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共11篇)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1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作为连接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的“纽带”,它常常成为历次教育改革的焦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改的成败,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以培养能创造性解决新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人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程改革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也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也是保证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核心。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课程纲要颁布之后,近年来在高师体育院校拓宽专业口径、新设专业方向和开辟辅修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目标单一、专业口径窄、人才培养规格不高、课程设置僵化、办学特色不突出、课程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1]。笔者通过收集并分析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南师)、苏州大学(苏大)、扬州大学(扬大)、江苏师范大学(江大)、淮阴师范学院(淮师)及南京体育学院(南体)六所学校的培养方案,希望从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探析,为高师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见解。
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首先明确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
表1是各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6所高师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上大致相似,所培养的是能胜任体育教学以及从事其他体育性质工作的人才,也基本符合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广适应”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苏大、扬大提出培养能够复合型人才;淮阴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3所学校重视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也将培养创新和实践型人才纳入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趋向为从“专一人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人才转变,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但仅有部分学校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出学生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认识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改变,但是依旧有一些学校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促进高校人才全面素质发展,提升人才质量,增加学生竞争力的有效表现。新时期的高师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学分安排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表2是对江苏省6所高校学分的统计,从中我们发现:各校的总学分要求在160-180学分之间,苏大总学分要求较低,为160学分,淮阴学分要求最高,为181学分,彼此近21学分的差别,相差较大,可以看出学校课程学分的设置随意性较大。必修课程学分设置较高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为129,占总学分的74.5%;苏州大学必修课程学分稍低,为127,但其占总共学分的79.3%;淮阴师范学院必修课程最低,为99.5,只占总学分的55%,可见,南京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较偏重于学生必修课程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专业化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在课程设置与其他5校比较我们发现:其有意降低了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增加了选修学成学分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自主选修,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6校的设置学生实践学分来看,各校学生实践教育途径为军训、教育实习、论文创作、社会实践等,淮阴师范和扬州大学的实践学分最高,为25,多数学校的教育实践和论文创作学分为8学分和4学分,占实践总学分的50%以上,可见学校将教育实习和论文创作作为学生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学校课程设置中显现出教育实习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周期最长的实践课程,大都为8-12周,各校的教育实习大都安排在第7学期,实习周期为8-12周。通过对6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实习学生进行调查:95%以上的学生反映实践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利结合,是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教育实习的安排,6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实行分阶段进行实习,不赞成实践课程完全安排在第7学期。
3、各学校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分析:
通过对6所学校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各学校的课程设置表现为:必修(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模式。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专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又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培养,各学校均对选修课程进行细化,并对每一个模块的选修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选修,使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能够有所涉猎,细化课程的设置突出该部分课程的功能,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必修课程大都在35门至44门之间,其中淮阴师范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课程门数相对较少,为35门,苏州大学课程安排最多,达44门。体育师范生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使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进行体育技术的传授,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设置中相比较,南京师范大学最少,仅3门,其他学校技术课程一般在6到10门。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多项体育技术技能[2]。在选修专业理论课程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门数之最多,共达149门,其专业理论课程达48门,学生任选18至20门左右进修,在任选技术也达50门之多,学生选择4到7门进修。由此可看出南京师范大学的选修课程设置相对较为细化,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来看,学校选修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全面,也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很大的选择方面,但是在教学实施中,如要保证各项都能顺利开课,对于学校教学实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3.1 学校公共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一般都包括涉及政治思想教育类、工具类、教育类和文史类课程构成,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我国高校普通教育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有些高校会增加大学语文来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得到重视,各所院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除了开设传统二课一法(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课程外,南京师范大学更注重教师实际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教师口语、教师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其中学院本科体育教育课程专门设置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突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性”,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的提高。
3.2 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的设置
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术科是体育专业课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两者组合的比例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对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人才质量有直接的影响[3]。专业基础必修课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专业课程,是衡量培养人才水平的依据,它授予学生最基本、最核心、最精华的知识,是实现培养目标基本的途径和手段[4]。
在必修课程中除了公共课程的设置之外,就是专业课程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构成,专业课程是保证学生掌握基础体育教育中基本体育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运动训练等是各学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南师、扬大、淮阴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相近,苏州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增加开设了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学理论与方法等科目,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全面素质。
体育教育专业较其他教育类的培养最具特点的就是专业技能及体育技术的培养。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需要传授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表5中,我们发现六所学校均设置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七大门技能,在术科学时设置上,项目偏少,而且过于集中,尤其田径、体操和球类等传统项目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这种术科课程设置方法已明显滞后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田径项目,高中新课程中只有一个学分,占高中总学分的十一分之一,体操项目则在许多省市的课程中消失了,因此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若不得到及时调整,将来培养出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将无法及时适应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因此,高校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应根据中小学校体育课程项目的发展及时调整,并适当的增加拓展性的运动项目。
3.3 选修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方案》的指导精神,各院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开设了不同形式的选修课程,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高校选修课的设置是对专业必修课培养的补充,6所学校的选修课程设置均采用模块化设置形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校更加重视边缘学科知识的传授,由此带来了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不但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多,各学校将选修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在专业限选课程中6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培养多采用主、兼项兼修或主要项目技术提高形式,其中南京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均设置主、副专项技术项目的课程,专业限选技能课程培养周期长,多达2-4学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技能水平,长周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在选修课程科目设置上种类繁多,包括教育类、管理类、体育健康保健等;课程设置的门数也很多,6所学校的选修课程均达到30门以上,南京师范大学技术选修课程就多至51门,在选修课程中增添了更多新兴的体育项目课程,如网球、攀岩、拓展类的体育项目,从一定程度弥补了必修技术课程设置的狭窄,有利于学生多项技能的发展。学校希望设置尽可能多的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的选课范围,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课程设置来看,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相同,目前在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课程中我们发现各校课程没有突显出各学校地域性的特色,即地域性项目课程的设置,容易出现各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结果,此外近年在体育的发展中,幼儿体育和老人体育蓬勃发展的势头也逐渐凸显出来,但在各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均没有出现此类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1)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均重点突出培养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和具备从事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工作的人才,人才培养趋向为从“一专人才”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变;2)学校的必修课程相对较为近似,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各学校均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知识和技能的培养;3)学校均设置选修课程来弥补必修课程知识的不全面,课程设置门数相对较多,能够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学习。
目前各学校的培养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4.1培养目标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基础教育机构体育教师的“母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对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表明:教师不再是信息施予者和课程执行者,而日益成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者、研究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除了传统所指的教学基本功,如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班级管理等能力外,还应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加强以下能力的训练,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选择与整合、新型学习方式的展开与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开展、反思教育教学以及行动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4.2学校课程设置中缺乏地域性课程。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增加学生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地方特色项目的发展。
4.3学校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教育实习较为集中,不利于平时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建议学校能够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并在第3、4学期增添教育见习、实习的实践课程。
4.4大多数学校选修课程安排相对较多,建议把相邻的、同类的、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没有交叉、重复而且又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是课程选取的标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的选择提供条件。在内容安排上,要增设新的课程,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选修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在社会上的生存适应能力。
历史事实已证明,任何一次学校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场彻底的改革,改革必须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当然,体育教育也不能例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纲要》的实施已有近9个年头,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应面向基础教育需求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进,从而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其年.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85-87.
