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便民措施

2024-10-23

公安机关便民措施(共8篇)

公安机关便民措施 篇1

公安机关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解读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公安部决定,在户政、边检、出入境、消防、监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集中推出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

一、提高户口办理时效。实行户籍窗口首接责任制,落实民警办理户口终身责任。对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申请,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事项。对群众更正户籍登记信息的申请,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按照实际情况立即更正;需要调查核实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核实办理,情况不属实的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更正及理由。

解读:坚持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户籍窗口首接责任制,承办民警无论职务、岗位有何变动,即使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或退休、离职的,也要对所办理的户口事项负责,落实民警办理户口终身责任。

对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申请,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事项。

对群众更正户籍登记信息的申请,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包括群众本人错报发生的差错和工作人员登记中造成的差错,应立即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更正;需要调查核实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核实 办理,情况不属实的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更正及理由。

二、畅通户口办理监督渠道。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两级户政(治安)部门分别设立专门监督举报电话,收到群众办理户口投诉或举报15个工作日内,将初步查处情况答复群众。

解读:目前,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两级户政(治安)部门已分别设立专门监督举报电话。收到群众办理户口投诉或举报后,公安机关将认真调查核实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初步查处情况答复群众。

三、推行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制度。在陆地口岸边检站为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开设绿色通道,优先检查验放,缩短侯检时间。

解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年均出入境机动车达到2400万辆次,其中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占据了较大比重。由于此类车辆对通关时限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减少通关等待时间。该项措施实施后,将在陆地口岸边检站对此类车辆设置绿色通道,对该类车辆实行优先检查验放。同时,所属各边检站将积极联络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及对面毗邻国家口岸检查机关,争取共同实施鲜活产品优先验放,进一步缩短车辆通关时 间。

四、开设跨境学童边检专用通道。每天上下学高峰期,缅甸、老挝等邻国入境求学学童或我国暂住境外居民学童可以通过边检专用通道便捷出入境。

解读:我国与毗邻国家、地区存在大量学龄期儿童在对方一侧就读的情况,该类学童每日上学、放学均需通过口岸集中出入境,且出入境时间均在通关高峰期。以往,跨境学童仅集中在毗邻港、澳口岸,但随着我国与毗邻国家、地区间交流不断加深,其他口岸该类情况也不断增多。以中缅、中老口岸为例,每天集中出入境的14岁以下学童已达上千人,是早晚通关高峰期的重要出入境群体。走读学童年龄较小,由于身高原因不方便在正常验证台查验,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毗邻港、澳地区边检站都推出过相应便利措施,此次便民措施实施后,便利范围将扩大,所有有跨境学童集中出入境任务的陆地口岸边检站都将开设走读学童边检专用通道,方便走读学童快速通关。同时,边检站将积极联系相应学校,建立学童及监护人备案制度,保障跨境学童的安全。对于通过专用通道通关的儿童,边检站将在保证出入境手续合法、安全的基础上给予更大便利。

五、启用海港口岸《边检办证告知单》。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全,由边检站执勤人员填写《边 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

解读:多年来,不少服务对象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登轮许可证》、《临时入境许可(船员)》、《随船工作证》等相关证件时,经常出现因申请材料不全无法被及时受理的情况,有的甚至因沟通不畅对执勤人员产生误会。该措施实施后,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首次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证件申办资格的,边检站执勤人员将填写《边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其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广大服务对象可以一次性了解相关情况并参照告知单备齐所需资料,方便尽快办理好相关证件。

六、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填写身份信息及需要办理的证件类型,并在约定时间内到出入境接待场所指定受理窗口办理相关证件,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

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走出去”的需求与日俱增,出入境证件申请量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人口数量较多、出入境证件申请量较大的地区,出入境受理大厅有时会出现申请人排长队、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为节省申请人办证时间,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公安部决定推行公民网上预约办理出 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通过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政务网站“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办理地点和具体时段,从而节约办证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七、设立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在非工作时间,因奔丧、治疗紧急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等特殊事由需要立即出国出境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紧急申办相关证件。

解读: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接待窗口在非工作时间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服务,由各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公布服务电话,安排人员为遇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出国(境)的群众提供及时、快速、便捷的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帮助群众应对突发情况,解决燃眉之急。

八、进一步缩短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的时限统一为:一般情况下,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申请不超过10个工作日签发,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往来港澳、台湾签注不超过7个工作日签发。

解读:目前,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除偏远、交通不便地区 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申办普通护照的时限为15个自然日,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时限为15个工作日,申办往来港澳签注和往来台湾签注的时限为10个工作日,时限长短不一。当前,出国出境需求与日俱增,为方便人民群众办证出行,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积极挖掘潜力,统一各类证件办理时限,进一步缩减办证时间。

九、简化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格。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简化合并为《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申请材料齐全的,可一次填表同时申办上述三类证件。

解读:以前,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需分别填写申请表,表格内容较为复杂,群众反映填写耗时较长,较为不便。公安部已自2014年4月1日起,将这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进行简化并合为一表,删除了部分栏目,方便群众填写。申请人如同时办理多种出入境证件,可直接在相应栏目内选择,仅需填写一张表格,有效解决了申请人多次填表、分不同受理窗口排队等问题。

十、一年内可重复使用出入境证件照片信息。16周岁(含)以上,办理过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并按要求 提交过电子制证照片的申请人,在一年内再次申办出入境证件时,无需重复提交电子制证照片。

解读:目前,分别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均需提交电子制证照片,申请人需多次照相,不仅耗时耗力且增加了群众支出。考虑到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面相变化不大,为进一步便利群众办证,公安部决定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再次办理出入境证件时可以调用此前提交的电子制证照片。

