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英语

2024-09-21

财经英语(精选12篇)

财经英语 篇1

摘要:财经英语课程是为适应对外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型课程。它是由财经知识和英语能力复合而成, 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因而其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课程自身的特性。本文在分析了财经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指出了传统型财经英语教学的弊端, 并提出了四种创新性的财经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财经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性财经英语教学

1 引言

随着涉外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外语和财经“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开设了财经英语课程。由于财经英语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 其自身有许多特殊性, 而传统型的财经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已经显而易见, 这需要我们从事财经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在教学过程、总结中, 通过相互探讨, 不断反思、校正, 在实践中开创高效的新型财经英语教学模式。

2 财经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财经英语课程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在涉外的财经活动中用英语去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实务操作的能力, 并最终为学生使用英语从事财经工作开拓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天地。

3 传统的财经英语教学模式弊端

财经英语课程是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传统的财经英语课堂单纯地讲授财经英语知识而忽略实践, 缺乏学生的参与, 缺乏师生的交流, 从而造成老师的“一言堂”现象。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 对银行、证券等业务不能形成直观的印象, 只能是纸上谈兵, 留给学生太多的挫折感。

创新型的财经英语教学——财经英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法探索4

(1) 项目任务法

教师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 并指导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 完成信息资料的收集、项目的决策、项目的实施、成果的展示以及项目成果的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在该教学法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通常给学生设计一些较为真实的包含一系列相关任务的项目, 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到公司、企业、市场进行调查或考察, 收集相关的资料, 最后在课堂上作演示并回答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 在教授“求职面试”这一部分时, 教师要求学生模拟成面试官的角色, 设计一个关于如何面试不同求职者的项目 (应聘银行职员的岗位、应聘理财顾问的岗位、应聘证券分析师的岗位) , 要求学生针对几次招聘的经历总结出财经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项目的评估和总结。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案例分析法

教师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并找出解决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协调和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 因为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 而学习到的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却可让学生受益终身。

此教学法设计三个有序的流程: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分析以及案例的反馈。比如, 在教授“取款”这一部分时, 教师由广州许霆案引出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如果在自动取款机上取200元钱, 结果出来500元钱, 如何处理或者如何去和银行职员交涉。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看法, 用他人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同时练习了用不同推理方式对某一问题做出判断。最后, 教师将邀请银行工作人员做总结报告。

(3) 角色扮演法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 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 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比如, 在教授“兑换货币”这一部分时, 学生分成小组, 分别扮演一对在美国度蜜月的新婚夫妻和银行职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技能点内容, 而且还培养了仪表、姿态、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应变和解决问题等素质。

(4) 团队合作法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组成团队, 在教学全过程中自主合作、交换信息、群体设计课程作品、组织课堂活动、共建和分享成果。合作学习除了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之外, 还包括师师合作, 即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互助教学。在团队合作法中, 更重要的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 使财经英语的实践教学锦上添花。

5 结语

财经英语课程是一种二合一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 学生既要面对语言学习中的障碍, 又要运用英语去捕捉财经知识。正是财经英语的“复合型”特点决定必须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上所介绍和总结的四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完全符合财经英语实践性的特点。它们各有优势, 也有融会贯通之处。它们都是试图把课堂延伸到实践场合中, 把财经知识和英语能力更好地融合。总之, 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利用, 财经英语课程的美好前景近在眼前。

参考文献

[1]蔡碧霞.电大财经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4]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5]李兆国, 郑福贤, 关淑萍.论财经英语教学[J].吉林: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智瑾.财经岗位英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财经英语 篇2

joint bond 共同债券 在两名或以上受益方有生期内持续付款的年金

joint owned property 共同拥有财产 由一名以上人士拥有的财产

joint stock company 股份公司 指发行股票可作二级市场销售的公司,股票持有人需要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

joint venture 合资企业、合资经营 两名或以上人士或两家或以上企业合作组成一家企业,双方分享利润及控制权并分担亏损

jointly and severally 连带、共同 法律用语,指个人的决定对所有有关方都有约束力,因此不可分割

承销团用语,指个别公司有责任出售若干部分未出售的新发行

junior security 次级证券 在资产与收入索偿权方面,等级较低的证券

junk bond 垃圾债券、高风险债券 投机性债券,一般评级bb级或以下,违约风险较高

财经英语 篇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力培养

“用英语成功、有效地进行交际”并不是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原因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以往在英语口语的教育学过程中尚缺重视的方面,也越来越制约着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后与来自英语文化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理解。比如说,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外商喜欢直入主题,甚至在谈判过程中争论得面红耳赤;而我方人员虽然英语基本功较好,但可能因为对对方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绕尽弯子,试图保留“面子”,直到谈判结束时也未谈出真正用意。

英语教学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同以英语为本国语(native language)的人的交际能力。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出现在中国的公司、企业和高校,教师们认识到文化在语言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教育部课程研制小组(1999.11)也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中。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

何谓跨文化交际能力呢?高一虹在其《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学者们一致认为,它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此外,跨文化交际学究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比较,关注的核心就是文化差异,因此其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文化教学实践提供基础,而且能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英语口语教学而言,文化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合理的安排。

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如在讨论关于美国的社会平等问题时,教师可以将美国民权运动,甚至是印第安人(Indians)的生存状况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导入课堂。 

实用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对于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适合传授那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如聚会口语、餐桌口语、家庭口语等。对于高年级学生,与财经相关的文化知识需要传入更多,比如谈判英语、商业场景英语、商务接待口语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生活类文化口语为主进行教学和操练;对于高年级学生应以实用性的英语文化为基调,进行课堂操练,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和公司、谈判室,亲身体验文化与语言的重大联系。 

二、英语口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导入的内容

财经类高校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切合实际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师应进行下列内容的导入: 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如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举例:(1)在称赞和反应方面中西方存在的差异 

A: You did a wonderful job. 

B1: Thanks a lot. / Thank you very much. 

B2: No, I haven't done enough. The achievement is from our joint efforts.

分析:本例显示的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人力量;中国人则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群体的力量。教师在解释此类差异时,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中西方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更须向学生展示中西方文化在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毕业生进入外企工作后,应该在英语谈吐方面尊重别国文化。

(2)在自信和谦虚方面的差异

A: I have specially prepared something nice. Hope you would like it.

A1: This is not so delicate food to eat. Please forgive me.

