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院校(共11篇)
地方财经院校 篇1
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学校教育逐渐分化成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两种教育类型。笔者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过程中, 必须保护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培养的英才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 关系到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能力, 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中的英才培养模式
为了推动英才的尽快成长, 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共同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选择了20所高校实施, 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此政策导向下, 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实力, 集中优势教育资源, 构建自身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开办了一些特色学院或班级, 分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特色学院或者实验班在学生选拔及教学模式上具有如下特点: (1) 招生上有的是直接通过高考填报志愿依据成绩进行录取, 有的是在入学后进行二次选拔, 通过笔试、面试等相关测验予以录取。 (2) 学生低年级时接受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 打好学习基础, 一两年后依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并经必要的考核, 确定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再分流学习。 (3) 各高校会选派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授课, 开展双语教学、外教教学, 实施弹性学分制和淘汰增补的流动考核机制, 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4) 英才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可以进行跨专业、跨校的学习, 或者更早地进入科研领域并获得更高的学位, 特别是那些进入双学位实验班、本硕/本硕博连读实验班, 以及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
尽管有关上述英才培养模式有悖教育公平, 不利学生心理健康的质疑时有所闻, 但是国家需要杰出人才, 高校需要吸引优质生源的社会现实, 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中, 范围从知名研究型大学扩展到了一般本科院校。诸如南京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地方财经类院校也纷纷依托经济管理类的优势学科, 开办了多种实验班。笔者所在的安徽财经大学也于2011年成立了“龙湖英才经管教改实验班”, 从入学新生中依照高考成绩及英语加试进行选拔。会计作为财经类院校的传统重点学科, 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关系到实验班的举办成功与否。培养会计英才, 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解决高等会计人才稀缺问题的必要措施。而地方财经院校如何培养会计英才, 尚有一些基本问题需要思考。
二、会计英才培养的目标解读
当前高等院校的英才教育实践中, 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较为看重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和学业竞赛名次, 具有一定的“唯成绩论”倾向, 而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则较为忽视。对英才的正确理解是精英教育是否成功的首要前提。“德为才之帅”, 英才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对于会计这样一个特别讲究道德操守的职业而言就更是如此。我们的社会, 需要具备“人文关怀+学术创新+专业卓越+勇于担当”的复合型、国际化、务实创新的会计人才。
要成就英才, 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把情商培养放在与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 是英才教育的必然选择。对智力发展的片面追求与对情商的漠视, 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因为一些优良品格和素质的缺失而错失机会和付出代价。在教育学生发奋成才, 努力成为社会精英、民族脊梁的同时, 必须首先教育学生具有公民意识和平民心态, 宽容、理性的看待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会计专业具有技术性的一面, 也具有浓重的管理学、经济学属性, 会计信息及会计工作具有强烈的管理后果、经济后果、社会后果, 因此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 更在于管理、经济、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在会计教学中, 教师除了以理服人, 还要以情动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英才潜质。
三、会计英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一) 差异性原则
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 使得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教师必须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因材施教, 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如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可要求学生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 以获悉学生对教学的预期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在期中可再填一张教学情况意见表, 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改进建议, 并予以积极反馈和处理。对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 任课教师应协同辅导员, 进行私下的关怀沟通, 查找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多加鼓励引导, 解除其困惑烦恼, 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情况。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方面要予以适当的赞扬肯定, 一方面要友善提醒其戒骄戒躁, 通过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挖掘他们更大的潜力。
(二) 合作性原则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也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 取得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会计人员, 在提供核算资料与决策信息的工作实践中, 常常需要他人协作或者协作他人,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就需有意识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分配、过程控制与考核评价等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课程设计, 就某一会计理论问题的阐述或者财务报告的分析, 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组作业, 为学生创造合作机会, 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表达的技巧, 担当起领导与配合的角色, 体会到分享与分担的快乐与责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对于团队成员的任务参与程度和作用发挥大小, 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起到应用的激励推动作用。
(三) 挑战性原则
在教学中, 教师需积极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挑战能力, 通过分配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目标实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增强其自信心。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言无不尽”的满堂灌, 适时地“点到为止”并留下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四) 适应性原则
变化是社会唯一不变的真理, 人生也就是不断适应变化的过程。精英人士, 就不仅是适应变化, 更能推动变化, 主导变化。会计英才, 就应该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国家的制度监管中, 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发挥切实的主导推动作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前文提到的合作性和挑战性原则, 都有助于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积极行为。然而适应的前提是接受, 如果不能接受现实, 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现今生活条件改善和成长环境的过于顺利, 使得学生遇到挫折容易变得敏感脆弱, 如果缺乏及时必要的开导, 甚至有可能危及心理健康, 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感情、生活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对于学生的心智成熟和认知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计英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模式方面, 主要包括三种:加速课程模式、充实课程模式和超越常态课程模式。以我校为例, 采取的是充实课程模式, 施以高水准、高速度的强化教学, 加深、拓宽教学内容。此模式虽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完善其知识结构, 但可能带来学生课业负担重, 反而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及特长的培养。笔者认为, 财经类院校在开设文学、美学、艺术等人文类课程方面师资上是可行的, 或者考虑外聘教师授课, 以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 陶冶情操, 提升修养。毕竟, 英才培养应提倡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通识教育, 因为我们要培养出的会计英才不是精确、冰冷的工具, 而应是有理性、有感性、有灵性的一个完整的人。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在不增加课时总量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 学生对此类课程都有强烈的需求。
