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共9篇)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1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论文介绍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和现实医院,并就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指出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本着“理论教学够用”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最后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 者:王正初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椒江,318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71 关键词:校企联合 机电 人才培养模式 三明治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2
一、培养目的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本而来, 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1]。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1985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成为湖北省首批16所高校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因此,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贯彻人人成才、因人施教的理念,全面实施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 “721”人才培养模式。
以“分类培养”为改革方针,按7:2:1的比例,将学生专业分为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三类,针对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与质量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满足湖北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无缝对接”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2]。
二、改革措施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校内外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紧密结合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专业综合改革教育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人才资源、场所设备资源优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更切合生产实际的教学计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该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与实践教学优势, 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大类招生,进一步校企协同推进职业资格证、毕业证、等级证的证书制度。
(一)建立校企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根据湖北省对机械、质量工程人才需求,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培养方案设计,与企业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中心,依托与宜昌长机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整合校内的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湖北省农机质量检测鉴定站、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基地、湖北省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站、湖北省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成立了机械工程实践协同教育中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加强校企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创建校企协同合作新模式
学院加强与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华中数控股份公司、宜昌长机科技、京山轻机等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定制、 联合培养、人员互聘等合作,将协同中心建设成学生创业、实训基地。
(三)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体系
在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深化“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全程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根据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更结合生产实际的专业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编写专业教材,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论教学、关键实践环节(如生产实习)等教学指导。
企业参与师资建设:学校根据教学需要选派本专业师资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企业提供学生就业机会:推进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模式,根据企业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 学生到企业完成累计1年的企业实践及上岗实习等学习任务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三、典型案例
为落实校企深度协同联合培养模具卓越工程师计划,由深圳五鑫科技公司出资700万元,学校出资300万元并提供场地,在校内共建湖工精密模塑研究院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实体化”毕业设计的场所与条件,学生可进企业技术部门实践,掌握从模具设计、试模、制造、注塑、产品检验等全线流程, 培养模具方向学生扎实的模具设计、制造以及解决复杂的制造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案例探索并实施了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普通本科模具方向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模具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改革自2013-2014第二学期开始,涉及我院2010级、2011级、 2012级共6个班级。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步完善。2010级全部模具学生的毕业实习及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被安排在企业完成。2011级除考研学生外,模具学生均在企业完成一年的现场学习,多门专业课被安排在企业现场教学,并安排了相关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学生的毕业设计全部采用集中式管理,8人一组在完成各自毕业设计课题之外,互相配合完成一套实际模具项目的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2012级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完全打通,作为一个实践环节,把学分分解到企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而毕业设计在2011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让学生从实际模具的产品设计和定型就开始参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
四、改革成效
通过几年的摸索与优化,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表1),实现了任课教师有提高、毕业生就业受欢迎、用人单位抢着要的良好局面,开辟了一种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摘要: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受校内管理体制、经费、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等影响,以及校外企业生产与场地等限制,实践教学未能与企业紧密结合,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并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具工程师案例论证了该模式的成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秀琴,李永平,刘云利.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管理[J].高教论坛,2010,(2):51-53.
