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综合院校

2024-07-09

地方性综合院校(共12篇)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1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 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 (郑金洲, 2000) 但“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 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 有了灵感。” (刘良华, 2003)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本校的校情出发编写符合本校校情的教材, 关注本校差异性、有创造的教学。

1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社会背景

(1) 招生质量下降

近几年因受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 生源的整体质量随学生入学分数的逐年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就总体而言,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生源也远比其它发达城市和本地区一级城市的生源质量低。此外, 有些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地处二级城市或者偏远地区, 生源受到影响。很多学生宁愿去读一级城市的三本学校也不愿意选择地理位置不好的地方性二本学院。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生源的数量无疑会减少。为了保证生源数量, 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后放宽了转专业的英文入学分数线, 这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如果不顾个体差异, 一律使用标准化专业教材进行教学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偏难。学生长时间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会让他们陷入学习困难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然而, 这些不良后果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2) 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实用性不强, 对未来就业帮助不大, 所以学习态度消极。笔者对地处西部二级城市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宜宾学院的一百个毕业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有52.3%的人选择在宜宾本地工作, 而专业书籍上教给他们的知识并未能让他们在本地就业时更具竞争力。他们中有77.2%的人毕业后不得不从事与英语专业无关的职业。82.3%的学生认为学校教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大。就业反馈回来的工具性动机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让在校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教什么不仅是事关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问题, 也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问题, 学生的就业成功与否甚至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校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

2 标准化教材的局限性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 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是外语教学中看得见的心脏。 (Sheldon, 1987) 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由国家开发, 它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但是它开发的周期长, 缺乏灵活性, 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成果, 所以某些教学题材显得相对滞后。此外, 标准化教材不能兼顾每个地方院校的个体差异, 其材料的选用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

其次, 现行的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通常以语法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或以功能教学大纲为指引, 它们片面强调语言自身的规律, 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 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

总之, 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虽然体现了社会对学生们学习的理想要求却并不能够兼顾地方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3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开发面临的问题

首先, 校本教材是新生事物。校本教材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 编写没有经验可借鉴, 编写的成功还需时间检验;编写的教材试用后, 与之对应的科学课程评价审核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人对校本教材的权威性、实用性持怀疑态度, 权威机构对它的支持力度不强。

其次, 校本教材编写的参研人数众多, 协调困难。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一批有钻研精神、专业技能、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且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的参与;需要大量的学生参与教材的试用;需要管理处的老师参与以便了解学生就业去向, 为选取于学生有实践帮助的题材做准备;需要相关领导参与工作的协调。

此外, 校本教材编写的工作量繁琐, 合作难度大。校本教材编写需要专业的小组去收集整理标准教材的基本信息以作参考;需要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以便收集近年来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的需求意向、招考要求等资料。然而, 校本教材的开发所需经费支持往往力度不大, 没有经费的支持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通力合作难度极大。

4 编写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的原则

(1) 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前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学习动机。 (Rogers, 1983)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应尽量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范文材料并配以相应的任务设计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材范文材料的选取及任务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要尽可能考虑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 选用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语言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材料。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 教材材料的选用不宜过难, 尤其是大学一年级的综合英语教材宜多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 如选用文化信息较丰富但是故事情节较有趣易懂的内容材料。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利用课后的时间自觉阅读相关文化知识的书籍。

教材任务环节的设计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选用文字提问法或者枯燥的字、词、句等传统训练巩固法。如:课前的导入形式可将传统的提问导入模式换成近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话题的影像资料,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直观地明白自己的任务, 也能让他们都能“有话可说”, 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果资料选用得当还可能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动机。

教材材料的选用应对应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升学的长期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工具性动机。现在的高校教育基本都实行选班制, 地方性本科院校二年级综合英语教学团队的老师可以分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班、考研提高班以及面向社会就业 (如翻译、文秘等) 班三个大致的教学侧重方向供学生选择。每个侧重点不同的班级都配以相应的教材材料以便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结合性动机。

(2) 注重语言输入方式和个体差异

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理论指出: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 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 (Krashen, 1982) 。所以在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编著者应该充分了解本校学生的真实水平, 选用学生既能理解和接受但又略高于学生现有英文水平的范文资料, 并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任务,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 通过大量的可理解性材料的输入, 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 教学任务环节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出发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果教学任务设计单一, 或者部分学生无法参与, 都会导致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和差生厌学情绪滋生等不良后果的产生。其次, 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多选用开放性的材料,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有课内和课外小组或者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 以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习惯, 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5 结语

根据学生入学水平、各学校所处的具体位置、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等具体差异编写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符合我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将注重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与个性发展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它有利于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教育本土化、本地化相统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P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1982.

[2]Rogers, C.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3]Sheldon, L.E. (Ed.)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Problems and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M].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1987.

[4]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10) :23.

[5]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6) :12.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2

地方院校双语教学分析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现状与困难.提出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办法.以及双语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

作 者:杨涛 周从山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系,湖南,岳阳,41400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H3 关键词:双语教学   WTO   素质教育  

地方性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篇3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学科 课程 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7.008

Local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Exploration

——Tak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XU Lin, LIU Yan, SONG Changmei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5)

Abstract Bio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discipline direction to be further condensed, curriculum jaw to be adjusted, teaching reforms. Introduced in respect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we discuss some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teaching modules.

Key word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ubject; curriculum; module teaching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正在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产业化正逐渐形成规模,急需大量高素质的生物工程及技术人才充实到科研、开发以及产业队伍。①生物工程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学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科学,研究和发展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中的一部分生产有益于社会的产品或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过程工程科学。②但在《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③生物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均被列入红牌专业,即是失业量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因此生物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向的调整势在必行,课程设置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改革有待深入。

1 基于地方人才需求的专业培养方向调整。

生物工程专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生物工程可以应用于医药、保健、轻工、食品、环境保护、农业、畜牧业、纺织、能源、石油、开采等众多领域;同时,还可以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④因此,每所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都可结合本地产业不同时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学院申报生物工程专业初期正值生物制药工业列为省工业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生物制药和食品工业是省“特色产业”,市政府将生物制药产业和食品产业列为十一五重点扶持产业,因此,该专业在申报初期专业培养方向上确定为制药工程方向和食品科学工程方向。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我省提出要“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发展战略,对环境生态建设不断重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相关人才成为目前急需人才。2012年,我院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调整,确定环境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工程为专业培养方向。

2 基于培养方向改变的课程设置调整

2008年人才培养方向为制药工程方向和食品科学工程方向,制药工程方向在课程设置中将“药用植物学”、“生物制药技术”、“发酵工程”、“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制药机械与设备”等课程列为专业主干课程;食品科学工程方向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酶化学”等课程列为专业主干课程。

