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2024-05-18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共10篇)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1

关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服务态度好、进取精神足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局进行专题调研并结合近年来全区老干部工作实践,对目前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

一、当前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们有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比较过硬的老干部工作人员队伍,很多同志长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工作着,各项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但随着老干部群体已进入“双高期”,其养老、医疗、生活以及参加活动、党建、学习等都面临许多新问题,使得当前许多地方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呈现不相适应的状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队伍结构与开拓进取的要求不相适应。经前几年机构改革,我区行政体制、编制逐步理顺,各单位(部门)基本上能按有关规定设立老干部工作专职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为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但在工作人员配备问题上,其年龄结构很不合理。在对20个部门的老干部工作人员构成随机调查数据显示:年龄50岁以上的有12人,占总数 33%;40至50岁的有17人,占总数46%;30至40岁的有8人,占总数21%,其中35岁以下的有2人,仅占总数的5%。这些组成人员中,部分同志认为老干部工作是侍候老的、照顾病的、送走死的,没有多大的出息,没有岗位自豪感;还有部分同志是从原开发区部门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认为老干部工作岗位政治前途渺茫,职位受限难提拔,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凡此种种,思想波动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消极沉闷,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应有的干事激情,使得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心成事成为空话。

(二)思想观念与与时俱进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任务、内容、对象、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要求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服务。但少数同志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老化,习惯沿袭老一套,一提“要实现老干部工作与时俱进”,就说“还是老做法,落实‘两个待遇”;个别单位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和对工作人员的关心上,仍存在着“谈时重要,做时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易受到挫伤,在思想认识上与高度重视还有一定差距;有的工作人员学习意识不强,过分偏重于事务型、工作凭经验,导致了工作方法陈旧,工作视野狭窄,工作效果不显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搞好老干部工作的适应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也随之减弱,致使一些促进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机遇失之交臂、擦肩而过。

(三)能力素质与多元需求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老干部在政治、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显多元化、新标准、多层化的趋势,这必然要求工作人员去多渠道、多视角的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因此,老干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政策、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但许多人因未受过专业学习,有的甚至连短期业务培训也未参加过,政策不懂、业务不熟,导致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楚、答复不明确、解决不彻底,甚至好心做错事;有的只热衷于送钱送物等生活服务,不擅长提供文体娱乐、健康保养、政治学习等精神服务,服务层面窄,难以满足老干部多元化需求的愿望;有的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少数老干部尽管待遇落实很好,却思想情绪大,往往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有的只热衷于传达文件、走访慰问、开展基本活

动等一般事务性任务,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积累业务知识、掌握相关政策、探索工作方法。

(四)工作作风与深入细致的要求不相适应。琐碎、繁杂、紧迫是老干部工作的突出特点。要做好服务性很强的老干部工作,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既要有听得进闲话的耐心,又要有把事情做下去的恒心,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但有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凡事等待领导的指示,遇到棘手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很少深入基层调研老干部工作,养成了守摊子、看门子的习气。有的工作缺乏创造性,只喜欢做常规性事务,在逆境中工作畏难情绪大,对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思考不深,对社会变革中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和超前防范性,遇到难题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寻找对策,对诸如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报送信息等工作避之唯恐不及。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领导方面的,还有工作人员自身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就人员配备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而言,根本还是体制遗留问题。我区于2005年撤销三个开发区,其人员编制由区本级逐年消化,大量干部积压,干部年龄结构普遍偏高;其次,还有领导班子用人的指导思想问题,如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对其它部门的标准要高一些严一些,而对老干部工作部门则有时存在“将就”的思想;在交流干部时,对老干部部门人员考虑得少一些。

第二、少数老干部工作者缺乏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受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正确看待老干部工作的性质,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到位,从而影响个人价值取向,在处理工作与个人志愿选择的关系上,被功名利禄所左右,缺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情操。

第三、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对强化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往往是口号年年喊,事情年年干,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有限,并且不能行成长效机制。

三、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按照“干劲足、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强化老干部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一)要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老干部工作的年轻同志,充实到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录用一般干部时,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或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选调生进入老干部工作部门工作,激发团队活力,增强工作实力,提升整体战斗力。同时,要疏通“出口”,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干部既要保留业务骨干,又要适当交流,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形成正常流动机制。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交流上,真正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老干部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要筑牢思想根基,营造风正劲足的干事氛围。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要使老干部工作人员把“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要筑牢思想根基。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特别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其能正确对待社会分工、正确看待老干部工作的性质,正确认识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尊自重,干一行、爱一行;要采取举办“红色之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先进典型的奉献精神,进行激励教育;观看

反腐电教片,进行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始终具有“工作很辛苦”的思想准备、“工作很重要”的思想认识、“工作很光荣”的思想境界,从而消除职业自卑感,克服失落感,自觉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要注重化解思想问题,对老干部工作人员因遇到工作不顺、待遇不公,产生了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失衡、情绪上的不顺时,要及时给予顺气化瘀,要采取组织安排、领导约谈、职工找谈相给合的办法开展谈心活动,并坚持做到“五个必谈”,即工作人员工作和思想波动时必谈,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时必谈,群众反映较多或民主测评较差时必谈,工作中取得成绩或出现失误时必谈,职位和岗位变动时必谈。通过解扣化瘀,从而有效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把心思凝聚到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全力以赴干好工作。

