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保密工作规定

2024-09-14

公安机关保密工作规定(精选8篇)

公安机关保密工作规定 篇1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信访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管辖 第四章 信访事项的办理 第五章 信访事项的督办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信访工作,维护公安机关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公安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根据《信访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畅通信访渠道,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投诉请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条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事项的发生。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信访问题排查调处制度,及时将可能形成信访事项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建立由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警种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为信访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应当阅批来信、接待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问题。地级、县级公安机关必须建立公安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直接处理信访问题。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其指定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重大信访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

对于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不得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

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有关公安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

第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予以通报。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人民警察考核体系。

公安机关应当将信访事项是否解决在本级公安机关、解决在当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对信访人提出的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不得歧视、刁难和打击报复信访人;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第十一条 办理信访事项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当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逐步建立全国公安信访信息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同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上级和下级公安机关信访信息的互联互通。

返 回

第二章 信访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十三条 县级公安机关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设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专职人员;地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任务较重的部门,应当确定负责本部门信访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第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信访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登记信访事项,并受理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

(二)对所受理的信访事项按照职责分工转交有关部门、有关警种办理,或者自行办理;

(三)协调办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承办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

(五)向下级公安机关转送或者交办信访事项,并对其提交的办结报告进行审核;

(六)对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书面答复或者告知信访人;

(七)督促、检查、指导本级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和下级公安机关的信访工作;

(八)对在信访工作中发现民警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向有关部门转交并提出处理建议;

(九)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加强、改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均有按业务分工承办职权范围内信访事项的职责,对信访工作机构转办的信访事项,应当认真、及时办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向信访工作机构书面回复办理结果。

反映的问题涉及刑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的,由业务主管部门办理;反映的问题涉及执法过错案件的检查和认定的,由法制部门办理;反映的问题涉及单位和民警违法违纪的,由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办理;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由本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办理。

第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接待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情况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宜。

第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在其设立的专门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公安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返 回

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管辖

第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受理信访人对本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和民警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等信访事项。

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辖和处理。

第十九条 地级公安机关受理信访人对县级公安机关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提出的复查请求。

省级公安机关受理信访人对地级公安机关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提出的复查请求;受理信访人对地级公安机关的复查意见不服提出的复核请求。

第二十条 信访事项涉及多个地区的,由所涉及地区的公安机关协商管辖。

对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第二十一条 上级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可以直接受理由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

返 回

第四章 信访事项的办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接到信访事项后,应当做好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并告知信访人向有关机关提出或者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二)对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予以受理,并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内容确定办理单位;

(三)对属于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下级公安机关。对其中的重要信访事项,可以向下级公安机关进行交办,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反馈结果,并提交办结报告。下级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

地级以上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下一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信访事项情况;下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接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信访人;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接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调查处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依法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

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应当由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组织专门力量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依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举行公开听证。

第二十五条 公安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对信访事项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一)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应当支持信访人的请求。其中属于公安机关原处理结论确有不当或者错误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予以纠正或者撤销并予以重新处理;属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问题的,应当督促履行职责;

(二)信访人的投诉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的,以及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虽然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对信访人的请求不予支持,并做好信访人的解释疏导工作;

(三)信访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公安机关改进工作的,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积极采纳。

第二十六条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结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有关法律、法规已规定办结时限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信访人对县级公安机关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持书面答复向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地级公安机关提出复查请求。对地级公安机关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持书面答复向地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公安机关提出复查请求。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复查完毕,提出复查意见,书面答复信访人。

对省级公安机关处理意见不服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复查请求。

第二十八条 信访人对地级公安机关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持书面答复向地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公安机关提出复核请求。省级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复核完毕,提出复核意见,书面答复信访人。

对省级公安机关复查意见不服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复核请求。

第二十九条 信访人对公安机关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公安机关不再受理。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复查或者复核信访事项,主要以书面审查方式进行。

经书面审查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由负责复查、复核的公安机关向信访人及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第三十一条 信访人在请求复查或者复核中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复查或者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督促原处理机关进行调查,也可以自行调查。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复查、复核信访事项后,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复查、复核意见。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材料,应当存档备查。

返 回

第五章 信访事项的督办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认真履行督促、检查职责,全面了解本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和下级公安机关执行本规定的情况,及时向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提交督促、检查报告。

第三十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或者下级公安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

(一)应当受理而拒不受理信访事项的;

(二)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三)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四)未按规定反馈重要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五)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

(六)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或者复查、复核意见的;

(七)其他需要督办的事项。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对所督办的事项应当提出改进建议。

