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精选10篇)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1
本文为河北金融学院教改课题“依托教务系统规范教务管理” (项目编号:201149)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3日
随着高校功能的转变, 普通高校均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 而学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的财经类院校, 学校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 关键在培养出的学生, 其核心在于教学管理, 而作为伴随学生接受整个高等教育过程的工具———教务系统, 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教务系统应包括教学计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排选课、实践教学、教材管理等多种服务功能模块, 下面分模块来论述教务系统模块设计。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模块可以简便地设置各年级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实践环节、毕业学分要求等。可以支持模块化教学计划管理, 细化地管理课程库信息的规范, 包括课程编码、课程承担单位的设置、对于以往课程的管理、对于同名课程的检测与处理, 并可以提供年级之间、专业之间教学计划的复制功能, 通过微调, 快速完成新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可以划分校区、院系、单个或多个年级与专业快速批量读取各学期开课计划, 并可由各院系等承担单位提交开课变更申请, 经审核确认后生成正式的开课计划。可以详细记录与统计学期开课变更情况, 动态跟踪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设置学期公共任选课、学科选修课以及对应所适应年级和专业。
二、学生学籍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模块可以通过规范的模板批量导入或零散录入学生信息, 批量或零散地增改有关信息, 并根据学生中文姓名自动生成英文姓名, 利于快速创建完整准确的学籍档案。因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报考会计、金融、计算机等证件的同学较多, 教务系统应支持摄像头、数码相机的现场采拍功能, 照片的个别导入和批量导入功能。对于注册功能, 可以基于校园网由各个院 (系) /部办理学期报到, 登记报到与不报到学生, 统计学期报到情况。
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专业多为管理或者经济, 所以转专业同学较多, 可以按不同的学生异动类别设置相应异动功能, 包括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等, 并且可以和排课、选课、成绩关联起来。
可依据设置的异动规定 (含学业预警) , 智能判断学业预警学生与规定异动学生;为学业预警学生打印学业预警通知单;通过校园网接收学生异动申请;为预计异动学生打印异动审批表。
三、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有多种成绩表现形式可以设置并可以相互转换, 提供对不同专业学科主干课程进行学分绩点的计算进行设置和统计。模块支持多种成绩的计量方式, 根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自动生成总成绩。可以快速统计各课程、各教师、各开课单位和学生所在班级的已录入的成绩, 按成绩区间进行统计。能够对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单独分析, 对总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模块可以由所设置的各课程成绩录入人通过系统WEB端或客户端录入学生课程成绩与实践成绩。在成绩录入的过程中应可以准确关联, 并提示缓考、舞弊、缺考、免修等信息, 即可以分课程按上课班级录入, 亦可按行政班级录入, 同时可以处理不同修读性质的如补考、重修、免修等课程成绩, 方便毕业审核, 提供学生学业监控报警, 可以准确处理异动学生的成绩认定。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可以打印成绩通知单、排名表、考试未通过学生名册、学生成绩档案表等多种常用报表。可以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 提供丰富实用的成绩统计分析图表。支持网络课堂成绩经过申请可直接转入教务系统成绩。奖学金评定是很让学生管理部门感到繁琐的事情, 成绩模块支持自动对一门课程或课堂进行排名, 并可以按学生所在班级进行成绩排名, 方便奖学金的评定,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成绩录入和查询的界面。
四、排选课管理
教务系统可以进行批量排课, 所有课程时间地点一次性批量完成, 当由于各种冲突或资源过于紧张造成的少量有冲突课程, 系统通过智能排的方式未排完的课程, 可以直接查询, 并可以直接通过辅助排的方式, 快捷地完成剩余部分的课表编排, 辅助排的过程中, 能够自动检测可用的教室与节次, 还方便地对课程进行调整。
根据财经类院校具体情况选课自行设定, 支持教师、学生互选, 根据学期教学任务和排课数据, 实现学生网上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通过系统网页端, 完成选课事宜, 同时可以快速处理重修选课、学籍异动前后的选课处理, 为学生提供功能完备、高效的网上选课平台。
五、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实验课程和有实验环节的理论课程。财经类院校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系统依据学期开课计划, 形成学期初步实践教学任务, 生成学期实践教学进程。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应安排学期实习任务, 辅助安排实习, 包括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等。可以提供学期课程设计任务, 辅助安排课程设计, 包括课题管理、课程设计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指导教师等, 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详细安排表。
系统还提供学期毕业论文任务安排, 提供毕业论文答辩, 包括毕业设计课题管理、毕业设计分组、指导教师安排、答辩分组、答辩专家安排等功能, 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多种详细安排表。
六、教材管理
系统实现教材相关报表查询, 教材预定、征订、入库、出库、退书、领书等功能。可以整批导入或手工录入各种教材信息, 可以实现教材的自动盘点, 并生成各种盘点表。当选课结束后, 没有选出的课程, 选用的教材应自动删除。可详细记录教材的收退/发退、报损与赠送情况。
参考文献
[1]吕向红.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 2007.2.
[2]秦昊.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23.
