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2024-05-26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共11篇)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1

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时期。面对大众化高等医学教育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招生新专业的设置,规模的急剧扩大,许多地方医学院校面临着师资紧缺的难题。在这种形势下,为缓解师资紧缺的矛盾,许多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每年都会选留和吸收一大批年轻新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博士生,这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准备,也没有经过教育理论、实践的正规培训,一时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在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快新任教师成长的步伐,缩短新教师成长周期,使其尽快成长为一名符合医学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师,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帮助新任教师过好“三关”,缩短工作不适应期

新教师从学校毕业分到高校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一时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压力比较大。搞好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要尽快帮助新教师过好三道“关卡”。

“角色关”,即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向一名大学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要过好这一关,重要的是让新任教师尽快熟悉教师职业的特点,首先应帮助新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次要帮助新任教师深入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规律,过程,内容。再次就是要使新任教师了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及时调整心态,做好教书育人的思想准备,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缩短不适应期,尽快进入到教师角色。

“师德关”。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与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过好“师德关”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开展师德教育,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相关政策和规则,掌握学校关于教师方面的基本要求,使教师懂得依法履行教师义务,增强师德教育中的刚性因素。二是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通过演讲会,座谈会,读书会,开展争优创先活动等形式,创设一个宽松,向上的环境,增强凝聚力,激发新教师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新教师乐业、敬业思想和创新精神。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弘扬高尚师德。通过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向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的学习,可使新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确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请优秀教师、师德模范与新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经验交流,可使新教师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激励和鞭策新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教学关”。分配到高校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但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如何组织教学知之甚少。过好“教学关”,首先要帮助新教师抓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开展教学所应具备的功力,对一名大学教师而言,基本功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三字一话”的范畴,理解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编写教案、组织课堂教学、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板书设计、绘画板图、使用常规教具等,都是基本功内容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师基本功要求越来越高,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熟悉使用一门外语,开展双语教学,都是一名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其次要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教育工作,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尽快熟悉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各教学环节及讲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点,掌握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为新任教师拟定三个目标,指明成长方向

新任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渐进过程。新教师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能胜任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性阶段———进入教师角色,独立阶段———成为合格教师,创造性阶段———能胜任教师工作。为此要根据新任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

第一层培养的目标是“入门”。新任教师进校后,见习一年期满,转正定级,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这个角色,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初步具备有适应大学教学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熟悉教学常规和教学环节,弄清各项常规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掌握所教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能博采众长,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资历高教师的指导下,担任一门专业课部分章节的教学任务,教学上达到“站稳讲台”,能够满足学校对教师工作成效的一般要求。

第二层培养的目标是“合格”。新任教师工作2~3年内,要求能够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说课、听课、评课的一般特点。掌握大纲和教材,正确讲授一门专业课,能较好地把握所授知识的深度,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学基本功底扎实,熟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专业课CAI课件。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明确,能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具备一名大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

第三层培养的目标是“胜任”。在合格的基础上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3~5年内使新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色,会讲授一门以上专业课,会上各种课型,并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掌握说课、听课和评课的一般技巧,具备课堂教学机智和技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会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辅导,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够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善于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在专业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对新任教师实行“三制”,加速成长步伐

对新工作青年教师实行“三制”,即岗前培训制度,导师配备制和教学考评制是加快新任教师成长步伐,促进新教师早日胜任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

“岗前培训制”。新任教师刚刚加入教师行业,对如何开展大学课程的教学,怎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都还比较陌生。通过岗前培训,集中新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法》、《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高等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使新教师获得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能较快地了解并掌握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新教师步入教师行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明确医学院校教师所要遵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三是初步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教书育人的方法,为今后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导师配备制”。新任教师从大学毕业到大学教书,教什么,怎么教,教学工作应该做到哪些方面,这些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实践自己摸索,但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实行导师制,给新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和业务上的传、帮、带,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一方面指导教师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他们从事教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手把手直接指导新任教师备课、上课,给新教师上示范课,传授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可以使新教师少走弯路,缩短岗位不适应期,更快地过好教学关。同时,新任教师通过拜师学艺,也可从中学习到指导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自己进步。

“教学考评制”。学校对新任教师定期实施教学考评制,最根本的就是以评促进,以评促改,发现不足,及时改进。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表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看新任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培养,是否能履行教师职责,能否胜任大学教学工作。对新任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考核评估,考评侧重于教学思想认识,课堂教学基本功,教师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方法运用,驾驭教材能力,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基本规范,是否达到专业学科教学一般的要求。教学考评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提高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把新任教师磨练成为具备深厚的学术修养、为人师表的风范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独立性的大学教师。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希望和未来,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要不断探索新任教师培养模式,拓展新任教师培养渠道。在学校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新任教师一定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担负起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重任。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2

【关键词】高校;医学院校;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等学校发展中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随着各省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超前、加快发展的位置,使地方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科建设,在各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十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纵观各省地方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许多挑战,整体实力和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1地方医学院校近年来学科建设基本概况

1.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地方医学院校党政领导班子深深地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建设,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根本途径,因而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了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与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学科建设以大力支持,确保了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根据未来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目前实际,从提高学科水平、凸显学科特色和开发学科潜力出发,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医疗之间的关系,不断突出学科建设工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按照适应性、可行性、创新性、超前性、共生性原则,制定出学科建设长远发展规划,努力使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医疗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积极带动地方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持续提高。

1.3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地建设

学科建设要上水平,离不开实验室建设。近年来,地方医学院校为全面改善学科建设条件,大都在发展步伐快、建设项目多、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加大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力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的原则,切实加强实验室和研究室管理工作,对推进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一是选好、用好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羊”作用。二是合理组建学术梯队,对学术梯队的组成从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充满活力、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1.5 强化开放意识,加强对外交流,为学科建设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近年来,地方医学院校不断强化对外交流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专家教授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在学术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地方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大都是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成立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投资力度较大,但短期内还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科研条件薄弱的状况还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课题、前沿课题研究的进行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是科研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原创性、有影响的项目偏少。到目前为止,地方院校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较少,低水平的跟踪性研究还占相当数量,获得科研经费总量、学术论文数量、学术专著和授权专利数量不多,学术交流的层次不高、频度和广度不够,也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建设。

