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2024-05-14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共8篇)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1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安机关作为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社会责任的重要执法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履行好职责,扮演好角色,充分发挥作用,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稳定。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政治稳定,稳定是和谐的条件。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利益矛盾突出、深层矛盾凸显、矛盾性质复杂,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往往容易使矛盾激化,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公安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高度重视,抓实抓好。要树立科学的稳定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平安社区”活动;建立起确保社会持续稳定的主动超前的维稳体系。从集中处置群体性事件向推动预防、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方面转移,努力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水平,减少社会对立,增加社会对话,加强社会沟通,密切社会联系,寻求理解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在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上下功夫,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情报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努力从源头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二、要维护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和谐社会建设以减少、消除和缓解社会矛盾,促进人与人的融洽,减少社会对立为目标。因此,和谐社会要求治安秩序良好,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很难顺利发展。社会治安是社会和谐的内容和前提,社会和谐是社会治安的目标和方向。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公安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敏感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上下功夫。要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防范控制体系、高效有力的打击体系。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侵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改进执法各个环节的工作,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切实解决当前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以法律手段惩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公安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始终不渝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公正执法、诚信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公正的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公安民警应认清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执法为民。只有这样执法才得以公正,社会才得以和

谐。

文明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公安民警作为执法者,应该廉洁奉公、人性化执法、用文明的执法活动保障社会和谐建设。热情服务、密切警民关系,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三、要搞好各项社会安全服务。

减少犯罪、减少社会损失是公安机关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需要公共安全,要求人权保障,这不仅需要公安机关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来警示邪恶,还需要通过治安行政管理予以维护,也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公共安全服务来满足。

法治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不仅“时髦”而且现实。这个“治”不仅包括“法制”,而且还有更重要的涵义,那就是国民依法治国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中来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不仅仅是依靠强权机关单方面来实施的,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公安机关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长期不懈的法制宣传教育,优良传统道德的宣传教育。公安机关要利用一切媒体和渠道,穷尽一切可用的工作手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德法宣传活动,寓“教”于“治”,亦“治”亦“教”。让“依法办事、崇尚科学、遵守公德”的思想在人民群众脑子中根深蒂固,以此来培养和增强国民的法律信仰,从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犯罪,减少社会冲突,降低建设中的风险。

要改进户政、消防、出入境、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工作,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结合当前一个时期的“三大警务”和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工作,建立为民服务、执法亲民的服务体系,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让社会各界满意,让人民群众感到亲切、感到温馨。把“和谐”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

四、要建立一支作风过硬、内部和谐的公安队伍。

和谐社会是一台交响乐,包括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么,我们所讲的和谐,就不仅是公安机关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包括内部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好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外,还应立足于公安机关,以构建队伍内部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努力创建和谐公安机关,营造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单位间、警种间的统一协调,信息共享,平等互助,使各单位、警种团结如一人,树立大局思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战斗力。

一支队伍战斗力的强与弱,是和这支队伍有没有钢铁般的纪律分不开的,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和党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为了在提高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上下功夫,坚持政治建警、纪律建警、科技建警和制度建警,各级公安机关又在法律之外制定了完善的纪律制度,以此来加强对公安队伍的管理。实践证明,这些纪律、制度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公安队伍真正成为指挥畅通、内务规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的战斗队伍。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只有严,没有宽,没有爱,是不能称之为“和”的。《新华字典》对“和谐”的解释是:搭配得均称和适度。“和”就是多样性,就是把不同的东西有机地调剂在一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公安机关内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朝一个目标前进。我们常说勇者无惧、霸者无双、仁者无敌,以“仁”为根本,才会“严”得更有效果,纪律和制度才真正坚如钢铁、稳若磐石。“仁”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的情怀,人性化的管理,温情的关怀,就是要尊重民警的人格,重视民警的意愿,接受民警的监督,听从民警的意见,关注民警的思想,解决民警的困难。创造和谐宽松的内部工作环境,搭建和谐的育人平台,优化民警的成长环境,提供成才空间,促其早日成才。要努力建立层次式人才培养制度,对每一位民警的从警之路进行精心设计,努力使民警“一警多能,一警多专”,培育专家型专业人才。这样,就能够在“社会治安保障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治安”的良性互动中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总之,我们要的是在发展中高度和谐,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要付出长期地艰苦卓绝地努力。和谐的政权不是一劳永逸的,但是多“劳”多“逸”的,是能够在和谐中巩固,在和谐中发展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既是保卫者,又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既在做出贡献,又在充分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安宁与祥和,只要我们对社会治安形势和市场经济形势驾驭得好,一定会大有可为,共和国一定会长治久安。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 自觉按规律办事,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三是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四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改革促进和谐, 以发展巩固和谐, 以稳定保障和谐,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坚持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 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四、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6页) 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确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和团结和睦的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五、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而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六、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 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 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七、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在基层, 因此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风正则干群和, 干群和则社会稳, 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力抓紧抓好。