分析:同为招待客人的女主人,A(西方人)和A1(中国人)对自己准备的食物评价不一。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讲话、做事、写文章喜欢客套,以表谦虚。而讲英语的民族坦诚地表示自己“尽力了”。教师在教学时应叮嘱学生将来代表单位款待外商时必须尊重对方文化感受。 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

在传授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从而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准确理解和自如运用。以“预约”为例,在中国拜访他人一般不需预约;而在西方国家则一般会预约,以避免给对方带来不便,同时给对方留有选择的余地。在讲授此类差异时,必须强调预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符合英语文化的语言进行预约。要避免此类“文化错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差异及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并尽可能创造更多的课堂情景反复操练,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

英语口语教学中不可忽视英语词汇的文化含义。词汇、句型、语言情景同为教学要素。但还应注意结合其文化背景因素。又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习语却表明狗在英语国家的身价高。同一词的不同意义可见汉英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 

4.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无私奉献与自我为中心,谦虚谨慎与个人奋斗,安于现状与冒险精神等,都是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西方人在交谈时不太涉及个人问题,因为他们十分尊重个人隐私(privacy)。所以,询问西方人诸如年龄、婚姻、家庭或薪水等问题一般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他们不喜欢听到此类问题,更不想回答。

三、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化渗入

怎样进行“文化”教学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请外教开讲座,介绍西方国家的文明和风土人情,然后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还可以给学生放映相关联的录像或电影,由英语口语教师给予讲解,尤其开设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英语国家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赏析。

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对于高素质毕业生的需要给财经类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下几点是做好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1.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在成功的涉外财经和商业案例中,正确而有效的英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以文化作为底蕴的英语口语的极端重要性。

语言作为人类所持有的社会现象,语言符号记载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教师应教育学生了解讲英语国家的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摒弃“汉语思维+英语形式”,不顾场合、时间、交际对象及其它文化因素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教师应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在教学中涉及到什么讲什么,重点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并及时进行时间训练和修正。

在对话教学中,充分注重口语会话的特点,结合交际双方的目的和关系,结合社会行为的模式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来处理对话话题。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交际功能模式,英语国家的交际功能模式,如打招呼、问候、介绍、请求、询问、提议、致谢、道歉及禁忌、委婉语对英语国家人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话语、做法或常识。教师应在课堂里创设更多的情景,灵活选择和综合应用role-play, group discussion, pair work, simulation等方法,组织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既置于英语语言之中,也置于英语文化之中,反复进行练习,争取脱口而出,言之有理。还可以利用讲座、游戏、活动方式来促进英语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3.开展课堂交际化教学和研究性课程,拓展学生文化知识面

开展课堂交际化教学有以下几种形式:问答法(Questions and Answers)、讨论与决策法(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和故事与场景法(stories and scenes)。注意在采用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具体来说,针对财经类学生的就业需要进行内容调整和重心偏移。

研究性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独立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

4.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在教和学的双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自然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但实际上,教师和学生还能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working partners),共同探讨和发掘更好地将文化融入教学中的方法,共同取得进步。 教师和学生必须同时注意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文化感悟和运用能力。

四、结语

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讨论中,专家们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提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再认识,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只有通过文化实践,了解英语本族人在不同的文化场合的语言习惯,根据所了解的双方的文化差异而选择正确的语言形式。这些正好解释了英语口语教学中为何需要文化渗透这一问题。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和成才压力。 在英语学习方面,如果能从口语着手,加强文化知识的熏陶并达到灵活运用,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得不说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Brown,H.D.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Kramsch, Claire.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Ellis, Rod.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胡文仲. 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论英语财经新闻的译名统一 篇4

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统一的重要性,

中国的国际网络新闻传播, 尤其是网络对外财经新闻传播也凭借着网络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逐渐稳步地发展起来。但是, 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不统一的问题, 也逐渐暴露出来, 影响了我们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形象, 以及国家经济和文化工作的严肃性。

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译名不统一现象

由于中国的对外经贸发展迅猛, 对外汉英类型的财经新闻报道日益重要, 经贸财经新闻报道的外国读者多, 他们通过对我们的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来了解信息、思考问题、起草文件以及判断贸易伙伴。

但令人遗憾的是, 当前一些网络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译名不统一现象, 各家媒体各自为政, 把各种专名按自己理解、自行其是地译成英文, 导致译名出现混乱。

不统一的译名主要出现在经贸财经术语方面。许多术语没用通用译名表达, 没有把财经信息忠实地表达出来。网络财经新闻报道中的术语必须符合国际惯例, 否则会造成一些交流传播中的误解。例如:生产资料production materials, 应为

means of production, 消费品consumption goods应为consumer goods, 贸易体系trading system应为trade system。

由于网络经贸财经新闻报道的数量多、方面广、信息量大。相应地, 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专名也越来越多, 出现了一些译名不统一问题。例如:同一财经新闻报道网站中同一个人出现不同的译名, 即一名多译。这点上, 网络经贸财经新闻报道上可谓是“百花齐放”, 难于统一, 很容易误导读者弄错阅读对象。

外文缩写词, 常常不加注释, 用英文缩写词造成意义不明、理解混乱。例如: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United Nations Disarmament Commission和联合国开发公司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英文简称都是UNDC。

财经新闻报道中国外一些重要合同和协议的译名不统一。许多重要合同、条约和协议的名称具有法律效力和严格的规范性, 英语表达差别一个词, 效用和所指就完全不同。

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统一的重要性

译名统一是传递信息的关键。译名不统一, 与国际经贸通用英语术语不接轨的英语译名, 不但使英语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而且经贸财经信息准确地表达和传播传递功能也无法正确实现, 同时使新闻信息的忠实性变得不可能。

译名不统一对经贸财经信息交流的危害要比对其他领域交流的危害严重得多。1.一些报道者如果把一些名称按照自己的思维创译, 译名再好也不是原文所指, 而这些译名往往在新闻报道信息中起重要的确定作用, 译名不准确必然误导读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2.国际经贸财经交流的术语规范是正常开展国际经贸财经交流的前提。译名不统一, 轻者会影响信息传递, 重者可能造成经贸财经损失, 贻误重要的商机, 引起国际经贸纠纷, 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不统一问题的建议

译名的规范化, 是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标志, 是国家国际经贸运作能力的体现,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工作严肃性的表现。网络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平台, 更应该避免译名不统一造成的不良新闻舆论形象影响。所以, 新闻报道者要认真重视, 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和避免译名不统一。

