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2024-07-17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精选8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篇1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班级:20102241学号:2010224102姓名:刘歆旖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实现其概念的可能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平等;可能性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这样一种社会。

“和谐”一词的原意是指乐队演奏中各种乐器之间配合默契而形成的优美旋律。和谐社会通常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运行和发展的状态,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及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等等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少有两层涵义:其一,社会是和谐的,它区别于秩序混乱或动荡不安的社会;其二,这种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

[1]它区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谐社会",如传说中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显然,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传统的和谐社会有本质区别:首先,传统和谐社会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短暂的社会和谐局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以人为本,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激发整个社会活力的社会;其次,传统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一种短暂的社会局面,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状态。具体表现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是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

会;是一个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从我国国内来看,这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存在不少的影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2]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一些领域的腐蚀现象严重。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3]。

第二,从国外国际来看,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国竞争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我们必须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才有能力来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第三,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来看,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保障。在其他的制度下,为什么不能建立和谐社会呢?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存在着私有制,三是还因为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而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基本上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开始不断的完善。

具体的表现是: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下来。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国家的民主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三是城乡基层民主制度在不断的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力得到了尊重和保障。四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在进一步的提高,政府的民主行政能力在显著的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五是国家的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以及监督制度,这些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我们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上的保证。这是一个有利条件[5]。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6]。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建立的和谐社会不同于历史上那种均贫富的社会呢?因为历史上均贫富的社会也是建立在一种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我们的和谐社会比较起来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虽然我们说富裕的社会不一定和谐,但是贫穷却往往是产生一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一种比较强大的物质基础,而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样一种物质上的基础。从1978年到2005年,我们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了18.23万亿元,年均速度超过了9.4%,增长了50倍,而这一期间我们的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了3.16万亿元,增长了近30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了1.42万亿美元,增长了近70倍,外汇的储备更加乐观,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8189亿美元,增长了近5000倍。[7]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我们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其他的还有一些,比如说谷物、果类、肉类、禽类、棉花等等这些主要的农产品,钢铁、煤炭以及电视机、电脑等这些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位[4]。这一系列的改革成就的取得,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这是第二点有利条件。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我们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国家的社会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意义是有差别的,必然也是存在着矛盾的,但是这些矛盾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8]正像江泽民同志说的那样,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它的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与广大的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指战员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凝聚和统一在这个总体目标下,这种根本意义上的一致性为我们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条件。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国家现在仍处于或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都还不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过程[9]。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正是因为我们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条件,所以我们才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我们讲的现实可能性。

希望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达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强调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中国新闻网,2005年2月19日;

[2]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文汇报》2005年1月9日;

[3]党国英:“在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可能性”,《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月8日;

[4] 李晓玉.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企业经济,2004年12期

[5]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6]蒋京议:“社会结构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0月17日;

[7]参看郁建兴等:“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8] 孙自法:“国情专家纵论中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新闻网,2005年2月21日;

[9]托马斯·卡罗瑟斯:“市民社会”,《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7期。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篇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准确把握, 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协调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的范畴”。在马克思那里, 矛盾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双方不是绝对对立或者绝对排斥的, 而是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并都以一方的转化为条件, 转化融合为新的统一体。和谐即是矛盾辩证运动中的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引、相辅相成, 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并通过对方获得自己的规定性, 从而使矛盾双方都得到发展, 这就是和谐。第二, 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规定了矛盾转化的方向, 即一事物只能转化为与其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事物, 这种转化即表现为矛盾的斗争性, 和谐则是事物转化的基础, 系统论中的“整体效应”便是矛盾的和谐所产生的结果。

