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2024-06-10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精选12篇)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1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高校划分类型,地方工科院校属于多科性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性、社会服务的地方性、科学研究的实用型是其主要特征[1,2]。重庆理工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型工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定位充分满足重庆市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为重庆市地方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本科教学是地方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水平是立校、强校之本。要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构建合理、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目前,对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现有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特征[3,4,5]:(1)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评教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种模式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教师被置于主导地位,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2)分数化的评价标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分数化评价方法受到了各国学者和广大教师的批评,苏联合作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分数是片面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危害性[6]。(3)教学评价偏重对课堂教学范畴单一的评价,淡化了对创新的指导意义。由于受制于学科课程及其对测验的规定,非学科课程(创业、实践等学科课程规定之外的任何创新行为)缺乏对其过程和结果的系统监控和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缺乏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的环境也无形中被淡化。因此,基于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中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成绩评定标准、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等因素,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重角度,建立教与学双元互动的评教体系,为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一个参考。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能将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创造性地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和经济效益的专门人才。对这种人才的能力要求十分重要,既要满足掌握明晰的科学知识,又会非常熟练地掌握隐性知识,就是技能。他们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在基础理论方面比高职、高专教育要厚,但比研究型本科教育要求要低;在专业口径方面比高职、高专教育要宽,但比研究型本科教育要窄。这种人才既能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应具有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理论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对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创新,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他们是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者、实施者、实现者和革新者。他们的存在能使科学家、工程师的很多理论成果变成工人的实际操作技术。

二、教师评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目前,在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体系考核重点放在教师身上,放松了对学生的监管和评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和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根深蒂固。从传统角度来讲,对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进行重点考核合乎逻辑。但是,这样的逻辑关系要建立在受教育的主体必须理性的前提下,当满足这种前提条件时,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监控行为才行之有效。

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受教育的主体是理性的,那时学生都是对知识如饥似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精英教育沦为大众教育,特别是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主体行为和思想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从以前的“我要学”转变成了“我不学”或者“我退学”阶段。受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发生了本质变化。因此,用教学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教学过程中受教育对象行为和思想不再理性的因素。仍采用精英教育时期的考核评价方式已不能再客观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举例而言,教学水平效果很好的教师遇到了非常不爱学习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其教学效果就很难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很难在教学评价体系指标中展现。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不公正。基于学生的非理性因素,教学评价考核应当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因此,我们设计了如表1 所示的教师评价学生的体系指标。

在进行表1 设计之前,我们曾进行过调研:以某门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满分100 分,成绩评定依据为:平时分数占30%,由出勤、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三个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卷面分占70%。从个人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严格执行考勤、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来给出学生30 分的平时成绩,对很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不公正性。举例而言,假定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他全勤没有旷课,但是他在每一堂课的表现都不好,在给他评定成绩时,出勤分应是满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上课表现很差的学生得了10分,对那些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讲不公平,因为他的到来,对其他学生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所以这不应该给他出勤满分,反而应该对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惩罚。同样还是这个学生,假定其每一次平时作业都是抄袭,当教师检查其作业时,也应该给他满分。即使如此,该生已经取得了20 分的平时成绩。但反过来,对一个平时学习非常刻苦和用心的学生而言,就很不公平。因为其平时成绩最多只可以得到30 分,没有体现出差异化,不具有区分度和显示度。

即使一个该门课程成绩得分很高的学生,也很难反映出其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所以,一门课程成绩应同时考虑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和知识运用程度。根据课程的特点分类,如果课程属于理论性的,建议为其布置小论文,为防止其抄袭和拷贝他人成果,应对其进行答辩和诚信考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考核就应该对学生的诚信进行考量。如果说该门课程属于技术性,可建议其进行课程设计和类似的设计性考核。另外,对一门课程的考试,应进行分段考试,比如说月考和中期考试,来分段测试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放在期末进行最终的考核不尽合理。如此的话,实际上就是在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和突击能力,这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宗旨相违背。表1 所给出的评价体系基本上综合了上述的可考察因素。

三、学生评教体系的探索与改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劳动成果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同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应受到监督和评价。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研究分析表明[7,8],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由于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较难真实地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教师不能过于严格要求学生以防激怒学生而使其进行失真评价;学生把握住教师心理弱点不认真学习却得不到相应的教学管制。表2 给出了目前在部分高校中使用极广的评教指标体系。

从表2 中可以看出,所列5 项二级指标并不能够较为全面量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付出的劳动。从反馈情况来看,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第一项二级指标,教师很难得满分,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在这个指标肯定能得到满分,这就得出了一个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论。基于此,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体系应进行改进(详见表3)。

通过对学生的抽样调查:约有40%的学生认为对教师的评教是出于一种随意的态度,而并没有报以认真和严格的心态。这是对教师所付出辛勤劳动的极不尊重。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受评在地位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教师的受评在这个对比活动中处于劣势。所以,学生评教只能作为教师考核指标的一个参考。教学态度不应作为一个可量化的一级教学指标来考核,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考核,从教学态度角度出发,反映不出对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和促进作用。表3 的指标体系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这种教学准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的重现,而是应该紧密结合本课程的科学研究进展,产业更新和升级对课程领域的需求等,教学准备内容应从本门课程的历史渊源追溯到目前的稳定发展,这种大容量的学科背景包含应该作为一个教师教学工作的指标评价指标。

四、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目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以分数形式给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较难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最终造就出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应试型理论型人才,这显然与我们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宗旨相违背。为实现地方性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建立合理的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要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大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应用创新理念,一直是近年来教改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将基于章节知识的工程应用或案例分析,不是作为例题,而是作为试题或大作业嵌入前面所提到的随堂考核部分,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就体会到知识应用的成就感和重要性。教师在开课前,必须确定可以作为应用能力考核的课程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大致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创新能力考核评价必须将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上,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等。目前,很多设计课程是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完成教师指定的设计任务,设计任务雷同。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基本设计任务和任务拓展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类课程考核办法。学生如果只完成教师规定的基本任务,课程成绩最高只能为中等,如果学生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完成拓展设计任务,它是基本设计任务的完善和补充。对拓展性设计任务,教师根据学生设计思路的新颖性,解决问题过程中知识应用能力,是否有原创性以及最终完成质量进行成绩评定。这样的评定方法,既保证了设计类课程学生的基本工作量,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自主应用知识的空间,体现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宗旨。

在综合性实践环节中应加大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改变现在实验环节中主要以学生实验报告作为评定依据的考核办法,加强实验方案设计的考核力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和实验硬件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目标。教师在最终成绩评定时,将方案设计的正确与否作为首要依据。这样的考核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并重,可以达到考核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目的。

基于现有教学评价体系中的特点,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考虑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等因素,通过实际调研,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重角度,建立教与学双元互动的评教体系,并对学生创新能力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一个参考。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2