[3]门兆红, 张忠.学分制背景下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探讨[J].陕西教育 (高教版版) , 2009.11.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2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类专业
地方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性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管理、财务、营销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科研、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即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存在着过多注重理论教授而忽视实践动手的培养,教育方式采用满堂灌为主,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以记忆为主。以分数为标准,以考试成绩为中心,使学生习惯于背诵知识、应付考试。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使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独立性、开拓性和创造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和研究,认为存在上述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制约地方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传统教育的思想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影响着地方财经院校人才的培养,教师上课满堂灌,就理论讲理论,并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学校又以分数高低评定奖学金,致使部分学生在具体学习的过程时,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完试扔笔记,片面追求高分数。部分院校领导和教师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教学活动的组织是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部分院校在编制培养方案时,压缩实验课的课时,不注重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现场实际了解甚少,毕业后实际知识往往需从头学起,难以尽快胜任现场工作。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本科生教育呈现了“象牙塔”现象,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缺乏“双师型”师资
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水平教师相对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专业学习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紧密,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而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在进行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积极性。“双师型”人才是培养具有教师资格和能力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即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目前,我们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高校,虽然他们具有较高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也擅长于理论教学,但由于没有从事过管理的实际工作,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必然缺乏进行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经验缺乏成为了我国地方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高校教师的“硬伤”。高校教师要么是从外校引进,要么是本校培养,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由于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师资。
3经费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大学生实践教学经费短缺,硬件建设和软件购置捉襟见肘。缺乏多元经费投入模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经费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几乎所有高校的共性问题。高校所欠银行贷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个问题也是每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的热点话题。我省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办学经费短缺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升格的学校经费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经费短缺已经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解决经费问题,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差不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随着专业的增加,课程越分越细,实验室也越建越多。形成了按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封闭的、单一型的实验室。由于数量众多的实验室都竞相“完善”,便出现了一齐伸手向学校要场地、要设备、相互攀比现象,而学校投人条件又有限,于是就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重复建设、而又利用率低的问题。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实验项目内容陈旧、实验体系不健全,实验内容单一,一般都是验证演示型实验、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太少,创新型实验更少。
4校外實习基地建设缓慢
我国高校地方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习的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指导不够,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习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企业重点考虑经济效益,对于接待高校学生的参观实习往往不感兴趣,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企业的同意和配合,造成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有减少的趋势。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学生进厂实习或顶岗劳动影响生产,造成企业人力、物力的支出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就必然会出现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或根本就不想参与。企业也想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获得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或者是为获得人才,以期获取未来利益。并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以期将实习学生培养成企业未来的高素质员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必要的技术和技能后,在经济利益和未来个人发展预期的驱动下,往往会选择去待遇更好的企业,这将极大地伤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5实践教学考核与管理制度滞后
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没有法律支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高校实践教学还存在评价不科学的问题。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
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同时,高校实践教学的投入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等远未完善,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实施地方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1改革教育观念
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的观念,观念转变是根本。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许多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认识态度的引导,高校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完善专业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位,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成效。使大学生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学习轻动手能力培养的错误观念,强化实践意识,重视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改革投入机制
国家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逐步减少高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国家的依赖,改革高校实践教学的投人体制,实行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建立以促进高校实践教学为目的,属于不同主体的实验中心、实践基地、创业中心、培训机构等,为地方财经院校的实践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并以此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社会支撑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校实验、实习教学的专业化、中心化、综合化、开放式管理。为切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保证每年投入经费。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和创业活动奖励基金”和“奖励教师基金”。成立实践教学学生社团或协会,学校给予经费支持,也可以到企业获得赞助。高校用于学生实践教学经费一般有专项实践经费或SRTP经费。大学生科研创业奖励基金主要侧重于学生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奖励;学生创业奖励基金侧重于专业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奖励;而奖励教师基金则专门奖励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师。奖教金的设立调动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3创新办学模式
高校通过采用公办民助模式或者股份制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学校办学经费来源。
公办民助学校实际上就是“学校国有,校长承办,自主办学,经费自筹,政府监督”。由公立学校“转制”而成,是政府根据社会的教育需求,将原有的公办学校(主要是薄弱学校)按照一定的法律性程序,以“转制”的形式,转交给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这些学校享有民办学校的政策和待遇,以自己的办学质量取得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和帮助。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学校国有,政府或集体拥有学校的教育资产。是办学的主体,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人民营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教育事业费或日常运行经费的全部或大部分由承办者筹措。
股份制模式是以入股的方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技术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由教育专家管理、经营学校,学校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它借鉴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模式,对办学体制改革做的新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是学校所有者、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持股者(主要是教职工)之间通过学校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在决策机构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之间,建立起既相互制约又职责分明的关系,并以法律或章程的形式给以有效保障。这种组织形式在维护了持股人权益的同时,也赋予了管理者高度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当然,以公办民助、股份制等的新型多元化办学模式,各有特点,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在实际工作中谨慎采用,高校毕竟不是企业,教育者不是雇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办学体制为重点的教育改革也日益深入,呈现出了如民办公助、股份合作制和民办等新型模式为主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4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监控机制
通过培养方案调整,压缩理论课教学学时,不断增大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制定各教学环节的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规范实施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纳入目标化管理体系。包括实验课教学安排、制定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实验、实习课程考核、实习教师管理、实验设备管理等,对各实践环节进行具体指导检查、督促和把关。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和监控,在实验、实训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质量意识和实践过程管理意识,实验、实训具体操作程序化,即使最简单的步骤,每个学生都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而不只是简单地追求结果。每个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和实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
5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个现状,第一,把好准入关,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第二,建立高校教师和社会有实践经验人才的交流机制。学校应规定高校教师在一定期限内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工作量,其内容就是到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科研等活动,也可以像学术假一样给教师以“实践假”。同时学校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从社会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实践教学。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选派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指导实习,并聘请生产现场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指导实习的做法,提高实习指导教师水平。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条件,加强实习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对于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协助指导教师完成一些具体工作,提高指导教师带教的积极性。并且,把其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人工作量,作为职务晋升、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保障其积极性。
6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共赢,更好地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企业具有实体资源优势,学校具有智力资源和企业所需专门职业人才的优势。利用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协助企业搞好员工培训和提供企业所需职业人才,开拓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校外实习基地的服务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取予互求、互利共赢”、形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实现供需对接、校企学三赢。合作形式主要有:
(1)积极为企业开展服务。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企业在管理、技术及工艺等各方面的难题,和企业形成互帮互助、形成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
(2)开展项目合作。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使实习基地单位感到合作是真正的“双赢”。与此同时,实习基地可以给教师、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平台,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帮助。