总之, 会计英才培养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以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取胜。课程质量首先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质量, 其次与课程设计和实施有关。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安排最优秀的师资来给英才实验班的学生上课, 接下来要做的是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上, 教师需弱化知识灌输, 强化引导启发。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角色分工和流程控制, 运用案例教学、情境式教学、分享式教学等方法, 把课堂变成学生表现的舞台, 既可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 会计英才教育还应丰富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如校内可组织“会计知识竞赛”、“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演讲比赛”、“企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竞赛”等活动, 多安排一些名家学者的讲座报告。带领学生校外参观大型企业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与其他高校交流互访, 以增广见闻;进行短途远足、野外生存训练, 以强健学生体能心志。学校还应动员学生参与全国性的商业精英挑战赛、学术夏令营等活动, 给予学分抵免或经费支持的政策鼓励。
五、会计英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 师资队伍建设
知名学府有好的平台, 较易汇聚优秀的师资, 而对于地方院校而言, 优秀师资的吸引和维持都很难。在生源质量与重点大学总体上就有差距的情况下, 若再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英才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 地方院校更需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到国际国内其他著名高校进行访问进修, 或组织与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推动专业教师的前沿理论知识和科研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可实施青年教师带职实习制度, 安排或要求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研究学习, 促进专业教师职业经验和技能的累积和丰富, 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 为会计英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师资保障。
(二) 经费投入支持
英才教育的师资需要参加更多的培训, 英才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计划需要更多的资源, 这些都增加了英才教育的成本, 使得英才教育所需的经费要高于普通教育。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英才教育的专门投入较少且集中在重点综合性大学, 大多数地方性财经院校实施英才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学校自行筹集, 使得不少学校在英才教育的经费方面捉襟见肘, 从而影响其英才培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除了正常的按照成本核算提高学费外, 获得赞助支持不失为一种好的“开源”方式。做好校友资源管理, 取得杰出校友的支持帮助显然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高校领导应具有长远眼光和主动意识。
(三) 发展合作办学
会计英才应具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习交流机制, 密切与国内外会计职业团体的联系, 开展合作化办学模式, 对于提升地方财经院校的办学水平, 弥补其资源短板, 加快会计英才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财经类院校还可就会计英才教育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分享信息与经验, 共同开发英才教育课程体系, 研究英才教育方法, 探讨英才学生的培养规律, 实现英才教育成果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涛.论美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6) :60-65.
[2] .何玉润, 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 2013, (4) :26-31.
[3] .李建辉.英才教育的发展历程[J].教育评论, 2007, (3) :113-116.
地方财经院校 篇2
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学科综合化历程较短,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中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如何转向应用技术型,抓好机遇实现新的内涵发展,是地方师范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新时期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
“转型”一词,是社会学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概念,最初专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后推演为在相关的领域中发生的一种系统化的、大规模的和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1]所谓转型,是事物原有的模式和形态与主观作为的重新耦合,说明事物结构的序、序列及所内化出的累积性社会关系的改变。“转”指转变,强调“主观”意味,就是说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因此,转型与发展紧密联系。社会转型是一种根本性、整体性的综合化变迀与发展,经济转型、企业转型常含有发展模式变化的意义。
近期来,各类媒体都纷纷做调查、做访谈,提出这样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地方本科高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不如人意的现象?又为什么会产生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为什么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能在国家经济危机时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保持良性匹配,对本国经济稳定增长做出贡献?这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特征表现,是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的表现。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将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上进行实践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也纷纷提出本校的转型思路,并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
这一次转型,明显不同于前一次转型。前一次转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包括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这一次转型以地方院校为主体,既包括地方综合院校,也包括地方师范院校。如果说,前一次转型着力点在学科结构上,那么这一次转型着力点则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上。如果说前一次转型在办学目标追求上有趋于“高大上”的特点,那么,这一次转型在则突显“平实地”的特点。即办学心态“平和”、办学目标“务实”而“接地气”。如果说前一次转型在办学思想上是学术取向、理论逻辑,那么这一次转型则是技术取向、应用逻辑。
二、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论述,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发展,可以概括为:育人为本、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育人为本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则。育人为本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科学定位是内涵发展的前提。科学定位是从地方师范院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地区社会需要出发,对“办一个怎样的师范院校”和“如何办好这样的师范院校”的总体思考,是科学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在办学中的关键资源与核心办学能力,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科类结构、服务面向、办学特色进行准确定位。
优化结构是内涵发展的基础。结构是指学校办学的要素结构和教育的要素结构。
一是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形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良性生态结构。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实行主辅修制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更多课程选择的机会。
三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学缘结构。四是优化科研成果的类别和层次结构,能够承担较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在若干应用性学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稳定本科专业和学生数量,积极争取在优势学科开展研宄生培养,优化提升办学层次结构。
注重创新是内涵发展的`动力。创新包括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就是要对一切束缚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对一切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质量的体制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包括:在教育理念的创新方面,要按《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确立文化育人理念、全面发展理念、系统培养理念、学思结合理念、知行统一理念、因材施教理念;在课程体系创新方面,既要强化通识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又要重视实践课程和应用型课程;在培养方式上,试行跨学科门类、跨培养阶段,校校、校企和国际合作培养;在教学制度上,围绕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以及主辅修制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以服务师生为本的开放式管理;在教学模式上,倡导启发式、探宄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激活学生创新潜质。
提高质量是内涵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中,如果培养的人缺失历史使命感、缺失社会责任感、缺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他们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学生如果没有了“出路”,学校何以发展?