三是与处于省会城市的院校相比,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相对较少,不能为学科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基地保障,难以形成强大的学术竞争实力。这是目前影响和制约我院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是由于地域及待遇的影响,科技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科技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学术后备力量不足,暂时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稳定的学术梯队。

3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政府对学科建设宏观调控,进行分类指导。政府应把高校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综合考虑现阶段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对现有的本科院校做出科学判断,摸清各医学院校学科门类的实力和特色,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建设规划,统筹兼顾,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医学院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3.2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扶持政策,对各医学院校科研实力,诸如人才专业分布情况、特长与特色、科研优势、实验装备及实验室建设、前期科研成果等进行全面地实地考察摸底,从而制定重点培养的学科或确定重点发展的学科研究方向。在人、财、物上予以集中倾斜支持,争取在若干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国家级著名专家甚至世界知名学者。

3.3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实现高校资源共享。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医学院校仪器的利用率定期进行评估,不定期召开一定规模的座谈会,征求专家意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鼓励性质的管理政策,建立医学院校间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切实推进资源共享。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3

1 更新临床毕业实习管理理念

在考研、就业与实习时间的冲突下, 临床毕业实习严重受到影响, 学生为了考研、就业而淡化实习、实习走过场, 导致教师带教积极性严重受挫, 致使“学生不学, 教师不教”的局面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实习后期[1]。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统筹考研、实习、就业, 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观念, 建立新的临床毕业实习模式。在满足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基本培养要求前提下, 以较为灵活的选择实习方式[2,3], 针对不同的要求, 设计出不同层次实习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以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

2 分阶段实习, 严格临床毕业实习管理

科学安排实习内容, 将临床医学毕业实习按时间先后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

基础阶段 (1月-10月) :学生必须完成内 (传) 、外、妇、儿科实习任务, 取得规定的成绩, 方可出科。此期间学生不能以任何理由缺习、旷工;不允许任何学生以任何借口调换实习基地, 否则, 除给予严肃的处理外, 还将按实习考核进行考核。

巩固阶段 (11月-12月) :此期为复习考研、双选会等考试和择业时期, 学生思想极不稳定, 学校采取灵活政策:对完成基础阶段实习、取得规定成绩的学生, 在完善手续情况下允许参加复习考研、双选会、面试等, 但明确管理权限仍在所实习的医院, 安全责任在本人和家长;对不参加复习考研、双选会、面试等的学生允许选择其他专科实习或再次强化内 (传) 、外、妇、儿科中任意科室的实习。对没能完成基础阶段实习、未取得规定成绩的学生, 按规定继续实习, 不能请假以取得最低规定实习成绩。

3 人性化毕业实习安排

在安排毕业实习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我院系先以调研的方式设计出调查方案, 内容:①你认为哪家基地医院最适合自己?②第二个愿意到的基地是哪家医院?③为了保证学院的基地建设, 你认为是否每个医院均应该派学生去实习?④如果不能满足你的志愿时, 可否理解?根据以上调查结果,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特长, 在尽量满足学生的志愿情况下安排实习。经过实践, 总结归纳了几种安排实习的模式:①实习与个人意愿相结合模式, 即自己选择基地, 以外省学生为多;②实习与科研相结合模式:对少部分有创新潜力、欲专攻研究的学生, 可采用该模式, 安排到附属医院实习, 跟随导师边实习边做科研, 采取临床和科研能力两不误的培养方式。③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对于大部分学生, 采取该模式, 培养其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之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后, 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4 严格毕业实习培训, 保证毕业实习计划落实

4.1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开展实习前培训

调查研究发现, 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 到了实习阶段仍很茫然。因此需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这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思想保障。

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现状教育。我校地处西部, 是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由于扩招, 临床教学基地的数量明显不足, 教师教学意识淡薄, 教学水平不高是临床教学中的不足;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 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是降低毕业实习要求的理由, 反而更应该是强化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将就业于西部医院, 必须练就不依靠先进的仪器就能全面、正确诊治疾病的本领。因此, 结合西部地区医疗资源丰富, 病源广、病种多的显著特点, 要教育学生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 主动学习;教育实习队只要带教队长勤于组织、善于组织, 积极组织, 学生就有极大的机会观看很多病种、诊治很多病人、从事很多的操作、上很多的手术, 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积极开展的实习前技能培训。①在实习前两周, 对每个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基地医院的概况、优势学科、优势专业、管理组织等。②建立实习队, 培训实习队委、小组长、党团支部书记、支委等, 介绍有关实习队管理中如何提高团队生产实习能力的技巧。③培训诊断学基础知识:问诊、查体、病历书写、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基本技能;培训外科洗手、消毒、铺巾、切开、缝合、打结、换药、折线等基本技术。④培训《实习生手册》和《学生守则》主要内容, 以通过此内容建立各实习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让学生事事有章可循,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实习环境,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2 规范实习带教队伍, 强化基地医院建设