从矛盾的基本属性可以看出和谐的如下特性:首先,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状态, 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和谐是同一性状态, 是斗争性突变之前的平稳的量变阶段。量变表现为渐变, 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 人们看到的是事物的和谐状态, 及其带给人类的“益处”——稳定, 因而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其次, 并非只有斗争性的质变才能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处于同一性的和谐也为推动事物发展起着量的积累作用。其三, 和谐是在矛盾转化前的上升阶段, 当矛盾双方具有某种相容性时方有可能实现, 一旦矛盾双方处于对立面分离的不和谐状态时, 再强调和谐反而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在新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2003年,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 000美元, 这是一个重要台阶,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人均GDP从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 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微妙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 这一时期是社会矛盾多发期, 对社会矛盾解决方法的取舍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向两种前途发展: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期”, 因为经济社会变革, 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因而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 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新加坡等国是最为成功的范例。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期”, 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 如果处理不当, 矛盾激化, 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拉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结构也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已经发挥出基础性作用。但是, 经济发展了, 经济结构调整了, 社会结构, 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尽管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但并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 许多矛盾不断暴露。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 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 要特别强调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 逐步消除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协调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同步, 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 广大人民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了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但是, 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分享社会成果中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是否各得其所, 是人们关注的, 也是人们质疑最多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增长具有与时俱进性, 其需要总量的增长、需要内含的丰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具有更高的要求。相比而言, 社会管理体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需要。诸如此类的矛盾表现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 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政府和社会职能的分离和企业中社会职能的剥离,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要由社会各种组织来承担。但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健全, 社会功能的不完善, 公民各种公益性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的满足。因此, 只有协调各方矛盾, 培育和健全各种社会组织, 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 才能真正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各种需求, 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 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 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所谓“利益多元化”, 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基础上, 社会关系和利益主体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向上呈多元化和多样性。其主要表现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其发生的根据,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同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局面。各自的利益愿望必然带来权利意识, 权利意识必然导致政治诉求, 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我国目前所处的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 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其解决途径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 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和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同时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是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以矛盾的解决为条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但每一个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侧面各具不同的特点;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 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抓住根本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及其方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问题具有破题意义, 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 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精确阐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性和人类的美好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既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具体表现为“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

(一) 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道路以实现中国在世界的和平崛起。2005年4月, 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倡议, 同年9月,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 胡锦涛主席系统阐述了“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发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复杂多变的当前国际形势、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出发, 提出的中国在和谐的世界环境中进行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道路和国家发展目标。和谐世界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从国际关系角度的灵活表述, 也是广义的和谐发展, 其提出对于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 迎接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尤其是在21世纪上半叶, 我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 又面对“矛盾凸显期”, 其中, 最具根本性的是“三大挑战”:一是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的挑战;三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公平与效益的矛盾问题、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问题、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挑战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紧张化的结果。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力武器是坚持科学发展。 (1) 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 也就是坚持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得到相应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全面发展追求的是和谐共荣, 即通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只有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协调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协调即平衡的过程, 是全面发展的一种模式, 也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 齐头并进式的发展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先有后, 有快有慢, 有主有次, 这就需要协调, 只有经过协调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当前, 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 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 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使各方得到利益最大化、最优化、防止相互作用中能量与优势的耗损与弱减, 从而实现协调发展。 (3) 可持续发展, 就是寻求社会不断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之间的动态平衡, 既保持人类财富积累的不断增长, 同时满足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运用自然规律, 克服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征服和被征服的狭隘关系,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共存。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遵循人的本质, 尊重人的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推动的历史。根据这种认识, 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主体, 创造着社会的历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谐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 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共同认可的秩序, 相互协作, 相互协调, 才能整合出强大而持久的社会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 正确地解决了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 认为劳动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证, 是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 正确认识“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人, 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 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 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历史与现实表明, 一方面, 人的存在是基础性的, 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经济活动, 也就无所谓人们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善即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人们更好地存在, 在于满足每一个人对其尽可能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 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和谐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 确立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 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充分重视人的价值,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首先, 人的价值在于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创造价值, 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遵循人的本质, 尊重人的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以人为出发点, 一切以人作为最终目的, 即“人的价值至上, 人的权利至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 尊重人民、依靠人民, 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及人的要求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其客观内容则是顺从民意、关注民生。其次,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的社会, 在这种经济制度下, 人人都是劳动者, 且“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从而为劳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供了契合的基础。在劳动还普遍成为人们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劳动者的整体需求层次还不高, 在劳动者的需求满足上必须优先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当今中国社会, 以人为本的实现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入手,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 建设人性化的服务型政府, 真正为人民着想, 切实为人民服务。

