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2024-07-15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共12篇)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1

1、前言

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开办至今, 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布点社会体育专业, 大部分集中在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湖北省有12个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点, 成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形成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向的互补, 避免人才培养的趋同性, 切实有效降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标准, 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居核心地位, 是确定人才的专业方向和要求, 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 本研究收集湖北省布点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 进行研究探讨, 旨为湖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别是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科技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江汉大学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湖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培养目标比较

1998年, 教育部在第4次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修订时, 将社会体育专业列为正式专业, 并制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这为各高校制订社会体育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提供了指南与依据。湖北省拥有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高校, 基本与教育部制订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在社会体育专业三基方面, 除三峡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外, 其他几所高校都在培养目标中, 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方面,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健身、休闲指导,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教学科研。本研究培养方向的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健身、休闲指导 (100%) 、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 (91.7%, 除三峡大学外)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83.3%, 除中国地质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外) 、教学科研 (58.3%, 除湖北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三峡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外) 。在人才定位方面, 大致有三个, 分别为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 综合、复合型专门人才。

3.2、培养特色比较

培养特色方面, 在调查的12所高校中, 部分院校形成一定的特色,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道德素质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和长江大学将职业道德培养写入培养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社会体育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和立体性。湖北文理学院除了培养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思想道德, 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湖北大学和湖北科技学院要求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学生经过学习,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素养。二是专业培养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围绕户外运动方向, 开展登山、拓展运动、定向运动等项目, 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户外运动方面教学、培训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 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湖北大学结合自身优势与办学资源, 以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也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

3.3、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分析

(1) 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有特色, 才会有优势, 有优势, 才会有市场, 有市场才会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研究的12所高校, 从学校类型上看, 有综合、体育、民族、师范、工科院校。不同类型学校在人才培养中, 由于各自的特色,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综合性大型为例, 综合性大型学科门类齐全, 办学规模较大, 具有多学科性和基础性等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对收集12所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 发现除个别院校外, 其它院校培养目标相似度较高, 没用体现出不同类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各自的优势、特色。

(2) 培养方向定位宽泛。

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 并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 其中就包括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四个培养方向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 。本研究的12所高校, 基本上按照此确定本校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 分别为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健身、休闲指导, 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教学科研。但是通过分析发现, 其培养方向定位比较宽泛, 以体育产业为例,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外围产业、体育本体产业、体育中介产业、体育产业消费等, 其包含的内容之多, 知识量之大, 如果要求学生能掌握所这些内容, 并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确实有难度。

4、结论

湖北省高校基本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但是除少数院校外, 其他院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没用体现出不同院校所具有的教学特点、优势与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北京,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2]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闵健, 王民康, 等.韩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办学现状及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2

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的发展分析研究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反映出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期望以及培养方向。同样,若要有效地研究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第1步必须从培养目标入手,因为培养目标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同时,对培养目标的分析研究更有助于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我国于1980年、1986年、1991年、和颁布了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教育计划。众所周知,培养目标是要紧密联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因此,我们先从5套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入手,分析其演变规律,发现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走向,并为3所高校培养目标比较研究提供借鉴。由表1可以看出,1980年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中,将管理场地设备的工作能力也归入了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目标之中,目标较为模糊但可以看出,较为针对性地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育人才;在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中,其目标则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即培养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次出现在培养目标之中;1991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中,首次将“科研能力”归入其中,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内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拥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是较为迫切的。同时,可以看出,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19的.培养目标则更加具体,即具体到“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并且对体育教育人才科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科学素养的渴望;在20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渴望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更需要社会生活之中,体育教育人才不仅要服务于学生,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并将“体育教育专门人才”改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总体来看,培养目标从“掌握三基的专门人才”到“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路线中看出,我国社会需求由体育教师优秀的“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

1.2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国家、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从“知识、理论、素养”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并且更是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在各具特色的情况下,也应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那么,3所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怎样的呢?由表2可以看出,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都紧密地围绕国家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都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体育教育人才。但是,在3所院校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各具特色。首先,在运动技能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一强两能”的运动技能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则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为淡化,而更加强调的是“教育技能”;其次,北京体育大学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从事各项体育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北京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则是体育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首都体育学院则更加具体,即多能一专的中小学体育师资。

1.3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要求的比较分析各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制定的培养要求是对培养目标的进一步解释,也能更清楚地反映该校该专业的培养特色,也使得该校该专业的目标人才更加清晰化。当然,在后期的发展演变中,培养要求改为培养规格,“规格”一词的提出,也是在新时期下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更高要求。在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中,除了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思想品德、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体育教学、训练、科研能力外,更加入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锻炼的意识”一条,首次将“健康”一词引入培养规格之中。那么,3所院校的培养规格又是如何呢?由表3可以看出,3所院校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对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以及科研能力的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则对学生在教学训练所必备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定相关文件的技能与方法方面较为注重,而首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规格中,加入了“拥有健康的意识以及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方法”一条,这也与我国第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研究分析中看到,我国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期望在从“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向“教学、实践、指导”能力方面的转变,国家、社会更需求教学、训练以及社会指导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2通过对3所院校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3所院校的培养目标都努力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但在“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方面以及最终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是各具特色的。

2.1.3通过对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注重学生“健康教育意识、能力”的要求,而对3所院校培养规格的比较中可以看到,3所院校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在基本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较高的要求。

2.2建议

2.2.1在对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分析中发现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在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应体现出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科研能力以及运动技能。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3

关键词:翻译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英语专业

在当今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家之间的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众多行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事实上,每年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少,不但没能满足各行业的需求,而且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尽人意。究根结底,原因在于很多高校还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完全没有考虑社会对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人才培养性质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据相关调查,目前和未来10年内具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翻译人才是翻译行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工作极其重要,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翻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做好铺垫。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社会需求视角探讨三个问题:1、传统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目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人才;3、提出解决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传统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翻译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翻译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翻译教育体系。不过,我国外语翻译事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翻译教学当中。