(3)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学校也可以考虑派教师到企业做学术报告,提供必要的指导,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4)实验室共建。与企业合作引入实验教学内容和师资,共同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目前应用于生产实践领域中先进的设备、主流的工艺和前沿的知识。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实训过程中就能掌握目前市场上最先进、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有效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实习适应过程,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校企共建实验室,使得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互惠双赢,这种合作模式是对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7实验室统一管理、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成立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实验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招标采购,实验室师资归中心管理。各学院根据培养方案负责列出实验教学计划和内容,报实验教学中心安排实验室。实现资源统一管理使用,整合资源、重点布局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减少中间环节,节约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提高开出率。有利于各学院建立和完善以适应分层次模块化、自主性、创新性需要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現有实验教学资源,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突出一批实验教学课程,并以这些实验课程作为支点,坚持重点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将实验教学课程资源转化为优势实验教学项目。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在正常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使用好实验教学资源,按照实践l生教学应当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放在创新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上的原则,积极探索专业学科发展趋势,以现有实验教学课程为基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逐步形成以优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平台,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三、结语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他们创新思维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关键。
地方财经院校的会计英才教育思考 篇3
一、高等教育中的英才培养模式
为了推动英才的尽快成长, 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共同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选择了20所高校实施, 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此政策导向下, 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实力, 集中优势教育资源, 构建自身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开办了一些特色学院或班级, 分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特色学院或者实验班在学生选拔及教学模式上具有如下特点: (1) 招生上有的是直接通过高考填报志愿依据成绩进行录取, 有的是在入学后进行二次选拔, 通过笔试、面试等相关测验予以录取。 (2) 学生低年级时接受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 打好学习基础, 一两年后依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并经必要的考核, 确定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再分流学习。 (3) 各高校会选派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授课, 开展双语教学、外教教学, 实施弹性学分制和淘汰增补的流动考核机制, 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4) 英才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可以进行跨专业、跨校的学习, 或者更早地进入科研领域并获得更高的学位, 特别是那些进入双学位实验班、本硕/本硕博连读实验班, 以及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
尽管有关上述英才培养模式有悖教育公平, 不利学生心理健康的质疑时有所闻, 但是国家需要杰出人才, 高校需要吸引优质生源的社会现实, 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中, 范围从知名研究型大学扩展到了一般本科院校。诸如南京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地方财经类院校也纷纷依托经济管理类的优势学科, 开办了多种实验班。笔者所在的安徽财经大学也于2011年成立了“龙湖英才经管教改实验班”, 从入学新生中依照高考成绩及英语加试进行选拔。会计作为财经类院校的传统重点学科, 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关系到实验班的举办成功与否。培养会计英才, 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解决高等会计人才稀缺问题的必要措施。而地方财经院校如何培养会计英才, 尚有一些基本问题需要思考。
二、会计英才培养的目标解读
当前高等院校的英才教育实践中, 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较为看重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和学业竞赛名次, 具有一定的“唯成绩论”倾向, 而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则较为忽视。对英才的正确理解是精英教育是否成功的首要前提。“德为才之帅”, 英才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对于会计这样一个特别讲究道德操守的职业而言就更是如此。我们的社会, 需要具备“人文关怀+学术创新+专业卓越+勇于担当”的复合型、国际化、务实创新的会计人才。
要成就英才, 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把情商培养放在与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 是英才教育的必然选择。对智力发展的片面追求与对情商的漠视, 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因为一些优良品格和素质的缺失而错失机会和付出代价。在教育学生发奋成才, 努力成为社会精英、民族脊梁的同时, 必须首先教育学生具有公民意识和平民心态, 宽容、理性的看待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会计专业具有技术性的一面, 也具有浓重的管理学、经济学属性, 会计信息及会计工作具有强烈的管理后果、经济后果、社会后果, 因此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 更在于管理、经济、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在会计教学中, 教师除了以理服人, 还要以情动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英才潜质。
三、会计英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一) 差异性原则
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 使得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教师必须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因材施教, 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如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可要求学生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 以获悉学生对教学的预期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在期中可再填一张教学情况意见表, 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改进建议, 并予以积极反馈和处理。对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 任课教师应协同辅导员, 进行私下的关怀沟通, 查找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多加鼓励引导, 解除其困惑烦恼, 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情况。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方面要予以适当的赞扬肯定, 一方面要友善提醒其戒骄戒躁, 通过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挖掘他们更大的潜力。
(二) 合作性原则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也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 取得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会计人员, 在提供核算资料与决策信息的工作实践中, 常常需要他人协作或者协作他人,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就需有意识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分配、过程控制与考核评价等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课程设计, 就某一会计理论问题的阐述或者财务报告的分析, 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组作业, 为学生创造合作机会, 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表达的技巧, 担当起领导与配合的角色, 体会到分享与分担的快乐与责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对于团队成员的任务参与程度和作用发挥大小, 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起到应用的激励推动作用。
(三) 挑战性原则
在教学中, 教师需积极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挑战能力, 通过分配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目标实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增强其自信心。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言无不尽”的满堂灌, 适时地“点到为止”并留下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四) 适应性原则
变化是社会唯一不变的真理, 人生也就是不断适应变化的过程。精英人士, 就不仅是适应变化, 更能推动变化, 主导变化。会计英才, 就应该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国家的制度监管中, 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发挥切实的主导推动作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前文提到的合作性和挑战性原则, 都有助于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积极行为。然而适应的前提是接受, 如果不能接受现实, 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现今生活条件改善和成长环境的过于顺利, 使得学生遇到挫折容易变得敏感脆弱, 如果缺乏及时必要的开导, 甚至有可能危及心理健康, 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感情、生活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对于学生的心智成熟和认知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计英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模式方面, 主要包括三种:加速课程模式、充实课程模式和超越常态课程模式。以我校为例, 采取的是充实课程模式, 施以高水准、高速度的强化教学, 加深、拓宽教学内容。此模式虽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完善其知识结构, 但可能带来学生课业负担重, 反而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及特长的培养。笔者认为, 财经类院校在开设文学、美学、艺术等人文类课程方面师资上是可行的, 或者考虑外聘教师授课, 以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 陶冶情操, 提升修养。毕竟, 英才培养应提倡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通识教育, 因为我们要培养出的会计英才不是精确、冰冷的工具, 而应是有理性、有感性、有灵性的一个完整的人。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在不增加课时总量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 学生对此类课程都有强烈的需求。
总之, 会计英才培养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以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取胜。课程质量首先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质量, 其次与课程设计和实施有关。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安排最优秀的师资来给英才实验班的学生上课, 接下来要做的是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上, 教师需弱化知识灌输, 强化引导启发。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角色分工和流程控制, 运用案例教学、情境式教学、分享式教学等方法, 把课堂变成学生表现的舞台, 既可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 会计英才教育还应丰富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如校内可组织“会计知识竞赛”、“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演讲比赛”、“企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竞赛”等活动, 多安排一些名家学者的讲座报告。带领学生校外参观大型企业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与其他高校交流互访, 以增广见闻;进行短途远足、野外生存训练, 以强健学生体能心志。学校还应动员学生参与全国性的商业精英挑战赛、学术夏令营等活动, 给予学分抵免或经费支持的政策鼓励。
五、会计英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 师资队伍建设
知名学府有好的平台, 较易汇聚优秀的师资, 而对于地方院校而言, 优秀师资的吸引和维持都很难。在生源质量与重点大学总体上就有差距的情况下, 若再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英才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 地方院校更需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到国际国内其他著名高校进行访问进修, 或组织与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推动专业教师的前沿理论知识和科研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可实施青年教师带职实习制度, 安排或要求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研究学习, 促进专业教师职业经验和技能的累积和丰富, 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 为会计英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师资保障。
(二) 经费投入支持
英才教育的师资需要参加更多的培训, 英才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计划需要更多的资源, 这些都增加了英才教育的成本, 使得英才教育所需的经费要高于普通教育。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英才教育的专门投入较少且集中在重点综合性大学, 大多数地方性财经院校实施英才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学校自行筹集, 使得不少学校在英才教育的经费方面捉襟见肘, 从而影响其英才培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除了正常的按照成本核算提高学费外, 获得赞助支持不失为一种好的“开源”方式。做好校友资源管理, 取得杰出校友的支持帮助显然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高校领导应具有长远眼光和主动意识。
(三) 发展合作办学
会计英才应具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习交流机制, 密切与国内外会计职业团体的联系, 开展合作化办学模式, 对于提升地方财经院校的办学水平, 弥补其资源短板, 加快会计英才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财经类院校还可就会计英才教育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分享信息与经验, 共同开发英才教育课程体系, 研究英才教育方法, 探讨英才学生的培养规律, 实现英才教育成果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涛.论美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6) :60-65.