收到改进建议的本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或者下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反馈改进情况。改进建议未被采纳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将改进建议提交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审定后,责成被督办单位执行。

第三十七条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将督办情况及在督办过程中发现的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向有关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通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建议。

返 回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二)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四)拒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或者复查、复核意见的;

(五)其他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及其有关部门在办理和督办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本规定的,由其上级公安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对信访事项作出的处理、复查意见,被复查、复核机关撤销或者纠正的,依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视情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信访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信访人,或者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反本规定第七条,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依照《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在信访活动中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返 回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向公安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四十六条 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的信访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月11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保密工作规定 篇2

一、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发展现状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后,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和中央、地方分税制。1997年, 根据国家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公安管理体制, 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 公安机关预算中需要财政预算安排的经费要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也就是“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经费保障体制。根据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 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财力可能的条件下, 可安排公安专项资金补助, 以增强中央和省级公安机关的宏观协调能力, 市级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也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和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这种“分灶吃饭”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009年7月, 中央下发两办32号文件, 明确将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由原先的“分级保障、分级管理”改革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体制, 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安经费保障改革。此次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和范围, 进一步细化了公安经费分项目、分区域和分部门的分类保障政策, 进一步完善了公安经费应得到全部满足的最终目标。

市级公安机关由于对上接受省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 对下直接与基层公安机关联系, 自身又直面社会, 与百姓打交道, 维护一方平安与稳定, 故其经费保障责任重大, 任务繁重。笔者所在城市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工作, 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切实加大了对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力度。近几年来, 重大活动和突发性事件一个接一个, 如奥运安保行动、上海世博会安保活动、汶川地震抢险维稳以及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 我们之所以能实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工作目标, 经费保障工作可谓功不可没。

当前公安执法环境日趋复杂, 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加快, 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强, 要求公开预算经费的呼声越来越高等等, 使市级公安财务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市级公安机关正立足实际、放眼未来, 力争安排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着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并有效防止各种浪费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现行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市级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深刻剖析当前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作为等顽症, 不难发现, 不少执法问题都与公安经费保障不到位、经费管理不科学有着直接联系。可以说, 不从根本上解决公安经费保障问题, 就无法解决影响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深层次问题。

(一) 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缺乏完整性和长效性

目前笔者所在城市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还是2004年制定的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八年来公安机关无论是工作任务量还是办案业务成本等, 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原有的保障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要求。另外, 事实上市级公安机关各类案件数量多且侦办成本高于区 (县) , 各种技术手段建设和大型装备也主要部署在市级, 市局还要承担全市重特大案件侦破的任务, 而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的保障标准却至今缺乏。

(二) 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及时性

尽管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力度逐年递增, 一些市级财政部门在资金下达的方式上也实行了预下达方式, 但是少数区 (县) 公安局资金全部到位仍然要到年底, 当年来不及执行完毕, 要到来年继续执行, 影响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度。此外, 也有少数单位未将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年度部门预算。

(三) 经费管理缺乏效益性和科学性

一些市级和基层公安机关经费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方式仍然很粗放, 如统筹管理不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工作程序不规范、监督制约不完善;个别地方还存在奢侈浪费、重复建设和贪大求洋的问题, 既影响了公安机关职能得作用发挥, 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四) 公安财务队伍人员良莠不齐

近几年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各市级公安财务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对公安财务队伍的要求相比,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市级公安财务部门担负的繁重任务相比, 我们这支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队伍结构和人员配比不太合理、专业型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仍然很严峻。

三、加强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对策

目前市级公安财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公安经费保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已经明确、政策已经明晰、条件已经创造。我们应当坚持保障与管理并重, 坚持服务为本, 注重科学理财, 统一谋划安排, 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 建立主动的经费投入责任机制

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落实经费保障责任, 确保财政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并应解决随着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财力可能逐年增加的问题。要主动加强与财政、省级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 及时了解掌握改革的最新动态, 多反映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困难, 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同时市、县公安经费保障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保持上下一致,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为公安工作服务。

(二) 建立科学的公用经费增长机制

作为市级公安机关应配合省级公安机关和财政部门调整和完善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同时制定地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并适时进行调整, 保证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支出。还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工作需求, 研究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增长状况、工作业务量和办案 (业务) 成本相适应的公用经费增长机制, 逐步形成完整的公安经费保障标准体系。

