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人才(精选12篇)
社会体育人才 篇1
一、前言
为加强专业建设, 办出专业特色, 按照学院统一部署, 社会体育专业于2013年5~6月期间, 健美操、网球、跆拳道、高尔夫、器械健身五大专业方向教师共10人, 通过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 与长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健身企业的店长、部门主管、技术人员及实习生进行交流, 对健身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就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协商, 为促进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的目的。通过对健身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深层次了解, 从而明晰专业定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并最终为修订社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2.调研的主要内容。 (1) 各专业方向健身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3) 各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 (4) 企业人才招聘渠道及招聘要求; (5) 各专业方向的职业资格认证。
3.调研的主要方式。 (1) 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分别为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设置了调查问卷, 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 访谈法:通过与用人单位主管和毕业生采取小型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了解健身企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各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 (3) 照片或视频资料:本次调研中, 对本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场景和工作片段进行了拍照或视频, 作为调研论据以及专业宣传片资料。 (4) 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统计归纳调研数据和信息, 形成调研报告。
三、长沙及周边地区五大专业方向相关健身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结果
(一) 健身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器械健身俱乐部私教部门。
首先, 从主营项目来看。目前, 长沙现有30余个品牌, 近100家器械健身俱乐部, 绝大多数以传统的器械健身课程和团操课程为主营项目, 极少数俱乐部辅以美容spa、游泳、球类 (乒乓球、羽毛球) 、格斗类 (跆拳道、拳击) 、保龄球等附属营运项目, 但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健身俱乐部的附属营运项目比例较长沙高, 接近50%。因此, 今后器械健身俱乐部的综合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这些附属营运项目会越来越多见。另外, 目前,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现已出现“健身工作室”这种新型健身场所[1]。它占地仅百来平方, 是利用一些简单轻便器械强化核心躯干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预计此类健身工作室会在不久的将来悄然来到长沙。其次, 从会员的健身目的来看, 目前仍以传统的减肥、增肌、塑形为主要健身目的。今后可能会倾向于关注青少年的姿态、体型和体质状况、儿童体适能、孕产妇健身、慢性疾病康复等。最后, 今后健身俱乐部内的私教课程将会越来越细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器械健身私教, 而会延伸到瑜伽、肚皮舞、跆拳道、拳击等受欢迎的热门运动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甚至会出现上门私教服务。
2. 器械健身俱乐部团操部门。
目前, 健身俱乐部中, 团操课教练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兼职跑场教练为主导, 专职操课教练作辅助”的形式;第二种是“私教、操教二位一体”的形式, 即俱乐部团操课程全部由具有操课教学经验的器械私人教练兼任。俱乐部每天的团操课基本都在4节以上。团操课程种类繁多, 其中以动感单车、瑜伽、肚皮舞、爵士这几种最受会员欢迎。随着市场的发展, 团操课种类将越来越丰富, 必然在现有操种类别下继续发展新的操种, 比如目前有几家大型健身俱乐部便增设了莱美课程体系。
3. 跆拳道俱乐部或道馆。
现长沙有30余家较有规模的跆拳道俱乐部或道馆, 在教学设施上基本达到跆拳道的授课要求。大多开设有跆拳道礼仪、技术、品势、身体素质教学等课程, 但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 也相对枯燥,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提高会员积极性和兴趣, 今后将会开设跆拳道双节棍、跆拳道搏击操、跆拳道防身术 (主要针对女性) 等课程[2]。另外, 目前跆拳道研究人员、跆拳道教师、俱乐部教练三者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4. 网球俱乐部。
网球运动在长沙及周边地区主要以俱乐部和个人单独带班的形式存在, 俱乐部一般属于私人承包制, 对场地、员工的管理都比较松散。网球运动在长沙地区的发展受到诸多现实情况的限制, 一是集中的场地比较少, 难以开办网球俱乐部, 高昂的价格又不利于单片场地的开发;二是重大比赛开展得较少, 使得教练流失较大;三是刚步入岗位的从业人员, 综合能力较差[3]。
5. 高尔夫球会。
从2002年的青竹湖国际高尔夫球会的兴建到现在, 经过十年的发展, 湖南省共拥有6家高尔夫球场, 十多家练习场, 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8家, 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目前在中国, 公众性球场的比率相当低, 大部分球场基本属于会员制球场, 并在球场周边及球场内部建有不同规模的中高档房地产。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均收入的增加, 将带动高尔夫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高尔夫运动将逐步实现平民化。
(二) 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在各健身企业中, 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0~30岁, 学历层次大多为大专;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 (尤其是女性教练的缺口是很大的) ;销售部门 (即会籍顾问) 平均工资约为3000元, 教练部门平均工资约为5000元。
另外, 从从业人员的来源来看, 在被调研的8家器械健身俱乐部中, 本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数量占总员工数量一半以上, 尤其是长沙的中体倍力, 比例高达90%;在跆拳道和网球俱乐部内, 教练的来源大致有前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体育专业的毕业生, 以及半路自学成才者几种类型, 他们各有其优劣势。综合来看, 学生群体将是往后发展的主力军。
(三) 各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
社会体育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见表1, 但比较集中的仍然是教练岗位。职业岗位能力亦主要集中在专业运动技术和技能、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三大方面。以高尔夫球童岗位为例,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以及每项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具体见表2。
(四) 健身企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目前, 各专业方向相关健身企业是通过网络招聘、参加人才交流会、到学校开招聘会、朋友介绍等方式作为它的主要招聘渠道。其中, 健美操、跆拳道和器械健身专业方向的健身企业比较青睐与高校联系, 招聘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而目前长沙及周边地区的网球行业则主要通过朋友转介作为它招聘教练的渠道。
随着各家健身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企业越来越重视适合自身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职业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保证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的驱动下, 校企双方就有了联合办班的意向。比如此次调研我们便与华南区中体倍力总经理初步达成了以“中体倍力订单班”的形式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意向。
(五) 健身企业对社体专业学生的招聘要求
1. 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运动技术技能, 是一名优秀教练的基本功。这在健美操、网球、跆拳道专业方向显得尤为突出。在此需要提到的是, 企业比较认可的有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亚洲体适能证等职业资格证书;高尔夫行业中, 比较通用的有中、高级高尔夫教练证, 但这些并不是企业招聘人员的必需条件。但是, 跆拳道专业则要求教练必须具备黑带的段位证及裁判证, 方可上岗。
2. 职业形象:
要求从业人员在形象、气质上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赢得会员的认可。这在器械健身、健美操、高尔夫教练这几个岗位表现得尤为突出。
3. 销售能力:
企业要生存, 要发展, 必须靠业绩, 靠经济效益。因此各健身企业都重视员工的营销和销售能力。
4. 服务意识:
即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会员健身过程中, 要善于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会员进行有效沟通。
四、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 校企紧密合作, 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
即第一学期初, 在不选定专业方向的前提下, 所有学生均进入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会、跆拳道馆、网球俱乐部等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为期一周的职业认知见习, 以了解具体职业岗位群和就业环境。同时, 健美操、网球、跆拳道、高尔夫等专选课均作为普修课程开设;并利用各专业方向社团建设, 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爱好, 逐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第二学期, 学生选定专业方向后, 再次进入相关实训基地完成为期一周的轮岗见习, 熟悉健身指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在第三、四学期中, 每1~2个月为学生安排一次健身俱乐部的见习, 观看各专业方向健身教练的实际上课情况, 获取感性认识, 以促进学生掌握健身指导职业岗位技能。最后五、六学期仍然是顶岗实习。
(二) 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
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 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打造人才。比如我们马上要实施的是“中体倍力订单班”, 在此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与其他专业方向对应健身企业实施订单培养。
(三) 调整各专业方向课程, 并使专选课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保持一致
1. 器械健身方向:
(1) 为迎合市场需要, 增设《动感单车》课程; (2) 因健身俱乐部内常有外籍会员健身, 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增设《健身俱乐部英语》课程; (3) 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健身俱乐部会籍顾问的模拟教学, 让学生多进行营销实践, 增设《健身俱乐期部营销案例分析》课程。
2. 健美操方向:
(1) 为迎合市场需要, 增设《瑜伽》和《动感单车》课程; (2) 《现代舞》课程内容中增加肚皮舞、民族舞、广场舞等特色操课的内容。
3. 跆拳道方向:
专选课教学内容中增设跆拳道双节棍、跆拳道搏击操、跆拳道防身术等项目, 以利于本专业毕业生在行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先机。
4. 高尔夫方向:
增设《高尔夫礼仪》课程。
(四) 其他建议
由于今后器械健身俱乐部的综合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这必然要求学生以后能够一专多能。因此, 在选定各专业方向的基础上, 开设第二专选是必要的。例如, 以器械健身为第一专选, 将网球作为第二专选。
参考文献
[1]王刚军.健身产业业态的产业升级——中国式健身工作室运营前景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
[2]钟惠民, 李光.长沙市跆拳道俱乐部成员练习状况及学习效果探析[J].科教导刊, 2011, (2) .
[3]易润勇.湖南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3) .