为保证毕业实习计划落实, 让实习质量得到保障, 必须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优质化的带教队伍;此外, 临床医学生是以诊疗疾病为主, 最终成为合格的临床大夫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意愿, 因此强化基地医院建设亦极其重要。学院规定各基地医院凡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高级职称的医师可申报我院的兼职教师。目前, 我院临床教学基地总数达57所医院。其中,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26所, 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有11所, 专科性三级甲等医院有9所。附属医院 (含非直属附属医院) 达到15所, 其中直属附属医院有3所, 非直属附属医院有12所;临床教学基地编制床位总数为29, 932张, 实际开放床位总数达38, 082张, 生均管床数达1∶8, 均超过了教育部、卫生部的规定。教师队伍实力雄厚, 聘有基地医院兼职教师1, 683名;兼职和联合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10名;基地医院拥有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259人, 各基地医院拥有省级或卫生厅重点专科有37个。临床医学生主要是临床医学系院即我院附属医院的学生, 为能更好的培养学生, 附属医院的教师经常与教学医院、带教教师保持良好沟通, 做到各环节、各级人员责任明确;定期召开由各实习基地领导和带教教师参加的年度临床教学基地工作会议, 总结和交流实习带教经验;通过基地医院骨干教师培训, 临床巡回教学等相互磋商, 互相促进, 转变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 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水平, 为培养合格的临床毕业实习生提供了重要保证。

5 建立实习监控体系, 保证实习质量

严格管理是实习质量的保证, 由于实习基地分布全省16个地市州, 还有部分省外基地, 导致直接管理的难度较大。在实践和探索中, 我们建立了分管院长-医 (科) 教科-教研室“三层次”教学管理体系, 在运行中积极推行“三结合”实习管理模式, 即带习队长、学生干部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学院定期和不定期的到实习医院检查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习情况, 组织专家到基地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建立积极反馈机制, 落实实习队长、实习队月汇报, 学生队长、带教教师随时汇报制度;定期执行基地医院间评查和教学督导专家评查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 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适当调整实习方案。同时, 我们建立了严密的实习带教制度, 切实加强学生、学校、实习基地三者的联系。要求带教教师以临床实景为基础, 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榜样, 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情操、严谨的临床逻辑思维、谦虚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沟通技巧, 从而全面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了实习带教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实行每3年一次的“优秀带教教师”评选活动, 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习监控体系, 保证了临床毕业实习质量。

6 建立实习考核体系

过程考核。创建科学合理的出科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的规范, 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实习成果。临床轮转的成绩评定办法: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 学生需提交一份自我总结、填写实习成绩手册、提交一份完整病例、进行出科考试。出科考试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技能考核又分床旁考核和操作考核两块。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报告、实习期间表现、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进行评价打分。

终结性考核。所有实习科室出科考试合格学生, 获得进行终结性考核资格, 在毕业前参加学校集中举行的客观结构化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 10站考核, 平均成绩大于60分, 且至少6站合格, 通过终结性技能考试, 准许毕业。

7 毕业后毕业生质量调研

我校毕业生历来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牢、临床技能精、外语水平高、科研素质高、作风严谨踏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经跟踪调查, 用人单位对我校近3届毕业生满意率为92.9%, 其中“三基考核”平均成绩89分;据卫生部医学信息中心统计, 2008年, 1, 555名泸州医学院学生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70.29%,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 参加考试的16门课程中15门课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6门课程平均得分比全国平均分数超过12分。表明我院学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临床疾病诊治能力较强, 但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模式仍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南平, 肖长义, 刘先哲, 等.改革临床实习模式保证医学人才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6) :13-14.

[2]何新荣, 王益玲, 黄合婷.高效校扩招大环境下分散实习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1) :50-51.

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4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SWOT分析

1劣势分析

1.1协同创新不足。由于地方院校和政府、院所以及企业的协同不足,实践教学开展困难。一方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地方资源有限。一般地方很少有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

1.2核心竞争力缺乏。地方高校受其自身层次和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与全国重点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素质有差距。同时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实践能力又比较欠缺。所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培养未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3实践师资队伍缺乏。人才队伍引进的重点是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注重科学研究水平忽视实践水平。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不足。另外由于政策的导向,教师自身普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

2机会分析

2.1高等教育得到广泛关注。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方政府也意识到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且地方高校也是本着服务地方的`理念而成立的,更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另外,据调查,“子女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居民投资意向和储蓄目的的第一位[1]。这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

2.2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事实证明,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本科生是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很多企业都反映专科生基础太薄弱,素质亟待提高。这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提供了市场需求。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管理人才紧缺,市场需求旺盛。

3威胁分析

地方高校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重点院校、职业教育学院、同类院校等。地方高校不具备重点院校的“名牌效应”,也没有职业学院的实践条件,而层次相当的同类院校数量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因为多与重点大学办学定位向相似,已面临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对人才水平要求的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若不能满足学生和市场的要求,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策略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5

一我校学位授予资格审核体系的构成

本校依据八零《条例》,建立了学位课程考核、外语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在学期间发表论著、学位论文考核为核心的申请硕士科学学位的资格审核体系。其中学位课程、专业技能考核以校内评价为主,而在外语、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考核中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国外、国内、省内不同层次高等医学院校的科学学位授予体系都有各自特点,为借鉴其它高校的成功经验,现将有代表性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我校的学位授予条件的核心内容总结为表1。

表1中列举了国外和国内一流医学院校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高水平院校广西医科大学以及桂林医学院的学位授予体系中在学位论文、外语考核、发表文章三个核心环节的审核条件的对比。表中显示,东京医齿大考核内容较少并全部为校内审核,北医部分引入外部审核机制,广西医大和桂医都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

笔者曾留学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该校是1928年建立的国立大学,该校综合实力在日本医学类院校中排名第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亚洲排名第一。在这样的高水平大学里成为教授需要在学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多方面出类拔萃,因此在学位论文审核方面校内教授完全有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北京大学医学部与东京医齿大在学位论文评价方面是相似的,但在外语考核、发表文章做了相应的要求。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的师资能力相对薄弱,都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我校借助社会学术公共平台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全部由外单位专家双盲评审,实行双票否决制,对外语、发表文章也做了严格规定。

二外部审核机制与内部评价体系在我校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1学位论文评价机制

我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包括开题报告、研究进展汇报(期中考核)、论文答辩。开题报告与进展汇报均由校内专家评审,而进入论文答辩阶段后我们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包括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答辩委员会组成。