物理化学是工科院校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及地质等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是,由于物理化学的理论性强、知识面覆盖广及抽象难懂的特点,使其成为一门较难掌握的理论课。而物理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开设物理化学实验课,是完成好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物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学科前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科研实践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然而,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相比,地方工科院校在优质生源选拔、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经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这些劣势导致地方工科院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设计与选择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因此,必须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相关方面的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由于地方工科院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上述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进行改革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地方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共性及我校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我们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1增加、更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地方工科院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受资金投入不足、实验仪器配置数量不足、设备落后、实验教学学时少等因素制约,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非常重要。而大多数工科院校一般根据物理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开设相应的物理化学实验,导致有部分实验与先行的无机化学实验相同或者相似,因此,我们在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统筹考虑无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避免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重复无机化学实验,浪费不必要的实验学时。更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剔除一些内容过于陈旧的物理化学实验,补充一些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如,原有的一级反应实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是利用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来确定速率常数,但体积变化是通过手工移动水准瓶来测定的,难以准确测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将该实验改为蔗糖溶液水解反应,通过旋光度测定反应体系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较精确地测定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在实验用时少的经典实验中增加一些与物理化学研究热点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如,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该实验用时较少,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有关锂离子电池电压及充放电测试的实验内容。原有的物理化学实验内容为:燃烧热的测定、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合金相图、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氢氧化铁溶胶的电泳、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物质的比表面,改革后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调整为:燃烧热的测定、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合金相图、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Li/LiMn2O4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皂化、一级反应―蔗糖溶液水解反应、氢氧化铁溶胶制备及电泳、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比电容测定、纳米TiO2对甲基橙的光降解。

减少内容固定、陈旧的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数量,增加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的实验数量。增加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数量,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中不提供综合性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只提供实验原料和相应的仪器,要求学生预先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允许在实验过程不断修正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的引入,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查阅文献、比较周全地考虑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相关专业学习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1.2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工科院校仍采用教师板书讲解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操作细节、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的传统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花费较长的时间讲解和纠正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和效率较差。我们改进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结合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倡导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的新教学模式。为了节省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操作的时间,将要讲解的实验原理做成详细的ppt文件,以及将演示实验操作的详细过程制作成视频文件,并将这些文件上传到桂林理工大学的教育在线系统,以供学生网上观看或下载,让学生提前观看和预习实验教材,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教师在物理化学实验授课时不再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操作,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节省了时间。无形之中,压缩单个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的实验用时,在整个物理化学实验教学32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项目数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1个,解决实验教学课时少导致实验项目少、学生实验操作训练不足的难题,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增强学生对实验相关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1.3强化和提高学生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加强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误差分析能力等综合实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的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比较复杂,通常需要经过复杂的公式计算、作图、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等复杂过程,只有借助数据处理和作图软件才有可能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但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利用作图软件处理数据,因此,大部分学生只采用手工计算和利用坐标纸手工绘图的粗略方法处理数据,在描点画线和选取坐标比例时易引入较大的误差,导致数据处理结果误差较大,甚至不准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利用常用的Origin作图软件处理比较复杂的实验数据,并在物理化学实验开课前对学生进行Origin软件授课和培训,使学生初步掌握Origin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采用origin软件进行公式计算、数据作图、数据拟合、相关性等分析,不仅简化了数据处理的过程,提高了结果分析的精确度、准确度,而且还能培养对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的科学严谨态度,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实验打下良好的数据分析基础。

1.4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验报告确定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只体现出学生的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难以体现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因此,实验报告难以准确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针对传统考核方法的不足,我们对传统考核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实验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包括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实验总成绩的40%。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考察学生实验原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60%。采用新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更加重视物理化学实验原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改革后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授课的对象为、、、级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数量比同年级其他专业的学生多3个,实验操作技能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明显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根据我们对桂林理工大学、届的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以及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获奖率的统计数据来看,可以看出,通过改革后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培训的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明显高于采用原教学模式授课的学生。

3结语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一、引论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人才竞争时代和交际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当今人才的外语能力及水平早已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的能力,而且应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而语音作为语言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整个语言系统的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前提,也是英语交际成功的保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要求:“学生要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就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由此可见,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在大一入校时的英语语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在阅读理解、基本写作、语法知识、词汇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在语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从大一开始不是很重视所以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这些工科学生中展开语音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纵观学生的语音错误和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当前地方理工院校英语语音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类:

1. 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造成英语语音的初始形成有缺陷

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导致了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在英语语音训练的初始重要阶段,师生既忽视了语音教学的基础地位又不够重视对语音语调的基本训练,这使得学生们在语音训练上基础薄弱,因而造成学生大学入学时语音底子薄弱。在课堂上,由于以应试为导向,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开口,更谈不上专门的语音训练。

2. 学习语音的方法不妥

就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来讲,大部分学生的语音训练都来自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跟着模仿拼读发音。在初始的学语音阶段,教师往往不太注意传授一些基本的语音技巧如口形、舌位和用气等方面的要领,并且忽略了对语流、语调、节奏、重音和语感等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元音的长短、辅音的清浊和单词的重音等语音的基础方面掌握的不够好,影响到单词的拼读,也会造成导致整个语句发音的失败。

3. 学生学习语音的自信心不足

情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音的感知和输出往往受到语言学习的动力、自信心、态度、胆小怕出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在语言训练的初始阶段出过错,怕别人笑话,便陷入“越怕出错越出错”的恶性循环之中。长此以往便自信心不足,所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语音教学来讲非常重要。

4. 语音教学的评估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英语教学考核制度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即学生考试,教师改卷评分为主。部分教师在语言测试时对学生的语音测试认识不足,把关不严,学生轻松地通过考试,导致测试未能发挥应有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而加强语音测试与评估对语音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因为科学的考核与训练会推动教学并促使语音教学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人的认知与经验共同发展,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该理论强调学习是知识构建的过程;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引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提供学生体验的过程与经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法是一个由学生、教师和互动环境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中介者;互动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媒介。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许多自主构建、体验语音知识与技能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体验掌握知识和技能。在体验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知识,在使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音、语言能力。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明确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大学英语教师在有限的语音课堂中应该不只重视单个音素和单个单词语音的训练和纠正上,还应加强在英语节奏和语调的训练与提高上。对于英语节奏,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句子重音、弱读、连读等的建构与体验上。对于语调的学习,应该着重训练学生在降调、升调和降升调的建构与体验上,让学生通过体验的过程逐步建构出自己对语音的理解。

(二)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知识的获取是由自身的体验与任务的完成而得来的。因此,教师应注重采用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具体方法如下:

1) 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眼、口、耳、脑并用。通过朗读,学生的语音、语调的水平都会得到训练和体验。朗读是提高英语语音语调最简单便捷的方法,是建构与体验学习者全面运用语音知识技能的活动。

2) 情景对话

情景对话就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场景做出恰当的反应。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设计情景对话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和完成任务。学生通过情景对话的体验建构英语语音知识。

3)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通过口语的信息交流及语言的交互性特点来训练学生的语音基础及语音能力。由于小组讨论是真实交际情景和语境,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构建自己的英语语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语音水平。

4) 复合式听写

复合式听写相对于传统的听力选择题来讲信度、效度和真实度更高。此项题型训练考查学生听音、辨音、辨义、拼写、连读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对语音信息的输入、理解、输出过程即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记笔记、听讲座的语言练习,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并构建语音知识及能力。

(三)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评估与监控

首先,根据《大綱》对语音能力的要求,确定语音测试的形式、内容和考核指标。建立合理科学的语音测试手段。其次,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定期定量进行语音测试,培养学生自我正音和纠音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训练的意识及能力。最后,建立科学的语音水平测试题库,涉及面要广,要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要以考核交际能力标准作为命题的基础。