三、地方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内涵发展的新机遇
转型是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定位的理念引领。地方师范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就是实行本科以至更高的职业技术教育,就必然要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来办学。这就规定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规范了引领学校办学定位的基本理念:一是“面向产业、面向行业、面向职业、面向岗位”,以满足“具体而实在”的社会需要来办学。二是与企业和社会相关单位联合,实行“开放式”办学。三是围绕满足人才培养“实践性”规律要求,进行充分的职业训练,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地方师范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的转型,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转型,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面向职业和岗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特色,使“服务面向”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转型是突显人才培养应用性特色的体系创新。地方师范院校传统的培养体系遵循师范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思路,按照学术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均强调基础理论、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本科层次,以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必须遵循实践性、应用性的思路安排专业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了解生产流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就必须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突显应用性特色,在理念、思路、模式、机制上有所突破。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专业的针对性,以工程、管理、社会为主要领域。像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集中在农林/食品营养、工程学、经济/经济法、社会服务、行政管理与司法服务、计算机技术、卫生护理、设计、通讯传媒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4]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内容的选择,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关,与职业导向紧密相关;专业课程的设计围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
地方财经院校 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并尝试性地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视角,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六大任务。文章还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大金融、大开放、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大金融、大开放、大实践”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任务
目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存在两大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是供给短缺。供给体系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对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供给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反应迟钝于社会变化的速度,不能按照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配备师资、更新知识、改革教学模式,部分专业已经不合时宜、课程内容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和创新、创业要求。二是供给过剩。伴随着近年招生规模迅速扩张,地方高校扩招、升本后,没有清晰的定位,专业竞争力不强;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质量不高,出现相对过剩。
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目的,通过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内容更新提供更加有效的知识供给;通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手段和技术创新提高知识传送与接收效率,最终达到优化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面临着六大任务。一是增加投入,拓宽渠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二是优化专业,对接需求,构建有效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三是根据知识、能力、素养和结合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趋势,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四是以校企合作为渠道,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五是简政放权,去教育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六是补齐短板,更新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1.培养思路与内涵
河北金融学院以建设金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为总体建设目标,立足河北,依托行业,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培育办学特色,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大金融、大开放、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大金融”是人才培养的理念,这个理念确立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开放”“大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学校依托60多年来形成的行业资源优势,秉承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指导思想,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基础和切入点,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国际交流合作为桥梁,教学信息化为支撑,有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大金融、大开放、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走“大金融”特色发展之路,走“大开放”合作共享之路,走“大实践”应用创新之路。
2.专业建设,金融+
专业设置,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大金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稳妥增设新专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设置本科专业23个,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文、法、理、工学科为支撑,规模与结构协调、相互支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共占比78.26%,专业集中度高。
专业建设,“金融+x”、“x+金融”。按照“大金融”办学特色定位,遵循“金融+x”“x+金融”的专业建设思路,注重金融理论知识体系和金融思维培养,构造培育特色专业。法学专业形成了“法学+金融”、英语专业形成了“英语+金融+人文素养”的专业建设模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互联网金融”方向,会计学专业开设了ACCA和CPA专业方向。启动“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工程”,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建设,凸显应用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多方聘请行业、企业高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绘制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矩阵图和专业能力实现图谱,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即基本能力和素养培养工程、专业能力实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基本能力和素养培养工程:该工程以公共基础课程群改革为途径,培养学生“五个具有”,即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正确的审美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清晰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力。
专业能力实现工程:该工程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基础,凝练专业核心能力,以课程改造、开发为重点,设置与专业三大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进行“两改造、一开发”,“两改造”即将原有专业课程改造为案例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两种类型;“一开发”是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校本特色课。
实践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依托“三大平台”(实验实训平台、实习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开设独立实验课、专业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创新创业综合项目等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4.师资队伍,育人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重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双师、外聘精英、打造团队、提升水平。
