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2024-05-18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精选8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1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1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此次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

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工作,努力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基础在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事人才工作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事人才工作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发展人才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人事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向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转变,人事工作方式由传统人事管理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转变,人事工作内容由管理国家干部向服务于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转变。二是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三是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资源充分涌流,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人事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的每一项人事政策和制度都要体现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分配公正的原则,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充分体现公平、公正。要健全完善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一些群众关心的干部选拔任用、军转干部安置、公务员招考、职称评聘等热点、焦点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要建立健全人才权益保护机制,完善人事行政复议、人事争议仲裁、公务员申诉控告等制度,引导用人单位和人才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事人才工作直接涉及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一定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体现公平和谐、安定有序的精神,把握复杂多样的特点,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和需求。既要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坚定性,又要讲究方法步骤的科学性、严密性;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把工作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少“震动”。要处理和解决好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职称评聘、人事考试、工资福利、军转安置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工作,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事人才工作大有作为,人事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来源于,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2

一、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水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基本要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我县大部分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区域性的“人、地、水”组合极不合理, 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多年来, 正是基于对水利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通过深入持久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逐步改变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显著变化。

1.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全县总供水量达6728万立方米, 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23项, 其中:水库37座, 万亩灌区10条, 民营渠道71条, 人畜饮水自流工程223项, 人畜饮水机井工程3座, 人畜饮水小高抽工程10座, 人畜饮水人工井工程22座, 喷灌工程6座, 集雨利用水窖3.2万眼, 水电站14座, 装机15.2万千瓦。上述工程可控制有效灌溉面积21.37万亩。依托已建水利设施, 以占总耕地不足23%的灌溉农田生产了占总产3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 解决了温饱问题。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进一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 解决饮水困难, 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民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饮水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 也是困扰农民生产水平提高的突出矛盾。互助县已建成的一大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解决了20.02万人, 23.4万头 (只) 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解放了劳动力, 为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庭院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建设新农村, 农民迫切需求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既改善生产条件, 又促进生产发展的供水设施, 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3.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

水生态与水环境是维系自然生态、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0平方公里, 对哈拉直沟、西山、东山、红崖子沟等重点流域实施了综合治理, 水生态与水环境工程的实施, 对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今后水利思路与重点

互助县水利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首要任务,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主要目标, 坚持不懈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机制创新, 强化工程管理, 逐步实现用水保障、节水增效、管理民主, 为推动全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水务环境。

互助县水利发展的重点是: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水利基础产业地位, 立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重点加快水源建设, 灌区节水改造、人饮安全、病险水库加固、小型水利、城镇防洪、水土保持等工程。

按照上述思路和重点, 互助县水利部门重点抓好四项工程。

1. 加快供水设施建设, 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紧密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及水源条件,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的原则。

2. 加快灌区配套建设, 实施节水增效工程。

加快以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

3.

加快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实施“防洪保安工程”, 多方争取资金, 加大对县城重点设防防洪工程的建设, 加紧对南门峡水库、桦林水库、甘沟水库等10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和25座涝池进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

4. 加快生态与环境治理, 实施“绿色家园工程”。

适应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 村容整洁”的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治理原则, “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优化配置, 继续开展哈拉直沟、东沟、丹麻、林川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平方公里, 强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为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态体系。

三、妥善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水务发展的关系

1. 区域发展与流域发展的关系

流域是水资源赋存的基本形式, 水利建设要重视区域, 突出流域。针对流域自然、经济、社会特点及生产力布局,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条件,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协调发展。上游地区要植树种草, 保护生态, 提高水源涵育功能;中游地区要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优化配置水资源;下游地区要合理垦殖, 促进生态恢复, 实现全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的关系

从保护生态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确立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 积极探索建立河流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生态影响跟踪评价体系, 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基本遏制生态与环境恶化趋势, 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有所恢复,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环境美化。

3. 抗旱与防洪关系

抗旱与防汛是水利工作的一对突出矛盾。丰水成涝、枯水成旱, 水利总是在复杂矛盾的交替变化中生存发展。由于降雨稀少, 抗御干旱已成全行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 山道、沟壑纵横交错, 突发性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更为严重。在重视抗旱的同时也不可轻视防汛工作, 必须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堤防建设, 增强对洪水和险情的预警预报,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4. 骨干工程与中小工程的关系