新闻报道者要重视译名统一原则。如果不使用国内外统一的译名来报道, 报道者不但不能认为自己完成了报道任务, 而且还应该认为自己是在制造经贸纠纷、贻误商机。如果报道者能把译名统一原则提高到这个角度来对待, 当前网络对外财经英语新闻报道中译名不统一的问题就会大大改善甚至消除。

新闻报道者要加强学习和积累正确译名。新闻报道者必须加强经贸财经专业学习, 不断参考权威部门的经贸财经新生词语译名的动向, 又要勤查经贸财经专业词典。1.熟悉经贸财经专业术语, 了解经贸英语表达特点和汉英对应术语, 尤其是固定译名的英汉对等。2.组织机构名称大都固定, 没有变通余地, 要求新闻报道者必须用统一的、通用的、既定的译名来传递信息。

新闻报道者在工作中要认真核准相应译名。新闻报道者一定要把译名统一原则贯穿实践, 这就对新闻报道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报道者必须时刻核查自己的英文财经报道是否符合译名统一, 注意世界通用的术语要完全一致, 同时认真核实每个组织机构和所报道的协议、条款的英文译名。特别是重要协议和合约具有法律的严肃性, 译名必须统一、严谨, 且该种译名是固定不变的。

结合实践, 注重惯例。就网络经贸财经新闻报道而言, 要做到准确传达意思, 使用符合国际惯例和英语国家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新闻报道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光林:《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李中行、张健:《新闻英语》,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3].刘法公:《论商贸英汉/汉英译名翻译的统一问题》,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财经相关英语词汇(O) 篇5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旨在维持石油市场稳定及蓬勃的国际组织。任何认同组织理念的重要石油出口国都可以成为会员国

otc 场外交易证券 指并非在交易所买卖的证券,一般由于未能符合上市要求。在处理这些证券时,经纪人/交易商直接通过电脑网络及电话联系。这些买卖活动受到国家证券经纪商协会的严密监察

obligor 债务人 有责任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的机构

odd lot 零星股、散股 数目不足正常交易单位的证券

off balance sheet financing 资产负债表以外融资 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方法,与贷款、债务或股票等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方法不同,这些融资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例子包括合资企业、研发合作等

offering circular 发行说明书 新证券发行的简短公开说明书,发行人向散户投资者及经纪行分发,以期引起投资兴趣的文件

offering memorandum 发行备忘录 声明私募的目标、风险及投资条款的法律文件

offshore 境外 指位于或总部设于国界以外地区的机构

oligopoly 寡头垄断 指一种货品或服务的市场被少数公司控制的情况

oligopsony 卖方寡头垄断 与寡头垄断相似,指少数大型买方(非卖方)占市场的重要比重,促使价格下跌

online banking 网上银行 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银行活动

open end credit 开放性信贷 预先核准,可重复使用,直至达到预定限额的贷款

open-end fund 开放性基金 可继续向投资者出售股份,并可在投资者愿意卖出时买回股份的共同基金

operating cash flow (ocf) 营运现金流 一家企业来自营运的现金。一般指总收入减所有营运开支

营运现金流是通过对净利润作出多项调整而计算得出,见于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operating expenses 营运开支 公司维持业务必须购买事物的开支

operating income 营运收入 业务营运带来的利润

operating lease 营运租赁 容许租借方使用一种资产,但没有转让资产实质股权的合约

operating leverage 营运贡杆 衡量一家公司或一个项目依赖固定成本,而非可变成本的程度

operating margin 营运利润率 计算方法为公司营运利润除以净销售额

operating ratio 营运比率 显示一家公司管理效益的比率。计算方法为:

营运开支/净销售额

比率越小,企业在收入减少情况下产生利润的能力越高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 选择一项投资并放弃另一项投资在回报上的分别

option 期权 一方售予另一方的特权,使买方有权(但无责任)以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买回)或出售(卖回)一种股票

organic growth 内部增长 一家公司除并购带来的增长以外的增长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旨在维持石油市场稳定及蓬勃的国际组织。任何认同组织理念的重要石油出口国都可以成为会员国

other current assets 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表项目,包括非现金资产,例如预付开支及一年内到期的应收账款

other current liabilities 其他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表项目,用以归纳债务或应付账款等普通负债项目以外的流动负债

other long term liabilities 其他长期负债 资产负债表项目,包括剩余租赁、未来员工福利、递延税务及其他当时无需支付利息的负债责任

out of pocket expenses 实付开支 基于商业或个人原因支付的开支,这类开支一般可以免税

out of the money 未到价 对于买入期权,到价是指行使价格高于相关股票的市场价格

对于出售期权,到价指行使价格低于相关股票的市场价格

outperform 表现超越大市 研究分析员建议的一种,指一种股票的表现预期会稍微超越大市

outside director 外部董事 并非公司员工或权益方的董事会成员

outsourcing 外包 指将部分工序转交外部供应商,不在公司内进行,从而减低成本的措施

overallotment 超额配股权 在首次公开上市中出售比原定发行规模更多的股票

overcapitalization 资金过剩 公司拥有的资金多于业务所需

overcollateralization 增加抵押通知 有关增加抵押的通知

overdraft 透支 放贷机构即时发放的信贷

overhang 积压待发股票、悬货 计算方法为已发出的股票期权+将发出的期权,除以已发行股票数目

overhead 间接成本 直接劳工成本、物料或行政成本以外的所有成本

overnight index swap 隔夜指数掉期 指将隔夜利率交换成为若干固定利率的利率掉期

overnight rate 隔夜利率 一家存托机构利用手头资金向另一家存托机构借出隔夜贷款的利率

oversold 超卖 技术分析用词,指市场的卖出证券或商品的数量高于根据基本面分析的合理出售数量

oversubscribed 超额认购 股票新发行(首次公开上市)获得的需求高于拟定发行股票的数量

财经政策&财经消息 篇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下半年重点工作主要有:(一)继续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二)认真做好货币信贷工作。(三)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四)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抓紧完善国家产业政策。(五)切实搞好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六)积极做好煤電油运调节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七)努力引导和扩大消费。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八)扩大对外开放,做好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工作。(九)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 2004年度《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发布2004年度《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投资,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这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国家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结构升级的又一重要举措。