注重应用,双师育人。学校注重“应用型”教师培养,出台《河北金融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办法》《河北金融学院专业课教师挂职实践管理办法》,设立了“双师型”教师教学促进津贴,鼓励教师到相关行业部门挂职锻炼,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截至目前,学校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共有130人。
聘请精英,合作育人。学校不断加大从行业企业选拔聘请业务骨干来校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开设专业课程和讲座,共同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规划学生专业发展愿景,为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奠定基础。
打造团队,协同育人。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建成3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37支校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25支校级课程考核教改团队、28支翻转课堂教学团队、19支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团队、2支跨专业综合实训团队。
多措并举,提升水平。学校实施“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教师发展中心,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以赛促教、以研促教、以改促教、专题培训、“引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学校按照“大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政府合作共赢的新途径。
依托行业、共建资源。学校依托深厚的行业资源,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中国银行业协会,发起成立全国(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教育联盟;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建国际金融研究院等教学研究基地;与企业共建课程案例库,共同开发“商业银行网点现场管理”“物价监测预警与调查”等校本特色课程;依托地方资源,与政府部门共建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基地。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修订,聘请行业高管、企业主管担任兼职教师、行业导师开设专业课程和讲座,规划学生专业发展愿景,共同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行业企业在信息资源共享、实务课程开发、应用师资培养、实习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举办订单班、特色班,为学生提供技能学习、业务实习和就业选择的新平台。
国际交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桥梁。学校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拓展跨国双校园项目,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专科项目5个,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研修79人,项目交流学生288人,海外研修中心3个。
6.实践教学,培养重点
学校以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学校以实验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实习实践平台三大平台为依托,构建了三维立体、四年不断线的大实践教学体系。
7.翻转课堂,改革引领
学校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校制定了系列支持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文件和措施,广泛开展“翻转课堂”“共振课堂”等教学改革实践,大力推广“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
8.智慧教学、互联互通
学校拥有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一站式”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智慧校园社区服务平台、绿色校园管理中心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力促教学信息化的互联互通。
[基金支持: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人文重点项目(SD161037);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5GJJG171)]
地方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设计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3日
随着高校功能的转变, 普通高校均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 而学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的财经类院校, 学校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 关键在培养出的学生, 其核心在于教学管理, 而作为伴随学生接受整个高等教育过程的工具———教务系统, 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教务系统应包括教学计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排选课、实践教学、教材管理等多种服务功能模块, 下面分模块来论述教务系统模块设计。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模块可以简便地设置各年级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实践环节、毕业学分要求等。可以支持模块化教学计划管理, 细化地管理课程库信息的规范, 包括课程编码、课程承担单位的设置、对于以往课程的管理、对于同名课程的检测与处理, 并可以提供年级之间、专业之间教学计划的复制功能, 通过微调, 快速完成新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可以划分校区、院系、单个或多个年级与专业快速批量读取各学期开课计划, 并可由各院系等承担单位提交开课变更申请, 经审核确认后生成正式的开课计划。可以详细记录与统计学期开课变更情况, 动态跟踪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设置学期公共任选课、学科选修课以及对应所适应年级和专业。
二、学生学籍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模块可以通过规范的模板批量导入或零散录入学生信息, 批量或零散地增改有关信息, 并根据学生中文姓名自动生成英文姓名, 利于快速创建完整准确的学籍档案。因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报考会计、金融、计算机等证件的同学较多, 教务系统应支持摄像头、数码相机的现场采拍功能, 照片的个别导入和批量导入功能。对于注册功能, 可以基于校园网由各个院 (系) /部办理学期报到, 登记报到与不报到学生, 统计学期报到情况。
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专业多为管理或者经济, 所以转专业同学较多, 可以按不同的学生异动类别设置相应异动功能, 包括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等, 并且可以和排课、选课、成绩关联起来。
可依据设置的异动规定 (含学业预警) , 智能判断学业预警学生与规定异动学生;为学业预警学生打印学业预警通知单;通过校园网接收学生异动申请;为预计异动学生打印异动审批表。
三、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有多种成绩表现形式可以设置并可以相互转换, 提供对不同专业学科主干课程进行学分绩点的计算进行设置和统计。模块支持多种成绩的计量方式, 根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自动生成总成绩。可以快速统计各课程、各教师、各开课单位和学生所在班级的已录入的成绩, 按成绩区间进行统计。能够对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单独分析, 对总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模块可以由所设置的各课程成绩录入人通过系统WEB端或客户端录入学生课程成绩与实践成绩。在成绩录入的过程中应可以准确关联, 并提示缓考、舞弊、缺考、免修等信息, 即可以分课程按上课班级录入, 亦可按行政班级录入, 同时可以处理不同修读性质的如补考、重修、免修等课程成绩, 方便毕业审核, 提供学生学业监控报警, 可以准确处理异动学生的成绩认定。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可以打印成绩通知单、排名表、考试未通过学生名册、学生成绩档案表等多种常用报表。可以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 提供丰富实用的成绩统计分析图表。支持网络课堂成绩经过申请可直接转入教务系统成绩。奖学金评定是很让学生管理部门感到繁琐的事情, 成绩模块支持自动对一门课程或课堂进行排名, 并可以按学生所在班级进行成绩排名, 方便奖学金的评定,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成绩录入和查询的界面。
四、排选课管理
教务系统可以进行批量排课, 所有课程时间地点一次性批量完成, 当由于各种冲突或资源过于紧张造成的少量有冲突课程, 系统通过智能排的方式未排完的课程, 可以直接查询, 并可以直接通过辅助排的方式, 快捷地完成剩余部分的课表编排, 辅助排的过程中, 能够自动检测可用的教室与节次, 还方便地对课程进行调整。
根据财经类院校具体情况选课自行设定, 支持教师、学生互选, 根据学期教学任务和排课数据, 实现学生网上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通过系统网页端, 完成选课事宜, 同时可以快速处理重修选课、学籍异动前后的选课处理, 为学生提供功能完备、高效的网上选课平台。
五、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实验课程和有实验环节的理论课程。财经类院校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系统依据学期开课计划, 形成学期初步实践教学任务, 生成学期实践教学进程。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应安排学期实习任务, 辅助安排实习, 包括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等。可以提供学期课程设计任务, 辅助安排课程设计, 包括课题管理、课程设计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指导教师等, 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详细安排表。
系统还提供学期毕业论文任务安排, 提供毕业论文答辩, 包括毕业设计课题管理、毕业设计分组、指导教师安排、答辩分组、答辩专家安排等功能, 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多种详细安排表。
六、教材管理
系统实现教材相关报表查询, 教材预定、征订、入库、出库、退书、领书等功能。可以整批导入或手工录入各种教材信息, 可以实现教材的自动盘点, 并生成各种盘点表。当选课结束后, 没有选出的课程, 选用的教材应自动删除。可详细记录教材的收退/发退、报损与赠送情况。
参考文献
[1]吕向红.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 2007.2.
[2]秦昊.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23.