建设骨干水利工程, 形成骨干供水工程体系, 是解决区域性缺水的长效手段, 是科学调控、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根本措施。同时, 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分散水源工程, 提高农村供水能力, 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提供水利支撑。

5. 水利建设与水利管理的关系

建设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两大主题, 是治水活动有机关联的两个方面。即要重视项目建设,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四制”,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 使每一项工程都成为优质工程、阳光工程、透明工程;又要重视建后管理, 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管理措施, 专业管理与参与式管理结合, 加强维修养护, 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6. 水利发展与水利改革的关系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激发农村水利发展的活力。第一,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水量、水质、水能、水域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第二, 全面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定性准确、权责明晰、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第三,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优质优价的原则, 促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第四, 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使其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7. 政府主导与社会投入的关系

根据水利建设的性质,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资水利建设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和完善长期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形成农村水利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引入市场机制, 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水利领域, 促进水利建设。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农村水利建设,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资金来源多渠道。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职业教育 作用

[作者简介]郭秀芬(1961- ),女,陕西渭南人,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就业。(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68-02

一、和谐社会的特征与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状态。具体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可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总要求和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二、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独特作用

1.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和有力措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求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整体发展中亟需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現象,这既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教育需求者的全面发展。为此,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规模,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而且可以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公平不仅要求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要给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正像教育部部长周济讲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所有的人都去读普通高中,都去上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不现实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更多的人创造上学的机会、就业的机会,可以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的途径。

教育公平首先是人的起点的公平。教育不公平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及其竞争与选择能力。教育公平还更应该体现在对有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的受教育者发展的尊重和成才道路的开辟上。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社会成员“各尽其能”。传统的精英教育过度张扬了教育的选拔功能,使大多数受教育者成为人生竞争中的“失败者”。人的智力类型多少是有差异的,如果只拿文化考试的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略智力类型的差异,明显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职业教育恰恰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利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这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从职业教育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能够为人的职业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教育享受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2.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的问题,也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迅速增加,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并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10493人民币,农村是3215元人民币,城乡收入比是3.2∶1,而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是2.6∶1。我国有9亿农民,他们是社会的主体构成部分,农民收入相对低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民成为中等收入阶层是和谐社会基础。

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因此,要富裕农民,其中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向非农转移,加快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农民缺乏适当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既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社会技能,也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因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就是,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的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社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门槛低、进得去,费用少、上得起,时间短、见效快等特点,适合农民这样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中等职业教育学生85%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扩大了他们就业、自主创业的门路,可使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今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以及道德素质,对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是真正的全民教育,也是真正能够使更广大的人群改变不利处境的教育。目前,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当然,相当一部分人员失业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素质低下问题,而自身素质低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在于国家提供的教育机会不够,特别是存在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不平衡发展。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给予全体社会成员以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机会。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有利于对社会闲杂人员的改造。和谐社会的基础特征是人人能够各尽其能。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人人能就业,社会问题自然就少了。如果社会成员没有一个劳动岗位,或者人的能力与岗位得不到合理配置,就不利于社会和谐。俗话说“无事生非”,不少初中生因升学无望而辍学,多数初中毕业生也因考不上高中,又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而流入社会。这部分人群因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乏技术和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凭一技之长去就业,将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城市里的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分子,大部分是从落后地区农村流入的打工人员,他们因找不到工作而走上犯罪道路。职业教育不只是一种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要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的一種方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对于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家庭的和睦幸福、社会的稳定有序。

4.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格局,而且也要以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和谐为根基。个人身心自由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社会应该为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人的个人兴趣、特长、能力都有差异,人各有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个性,鼓励创新,能够使人人各尽其才,为每个人找准人生方向和发展空间。所以说,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不仅如此,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温家宝总理讲过:“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黄炎培先生讲过,职业教育的宗旨有三:“谋个性之发展,为谋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具体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通过职业教育不仅“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学校还能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漫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教育部门来说,要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1.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学生。职业教育不仅教学生做事,而且要教学生做人;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更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学校毕业生不仅要掌握高级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善于合作,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坚持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为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对此,国务院已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内部也应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民办与公办的均衡发展。因此,今后的重点是:加大对落后地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强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的支援,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等,以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宗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教育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为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农村求生源,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社会找出口;转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校企结合,半工半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和谐。

4.坚持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方向,把职业教育办成真正的平民教育。“人人有文化,个个有技能”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职业教育必须降低门槛,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注册入学。改变三年一贯的长学制,实行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结合,面向不同对象,根据不同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培训。改革考核机制,改进理论知识考核,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为发挥个性、特长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使人人各尽其才,各得其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6-10-19.