十一、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使用范围。以下五类人员可以通过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出入境:(1)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普通护照入境的中国公民;(2)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效赴香港或澳门签注的内地居民;(3)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1年以上(含)多次来往大陆签注或居留签注的台湾居民;(4)持外国护照及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5)在定期国际航班上服务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和可免签入境及已办妥1年以上(含)乘务(C)、任职(Z)签证或居留证件的外国籍机组人员。

解读:2012年1月1日起,内地口岸自助通关人员范围为港澳居民、经常往来港澳地区的内地居民、经常往来台湾地区的大陆居民和中国籍机组人员等4类人员。2013年,我国22个口岸建设的512条边检自助通道验放出入境旅客1.6亿人次,占出入境人员总数的 34%,在缓解口岸通关压力、提高通关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使用人员的欢迎。进一步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适用范围,能更好地发挥自助查验通道的作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便利出入境人员通关。

此次新增5类自助通关人员中,由于电子普通护照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中的芯片已存储持证人照片、指纹等生物信息,持证人无需事先向边检机关备案,即可使用自助通道办理边检手续。上述第(3)、(4)类人员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全国所有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选择自助查验通道办理出境、入境边检手续;第(5)类人员在航空公司向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执行任务时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自助通关。此前纳入自助通关人员范围的人员仍可按照规定使用自助通道。

十二、建立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他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从事消防技术审查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和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安机关将通过互联网予以公布,并通告工信、住建、工商、银行、保险等部门和单位,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解读: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受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列入消防安全不良行为,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可推动社会单位和个人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同时,也是为保障社会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有效举措,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时,可以不选择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公民在外出度假、旅游、购物时,可以查询酒店、商场等场所的有关信息,不到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记录的场所消费。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公安消防部门均已建立并实施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定期在各地公安消防部门互联网站及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的社会单位和个人信息,并抄送同级工信、住建、工商、安监、银行、保险等部门。

一、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一)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3、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4、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5、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6、未依法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7、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8、要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二)设计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2、选用不符合市场准入、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进行消防设计的。

(三)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3、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4、安装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四)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2、与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安装、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的;

2、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或以欺骗、贿赂手段取得 资质的;

3、未取得资质擅自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4、资质被注销继续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5、冒名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6、超越资质范围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7、不再符合资质条件逾期未改的;

8、资质条件改正期间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9、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

10、指派无资格人员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11、转包、分包消防技术服务项目的;

12、未设立技术负责人、明确项目负责人的;

13、书面结论文件未签名、盖章的;

14、未依法签订消防技术服务合同的;

15、未备案注册消防工程师变化情况、消防技术服务项目目录、书面结论文件的;

16、未依法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

17、未建立、保管消防技术服务档案的;

18、未公示资质证书、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等事项的。

19、未按标准检测、维修、保养消防设施、灭火器的;

20、消防设施、灭火器维修、保养质量不符合标准的;

21、未依法公示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的;

22、注册消防工程师兼职执业的。

三、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以下行为:

1、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6、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以下行为:

1、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2、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3、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4、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5、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的。

四、公布程序和时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对依法给予消防行政处罚并符合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认定范围的违法行为,在案件法定救济时限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信息报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后每月发布一次。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后,违法单位和个人认真整改,确实消除了违法行为,落实了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经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核实,可适当缩短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但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可延长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

十三、完善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管理措施。推动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信息安全厂商申请销售证许可证提供网上查询、咨询指导等服务,为采购商和产品用户了解获证产品情况提供便利。

解读:为方便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申请办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以下简称“销售许可证”),公安部网安局指导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发、建设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并于2013年1月上线运行。经过一年半的试运行,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平台功能,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改版后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管理平台”(http://)。利用该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

一、为信息安全企业办理销售许可证提供便利。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为信息安全企业办理销售许可证,提供了从“产品送检申请”、“材料受理”、“产品检测”到“审核发证”整体业务办理的网上流程,缩短了办证周期,节省了办证企业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产品检测发证效率。同时,信息安全企业可通过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了解我国信息 安全产品相关法律、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申领销售许可证流程,下载所需填写提交的表格文档,实时查询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办理进度。

二、为信息安全产品采购商提供便利。广大信息安全产品采购商可以利用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查询所需要的并获得销售许可的产品种类、生产厂商等重要信息,按需选择产品。若信息安全企业销售无证产品,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举报,公安机关依法及时进行查处。下一步,公安部网安局将与产品检测机构和销售许可证受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为信息安全产品厂商和用户提供更好的便民利民措施。

十四、为被监管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在看守所内设立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为被监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收转法律援助申请、法律咨询等服务。

解读:大中城市的公安机关主动协商司法行政部门,在看守所内设置“法律援助中心驻看守所工作站”,由看守所提供办公场所,司法行政部门指派专业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在公布的服务接待时间,免费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收转法律援助申请、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

十五、实行机动车省内跨地市检验。在已应用全省统一检验监管平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大型客车、校车外,实行机动车全 省范围内异地检验,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服务,机动车所有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预约车辆检验。

解读: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私家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人、车的流通性日益加大,很多在外地工作的群众反映往返车辆登记地办理检验或者委托检验业务比较繁琐,希望能够进一步简化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流程,允许在车辆所在地直接办理检验业务。《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124号)已规定,除大型载客汽车、校车以外的机动车因故不能在登记地检验的,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后,在车辆所在地申请检验合格标志。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此次推出了在省(区、市)范围内,除大型客车、校车外的机动车在所在地直接参加检验的便民措施。车主可以在车辆所在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向车辆所在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提高办理检验业务效率。同时,由于大型客车、校车涉及乘坐人员多,关系到学生上下学安全,需要加强属地安全监督管理,而且考虑到大型客车、校车通常在固定线路或者区域行驶,异地检验需求量较少,因此,大型客车、校车只能在登记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下一步,将在条件的地方试行机动车跨省(区、市)异地检验。