2012年人才培养方向修改为环境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工程,調整专业主干课程为:“环境科学”、“环境生物技术”、“恢复生态学”、“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分析与检测”“生物修复技术”“环境工程原理”,并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开设了“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控制技术”、“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实用型专业课程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如表1)。

3 基于学生知识能力需要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即依据对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将各块能力训练细化到各子模块,改变以往课程“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尤其避免实验课出现的重复、脱节现象,保证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表2)。

我们将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程部分及实践技能部分总共分成四大模块:其中模块Ⅰ、Ⅱ为理论课程模块,包含化学基础理论、生物学基础理论及环境生态工程理论。针对该模块中各门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程各自为阵的情况,从学生应获得能力培养着手,规定了每门课必开实验课程和选开实验课程。同时,将原有的重复开设的部分课程进行精简与合并。如原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开设的“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与纯化”、“目的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质粒的连接”实验合并到基因工程原理实验开设。原在普通生物学中开设的“植物细胞的观察”实验合并到细胞学实验课中开设。模块Ⅲ、Ⅳ为实践课程,我们重点对其中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行教改,分别在学生进校后的六、七学期对学生进行该专业的工厂实践技能及实验室实践技能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工厂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归属感,通过实验室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室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总之,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压力,按照地方性本科院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应用、提高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教学过程不断改进,课程设置紧跟产业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校期间从理论、实践及各项综合能力训练中切实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LKG[2013]21号),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LKG[2014]277号),贵州省重点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3]08)

注释

① 韦秋杰.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7(8):237-238.

② 常景玲,李兰,郭丹钊,等.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2):78-79.

③ 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http://wenku.baidu.com/view/2c05b8bc5ef7ba0d 4a733bec.html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4

一、地方性综合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及调查问卷设计

会计专业是各大学和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最热门选择之一。截止至2012年4月,全国一共有1171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293所独立学院),其中:211工程高校(116所)占9.9%,非211高校(1055所)占90.1%。在近千所公立高等院校中,有531所学校开设了会计专业,包括独立院校,且全国开设会计硕士的高校有106所。以湖南为例,有60.7%的学校开设了会计学或者财务专业,且会计学专业通常属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从侧面反映了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是致力于培养专业理论丰富的知识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计划方案、教学组织形式、跨教学培养方式、人才知识结构等。这种模式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缺少灵活多变性的培养方式。一般而言,大部分高校都是提前制定好整个学年课程计划,在学习期间按培养计划进行,相对而言这样的模式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目前地方性综合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近5年就业的,在会计岗位工作的200名由地方综合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在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了解程度,包括报考时选择会计专业的原因以及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定位辅导。第二部分是课程体系及设计,包括学校每周开设专业课的数量、课程合理性以及学校需要加强哪方面的课程教授。第三部分是教学环节,包括对教材、教师的满意程度、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以及学校采取的考察方式。第四部分是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周期、实习内容、校外实习情况以及实习时间。第五部分是专业能力,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得情况、对职称考试的积极度、会计工作的胜任能力以及影响胜任能力的因素。

二、地方性综合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调查分析

(一)专业认识情况分析

调研中,毕业生当初选择会计专业的初衷大致出于五个因素:父母要求选择会计专业的(23.0%);通过朋友介绍,觉得选择会计专业还不错的(20.0%);自己感兴趣而选择会计专业的(28.5%);觉得会计专业工资高,待遇好,收入稳定(12.0%);考虑到其他就业市场较宽,会计是社会热门专业(16.5%),见图1。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自己有兴趣来学习会计的仅占了28.5%,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会计专业时对该专业并不了解,或完全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选择了会计专业。因此,学生入学后的专业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们普遍认为地方高校在专业定位辅导上还做得很不够,没有很好地培养在校期间的专业归宿感和方向感,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36.0%的学生认为应加强职业方向定位,多方位帮助学生设立正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37.5%的学生更偏向相关职业要求,使以后的就业时更加快速进入状态;24.0%的学生希望学校多教授相关求职的技巧和方法,见图2。所以学校应结合学生意愿和市场求职要求给学生进行合适的定位辅导。

(二)课程体系情况分析

对于学校会计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满意度调查,89.5%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满意,有10.5%的学生觉得学校的会计课程不合适,见图3。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注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设置的会计课程落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会计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新概念没有及时融入书本教材的情况。还有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开设的课程泛而广,以至于学生在自己专业课上的时间不足,难以把专业知识学到精通,而老师通常在课程任务的压力下,只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选取相对重要的内容教授,而且也只能教导一些浅层次的知识不能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只知道一些浅层次的皮毛,而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对于学校课程的改进,学生最希望加强会计实践操作经验课程的学习(58.5%),其次希望加强市场、管理等综合能力培养类课程的学习(20%),见图4。

(三)理论教学环节分析

关于教材的使用、上课方式、专业课程的考察方法,有一半同学认为学校采用的教材更注重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性不强,有9%的同学甚至觉得教材整体质量不高,多是地方院校教师参编的教材,国家规划教材选用很少。本次问卷对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也做了调研,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法仍然以灌输教学的方式为主,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通过实践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的学习依赖导致学生学习能力退化。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剥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阻碍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高分低能”,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当今时代的要求不相符合。调查中,36%的同学喜欢边讲边练的上课方式,33%的同学喜欢启发法,21%的同学喜欢互动教学,只有小部分同学喜欢老师用灌输发教学,见图5。而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考察方法大致有三种:闭卷考试、写课程论文、分析案例。

(四)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会计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科学。调查显示目前安排会计专业学生的课程实习内容基本是一些基础会计工作,包括对账、填写凭证、成本核算、填写账簿、填制表格、收集数据,没有进入更深入的实习环节,见图6。这种技能为主的会计课程实践的设置上存在内容单一,范围狭窄的问题。学校会计实习的目的和重点都放在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的基本财务核算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的职业判断、经济决策的培养。而在校会计专业学生想要在校外实习更是一件难事,校外实习除了在与单位签约后,在签约单位进行实习外,很难找到其他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调研中,只有30%的学生反映大学期间曾参与校外实习,见图7。即便是学生独立找到了实习单位,由于财务信息是一个公司的命脉和商业机密,公司通常也只会安排一些打杂的工作给学生,这样的实习经历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五)专业胜任能力分析

调研中76%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就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但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对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认为自己能马上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见图8。没有机会接触会计工作,固定负责某部分工作,理论知识不扎实,工作学习能力不足,应变能力、抗压力等综合能力不高是难以胜任会计工作的主要原因,见图9。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很难达到优秀会计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些学生甚至通过考试后,就把所学知识忘的一干二净。现在社会对地方性综合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的普遍反映是: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欠缺,无法独自胜任实际工作。