[2]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6-

12-01.

[3]林毅夫.职业教育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N].人民政协报,2006-12-06.

[4]刘复兴.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6-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作者:郭秀芬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5期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关键词]和谐社会 职业教育 作用

[作者简介]郭秀芬(1961-),女,陕西渭南人,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就业。(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68-0

2一、和谐社会的特征与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状态。具体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可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总要求和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二、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独特作用

1.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和有力措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求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

展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整体发展中亟需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这既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教育需求者的全面发展。为此,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规模,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而且可以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公平不仅要求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要给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正像教育部部长周济讲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所有的人都去读普通高中,都去上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不现实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更多的人创造上学的机会、就业的机会,可以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的途径。

教育公平首先是人的起点的公平。教育不公平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及其竞争与选择能力。教育公平还更应该体现在对有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的受教育者发展的尊重和成才道路的开辟上。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社会成员“各尽其能”。传统的精英教育过度张扬了教育的选拔功能,使大多数受教育者成为人生竞争中的“失败者”。人的智力类型多少是有差异的,如果只拿文化考试的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略智力类型的差异,明显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职业教育恰恰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利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这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从职业教育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能够为人的职业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教育享受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2.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的问题,也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迅速增加,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并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10493人民币,农村是3215元人民币,城乡收入比是3.2∶1,而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是2.6∶1。我国有9亿农民,他们是社会的主体构成部分,农民收入相对低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民成为中等收入阶层是和谐社会基础。

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因此,要富裕农民,其中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向非农转移,加快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农民缺乏适当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既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社会技能,也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因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就是,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的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社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门槛低、进得去,费用少、上得起,时间短、见效快等特点,适合农民这样的弱

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中等职业教育学生85%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扩大了他们就业、自主创业的门路,可使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今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以及道德素质,对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是真正的全民教育,也是真正能够使更广大的人群改变不利处境的教育。目前,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当然,相当一部分人员失业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素质低下问题,而自身素质低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在于国家提供的教育机会不够,特别是存在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不平衡发展。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给予全体社会成员以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机会。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有利于对社会闲杂人员的改造。和谐社会的基础特征是人人能够各尽其能。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人人能就业,社会问题自然就少了。如果社会成员没有一个劳动岗位,或者人的能力与岗位得不到合理配置,就不利于社会和谐。俗话说“无事生非”,不少初中生因升学无望而辍学,多数初中毕业生也因考不上高中,又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而流入社会。这部分人群因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乏技术和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凭一技之长去就业,将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城市里的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分子,大部分是从落后地区农村流入的打工人员,他们因找不到工作而走上犯罪道路。职业教育不只是一种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要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的一种方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对于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家庭的和睦幸福、社会的稳定有序。

4.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格局,而且也要以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和谐为根基。个人身心自由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社会应该为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人的个人兴趣、特长、能力都有差异,人各有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个性,鼓励创新,能够使人人各尽其才,为每个人找准人生方向和发展空间。所以说,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不仅如此,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温家宝总理讲过:“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黄炎培先生讲过,职业教育的宗旨有三:“谋个性之发展,为谋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具体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通过职业教育不仅“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学校还能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漫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教育部门来说,要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1.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学生。职业教育不仅教学生做事,而且要教学生做人;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更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学校毕业生不仅要掌握高级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善于合作,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坚持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为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对此,国务院已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内部也应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民办与公办的均衡发展。因此,今后的重点是:加大对落后地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强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的支援,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等,以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宗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教育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为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农村求生源,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社会找出口;转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校企结合,半工半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和谐。