五、结语

英语语音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漫长而且艰苦的过程。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在语音方面的提高更是困难一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必须引导学生经历熏陶、领悟、模仿和体验的基本过程来建构对语音的基本认识,掌握英语语音的体系特点、发音规律和模式。因此,英语语音教学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前行摸索。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4

一、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地方性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 大学教育逐步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 兴趣不大, 中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物理课程部分内容上的重复也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视不够, 毕业生“就业难”、“考研热”也使学生只在意外语、数学等工具学科的学习, 大学物理的地位岌岌可危。目前, 大部分大学物理教材仍以经典为主,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力、热、光、电”所占比重较大, 近代物理的比重较小并常常安排在最后, 受制于学时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使得大多数院校虽然意识到近代物理的重要性却在安排近代物理教学上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就我院而言, 近代物理教学很难得到保证。在教学方法上, 单一的教学手段制约着物理教学的魅力展示。传统“黑板+粉笔”的形式容易使物理教学失去生机与活力, 但是引入信息化教学又受到学校软、硬件条件限制, 同时多媒体教案的不当使用也达不到丰富课堂的效果。

二、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 教学思路的改革探索。

新世纪, 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也相应进行了调整。[1]大学物理作为教授思维方法论的一门基础课, 在教授学生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以物理学思维特征为基础的思维能力, 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出了在加强传统“三基”教学的基础上, 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实现了三个转变:由教学向教育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主导向传授、探究知识和培养学习方法并重的转变;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服务学生转变。

2. 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近、现代物理真正融入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和学生们说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处于诸多自然科学学科的核心地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已被应用到了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 甚至于某些社会科学领域。物理学和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等学科相交形成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电子物理、生物物理等等, 这些学科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2]。但是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却没有能体会到学习物理与这些的联系, 这是因为近、现代物理没有大量出现在大学物理课程中, 因此在内容上我们应将近、现代物理中那些最基本的与高新技术结合最广泛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中。要找到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契合点, 将现代物理作为经典物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和把握物理学。[3]

人文物理要融入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物理学从建立到现在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分层次教学使地方性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更能保证课堂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院招生情况是入校学生生源各省分布不均, 生源质量有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合理的要求。

与物理实验相结合, 能使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两课实现双赢。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 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都对学生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验中学习物理是一种科学的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特别对工科院校学生而言, 这样既加强了他们对物理定理的理解, 又促进了他们动手实验的能力。

3. 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 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非常重要。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优势,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知识、新概念的获取等方面仍然起主导作用, 这是任何媒体都取代不了的, 因此不能否定。多媒体的有效补充可帮助整个教学立体化, 而多媒体的课件也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图表的显示上, 应以展示物理过程为主, 提高教学直观性, 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促进理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随然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应用的普及, 校园网的建设也让网络辅助教学成为有效的、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 这样对提高整个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探索。

我院大学物理课程采用期末统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大学物理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 因为“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 使期末统考显得较为重要, 这容易养成大部分学生只会做题, 但不一定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 不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可做出一些改革。例如引入“论文考查”、“写自学读书笔记”等等。论文考查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完成一些与专业和物理学相关的小论文, 帮助学生培养探索能力,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学和专业的兴趣。因学时的不足, 教师们可选择一些难度不大的内容让学生自学, 完成各自的自学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的自学、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同的考核形式作为教学评价的有力补充, 可使整个物理学的学习充满生机, 评价更为全面。

为了适应21世纪的新要求, 现有的大学物理课程必须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时间和学习, 也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

摘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 本文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在地方工科院校的现状分析出发, 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阐述了在课程建设中, 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赵远, 张宇, 霍雷, 等.新时期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指导思想初探[C].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3.

[2].赵近芳.大学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1~3.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5

一、地方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一)学科专业定位偏离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但由于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偏离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来面目,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土地问题,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

(二)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学分及教学大纲均未全国统一的背景下,基于国家土地资源专业课程设置规范及学校课程教学设置要求,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专业衍生和就业渠道来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但受办学资源,尤其是师资条件的影响,使得涉及土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以及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课程设置不足,特别是技术类课程如平面制图与设计、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反映土地科学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新兴课程也未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三)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目前,高新技术在土地科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土地整治、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以及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不同程度的训练。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然建设了实验室,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缺乏等原因,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学生课堂实际操作时间有限、课后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使得多数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参与者。目前,学校土地管理专业有在校学生200余名,而专业教师仅6名,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师资力量有待补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竞争加剧,优秀师资的引进难度增大;同时,由于学校不尽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工作,缺乏汲取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五)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落后由于学校开设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依托经济学专业设立,所以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经济学方面的特点。但从学科体系建设层面讲,由于长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土地科学理论和先进方法、先进技术的研究,造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仅有本科层次专业教育,硕士或博士层次教育也未纳入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实践

“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是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将工程类学科教学模式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发展是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教学体系工科化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培养管理与技术结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侧重土地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在理论与技能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工科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理念,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测量、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图等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设置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互补共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用高低,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模块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34.1%,学科课程必修学分占21.5%,专业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仅占19.3%,实践及毕业设计学分占25.1%。所有必修课程中,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左右,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力度较弱。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能的认知和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在重视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加大计算机类、测绘类、制图类、数学类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使课程和学分设置由重“管理”向“工管结合”转变。

(三)设置管理理论学习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途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环节的软、硬件的配置,忽视学生“学”的环节的软、硬件配置;同时,单一的课程实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不能适应如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项目的需要。

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方向,在教学考核环节应注重土地管理热点问题分析及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管结合,将技术资源和高素质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教学科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监督,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系统的讲述为主,学生没有从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式的探究。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完成修习学分的任务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整体的运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机。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接受、记忆、理解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创设思考情景,通过案例设计来串联各个知识点,通过专题设计来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归纳,赋教学以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型教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将传递-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传授-接受模式与问题-发现模式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三、结束语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6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到我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结合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下表)可知,理工科院校留学生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特点,即学生层次逐步丰富,地方理工科院校汉语进修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

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让地方理工科院校在侧重以提高办学层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接受学历生为主的同时,根据实际的招生情况重新探讨汉语进修生管理工作,针对薄弱地方予以加强、改善,对已有优势进一步拓展、发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优质服务争取更多稳定的学历生生源。

一、更新及加强

对汉语进修生工作意义的认识

事实证明,高等院校留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它们对培养留学生工作意义的认识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留学生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及办事效率等方面。目前,地方理工科院校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简单把汉语进修留学生理解为点缀校园的几张洋面孔,接受非学历教育的他们不足以为传播中国文化、构建国际友好交往的桥梁起作用,更不可能为实现高校的国际化做出贡献;进修生工作是学校创收的副业,只与外事部门或某院系有关。这种认识,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留学生管理归口部门缺乏有力宣传,忽视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各部门认识不统一,自然也就谈不上大家的密切联系,协调运转,教育效益也不可能最大化。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留学生,从一开始国家就明确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指出:“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我们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和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积极吸收和利用国外智力,为发展我国科技生产力服务,增进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维护国际和平环境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作为来华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汉语进修生在我国留学期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成为对中国友好的群体,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和提升地位发挥一定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国际友好人士在中国参与的重大国际事务如重返联合国、申博、申奥等活动中曾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持。从经济效益而言,汉语进修生多为自费生,他们为国家、高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加快了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因此,在“汉语热”升温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之际,正确认识留学生培养工作的意义将有助于地方理工科院校抓住机遇,扩大生源,推进留学生工作。