[2] .何玉润, 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 2013, (4) :26-31.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4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建设
数学是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面向金融、会计、保险、商务等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普通高校的数学教育不同,如何创新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使高职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高职数学教育工作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很多经济问题必须依靠数学思想,利用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才能解决。因此,认真审视财经类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探索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财经类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不明确
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独立设置的财经类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中的专科高职院,另一类是成人高校改制或由中专升格创建的财经类高职学院。前者受本科教育模式的影响,数学教育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型”,倾向于传统的“学科化”;后者則是一方面以前者为模式,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摆脱原有的教学体制形成的模式。所以,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整个高职教育体系明显脱节,达不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数学教育课程体系陈旧
在财经类高职学院中,课程体系陈旧的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内容的陈旧,主要表现在开设的经济应用数学与其它课程及实际问题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较少讲到数学方法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把数学教育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运算训练,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数学教学方法滞后
相比较在其它学科中开展的“参与式”、“互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数学教学方法还是单一和滞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定义、定理、推导、证明和计算过程等,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了学生过分地依赖师,缺乏主动思考,结果往往是死记硬背,很多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作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只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的启发,不重视引导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无形中窒息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1.转变教学理念,给数学教育以合理定位
数学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共同基础。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财经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应努力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坚持走“实用型”的路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在财经类高职院校中,按照“专业服从市场,课程服务于专业”对高职数学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的需要,建立课程体系的“活模块结构”,比如“2X3 模块结构”。即从课程体系出发形成两个横向模块和三个纵向模块。两个横向模块指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其中通用模块是指内容涵盖财经类各专业必须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它的学科性相对较强,基础较宽,内容以够用为度,体现对高职学生必须的文化素质教育。
3.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材建设
在财经类高职院校中,数学的每一门课程均具有内容多、学时少的特点。无论采用哪一版本的教材,若内容是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老师教得“匆忙”,学生也学得“匆忙”,囫囵吞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授课学时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增删教学内容,使其内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精炼实用。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力度
(1)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在介绍各种概念的时候,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了数学形式的抽象感等。
(2)教学方法要体现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到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更要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
(3)教学方法突出现代教育技术。针对目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数学课课时不够现状,可以开展利用互联网络进行辅助教学。
(4)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对财经类高职学生而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再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适量增加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背景材料和具有应用价值的例题、习题和实习作业等,突出问题的应用性,缩短数学教育与实际问题的距离,切实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作业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交流意识和理解、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高[2000]2号通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2]毕全忠.数学——撬起未来的杠杆[N].人民日报1997-7-9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5
一、创新型金融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金融人才指的是在金融业中具有深厚金融理论功底、较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组织、经营、管理和科研等各项活动中,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金融改革、建设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1. 具备创新理念
回顾历史,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尤其是我国将进入一个金融地方化的新时代,不同的地方经济结构和模式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业。教材上的知识往往只反映一般性的金融理论研究和西方金融业实践的发展,不能结合我国地方经济特色。因此优秀的金融人才应该具备创新理念,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创新理念是一个人创新的动力具有创新品质的人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只有具备创新理念才能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敢于运用独特方法,冲破前人的思维定势和桎梏,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历练中,逐渐学会发现、探究新的技巧和方法。也只有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存在,才能不断地推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促进地方金融及经济的迅速发展。
2. 具备创新能力
优秀的金融人才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及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混业经营与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产品及工具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金融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掌握必要的辅助学科包括税收、会计、管理、法学、数学、信息技术等,还要掌握反映金融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新领域,如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与微观金融相关的学科。同时应学习掌握与金融紧密相关的现代经济管理知识,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如现代企业制度与经营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惯例、基本准则等。
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1. 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问题。地方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自学和研究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决定学习重点、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具备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鼓励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思考,养成独立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目前很多地方财经院校要么效仿几所综合类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盲目追求高水平、高规格,过于强调理论基础,不能体现地方金融实际,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很多学生感到难于理解、难以应用;要么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人为设课,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学生很难形成对金融学科的完整认识,也就更无从创新。因此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科设置应体现“地方性”,根据各地人才实际需要情况与当地条件,并结合“创新性”,培养服务于金融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地方财经院校金融专业首先应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其较为广泛地涉猎金融学知识,宏观把握金融学理论精髓及发展趋势,以提高专业适应性;同时,结合地方金融发展现状,体现地方特色。如经济发达地区外资金融机构较多,内资金融机构接待外国客户业务也较多,客户理财意识比较高,金融业务相对更综合、更前沿,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重点强化金融英语、金融工程、个人理财、公司理财等学科;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机构业务比较单一,一般需要更多的基层工作人员,因此这些地方财经院校应着重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满足地方金融人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就业高起点,眼高手低。另外各地方财经院校还应结合各地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创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因此可以在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发展史、网络金融等课程时,重点结合当地发展实践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了解历史、熟悉现状、思考问题、批判继承,从而进行创新。地方财经院校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选修符合其个性特长的课程,承认学生在兴趣和能力上的个性差异,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纯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每一个创造发明都不只是凭空想出来的没有实验的探索与印证,创新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创新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对金融现象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剖析,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设施,借助金融模拟实习软件为学生提供金融业务的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举办相关课程业务比赛,进一步拓展创新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应变革考试方法,改变现在许多高校存在的“买了一本书,学了半本书,背了几页书,等到毕业时,早已变生疏”的现状,放弃传统的记忆型考试方法,注重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课堂表现、业务操作能力、论文写作水平、口试、案例分析评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定,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
如果有可能的话,地方财经院校还应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学习阶段和毕业实习期间,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和考核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践环境,便于学生调查并查找研究资料,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学生课外培养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知识也是有限的,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无限的课外时间,调动学生无限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推荐本学科有价值的书籍、报纸和期刊,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讨策划,对课堂上所学所想所练进行总结概括升华,让学生参与到论文创作、课题研究中,甚至创办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术刊物,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学术竞赛,使学生得到研究性学习的训练。此外,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金融改革、发展、创新的最新动态,亦可开拓学生视野为创新提供生动鲜活的资料。
摘要:地方财经院校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应认真抓好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韧,刘赛红.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之我见[J].商业文化,2008(6).