■ 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发布

商务部、外交部日前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旨在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是各级对外经济合作主管部门指导与核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依据。根据有关规定,凡符合导向目录,并经核准持有对外投资批准证书的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在资金、外汇、税收、海关、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欧盟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6月28日,欧盟宣布,鉴于中国政府依然在干预中国的微观经济运行,欧盟将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欧盟委员会贸易部发言人同时指出,中国不再微观干预经济,才能给予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他还提出,中国需建立和遵守企业治理规范和会计准则,这样在遭到违反贸易协议的指控时,就可以提供足够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中国还需建立和实施有关破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中国的银行业必须脱离政府的控制。

■ 深入开展税贸协作 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近日在全国税贸协作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把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决定作为当前税贸协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把中央的决策贯彻好、执行好。

这次税贸协作会议,是1992年开展税贸协作以来召开的第五次会议,由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

■ 努力做好对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工作

7月13日,“吴仪同志出访加勒比八国后续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协调小组组长、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指出,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合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与加勒比的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加勒比地区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之一,各成员单位要相互配合,发挥合力,努力做好对加勒比地区的工作。

■ 24年磨一剑 《电信法(草案)》呈交

酝酿24年之久的《电信法》终于完成立法的第一步。《电信法(草案)》近日提交国务院审议。呈交国务院只是出台前的第一步,经过国务院法制办专家评议后,将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调研,最后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

近几年,中国电信业突飞猛进,2000年颁布的《电信条例》已不能解决新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各国的《电信法》纷纷出台,已加入WTO的中国由于电信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得《电信法》出台呼声日高。尽管24年前《电信法》就已经提上立法日程,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环境和管制实践以及部门利益间的掣肘,直到2002年才真正启动。

■ 期货营业部设立、终止新规定出台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出《关于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设立、变更、终止有关问题的通知》,就申请设立营业部、变更营业部经营场所、变更营业部负责人、终止营业部的条件、程序和文件材料等问题作出规定。

财经英语 篇7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涉外投资、服务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也在飞跃式地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经贸人才,并且需求还在不断上升。商务英语是为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或外贸英语等专业已经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商务英语因为侧重实例、实践性和实用性,并且与进出口业务紧密相关,已经成为培养外经贸人才的一门有效的专业课程,也越来越被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重视。近几年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增多,重点的、普通的、财经的、非财经的、外语的和非外语的院校都开设该课程。但是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和师资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式,财经院校应该依靠自己拥有国贸、金融、财经、会计、管理、物流等经贸类各种专业的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于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课程不同,又区别于一般的外经贸课程,因此,如何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根据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就其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注重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而教材则是教师授课的基础,选择好的教材是授课成功的关键。因为世界经济形式不断变化,贸易规则和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所以教材的内容也需要变化和更新。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把握时代的节奏,力求教材的内容跟上最新动态。

教材的内容应该全面,贯穿商务内容全过程。基础英语课程的教材一般是以语言点为中心,每个单元都是选择一至三篇范文作为输入的内容,内容和排列基本相同,单元和单元之间并没有太大联系。与基础课程的教材相比,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应该更讲究连贯性,单元的编排应该根据商务活动的过程编写,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整个贸易活动包括:建立贸易关系、讯盘和发盘及还盘、价格、订货、支付方式、合同、装运、保险、索赔和仲裁、电报和电传等环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按照商务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的讲解,并进行相关的练习。每个单元还应该配有相应的英文版单据,比如支付方式的单元应该附上信用证,装运的单元应该配上提单、装箱单,保险的单元配上保险单,合同的单元配上销售合同等,以作为每个单元内容的补充。

另外,教材的内容应该难易适中,难度太大、专业词汇过多的教材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而太简单的教材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好的教材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词汇、句型和信函,并配合大量的体现这类信函特征的练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分为基础阶段(及基础英语EGP)和专业应用阶段(即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属于后者。与基础英语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专业相关的英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内容。商务英语是专门针对商务和商务活动的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领会式掌握1000—1500个本科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能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阅读有关专业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有关内容的短文和信函。”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制定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在国际商务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入门知识;掌握商务英语信函的基本写作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商务英语对话。”根据教学目标可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为“熟悉商业函电规范、格式;掌握有关询盘、发盘、还盘及价格术语方面的基本商务知识;了解订货、支付方式、交货及装运环节及常识;认识信用证、发票及海运提单等单据;对购货合同和收货确认有初步认识;掌握保险和索赔业务;具有起草电传、传真及电子单据的基础知识”。最后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制定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分配及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是一个课程的核心,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中各环节中的信函、电报、传真的写作方法和专业术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讲解专业术语和句型,介绍信函格式,然后翻译教材上的信函。缺乏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真正掌握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和学生正襟危坐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使学生能联系理论和实践,增强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例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等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工具。教师以案例为题,与学生互动讨论。学生通过案例的讨论,可在具体环境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已经在法律、管理学、经济学中广泛使用,在语言学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根据商务义务中不同的环节,设计不同的案例和情景,首先向学生描述案例,提供分析和写作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信函或电报,最后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点评和讲解。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实践的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不仅是英语口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给组里的每位学生安排不同的职务,例如经理、秘书、业务员等,分配不同的工作,让学生合作完成函电的写作。角色表演教学法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基本是按“英语+外贸商务知识”的组合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者贾玉新指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语言教学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与商务活动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这也是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较典型的商务交际行为,从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方面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交流方面包括称呼、问候语、拒绝语、称赞、称赞回应、告别、送礼、戒忌语、委婉语等;非语言交流包括体态语、姿势、身势、握手、拥抱、沉默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对比中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我国已加入了WTO,商务英语的学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加入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只有在教学中把语言、专业知识和文化相结合,才能使商务英语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五、教师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学生的水平,所以充实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树立急迫感和责任感,要有不进步、不变出特色就很难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胜出的意识。外贸商务活动的范围很广,教师只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业务学习,充实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应该跨专业学习,商务英语教师除了提高英语水平之外,还要积极学习外贸及商务方面的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寻找机会多参与外贸商务活动,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亲身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课时也会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个分支,要求也更高,比如明确的教学目标、优秀的教材、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等。因此教授商务英语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功完成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大力.浅析WTO下我国商务英语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 2002, (1) .

[2]王兴孙.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几点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 2001, (5) .