(三)要探索建立培养长效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强化素质能力。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加之老干部的现实需求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注重老干部工作队伍能力素质的提高,要多渠道全方位的强化老干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并探索建立建全培养长效机制。一是鼓励业余深造,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推荐虚心好学的同志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造,选择性的学习老年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保障、文艺体育、现代科技等知识,为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储备专业理论知识;二是举办专班培训,市委老干部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老干部工作者的思想业务的现状及需求,制定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培训计划,通过建立“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拓宽渠道,丰富内容,采取轮训、调训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培训教育形式应多种多样,除讲课、讲座、报告会外,还可以采取影视展播、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形式;三是广泛开展岗位练兵,要坚持开展干部竞争上岗、轮岗工作,对老干工作者进行多岗位全方位锻炼,特别是对年轻同志要交任务、压担子,要通过参与中心工作、全局性会议、大型活动等形式,锻炼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走访慰问、谈心交流、接待来访等活动,增强沟通能力和化解矛盾能力;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课题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创新力;对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要重点培养、大胆使用,创造条件优先提拔、破格提拔。

(四)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提升老干部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升老干部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一要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开展“1+10”,“1+N”结对帮扶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五必访”制度,即节假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老干部去世必访、发生纠纷必访;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老干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指标到岗、以岗定责、按责考核、以绩奖惩等措施,以周、月、季、年为阶段,检查考核各阶段工作目标进展和落实情况,促使老干部工作人员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老干部工作上。三要大兴调研之风。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深化改革中老干部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怎样解决比较妥善做到未雨绸缪;特别是每年要从老干部工作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一两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调研,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力求把握工作主动权。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2

一、基本概况

四平市共有88个乡 (镇、街道) 、1159个行政村, 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完成率达100%, 实现了远程教育全覆盖。自2007年远程教育工作启动以来, 四平市委组织部强化组织领导, 积极投入保障资金, 统筹规划建设, 强化骨干队伍教育培训, 狠抓学用转化工作, 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和建立远教机制和学用模式, 远程教育工作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 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少数党员干部觉得远程教育投资大、消耗大、不必要;个别乡镇领导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和重安排、轻检查落实现象;极少数人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 没有实际作用, 搞不搞无所谓。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 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学习培训存在难度。由于农村党员存在着年龄、文化、地域、从业类型等各种差异, 对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外出务工的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比较困难;有的村办公场所设施不健全、冬季取暖等客观问题也给学习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是站点功能发挥不够。远教终端站点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音播报、方便快捷等特点。由于缺少设备器材投入,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精力投入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站点都只停留在组织学习上, 在学用活动上开展不够深入, 站点的综合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是深化认识, 统一思想, 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 深刻认识远程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能, 各负其责, 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心组织党员学用实践。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调查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科学制定培训规划。要围绕生产、生活需要, 因人施教、按需施教, 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学、学以致用, 确保取得实效, 从而把远程教育办成为老百姓自觉接受、离不开的学习方式, 做到学用结合, 学有所得。开展学习培训后, 重点掌握好培训内容的消化, 对党员群众接受慢的, 可以协调组织有关技术专家现场释疑解难, 传授技术要领, 帮助党员群众走出误区, 真正掌握这些技术。

三是突出特色, 丰富载体, 切实提高站点综合利用率。要坚持贴近基层, 贴近实际, 发挥远程教育工作的特点。突出党建、网络、农村这些特色。围绕党建工作、信息传输、农村经济生活适时开展特色服务。党员干部普遍关心的内容要有, 党务工作者业务知识要有, 农民关心的市场动态信息要有, 用多样性的载体, 发挥援交站点的综合利用率。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3

一、干部交流工作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始终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干部能力的提高。一是干部交流有利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干部长期不流动,易形成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思想。实施干部交流,迫使他们主动了解掌握各种信息,在岗位交换中,提高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干部交流有利于优化班子结构,发挥领导班子最大整体效能。通过适当的干部交流,可以使班子成员的组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干部交流有利于增强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长期处于领导岗位上的“一把手”或者管理人财物等重要岗位上的干部,易受到人情关系的羁绊,比较容易滋生腐败,通过适时地交流换岗,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这方面情况的发生。

二、公司干部交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效果

(一)主要做法

1.长远规划,有计划地推进干部交流工作。

电力集团公司现有科级单位26家,在岗科级干部184人,干部平均年龄47.6岁,本科以上学历占64%。多年来,公司在科级干部交流工作方面,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与基层班子的优化组合相结合,与培养年轻干部相结合,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相结合,与平时干部的调整工作相结合。人事(组织)部每年制定计划对机关、基层班子和干部进行考察摸底,并定期对班子情况、中层干部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将具体情况对党委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根据班子建设的需要提出交流、调整方案。对交流干部全面掌握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状况、业绩、优缺点等情况,尽可能地因才施用,扬长避短。从有利于队伍稳定、保证工作的衔接出发,“小幅度,低频率”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干部交流工作。

2.加强考核,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为交流使用干部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凭印象使用、交流干部,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明确公正的考核原则。就是以分工定考核,以考核论业绩,以业绩论奖惩,坚持立足实际,便于操作量化的原则,制定考核评价办法、二是形成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公司干部年度业绩考核制度、年度履职考核制度及领导干部监督和谈话等制度,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完整的干部考核档案。每年及时将每名干部当年履职情况、民主评议意见及测评结果等收集整理并如实填写《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登记表》,并交由正职或主管领导填写意见,最后由考核委员会定档意见,归入个人档案。