另外,随着一些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检验业务 量迅猛增加,群众办理检验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由于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各检验机构的业务数量,造成有的检验机构有些时间段排队较多,有的检验机构有些时间段无车可检等不均衡现象。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机动车检验业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将在部分大中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检验预约服务,通过开通互联网、电话等预约方式,方便车主自主选择检验时间。为保证预约办理业务效果,将首先选择有2条以上检测线的安检机构推行预约服务,开设预约检验专用通道和专用窗口,安排专用人员,实现预约群众“随到随检”。同时,将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平台,向社会公布检验机构每日检测能力和实际业务量,引导车主合理选择检车时间和地点。

十六、试行驾驶人省内跨地市考试。在驾驶人考试积压多的地方,试行省内跨地市考试,符合考试条件且两个月内预约不上考试的,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选择省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异地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解读:近年来,群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需求旺盛,我国驾驶人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000万新驾驶人。一些地方受驾驶人考试场地、警力等方面的限制,驾驶人考试能力提高缓慢,无法满足本地持续快速增长的考试需求,产生了驾驶人考试预约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此次推出了放开省内驾驶人考试区域限制、试行驾驶证申请人省内异地考试的便民措施。

考虑到部分地市考试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异地考试任务,目前暂无法满足申请人自主选择省内异地考场的需求,将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就近的原则指定管理规范、交通便利、考试能力富余的考场承担异地考试任务,并向社会公开。对通过科目一考试取得准考证明、符合预约其他科目考试条件且两个月内预约不上的考生,今后可以在本省(区、市)内,就近选择指定的其他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不必再耗费时间等候考试,尽快考取机动车驾驶证,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驾车需求。

另外,承担异地考试任务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安排考试时间、场次等方面,将为异地申请人提供便利。对于经过驾校培训的申请人在异地参加考试前,车辆管理所将审核培训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将不予安排考试。参加考试时,若发现存在降低考试标准、减少考试项目、乱收费等问题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举报投诉,问题查实后一律取消考场资格,追究考试民警和有关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便民措施 篇2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方法。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按照强制程度从轻到重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 而公安机关依法享有侦查权, 为了调查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查清案件事实, 自然有权适用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公安机关具有适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以及提请批准逮捕和执行逮捕的权力。因为刑事案件的侦破主要压力集中在侦查阶段, 因而实际上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侦查机关手中, 尤其是负责主要侦查职责的公安机关手中。刑事诉讼具有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 强制措施如果适用不当或错误, 势必会侵犯个人的人身自由或其他人权, 从保障人权出发, 必须对强制措施进行必要、合理的限制, 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情况进行侦查监督, 以确保它的准确适用。但是, 目前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审批和监督的规定不够系统和完善, 在五种措施中, 刑事诉讼法只对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适用作了严格的审批、监督规定, 对其他四种强制措施的规定不明确, 导致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适用、变更和撤销缺乏必要的监督, 出现滥用强制措施、侵犯人权的现象。本文拟从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情况进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出发, 分析监督的主体、方式和途径等, 并分析当前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实施侦查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制度概述

1. 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侦查监督的必要性

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否则“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只有实现了对权力的监督, 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是行使国家司法权力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在客观上会不同程度地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 如果适用不当, 势必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 因此, 在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时, 必须进行法律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的不断进步, 刑事诉讼越来越以一种公开、民主的方式进行, 惩罚犯罪程序的合法性、正当性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这背后蕴涵的即是人权保障思想。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授权的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对公民所采取的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手段, 本质上讲它是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一种制约, 这就必然涉及到权力行使与权利维护等一系列问题。“无救济则无权利”, 如果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 人权保障就无从谈起。因此, 法律必须赋予公民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向法律监督机关提出控告、申诉的权利。

在我国, 强制措施与侦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特别值得关注。当前, 侦查阶段的人权问题备受世人关注, 而且侦查阶段侵犯人权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侦查活动是最深刻地影响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的运作程序, 与公民的权利息息相关, 而且享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基于调查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 依法有权适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以及提请批准逮捕和执行逮捕的权力, 这几种强制措施都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

我国的刑事侦查模式总体上趋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审问式侦查。由于中国受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影响颇深, 重权力轻权利、重义务轻权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这种传统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具体表现有: (1) 在司法实践中, 不少侦查人员在观念中, 过于重视案件的侦破, 而忽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 认为侦查活动具有强制性, 在国家侦查权范围, 公民的权利尤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理应服从于国家的侦查权。在我国, 不少侦查人员没有将犯罪嫌疑人看作是侦查阶段与之平等对抗的主体, 没有将其是看作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人, 而是将其视为侦查权力行使指向的对象。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犯罪嫌疑人根本不拥有与公安机关抗衡的权利与力量, 无法与公安机关平等对抗。 (2) 公安机关作为强制措施的决定者, 与案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为了案件的顺利侦破, 往往倾向于维护国家、社会的利益, 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加以保障, 也没有对个人权益提供有效救济的途径。 (3) 公安机关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大都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罚者与被处罚者双方构造而成的, 这里既不存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 也不受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有效审查和制约。

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公安机关必须享有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但是公安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它又是一柄“双刃剑”, 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 否则就会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作为刑事侦查机关的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措施, 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常由公安机关自行批准 (公安机关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需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 不受司法审查, 不仅事先无须批准, 事后也不接受审查和监督, 这就赋予了公安机关过大的权力,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显然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 必将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而也不能最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而“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 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 面临着逾越界限的诱惑。”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逮捕以外的刑事强制措施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以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只有实现了对权力的监督, 才能真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 笔者认为, 应当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依据法治原则进行控制, 依法限权, 实行法律监督。