地方院校物理专业转型发展探讨 篇5
摘要:本文探讨了物理专业的转型发展的构想及实施:修订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师资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院校;物理专业;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的重大改革,对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物理作为传统老专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物理是基础学科,物理专业有着师范培养的行业背景,如何转型,是本文探讨的主要课题。
一、物理专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教发[2015]7号文件[1]为指导,积极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教学技能型人才、以提升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评价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修订培养方案
完善物理学科知识的培养,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既要注重普通物理的力、热、电、光、原等课程学习,又要完善理论物理的四大力学的教学,以及物理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的学习,培养若干个物理学科的领头雁。
按照以服务中学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以教发[2012]1号文件为标准[2],确立培养教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实施“双证”培养。推行本科辅修专业教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人才培养。
优化合作育人机制,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实现课程建设中学教育专家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协同设计课程内容、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协同参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接中学教学岗位资格标准研发课程标准。
以中学教师岗位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全程化实验体系。构建以岗位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体系,加强对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与运用。完善专业技能训练标准与考核办法,强化教学技能训练、物理实验技术设计、自制教具的培养。
三、改进教学方法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积极探索适合物理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物理学科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知识背景、概念、规律、应用等的教学,又要注重字母公式的推导,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要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不能单靠从文字上去学,更有注重从一个一个的公式推导中去学,从一个一个的问题中去学。积极推广专业课程结合中学教学项目、课题与案例开展讨论式教学。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在线开放式课程(MOOC、微课、SPOC)建设,并引入“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探讨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随时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把学生由“课堂被动性接受”逐步引导为“全过程主动性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全面推进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重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对于物理学科课程的考核,通过小测试、小论文、调研报告等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比例,降低期末考试的难度。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推行“模块考核、过程考核、多样考核”相结合的N+2考核模式,变期终考核为过程考核,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结合考核,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融为一体。探索非标准答案的开放式考核模式,突出考核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一支高层次人才突出、中高级人才实用的师资队伍结构。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支持学科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研修,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每年支持1位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深造半年以上,参与有关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研究,使高级职称教师中有15%以上的比例具有出国留学、访学经历,具备国际视野,提高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行教师执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中学教育行业从业资格统一考试,取得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并对获得证书者进行奖励。
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分依赖于特定教材的教学传统,学会从多本参考书内筛选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倡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经验、过程、成果等潜移默化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科课程设置是客观的,不能随意破坏,但教学是灵活的,不能受教材的牵制。过去,教师为了省力,教材怎么安排,则教学也怎么安排,不去做教材外的事情,对新教材的使用无所适从,对新课程的教学无所适从。
结束语
教育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改革物理专业的传统培养模式,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要从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考核改革、教师队伍转型发展等方面促进物理专业的发展,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促进我国物理这门基础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发[2015]7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2]教发 教师[2012]1号:《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地方财经 篇6
日前,随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一期) 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正式运行也进入倒计时,预计将于6月开关试运营。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机场办事处副主任称,“浦东机场保税区管理办法已经完成了意见征询工作,之后就可以提交市相关部门审批,很快就会出台。”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很快就可以正式启用。而这也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实际运作的空港保税区。同时,负责保税区招商的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保税区中将建上海最大的全球一线品牌展销中心。
据悉,机场综合保税区的主要方向是利用浦东机场枢纽港的优势,发展仓储物流、商品展示交易、金融保险代理等业务。机场综合保税区将首先吸引一批货物运输方面的物流和货代公司等入驻;而在金融保险代理等业务上,则主要以优惠政策吸引飞机租赁等服务企业入驻。
2、深圳:首届消费电子展开幕
4月9日,首届中国 (深圳) 消费电子展暨2010中国电子技术年会和第75届中国电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勤表示,首届中国 (深圳) 消费电子展与2010中国电子技术年会的隆重召开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盛事。深圳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尤其在金融风暴下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2009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1.23亿元,同比增长12.6%,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同行业的平均增速2.3、7.3个百分点。
消费电子展是深圳市政府与中电集团强强联手打造的一大品牌展会,以“数字技术创新生活”为主题,以“终端、内容、体验”为三大核心要素,为我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制造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搭建交流展示的桥梁和纽带,展会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对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对我国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深圳:首次将非户籍居民纳入社会救助政策考虑范围
4月22日,深圳市政府四届一六二次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该办法将救助覆盖面从低保人员扩大到低保边缘人员,并且首次将非户籍居民纳入社会救助政策的考虑范围。
《暂行办法》针对低收入居民遭受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提出设立应急性的“临时救助”,并且将非户籍居民也纳入临时救助的政策覆盖范围。该办法规定,低收入居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向区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因自然灾害、疾病、突发意外,造成人员死亡、家庭劳动人口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家庭损失较大等严重后果的;诉讼费、医疗费等支出较大,依靠低保救助、项目救助仍无法解决困难的;因受刑事、民事案件受害致贫,无法从相关渠道获得补偿,依靠低保救助、项目救助仍无法解决困难的。临时救助将视申请人的困难状况,给予1000—6000元的一次性救助。此外,《暂行办法》还新增加“养育扶助”一项。
4、重庆:国内首款高清芯片降生
近日,重庆四联集团第一批试生产的高清芯片已下线,年底实现量化生产后,市民购买高清电视可以更便宜。此举意味着国内数字电视市场将打破欧美企业垄断局面,重庆也成为国内首款数字高清视频芯片的诞生地。
四联集团副董事长吴朋表示,高清视频芯片除了运用于电视机上外,还将运用到机顶盒、手机等电子产品上。要让老百姓用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最高品质的数字高清电视,必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四联集团开发的高清芯片比目前国际上的高清芯片售价便宜1/3。
地方财经 篇7
日前,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规划》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并明确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据了解,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国家发改委表示, 《规划》的实施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规划, 到2015年, 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 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重庆:国家级开发开放两江新区挂牌成立
6月18日, 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 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 正式登上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舞台。
