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干预

2024-06-29

公安机关干预(精选7篇)

公安机关干预 篇1

我国首部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为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在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时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 这两种权力无疑是最为典型的国家公权力;家庭暴力案件涉及公民最为隐私的家庭生活, 是典型的公民私权利。因此, 公安机关在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必然涉及到国家公权力

与公民私权利的博弈, 必然涉及到公权力干预与私权利自治的界限。如何在这种博弈中取得相对平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从而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 这是研究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的关键。

一、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一) 国家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正当性证成

公安机关拥有的警察权包括行政权和司法权, 属于典型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公权力。家庭暴力案件中加害者侵犯的受害者的人身权等属于典型的私权利。

社会契约论是对国家与公权力产生的阐释, 也是对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解释。国家公权力来自于私权利的让渡, 因为私权利所有者在享有私权利时彼此之间出现冲突无法解决时, 必须求助于公权力来解决。“政治、法制悉以人性恶为根据, 围绕着一个‘恶’字做功夫, 或堵或导, 亦扬亦抑, 倒也酣畅淋漓。”[1]为避免人性的弱点这也是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解释。

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自古就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 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与冲突中, 由于边界不清晰, 极有可能出现公权力过度干预私权利的领域, 导致对私权利的侵犯。因此, 在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前提下, 如何注重保护私权利, 从而达到二者相对的平衡则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键, 也是公安机关警察权干预家庭暴力案件处理的关键。国家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正当性证成也解释了警察权介入家庭暴力的正当性。在《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后公安机关民警对家庭暴力案件必须接处警的同时, 更应注意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 不可过度干涉私权利。

(二) 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必要性研究

公安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具有正当性, 不仅如此, 公安机关作为反家庭暴力的一线机关以及在家暴发生时唯一具有强制力的机关, 介入家庭暴力案件尤其必要。

1. 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公安机关成为家暴发生之时的唯一有效干预机关。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这种性质决定了家暴发生时受害人求助的对象首选公安机关。因此《反家庭暴力法》第13条、15条规定了家暴的受害人向公安机关的报案制度以及公安机关接警的应当及时出警制度。公安机关民警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直接反映了社会对家暴的容忍度。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安机关是制止家庭暴力的第一道防线。[2]不仅如此, 笔者认为公安机关还是制止家暴的最有力的一道防线。原因有二, 一是公安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机关, 在接处警介入家庭暴力案件时, 可以进行处置, 制止家庭暴力和对受害人予以紧急庇护。二是鉴于家庭暴力案件的特殊性, 公安机关在先期介入家暴案件时的取证往往成为后期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关键, 成为家暴受害者维权的关键。

2. 家庭暴力案件的特征决定公安机关成为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由于家庭暴力案件的主体的特定性, 维系家庭关系的存在往往是家暴案件主体的共同愿望, 尤其是受害者。这种感情容易成为施暴者多次、反复实施施暴行为的原因, 也导致了客观行为的多样性、隐蔽性、反复性。如果在第一次施暴者在实施行为时公安机关能有效介入干预, 通过公安机关的威慑力量与强制手段予以控制, 不仅能够减小危害, 甚至能够挽救整个家庭。如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3月2日发生女律师遭丈夫家暴致重伤、其母颅骨被敲碎的恶性案件, 而且受害人是颇具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律师, 更让人无语的是在年前施暴者就曾有过多次暴力行为。笔者研究了多个家庭暴力案件, 无一不是由于第一次暴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干预, 才使事态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二、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现状

由于国家公权力天生的扩张性, 极易侵犯公民的私权利, 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警察权尤其如此。如何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中取得适度平衡, 防止公权力尤其是警察权的异化侵犯家暴主体尤其受害人的权益, 制度的设计尤为关键。

《反家庭暴力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职权:1.赋予公安机关家暴案件的管辖权;2.调查取证权。警方的调查取证成为处理家暴案件的依据;3.制止家暴, 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4.协助受害人就医, 协助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虽然《反家暴法》的出台首次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公安机关在反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 但纵观这部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意见, 可以看出这些规定比较原则, 不利于操作。家庭暴力案件实际涉及到民事、治安和刑事案件三个领域, 公安机关究竟如何在程序上处置这种案件, 如何对这类案件涉及到民事、治安、刑事三个领域的无缝对接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 国外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模式大致有三种:1.积极介入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为代表。2.有限介入模式。如韩国。3.法定介入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否适应我国传统文化和我国国情, 有待考证, 但是, 笔者认为, 鉴于家庭暴力案件的特征和公安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在我国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警察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至关重要。

三、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框架下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的构建

目前,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只有38条, 其中涉及公安机关的有17条之多。可见, 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成为新形势下反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必然的选择。这38条规定在6章之中, 规定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主要在第2章和第3章, 即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 尤其是家庭暴力的处置。为尽快适应新法, 避免公安民警在执法时“不作为”、“不会作为”以及防止“乱作为”, 有公安机关出台相应的执法提示, 如蓝田县公安局。当然, 这种执法提示没有法律效力, 因此笔者认为, 应由公安部出台相应的细则或规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机制。

(一) 明确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原则

1. 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家庭暴力案件的反复性决定家庭暴力案件一般历经民事纠纷 (夫妻等家庭成员间吵闹等轻微家庭暴力行为) 、治安案件 (达到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 、刑事案件 (达到刑事标准的家庭暴力案件如轻重伤害、虐待等) , 在这三个层级的家暴案件中,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 绝对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是纠纷的预防者、制止者和制裁者, 这一具有强制力的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能有效控制纠纷的发展。但是家庭暴力案件的私权性质, 决定公权力不宜过度干预, 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尤其是在家暴案件的民事纠纷与治安案件这两个层级。即使是在达到刑案的立案标准, 也应当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这一原则也凸显在《反家暴法》第5条。

2. 程序正当原则

正当的程序是防止私权利被公权力侵犯以及通过公权力实现私权利的最佳手段。因此, 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无一不规定程序正当原则。在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 正当的程序尤为重要, 不论是在家庭暴力案件发展的哪一层级, 严格依照程序不仅有效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权力, 限制了警察权的边界, 同时有效地排除了与家暴当事人之间交流的障碍。程序正当是实现警察权与公民私权利相对平衡的法律保障。

3. 法定介入为主、有限介入为辅, 二者相结合原则

我国传统的“和为贵”的习俗, 以及家暴当事人希望挽留婚姻的愿望, 决定了积极介入模式在我国并不适用。而单纯的法定介入与有限介入也并不契合我国实际。因此, 法定介入与有限介入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反家暴法》15条的规定实际也是采取了这一原则。