4.坚持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方向,把职业教育办成真正的平民教育。“人人有文化,个个有技能”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职业教育必须降低门槛,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注册入学。改变三年一贯的长学制,实行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结合,面向不同对象,根据不同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培训。改革考核机制,改进理论知识考核,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为发挥个性、特长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使人人各尽其才,各得其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6-10-19.[2]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6-

12-01.[3]林毅夫.职业教育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N].人民政协报,2006-12-06.[4]刘复兴.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6-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筑牢经济发展这个基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哈尔滨市而言,加快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上新的水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在结构调整上,应重点发展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化工等后续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上,应加快实施“开发江北,两岸繁荣”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区域性整体开发改造,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应把重点放到能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支撑、能带动产业链或促进产业集成的大产业、大项目上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事业上,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中,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只有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文化建设。注重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文明素质、自律能力、奉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指导、约束社会公众的交往行为,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体制创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力度,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关系。在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人民群众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一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财政投入、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努力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建立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范围,逐步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确处理提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和扶助生活困难群体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在提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的同时,注重关心困难群众,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这个问题上,哈尔滨市坚持抓好这样几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大力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农村扶贫,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困群体,仅2004年就解决2.2万贫困户、9.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改造80所农村学校,安排5万名农民工子女入学,对23所乡镇卫生院实施危房改造。二是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有25.9万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向农村延伸,将部分农村特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三是开展经常性社会救助活动。积极构筑以城市低保的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用水、供暖、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仅2004年,就为社会孤老、重残疾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加发低保金362.7万元;深入开展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工作,11.8万名低保对象享受基本医疗救助,发放基本医疗救助金249.6万元;为特困家庭解决廉租住房485套,为3万户低保家庭减免水费和污水处理费;有针对性地为受灾群众、低保对象、农村特困群众、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抓住提高行政能力这个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行政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保障。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按照科学执政的要求,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证社会有序运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应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加快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让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都有充分表达意见和要求的渠道,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人民的利益,从而建立起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于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针对当前的实际,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应大力推进政府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6

一、摒弃农村城市化观念

并不必然追求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化率要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具体地讲,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涵盖。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很快,城乡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就是应该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城乡发展的互相促进,怎样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则需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内在的发展潜力,辅之较大力度的城市资源对农村的注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做法,其目标是共同的,就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标准。但所有这些,并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城市化战略主要追求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并不涉及对变不成市民的农民怎么办。城市化虽然也是在包括城乡在内的所有地区内考虑问题,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道路。

城市化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战略的一个着眼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乡二元结构只能逐步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并不必然追求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必然追求城乡一样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过程中加以建设,不是说只有等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建成。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依靠的一种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获得,离不开城市化。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而不是像过去的发展模式那样,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衰落或停滞为代价。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

城市化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强调要把城市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城市化战略执行中的一些偏差提醒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和谐互促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

改镇”等方式实现“行政建制的城市化”,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2倍多,建制镇增加8倍多,但城镇人口同期仅从17.9%上升到40.1%,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在城镇建设中,过分强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在总体的资源需求中,城市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加剧了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小城镇的发展质量不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少数甚至以占用耕地侵占农民利益为代价。这提醒我们,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农村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必须科学执行城市化战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

二、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从长远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项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反哺、支持农业、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二是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自愿的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把政府或个别领导的意志强加到农民头上,更不能以此加重农民负担,变相增加收费。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明进步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育和造就新时代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应从改变农村脏、乱、差入手,扫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十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作队和基层党员的作用,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应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心镇、专业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应把建设新农村与对口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企一村”活动,即动员和倡导一家企业、公司自愿与一个村建立“一帮一”式的支持扶持,使之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平台。

三、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根本的方向没有错,但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积30多年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鉴于全国立法时间长、难协调的状况,建议我省首先出台《新农村建设促进条例》,至少也要从明年起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省人大议案,建设期为10年,从制度上保证建设资金。

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居,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一些改厕、改灶、改居的个人工程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当前,我省农村农民积贫积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近年,我省财政对农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省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44.05亿元,与更新改造投资共计51.3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与韩国的10%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农民,但投入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我省应学习韩国的做法,向农民免费提供水泥、钢筋,以释放过剩的水泥、钢铁潜能,启动内需。