三、地方性综合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与优化

(一)适时调整培养目标

一是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会计专业的特点。高等院校是以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机构、学校从事会计财务工作和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树立的培养目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二是地方性综合院校介于高职本科院校和学术型院校之间,其培养目标应该有自身的特点,地方性综合院校要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有宽度、更加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培养的重点在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基础牢固,知识面宽,身心健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使学生能清楚正确的了解会计专业的特点,找到学校会计知识的乐趣,避免随大流,盲目选择而导致的学业荒废情况。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一方面学校应突出职业能力课程的主体地位。打破地方综合院校一贯采用的传统人才教学方法,应先按照企业单位的实际会计工作要求进行感性认知教育,进行到一定阶段再转而实施理性认知教学。采取个性化教学体系,注重培养人才的个性发展。学校应加快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变动,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度与课时的态度的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建议加强会计实践操作经验课程。如果过多的安排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课程的训练,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工作要求的步伐。因此,高校应设置以能力为宗旨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即要巩固基础、丰富专业知识,将会计、计算机、法律、外语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各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同时又紧密联系,理论模块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应注重结合社会对会计职业的要求,与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资格评审的要求相符合,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和指导会计实践,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首先,高校教师应本着以“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质,有中心,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抛弃传统教学思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老师应该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系统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其掌握经济学,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能力。其次,会计老师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会计实践经验,积极参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实际操作。定期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化服务,对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老师可以把自己在科学研究和实务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课本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的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四)实现教学方法多样性

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掌握新的专业技能。因此,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地方高校教学方法的改进刻不容缓。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发展其开放性,互动性和独立发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改革教学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贴近专业。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案例分析,边讲边练,启发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的探索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实现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五)强化实践环节教学

能力培养导向的培养方案最本质特征就是专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实践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规律,能够弥补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的不足。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的展望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最大作用。通过实践环节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职业适应能力,促进是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道路。首先,加大实习教学设施,提高足质足量的实习设备,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主要就是计算机的配备,保障每个学生在实习时能够单独操作机器。其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面向行业发展的实质重点,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行业人才。最后,建立与企业和机构密切联系,签订实习协议,争取让合作单位提供培训基地。无论是从培养与会计岗位要求贴近的人才而言,还是从增强教师实践经验和实际案例的来源而言,开展校企合作,有效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都有效的重要实施途径。通过相关的校外会计实习,使学生真正接触到会计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综合性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规模巨大,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局面。本文通过对近5年毕业的长沙市地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对地方综合性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地方综合性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院校,会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5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SWOT分析

1劣势分析

1.1协同创新不足。由于地方院校和政府、院所以及企业的协同不足,实践教学开展困难。一方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地方资源有限。一般地方很少有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

1.2核心竞争力缺乏。地方高校受其自身层次和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与全国重点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素质有差距。同时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实践能力又比较欠缺。所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培养未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3实践师资队伍缺乏。人才队伍引进的重点是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注重科学研究水平忽视实践水平。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不足。另外由于政策的导向,教师自身普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

2机会分析

2.1高等教育得到广泛关注。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方政府也意识到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且地方高校也是本着服务地方的`理念而成立的,更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另外,据调查,“子女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居民投资意向和储蓄目的的第一位[1]。这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

2.2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事实证明,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本科生是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很多企业都反映专科生基础太薄弱,素质亟待提高。这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提供了市场需求。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管理人才紧缺,市场需求旺盛。

3威胁分析

地方高校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重点院校、职业教育学院、同类院校等。地方高校不具备重点院校的“名牌效应”,也没有职业学院的实践条件,而层次相当的同类院校数量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因为多与重点大学办学定位向相似,已面临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对人才水平要求的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若不能满足学生和市场的要求,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策略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 师范生教育专业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2-02

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方向特别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中文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合格的师范技能,使他们将来能得心应手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这是一项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地方性院校应基于二本学生自身特点和条件,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培养人才,在促使学生学好专业、教师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教学互动之外的培养工作的特色设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

一、开设培养师范生技能课程

地方性院校在升本和本科生扩招以后,过去长期重操作技能轻专业理论的师范教育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科中文师范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专业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既能够从事中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校内外相关教育工作,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以及各类组织机构从事文员、助理、宣传等有关文字方面的工作。表面上看,中文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择业的范围较广,但是作为师范生,主要是面向初高中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的技能?作为地方性院校中文师范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师范生,应让师范生能够在就业的时候既具备满足初高中教学任务带来的专业技能要求,又能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竞争力。

根据上述的要求,在中文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仅仅是开设一些传统中文专业的中外文学史和语言学方面课程,很难和学生将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产生密切联系。地方二本院校的师范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师资来源,这些学生未来的工作具有技能和学术的二重特性,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是一个技术活,而且必须以适当的学术研究做支撑。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如果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又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力,就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较好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师范生技能课程的开设,既有利于学生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可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

这些有针对性的师范生技能课程可以是诸如中学语文与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中学语文与古代文学、中学语文与现代汉语等课程。因为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这样除了传统课程外,这些课程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培养。另外,如能把中学的课本里面涉及的各类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再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类文体所占的分量都不少,以前的主讲老师都是做一个总结性的介绍。现在教师和学生都给予它们足够的重视,不再像传统的中学教育侧重于古文的学习,侧重于每门学科的分析和理解,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新课程标准就是更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再是仅仅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同外国文学一样,在高中语文必修课里就出现了这样的选修课本,如《外国小说》、《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等。以前,语文课本对外国文学是不太重视的,现如今把它提到了和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位置。因此,有必要结合本专业的课文,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为将来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扎实师范生的文学基础

21世纪,学校和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学校必须具有开放性的思维,使中学生的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高素质的师范生就成了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今天的师范生就是明天讲台上的教师,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除了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也要让他们懂得知识的运用。

扎实的文学基础是关键,有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才会得心应手。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制定一些规定,如指定阅读书目和背诵书目,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这些指定的书目和以前指定的大学生必读书目不一样,而是针对师范生专门量身定做的书目,这些书目必须是涉及广泛的,毕竟文史哲不分家,博闻强记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是必需的。除了必读书目外,还有针对性的书目,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背诵书目列举出来后,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列举,而应进行定时的测试,并且把它们当做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老师要抽取时间进行测试,对学生作出肯定,鼓励学生去积极背诵。同时在考试的时候也要针对背诵的篇目出题,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也可以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或者背诵比赛,激励学生背诵,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总之,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有着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的特征,工作以后他们面对的人大部分是中学生,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上立得住脚,在竞争性岗位上突出自己的本性。而地方性院校的中文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就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将来的就业工作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才是关键。扎实学生的文学基础可以让学生在就业时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为将来的语文教学工作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