4. 客观、全面、合法收集证据原则

公安机关真正起威慑作用的一个方面是公安机关的强制力, 另一方面在于公安机关具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 而公安机关调查、收集的证据在后期的家暴案件处理甚至是婚姻家庭案件的处理以及离婚财产的处理中都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因此, 在《反家暴法》的处置一章着力强调公安机关取证的权力和义务。

(二) 预防程序

家庭暴力案件作为家庭隐私案件, 其预防甚于打击, 因此《反家暴法》第5条做出明确规定。而家庭暴力案件的预防实际是一个全社会联动工作, 需要建立全社会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方能完成。而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在预防机制中主要完成的是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等服务工作。这项工作必须依托于公安院校方能完成。因此, 必须在各公安院校内开设相应反家庭暴力课程, 加大对公安民警的反家暴的培训工作。

(三) 处置程序

1. 接处警程序

接处警程序实际也是公安民警先期处置程序以及反家暴案件的分流程序。根据《反家暴法》规定,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 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民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 控制施暴人, 同时对受害人予以援救;2.保护现场, 通过询问加害人、受害人、证人, 做好笔录, 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录音录像等手段予以取证。3.告知受害人“人身保护令”制度, 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等, 4.认真填写《接处警登记表》, 接处警民警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处警登记表》也是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之一。5.根据案件情况分别予以处置。

2. 属于民事纠纷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公安民警接处警之后, 根据《反家暴法》16条的规定, 对家庭暴力情节较轻, 不需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可以予以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家庭暴力告诫书》虽然只是公安机关出具的对家暴加害人的行政指导, 不具有行政强制力, 但它是成为后期人民法院处理家暴案件的证据, 对于预防家暴案件民转刑以及制止加害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地方公安机关对于《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式样有所规定, 但公安部并未统一模式。但不论是哪种形式, 告诫书中都应当包括加害人姓名等身份事项、查明的案由以及事实、依据的法律规定、禁止加害人实施加害行为以及出具的机关等事项。开具告诫书后应送交加害人、受害人, 同时通知居委会、村委会, 公安机关同时应留存一份备案。这一程序的设置, 对于公安机关解决最棘手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情节轻微的家暴警情作出了规定。

3. 属于治安管理处罚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予以处置。

4. 属于刑事案件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进行处置。

乔根斯在其所著的《多元论法学》中指出,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需要不是解决冲突 (Settlemenet of Conflicts) 而是防止冲突 (Prevention of Conflicts) 。在法的功能序列中, 防止冲突的任务被置于第一位。[3]这一见解可以理解为法的最终目的实际在于修复、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在家暴案件中所有的纠纷解决机制最终目的都不应是打击施暴人, 而是修复、维护正常的家庭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祥和。公安机关干预家暴案件的机制的构建不外如是。而在公安机关干预家暴案件中, 实际有处罚权的主要在治安领域的处罚, 但不管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案件, 证据都是基础和裁判的依据, 因此, 在家暴案件中公安机关所有工作的重心之一在于证据的收集工作, 但这其中涉及到行政证据、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性质的转换, 在此不予赘述。

参考文献

[1]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2]蒋月.家庭暴力的成因与反暴力对策[J].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169.

[3]薄振峰.当代西方综合法学思潮[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130-134.

论公安机关柔性执法 篇2

一、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的新要求

从公安管理角度来说,所谓柔性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保障人权,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既要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文明、规范执法,强化人性化和艺术性。民警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范畴内,运用自由裁量权,实行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一般和严重违法行为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个的目的。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必须端正执法思想。

柔性执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民警思想认识没有同步跟进,柔性执法理念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难以长期坚持。孟建柱部长强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本要靠广大民警认识的提高与行动的自觉。”[3]同样,柔性执法首先要从转变民警认识开始,从树立新理念开始。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人民满意作为管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工作中,不能只看纠违多少,罚款多少,更要看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道路,畅通能力提高多少,群众满意率提高多少,社会各界评价有多高。二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不能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因地而异处罚,不能给公众造成法律只保护有权人、有钱人和本地人的现象。

2. 在执勤执法形象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自觉维护民警形象。

柔性执法要求民警严格按照执勤执法规范的要求,做到着装规范、警容严整、警姿标准、态度和蔼、语言艺术。对待违法行为人要教育在前,理字当先,先敬礼、再说理、后处理,要用平和语气指出其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尽可能化解对立情绪,让其心服口服;对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蛮横的行为人,也要采取克制态度,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在现场形成群众围观对抗僵持局面,同时做好现场形态音像固定。

3. 在执法能力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民警的素质是柔性执法的基本支撑和基础推动力,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对常用的法律条款要能熟练应用。要懂得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真正达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等“三懂四会”[4]。每一位民警要做到三个转变:一是思想要转变,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二是由简单的法律条文告知向善用语言技巧转变,善于用文明、规范的服务态度和语言使被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民警的亲和力;三是由法律执法者也是守法者转变,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模范遵纪守法,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二、当前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实践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加上现阶段民警执法水平有限和不尽人意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有:

1. 在执法理念上,缺乏必要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意识。

一些地方对柔性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柔性执法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有的认为柔性执法属于语气、态度问题,只要依法办案就行;有的缺乏大局意识,不能正确处理柔性执法与严格管理辩证关系,一提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就束手束脚,不敢大胆管理;一提严格管理便以管人者姿态出现,不关注被处罚人和社会的反应。

2. 在履行职责上,法定地位与承担任务不对称。

法律赋予民警行使社会安全管理权,但在具体履行职责中,公安部门所承担的任务却与职责不相称,导致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较为普遍。一些地方公安部门承担了本不属于职责范围的非警务活动,一方面挤占了大量的警力,使民警对本职业务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基层民警的工作量,导致民警身心疲惫,出现情绪执法。

3. 在执法制度上,缺乏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实用性的执法规范。

近几年来,虽然在推进执法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执法操作程序和制度的具体环节上还没有完全规范,不少规范如公安部的“四部一令”的一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公安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以及轻微违法行为口头警告处罚教育的操作程序尚有待进一步落实,所有这些导致基层民警执法办案随意性较大,出现同样违法行为不同处罚的结果,引起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

4. 在队伍素质上,执法水平难以达到柔性执法的要求。

广大民警是贯彻实施柔性执法的重要载体,社会公众对公安部门是否柔性执法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每一位民警具体执法行为的评价。但是,当前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民警没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群众“冷、硬、横、推”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在工作中傲气、霸气较重,令群众望而生畏;一些民警对政策、法律把握不准或受人情、利益等因素干扰,出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更是对柔性执法的极大破坏。