(三) 建立规范的公安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市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下达坚持公开透明, 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并将之纳入公安机关年度部门预算。出现“上补下抵”、“上进下退”问题的, 将实行惩罚性政策。其次资金使用要坚持基层公安机关、维稳任务重的地区优先, 公安重点工作、公安技术手段优先。再次将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并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开支, 严禁用作人员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最后要规范公安转移支付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强化系统应用, 并利用公安网定期将转移支付资金到位、执行情况公开通报, 加大督促力度。

(四) 建立灵敏的公安经费应急机制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 对应急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有些市级公安机关在预算中安排了一项应急保障金, 但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发展要求, 还必须建立一套与处置工作性质、任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除了建立市级公安应急准备金、应急物资储备金制度, 还要不断完善应急经费快速调拨机制, 建立应急处置经费拨付使用的“绿色通道”。

(五) 建立有效的公安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要牢固树立预算意识, 加强预算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需对其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方可编入预算。强化预算执行, 加强收支管理, 应缴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 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 严控行政经费、削减“三公”经费, 坚持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注重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 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重大教训转化为制度规范, 重点修订符合市级公安经费管理特点的财务工作规范, 构建涵盖财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再次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借势借力, 建立公安财务基础数据库, 大力提高财务分析准确性,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最后要建立财务监督制约机制, 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 既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又要时常自查自纠。在监督管理中, 既要坚持全面监督, 又要把握重点, 切实减少和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

(六) 建立优秀的公安财务队伍

要按照“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善于管理、廉洁高效”的要求, 积极推动市级公安财务队伍建设。财务人员应当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履职能力, 通过坚持不懈地自学自练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各单位也应当通过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渠道优化完善财务队伍结构和人员配比, 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安财务队伍, 每一位财务人员不但要懂方针政策、懂公安业务、懂公安财务业务, 更要会当家理财、会保障服务、会沟通协调, 真正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在这里还必须强调的是, 每一位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要加强廉洁意识,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努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 要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 自觉遵纪守法, 主动接受监督, 让财务工作在“阳光”下廉洁运行。

四、结语

当前, 正是完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期。市级公安机关的财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维稳形势发展变化对公安财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准确把握公安财务工作的规律特点, 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 进一步开创公安财务工作新局面, 为全面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平安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撑。

摘要:市级公安机关在经费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文章从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公用经费增长机制、公安转移支付制度、应急经费机制、财务管理机制和公安财务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娟.论政法经费保障改革中加强公安财务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2) .

[2]祁泉淞, 汪琳.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演进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经贸, 2007, (1) .

[3]刘明望.公安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4]刘军杰, 刘军.关于新形势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公安研究, 2006, (1) .

公安机关保密工作规定 篇3

规定要求,对于以下现场执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

一是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

二是当场盘问、检查;

三是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

四是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

五是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和强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等行政强制执行;

六是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地方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可根据本地区、本警种实际情况,确定其他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情形。

该规定明确了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起止时间:公安机关开展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时,应当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不间断记录,自到达现场开展执法活动时开始,至执法活动结束时停止;从现场带回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记录至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时停止。

同时,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应当重点摄录5方面内容:执法现场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侵害人和证人等现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言行举止;重要涉案物品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执法人员现场开具、送达法律文书和对有关人员、财物采取措施情况;还有其他应当记录的重要内容。

根据该规定,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期限原则上应当不少于6个月。对于记录以下4类情形的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要永久保存:作为行政、刑事案件证据使用的;当事人或者现场其他人员有阻碍执法、妨害公务行为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其他重大、疑难、复杂的警情。

而对具有“应当进行现场记录的执法活动未予记录,影响案事件处理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剪接、删改、损毁、丢失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发布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这3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本刊编辑部综合)

公安机关鉴定规定 篇4

一、鉴定范围。公安机关在办理涉枪刑事案件中需要鉴定涉案枪支、弹药性能的,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制式枪支、弹药,是指按照国家标准或公安部、军队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经国家有关部门或军队批准定型,由合法企业生产的各类枪支、弹药,包括国外制造和历史遗留的各类旧杂式枪支、弹药。

本规定所称非制式枪支、弹药,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定型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枪支、弹药,包括自制、改制的枪支、弹药和枪-支-弹-药生产企业研制工作中的中间产品。

二、鉴定机关。涉案枪支、弹药的鉴定由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当事人或者办案机关有异议的,由省级公安机关复检一次。各地可委托公安机关现有刑事技术鉴定部门开展枪支、弹药的鉴定工作。

三、鉴定标准。

(一)凡是制式枪支、弹药,无论是否能够完成击发动作,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

(二)凡是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包括自制、改制枪支),一律认定为枪支,自我鉴定《公安机关鉴定规定》。对能够装填制式弹药,但因缺少个别零件或锈蚀不能完成击发,经加装相关零件或除锈后能够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一律认定为枪支。