2. 监督的主体

在我国, 强制措施诉讼监督制度的主体是检察机关。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 由人民检察院责。……”, 第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权……”。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检察机关是专门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依法承担着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职责。由检察机关承担对强制措施诉讼监督的职责, 既符合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也符合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

任何制度都必须有一定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并且这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也必须与国家的政权性质和政治体制等相适应。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法院是侦查监督的主体, 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实行司法令状主义, 也就是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时, 必须经过司法机关或者司法官员的审查与批准。尽管逮捕行为有的需要经过司法审查, 而有的则由警察、检察官甚至普通民众直接决定和实施, 但是审前羁押却毫无例外地需要经过司法机构的审查和授权, 才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如在美国, 逮捕一般必须由治安法官或者其他司法官员以发布逮捕令的形式加以授权, 警察则根据逮捕令去执行。

我国的国体、宪政体制以及司法体制与西方法治国家不同, 权力制约的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分权制约”, 而采取的是“分工制约”和“监督制约”。具体到强制措施权力制约方面, “分工制约”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将某一种强制措施的决定权、执行权、变更权、撤销权分开, 分别由不同机关行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体现在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享有批准或决定逮捕的权力, 但执行逮捕的权力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还享有变更和撤销逮捕的权力, 如对于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公安可以将逮捕予以变更或解除: (1) 患有严重疾病的; (2) 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 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办结的。还如公安其在执行逮捕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不符合逮捕的条件或有其他法定情形, 可以变更或撤销检察机关的逮捕决定。从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来看, 检察机关享有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 刑事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部分, 当然也包括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法律监督, 以确保刑事强制措施公权力的正确适用, 有力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3. 监督的方式、途径

法律监督的实质在于察看督促, 核心在于发现、阻遏和纠正违法犯罪行为, 目的在于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根据情况的不同, 监督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事前监督是指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之前, 通过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审批程序进行的监督。事中监督是指在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过程中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情况进行监督。事后监督是指在错误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损害后, 对该损害进行的监督。这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

我国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机制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中。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权主要包含在侦查监督权能中, 根据法律的规定,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适用开展侦查监督的途径是体现在其行使侦查监督职权过程。主要有:一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在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行使审查批捕职能时进行监督, 发现并监督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违法、犯罪情况。随着刑事诉讼流程, 侦查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活动会自动进入检察机关的视野, 为其开展监督提供路径, 审查逮捕因而也成为检察机关进行侦查监督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在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 要对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是否符合逮捕的三个条件, 必要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 通过审查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等方式复核证据, 发现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中的违法情况, 如错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等。

二是通过对公安机关提请延长羁押期限进行审批, 发现并监督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违法情况。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 根据法定的程序和条件等进行审查, 依法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延长羁押期限的决定, 在审查的同时也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活动进行了监督。

以上二种情况对被提请案件是否批准逮捕或是否延长羁押期限来说是一种事前监督, 但对公安机关之前采取的拘留、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情况来说就是一种事后监督。

三是当批准或决定适用强制措施后要跟踪监督, 发现适用条件发生变化、有错误或适用不当应当及时进行法律监督, 并予以纠正, 及时进行变更、撤销或解除, 这样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同时, 更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一种事中监督。

在这三种监督中, 事前防范性监督和事中过程性监督更为重要, 也更有利于保护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当然事后监督对以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也有指导和警戒作用, 这就要设立国家赔偿等救济机制, 如果错误羁押, 要进行国家赔偿。但在司法实践中, 事前防范性监督和事中过程性监督由于操作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开展的还很不够。而违法犯罪行为实际发生后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损害的, 更容易被发现、揭露、证实, 因此纠正性监督往往被视为检察机关法律的主要形式。实际上三者并不是截然分离的, 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适用进行法律监督, 应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刑事强制措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 将该项监督贯穿于公安机关强制措施适用的全过程。当然, 为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维护司法公正, 检察机关要更加重视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二、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监督权力属性不明晰, 侦查监督缺乏刚性, 无权威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这就决定了其势必要承担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适用实施监督的职能。但监督应当是单向性的国家法律行为, 要使检察机关的监督真正发挥督促和保障被监督对象正确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效用, 不仅要明确检察机关享有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侦查监督的权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设定具体程序使检察机关能够充分掌握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真实情况, 还要规定具体能够操作的程序和措施保障监督落到实处。如果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起不到有效监督的作用, 侦查监督权就形同虚设。

西方法治国家虽然没有在法律上规定检察官对侦查活动的监督权, 但却赋予检察官对警察侦查活动有指挥权或引导权。比如, 法官检察官有权指挥刑事司法警察的侦查活动, 刑事司法警察接到犯罪报案或即将发生犯罪的报告后, 必须立即向检察官报告, 刑事司法警察必须服从检察官的指挥和调动。检察官有权要求刑事司法警察提供犯罪案件的情况或者直接移送案件。而英美法系国家虽然没有建立侦检一体化的侦查机制, 但是警察在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时, 也要向检察官征求侦查方向或者证据等方面的意见, 而且警察对检察官提出的建议一般都予以接受。

虽然我国现行侦查监督机制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侦查监督权的同时, 却又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规定,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公安机关在法律地位上可以和检察机关分庭抗礼, 法律关系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就使得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意见不是必然要接受, 更不是必须要遵从。我国刑事诉讼法把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设计为这样一种平衡关系, 导致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的手段软弱乏力。因此, 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检警之间的法律定位, 完善我国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机制, 变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为检察制约公安机关的原则。

我国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缺乏刚性。如检察机关发现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违法时, 一般向公安机关提出口头纠正意见或发出书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 无论是口头纠正意见还是《纠正违法通知书》都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和执行力, 在实践中很难发挥监督作用, 假如公安机关置之不理, 检察机关通常也无可奈何。因为法律既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必须根据纠正违法通知书的要求纠正违法行为, 也没有规定公安机关不纠正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2. 监督方式、途径狭窄