[2]成长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阅江学刊,2013,(2):89-92.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3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学类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基础专业,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了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以完善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 本科院校 数学类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项目名称: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3-02
1.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
1.2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与地方经济的而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由此可见,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相互促进。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以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要求为依据,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2.1本科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让本科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重视企业的用人需求及用人要求,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
2.2加强合作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建设合作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接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过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2.3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
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学校和企业应成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资金支持,完善企业的基础社会建设和岗位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企业实习机会。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和企业应加强对人才培养基地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基地的利用率,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创新校企双导师制度
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优化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在校企双导师制度下,导师应对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规划学生的职业方向,加强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同时,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工作指导和评价,提高企业实习的效率。创新校企双导师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小结: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与阿尼奥应与企业共同制定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合作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创新校企双导师制度。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发展及地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宁,廖林清,罗静,胡飞. 地方本科院校“三段式”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11)
[2]周德俭,李创第,刘昭明. 地方院校面向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3)
作者简介:
熊佩英(1964.07-),女,汉族,籍贯:湖南沅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4
我国高校扩招发展十几年,大学教育己经走向大众,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骤增,在一个岗位面前,高职生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竞争起来首先就缺失了学历的优势,在就业时的成功几率也要降低几分,但是企业在招聘成功后,用人之初就会感觉到一些毕业生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而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正是改善这种状况的最佳选择,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加大竞争力,更快得到企业的认可。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我国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7%,出口同比增长了40。c2y0,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1509。1亿元,同比增长3c7y0,高于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5。13个百分点,行业依然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专用设备和交运设备毛利率整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重工业化进程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维持机械行业景气。市场的稳定发展必然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力量来支持企业的建设与生产,这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和探讨,我们认识到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1。2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落后与市场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经济产业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级技术人才,不仅会制造,还要会创新,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立足于市场,从企业的根本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学生在求学期间也可以去企业提前实践,接触工作环境,融入企业氛围,将所学转化成实际应用,这对学校、学生、企业是三赢的趋向。
2当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南云箭集团、华亚数控怀化分公司、湖南岳阳长江动力机械厂、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上海新大洲本田有限公司、深圳富豪鸿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的调查与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顾虑,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l)专业能力:机床操作能力、机床维护维修能力、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认为本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CDA、数控编程与操作、零件加工工艺、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看重,但是像电气控制与PCL技术知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知识这些方面的要求则不高。2)职业素质:爱岗敬业、道德优良、吃苦耐劳、勇于奉献。
通过调研可知,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相对单一。当今社会是个复合型的社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机械科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的高度交叉,人才培养也要改变以往单一偏重于技术型的模式,复合型的人才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当今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与先进的设备己屡见不鲜,对比传统的人力计算、绘图,耳听手摸判断工况的方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制图、数控、编程等相关软件操作,提高动手能力。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当今社会需要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团队意识的`人才,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怕苦怕累,上进心不强,高职学院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3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3。1坚持“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学生、企业、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展所长,强强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稳定输出人才;企业、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和机会;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在企业加大生产,推向市场;学生通过参与实训、项目,得到自身的锻炼,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各方技术、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作,实现共赢。
3。2发展“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我们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校企双方优势,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方式上根据学生“易学、易忘”的特点,采用“理论+实践(校内基础实训+强化实训)+理论+实践(校外实训基地专业对口顶岗实践)”“滚动式教学方法”,反复历练,重复记忆,杜绝遗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产品结构分析、产品工艺分析、设备操作、零件检测及常见故障诊断的排除等实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课程体系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凸显“两结合”“两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紧密结合,将学校教学与职业证书制度紧密结合;实现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转变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社会结果评价转变为院校过程评价的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3。3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实现理、实一体考试模式的转变