[2]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57.
[3]郎健.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67-69.
[4]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等.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研[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2):2-4.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2
教学成果之分报告四
模拟审判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王琦
“模拟审判教学法”是一种在特别设置的审判环境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进行审判演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模拟审判的案例脚本,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查找出合适的案件材料,学生根据案情材料,扮演法庭审判中的不同角色,为此进行准备,然后按照法庭审判的程序规定,进行模拟的审判演练。
一、模拟审判的教学目的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模拟审判是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实施模拟审判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拟审判的教学总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诉讼的整个过程,熟悉审判规程,把握程序基本规范,掌握程序法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实际运用;
2、巩固所学的实体法律规范,领会实体法的原则和精神,并尝试运用相关理论对实际案件进行分析,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通过模拟审判,让学生感受司法权威,体会司法文化,培育司法公正等司法理念,树立崇尚法律的思想,促进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4、通过角色演练,增强法律职业认同感;
5、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
(一)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
1、将模拟审判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将模拟审判活动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确保了模拟审判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了模拟审判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为有利于对模拟审判教学的监督、检查,保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我院本科教学计划中模拟审判占8学时(含作为模拟审判环节之一的观摩审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12、学院对模拟审判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模拟审判教学活动得到历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学院在各种会议反复强调模拟审判的重要性,把教师对模拟审判的指导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明确了教师责任和义务。
其次,在学院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参与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工作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护了教师的教学权益,保障了模拟审判的正常进行。
再次,学院承担了模拟审判活动的产生的费用。学生到法院观摩审判的交通费、模拟审判准备过程中案件材料复印,其他材料的打印费等,学院都给予全部解决。
3、学院设有案例库,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加强实践教学,学院专门开设了案例库,库藏有从司法实践部门、主要是从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复印来的完整的实际案件材料,内容涉及民商经济、刑事等方面,既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有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案例脚本资源。
4、建有模拟法庭,购置了服装、国徽等用品
为了提高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司法理念和法律信仰,学院建有条件较好、拥有260个观众座位的模拟审判庭;购置了国徽、法槌、法官袍、检察官服和法警服等,制作了参诉人员标牌,使模拟审判活动在相对逼真的环境下进行,强化了审判气氛和效果。
(二)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
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模拟审判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1、模拟审判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模拟审判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确定模拟审判的时机
模拟审判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达到最好的效果。
首先,从本科四年全程学习时间看,应当选在修完刑事和民事实体法后,诉讼法课程教学的学期。因为,只有修过了实体法,学生才能根据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案件进行分析,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实体法内容的巩固和运用。考虑到民事实体法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民事模拟审判可以在学生修完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和合同法以后就可以实施模拟审判。
其次,从程序法讲授的时间进程看,模拟审判的时机选在讲完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以后比较合适,学生只有了解和把握了一审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内容和特点以后,才能进行模拟演练。
(2)查找案源,确定案例脚本
案例脚本对模拟审判活动非常重要,案例脚本合适与否对模拟审判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在确定案件脚本时,通常考虑一下因素:第一,程序因素。一般情况下,首选普通程序,因为普通程序的规定最完整、最详细,是其他程序的基础,有利于模拟审判活动的实
施。简易程序和二审程序未能充分展示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貌。第二,诉讼参与人的因素。考虑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可以采用诉讼参与人适当多数的案件,如民事案件是多数当事人,刑事案件是多名被告人。当然,当事人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审判效果。
(3)分派角色,分组讨论
根据审判中角色的类别,把全班划分为若干小组。例如,在模拟民事审判,根据法官、原告、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三种类别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角色都从所在的小组选出,每个角色对案情的分析、判断以及表达,都是小组全部同学一起共同研究、讨论的结果,凝聚了集体智慧,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使模拟审判成为一种惠及全体同学,而不仅限于到台上扮演角色的少数几个学生的教学手段。
(4)观摩审判
为了让学生对法庭审判的专业性、程序性和技术性有直观的感受,我们通常在模拟审判前,都组织学生观摩法院的真实判。通过观摩,学生对审判活动的特点和程序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所扮演的角色在法庭上的表现给予了关注,为下一步的模拟审判打下基础。我们采取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和邀请法院审判庭到学院开庭让学生观摩两种方式相结合。原海口市中级法院院长、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同志就曾应我院邀请,到我院主审一起民事案件,让学生观摩和评说。
(5)老师对学生撰写的诉讼文书进行修改、指正
在模拟审判前,任课教师要对学生撰写的起诉状、公诉书、代理词、辩护词、答辩状、判决书等诉讼文书及其他材料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各类诉讼文书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6)模拟审判彩排
为了确保模拟审判的成功,通常在模拟审判前进行一次彩排。老师到彩排现场观看并做指导,为模拟审判的真正实施做最后的准备。
2、模拟审判的实施阶段
一切准备就绪后,模拟审判按计划付诸实施。全部同学到庭观看,任课教师到场指挥和指导。为了强化审判效果,考虑到模拟审判不便于定期宣判的特点,一般采取当庭宣判的方式。
配合模拟审判的进行,为了增强同学们参与模拟审判的积极性和给更多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同时还举办记录比赛。学生自愿参与记录比赛。
3、模拟审判的总结阶段
审判结束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总结,目的是肯定成绩、查找缺陷,提出必须注意的问题。总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总结,由参与审判的学生汇报各自参加模拟审判的体会和心得,包括收获和不足;第二阶段由任课老师做总体评价。有少数几次还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进行现场点评。这些都有利于强化模拟审判的效果。
三、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与课堂教学不同,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独立扮演某一个角色,亲历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在审判的不同环节和阶段,会有相应的体会和感受,这不仅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根据临时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学生一改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而教师在其中只起着指导和评价的作用。为了完成“审判”任务,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准备,包括对已修课程理论知识的温习,也包括对审判程序的具体运作和参与的新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单向的,即从书本和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在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和多维,不仅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还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要推行计划中的行动,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不仅考虑完成自己行为的独立性,还要顾及审判中利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的行为的协作性。因此,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模拟审判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模拟审判过程中,根据所担任的角色,必须撰写相关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审判提纲、判决书、写代理词、辩护词、起诉状、公诉书等,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模拟法庭审理活动中,参与法庭调查、进行法庭辩论,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巩固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理论知识
通过模拟审判,学生不仅在程序上反复演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程序法律规范,而且通过对案件的实体法律关系分析,并根据实体法律规范对案件作出判断,既巩固了所学的实体法内容,又学会运用法学理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对实体法学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六)培育了司法理念,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尽管审判是模拟的,但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法庭审理活动,特别是在逼真的法庭气氛中,在鲜艳的国徽下,学生身着真正的法袍、检察官服、警服,配以真正的法槌,第一次感受到司法权威与尊严,体会司法文化,有利于崇尚法律精神的树立,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四、模拟审判存在的问题
虽然模拟审判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是:
(一)担任角色的学生人数有限,教学效果的均衡性和普及性受到制约
由于能在法庭上扮演的角色有限,能直接参与到法庭审判的学生人数不多,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困难。同时,模拟审判对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收获大,教学效果明显,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而要是全部同学都能安排直接参与模拟审判,客观上无法实现。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会在分派角色时产生误解,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学生对老师滋生不满心理,不利于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角色选任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从我们实施模拟审判活动的实践看,审判角色的选任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避免学生的各种误解和猜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老师只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而具体的角色由各个小组的同学自行选出。但从实际情况看,选出的角色基本上是学生干部或者是相貌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反映了一种重表演,轻专业和技术的思想倾向。而许多学习成绩优秀但上述条件不足的同学未能入选,而恰是这些同学更需要得到相应的锻炼。
(三)审判过程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许多学生把模拟审判当作走过场,认为只要形式上过一下就行,不认真从中学习和锻炼,甚至有些学生参与模拟审判需要的诉讼文书都是照搬照抄实际案件中的实例,没有经过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大大缩水。
(四)与实体法老师和实务界人士互动还有待加强
模拟审判不仅涉及程序法知识,而且涉及实体法知识。但目前模拟审判主要都是程序法老师在指导,很少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虽然程序法老师也应当懂一些实体法知识,但通常来说不如专门的实体法老师,因此如果模拟审判也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实体法知识及增强学生应用实体法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当有相当大的帮助。另外,实务界人士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践经验丰富,指导和点评模拟审判时能驾轻就熟。在以往举办模拟审判时,虽然也有少数几次邀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来协助指导和点评,但总体来说还是过少,这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模拟审判的质量。
(五)学生人数过多,观摩审判难度大
目前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年级都超过200人,而在海口市所有的基层法院,没有一间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审判庭,要是分成若干小班,则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如果一个学期中安排4至5次观摩审判,每次老师都要联系合适的案件,还要反复多次沟通协调,直至落实,最后还要带学生去观摩,老师将不堪重负。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3