历时两年多的论证、规划, 今年5月初,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根据批复意见,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 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 其中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批复要求, 两江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要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市表示, 将按照“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的工作目标, 把两江新区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 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西部大开发的“标杆”。
3、重庆:首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成立
5月24日, 重庆市首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渝中区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业。市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申请贷款, 个人最高可贷30万元, 最低2000元;企业最高可贷50万元。
“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不同, 其最大的优势是短、小、快。”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原彰弘表示, 目前重庆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是从担保公司、典当公司转型而来, 放贷通常要担保、抵押。而亚联财则是免抵押、免担保, 企业从申请到获得贷款, 只需一天时间。长原彰弘十分看好重庆小额贷款市场的潜力。他表示, 目前香港600万人口, 小额贷款公司每年放贷600亿元。重庆3000多万人口, 去年放贷不到100亿元, “可以想象未来这个市场有多大。”
自2008年重庆市试点小额贷款公司以来, 小额贷款市场发展迅速。去年, 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周转2.28次, 累计发放贷款87.31亿元, 其中有六成投放到中小企业。
4、深圳:实施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日前, 深圳公布该市《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并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汽车充电技术标准, 将有效突破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 带动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
2009年年初, 深圳市被确定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目前, 该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纯电动车出租公司, 已有30辆纯电动出租车上路, 本月底还有2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运营。到今年年底, 该市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出租车可达100—200台。同时, 深圳已相继开辟3条新能源公交示范线、150辆混合动力的公交车投入运营;公务系统也有20辆双模电动公务车示范运行。
地方财经院校 篇8
一、创新型金融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金融人才指的是在金融业中具有深厚金融理论功底、较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组织、经营、管理和科研等各项活动中,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金融改革、建设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1. 具备创新理念
回顾历史,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尤其是我国将进入一个金融地方化的新时代,不同的地方经济结构和模式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业。教材上的知识往往只反映一般性的金融理论研究和西方金融业实践的发展,不能结合我国地方经济特色。因此优秀的金融人才应该具备创新理念,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创新理念是一个人创新的动力具有创新品质的人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只有具备创新理念才能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敢于运用独特方法,冲破前人的思维定势和桎梏,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历练中,逐渐学会发现、探究新的技巧和方法。也只有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存在,才能不断地推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促进地方金融及经济的迅速发展。
2. 具备创新能力
优秀的金融人才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及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混业经营与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产品及工具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金融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掌握必要的辅助学科包括税收、会计、管理、法学、数学、信息技术等,还要掌握反映金融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新领域,如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与微观金融相关的学科。同时应学习掌握与金融紧密相关的现代经济管理知识,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如现代企业制度与经营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惯例、基本准则等。
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1. 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问题。地方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自学和研究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决定学习重点、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具备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鼓励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思考,养成独立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目前很多地方财经院校要么效仿几所综合类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盲目追求高水平、高规格,过于强调理论基础,不能体现地方金融实际,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很多学生感到难于理解、难以应用;要么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人为设课,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学生很难形成对金融学科的完整认识,也就更无从创新。因此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科设置应体现“地方性”,根据各地人才实际需要情况与当地条件,并结合“创新性”,培养服务于金融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地方财经院校金融专业首先应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其较为广泛地涉猎金融学知识,宏观把握金融学理论精髓及发展趋势,以提高专业适应性;同时,结合地方金融发展现状,体现地方特色。如经济发达地区外资金融机构较多,内资金融机构接待外国客户业务也较多,客户理财意识比较高,金融业务相对更综合、更前沿,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重点强化金融英语、金融工程、个人理财、公司理财等学科;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机构业务比较单一,一般需要更多的基层工作人员,因此这些地方财经院校应着重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满足地方金融人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就业高起点,眼高手低。另外各地方财经院校还应结合各地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创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因此可以在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发展史、网络金融等课程时,重点结合当地发展实践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了解历史、熟悉现状、思考问题、批判继承,从而进行创新。地方财经院校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选修符合其个性特长的课程,承认学生在兴趣和能力上的个性差异,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纯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每一个创造发明都不只是凭空想出来的没有实验的探索与印证,创新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创新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对金融现象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剖析,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设施,借助金融模拟实习软件为学生提供金融业务的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举办相关课程业务比赛,进一步拓展创新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应变革考试方法,改变现在许多高校存在的“买了一本书,学了半本书,背了几页书,等到毕业时,早已变生疏”的现状,放弃传统的记忆型考试方法,注重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课堂表现、业务操作能力、论文写作水平、口试、案例分析评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定,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
如果有可能的话,地方财经院校还应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学习阶段和毕业实习期间,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和考核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践环境,便于学生调查并查找研究资料,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学生课外培养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知识也是有限的,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无限的课外时间,调动学生无限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推荐本学科有价值的书籍、报纸和期刊,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讨策划,对课堂上所学所想所练进行总结概括升华,让学生参与到论文创作、课题研究中,甚至创办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术刊物,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学术竞赛,使学生得到研究性学习的训练。此外,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金融改革、发展、创新的最新动态,亦可开拓学生视野为创新提供生动鲜活的资料。
摘要:地方财经院校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应认真抓好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韧,刘赛红.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之我见[J].商业文化,2008(6).
[2]刘明显.地方性财经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J].市场论坛,2008(10).