三、增加师范生的实习机会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大学文学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难,而且教学要求和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是不同的。很多中文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工作后,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知识转换到中学教学中,面对学生会不知所措,而且在面试的时候面对临时说课、讲课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甚至在工作后也很难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不知道如何才能上好课。地方性院校的学生要想在将来的就业工作中立足,就不能仅仅是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求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对此,可以安排学生到中学去实习,到第一线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哪里是侧重点,怎样去教学,怎样安排时间,怎样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到中学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来就业的时候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文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不应到大三暑假或者大四的高年级阶段才集中实习一次,每年都应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实习,亲自接近中学教学的第一线,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才会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教学生活。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实习只是形式,忽视了实习的重要性。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多数要在地方中学第一线工作,这些岗位很少有培训,学校的办学宗旨多数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对此,如果注重学生的实习,安排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学生的教育技能水平就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在就业时就有更大的竞争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方性院校中文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不仅仅是要具有扎实的文学基础、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应变能力。地方性院校在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地方中小学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杰旺.地方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2]王淑莲.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3]陈重来.试论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师范院校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肖康舒.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师范教育改革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2012(3)

[5]杜成煜.中文师范生就业力和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南方论刊,2012 (9)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19)

【作者简介】甘 丽,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教学。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7

(一) 地方综合性院校中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理论课课时不断减少, 实验课课时日益压缩

由于综合性大学学科较为齐全, 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有利的, 同时, 不少高校开了不少全校性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 选修课课时占的比例较大, 导致专业课课时逐渐减少, 由此导致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急剧下降。同时, 高校普遍以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 并且与业绩津贴息息相关, 从而导致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申报科研项目、找经费上, 在教学工作方面投入明显不足, 更谈不上对教学的思考, 而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心里也非常不平衡, 尽管没有花太多时间在科研上, 但对于教学一般都是以应付为主, 忽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 在课程安排上, 学校以理论课作为重点, 而实验课处于从属地位, 体现为实验课时少, 内容少。加上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由于扩招导致的校园建筑面积扩大, 逐步缩小了实验教学基地, 导致实验场所缺乏, 缺少培养实践能力的机会。

2. 学生实践条件差, 硬件投入不足

尽管综合性大学普遍具有较强的实力, 经济基础也比较雄厚, 但大多数经费都是投向见效较快的项目, 而对于占地面积比较大、收获成果周期较长的农科专业普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农科专业普遍得到弱化, 农科教学科研基地的面积也不断减少;在仪器设备的购置方面, 普遍重视高科技的仪器设备, 而对于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高效能的农机方面投资甚少, 导致许多学生觉得农学院还不如农村的想法, 对学农产生抵触情绪, 越学越觉得没意思, 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一些实验材料老化、数量不足, 或降低实验、实习要求, 甚至有些实验干脆被取消;一些教学实习内容不是在实践中完成, 而是通过观看教学电视片等替代。由于降低或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 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生产模拟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都程度不同地有所下降。

3. 传统的假期设置方式不利于实践性课程的进行

作物生长的季节性非常明显, 以水稻为例, 一般春季播种, 而收获季节正是暑假时间, 由于农科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因此, 暑假时大多学生会回乡度假或出去打短工, 挣下学期的生活费, 留在学校从事田间管理的并不多, 因此, 许多同学根本没有参与水稻生长后期的管理环节, 后期的管理知识只能来源于书本。

此外, 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众多大学生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 造成大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际锻炼, 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进入工作单位后难以快速适应环境。

(二) 综合性大学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农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情况, 农科学生在就业、工作环境、收入等方面都比工科、电子等专业差, 学生看在眼里, 放在心上, 导致对本专业不是很喜欢, 加上综合性院校农科专业普遍得到弱化, 学校对农科专业的投入偏少, 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够高, 导致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学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 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差, 笔者对上述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教学体会, 提出了如下建议:

1. 重视农科专业, 增加投入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 理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 学校及地方政府都应加大对农科专业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加强实践性教学, 首先要统一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应认识到实践性教学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加强实践性教学放在重要地位, 要鼓励和依靠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 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 勇于实践。通过提高收入水平, 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健全制度, 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

合理安排课程, 规定必修课时数, 避免学生大量选择与专业无关的选修课程, 另外, 要完善实践教 (下转第178页) (上接第185页) 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成绩评定等做出具体规定。农科专业的实践对象有季节性、农时性, 不同于实验室实验, 因此, 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需要重新整合, 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 对于高年级学生, 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农业收入由学生自主支配、留校期间基于一定的补助等, 以吸引学生假期留在学校, 参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3. 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 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 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一种鼓励教学对象 (学生)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 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 注重发挥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掌握教学内容。广西大学于2003年就开始了“参与式”教学的实践, 具体做法是:在一、二年级安排以种责任田形式的生产劳动,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几种作物种植, 也可开展各种形式的试验活动;在三、四年级安排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生产实习学生有权利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 毕业论文由教师出题供学生选择, 学生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立题。过去的生产劳动仅局限于栽禾、除草、割稻等农事活动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完全由教师指定, 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 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使学生产生消极甚至厌学的情绪。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4. 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力度

在政策上、经费上对农科专业, 更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给予倾斜, 改善条件;创建一批条件较好的校内外教学实践 (实习) 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 是学生各项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保障, 是学校最新科研成果展示的基地, 基地建设是有效运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先决条件。基地是学生参加农业生产过程的主要场所, 是向农民全面推广综合实用农业技术的重要窗口, 因此, 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更新陈旧的设备, 把实践基地建设成农业先进技术展示的窗口。

参考文献

[1]李保同, 许祥云, 丁菲, 王建胜, 刘晓庚.“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农科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2.132 (6) :39-41.

[2]康涛, 卢毅, 刘小高.当前综合性院校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2) :89-94.