摘要: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起点,工业设计经历了萌芽、发展到壮大的过程。随着工业设计在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日益突出,工业设计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壮大,近年来,围绕地方高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建设的讨论再次掀起热潮,本文以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为背景,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人才培养策略,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项目教学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指工业设计师用工程技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和智能规律创造对象世界,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一项特殊审美与创造活动。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师以工程技术手段和设计美学为基础,对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形态、色彩及表面处理等因素,从社会、经济、人类心理认知以及技术和艺术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以创造出符合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现代化产品的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以及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要的条件。
我国工业设计肇始于改革开放。随着产业链的丰富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快,工业设计人才需求旺盛。这一时期,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开始纷纷转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生产需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第一批工业设计人才诞生了。在他们身上,同时具有传统工艺美术精神和现代化工业设计能力,可以集中理解为“造物”的能力。时至今日,我国产业发展布局已经较为完善,然而产业升级发展却明显落后。因此,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地方经济建设为输出平台,打造特色专业发展之路。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以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引导,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广阔视野的高素质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通过完备的课程体系,开阔的设计视野,丰富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进入产品设计领域的多元通道,最终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专业。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工业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质,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国家层面来讲,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发展,工业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非常关键;从社会层面而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旺盛,而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于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从学校层面而言,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就应该从专业转型升级发展入手,以实践性、应用型为切入口,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就目前现状而言,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还存在很多障碍,其中一些关键问题应该得到实际解决。
第一,解决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意思维的能力。
第二,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应用技能型教育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的机制。
第五,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新的专业人才质量目标。目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认为优秀的学生,企业却认为不合格;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却认为技能不高。产生这种人才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在制定人才质量目标方面脱离社会需求,不能以社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定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种供需双方都认同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3 具体策略研究
地方高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指导思想、目标定位方面应该以国家教育方针、地方经济为指导,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科学制定;具体到专业方面,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结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现将部分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以课题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以课题进度代替教学章节,课程组织以课题形式开展,根据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促进教学,通过竞赛,可以和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成果进行对比,同时可以建立起互助机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
第三,引入项目制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制教学,在学校内建立起“课堂氛围即企业氛围、课程作业即企业项目、课程考核即企业成果”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在校就能接触真实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交流。工业设计专业是属于工学范畴还是艺术学范畴,争议由来已久。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发展表明,工业设计专业不能纯粹偏向工学或者艺术学,而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掌握不同专业的知识,扩大视野,以期设计出更加完善的作品。
第五,以实践实训基地为平台,打造多元课堂模式。传统实践实训基地只是作为学校教学的辅助方式,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弊端。因此,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应该扭转这一情况,充分利用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融入真实环境进行学习,形成课堂、企业无缝链接,为学生将来步入实际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打造多元就业创业平台。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在将来的实际岗位中长足发展。
4 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抓住实践性、应用型的内涵,在实践性和应用型发展的引导下,不断拓展思路,积极寻求路径,为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嘉.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
[2]邱潇潇.基于实践教学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效性研究[J].装饰,2015.
[3]邓碧波,范圣玺.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
[4]窦金花,钟蕾.新型经济形势下工业设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
[5]马辉,李娜娜,张亚琴.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装饰,2014.
作者简介:康胜,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工业产品设计。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4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一些英文数学概念,涉猎一些外文资料,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英语训练来培养这种能力。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比较晚,发展滞后,重视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专业英语的教学远远落后于其他数学专业课的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3,4]。
专业英语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学时为32时。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专业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知道数学里常用的概念、定义、定理在英语中如何表达,为我们今后阅读前沿领域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这门课程和大学英语也可以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数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通过对数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也为他们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做必要的准备[5,6]。下面笔者就学校数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谈些许看法。
一、我校数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1. 学生数学和英语底子都比较薄弱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底子普遍比较差和数学专业基础薄弱。他们大都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太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学专业英语是数学与英语的结合,但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既有数学的严谨表达又要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在数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数学的逻辑思维特点,数学的符号表达和英语表达的习惯结合起来,遵守英文的语法规则。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个很大的挑战。
2. 师资不强
教师对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高于数学专业老师的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大都文科出身,对数学专业知识掌握不多,对概念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逻辑思维能力也弱于数学专业老师。在教学时英语教师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学生也容易困惑,教学效果较差。选择数学专业的老师上数学专业英语优势还是明显的,他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了解透彻,数学方法也运用熟练。同时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但是问题在于虽然他们很多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并且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十几年,但是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欠缺,教学效果不大理想,特别是发音方面容易误导学生。
二、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建议
1. 提高认识,让学生行动起来
学生们超过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似乎水平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出来的层面。学习大学英语应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很吃力。自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打击。归根到底是在他们还不怎么会说的时候,却在努力学习语法。在他们不太会读的时候却已经学会了拼写。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偶尔说几句已经成套路的英语或者用英语造几个简单的句子。用这种违背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方法学英语,势必会给他们学习造成很多障碍。最后的结果是单词没有记准确;语法有漏洞,运用不熟练。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发音不标准甚至一塌糊涂。即使单个单词发音准确,但句子的语调、重音和停顿没有章法。过去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改善的道路上努力。要想更好的学习数学专业英语,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把英语提到一定的水平。推广早读活动,不定期请外教参与指导,鼓励大家发言。对早读积极的学生予以素质拓展学分的奖励。告别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让学生想说、敢说、有场合可以说。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和数学专业的兴趣。
2. 教材方面
众所周知,教材的内容与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高低。由于数学专业有很多的分支和方向,各个领域对数学专业英语词汇的侧重点会有不同。所以,出版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
这一方面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广泛征求教学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编写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充分考虑到专业英语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我们选教材也应遵循内容要系统化、综合化的原则,涉及的内容要广泛,题材应多样化,知识的覆盖面要广。而不是侧重数学的某一个分支。同时兼顾教材知识的先进性,要节选一些能反映当前数学某些专业领域发展最新动态的内容。这让我们的专业英语课不在局限于英语学习,也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状况及热点问题的窗口。此外,内容表达方面,要符合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用法和表达上尽量来自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文章或者书籍。
3. 师资建设方面
师资的建设应该摆在课程建设的首要位置。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目前情况是担任该课程教学老师是不固定的,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充分的准备。缺乏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结合很好的适合教授这门课的教师。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在校内层面,要鼓励数学专业中英语较好的教师向英语专业老师学习。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资助部分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进修,培养一批既具有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又有扎实的数学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数学专业英语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
4. 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同时,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培养的侧重点从学术型人才转成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我们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使得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而不是照搬教材。可以考虑采用专题讲解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专业词汇和整句话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中常见难句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翻译长难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玉敏.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2):78-80.