(三)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按照《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 718-2007)的规定,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认定为枪支。

(四)对制式枪支、弹药专用散件(零部件),能够由制造厂家提供相关零部件图样(复印件)和件号的,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散件(零部件)。

(五)对非制式枪支、弹药散件(零部件),如具备与制式枪支、弹药专用散件(零部件)相同功能的,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散件(零部件)。

四、鉴定程序。对枪-支-弹-药的鉴定需经过鉴定、复核两个步骤,并应当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进行。复核人应当按照鉴定操作流程的全过程进行复核,防止发生错误鉴定。鉴定完成后,应当制作《枪支、弹药鉴定书》。《枪支、弹药鉴定书》中的鉴定结论应当准确、简明,同时应当标明鉴定人、复核人身份并附有本人签名,加盖鉴定单位印章。《枪支、弹药鉴定书》应附检材、样本照片等附件。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暂行规定 篇5

(1995年8月16日公安部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始终贯彻世界观、人生观和廉洁奉公的教育,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学校依照本规定组织和实施培训工作。

第四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依照本规定接受培训。人民警察上岗、授衔、晋升警衔和晋升职务必须经过培训,培训的成绩、鉴定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上岗、授衔、晋升警衔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不予授衔、晋升。

第五条 人民警察参加和接受培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第二章 培训种类

第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分为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根据人民警察的职务和衔级,实行高级培训,中级培训,初级培训。

第七条 高级培训,包括警督选升警监以及晋升厅(局)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厅(局)级和警监警衔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第八条 中级培训,包括警司晋升警督以及晋升处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处级和警督警衔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第九条 初级培训,包括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晋升科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一级警司警衔以下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生,可以不参加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

第十条 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根据需要可以合并进行。

第三章 培训课程和时间

第十一条 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的主要课程是:政治基础理论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基础知识、警体训练。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个半月。

第十二条 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的主要课程是: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安管理、领导科学、公安工作研究和警体训练。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半月。第十三条 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的课程,根据专项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半月,政保、治安、刑侦、预审和科技部门的培训不少于2个月。

第十四条 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的课程和时间,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确定。

第十五条 高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编写或者指定的教材,中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统一编写的人民警察中级培训教材,初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统一编写的人民警察初级培训教材。

第四章 培训管理

第十六条 人民警察培训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高级、中级、初级培训分别由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地(市)公安处(局)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公安部指导、协调、管理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培训规定,培训总体规划、培训教学计划,培训教学大纲和培训工作评估方案,编写培训教材。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指导、协调、管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警察培训工作,根据公安部制定的培训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培训实施规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第十九条 地(市)公安处(局)指导、协调、管理本地区人民警察培训工作。根据公安厅(局)的规划,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第二十条 公安部或者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按照各级人民警察学校设置标准,审定承担高级、中级、初级培训资格的学校,统一颁发培训资格证书。不具备培训资格的学校,不能承担培训任务。

第二十一条 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分别组织人民警察培训工作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择优奖励。

第五章 培训学校和任务

第二十二条 公安部部属高等学校主要承担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高级培训,以及公安部举办的其他培训。同时承担公安部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中级培训和初级培训。

第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所属人民警察学校,主要承担本地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中级培训,以及公安厅(局)举办的其他培训。同时承担公安厅(局)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初级培训。

第二十四条 地(市)人民警察学校,承担本地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初级培训。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警察学校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培训。

第二十六条 承担培训任务的人民警察学校,应当按照各级人民警察学校设置标准进行建设。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系统的警官和文职干部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分别纳入相应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中级、初级培训。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公安部政治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篇6

号:公通字[1999]74号 发布日期:1999-10-9 执行日期:1999-10-9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职能分工

第三章 配备枪支单位的职责

第四章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的条件与职责

第五章 公务用枪的使用

第六章 公务用枪的保管

第七章 公务用枪的勤务管理

第八章 公务用枪的监督检查

第九章 罚则

第十章 其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公务用枪执行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包括铁路、交通、民航、林业、海关)及其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按照规定配备的用于执行职务的各类枪支弹药。

列入公安机关序列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装备的枪支,按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三条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配备以工作必需为原则,非因工作需要的不予配备公务用枪。

非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一律严禁佩带、使用公务用枪。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建立公务用枪管理制度,明确所属各配备枪支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公务用枪管理职责,明确佩带、使用公务用枪的人民警察的枪支管理职责。