[2]刘明显.地方性财经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J].市场论坛,2008(10).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6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即目标是实用化, 不仅要具备大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 本着能用为度, 实用为本的原则传授学生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高职课程的设置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因此必须明确和规范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课程标准。而这一规范和明确涉及到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 从教师到学生, 从教材到教学方法, 甚至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方法, 大力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修养、生存与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态势的高技能、综合型、实用型人才。随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行和推进,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对工学结合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较为有力度的改革, 但由于缺少此方面的经验, 没有太多的先例做参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仍然不尽如人意,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片面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技能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在设置方面, 虽然实训课程的比例有所增加, 但在日常教学中, 更多的强调传授知识, 而忽略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技能锻炼。教学活动中, 多数还是强调课堂知识的讲授, 技能的锻炼和培养还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 工和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
(二) 教师讲授枯燥无味, 师生缺乏互动
很多教师的课堂讲授完全按照教材进行, 只是照本宣科,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互动很少。
(三) 缺少相应的实践指导教材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注重推进工学结合的学生培养模式, 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教材和指导用书却远远跟不上, 高职学院选用的教材可谓数量繁多, 但是缺乏适合高职学院学生培养特点、具有较强指导性的教材。
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 经历了刚开始的借鉴和模仿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和借鉴、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发展至今, 我们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学科型教学课程设置的模式。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远远低于理论课程的设置比例, 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低, 不能使学生毕业即能进入工作岗位游刃有余的为企业创造生产效益。
(一) 通过长期跟踪调查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具体问题
1.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 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 对于工学结合精髓的把握和运行上都存在偏差, 主要体现在企业岗位需求与核心课程的对接方面,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学生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后, 褪去新鲜感, 在做单调重复的工作时, 感觉到工作枯燥;在工作空闲的时候感觉个人价值没有完全实现, 多数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
3. 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融入程度不够理想, 部分学生只是单纯的完成工作, 觉得企业利益与自身利益无关, 不能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4. 企业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培养、使用方面有一定顾虑, 认为学生缺乏稳定性和可管理性, 对于含金量较高的工作不敢也不愿意交给学生做。
5. 教师本身对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解不够深入, 因为一些教师自身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还是有理论至上的思想, 对于实训课程怎么上, 上什么存在误区。
(二) 高职财经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过多借鉴本科专业的经验, 并未将职业教育的精髓融入其中。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首先应该确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例如在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案例的编排和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是否适应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目前, 在高职教育财经类课程开设的过程中, 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 如何将实用、实践这一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并具有可操作性, 这个设计难度非常之大。一是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 难以将职业领域需求真正融入到学业当中, 培养的学生难以做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上岗初期需要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难以将高职教育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二是在专业培养过程中, 过于重视财经类特性的打造, 在为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同时, 疏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将知识运用和转化到实践中的能力, 因此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工学结合下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一) 注重能力培养原则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原理, 最主要的是强调动手实践能力和对工作的理解力和创造能力。这一培养目标有别于四年制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 并非强调学生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 而是更加突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 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 将这种联系体现在具体工作情境中,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 还应注重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素质课程的设置是这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二) 实践性原则
工学结合, 顾名思义, 是工作和学习的结合, 其实质就是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 实践性原则应贯穿高职课程体系设置的始终。首先, 应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使新生一入学就要树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实践服务的理念, 确保一定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其次, 针对专业课程要设置相应的实训课程, 有专门的实训室, 模拟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再次, 设置的各门课程之间除了相关联、内在逻辑上统一, 还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两者相辅相成, 并相互作用。
(三) 分析相关因素原则
为了做到工学有效结合, 必须制定出适应企业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者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情况, 搜集最基础的资料, 分析相关的因素, 例如:行业的人才需求、发展状况、生产经营规模和学生就业状况等基础数据, 企业的工作分析, 岗位用人要求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列举出职业的操作技能、技术知识和素质要求, 分类归纳后融入到课程中去。
五、财经类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趋势探索
(一) 注重学生的职业匹配与职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 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也要进行调整。未来的教育体系改革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要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培训体系来说, 复合型人才即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一些具有渊博知识及良好文化内涵, 具有多种技能, 及稳定发展特性和创新性的人才。财经类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例如:不仅熟悉财经与外贸专业技能, 而且还具有娴熟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财经实践人才;不仅了解有关产品技能, 而且还熟悉营销管理知识的人才。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的调整需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普及性与专业性。从客观因素上来看, 普及性财经类课程体系的设定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高职财经类课程内容可开设经济管理学、审计学、金融与贸易学等基础课程, 这些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的根本要求。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设置相关专业性课程。
(二) 注重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
21世纪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为目的, 要培养出一批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财经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与普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相比, 在培训技能方面和工科专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思维能力、创业技能、创新思维的形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 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注重内容的革新, 从而更直接地增强学生创新力, 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财经类专业和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是, 他能够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 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 更注重学生思维创新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金融贸易、会计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中, 这些职业制度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对于改革要求来说, 要注重管理、体制与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例如经济管理学是一门专业课程, 也属于技能方向的培训, 在设置岗位的时候要注意根据相应的问题做好创新。比如学生在学习企业营销知识以后,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设定相应的营销规划, 增强运营效率。总之, 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是认真做好工作、增强工作效率的关键要素。所以, 高职财经类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要更为重视。
这些年来, 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和本专业的本科生对比来看, 在就业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竞争力。根据多途径的就业方向上来分析, 创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方向。根据高职财经类专业特点来分析, 其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经济管理学、会计金融学等, 这些专业对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非常重要。由此可见, 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当前, 也有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真实例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分析, 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注重进一步的优化和发展, 不仅要重视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而且也要注重增加创业管理课程的开设, 让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熟练掌握自主创业的技能;在分析财经类专业的特征时, 可参考与工学专业结合的特征, 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可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进而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六、财经类高职课程体系的创新
(一) 将实践性课程体系建设放在首位
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实践的技能型人才, 为了能够使毕业生在步入岗位就能从事并顺利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 就必须将工学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在学生实际操作中使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始终把握住职业技能培养这根主线, 强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 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一个都不能丢, 二者并重。还要将实践性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他们分别是职业能力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
(二) 编写适宜的实训课程教材
编写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作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首先应编撰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材, 这也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实践教学并服务于实践教学, 侧重于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教材的编写应本着审慎的态度, 所以可以先编撰试用教材版本, 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和修改教材内容, 最终形成正式版本。并依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情况加以修改, 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
(三) 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多种教学手段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除了老师的讲授外,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帮助掌握知识的关键。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模拟实操、半工半读、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融入到动手实践中来,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质量。