[2]高忠社.关于数学专业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85-86.
[3]吴炯圻.数学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徐文莉.对数学专业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2010,13(2):53-55.
[5]叶俊,兰恒友,李作安.关于《数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N].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22(1):70-71.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 信息专业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吉首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SYJG0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33-01
吉首大学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肩负着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信息领域从事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与工程素养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于2011年制定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1],从战略高度科学描绘了基于“天-空-地”立体化、全方位的武陵山片区的通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思路,必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个背景,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我们秉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信息工程专业的综合性改革思路和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举措,助推武陵山片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学校“优化结构,丰富资源,提升质量”的课程建设总思路的指导下,我院全面系统地推出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的各种课程建设举措。
一、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信息化建设纲要,以通信信息技术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完善我校信息类专业 “按大类培养、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1、增设专业方向课,加强课程群建设。
各专业设置两个以上专业方向,并按专业方向的内涵,增设新的课程群。如通信工程专业下设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与多媒体通信两个专业方向,并于2013年新增物联网专业方向。通过对“通信基础理论”、“无线通信技术”、“宽带通信技术”三个核心课程群的建设,紧密联系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进一步理顺各个课程群中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
2、优化课程模块,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力度
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先修可4大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通史选修课模块,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群,对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区分度不大的课程进行整合。如大学物理教学中电磁学和光学部分的内容是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理论的基础;高等数学中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在信号与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中占及其重要的地位;而概率论、随机过程等工程数学的内容更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为此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群建设的尝试,达到整合课程资源、增强知识连贯的目的[2]。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类专业一贯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专门的校内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场所,如电子电工实习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习基地,针对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和程序设计大赛等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践平台、专业技术实践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三部分,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依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1、对现有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通过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性,建立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不同实习内容和层次的专业实践基地;与签约单位共同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3、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①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对实践创新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将教师指导实践创新活动的成果纳入岗位考核与植物、职称晋升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获得奖励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选修课程。
②同时,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管提供平台。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向本科生开放的政策,形成了校内外多平台多元一体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格局。
③另外,建立项目带动,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通过“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计划”、“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开放项目”等带动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学科竞赛,近年来都获得不错的成绩,2014年学科竞赛成绩硕果累累,获得第十届湖南省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大赛冠军、ACM程序设计赛亚洲区域赛银牌等竞赛奖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全院范围形成了以赛促研、以赛促学的良好学风。
吉首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是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特色专业。通过近年来实施的课程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为吉首大学在武陵山区树立了的良好口碑,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具备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类单位从事信息通信领域的各项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忠.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内容摘要[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2):73-76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6
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基础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开的数据, 2013年全国招收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578所, 其中有410所院校以“经济学”为名称进行招生, 5所院校以“经济学基地班”为名称进行招生, 163所院校以“经济学类”为名称进行招生。
1998年, 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 , 设立了13所“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2007年, 国家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质量工程”) , 在其项下建立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7个, 分别为: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 (第一批)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嘉兴学院、河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 (第二批) , 北京物资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暨南大学 (第三批) , 复旦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 (第四批) , 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南商学院 (第五批) , 吉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大学 (第六批) 。
2012年, 国家实施新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本科教学工程”) , 在其项下建立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其中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5个, 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 (中央部门所属院校) , 辽宁大学、西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嘉兴学院 (地方高校) 。
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原则, 以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 “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 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要求, 应将经济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目标确定为“一个核心, 四个基地”。“一个核心”即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建设优良教风学风。进而实现创建一流教学团队、建设一流精品课程、形成一流教学方法、提供一流实践教学、实施一流教学管理, 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一流人才。“四个基地”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一个能符合时代要求, 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 “史、学、论”相结合高质量的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和教改实验基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 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经济学优秀成果, 侧重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国重点科研基地;四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经济学师资培训基地。
三、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方案
第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努力形成一支热爱经济学本科教学、富有改革创新精神, 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机制, 促进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建立对外交流与培训机制, 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开放性的人才交流引进机制, 把现有师资的培养与优秀人才的引进相结合, 做到“引育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师资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具体包括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国内外重点学科进修制度;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与资助制度;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制度等。
第二, 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课程体系。构建“史、学、论”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 加强统编和自编教材的编写。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发挥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为建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创造条件。加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及外语等分析方法与工具型课程建设, 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 专业建设离不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把教学名师的传帮带和教师间交流相结合, 形成热爱教学工作, 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相结合, 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学术沙龙、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 实行“参与型”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法。利用现有的BB网络教学平台, 进一步更新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 加强教师对多媒体与多功能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培训。促进学术研究与教学质量良性互动, 实现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继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 强化实践教学,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购置、更新教学软件;开设更多的实验课程, 并将专业实践教学纳入学分考评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倡导学生协作实验。为实验室配备专职人员, 教授、副教授或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至少开设或参加一门实践课程。建立与完善教学实践基地, 做好学生实习的指导工作, 保证实习时间, 提高实习绩效。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评机制,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设立本科生实习实验专项基金, 为实践教学提供资金保证。努力构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平台,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第五,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 对于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干事联席会议制度;教研室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自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教制度;实行教师督导团听课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考试巡查制度、集中阅卷制度等。优秀学生的奖励与推免制度。主要有新生遴选制度;学生考评制度;中期淘汰制度;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奖励推免、考取研究生制度;学生特别资助制度等。健全教学档案管理, 实现教学管理数字化。
摘要:目前, 全国高等院校共设有578个经济学 (类) 本科专业, 为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学专业建设, 教育部在继设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1998)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7) 之后, 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实施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进行研讨。
关键词: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关于经济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几点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1) .
