变新建本科院校的面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乱象, 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 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主体迷失, 具体表现主要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主体迷失、教师主体迷失、学生主体迷失。

1院校自身主体迷失

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被动地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而提高。从宏观上说,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为对地方本科院校评估的导向, 力图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 引导新建院校在各自的位置上特色发展。这种质量问责的外在压力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地方本科院校。同时, 教育部、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项目, “引诱”地方本科院校朝政府既定目标行进。“而中国大学正面临‘大一统’思想的困惑, 正需要走‘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2]各地方本科院校也正在谋求“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但总体上看, 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改革的动力还不够, 尚未真正走上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 主体性地位还没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专业退出困难, 专业新增靠“平衡”。地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林立”, 未充分尊重学科专业发展特点, 每年的专业设置、调整中部门利益博弈激烈, 专业退出有制度难执行。现有新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下, 权力并未完全下放给高校, 每年高校实际上高校通常只能增设1~5个专业, 这不到5个专业的配额, 20多个二级学院争夺, 尽管学校通常要求二级学院要对新办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调研, 但通常流于“文字游戏”, 不少二级学院难免仅仅从有利于招生这一重要指标入手, 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学校层面也会从各二级学院间利益权衡角度考虑, 做出选择。这导致专业的产业适应性差, 很难形成竞争优势, 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 专业建设与企业建设发展不紧密。新建院校举办应用性本科专业最缺的就是师资和硬件设备、教学实习基地, 高校和企业两者的紧密联系, 能够产生巨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事实上, 考察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我们发现, 依托企业优势建设专业并未成为地方院校的普遍共识。

2师生主体迷失

“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因而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3]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职责, 是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考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也不能离不开置身其中的人 (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 及实践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教师数量不足, 层次不高, 学习培训、科研等机会少, 教职工生活困难, 工作量大、学生起点低、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高级行政人员掌握着过多的教学评价权、科研项目分配、管理权等, 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表面呼喊教师是主体, 实际是从属的怪象。从教学与其它职能的关系看, 在商业盛行的氛围里, 科研是名之所在, 社会服务是利之所在, 个别教师无心教学, 教学严重被边缘化。从师生关系看, 教师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者, 学生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 面对学生逃课、作弊等不诚信行为, 教师不敢或“懒得”批评学生。师生本应互信互爱的关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上也以不同的形式上演过。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均负有责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 师生在教学关系中又一次双重迷失, 地方本科院校已面临严重的课堂教学质量危机。总之, 地方院校教师、行政人员、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直观的乱象, 从主体性方面去理解, 归根结底是师生主体迷失造成的。

三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体迷失现象, 从主体性教育视野出发, 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与师生层面都需努力“拨乱反正”, 正心诚宜, 各安其位, 齐心戮力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1理清政校关系, 善用评估监督和项目驱使, 助推转型发展

一方面, 要建立起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家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相互间的信任感。评估、认证不是为结果, 而是为改进。评估、认证是管理, 更是服务。目前, 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还是挂靠在教育部之下, 非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部门, 独立性还不够强, 更多的是代表“国家”, 替“国家把关”, 对上负责, 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官本位思想, 而为院校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 评估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有限。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起到了衔接政府与院校的桥梁作用, 但培养政府与院校间信任感的作用还需继续加强。另一方面, 包括教育、科技、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可统筹规划各类项目, 综合着力于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要对项目的类型、数量、申请方式、建设内容、验收形式等进行科学规划, 通过项目提供的“草”, 驱动地方本科院校这头“牛”主动地、有效地去开垦校企合作、转型发展这块“地”。

2加强院校研究, 走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

地方本科院校是自主发展的主体, 是发展的内因, 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承担者。无论政府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估或项目管理, 都需要通过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来起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短, 底子薄, 问题多, 靠照抄名牌高校的一堆制度或凭空创立制度, 都只能导致有制度“软”执行或不执行, 缺乏实质意义, 难以解决现阶段的深层次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乃至校内各项规章制度, 尤其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的建设, 都应该依据地方本科院校事实的需要, 而不是一味超前, 凭空照抄或创立制度。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本校高教研究室 (所) 这类机构的建设, 引进人才, 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 加强院校研究。鼓励校本研究机构和从事校本研究项目人员关注本校校企合作, 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 从行业企业吸取“养料”, 拿出有说服力, 可转化的研究成果, 为地方本科院校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提供切实的指导。