二、汉语进修生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从1979年我国就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外国留学生培养方针,实践证明这完全是正确的,没有教育质量的保证就没有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地方院校中却存在着部分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招生规模及学校的形象。作为来华留学工作的一类主体,地方理工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汉语进修生的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育质量的有效性。

1. 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

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整体素质将影响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从目前地方理工科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构成来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形成了“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的局面。此外,兼职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背景主要以中文和英语为主,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较少。在此背景下,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结合学校实际,适当调整专职对外汉语教师比例

地方理工科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起步较晚,且在语言培训、教育方面实力相对薄弱,所以留学生规模较小、不稳定,造成教师编制受限。然而在目前各大高校纷纷涉足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抢占留学生教育市场的情况下,稳定而优质的师资是生源最有力的保障,以历年的招生人数为参照,根据一定数量的师生比适当调整专职教师的数量将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否则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兼职教师身上必将本末倒置。

(2)重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合理配置教师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不是汉语的人进行汉语教学,或者说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学科性质来讲,包括对母语不是汉语的人进行教学,都是属于这个学科的范围,它有广泛的接缘性,跟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在聘任时,不应只看重应聘者的英语及普通话水平,忽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性,造成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单一。地方理工科院校应发挥自身理工科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对外汉语教师学科背景多元化,打造文理结合的汉语教学特色。

(3)加强教师的政策素质和人文修养

对外汉语教师是留学生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一扇窗户,对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除了要教好课程,从事理论知识的研究以外,还要熟悉中国的相关政策制度,了解国际动态并自觉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从而在学生感受汉语魅力的同时也塑造教师良好的国际形象。

2. 完善汉语进修生教学管理体制

目前,地方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进修生主要以0~2年制的学生为主,层次有:零起点、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其中前两者基数较大。教育类型有:以周为单位的短期培训班,学期制的进修生班,以月为单位的汉语水平考试辅导班。通过几年的实践,该类院校的教学框架已基本形成,可是如果分析其中的具体要素,就会发现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

(1)制定具体有效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规格标准,就是说高等院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各方面的合格人才。”作为高校应根据自身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使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将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保证教学质量。

(2)制定分层次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可以作为教学参考。可是在实践中仍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以周为单位的短期培训班或学期制的进修生班要教到什么程度?每一个具体阶段的量化标准是什么?因此,针对理工科院校主要以0~2学年的汉语进修生为主的现状,如何编制适合这样学制的教学大纲就迫在眉睫了,大纲的量化标准能帮助学生明确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有的放矢地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完善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由于专职教师较少,师资力量较弱,该类院校的教材研究及编写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于是,在教材选购及使用上带有随意性,通常的做法是多数学生喜欢哪本教材,就使用哪本教材或使用相关出版社推荐的经典教材,由此造成教材选用不配套,分属于不同系列、不同出版社、不同等级,任课教师之间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导致授课内容重复,浪费教学资源及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对外汉语教学以外事部门兼管型管理模式居多的地方理工科院校,应发挥其行政职能到教材研究、编写有经验的院校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积极鼓励教师对现有教材研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4)完善入学、分班及课程设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招生、入学考试标准、教学内容、学籍管理、生活管理、结业考试到发放毕业文凭等环节都实行高校一条龙自主管理。自主管理灵活性较大,但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强。高校应建章立制使相关工作有据可依。理工科院校在入学、分班及课程设置上目前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具体表现为:入学无相应的语言水平测试,分班以学生自评的汉语水平及管理者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课程设置以听力、口语、综合三门语言课为主,选修课单调重复,不适合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需求。在留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留学生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应尽快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编制汉语入学考试题库,以入学成绩及学生的学习目的为依据,增加分班的合理性及语言方面的必修课,防止教学的盲目与随意性。

(5)建立有效的教学监控体系

“教学监控体系的建立对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实际意义,它将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民主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改善管理系统中反馈控制环节的弱势状态。”地方理工科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及管理人员缺乏,在人手少事务繁多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监控体系,构成决策、执行、控制三位一体的健全教学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效益是较为现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留学生管理归口机构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效果、进度,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效果、学风等动态掌握不充分,出现问题时难以采取直接、及时的措施。此外,反馈功能的淡化使管理者、教学者、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弱,难以实行三方的控制活动。教学监控体系的建立将对管理者、教学者、学生三方的活动实施监督,环环相扣消除目标实施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汉语进修生管理理念的更新

1. 树立“跨文化”意识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所代表的文化、风俗习惯各异,在留学生管理中应树立“跨文化”意识,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视为客观存在,主动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管理技巧。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基于中国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一些现象,如果能有“跨文化”意识,冷静分析出该现象在特定国家所代表的真实意义,就能理解那些我们尚未习惯的外国人的处世方式。当然,对于那些涉及冲破中国文化、法律包容底线的行为,应明确制止,不能以文化不同为由包庇、袒护留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不是简单地尊重他国的风俗和习惯,而应通过留学生的行为态度、处世方式等外在表现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留学生管理也才能体现国别特色,做到以人为本。

2. 尊重学生,平等待人

地方院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会吸引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校学习。为了扩大地缘优势,部分省市院校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以云南省为例,政府专门设立了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昆明理工大学也划拨专款设立了昆明理工大学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由于上述原因,在滇学习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欧美等国,人数上的悬殊对比使部分院校在举行学生活动时有所偏向,只看重某一国家和专业的留学生,此举在吸引相应生源的同时,也严重地伤害了部分在校留学生的感情,拉大了他们与学校的距离。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国际化离不开各国留学生的共同支持、努力,正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观念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才带来了不同的思想及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对推动学校学术、管理水平及国际化进程都是有帮助的,如果只重视某国的特定生源则留学生工作会显得呆板,不利于百花齐放,无形中也会损失生源。因此,在工作中应“以交流之心,会五洲之友”,尊重及平等对待每一位到校学习的留学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发展留学生事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作为地方理工科院校,在对外汉语教学日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留学生发展计划和具体实施时,应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科学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样才能在稳定汉语进修生的同时扩大学历生规模,开创留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1 2003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统计摘要. http://www.eoe.or.kr./ziliaoshi/2003.laihualiuxueshengtongji.htm

2 安然,梁莹等. 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招生工作及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 高教探索, 2005 (4):32-36

3 陈宇英. 发挥优势拓宽生源积极稳妥地做好招收留学生工作[A].来华留学生工作十年 [C].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9-148

4 钟桂龙, 梁鸣等. 农科院校如何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A].来华留学生工作十年 [C].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18

5 李艳. 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策略浅析[J]. 学术探索, 2006(10):129-132

6 周小兵. 关于发展广东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几点意见[A].来华留学生工作十年 [C].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2-55

7 赵正大,许秀英等. 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谈教学督导的任务、职能和原则[J].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2-13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7