我国的侦查监督机制仅是原则性地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权, 在理论上, 检察机关能够对公安机关侦查中适用的所有强制措施进行监督, 但实施监督权需要具体的程序和措施进行保障。一是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监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提请延长羁押期限的案件进行审查从而发现适用不当的情况, 没有确立其他途径, 对于公安机关没有移送检察机关审查的案件以及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 就无从入手, 或者监督变得有名无实。而且, 检察机关进行的都是书面审查公安机关报送的材料, 而侦查活动违法的情况很难想像能够全面反映在案卷中, 公安机关也会尽量避免在报送材料中体现其自身存在的违法情况。二是公安机关在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不报检察机关备案的无法监督。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7条的规定:“如果公安机关发现逮捕不当的, 应当及时予以变更, 并将变更的情况及原因在作出变更决定后三日内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变更不当的, 应当通知作出变更决定的公安机关纠正。”而在司法实践中, 公安机关对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比较随意, 甚至对批捕在逃人员抓捕归案后又变更强制措施, 而且在变更后很多案件都不报检察机关备案, 检察机关也就无法对变更情况实施不督。这种情况, 检察机关虽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继续监督, 但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 检察机关也就没有办法。致使检察机关在面对自成体系、拥有更为强大行政资源和背景的公安机关, 因为缺乏有效发现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违法的途径从而使这一侦查监督大打折扣。

3. 监督时间滞后

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中, 刑事诉讼法只对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适用作了严格的审批、监督规定, 对其他四种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 在强制措施的适用方面, 法律只规定检察机关对逮捕进行同步审查和授权, 对其他强制性措施的适用则进行事后监督, 具有严重滞后性。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强制措施公安机关负责人内部自行决定, 需要经过检察机关批准。也就是说公安机关的强制侦查权力不受制约, 这必然导致在实践中被滥用, 从而侵凶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而检察机关在批捕阶段, 对案卷材料进行审查时, 发现违法情况或对其他强制措施在事后发现了公安机关的违法行为, 并进行了监督, 也没有了实际意义, 因为违法的后果已经造成。要保障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发挥督促、规范执法的作用, 就应该进行同步监督, 及时纠正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违法行为。

4. 对具体强制措施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1) 拘传

①拘传适用中存在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都只规定了一次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而对跨地区拘传时间及连续传唤、拘传的时间间隔没有明确规定, 以致实践中出现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 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现象。

②对连续拘传、超期拘传以事后监督为主, 难以有效防范。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主要是事后的监督, 对强制措施也不例外, 虽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 发现违法行为, 应当及时通知纠正。但对这种提前介入的权的行使, 检察机关一般都会选择在案件基本侦查完毕, 行将提请批准逮捕或移送起诉时, 事实上, 也不是每个案件都需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这就决定了对连续拘传、超期拘传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违法侦查行为, 检察机关只能以事后监督为主, 难以有效防范。

(2)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违反法定条件适用取保候审。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的条件规定得不够明确, 担保措施不力, 致使在实践中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率低。即使适用, 随意性也比较大, 比如:一是违法收取、没收保证金、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监管不力, 找不到犯罪嫌疑人后就没收保证金, 以取保候审结案。二是保证金的收取、管理、没收、退还不够规范, 特别是还存在克扣保证金的情况。 (2) 以变相拘禁方式执行监视居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 监视居住的场所为“住所”、“居所”, 被监视居住的人没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然而有的地方的公安机关由于担心被监视居住人逃跑或者实施其他妨碍侦查的行为, 将一些被监视居住人关在指定宾馆或出租房屋, 派人进行看守, 完全限制人身自由;有的地方还设有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 有的还收取高额费用, 这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3) 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互相交替使用, 变相延长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限。应当说,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都是我国独立的强制措施, 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或不宜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在其无法找到保证人或者交不出保证金时, 对其适用监视居住是最好的选择。但在实践中, 有的地方的公安机关却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互相交替使用, 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期限届满仍然证据不足时, 将取保候审变更成监视居住, 为进行侦查争取时间, 变相延长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期限。 (4) 只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既不报捕也不移送审查起诉, 实际放任不管的案件。

②因法律规定等原因, 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监督不力。

因法律并未规定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措施需向检察机关备案。致使在司法实践中, 除非被害人到检察机关举报, 否则侦查监督部门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案件无从得知, 信息渠道不畅, 同样的原因也使得对公安机关违法没收保证金、以变相拘禁的方式执行监视居住、连续使用取保候审和监督居住措施等行为监督不够。

(3) 拘留

①公安机关适用拘留中存在的问题

①拘留程序不合法。在犯罪事实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联系不确定时, 而且公安机关内部对破案率的考核, 办案单位有时就用不破案就不立案的方式提高办案率, 先将犯罪嫌疑人拘留, 如果案子破了就立案, 否则就不立案。还存在其他一些拘留手续不完备的现象, 如有的不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还有的在家属的通知书上没有签字等。②以拘代侦、以拘促赔。因害怕犯罪嫌疑人逃跑, 再加上侦查机关侦查技术落后, 一些案件一经立案就刑事拘留, 利用刑事拘留时间进行侦查。另外, 有时为了让犯罪嫌疑人尽快赔偿被害人损失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如交通肇事案中, 如果肇事司机对受害人的赔偿请求置若罔闻, 有的公安机关就对肇事司机采取拘留措施以促使其赔偿。③随意拘留和延长拘留期限比较随意。因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及延长拘留的期限只需要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内部审批, 无需其他机关的审查, 导致公安机关适用刑事拘留及延长拘留期限随意, 特别是有些案情简单不符合条件的也延长至30日。如闫某某、王某盗窃一案, 该二人在某县一小区盗窃一辆价值7000元的旧面包车, 二人对此供认不讳, 公安机关却以结伙作案为由, 将拘留期限延长至30日。