财经英语 篇8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转型时期。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反思:比如与高中英语课程重复建设、教学费时低效、针对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学的存在、学生满意度低、通用英语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等等。如今面临着新的转型时期, 在迎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存在各种迷惘, 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思考的问题。史光孝, 赵德杰 (2011) 指出改革重点应该投向课程设置的实质内容上来。换而言之, 内容为依托式教学成为下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已经在学界达成共识。

但是大学英语教学怎么改, 以及教什么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出现了以学术英语为主的ESP教学和通识教育两派不同的改革方案或者观点。另外还有的学者观点较为温和, 属于折中派观点。首先, 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学术英语或专业英语上,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都偏重了英语的工具性。比如程雨民 (2002) 、章振邦 (2003) 和秦秀白 (2003) 都认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地调整, 把普通或基础英语教学任务放到中学阶段以培养通用外语能力。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定位在ESP教学上。杨惠中 (2010) 更是明确指出, “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 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最具代表性的是蔡基刚 (2002, 2004, 2007, 2010, 2012) 的观点。他结合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需求分析, 指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 并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等发表数篇文章大力提倡学术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 认为大学英语发展方向应由其工具性决定, 提出ESP或EAP才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归宿。其次, 还有专家学者强调英语的人文性, 认为大学外语教育应该转向通识化教育, 应该以通识类课程为依托。王哲、李军军 (2010) 认为大英教改的深化重点就是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外语应该转变为内容的载体, 通识教育才是外语教学的主内容。吴鼎民 (2010)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三套车”课程内容框架, 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柴改英 (2010) 等也就如何依托通识类课程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表看法。第三派持较为折中的观点, 认为英语是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 过于强调哪个都有失偏颇, 不能一概而论。这一观点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的原则:“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如文秋芳 (2013) 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同等重要, 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史光孝, 赵德杰 (2011) 、郑曼怀 (2012) 提到应该遵循因地 (校) 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充分考虑到各学校自身特点和类型、学生需求等因素来合理规划配置教学资源, 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 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

二、财经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全球化的今天, 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财经人才, 这也符合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48条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需要有专业知识和全球视野, 需要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因此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只有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 才能在国际交流中以兼容并包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 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长远看来, 国际竞争性人才需要在与各国文化的交流时争取本民族的话语权, 适时地将中国文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传播出去, 这样才能赢得国际认可和应有的国际地位, 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真正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我们认为转型时期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增强财经院校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 使他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一定程度上偏重工具性。接下来拟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评估、教材资源, 以及师资培训及各方面, 结合体现工具性的学术英语课程探讨财经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1. 课程设置方面。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财经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学校整体培养目标, 突出学校的特色, 符合学生的需求, 体现出多元性、个性化特点。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兼具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就体现英语的工具性特征而言, 笔者赞同在财经类院校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是一门与国际接轨的实用性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学术英语的能力。其课程设计应与学生专业需求相结合, 培养学生专业交际技能, 如查找文献、口头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等, 从而为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财经类院校可以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普通学术英语课程 (EGAP) , 高年级开设选修性质的专门学术英语课程 (ESAP) , 如金融英语、商务谈判等。

财经类院校是否还需要通用英语, 如何处理好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的关系, 处理好基础英语和后续课程的关系等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课程开设要基于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不可一刀切。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大学基础英语必修课程为主, 后续英语选修课程为辅, 一般比例3∶1。蔡基刚 (2012) 建议首先把这个比例倒过来, 成为1∶3, 而且这个3主要是学术英语课程。大部分学生只学一个学期的大学基础英语, 少数可以跳过, 直接进入学术英语的学习。这个比例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应当有所不同, 即使同一学校也可以1∶3和2∶2, 甚至3∶1同存。至于具体采用哪种模式, 现阶段如何合理配置基础英语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基于大部分学生入学水平较高, 基础英语的学习时间应该缩短。作为拓展人文素养的文化类课程也是我们需要的, 这类课程应该也是多元化的, 如英美社会文化、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四级后续课程应该开设丰富的人文类选修课程,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人文通识类课程与学术英语的开课比例也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选择权可以交给学生, 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前面提到财经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偏重工具性。体现工具性的学术英语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趋势。而学术英语的开设是很多高校需要面临的课题之一。接下来主要结合学术英语课程探讨其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培训等。

2. 教学模式方面。

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专业词汇的讲解, 学术语篇的解释和翻译, 那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专业课的授课模式, 进行整合和创新。教师可以采取任务型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研讨会等方法和手段, 设计一些真实的活动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yland (2006:22) 认为成功的学术英语课程有三个要素:“skillsbased, text-based and practice-based”。有学者 (杨莉萍、韩光, 2012) 对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进行了实证研究。蔡基刚 (2012) 也指出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 结成小组团队,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学术讲座, 并写出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 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吴琼 (2011) 指出目前ESP教学评价体系并不完善, 造成课堂管理的无序性和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教学评估作为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 也值得探讨。学术英语课程应该确立评价标准, 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从而有效检验并促进课堂教学。

3. 教材资源方面。

就学术英语课程而言,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立非常重要。目前学术英语教材种类并不是很丰富, 学术英语教材的开发是今后需要面临的课题之一。财经类院校的专业性比较突出, 学术英语教材应该突出财经类专业的特征, 话题可以与学校所开专业相结合, 比如围绕经济、金融、商业、财会等展开, 甚至可以按照年级或者专业开发系列教材。由于学术英语不等同于专业英语, 不同于专业理论教材, 因此教材的内容不宜过于专业或者过难, 语言教师可以胜任。正如蔡基刚 (2012) 所说, 学术英语的选材原则是体现该专业的语言结构和语篇体裁的特点, 而非一定要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该领域里的听、说、读、写等交流技能而非学科内容的掌握。Hyland (2002) 指出学术英语的内容应遵循材料的真实性和任务的真实性标准。教材的内容应该选自原汁原味的财经类阅读或者听力材料。根据Johns (1990) 的观点, ESP语料库的建设是必须的, 应该收集各种真实语料并且形成内容、语言技能等的交叉索引, 以方便查找。财经类院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英语教师可以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 充分利用网络, 建立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的学术英语语料库, 从而推动教学资源建设, 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4. 师资培训方面。

财经英语 篇9

商务英语在中国已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 商务英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勇于革新、不断完善, 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生产、资本和贸易的全球化, 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大。在这种背景下,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应运而生。2007年, 商务英语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正式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

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申报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 打破了长期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只有“英语”本科专业的局面, 给西南财经大学的商务英语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近年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内外环境的变化, 使西南财经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 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建设与发展, 是我们每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的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商务英语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1 对西南财经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明确定位