(三) 认真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充分尊重个人权利。人, 就其本性来说, 具有个人性和社会性两重心理。这一特质, 要求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两块天地”。如此, 人性 (个人性和社会性) 、人的价值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方可充分实现, 从而人的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能有效实现。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国家、集体、个人分别代表着不同层次的利益, 它们是平等自立、相互依存、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充分尊重和保障三者利益的现实独立性, 特别是尊重和保障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 才能有效调动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确保国家、集体利益的不断增长。因此, 激励劳动者个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促进以劳动者个人为基础的多层次利益主体的形成和相互协调, 乃是现阶段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确保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善、气氛良好,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开明。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激发活力、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 要围绕人的权利、需求来制定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 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注重社会的文明进步, 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经济增长的乐趣,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只有使社会文明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 才能逐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 防止社会结构的失衡, 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 使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状态得以实现。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反映出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 1995 (1) :14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C].人民日报, 20003-10-14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四次全体会议公报[C].人民日报, 2004-9-20

简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3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2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4 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5 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因此还要强化斗争、打击这一手段,但是不能将其转变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必须依法治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安定有序。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2.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议事日程。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1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3.2 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趋势。

3.3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4. 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 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因此,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阶段社会上许多矛盾与不和谐现象恰恰来源于党与社会、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4

虽然还没进入社会,还是一个在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毛论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就是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见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和谐的旗帜。对外,我们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我们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突出位置。和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重要的价值追求,也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新智慧。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亿万群众的实践,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能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他们能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及同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和谐,本来就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人生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来越高;和谐人生的代际交替和传承,就是和谐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切实关注个体和谐,着力促进个体和谐,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民主法制。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民主”一词的原意,就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一定要尊重和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体现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新型民主。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平正义作过深刻和全面的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公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前提取决于可供分配的产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公平及其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还认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及其实现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劳动,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状况不尽相同,分配的结果必定是不公平的。二是机遇和环境是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阶级差别已经不存在。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社会都会为他们发挥才干提供平等的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各尽所能”。三是社会调剂,也就是说,在社会成员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扣除下来的劳动产品用于再分配,包括救济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则看,它必须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原则是:第一,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讲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必须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第二,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平等发展机会,具有大致相同潜能和相同意愿的社会成员应当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参与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平等的原则要求摒弃先赋性因素(比如身份、家庭出身、性别等)的影响,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第三,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在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有差别的,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按贡献进行分配,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具体贡献同自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能力、机会以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完善、不配套,由于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初次分配之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乃至不公正现象。因此,在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有必要进行再调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5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课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必要性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并顺应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提出并积极探

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组成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彼此适应、相辅相成的状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从根本上讲, 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人,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质上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个阶层人民能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积极的社会力量。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

1、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2、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

3、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

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2、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共生共荣。一方面,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

当今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它以“3R”原则即减量化

(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

生产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我们只有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回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才能和谐共荣。我们要抛弃那种统治自然、主宰自然的错误价值观,确立面向未来、面向子孙后代、回归大自然的理念。遵循大自然规律、促进大自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根本做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协调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具体细分为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①人与人的和谐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其它方面“和谐”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促进人的个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和责任。尊重每一个人、给所有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第一、人与人的和谐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做到人情人理、耐心诚恳、潜移默化,达到人与人的和谐。