3.积极稳妥,努力做到“三个倾斜”。

用人是一面镜子,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干部交流中,努力做到四个倾斜:一是向专业技术干部倾斜。在干部交流中,力争为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为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二是向年轻干部倾斜。目前公司45岁以下科级干部占总数只有25%,因此加强年轻干部交流培养是我们一直以来干部交流工作的重点。三是向重点岗位的干部倾斜。对长期掌管“人”“财”“物”的干部或部分权利集中的重点岗位上的干部加强交流力度,推动人才流动,促进廉政建设。

(二)干部交流工作取得的效果

近两年来,电力集团公司共交流轮岗科级干部60余名。从工作实践来看,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使公司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公司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主要表现在:

1.通过交流优化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

领导班子的组成逐步做到年龄结构形成梯次,学历水平相应提高,专业特长搭配适当。我们通过交流,17个基层单位科级干部队伍平均年龄46岁,大学以上学历占85%。

2.通过干部交流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我们这几年先后交流8名行政正职到党务正职岗位,通过基层单位党政正职的交流,使各单位党群工作的思路和做法相互渗透、带动了整个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3.通过交流激活了干部任用机制。

干部交流为合理使用各类干部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干部任用机制运转更加灵活高效,特别是为年轻干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5年来,公司培养交流40岁以下年轻干部共计15人次,在2014年底,公司新提拔9名站队干部进入基层一线生产单位科级班子,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敢闯敢干的优势,迅速在实践中成熟起来。

(三)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交流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交流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干部交流的重要意义,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精神教育,为交流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明确干部交流对象。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型交流。有计划的对机关和基层一线年轻干部进行选调,对掌管人财物部门和组织纪检部门干部进行交流。三是要建立交流干部的跟踪培养制度,完善交流干部的考核监督和管理教育机制。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和工作状况。促使交流干部在实践中健康成长,要创造条件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4

一、当前干部交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对交流工作的政策规定都比较原则,有的地方在执行中有一定的随意性。在交流干部的管理、征求调出调入单位意见的形式、与交流对象谈话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还有不够规范的方面。

2、对交流干部的考核监督和管理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缺少经常性的严格督查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措施,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选派交流轻管理教育的现象。个别交流干部在原单位很优秀,但在交流后,组织上跟踪培养的措施没有跟上,影响了交流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干部的成长进步。对挂职干部的管理比较薄弱,有的挂职干部原单位管不了,现单位很少管,放任自流,形象欠佳。

3、干部交流面比较窄。领导干部交流的多,专业干部交流的少;副职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的多,主要领导干部交流的少。

4、干部交流保障措施比较滞后。由于各种保障措施跟不上,出现了从落后地区交流到发达地区、从经济效益差的单位交流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容易,反之则比较难的现象。

5、交流干部家庭生活中的困难影响困扰着交流干部安心工作。干部交流自然涉及到家属就业、子女升学、老人赡养等实际问题。目前,交流干部家属随调的不到四分之一,交流干部的父母不愿离开故土,有的还无人照顾,既给交流干部又给家属带来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这些情况,造成交流干部一方面有尽快熟悉新环境、新情况、干好工作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又时常因家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承受着感情和道义上的心理压力。

6、交流干部的住房问题比较突出。工作交流调动后,在新单位一时安排不到房子,不少交流干部长期住招待所或住办公室,既不利于干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又加大了干部交流成本。

二、加强和改进干部交流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交流管理工作,既要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又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既要使政策措施有约束力和严肃性,符合时代要求,又要使政策措施有人性化,符合“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精神;既要继承传统,积极稳妥地做好交流工作,又要开拓创新,使干部交流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交流的社会舆论环境。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搞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基础。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干部交流的重要意义,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服从大局、服从组织决定和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精神的教育,使干部交流政策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系统形成共识,为交流干部施展才华、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各级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群体,发挥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激励交流干部安心工作,教育其他干部理解和支持交流干部的工作。

2、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要明确交流的对象及条件,减少随意性,实现领导干部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有序交流。交流的重点对象应当是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和管人、管钱、管物的领导干部,以及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领导干部。在地域范围上,县局城乡之间的交流,应充分考虑住宿和上下班交通条件。并科学确定交流比例。为避免因交流造成某个部门新手急剧增多而影响工作的现象,应根据干部的不同职务和工作性质确定交流的比例。科(分局长)级领导干部每年交流人员不少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25%;掌握“实权”部门的人员不少于50%;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少于30%。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交流导向,不搞照顾性交流,使有限的岗位资源和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结合。三是要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注重选拔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和岗位去磨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3、完善奖惩措施,激励交流干部勤奋工作。要对交流干部跟踪考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制定以实绩考核为主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坚持以党性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用适当的待遇激励干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交流、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鼓励和压担子,促使交流干部充分发挥潜能,创造佳绩。一是在干部交流的职称评定、住房分配、经济收入上要拿出政策,减少干部交流的阻力。二是把推进干部交流与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与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干部的升降、奖惩、回避等结合起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要严肃纪律,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组织交流决定的要给予免职或降职处分。