考核模式应与教学模式相匹配,传统的一纸试卷考核重点在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实践技能的考验,并不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教育理念偏重的也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实施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后,我们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测评。我们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任务或者项目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和评定,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阶段自己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与上次相比自己提高了多少,与同学相比自己还有什么不足,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教师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也要全程跟踪测评动态,对学生在阶段中取得的成就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且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积极求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能大大增强。
3。4优化毕业设计
第一,规范毕业设计体系,建立专门审核小组,从出题、选题、设计、答辩包括毕业设计的档案管理都应当实现规范化,这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毕业设计指导中,教师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来指引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如此不仅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资料、工具书的查阅、使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毕业设计的中期审查制度和预审制度落到实处,查漏补缺,及时更正,督促指导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严格审核设计的图纸质量,强化学生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对于图纸中的错漏要及时指出,让学生改正,以避免最终交图时因为错误而推翻重做的现象,也能保证学生图纸的设计质量。
第三,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在校的理论与实践,学生己具备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进行毕业设计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将所学释放出来,通过实际应用来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将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布置下去,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现场实际体验,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论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5
高海建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地方院校的一个共识,因此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目标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梳理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地方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计,2008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878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亟需要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因此,对这一选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目标
应用,在辞海中的意义是使用、或直接应用于生活或生产的。因而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服务于地方、行业,为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闻学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理论、方法和技能,适合在各类新闻媒体和传媒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院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新闻传播教育规律,以信息社会的需求和媒体单位的人才要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培养出面向传媒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绝大多数开始于新世纪以后,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队伍不合理、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与应用型人才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对新闻学学科特点和新闻行业缺乏深入研究,加之地方院校在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因此不同程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未能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论证和规划,不能很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存在通识类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不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较多,而专业实践课程较少。专业课程设置没有根据新闻媒体发展进行适时更新,一些反映业界最近发展成果的新技术、新观念的课程未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总结,而新闻行业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因此理论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及时更新教材、密切与业界联系、加强对外交流等方式来及时掌握业界发展最新动态。但是地方院校长期以来习惯闭门办学,与外界交流较少,教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且陈旧,不能将最新的传播技术和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视野狭窄,对新知识缺乏敏感,毕业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传媒现实难以适应。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课堂理论讲述为主,不能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三)硬件设备投入不足
在新闻学专业学习中,专业训练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素养和技能。而先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训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但是,由于现代传播媒介设备属于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相应的实验设备造价昂贵,地方院校由于财力有限,一般很难有太大的投入,教学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短时间内很难胜任其本职工作,严重影响了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新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媒体工作适应性十分必要。但是,地方院校大多处于非省会城市,媒体数量一般不多,规模较小,对实习学生容纳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实习机会很少,或者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专业实习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地方院校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导致相应的配套机制欠缺,无法对实践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在构建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既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新闻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建设,切实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一)转变教学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而课程体系是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因此,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包含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三部分。通识课程强调厚基础,要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理论课程是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则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专业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要在保证必要的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增大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强调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媒体发展变化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二)紧密联系现实,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传媒现实。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将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技术、新变化、新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第一时间掌握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用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设备水平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实验设备作为物质保障,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为新闻专业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一般来说,包括报纸排版编辑、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及其配套设备等,要在规格和数量上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深入的接触机器,领悟技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备开展自编报纸、自办摄影展、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四)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与实践俱备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宽厚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把握业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打造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打破高校和媒体之间的藩篱,探索实行教师和编辑记者双向交流挂职,一方面让教师走进新闻媒体进行实践锻炼,在采编实践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教学和科研汲取更多新鲜信息;另一方面,媒体编辑记者走进课堂,将他们多年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大大缩小教学情境和具体生活情境的距离。