[3]王英, 高和琼, 庄南生, 韩平原.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农业高校学生的竞争力[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3) :165-166.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8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构筑的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模板和流程范式, 既可以作为教学实施方案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操作, 亦可作为理论分析范式为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框架。从本质上看, 教育模式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方法论体系, 是某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中介领域[1]15。

当前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众多, 采用的教育模式也可谓繁多。根据对“创业”概念的定义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归纳分为三种典型模式:第一, 认为“创业”就是“创建自己企业的活动”, 这类创业教育主要倾向于“企业家速成班”式的商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其优点在于侧重实践, 缺点在于偏向功利。第二, 认为“创业”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创立基业”, 或是“创办事业”, 从而将创业教育定义于为一种特殊的创新教育或素质教育, 其优点在于强调基础、缺点在于弱化成果。第三种是融合以上两种观点的统筹兼顾型, 将创业视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过程, 兼顾以上两种类型的特点, 将创业定义为一个由创业意识启蒙、创业精神培养到创业技能学习、创业实践锻炼的完整过程;将创业教育定义为一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有机整合。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比较科学, 但在实际运行中, 其优点和缺点均源于“兼顾”。“兼顾”使得这种模式横贯从创新教育到商业教育的完整历程, 但倘若协调不好就容易导致前后脱节、重点不明的虚化现象。

显然, 任何一种模式均有其特色及不足, 任何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都需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动态需求的基础上, 体现并密切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与资源优势, 依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创业教育教学及实践规律, 针对创业教育面临的显性困难和隐性矛盾, 一项一项地应对化解、逐层逐步地系统构建。

二、创业教育模式运行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分析

1. 创业模式中人才培养与团队孵化两条主线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创业进程可以被归纳为“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组合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的过程”, 其中蕴含着两条主线:一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萌芽、成长与成才;一是创新创业团队的孕育、孵化与成熟。两条主线之间隐藏的矛盾容易被忽视但却客观存在。人才培养以拓展自我价值发展潜能为目标、以稳健积累知识技能为手段, 团队孵化以捕捉创业机会实现盈利为目标、以高效组合创业能力为手段。在模式设计时, 更多以人为本侧重个体教学, 还是更多以利为衡着眼团队实战?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是构建创业教育模式的关键之一。

2. 创业教育要求的多学科支撑条件与现实中的单学科支撑之间的矛盾。

当前, 高校采用的创业教育模式中, 以商学学科单独支撑创业教育的情况比较多见, 这与创业教育要求的多学科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基础是有冲突的。即使在一些采取兼容型学科支撑创业教育的学校, 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仍不鲜见。

3. 创业教育要求的开放性、超前性、主动性与当前整个高等教育环境残留的封闭性、滞后性、被动性之间的矛盾。

创业教育不仅是教学研究体系, 更是一种社会体系。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由于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不足, 使其设置的创业教育社会化程度明显偏低, 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缺乏主动性, 从而往往很难在社会中争取到各类创业资源并挖掘创业机会, 使得一些创业团队难以走出校园, 陷于校园式、虚拟化、模拟型的创业空想中。

4. 创业教育要求的稳定的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与现实中尚未完善的支撑条件之间的矛盾。

创业教育模式不是一种规划蓝图, 而是一种践行指南, 需要有稳定的体制框架支撑和灵活的机制运行维持, 需要足够的资源当量供给以及资源渠道保障。而当前很多高校在这一方面是相对缺位的, 没有立足于长远的基础布局, 使得其创业教育常常表现为就业教育的简单延续或职业教育的浅层改良。有如学者所言, “高校创业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2]99。

三、创业教育模式的结构及机能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由于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追求培养最具创新、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那么在这一培养进程, 也即创业教育模式运行进程中也就必然浓缩了当前教育体制的最为复杂、最为集中的一些矛盾, 且这些矛盾的作用方式和表现效果相对迥异。因此, 在创业模式设计时必须体现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矛盾作用的考量, 体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为此, 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生创业需求调研、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和引入第三方管理诊断等一系列缜密科学的调研活动, 设计出系统化的、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平台-模块-窗口”创业教育模式, 其结构及机能设计思想如下:

1. 整体框架上的两阶段自主式设计。

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人才成长为导向、以“教出优秀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着重于创新人才教导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阶段”;后一阶段是以市场机会为导向, 以“育出成功创业团队”为目标的着重创业团队培育的“创新创业团队培育阶段”, 两阶段的结构逻辑关系是既有序又渗透。立志创业的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时有两种宏观的自主路径选择:一是通过系统学习由专才成长为通才后参与团队实践;另一是成为某一领域专才后参与团队的系统实践成长为通才。通过“强调术业专长、鼓励团队合作”, 最大程度地保障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的双赢。

2. 创新创业人才教育阶段的三环节并行设计。

创新创业人才可分为科研创新型、管理执行型和领军带头型三大类创业人才, 这三类人才分别能依靠其专业素质、商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争取到创业实践所需的核心科技、综合资源、创业经验及机会三大创业要素。为实现人才的成功培养和要素的高效集聚, 学校采取将创业素质培养平台、创业技能提升模块和创业实习实践窗口三个环节并进运作的模式, 并将三个环节分别依托以趋于成熟的始业及专业教育、职业及行业教育、就业及择业教育三大体系基础上, 从而在保障创新创业要素有效集聚的基础上, 尽力避免教育环节重复、节约宝贵的教育资源。

3. 创新创业团队培育阶段中的集聚循环式设计。

通过“核心创业区”的软硬条件建设, 将原来分散在学校学院、团委和学生处等不同部门的创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逐步建立层次分明、特色显著的创业团队指导体系。其工作任务主要是通过定期开展的社会实践、创业大赛和项目推广活动, 不断集聚平台、模块和窗口三项并行环节的创业人才及创业要素, 按照“专题实践小组-创业竞赛团队-创业实践团队”三种培育阶段, 实现创业团队的孕育、孵化和成熟。

4. 保障、促进创业模式运行的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设计。

项目组计划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从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条主线予以改善, 关键是建立一种资源交流的渠道和价值取向的标准, 一方面要从外界引入人才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另一方面又要尽力避免外界的精神污染、财务纠纷和不良信息的涌入, 在产学研合作互动中与地方共同建设融入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的“大创业教育”格局。

四、“平台—模块—窗口”创业模式的实践情况

1. 创业素质培养平台。

该环节倡导在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创造性学习”, 主要包括文化道德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和科研 (实验) 素质培养等内容。第一, 文化道德素质培养着重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以浙东文化中“商学并举、经世致用”的实学文化和宁波帮商人“创新创业敢为人先、爱国爱乡责无旁贷”的传统美德为依托, 通过举办创业知识、创业文化等特色活动, 以多种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方式, 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健康的创业价值观、道德观。第二, 创业身心健康素质培养, 重点关注学生创业动机、创业思维、创业人格和创业身心素质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学校通过一系列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创业心态和创业动机。第三, 科研 (实验) 素质培养则通过开设探究式课程、设置科研应用性项目、建设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前后衔接、针对社会生产需求的科研活动, 扎实提升学生的科技思维、创造能力和攻关水平, 通过“学以致用、用以哺学”, 引导学生走“依据社会需求进行科研设计, 运用科研成果起步创业”的科研创新型创业之路。