4、加强宏观管理,形成有效的干部交流调控机制。一是要增强干部交流工作的计划性。防止干部交流时紧时松或连续性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二是要严格干部交流工作的程序,确定交流对象要防止由少数人说了算和不按干部交流政策办事的问题,要根据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多方位、多方面地了解干部,要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特长、年龄性情考察清楚,在此基础上把干部交流到合适岗位、合适班子,使人尽其才,更好地调动积极性,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三是要建立交流干部跟踪培养制度,严格对交流干部的监督。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及时将干部交流的时间、学习和工作情况、职务变动情况以及交流后的现实表现记入档案,使被交流干部的情况明了,便于组织上了解掌握。当工作取得成绩时要予以鼓励,当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及时打招呼,促使交

流干部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5、创造条件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妥善解决好交流干部家属、子女的工作安排和入学问题。二是统筹解决好交流干部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艰苦地区交流干部的医疗保健和工资收入等问题。

6、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教育引导交流干部安心工作。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是一个单位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要以交流增活力,以“适度”保稳定。一方面要避免大进大出,掌握好交流的比例;另一方面,要适当确定交流年限,进行干部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干部交流的“大气候”,减少交流阻力,又有利于统筹考虑培养锻炼干部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的双重要求,克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2005年10月24日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5

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重大抉择。

一、更新观念,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实现“两个转变”

干部是带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备一定的自我知识体系进入和培训课堂的,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经验学习模式。他们接受培训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培训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目前培训中“学用脱节”的问题,教员在培训理念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告知真理”向“发现真理”转变。要注重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事例去归纳总结提炼出规律性东西,开发学员经验智慧,加强学员之间的的交流以及教员对经验的提升,从而在培训中对干部进行思维方式的启迪,增强“发现真理”的自觉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实现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交流为主转变。干部培训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其知识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传授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转向教员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性学习,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员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信息互补,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组班方式上要针对工作实际,采取板块式和模块式两种方法。把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层次分类别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培训,如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组成一个板块学习。同时,根据干部所需要的同一类知识组成一个模块进行集中培训,如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不同知识类别的培训班进行培训。同时要运用“交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做到“研讨、课堂、考察、实践、调查报告”五个培训环节,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发现知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二、整合资源,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市内外、国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加强党校建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上级党委要整合培训资源,建议严格培训资格认证,撤消行业部门的培训中心,加大投入,把县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建设成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从而从源头上避免多头培训,节约经费。同时,县委党校可以聘请校外、县外或者市外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引进师资,以及建设远程教育网,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二是要抓住对口支援等机遇,到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三峡库区都有移民对口支援省市,要抓住和利用这一机遇,在对口支援的省市建立培训基地,既可以利用他们的师资和干部培训基地的两个优势,还可以争取经费等方面的资助,多方筹措培训奖金。三是要利用高等院校加强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因此,上级党组织要加大高等院校与区县联姻的力度,把一些农科院所作为区县干部培训专业知识的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以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四是借助来云专家培训干部。要以县内外重大项目为载体,聘请县外专家学者为顾问,让他们在项目建设中边干边培训一批年轻干部。聘请他们举办节假日专题培训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从而使实施项目成为培训干部的又一个重要渠道。五是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要紧紧抓住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教育等社会事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组织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企业家通过挂职、互派等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树立“学习也是政绩”的理念,做到训用结合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效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近5年来,对如何做好当前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领导决策和干部服务,深有体会,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完善自身建设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细致入微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应杜绝粗心大意,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更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多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鉴别能力,辨明是非,要善于通过对比、分析、校对、核实等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坚决把虚假材料拒之门外,努力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强化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保证。首先要从经费上保障投入,凡是工作需要的经费,都应给予支持,保证硬件设施符合达标要求,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过问和研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人事部门要大力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度,有效避免人事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则要“守得住岗位,耐得住寂寞”,切实提高责任意识,本着高度的职业操守,用心开展日常工作。

三、充实档案内容

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干部管理工作大局,充分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一是在收集干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归入档案,为干部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据。二是重点收集干部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并通过这些内容,把干部人事档案变成反映干部真实面貌的镜子,记录干部成长的录像,以便于组织对干部进行全面了解,使干部档案更好地为组织工作服务。有条件的还应主动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人才,把人事档案库变成人才信息库,把沉默的“死”档案变成有价值的“活”档案。

四、规范管理机制

一是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硬件管理。投入专项经费,系统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专用库房,做到档案、阅档、办公“三室”分开,防火、防盗、防尘、防蛀、防潮、防霉“六防”措施到位;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等办公设备,提升办公硬件需要和管档环境。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干部档案查阅借阅、收集鉴别、检查核对、归档整理、保管保密、人员职责、接收转递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落实,规范档案的查、借、用、转等基本管理程序,坚决做到“五不查”、“四不借”“三不转”,即:无《干部档案查借阅呈报表》不查,非利用单位范围的不查,非正式党员干部不查,本人及亲属的档案不查,审批手续不全不查;未经领导批准不借,非特殊需要不借,手续不全不借,本人及亲属档案不借;个人带档不转,无调动通知不转,不明接收单位不转。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7

物流园区是运输公司、仓库、配送中心、批发中心及流通加工厂等多种业态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是发挥物流业集聚效应的重要载体, 对促进物流业集约化发展有十分重要作用。物流园区将运输、配送、仓储、信息等物流资源融合在一起, 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 促进物流业集约化发展, 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 物流园区有效提高物流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减少了道路、货站、仓库等设施城市占地, 减少车辆出行次数, 减少噪音、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物流园区建设管理现状及问题