3狠抓队伍建设, 用好两支“专业化”队伍

一方面, 要用好专业化教师队伍。办学以教师为本, 不能用政府机关或商业机构的模式来管理大学, 必须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去行政化”的改革, 改变教师“打工者”心态和地位, 树立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主人翁精神。教师唱戏, 行政搭台。让教师对领导、行政人员, 对不良现象均敢怒更敢言, 有怒有处言, 有言有反馈。教师以教学为本。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要让教师重回本位,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高校, 要切实改变教学、科研的评价体制, 教学投入要优先保障, 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动摇。要从评价体制上拒绝浮躁功利, 消除虚实不分的现象, 即对头顶各种名誉招摇的教师要有限制措施, 对认真教学、专心科研的教师在经费上要有所保障。另一方面, 要抓好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随着新建院校的发展, 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现代化,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为此, 须要处理好两个极端, 不能片面地偏袒教师或行政人员, 既要提倡教师队伍专业化, 也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要在这两者间构建起和谐交融、相互促进、合作并生的良好局面。

4注重师生交流, 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 成长的主体。“比较科学的大学管理应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作为第一依据、社会需求作为第二依据, 依照专业社团的方式进行管理, 依据法律和大学的特性和内在逻辑管理大学。”[4]大众化教育下, 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付费教育, 一方面, 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 与“生”俱进。另一方面, 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消费, 教育有其公益性, 教育对人的精神影响、奖惩教化有重要的作用。当前,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等方面有不诚信现象。“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考试舞弊、上课逃课或让人代课、作业或论文抄袭、考试代考等方面。”[5]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 校方不能简单地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对部分教师一票否决, 无视教师管理的复杂性。教师自身学科专业水准影响其教学效果, 而教育成果具有后延性, 这种影响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教育不是单纯地迎合、讨好学生,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不能以消费者自居, 拒绝教师的指导与批评, 师崇道尊, 是大学的逻辑, 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 2002 (4) .

[2]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储朝晖.大学管理从“心”开始[N].光明日报, 2012-01-3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11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应用”与“应用型”

(一)“应用”的“有用”之义

一般来说,“应用”总是和工具性联系在一起,工具的“功用”应该是“应用”的基本内涵。那“应用型”就应该是“功用型”吗?拟或就是“有用”吗?

把“应用”理解为“有用”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一方面要学以致用,学了不能用,学了不会用,换句话说那就是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也可以说是目前部分本科院校的短板。高校本来就有为学生提供将学生所学加以应用的实习工作的义务,美国的盖洛普调查公司有一个调查结论,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能将大学所学加以应用的实习工作,毕业后他们在职场成功的几率要比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毕业生要多一倍。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进步,同时也将职场分工越来越细化,雇主已经没有花时间培训员工专业技能的耐心。为此,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在进行调整,那就是培养更多的“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学生大学毕业是要谋生的,上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是要讲究回报的。试想,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毕业后什么也用不上,那他的投资不是白费了吗?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学费比北大清华还贵,生存能力比农民工还低,谁还到这些高校读书,这是家长对一些地方高校的抱怨。现在,致力于改革转型的地方高校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到企业或第一线就能立即上手,这种平民化的功利价值观有何不好?

从以上考察,“有用”是对“应用”的通俗理解。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并且是从外部需要来确定应用标准的,这个标准大概是: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术,并且是社会实际工作中正在运用或即将运用的技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岗位上熟练运用这项技术以正确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切的“有用”得从人开始,大学的“有用”得从学生开始,学生才是出发点,学生决定有用无用。教育是因人的需要而有用的,而人的需要绝不只是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满足,人还有精神需要。

所以,大学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本领,学生也需要学以致用,但这永远不够。工具有用,但大学非制器,大学乃育人。大学不是制造一件又一件工具,而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应用型”之应用,“应用型”之转型,不能单纯以有用无用来理解,更不能以有用无用为依据。

(二)“无用”是大学的“大用”

如果一所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把“应用”的全部内涵理解为有用,一味强调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无缝对接与产业需求实现零距离,甚至把“应用”作为解决高等教育的唯一出路,可以说是高校对“应用”的曲解,也是对“应用型”的迷信,实际上是在断送高等教育的生命,这样的转型将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地方本科院校走向死胡同。

工具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工具也有成为无用的工具的风险。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它发展有多快?今天有用的技术,学生走向社会后还是否用得着?