此外, 创业素质培养平台另一职能是选拔科研型创业潜质人才。学校通过出台《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系列文件、成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多层次的学科竞赛基地、设置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学分制度等系列措施, 落实学科竞赛教导工作, 并通过公平公正的竞赛机制选拔具有科研创业潜质的人才。着重鼓励在学生科研项目研究中取得成绩的团队或个人持续钻研科技项目, 参与学科竞赛。学校还设置专项学科竞赛基金, 对有运用价值的学生项目和竞赛作品进行资助奖励, 培养出一批具有科研型创业潜质的人才。

2. 创业技能培养模块。

学校通过创业技能培养模块建设, 倡导开展“创新式职业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行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模块。第一, 行业技能培养模块依托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进程, 将相近专业归并形成了经济管理、法政文史等12个行业学科大类, 按行业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 提供多维的行业认知平台, 重点培育学生的通识基础及行业技能, 一年后按学生与学院“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施专业分流。第二, 企业技能培养模块主要通过以KAB课程为核心的创业课程进行创建一般企业所需技能的共性技能教育, 通过学院开设的特色化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创建专业性企业所需技能的培育。第三, 职业技能培养模块主要针对创业初期主要专业性职业类型, 如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市场营销等, 组织和聘请专业教师及企业高管, 通过开设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 加强专题性技能培训。

创业技能培养模块的另一职能是选拔职业技能潜质人才。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和职业证书认证等系列活动, 选拔具有创造性完成职业任务潜质的职业型创业人才。通过“规划指引、证书落实”等措施, 选拔一批具有清晰职业规划思路, 并能创造性、高效率完成职业任务的职业型人才。

3. 创业实习实践窗口。

创业实习实践窗口依托就业择业教育体系进行, 依托各种实习实践基地, 使有志创业的学生“借船出海”, 通过专题性实习实践活动梳理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挖掘创业机会, 从而实现“开创性地就业”。具体有自主性勤工俭学、事业型挂职锻炼和学生干部集中培养三项主要工作。第一, 自主性勤工俭学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 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主组团、自主经营以获得报酬的勤工俭学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创新型的勤工创业。第二, 事业型挂职锻炼是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学校所在区域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挂职锻炼, 学生通过挂职, 在服务地方企事业的同时掌握相关行业核心信息, 积聚创业资源。第三, 学生干部集中培养的工作思路是“以学生带动学生、以团队孵化团队”, 主要通过加强对有志投身创新创业的学生干部学员的集中培养, 通过他们将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的服务信息、优惠政策和运行经验等信息及时传达至各学院、各班级的广大学生群体, 使学生干部成为带头创业和领军团队的一支重要力量。

4. 核心创业区建设。

核心创业区建设环节主要落实创业团队的孕育、孵化和成熟, 主要通过短学期创新创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团队实践基地三个主要载体开展工作。第一, 短学期创新创业实践主要通过改革教学周期安排, 在暑期开设“短学期”课程, 通过特色项目“72小时创新竞赛”集聚前三项环节中产生的不同潜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资源, 促成学生针对某一项具体创新创业机会开展广泛交流、自主筹建团队进行社会实践, 这种实践小组往往成为创业团队孕育的雏形。第二, 创业计划竞赛载体主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专题辅导教学活动, 指导具有一定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基础、计划将科研调研项目落实为创业项目的实践小组, 通过参加多类别、多形式的竞赛体系, 锤炼创业项目、凝练创业团队、争取创业资源。第三, 创业团队实践基地载体建设主要通过公开的选拔、竞赛机制, 为在创业计划竞赛获得肯定或其他符合基地入驻要求的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基地, 推进团队成熟进程, 使其循序走向社会、迎接市场挑战。

5.“平台—模块—窗口”模式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

支撑体系建设工作主要由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硬件保障、师资保障和课程保障体系四项主要工作构成。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主要由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信息载动和环境拉动四项机制组成。项目带动, 主要是加大对创业教育领域课题的设置及推荐力度, 使各项创业教育在项目研究的带动下稳步推进;政策促动, 主要是建立健全一整套合理的激励、责任和评价制度, 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信息载动, 主要是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 以现代传媒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资源、创业政策等信息咨询服务, 逐步建立创业项目库、科研人才库、创业创意库、政策法规库、技术专利库等信息数据库, 形成系统性的创业信息服务平台;环境拉动, 主要是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互动, 共同合作开展创业教育, 为大学生创业尽最大努力争取提供优惠政策及资源, 在优化创业环境中给予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黎江.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01) .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9

1 培养目标

基础医学 (Basic Medicine Studies, BMS) 是现代医学的基础, 是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内容为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个体的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3]。本学科要培养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科技人才。通过学习及科研训练, 使学生最终成为具有较强事业心及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博学多才的优秀人才。同时, 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学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后, 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或司法鉴定等工作。

2 课程设置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突出学术和应用兼顾为原则。经过反复探索、尝试, 目前开设了实验技术、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课程。另外, 不同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年还要学习与自己研究方向和内容密切相关的临床课程, 使自己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这无疑会增强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 也会于无形中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的使命感。

3 培养模式

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4], 即采取“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 基础医学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础医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培养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 显然已经不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为此, 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始提出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3 个阶段来完成。

3.1 理论课学习阶段

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目标是为后续的科研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学习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性更强的学习, 授课教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学生在学习更深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增加现代医学和学科进展方面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并存、交融的优势, 举办各类相关讲座,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3.2 临床见习阶段

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穿插进行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导师和学生, 安排不同的临床见习科室。例如:我院基础医学专业有4 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肺纤维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基础与临床导师共同为每名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 在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学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同时, 必须保证每名研究生进入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见习或实习。如: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临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肺纤维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呼吸内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内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心内科等。通过研究生前期的临床实践, 其可以找到更有临床价值的选题方向, 使研究生对自身课题的研究更有成就感, 科研动力得以提高, 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 亦可为自己未来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3.3 课题完成阶段

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 成立以导师为组长的论证小组, 指导研究生结合自身实际, 做到兴趣和专业要求相结合, 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科研实践、收集病例、论文撰写等工作。导师组有责任和义务对每名研究生进行辅导, 安排专人就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等进行指导、审核, 确保研究生熟练掌握基本要求, 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4 结语

评价一名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要坚持综合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不能简单地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规格, 更要看其独立解决科学问题以及与临床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莹, 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 :70-75.

[2]张玲.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0) :13-15.