地方财经院校 篇9
笔者浏览了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上海外国大学创办的《外语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这两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方法、教材编写、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所占篇幅最多。而且都很据规律性。研究过此方面的专家如胡壮麟(2004)、刘润清(2002,2003)、张绍杰(2003)、戴炜栋(2001)、崔岭(2005)、贾国栋(2006)、蔡基刚(2002,2003,2005,2007,2010)等。鉴于此方面讨论的呼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个方面客观展示了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画面。以期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个视角窗口。
1 师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被调查的人中硕士学位的人只占22.9%。另外根据梅德明对44所大学、44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62.25%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60.88%的是助教,65%的是大学本科。然而笔者本次就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显示:以2010年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期为例,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总数为58人,其中教授0人,占0%;副教授11人,占19%;讲师18人,占31%;助教26人,占45%;见习3人,占5%;硕士学历17人,占29%;本科学历41人,占71%。43%教师教龄低于5年。可见,陕西这所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等同或者略高于夏和梅的调查,即国家平均水平。
2 教师工作量
据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统计,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0,另据研究者称,有的大学师生比约为1:222。大多院校教师周课时量保持在16到18学时。笔者本次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该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人均授课周学时为13.37,但大部分讲师、助教的人均周课时量都高于16学时,有的教师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4学时。师生比例为1:145.7。可见这一陕西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结果更突出了师生严重失调,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更是让教师们忙碌不堪。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科研及创新。
3 教师科研
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培养高等人才,也应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据笔者对该校的调查:完全没有撰写过科学研究论文和不知如何写的人有15人,占26%;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55人,占95%;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科研项目的有40人,占69%;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有45人,占77%;未采用过量化研究方法的有48人,占83%。这一结果恰好佐证了“中国外语教师总体上本来就有训练不足的弱点,公外教师尤其如此(周流溪,2003)”这一论点。鉴于上面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年轻教师所写论文均为教学经验总结,不能从理论的层面高瞻远瞩,宏观指导。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搞科研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只是停留在愿望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工作强度高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其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也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鉴于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3)教授指出:“在暂时无法外出进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是否能考虑采取稍为灵活一点的工作安排呢?可以考虑:若某人已连续几年满工作量甚至超过工作量,而他现在又有一个自我进修或科研的计划,那么就不妨审查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使他得以实现其计划中的近期目标”。还望地方师范类院校灵活掌握政策,给教师提高空间。毕竟外语是终身学习,要提高学生水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4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
该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6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逐步完成一级到四级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基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学期。该校对大一新生采取了每周6学时,大二学生每周4学时的方案。这些学时涵盖大学英语读写,听力,泛读,综合训练等教程的统一教学。本科学生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四册;专科学生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内容都很新颖,充实。然部分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教师课堂以读写教程为主,根本无暇顾及听说教程、泛读教程以及综合训练。地方师范类院校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相对贫穷,很多学生没有电脑,对于听说教程,虽然很好,很适合学生,碟片内容生动形象,可是学生无法投入使用。全校语音实验室又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常使用。所以,除了读写教程以外,其它教程就变成了学生用钱买来的舍不得扔掉又无法使用的“垃圾”或“废纸”。
5 结语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究 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54—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法学教育空前发展。到2011年,我国现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700所,法学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成反比的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法学专业已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为“就业老大难”专业,这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试图寻找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一、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困惑
1.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地方院校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反映在法学学科,就是与校内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属于弱势群体,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师资配备与图书资料两方面。
就师资而言,大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院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借高校扩招东风而“升本”新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这些地方院校,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升本前的专科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离本科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偏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法学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有的学校生师比竟高达25:1。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追求“大而全”,盲目上专业,随后投入却跟不上,尤其表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很多学校法学专业图书很少,加之法学学科分支较多,所需专业资料更是让图书采购人员无从下手。仅是经典法学原著一项,在众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或资料室中都并不多见。
2.办学定位不明确
法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应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把“法学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力图将办学定位与重点高校看齐,意在培养学术型人才[1]。这显然忽视了自身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等客观实际因素。事实上,就地方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院校所明确且践行的办学方向。
3.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主要任务。换言之,高校办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是主动应对地方需求,还是消极、被动回避这一问题?目前看来,由于不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性质较为模糊,且受历史因素影响,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尚显不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很少主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模糊不清。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而不断失去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危及其自身的发展。
4.教学模式滞后
办学定位不明确,反映到教学上亦是问题不少。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思想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司法考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忽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在司法考试的“检验”中,这些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屡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必要性
1.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发展,决定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以学生就业状况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法学专业更具有特殊性,其职业要求往往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前提,如此一来,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成为检验学校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目前,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空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已成必然。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国法律职业缺口仍然较大,现有法律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在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将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纸面上的法,更要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法制建设情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对于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地方院校来说,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3]。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1.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有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法科人才的要求提高,法学专科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将逐渐淡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放大和就业压力的巨增,致使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从事理论研究的法科学生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作为基础性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对其定位历来众说纷纭。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理应归属于通识教育,專业知识传授应是其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密不可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从事具体法律事务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相关教育与职业发展都与法律实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地方院校,其培养的法科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司法考试走向社会,从事各种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向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保留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职业教育成分,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此指导并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确定服务面向
服务面向也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为省属高校或省市共建高校,其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支持的可能,明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具体到法学本科专业,则必须放弃盲目追随重点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结合地方实际,主动承担为当地培养法律专业急需人才的任务,主动融入本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一方面要强化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2]。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优化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当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地方院校在确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区域特征,结合法律及相关行业特点,分析职业和岗位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并确定教学内容。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的同时,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增加应用性内容;要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还要把法律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4.改革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社会建设情怀。当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参差不齐[4]。对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克服当前案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功能,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实践教学。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为此,地方院校在反思并重整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诸如见习、实习、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开展法律咨询及服务等方式,多方面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解释进而使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專业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72.