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协商民主;内涵;发展进程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3-0012-02

滥觞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提出后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虽然西方国家已经在学术领域的层面对协商民主做出了深入的探究,但是在我国早就有着深厚理论来源和实践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样的一个方向。这是首次在如此重要的讨论当中,对社会主义协商的民主体制做出了宏观的阐述。也将协商民主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提升到国家民主政治中的制度层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重要形式对于我国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里笔者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谈一些认识,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借鉴。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提法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同时将其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加以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反映了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关注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它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的集中体现,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集中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民主独特优势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是来自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制度,而是中国人民的独创性成果。西方协商民主形成于20世纪晚期,是在其西方式宪政民主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旨在弥补传统民主的不足,并提高民主质量,它的发展植根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尽管在西方的社会中民主的程度比较深入,而且在政治的具体表现中更多地突出了协商与沟通的民主趋势,但是真正的一个协商机制没有完全的产生。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实际情况是其理论思维落后于我国的实践过程,经过了一个深入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产生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度传承,更具有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的丰富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融入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与实际,符合我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它是我党在不断地发展中创造的实践层面的突破、思想层面的推进与体制构建革新下的一个交织点,也是我们国家政治路线的坚定性、指导思想正确性、体制优越感的一个切合点。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先有政协后有人大,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这是中国的政治与西方国家的重要区别。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使得人民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扩展,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质是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相统一,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相适应,有助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活动,来源于我国古代各个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与深厚的传统理论积淀之中;并借鉴和吸纳了西方哲学的精髓之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础,以我国具体国情为新平台,彰显了我国的理论新意,鲜明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同之处和优越之处,还把我国的民族理论成果作为土壤和基础,从中去获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支持。

我国古代文化当中缺少较为民主的政治理念,可是在人文思想的角度、行为处事的价值观和入世理念各个角度上都带着相互柔和迹象,处处展现了协商民主的思想,所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部分层面上和我国的传统思想相协调,其明显的折射在我国古代的儒家优秀思想当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在我国具有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基本形式为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并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日军侵华,国情发生急剧变化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实现党派合作思想,社会各界逐步形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社会共识。在抗日时期“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通过协商、商量达成“一致协议”,标志着中共协商民主实践雏形的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构建了民主运作平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在全国范围实施,而选举与协商两种民主形式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践。