物流园区规划体系不完善。市级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 以及明确物流园区规模和功能定位。从宁波物流园区规划体系看, 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物流园区规划体系缺乏层次;二是物流园区规划体系缺乏统筹协调, 各部门对物流园区规划自成体系, 部分物流园区规划脱离城市总规、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等, 导致物流园区在后期推进过程中土地无法落实;三是物流园区规划体系缺乏需求支撑。

物流园区建设管理不规范。一是物流园区建设标准有待完善和规范。虽然《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已颁布多年, 但是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要求, 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 而非强制性建设标准, 没有得到政府部门执行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同时, 与物流园区紧密相关的货运站标准滞后, 无法对近年来园区内货运站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予行业性的专业指导, 且现有物流园区的货运业务功能融合在其他业态中, 较难进行划分和核定。目前, 若按照现有货运站标准来建设, 绝大多数的货运站场用地将大幅度缩减, 以至于现有货运站标准明显不适应现代物流园区的综合发展方向。二是缺乏对物流园区立项后开发与建设约束机制。目前, 无论是政府主导开发, 还是政企联合开发, 其核心似乎还是在卖地, 而对后续建设管理缺乏有效约束。物流园区后期建设什么, 建成什么样, 是否能达到原来承诺的目标, 政府部门很难完全把控。三是缺乏对物流园区建设后期招商引资的监督机制。物流园区在招商引资时, 一般只要企业利税较高、有意愿入驻, 就会引进来, 对其是否与园区定位相匹配, 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等问题考虑较少, 导致园区管理者对进入物流园区的企业缺乏相应的资质认定, 致使一些地产开发商进入园区, 行“物流园区”之名, 搞“商业地产”之实, 在园区内进行土地投资买卖活动, 致使政府制定的土地优惠政策被土地开发商独吞, 与物流园区的发展宗旨背道而驰。

物流园区赢利能力弱。尽管物流园区类型多样, 但彼此间差异化却并不明显, 除保税业务外所提供的服务更是千篇一律。服务项目缺乏创新, 物流园区真正实现盈利的却不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业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服务内容有待创新, 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 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三是园区孤岛运营现象普遍, 园区间合作有待加强。导致物流园区之间无法合作的最大障碍, 就是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

物流园区行业管理不到位。目前政府对物流的管理是分部门进行的, 参与物流管理的各部门从上到下一统到底, 基本自成体系, 横向联系少。一是物流园区上级管理部门过多, 行业管理主体不明确。市发改委、交通委、口岸办、商贸局等部门都有涉及物流园区管理, 其中发改部门负责园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 交通负责园区内运输市场行业管理, 口岸负责保税物流园区内报关、报检的协调管理工作, 商贸局负责园区内交易市场行业管理, 其他部门根据相关职责范围履行管理。二是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 物流园区是一个物流与贸易的综合体, 且往往会演化成各种新的业态, 政府部门对物流园区的行业管理难度较大, 存在管理不到位和缺位。三是物流货运站管理难度较大, 效果较差。

规范物流园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完善物流园区规划体系, 避免物流园区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通过制定规划, 整合资源, 突出重点, 彻底改变物流业弱、小、散、差的局面, 走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一方面, 在国家物流园区规划的指导下, 开展宁波物流需求调查, 尽快编制地方物流园区中长期规划, 构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层体系, 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提供规划依据。另一方面, 要将物流园区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中, 加强物流园区规划与产业布局、行业发展、功能区域等相关规划的协调, 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在用地上给予重点保障, 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给予优先安排。

规范物流园区建设标准, 建立健全物流园区建设监管和约束机制。一是完善物流园区建设标准;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 要求物流园区经营者要在获取规划国土部门的用地许可、工商营业执照之前实施物流园区及货运站经营许可制度, 保障在市区建设物流园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镇规划区建设物流园区应当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及城镇道路发展规划, 园区内货运场站建设规模、标准必须符合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且交通运政管理机构要组织严格的竣工验收, 未通过验收的不能投入使用;三是建立物流园区建设监管和约束机制, 创新土地供应机制和项目评估机制, 通过参股出租、分期提供等方式, 加强政府部门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控制力, 要求物流园区企业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严格执行单位面积的投资密度、建筑密度和投入产出等指标, 保障物流园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建立健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评价体系。

加强物流园区服务创新, 提高物流园区赢利能力。一是继续夯实物流园区作为集散中心功能, 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同时可通过拓展服务的方式, 率先实现“虚拟”多式联运, 在物流园区可引入空运、海运或铁路货运的订舱代理企业, 提供“虚拟”的多式联运服务, 帮助入驻企业减少物资周转的环节。二是推进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三是物流园区向交易平台的拓展。