二要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我省学习借鉴。我省农村发展很不平稳,山区农村和珠三角农村差别很大,建议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市负责,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由省筹集,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征求群众意见,把全省近2万个村划分为先动村、迟动村、不动村,对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

三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民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万工程”下农村驻点的力量,整合目前各部门开展的“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小康示范村”活动,统一定为“新农村”活动,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良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并把明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年”。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10年,形成全民支

四要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二是为农村提供相对充足的公共品;三是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的福利。

五要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威胁着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一旦农村不稳,中国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就会小很多。

当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即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关系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础。具体地说,在取消农业税以前,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从农民那里提取资源,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县乡财政主要来自向农民收取的税费。在财政支出压力和政绩考评体制下,几乎所有农业型地区,上级都将下一级能否完成税费任务作为第一考评依据,市县如此要求乡镇,乡镇如此要求村级组织。分田到户以后,乡村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缺少向农民征收税费的手段,乡镇离开村干部,就更加无法完成收取税费的任务。因此,在税费任务的压力下,乡村之间乃至县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后,县市、乡镇不再要求村干部协助收取税费,从而使乡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理由被打破,在乡镇政府的正面激励下,村民自治有了发育的空间,乡村良性互动,并因此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六要探索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减少农民的支出。取消农业税后,相当部分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利、道路、环境等更成为严重问题,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用国家投资来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尤其是通过水、电、路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方便农民生活。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应该向农村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及目标是什么。如果国家投资的目标是拉动内需,掏空农民的钱袋子,则这样的投资可能引起恶性循环,这是混淆了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不可能快速增长的国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情的差异。

国家向农村投资公共设施及公共品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解决起来不经济或个人无力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有效使用,其灌溉成本大大低于农民一家一户打井灌溉的成本。国家支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公共支出,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公共品供给。

一句话,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目标,应是减少农民因为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所造成的高昂支出,而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目标不同,投资公共品的方向及办法就大不相同。

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福利,建设和谐村庄。在农民很难快速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好处,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仅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着手,应该扩大思路,从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化,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都将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要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前提下,以国家转移支付作为基础,通过提高农民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村庄归属感等等,从而使农民相对满意,使农村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固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及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应有的题中之意。

1. 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文化教育、重视科学研究已成为人民的共识。先进文化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最高认识水平, 揭示人类活动和历史演变的最高真谛, 并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真实关系, 因此它区别于落后、迷信的文化。若劳动者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武装自己, 就可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 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胡锦涛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用先进文化启迪人的思想, 陶冶人的情操, 必能提高人民的素质, 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方向指导。

先进文化继承了现有文化资源中先进的、优秀的部分, 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同时还有自己的独特创造部分。它能在任何情况下,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时代的要求, 因此先进文化总是与社会进步、发展同步, 代表积极向上的力量。20世纪初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 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 从而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跟上经济发展, 国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企图瓦解、西化社会主义制度时, 没有一个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所以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时, 一定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要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保证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性, 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 先进文化还能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文化是有民族性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具有人类文化共性的同时, 由于其形成发展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 因此各具特点。先进文化总是根植于民族社会生活的土壤, 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断调试, 使社会成员接纳, 同其他社会成员相协调, 这样社会就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整合, 必将四分五裂, 如一盘散沙。但当他们共享一种文化时, 无论他们在哪里, 民族的认同感都会伴其一生。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 孕育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精神对满足民族精神需求, 提高民族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厚德载物, 海纳百川、和而不同、革故鼎新的精神包容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为民族文化增添了活力, 而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为炎黄子孙所认同,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印证了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辱,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 最终团结在党的领导之下, 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起了新中国;在面临自然灾害时,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期, 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二、区别两种错误的认识