一、地方工科院校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创新, 外语教学应匹配

地方工科院校一般是指由省、市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而投资举办的地方工科院校或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院校。它具有地方性、工程性、应用性和大众性的办学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层面, 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对我国经济腾飞和中华复兴亦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面对当前知识经济浪潮, 地方工科院校要始终抓住“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宗旨,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凸显学校教育的地方性, 工程性和应用性, 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培养外语创新人才,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的转变在于应认识到人才必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 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具有更新的潜质和能力。因此, 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是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的方向;其次, 必须有创新型教育体系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专业知识、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超的操作技能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成为衡量现代教育体制、新世纪地方院校外语教师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研制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准。高校要制定严格的外语师资队伍配给制度, 在教育培训、知识与理念更新上, 要给教师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国内南北高校教师同岗置换教学、与其它专业相匹配的出国进修 (即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外语进修) 等。培养地方院校教师勇于承担历史重任, 要高瞻远瞩, 永远走在学生前列的敬业奉献精神;再次, 市场经济突出的特点就是竞争,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 而决定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在于其更新专业知识、创新知识面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地方工科院校的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结合地方性工科院校的特点, 在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进、加强实践环节、产学研结合办学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相近专业的合并或拓展。所有这些都可以参照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特点进行操作, 没有一定的外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后, 要力争改变“懂外语不懂专业、懂专业不懂外语”的尴尬局面。地方工科院校要着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在外语理论知识基础上, 注重笔头上的练习。

二、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素质理念的创新, 外语国情教育的融入

为迎接新知识、新环境的挑战, 地方工科院校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型应用型人才, 而且更应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创新教育的重要地位不仅是理论知识教育, 还需适应新世纪发展的素质教育, 也就是专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

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 在许多家教中缺少独立思维做事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从毕业出校门那一刻起你就和社会所有人一样, 需要求职就业奋斗一生, 所不同的是你有知识和素质, 你能应对世俗一切的理念。

不久前, 普及世界各领域的金融危机, 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 就是应届大学生。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时应着重注意:从入校第一天开始专业教育就要融入素质教育。第一、即便就读一般的学校, 也要有好的学习成绩, 在上学时就要有忧患意识, 学好相关功课, 以备后来之需。第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学校应多争取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特别是那些公益性活动) , 期限在一年左右。指导学生要认真对待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件事, 哪怕是一件小事, 也要善始善终。即使是公益性活动也要做到知己知彼, 要指导学生了解该活动的背景、情形、发展前景等等, 了解的越周到越好;同时要分析自己的专长与该活动的需要相匹配的事项。这样的锻炼对将来毕业求职的学生们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地方工科院校的重要职责, 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合作的结果, 是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 同时也是外语教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领域。针对地方院校工科外语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要有新的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及不断革新的探索空间。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吉林省教学型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08111。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培养新型人才要与时俱进, 要有地方特色, 为地方培养新型合适外语人才。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各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德语、俄语,提高学生素质理念,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卷第01期扬文斌等。[1]《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卷第01期扬文斌等。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8

对于地方性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而言,大学物理(工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而其对其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院校对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也始终未停止过,然而总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很多工科专业院系的领导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制定新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计划时削减学时首先从大学物理开始,从原来的180学时减到64甚至45学时,使得大学物理教学无所适从。 (2) 大学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十分有趣、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工作,然而由于缺乏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仍延续传统的呆板、生硬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差。 (3) 任课教师没有能够及时地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步和相关先进制造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会感到大学物理的学习对他没有用,课程起不到专业基础支撑的作用。 (4) 大学物理任课老师的自身认识有限,对课程教学的重视不够,不求改革,得过且过,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不高,也是造成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大学物理教学缺乏同人才模式改革的有机结合,缺乏同本科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缺乏同高新技术产业和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有机结合,缺乏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 (6) 不同于中国七八十年代,大学物理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觉得大学物理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设想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1) 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从80年代初到现在,大学物理教材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越编越简,除了定义、公式、推导和不切实际地编写一些习题之外,几乎就没有更多的内容了;二是仿效国外的教材加入了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可读性有所增强,但缺乏一些更贴近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习题。因为是坐在家里“编”教材,没有接触过工程实际应用,所以教材过于注重理论的严谨而缺乏“新”意,也谈不到是不是真的合适;三是教材缺乏针对性,很显然重点院校的教材拿到地方院校来教就存在一个“不适当”的问题。要想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我们认为要从源头抓起,出版社要组织一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老师针对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来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教学内容与其教授的专业对象有一定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其有关的知识应用的认识,同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会再产生学习大学物理没有用的错误认识。 (2) 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专业靠近,根据多年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近期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把大学物理当作全校通识课程来开设,建议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有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大学物理的通识内容学习,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大学物理基本内容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学时分为54与72两类,同时,尽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课外调研一些资料,作为作业的补充,也计入平时成绩。如让学生调研电容器的形状、种类及其功能,调研各类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极其减速控制手段,调研加工各类薄膜所需的设备和基本控制工艺等等。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很多书本上看不得东西,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求知欲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开小灶的办法加以引导和指导,如写小论文,带他们进实验室承担一些课题等等。其次,在第二学习,各学院根据其专业学习的需要,在我们划分的七个知识模块中选择三个模块来进行深入地学习,学时可以分为36和54两种。对于承担各院系专业物理课程的老师,我们要求任课老师要同相关院系研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向其专业作适当倾斜。这样,老师的举例学生会觉得很亲切、很实用,对与大学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也会大大加强。 (3) 教学内容要融入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物理教学有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同时突出其所谓的原始创新大都来自于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新突破。千万不能把学习的物理知识被当作教条的典型或墨守成规。讲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要联系到在物理概念和理论上的突破创新点在哪里,概念和理论的突破对于产业技术革命所造成的影响等。如苹果公司系列产品和传统量子力学概念和半导体材料技术进步的关系等;量子通信、物联网的概念与大学物理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等。物理的学习应该是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程之前做充分地准备,也要不断地学习、补充和提高,这样的大学物理教学一定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2. 教学与考核形式的改革。

(1) 向西方大学学习,改革考核方式,纵观全国,大学物理的考试还是采用7∶3或6∶4的旧模式,除了考试和课本上的作业,没有其他的考核方式。然而考核方式的改革成功与否将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所有西方国家的大学里,你会很少看到最后的卷面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或70%的,一般最多不超过40%。因为,教学的目标不是老师把内容讲完就算完成,不是一张试卷就能够达到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因此,考核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也是需要进行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2) 教学的形式要进行变革,长期以来,似乎课堂教学才是教学,其他的教学形式都不是教学。这主要是对与教学的目的性认识不够清楚。在这一点需要向国外的大学学习。教学要提倡其有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有效性是强调教学的效果要好,能够达到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针对性是指作为教师要了解你的教学对象,他的基础、他的长处和他的兴趣点等,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是指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的趣味。物理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要有好的数学基础、有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对问题认识的深度等特征。常言道,学过物理后,学生能够很快看到问题的本质,具有分析问题实质的思维方式以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同很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都属于物理问题,企业之所以长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缺少学物理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种例子很多。 (3) 教学要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转变,有不少教育专家做过统计,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只占到一个学生所学课程知识结构的30%不到。因此,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补充另外的70%。通过让学生做课外调研、搜集相关素材,组织学生研讨或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去到企业或实验室进行认识实习等都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提升能力的好办法。转变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任课老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上有突破,弄清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达到的实际效果;其次需要老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做好课程教学的充分准备。比如,课程如何教才能适合你教授的对象,才能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中发挥作用,采取什么的形式更加有效等等,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里,我们坚持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清晰、完整地介绍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一上来就是公式,只注重一些理论推导和结果,因为这些基本概念是所有物理结论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很多大学的教材和老师都做得非常好。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顺应高等学校人才质量工程建设的需求,适应现代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适应现代人才观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作为一线大学物理课程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要有变革的意识。改革的目标应该统一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要找到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9