第二、人与人的和谐还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所以我们还要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②社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和谐与发展。我国现在的“和谐”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和谐,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执政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地参与并做出积极努力。

社会外部环境的和谐,包括各国家之间、各宗教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主张通

过各种外交途径努力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之间真正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相对和谐关系,更要全面、深入地融人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与世界经济保持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四、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关系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时,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还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之,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鄢本凤.《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论中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6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我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本文从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对构建社会的共同责任进行了论述,倡导社会和谐。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理想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自觉调整自己观念与行动,共同

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倡导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钱财,败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台上讲的与实际做的完全一致,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一座丰碑,为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也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角。

二、企业。

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目前推动的“企业公民”建设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达到互惠双赢。“企业公民”的要素构成,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类。社会责任主要指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强制性,如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的权利,遵守市场竞争秩序等等;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其特点是自觉自愿。每个企业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要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作为企业,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和谐企业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重要价值取向,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产品质量粗制滥遇、污水废气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实暴露的是企业价值的危机。

三、公民。

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的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之间的和睦,而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我和谐却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工作、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心理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会失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响伤害的是本人,还会影响

伤害到家庭和周围的人,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造成危害会更大。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其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透惑,管理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关爱成为一处习惯,让和谐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如果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果人人参与,不懈努力,社会各方面形成一种同舟共济,构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篇7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处理好的重大课题。从经济学角度讲, 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公平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道德诸领域的一个广泛的社会学范畴, 其中经济上的公平是各方面公平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一)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两者的核心问题, 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效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人类“创造财富”的问题, 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决人类“分配财富”的问题, 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相应的,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既相互矛盾, 又相互促进,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谐。

(二) 效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前提。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就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把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市场经济活动的原则是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增加效率。有了效率, 才能迅速提高生产力, 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人们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注重效率。只有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了雄厚的基础, 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社会的和谐提供基础和前提。

(三)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公平正义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 是人们评价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杆标尺,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建国以来我国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建国以后, 我国在较长时间内片面地强调“公平”, 忽视了“效率”, 并且把“公平”理解为平均, 大搞平均主义, 使我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改革开放初期, 中共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认识到, 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通过提高效率快速发展经济, 就不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就不能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 因而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 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实际上是更加注重效率。如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物质财富日渐雄厚, 但同时也出现收入差距过度拉大, 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在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的同时, 更加注重公平成为新时期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报告继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 同时强调“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注重公平”, “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十七大报告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新论述, 有利于消除片面追求效率, 忽视公平的认识和现象, 为我国进一步消除两极分化,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社会公平失衡的突出表现是贫富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公平失衡现象。社会公平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集中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各阶层收入差距、各行业收入差距、干部群众收入差距等几个方面。社会公平失衡使人们的心理产生失衡感, 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鼓励勤劳致富, 同时也会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加剧社会矛盾和风险。当今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都致力于实行社会公平, 缩小差距。事实启发我们,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时, 社会公平就成为比经济效率更重要的东西。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缓和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风险的需要, 而且是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成为可能。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目前已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风险加大, 不安定因素增多, 能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我们在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时, 一定要采取辩证的态度,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1.我们要认识到,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后富, 走共同富裕道路;1988年, 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困、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共同富裕”等。这些思想, 都给我们今天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提供了启示。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一定要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讲效率的, 有了效率, 各种资源要素才能得到合理配置, 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在特定时期, 为了促进效率, 牺牲一定的公平是需要的。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则要在效率优先的同时, 更加注重公平, 甚而为了求得公平, 必要时可以付出效率的代价, 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而不是两极分化。

2.我们也要认识到,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 相互促进的。如果社会分配不公, 两极分化严重,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不能充分调动,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也就不可能产生效率。效率是为了公平, 公平需要效率;有效率才有公平的基础, 有公平才有效率的意义;有公平才会有和谐, 有和谐才会产生更大的效率。