5. 在外部环境上,公安部门执法环境不尽人意。

当前,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层民警柔性执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不少人对违法行为采取不以为然态度,少数人由于受就业、教育、拆迁、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的影响,对政府管理产生逆反心理,滋生不满情绪。因此,对民警执法不够支持,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侵犯民警合法权益。加上现行法律法规对民警的保护不足,对实施暴力袭警、阻碍执法的违法人惩处力度不大,使民警心理受到严重挫伤。二是民警经费保障不到位。当前,公安部门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大,上路巡逻、处理事故、办牌办证、侦破案件、安全宣传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补给。由于经费保障不足,造成民警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手段不强,给执法带来不便,也影响了民警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升公安工作柔性执法水平的对策

柔性执法是对公安部门提升执法水平的更高要求,既需要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既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与工作机制,也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当前影响民警柔性执法的各种因素,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社会公众对民警执法工作的最大支持和认可。

1. 以深化以人为本思想为目的,为柔性执法塑造深层理念。

公安部门既有查处违法行为的行政职能,又有公共安全管理的服务职能。公安部门不仅要在执法中坚持理性、平和,在管理服务中同样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将柔性理念创新运用到整个公安管理中。注重体现人性化服务,改变过去“管理就是收费,教育就是罚款”的不良形象。努力提高窗口办事人员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四难”形象,让每一位办事群众都能感受到亲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2. 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前提,为柔性执法创造运行机制。

民警的柔性执法,更多地依靠科学管理的制度及其有效的机制来塑造和体现。当前,应当从既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又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理解、信任的角度,对执法办案中容易影响柔性执法的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要从基层民警日常执勤、执法活动的最急需的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法律程序,规范执法环节,便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范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划化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严格、公众、文明执法的要求,又能够让当事人和社会心悦诚服。

3. 以提高民警政策法律水平为手段,为柔性执法提供根本保障。

柔性执法,既是理念,更是行动,重心在基层,关键靠基层一线民警。因此,要使柔性执法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基层民警的自身素质。各级公安部门要以“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为契机,把对民警进行政策和法律教育作为苦练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采取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民警深入学习柔性执法精神实质和有关法律、法规,使民警真正转变执法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教育和处罚并举,对违法初犯人和情节轻微者以教育为主,不轻易施以罚款,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 以加强公安机关宣传力度为着力点,为柔性执法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重视自我宣传。社会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点,容易引起公众对民警误解。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化解这类矛盾,除了要严格依法查处违法人员,还要把违法人员作为宣传法规的对象,宣传我们的执法依据,宣传违法行为容易造成的危害。通过宣传,既提高违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又化解执法后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二要加强社会安全宣传教育。要深入推进安全宣传,做到持之以恒开展安全宣传,力争在宣传的形式上更活跃,层面更广阔,效果更明显。通过宣传,解决参与者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问题,切实为执勤民警执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又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落到实处。三要正确接受和应用新闻媒体监督。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信息的主要途径,公安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新闻发布制度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在公安民警和新闻媒体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营造一种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总之,柔性执法理念的提出,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既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充分保障违法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将更加注重策略调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协商、调整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此,柔性执法理念大大丰富了严格执法的内容,也拓展了社会管理的手段,必将推动公安管理工作上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柔性执法理念,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其内涵还会不断丰富,拓展外延,也必将在社会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公安部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通过推行柔性执法,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职能作用。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提出新要求,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单纯依靠处罚手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来实现社会管理职能。当前民警柔性执法在执法理念、履行职责、执法行为和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的目标。

关键词:公安管理,柔性执法,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上海出新规力推柔性执法[EB/OL].一财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09/22018091775.shtml,2010-06-09.

[2]沈阳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百项新举措[EB/OL].沈阳警网,http://www.shenyang110.com.cn/Article/classA/classAd/200904/412.html,2009-04-13.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EB/OL].公安部网,http://news.163.com/08/1103/11/4PQPA8E8000120GU.html,2008-11-03.

公安机关基础信息采集研究 篇3

1公安工作中情报采集的概念及其特点

公安机关的情报采集, 是公安机关日常服务之一。内容十分广泛。即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采集, 还包含将采集到的资料录入相应的系统这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工作。这就意味着公安机关的信息服务具有复杂性、繁琐性、日常性等特点。综合对比起来, 公安情报采集有以下特点:

(一) 采集范围广

公安业务信息采集的内容特别多。小到案件的基本信息, 如案情、案发经过、案情中嫌疑人与报案者的笔录等, 大到维稳类情报的基本内容, 维稳类信息种类多、遍及分散, 为便于把握它们的特点, 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采集、分析, 找出其相同要素。

(二) 采集方式多

公安机关的信息采集方式五花八门。比如采集中使用的传统采集手段, 在社区中通过抽查表的使用, 来采集基本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提高, 公安机关信息采集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清卡口的使用。

(三) 采集具有专题性

专题情报信息是公安机关特有的一种信息采集或情报采集方式。是指由公安机关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收集的反映社会整体治安状况。比如如社区民警所采集的各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国保机关所采集的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影响社会安定的情报信息。专题性情报采集具有很深刻的目的性和保密性, 一般由特定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负责采集。

2公安基层队伍中情报采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基层民警认为情报信息工作是分局层面的事情, 只是简单的对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内的发案情况做一个统计工作, 写几个数据, 弄几张报表, 例行公事。要么就是到网上搜集一些无法核实的小道消息做一些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分析报上级情报部门, 完成考核任务。认为情报信息虚无缥缈, 无法指导基层派出所实战工作。什么是情报信息很多民警都没有准确的概念, 即便有时发现一些苗头性信息也不愿花精力去核实、掌握、上报, 担心花了大把的精力到头来只是虚惊一场, 看不到工作成绩。少数不负责任的民警甚至对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认为领导对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只重结果, 不看过程, 只要不出事情, 做与不做一个样。