第五条 公安部负责公务用枪的研制、定型、列装、订购和验收工作。

第二章 管理职能分工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政工人事部门负责协同治安部门对配备枪支单位中申请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进行资格审核,掌握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中不宜佩带、使用枪支的情况,决定取消或暂时取消其佩带、使用公务用枪的资格。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审核配备公务用枪单位和购置公务用枪计划,会同政工人事部门对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资格进行审查;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对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弹射击训练及考核工作;对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负责核发公务用枪持枪证件。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公务用枪和持枪人员进行审验。

第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装备财务部门负责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的编制、供应和勤务保障工作。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警务督察部门负责对人民警察公务用枪的佩带、使用、保管进行督察,对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案件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章 配备枪支单位的职责

第十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根据《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务用枪,严禁超标准配备。所配备的公务用手枪必须经刑事技术部门检验并建立枪弹痕迹档案。

第十一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明确领用枪支弹药的审批责任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确定专门的部门,县级以下的配备枪支单位应确定专职干部,承担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配备枪支单位内设机构的负责人根据执行任务的情况,提出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进行审查。配备枪支单位要对使用公务用枪人员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枪支携带、保管和使用情况,落实枪支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所配备的公务用枪和佩带、使用枪支人员的各类档案,所配枪支的种类、型号、数量应与登记内容一致。

第十四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中保管枪支的制度,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应当设立专门的枪支保管库(室),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双人双锁,保证随时领用枪支。枪支与弹药必须分开存放。

第十五条 发生违规使用枪支案件和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其他事故的,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抄报公务用枪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

第十六条 对配备、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各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根据公安部确定的各警种公务用枪培训大纲,制定实施公务用枪培训计划;

(二)每应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一次以上的实弹射击训练。实弹射击训练应达到公安部规定的训练用弹标准。

第四章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的条件与职责

第十七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政治可靠,工作负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无酗酒习惯;

(二)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枪支的性能和使用、保养规定,射击、保养技能考核合格;

(三)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

(四)无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受处分记录;

(五)参加公安工作一年以上。

第十八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非警务活动严禁携带、使用枪支;

(二)携带枪支必须同时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所携带枪支的枪型、枪号必须与持枪证上登记的内容相一致;

(三)不得在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的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枪支途经上述区域、场所时,应将枪支寄存到当地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或派出所并办理寄存手续。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或派出所要及时受理枪支寄存,不得推诿,确保寄存枪支的安全;

(四)不得携带枪支饮酒;

(五)非工作需要不得携带枪支进入饭店、商场和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

(六)非执行任务需要不得用非制式装具携带枪支;

(七)不得使用所配枪支狩猎;

(八)不得出租、出借、转让、赠送、交换所配枪支;

(九)不准将枪支交给非人民警察携带或保管;

(十)不得私自修理枪支或更换枪支零部件;

(十一)枪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发生其他事故,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所在单位报告;

(十二)接受枪支主管部门的查验和审验;

(十三)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经特别许可不得携带枪支:

(一)乘坐民航飞机;

(二)进入北京市区;

(三)执行警卫任务;

(四)其他特别规定的情形。

第二十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工人事部门通知治安管理部门收回其所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个人保管的枪支由所在单位收回:

(一)因退休或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配备公务用枪岗位的;

(二)丧失合法使用枪支资格或安全使用枪支行为能力的;

(三)理论和实弹射击考核不合格的;

(四)其他不符合配备公务用枪条件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工人事部门审查后可取消或暂时取消其配枪资格,通知治安管理部门收回其所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个人保管的枪支由所在单位收回:

(一)因刑事犯罪或违法违纪案件被立案侦查或调查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枪支的;

(三)违反枪支保管规定造成枪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发生其他事故的;

(四)被停止执行职务或者禁闭的。

第五章 公务用枪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公务用枪,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使用枪支:

(一)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

(二)在人群聚集的繁华地段、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及易燃易爆场所;

(三)在巡逻、盘查可疑人员未遇暴力抗拒和暴力袭击时;

(四)从事大型集会保卫工作时;

(五)在疏导道路交通和查处交通违章时;

(六)与他人发生个人纠纷时;

(七)使用枪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时。

第二十三条 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一线民警一律不得携带枪支,二线民警依照命令可以携带枪支。

第二十四条 人民警察使用公务用枪后应及时将枪支使用情况、弹药消耗情况及伤亡情况书面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时抄报治安、装备管理部门。

第六章 公务用枪的保管

第二十五条 公务用枪应当集中保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由个人保管:

(一)地处农村、城镇和城郊结合部等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派出所的外勤民警,经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