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发达源于德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或者说得益于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受益于其高度发达的基础理论研究。强大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世界主要国家无一例外。

我们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结合。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科学的探求。洪堡所说的科学即所谓的纯科学。纯科学就是为科学而科学,在迷信“应用型”人的眼里,这些都是些“无用”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无用”的基础理论,是“应用型”高校的坚实基础和走向繁荣的源泉,也是“应用型”人才更好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石。缺少了它,应用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从大学本身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这点,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它也需要发展文科,工程和产品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要有理论支持,还要涉及美学甚至心理学。这就是说,只一味地追求技能应用,这样的大学是没有前途的,更谈不上“高水平”。相应的,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性”,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一般原则。

所以,大学的“有用”是建立在“无用”基础之上的。“无用”是为“有用”服务的,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应该提供学生更有价值的东西和获得长远利益的本领。

(三)“应用型”是一种模型吗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每所高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上文已经讨论过“应用”的有用与无用,我们承认,大学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本领,但大学更多应该教给学生为改变工作而准备。如果转型意味着给学生定型,那学生毕业后就只能从事某项工作,这绝不是地方高校转型的价值取向。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这在本质上是不可计划的”,他还说,“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事先能预料的”。建设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传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最终每一个人的走向仍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个人而非被他人“定型”。即使有某种特定的目标,也不是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的模型。

教育是什么?一个经典的说法是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为了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能够做些什么?教育可以提供,提供学生需要的师资,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设备和设施,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教育可以期盼,期盼可以是激励,激励可以焕发学生激情和兴趣。教育和其他产品生产是不一样的,它必须有学生自己的参与才能完成。人们想制造一件工艺品,可以先有模型,然后进行流水线作业。而人才不能这样“生产”出来,它不能先有模型,也不能完全由教师去塑造。把学生自己培养成为自己,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更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上文论述,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有如下结论: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和体现出自身价值的人,其基本特征是:

完善的能力结构。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多元的知识结构。与一般技术工人相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科学素养,通晓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科学领导和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全面的创新素质。应用型人才拥有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并且具有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正确的人生态度。

从学术意义上考察,这样的表述也许不够严谨,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思路。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和所谓的学校“定位”不是同一个概念,尽管教育界和学术界一个很流行说法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叫各安其位,各归其类。“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甫一提出,更多的声音是学校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果真如此吗?

大学不是靠定位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分类也不是预设的。分类是分析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分类:按培养目标分类;按学科结构分类;按投资身份分类。大学并不是先有一个分类,然后再确定一所大学办成哪一类或按哪一类去办学。如果硬要给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也只能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去决策,确定阶段目标和长远愿景。他们可能原来是高等职业教育,现在是应用性本科教育,未来为什么就不能是学术性大学呢?

强调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表明这类大学建设发展的侧重和倾向,但并不与大学及其教育的一般逻辑相冲突。毕竟,提出建设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不是要推倒重来,去设计一所新的大学,而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个基础就是本科教育。

提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给学校重新定位,而是指明学校的发展方向,其侧重不在于一味地强调教育与职业、就业的联系和结合,而主要在于与“基层第一线”的联系与结合,与一般强调侧重动手能力的“做事”有关,注重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重视智力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支持

在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向后,就必须要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实际上,“转型”首先要“转”的就是课程观。传统意义上课程只是教学的一个要素,同时这个要素还被简单化为教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更新上。课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同时这个系统的建设不能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参加,课程不能成为教师的“孤岛”。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必须以专业为导向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套路抓学科建设,这就造成了“面子好看,里子破烂”。既然人才培养的指向是应用型的,那课程设计应该就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此为指导思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可以由专业建设和应用能力两个并列的模块来构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构建了由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4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并且整合教学内容,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TOC课程理念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各门课程都确立了三维(知识、能力与情感)教学目标,与之配套,学校逐步建立起基于学习成效的OBL课程评价体系。