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实习基地对于学生全方位、零距离体验媒体工作,适应媒体工作节奏,尽快进入职业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打造高质量、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至关重要。地方院校可以将校内报纸、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在校内开展实习创造条件。还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托社团自办刊物、网站等,并为学生自办媒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和学校所在地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调动媒体和企业参与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实训课程、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自主实习等环节,要使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衔接,取得实效,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注释:
唐定.改革地方院校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J】.青年记者.2009(32)7—8。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5)77—79。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journalism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Hai jian GAO Ru ZHAO Min Jing(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00,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journalism talents training has become a consensus a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eaching reform.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s and objectiv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g 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type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ournalism;Application type;Talent cultivation mode
基金项目:本文是咸阳师范学院2012校级教改立项:“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02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海建,男,1980年生,河北正定人,新闻学硕士,现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发展传播学、新闻传播教育。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6
一、水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水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我国其他类型高职院校存在着相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科学性不够。水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与水利行业的紧密对接,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预测和专家论证,新增专业难以与水利行业发展相适应,已设置的专业没有进行很好的改革,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水利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已远远不能满足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全国水利行业61.9万名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61%;水利行业特有工种技术工人31.4万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特有工种技术工人总数的1.15%。
2.课程建设因循守旧。水利高职特定的育人功能是为水利行业服务,学校的教学标准和水利行业的用人标准应保持一致。虽然教学计划每年都在进行修订,但囿于学院多种条件的限制,课程体系并未进行大的改革,因循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不灵活;课程内容与市场要求脱节,过于陈旧落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不结合职业和岗位的能力培养实施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①实践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难以适应行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实训主要以校内为主,最终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难以适应现代水利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人才培养目标不明。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基础。伴随着水利类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具体的实践与探索,可以将水利类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面向水利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和水利水电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②但水利类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却过于笼统、通俗化,难以有别于一般的工程型、技能型人才,对深化水利类高职专业的改革,构建“高素质、强能力、大专业、活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整合构建水利类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很大阻碍。这些都迫切要求水利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二、水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1.社会对水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稀缺资源。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高职高专水利类专业的范畴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过去工程水利设计、施工、管理为主,扩展到对整个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管理。要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问题,必须建立以流域统一管理为指导思想的城市水务管理体制,在城市中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成为国际水管理的潮流。随着水资源保护意识的逐步深入,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迫切需要改善用水条件和水环境,水务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需要。而水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不愿下去且也留不住,出现了县级、乡(镇)主要为城乡防洪排涝、水利水电行业、给排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水环境保护服务的水务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和空白。这类人才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更宽泛而不是更专深的水利水电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更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队组织能力与交流能力等。可见,水利水电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不同于搞勘测、规划、设计的工程型人才。
2.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水务管理专业为例,它实行了“5+1”人才培养模式,即5个学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等都比较完备。但在多年的发展中,该专业还存在一定不足。如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没有形成比较完整成熟的融专业教学、职业能力培训、岗位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适应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化。
三、水利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根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学院将瞄准我国水务管理一体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对水务行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与重庆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和重庆水利投资集团有限
公司等行业单位合作,持续改进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为切入点,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并推广应用到其他相关专业,服务学生就业;整体提升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水务工程建设、水环境监测及水资源管理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区域性技术培训服务中心,为重庆市水务事业服务,并带动西南地区水务事业发展。
2.“校企一体,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校企一体,学训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内的水务技术实训中心和水环境监测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开展“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学训融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以服务专业为宗旨,拓展教学活动领域;通过参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③