完善物流园区行业管理机制, 落实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一是构建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园区联合管理体系, 将工商、财税、运管、贸易等政府的监督管理服务职能集聚到同一平台上, 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协调, 达到节约行政资源、实现物流园区高效管理和政府对外服务。二是地方可研究出台《物流园区管理办法》, 建立物流园区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强化对物流园区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管职责, 杜绝经营者“重收费、轻管理”的行为, 应从许可或服务标准为主、备案为辅的方式向经营资质、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方面规范物流园区的经营行为转变, 从落实许可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三是重点加强物流园区的运输市场监管。一方面, 要制定和实施物流园区内运输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及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另一方面, 要加强园区内运输站场作为车辆源头管理、治理超载超限的重要依托场所的作用, 明确物流园区对运输经营者、承运人、驾驶人员及车辆的管理职责, 建立物流园区货运源头监督管理机制。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营管理管理水平;“三农”问题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切实改善农村的发展现状,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发展整体效益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工作散、专业人才匿乏等,已经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进程。那么在新时期,如何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工作的常规开展,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农业部门对“三农”问题的深入探究以及相关惠农政策的颁布,使得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在各部门工作协调的基础上,为农民带来福音。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助于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营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农民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通过对其他相关案例的解析总结经验,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还需借助于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专业化的人才能够通过对农业市场信息的敏锐洞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配置,为农业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全面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三农”问题中,农业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其发展还有赖于政府的扶持。当前我国的农业整体现代化水平较低,通过有效的经营管,能够加快农业发展的进程。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水平都较为落后,传统的生产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措施应用于农业发展中,随着新时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应用信息科学技术。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措的应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才能得以推进,也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相关措施难以落实。经营管理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而当前农村地区的专业人才非常有限,上级政府下派的专业人才不足就使得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目标、任务以及内容等都缺乏充分的认识。这就使得当前农村因财务、债务以及土地纠纷等问题进行上访的情况增加。其次,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使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随意进行定员定编,削弱了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相关管理单位人員的大幅缩减使得本就有限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少,与当前复杂的多元化的农村工作相违背,从而可能会造成农村纠纷与财务混乱的出现。综上所述,缺乏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认识的不充分必然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农村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对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而言,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当前的农村而言,并未建立起明确的经营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这就使得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体制不健全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工作开展的经费有限,国家用于农村经营管理的专项经费非常有限,没有经费的保障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被调动,本应用公费解决的问题却因资金无法保障而被搁置,进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农村经营管理缺乏配套的人力、物力设施

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配套的人力、物力设施,具体体现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基础设施落后。当前农村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很少有专业人员,而是通过后天的相关学习来进行管理,因此其专业性难以得到保障。物力设施的落后则体现在办公用房、办公用具等方面,而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则更为匿乏。随着弄村经营管理中科学技术含量的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因此,就增加了相关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健全相关体制

传统的农村经营管理侧重于农业生产的质量,造成了其他方面的缺失。当前多数农村干部并没有建立起经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单一重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强化农村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意识,通过对他们的定期专业培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和认识,也可以开办乡镇干部培训班,通过引进专业的培训人才对村干部进行专业的经营管理培训,从而能够促使领导干部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的影响力,保障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保障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则是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工作的把关与监控,确保相关措施的实施。农村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通过企业化的管理实现农业管理及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制定出真正适宜的发展规划。

2.增加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随着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项产业中,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农村的科技应用较为落后,管理与生产水平都待提高。新时期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就需要在管理中渗透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效用。通过上文中笔者所提及的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保障工作开展的资金与基础设施,因此村干部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农村经营管理中的网络化进程有赖于网络的普及,因此农村的宽带建设进程需要持续推进。在实现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可以对村民进行网络农业信息浏览培训,在条件允许之下还可以进行网络农产品售卖,从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科技信息的融入还可以通过请农业专家到农村下访进行实地考察,并手把手对农民进行生产指导。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农业机械的现代化,通过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3.建立起完善的人员机制

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人员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较低,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人才机制。管理人员应利用当地的广播、报纸杂志等向农民进行知识宣传,定期更新村内布告栏板报,或者可以印发小册子入户,让农民在家中自行学习了解最新信息,通过对农民进行农业前沿信息的输入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其次,政府需要注重对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切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则是在管理部门中建立起良性的激励与竞争机制,通过全面的专业人才在农村经营管理中管理,发挥人才优势,也能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与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经营管理水平pJ}待提升,而通过相关对策的实施切实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营管理的制度与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建立与完善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其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笔者相信,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全面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J]山西农经,2011(02).

[2]夏期进.浅谈如何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经贸,2014(03).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9

和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按照中共娄底市委组织部和区委组织部的有关通知精神,根据双江的实际情况,我乡就通知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如下工作建议和意见:

1、如何合理确定报考的对象及条件? 建议和意见:合理确定报考的对象及条件是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

员工作的首要条件,我们认为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乡镇公务员,首先要突出“优秀”两字。不仅要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优秀,还要政治立场和思想认识优秀,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质量。

2、如何根据村干部的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考试内容和考察方式、标准? 建议和意见:村干部长期工作在乡镇第一线,工作量大,业务接触范围广,相对科班出身的同志来说,个人素质上较有不及。因此,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应根据村干部的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考试内容。我们认为,在考试内容中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应多考一些村干部在平时工作中常用的业务知识,在申论部分中应多出一些紧贴乡镇工作实际的试题。

3、如何科学确定村干部的招考数量及考录的频率?