社会体育人才 篇2
就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我国在进行社会体育人才资源时并没有认识到个体和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人才群体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影响了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整体效益。个体资源是整体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人们必须要求认识到人才结构调整的.问题,以此彰显和发挥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及功能[2]。但是我国在开发过程中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影响了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员结构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包括培训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法的选择以及质量和数量的控制等,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校企互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篇3
关键词:校企互动 人才培养 双赢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3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职能范围也有了较大的扩展。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 而且应该与时代同步,与社会结合,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作为与企业联系紧密的工科类院校,校企联合、互动,使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得到最佳互补、配置和共享,同时,高校与企业合作也是高校与企业自身各自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都具有推动力。
河北科技大学在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探索。轻化专业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公司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1 建立实习基地,与成功人士对话
为了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企业需要,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增强对企业的适应性,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期间,我们会安排认识实习、设备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解决“实习难”的困扰,筛选本行业的优秀企业,双方本着友好相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建设轻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培训员工,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企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和便利,协助学校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并根据需要,将该专业学生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学习和锻炼。企业提供适当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实习指导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职业特色、对口企业的部门构成和职能、工作流程、岗位技能等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到工厂实地参观实习外,我们还聘请企业老总、技术人员、优秀学长、本行业成功人士等来校进行讲座、交流、招聘等活动。同学们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工作状态、技术水平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交流十分踊跃。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了更明确的认识,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创业的激情,达到了在课堂上所无法收到的效果。
2 根据企业需求筛选课题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技术困扰,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需求。将科研课题的来源推至生产一线,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探索,部分课题进入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毕业选题,又有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实现双赢。有些课题需要学生们到工厂实地去完成,既锻炼了学生,完成毕业环节,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了传统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通过实地工作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当中,极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生提前感受了工作氛围,掌握了工作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而企业在学生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同时通过观察,也发现了人才,有些同学在工作中的表现比较突出,被企业看中,以优惠条件被企业留用。学生找到合意的工作,企业发现自己满意的人才,真正达到了校企双赢。近几年,我们专业学生的毕业环节,各类科研课题已经占到所有毕业设计(论文)的85%以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对于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科研价值的课题,本专业的教师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省、市、校)课题,成果显著。在各级财政的资助下,研究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取得成效。先后有多名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取得不错成绩。
3 从实际中攫取教学素材
由于轻化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色,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发现,单纯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授还远远不够。由于实习和实践的时间短,机会较少,有些内容讲授起来难度较大,不够直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也不断应用到教学中。但一些影像资料时间比较长了,内容老化,不能够体现现在的技术、设备特色。老师们就到企业现场录制视频影像资料,弥补现有资料的不足,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实际,直观易懂,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与企业的接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在进入工厂后,不能很快适应工厂的节奏,动手能力还有欠缺。例如,打小样是作为本专业的技术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涉及到染色基本工艺和测色配色的知识,涉及到两门课程,是一项综合技能,在我们的原来的实验课程中没有专门安排。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熟悉工厂基本的小样流程,我们增设了两个星期的染色技能训练的课程。由工厂提供色样,按照工厂实际打样的流程,提供三原色,由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色样的颜色特点,设计染色处方,并运用测色配色的知识,不断通过实验调节染色处方,直到颜色符合规定色样。通过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他们很快地适应工作,很有帮助,也令企业受益。
5 丰富个性化教育手段
为了建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在大四第七学期安排了为期6周的个性化教育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设定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项目,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我们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取向到相关企业一线去顶岗实习,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发展状况。在这个阶段,许多同学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实践当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使得他们在回到学校以后,学习知识变得主动、积极。有些同学在选择毕业课题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签约企业关联比较密切的方向,把企业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因为有方向,有目标,在完成毕业课题时,学生们积极性会比较高,干劲十足,效果理想。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育手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但只靠高校是无法培养出能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通过校企互动联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能给高校培养人才机制起到补充作用,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又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输送人才。所以,高校和企业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是互为补充的,他们之间的完美合作将为培养新型人才带来便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人才 篇4
社会化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大众健身活动和消费市场中的体育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社会经济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迅速发展,必然对与之相适应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带来极大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养高级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谨从综合院校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情况出发,以探求合理的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模式。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法研究中采用了追踪、访谈、访问调查、观察和成果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
3.1.1 国外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情况
据文献介绍,在国外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中,除了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专业外,设立类似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有关专业较为普遍。日本24所国立、私立大学设立了研究生和本、专科办学层次,培养社会体育高级专门人才,还有40余所与体育、健康相关的专门学校,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初级人才。美国100多所体育院、系中半数以上有类似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在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中,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设置。有些体育院校中,社会体育已经成为重点专业。据了解,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较高和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人才较早,现在大多数对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和经营性体育场所,都是由接受过社会体育或类似专业培养的专门人员从事健身指导等专职服务工作。
3.1.2 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情况
我国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探索始于1993年,1994年经批准为试办本科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1998-2008年全国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猛涨,达到了200家左右,而且这一数字还将增长。资料显示,在这些高校中,多数是综合性院校,而且除了医学类和体育专业院校专业特色突出,办学更加趋向本专业化之外,其他类型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大多专业设置比较宽泛。同时,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15年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等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
3.2 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定位的思考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者的问题。马维平等人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目前高校目标定位所确定的课程和就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才,论知识掌握比不上体育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专业学生,更比不上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论技术比不上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王树宏的研究认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其服务领域与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专业有很大的交叉,一些院校的体育专业下设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又与体育新闻专业服务领域交叉。而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胜任健身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定位非常全面的描述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同方向和这些方向所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素质要求,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确定了宏观的大方向。我们在制定各个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时首先要参照这一宏观指导性意见,进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本学校、本地区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大环境。
3.3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3.3.1 我国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就业的基本方向分析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国家体委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规划和要求,我国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有长期稳定需求的工作岗位主要应该有:各种社会体育的组织或机构;按规定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机关团体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人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产业经营场所;各级各类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四类。上述岗位均要求配备有较高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员。
3.3.2 我国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就业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在群众性健身领域中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也没有相关政策做保证,这就没能给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明确的就业岗位,而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服务领域还是在体育产业领域。但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不足以吸收太多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与就业市场需求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增大了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教育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社会体育大环境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密切相关,多数人从意识、习惯上还没有完全接受投资健身、没有接受到健身场所就业。同时由于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对各级各类学校配齐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将使这一形势延续几年,但教师资格的限制成为不利因素,就业往往滞后。伴随体育健身经营场所的不断发展并被人们接受,这一形势会有所转变,就业主流将随之转变。地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左右着实际就业形势。
3.4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构思与实践
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实践中应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核心职能与根本使命,并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核心问题,不断探索,结合当前办社会体育专业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的实际,逐步形成“以体育学为主体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建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3.4.1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建大人文学科群体系,奠定学科发展基石
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是综合院校培养高质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素质是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发展和理论向应用转化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的学科平台,是培养专业与学科特色、塑造复合型人才的基石。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人的社会属性。从一定意义讲,体育学、人文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是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院校在与社会体育专业所涉及的各人文学科母学科上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设立大人文学科群体系,树立共建意识将极大的有利于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加强社会体育学的研究,拓展社会体育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对社会体育学的继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4.2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平台,形成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支撑
合理、科学、富有特色的课程平台,是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支撑。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围绕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交互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将课程划分成模块并分由不同院系、专业负责,然后协同完成课程建设。针对人才培养总体框架,确定主、辅修课程。主修课程是指对学生所属专业规定修读的课程,是对某一专业学生的统一要求;辅修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个或两个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体现一定程度上人才的分流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面。
在主辅修基础上,各人文学科专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建立完全学分制的开放选课系统与互认学分机制,设立旨在体现学生个性,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体等综合知识的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任选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这种课程体系既给予学生一定相对系统的专业外知识与技能,又增强了学生在复合型、实用性方面的竞争力。
3.5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构建“产学研”结合基地,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办学能力
3.5.1“产学研”结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选择该模式的原因
面向21世纪的高级社会体育人才应是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专门人才,应具备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运用规范的体育语言和各种体育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市场开拓及应变能力;具备占领现代体育科技发展前沿的意识和能力。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提升办学能力、满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大学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可成就未来的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环节的组织尚不成熟,尤其是实习基地不成型、不固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信息反馈,这影响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同时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为社区体育服务的管理经营和技术人员,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实习基地既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将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3.5.2 实践中心建设探索
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培养全过程、全开放型的校内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市场、环境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可亲身体验的体育实践环境并贯穿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实践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特色性,以建成适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目标。
第一,结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为了促进青少年参与健身和提高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工作顺利开展而在全国各级别学校与体育运动学校设立的指导、管理机构,而且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的实际职能。青少年俱乐部的建设基本任务在于“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并向其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高校成立青少年俱乐部服务师生并辐射社会将极大促进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结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建立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俱乐部经营管理实践基地,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在专职教师指导下进行健身指导的实践机会,学生按专业要求,分别对体育锻炼方法、体育保健指导、医学监督、锻炼计划制定、健康测定评价、体质测定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实践性的指导。然后分配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俱乐部的学员进行健身的实践性指导,并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青少年俱乐部的建设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产业运营的性质,其运行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好的机会,学生将参与到俱乐部的经营与运行过程。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构建全天候、开放型的校内实践基地,通过让学生参与参与俱乐部的实际经营与管理,培养体育经营能力、管理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综合素养,为毕业后能够自己参与或独立经营体育俱乐部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入实践中心学习,按照自己兴趣与目标进入不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小组,进行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健身指导、经营管理),实践科目结合体育经营管理实际需求展开,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素质和能力。
第二,结合实践基地建设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研究中心。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研究中心是在实践基地基础上建立的,为教师提供接触社会体育健身指导第一线的机会,发现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和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产学研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群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俱乐部的运行和管理。通过研究中心的建立,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专业内容选择与市场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学生通过对实际工作的研究,初步了解未来体育健身市场的状况,学习市场研究方法,并为完成学位论文研究提供素材,为就业打下基础。
第三,体育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心的建设。从当前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教育实习在现阶段仍应该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心的建设将遵循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本科专业4年教学计划并结合社会体育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教育实习中有限的时间资源,做好实习准备,努力拓宽教育实习模式,制定实习方案,确定实习内容,建设实习基地,提高实习效果。该中心职能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校内教学实践的事实与管理,即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教学实践,由选拔的优秀导师手把手的教,学生面对面的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教学实践知识与能力,初步规范其教学理念和行为。第二个层面是联系社会上的实践单位,并管理校外教学实习,由导师定期对校外实践进行监督和评定,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辅助各实践中心,使之更结合实际,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和体育企业、学校与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和体育企业以及作为实习基地的兄弟学校可以对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联合培养,由双方共同认定实习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知识进行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会纳入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统一安排和评价。实习的内容针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参与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等实践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满足学生不同需要,使学生不仅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而且能适应当今社会体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为重要的一课。
4 结论与建议
(1)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建设尚待不断改进与完善。
(2)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并不理想,而且与该专业建设之处的预期有很大差距,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仍占据主要部分。
(3)综合性院校由于在各人文学科母学科的优势显而易见,如果管理到位、教学严谨,其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必将更有优势。构建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平台与课程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将极大地发挥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大力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4)打造社会体育专业“产学研”实践中心,将极大地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5)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成立体育文化公司,更进一步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课题组.建设和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是21世纪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75-82.