学院将从专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入手,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调研,了解掌握水务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水务施工、水务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特点,依据“岗位要求、工作过程”的原则,创新“校企一体、学训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2+3+1”的教学运行过程,即:2个学期基础理、基本技能培养;3个学期专业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或资格证认证;1个学期顶岗实习。“2+3+1”的教学运行过程的具体实施思路:新生入校后,通过2个学期的文化基础课、工程制图、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计算机应用、工程识图与制图等基础能力;第3、4、5学期实行理论教学和校内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各占一半的学时,使他们在掌握水务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理论体系的同时,掌握水务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城乡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水环境保护、水处理等涉水事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6个学期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技术的灵活应用、在艰苦行业扎根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对就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注重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水利艰苦行业的远大理想,将素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学会做事,克服过去毕业生不愿留在基层,不愿扎根艰苦行业、不愿从事一线工作的弊端。通过实施新的“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水利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文导航
1、首页
2、校企一体,学训融合3.“校企一体,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建立政校企合作平台。学院拟成立水务管理专业政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永川区水务局、重庆市水环境监测中心、重庆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永川侨立水务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深度融合,企业与学校双向互动,合作共赢。企业参与制订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承担工艺实训、顶岗实习的指导和部分课程教学工作,主持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2)确立“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水务管理专业政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据“岗位要求、工作过程”原则,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规范、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与需求,聘请水务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审查和评估水务管理专业所设课程及其实施过程,调研、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对开设课程及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内容嵌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与面向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融通,逐步过渡到理论实践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使毕业生不仅取得学历教育毕业证书,还至少可获得施工员、监理员、制图员、水处理工、泵站运行工、水质分析员和环境影响评价员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学院骨干教师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编写特色教材。通过实用、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与其就业紧密对接。
(3)构建真实情境和资源共享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校企一体、学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校内建立生产与实训一体化的“校中厂”,突出“真实工作环境”的特点,以校内水环境监测中心、生产性实习水厂为基础,完善水务管理专业实训条件,新建水务技术实训中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进行实训,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④;以“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合作为基础,坚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深化现有校企合作关系,开辟新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学生在顶岗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创造条件;创新实习实训过程管理机制,确保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大投入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体制。结合“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启发、引导、研讨、参与、交互、自学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研讨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演示探究、操作示范等,重点应用“现场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考核方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开卷、/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闭卷、笔试、口试、操作、论文、报告与答辩等。实施“内外监控、多维评价”,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评价的评价方式,做到企业、家长、学生三方满意。
(5)创新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机制。
“校企一体,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校外顶岗实习阶段的效果。顶岗实习与一般实习不同,一是教学环境有变,由学校转移到企业,学生要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要将实训中掌握的技能在生产中进行再实践,要与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工作;
二是要善于发现理论和实训与现实的分离与融合,从而完成对专业课程的补充学习。因此,顶岗实习的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完成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研究。创新管理体制,配套相应的实训管理体制作保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潜力,建立校企合作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⑤
四、水利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学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1.实现了互利
共赢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一体,学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使职业教育真正进入了职业的教育,适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解决了职业学院学生就业的难题,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方互利共赢。
2.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相对艰苦,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后,思想会发生很大变化,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团队意识、主人翁精神、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7
[摘 要]校企联合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美国Microchip公司建立的联合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它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而且能够锻炼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能力,对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校企联合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6;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7-02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公布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实施相应改革。
1.同济大学。在10多个工程类专业试行“4+2”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探索与国际知名高校和龙头企业合作培养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1]
2.天津大学。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综合实验区,“求是学部”在学生培养中将采取导师制、学长制的管理机制,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2]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按照电子信息大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招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习。[3]
4.上海交通大学。选拔设立“卓越工程师”特班,本科第3年,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参与PRP项目、导师科研项目和企业实习,加强对工程实践的感受。第4年,学生将修读本硕贯通的专业课程,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企业实习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和业界发展等问题。[4]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是工科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5]在此背景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著名半导体公司美国Microchip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即“杭电—微芯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器”,在现有本科教育体制下,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探索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多种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探索工程型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模式。
二、杭电—Microchip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创新与实践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
联合实验室的宣讲、招新、授课、考核和日常管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这样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误区,探索一种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工程型人才培养途径。