3.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能有效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协调问题, 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 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 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以上论述中, 很明确提出“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观点, 这是在效率和公平关系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效率与公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各有侧重, 但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在和谐社会构建中, 要把握好二者的动态平衡, 做到有机结合, 这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公平。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为保障社会公平,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 要加强制度建设, 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 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其次, 要高度重视分配问题, 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既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 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再次,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当前,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统筹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 为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指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找到最佳平衡点。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 尤其是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效率是具体的、历史的,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较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认真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 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关键词:和谐社会,效率,公平

参考文献

[1].欧亚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7

[2].党的十七大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3].胡锦涛.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新华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篇8

关键词:矛盾;和谐;过程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6—0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一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消灭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如此深入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在这里,经典作家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命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到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建,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在启示这样一个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也必须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样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的时期。第二个大的阶段,可以截至1917年的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这样一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哲学上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吸收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实践为基础,并运用推广至社会领域,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现在。其中,又可以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不论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在1949年后的中国,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了艰辛努力、不懈探索和沉重的代价。直到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探索才重新走上了科学的发展之路。在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正在华夏大地阔步推进。

二、矛盾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动力

(一)矛盾运动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亲身目睹的现实寻求破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类解放、和谐社会的科学路径。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中,他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思想作了最初的论述:资产阶级作为追逐私利、奴役工人的力量,已使它发起的“政治解放”陷入不可解救的矛盾之中,法国大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解放的实现。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只有诉诸于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消除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横沟,把社会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这个在当时多少带有抽象思辨的论述,表达了马克思后来一直始终坚持的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重要原理。这种思想在随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著作中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阐述。

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一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理解为一个由多个历史阶段组成的,经由政治革命,转入社会革命最后实现“自由^联合体”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不断解决现时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

1社会利益冲突加剧。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人们在利益问题上,不论从观念还是从实际维护上,经历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所限,人们的个人利益的诉求降至极限,从某种程度上说,处于休眠状态。改革开放政策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竞争迅速升温,并日趋白日化。在政府和社会还来不及制定和形成规范的市场规则的时候,这种激烈的竞争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恶性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腐败与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裂痕的产生就是表现。

2社会心理失衡加重。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裂痕的出现和扩大,引起了人们社会心理的失衡。生活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中心与社会边缘、上层与下层的社会群体相互敌视与仇恨的情绪在持续的增加,各种经济犯罪和社会犯罪有所增长。如何医治或修复社会心理的失衡状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社会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在利欲的驱动下,人际关系呈现商品化、实用主义化和机会主义化的倾向。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严重相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

4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但是,相比较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体制性障碍还有待铲除。

5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然面临许多阻碍。传统的人治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现代法治观念在短期内还很难从根本上替代人治思想。迈向现代法治的目标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6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迫不容缓。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信号。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付出了较为沉重的环境代价。尽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仍然是严峻考验。

三、“矛盾”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毛泽东指出,“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磋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矛盾的持续运动,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所以,“矛盾”与“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意蕴;“谐”即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避免抵触、冲突。“和谐”就是和睦协调。把和谐运用

到宏观社会发展领域和对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则其内涵丰富许多,可以从诸多方面进行表述。

要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符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混乱。它与我们理解的辩证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指出,“‘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恩格斯在为撰写辩证法著作《反杜林论》准备材料时指出,“对立——如果一个事物具有对立,那末它就同自身处在矛盾中,而且它在思想中的表现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事物是它自身,同时又在不断变化,它本身有‘不变’和‘变’的对立,_这就是矛盾。”嗯格斯在这里指出了矛盾的最本质含义:对立,同时说明了矛盾本身就一个不断持续的变化过程。

这种矛盾与和谐的持续运动过程的辩证关系一旦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多样性相结合所产生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迷惑、偏差和难以把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异常复杂性有亲身体会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探索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他指出,“这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作者注),在中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

四、结语

上一篇:初一课文的读后感下一篇:企业劳模优秀员工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