[2]程杰,等.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38-41.
[3]马维平,等.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4):71-73.
[4]王树宏,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3):135-139.
[5]姚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90-93.
[6]李实,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18-20.
[7]周田敬,等.对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6):46-48.
社会工作人才 篇5
调研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要求,并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我党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新的里程碑,预示着社会工作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既是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极大鼓舞,对社会工作的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在我国,社会工作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从中央到地方,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意见和经验做法。从我县的现实情况来看,与全国、全省的情况相似,我县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少数社会组织来承担的,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还比较狭窄,总体上还处于非专业化、低组织化状态,社会工作人才尚未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进入人们的视野,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培养工作还未真正启动。因此,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为掌握我县社会工作情况,找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问题,研究探讨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笔者对我县社会工作状况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指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一、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内涵界定
研究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根据有关资料,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 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
鉴于上述定义所指社会工作是“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人才是“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而我县尚未形成身份与岗位界定明确、相对独立地从事专门性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此,本文中所指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包括在机关部门、社会团体、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区和中介机构中直接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这些组织的负责人。
二、我县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我县社会工作概况
多年来,我县的社会工作基本上由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妇联、团委、残联、总工会、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为主,少量社会组织参与为辅来完成,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加强。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制度、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方面展开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功地实施了以“五险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大力发展。广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深入实施了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按照预定的计划有序进行。三是优抚安置措施进一步落实。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安置率都达到百分之百;及时调整了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自然增长的标准,落实了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修建房的经费保障。四是医疗服务工作全面开展。积极组织医疗卫生工作者进社区、进农村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健康体检、宣传活动;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五是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以整合 和扩充各类教育资源为抓手,基本建成了以县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各社区(村)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六是弱势群体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实施了“春蕾计划”,积极开展下岗女工和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并通过在各乡镇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此外,司法矫治、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也为我县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状况
根据本次调研中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我们对我县目前从事社会工作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人才数量:总人数为5238人,具有一定规模,但除居委会、村委会外,基本上是兼职人员。借鉴美国等国际经验,职业化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应占人口的千分之二,以此推算,我县需要1240人。但我县具有社会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兼职心理咨询教师等)仅378名,仅为国际标准30.5%,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化人员就更少,并且其中尚无一人为注册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见图1)
2、人才分布的领域:目前从事社会福利的26人,社会救助的77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建设的862人,社会慈善的4人,殡葬服务的37人,教育辅导的333人,优抚安置的11人,医疗卫生的553人,青少年事务的11人,就业服务的101人,司法矫治的117人。其中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别占2%和11%,社区占了16%,司法部门占了2%。从中可以看出,社区、司法和青少年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见图2)
3、专业技术水平:初级职称为2058人,占39.3%;中级职称的为1690人,占32.3%;取得高级职称的只有320人,只占6.1%;无职称人员为1170人,达到22.3%。很显然,中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见图3)
4、学历构成: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人才中,参加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短期培训的为2895人,占55%。学历情况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2417人,占46%;高中文化程度1892人,占36%;大专及以上学历为929人,占18%,因此,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了绝大部分,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严重缺乏。(见图4)
5、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有1268人,占23.8%;31—45岁的有2552人,占47.9%;45岁以上的有1508人,占28.3%。总体上结构基本合理,但年轻的人才比例偏低,说明在就业选择上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见图5)
具有职业资格职31%无职业资格69%
图表 1专兼职分布图
青少年服务0.21%社区16%卫生11%民政2%其他68%
图表 2所在领域分布图
司法2%
高级6%无职称22%中级32%
初级39%图表 3技术职称分布图
图表 4学历分布图
45岁以上28%30岁以下24%31-45岁48%
图表 5年龄分布图
综上分析,我们对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人才数量不足,专业人才奇缺,注册专业人才为零;人才技术水平不高,中 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不充裕;年轻的社会工作人才数量不多。
(三)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对照六中全会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我县在该项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社会工作的思想认识还比较滞后。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开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社会工作”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概念,尽管,此前我们也有“社会工作”一词,但并没有成为职业术语、专业术语。在我国,这项工作还主要依附于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还在研究起步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被调查对象,还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内涵、意义、作用,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范围等方面,都还不甚了解,少数人甚至一无所知。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一工作的考虑较少,缺少思路和措施。因此,在认识上与中央的要求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是做好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障碍。
2、缺乏有力的社会工作组织保障。多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社会工作在部门工作中,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作为一项专门性的工作来看待,并且往往表现出临时性、阶段性的特点,缺乏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主要原因之一是,从县级层面到各有关部门,都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长兴社会工作协会等。组织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整个工作处于一种不稳定、不经常的状态,而且社会服务工作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方面,基本处于缺乏管理的局面,新的人才得不到开发引进,现有的人才得不到培训提高,人才的数量得不到充实,综合素质不能稳步提高等问题的存在,障碍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3、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尚未形成。从数量上来看,我县在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妇联、团委、残联、总工会、司法和社区等部门和单位从事社会工作的总人数有5328多人,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即可看出,目前我县的社会工作从业队伍中存在着专职人数极其匮乏、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职称总体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特别是经过系统培训和专业资格考试认证,取得合格证书的,还在零起点上。从教育培训角度来说,我县更是十分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社会工作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迟缓。这种队伍状况,与社会服务的需求和高质量的标准,显得十分薄弱和不相适应。
4、社会工作从业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全社会还没有对社会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不是更多地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宽广领域去诠释社会工作,而是片面地认为社会工作工作属于民政部门的服务性工作。社会工作的职业准入没有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的资质、职业道德没有统一的制度体系,职业的通用性、公正性、权威性不强。目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从招聘性质看,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事业编制,一类是合同聘用制。属于合同聘用制的,应聘的大都是体制外的,而已经在编的一般都不会再应聘这份工作。从待遇来看,社会工作者一般月收入在1000—1500元左右,也有比较高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因此,总体上,社会工作者还没有统一的薪酬制度,没有统一的资格准入制度,没有相关的工作激励制度,客观上还存在编制问题,社会工作者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和提高,大家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还较低,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的积极性和任务的稳定性,有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正在流失。
三、加强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发展社会工作,而发展社会工作关键又在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是要靠人去做的,有了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才能做好高素质的社会工作;有了相当规模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能使社会工作担负重大的社会任务。针对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条件下,我县要造就一支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我们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创造适合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正确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扩大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增强全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同感和社会工作人才自身的光荣感,对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要在电视、报纸和政府网站开辟专栏,采取知识讲座、系列报道、公众论坛等形式,大力宣传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广泛宣传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是哪些,主要对象是哪些;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努力把人才发展环境同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大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创造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目前在社会工作领域,政府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由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队伍来承担全部社会工作,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因此要强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理解社会工作理念,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只有当领导干部掌握了社会工作知识,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了社会工作以后,才能实现六中全会提出的“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因此,要以开设专题培训班、把社会工作知识纳入各期主体培训班主要内容,并采取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社会工作的能力,为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把握方向,做出科学决策。