(二)县级公安机关所属的刑侦、经侦、治安、巡警、公路巡警等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一线实战单位的人民警察,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

(三)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行必须携带公务用枪的任务完成前,或上级指令必须携带公务用枪备勤时,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的。

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人民警察必须填写审批表,经本单位领导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

人民警察个人保管公务用枪的,应配有枪套、枪柜、枪锁等安全装置。外出执行任务时必须随身携带枪支,严禁人枪分离。

第二十六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保管的枪支必须集中保管,本单位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交由上一级公安机关集中保管:

(一)休假、病假、探亲、旅游等非警务活动期间;

(二)脱产学习、培训期间;

(三)外出参加会议、长期借调在外和其他无携枪必要的公务活动;

(四)其他不宜由个人保管枪支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集中保管公务用枪的形式,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本着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方便使用及下列原则确定:

(一)城区派出所和省级以下(含省级)公安机关的政保、经侦、治安、刑侦、监所、警卫等一线实战单位可自行集中保管公务用枪,实行上班或执行任务时领用、下班或完成任务后交回的制度;

(二)各级公安机关非一线实战单位和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配备的公务用枪一律实行集中保管,实行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领用,完成任务或训练完毕后交回的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中保管公务用枪的单位应由专人负责领退枪支和验证、登记工作,定期清点整理枪支弹药,检查保管设施的可靠性,及时向枪支管理负责人报告枪支弹药保管、领用和弹药消耗情况。

第七章 公务用枪的勤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含所属人民警察学校)的公务用枪购置和弹药补充,必须严格按照公安部规定的购置程序执行,不得违反规定自行购置枪支弹药。

第三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公安部制定的装备标准装备弹药,非警务活动不得使用装备弹药。

第三十一条 公务用枪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擦拭保养,防止锈蚀。

集中保管的公务用枪要每月擦拭保养一次,个人保管的公务用枪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擦拭保养。

第三十二条 报废的公务用枪应当及时销毁。销毁枪支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会同装备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八章 公务用枪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所属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所属的枪支弹药储备库,由装备财务部门和治安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所属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应一个季度检查一次,县级以下配备枪支单位对本单位公务用枪管理情况应一个月检查一次。

第三十五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对所配枪支的管理、配备、使用、储存、领退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第三十六条 各级督察部门随时对人民警察携带、使用公务用枪情况进行检查。

第九章 罚则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民警察,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不按本规定对申请持枪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的,或应取消持枪人员资格而未取消造成后果的,由本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主管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违反规定发给公务用枪持枪证件或者超范围配发枪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配备枪支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配备的公务用枪超过《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标准隐瞒不报的;

(二)对所配备的公务用枪不及时申领持枪证件,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配备公务用枪应集中保管而未集中保管,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四)不严格执行枪支领退制度,枪支出入库不查验不登记,帐物不符或者不按规定办理存放、领取手续,弹药消耗不清的;

(五)存放公务用枪的库(室)无人值班、看护或者无安全防范措施,造成集中保管的公务用枪丢失、被盗的;

(六)擅自购置公务用枪和弹药的;

(七)不上缴报废公务用枪的。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八、十九、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之规定的;

(二)擅自使用装备弹药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枪支未造成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并按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追究其所属公安机关直接领导者、分管领导者和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一)违法使用枪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

(二)丢失、被盗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第十章 其他

第四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用枪管理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论公安机关柔性执法 篇7

一、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的新要求

从公安管理角度来说,所谓柔性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保障人权,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既要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文明、规范执法,强化人性化和艺术性。民警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范畴内,运用自由裁量权,实行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一般和严重违法行为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个的目的。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必须端正执法思想。

柔性执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民警思想认识没有同步跟进,柔性执法理念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难以长期坚持。孟建柱部长强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本要靠广大民警认识的提高与行动的自觉。”[3]同样,柔性执法首先要从转变民警认识开始,从树立新理念开始。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人民满意作为管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工作中,不能只看纠违多少,罚款多少,更要看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道路,畅通能力提高多少,群众满意率提高多少,社会各界评价有多高。二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不能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因地而异处罚,不能给公众造成法律只保护有权人、有钱人和本地人的现象。

2. 在执勤执法形象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自觉维护民警形象。

柔性执法要求民警严格按照执勤执法规范的要求,做到着装规范、警容严整、警姿标准、态度和蔼、语言艺术。对待违法行为人要教育在前,理字当先,先敬礼、再说理、后处理,要用平和语气指出其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尽可能化解对立情绪,让其心服口服;对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蛮横的行为人,也要采取克制态度,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在现场形成群众围观对抗僵持局面,同时做好现场形态音像固定。