学术不端检测。为防止学位论文出现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我校借助社会公共平台“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只有学位论文系统文字重合率≤30%的,方可申请正式答辩。我校近几年的检测中出现一些文字重合率大于30%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对学术引用不规范引起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将可能涉嫌学术不端的学位论文检测出来,禁止参加答辩,以保障学位论文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同时也提高研究生对学术引用的认识,避免出现非故意的抄袭行为。有研究对这种检测的效果进行调查,有79%的被调查者(68%以上拥有副高以上职称)认为对遏制学术不端有效,一定程度上保障学位论文质量[1]。

双盲评审。各个高校都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所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2,3,4]。我校目前的培养规模相对较小,采取将全部学位论文送到外单位进行双盲评审。即将隐去导师和研究生姓名、学科的论文交给2名校外专家进行评阅。我们实行双票否决制,即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如果出现2名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则视为评阅不通过,不能申请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当出现有1名评阅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则需再聘请1名校内专家对该论文进行盲审,获得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近几年的双盲评审中出现过1例2名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学位论文,我们取消了该论文的当年答辩资格,严把培养质量关。

答辩委员会组成。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般由本校专家组成,而且导师也可以作为副审参加答辩。基于其校内专家的高水平的学术能力以及严谨的学风,这种评价方式依然能够保证对学位论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地方医学院校存在导师能力参差不齐等情况,因此往往规定答辩委员会中外单位评审专家必须占一定比例。我校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为5名,由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其中有2名应是校外专家。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组织程序提高对学位论文答辩的客观性,加强对答辩的严肃、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避免出现人情分、互相照顾的现象,使答辩流于形式。

2外语考核

依照八一《办法》,我校要求研究生必须通过下列英语考核之一:国家六级考试;学校硕士学位英语考试;在学期间发表英文SCI、SSCI论文。国家六级考试和学校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考核学生的公共外语能力,而如果发表英文SCI论文,我们也认定其达到了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水平。

3发表文章

依照八零《条例》规定,我校规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领取学位证书前,必须在省级以上期刊(含省级)上发表综述或论著1篇。我们认为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虽然可以考核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术型研究生应该掌握的论文写作能力,这是其将来成为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关于建设符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国外和国内一流医学院校的学位授予审核一般为内部评价体系,而地方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学位授予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中,积极引入外部审核机制,以期客观的评价培养质量、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的考核结果不受人际关系、人情等因素影响,对研究生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出现一例双盲评审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失去了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对全体研究生的触动极大,客观上促使研究生必须做好科研论文,保证了学位授予质量。在答辩委员会组成中,外单位评审专家占一定比例。但是校内专家占多数的情况,能否避免出现人情分、互相照顾的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调研。是否可以增加校外专家的比例达到占多数,或者建立校外专家库随机选择评审委员,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思考。

国内多数高校把学位外语、文章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我校也对外语做了相关规定,考核多针对公共外语,对专业外语能力的考核方法也在探索之中,目前考虑在二级学科设立专业外语资料库,然后在该资料库中随机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加入对研究生外语的考核总分中。我校对研究生发表文章也做了相关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虽然可以考核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术型研究生应该掌握的论文写作能力,这是其将来成为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本文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的学位授予审核机制,包括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答辩委员会组成、对外语及发表文章等的规定。这种管理方式的实质是设置层层关卡,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地方医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然而在国外或国内高水平大学中,较少有这些规章制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往往取决于导师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期望在提高导师素质、学科和专业建设等各方面研究生培养能力之后,弱化行政管理[5],取消各种关卡后仍然可以达到研究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兆斌,李天鹰.我国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调查分析与完善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3(3):106-111.

[2]常宝英.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50-52.

[3]解飞厚.研究生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3):57-60.

[4]肖强,邓砚,蒙怡,王云,黄宗海,刘勇.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结果分析与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6-8.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6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逐渐升温, 为了体现“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 各高校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一些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力图改变原来的单一学科造成的招生生源不足, 学科发展受阻, 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纷纷以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生长点, 积极发展近医或非医专业, 逐步向多学科综合性院校趋势发展。以新乡医学院为例, 除医学外, 学校还有理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其他地方医学院校也是在以医学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多学科教育, 形成多学科、多维发展的格局。

1 我国医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第一次自1982年开始, 历时5年, 于1987年完成了各科类本科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 专业种数为671种;第二次调整于1993年完成, 并于当年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专业种数为504种;第三次调整于1998年完成, 专业种数由504种调整到249种[1]。

我国开始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始于1952年。到1953年初, 全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 其中医科为4种。1955年增设了儿科医学专业, 并将牙医学改名为口腔医学专业, 医科专业数共5种。1956年增设了中医专业, 医科专业数共6种。在此阶段, 各专业的修业年限得到了调整, 除口腔医学、药学专业为4年外, 其余专业均为5年[2]。

1958-1962年间, 医科专业数从8种增至19种类。这一阶段, 医科专业数发展较快, 主要表现为药学类专业数的增加 (如新增药化、化学药物制造工业、抗菌素制造工业、制药工艺等) 和中医类专业数的增加 (如新增中药、正骨、针灸等专业) 。1963年9月, 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关于修订 (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 (高等学校绝密、机密专业目录) 的报告》, 增列了一些国家建设所需要的新专业, 调整了一些专业的业务范围, 归并了一些过窄的专业, 统一了专业名称, 对部分专业称呼进行了订正。在《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 医科专业共10种, 即医学、卫生学、儿科学、口腔医学、中医、药学、中药、药物化学、护理、医学检验。1964年, 增设了蒙医学专业。1965年, 全国实际设置医药本科专业11种, 共布点103个[2]。

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及专业设置均处于混乱状态。直到1977年, 全国普通高等医药院校才开始恢复招收正式本科学生, 从此高等医学教育才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 全国普通高等医药本科专业设置共20种, 在1963年《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设置的10种医科专业的基础上, 新增加了五官科学、煤矿医学、卫生检验、毒理学、针灸推拿伤科、药理学、药剂学、化学制药、抗菌素制造、化学等专业。各专业布点共180个。到1986年, 医科专业数增至48种, 专业布点总数共333个[2]。