三是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宣传。要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宣传社会工作的内涵、范围和做好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宣传全国、省、市、县陆续出台的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工作措施。通过宣传,使社会工作人才进一步了解自身工作的性质、定位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提升素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合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的作用发挥,要以政府主导、社团运作、社会各界共建的思路,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壮大,推进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一是整合有关部门力量。要围绕六中全会“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议县委 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和宏观指导;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积极协调好人事、民政、劳动、卫生、教育、司法、残联、街道社区和工青团妇等有关单位,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库,夯实工作基础,并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思路、办法和途径,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民政、劳动部门作为骨干力量,加强与社会工作人才的日常性联系和工作指导,切实做好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和水平等级的认定工作。二是发起成立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主要由政府、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供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团体主要承担政府赋予的部分具体职能,架构起政府与社会工作人才的桥梁。要提高社会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当前要以民政、劳动、人事部门为依托,建立县社会工作协会,明确协会宗旨、主要工作职责和基本任务,加强对现有社会工作机构的注册登记、资质评估、年审和职业培训、职业推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工活动,提高社工的组织化程度,指导和带动全县社会工作发展。三是设置专门科室管理社工人才。借鉴律师、审计师的职业方式,在县人才交流中心设置社工资源配置科,对我县各地各行业根据发展需要推荐合适的工作者人选。人才交流中心对已取得社工资格,具有职业准入条件的社会工作者,接受其人事档案的管理,有关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职业特点自主选择社会工作,其职业待遇、职业保障及其工作任务等,可以委托社工资源配置科与相关单位签约,也可以自己直接与应聘单位签约,明确工作性质、报酬及其相关权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优秀社会工作者脱颖而出。四是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社工组织。要以县社会工作协会为龙头,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注册成立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如司法社工、教育社工、医务社工、社会行为矫治社工、青少年工作社工等等,逐步形成覆盖面各领域的社会工作网络。通过社会工作协会加强与各社会服务机构的协作联系,促进社会工作在各领域的蓬勃开展。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整体素质。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育培训是培养造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手段,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举措。一是制定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适应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的状况,结合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在具体工作中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同步考虑、同步推进、同步考核。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培训。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四类岗位:民政、劳动、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公务员岗位;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等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社区居委会。目前社会工作人员组成中大部分是兼职社会工作者,少部分是专职社会工作者,因此,教育培训也要分清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方面,对热心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工作者和志愿者,要通过培训,掌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针政策和实务基础,以适应开展相关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另一方面,对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除了加强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外,还要分别强化行业业务培训,以适应不同行业部门的特点和要求。如教育社工、医疗社工、司法社工、社区工作者等,都要在具有社工共性素质的基础上分别掌握各行业的特殊技能。三是启动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利用省内外高校和县人才培训中心、人事培训考试中心阵地,积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人士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对照人事部、民政部出台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条件,对经考核合格的从事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和社会人士进行认证和注册,逐步建立拥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
4、探索人才使用机制,拓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平台。人才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发展空间有多大,是能否有效集聚人才、推进工作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全国有130多个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大专专业,培养社会工作者人才。按照每个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生40人计算,每年应该至少有4000名社会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90%以上流向非本专业岗位;上海市近1800万人口中社会工作人才只有3000名,其中注册登记的仅727名,这些都说明社会工作人才的岗位选择余地不大,发展平台不宽。因此,建议我县尽快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社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明确一批社会工作岗位。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对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公益性服务类事业单位、社区中的工作岗位要进行认真甄别,究竟是社会工作岗位,还是行政事业工作岗位,首先加以明确。增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社区、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组织中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社会工作人员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后,可应聘这些岗位。另外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领域,适时增设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二是拓宽社会工作领域。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建议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社工数量,在每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招收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录用、聘任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支持民间社工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可先在街道进行试点工作,分别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帮教刑释人员等社工服务项目进行招标,通过“购买服务”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社会工作的新机制,不断拓宽社工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各领域社会工作的空间。三是设立社会工作见习岗位。在街道社区和有关社会服务管理部门设立社会工作见习岗位,为新引进的社会工作类大中专毕业生、新招考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和胜任专业岗位工作。主管社会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要尽量录用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社会体育人才 篇6
关键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竞技人才 体育人才
从发展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举国体制”具有优势,但是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来看,存在很多问题:运动员出路不畅;国家后备人才匮乏等等;“体教结合”、“教体结合”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重新提出。1986年11月11日,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这个通知更加明确了课余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一)三级训练体制下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举国体制”为我国建国初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形成的,即以体委负责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中心来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培养,然后输送到各省或军队,最后输送到国家队,这就是称之为的“三级训练体制”。三级训练体制使我国这样一个体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在短短20年中跻身于世界体育三强。
(二)“体教结合”的形成与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为弥补“三级训练体制”的漏洞,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高校办队相继实现“体教结合”。但是其做法和观点都是从竞技体育的目标价值观出发,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使学训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
(三)“教体结合”的形成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通过教育系统建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实现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模式称为 “教体结合”。从学校入手,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但是没有被真正贯彻落实。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前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活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教会学校,已经拥有近百年历史。
建国后,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到有序的发展过程。1949年到1956年,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初步形成。这一时期,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以大学为主,重视大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等。
1957年到1965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自然灾害,大学竞技体育比较分散,但主要还是以学校间的比赛为主。在1966到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体育严重倒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停滞不前。1966到1972年学校课余体育遭遇破坏最为严重,1973年后略有调整,但是仍然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大学课余体育训练进一步走向正轨。
(二)20世纪 80年代后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政府也相应地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985年,原国家体委鼓励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并且提出,退役运动员或在职教练凡是考上北京、上海、天津或其他大专院校可以保留原职,凡是未取得大专学历的不得任命优秀教练员。由此可见,学校课余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
三、通过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必要性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模式构建。
运动员通常需要经过7.6—11.2年的训练才能达到经济能力顶峰。然而,在基础训练阶段运动员年龄大约为11-17岁,因此在运动员达到竞技能力最高水平是大约为18.6-28.2岁,这与我国大学的年龄相吻合。
因此,通过学校系统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人才并不存在任何年龄障碍。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对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南开大学办高水平女排在比赛中常常夺取优异成绩,他们学校即采取每天上课和训练时间均等分配,寒暑假集中训练的方法,文化课采取单独编班授课和其他专业学生一起上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保证了文化课水平,而且运动成绩也桀骜不驯。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是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当然也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与运动员是否全面发展有直接关系。
1.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是积极的、乐观的,虽然经历过多次挫折和失败,但它坚强地走下来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始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将迈向新的阶梯。
3.对于外国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有效地利用。
(二)建议。1.建议政府及学校能够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资金的投入,完善大学生校内管理机制;2.建议完善教育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试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要求[J].体育科学,2006.
[3]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4]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活动文化汇编(1982—198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5]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2008[J].体育与科学,2010.