3. 在执法能力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民警的素质是柔性执法的基本支撑和基础推动力,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对常用的法律条款要能熟练应用。要懂得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真正达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等“三懂四会”[4]。每一位民警要做到三个转变:一是思想要转变,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二是由简单的法律条文告知向善用语言技巧转变,善于用文明、规范的服务态度和语言使被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民警的亲和力;三是由法律执法者也是守法者转变,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模范遵纪守法,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二、当前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实践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加上现阶段民警执法水平有限和不尽人意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有:

1. 在执法理念上,缺乏必要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意识。

一些地方对柔性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柔性执法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有的认为柔性执法属于语气、态度问题,只要依法办案就行;有的缺乏大局意识,不能正确处理柔性执法与严格管理辩证关系,一提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就束手束脚,不敢大胆管理;一提严格管理便以管人者姿态出现,不关注被处罚人和社会的反应。

2. 在履行职责上,法定地位与承担任务不对称。

法律赋予民警行使社会安全管理权,但在具体履行职责中,公安部门所承担的任务却与职责不相称,导致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较为普遍。一些地方公安部门承担了本不属于职责范围的非警务活动,一方面挤占了大量的警力,使民警对本职业务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基层民警的工作量,导致民警身心疲惫,出现情绪执法。

3. 在执法制度上,缺乏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实用性的执法规范。

近几年来,虽然在推进执法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执法操作程序和制度的具体环节上还没有完全规范,不少规范如公安部的“四部一令”的一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公安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以及轻微违法行为口头警告处罚教育的操作程序尚有待进一步落实,所有这些导致基层民警执法办案随意性较大,出现同样违法行为不同处罚的结果,引起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

4. 在队伍素质上,执法水平难以达到柔性执法的要求。

广大民警是贯彻实施柔性执法的重要载体,社会公众对公安部门是否柔性执法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每一位民警具体执法行为的评价。但是,当前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民警没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群众“冷、硬、横、推”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在工作中傲气、霸气较重,令群众望而生畏;一些民警对政策、法律把握不准或受人情、利益等因素干扰,出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更是对柔性执法的极大破坏。

5. 在外部环境上,公安部门执法环境不尽人意。

当前,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层民警柔性执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不少人对违法行为采取不以为然态度,少数人由于受就业、教育、拆迁、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的影响,对政府管理产生逆反心理,滋生不满情绪。因此,对民警执法不够支持,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侵犯民警合法权益。加上现行法律法规对民警的保护不足,对实施暴力袭警、阻碍执法的违法人惩处力度不大,使民警心理受到严重挫伤。二是民警经费保障不到位。当前,公安部门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大,上路巡逻、处理事故、办牌办证、侦破案件、安全宣传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补给。由于经费保障不足,造成民警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手段不强,给执法带来不便,也影响了民警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升公安工作柔性执法水平的对策

柔性执法是对公安部门提升执法水平的更高要求,既需要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既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与工作机制,也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当前影响民警柔性执法的各种因素,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社会公众对民警执法工作的最大支持和认可。

1. 以深化以人为本思想为目的,为柔性执法塑造深层理念。

公安部门既有查处违法行为的行政职能,又有公共安全管理的服务职能。公安部门不仅要在执法中坚持理性、平和,在管理服务中同样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将柔性理念创新运用到整个公安管理中。注重体现人性化服务,改变过去“管理就是收费,教育就是罚款”的不良形象。努力提高窗口办事人员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四难”形象,让每一位办事群众都能感受到亲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2. 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前提,为柔性执法创造运行机制。

民警的柔性执法,更多地依靠科学管理的制度及其有效的机制来塑造和体现。当前,应当从既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又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理解、信任的角度,对执法办案中容易影响柔性执法的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要从基层民警日常执勤、执法活动的最急需的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法律程序,规范执法环节,便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范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划化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严格、公众、文明执法的要求,又能够让当事人和社会心悦诚服。