一、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地方工科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思路基本延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虽然基本达到了对学生进行设计实训的目的,确保了毕业设计教学的实施与完成,但这些教学理念、规范和措施对于一个开放、变化、新兴的专业而言,太缺乏针对性。结合其他诸多因素,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教学质量日趋下降,市场需求逐步脱节。

1. 教学模式不灵活

现今,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上,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相对封闭、理性。尤其是毕业实习阶段,对于能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而言,则可按要求顺利开展毕业实习和设计。而对于不能较快落实的学生而言,不仅实习不能按期完成,甚至会耽搁毕业设计进程。所以,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人性化与设计进程的灵活性也是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热切期盼的。

2. 师资力量不均衡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与指导工作需要一批业务素质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但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前提下,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短缺现象日渐攀升,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且师资培养和递补工作相对滞后,年青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实践课题的指导能力不强,质量不高。再结合日益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教师的数量、质量与精力明显不足。

3. 选题思路不宽泛

据调查,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在课题选取上,大多存在局限性与片面性。部分课题沿用多年,既缺乏时代性与实用性,又无个性和创新性,导致雷同现象和抄袭剽窃现象频发。在难易程度上,有的课题过于简单,工作量明显不足,而有的课题则难度过大,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发挥和提高,又不利于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审定与考核。在设计方法上,沿袭传统,缺乏创新,“关起门来搞教育”,尤其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介绍与选用脱节,致使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无法提升设计技能。

4. 学生精力不充足

目前,随着国内各大高校普遍扩招,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大多数学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期望过高,迷恋大都市,追求高待遇,使得毕业设计受重视的程度逐年下降。在毕业设计进程中,一些学生出席各种人才招聘会,应聘、考试、面试、签约、确定工作单位,还有一些同学报名参加各类辅导班,为考公务员、考村官、考研、出国等事务备战,大大分散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导致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每况日下。所以,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调整和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进程,使学生既能集中精力投入毕业设计,又不耽误其他事务的处理。

5. 管理工作不完善

据调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周期一般较长,而指导教师大多只负责专业指导,学生学习场地分散,导致组织观念松懈,学习氛围欠浓。同时,地方工科院校相较于艺术类院校在教学管理上更偏于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会束缚学生艺术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发展。另外,由于部分学生面临毕业前补考、求职或考研的压力,也给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所以管理工作的不完善,是影响其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尤为必要。

6. 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师生而言,干好干坏都一样,这无疑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际上,在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教师间的投入差别很大,那些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毕业设计课题,往往与师生的艰辛劳动密不可分,经过师生大量的付出后,极有可能在研究上取得较大成就,甚至衍生科研成果。故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既束缚了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制约了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1. 拓展思维模式,创建全新教学理念

当前,国内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大都过于命令化、程式化、行政化,对于一个新兴、开放、变化的专业来说,太缺乏针对性。这些程式化的教学理念及其理念指导下的考核,牢牢地制约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将理性和感性融为一体的专业,尤其需要拓展思维、与时俱进,而毕业设计是最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其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我们应积极提倡“艺工相融、多维协同”的教学理念,融合工作室教学和传统作坊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的实践大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领悟性,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当我们站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定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后,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毕业设计教学,既巩固了学生四年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新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这不正是学习能力可持续性的体现;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结合地方企业实践大平台,既解决了学生实践问题,又为生活展现了理想性远景,这不正是实现远大理想渐近性的体现;通过毕业设计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又向人们展现了独特的设计创意,这不正是艺术恒久魅力的体现;通过毕业设计教学,既让学生尝试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又历经了对未知艰苦的探索,无论成功与否,这不正是教学实践价值观的体现。没有对失败的尊重与宽容,就不可能得到提升与发展,我们不应以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否则就会抹杀掉设计创新过程中非逻辑性、不确定性这些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拓展思维,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灵活安排设计进程,创建全新教学理念。

2.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众所周知,教师业务水平及精力的投入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有直接性影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及指导工作需要一批理论修养扎实、设计思维敏锐、业务功底浓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师生比显著失衡,教师整体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所下降,导致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逐年下降。如何有效扩大教师来源,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水平,是目前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作者认为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挖掘老教师潜能。通过返聘,充分发挥那些专业业务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资源,参与毕业设计的教学与指导工作。

二是培养年青教师。结合“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鼓励年青教师积极参加实践,定期到设计一线去锻炼,积累经验,充实自己。同时,每年提供年青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提升专业修养及教学能力,以保持教学队伍的青春活力和创造力。

三是聘用校外高级专业人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视野,聘用专业领域和相关单位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建立专业开放式教学指导小组与合作指导机制。对工作已落实的毕业班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就业单位联系、聘请符合条件和要求的高级专业人员参加指导,这样不仅增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联系,而且深入了解了社会市场对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3. 拓宽选题范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然,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应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拓宽视野,在宏观控制学生能顺利开展、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合理地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进程,体现教学模式的人性化。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员与宣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鼓励个性化发展,对学生个人选题要求尽可能满足。要认真、仔细地审核指导教师填报的各项课题,明确课题的类型、题量、难度与深度等要求;要扩大和提升新增题目的比率,使题目合理度、难易度适中。同时,及时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课题及相关的设计内容、要求、课题人数与教师姓名等,采用师生双选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也促进了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此外,要综合考虑学生间不同层次、水平、能力的差距,制定不同的学习方向与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一方面兼顾到那些能力稍差的学生,使他们在理论研究上提高一个层次,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那些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生,让他们的设计潜能得到挖掘与展现,这不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吗?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及范围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应结合“艺工相融、多维协同”的教学模式,在课题范围的介定上:第一,可选做实践性较强的工程项目,真题真做。鼓励师生深入地方企业,积极了解市场动向,及时寻找和引入课题。部分同学还可以尝试与科研院所或相关企业“联合开发”的途径,将毕业设计与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第二,可选做与科研相结合的课题,使设计课题既有深度、广度与难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又能增强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在师生共同探讨下还能使科研课题得到较好的拓展与完成,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可选做一些前瞻性的概念设计。虽然概念设计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主义”,但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拓思维、灵活设计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实际上一些好的、优秀的概念设计都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引申。第四,可选做自拟题目。鼓励和引导学生拟定适合自己的课题,发展个性,确定设计主题和背景,培养创造性思维,但应避免不切合实际的空想。第五,可打破专业界限,结合工科院校特色,相关专业文理横向参与,从不同的层次、角度来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助合作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目前,这也正是我们所要实践和改革的。

4.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就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与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成正比,更与想象、激情、兴趣密不可分。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推动者和创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要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启发、训练学生的设计构思方法和创新思维习惯。在科技发达的当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课本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但相较于学生,教师的学术视野更开阔,研究方法更宽泛,实践经验更丰富,能进一步启迪、激发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故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学生的学识思维得到提升,而学生可以此为学习的起点,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而取得更大进步。