社会体育人才 篇7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需要导致了所有物品和服务的商业化,在迅速膨胀的中国体育市场上,开发运动员商业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随着奥运会冠军的涌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挖掘,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应当赋予优秀运动员商业操作新的内容,通过合理适当的开发和商业运作,实现运动员商业价值效益的最大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国内外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的包装。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于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包装的相关的文献。
走访调查法:通过对体育人才个体资料对体育人才采访的视频资料的网络搜查以及面对面交流,对所观察现象进行总结。
3、分析与讨论
3.1、现阶段体育传媒包装效应的现状
体育传媒的包装涉及到各个领域,如今随着体育传媒的不断多元化,也使得体育传媒的包装效应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和发展。体育传媒所起到的包装效应主要体现在推广上,最为广泛的是对于赛事和体育产业的推广以及其他产业结合体育产业的推广。然而以上所说的体育传媒包装效应的体现,在我国对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而言也只是针对于那些经过市场化运作的赛事和在大型赛事上取得过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以及国家表彰评选出的全民健身先进个人而已。因此现阶段体育传媒包装效应所涉及到的仅仅只是带来市场效益的,以及具有极大地市场潜力的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而言则只能等到这种契机的出现才能得到体育传媒包装的机会。
3.2、体育人才的定义
体育人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体育运动员中的体育人才,大众普遍将其称之为优秀运动员。当然,在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的制度下发展体育的国家,职业体育运动员的体育人才就不仅仅局限于职业化了的项目,其还包括所有奥运会所设置的比赛项目和国家运动会比赛项目。
3.3、体育传媒包装体育人才的方式
新闻报道和采访:体育新闻是传播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张扬人类向自身的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的至善至美的一种人文精神。自体育新闻出现以后,体育新闻报道和采访便成为了体育传媒包装体育人才的鼻祖。对于体育人才的包装体育新闻报道和采访主要以体育赛事报道、体育人才专访报道、体育评论报道为主。
赛事转播:20世纪初期,人们所享受的到的赛事转播并非视觉上,而是通过广播信号。体育赛事的转播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英国,电视转播被第一次应用于足球。如今,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仅仅是对体育赛事单纯的转播与重播,广播电视和网络体育传媒更多的采用赛事集锦、专业体育栏目和综合性栏目的制作来包装体育人才,使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的包装发展到了各个领域。还有广告宣传。
3.4、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包装效应的优势
吸引关注度,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如今,体育传媒的包装对于体育人才已经成为吸关注度的最佳手段,它不仅仅通过自身的特点实现了普通传媒对于体育人才的包装效果,更在时间和空间上为体育人在空间上才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体育传媒的包装对体育人才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规范个人行为,提升思想境界:体育传媒对于形象的包装而言是在其诞生发展过程中便形成了的。通过体育传媒推广和开发体育人才的价值功能就在于把其个人行为表层的涵宣传给大众,并发体育人才的个人模范作用的力量,在体育人才个人行为的熏陶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使其社会活动逐步纳入文明的轨道。
体育人才收入增加:体育传媒的包装使得体育人才的收入不断增加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话题,可以说在不是以“举国体制”下发展的体育人才其主要收入就是赛事奖励和赞助收入。然而体育人才的收入的增加对于“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人才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4、结论
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的包装随着体育传媒的不断发展其包装效果将会不断升级。虽然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的包装尤其自身的劣势,但我们不能因此泯灭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包装为体育事业所带来的巨大优势。通过对于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包装效应的研究,充分体现出了现阶段体育传媒对体育人才的包装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人才 篇8
1 体育经济下社会体育专业面临的新挑战
翻阅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体育经济最先产生于英国,随后迅速在西方发达国家内得到普遍发展。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体育经济规模均已达到百亿美元以上,而美国的体育经济规模更是早已跨越了千亿美元的门槛,对美国的经济贡献率已高达11%,由此可见体育经济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虽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各体育项目在单项世锦赛、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并且接连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明星运动员。同时,在大众体育推广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社区中心公园随处可见正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人们的健身热情空前高涨。由此带动了我国体育经济随着体育产业的繁荣而呈现蓬勃迅猛发展的势头。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对于体育人才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全面健身活动的体育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该主动出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勇于接受挑战,及时调整专业培养人才思路,对现有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三点:
1.1 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社会体育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满足广大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而新增设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教育部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较为宽泛,仅要求培养出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人才,对于进一步的细化要求并未给出。由于没有明晰的培养目标,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仅具理论高度,但具体内容模糊不清,课程设置上只追求广度不追求深度,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通病。由此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比不上高校其他传统专业学生,专业技术比不上运动训练等专业体育学科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形势严重脱节,更遑论是否能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经济形势紧密联系起来,认清当前经济需求,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既了解体育运动特点与相关技能,又能够兼具组织、经营管理知识的满足当前经济需要的能够服务于全民健身活动的体育专业技能型人才。
1.2 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
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学生具备熟练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在体育经济环境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比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的本质所在。但是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内容却与体育教育专业所学课程如出一辙且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还需兼顾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严重的挤占了专项技能课程的授课时数,这就直接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出现专项技能偏低的情况。
然而现实经济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健身技能咨询或进入健身俱乐部从事相关工作,这就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项技能才能够满足现实要求。因此,各高校应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与专项技能比翼齐飞,才能顺应现实经济形势,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3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随着体育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书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论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形势的现实需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精通体育知识与发展规律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而要达成这一要求,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积累知识时,不仅要夯实自身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实践反向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达到积累实践经验,锻炼自身实践能力的目的。
面对以上新经济形势所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各高校应尽快进行社会体育专业改革,优化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抓住体育经济高速发展机遇,切实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2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2.1 明确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定位
在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在立足于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规范与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形势,以当前现实经济需求为导向,明晰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转向商业体育服务范畴。
同时,面对当前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健身俱乐部等场所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培养既了解体育运动特点与相关技能,又能够兼具组织、经营管理知识的体育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社会体育专业做到与社会经济现实接轨,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当前形势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2.2 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社会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安排缺乏本专业特色以及课时分配不当的问题,各高校应加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以及就业方向等因素,合理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应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其次,要保证专业技能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授课质量。在确保教育部相关课程授课时数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专业课授课时数并将专业课内容细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以及专业实践课三个模块,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借由各类专业课从不同侧重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素养、强化专业知识以及提高体育专项水平。最后,丰富选修课内容。将选修课划分为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其中对于专业选修课应该定位为对学生专业课中所学技能的再提高,而跨专业选修课则应立足于着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2.3 提高实践能力,建立教学基地
当前经济环境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技能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用水平的高低离不开学习过程中的日积月累。为此各高校应完善自身硬件条件,着力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如:联系体育场馆,通过工作人员介绍或是直接以志愿者的方式参与赛事或是文体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去,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及实践能力。也可以与中医医院中推拿科或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合作,由其提供时间和场地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观摩康复治疗全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学生可以将医院或康复机构作为实践基地,以实习生的形式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学校还可以根据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自行投资建设一些相应的模拟设施。通过将校外与校内的资源的充分运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摘要: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虽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增长速度惊人。体育经济的发展也给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 培养出既了解体育运动特点与相关技能, 又能够兼具组织、经营管理知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已成当务之急。文章针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体育经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戴蓬勃.浅析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J].教育研究, 2009 (01) .
[2]林显鹏.体育场馆建设在促进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城市观察, 2010 (6) .
[3]白光斌.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9 (1) .
社会体育人才 篇9
原国家教委于1994年批准新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试办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二十年来, 该专业的发展与研究取得不少的成就。但今天社会体育专业的中专业定位笼统、课程体系繁杂、专业教育理念滞后、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如何吸取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经验, 如何抓住“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 探索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真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断解决制约专业发展瓶颈的各种问题,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外职业教育中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的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能力目标的实施和评价。如北美CBE (能力本位模块课程) 模式、德国双元制核心阶梯式课程模式、美国生涯技术教育职业群课程模式等。在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及其社体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多向的、灵活的。如日本体育大学开设的终身体育、户外体育和社会教育主要培养社会体育助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与娱乐学院相关专业主要培养休闲服务业专业人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体育教育与娱乐中心培养能在运动与休闲中心从事计划、管理、营销、咨询等工作的人员。因此。它们在人才规格的要求上体现出为了适应社会某一方面的需求而输送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决定课程体系, 故其课程的开设也较灵活, 在围绕“社会体育”这一主题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 开设针对性强和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如日本体育大学开设了“职业病治疗”, 日本大阪体育大学开设了“职工体育经营学”等等。从国外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中可以发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多元化, 专业发展应适应社会的需求, 课程体系构建应针对市场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具有区域特色、前瞻性和灵活性。
2 国内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目前, 对于本科层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多, 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这一研究主要是横向比较, 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不同院校之间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典型院校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来发现各自的差异、区别或优势;另一方面是国内外之间的比较, 也主要比较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差异, 但是落脚点不在于发现差异, 还在于借鉴他人成功的办学经验。
二是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及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如刘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等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 对人才的定位、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三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研究。如王爱丰提出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借鉴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没有脱离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影响, 因而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和能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培养模式。而且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不多, 时间也不长。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下, 近几年有学者对这一课题开始进行关注,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必要性研究;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研究, 如房强等的《高职高专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1”培养模式为例》。
总的来说,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 研究的深度也很不够, 需要广大学者去认真地思考其专业发展、人才定位、课程体系等问题, 去探索与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相适应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体育专业成立至今一直有一些阻碍专业发展的办学困惑没有解决, 对一些办学的理念、目标、模式和规格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没有形成清晰明了的认识, 时时遇到培养模式模糊、培养目标动摇、教学规格不一、就业渠道不畅、学生思想波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严重阻碍专业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1]而且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不够丰富, 管理类的指导员相对较多, 而目前紧缺指导类社体人员。因此,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有必要探索能培养受社会真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切实培养能指导社会体育活动, 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和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3.2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针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滞后、课程内容呆板等问题,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导下, 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角度出发, 以就业为导向, 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清晰而稳定, 即为培养社会体育发展真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服务人才, 为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循环的具体人才培养过程。
3.2.1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服务人才, 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今天的社会体育需要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能力的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为培养服务型人才, 但这一说法太泛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为了使定位更准确, 培养目标更明确, 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结合区域特色、依托区域领域的发展、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如珠三角地区应根据滨海城市发展特征来重点打造水上休闲项目和滨海休闲体育服务。
3.2.2“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
“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即将整个人才培养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技能层次为专业基础能力课程, 提高技能层次为专业技能课程, 技能发展层次为专业拓展能力课程。从基础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拓展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可寻, 课程体系主线明确, 课程内容就能有指向性地来设计。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绝大部分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还在墨守成规, 滞后、实践性较差、实用性不高、市场性不强。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不能为了课程而课程, 在确定课程目前不是先了解这门课程而应先了解课程所涉及的这一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思考这一领域现在需要什么人才, 未来需要什么人才, 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同时, 要从市场的目前的发展去分析哪些方面还没有挖掘出来, 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着手积累知识、开拓市场、拓宽发展领域。这样来确定课程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力才不会被社会他淘汰, 被市场鄙弃。
3.2.3“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循环模式
“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循环的“工学结合”模式, 其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 学生在校内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 实行高仿真模拟实训教学, 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 根据企业不同岗位要求, 选择性开展项目化教学。第二阶段, 利用实训及课外时间分批分段进入社区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指导大家的体育锻炼活动, 积累经验、提高健身指导与社会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管理能力。第三阶段, 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和顶岗实习, 即初期由企业指派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学习和工作, 提高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之后学生再回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进行岗位轮训, 使学生熟悉不同的岗位, 具备岗位核心能力, 能够独立从事岗位工作。第四阶段, 学生进入社会, 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 成为一个职业人。而且这四个阶段并非完全割裂开来,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它是交错进行不断循环的。
4 小结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人类越来越关注健康, 对体育锻炼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需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握好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至关重要。根据“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计和开发适合每一阶段的课程, 形成一个掌握技能到提高技能再到技能发展的梯段式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真正培养高端技能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肩负着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输送高端技能型服务人才的重担,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体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试图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期为培养社会体育发展真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服务人才作出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科学, 2009 (6) :68-71.