1. 先进文化就是时尚文化、流行文化。

时尚文化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比较流行的文化现象, 它的出现有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是对社会的反映, 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按照流行时尚的内容将流行分为三类:物的流行, 行为的流行, 思想的流行。它的特点有:第一, 持续的时间短。短则几个月, 长也不过三五年, 如流行的服饰, 当季节变化时, 它可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思潮的流行与某些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 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 当这些条件不复存在时, 流行的思潮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 没有生命力。流行文化的快速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政治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等。由于时尚文化看重的只是“现在”, 并不关注过去和未来, 它不能成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动力, 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由于它没有长时期的历史积淀过程, 也不关注人们的终极目标, 只是针对此时人们需求, 因此人们可以喜爱某种流行文化, 甚至出现追星那种狂热的倾情, 但是难以形成一种宗教式的沉醉与迷恋的感情。总的来说, 流行文化对社会的反映不可能是深层次的, 它决不会像传统文化那样, 深入人的内心, 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第二, 范围比较广。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可能会对某些流行物特别感兴趣, 群体间相互影响, 导致范围不断扩大。当然各种流行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可能是积极也可能是消极。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网络改编、网络恶搞现象, 《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变成了爱做明星梦的小孩。这样的流行宣传的是非主流的东西, 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混乱,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先进文化与流行文化是有区别的。从性质上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吸收了其中的精华, 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是标榜主流价值观的, 它往往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稳定和谐相联系。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以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观等。它倡导积极的社会生活方式, 给人们提供方向的指引。从内容上看, 先进文化宣传的是科学的、客观的真理, 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决不会是落后、愚昧的东西。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科学的, 如有一种《星座占卜》的书在中小学生中很流行, 内容包括“每月每天运势分析”、“星座桃花运”等, 有一些青少年对有关的星座图书深信不疑, 有的甚至照章办事, 达到痴迷程度。“运程”源自古代民俗, 教人向善, 祈求好运, 应受到肯定,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主动, 况且同一属相的人很多, 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 运程、黄历无法对每个人作出预测。虽然它具有娱乐性质, 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 但大量宣传这种非科学的文化,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则不利于其健康。一个社会若没有先进文化作为指导, 人们必将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更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2. 先进文化就是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是相对本土文化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频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快, 我们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影子。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其一, 它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作品, 使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精神的享受。如美国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影视剧等, 无不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国人的眼球, 让国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其二, 它使我们的文化艺术生活带上了浓烈的外来色彩。如服式渐渐欧化, 西装已成为男士的宠儿;房屋的装修上, 欧式风格得到人们的认可;青年人在结婚时, 戴婚纱已成为首选。在不知不觉中, 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原来的一些习俗慢慢地湮灭于岁月风尘中, 这给一些人造成了错觉:外来的比本土的好。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生长的独特的历史条件, 他们的文化也应该是独特的, 相对其他民族来说, 就是一种异质文化、外来文化, 完全依赖外来文化的民族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只能成为强势民族的附庸。从历史中我们看到, 中国的繁荣昌盛没有哪一次是建立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 而是立足本国,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唐代文化的繁荣是因为吸收了西域文化;清朝前期的盛景是因为它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同样, 日本明治维新的繁荣是因为吸收了西方文化, 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是因为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历史上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 总是在不断打破旧有的传统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中实现的。一种文化传统如果封闭自守, 拒绝吸收外来文化, 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时代抛弃而走向灭亡。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 对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因素应积极吸收, 不利的因素则予以克服。

三、发展先进文化的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提供思想保证和方向的引导。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通过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为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1.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越是多样化, 越是要有主旋律。在“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紧密结合实际, 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善于进行理论概括,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 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革除制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最后要克服“教育产业化”造成的弊端, 防止和纠正简单的“文化市场导向”倾向,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3. 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要处理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遵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宏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来审视传统, 认真科学的分析, 严格审慎的过滤, 使优秀传统文化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 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 坚决批判和清除阻碍先进文化建设的旧的观念和意识。在继承传统时, 要采取慎重的态度, 既不一概否认, 背离优秀传统, 又不完全接受传统, 成为传统的奴隶。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而要博采各国之长, 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享有者, 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先进文化的源泉, 正是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新的文化需要, 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现象, 给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将会创造一个繁荣的世界。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先进的文化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方向的指引。先进的文化不同于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 了解先进文化,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 篇8

本刊讯(通讯员于清涛) 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别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广西人才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从6个方面着力推进人才发展: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强重点工业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人才开发;三是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合理调整人才布局,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四是适应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五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六是加快改革攻坚步伐,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从7个方面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一是实施经济发展与促进就業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继续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五是全面做好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六是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七是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能力建设。

上一篇: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下一篇:网络工程师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