1986年, 为尽快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目录, 国家教委组织了大规模的医药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1987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本科专业目录》共分为10大类57种, 其中试办专业10种[2]。此次专业目录修订, 合并了一些相近的专业, 增设了一些新专业, 统一了各专业名称, 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规范了各专业学制。

1989年, 为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国家教委组织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 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专业目录》。此次专业调整幅度较小, 基本上仍沿袭1987年的专业目录框架。该《专业目录》共设9大类, 37种专业。但此次修订的专业目录, 从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减少各专业总的布点数, 专业种类减少的幅度也不够大, 仍然存在医药教育本科专业面不够宽、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够强等问题。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 专业范围过窄等状况, 从1997年4月开始, 教育部全面组织对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 在立项研究、分科类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形成了新的专业目录。在1998年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中, 医科专业共8大类, 16种专业 (不含分布到其他科类中的专业) 。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是历次《专业目录》修订中对医科专业设置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基本上体现了我国医药卫生专门人才的类型需求, 专业面得到了拓宽, 医科毕业生的适应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2]

2 一些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比较

截止2007年, 地方医学综合院校 (不包括独立院校) 共有 56 个, 地方中医类院校 (不包括独立院校) 共有 23 个, 各类地方院校均根据市场需求对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进行了设置, 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开设已经达到了 45门, 其中开设比较多的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英语、汉语等专业, 还有一些专业仅有1-2个院校开设, 如俄语、电子商务、日语等。

56 所地方医学院校中, 大部分医学院校是以目录内专业为主的, 专业开设最多的是泰山医学院和温州医学院 (见表1) ;非医学专业开设比重较大的院校有温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 均达到了该校开设专业总数的 50%以上 (见表2) ;医学相关专业设置比重较大的有首都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等 7 个高校, 均达到了该校开设专业总数 20%以上 (见表3) 。23 所地方中医类院校中, 大部分院校如成都中医药大学, 开设专业达 20门以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比例均较少;非医学专业开设比重相对较大的院校有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数据来源:教育部《2007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大全》

3 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及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卫生服务水平及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等, 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调整专业设置, 加强专业建设成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过程中, 积极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加大对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 体现出了“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与此同时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如:缺乏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不明显, 综合实力不强;热门专业布点不少, 但办学水平不高等等。

优化调整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专业结构, 既要体现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教育特点, 也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教育特征。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 要在认真分析评价自身实力和优势的基础上, 合理地设置专业 (包括专业方向) , 并将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起来, 优化课程体系, 重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应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以专业内涵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 确保新设专业的办学水平。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努力培育和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专业, 并依据自身的优势设置专业, 在有优势且师资又较强的学科门类上多设一些专业, 从而形成专业结构上的优化布局。

摘要: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逐渐升温, 为了体现“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 各高校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一些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力图改变原来的单一学科造成的招生生源不足, 学科发展受阻, 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纷纷以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生长点, 积极发展近医或非医专业, 逐步向多学科综合性院校趋势发展, 形成多学科、多维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宾齐.农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0) :64-67.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7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调查

教学管理人员是地方医学院校行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 [1]因此, 审视教学管理队伍现状,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地方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 以某地方医学院校专任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就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及发展需求展开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9份, 收回问卷49份, 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合理 。

学校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49人 (不含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队伍稳定;具有高级职称者24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0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1岁。

2.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培养情况堪忧。

调查显示, 近三学年来, 教学管理人员攻读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新近人员均为研究生, 且在岗人员大部分已完成学历提升。进修人数虽逐年增长, 但所占比例十分小。

3.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调查发现, 虽然教学管理人员发表论文和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获得奖项的成果非常少, 这主要是由于教学管理人员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 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指导, 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议

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事关地方院校教学质量, 必须多管齐下,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1.完善岗位职责 , 规范教学管理。

学校应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岗位职责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规范教学管理, 坚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 实现职责、管理、服务、落实四到位, 确保教学计划及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2.注重能力培养 , 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应积极支持各层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育理论、教学管理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 扩大视野, 提升素质;利用假期组织各院 (系) 分管教学的负责人、教学秘书和教务处工作人员, 对教学改革某一方面的主题进行研讨, 总结教学管理经验, 探索教学管理规律, 了解国内外教学管理的最新动态;利用假期实施教学休假, 缓解职业倦怠;根据在教学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对各院 (系) 的教学秘书进行不定期培训;积极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学习、进修、攻读学位, 使教学管理人员逐步确立创造性思维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

3.建立激励机制 , 优化队伍结构。

学校要关心、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将教学管理队伍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职称评定、奖金发放、评先评优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发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全面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8

1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1.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地方培养合格医药卫生技术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目前, 国内地方性医学院校管理运行体制多样, 层次不齐, 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甚至缺乏临床医学本科培养的经验, 缺乏综合性大学管理模式下临床医学培养经验。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对自身实际、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等认识不足, 容易受到综合性大学总体发展水平和培养理念的影响, 甚至受到理、工、文等其他学科的影响, 缺乏客观自评和调查分析, 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 定位不清。在临床医学教育方面, 表现为培养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清晰, 培养目标不明确[1], 专业方向单一, 没有各自特色和专业倾向, 重复培养和不均衡培养, 院校之间出现了不必要的竞争, 发展不协调, 不利于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总体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各级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汲取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把握时代需要和国家政策, 积极开展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策略研究。必须从学校性质、管理运行机制、自身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所处地区、学生来源和去向、临床医学专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客观自评,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作为地方性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倾向于“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有别于部属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 必须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 真正紧贴当地实际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需要, 突出地方特色和 (或) 民族特色, 这是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保持发展优势和获得支持的首要保证[2,3]。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临床医学教育的投资积极性, 弥补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投入不足, 又可以促使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更积极更主动地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水平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办学方向。有利于建立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避免临床医学教育与地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相脱节[3], 也有利于地方性临床医学院校自身培养特色的形成, 避免和部属院校以及其他地方性医学院校竞争, 更有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总体上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