以专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培养“基本素质+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有哪些要素?不外乎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知识要素强调的是“广、浅、新、用”。能力要素讲的是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就是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线工作实践中专业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素突出体现在工作中的基本素质上,要求在从业中必须具备责任意识,也就是必须从基本工作做起,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

2.“双师型”教师是支撑“应用型”课程的生力军

没有哪所高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地方本科院校也以拥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而自豪。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也以论文课题多少论英雄。

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而实践教学教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根本。所以,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师资模式是地方高校转型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打破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转型”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德国应用型大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博士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任教。

所以,“转型”得首先从教师开始。“双师型”师资模式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呢?鼓励理论型教师兼任一定的实践教学,引进专职实践教师,校外聘请兼职实践教师,这是解决教师队伍瓶颈的基本途径。

3.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动策略

大学人才培养不能一味强调所谓的“无缝对接”与“零距离上岗”,但“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不能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地方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转型,就必须要课程为载体,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应该说,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还是有这样的理念,不过真正深度合作的不多。现实状况是企业为招到合适的人才发愁,学校为学生找不到工作发愁。

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发展,学生要学以致用,企业要人才支撑,怎么样才能实现三方共赢?学校要做的是,技术实习环节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建设环节要求实验室设备与实际工作环境中使用的设备距离不能太大。而要达此目的,学校的行动策略就是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建设征求企业意见,不再闭门造车,学生实习实现与企业共管,不再“放羊”,特别是师资建设实现与企业共建,教师要到真实环境中去历练,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平台提高其研发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课程设计就一定要跟得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弹性课程和个性化教学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需要顾及的问题,“转型”不能通过运动方式来进行,“应用型”人才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来造型。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创新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岳爱臣.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2]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山子.“应用型、应用型大学”探索的意义和困境[J].当代教育文坛,2006,(1).

[4]帕尔菲曼主编,冯青来译.高等教育何以为“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篇12

一、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

1. 教学能力薄弱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在逐年攀升, 他们承担着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但是,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刚毕业的研究生, 很多人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学专业并非为师范类专业, 缺乏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教学基本功缺乏, 教学能力较薄弱。且他们由于教学经验不足, 在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无奈和不安。因此, 教学效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

2. 科研能力薄弱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伴随着学校升本后办学水平的提升, 科研实力与水平也有所提升, 但仍落后于老牌本科院校。其中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科研意识大大增强。但是, 相当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科研经验的缺乏等, 其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还没有形成;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他们申请省部级课题的几率比较小。

3. 实践应用能力薄弱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硕士、博士。而这些青年教师中很多是学术型学位而非专业学位, 即之前只接受过学术训练, 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但多数没有经历技术应用训练, 没有业界实际的工作经历, 对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缺少深入了解, 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缺乏实践指导能力。但因为学校师资短缺, 青年教师一入校就必须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学校对他们的职后培训更多的也主要强调教学能力的提升, 忽视了对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关注。

二、发展对策

1.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改进青年教师培训的内容, 更加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注重培训的效果。因此应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基地, 有计划地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 接受培训, 有条件的可以让教师换到企业单位从事全职顶岗工作, 鼓励他们主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服务, 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从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且对这类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时, 除了理论教学, 还要重点考核其现场的工作能力和应用研发成果。

2.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青年教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即充分考虑其特长和个性差异, 做到既能激发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又能促使其认真教学。因此, 院校应积极探索新的青年教师评价标准。在教师职称评审时, 除了科研成果的考量, 增加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质量等教学方面的考核;在年度考核时, 适当增加教学分量, 并设立青年教师教学奖, 加大对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良好的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 使其认识到教学好也是好教师的体现, 从而更加主动地提升教学水平。

3. 加速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科研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 并建立一套与其发展需求配套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另一方面,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多出成绩, 应加大科研基金的投入, 建立科研基金, 改善其科研条件, 为其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和预研经费。

参考文献

[1]付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改进的SIFT算法下一篇:项目管理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