(二) 缺乏足够的重视

基层所队作为业务部门, 领导多重视打防控绩效和队伍建设工作, 情报信息更多时候只是一句口号, 难以落到实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以及社会治安管控仍旧依靠传统工作方法, 大清查、设卡、地毯式排摸这些基本靠投入人力的工作方式依旧在如今的公安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多民警没有建立自己的情报信息网络, 耳目等隐蔽力量多停留在档案上, 作用有限。基层所队的情报信息人员基本由内勤人员兼任, 除了按照上级情报部门给的信息报送任务完成一些指标外, 大量的精力要放在服务全所业务工作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上, 还要应付来自上级各部门的各项行动和考核, 加之多没有经过专业能力训练, 无心也无力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和报送工作。造成例行公事的信息较多, 信息挖掘不够、研判质量不高, 甚至为了完成指标在平台内"制造信息", 忽略了信息的实战应用。从目前的对情报信息工作的考核方式来看, 工作完成较好的是一些业务量小、队伍人数少、地理位置偏僻的基层所队, 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做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县市中心区域的基层所队因为承担了繁重的打击处理任务以及大量的非警务活动, 情报信息工作较为落后。

(三) 缺乏专业的情报人才。

情报信息系统随着情报信息工作的开展由开发、测试、使用到进一步改进也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 然而系统的应用基本到分局层面为止, 没有进一步向基层所队延伸, 以至于仅有的部分有用情报信息无法被基层所队及时利用, 发挥效能, 从而使得基层所队的一线民警无法体会情报信息在现代警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基层所队每年要应对大量的集中行动和业务考核, 唯独没有情报信息的考核任务, 即便有也只影响基层所队内勤人员, 一线民警在报送情报信息工作上没有压力, 自然也没有动力。常常是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再报送相关信息, 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3提高基层信息采集工作效率的途径

目前, 公安信息工作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提高基层信息采集效率迫在眉睫, 如何保障基层采集工作有针对性, 有目的性, 我认为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一) 特殊节点搜集法。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每年的重大会议、重要赛事、重要节假日、敏感时段等节点前后, 是各种涉稳非法活动活跃期, 在这些时段期间加强维稳情报搜集工作, 通常会获取一些有价值、深层次、行动性、预警性情报信息。民警应该多关注情报综合平台敏感日期一栏, 比如今年4月省厅发布的敏感节点有"4.5清明节 (天安门事件) "、"4.8胡耀邦同志逝世日"、"4.22世界地球日"、"4.23南京解放"、"4.25法轮功分子聚集中南海事件"等等。

(二) 热点问题搜集法。

不同的时期, 总会出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轰动全国的焦点、热点问题, 如近期百姓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PM2.5"、"雾霾"、"血铅超标"、"沙尘"、"煤雨"、"墨迹天气"等, 还有近期"两会"所提的部分政策改革活动等;社会问题方面, 如警民矛盾、因愁官愁富引发的群众公愤事件、其他如宝马撞车事件、温州富家子撞人事件到后来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等此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政府工作方向;群访群诉方面, 目前经常因征地拆迁、工资改革、企业改制、政策改革等问题引发群体上访事件, 不仅影响交通, 也干扰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办公秩序, 其实事发起因都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苗头和线索, 有些群体访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 重点人搜集法。

在每个基层所队都负责监控一些邪教、重点群体等维稳领域重点人, 围绕重点人控制工作也可以搜集一些涉稳情报。对此类重点人员的掌握, 在其中了解掌握情报, 往往能及时地掌握到一些特殊群体地活动苗头, 如近期活动频繁地军转干群体、农转非群体、民师群体等等。先期掌握其活动情报, 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活动苗头, 防止系列涉稳事件地发生。

(四) 关联分析搜集法。

从事物发展的六要素入手, 按照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已获取的情报和已破获的案件进行分析梳理, 顺藤摸瓜、抽丝剥茧, 结合平时我们惯用的并线串案方法, 找出个人、个案之间存在的关联, 一是通过具体工作摸出新的情报线索, 二是通过分析研判形成新的研判成果。

摘要:公安情报资源研究目前借鉴科技情报学的研究体系, 既出自于科技情报, 又与竞争情报有很大不同。因此, 公安情报学应该在使用普通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同时, 创新出自己的一套科研方法, 从而建立比较整体和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达到培养浙江公安人才的目标。本文在阐述开放存取理论的同时, 提出公安情报自身应具有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情报,公安情报,学科特点,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2]K.B.塔拉卡诺夫.情报学[M].何士彬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

[3]孟宪文.略论公安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 (1) :56-59.

[4]谢晓专.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的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 2012 (6) :22-25.

[5]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3) :136-137.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制度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文职人员,公务员,比较研究

近年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 使公安专业人才建设逐步适应当前公安工作需要, 根据公安部《关于在城市公安机关试行文职人员制度的意见》 (公通字[2009]44号) 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 陆续推行文职人员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制度, 有助于推进公安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制度的内容

1.1 文职人员概念界定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是地方政府根据公安工作需要, 面向社会公开聘用, 在公安机关文职岗位上工作, 为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和内部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辅助管理、行政事务等方面服务的专门人员。文职人员不具有人民警察和国家公务员身份, 不行使人民警察职权, 不具有对公众直接行使公安执法权力和对执法民警行使指挥、管理、监督职能。

1.2 文职岗位

指公安机关非执法岗位、非涉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文职岗位分为技术保障、辅助管理和行政事务三大类。技术保障类岗位主要从事技术服务、科技设备维护等工作;辅助管理类岗位主要从事对人、财、物的辅助性管理工作;行政事务类岗位主要从事行政、文书方面的事务性工作。

1.3 招聘程序

参照公务员招录程序组织实施。具体包括报名、考试 (笔试、面试) 、体检、政审和聘用。

1.4 用工制度

实行劳务派遣制, 招聘的文职人员与相关劳务派遣公司订立劳动合同, 派遣到公安机关文职岗位工作。派遣公司为文职人员提供劳动人事等方面的服务, 公安机关负责使用、管理和考核, 年度考核合格者经双方同意, 可以续聘。对于考核不合格、违纪违规以及符合其他合同终止和解除条件的文职人员, 由公安机关退回人事代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1.5 工资制度

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公安机关实行文职制度提供保障, 文职人员的薪酬和单位应缴纳的“四金”由政府财政保障。

2.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招聘与公务员招录制度比较

2.1 考录工作组织机关不同

《公务员法》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 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 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文职人员招录工作由当地公安机关确定文职岗位, 报当地党委、政府批准, 当地人社局负责组织实施。

2.2 招录对象和报考条件不同

公务员招录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 对招录对象的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和不符合人员等条件都作出严格限制。文职人员招聘工作对招聘对象的年龄、学历、专业和不符合人员等限制条件要求比较宽松, 如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学历大专及以上的应、往届毕业生[2], 对公安民警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等条件, 最显著区别是普遍限定招录对象必须具有本地户口。

2.3 笔试内容不同

公务员笔试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知识等三方面内容。文职人员笔试内容各地情况不同, 由公安机关与人社局共同研究决定, 多为基本素质测验、法律常识、公文写作、时事政治等笔试内容。

3.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制度发展的趋向

针对机关“三门”干部 (网友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的戏称, 意为善于考试但缺乏基层工作阅历) 增多, 出现实际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的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今后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 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并将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制度。国家公务员主管机关已经认识到考录对象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来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报考条件之一, 是公务员考录制度改革的趋向。如果在大学生和公务员之间设置一个文职人员的过渡期, 并将文职人员工作经历和工作实绩作为公务员报考条件之一, 那么通过提高文职人员报考学历标准、注重专业特长、丰富笔试内容等改进措施而建立的文职人员制度, 培训出有能力、有经验的高素质的文职人员队伍, 难道不是补充综合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职位公务员的最好群体吗?