第一,翻译课课时安排较少。过去,很多学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翻译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较少,翻译课程一般从高年级开始开设两学年,每学期按18周计算,每周2节,两学年共144学时,要做好翻译教学,学生学习和练习时间远远不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难度就更大。

第二,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以往的翻译教学中,很多老师所讲授的翻译理论、欣赏的翻译作品、讲解的翻译实例甚至布置给学生的翻译材料,内容大多都只涉及文学方面,忽略了其它文体和教学素材,这种翻译教学和实践内容上的单一将会导致学生翻译认识上和翻译实践技能上的单一化。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文学翻译只是一小部分,更多需要翻译的是实用文体或某个专业领域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和实践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

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翻译教学仍然侧重教师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更糟糕的是很多学生竟然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不愿动脑思考和动手去做。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练,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良好效果。

第四,翻译教学中缺乏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的教学。众所周知,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多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转换,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翻译无法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成功交流。然而,以往的翻译教学更多关注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忽略了中西语言文化对比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文化背景的译文通常是“中国式”的译文,难以引起外国读者的共鸣。正如外国人因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而难以理解中国古代诗词和经典著作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译出更好的作品。

第五,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目前,一些高校中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实践训练,缺乏对翻译教学的正确认识和丰富经验,不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多数就是照本宣科。穆雷教授曾认为翻译教学则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那么,要培养这样的翻译人才,就更需要有高层次专业的翻译教师才行。

二、目前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

目前社会上需要的是专业的翻译人才,而不是一般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戴炜栋等曾将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和应用职业型。根据社会需求,多数院校本科教育对英语翻译人才的定位是应用职业型。而应用翻译不同于一般翻译,“它有别于传递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等各个方面,包括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新闻翻译、广告翻译和旅游翻译等”。新制定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根据目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除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以及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思辨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口译、笔译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外事、文化、翻译等相关工作。

三、对本科英语翻译教学提出建议和改革策略

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样

课程设置应讲求科学合理性和内容的广博性。先通过一些基础课程,如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加强选修课,扩充学生知识面,然后开设专业课并结合不同专业模块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

2、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到

位,因而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小组互评、模拟场景、讨论等来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外,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在实际操练中体会翻译技巧。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课外练习中布置不同类型的翻译材料,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敏锐的判断和思辨能力,提升翻译能力。最后,尽量给学生提供校外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翻译能力。

3、改变学生思想意识

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

学生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成效。还不愿主动思考、实际动手操作。面临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改变学生思想意识,尽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和独立创新等意识,使翻译教学达到良性循环和顺利发展,进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4、强化师资队伍

加强翻译教师的人才储备和不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极其必要。一方面,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给翻译教师提供更多培训交流和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其翻译理论素养和实用翻译技能。另一方面,从翻译教师自身来讲,更应该努力学习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锻炼,积极参与相关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翻译教学和科研能力,從而提升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规格,本科英语专业教育无论是出于培养中坚力量的翻译人才还是为进一步培养高端翻译人才,都应该不断反省,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出同时具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翻译技能+某专业领域知识+职业素养的合格翻译人才,提升翻译人才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外语界,2006.

[4]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外贸上的发展, 现今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出起多样化, 而综合性发展的英语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英语专业的要求。近些年来, 综合性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促使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产生, 而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有哪些需求, 决定了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重点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 范畴, 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应使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指导, 即使用需求分析理论来指导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需求分析理论认为, 要提高ESP教学效率, 首先要做需求分析。因此, 本研究就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 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在我国, 商务英语的发展在近些年形势迅猛, 尤其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研究尤为突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 商务英语专业的属性使得学习者需要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使用。其次, 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与英语的交叉学科, 因此, 学习商业英语专业意味着学习者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 商务英语的学习可以弥补学习者在逻辑思维上的缺陷。

但是, 在对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后发展,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

1.专业定位不明确。在我国, 由于各个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上存在差异, 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各大院校中, 商务英语专业基本以两种模式存在, 一是商务专业与少量商务英语课程的结合, 二是英语与部分商务课程的结合。前者一般是在英语专业课程之外进行汉语商务课程, 虽然学生能够接触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商务知识, 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 学生对于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严重不足。后者则是英语课程为主, 辅以少量非系统性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 虽然学生能够完成其英语专业课程, 但是其所学的商务专业知识却缺乏系统性。

2.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符。对我国各个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分析后发现, 现有的教材基本遵循传统的模式, 无法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而与之相关的专业开设也为数不多。在教学方法上, 大部分院校都侧重理论教学, 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 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各大院校在专业实践上涉略较少, 与企业的联系不多, 因此无法从根本上体会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针对性。

3.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过多地关注学生在语言基本功, 如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能力, 而对于学生的时间能力不够重视。商务英语是实践性的学科, 学生不但应该掌握语言能力, 更要重视商务英语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各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 如专业术语、英语句型等, 而对于实践很少体会, 尤其是商务气氛中如何应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氛围更是接触较少, 使得教学显得枯燥,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最终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二、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 需求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为了实现调查数据的可获性,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往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联系,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本文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企业共132家, 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这132家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这132家企业主要是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而进行生产和营销的外向型企业。本次问卷调查的企业所在地域分布为:广东省27家, 上海市20家, 福建省16家, 浙江省15家, 江苏省13家, 北京市13家, 天津市12家, 山东省8家, 安徽省5家, 重庆市3家。

2.研究方法。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32家外向型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就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 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问卷主要分成两个层次, 一是“硬件”, 即外向型企业对于其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历、英语等级、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二是“软件”, 即企业对于其所招聘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相关的专业能力, 如英语说读写能力, 以及其他的如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等。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207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49份。