[2]张桂文.政治经济学创新应从高校教学改革入手[J].经济纵横, 2011, (5) .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7
关键词:广告学,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块
一、引言
截至2012年底, 中国广告营业额达到了创纪录的4698.3亿元, 预估2014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全球第二。目前, 中国广告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教学点, 已超过400个。就安徽省为例, 每年培养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千人左右。但是广告教育与行业市场需求却存在断裂矛盾, 高校培养的广告专业毕业生难以达到广告行业的要求。广告公司虽然缺乏专业广告人才, 但认为招聘应届毕业生有困难, 而困难的原因不是生源不足而是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满意。由广告人才的供需矛盾引起教育界对高校实践教学薄弱问题的重视。
二、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和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第三章职业能力第十七条规定广告师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 根据实际岗位工作需要将广告专业分为广告策划专业、广告文案专业、广告设计专业、影视广告专业四个类别。参加职业水平考试时可选择相同的专业类别, 第十八条分别规定了不同专业类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自2011年6月, 全国开始实行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 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确立, 标志着中国广告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最终有了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业标准, 有了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广告主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在被广告公司认为广告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中, 排在前面的是客户管理、软件平面绘图、广告文案、广告策划和市场营销。[1]教育界人士曾对国内的一些广告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做过调研了解, 广告公司对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上手快, 又要后劲足。建议学校能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 使学生多投身于实践之中。上手快就是行业需要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一线工作的广告人才, 后劲足就是广告人才能够具有重要的创意创新能力。创新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 实践教学是21世纪创新广告人才教学培养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广告业职业标准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来看, 归纳出广告学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广告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广告基础理论知识, 拥有较宽综合学科知识, 强化策划创意、设计制作、文案写作、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整合营销传播等基本技能, 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足以胜任各类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和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广告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 科学地设置课程, 特别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来支撑。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广告学专家逐渐对高校广告教育和广告人才的培养注入精力, 2012年广告学术研究中广告教育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陈月明教授在2011年中国广告教育第十届学术年会上主张强化理论, 重在应用, 教育模式应是理论教学中安排实训, 实务教学中贯穿理论。[2]
(一) 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高校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 (也有称作指导性教学计划) 中就明确包括哪些实践环节, 有的或已形成成熟的系统, 有的只有两三个环节。可归纳为七个方面: (1)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 (见习)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论文指导等。 (2) 课堂实验 (实践) 教学, 一般是非独立设置的。包括通识、大类课程中的实验 (实践) 课程, 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选修课程中的实验 (实践) 课程。 (3) 独立设置的实习 (实训) 课程, 如合肥工业大学广告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除了实操类课程外还设置图形采风、广告认识实习、广告调查与分析实习、广告策划课程实习、动画广告设计实习、影视广告后期制作等实践环节。 (4) 学科竞赛。国内的五大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比赛、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中国策”全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ONE SHOW中国青年创意竞赛, 都是国内影响较大的大学生广告专业比赛。 (5) 项目模拟。与以往完成课堂上的虚拟命题设计不同, 项目模拟是高校与行业之间深度的合作与互动。例如, 武汉大学广告专业的课堂教学经常采用项目模拟, 受广告主委托完成真实的广告项目。学生分组后开展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媒介安排等一系列的广告策划活动, 各小组在比稿提案会上分别陈述自己的方案, 由评委会 (由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企业代表、广告行业的专家等组成) 评选出最佳方案被企业所采纳实施从而产生效益。相应获选的小组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甚至是数额不菲的奖金, 学生在参与中也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 (6) 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课程, 有些高校称作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第二课堂) , 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完成一定的素质拓展分。皖西学院广告学专业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课程组成:学校统一安排活动、文传学院“3223”活动、专业特色活动、科技文化学术活动、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创新活动, 每个学生必须在8个学期中修满16个学分才能毕业。 (7) 社会实践活动, 一般在暑期集中或分散进行。广告学专业的社会实践提倡采用多种形式, 比如结合热点问题或新的广告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开展与广告有关的项目实践活动。
(二) 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首先, 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比不超过30%, 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百分比是根据各个院校课程培养方案的统计而得。实践教学占比偏低, 部分高校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只包含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不含课堂实验 (实践) 教学、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课程等内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是课程体系是否优化的一个指标。其次, 是硬件问题, 即实验设备的严重匮乏, 学生人均使用试验器材数、试验室占地过低、设备老套等诸多问题。某些高校广告学专业实验设备价值不到100万元, 实验室开课率低, 实验室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再次, 独立实验 (实训) 课程设置方面, 不少学校是把若干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部分, 实践课程占有1/3左右的比例, 但是实践教学部分授课可能仍在课堂进行, 学生并没有实践体验。少数高校把实验 (实训) 课程独立设置, 在专门的实验 (实训) 室内进行,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更好地得到锻炼。最后, 实验师资的匮乏。很多学校实验师资是由任课教师兼任, 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编制;教师另外还要承担许多专业理论课程, 精力比较分散;有实验 (实训) 课程时才向学生开放实验 (实训) 室, 在非实验 (实训) 课表时间, 实验室是不开放的, 学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 缺乏日常操作平台。
四、实践教学模块的创新与实施
(1)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十年前, 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的教育分类。应用型大学一般具有这些标准:大部分为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为“文革”后建立或升格的院校;以教学为主, 能承担一些应用性的研究项目;主要依照产业和行业需求来设置专业, 而非按传统学科体系设置专业。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教育模式转型、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原则, 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 (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对我国的影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FH) 作为一类高等院校兴办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到目前德国大约有200余所应用科技大学。对于应用科技大学来说, 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里, 每个专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目标都推崇应用为主导, 理论紧密结合实践, 并围绕地区性或专业性的应用进行研发。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也强调应用, 包括面向理论的学习、面向实践的培训及较宽的基础教育三个部分[3]。FH的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7/16, 接近1/2。其中实验课占的比重, 一般达到整个教学活动的25%~30%。十多年来,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从经验介绍发展到改革试点的阶段。2013年全国有14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和31所高校参加了首批改革试点的行列。2013年10月21日, 首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在合川举行,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透露, 地方本科大学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成为中职、高职的“升级版”, 这是国家教育部对数量众多的地方本科高等院校提出了发展风向标。 (3)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需要构建从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技能训练, 到课外自助式开放性实验;从校内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到校外实习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4]安徽省开办广告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 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借鉴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特色, 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实际, 提出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块。广告学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要体现职业化和技能化特点。从整体课程体系中统筹考虑各实践环节的设计, 既要彼此连贯, 循序渐进, 又要相互独立, 不重复交叉, 使每个实践环节既具有唯一性, 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中, 并做到大学期间不间断。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
(1) 基础实践。主要是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验 (实践) 课程, 和理论课融合在一起, 学时比例一般低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其中通识课程如大学英语、体育、马基、思修、写作、计算机基础, 另外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中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也会开设实验 (实践) 课程。 (2) 专业实践。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非线性编辑、广告摄影摄像课程, 配套开设独立的实习 (实训) 课程。从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角度出发, 使实习 (实训) 课程和理论课程做到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实习 (实训) 环节嵌入到了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之中,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实习 (实训) 课相对独立于理论课, 其实习 (实训) 内容不是作为理论课的附属, 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立。开设的时间可与理论课同步或不同步, 增强实验课的独立性, 一般在集中开专业课的大二和大三。实习 (实训) 项目可以由实验课老师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提出, 并自行编写实习 (实训) 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同时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可根据需要随时了解实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综合实践。学科竞赛和项目模拟是培养创新型广告人才的重要平台, 特别是学科竞赛能弥补广告行业资源较缺乏的地方高校专业教学实践性不足的难题。对于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除了知识结构外, 还要重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集中开展的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就业指导及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实践, 能扩充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精神气质, 健全身心和人格。另外,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职业资质证书, 如摄影师、动画设计师、广告设计师、摄像师、广告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等, 构建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具备从事相应职业水平和能力证明的毕业生, 竞争力强, 极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五、结语
总体来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比经济发达地区困难要大。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地处二三线城市的高校的广告教育发展受到限制, 如实习基地有限、人脉资源不广、学校与业界的对话机制不成熟等等。除了地方本科高校自身的努力,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支持, 特别是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与互动。
参考文献
[1]刘志宏, 严斌.广告学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途径[J].美术大观, 2012 (5) :189.