3. 以提高民警政策法律水平为手段,为柔性执法提供根本保障。

柔性执法,既是理念,更是行动,重心在基层,关键靠基层一线民警。因此,要使柔性执法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基层民警的自身素质。各级公安部门要以“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为契机,把对民警进行政策和法律教育作为苦练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采取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民警深入学习柔性执法精神实质和有关法律、法规,使民警真正转变执法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教育和处罚并举,对违法初犯人和情节轻微者以教育为主,不轻易施以罚款,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 以加强公安机关宣传力度为着力点,为柔性执法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重视自我宣传。社会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点,容易引起公众对民警误解。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化解这类矛盾,除了要严格依法查处违法人员,还要把违法人员作为宣传法规的对象,宣传我们的执法依据,宣传违法行为容易造成的危害。通过宣传,既提高违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又化解执法后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二要加强社会安全宣传教育。要深入推进安全宣传,做到持之以恒开展安全宣传,力争在宣传的形式上更活跃,层面更广阔,效果更明显。通过宣传,解决参与者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问题,切实为执勤民警执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又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落到实处。三要正确接受和应用新闻媒体监督。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信息的主要途径,公安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新闻发布制度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在公安民警和新闻媒体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营造一种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总之,柔性执法理念的提出,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既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充分保障违法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将更加注重策略调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协商、调整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此,柔性执法理念大大丰富了严格执法的内容,也拓展了社会管理的手段,必将推动公安管理工作上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柔性执法理念,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其内涵还会不断丰富,拓展外延,也必将在社会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公安部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通过推行柔性执法,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职能作用。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提出新要求,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单纯依靠处罚手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来实现社会管理职能。当前民警柔性执法在执法理念、履行职责、执法行为和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的目标。

关键词:公安管理,柔性执法,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上海出新规力推柔性执法[EB/OL].一财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09/22018091775.shtml,2010-06-09.

[2]沈阳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百项新举措[EB/OL].沈阳警网,http://www.shenyang110.com.cn/Article/classA/classAd/200904/412.html,2009-04-13.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EB/OL].公安部网,http://news.163.com/08/1103/11/4PQPA8E8000120GU.html,2008-11-03.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18类证明 篇8

身份证15位升至18位后。原号码不变,需证明是同一个人的身份证15位升18位,第18位是校验码,采用11进制,其中第11个数由固定公式算出,相关单位可登录互联网自行查询核对,无需派出所出证明。

因非公安机关原因将姓名填写错误。如银行存单、保险单、学校、单位档案中姓名同音不同字。需要证明是同一个人的 造成错误的责任主体不是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知情。公民应到公证机关去做公证。

身份证丢失或损坏。需要乘机、取款、报名、考试等,需出具身份证明的 身份证丢失或损坏,可到市(县、区)局身份证办证中心补办,同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2个工作日即可领取)。补办身份证没有附加条件。

持有身份证和户口簿等合法证件,要求派出所出具身份信息证明的 身份证和户口簿是公安机关为公民发放的法定身份证件,派出所无需再出具其他身份信息证明。

偿还能力证明 居民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不在派出所掌握情况之内。公民可到公证机关寻求公证。

生存(健在)、死亡证明 确定公民生存、死亡是卫生防疫部门的责任,应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确定。

亲属关系证明 家庭成员在户口登记以外的亲属关系,不在派出所掌握的情况之内,派出所不知情。应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证明。

婚姻状况证明 民政部门是婚姻登记机关,公民应到民政部门取证。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身份证丢失证明 公安机关对丢失身份证的补办,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丢失即予办理,同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因此,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家庭收入情况证明家庭收入情况不属于派出所工作业务范围,派出所不知情。因此公民应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实际居住地证明 派出所负责户口登记,是否实际居住派出所属于不知情。公民应到实际居住地社区(村)委员会出具证明。

保险事故证明 保险公司内部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勘查,派出所无法对现场损失作出核定。

人员失踪证明宣告公民失踪是人民法院受案范畴,不是派出所的责任范畴,派出所无权证明人员是否失踪。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出具证明。

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违法犯罪记录是公安机关内部掌握情况。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政审、调查或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人员任用需要调查了解的,应由需要单位派人持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申请派出所出具证明,对个人一律不予以出具。

各类证件、印章丢失证明 公民因各类证件、印章丢失到派出所登记备案的,派出所给予出具報案登记证明,只证明该人曾有报案登记,至于是否丢失派出所不知情。因此,不予出具证明。

非组织行为索取现实表现证明

现实表现证明属政审范畴,应由组织出面了解,个人索取属于非组织行为,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

房产情况证明公民房产情况不在公安机关业务范畴之内,派出所属于不知情。公民应到责任单位房产部门或公证机关索取证明。

本人持招工单位调查表,让派出所出具现实表现证明的任何劳动者都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让就业者本人到派出所政审,是对就业者的歧视,是违法的。确因工作需要应由组织出面进行外调。因此,派出所对个人持调查表的不予出具证明。

上一篇:婴幼儿吃蜂蜜的时机下一篇:为什么应聘销售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