3.调查结果分析。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对132家外向型企业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调查后, 按照“硬件”需求和“软件”需求进行分类,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 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 在硬件上的需求。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表1) 来看, 所有的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 且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比较感兴趣, 这两者的比例高达89.22%, 而在这部分企业中, 大学英语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所占的比例基本一致。除此之外, 有少部分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 需要达到专业英语四级。但没有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备专业英语八级的水平。

从社会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证书的需求 (表2) 来看, 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证书需求主要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其比例高达62.50%, 而对其他证书, 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书等的要求并不高, 这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

从社会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工作经验的需求 (表3) 来看, 大部分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工作经验都有要求, 其中要求工作经验为1-2年的企业最多, 其比例为57.93%, 而要求较高的企业则对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工作经验需求为5年以上, 但这部分企业的比重较低, 为6.07%, 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 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各方面要求都在逐渐上升, 而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 可以为企业从员工培训费用的层面上节约成本, 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的开拓。

(2) 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 在软件上的需求。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的实际能力需求 (表4) 来看, 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其中87.50%的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剩余的12.5%的企业则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备口语能力, 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其他软件能力需求 (表5) 来看, 在众多能力中, 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需求最高, 其次为岗位适应能力和办公设备使用能力。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1.从学校的角度。

(1) 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方向。各大院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 从需求理论出发, 突出重点, 体现专业设置特色。首先, 学校应该基于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 结合自身办学条件, 朝着专而精的方向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再者, 要充分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竞争力的体现, 即准确的语言表达和综合性的商务专业知识。只有如此, 学校才能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应用技能和较高职业素质, 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并具备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发展潜力, 成为英语基础扎实, 商务技能娴熟, 职业素质全面的技能型涉外“应用型”商务人才。

(2) 优化课程设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 应该重点突出技能训练, 因此,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形式。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商务英语的基础学习和技能培训进行合理的分配。学校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各学科教学内容, 从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 吸收和引进各学科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新知识、新理论、新动向, 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水平紧跟时代步伐, 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

(1) 改进教学方法。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其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对学生英语语言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 因此,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教学目的, 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采取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方法, 围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团结意识、创新能力等展开教学。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网络教学培训等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不断加强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实训,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在于商务环境中英语的的运用, 因此, 需要使英语的语言技能和商务实践中的技巧充分结合, 因此, 教师应该冲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改变以往传统的考试方式, 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如果在学生实习阶段, 还应该加上实习单位对该生的评价反馈。而各种考察方式的结合也对学生加强专业认知和学习以及日后就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Chaudron C, Doughty CJ, Kim Y, Kong D-k, Lee J, Lee Y-g, Long MH, Rivers R, Urano K.A task-based needs analysis of a tertiary Kore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J].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2005:225-261.

[2]Mark E, Christine J.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J].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1:1.

[3]Richards J C: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Ernst Klett Sprachen, 2001.

[4]成修斌, 唐文龙.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 2005, 2:60-61.

[5]付红霞, 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 2008 (6) :25-33.

[6]王云燕, 沈海, 沈海英.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72-73.

[7]叶兴国, 虞娅娜, 冯陆炜, 恽如强, 洪婷, 孟庆兰, 唐欲婷, 厉延杰.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 2011, 2:011.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个人简历 篇5

基本信息

姓名:glzy8.com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87-5-20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一年以下

到岗时间:随时

联系电话:0311-88888888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其它类,行政专员·助理,储备干部,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助理,员工关系专员·员工关系助理

应聘行业:不限期望

工作地区: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

自我评价:

来到了人生的职业生涯阶段,开始了人生的打拼。吃苦耐劳,以人为本。

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在社会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人正直坦诚,吃苦耐劳,善于思考,理性稳重,富有激情,爱岗敬业,拥有团队合作精神。

工作经历: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 2010-4至2010-5 基层人员职位

所在部门:综合部

工作描述:

在学校自始至终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致力于成为一位高素质人才。

曾和同学一起到某些社区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城中村转型情况,小区民主情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收获到了宝贵的实践能力。

在学校食堂里做过临时工,回家做农活,深知勤奋的重要性。

在某娱乐中心做过兼职服务生,体会到了如何的礼貌待人,尊规守矩,爱岗敬业。

经过自己的社会工作经历,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压能力,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做人要正直坦诚,富有自信。做事要理性稳重,善于思考,懂得创新。要以人为本,互敬互助,富有团队精神。

教育背景:

2006-9至2010-6学校名称:石家庄学院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取得学历:本科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自始至终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力争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在校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2007-9

获奖情况:奖学金二级,三好学生

IT技能:

技能描述: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证书操作能力: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ppt等计算机基础知识

语言技能:

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四级

培训记录:

所获证书名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培训详细描述:参加了石家庄通用学校的培训,考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证书。

参加了关于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培训,丰富了职业生涯的选择规划。

参加了某些公司的内部培训,对职业生涯有了更深的理解。

社会活动

在学校自始至终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致力于成为一位高素质人才。

曾和同学一起到某些社区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城中村转型情况,小区民主情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收获到了宝贵的实践能力。

在学校食堂里做过临时工,回家做农活,深知勤奋的重要性。

在某娱乐中心做过兼职服务生,体会到了如何的礼貌待人,尊规守矩,爱岗敬业。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6

(一)本科生导师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规格体育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体育专业人才,并以此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始终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价值观之一。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要实现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内在价值,首先要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主要特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方面的多样化,是当前经济社会 发展特征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上也要多元化。许多学者也将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体育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专业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目标也充分体现了体育院校培养多规格体育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然而,现有的体育专业教学多采用分班级或专项的理论与技术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特点、性格牲征以及发展需要。因此,在保证体育专业人才必需的基本规格的基础上,推行蕴涵因材施教理念、以个别指导为主要特征的本科生导师制,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学分制尚未完全化的缺陷,减少“齐步走”、“一锅煮”的模式化弊端,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体育工作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多规格人才,满足运动队、学校及社会 体育领域等众多部门对体育专业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本科生导师制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培养体育专业个性化人才的必然选择