目前国内兄弟高校的商务英语建设已经发展成不同模式。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商务”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商学专业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商务+英语”模式。西南财经大学应正确处理商务和英语二者的关系, 防止在在专业方向上出现偏差, 避免出现下面的情况:要么只关注英语技能而忽视了商务方面素质的培养, 要么轻视英语基础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重要作用。西南财经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应坚持“英语+商务+人文素养”办学特色, 培养以英语为基础, 具有商务知识、经济知识和国际商法知识, 并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有了明确的定位以后, 才能以此为起点, 培养出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2 依托西南财经大学强势学科资源, 办出特色

目前, 中国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超过700所, 经教育部批准的正式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也有十三所之多, 这其中有第一个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也有具有某些外语教学优势的外国语大学如上海外国语大学, 也有同属于财经类大学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面对强手如林的形势, 西南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文化”的人才培养思想, 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财经类强势学科资源, 坚持“英语+商务+人文素养”办学特色, 以英语与商务有机融合为核心, 特别是在商务英语的商务方面, 坚持以国际金融为特色, 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 又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 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

3 重视师资的引进与培养

商务英语与单纯的英语专业不同, 本专业的复合性决定了师资力量的复合性。现在能够熟练教授商务知识的教师不在少数, 能够熟练教授英语的教师也不在少数, 甚至是过剩, 但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更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 又要有广博的商务经济方面的知识、国际商法知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并且能紧跟国际发展大势。同时还要求不同类型的教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否则会出现各方面都略懂一点, 但是哪一方面都不甚精通的状况。要集中精力和资源重点建设若干重点课程。有了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具有金融特色的211工程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虽地处西部, 但同样吸引了高考学子的目光。毋庸置疑的是, 商务英语专业肯定不是西南财经大学的优势学科。鉴于西南财经大学高考录取时采用“专业清, 志愿清”的录取原则,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被调剂来的, 由于与自己的专业志愿相悖, 许多学生入学后专业思想不稳定, 很多人想着转专业, 有些学生转不了专业但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要通过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要留得住学生, 吸引好学生,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商务英语的学习之中去。

5 处理好英语基础和专业课的关系

商务英语专业是以英语为基础的复合型专业, 首先应该注重的是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毕竟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本体的专业, 如果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即使有再多的商务知识, 也无法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英语基础方面, 要着重开设关于其他文化的课程, 要对文化背景、文化习惯有充分的了解。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跨文化的商业活动也必然或多或少会有文化的冲突。因此, 要了解其他文化, 尊重文化差异, 才能在跨文化商业活动中游刃有余, 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冲突, 取得最大的效益。

6 重视人文素养的作用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素养对专业没有太大的作用, 尤其是经济类的专业, 认为学好经济专业的知识就可以了, 人文素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不会对专业学习乃至将来的就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他的专业课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拿英语学习为例, 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对某些英语文化背景、文化常识的理解就会不到位, 进而会影响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 乃至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素质, 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当中都会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其中, 爱国思想, 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都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有美好的品德, 才能谈得上人才的培养, 否则, 如果有才无德, 对个人来讲是素质的缺失, 对社会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再次, 历史、哲学此类的人文学科会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学生一旦形成了一种思辩思维, 在思考其他问题时也会自觉运用, 对个人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 在商业报刊、杂志上, 文学、历史典故随处可见, 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出现问题。

7 重视实践环节

实践出真知, 这个道理应用于所有专业的学习, 商务英语专业也不例外。听、说、读、写、译, 每一项都需要具体的实践。尤其是口语的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在这一方面, 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模拟真实的交流环境和文化氛围,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更直接地接触英美文化, 有了实际的接触, 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更好地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

8 要有所创新

虽然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有着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专业, 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如果无所创新, 最终会失去发展活力。创新的范围十分广泛, 从专业品牌的打造到学科教学方式的创新, 再到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都需要大量的创新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创新不仅是学科本身的创新, 还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有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课本知识, 更要积极思考, 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同样的问题, 在同样的方向另辟蹊径, 偶尔的灵光一现也许就会独成一家之见, 为专业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另外, 思维的活跃也会为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9 注重商务英语品牌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专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范围内, 只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远远不够, 更要积极走出去, 产生良好的品牌效益, 使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从而提升西南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知名度。我们的品牌体现在教学上, 就是在教学大纲设计、教材建设与选用、师资引进与培养、重点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质量监控上要有所作为;体现在成果上就是毕业学生的质量, 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得到同行的尊重, 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王关富.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J].中国ESP研究, 2010 (1) :12-16.

财经英语 篇10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既相辅相成,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大约在5世纪时,安格鲁、撒克逊和朱特这三个群族部落的方言发展成古英语;十五世纪时,元音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从而英语逐渐进化成现代英语。而美式英语脱胎于英式英语。早在17世纪,来自英国的首批移民定居在美国东海岸。由于受到大量外来移民和美洲大陆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渐渐形成。两种英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演变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当今世界,英语热仍是一场不可抵挡的潮流,英语已经成为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了解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这两种英语的喜爱偏好,发掘其内在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指导,才能使高校英语教学更显成效,亦能使英语学习者正确区分英英和美英,避免犯下混杂式学习的错误。

2 英英和美英区别概述

虽说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大同小异,但二者还是在语法、拼写、发音和用词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式英语受到法语和拉丁语的影响较大,而美式英语受到德语的影响较大。日常学习生活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经常会忽略这些细节,殊不知,这些细小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沟通交际。具体的区别分析如下。

2.1 拼写

美国人向来推崇实用主义的态度,在英语单词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简化字运动,即删除了单词中某些不发音的字母。例如:词尾-our省去了不发音的字母u(英英favour到了美英中简化成favor。)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语越来越简单化,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和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生活的能力。这些简化的词大多数来源于英语词汇,而进入美语后,为了日常生活使用方便,这些单词逐渐变得简单起来。例如,英语中“数学”是mathematics,美语则简化成math。再者,美语经常用字母‘s’替换英语单词中的字母‘z’,比如‘organization’在美语中是‘organisation’。英语和美语的区别体现在若干单词形式的转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

2.2 用词

在英英和美英用词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有一部分相同词语的意思是存在差异的。例如:faculty一词在英国的意思是“大学中的学院”,而在美国的理解是“全体教员”;billion在英英中表示“万亿”,在美英中特指“十亿”;其次,同样的物体需要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表达,如“饼干”一词,美英习惯用cookie而英英使用biscuit;英国人用sweets来表示“糖果”,美国人却用candy表示。接下来是语法和语气方面的差异。美国人率真直爽,容易接近,因此在与人交流沟通时习惯用比较直接的语气,如经常使用can,may,should等词;而英国人比较保守,注重人与人交往时的礼貌,因此用词委婉含蓄,他们更习惯使用could,would like,ought to等词。最后一点体现在书信方面的差异。通常来说,英国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比较保守,沿用老式书信体,用词正式但是墨守成规。例如,在写结尾客套语时:最典型的美国式写法是sincerely和best regards;典型的英国表达是yours sincerely或yours faithfully。