[2]陈新平.高等广告教育的反思与前瞻——2011年中国广告教育第十届学术年会成果述评[J].新闻战线, 2011 (10) :71.
[3]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67.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8
一、专业发展与大学功能的关系
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的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已经明确提出, 大学的四项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来说, 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 既是其应当担负的重要职责, 也应该成为其自我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导向。教师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该紧紧围绕这四大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地方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来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 这既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自我发展, 也可以保证学校的内涵发展, 最终实现学校事业的发展。
二、专业发展的性质
1. 自主性
教师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主体, 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时, 专业抉择与判断的重要能力与权利是由其专业素养与专业理念体现的, 是衡量教师职业是否称职的专业必须条件。
教师能够认识自己并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善于根据不同环境合理调整教学方式, 充分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同时, 教师应该能够将外部环境的影响转换称为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能力,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具有自主性, 是保证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2. 多样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是由高校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决定的, 其中包括教师的科研能力, 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 教学的质量, 专业技能的强弱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地方性高校教师基本来源于不同高等学校, 大多数是非师范类毕业, 他们没有经历过教师专业素质的训练, 基本都只能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在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各环节中都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一方面是对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 另一方面体现在老师和学生的默契程度, 学生是否能够接纳老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同时注重课堂效果, 实践技能方面的共同发展。另一个高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升与发展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将遇到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理论结合实践, 将科研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深入教学的根本目的, 以便达到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共同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也包括服务社会的能力发展。教师应配合学校的实习安排, 将课堂带入企业, 带入社会, 带入教学基地, 带领学生探索, 既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 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3. 同步性
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服务的学校的发展同步进行, 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步性的意义。也就是说二者的发展是同步的, 互相促进的, 教师的自身发展的努力程度和效果, 跟学校的发展情况密不可分。
如果教师所处在的环境中是一个积极向上, 充满活力和探索氛围的集体, 教师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力量推动, 反之, 将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速度。
所以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 应该处理好个人与学校的发展的关系, 尽量让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特色相吻合, 授课的一线工作的教师更应该在学历提高和师资培训时, 在专业性的发展时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在学校办学特色定位和自己所学专业定位的基础上, 重新科学合理的设计本人的研究方向, 只有与学校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4. 选择性
教师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 他们会不断的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职业选择。
当今社会,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历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高, 教师在自我评估和衡量中, 有时会出现“角色危机”现象。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当教师的专业能力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要求的时候, 有的教师就会结束自己的教师工作, 主动放弃发展。随着升格或合并的地方性高校的转型发展, 原有的学历较低, 职称较低的教师在岗位聘任和考核中就会处于劣势, 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评职称或转换岗位。
也有因地方性高校办学特色、专业学科设置调整, 使教师调整不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个人的发展就没有办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的大环境之中, 他们专业发展可想而知。
三、构建“个体主动+学校驱动”的专业发展模式
所谓“个体主动”, 是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以自身的智能结构, 心里素质和道德品质为基础, 积极的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 从而实现自我专业能力的提升。
该模式要求将教师的内部推动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力结合起来, 系统反思结合系统学习, 理论学习结合实践领悟, 个人指导结合集体培训, 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进行客观的职业生涯定位, 努力参与高一级的培训, 进行在职学历提升, 积极开展与教学工作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
所谓“学校驱动”, 是相对于教师人个体主动来说的, 它是指学校、其他教师、学生、社会力量等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建立的的外部环境, 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发展途径和手段。
这种模式要求从学校出发, 立足学校的特色发展, 为不同专业的教师提供有计划, 有目的的校内校外, 国内国外的各种科研项目的考察, 以及各种培训活动。同时也可以跟各大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总之,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共同发展。尤其对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这样一所地方性本科高校来说, 学校定位为教学型。也就是仍然是以教学为主, 教师在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地方性高校的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以地方性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更要因人而异, 不能一刀切, 同时要在学校范围内从政策的制定上纠正教师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和服务社会的专业发展意识, 只要学校处理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 就能够使我们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尚锋.个体与组织:教师自主性的二重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6) :1-5.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9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现状
据调查,有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大纲超过7年都没更新过,这样使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和单调,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1.1 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目前,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招收进来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整体的身体素质差,基础比较薄弱,且专业素质和涵养偏低,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差。比如,部分学生本身对体育专业无兴趣,仅仅是为了取得大学学位。所以,在种种情况下,种种原因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生源质量差、身体素质基础差。众所周知,体育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就是学生的身体条件,如果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则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训练。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该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制约,不仅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下降。
1.2 教材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依据,但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中,使用的教材相对陈旧,未能与时俱进,同时也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与学生关注的话题无法温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法产生兴趣,势必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最终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果。虽然目前不少体育教材中,也增加了一些实用性的内容,但不足以与学生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相关联,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学习,学生无法体会到体育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缺乏持续、深入学习体育专业的原动力。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不断下降,同时也无法保证学习的持续性。而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需要根据教学教材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材进行优化和升级,并修订教学大纲。
1.3 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办学规模和入校生数量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对于高等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幅攀升,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大幅增加,教学压力增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的地方院校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体育教学的延续性没有保障,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最终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从事体育教学教师,很多专升本之前专科文凭老教师,以及新招聘的研究生,后一类型的教师,均偏向理论,属于学者型的教师,本身专业技能不高,第二,这些教师未有从业经历,缺乏体育教学经验,如果直接接手体育教学工作,无法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1.4 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教体育教学的目标,应放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上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上,开始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也更加合理和科学。不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何设置课程,等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安排,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不够问题依然存在,且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的瓶颈。
1.5 教学评价考未形成体系
我国以前长期实行的是受应试教育制度,至今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中,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在考核时,过分依赖终结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机制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不客观、不科学,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且考核形式也是“应试”导向型。
2 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班级授课模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采用统一施教的方式,未能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要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可能由于课程复杂丧失信心,而中等水平学生会可能由于缺乏学习氛围放任自流,学习热情不高。而要扭转这种局面,则需要打破旧有的、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基础和自身发展要求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材及方法,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可得到提高,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及自信。
2.1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和教材的实用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涵养,将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在招聘时,本科院校应注重考查应聘者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综合两个方面进行教师的选拔。具体来说,在招聘过程中,对教师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不由于招聘者的学历高而放宽条件,以至于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实际情况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聘的教师中的硕士或博士,在专业技能均比较差,属于典型的理论型人才。
2.2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明确教师的角色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目标上,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体育技能的专业学生。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将学生培养的重点放在就业上,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逐步提升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用人的双向需求。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趋向
3.1 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和制约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一般都是沿着以前专科时期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从而使得许多学生毕业后就业面窄。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必须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首先,要制定一套建立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基础上的教学目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贯彻和实行有效的监督。其次,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强化其专业技能的提升,鼓励学生参加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项目和其他活动,通过行动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以就业到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职业化的规律要求,是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选定特色的体育专业教材,强调实用性和趣味性,始终贯彻技能领先、培养能力的宗旨,立足学校的自身优势并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比如,湖南的湘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邵阳学院体育系可以开设体育旅游专业作为体育特色专业来立足长远,突出地方特色,来满足当地就业领域问题,只有抓住核心才能不变应万变,才能打造出品牌,赢得竞争优势。当然,课程的设置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对原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修改,不断的采用新方法吸收本专业领域的新内容、新成果,使得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更为完善。
3.2 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专业教学应扩大评价主体,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以往学生的成绩评价由老师说了算的现状,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中形成以教师、学生或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时应该是全方位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摘要:高等院校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该文在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体育专业教学作为职业技能训练,从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就业导向,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高职教育研究所.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优秀课程设计方案:校内出版[M].湖州: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编辑部,2002.