作为高等教育的固有价值之一,促进个人发展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生动形象表述,也是体育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育部门尊重学生价值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来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正当权益。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社会阅历、志趣追求和职业理想等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分层和复杂的趋势,许多“90后”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更加明显。此外,体育专业的本科生还有着普通高中、业余体校、武校甚至武术世家的家庭教育等不同的教育背景,其对体育专业的职业精神、文化内涵与道德规范等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育态度与行为,体现了相比普通大学生更大的差异性、个性化特征。然而,目前以分班级或专项为主的理论与技术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工具性的教学内容束缚了体育专业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程式化的教学组织抑制了其对理论与技术自由探究的空间,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其技战术创新思维的生成。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在指导的内容上的针对性、组织上的灵活性、方法上的多样性,可解决“教”的给予与“学”的需求的矛盾,是造就个性化体育专业人才的有效制度和途径。

二、体育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

同国外一些著名大学所采用的本科生导师制相比,我国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初始阶段。从推行的广度、深度来衡量,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仍不规范、不成熟。本研空从制约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因素出发,分析体育院校体育专业面临这些因素是否能有效实施解决手段,从侧面探讨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一)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定位问题分析

制度定位模糊是我国体育院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众多体育院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位:①借用英国对导师制的定位,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②作为学生管理与教育制度;③作为个别指导的教导制度、咨询制度或顾问制度;④作为课堂教学、班级授课等常规形式的重要补充;⑤作为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⑥作为帮扶困难学生的服务制度等。本科生导师制是否是一种教学制度?若是,其与学分制是平行的制度,抑或是学分制的一种补充?本科生导师制是课程主渠道、课堂主渠道、课堂主阵地的辅助形式,或是与其享有同等的地位?本科生导师制是思政教育、管理或服务制度,或是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具有管理职能的制度,或是不具有管理性质的纯指导性制度?上述因素的混淆不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体育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然而,国内许多体育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开办体育专业所实施的管理模式已经具备了解决以上问题的良好基础。在现行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管理模式下,应给予本科生导师制以下三方面的定位。第一,本科生导师制与学分制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制不具有教学管理性质和功能,也不是检验“教”、衡量“学”的标准体系。因此,本科生导师制不享有与学分制同等的效力,只是学分制下为减少由混学分、凑学分引起的选课盲目性、片面性,为满足弹性学习、自主发展需要进行的重要补充。第二,本科生导师制与班主任、辅导员制的关系。班主任全权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而本科生导师主要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做一些工作,在职责上不能越权、包办和替代。第三,本科生导师与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的关系。任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注重理论与技术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学位论文等。本科生导师不能完全仿效研究生导师。普通体育院校对其进行了特殊的定位,北京大学将其定位为顾问导师制,浙江大学明确规定本科生导师不直接承担教学责任与管理义务,只是对教学管理的补充。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可作以下定位:导师对学生在理论与技术的广度、深度发展方面负有指导的責任、兼顾学分制下技术与理论课程选择的指导,并协助开展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二)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问题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缺失,是许多体育院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许多体育院校中,作为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双主体,两者的关系往往是松散的、自由的,类似于学习伙伴,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建立校(院)、院(系)、高水平运动队与裁判队伍等多层面的组织领导体制,创设适合体育专业的运行机制。在指导关系的确定方面,可根据导师的资历、技术、裁判、理论和教学水平与学生的特点,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指导关系,而不是“指腹为婚”、“组织安排”的导师确定方式。在双方的联系方面,可视具体情况,通过定期安排固定的交流时间,地点和内容而定。此外,还可采用专项课课堂、运动队训练、运动会栽判合作等方式增加指导和交流的机会。在导学管理考核方面,可融导师自我评估与学生、院(系)、督导组、与其他运动队教练员、裁判员考核于一体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导师与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效果。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多规格体育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培养体育专业个性化人才的必然选择,培养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现有的办学基础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妥善解决制度定位模糊、生师比例偏大与运行机制缺失等制约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重要问题,提示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篇7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辅助制度是为完善地实施学分制所进行的措施,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行为以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可以加强对学生选课和成才的指导,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体育专业有其专业特殊性,良好的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学业的完成起到引导作用。

1 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本科生导师制

体育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自主构成合理的术科和学科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体育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组织裁判经验、适应社会及工作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有目的学习环境的引导,真正达到培养个性化、具有实践性、创新型体育人才的目的。这些目标的达成对于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很难独立地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因此,在学分制下,高校体育专业建立导师制,加强导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1.2 体育专业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

学分制是指以学生在校修满所规定的学分作为其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行为高校的本科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而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体育专业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导师可以完整准确地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的特点、体育发展动态以及社会体育需求等情况。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状况和学生的个性、志趣等,更具不同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给予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在大学阶段的学习锻炼和多元化的发展计划。指导的过程既是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摸清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最佳途径,交流过程中,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分阶段提出提高步骤,使他们有各自的进步计划,建立起自信心,通过持续的锻炼,提高成绩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指导学生选课的过程中,导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课程结构,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术科和学科的合理比例。在学分制下,学生选课是相对的、自由的,但专业所规定知识结构是相对完整,部分课程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许多学生不理解课程的内在要求,无法独立地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选课时会存在盲目性,造成片面追求学分或单纯迎合个人兴趣,过分强调身体运动的术科学生,忽略了学科学习对自己专业学习生涯的重要性,导致知识结构偏颇。因此,在选课的过程中,需要导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2 推进和完善体育专业导师制的对策

2.1 提高对体育专业导师制的认识程度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主客体的认识程度,使实施者和接受者都达到一个清晰的认识。应该加大对导师制重要性的宣传和推广,让导师制深入人心,提高重视度,并得到广泛的支持,使导师制得到落到,达到预期效果。体育专业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可持续发展,应对学生和导师进行解读,使他们清楚导师制的目的和意图,明确各自有的职能、义务和权利,以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互动。