建议和意见:从全区角度来看,12个乡镇办事处的招考数量应控制在2-3名

为宜;考录的频率为每年招考一次。

4、怎样做好村干部录用后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建议和意见:市区两级人事部门应成立相应的公务员管理机构,也可以由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办公室行使对村干部录用为公务员后的管理职能。在使用上,我们认为应大胆使用考试录用的优秀村干部,不能仅仅是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特别优秀的可以考虑破格提拔。

5、如何把考录工作与对村干部的激励和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建议和意见: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对村干部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激励办法,能够很好的解决村干部们的身份和待遇问题。在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上,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对乡镇干部队伍来说是很好的充实,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组织的管理。

6、如何把村干部的考录和引导和鼓励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衔接起来?

建议和意见:可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回乡担任村干部,在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录用为乡镇公务员;也可以将考录工作和大学生志愿者支农、支教工作相结合,把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安排到村干部的岗位上,通过考试录用为乡镇公务员。

7、对村干部直接选任乡镇领导成员有何看法和建议? 建议和意见:我们认为村干部直接选任乡镇领导成员不是非常妥当,因为现有的乡镇领导职数较少,乡镇干部人数多,消化现有乡镇干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村干部直接选任乡镇领导成员实施的难度很大。

8、对一支书考录乡镇公务员有何意见和建议?

建议和意见:我们认为一支书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应与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相结合,各级选派的一支

关于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篇10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将原与县委组织部合署办公的“中共xx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更名为“中共xx县委县直属单位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委县直工委”),为县委的派出机构,实行实行人员、经费、职能单列,确定编制6名,并且由县委领导兼任县委县直工委书记,配齐了工委领导班子。对党员人数达到50人之100人的11个单位设立了总支(下设支部51个);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50人以下65个单位设立了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在3以上至7以下的7个单位成立了党支部;一个只有2名党员方志办与政府办成立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 2467 名,其中在职党员1835名、离退休党员570名、其他党员62名。目前85个县直单位党组织的书记全部由单位党员班子领导兼任或同级别的党员干部(1个单位)专任,其中由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兼任党组织书记的有45个。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基础,形成机关党建走前头的保障机制。一是理论武装,保障队伍思想无杂念。该县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纯洁党员队伍的思想。近年来,通过抓实中央、省、市开展的各个主题教育实践,使县直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县高度重视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在县直单位党员中大力开展“三讲一考核”活动。分别在去年和今年从省纪委、省委党史研究室、云南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邀请专家教授6人对县直单位的党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了6场相关专题培训。去年11月组织了70名党务工作者到云南大学进行了5天的综合素质培训。同时县直单位的党员领导积极参加县委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30余场次,拓宽了知识面。县委老干局、地税局等单位主动邀请专家为党员开展专题讲座,丰富教育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切实把好党员的“入口关”,严格按照“16字方针”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近年来查处了违纪党员18名,使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进一步加强。二是加强领导,保障机关党建无梗阻。县委切实加强对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由县委领导兼任县委县直工委书记,配齐了工委领导班子,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机关党建工作,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县委还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每年必须研究2次机关党建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并且从人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使党建相关工作在部门基本无梗阻。三是建强班子,保障组织活动无阻力。把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作为重点来抓,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把群众信任、能力强、品质好的党员选入党组织班子,实行领导兼任党组织书记,使班子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截止目前,县直单位85个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了有单位实职党员领导兼任,其中由党政主要领导兼任的有45个,其余致使由单位党员副职兼任。由于党组织书记全部是单位的实职领导,在使党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和任务开展起来更加顺畅,效果明显增强。四是加大投入,保障党建经费无缺口。县财政每年都将县委县直工委所需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县直工委工作运转。为了保障县直单位党组织活动经费支出,县委按照市委的文件规定要求县直各单位必须从行政经费或管理费中按照单位党员年工资总额的2%提取党建工作经费,用于订阅学习资料、表彰奖励、开展活动等支出,实行一年一定。3年来县直单位共提取党建工作经费4870638元,所提取的党建工作经费科目单立,由党组织书记负责审批使用。同时对于离退休党组织,县委县直工委将其所缴纳的党费按照80%返还,每年返还34个离退休党组织或党小组党费近5万元,确保县直各离退休党组织或党小组开展活动必要的支持。

(二)城乡共建,形成城乡党组织帮带的互动机制。结合第二批展群众理想教育实践活动,实行县直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帮带互动,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进,走活城乡党建“一盘棋”。一是支部联建引领发展。85个县直单位党组织与8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成立了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成立之后每年都要举行支部联谊活动、联合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等活动,并且从资金上给予必要支持,从党建业务上给予指导。如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先后与xx镇的xxx等基层党组织成立联合党支部,将这些党组织建成了全县的基层党建示范点。二是项目帮带助推发展。联合支部成立后,县直单位党组织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到所在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县妇联党支部在城乡帮带工作中,充分发挥妇联的优势,与xxx镇双河村街子组党支部形成帮带关系,发动妇女群众开展了“创六家”活动,县妇联党支部从县城聘请刺绣老师到该支部免费教妇女学习刺绣,镇党委请农业技术专家为农户培训反季蔬菜及葡萄种植技术,请文艺老师指导该处文艺队建设,在县妇联的联动、在镇党委及村党总支的领导和该处群众的参与下,该处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妇女党员达到了5人;经济发展快速推进,每年种植反季蔬菜150余亩,种植葡萄园1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450元增加到2013年的7300元。据的统计,近年县直单位共为帮带的村组协 调大小项目798个,投入资金超亿元。三是思想帮带促进发展。在城党组织乡帮带中,要求县直单位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必须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文化、宣传致富经验。如县委县直工委党支部与挂钩联系的xxxx村党总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时,认为在该村发展核桃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而且符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但广大群众认为将地种核桃后吃饭将是问题,积极性不高。对此县委县直工委党支部与xxx党总支多次召开该村全体党员及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并多次深入到小组召开群众会,向党员及参会群众算对比帐、讲致富经,最终使该村群众接受了核桃产业发展。在群众的思想问题解决后,县委县直工委及时向县林业局协调核桃苗,最终落实2200亩地块所需苗木2.64万株,户均5亩。由于群众的思想顾虑打消,种植核桃的热情高涨,以致在苗木发放当天出现了哄抢苗木现象,最后不得不出动民警维护发苗秩序。目前2200亩核桃长势良好,保守计算投产后户均将增收2万元以上。四是下派党员指导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电站移民、城市征地拆迁、xxx地震恢复重建等工作的开展,向全县179个行政村选派新农村指导员179名,下派32名党员到移民村担任副支书或副主任。下派干部到村后认真履职,积极投入到村的各项工作,有了的促进了所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近年的电站移民、城市征地拆迁、“xxx地震恢复重建等工 作中,县直单位派出党员干部1900余人,进村入户与移民群众、被征地拆迁、地震受灾群众面对面的反复讲政策、谈思想、话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移民工作、城市征地拆迁、恢复重建工作开展。