[3]教育部.本科院校教育体育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付廷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关系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84-86.
[5]薛文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2-103.
[6]张翠玲.李金龙.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106-111,116.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田径类课程 学习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63-03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对所培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和怎样教。“学会学习”是教育对人的培养的基本要求,对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不只是要求他们通过勤学苦练掌握有关的技术动作,而更主要的是要求他们对知识、技术等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田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加强学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现状为研究对象,调研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通过对10所高校学生学习田径类课程现状的研究,力求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2003年以来在全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方面的研究论文,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国家颁布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改革的文件。
1.2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科专家,就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的一些实际状况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向其征求意见。
1.3问卷调查法
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已完成田径类课程学习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为95.50%;对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为95.81%(见表1)。
1.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归类、取舍,并逐一登记,建立有效的数据库,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学习田径类课程的兴趣
2.1.1学生学习兴趣现状
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对田径类课程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9.84%,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占40.16%。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田径项目多,各项目技术、技能掌握均有一定的难度,且较为枯燥;教学场所几乎全部都在室外,风吹日晒,教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学时间安排跨度长,一般为2-3个学期,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的兴趣必然受到影响。
2.1.2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3)表明,学生对田径类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有考核难度大不易过关、身体素质差学习吃力、太脏太累害怕吃苦这3项,选择率分别占89.12%、72.11%、53.74%。《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田径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都进行了革新,但动作技术、技能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求学生平时刻苦地练习。
随着近几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且呈现出不均衡的走势,加之独生子女的娇惯,大多不能吃苦耐劳,使得对田径类课程的学习难度加大。走访部分普通高校田径类课程专任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各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吃力,达标率不断降低。
2.2学生对田径类课程学习现状满意程度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三个因素对学习现状的影响较为明显。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有70.49%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田径类课程的现状感到满意,但仍有29.51%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学习状态,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急需正确的引导与转变。
2.3学生获得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调查结果(见表5)表明,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参加理论考核、阅读教材是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100%、100%、100%、94.26%;其次是阅读有关的田径文献资料、多媒体途径、师生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分别占37.16%、27.87%、16.67%、11.75%。师生交流和参加学术讲座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但这两项学生选择率较低,说明江苏省普通高校田径类课程传授理论知识的途径还不丰富,教师课后对学生学习的帮助还不够。
2.4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
调查结果(见表6)表明,课堂教学和参加运动技术考核无疑是学生学习田径运动技术的必经之路,选择率均为100%;而课外自练、同学帮助、教师课外辅导、参加俱乐部或兴趣组是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选择率分别为91.26%、29.26%、26.78%、21.31%;多媒体途径选择率最低,只占9.56%。
除课堂教学、运动技术考核和课外自练三种途径外,其它途径在被调查学生中的选择率均未超过30%,说明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运动技术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课堂和课外自练,而课后缺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缺乏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5学生常采用的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见表7)可以看出,自学法、自练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均占100%,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自评法、互评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分别占84.97%和51.64%,偶尔运用的学生分别占13.39%和38.25%,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分别占16.94%和33.88%,偶尔运用的学生分别占57.10%和62.02%,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探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是现代提倡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所调查的10所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田径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有近40%的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不太感兴趣或很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有考核难度大不易过关、身体素质差学习吃力、太脏太累怕吃苦等。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的现状表示满意,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学习现状。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理论或技术考核等,整体上看,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等,而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现代倡导的学习方法则不经常使用。
3.2对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掌握与巩固提高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田径类课程教学时数的压缩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很难满足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提高的要求。因此,田径类课程教学应拓展多元教学渠道,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俱乐部或兴趣组、讲座、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篇11
1 职业技能的架构条件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动态化, 在新的条件下, 企业边界更是表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 对雇员素质的要求是能胜任岗位特别是核心岗位或关键岗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 架构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才能使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1.1 经济发展及资源的区位差异化
经济发展的资源区位差异, 不可能要求高校培养的职业技能都是相同的, 其培养只能是求同存异, 才能体现一个专业、一所学校的特色。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 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要求, 兼顾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架构职业技能。
1.2 物流技术的变革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创新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 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 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 此外, 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划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 如GIS (地理信息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EDI (电子数据交换) 、Bar Code (条码) 等。物流技术的推陈出新, 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终身的学习能力。
1.3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和扁平化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使得多部门、多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或“半渗透的”, 组织的活动是以团队作为职能单位并跨越专业职能, 并可获得横向的、纵向的信息, 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并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持更良好的关系;而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使得企业管理层次减少, 管理幅度增加, 为应对市场的变化, 需要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 并将一定的决策权和解决问题的权力授权给较低层次的员工。架构职业技能需考虑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 在突出企业核心能力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 兼顾各项活动的多样化, 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 其目的在于降低各项活动的费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经营范围的全球化, 其员工将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经营范围的全球化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降低办公成本。文化的多样性、成本管理、经营运作等要求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语言、人际交往、业务和理财等综合知识能力。
2 职业技能的架构
2.1 基本技能
2.1.1 理解能力
找出、理解和解释文件 (包括手册、图表和计划) 中的信息, 然后来执行任务;通过决定中心思想或必要信息, 识别相关的细节、事实、说明;推断出一些未知的术语, 判断报告、建议的精确性、合适性和可行性。
2.1.2 文字表达能力
完整精确地记录信息;创作函、信、指导意见、手册、报告、建议、图表, 将合适的语言、风格、组织和形式运用于物流企业文化等能力。
2.1.3 数学应用能力
完成基本的计算;使用最基本的数字概念, 比如在物流规划、物流设计和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整体数字和比例;从许多数学方法 (运筹学) 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数据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构造逻辑解释;理解事情的几率, 并对事情作出预测等能力。
2.1.4 听的能力
能听到、注意、解释并对口头信息和其他如与目标相符合的体态语言作出回应、支持等能力。
2.1.5 口头表达能力
参与谈话、讨论和小组陈述, 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
2.1.6 计算机应用能力
运用计算机基础原理, 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进行物流技术的改进和改革的能力。