2.2 建立导师的遴选制度

科学的遴选制度是开展导师制的必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本科生导师需要具备的任职条件。导师制的辅导过程是对学生个体的单独或集体引导,它不同于课堂教学,基本不涉及技术层面,特别是运动技术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面,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运动比赛指导能力,以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作为导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要具有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疏导学生心理的能力等;导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要达到实际效果,就应当注重双向选择的原则,特别是运动项目的符合度。应建立教师资源档案,使教师资源档案公开化,特别是有关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运动专项的信息要具体化,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因为体育专业专修方向的不同,以及运动专项属性不同,导师也应根据学生专业方向进行选择。这样,可以保证导师制能真正达到目标的实现。

2.3 明确导师制的工作规范

导师制是以引导为手段,以人文关怀为方式进行的过程,它在直接面对学生时,不是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作为实施的过程,而是将学业规划、生活指导等作为引导目标,同时隐形的将师德和价值观间接影响到学生,做到既明学又育人。作为体育专业的导师,导师的定位和职责应包括的方面有:(1)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课程与体育专业的认同力,提高其实践和创新能力。(2)引导学生规划学习设计与生活。(3)进行心理辅导,应对学生在学习、择业、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的焦虑情绪。(4)按时督促学生完成必读书目的学习、体育竞赛的观摩、社会活动的参与等。

2.4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工作

体育专业学生在接受导师制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视运动术科,轻视理论性学科的现象,这与传统观念对体育学的狭义理解有关,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好动厌静的习惯有关。所以在体育专业实施导师制时,首先应当建立其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前期应该多给学生做些说明,让他们主动与导师联络,充分感受导师制带给他们的好处。另外,由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习惯于被动服从的特点,需要制定文件,对提出对学生进行规范与要求,一保证学生的完成。

2.5 统一教师观念

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热情投入基础上,而积极行为的达成依赖思想观念上的认同与统一。体育专业教师容易思想上存在误区,会将自己的运动属性强的课程重视程度高,同时只关注于课堂授课,对学生学业规划、学习的方法不能形成更高的认识度。因此,为提高教师的认识程度,应首先提高教师对体育专业特殊性认识,加强教师对体育专业导师制必要性的理解。

2.6 加强考核,建立导师制的激励机制

要顺利开展体育专业导师制,应建立必要考核和激励机制。首先,应做到考核内容量化,保证考核结果更接近现实,体现公正、公平、公开性。同时应形成明确的奖罚制度,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其次,为了使导师制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可将导师工作评价与教师的考核等挂钩,督促教师提高效果,以促进导师制的推行。三是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完善管理,加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顺利、有效地实施,从而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达到培养个性化、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随着体育专业导师制的深入推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分制的推广,对学生的学业规划与培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摘要:导师制是学分制实施下的必然内容,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大化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体育专业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应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建立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分制,导师制

参考文献

[1]曾凡东.湖南文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5):88-91.

[2]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109-110.

[3]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5-58.

[4]胡涛,李健隆.学分制条件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施导师制必要性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6).

[5]何少钧,刘健.体育专业提高课自选教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8

毕业论文又称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接受特定阶段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学生写作方法与构思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仅代表学生本人在校期间的努力程度, 同时也是衡量学校办学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多, 大学升学率不断上升,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生师比较高的现状。伴随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冲击,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总体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本文中体育专业包含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体育表演专业。由于他们的室外实践课和技巧训练课较多, 这种经常性的身体训练形成了好动、坐不住的性格, 以致他们对文化知识与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 这样对原本文化理论知识功底不扎实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 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相当困难, 能够维持原有水平就是不错的结果了。因此, 做好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具有意义。

二、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如何保证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滑坡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呢?根据管理学基本原理可知, “质量形成于生产过程”。所以, 要想实现“不滑坡”的目标, 就必须严密监视论文形成的整个过程, 严把论文产生的每一个环节。这里不妨借鉴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管理 (Plan-Do-Check-Action) 的方法去操作。

1、精心策划, 做好前期准备

(1)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顺利完成一件事, 思想重视是前提。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也是如此。首先, 在思想上要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学识水平的检验, 也是大学生顺利毕业的条件。如果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过于马虎, 文章质量太低, 审核不过关, 将会导致学生本人不能按时毕业。其次, 对指导老师也要晓以利弊。指导毕业论文的好坏会影响到老师在学生中的声誉, 甚至会损坏教师的形象。当然, 绝大多数指导老师都是认真负责, 也具有较高的指导能力, 但是, 必要的提醒还是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 重视师资培训, 提高导师的水平

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普遍存在生师比较高且年经教师比例较高的现象, 因此学院应该在符合条件的教师中遴选认真负责并愿意承担指导任务的教师担任导师, 并组织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接受专门的培训, 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 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提前想好对策。

(3) 完善设施, 合理安排时间

学校应帮助学生开通VPN, 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享用到学校的网络资源。学生本人也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电脑、可移动硬盘等。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学生找工作时间基本重合, 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情况下,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一头轻, 一头重的情况, 加之体育专业的学生把控时间能力不强, 所以, 要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避免临时出击, 草草了事的局面。

2、规范过程, 严格把关

(1) 恰当选题

虽然都是学体育的学生, 但兴趣点不同, 各有所长, 所以选题要因人而异。论文题目可以是导师指定, 但必须学生本人愿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题, 但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征得导师的认可;学生也可以参与导师的在研项目, 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如果有些学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约, 也可以结合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去选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早、尽快的了解即将从事的工作。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根据不同方式选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在完成论文中有较大的提升。

(2) 按时开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如果能够顺利开题, 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完成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有些学生比较懒散, 开题不认真, 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思路不清, 资料搜集不够, 迟迟不开。像这样的学生以后在写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甚至论文都难以形成。因此, 作为指导老师务必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及时催缴开题报告。对于不交开题报告的学生除严厉批评外, 还要了解清楚原因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