(三)突出特色,形成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机制。切实找准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通过党建工作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税务系统的在工作中认真开展党员“蹲企服务”工程,将服务端口前移到生产一线,方便了企业,同时有效的杜绝了税收漏洞,税收每年增速都达20%以上。县林业局在实施城市面山绿化过程中,将绿化区域划分为5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5名单位党员骨干负责项目规划、实施、验收全过程,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由于党建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亿元,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达到2.15亿元,增长25.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亿元,增长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18亿元,增长4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6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4531元,增长19.2%。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单位和干部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少数干部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工作,一些单位主要领导不重视党建工作,重行政、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 是在医疗系统、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党组织书记认为有职无实,不易出政绩,缺乏搞好党建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存在党建工作干部不愿抓、应付抓的现象。二是部分党员信仰不坚定。受社会多元化环境的影响,一些党员宗旨意识淡薄,作风不实,精神懈怠,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组织活动方式单一甚至没有。一些党组织活动存在“业务化”或“娱乐化”倾向,没有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组织活动多以会传会,以文传文,走过场、搞应付,活动缺内涵、无特色,没有吸引力。四是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制度不健全,一些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一些单位研究重要事项时不按照规定听取党员或党组织的意见,党组织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党员觉得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缺乏荣誉感和归宿感。五是考核机制仍需完善。考核仍然存在重软件资料、轻工作实绩,编假制假的现象依然突出,重年终考核、轻动态考核,重考核评价、轻结果应用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认真按照上级要求抓好相关党建工作的同时,结合xx实际,按照“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实现由务虚向务实、面上向点上、普遍向重点、静态向动态的转变,重点抓几项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工作,充分凸显党组织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实实在 在感受到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一)抓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要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为重点,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一是强化载体抓学习。以“三讲一考核”为载体,进一步抓实县直单位党组织的理论学习。要认真总结“三讲一考核”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的经验和不足,采取派人参加、视频监督、课件审阅、查看记录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通过“三讲一考核”活动促进党员的党性锻炼、促进党员的模范引领、促进党员的作风转变,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二是突出效果抓培训。在明年计划从外请专家学者到县开展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等专题培训,提高县直单位党组织班子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抓组织建设确保作用发挥。一是抓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巩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和各级的统一部署,切实发挥县直单位党组织的主体作用,扎实抓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通过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解决好县直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广大党员群众意识。二是围绕服务抓建设。按照“

”文件要求,认真抓好以“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总要求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抓好县民政局党支部等6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带动大面工作开展。特别是抓好行政 审批、执法监督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党组织作风建设,促服务效能提升。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结合党组织年度考核结果,继续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选择一批基础好的党组织进行机关党建示范创建,打造示范点。通过扎实工作,力争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真正抓出成效。

(三)抓队伍激发党内活力。严格执行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及“”文件要求,按照中央新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注重在生产和工作一线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续抓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落实,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物质上做好家庭困难党员及老党员走访慰问;思想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抓好党员谈心制度和思想交流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党内交心谈心、后进党员的思想教育等工作;政治上抓好“两优一先”评比表彰,对于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向组织推荐。

(四)抓党务公开推动党内民主。认真贯彻全市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县委党务公开的方案抓好县直单位党务公开工作,建立务实高效、科学民主、透明开放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使党员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内监督更加有力,党务工作的科学化、民 主化、制度化程度不断增强,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抓组织领导落实党建责任。一是强化领导责任。继续抓好 “一岗双责”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其他党员领导具体责任人机制的落实,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经费落实责任。加大对县直单位党建工作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不按照规定提取机关党建工作经费的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强化监督责任。以制度的形式,把各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研究作为党组织的一项主要责任,对机关干部职工的任免、调动、奖惩、评先评优,有关研究本部门重要事项、机关内部建设和涉及机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等方面的事项,依据相关规定由党组或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参与研究决定,体现党组织的作用。

(六)抓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按照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启动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要求,在2015年初建成机关党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办理。

上一篇:在兵团团委四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人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