(四) 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壮大“双师”师资队伍
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学术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共建一支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优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在课程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要想培育出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的本质特色要靠“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来体现,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的有力后盾。“走出去”和“请进来”是在“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结合的重要培养模式。它强调不仅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为教师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让教师在课堂之余参与企业的相关活动, 让教师熟悉和掌握企业的运作规律, 将社会实践知识转化到实际教学中来, 达到更好的指导学生。还强调高职院校要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作人员到院校当专、兼职教师。
(五) 发展校企合作模式
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使企业和学校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方面, 校企合作后, 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训性学习, 解决了课堂学习实践教学环节不直观、不深入的诸多问题, 让学生较早的熟悉日后工作环境, 有助于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学校能与企业洽谈在企业中设立一个实践教学平台, 这样就会大大节省职业院校自身的投入, 包括资金和场地等的投入, 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绝对有利的。另一方面, 企业招收实习学生来进行生产实践, 节约了用人成本, 提高了生产实践效率。所以, 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和学校是校企合作的共赢者。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课程改革构想, 并对财经类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 同时对财经类课程原有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充分结合, 弥补了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足, 缩短了财经类高职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市场需求的距离,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学习和工作的结合, 对不合理的学科体系的设置是一种有效的弥补, 让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 有利于实现财经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 以及高职类院校的特点, 做到实践具体化和理论概念化, 同时体现专业和时代特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经验, 反思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梳理了工学结合下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探索了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了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建议。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7
(一)理论意义。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是一个交叉的研究领域,既是关于地方高校这一区域性的高校类型的研究,又是关于研究生教育这一层次性的教育等级的研究。地方高校与部(委)属高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部(委)属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廓清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差异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进行理论探讨。从这一意义上看,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的层次理论、分类理论;有助于丰富不同类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角色定位理论。由于本研究从制度障碍的视角探求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而也能丰富高等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制度研究;同时,由于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必然要对相应的制度、政策、体制等进行历史梳理和分析,所以本研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研究生教育制度史等理论体系。
(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于实践,是一个实践意义大于理论意义的课题,将对实践起着更大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将在对相关统计资料、问卷和访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并对造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发展的制度进行详细描述。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分析和探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将为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结构、营造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各培养机构的特色作用、形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合力、改革相关的制度和体制等提供研究支持和路径参考;为省级政府统筹本省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微观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建议;为处于困境中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正确地认识自身、理性地进行角色定位、选择适切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突破口;为其他正在谋求进入研究生教育行列的地方高校提供经验和警示。
二、需求导向的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广西财经学院MPAcc会计专业硕士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面向会计职业,紧密结合会计实务工作,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其需求导向特色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导向特点。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
1.面向东盟的国际化特色。借助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相近、地缘相邻的优势,充分发挥本科层次国际教育以及“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等项目的经验,积极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了面向东盟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在研究生教育课程方面设置东南亚金融、国际会计等模块;定期邀请东盟国家会计学专家、外交使节、东盟国家高校领导等为研究生开展学术指导和讲座;支持年轻教师到东南亚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学习;鼓励研究生到东盟企业、参与“中国-东盟会计制度比较研究”等项目。将国际合作培养的经验和资源嵌入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丰富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特色。
2.服务广西的区域化特色。近年来,尽管广西会计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依然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懂经营管理和参与经济决策的高层次人才缺乏、高层次会计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正是基于此区域人才需求,我校在会计硕士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面向政府部门(含事业单位)的“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方向(GGA)”、面向区内大中型企业的“企业财务与会计方向(CFO)”、面向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方向(CPA)”三个方向,以培养满足区域发展所需高层次会计人才。
3.立足实践的联合培养特色。与广西区内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以及大中型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并和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定期邀请联合培养单位的代表对培养方案进行评议、修订和完善,是我校确立的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目前,我校已经聘请了44位业内精英作为会计硕士的校外导师,并与校外专职导师所在单位建立了39个实践基地,实施“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践在企业进行,结合企业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双导师各负其责,共同培养研究生。以研究生工作站项目推进深度合作的联合培养,构建了“122”(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两种经历)的培养模式。
(二)机制改革方向。包括如下7个方面:
1.进一步提升培养规模和质量。(1)培养规模。2016年实现年招生120人,其中具有实践经验学生比例达50%以上。争取试点期内累计招收与培养研究生超过300人,在广西就业人数占毕业生人数达80%以上,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东盟战略实施输送更多高层次会计人才。(2)培养质量。毕业生论文优秀率达到15%,具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毕业生占比达20%以上。力争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平均薪酬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2.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1)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增设东南亚金融、东南亚企业经营、东南亚旅游管理等课程,进一步打造东盟国际化特色。建设高质量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水平、便利性学习平台。(2)提升师资队伍。加强导师考核,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任职能力;试点验收时,校内导师人数增加到35人,其中教授达到15人,具有博士学位导师增加到5人;校外导师增加到60人。(3)深化联合培养。试点验收时,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数量达50家,研究生工作站5-10家,支持联合培养实践能力的人数达到200人/年;所有专业课程均实现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时占课程课时比例达70%以上;进一步深化“三助”及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强化质量保障。向综合素质好、有一定实践经历的生源倾斜,提高生源质量;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评价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3.促进和带动其他学位点建设。以试点项目为契机,我校已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在会计硕士学位点带动下,促进目前在建的其他硕士专业学位点在资源能力各方面逐步成熟,确保税务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硕士等学位点尽快具备申报和培养条件。一旦政策条件成熟,我校即可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范围。在现有的MPAcc项目基础上,三年内全校研究生在校培养规模争取达到4-5个专业400人左右。
4.紧跟人才需求,服务国家和广西区域发展战略。当前,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迈向“钻石十年”,自贸区“升级版”正加快打造,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为广西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财经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会计人才培养在其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着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并以此带动我区会计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到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富民强桂”发展、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级的大局。新的形势对广西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5.优化培养模式,全面深化面向实践的联合培养。目前,我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联合培养工作难以得到全面落实,对接性尚未充分体现;联合培养的实施过程缺乏双方的共同监控,客观条件下难以保证规范和公平;对于校企联合的认识有待提升等。因此,进一步强化企业、高校、教师与学生联合培养意识,完善与深化联合培养政策、模式和机制,是我校全面深化面向实践联合培养的重点和关键。
6.积极参与认证,全面提升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我国会计硕士培养单位已增加到177个。为充分保障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会计专业学位全国教指委推出了AAPEQ认证体系,即会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该认证体系将对MPAcc专业学位教育领域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参加认证以及不能通过认证都将对本单位MPAcc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有效地进入认证程序,在认证顾问指导下,规范培养和管理工作。认证条件成熟时,申请进行认证评审,争取顺利通过专家和同行认可,早日成为通过认证的培养单位,进一步提升我校MPAcc试点项目乃至学校的整体价值。
7.持续进行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三年来,我校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育质量逐步提升。但培养目标与定位还需进一步明确,培养过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培养课程体系还要进一步优化。因此,未来我校应紧紧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培养环节、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内部评估体系等措施,抓好“明确培养定位,实行弹性修业年限”“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改革招考制度,提高生源质量”“改革导师管理,突出任职能力”“强化论文质量管理,改进毕业审核程序”“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体现科研项目资助制”6项工作,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历史梳理、借鉴相关,对需求导向的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力图为我国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需求导向,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常胜军.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3]邵凯隽,李培培,温晓.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5(5).
[4]赵长林,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5]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官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4年-2015学年).