(3) 审核初稿和催缴定稿

论文初稿基本决定了文章的框架和水平, 同时, 也是毕业论文的雏形。指导教师要按时间节点要求及时催要论文初稿, 同时, 对论文初稿要认真修改, 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字功底差, 要帮助他们纠正错字、病句, 还要调整文章的逻辑结构, 帮助修改论文格式, 包括论文标准格式和图表格式等。提出修改意见后, 让学生回去认真修改并按时上交论文定稿。

(4) 答辩与评定

这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 提前通知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让学生认真答辩, 通过答辩过程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让其更加完善。对参加答辩的论文由专家组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 对被评为优秀的论文作者要予以表彰;对不认真、文章质量太低的学生指出缺点并要求修改, 择日参加二次答辩, 再不能通过的就延缓毕业。

3、建立反馈机制, 保障信息渠道畅通

及时的信息沟通是化解矛盾、建立互信、实现共赢的必要条件。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 建立反馈机制, 保障信息及时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定期讨论制度并经常保持联系, 可以通过现场讨论, 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QQ、飞信、电子邮件等即时通信软件沟通信息。决不能出现到答辩的前一天导师才见到学生的论文的情况。另外, 学生、指导教师还要与学院、教务处等部门建立联系机制, 及时了解情况, 以便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

三、结束语

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与其他专业相比一直不高, 其中有很多原因, 但是也是符合国家要求、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在新时期大众化教育阶段, 不能因为生师比高、学生找工作难就降低了要求。相反, 更应该严格要求, 让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创作中感受到学术的严谨, 让学生用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质量的文章, 让学生在享受论文的写作中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摘要:文章在分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管理学PDCA (Plan-DoCheck-Action) 循环管理的方法提升论文质量, 保证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毕业论文, 并在该过程中促进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袁励红.毕业设计 (论文) 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3) :89-92.

[2]张丽莉, 何永明.基于web和证据理论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系统设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4) :225-228.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9

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有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性的共同课程,称之为公共课,亦称“公共必修课程”。高等学校任何系科、专业的学生都需修习的课程。它是大学依据国家对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总目标的规定和要求开设的课程,是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多方面所必需的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生产劳动课、计算机课和军事课[1]。这些课程是各级各类院校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共必修课程内容的优化。

1 研究对象

以全国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1997年和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大量有关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的文献资料,并收集我国10所体育单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制订《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表》和《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在校生调查表》。经特尔菲专家法检验问卷具有一定的效度。通过裂半法,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2=2 r1/(1+ r1)校正得:r2= 0.956表明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2.3 比较法

通过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之间的课程体系比较,找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差别和特点,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2.4 统计分析法

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使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更加严密、科学。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内容设置情况的分析

公共必修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教育科学类和方法工具类课程。图1所示,有43%已经毕业的学生认为公共必修课内容设置情况一般,有24%选择公共必修课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甚至还有18%选择不合理,选择合理和较合理的人数比较少,所占比例总共为20%。由此可知公共必修课程的内容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11项课程,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标准KMO的值为0.801,表明本文研究的11项指标适宜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00<0.001,说明变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该样本数据完全适用。

从因子提取结果表2中可见,大于1的特征根共有3个公共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63.375%,因此用3个公共因子代替11个变量,可以概括原始变量约六成以上的信息,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

我们可以根据表3初始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分析可知:

第一类因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可以命名为思想政治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1轴上包括5个因子,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74,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因子,中国近代史纲要因子的载荷只有0.602,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二类因子包括: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理论和应用写作,可以命名为教育科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2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军事理论因子的载荷最高,为0.716,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应用写作因子,而大学语文因子的载荷是0.565,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三类因子包括: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命名为方法工具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3轴上包括2个因子,其中外国语因子的载荷最高,为0.866,该因子影响突出,计算机因子的载荷为0.738。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公共必修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包括思想政治类因子、教育科学类因子和方法工具类因子,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类因子对公共必修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点抓住载荷高的因子。

3.2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内容的优化结果

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共设计26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类10学分、方法工具类14学分,文学应用类2学分,公共必修课模块总体学分远低于03《课程方案》的要求,学分的分配参照03《课程方案》、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因此该问题有待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如表4)。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中:思想政治类模块,规定必修课程A组、3门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为B组、6门课程、4学分,压缩该类课程的总学分;英语类模块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分组,在完成国家规定的A组学习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英语的B组课程,进一步提高,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计算机类模块规定学生在6门课程中选修4学分,把以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成了6门课程,A组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B组是计算机程序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设置了文学应用类模块,包括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选修2学分,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过分突出政治教育功能和工具技能的掌握,缺乏健全人的基本素养教育。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主要是思想政治类、教育科学类和方法工具类的课程,而且公共必修课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4.2 建议

1.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优化原则是突出以人为本,学习分成的原则,公共必修课模块分成三类别,包括思想政治类、方法工具类和文学应用类。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公共必修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必修和规定学分选修的形式进行优化。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程内容设置建议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并且增加一些提高学生修养水平,拓宽知识视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海芬.大学本科基础课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2]刘艳春,韩振勇.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现状与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9(3):3.

[3]谢芳,王建民.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63.