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它的存在是以公务员分类管理为前提和基础的, 随着公务员考录制度改革和发展而不断完善, 它自身的问题要在公务员分类管理与考录制度相统一的改革过程中来逐一解决, 它的发展目标是最终成为公务员制度的配套法规。

参考文献

[1]关于在城市公安机关试行文职人员制度的意见.公安部.公通字[2009]44号

[2]公安机关文职岗位工作人员招聘政策问答.上海市公安局网站.www.police.sh.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 1, 1

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研究 篇5

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加深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进程中, 社会众多领域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由于不能立刻解决或者解决不彻底, 因而在许多地区就发生了群体性上访、请愿、示威, 甚至发生了冲击国家政府机关、关键部门与强夺国家财产的行动。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只有处于平稳的环境中, 我们的经济才能不断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国家的各项事业才不断的进行和开展。现在, 群体性事件较之几年前, 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对抗性、危害性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而且已经构成了对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 所以正确看待与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公安工作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如何处理得当群体性事件意义十分重大, 对与党和国家是严峻的考验,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更是巨大的压力, 但同时也是促进其发展进步, 更加反应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的必要性。

政府机关和指挥领导对群体性事件在理论上如何正确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妥善处理感到有些迷茫, 无从下手, 同时公安机关对此也处于摸索阶段。由此可以看出, 在理论上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特征和性质的研究, 一方面有利于清楚的认识其发生因素和发展动向, 另一方面有利于正确掌握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较为科学的方式。

二、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当前各种矛盾越发凸显出来, 而人们更受到各种信息、西方文化等影响, 意识形态和思想理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也导致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相对过往呈现出高发的态势。而群体性事件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涉及的利益主体数量广、影响后果严重、涉及面广, 一旦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各种不利的影响, 甚至发生群体性抗法等恶意行为, 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的后果。

(一) 我国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以下是发生在南宁市的一起由于交通事故而引发的群体性滋事的事件:2013年6月13日晚, 陈某驾驶的轿车和当地的一辆出租车发生了碰撞, 双方发生了冲突, 出租车司机被陈某殴打, 交警接到报案后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勘察, 发现陈某的轿车并没有悬挂车牌, 并且在车内发现了多个假冒的军车牌, 最后经过勘察认定陈某应当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但是, 就当交警准备扣留轿车, 并带陈某回去调查时, 却意想不到遭到了被打司机方面的阻拦, 少数人员更加是借机生事, 燃烧轿车, 并且对前来的多辆警车进行损坏。事件一度扩大, 涉及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多, 后来公安机关通过增派人手、疏导群众等措施, 在凌晨时分才将事件平息下来, 控制住混乱的场面。

包括公安机关在内, 对这一起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分明只是一起再为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 并且当事双方已经平复了情绪, 在交警的协助下初步达成了和解协议, 为何最终演变成了一起群体性滋事事件呢?这是因为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 围观的人员产生了一种相似的排斥、焦虑情绪, 认为涉事的打人者具有一定的背景, 公安机关可能存在着包庇的行为, 而经过某些有心人士的鼓动, 最后不断将这种情绪扩散开去, 最后产生了恶劣影响。

而类似发生的各种群体性事件, 就应当引起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无论是突发性的社会情绪如何进行安抚, 还是有组织性的行动, 只有真正认识到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特征, 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及时采取行动。

(二)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

1. 群体性

群体性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和形成要素。随着近年来社会矛盾的进一步凸显, 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员数量不断上升,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涉及的人员往往成千上百, 甚至上万人的大规模事件也是极影屡见不鲜, 这也给公安机关执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产生的影响后果更是巨大的。同时, 由于涉及的利益主体的不同, 人们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加深, 参与的行为意愿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使得参与主体更加复杂, 从过往的工矿工人、农民, 演变成下岗工人、农民工, 甚至是学生、教师等各个行业的人员, 涉及到多个社会阶层。

2. 组织性

当前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明显的策划性和组织性, 具有目的明确, 行动统一的特点, 策划活动的能力明显加强, 甚至出现寻求法律、媒体帮助等的行为。

3. 模仿性

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出现了跨省、跨行业, 彼此之间互相仿效, 传染性强, 影响的范围更广,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方式、活动方案、甚至是与会人员的服装等细节上都具有了明显的模仿性, 使得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冲击更加大。

4. 危害性

无可置疑, 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尤其是一旦各种负面情绪在群体性滋生蔓延, 导致各种激烈行为产生后, 影响面广、控制难、人员众等特点, 使得公安机关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社会的治安维护、国家安全、法治环境等都是相当严峻的考验。

5. 重复性

群体性事件既是单次事件的发生, 同时也是由于某个问题而产生的, 由于利益矛盾的长期存在, 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 这就使得单次事件发生或结束后, 同样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还是会反复出现。因此,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利益矛盾, 公安机关只有充分认识并缓和这种矛盾, 才能在处置工作中赢取主动地位, 否则只能采取先发生后控制的被动工作方式。

三、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理解存在偏差

在我国, 对群体性事件各级党政机关都相当重视, 中央更多次发文明确要做好预防应对措施, 要求各地方党政机关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 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 防止矛盾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诚然, 中央的本意是值得肯定的, 以文件下达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震慑力, 但是也反映出在我国目前党政机关的影响力大于国家司法的影响力, 或者可以理解为我国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 存在着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通畅、群众法律意识薄弱等情况, 需要动用国家行政力量以红头文件约束的形式进行明确, 而司法系统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排解疏导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

当前, 我国对群体性事件往往定义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虽然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发现, 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对群体性事件仅仅定义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还是存在漏洞, 忽视了掩盖着的其他问题, 甚至隐藏着更大的危害因素, 政治意味过浓, 导致法律对群体性事件的难以发挥作用。从我国过往的群体性事件的各种经验教训表明, 公安机关一旦舍弃法律而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会置自身于被动的地位, 甚至影响到自身执法的合法性。