(2) 对拘留进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的途径狭窄, 只能在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提请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时予以监督, 而对未报捕而对犯罪嫌疑人的采取拘留措施无法获取信息, 也就无法进行监督, 当然更不可能发现其中的违法情况。②拘留成为逮捕的前置程序, 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随意延长拘留时限的行为不能有效监督, 难以根除拘留时限最大化现象。公安机关随意拘留和随意延长拘留期限致使拘留成为逮捕的前置程序, 而检察机关对此却很难进行有效监督。如山东省某县公安机关提请的逮捕的案件绝大部分都采取了拘留措施, 且拘留期限延长现象严重 (见表) 。对此, 该县侦查监督部门曾多次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 以抑制这种滥用强制措施现象的发生, 但效果不好。监督不力与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存在缺陷密不可分。我《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提请审查批准 (逮捕) 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将“结伙作案”解释为“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即只要是共同犯罪, 不管案情如何, 公安机关均有权将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延长至30日, 却不违法。对这种情况的监督, 检察机关往往是无从下手, 最多也只能从维护犯罪嫌疑人人权的的角度, 建议公安机关缩短拘留期限。

(4) 重报捕前的监督, 轻逮捕后的监督。

近几年, 侦查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监督力度, 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效果, 但主要体现在对公安机关报捕前适用强制措施是否合法的监督上, 而对逮捕以后, 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监督不到位, 这一方面是因为, 大部分案件在捕后会移送起诉, 而公诉部门也有强制措施的监督权, 此时侦监部门再进行监督, 似有越俎代庖之嫌;另一方面,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 公安机关不需要检察机关的同意, 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对逮捕犯罪嫌疑人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只需要在变更强制措施后通知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如果不通知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也无从得知, 也就无法监督。

三、完善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机制

在我国, 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主体, 肩负维护法律尊严的重任, 依法履行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加强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 应当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转变传统的“重打击、轻保护”的思想, 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要根据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要求, 重新摆正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关系, 严格履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完善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机制, 强化监督措施, 提高监督能力, 增强监督实效, 最终实现在打击犯罪中保护人权, 在保护人权中更好地惩治犯罪, 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同时, 检察机关加强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情况的监督, 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时, 必须牢牢把握宪法和法律关于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定位, 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全面加强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 不断增强监督意识, 加大监督力度, 既要敢于监督, 又要善于监督, 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督水平, 努力取得较好的监督效果, 督促公安机关依法适用强制措施。二要依法监督, 规范监督。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应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运用查处职务犯罪、纠正违法通知、检察建议等手段进行监督, 及时纠正其中的违法情况, 全力维护司法公正,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三是注重监督的质量与效果。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要保证监督质量, 提高监督效率, 追求最佳的监督效果, 努力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监督制约与协调配合、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促进司法公正, 树立检察监督的权威。

要改变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监督不力的问题, 检察机关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完善侦查监督职能, 建构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检察监督机制, 将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贯穿适用、变更、解除的始终, 从而在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 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1. 完善法律监督程序

(1) 增强法律监督规定的可操作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监督的规定非常笼统和原则, 不仅总则规定较原则, 而且许多具体的诉讼环节的法律监督规定也较为原则。要想改变我国现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不力的现状, 必须立法予以改变。目前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 共同研究制定一个执行刑诉法规定的法律监督实施办法, 将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原则性规定细化为操作性较强的规定, 以此推动侦查监督工作的开展。条件成熟时, 再将其写入刑事诉讼法, 使检察机关的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有法可依、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保障措施, 以确保侦查监督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

(2) 增强刚性规定, 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相当的法律强制效力。如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知情权。同时, 还应赋予检察机关调阅案卷权, 尤其公安机关拘留案件转治安处罚案卷, 报送“劳教”案卷、撤案处理案卷及待处理案件材料。在立法上除规定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外, 还要明确规定不接受侦查监督的法律责任, 赋予检察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必要的实体处分权, 以增强法律监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目前, 法律监督除对已构成职务犯罪的依法追究外, 对一般违法行为甚至是严重违法行为, 仅仅是停留在提出纠正意见这一层面上, 而纠正不改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 应检察机关发现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违法情况提出纠正的, 应规定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在诉讼程序上的效力, 拒不执行的, 被监督者要承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从而尽快提高法律监督效果, 切实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2. 完善公安机关强制措施侦查监督工作机制

要以法律为依据, 把握好法律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认真总结和探索执法监督的经验和途径。针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监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要立足于检察职能和工作实际, 认真分析原因, 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科学定位现行检察监督, 检察机关可通过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 来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指挥与引导, 帮助公安机关明确证据搜集重点, 监督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各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立法可以大致明确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监督以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为主, 以事后监督为辅的侦查监督机制。

(1) 事前监督

实施事前监督就要确立审批制度。即通过法律规定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某些情况由检察机关审批, 检察机关不批准, 公安机关不得进行。比如: (1) 将延长拘留期限至30日的决定权赋予检察机关。为了便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 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及延长至7日, 应规定遇到“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三类案件,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延长拘留期限至30日的, 其无权自主决定, 需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 由检察机关审查决定, 检察机关不批准的, 公安机关不得将拘留期限延长至30日。 (2)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的监督, 公安机关认为条件发生变化, 需要释放犯罪嫌疑人或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 应向原批准的检察机关提出申请, 由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是否批准。这样就可以把检察机关对这些强制措施情况的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施事前监督。