[4]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5]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99.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10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至今, 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即武术专业阶段 (1963~1997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阶段 (1998~2010年) 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阶段 (2011年至今) 。本专业虽然一脉相承, 但各阶段的发展重点各不相同。第一阶段, 以武术为绝对主体;第二阶段, 虽将民族传统体育划分为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三个领域, 但实践中却是以武术为主, 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为辅, 甚至被边缘化;第三阶段, 为了凸显武术的主干地位 (因其优先发展, 相对成熟) , 同时强调武术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并重,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在新一轮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 拟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警示武术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相互借鉴, 共同促进, 协调发展。

二、现阶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 招考内容单一, 生源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项目仍然是武术套路和散打两类, 这在新的专业名称背景下显然不太合理, 不利于其他民族传统项目的专业化发展。当然, 这也是由现阶段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现状决定的, 这一现状就是民族民间项目的发展水平不高, 运动员等级制度尚未建立, 竞赛体系尚未完善。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并实行单独招生的初衷就在于针对具有国家二级以上技术水平的运动员, 也正因为这样的招生制度, 决定了生源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的客观实际。

(二) 技术课程重复, 教育资源存在浪费

部分技术课程重复, 比如学生从小就接受了较为专业的武术技术训练, 生源一般都具有二级运动员水平, 因此, 大学期间开设的部分类似武术技术课实属重复, 这样势必造成教育资源以及时间精力上的浪费。大学期间的武术技术课, 应在加强武术基本功的前提下, 强调学生对教学、训练方法的领悟, 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内容分化, 重要能力存在缺失

通过调查访问, 大多学校将学生划分三类, 分别分在套路班、散打班、养生班进行培养, 致使套路班的学生不会散打、不懂养生, 专业面被人为地窄化, 因此, 毕业生的人才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 民族民间体育这部分内容一直被淡化甚至缺失, 在新的专业名称背景下, 这一现象显得更为不合理。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一直重视“三基” (教学、训练、竞赛) 能力, 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必然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

三、新专业名称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 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适合的通识教育, 即适合该专业学生的生源性质和教育经历, 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由原来的“电线杆式”变成“金字塔式”。完善专业教育, 坚持走“厚基础, 宽专业”的发展道路, 同时, 大力发展专业特色教育, 开发特色专业课程, 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

(一) 增设适合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

1. 实行通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通识教育又称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 它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 是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的教育, 其特点是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和广泛性。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实施通识教育, 一是通识教育为进行不断地再教育提供认知基础和技能, 非常适合终身学习过程;二是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专业人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那么大学就要为学生提供接受宽广教育的机会,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大学教育是完善人的教育,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 同时还要担负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素养, 具备创造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的重任。

自20世纪末开始, 我国高等学校以每年25%的速度扩招, 大学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 已逐步实现了大众化和个别地区的普及化, 接受高等教育也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义务, 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为了谋求职业。为了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 达成了通识教育的共识。

2. 实行通识教育有利于提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现阶段,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据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规范会议的与会代表反映:“目前该专业的生源不是退役的专业队员, 就是来自于民间武术馆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从小接受的只是较为专业的武术技术训练, 很少经过全日制初中、高中的学校教育, 有些甚至都未完成全日制小学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 实行通识教育无疑可以弥补大学前文化教育的不足,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3. 实行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

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不断更新, 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各类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不断兴起, 在社会各个领域, 新的岗位或职业也不断涌现, 这要求毕业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超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通识教育显得更加迫切。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教育, 学生将具备广泛的知识面, 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具有扎实的基础, 将来无论在什么领域和行业都能快速适应。

(二) 改善专业教育

1. 避免重复课程, 整合教学内容。

要避免课程重复, 节约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内容出发, 以学校完善的选修制和学分制为基础, 重新设置专业课程, 使武术套路类技术课程作为入学前专练散打学生的必修课和专练套路学生的选修课;格斗类技术课程作为入学前专练套路学生的必修课、专练散打学生的选修课;入学前套路和散打都擅长的学生, 可以申请武术套路和散打类技术课程的免修。而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则设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 可以达到“厚基础, 宽专业”的目的, 培养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领域的“通才”。

2. 完善知识结构, 突出能力要求。

通过增设适合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和对专业教育的改善, 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由原来的“电线杆式”可以变成“金字塔式”, 然而, 仅有知识还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 唯有能力才是受益终生的不二法宝。在专业培养中,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各种知识爆炸式的出现, 终身学习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 自学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创新能力则是一个人突破自我的源泉, 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内容是进行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素材。另外, 21世纪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 专业教育要牢记并肩负这一使命, 努力构建途径, 实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教育的支柱性目标。

3. 发展专业特色教育。

现阶段, 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资格的高校逐年增加, 至2013年, 具备此资格的高等院校已达45所, 此数目还将继续刷新。可见,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 各校之间的竞争将会越发激烈。因此, 各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大力发展专业特色教育, 开发特色专业课程, “开创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局面,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 从而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专业特色教育方面, 个别学校为我们做出了典范, 如上海体育学院在进行专业教育过程中, 强化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出了大批面向海外的国际型武术人才, 将武术与演艺相结合, 与著名导演签约合作, 为该专业毕业生搭建了通往影视圈的大好平台等。

发展专业特色教育, 一要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 不断加强市场调研, 以未来的需求指导目前的教育。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瞬息万变, 要求办学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创新思维, 改变思路, 从而赢得出路;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区域优势和教育资源, 结合优势, 突出重点, 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要注重社会实践, 提高综合能力, 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或模拟实践, 使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并努力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高效优质的平台。

四、结语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源性质, 以及学生的教育背景, 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的特殊性。通识教育就是要根据生源特征这一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 这样才能达到合理有效。专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改善专业教育就是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培养重要能力。而开展专业特色教育则是发挥学生特长, 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举措。教学改革, 课程是关键, 因此, 它们都离不开完善的以选修制和学分制为核心的课程管理运行机制, 更有赖于整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升和模式的完善。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将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现阶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过程相结合并进行分析。提出: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增设合适的通识教育,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改善专业教育, 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重要能力, 同时, 努力发展专业特色教育, 开发特色专业课程, 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

关键词: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德红.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116-121.

[2]邱丕相, 杨建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 2008 (12) :1-5.

[3]刘轶, 蔡仲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5) :73-76.

[4]蔡仲林, 汤立许.“四个支柱”视角下武术当代发展的教育使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 :82-85.