(二) 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欠妥当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处置的力度过软, 处置的方式作用不大;一种方式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 高压的态势反而引起参加人员的反感。对于过软和过硬两种处置的极端, 都会引起社会的不满情绪:一方面, 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参加人员都是无理取闹, 故意和政府唱反调, 才会采取各种激烈的行为, 例如示威游行、静坐等方式, 因此对于该类人士, 政府不应该一味退让忍让, 而应该采用强硬的措施来应对。出于该种心态, 地方政府一旦面对群体性事件, 就二话不说动用公安机关和武装力量进行镇压, 导致了矛盾的进一步扩大, 冲突更加白热化, 甚至导致了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另一方面, 某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 往往出于息事宁人的态度, 一味地进行退让, 甚至对某些滋事分子姑息, 并没有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对其明显违法的行为进行惩罚, 导致容易产生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还有些政府出于私心和政绩的考虑, 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和谐, 而故意忽视存在着的各种矛盾, 甚至用钱来掩盖问题, 导致群体性事件反复发生,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三) 处置主体资格模糊

当前, 我国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法律规定没有统一明确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 只是零散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有所提及, 对处置的主体进行了规定。例如, 我国的有关法律曾对示威游行、抗议、群众集会等行为规定了主管的主体, 规定这些行为必须得到公安机关的批准同意方能进行。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表面上看各个行政、司法、立法机关都非常关注, 有着一定的重视, 但是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 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真正发生的时候, 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互相推托, 处置主体混乱的情况, 使得处置主体模糊, 产生的工作矛盾也较多, 未能迅速对群体性事件作出必要的反应。

(四) 处置工作执法尺度不同

例如在刑法中的规定, 对扰乱社会秩序, 对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等造成严重损失的, 对首要分子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对其他主要参与人员, 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而对“严重损失”的理解是, 这是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的必要条件, 而严重性的程度, 法律只是做出了概括性的定义, 并没有对损失的数额、财产的定义等做出具体、细化的规定。

由于法律法规的尚未完善, 导致了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时无法把握执法的尺度, 出现了上文中提及的过软或过硬的情况, 导致群体性事件得不到有效的处置。

四、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建议

据以上分析, 当前我国处置群体性事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 领导重视, 统一部署

在群体性事件的尚未发生阶段, 各级地方机关应该加深认识, 制定相应的处置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 规范处置的流程, 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同时, 还应该将处置群体性事件纳入到领导的政绩考核体系中, 成立常规化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落实相关具体操作的主体, 完善相关的追究体制, 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能和责任, 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协作, 加强沟通, 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 力求将群众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 防止矛盾激化成群体性事件,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 认识社会矛盾, 从根源上控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因此政府部门要改变工作观念, 真正做到民生无小事, 善于聆听群众的心声, 及时为群众解决问题, 加强和群众的互动和交流, 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 只有在根源上化解和缓和矛盾, 将一切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排解, 才能够将群体性事件在萌发阶段就得到有力控制。

(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在新形势下, 人们处于信息轰炸的时代, 思想观念等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 法制宣传显得更加需要和迫切。各个相关的部门, 例如法制办、教育、宣传等部门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宣传载体等, 对有关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报道、分析, 对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的地方开展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尤其应该将教育宣传的重点放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公德、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等有关方面, 促进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避免“法不责众”的心态在社会中错误地蔓延。同时, 要教育民众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 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明辨是非, 要善于和违法行为作斗争, 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积极做一名合法、护法的公民。

(四) 加强执法者素质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从自身做起, 加强执法者的素质, 塑造文明执法的形象, 对于稳定事件中的敌对排斥情绪, 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

首先, 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认识和学习, 对群体性事件的执行方式和处置流程应当有深入的理解, 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 避免了由于执法不当而造成恶劣的影响, 反而扩大了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程度。同时对于我国的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而言, 存在着重视实体法, 轻视程序法的问题, 使得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执法流程不规范, 甚至出现违法现象的发生。例如, 在执行相关治安管理处罚的过程中, 传唤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传唤证, 容易使得在行政诉讼中处于下风, 这就要求执法人员端正思想, 向西方国家学习, 从思想上进行转变, 尤其是面对敏感性较高的群体性事件, 一旦执法方式欠妥当, 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 就必须谨慎而为, 严格执法。

其次, 对于群体性事件, 参与的人员往往不是穷凶极恶的歹徒, 这就要求执法人员不能贸贸然采取高压手段, 避免粗暴执法, 必要时应当采取双方谈话的方式, 理解对方的诉求, 才能更好地处理矛盾。而我国当前的执法人员对于谈判、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相对薄弱, 从上文提及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形成要素可知, 只有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行动目的有一定认识, 才能更好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 对谈判技巧、心理捕捉等加强重视, 以便在实践过程中, 迅速把握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避免影响的进一步扩散。

五、总结

公安机关干预 篇6

警务的概念源于“勤务”, 指的是“公安机关的勤务工作”。具体来看, 指的是公安机关警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 (1) 简言之, 警务就是公安民警执行公务的活动。

对于效能, 管理学和政治学中通常以经济 (economic) 、效率 (efficiency) 、效果 (effectiveness) 、公平 (equality) “4E”标准作为管理活动的评价标准, 一般认为, 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数量, 效益指的是“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 效果指的是某项工作产生的积极结果。警务效能是个综合性概念, 涵盖了效率、效益、能力等多个概念的内涵, 指的是公安机关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既定的警务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我国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基层铁路公安机关的警务效能普遍较低、亟需提高, 警务效能建设存在较大问题。进一步来看, 突出表现为四大问题:一是人手不足, 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基层民警的工作能力不强, 专业化水平偏低;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 难以有效应对现实的各种挑战;四是评估缺少统一的标准, 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一) 人手不足, 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人是组织的第一资源, 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公安工作具有特殊性, 公安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都集中在一线和基层单位, 承担着日益繁重的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等职责。基层公安机关警力紧张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铁路公安机关也不例外, 在有些地方已经突出矛盾。基层铁路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成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 基层公安机关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社会治安状况日益复杂,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同时, 公安机关承担职能的构成不合理, 服务性、非核心职能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 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着离职率高、隐性减员等问题; (2) 由于工作负荷大、福利待遇不理想等原因, 许多地方公安机关民警的离职率较高, 空缺的编制不能即刻补上;同时, 不少地方出现了小部分民警由于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产生了隐性减员问题。三是, 警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部分偏远地区的基层铁路公安机关的警力长期得不到补充, 警种之间分工过细导致的协调问题也导致了警力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二) 能力不强, 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