2.3 发音

英式英语(这里是指Received Pronunciation,即标准英语)的发音往往会给人一种沉稳淡定,高雅低调,清晰明快的印象。但是英国人比较保守,行文用字方面比较喜欢咬文嚼字,墨守成规。而美国人生性开朗,热爱自由,喜欢与人交往并且交际活动中礼节的束缚较少,比较随意,这就形成了美英发音的独特风格。美英语调起伏较大,具有充沛的感情色彩,抑扬顿挫,音域较宽。这就与语调平稳音域较窄的英英语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2.4 语法

英语和美语在语法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强制性虚拟语气的运用,时态的选择,集体名词和表达物主“有”上。英语在表达不久之前发生并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事件时,经常使用现在完成时,而美语则直接使用过去完成时。一般来说,在英式英语中,根据强调重点的不同,集体名词后的谓语动词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在美语中谓语动词经常使用单数形式。在表达物主“有”时,英国人习惯用‘have got’,美国人常用‘have’。在英国,‘Shall’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美国,而它的否定形式shan’t很少在美语中听到。美国人一般用won’t/be not going to代替。

3 项目研究的重要性

(1)于中国高校而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学校的义务,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该为英语教学者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重视英语教学质量,加强对英语教学设备的建设投入。这有利于保证教师英语教的有质量,学生英语学的有质量。

(2)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充分了解学生对于两种英语的偏好,根据学生的要求适当改变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关注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正确区分英语和美语,不断督导和培养学生语言辨别的能力。

(3)于中国大学学生而言,了解自己对英语的偏好,区分两种英语的异同,有利于英语的正规化学习,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底蕴,博采众长,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今的世界是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和辩证的思维,对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互相进步有着长远的影响。

4 调查分析

4.1 研究设计

本项目采取网上问卷、纸质问卷、部分面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研究对象是安徽财经大学本科全日制的大学生。团队一共收到967份反馈,其中有效反馈954份,其他13份反馈作废(由外校学生或本校研究生填写或问卷未完成填写所有信息)。这954份有效反馈中,我们做了统计,具体来看,包括名473男性和481名女性。问卷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得到以下几点信息:

(1)是否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偏好?如果有,更偏向于哪一种?

(2)男女性别不同是否对选择产生影响?

(3)对这两种英语产生偏向性的原因是什么?

(4)这种偏好对语言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4.2 数据分析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98.84%的受访者对这两种英语各有偏好,也都或多或少了解二者的一些区别。只有小部分同学觉得没有必要区分这两种英语,因为两者相辅相成。从性别上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英式英语(83.36%),男生偏向于美语(77.16%)。从原因上来说,大多数的受访大学生受引进的美剧、美语电视节目等的影响,认为美语更容易理解且不受束缚,说起来给人一种自信之感。尤其在当今社会,在美国超级大国的影响下,能够说一口流利纯正的美语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实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英英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它代表了一种渊博和高雅的形象,沉稳有力,十分礼貌。学习英式英语可以增加自己的内涵,更好的了解英国的贵族文化。不同学生对两种英语的不同偏好导致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工具以及生活运用等方面的差别。例如,偏爱英英的学生经常会收听BBC而不是VOA;查找单词读音的时候,关注点往往会落在英式发音上;他们会经常阅读英国的经典文学和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这只是15%左右受访者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承认自己虽然了解两者之间的一些差异,但是在实际运用和学习中,仍然选择忽略差别,将二者混淆学习。

4.3 调查结论

从安徽财经大学954名全日制本科生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大学生更偏向于英式英语的学习。英式英语在当今的大学生的学习中占了主导,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认识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语法及用词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受到课堂环境和学习内容的限制,两种英语混淆式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中国高校亟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英语教学调整,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英语,保证英语学习的纯正度,增强英语沟通交际能力。

5 结语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在受访的学生群体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但是这种差异在中国高校的课堂和英语学习者中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进而导致了学习者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重重障碍。正确了解大学生对英英和美英的偏向性,合理安排教学课堂,才能使得学生朝着英语学习正确的方向前进。教授教师要注重区别两种语言在语法、发音、拼写和用词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一种英语教授,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混淆两者。与此同时,应该从文化背景这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正确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能力。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变体,不要混淆学习。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交流工具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为以后的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众所周知,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是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虽说在语言功能上大同小异,但是两者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民族政治、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在语法、发音、拼写、词汇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研究通过问卷和面谈的方式调查了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者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偏好,总结分析了其原因所在,从而为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者的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偏向性

参考文献

[1]王富兰,周庆礼,胡锴.论“英国文化在英式英语上的体现”[J].改革与开放,2016.

财经英语 篇11

浓民的称呼来自浓情中南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专属论坛),而后成为本校师生常用的自称。浓民们在中南大校园每一个角落垂钓着乐趣,分享着回忆,竟也有一番自在和美好。

中南大若是女子,身材一定不输给杨贵妃。学校占地2911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首,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00万余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为全国同类书刊储量之首。学校现在全部坐落于南湖校区,内有当年全国最大的人工湖晓南湖,外拥美丽的南湖风光。教学大楼高大正气,植物郁郁葱葱,桥山交错,一派大气。

从校名就可以看出,中南大的特色在于财经和政法。

我们都知道,从事政法工作除了要牢记各种法律法规,能言善辩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而为了让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口才,学校可没少花心思。学生们刚入校就有新生杯“辩论赛”,在辩论赛上,从立论环节的情理交融、说理透彻到自由辩论的互有攻防,再到结辩时总结陈词的密不透风。大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足球比赛。如果能有幸入选校队,你还有机会参加“天伦律师杯”“理律杯”这些法学专业的全国性辩论赛事,甚至是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前身是国际大专辩论赛),那就是另一个层次的竞技了。我校在2007年就曾经夺得过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A组的总冠军。

而在财经道路上,我们的实力更不可小觑,在学校现拥有的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财经类的就占有3席,分别是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2008年,在业界影响卓著的第五届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上,我校在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勇夺总冠军。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高,保持就业的优势,中南大在政法与财经这两个特色方向还不是相对独立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非常频繁,建立并完善了商贸英语、法制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具有交叉融通特色的学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及学术效果,走出了特色化实用学科建设之路。