[5]刘素卿.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50-53.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11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田径类课程 学习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63-03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对所培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和怎样教。“学会学习”是教育对人的培养的基本要求,对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不只是要求他们通过勤学苦练掌握有关的技术动作,而更主要的是要求他们对知识、技术等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田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加强学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现状为研究对象,调研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通过对10所高校学生学习田径类课程现状的研究,力求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2003年以来在全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方面的研究论文,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国家颁布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改革的文件。

1.2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科专家,就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的一些实际状况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向其征求意见。

1.3问卷调查法

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已完成田径类课程学习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为95.50%;对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为95.81%(见表1)。

1.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归类、取舍,并逐一登记,建立有效的数据库,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学习田径类课程的兴趣

2.1.1学生学习兴趣现状

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对田径类课程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9.84%,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占40.16%。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田径项目多,各项目技术、技能掌握均有一定的难度,且较为枯燥;教学场所几乎全部都在室外,风吹日晒,教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学时间安排跨度长,一般为2-3个学期,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的兴趣必然受到影响。

2.1.2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3)表明,学生对田径类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有考核难度大不易过关、身体素质差学习吃力、太脏太累害怕吃苦这3项,选择率分别占89.12%、72.11%、53.74%。《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田径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都进行了革新,但动作技术、技能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求学生平时刻苦地练习。

随着近几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且呈现出不均衡的走势,加之独生子女的娇惯,大多不能吃苦耐劳,使得对田径类课程的学习难度加大。走访部分普通高校田径类课程专任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各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吃力,达标率不断降低。

2.2学生对田径类课程学习现状满意程度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三个因素对学习现状的影响较为明显。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有70.49%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田径类课程的现状感到满意,但仍有29.51%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学习状态,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急需正确的引导与转变。

2.3学生获得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调查结果(见表5)表明,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参加理论考核、阅读教材是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100%、100%、100%、94.26%;其次是阅读有关的田径文献资料、多媒体途径、师生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分别占37.16%、27.87%、16.67%、11.75%。师生交流和参加学术讲座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但这两项学生选择率较低,说明江苏省普通高校田径类课程传授理论知识的途径还不丰富,教师课后对学生学习的帮助还不够。

2.4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

调查结果(见表6)表明,课堂教学和参加运动技术考核无疑是学生学习田径运动技术的必经之路,选择率均为100%;而课外自练、同学帮助、教师课外辅导、参加俱乐部或兴趣组是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选择率分别为91.26%、29.26%、26.78%、21.31%;多媒体途径选择率最低,只占9.56%。

除课堂教学、运动技术考核和课外自练三种途径外,其它途径在被调查学生中的选择率均未超过30%,说明学生掌握和巩固田径运动技术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课堂和课外自练,而课后缺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缺乏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5学生常采用的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见表7)可以看出,自学法、自练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均占100%,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自评法、互评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分别占84.97%和51.64%,偶尔运用的学生分别占13.39%和38.25%,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经常运用的学生分别占16.94%和33.88%,偶尔运用的学生分别占57.10%和62.02%,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探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是现代提倡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所调查的10所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田径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有近40%的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不太感兴趣或很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有考核难度大不易过关、身体素质差学习吃力、太脏太累怕吃苦等。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田径类课程的现状表示满意,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学习现状。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理论或技术考核等,整体上看,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等,而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现代倡导的学习方法则不经常使用。

3.2对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掌握与巩固提高田径类课程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田径类课程教学时数的压缩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很难满足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提高的要求。因此,田径类课程教学应拓展多元教学渠道,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俱乐部或兴趣组、讲座、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篇12

一、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始于建国以后, 其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而不是以个体为对象, 预防医学是通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宗旨, 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 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内容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和实施卫生监督的基本训练。2005年9月, 卫生部举办了一次“公共卫生教育论坛”, 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专家就公共卫生教育展开讨论, 他们认为, 目前, 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目前, 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日益矛盾, 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师资构成不合理;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全国有6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本科教育, 每年招生规模达到6000多人, 但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去平均计算的话, 仍然显得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十分紧缺。

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本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阶段, 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院校应充分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活动, 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监督所等主要用人单位, 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动态, 对人才知识背景及结构的新要求。根据定期开展的社会需求调研, 为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做到及时反馈, 确立培养目标,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 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依据社会用人单位急需确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所学内容的多样性, 学生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 还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拓宽知识领域, 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 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 不断拓宽知识面, 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向多方面发展的潜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预防医学校内教学应该注重与校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投身到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去, 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树立起主动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他们具备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和农村宣讲课堂所学的疾病防治知识, 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分层次, 多模块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 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卫生学实验教学、生物与微生物实验教学和管理学与社会医学实验教学, 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原则。基本实验注重学生的基础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 提高型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 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医院等机构密切合作,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 2008年, 围绕汶川地震期间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校邀请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抗震救灾防疫报告会”, 通过从灾区饮水问题、食品卫生检测、垃圾处理问题以及人群免疫接种等方面, 介绍了灾区疾病防疫的工作流程和真实体会。不但提高了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外, 而且学校还可以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 增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 明确培养目标, 合理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如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等,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 培养学生具备查阅科研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或调查表、进行预实验及独立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另外, 我校还创新性开展硕士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开放科研实验, 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交流。如2008年和2009年利用暑期开展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殖毒性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 就是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动物灌胃、解剖、指标的检测等科研工作, 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 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由学生独立撰写的科研调查报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及干预效果》获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 《艾滋病知晓状况与宣教效果研究》获三等奖, 《江苏省丰县地氟病现况调查研究》获2008年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 (第5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侯淑军, 王志玉, 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0) :40-41.

[3]覃益敏, 赖振屏.浅谈公共卫生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9) :346-347.

[4]孙要武, 祁艳波, 董艳梅.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6) :2017-2018.

上一篇:精细化安全管理下一篇:音乐情感自动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