人是组织中不可替代的资源, 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铁路公安机关的效能状况。由于管理体制、公安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我国铁路公安民警的整体素质不高, 突出反映在学历层次上。“一项调查的数据表明, 基层派出所内大专以下学历的民警占22%, 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中有62%属于函授毕业, 部分通过函授途径取得大专学历的民警的文化水平与学历水平不成正比。” (3) 此外, 不少基层铁路公安机关民警存在着“到点下班”的问题, 四十五岁以上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对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的掌握不够, 大大制约了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的提升。

(三) 基础薄弱, 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进

入新世纪以来, 以互联网、现代通讯技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新一波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在为人们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利用互联网犯罪、电信诈骗、网络犯罪、跨地区流动作案等突出问题, 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我所用、提高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 推行协同作战、实现扁平化指挥、快速反应, 成为应对当前各项挑战的关键。当前, 不少基层铁路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在理念上仅仅将当前理解为利用互联网, 在实践中落实为网上发布信息, 队伍中不少民警还没有熟练掌握调取视频、利用数据库等常用技能。信息化建设滞后、铁路公安民警的信息素质不够等因素, 严重制约了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的快速提高。

(四) 管理粗放, 效能评估实效性较差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绩效改进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 不少铁路公安机关并不理解绩效管理的核心, 仅仅将其理解为绩效考核, 简化为年底打分, 管理的理念落后。在认真推进效能评估的基层铁路公安机关中, 对警务效能的评估也是见仁见智, 同一铁路公安处下属的不同基层单位间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估标准, 效能评估的基础数据不扎实, 凭印象打分、靠经验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或者将考核数据作为效能评估的全部内容。即使是一些做的比较好的铁路公安机关, 也存在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权重不合理、结果不运用等突出问题, 效能评估和绩效管理往往流于形式。

三、我国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提升路径

(一) 树立警务效能意识

“铁路公安机关, 顾名思义, 是指主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保卫而设立、运行的公安机关, 它是在业务上受中央警察机关 (即公安部) 垂直领导、与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并列平行的专门警察机关。” (4) 现阶段, 我国共有铁路公安民警7.2万人, 铁路公安局 (即公安部十局)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安部共同领导, 党政工作以铁道部为主, 公安保卫业务工作以公安部领导为主。铁道部公安局下设18个铁路公安局和70个铁路公安处, 设有派出所、乘警支队、特警支队、看守所等2000多个基层所队。2009年10月, 经中央编办批准, 铁路公安民警通过考核、考试取得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身份。基层铁路公安机关多年来, 作为维护铁路大动脉安全和畅通的一线专门公安机关, 全国铁路公安机关破获了大批爆炸、破坏铁路、危及运输安全、杀人越货、车匪路霸、拐卖贩毒等重、特大案件, 并通过加强防爆、防火、防破坏等工作, 消除了大批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隐患, 为保护广大旅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站、车治安秩序, 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是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机关领导对加强基层工作建设不够重视。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他们对这些基层的基础工作, 说起来重要, 抓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要求多研究少, 检查多指导少, 批评指责多思路对策少。” (5) 由此导致我国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意识差,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只要不出事,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在基层很普遍。

当前我国高铁建设日新月异, 新的车站和铁路线路不断开通, 恐怖主义威胁越来越大, 铁路反恐进入常态化, 在现有警力不增加条件下, 基层铁路公安面临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这就要求各级铁路公安机关树立警务效能意识。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系效率, 切实实现无警力增长改善, 尤其是基层铁路公安机关, 作为一线公安执法主体, 更应该牢固树立警务效能意识,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履行好自己职责。

(二) 厘清铁路警察职能

非警务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基层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什么是非警务活动, 以及产生原因, 厘清铁路警察的职能, 回归警察本位, 对于提高警察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非警务活动主要是指在法定规定范围内的, 不应当由公安机关所执行的、承担的各种社会公务性活动。公安机关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机关, 其自身已经在法定范围内指定了其职责与任务。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公安民警却执行了大量的非本职工作以及非警务工作, 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警力, 也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久而久之让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那些原本不应该由公安民警从事的工作变成了理所当然理所应该由公安民警执行的潜意识观点, 甚至不从事非警务工作反而是不务正业的局面, 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向广大民众和社会群体阐述、讲明公安机关的本身职责与任务, 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谅解与支持, 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哪些是本质工作, 哪些是非警务工作, 使其能够认真履行职能, 减少甚至逐渐不从事非警务工作。 (6) 非警务工作对警务效能产生消极影响。警察做了很多本不属于警察份内工作, 除浪费大量警力外, 对警察个体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影响警察正常工作积极性。

铁路警察是国家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专门的警察机关, 它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 拥有很多法律权限, 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但现实工作中, 由于和铁路部门的特殊关系, 导致了铁路公安尤其是基层铁路公安机关承担了大量非警务活动 (本隶属于铁路部门工作) 造成大量铁路警力浪费, 有些工作甚至会伤害基层铁路民警感情, 造成警务效能低下。在铁路警察转制成公务员以来, 理顺铁路公安部门与铁路部门关系, 完善管理体制, 厘清铁路公安职能, 履行好法律职责, 提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 加快基层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同志强调, “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坚持问题导向, 锐意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和警务实战化建设, 着力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积极推动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 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 (7)

警务信息化已经成为公安工作发展方向, 成为破解警务效能关键因素。铁道公安机关面临的工作任务和挑战越来越多, 随着高铁建设发展, 新的高铁线路开通和新的车站启用, 铁路反恐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现有警力不增加的情况下,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铁路警务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化,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促进各警种之间信息共享, 促进大警种形成, 提高铁路警务快速反应能力。但由于管理观念的桎梏, 当前基层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滞后, 铁路基层警务信息化是当前铁路公安机关面对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 是落实“金盾工程”的具体实践, 是推进现代警务机制的关键, 是提高警务工作效能的具体举措。

注释

1王健彪, 窦强沈.基层派出所警务效能状况评估与结果应用[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04) :15-20.

2申金, 张亚男.铁路基层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效能的调查分析[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3) :92-94.

3同上文。

4吕萍.铁路公安的性质及体制改革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

5申金.基层铁路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效能调查分析[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4) .

6刘凌.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改进对策[D].长安大学, 2013.