联合实验室管理结构为:由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实验室成员担任理事会成员,负责实验室科研项目申报和完成、招新宣讲、招新授课、实验室新成员学业考核等重大事件;由大二和大三年级实验室成员组成秘书、后勤部、采购部和财务部,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行。秘书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后勤部负责实验室卫生、整理元器件和作品陈列;采购部负责购买元器件和模具;财务部负责实验室财务报表。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联合实验室,即“杭电—微芯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器”。孵化的含义是孵化创新型人才、孵化创新型科技产品和孵化创新型科技公司。经过招新和考核确定实验室大一新成员,每个大一新成员都配备实验室高年级成员作为导师。根据高年级成员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布置的学习任务,利用美国Microchip公司大学计划提供的开发板,大一新成员完成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实验室二年级成员主要完成实践培训,包括全国或者本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或者本省“挑战杯”竞赛和其他学科竞赛。
实验室三年级成员主要完成实验室承接的科研项目,申报专利以及撰写论文。项目来源于学院教师、公司委托等途径,通过完成科研项目为实验室赚取一定数目的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元器件采购和举办实验室活动。
实验室四年级成员主要负责实验室重大事件决定、监督和指导实验室新成员制定新生培养计划、考取研究生等。
(三)联合实验取得的实践成果
联合实验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培养6届毕业本科生,从2009年的3名实验室成员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50名实验室成员。经过5年的积累,联合实验室取得了较好的育人实践成果。
1.联合实验室成员就业率高。实验室毕业学生有三种选择。第一,考取硕士研究生。5年以来,有50%的实验室成员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第二,直接就业。实验室成员就业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飞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平均年薪可达15-20万。第三,自主创业。联合实验室有1名毕业学生成功自主创业。
2.联合实验室成员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实验室成立5年以来,共获得国际奖项3人次,占获奖总数的3%;国家奖项15人次,占获奖总数的14%;省级奖励23人次,占获奖总数的21%;校级奖励69人次,占获奖总数的62%。
3.联合实验室承接企业委托项目,产学研结合。自2009年成立以来,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接企业项目10余项,开发了远程指尖心率波形检测仪、太阳方位角测试仪、无线网控供电插座、非接触式供电实验箱、近视助手、宠物防走失项圈、振动机控制器、人体经络分析仪等项目。其中,受浙江中医院韦医生委托开发的人体经络分析仪已经试用于中医诊断过程1年多,取得了非常准确的诊断效果,并且获得2013年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创新组一等奖。
4.联合实验室辅助教学。依托联合实验室和Microchip公司的大学计划支持,在杭电电子信息学院开设PIC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48学时)和单片机综合(32学时)两门面对本科生的选修课,每年授课人数达到450人。在对本科生进行教学过程中,联合实验室成员在实验辅助指导、实验设备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参与了实验箱开发和教材编写。
5.联合实验室其他实践成果
(1)在实验室成立之初,实验室成员自主开发了实验室网站:http://utii.org / index.php。
(2)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举办了联合实验室的挂牌仪式和奖学金颁奖仪式。在2014年的“2014年Microchip大学奖学金”颁奖仪式中,美国Microchip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陈永豊先生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孙玲玲教授出席,为获得奖学金的8名本科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颁奖。
(3)自实验室成立5年以来,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3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
(4)201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梦想七色花·青春榜样”评选活动中,联合实验室从全校60多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青春榜样”荣誉称号。
三、结束语
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把“工程训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美国Microchip公司联合创新实验室借助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工程实验优势,研究校企联合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可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一种参考模式,为推进高校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陈以一.协同性、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2-16.
[2] 李琳.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3-7.
[3] 郭宝龙.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8):6-10.
[4] 李虹.高校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工商大学首创“开放实验项目超市”为例[J].高教探索,2013(5):102-105.
[5] 孙瑜.国际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来自西北工业大学与法国INSA-Lyon“3+2”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经验[J].高教探索,2013(1):66-70.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8
关键词:地方院校 研究生联合培养 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8-01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各高等院校相继扩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资源的饱和及教育质量的下降。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各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探索的一个课题。
联合培养基地作为比较新颖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在实践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索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情况,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提供参考。
1 联合培养概况
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按参与主体是否为单位分为两类:一是单位参与,两单位间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成立正式的联合培养基地;二是单位间没有正式签约,外单位的参与以个人为主,以外聘导师或第二导师的身份指导本院研究生。下面就这两类合作方式分别概述。
1.1 联合培养基地
(1)合作机制。
合作双方按所签订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规范责任和义务,并据此开展工作。
联合培养单位的导师由单位推荐和本学院遴选相结合产生,目前联合培养单位已经形成能稳定接收、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导师队伍。该导师队伍基本参与了从招生复试到毕业答辩等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双方共同为为联合培养的质量把关。
(2)指导方式。
在联合培养基地的研究生实行“1+2”模式,第一年在学校系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后两年在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完成論文。联合培养的学生实行特殊的“双导师”制,学院为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指派一名导师,实行集体指导制,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学习的选课辅导和日常管理;培养基地为每位研究生指派科研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培养基地在指导方面具有某些共性,以其中一个培养基地(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生物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例来说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要做法。
入学第一年,研究生在学院导师指导下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与培养基地科研导师保持密切联系。这期间学生系统了解科研导师的研究领域,并动手撰写科技论文或综述;同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研究所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并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奠定基础。
第二年开始,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所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工作。通过大约三个月的专业训练,研究生加深对各自导师科研领域的了解,并且大体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逐渐形成一些科学问题和毕业论文的思路。之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进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最后一年,研究生的精力主要放在数据整理分析、学术总结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当中。
1.2 非联合单位的指导培养
一些外单位人员具有我院的外聘导师资格,通过双向选择后以第一导师身份指导本院研究生,一般是没有硕士点院校的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目前,较多的方式是学院的导师在与外地或外单位的相识导师出于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目的,派研究生到外地去跟随第二导师做研究,有的是借助科研平台完成某些实验,有的则是长期跟随并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生的指导由双方共同承担,通常以第二导师为主。其指导方式与培养基地基本相同,合作机制依项目合作情况而有所差别。
2 联合培养取得的成果
2.1 解决了我院导师数量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我院在具备科研经验和优秀生源的优势下,也伴随着项目短缺、师资不足、科研设备饱和等问题。一名导师要负责多名甚至十多名研究生的科研指导,这样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1]。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分散部分研究生到其他单位去科研学习,解决了本单位导师不足和经费不足的困境。
2.2 增强了联合培养单位的科研力量