改革开放后,中共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逐步从“文化大革命”的停滞中恢复过来,并有着创新式的发展,逐步将协商民主的构成除了政治协商外,增加了社会协商和以公民协商为重要形态的基层民主协商,丰富了其内涵。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传入,中国学者借鉴了协商民主的概念,结合我国经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共十八大对协商民主的新思考、新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在中国数十年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深刻总结。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写进十八大报告,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此前学界研究中,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政治协商制度,然而十八大给出了正确阐释,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这就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制度相比更具有广阔的外延。那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又是什么层面的制度?在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已形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作为我国实现民主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协商民主的存在是为了我国民主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不属于根本政治制度,也不属于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为了保障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途径能够顺利并有效实施而建立的,从而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服务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基础途径层面的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它有着广阔的外延。因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提供途径和方法。而其中,协商民主更多的是与人民政协制度密切联系,这也就造成了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政治协商制度的片面观点。因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尽管有着部分相同的内涵,然而他们却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我国民主政治中所属制度层面不同;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以政治协商为代表的各项根本政治制度服务、提供具体途径和方法,而作为政治协商的实践平台的人民政协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重要渠道作用。另外,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对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提出了要求,所以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三个领域,既有政治协商,也有社会协商以及以公民协商为重要形态的基层民主协商。这里,我们不妨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创立形成的,关于国是问题和社会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实施中,须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以及广大公民分别进行政治协商,社会协商以及基层民主协商等。”协商目的是为了“取得一致意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虽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刚刚得到确立,但是协商民主已经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国家制度层面上一个重要方面,实现途径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其主要实现以下几个领域的协商,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人民政协为组织平台,所进行的协商;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与公民群众之间的协商;三是为完成基层群众自治,而进行的基层民主协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在今后的政治建设中,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重要形式。通过多渠道进行协商,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积极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现途径和领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运行载体的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最重要的实践平台,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创造。要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方式在政治协商、社会协商以及基层民主协商等领域的协商实践,健全并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而更好更快的“取得一致意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獻研究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06.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而且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解决。有人说,改革开放近30年,成绩那么大,为什么问题和矛盾又会那么多呢?这就要辩证地

看问题。邓小平90年代初就讲过,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发展起来,问题反而多了,这就是辩证法。这叫做“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改革开放至今,贫困率从31%下降到1.8%,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达到了小康,贫困人数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绝对数很少了,但贫富差距拉开了,贫困问题相对突出了。

邓小平还有一句话,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辩证法就是如此,事物的辩证法并不像人们主观想象那么简单。打天下难,但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五统筹”。“五统筹”针对的就是五对矛盾,即城乡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发展起来了,有了基础和条件,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有问题、有矛盾,而且因为问题多了、矛盾多了,需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也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只有靠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和矛盾归咎于改革和发展,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恰恰是因为改革和发展不够深入。因此,只有深化改革,加大发展力度,才能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而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障碍和弊端,这就要深化改革。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这就必须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一,和谐与矛盾。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斗争哲学,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是和谐哲学。斗争哲学是错误的,和谐哲学是正确的。这种说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又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首先有一个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毛泽东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区别开来的问题。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成果。而毛泽东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是有偏颇的,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哲学基础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那么,把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是不适当的。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

对立统一观点客观地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两篇文章里,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了中国化的解释,概括为矛盾规律,把对立统一观点概括为矛盾观点。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告诉我们:第一,世界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第二,矛盾是事物包括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第三,必须用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毛泽东所处的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是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消灭“三座大山”,用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强调斗争性的一面。当然,毛泽东在强调斗争性的同时,也重视同一性。比如,提出抗日民族战争中的统一战线问题,不就是解决同一性问题吗?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实际上也是哲学上的同一性问题。问题在于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条件变了,形势变了,人们强调的方面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这就不能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也不能用一个吃掉另一个的办法来解决,不能把战争

年代历史条件下的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办法,运用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离开了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条件,片面强调斗争性,这是毛泽东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很长的篇幅论述社会矛盾问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认识现实社会的矛盾,分析现实社会的矛盾,善于

化解现实社会的矛盾。

第二,社会和谐和社会基本矛盾。

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会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辩证发展,即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那么,这个矛盾是否仍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完全适合”,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是导致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失误的一个重要认识原因。“完全适合”,没有矛盾了,就不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上的变革,就会逐步形成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适应,但仍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后来发生的错误是在矛盾的状况、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式等问题上的错误。邓小平理论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找到了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今天,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人民积极性发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还有不适合的方面,这些方面仍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所以,一定要针对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继续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好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第三,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另一方面又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面对有限的、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生产,就使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更加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根本问题是正确处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当前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四,社会和谐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也好、主要矛盾也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量的、反复的、经常出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人民内部矛盾从总体上来讲是非对抗性矛盾,但处理不好就可以激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就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对抗化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正处于多发期,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隐患,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新动向。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矛盾越发增多。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当事人与事件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和纠纷,但也容易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一些群众中存在仇官仇富心理,尽管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积淀下来的这种心理,一有诱因,也很容易爆发出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形式。有关系就有差别,有差别就有矛盾。一定的利益差别表现为一定的利益矛盾。适当地保持一定的利益差别对社会发展是一种动力,会产生利益激励效应,推动人们去积极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利益。利益矛盾处理好了,对社会发展有利;利益矛盾处理不好,对社会发展不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在人民内部必然存在复杂多样的利益矛盾。物质的、经济的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和变化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诸矛盾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协调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三、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文化建设角度来看,既要考虑到文化多元化,又要考虑到文化统一性。