[6]广东财经大学官网.培养方案-广东财经大学MBA http://mba.gdufe.edu.cn/mba/pages/index/24/23.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8
1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 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认识不到位。虽然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很少有高职院校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实实在在放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当中, 更不用说将创业型人才的相关培养标准、培养规格、应具备的相关素质等内容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
其次, 创业型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通常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有以下形式:邀请行业、企业人士到校召开专题讲座;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顺便”讲授一些创业方面的内容;全校范围内开设一些财经类的基础课程作为全院公选课;然而由于全院公选课较多, 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门类, 学生对此认识不到位, 往往根据课程名称或教师上课风格等选择一些“比较好通过”的课程, 忽略了创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或者出现由于课程资源有限, 学生为了完成学分根本不关心课程内容, 抢到什么课就上什么课的情况,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尽管一些高职学院也认识到财经类各专业的特殊性, 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创业教育要求, 然而现实是,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比较科学合理的统一教学标准和可供参考的相关信息, 因此出现各专业摸着石头过河, 自由发挥的情况, 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第三, 高职创业教育尚未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都作为“选修”或“课外拓展”等活动开展, 如开设公选课、开办讲座或者组织开办模拟创业大赛, 但归根结底都只是作为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的补充环节, 没有正式的教学部门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更没有体现出财经类专业人才核心能力这一培养目标。
第四, 缺乏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多为“学校到学校”, 即毕业之后站上讲台, 理论知识充足, 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弱, 自身缺乏创业经历, 在讲授创业课程时不能很好地与实际接轨, 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参考性高的实操创业经验, 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尽管学校也会聘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然而这类人士通常自身工作任务繁重, 顶多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次数较少, 时间有限, 不能完成系统的教学过程, 对学生而言收获有限。
第五, 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目前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制度建设都不够健全, 尤其是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上, 如何评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其自我评价机制如何, 怎样实现改进和完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完善。
第六, 缺乏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和指导。目前, 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类创业活动多在学校范围内, 没有获得太多政府的支持, 也缺乏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进行深入合作, 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流于形式, 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缺乏实际意义。
2 加强培养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
第一, 端正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将传统的就业教育理念转化为创业教育理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不管是社会还是高职院校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就业教育思想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社会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完成就业指标, 不负责任地将学生抛向社会, 而是为了切实从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创业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缺点, 进行自我定位, 同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增强自信, 使学生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树立目标。因此, 不论学生今后是否创业, 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创业教育。
第二, 构建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 设立专门督导部门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同时建立教学评估系统, 根据各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 制定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人才评价标准, 开设教师和学生互评系统, 保障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生的选择上, 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招生, 将人才的评价机制由理论化转变为能力化, 探索建立学生能力过程性提升的考评方式。
第三,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毕业后不管是否创业更多从事的是第三产业, 因此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决策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等。这就意味着, 单单把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单一课程独立开设是不行的, 必须要从学生入学开始, 将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去,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 具备创业的意识。除各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及需求开设的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外, 还可以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出发, 开设《管理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分析》、《顾客服务》、《基础会计》、《经济法》等相应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积累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 并在一些课程中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如《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管理者的素质之一“创新”作为一个专题跟学生进行分享, 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创意游戏、成功案例 (如乔布斯与苹果) 、学生分小组角色扮演进行情景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创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大管理职能中的有效运用以及带来的良好效果,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秉承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要懂得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 对于融入创业理念教育的课程可考虑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即改变传统的笔试方式, 用操作性更强的方式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程度, 同时评判学生的创业能力。如传统教学中, 《市场营销》这门课通常采用笔试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进行名词解释、案例分析等, 但其实《市场营销》恰恰是一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 可以对其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如让学生自由分组, 并以小组为单位给予每组一定的本金, 各小组自行采购或制作所要销售的产品, 在学校范围内选择销售地点, 针对在校师生开展为期一天的营销活动 (9:00-22:00) , 完成一份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营销方案, 一天销售活动结束后盈利最多的一组获胜。这样的考核方式与笔试相比, 更能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促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进行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产品定位、选择进货渠道、确定销售价格、设计促销方案, 这样既促使学生运用了在《市场营销》、《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分析》、《顾客服务》、《基础会计》等相关课程所学到的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而这一整个考核过程, 实际上又能让学生经历一次简单的创业过程。
第四, 创业教育要规范化、科学化。除了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理念外, 还需要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课程的开设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如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 让学生切身体会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学会积极开动脑筋, 发挥集体的力量寻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第五, 培养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对校内教师的专业培训, 积极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创业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开展专题讲座、授课等活动, 同时各专业积极与这些专家取得联系, 共同完成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开发教材等工作。
第六, 拓展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 在学生走出校园真正进行自主创业之前, 学校需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好前期实践平台, 让学生有机会在实操之前进行学习和锻炼, 以积累经验少走弯路。一方面, 各专业可在学生大一或者大二在校学习期间安排其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 让学生对今后可能的对口发展方向和从事的工作状况、行业基本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入合作, 在学生大三期间组建订单班, 让学生以储备干部的身份从基层做起, 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 充分体会工作的细节与岗位能力的要求、学会人际关系处理。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积极联合政府、行业、企业, 在全市范围甚至更大范围内开展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征集创业计划书、进行实战销售、优化创业计划书、沙盘模拟等环节选拔出优秀团队, 并给予优胜团队学生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作为奖励。
同时, 学校还可为在校学生提供校内创业实践平台, 提供一些场地供学生自主创业, 如开办校内快递代收服务点让在校学生进行经营管理, 或者让学生团队提交创业方案和申请, 通过审核的优秀团队可以每月支付学校较低的“租赁费”由学生自行经营校院内的校园小超市、商业小门面等,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七,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可建立高职在校学生创业辅助专项基金, 用于学生创业前提供免费专业培训和咨询。政府层面提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支持:目前重庆市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政策保障, 如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 并建有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专门为有需要的创业大学生提供各项创业信息及政策支持, 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养, 不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人才培养改革工程。
摘要: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展开探讨, 分析了目前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培养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志远, 刘元禄, 夏春雨, 等.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 2011 (1) .
[2]张玉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5) .
[3]唐柏林.加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策略[J].社科纵横, 2010 (9) .
[4]李吟, 杨东铭.试论高职学生创业特点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6) .
[5]佘敏.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6) .
[6]杨娅敏.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7]肖进.经济发达国家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公共政策及启示[J].北京教育 (德育) , 2011 (5) .