联合培养单位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尤其是专业的科研院所,但往往存在着科研项目多而人手不足的情形,研究生可以成为导师们的得力助手,扩大了科研队伍,增强了科研力量,在完成科研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参与联合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其师资应有价值,合理利用其单位硬件设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术氛围,积累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经验[2],为其以后申请硕士点打下基础。
2.3 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就业途径拓展
科研资源的有限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形成的矛盾,决定了很多研究生难得参与到重大项目课题当中[3]。但专业的科研院所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上有很大优势,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项目中,在难题攻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4]。
在科研过程中,对于表现优秀的研究生都有留在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的机会;被导师派到区内外非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培养的研究生,也利用地利之便在当地寻求就业。
2.4 加强了院所科研合作
我院与几个联合培养单位在确定为联合培养单位后,科研合作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加强,如科研院所有较好的实践场地(对生物学研究很重要),应用性研究较多,有成果转化基地;高校有人才优势,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多,科研仪器先进齐全。而双方通过合作,恰好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形成最佳科研团队,承担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做出高水平或标志性成果。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是对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总体看可以获得一种多赢的局面。这样的培养还涉及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方法,这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继蓉,黄文韬.研究生导师模式的一些探讨[J].高教论坛,2009(2):113-114.
[2]刘云,李阿利.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101-104.
[3] 裴旭,张少华,张淑林,等.基于“校所结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0-24.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9
目前,各地方院校都面临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更好地为地方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各所开办了本专业的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医学影像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学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受传统的医学高校院系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惯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是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实习”三个阶段。“三段式”培养模式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主要原因是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的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当今世界,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疗市场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医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达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目标。
2.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应用”
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同时开设了五年制医学影像诊断和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方向,虽然培养目标不同,但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出各自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基本相同,笼统地把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当成“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这种试图培养既懂得影像诊断又熟知影像技术通识人才的方法,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既影响了诊断方面的学习,又影响了学生对影像技术方面的学习,这种课程体系也有悖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弊端,就应该首先从课程的设置入手,把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从传统的“医学影像”构架上剥离开来,使其分别成为两个专业,这样才能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应用”。如何合理地分别设置医学影像技术和诊断专业课程成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3.医学影像诊断和技术人才结构失衡
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医生和影像技术人员在我国医疗机构中都是短缺、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人才在我国更为缺乏。2013年在温州召开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影像学分会年会上秘书长张雪君教授如是说:“就影像诊断专业人才而言,多数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对其医师的需求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为主;就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而言,二、三级医院的需求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
二、我国医学影像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1.转变医学教学观念,改革培养模式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根据医学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经济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等相关规律,进行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掌握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趋势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突出个性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结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合理设置课程
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培养大量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及时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培养人才素质上形成地方高等院校的特色,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设置作为培养目标或培养要求的一个重要体现,涵盖了对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的要求、实践能力的要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反映社会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寻找出适合培养本地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四年制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为主干课程,以医用影像物理学、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为主修课程,来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五年制影像诊断专业则应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为主干课程,以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为主修课程,来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优化教学资源,平衡人才结构
一方面优化教学资源,教师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现有资源,使毕业生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鼓励地方院校设置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是将来国内医学影像学教育宏观调控的方向。
4.尊重个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个性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高校培养人才应注重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大学教学过程中,人才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才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和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具有特色、专长的创新型人才。
5.完善监督评价体系,保证人才质量
以科学管理為保障,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如此才能很好地检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反映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质量。此外,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考试和资格认证制度是促进高等医学影像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金云.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6-17.
[2]伍先禄.国外个性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借鉴意义[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3):8.
[3]袁力,刘林祥,冯圣平,等.高等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医学与哲学,2003(4):57-59.
作者简介:王志强,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本科教育。
【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推荐阅读:
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07-26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思路5则范文08-01
地方院校05-13
西部地方院校05-14
新建地方院校07-31
地方商科院校11-12
地方特色院校05-11
地方财经院校08-24
云南省地方院校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