(2) 事中监督

①完善提前介入公安侦查的事中监督手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 是对侦查活动进行的事中监督。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必要的时候, 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检察机关对于此类案件可以提前介入, 以监督该类案件适用强制措施的情况。司法实践中, 公安机关随意适用强制措施, 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监督乏力。因此, 法律应当明确规定,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重大案件的参加讨论, 可以在公安机关的立案到侦查终结前的任何阶段进行, 公安机关应当接受介入并提供必需的案卷材料, 以有利于检察机关通过审阅材料、参加讨论发现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问题。

②羁押机构独立。现在我国拘留、逮捕的羁押机构即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 这也是当前对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监督不力的原因之一。可以借鉴监狱体制, 使拘留、逮捕羁押机构即看守所从公安机关中剥离出来, 进行中立, 形成公安机关、羁押机构、检察机关三方权力相互制衡的局面, 从体制上制约公安机关, 并赋予看守所拘留初审权, 对不符合拘留条件的, 有权拒绝执行, 同时将初审结果向检察机关报告, 进一步增强刑事拘留检察监督力度。

③建立强制措施案件的检察备案制度, 拓宽监督渠道

应当完善法律规定、进行实践探索,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 将案件进展、适用强制措施情况, 以及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后未报捕、起诉而转行政处罚或直接撤销的案件情况报送同级检察机关审查。检察机关还要应根据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信息, 定期定期地对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进行全面检查, 公安机关应该予以配合。具体如下:a.建立拘留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在我国, 拘留是一种未经司法审查程序而由侦查机关将犯罪嫌疑人先行羁押的较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无证逮捕”。从各国的立法看, 拘留时限都是很短的, 有的只有几个小时, 有的可以36小时, 最长不超过6天。而在我国拘留时限最长可达30天, 且不限案情, 无须通过任何机关批准, 这不仅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也会导致权利的滥用, 所以应赋予检察机关备案审查的监督权。建议公安机关应当一月一次将上月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状况、延长、变更、解除及案件进展情况, 报送同级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要及时进行审查, 发现公安机关适用拘留措施不当的, 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要求公安机关进行纠正。b.建立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通报制度。为加强对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的监督, 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建议推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通报制度,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司法解释, 应规定公安机关在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没收保证金的规定时间内, 向检察机关通报, 检察机关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规定时间内发现适用这二种强制措施的违法情况或发现公安机关没收保证金违法的, 应监督公安机关对案件依法做出处理。并规定, 公安机关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连续适用取保候审和监督居住二种强制措施。c。检察机关建立强制措施管理台账, 建立与公安机关及本院公诉等业务部门的联系机制。侦查监督部门应主动与公安部门加强联系, 了解情况, 掌握公安机关捕前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及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具体情况, 并建立强制措施管理台账, 指定专人负责, 保持工作衔接, 每月与公诉、监所部门进行核对, 发现问题, 及时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意见。

(4) 驻所检察室同步监督。驻所检察室应当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人员从进所、延期、变更强制措施到出所, 所适用的法律文书进行审查并对羁押机构执行刑事拘留情况进行同步监督。驻所检察室将有关情况报送所在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将这些情况同公安机关报送的情况进行对比, 以更全面的监督公安机关, 发现违法拘留、违法变更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情况, 检察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调查并作出处理。

(3) 事后监督

①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合理的申诉救济途径。即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近亲属、聘请的律师认为公安机关适用拘留等强制措施不当, 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诉复查, 从而启动检察机关的审查程序, 由检察机关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及时纠正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违法、不当的情况。这样, 既使当事人对不当适用强制措施有了适当的救济途径, 也可对公安机关适用强措施决定权进行制约。

②责任追究制。滥用拘留等强制措施进行违法拘留等, 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应当对滥用拘留等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检察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涉嫌犯罪的, 检察机关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树立检察监督权威。

3. 要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检察人员的执法水平, 提高监督能力。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增强监督意识, 树立有作为有地位的思想, 坚持法律至上, 唯法是从, 严格执法, 努力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二是要提高业务素质。当前, 基层检察院相当一部分检察官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律教育, 法律理论素质普遍不高, 要经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检察官的法学水平和业务技能, 不断提高检察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 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确保能准确理解、领会立法意图, 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诉讼监督人才, 以做到准确监督。这是加强法律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同时, 领导要重视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监督工作。各级检察机关要把该项监督列入重要议程, 切实加强领导, 不断研究监督的新思路, 探索监督的新举措, 开拓监督的新渠道, 努力开创该项监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建良著:刑事强制措施要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李忠诚著: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赵云昌:完善检察机关对适用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监督体系.中国检察论坛, 2007年第10期

[4]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5]蒋伟亮张先昌著: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检察监督-多维视野下的法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社, 2007年版

[6]黄立:论对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学术界, 2005年第5期

[7]张智辉著:检察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年版

[8]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资料汇编.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公安部筹措出台便民新措施等 篇3

这十项便民改革措施是:一、向农村和车辆交易市场延伸车辆牌证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车辆牌证。二、扩大新车免检范围,减少新车上牌环节。三、延长9座(含)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定期检验周期。四、缩短进口车数据通报周期,提高国产车公告传递速度,方便群众及时办理牌证。五、调整车辆注册登记业务流程,减少群众办牌等候时间。六、车辆转籍时档案材料登记有误的不得退档,避免群众多次往返。七、进一步放宽申请驾驶的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八、简化驾驶证补领、异地申领手续,实行就近换证、审验。九、建立便民服务互联网主页,实行所有车辆号牌号码由电脑公开选取。十、建立多种服务方式,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12部委: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

针对违法猎捕严重,致使一些物种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国家林业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2个部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野生动物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野生动物保护尤其是在经营利用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违法猎捕严重,致使一些物种资源日趋减少,有的成为濒危物种。二是非法经营猖獗、违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陆生野生动物、违法经营野味的行为,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三是重大案件不断发生,涉案数量明显增加。