[3]李红枝, 毛建文, 陈宏远, 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8) :213-214.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10

一、加强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析

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 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 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发挥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优势和克服其弊端的现实需要。

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推进师范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 发挥综合性院校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 促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融合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但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 如综合院校学术性发展与师范教育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统一管理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地方综合性院校中承担师范专业教育学院 (系部) 的办学目标与师范教育规律之间的矛盾, 等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教育的办学体制给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体制中, 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以克服现实体制中的弊端, 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师培养需要。

2. 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 收费并轨、自主择业, 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 加之教师岗位待遇不高, 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 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 有的学生考入师范专业后, 因为个人素质基础等原因, 无法适应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需求, 在基本技能、师范素养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需要。

3. 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迫切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地方综合性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 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 把主要经历放在外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上, 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 致使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知识结构不适应, 知识面窄、不能一专多能;师范能力不适应, 缺乏开拓性、研究性和创造性。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 特别是受一些社会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影响, 厌学经商、厌师经商思想强烈, 不愿热爱献身教育事业。师范生的素质状况, 如不及时加以扭转, 必将影响未来基础教育的质量, 影响未来人才的培养。

4.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不断加强素质教育。

现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对教师的课程观、课程意识、课程技术以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有赖于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都需要有大批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研究性思维、丰富的教育理论修养, 还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 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构建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地方综合性院校如何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 需要地方综合院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科学构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湖南理工学院在长期的师范专业素质教育中, 形成了“六训一定”的素质教育内容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师范专业学生素质。

1. 师范人格训练。

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师范专业学生严谨求实、依法从教、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 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 以积极的情感献身教师职业。

2. 师范技能训练。

适应基层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强化师范专业生教育专业理论学习, 培养他们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使他们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师范业务能力。

3. 人文素质训练。

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人文底蕴丰厚、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形成人文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

4. 艺术素质训练。

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传统, 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良好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提高艺术修养, 掌握基本艺术技能, 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

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 心理素质训练。

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坚韧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 耐得清贫、甘于奉献的思想, 善于调整、勇于经挫折的意志, 与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及同事友好协作的精神,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 完善自我个性修养。

7.“一定”。

师范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 选定本专业以外的主要发展方向。学校通过主办技能班、兴趣班、社团组织等形式, 让师范专业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 发展自己兴趣爱好, 通过4年时间的定向发展, 师范专业学生在一些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长和优势。

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涉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环境熏陶、评价模式改革等多个方面。学院在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实践中, 紧密结合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 重点实施三项措施:

1. 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我们在师范教

育转型的过程中, 形成了素质教育五大课程模块, 即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其他自修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 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综合性院校实践教学面广、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整的优势, 把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实践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师范实战技能, 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主要是扩大师范专业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其他专业课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学科资源的优势, 师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参与非师范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 完成相关课程学习考核可获得相应课程选修学分。我们将以上五类课程的实施形式分成三类, 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定选修课。我们强调的一个原则是:必修课力求精益求精, 选修课力求面广, 指定选修课力求实用。这些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全过程。

2. 强化实践教育, 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师范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不仅需要师范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准, 而且要具备传播知识、体现水准的实践能力。我们在实践中, 形成了师范专业实践教育的两个基本类型:即专业实践教育和素质实践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主要指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 从学生入校起安排实践训练, 做到专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并重, 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一年级主要是观摩性的专业教育见习, 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二年级主要是学科性教育实践, 如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 学生边进行课程理论学习, 边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进行岗位模拟实践, 在寒暑假期, 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我组织临时教学队伍, 以送教下乡等形式进驻学校, 开展试讲、评讲等活动, 再有在三年级学期末最后两个月时间, 学生在校内进行试教活动, 形成职业理性认识;四年级主要开展顶岗实践, 撰写毕业论文。

3. 深入开展艺术素养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把艺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之中,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艺术教育规律, 按照由浅入深、由普及到提高的基本思路, 开设艺术素养教育课程, 以必修课、指定选修课、选修课的形式, 纳入教学计划, 明确学分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艺术素养理论知识的同时, 学校广泛开展课外艺术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美感, 提高艺术技能。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学院, 2006 (06) .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11

摘要:会展英语课程面向会展行业,培养学生与会展行业相关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会展英语课程面临着许多困难,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使该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当地和本校具体情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会展英语课程 地方性本科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展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加大。在此背景下,会展成为热门专业,据相关机构统计,全国开设会展方向专业的院校达到上百所之多,还有很多院校的外语专业开设了会展英语课程。然而,在一些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却遇到重重困难,产生了许多问题。只有联系实际,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才能使会展英语这门课程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面临的问题

1.1 教材不适用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是近几年从地方高职高专或是老牌师专升格成为本科学校,高考统招分数线基本与国家二类本科提档线持平,因此,学生的专业分数普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现今市面上有很多版本的会展英语教材,但是或难或易,很难找到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使用的版本。另外,会展英语是一门应用性非常高的课程,但真正拥有会展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材编写者却很少。这种情况下,教材很容易出现错误或者缺乏实用性。

1.2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无论从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上都有待提高。另外,由于跟风效应,很多院校该课程开设地都比较匆忙,并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相当一部分会展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由英语专业其他教学方向“转行”过来的,本身对会展业并不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受之前教学经验的影响,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的语言学习上,而忽视了会展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便想实施实践教学,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业余的师资力量也不利于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3 教学设施不足

会展英语课程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如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等。要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应该有配套的教学设施提供支持。但在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会展英语只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极少拥有专门的实训室。教学过程基本在普通教室完成,实践环节则多由老师和学生用桌椅或日常生活用品简单布置完成。缺乏真实的模拟实践环境,纸上谈兵多过真打实干,学生的会展实践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1.4 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我国的会展发达地区多分布于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经济产业带,会议和展览的举办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以地级市为主,很多位于三线、四线城市,当地会展行业欠发达,甚至根本没有会展市场。这样的地方经济局限,使得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很难选择会展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也不会将会展英语作为将来谋生的必要技能。这样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果不能应用于地方经济发展,不能辅助学生就业,也就没有完全实现原本设定的培养目标,失去了其应用意义。

2 可行性对策

虽然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会展英语课程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只要因地制宜,深入思考,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具体校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首先,随着教育深化改革,全国600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已经踏上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之路。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实现从学术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虽然由于地域局限性,地方性本科院校很难聘请到具备会展专业技能的教师,但是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和多渠道的教育资源为培养现有教师队伍提供了诸多机会。多为教师提供访学和进修的机会,或者选送教师去一线的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实施“走出去,带进来”的策略,无疑是现阶段可行性比较强的教师培养方式。

其次,教师具备一定会展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后,在充分调研和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可编写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水平的校本教材。比如,教材的编订可以体现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构成特色,将旅游、服务及特色产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内容巧妙地穿插到会展英语教材的对话、情景表演或阅读材料中。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且具有地方实用性。

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和充足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实践为主,可选择翻转课堂的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多说、多练、多演,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教室、会议室等布置成模拟展台或谈判桌,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最后,会展英语的授课教师应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转变重学术轻实践的思想。教师应向学生及时传达会展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形势,唤起学生对这门职业的兴趣和信心。根据《中国贸易报》报道,“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招聘刚刚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却乐于招用IT、机械、印刷、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原因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人才容量有限,而现在学校培养的目标几乎都是这类会展高端人才,而企业真正大量需要的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等操作性实用人才却少人问津……”由此可见,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应妄自菲薄,只要摆正心态、肯踏踏实实从小做起,凭借英语和会展专业的双重技能,仍然有机会在会展业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新建本科院校的会展英语课程虽然由于种种因素而步履艰难,但只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策略,相信这门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学科一定能够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璞璞.会展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2]矫萍.应用型本科高校会展英语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8).