[2]房强, 赵海龙, 舒钧.高职高专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1”培养模式为例[J].阴山学刊, 2013 (12) :80-83.
[3]叶自青, 徐国根.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体育与争鸣, 2013:186.
[4]梁志军.对国内外社会体育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目前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D].
体育与知识社会中的人才培养 篇10
一、体育在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的环境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新的世纪, 对于如何认知人类社会自身的性质, 确定人类社会新的发展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推进措施, 世界各国许多思想家、战略家、科学家和政治家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思考, 提出了许多新的构想。当前, 许多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需要将教育作为重大战略加以重视。为此, 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育, 以培养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社会需要的人才。
日本近期对教育法作出一系列修改, 制订了新的教育方针, 提出以智性、德性与体魄的协调发展为基础, 从个体人的自立、与他人和社会安排的关系、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日本传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培养活跃在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韩国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到, 21世纪的韩国人必须是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价值, 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美国由商业领袖、教育官员和学者组成的“美国劳动力技能新委员会”公布的21世纪美国学生所要具备的技能:了解整个世界、跳出思维的局限、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奋斗, 正在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国新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 完成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教育在这一转变中, 更是起着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政府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提出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到, 尽管各国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不同, 但面对知识社会的到来, 都要求所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现代人格。对人才的培养, 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体育是一种人生哲学。人是自然之子。但自然为人所准备的并不只是鲜花、美食、坦途。为了生存, 人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和钢铁般的意志。关于体育在塑造年轻人方面的作用, 历史学家和学者作出这样的评定: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在伊顿公学的体育场上就决定了 (the battle of Waterloo was won on the playing fields of Eton) 。
体育是一种社会哲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认为平等、公平、正义、对他人尊重、理性、理解、自治和进取是奥林匹克应追求的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是要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 进而把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奥林匹克运动关注的不仅仅是优秀运动员, 而是每一个人;奥林匹克运动也不只是奥运会比赛那个短暂阶段, 而是涉及生命的全过程;它看重的不仅仅是比赛和取胜, 而是参与和合作的价值。体育不是娱乐, 是一种教育, 意味着弘扬美德、提高素质、改善社会。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 而且是形成所希望的个性和社会生活特征的重要途径。而这些特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等现代教育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体育可以增进智力。实验表明, 不管年龄大小, 强健而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而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通过运动, 可以很容易地诱使大脑某些部位神经组织的形成, 生长出新的神经细胞;运动可以强化大脑的“执行功能”, 即帮助你选择与环境相适宜的行为、抑制不合时宜的行为, 以及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全神贯注于手头的工作。
体育教会人直面人生。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 智商只起20%决定作用, 而情商却高达80%。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 使参与者在胜与败的瞬息万变的状态中去体会成功和挫折的感受, 这将使终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受益无穷。体育运动是竞争性的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矛盾与冲突中, 在“你死我活”的拼斗中真实地呈现出人的文明程度。参与比赛, 就会有获胜与失利, 要经受得起输赢的考验;参与运动, 就会有成功和失败, 要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参与竞争, 就会有鲜花掌声与嘲笑冷落, 要顶得住赞美与批评的压力。
体育教会人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 参与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 运动中不同学生的组合, 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对抗性的练习与竞赛, 拓展了参与者的交往范围。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 个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与群体之间, 人际关系交流直接与广泛, 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交往中使他们相互了解和协作, 体验被助与助人的乐趣。
二、中国的思考和实践
正是由于体育的特殊作用,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政府把体育工作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方面。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规定了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 体育课为必修课, 每周两学时。1990年2月, 中国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即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掌握方法, 养成习惯;提高水平, 培养人才;品德教育, 陶冶情操。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更是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强调“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简称中央7号文件) 中明确指出,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 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在推进体育发展方面, 不少国家把“美国模式”视为成功的典范。美国既有以联赛为依托的职业体育, 如NBA和职棒大联盟, 北京奥运会上的“梦八队”正是由NBA精英组成;也有以学校为依托的高水平学校体育, 如游泳、田径, 一人勇夺八金而留名奥运史的菲尔普斯就是地道的密歇根大学学生;还有以私人俱乐部为依托的社区体育, 如美国体操队名将约翰逊和柳金都是学生, 都是从私人俱乐部练到了世界最高舞台。但“美国模式”也不是谁都可以仿造成功的, 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完善。
中国体育该如何发展?是走职业化道路, 搞俱乐部, 还是实行“举国体制”, 走以竞技体育为主的“金牌道路”?这两条路都不是最佳方案。体教结合是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 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该以体教结合为主, 职业俱乐部和“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辅。
1. 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相对来说是短暂的, 如果没有在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 他们在结束运动生涯后, 往往很难融入到社会中。欧美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他们的队员不只是运动员, 同时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 拿学位。
2. 体育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 需要各个学科的支持, 而大学正好能够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交叉学科的土壤, 培养出高素质的运动员。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高校中。像清华和北大的一些学生, 他们不仅是出色的运动员, 同时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3. 体教结合可形象地概括为“1+1=3”, 教育和体育共同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有好处。现代体育的竞争已经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围, 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
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 无论是经济、社会, 还是教育、体育, 都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因此, 体教结合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也许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们的体育要有中国特色, 体教结合并不意味着不去发展职业俱乐部和加强国家队的建设, 但是单纯依靠职业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发展是不能促进我国体育整体水平提高的, 不能搞应试教育, 而是要通过素质教育, 通过体教结合促进年轻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育部第一次牵头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使中国的体教结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运会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让他们学会如何在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中同他人相处。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21世纪要求年轻人要学会如何共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国际沟通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看来,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及其提供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个平台, 在这个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社会体育人才 篇11
School of Sport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变,社会体育专业被认为是21世纪体育类专业中最富发展前景的朝阳专业。从1993年我国开办该专业至今,开办本科院校已超过216所,跃居体育类5个专业的第二位。然而,在布点院校持续增长,专业地位不断上升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毕业生就业率低[1-3],且呈继续下滑趋势[4];专业并未成为受学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平均在校生规模为271人,近两年平均年招生规模仅55人,许多院校呈下降趋势[5];实行体育大类招生的学校,高年级分流时选择社会体育专业人数逐年减少,专业濒临死亡[6];某些学校由于办学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就业差等原因而停办[7]。因此,如何摆脱困境,提高就业就成为事关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的人才需求,提出各高校应对人才市场进行细分,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和非体育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思路。
1 市场细分理论及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市场细分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是指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就是一个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群体。市场细分对企业生产、营销的一个突出作用是:通过对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满足程度、竞争情况等的分析,探索出还未被满足、发现或占领的市场,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匹配的细分市场(即目标市场)开展经营。根据规模大小,细分市场分为大目标市场和小目标市场。企业一般偏爱大目标市场,对小目标市场,由于市场份额小而往往不予重视。但是,市场份额大,竞争对手也多,竞争也越激烈,进入大市场企业只能争得一部分市场份额;而对小目标市场,由于竞争对手少,甚至没有竞争者进入,因而有可能占据该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全部。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小目标市场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市场细分理论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曾出现过16个专业方向[8]的现象,在2009年3月华南师大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社会体育专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专业方向被概括为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三个。对专业方向的归并是对办学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方向混乱的规范和凝练,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基本上把目光投放到这类大目标市场。但是,社会体育工作并不仅限于以上3类,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改变了体育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方式,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衍生出许多体育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的职业岗位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他们对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多向、灵活的[9]。因此,针对大目标市场就业中出现的尴尬,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对市场进行细分,在社会体育领域内寻找新的人才需求类型,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人才市场,使社会体育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2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2.1 社会体育服务部门内新的人才需求
2.1.1 “社会体育+体育信息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以其全球性、交互性和经济性等特点有效地延伸了企业的活动空间。在体育行业,一些实力雄厚的体育用品公司开始加强自身的电子商务建设,将其作为提高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福建万年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深圳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集团等一批体育健身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广告促销业务;李宁、361°、安踏、鸿星尔克等纷纷开通自己的网站或者与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用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与其他门户网站建立了伙伴关系[10]。电子商务以其全球化、分众化、全天候、无店铺、零库存、即时配送上门等优势已成为体育用品经营的一种新模式。
企业宣传方面,许多体育用品企业还通过自己的网站,为广大体育消费者提供及时的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以达到树立企业品牌、促进销售的目的,在这方面,李宁、安踏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1]。
在企业管理方面,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企业纷纷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完整收集、迅速传递、正确处理和有效利用,以保证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在2000年就正式启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实现了企业财务、生产计划与控制、销售与分销的电子化管理,提升了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使李宁与阿迪达斯、NIKE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除体育用品企业,近几年兴起的健身俱乐部不论规模大小,大部分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以宣传自己,发布产品和服务等信息,在管理中也基本实行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一些著名的体育经纪公司、大型赛事组织承办单位也建有自己的网站,进行赛事推广宣传、体育赛事管理、票务销售等。