学校还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早在50年代末期学校就招收了外国留学生。改革开放以来,有十多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其中一部分被聘为本校兼职教授,并有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英国公认的会计师会(ACCA)在学校设立了培训中心。

浓民之所以为浓民,因为他们懂得在论坛分享所见所闻,懂得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彼此。就像英语角的伙伴,就像租房,就像兼职。无论多细小,多新奇的事情,你总能在这个校园里找到一个人愿意倾听你。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梦想走进大学,用四年的时光负责地充实着自己的青春。大学,像暂时的收留所。中南大虽然没有气派到应有尽有,但它是如此的适度。适度的中档消费水平,适度的娱乐设备,适度的灯光为了适度的学习。站在晓南湖的桥上,钟楼银色的倒影映进一双双渴望被融入的眼。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在大学这方净土上,我们被保护,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平台来挖掘自身的才华。我们也许孤单,但从来不孤独。做一个地道的浓民,散发自己的泥土香。

财经英语 篇1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日渐频繁, 社会对英语水平突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对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外语要求更是如此。当前, 我省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大幅调整时期, 迫切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能使用专业英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这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与市场需求之间形成缺口, 产生了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而很多高校毕业生又难以就业的矛盾现象。由于高校扩招、供需不对路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我省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众多, 但这些毕业生往往由于就业能力的单一性无法顺利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然而, 无论是国内现有的比较全面的英语社会需求调查还是针对区域内的调查报告都表明:毕业生尤其是财经类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其就业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并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改革高校当前比较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针对我省高校财经类毕业生不甚理想的就业现状, 基于需求分析对省内六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在校生及部分大四毕业生进行调查和访谈, 然后依据调查结果, 构建适合财经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以期实现专业技能扎实、英语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需求分析研究

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 指通过内省、访谈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 (陈冰冰, 2010) 需求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外语教育领域, 之后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研究分类。当前这些研究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影响较大的当属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研究及国内学者束定芳的需求分析。Hutchinson &Waters认为需求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又可细分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学习需求则细分为学习环境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以及学习者动机等。 (Hutchinson &Waters, 1987) 束定芳认为外语的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个人需求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束定芳, 2004)

显而易见, 对大学英语的需求分析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准确定位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来说, 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需求与就业需求而定, 因校制宜, 因专业制宜, 而不能照抄照搬名校的做法。

3问卷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内容和对象

本研究以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分析为指导, 以省内六所普通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由于大一新生刚开始学习, 对英语课程不太了解, 大四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 故选择这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 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需求、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调查。其中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的调查发放问卷4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368 份, 针对大四学生的调查发放问卷1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82 份。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 仅有47.2% 财经类专业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42.3% 和50.6% 的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偏低。同时57.3% 的学生反映英语教材与教学内容实用性差、趣味性不足, 40.8% 的学生认为基础英语的教学对学生的应用性能力培养存在欠缺, 并有62.1% 学生表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多数学生建议细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将教学的重心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针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 超过70% 的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有大学英语四/ 六级或BEC/ 金融英语等英语证书, 另有近65% 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英语有一定的要求 (主要集中在职业英语交流能力、英文写作能力、翻译相关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英语行业资讯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有鉴于此, 77.2% 的学生认为考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仍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大部分学生也迫切期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及专业英语相关能力。统计结果显示, 87.6% 的学生愿意按照模块自主选修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并期望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 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于一体, 或服务于未来职业需求, 或培养英语技能, 或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

另外, 82.1% 的调查对象选择愿意尝试结合MOOC的混合式英语学习模式, 认为它可能比传统的依托书本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83.3% 的学生赞成重形成性评价而轻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评价激励机制。

由此可见, 我省高校由于师资条件、教学环境及学生水平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 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还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支撑不足,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设还比较单一零散, 形式化强、实用性较差, 表现为多数毕业生在职业英语相关知识、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而导致他们总是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因此, 我省高校有必要依据调查数据适当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针对各高校的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本研究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MOOC/TED等网络教学视频来丰富教学内容, 以保证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4基于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本研究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就业需求, 分层次、分模块地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充分结合网络教学资源, 尝试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通过搜寻利用与学期教学目标、学生水平相符的MOOC或TED等网络资源来弥补教学内容, 尤其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材的不足, 来实现学生真正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需求的财经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图1 所示, 关于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与实践, 笔者将另文撰述。

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大致分为三类: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即EGP)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ESP) 、通识教育类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 。本体系下, EGP指在大学前2~3 学期开设的大学英语读写和视听说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通过四级考试后, 可依据需求自主选修模块化的后续英语课程。无论是通用英语还是后续英语课程, 都要充分利用MOOC/TED等网络学习资源, 增加真实语言接触和实践的机会, 提高教学效果。EGP是ESP的基础, 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技能, ESP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ESP是从EGP到双语课程过渡的桥梁, 在双语教学之前有了基于专业的英语学习, 双语课程的教学才会实施地更为顺利。 (刘小杏、韩静, 2014)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都不及985 及211 院校学生, 所以有必要开设2~3 学期的通用英语来打基础。

这里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首先应对100 名左右一个大班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 为了便于院系安排, 可将学生按照测试成绩分为A、B两级, A级学生可采用“2+X”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 即首先在第一、第二学期学习基础英语, 待通过四级考试后可在不同学期按模块自主选修高级英语视听说、翻译技巧与实践等语言技能类课程, 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语言文化类课程或者商务英语谈判、金融英语等专门用途类英语课程。B级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可采用“3+X”的方式, 首先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学习基础英语, 然后在达到英语四级水平后再按模块自主选修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最终, 这些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不断线学习, 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素养, 从而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双语课程的学习。

综上, 本研究对我省六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英语需求调查说明, 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分层次、分模块地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实现“基础英语——通识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双语课程”的一条龙式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这种比较完整的英语课程体系能够保证学生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 凭借学分机制及多元评价激励机制的助推,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 有效实现“专业+ 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摘要:毕业生尤其是财经类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其就业显著相关, 因此从英语能力提升的视角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我省六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需求调查, 然后基于调查结果分层次、分模块地构建了适合财经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设置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课程设置,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2]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 2010 (2) .

[3]刘小杏, 韩静.基于就业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

上一篇:跨文化能力测试下一篇:人口学及高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