另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激发其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和基石。但问题意识恰恰是国内学生最缺乏和最需要培养的。围绕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旧问题,师生应共同分析、奋发探索,相互激励,努力创造,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全面推动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5. 加强学生管理,规范教学监控体系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自我评价和联动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管理,这是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各指导教师要定时对学生进行考勤检查,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学生获取答辩资格和成绩评定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及时掌握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定期检查、督促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的学生加强引导,对情节严重者严厉批评,甚至取消其答辩资格。

此外,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监控体系,根据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的教学展开全面检查。在前期阶段,侧重检查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任务书、资料收集等工作的完成情况,为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在中期阶段,采用师生座谈会、教师互查、实地考察、学院抽查等形式,及时听取师生意见,了解并解决毕业设计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毕业设计进展与教师指导情况,为促进毕业设计深入开展和完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后期阶段,重点检查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成果质量,是否有设计不端行为,以及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与评优等工作是否规范、有序、公正、公平,从而为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6. 严格把关答辩,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制定合理、规范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价体系,组建答辩委员会,并聘请学术水平较高的业内专家与外聘教师参加答辩,大力推行院、系级,甚至校级答辩,严格把好答辩关。真正实现对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成果质量的客观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指导能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综合检测。对于达不到毕业设计标准及要求的学生,经整改后,采取二次或延期答辩,直至答辩资格取消,成绩评定为零。

当然,对每位学生最终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评价,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激励、制约机制。这个评价体系应该覆盖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设计表现、创新意识、论文撰写、成果质量、毕业答辩及后期整改成效等,鼓励有创造性、挑战性的设计和研究成果,惩处设计不端行为。通过科学、严谨、认真的质量评定,一方面客观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7. 完善教学文件,做好资料归档整理

对前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审题及任务书的填写、审批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中期学生的进展要求、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指导情况,后期成果质量的审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及评优等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统筹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并实行所有资料的电子化,结合校园网络平台,供全校师生学习、参考、下载使用。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文件的逐步完善、归档整理和分析比较,总结经验与教训,剖析问题与倾向,使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三、结语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对毕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是当务之急。如今,在新形势下,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对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而言,我们更应该深入细致的开展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奋斗。但只要我们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出备受社会欢迎,具有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地方工科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更是地方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选题范围、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等层面论证,提出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改革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6.

[3]段琼瑾.刘金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地位和作用 篇10

高校的专业设置、课题体系和教学内容决定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地方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校企合作课等, 可见, 公共选修课 (公选课) 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来说, 公选课承担着使工科生向宽口径、厚知识、综合化、素质化方向发展的重任。公选课的地位突出表现在, 它是完善工科院校人才的知识结构, 推进素质教育, 提升工科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及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从普遍性上讲, 公选课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在课程设置上, 公选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开课不受课程体系的制约, 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来设置;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设有较大的空间, 他们通常是基于公选课作为通识教育具有浅显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设计教学内容的;在教学方法上, 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十分注重运用本学科、本专业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案例教学、专题讲授、课堂讨论、教师示范、学生小组实验等方法;在时间安排上, 公选课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集中在两周开课, 也可以在周末开课, 或晚上开课等。

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特点除了普通高校的共性特点外, 还有一些个性特征: (1) 公选课带有地方文化特色, 如地方人文的介绍、地方特色艺术的介绍、地方名人的介绍等; (2) 公选课带有地方经济特色, 如地方传统产业的介绍、地方新兴产业的介绍、地方支柱产业的介绍等; (3) 公选课以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科学、艺术科学、法律学等文科学科为主; (4) 公选课带有指导大学生地方就业的特色, 如地方行业就业指导、地方公务员考试指导、地方村官任职指导等。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公选课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公选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且这些课程深受学生们欢迎。

二、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作用

地方工科院校最大的特点是, 地方性和以工科学科为主。因此, 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公选课的开设, 有助于工科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自主选课是公选课的一大特点。这种自主选课, 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讲,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补充完善工科生的文学知识、哲学社科知识、经济与管理知识、艺术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等。通常情况下, 地方工科院校会将全校公共选修课分为几大模块: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军事科学及创新实践等。在班导的引导下, 每一位学生在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自主选课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 自主选课既是一种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表现, 又是一种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二) 公选课的开设, 有助于学生了解地方经济和文化特色。

如前所述, 地方工科院校的公选课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管理部门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有关介绍地方经济、地方文化、地方历史及地方名人等地方特色课程。另一方面, 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对此类课程也有着强烈的需求, 他们迫切地希望较系统地了解本地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 尤其是渴望了解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以期为将来的就业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 相关公选课的开设深受学生们欢迎。

(三) 公选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 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不同的。公选课的每一位教师都会积极地采用本学科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还能够使学生了解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并且能比较、学习、借鉴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这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的路径

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 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 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一) 根据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科学设计、构建公选课课程体系。

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讲, 公选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来确定的, 而应站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大局上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确立公选课在学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同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

首先,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设计、构建公选课课程模块, 每一模块主要由哪些课程构成, 可以扩展到哪些方面, 这些要有明确的规划。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的审课制度, 借鉴核心课程建设的做法, 规范课程领域, 确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平衡发展及综合发展的需要, 能够保障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 要将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纳入统一规划, 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其次, 要建立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地方工科院校大多实施二级管理, 各二级学院、教学系部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建设和管理公选课的重要职能。二级学院要从多方面鼓励学院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开公选课、开好公选课, 组织公选课的示范课和公开课。组织教师公选课试讲、学生公选课试听, 同时全面征求、收集意见并及时反馈, 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要跟踪听课,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总之, 要建立起良好的校、院两级管理沟通渠道, 共同管理好公选课程及公选课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

最后, 加强公选课的考核管理制度。地方工科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公选课管理机构, 对教师申报的公选课要认真审核课程考试方式。通常情况下, 公选课大多采取考查方式。对于考查的课程具体采用什么形式, 是试卷考试 (开卷、闭卷) 、模拟操作、上机实践, 或小组实验, 还是课程小论文等,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 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这需要有专业性的或学术性的委员会来完成。不仅如此,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必须对每门课的考核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使考核过程合规、合纪。这既表明管理部门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又充分地证明学校对公选课的高度重视。

(二) 针对学生对公选课认识上、行为上存在的误区, 加强引导和教育。

目前, 有不少大学对公选课的学习存在着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 其一, 认为公选课的学习就是为了拿到学分, 以便能顺利毕业。既然是为了混学分, 于是就有了迟到、早退, 甚至无故旷课。有的即使到了教室, 也是玩手机、听音乐、看小说, 等于坐堂旷课;其二, 从众心理, 别人选什么课我就选什么课, 甚至请同学代为选课。这种选课完全不考虑如何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不考虑如何通过公选课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三, 盲目选课, 凭感觉选课。自己要选什么课, 不选什么课, 为什么要选, 完全不加考虑, 待选课的网络平台开放, 看到课程名称好听, 有新鲜感的就选了, 等到走进课堂发现所选课程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就开始混了, 如此等等。针对学生对公选课认识上、行为上存在的误区, 必须加强引导和教育。

首先, 要提高学生对公选课的正确认识,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 公选课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艺术素养、科技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上的重要作用, 并且通过自主选课不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 而且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 要多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指导学生选课。对于指导学生选课, 二级学院应担当起首要的职责, 学院可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关于如何选课的专题讲座, 可进行一对一, 或一对多的选课咨询服务, 班导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学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选修课试听等。

最后, 根据各院、系的实际情况, 二级学院可以考虑将学生公选课的上课情况和成绩与奖学金、学生评优挂钩, 也就是说, 从规章制度上督查学生认真学好公选课, 以便更好地实现公选课开设的目标。

(三) 根据公选课发展的需要,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公选课教师队伍, 是公选课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前提条件。

首先, 教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对利用公选课实施素质教育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公选课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及科学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 教师要掌握好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 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共同努力,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学名师、经验丰富的教授上公选课。在组织教学名师上公选课的公开课、示范课同时, 还要调动公选课教师参与公选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最后, 学校可作出相关规定, 将教师上公选课的数量和教学质量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这也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师要上公选课, 而且必须上好公选课。公选课的教师要像对待专业课一样认真上好、组织好、管理好公选课教学。

总之, 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学生及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共同作出努力, 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公选课的特点除了共性特征外, 还有个性特征。公选课在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表现在:公选课的开设, 有助于工科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公选课的开设, 有助于学生了解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特色;公选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有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公选课是实现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高校公选课,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戴世英.高校公选课教学效果探究[J].当代经济学, 2015, (11) .