2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2.1 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属于“计划模式”, 人才培养成本较低, 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发展就业等方面缺乏客观调查分析, 考评机制不合理, 缺乏监督机制。随着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部分医学院校引入了市场调查和学生就业理念, 但是受传统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院校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目前已经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平衡、省市地区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不平衡、专业方向之间不平衡等现象, 影响了毕业生的合理就业, 影响了临床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快速发展。地方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如何适应我国各地区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发展需要, 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2.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的特点[4],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 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众所周知,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作为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 主要从事什么专业的学科研究和主要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 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确定[5]。针对这个问题, 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 作为发展规划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设立科研基金, 经常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到卫生行政单位、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教学基层、街道社区进行调研, 充分听取各层次单位和个人对学校临床医学教育的意见与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发展优势, 本着以“学生和就业为中心”的原则, 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有一定创新精神”, 有志服务于各级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各级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在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 要根据地方需要、学校实际、发展趋势,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彰显时代特色。可以这样说, 学生就业是地方性高校存在的基础, 特色则是地方性高校快速发展的保证。

3 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3.1 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为地方性医学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6]。但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施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尚处起步阶段, 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 没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可以借鉴[6]。有学者通过调研, 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学生对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效果并不认同, 收益不大[7]。主要表现为部分导师对职责不清楚, 导致带教过程方向不明确;部分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充分, 把导师的指导当成负担, 以至于师生沟通不良;导师的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完全一致;导师带教人数过多, 师生双方都不够主动, 见面时间间隔太长;导师责、权、利不均衡, 导师的积极性偏低, 缺乏完善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7]。更有甚者, 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由于各种原因, 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被其他文科、理科、工科院校所“同化”, 忽视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放弃了“严进严出”的考核标准, 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 甚至“低分低能”, 无形之中延长了毕业生的临床培养周期, 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 造成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不满。

3.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无论是从职业教育、中国传统医学还是从科学发现来看, 师徒制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师徒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把手”教学、个体化教学、现场和实物教学[8]。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应用性较强, 十分适合“师徒式”教学,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为“师徒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 临床医学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业越分越细, 这就对导师制和师徒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性医学院校要牢记培养目标和定位, 以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 以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 淡化课程意识, 适当进行课程整合或重组,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和时间浪费。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元素和师徒制教学, 完善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新型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对学生在思想生活、专业选课、学年规划、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技能培训、学位论文、科研方法、考研和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和“师徒”式教学。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本科生导师的待遇。尽量选择责任心强、临床和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不同专业的导师内作“双向选择”。例如, 妇幼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倾向于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作导师, 以此类推。集体授课的基础上, 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 采取分散式、个体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导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指导记录和学习记录, 开展双向评价。学院加强监管, 定期检查和考评, 列入教师和学生年度考核指标, 采取奖惩制度, 年终总结, 不断完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允许老师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 鼓励老师尽量采用现场和实物教学, 利用教学模型、病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医院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临床意识, 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鼓励老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争取做到边学边消化、现场掌握, 毕业后就能上岗, 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4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4.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实效、重医学专业教育而轻医学人文教育、重传统道德而轻职业态度和价值的现象[1,9,10], 对临床医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所以,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 纳入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另外, 教学医院选择标准不严, 缺乏制度建设和有力监管, 教学医院普遍存在重医疗而轻教学的现象, 见习实习流于形式。其三,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法律意识增强以及医院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限制了学生实习期间自主操作的机会。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下降, 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格格不入, 地方性医学院校教管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临床医学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 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既要抢抓机遇,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又要积极规避其他学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培养目标, 时刻牢记医学的神圣性和临床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校既要注重专业教育,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又不能忽视医学人文教育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尤其是医患关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临床实习、见习效果的好坏, 院校教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 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附属医院、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在加强教学医院的建设的同时, 同时加强对教学医院的监管, 确保教学医院坚决贯彻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严格按照各科实习大纲的要求,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加强出科考核的监管。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 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培训。例如内科实习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开医嘱、常见诊疗技术等。外科实习必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治疗操作和常见手术, 包括清创、换药、包扎、止血、缝合、拆线、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等。加强临床教师的培训培养和继续再教育工作, 建立一支医、教、研、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尤其应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 重视临床医生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带教医生待遇, 奖惩分明, 吸引更多的德高医精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 面对新形势, 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 适当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元素,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佟凤芝, 刘希龙, 刘明开, 等.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3 (3) :17-23.

[2]肖纯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9 (9) :33-34.

[3]姚华英.立足海峡西岸建设构建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福建高教研究, 2009, 5 (5) :34-36.

[4]纪望平, 周清华.中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其走向[J].理论纵横, 2007, 6 (5) :26-27.

[5]陈小虎, 屈华昌, 邵渡.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2 (2) :58-60.

[6]王健, 孙琳.学分制下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1) :97-100.

[7]戴琴, 张翠华, 周厚秀.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1) :27-29.

[8]张卫民.职业教育呼唤师徒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2 (2) :13-15.