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人们必然产生多元文化需求,造就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在全球化浪潮下,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发展越来越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多元共存意味着各种文化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冲撞,同时又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和谐社会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存,需要不同的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避免过分偏离,或过分融入,或过分冲撞。

构建和谐社会,在考虑多元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统一的、主导的文化。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鼓励发展多元文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评价体系,不同阶层的人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才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丰富多彩的社会可以让每个人自身都能得到文化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为主的、占统治地位的,能统一人们思想的核心思想、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否则社会就会乱套。现在既有如何鼓励多元文化发展的问题,又有如何加强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有民族的核心信仰,有核心价值观。信仰和价值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巨大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5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

谈理论学习2007年第09期 善学善思善作善成

要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就必须具有“望尽天涯路”那种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就必须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就必须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谛。从而,以领导干部自身善学善思、善作善成的表率作用,扎实推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谈基层工作 2006年第21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以说,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古人讲,“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以理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谈农村建设 2006年第08期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浙江省委提出,要使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

谈党员先进性 2005年第05期

省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为广大党员作出表率,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既可以给广大党员作出示范,也有利于取得领导教育活动的主动权。”保持先进性是我们党对全体党员提出的总要求,但是对普通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具体要求又是不同的。省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处于重要岗位,负有重大责任,起着关键作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党的队伍的中坚。因此,省级领导干部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谈为官之道 2004年第19期 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要求,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谈社会稳定 2004年第3期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抓住根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高度关注民生,注重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维护社会稳定这件大事。谈生态建设 2003年第13期 生态兴则文明兴

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对国家、对浙江人民、对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

谈新农村工作 2002年第16期 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和尽快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工作新机制?

谈人民群众利益 2001年第19期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我们党历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

谈经济结构 2001年第4期

调整经济结构要从实际出发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如何根据本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订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是能否搞好结构调整的关键。

谈解放思想 1999年第1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法宝,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谈经济发展 1996年第10期

扎扎实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受学校支部的委派,我有幸参加今天镇党委、镇先教办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交流大会”。带着支部对我的信任,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在此与同志们交流,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下面我就参加先教活动学习阶段的心得体会做交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与同志们指正。

自7月初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学校支部又安排我为学校支部的先教工作人员,我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做一个先进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我觉得,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要解决很多思想上的问题。

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应该说我曾经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些模糊。但我想,入党目的和动机,决不是一个用某段时间可以一次作终身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深入的,没有止境。因为党员的入党目的和动机是与党员对党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党的根本性质、宗旨等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发展着的党的现状的认识上,来纯洁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就很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迷失方向,从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同时,为什么要入党的认识问题直接决定和支配着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目的和动机决定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目的和动机都是主观性的范畴,尽管我们可以从党员的种种外在表现中去分析、判断,但现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党员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提炼、改进,才能真正作到始终保持入党动机和目的的纯洁性。这个问题对于尚在积极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对于刚入党的新党员和对于已经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说,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对动机不正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正本清源,达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原本就端正者,可作提醒、警示、深化、以达到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在这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党的章程,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100问》等的学习,我觉得,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就必须经常修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不断巩固和增强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巩固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为什么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是又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它归根到底又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入自己的章程,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是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所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党始终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始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才能深深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才能凝聚各种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7

1.时代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相比,时代性很强,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从它们所产生的条件来看,还是从它们所要回答的课题来看,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在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围绕“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个时代主题而展开,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因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必须讲清这两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所回答的时代课题,这也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

2.宽泛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面很宽。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几乎涉及当代中国的所有问题,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俗易懂,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便于被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都说明了这门课程具有宽泛性的特点。

3.开放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是永无止境的,理论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要随着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新的理论探索。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不断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产生新的经验总结,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因此,这门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内容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可以说,这门课是常讲常新,永远都是有新意的。