[2]李晓琼, 郭文峰.高校公选课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学教育, 2015, (02) .

[3]曹志宏.浅谈地方普通高校公选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9) .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11

[关键词]社会需求 地方工科院校 专业结构

[作者简介]徐达奇(1964- ),男,安徽望江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经济管理;陶庭先(1963- ),男,安徽含山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高教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化学、高教管理;张春(1972- ),男,安徽望江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务处教学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高教管理。(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54-02

一、地方工科院校初期设置的专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

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匮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一方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应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空间,实施因材施教;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校外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通过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门数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将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力推进重点课程、课程群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有效发挥优质课程的引导、辐射作用;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增强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多变性的需求,促使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统筹规划并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处理好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之间的关系。对专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实际为基本出发点,重新审视原有学科专业布局的缺陷,进一步理清学科专业调整的工作思路,科学地制定学校中长期学科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②

学院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深度融合地方经济,打造我省强势本科”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不贪大求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夯实传统强势专业,做强品牌特色专业,扶持新办专业,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布局以及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专业建设与管理体系。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到教學内容、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从人才培养途径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课内教学到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与专业素养三者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强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应用”的要求,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2.5%以上,学院已成为安徽省培养优秀工程师、设计师、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摇篮。

[注释]

①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4.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教学 篇12

一、河北工业大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1.人的现状。编制上, 河北工业大学档案室原来有5个编制, 但校内进行过一次改革, 改后编制由5个变成4个, 比过去减少1个编制;性别上, 过去有2名男性, 现在4名全为女性;年龄上, 过去30以下的1人, 30-40的两人, 40以上的两人, 结构较为合理, 现在均为40以上;学历上, 过去大本学历有2人, 专科3人, 现在4人都为中专;稳定性上, 过去5人均在岗, 现在4人中只有1人稳定工作, 其他人均试图调离。

2.组织的现状。校内改革前档案室为处级单位, 改后档案室没有行政级别。

3.业务开展现状。其一, 过去每年要进行档案管理干部培训, 校内各部门有档案员, 定期由档案室进行培训, 并进行竞赛, 对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奖励, 以调动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多年没有进行过类似培训工作, 档案员由于工作变动, 档案的管理网络已经名不符实。其二, 过去每年归档的数量都很有规模, 现在归档的数量很少, 而且归档的目的由最初的信息原始保存变成了本单位无处存放才放到档案室。其三, 过去开展的很多业务都停止了, 比如过去提供的中英文的成绩单, 现在变成需求者自己打印翻译到档案室核对等。总之, 目前档案室的业务开展呈现萎缩状况。

二、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两个流失”:其一是人才的流失, 河北工业大学原有一名档案学专业毕业的档案管理员, 目前已离开了档案室, 其他人也很少稳定工作, 4名档案员只有1人长期在岗。其二是档案的流失, 指的是归档率持续走低, 由过去年归档率83%, 降至42%。

作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二, 总结为“一上一下两不”。上, 指的是上级领导的原因, 下指归档部门的原因。上面的原因主要是不重视, 下面的原因是不信任, “一上一下两不”, 导致目前档案工作水平下降。上面的原因不在本文研究范围 (多年前曾有人提过“为、位、费”三者的关系, 在此作者不再赘述) , 只研究一下下面的原因, 即档案工作者和归档部门的原因, 试图从主观上寻找到归档率低的原因。

经过分析和思考作者认为, 信任度低是归档率低的一个原因。以科研档案管理为例, 大部分人不愿意将论文原件、奖励证书放在档案室保管, 他们不信任档案管理人员, 认为放在档案室由档案员保存不如自己保存安全, 基于此河北工业大学科研档案归档率一直偏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提高科研档案的归档率成为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以信任问题作为切入点, 展开论述。

三、档案管理中信任的产生机制

1.档案管理人员善良、正直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际间的信任即情感信任。所谓“善良”, 是指受信方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程度, 以及其超越自我利益, 而维护信任方利益的意愿程度。正直是指受信方坚持被信任方认可的一整套原则, 包括待人接物的原则、信守承诺原则、言行一致原则等为人处事的普遍原则。具体到档案管理中, 档案员的善良是其对归档人利益关心程度的品质, 而档案员的正直则是其为人处事的一系列高尚的准则。善良、正直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档案员与归档人员之间的信任程度, 而这些都是以人际间情感为基础的。

2.档案人员相互沟通、交交经验产生关系型信任。无论是在个人间、组织内或组织间, 好的沟通要求以公开、诚实、正确和及时的方式共享信息, 以乐于助人、开明的态度去尊重和信任别人。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信息的交流更加正确和顺畅, 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搜集信息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双方的相互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行为的不确定性, 同时增加双方间的信任。另外, 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人际间的一些冲突, 冲突的有效解决可以增强组织间的信任。组织间的交往经验可以滋生出信任, 认为通过信任的建立过程, 可以解释交往经验产生信任的原因。交往经验的增加使双方的行为变得可预测, 信任的预期风险明显降低。信任发展的理论模型提到, 对别人信任值的判断大部分赖于历史的过程。

相互沟通和交往经验都来源于组织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这两个特征作者将其归为关系型信任。档案人的相互沟通和交往会产生和谐的关系, 从而加强双方的信任。

3.完备的规章制度产生制度信任。除了档案人员的品质及人际关系外, 还有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在环境是指所在的组织、社会或国家, 其中外在环境中的制度与规范是支撑信任的主要因素, 有时甚至超过人际因素而成为信任的主要依据。制度性因素影响信任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透过正式的官僚体系或组织科层订立的法律、法规或章程;二是通过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及人际网络而影响信任的发展。具体到档案部门的外部环境是指档案系统、教育系统应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 以加强人们对于档案组织的信任, 为加强信任, 档案部门应有详细的规章制度, 来保障归档的数量质量, 同时让归档人从制度的完备上有安全感, 由此产生制度信任。

档案管理人员与归档人员之间信任的产生, 必然会拉近双方关系。因此, 从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看, 应该培养善良正直的品质以提高情感信任水平;从档案室的角度看应该完备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制度信任水平,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 应该加强相互的沟通以提高关系信任水平。基于此可以看出, 人的特征和组织的特征影响着信任度, 要想提高归档率, 必须提高信任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电力移动互联应用下一篇:逆向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