[8]丁三青, 王希鹏, 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1) .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9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英语;选修课程
一、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需求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以输出具有职业能力人才为主要功能的职业教育课程而言,明确的需求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最初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语言”(ESP/ LSP= English/ Language for Specific or Special Purposes)中。Richterich (1972) 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指出了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这些范畴后来用在了确定ESP/ LSP 的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和目标上。
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利用需求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进行了研究(余卫华,2002;陈冰冰,2010等),但是鲜有研究者将此理论用于对高职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通过广泛调查和校际交流了解到,在我国高职英语选修课设置过程中, 需求分析是个被忽视的环节,对英语学习要求过多,而较少考虑其它方面诸如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模块的英语教学研究,但对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明显滞后,在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忽视了对各专业的特定需求。既然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学生,就必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需求分析研究,以此需求分析为基础,建设出满足学生兴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二、目前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英语水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级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为了保证生源,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能以先招收再培养为原则,通过降低分数段的方式来完成招生计划。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层次就出现很大差异。而分数较低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法知识只是了解皮毛,词汇量甚少,语音语调不纯正,这样一来给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
目前英语选修课教材没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情景学习,没有体现高职特色,没有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脱节,没有职业特色,不能满足行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
3.师资队伍结构
如今承担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但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比较少,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相关行业或者相关岗位的知识,难以做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内容,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基于需求分析的选修课新体系的构建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技能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1.基于需求分析构建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它的合理设置能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通过需求分析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给学生尽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满足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更注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需求。选修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设英语选修课程。高职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偏低,英语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系部和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调查学生个性差异,摸清学生的选课动机,分清学生是处于英语的基础补习阶段还是提高阶段,以及他们的比例,对指导以后以学生为主题的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是有必要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科学、规范、灵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某些社会技能的兴趣,而且还要加深他们对专业技能知识相关领域的了解。对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岗位所需英语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通过对财经类主要专业(会计、金融、国贸和市场营销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英语选修课教学在实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英语选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培养符合不同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突出对专业或专业群的支持服务功能,在区分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对不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特色。
2.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
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灵活性更大,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英语选修课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实际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体现高职英语选修课思想的有效途径。
3.探索一支“三双”型教学师资队伍
要较好地完成“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目的,必须要有一支“双师、双证、双语”的“三双”型教师队伍。在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财经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企业职员的操作技能;“双证”要求教师既要有教师的职称证书,而且还要有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语”要求教师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英语水平高,口语交际能力强,而且要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当了解,熟悉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目标岗位的操作技能,熟知该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能够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努力探索培养“三双”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课题。
4.完善多元评价的选修课考核体系
选修课成绩的评定应有别于必修课,因为选修课包括满足学生兴趣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应改变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结果性评价形式,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需求分析理论为开设实用性和功能强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方向,高职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个性化的课堂模式,改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2]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3] 郭炯,袁庆飞,祝智庭. 基于角色分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6)
作者简介:
财经类地方高职院校 篇10
一财经类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中与法律相关的只有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该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合并发展起来的。不但通识法律课程内容减少了许多, 而且用于讲授法律知识的课时也很少。所以学生的法律知识基础薄弱, 对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经济法课程涵盖内容广泛, 理论性较强, 有的内容晦涩难懂,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经济法课程相对较难, 因此普遍缺乏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脱离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合理, 导致教学效果偏离了课程设置目的。
二影响财经类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教学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 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 学生的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为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通过“三校生”考试的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弱势是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强;他们的优势是思想活跃, 动手能力强, 可以练就娴熟的职业技能, 职业规划实际, 就业定位合理, 可以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 教材的因素。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①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②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主要经济法教材不但保留了经济法部门的主要法律, 还加入了民商法部门、劳动法部门和诉讼法部门等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这样的教材存在三个问题:第一, 面对如此庞杂的经济法课程内容, 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太大。第二, 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面临两难的选择:有针对性地、深入透彻地讲授某些重要的法律则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讲授教材的全部内容则针对性不强。第三, 虽然教材内容庞杂, 但是仍然与相关资格考试脱节, 有效内容太少, 针对性不强。
第三, 方法的因素。在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 多数教师以自己为主导进行单向理论讲授,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抽象、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弱, 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差。也有部分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 用大量的案例来吸引学生。一开始, 学生觉得新鲜、感兴趣, 能集中注意力, 短期教学效果的确不错, 但总体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案例内容, 却找不到分析案例的切入口, 无法用经济法律术语或是一般的法律语言来表述案例思考过程。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理论与实践有断层。这与经济法课程较强的应用性特点是矛盾的, 也无法实现财经类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基于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目标为依据, 对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 正确树立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 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2014年5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要求“到2020年,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 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
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对应的职业类别是经济、税务、金融、会计、统计、审计、销售等。因此, 经济法课程不能再延续“大一统”的教学理念, 对所有专业制定相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使用相同的教材。而应该树立“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 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重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 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要求、未来的工作任务, 结合职业需求、职业技能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按照不同的专业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使教学与未来的工作相融合, 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实用的经济法律知识。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标准,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 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二是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相关法律的能力。三是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形成依法处理经济纠纷的基本法律职业能力;形成从事财经类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敏感性, 养成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相关资格考试的大纲进行“按需分配”。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参加的资格考试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虽然这些考试的内容都涉及经济法律, 但是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基于此, 笔者建议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教学内容分为通识类法律制度模块和专业类法律制度模块, 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小模块。通识类法律制度模块针对全部学生, 为必修课, 旨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法律意识。一般包含民事基本法律、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等法律知识。专业类法律制度模块针对参加资格考试的学生, 为选修课, 旨在提高学生的资格考试过关率。根据不同的资格考试大纲增加相关法律制度的内容。以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中的经济法基础为例, 在专业类法律制度模块中应该包含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法律管理制度的内容, ③这样可以有效增强经济法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财经类高职学院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既不能固守法学类院校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也不能趋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 要有其独到之处。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一是案例教学法。该方法是经济法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经济法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生动典型的案例, 这是运用本方法的关键。新课导入阶段最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简单案例, 教学总结阶段可以选择较为复杂的案例, 最好能涉及学生比较关心的人和事, 以便引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二是渗透教学法。该方法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解法律, 体现“法律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师应多引用学生知道的、听说过的案例, 使学生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完成教学。通过分析讨论, 明辨是非, 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经济法律知识, 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法律带来的成就感,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是体验教学法。该方法是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 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教师可以选择相对简单有趣的案件来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为了完成庭审活动, 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 积极开展讨论, 最终形成小组意见并将其表达出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从听众变成了发言人, 不但使学到的法律知识得到具体运用和体现, 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生既能掌握法律知识, 又能拓宽视野、提高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通过亲身感受法庭的氛围和法律的威严, 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
四是互动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习商标和专利的审批过程时, 可以和学生一起画一个流程图, 这样学生对整个过程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习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时, 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 再以图表的形式总结出来以加深印象。做练习时可以分组进行答题比赛, 可以将得分计入平时成绩。互动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 教师只需讲解要点, 纠正学生讨论中的错误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即可。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 切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是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它集“音、色、画”于一体, 较好地再现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仿佛身临其境,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它还能提供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教学素材,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教学信息量的增大, 学生的思考时间在减少, 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而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有个“度”, 留出充足的时间给
(下转第46页)
学生思考、领悟。
5.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所有班级使用相同的试卷, 统一进行闭卷考试, 可谓“一次考试定乾坤”。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几天即可应付, 可是考后却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由于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律知识的要求各不相同, 笔者建议在考核时以职业能力为重点, 以相关资格考试为参照, 建立全方位的“学做合一”的考核评价方案。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综合评价学生动手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评价, 重点考查学生出勤、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后作业、期中测试。这些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一并计入总成绩, 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评价为标准化题型考核, 采用与相关资格考试相同的题型, 以笔试方式进行, 占总成绩的60%。同时,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在实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拥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在评定总成绩时给予奖励加分。
总之, 只有将经济法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需求、职业发展相结合, 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才能培养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娴熟职业技能, 还懂得经济法律的复合型财经专业人员,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注释
1 吴薇.经济法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 我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和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