[2]唐华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研究[J].西华师范学报,2006,(4):92.
[3]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52.
[4]刘远熙.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探索,2010,(12):43—44.
地方院校课程编排管理分析 篇11
1 当前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注重课程建设,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等硬件建设。由于要迎接来自教育部以及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地方院校纷纷开展了各专项评估,其中包括课程评估。通过评估、透视评估本身,以及课程编排实践,发现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 仅靠经验完成课程编排
这一现象在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因为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必须有所选择,而教师如何取舍、选择其中的哪一些、选择后的内容如何教授等问题都不能单凭经验来加以解决,由于许多教师仅凭经验决定一门课程内容的取舍,会导致出现以下现象:同一院校同一课程不等值,同一门课程由于不同教师讲授,内容差别非常大;课程不适应学生的能力,许多学生反映某门课程内容偏难或偏易;课程内容无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许多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用到某门课程知识时,往往发现学非所用,并且难以进行自学。
1.2 盲目使用优秀教材,以教材内容替代课程编排
盲目信赖省优、部优或国家级教材,不能认识到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教学物质媒介的一部分,再优秀的教材其适应面也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当前级别越高的高校教材,主编绝大多数来自重点院校,其出发点或潜意识就是为重点院校教学服务的。地方院校无论在师资水平、学生学习能力,还是在培养目标上,与重点高校的差异都很大。地方院校盲目使用高级别的优秀教材替代自身课程编排,可能造成以下后果: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培养同一专业的学生,盲目以重点院校为榜样,重点院校的特色学不来,可能还会丢失已有特色,理论水平比不上重点高校,实践时间还可能被浪费,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该专业办学价值受到质疑。
1.3 大幅压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授
为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幅压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授。很多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大不同就是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自然会强化实践环节,甚至在课程中也预留许多学时用于实践教学。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无可厚非,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在相对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实践后,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没有深厚理论做基础的实践,仅增加学生感知或验证性的实践技能培养,相对于浪费大学4年的宝贵时间。由于实践学习时间增多,相应会挤占理论学习的时间,又会形成大学生理论功底薄弱这样一个新问题。
1.4 地方院校的课程编排无法体现自身特色
这是许多地方院校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不重视课程编排理论的学习,对别人已有课程盲目照搬多于自己的课程开发,所以,许多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同一专业、同一课程间大多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即使有所区别,也多是深度上的不同,重点院校比地方院校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上,难度更大。一些地方院校的课程只是重点院校的简化,无自身特色。
2 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课程建设在地方院校中的地位不高、不被重视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大学重视教学,但不得不承认,相当多的大学,乃至名校,在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方面还不太尽心。很多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满足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平心而论,很多名校对本科生教育远没有像对‘985’工程那样的重视程度。以至于我国目前的本科工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李培根院士深刻道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课程编排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这里“不重视”有两层含义:一是与科研相比,教学相对处在不那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教师层面,课程建设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一个位置,发展缓慢;二是在教学管理中,过程管理比较显见,容易量化,而教师需投入很大精力的备课环节、课后指导学生等不易量化的工作内容很容易不被重视。重课程显性环节的管理而忽视隐形环节的管理,不可能带来课程质量的真正提升。教师上课与学生听课在很多学校成了很少交叉的两条“平行线”,很多课程根本没有学生参与,也基本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上课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
2.2 地方院校内部课程开发实践导致课程编排受冷落
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内课程建设和开发模式,没有重视到课程编制这一层级。现实中学校没有也不可能重视到单门课程的编排,教研室负责所属课程的安排,但随着扩招带来的教学任务急遽增加,教研室只满足于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教学研究。二是校内分配体制阻碍了教师对课程的进一步研究。几乎所有院校都把教师的上课时数与收入挂钩,管理起来确实简单易行,但不利于教师在课程间适当流动。一些先入校的或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教师为了上课的酬金,把某些课程长期占为己有,不愿意对其他教师开放,一门课程多年只是一位教师讲授。可以说,把教师收入与上课简单结合起来,简单量化教师劳动,一些显性劳动很容易量化,一些隐性而又为教学所必须的劳动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这种分配制度导向下,重量不重质,导致课程建设在院系一级有名无实。
2.3 院系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与评估导向直接相关
当前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开展5 年一轮的教学评估,省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职业院校也定期开展教学评估。为迎接评估,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教学的各专项评估,如课程评估、专业评估、院系教学评估等。应该说,这些评估对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两点问题倾向需引起关注,一是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简单化——过于强调指标的操作性,认为硬性指标才能说明问题,才有区分度。如在课程评估中,“教材建设”一项为许多院校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有无主编或参编教材成为一个重要观测点来衡量课程的优劣,而“教学管理”等项指标相对较“软”。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在对评估结果进行表决时,“主编或参编教材”竟成为竞评优秀或精品课程的唯一区别。特别是相对地方院校来说,为能在迎接教育部评估之前,拥有更多校内课程建设“成果”,对软性指标的优劣有时出现“选择性盲点”现象,这种氛围加剧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简化。二是院系在迎接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不利于教学的“迎评文化”——评估需要什么,就准备什么,不准备与评估无关的东西。如评估指标中常常出现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是否理论联系实际等项,从理论上来说,指标体系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但与具体评估相结合,就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为了迎合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在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把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以至于不进一步斟酌整个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为突出在课程讲授中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出现理论课被实践教学挤占的现象。殊不知,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还是理论学习,必须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固然不对,忽视理论学习也是错误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院校的课程建设实践,归纳了一些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