[9]吴云, 戴洁, 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4) :27-35.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9

一、问卷编制与实施

以某地方院校252名教师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对教师的“对专业发展现状”、“对职业规划现状”、“对职业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回收问卷17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有效率为69.05%。

二、调查结果

1.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向调查。

调查发现,93.7%受调查的青年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意向,但不同学位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愿程度存在显著差别。硕士、学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大多有意愿或较强意愿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博士层次的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呈现两个极端:或强烈渴望继续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学习,或完全无意继续学习以提高自身水平。

2. 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现状调查。

该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未来3~5年都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阶段目标,但高达71.3%的教师对自身未来发展仅有粗略规划,只有1/5左右的教师有明确详细的规划,还有6.9%的受调查青年教师对自身未来发展完全没有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校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职称晋升、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成长。对评职称最苦恼的问题是科研能力不足,其次是没有时间科研。高校教师应当树立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观念,但现实却是科研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唯一具有价值的评比条件,是教师晋升职称的依据,而教学却摆在一个极其不显眼的位置,因而学生的成长逐渐被教师遗忘。

3. 青年教师职业心理调查。

调查表明,该校青年教师并不认可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观点,仅有0.6%的受调查者是因为教师社会地位高而从教的。原因可能是:一是青年教师多处在家庭、事业的建立初期,人脉与社会关系仍欠缺,普遍压力较大,社会优越感并未真切体现;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收入决定社会地位。教师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员无形中接受了这一标准,目前教师收入相对较低,所以对于自身的社会定位就降低了。

根据单因素方差检验,P=0.01(<0.05),各教龄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存在显著差异。教龄低于3年的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相对较强。教龄在6~10年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最低,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强。

三、讨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自主性,没有明确的自身未来职业规划,不同教龄的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别,大部分青年教师背负着“科研压力大”、“购房还贷任务重”、“经济收入低”三座大山,学校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青年教师和谐发展。

1.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指出,要“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师德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开始的第一课,对于其职业认同感、心灵归属感和未来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决定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否开展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从而发挥高校的功能,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目标。[2]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考核、评价、监督和保障等机制;广大青年教师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言传身教,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设立教学发展中心。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地方高校应尽快在校内设立独立建制、层次分明的教学发展中心,一方面,建立健全机构。学校和院、系、教研室均相应地建立教学发展中心。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侧重宏观管理,为各学院教学发展中心提供经费保障,系、教研室教学发展中心重点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中心可以开展分类别和多样化的教学发展活动。如为教师提供关于教学研究的阅读材料,为教师提供个别咨询,为院系制定教学改进战略提供支持与帮助,开展新教师适应、教学发展研讨、良师传教、教师教学技术发展培训会等材料。[3]

3. 建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

专业学习社群是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使教师承诺共同的理念与目标,并承担责任、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的组织。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分享合作是其本质特征。在专业学习社群中,青年教师扮演了“学生”和“教师”双重角色,通过协作学习、教学反思等活动,与社群其他个体共同学习和分享实践,提高了自身发展水平;使自身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际上就是自身专业自主的生长与发展。[4]

参考文献

[1]韩柳洁.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困境挣扎在科研和生存压力中[N].人民政协报, 2012-12-24.

[2]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1) .

[3]国际教育发展联盟会议文集[C].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保障高级研讨会, 北京, 2009.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10

关键词: 地方医学院校;自主学习;现状;对策

一、前言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指令性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因此教育不能只注重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的预备队和生力军,面对医学这个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为医学生,必须有足够而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由于医学是一门更新十分迅速的学科,作为未来卓越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以及研究问题的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医学生培养自己够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学所提倡的相对于传统学习模式的一种现代化学习理念,对促进医学生最大效率的自主获取知识,并主动运用于临床,对医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育模式至今仍然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尽管考上了大学,但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而地方院校大学生最后录取,分数偏低,学习能力也相对不高。因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基于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往往处于放养的教育状态中:学习的任务突然减轻了,老师和家长也不会施加太多伍力,被赋予的自主管理权力反而让大学生们面临着诸多困惑,不知道大学生活该如何过,该干些什么?因此,地方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控能力差,学习依赖性严重,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解决教学中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伊始,往往不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不了解大学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包办”模式,缺乏自主学习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尝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需要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级时就深埋并扎根,自主学习习惯也应从一开始就逐渐养成,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学期间甚至以后的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医学生的学习与中小学阶段的填充式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的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掌握一定的学技巧,在学习中遇到难点、疑点,学会通过用教材、网络等方式查询资料;另外,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讨论与求教相结合,记笔记、找难点,读书时采用粗略快读、细读、精读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3、改变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进步,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笔试成绩是唯一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表面化,并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要真正使评价促进学习,可将综合评定与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可包括专题讨论、课外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此外,除了综合考核外,可以在课程中段安排相关主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査找资料,针对其在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口头表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进行评价;并且在关注他们结论的同时,也注意分析他们的思维过程,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早期接触临床。目前,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仍釆用的是“基础——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忽略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的交叉和渗透,存在基础与临床相脱离,理论与实际衔接不好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五年级即实习阶段的各项分值都明显高于其它四个年级,这说明实习阶段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作用,所以早期接触临床可能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保持现有的课程设置情况下,实行“早期接触临床”对医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弹.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训练”[J].外语界,1999.(3).32~38

2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3 张天一.苑文英.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103~105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11

对医学院校而言, 医学人才需求相对饱和, 就业竞争激烈, 尤其在SARS过后, 人们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量医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后, 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岗位?这一类人才将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医学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作为与医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 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引航者。因此, 辅导员的科研创新素质也必须不断提升, 跟上时代步伐。

1 地方医学院校辅导员的科研现状

进行文献查新,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目前最大的科研数据中文资料库) 检索为例, 输入关键词“辅导员”及相关研究机构 (地方医学院校) 检索, 结果见表1。

注:“单硕权”指单独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授予权

从表1可以看出, 我校虽无单独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授予权 (以下简称“单硕权”) , 可是辅导员相关研究较多, 论文公开发表最多, 和有“单硕权”的地方医学院近似, 远远高于无“单硕权”的地方医学院, 说明我校此类科研实力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并且起步较早, 于1996年开始研究。

从宏观上来讲, 我国辅导员科研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同其他专业相比, 仍显得微不足道。实际上, 其他专业教学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技能, 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受教育者的灵魂, 更应当重视科研, 因为没有比塑造人的灵魂更艰难的工程了[2]。