4.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虽然主要回答的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但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今天的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对今天及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心内容就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形式主义。这就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等特点。这些课程特点,要求在实施专题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不断更新专题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专题化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施专题化教学的要求

1.设置专题教学体系时,要正确处理好专题体系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反映了教学大纲的根本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实施专题化教学时,一方面,在专题体系的设置上仍然要紧扣教学大纲,立足于教材,全面覆盖教材每一章的基本知识点,而不是完全脱离教材,随意设置专题体系。另一方面,既然是专题化教学,就意味着专题体系的设置又要跳出教材,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有的专题可以涵盖一章的内容,或涵盖某一章几节的内容,而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又可以把教材上的某一问题进行扩充作为一个专题来设置,甚至把个别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成讲座纳入专题体系。同时,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特点,在专题体系的设置上,要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入发展,及时调整专题体系,适当淘汰一些相对过时的旧专题,补充新的专题,确保党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以及重大理论观点及时、准确、完整地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总之,专题体系的设置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全面覆盖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又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专题化教学的特色。

2.设置专题教学内容时,要达到“准”、“透”、“活”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的主要渠道,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要能使当代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及其指导意义,帮助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总的方针政策,培养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当代大学生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进行专题化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专题的讲授都应该达到“讲准”、“讲透”、“讲活”的要求。

(1) “讲准”是专题化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这是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性质及其重要性所决定的。“讲准”就要求所讲授专题的框架结构科学合理,逻辑严谨,理论观点准确,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2) “讲透”是专题化教学的核心要求,这是专题化教学的特色所在。“讲透”就要求在讲授专题时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基本理论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解除学生思想上的疑虑和困惑。

(3) “讲活”是专题化教学的一个较高要求。要达到“讲活”的要求是不容易的,不仅要求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认为值得听,而且要语言生动,感染力强,解决好学生“入耳”的问题,让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只有做到“讲准”、“讲透”、“讲活”,才能较好地发挥专题化教学的优势,不断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专题化教学的措施

1.创新教学方法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条件下,高等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主体性、创新性、开放式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针对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还要坚持把专题重点精讲与知识点串讲结合起来,把热点讨论与形势讲座结合起来,把个人自修与老师导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施专题化教学时,应该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全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带给学生很强的直观感受,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发和建设配套的网络课程,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还可以进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试点,这种通过“问题引入、依网学习、团队导学、讨论答疑、实时网测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来组织实施的网络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开放学习、交互性强的新的学习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专题化教学的质量。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施专题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注重发挥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深化作用,建立一批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部队建设等实践教学基地,广泛开展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坚持常态化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和农村,走入基层部队,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国家和部队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高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在现实教学实践中, 打破传统的章节授课模式, 进行专题化教学模式改革, 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是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对促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公安机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篇8

一、太极拳的社会特性

1.民族历史性。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清晰的师统承传。山西的王宗岳、河南温县赵堡的蒋发、陈家沟的陈氏家族等多家门派。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各流派太极拳都有了极大发展,呈现出后继有人,蒸蒸日上的很好局面。

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在中国武术中,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族气质的,莫过于太极拳了。太极拳合技击与养生为一体,是一种意气运动,而且每个动作螺旋缠绕都呈圆形。充分体现华夏子孙追求和谐圆满的民族风范。

2.传统文化性。所谓的太极,是我们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思辨、体悟而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其表明无知无欲和阴阳分化两种状态,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不是达到天人合一、心物一元、物我两忘的融融状态。

太极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由于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3.竞技表演性。太极拳有科学的、完整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拳架等套路;有成熟有效的训练程序和训练方法;有克敌制胜的技击、实战功能。在国际武术联合会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及其下属会员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中,以及在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中都设有太极拳比赛。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奥项目中,慎重地写人了“太极拳”。

为了弘扬太极拳文化,举办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和永年、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特别是焦作市每两年在当地举办一次国际太极拳年会,被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展示与拼搏的盛会、交流和学习的课堂。每届都吸引着大批海外学人前来参与,国内外太极爱好者汇集一堂、切磋武艺、共叙友情。从1992年开始的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4.祛病强身性。太极拳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功效。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壮体、康复延寿的有效手段。依据当今有关科学调查测算,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无数事实证明太极拳是保健卫生、延年益寿的好选择。