[3]李娟.基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会展专业英语教材开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4]刘祝.论民族地区高校本科会展英语教材的建设[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3).

[5]蒋心和.会展毕业生期待走出就业困境[N].中国贸易报,2006年.

作者简介:

地方性综合院校 篇12

一、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1.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目前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医学本科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习环境不仅仅是课堂,而应是课堂、实验室、网络及社会现场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之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有控制权,他们可以选择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在对2008级143名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有50%的学生希望进入实验室,帮助他们加强理解医学理论知识,有90%的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因此实验室开放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2.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

医学是实验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实践教学,实验室便是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现有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式的缺乏活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方法上采用灌输式,指导教师对实验的各个细节完全交代清楚,学生则“照葫芦画瓢”单纯模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对本科医学生的调查中,也有学生提出现有的实验教学无创新,枯燥,实验课程太少,实验时间不够。通过实验室开放,可使学生接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从实验准备到实验结束,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实验室的条件,自行提出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并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并学会对现象的思考,从而在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3. 实验室开放是解决实验室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由于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学生的人数增加,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无法及时更新及补充,使得实验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一人一组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另外,由于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造成实验资源利用的不均衡性,有些实验室一个学期实验课集中,使得实验室数量及设备均不够用,下一个学期实验课时较少,实验室及设备又较闲置。实行实验室开放,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可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4. 实验室开放是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有效方式

实验室开放后,实验内容既可以是教学计划外的,也可以是对教学计划内必做实验的延续和提高,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开放实验的仪器设备的合理利用、开放实验的组织实施以及开放实验教学的质量管理都需要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不断探索及完善。为提高管理水平可利用管理软件对开放实验和仪器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开放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5. 实验室开放是开展医学通识教育的场所

通识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话、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意志的和谐发展。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除医学院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占据很大比例。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可利用其“健康教育”资源,向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医学通识教育,使非医学类大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增强保健意识,提高日常自我健康维护能力。这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扩大基础医学院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影响。

二、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

基础医学实验室自2007年开始实施实验室开放,开放运行模式经过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的阶段,并在不断模索及完善。

1. 实验室局部开放

实验室局部开放是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指定的实验内容开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这种开放形式是让学生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教学计划中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如分析检测实验室、机能实验室指导学生对普通药品的称量、缓冲液及各种溶液的配制。这种实验开放过程可以弥补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学生只做实验过程,不了解实验准备过程的不完整性,并可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实验项目的准备过程和实验目的,在正式实验过程中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实验分析中也能提出更为精辟的观点。

(2)教师指定的实验项目开放。这种开放形式是教师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指定一些教学计划外的实验项目,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扩展和辅导。如形态实验室的病理解剖学对2007级临床医学及麻醉学本科专业进行的“病案例讨论”“尸体解剖的个例分析”“肝脏的基础与临床”的实验项目开放。

(3)学生参与科研的开放。这种开放形式是个别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活动,或是参加九江学院质量工程中的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如解剖学教研室老师的课题“生物塑化技术在人体解剖标本中的应用”在暑期利用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后的尸体进行标本制作,用以陈列和教学。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吸收一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动手能力,为外科手术的操作增强了众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2. 实验室全面开放

由于实验室局部开放,开放范围窄,学生参与面小,基础医学实验室实施了实验室全面开放,具体措施如下:

(1)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工作时间及中午12点至13点30分。中午时间随时开放,工作时间为避免进入实验室时,开放实验与正常实验教学相冲突,实行提前一天向实验室申请预约,填写预约单。

(2)开放范围:基础医学各个实验室,对所有医学类学生以及非医学类学生进行开放。

(3)开放实验项目:医学类学生实验项目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学生自行选定。非医学类学生则指定一些通俗易懂的实验项目,如人体结构介绍;病理大体标本介绍;正常组织切片介绍;寄生虫标本介绍;生化检查人体血糖测定;人体血压测定;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介绍等。

(4)开放效果:开放一个月时间内接纳学生101人,其中非医学类学生53人。

3. 待开发的网上实验室开放系统

利用医学实验中心网站,建立一些虚拟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实验室网上开放,可使学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摸拟操作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由于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是一个需要专业计算机人员、教师、实验人员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复杂工程,有待今后研究实现。

4. 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开放的观念有待加强。实验室开放的本质是将实验教学从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只是增加实验时间、学生多几次进入实验室的机会。但是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理解不够,导致目前实验室开放不能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何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进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实验项目和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编写适合开放实验的手册或实验指导等,是值得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重视的问题。而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及灌输式教育,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如何成为实验室主人,如何在动脑动手的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也有待于宣传与培养。

(2)实验室开放制度有待健全、完善。实验室开放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实验室开放运行过程中,需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障。但是随着实验室开放的深入,出现一些相关问题,学校的开放制度却不能及时修订。如实验室开放器材消耗的经费问题、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开放实验效果评定问题、学生开放实验的成果激励问题;尤其是实验室开放后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如何核定工作量,如何给予奖励,都有待学校健全及完善有关制度。

(3)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有待提高。实验室开放后对实验人员及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向非医学类学生开放时,每个实验人员除了对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熟悉之外,还要对其他实验室的实验内容熟悉、了解,才能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这就要求实验人员拓宽知识面,提高实验技能,以适应实验室开放的要求。因此,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学校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结束语

实验室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使实验室开放深入开展,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模式,如何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都有待于研究探索。

摘要:实验室开放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实验室开放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为非医学类学生提供医学普及教育的场所,其运行模式有局部开放、全面开放。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医学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严薇,袁云松.加强实验室开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支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

[2]李艳酥.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验室开放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142

[3]胡雪琼,夏杏洲,黄和,等.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106

[4]乌功相.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101

[5]孙平,李帮琼,刘自忍.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7:43

上一篇:行政许可听证制度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