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在体育企事业单位中的使用日渐普遍,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其在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却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体育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多地依赖于专业技术公司,企业自身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一些信息、数据不便透露给专业技术公司,使得企业拥有的数据信息所隐藏的商业机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充分挖掘、及时发现和利用;由于存在着公司间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导致网站后期维护难,更新慢,信息发布滞后;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体育文化、体育营销理念的缺乏,在设计、宣传时很难贴切地表达体育元素,降低了宣传和营销效果。目前,许多体育企业的网站仅成为介绍、宣传企业或产品的平台。因此,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角度,从宣传的角度,体育企事业单位需要自身的电子商务、体育信息管理人才。
尽管许多高校开办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专业以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社会体育领域的这类需求却长期未能得到满足。原因首先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定位较高,很少有学生将职业定位在社会体育。其次,缺乏体育基本文化素养而难以应对相关工作,有时哪怕是一些最基本的体育常识的缺乏而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来校招聘的361°、双星负责人访谈了解到,体育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具备基本的体育文化素养,对体育用品市场动态和交易规则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重庆力美健、超越等健身俱乐部负责人谈到,俱乐部网站的维护和管理人员最好由内部的人员兼任,对既具备健身指导技能和管理能力,又具有能胜任网站维护和管理能力的毕业生更受健身俱乐部的青睐。第三,缺乏牢固的专业思想,就业于体育行业仅是权宜之计,就业后很快转行的非常多,造成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增加了招聘和培训成本。因此,从人才对自身的定位、体育企业对人才复合性技能的要求和从业思想的牢固性角度,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中培养这类人才是满足社会需求的较好方式。
2.1.2 “社会体育+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
21世纪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国际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使外语成为从事体育工作所不可缺的交流工具。吴贻刚[12]指出,目前需要熟练运用外语从事体育工作的领域主要包括体育外事,体育健身教练与辅导,涉外体育营销、公关与咨询,涉外体育报道与信息工作,王玉蕊[13]认为还有涉外体育旅游的咨询、组织和导游。他们调查表明,在外资机构集中的大城市或外国旅游者较多的旅游地的高级宾馆的涉外体育健身俱乐部,存在着为外籍人士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在具有跨国背景的体育中介公司从事国际体育赛事营销工作中,存在与外国厂商、广告商进行谈判,为外国体育赞助厂商提供咨询,组织国际体育赛事等同时具备较高的外语交流能力和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营销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2 跨越社会体育服务部门边界的小目标市场需求
随着体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已成为现代组织对内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对外增进组织间交流与合作、维护客户关系等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主,多学科发展的高校,通过对本校社会体育专业近5届毕业生就业的统计(见表1),对来校招聘单位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非体育企事业单位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指出,他们需要体育人才为单位组织开展各项职工体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代表单位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以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与其他组织的交流沟通;把体育作为客户关系维护、商务公关的新手段等。但同时指出,这些工作目前还属于一种兼职状态,体育人才还需要承担一些行政管理、文秘、市场营销等其他工作。目前,一些高端企业如通信企业、IT企业这类需求较旺。因此,非社会体育服务部门存在对“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等人才的需求。
表1 重庆邮电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8~2012届毕业生就业通信企业、IT企业及工作内容
3 基于小目标市场的社会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3.1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的含义及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在体育服务部门和非体育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具有社会体育和非体育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小量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胜任健身指导、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经营管理、职工体育、体育商务公关,也能胜任社会体育领域内其他新型岗位,其他企业的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新型人才。
3.2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是小目标市场人才最突出的特征,人才培养就是把社会的特殊需求与各高校的学科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实行“社会体育+非体育专业”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配置,采用“1.5+2.5”或“2+2”分段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第一阶段,实行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人才牢固的专业思想,安排3~4学期。第二阶段,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资源和行业优势,分流培养各具特色的小目标市场所需的人才,安排4~5学期。通识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与目前每一阶段分别接受一个专业的教育,两阶段的教育内容基本独立、分割的两段式模式不同,小目标市场的人才培养是在两阶段都进行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并在第二阶段增加一个副修的非体育专业的应用型技能教育,相当于一个插件镶嵌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当去掉非体育专业这个模块后人才的社会体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仍然相对完整,社会体育深度并不受影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宽度适当收窄,但由非体育专业从另一角度来弥补。
图1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3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3.3.1 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1)课程比例以社会体育专业为主,非体育专业为辅并服务于社会体育的原则。增加非体育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才的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新的岗位、业务需求,使人才的市场选择面更大,课程设置应体现为社会体育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不是把人才培养成其他专业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保证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完整性和深度(宽度可适当减小)。作为副修的非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构成,重在培养人才的工具性、实用性技能,学分学时控制在总量的20~25%,即35~40学分,560~640学时。
2)牢牢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是在通识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这一完整的本科教育基础上增加一个非体育专业教育,在短短的4年中要完成两个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有限的教学学时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突出,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优化达到精简学时学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小目标市场的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型、现时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准。因此,课程要讲求实在、实用、必需,够用就行,即通识课程适用,基础课程够用,专业课程实用。对不实用、很少或者根本用不上,以及学术性、理论性过强的知识要懂得取舍,大胆弱化或剔除。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在必需、实用和够用原则的前提下注重授人以渔,围绕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在课程中用方法来凝聚知识,把基本知识理论的系统性留给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和方法后去完善。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两个专业方向教育的粗放性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补充和充实某些知识和能力。因此,课程设置要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课外时间的利用,以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补充在培养阶段某些知识的缺失奠定基础。
3.3.2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1)构建核心和非核心两层次的课程体系,对非核心课程实行弹性管理。把能力划分为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以核心能力构建必修的核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的主干骨架,以非核心能力构建选修的普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的枝叶。对核心课程的要求是硬性的,对普通课程由于其对人才的核心能力的作用是填补、充实和丰满,即便部分未涉及到也不会对人才的核心能力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在后续的工作中仍可按需补充和完善,故对普通课程的要求是弹性的。弹性一是指对学分数量的要求用一个范围而不是传统的一个确定值来规定,二是指对具体课程的学分要求实行弹性管理,如大学英语普遍设置16个学分,但如果学生修读8个学分就通过了CET4,即学生已经达到本科外语的要求,那么后续的8个学分就可不修读,节约的8个学分既可从总学分要求中减去,也可用于修读其他课程,通过这种方式使普通课程体系成为调节学时学分的课程池,成为精简学时学分的重要途径。
2)设置大型课程、小型课程、微型课程、项目课程等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根据大教育改革的精神,打破各课程间的学科壁垒,减少各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冗余,增强各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和衔接,整合、构建培养人才核心能力的系列大型课程,使核心知识、能力板块化。知识呈几何倍数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课程不断增加、更新。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系统、深层次地学习掌握诸多课程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课程设置出现课程分量即每门课教学学时减少成为一种要求和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中单位学时内信息量传递增大,教学效率提高,客观上也为课程教学时数减少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构建大型课程的同时,还应设置小型课程、前沿微型课程、讲座等灵活多样的课程,对综合运用知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设置项目、证书获取等形式的课程。
3.3.3 课程体系结构
图2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
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采用2体系、2层次、4大类、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结构(见图2)。2体系是指课程分为A学分和B学分两大课程体系[14-15]。A学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整的课内教学,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德智体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内教学。B学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实践,完成课程学习,经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考核认定而获得学分的实践类、技能类和体验类课程体系。不同于A学分实践类课程的统一性,B学分只对获取学分的课程模块做要求,具体课程由学生自己设计、选择,利用课后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B学分强调了“多方位参与、重过程体验、促个性发展”的理念,旨在将个体的专业教育与进入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等社会化过程同步推进,使学生学会综合能力的自我构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专业理论教学与综合运用实践结合起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学分是对A学分课程的拓展和加强。社会行知、个体发展能力如社会调查、安全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育中的体育运动技能提升、裁判能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数据库系统设计等技能培养都适合采用B学分形式,这些课程以项目、课题、资格证书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实践,最后提交作品、资格证书等获取学分。
2层次是指A学分课程分为核心课程群和普通课程池,核心课程按“领域”、“学科”构建成大型课程,形成课程体系的主框架,普通课程形成人才知识、能力的枝叶。核心课程相对稳定,普通课程池的课程可以根据社会发展新动向动态加入和删减。普通课程虽然属于枝叶,但也不是简单地堆积和拼盘,课程构建同样要求模块化,每门课程要求小型化、微型化。社会体育学科基础课程不设置普通课程池。通识教育结余的学分可用于转修其他三类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
4类课程为通识类、社会体育学科基础类、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类和非体育专业方向类。通识类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思维、沟通、协作、现代社会工具性技能等,普通课程池包括外语、人类与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修养等课程。社会体育学科基础类课程设置成有利于学生向邻近领域跃迁的体育学科基础的最小集合。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配置,但非体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应通过以社会体育相关工作为素材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体现非体育专业技能在社会体育领域的应用,非体育专业的普通课程可以设置出,但学分要求不必过多或不作要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完善知识结构的线索,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或工作后选择性补充。所有课程类按知识、能力构建模块化的子课程体系。
3.4 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的改造上,遵循以能力、思维、方法教育引领知识学习的理念,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两个专业间的对接与融合,坚持课内课外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的评价模式,对行知类、个体发展类课程以过程、体验评价为主,对实践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类、专业技能提升类课程实行目标管理,以项目成果、作品、证书获得为标准。坚持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单科性体育院校可扩大与其他院校的横向联合,通过联合培养或互认学分的方式获得非体育专业教育;对综合院校,实行跨院系选课,或将学生插到学校相应专业班级学习非体育专业课程。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由于人数少,适合采用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有针对性地宏观规划,对课程体系中的B学分课程如项目、课题进行指导,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给学生以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达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达到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5 社会体育专业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竞争模式
有双专业教育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见图3)。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构成了人才的两翼。当人才就业于社会体育领域内时,体育专业成为人才工作的文化背景,其他专业成为人才在体育领域内从事非体育业务的特长优势;当人才就业于非体育领域内时,非体育专业是人才从事工作的文化背景,体育专业为人才在非体育领域的特长优势。因此,无论在什么领域就业,人才都将因受复合型专业教育而具有差异的竞争优势,在组织内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
图3 小目标市场社会体育复合型人才竞争模式
4 结语
小目标市场人才培养不是为解决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就业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在社会体育事业中所产生的新的职业岗位需求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人才的工作内容是体育企事业及其他组织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组织经营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体育需求的个性化,还会产生更多新的小目标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布点既包括体育院校,也包括师范、医学、理工、农业、通信、烹饪等行业院校和综合院校,而后者占到总数的61.05%[3],这客观上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师资和行业资源优势,打破规格统一、千人一面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具特色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走出办学的困境。
[1]项立敏,刘晓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77 -1688,1691.