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对慢性顽症有辅助物治疗的作用,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通过太极拳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周身血液畅流不息,保证了脏器、细胞的正常活动,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使人体力充沛,不易衰老。

太极拳强调身心皆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人。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已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也有具体的标准。太极拳能使身心皆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5.群众参与性。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行云流水,松静自然,雍容大雅,莫测端倪。故老弱妇孺均可练习。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等没有过多特殊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群众参与性极强,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太极拳长期以来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周恩来也曾亲自派顾留馨先生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藉以治疗胡志明的疾病。此事已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更是推崇太极拳,曾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并由此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大推广,大普及。

6.国际交流性。太极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养身、修身、健身者。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应把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特点的太极项目推向奥运会,让太极文化在世界各地不断传播,为全人类的文明和健康服务,太极拳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致力于将太极拳奉献给国际体坛造福世界人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同肤色的锻炼者正不断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到太极拳锻炼的队伍中来,采用太极拳健身和通过太极拳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者。我们的东邻日本,十年前练习太极拳的人群就已超过百万之众。正如2001年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发给第一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的贺词所说:“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现已走向世界”。

二、太极拳的社会功能

1.全民的健身娱乐功能。太极拳是一种集技击与养生为一体的意气运动,太极拳、剑、扇、球等套路在音乐的伴奏下翻飞舞动,既是一种健身强体的好运动,又是一种娱乐休闲的好方法,对锻炼、表演者来讲,是一种极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观赏者也不失为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在农村、城市,直至世界各地都可以看的到太极拳的身影。

2.深厚的文化教育功能。太极拳是华夏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拳以包容着中国道家、儒家和理学家思想和伦理的“太极学说”立论,依太极之理规范拳技体系,靠太极之理,解释拳械技法,借太极立名,而称之为“太极拳”,是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包含着“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理念,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强调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维方式正好是友谊、团结、和平的思想基础。

3.精湛的表演竞技功能。每每盛大体育及文艺盛会的开幕式、晚会、闭幕式上。都能看到无比精彩,有着中国符号的,集美感与动感于一身的太极功夫表演。在第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闭幕式上,海内外太极拳好手相聚一堂,用精妙绝伦的太极功夫表演为本届太极文化交流盛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及其下属会员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中,以及在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中都设有太极拳比赛。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指日可待。

4.显著的强体祛病功能。随着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延长了,老龄化社会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养老的严峻问题,以节奏轻缓,轻柔圆活为特征的太极拳非常适合这些老年人的运动特征,为老年人带来健康的福音。现今社会体重超标和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多,这一群体很难选择到适宜的锻炼项目,逐渐离开受体重限制的项目,将目光投向了太极拳运动。从繁杂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的广大家庭主妇,也把太极拳锻炼视为利用余暇增进身心健康的好途径。

5.新的经济增长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得以快速、蓬勃发展,名扬海内外,给太极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市场,从1992年开始,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地举办了七届,参加年会的共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运动员和爱好者,数十万人前来旅游观光、洽谈贸易。仅中国·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期间就签订了42个贸易项目,其中外资项目10个,总投资1.451亿美元;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6.3559亿人民币;其他贸易项目1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中西文化的融通功能。东方文化向人类展示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西方文化向人类展示了人类的物质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融合,将构筑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这正是东方文化必须崛起,东西方文化必须融合的根本所在,是大势所趋,是太极玄机!

三、结论

太极文化是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和谐发展;太极拳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太极拳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养生观念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太极拳已成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太极拳的国际品牌价值为物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无限商机;太极拳的社会特性和功能,特别是其独特的文化、健身和包容功效,对强身健体,社会风俗,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可以从太极拳中领略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可以看到先辈们在太极武苑中,艰辛拓业的足迹和汗水,它必将鼓舞我们循着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去进一步发掘,探寻太极拳乃至太极拳哲学的精奥,使之造福于世界各族人民。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期末易错题下一篇:多喜欢你小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