2.1.7 交际能力
在新的或目前的团队环境下能适应环境变化、友善地和礼貌地与他人相处;在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情景中让他人接纳自己, 与他们保持友好关系;当环境需要的时候作出合适反应;对他人所说的和所做的保持兴趣。
2.2 专业技能
(1) 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 以新的方式组合观点和信息, 识别问题的可能原因, 创造性地设计方法去更好、更快地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 决策能力。对物流规划方案、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以及其他投资方案, 能详细说明目标和约束条件, 产生多个备选项, 考虑风险, 评价和选择最好选项的能力。
(3) 学习能力。运用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灵活应变能力。应对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严酷的竞争, 如物流作业的多样化, 要求选择灵活的方法 (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 满足员工、客户和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5) 物流人力资源的审查、考核、培训、调研、评聘、奖惩、晋升、辞退等层面组织管理能力。
(6) 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及公关能力。
(7) 高瞻远瞩的战略管理能力;善于观察、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微观有序的管理能力;严谨务实、果断、坚定的指挥能力;客观公正、无私无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8) 熟悉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包括物流运输的计划与调度技术、物流仓库机械的自动操作技术、现代物流加工技术、现代物流包装技术、现代物流搬运与装卸技术、现代物流配送计划与调度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物品标识技术 (如条形码技术等) 、物品实时跟踪技术、GP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码头机械工具操作技术,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现代自动化物流管理工具。
(9) 具备物流财务管理的相关能力。
(10) 具备物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相关能力。
(11) 具有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策划、物流工具设计、物流评价等相关能力。
2.3 个人品质
个人品质主要表现在责任心、自尊、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直与诚实方面。
2.3.1 责任心
对工作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很大的努力并持之以恒。通过努力工作, 设立标准, 注意细节, 出色地完成任务, 即使被委任不愉快的任务时仍能表现出很高的集中度。在处理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高标准的参与度, 做到准时、热情、充满活力和乐观进取。
2.3.2 自尊
谦虚谨慎、自信自尊, 相信自我价值, 保持一种自我积极肯定的观念;阐明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知道自己的情感能力和需要, 并知道如何表达它们。
2.3.3 自我管理
客观评价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根据组织目标设立个人目标;通过目标实现来激励自己;展示自我控制能力, 作出非情感的和非防御性的反馈;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性强,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遇事冷静沉着。
2.3.4 正直、诚实和诚信
重诺守信, 能够被信任, 当面临作出决策或者展示与通常的个人或社会价值观相悖的行为时, 能获得认可。
2.3.5 努力工作, 积极奉献
立足岗位, 恪尽职守;不怕苦, 不怕累;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积极为企业谋利益作贡献。
3 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
3.1 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技能培养的定位。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物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性、理论性要求, 又不同于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技术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它介乎二者之间, 不是培养技术工人, 而是培养有技能、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3.2 架构融合“理论+技能+素质拓展”适应地方物流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素养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坚持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为目标, 紧密结合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以及物流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制订架构符合专业基本属性、贴近社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案, 即二平台+培养方向模块+技能及素质能力拓展模块。
3.2.1 突出“基本技能培养”架构的“学科平台”课程
该平台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管理学等, 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及管理能力。
3.2.2 突出“物流专业性”架构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 考虑物流的共性, 以物流流程为基点架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采购与供应商、运输、仓储、配送与供应链管理, 体现职业技能中的求同特点。
3.2.3 突出“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架构的“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
由于物流作业的实际流程与实际的物的特性, 针对不同的物, 其作业流程有自己的不同的特性, 如内地物流主要为配送、商贸和仓储, 沿海主要为港口和国际物流等, 因此在物流专业属性的基础上架构“模块式培养方向”, 体现了职业技能存异的特点。
3.2.4 突出“职业技能个性化”架构的“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由于物流管理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化, 学生就业的观念、意识等需求也具有个性化, 设计“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学生可根据前期积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未来择业取向选择课程, 扩大知识面和职业技能理论, 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如针对决策能力的培养开设项目评估课程、针对物流成本管理开设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等。
3.2.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强调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相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发展, 在时间上保证实践教学时数 (剔除专业实习、劳动、见习) 不低于总教学学时的20%, 通过校内实训室的课程实训和情境教学, 从训练量上保证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 (物流规划、物流作业设计、物流成本控制和投资决策等) 和创新能力。
3.3 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 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知识的快速更新、现代物流技术的推广, 必然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搭建“物流协会”、“物流论坛”和“百家论坛”等平台, 邀请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物流师资格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成绩优胜的学生, 将其如何学习包括学习的目标确定、系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 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如何自主学习, 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 研讨最新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 敏锐地把握现代物流学科的前沿, 创造学习氛围, 打造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平台, 打造老师带着学生搞科研的平台。
3.4 以全国大学生各类比赛为契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种勇于摒弃旧事物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环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未来职业途径的多元化以及物流企业管理的“高绩效”运作, 要求不断创造出新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解决市场问题和工作的灵活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包括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 看, 创新能力可以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训练出来。地方高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5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 即:需求方式上, 企业需要懂得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的人才, 学生需要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 学校需要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供给方式上, 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提供顶岗实习的场所、就业岗位以及教师所需的横向科研课题, 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和后备人才;办学方式上,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企业与地方高校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教学方式上,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法, 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为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应用能力、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奠定物质基础, 如参加地方政府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等, 增加工作经验, 为未来择业奠定基础;同时, 通过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和学生可以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勇于创新和提高自我。
3.6 建立社会职业技能与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机制, 营造职业技能培养氛围
企业“双证书” (毕业证和资格证) 聘用人才方式, 给地方高校职业技能培养鉴定提供了契机。目前, 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四 (六) 级英语过级考试, 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基本技能) ;同时, 地方高校还应与所在地劳动、商务、财政等部门密切联系, 针对相应的专业技术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如会计从业资格证 (物流成本管理) 、报关证 (国际物流) 、CPA考试、初中级物流师、初级人力资源师等。实践证明, 通过社会职业技能鉴定,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加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提高了相应的技能水平。
除了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外, 还应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制。校内职业技能鉴定不同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 主要针对课程实训 (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20%) 考核和评定专业技术技能, 验证所开设的实训项目的掌握的效果。课程实训项目一般分为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性三类, 综合性实训项目验证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强调的是动手能力, 鉴定标准应侧重于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训项目强调的是在老师已有的科研项目上所作的实训, 鉴定标准应侧重于创新能力, 突出创意、创新的内容 (学生主要是检验其技术创新能力) 。
摘要:如何培养能够胜任地方物流企业管理岗位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架构的条件及职业技能内容的分析, 提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定位应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推荐阅读: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05-1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11-06
地方性本科高校06-17
地方高校本科生07-10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06-10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07-26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05-26
建地方本科院校11-08
地方医药类本科院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