[2]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25 -1327.
[3]刘瑛,张志斌.非体育院校办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3):101-103.
[4]童莹娟.宁波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6(6):99-102.
[5]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3):135-139.
[6]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663 -666.
[7]于永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困境与前景展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13.
[8]陈永军.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1398 -1400,1414.
[9]秦强.对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0.
[10]张枝梅.电子商务对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139-139.
[11]赵先卿,李国,孙庆祝.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15-17,54
[12]吴贻刚.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91-93.
[13]王玉蕊,张庆春.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70-72.
[14]张绍荣,李彦.AB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9):103-105.
[15]张庆建,梁旭鹏,黄惠,等.普通高校社会体育课程AB学分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91-93.
[16]尚宁宁.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3):75-77.
[17]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 -89.
社会体育人才 篇12
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余暇时间的增多、物质条件的丰富和“现代文明病”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侵扰。余暇时间的增多使休闲有了必要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为人们从事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使人们有能力选择更多的休闲方式,“现代文明病”促使人们主动寻找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主客观因素使得休闲悄然走近人类。西方未来学家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上得到满足,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改善。在经济发展和余暇时间增多的情形下,人们已不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状态。面对社会竞争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人们积极主动的寻求一种健康、快乐的休闲方式。休闲的方式有多种,但自休闲兴起以来,体育就以其无可比拟的参与价值成为人们休闲时的重要选择。随着“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休闲体育作为“人类着力建造的美丽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求,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端正国民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而且可以充实国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改善生活风气,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升华和提高。
随着休闲体育的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休闲体育作为一项产业,近20年来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已进入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行列。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已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社会在体育领域的迅猛发展,休闲体育将有着更广阔的市场,由此而引发社会对休闲体育专才的大量需求。
2 国外高校休闲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的概况
由于社会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持续增长和休闲运动市场多样化,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与英国等国的一些高校多设有体育健康休闲学院或类似的学院,增加了休闲体育课程,并开设了休闲运动管理专业,以培养休闲体育的研究、指导、组织和经营人才。如美国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和休闲研究所;英国的白金汉郡大学休闲和旅游学部;加拿大的雷克黑大学户外娱乐、公园与旅游学院;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等。美国开设休闲专业的大学约有400所,其中得到美国娱乐、公园协会和美国休闲与娱乐委员会认可的有100多所。在日本,体育人才的社会需求扩大,为与之相关的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大阪体育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设有余暇运动和企业健康两个方向;日本体育大学设有运动与健康、社会教育和室外休闲等三个方向;国立鹿屋体育大学设有地域体育、企业体育和野外体育等三个方向,另外,像余暇运动、运动管理和室外休闲都是培养新型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变化和要求。英国也有很多大学开设了休闲娱乐专业,如英国大学体育系,与娱乐相关的课程就有8门之多,涉及面几乎覆盖整个娱乐业,这一课程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出路”不仅限于学校范围,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整个市场。
可以说,国外体育休闲娱乐相关学系的人才培养,层次多、课程设置门类广,交叉融合,各有特色,就业市场十分广阔。国外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外大众休闲体育普及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
3.1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现状
在中国最早提出休闲文化理论的是著名学者于光远。早在1983年,他在旅欧归来途径澳门时就曾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开一门游戏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这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他认为,“玩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人们对休闲认识的提高,人们对休闲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强,休闲文化已经重返中国教育殿堂,休闲体育进入教育阵地也已经开始。如华南师范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在社会体育专业中开设了运动休闲管理方向(本科)和滨海休闲体育方向(专科)专业;此外,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深圳大学等少数几所院校则采取在相关专业或院系开设类似课程或专业的做法,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体育旅游管理专业、高尔夫球管理专业;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开始招收休闲体育专业本科班等。
休闲体育教育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国内少数高等院校设置的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专业时间不长,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和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显然,这些与我国蓬勃发展的休闲体育市场以及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大量需求是极不相称的。
但是,我国高校在休闲体育专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休闲体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简言之既懂休闲体育技术,又懂休闲体育策划、开发、营销等技能的多方面人才。学生经过专业训练之后,将来不管是投身于体育产业高层管理还是从事私人教练抑或是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3.2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而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1)掌握休闲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指导休闲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3)具有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了解国内外休闲体育的前沿状况和发展动态;(5)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休闲体育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的经营、开发、策划能力,在课程安排上不但开设有高尔夫球、攀岩等基础技术类课程,还设有资源管理类、游戏娱乐类、服务营销类课程。因此,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是高等体育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不仅是对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国家和社会资源的节省。更为重要的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拓宽了体育院校的办学专业方向,从而也有助于体育院校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
3.3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可行性
3.3.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沃土
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是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休闲已经成为个人及社会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并且认真策划的事情。正如K.Roberts在《现代社会中的休闲》一书中所指出的,“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志……休闲时间、休闲花费、人们对休闲活动的参与比例都在不断增加。人们的财富———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都越来越取决于其休闲,休闲兴趣和休闲活动正在成为人们整体生活方式的核心”。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具有了发展休闲体育的条件,使得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总体来说,开展休闲活动的社会基础条件有三个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余暇时间、生活意识。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近几年,我国居民用于休闲的时间和货币支出日益增长,休闲的参与频率和普遍程度也不断提高,休闲的方式和类型各式各样。在这种大气候下,休闲体育因其固有的特性和作用而独占鳌头,得到空前的发展好时机。
3.3.2 工业化、都市化是休闲体育发展的促进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化步伐也随之加快。马克思曾指出“城市的集中具有聚集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动力的历史意义。”但城市化无疑是“双刃剑”,城市化的生活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和影响。如人口集中过快,密度较高,相对生活空间变小;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严重,噪音大更增加了人们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诸如肥胖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因此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运动”,而休闲体育因其固有的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等特点和作用,因而更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工业化、都市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每个人基本上都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而工作中的合作性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人际交往的个性层面正在消减,每个人只是社会分工整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要求受到压抑。这种状态下,人们会自觉地寻找一种途径释放自我,而体育休闲被公认为释放自我的最佳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促进“都市宠儿”———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
3.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具备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条件
高等体育院校为培养休闲体育人才提供了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学识渊博、师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家和教授,毫无疑问,他们应是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最佳人选。学科门类齐全,专业适应面广,有利于适应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多方面的需要。场地设施、器材设备、图书资料充实完善,这就为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办学和培训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中,高等体育院校不仅积累了正规教育的办学经验,而且也曾经为地方举办过不少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因而也积累了为社会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经验。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生活观念是转变,休闲体育蓬勃开展,体育人口稳步增长,社会对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应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主动地开展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内容。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由此引发对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本文对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概况进行分析,探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必要性、可行性。
关键词: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探讨
参考文献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家庆.体育院校对体育休闲专才培养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0).
[4]罗林.高校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休闲体育方向的设想[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5]陈齐,罗俊升,于涌.社会体育专业休闲体育方向发展的前景[J].科技信息,2007.
[6]张同宽.构筑高校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3).
[7]彭文革.国内外高校对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7).
【社会体育人才】推荐阅读: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教学05-19
体育后备人才06-03
体育旅游人才08-04
社会人才06-26
社会适用人才05-22
体育后备人才选拔途径10-19
中小学体育人才05-11
体育经营管理人才07-24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08-22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