公安机关干预 篇7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性

网络舆情是对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观点的互联网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主要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博客、播客等途径加以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是指:“带有公共危机特性的网络舆情,它不仅包含了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公共性、破坏性、可控性等特点,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一是发生概率高。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很多人对贫富不均、不公正、腐败等现象极为不满,网络就成为这些人发泄情绪的平台,而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更容易吸引群众的关注、受到群众的追捧,再加之“看热闹”心态的影响,使得舆情危机呈现普遍发生的态势。

二是传播速度快。现有的网络舆情危机和传统舆情危机大为不同,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危机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多样化。特别是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的兴起,社会民众只需点击鼠标、按下键盘、触摸手机就能瞬间接收和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关键要素。

三是影响范围广。据统计,2016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7.21亿,占全国13.7亿人口的52.6%,约两个人中就有一个网民,可见网络对社会群众影响之广。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传播的信息本身不论真假与否,只要能够引发群众关注,就能够迅速蔓延。此外,伴随着网络舆情危机的扩散,舆情危机不再拘泥于网络上的口诛笔伐,而逐步影响到政府管理、新闻媒体、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甚至呈现出由虚拟转向现实、由情绪转化为行动的状态,促使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产生。

四是危害程度大。网络舆情危机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危机,社会危机主要体现为财、物等经济损失,危机过后仍然能够得以重建,但网络舆情作为言论、思想的集中地,不当的言论和意识形态极易形成一种思潮,不仅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会引起民众对政府的合法性产生质疑,甚至使政府丧失执政地位,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短时间内改变和消除的。

五是控制难度高。网络就如同信息的大杂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主体,任何人都拥有信息评论的权利,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信息评论的领袖,特别是网络言论的匿名能力助长了信息的扩散,致使网络舆情危机呈现出多点性和变异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当前的网络媒体范围广、类型多、来源渠道复杂,政府在网络社会中不再是信息的掌控者,其控制信息的权利不断被稀释,权威也不断受到挑战。

二、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在网上引发网民的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对公安机关不利的舆论,如“躲猫猫”“证明你爸是你爸”“雷洋案”等事件。事件发生后,各级公安机关开始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相继成立了相关部门,并开通了微博和政务微信。全国首个公安微博“平安肇庆”于2010年2月25日在广东诞生;2010年3月16日,“常德交警第一博”,全国首个交警微博在湖南常德诞生;2011年1月3日,“湖南省交警总队”新浪微博正式开通,这是湖南首个省直单位实名微博。另外,截至2013年7月31日,全国共开设648个公安政务微信,通过认证的有145个,其中,一批发展较成熟的公安政务微信被民众大量订阅,如“厦门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的订阅量已达到近17万,“广州公安”拥有3万多粉丝。目前,在全国公安系统中开通和使用微博、政务微信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二)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存在的问题

作为执法部门,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如果公安机关对于某一事件处理不当,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危机。以往公安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处理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封堵信息源头。网络舆情发生后,公安机关往往封锁消息,删除网民发帖留言,对媒体的追问和网民的质疑置若罔闻,意图掩盖事情真相。二是发表结论较轻率。在事件的具体情况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草草发布结论性意见,造成后期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处理态度欠妥。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公安机关将群众置于不对等的关系当中,消极对待,甚至采取打压网民的方式。这些做法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增加了网民的对立情绪,从而激化了矛盾。

三、公安机关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网络舆情预案

网络舆情预案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引导和管理工作,降低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预案对于公安机关至关重要,预案不仅能够帮助公安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公安机关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从而科学引导舆论。

制定网络舆情预案主体思路是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心前移。公安机关要积极编制网络舆情预案和建立舆情信息调研网络,动态监测舆情信息,在事前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点。在制定预案的过程中,需要遵从科学、先进、系统、动态的原则,一旦预测的舆情发生,依照方案能够稳步实施,发现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出现变化能够动态调控。此外,可以结合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综合开发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从系统的信息采集、统计分析、舆情预警、热点自动发现、话题源头追踪、网民倾向性分析等功能入手,将前沿技术与舆情预警相结合,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的科学预防。

(二)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网络舆情的处理不仅依靠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把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落到实处,通过网络舆情预警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舆情管理机制,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舆情处置机构,掌握处置舆情的主动权。现阶段公安部门繁多,业务复杂,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难以形成一股合力,网络舆情不能再依赖于多部门的分工联动,而是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牵头把控、统筹协调,在舆情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协调各个部门应对。比如国内部分公安机关所设立的警察公共关系科,在网络舆情处置管理方面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需要招纳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舆情处置人员,组成舆情危机处理小组,及时引导舆情走向,有效降低舆情危机所带来的危害,沉稳面对舆情危机的各种突发情况。此外,还需要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机制相结合,利用舆情监测、舆情预警等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系统的建立,强化管理机制运行。

(三)强化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工作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公安机关依据舆情预案,即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防止舆情危机蔓延和恶化,在处置过程之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处置效能。

一是同步开展事件处置和危机应对工作。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谣言所导致的舆情危机以外,大多数舆情危机来自于事件本身,如果事件无法得到妥善处理,舆情危机将难以得到平息。特别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不论处理事件、应对危机的先后顺序如何,都会对舆情本身的发展起到反向推动作用,使得社会民众对舆情的处理过程持怀疑态度,对公安机关的公信力造成损害。因此,危机处置机构应建立沟通顺畅、高效协调的联动机制,做到事件处置和危机应对同步实施,确保消息发布及时准确,舆论走向得到正确的引导。

二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控制信息导向。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每当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第一位发声者往往主导了舆论的走向,公安机关一旦错失信息发布的最佳时间,虚假、偏激、显失公允的信息立马充斥整个舆论空间,将导致危机恶化,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舆情危机发生后,公安机关必须立即介入,以事件“第一定义者”的身份做好舆论引导,及时公布事件的真实情况和最新进展,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三是开放传播渠道,增强沟通意识。为了让公众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整个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公安机关要坚决从传统的“堵”的方式中脱离出来,用准确、及时、客观的新闻报道来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在舆论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助推官方言论。特别是针对网民重点关注的事故原因、伤亡人数等问题,避免利用生硬的“官话”“套话”来与群众交流,要真真切切地回应民意,实实在在地做好舆情危机处置工作。

四、结语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公安机关要引起高度重视,事先做好预案制定以及管理机制构建的准备工作,并采取合理措施,正面引导舆情,真诚与公众交流,这不仅可以快速平息网络舆情危机,同时使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了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段旭龙.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4,(23):284.

[2]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

[3]陈林林.论当前公安机关网络涉警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4):78-82.

上一篇: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下一篇:社会保障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