2 辅导员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能力低

近年来, 教育部采取一些政策,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学历迅速得到提高, 加之其他原因, 现辅导员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硕士, 而且随着职称制度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不断提高, 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在不断上升。但与学历、职称的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科研能力并没有提高, 著述少, 没有创新成果。我校除了极个别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有较深研究外, 其他科研论文均为肤浅的描述性研究。

2.2 科研成果少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成果呈现“三多二少”, 即理论性成果多、工作总结性成果多, 理论联系实践的成果少;新问题的研究成果多, 老问题的研究成果少。其中的理论性成果虽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但过于理想主义, 缺乏可操作性, 没有实践指导意义。工作总结性成果一般由那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如辅导员或兼职教师完成, 事先没有理论指导, 多是无心插柳式的成果, 因而没有理论深度, 只有个案效果, 没有推广价值。我校基本未见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鉴定成果。

2.3 科研立项难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立项难, 因为科研项目来源少, 科研项目数少, 科研经费少。因此一些有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为争取课题、争取经费, 放弃思想政治教育科研, 纷纷向其他专业靠近, 如兼职思想品德课的向伦理学或政治学靠近, 兼职形势与政策课的向政治学靠近, 诸如此类, 以至有学者评价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 ,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普遍的现象,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之一的辅导员更是不能避免。我校辅导员承担的省部级思想政治教育项目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厅局级立项每年不超过2项。

3 辅导员的科研现状形成原因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在大学里, 在“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以学生为本”已成为办学指导思想的情况下, 辅导员群体又多为年轻人, 无论是从人们的心理上还是实际工作范畴, 他们总会被视为“校园边缘人”, 他们所从事的只是不可缺少的“副业”。“铁打的学校, 流水的辅导员”已是很多高校见怪不怪的现象。所以, 在辅导员群体不稳定的情况下, 很多即使有科研项目的辅导员也难以真正的将研究深入下去, 取得更大的成果。

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越来越多, 辅导员却越来越少。一个辅导员最多要带300到400名学生, 想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困难可想而知。工作不论白天黑夜、周末假日, 只要学生在校出了问题, 第一时间总会找辅导员。众所周知, 辅导员工作繁琐、事无巨细。整日疲于应付日常事务, 甚至是突发事件, 难以有空暇时间去充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偶有时间, 也不能全心投入, 要时刻准备接听随时都有可能打来的电话。辅导员还要像行政人员一样坐班, 并且辅导员的工作地点也不仅仅局限在办公室, 校园内、宿舍里时常是他们临时办公之所。可以说, 他们的任务量和工作压力远远比任课教师要大, 过多事务性的繁琐工作淹没了本来可以用来从事科研创新的时间。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强。当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迫于无奈, 很多毕业生选择去高校做政治辅导员, 他们本身并不热爱学生工作, 但有苦于就业形势严峻, 只好委身于高校辅导员, 并以此为跳板, 将来继续考硕考博, 到时再做出选择。怀有如此想法的辅导员很难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份事业中。所以很多辅导员抱着学生管理工作“得过且过”的思想而谋其他之出路, 不能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份事业来奋斗, 当然更谈不上做科研创新工作。

4 高校辅导员提高科研素质的对策

4.1 稳定辅导员队伍

要进一步拓展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发展机制,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或者说大量择业毕业生对辅导员工作兴趣度不高, 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辅导员这份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出路何在, 难以寻觅。因而, 解决好出路问题, 是安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 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 可以通盘考虑, 在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注意综合分析、用其所长、各得其所。对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在“高”上下功夫, 探索更加务实的出路:①以向学校党务、政工和行政管理队伍分流。②积极向省直机关有关部门推荐、输送。③补充到业务教师队伍, 从事教学或科研[4]。

4.2 确立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的基本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科研素质要求有其特殊性, 应作具体分析, 既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专职研究人员和德育授课教师的要求, 又要与一般管理干部的要求区别开来;既要考虑到辅导员科研的历史特点, 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要求;既要树立新的规范标准, 又要兼顾大多数辅导员现实条件。应该特别注重应用性和理论性的提升。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熟悉学生, 了解学生, 知道理论如何联系实际, 同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又可以应用到指导新的实践中去, 拥有“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的优势, 这是专业研究人员所不能比拟的。高校应主要关注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科研, 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成才、创业人格、人际关系、友谊与爱情、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等问题[5]。实践表明,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特点最适合他们进行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 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 而且在此领域更容易出成果。我校2006级公管班的“小组管理模式”和2006级麻醉班的“班务集体制”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成果。

4.3 为辅导员科研创造有利条件

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的重要性。没有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单靠辅导员自身的努力收效甚微。要在政策上、制度上落实, 保障和鼓励辅导员参加科研。辅导员参加科研是一个新生事物, 要大力扶持。要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作为评定其绩效的重要指标, 在辅导员队伍中间造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最后, 学校要要根据人力资源原理重新明确和划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重点, 保证辅导员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目前, 考虑到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特殊性, 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招标单独划出经费20万元, 设立辅导员骨干支持项目20-30个, 由高校一线辅导员自拟题目, 省级教育部门、学校审核, 推荐上报。研究期间, 将由教育部为中标者配备专门导师给予一对一指导, 研究成果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评审后正式出版[6]。这是一个辅导员全面参与科研的好苗头。我校应该在保持同类院校原本领先的研究优势下继续领跑辅导员科研这一块, 用前瞻性理论指导实践, 为创新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莹莹, 邵霞琳, 谢春英.新时期辅导员工作角色及能力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29) :141-142.

[2]孔祥清, 吴冰, 轩辕秋艳, 等.试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演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9) :81-82.

[3]余仰涛, 熊习岸.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应当正视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 2003 (7) :112-116.

[4]张廷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6) :91-92.

[5]刘兵勇.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能力建设的新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61-63.

上一篇:丰田生产模式下一篇:会计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