违法猎捕和经营,既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也造成潜在的疾病传播隐患。据此,国家林业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适应形势需要做好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

据悉,中国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一成,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

减少汽油车排气污染

——国家发改委发布两项新标准

为减少汽油车排气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推广稀土在汽车尾气净化领域中的应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公室批准发布《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汽油车排气净化剂涂层试验方法》两项行业标准,提出了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对催化剂载体的生产和应用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这两项标准均是国内首次制定,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任务非常紧迫。稀土基三元净化催化装置在汽车尾气净化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在催化剂、氧传感器、陶瓷载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遏止基建领域腐败

——交通部出台两个新办法

为预防和遏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交通部出台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实施纪检监察人员派驻制度的暂行办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合同考核暂行办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实施纪检监察人员派驻制度的暂行办法》明确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按规定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或纪检监察员,依法依纪,对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廉政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如:指导检查驻在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征地拆迁、材料供应、设备采购、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管理等重点环节实施监督;定期对《廉政合同》签订、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合同考核暂行办法》则在交通部推行廉政合同的基础上,强调从严廉政合同考核,维护廉政合同的严肃性。该办法要求,要认真考核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对挪用、截留、挤占等违反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现象,是否及时查处、纠正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合同考核暂行办法》还强调,凡发现违反廉政合同条款的,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或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凡业主单位违反廉政合同条款,给施工、监理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其赔偿。

我国食品将有“安全标志”首批试点企业9月公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决定在全国开展“全国百城百佳安全食品营销工程”,并启用“安全(供货)食品”标志。

此项工作以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重点推行地区,分步骤、分阶段地选择每个城市中的百家企业作为安全食品经营示范企业,经中商会食品安全办公室审查和专家认定后授予称号和使用“安全(供货)食品”标志。“安全(供货)食品”认定范围是食品经营企业,重点是商业零售食品超市、零售企业和进入“全国百城百佳安全食品营销工程”的供货商。

“安全(供货)食品”标志的使用条件是,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有专人负责,特别是生鲜食品要求冷链完整、冷链达标定点;提供食品相关的技术设施、展示、放置的标准环境,保证食品安全,危害最小;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食品,普及安全食品基本知识;满足消费者对方便性、品种多样化的要求,在人员卫生、操作环境、加工原辅料品质卫生合格达标的前提下,开展店内食品加工;在经营环节保证不将过期、变质、不达标食品出售给消费者。对进入“全国百城百佳安全食品营销工程”的供货商,主要认定其“三证”,销地第三方检测部门报告书、生产标准,符合“安全(供货)食品”规范要求。 9月上旬将公布“安全(供货)食品”第一批试点企业。

新开便利店可拿银行补贴

——北京推出优惠政策

北京市商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鼓励连锁超市、便民店进社区办法,本市的大型连锁店开新店将有望获得专项银行贷款及优厚的贷款贴息。每开一家直营连锁店能得到5.31万贴息补助。开10家店进社区可获500万元贷款额度贴息。

让市民在10分钟之内就能买到需要的柴、米、油、盐,今年把400家便利店开进社区里是2003年市政府为百姓办的60件实事之一。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开店铺260家,实现销售额9.1亿元,同比增长63%。据市商委连锁办介绍,为继续鼓励和加大开店速度,政府将针对物美、超市发、京客隆、首连等大型超市连锁集团推出专项贷款和贴息的优惠政策。贴息的额度是:每开10家直营连锁店、便利店,可获得100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的贴息;每开10家加盟连锁店进社区,将获得不超过500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

估算一下,按现在银行贷款基准利息,每开一家直营连锁企业可获得5.31万元的贴息补助,开一家加盟连锁超市将得到2.6万元贴息。据了解,如此大幅度的贴息资金全部由市财政支出。

太原:七种情况不再办理采矿延留或变更手续

据太原市国土局消息:七种情况将不再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保留或变更登记手续。

一是不符合国家、省、市矿产资源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二是位于矿产资源规划限制和禁止开采区域内的(除太原市政府明确予以过渡保留的除外);三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损失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的;四是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限定的开采规模的;五是采矿权人因资质变化而不具备有关法规、规章规定的资质条件的;六是采矿权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不予办理延续登记的其他情形。

银监会将对两类金融机构取消贷款四级分类制度

中国银监会近日分别召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下半年监管工作重点。

会议认真分析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议提出,对这两类金融机构从2004年开始,取消现在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下半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管的重点是,检查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执行情况、非信贷资产情况和表外资产情况,促进其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制度,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提高透明度,要以及时、高效的现场检查和科学、严谨的非现场检查,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心,突出重点领域贷款风险防范,努力提高资产质量,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下半年银监会将进一步改进现场检查方式,对发现的违规问题,除依法处罚有关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外,还要逐级追究上一级的相关责任。

公安机关便民措施 篇4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烟台市委、市政府“昂扬精神迎挑战、科学务实谋发展”和“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方便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市公安局特推出便民利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十条措施。

1、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条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限制。对因企业破产、兼并等原因导致原城镇集体户登记地址消失,所涉及的职工尚不具备户口迁移条件的,允许将户口迁至其当地亲属家中或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资源市场集体户。

2、应届大中专院校、技校学生毕业、退学户口迁移回原户口迁出地落户及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落户,凭相关手续,由派出所直接办理。

3、对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大中专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可凭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以及《落户介绍信》,回家庭所在地派出所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4、省内公民户口迁移,不再提交户籍证明。

5、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长期卧床病人等有特殊困难的公民办理居民身份证,提供预约登记、上门拍照和送证等便利服务。

6、对外来人员集中的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单位,公安机关可实行上门集中登记办理暂住证服务。

7、试行省内跨户籍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工作。凡属我省常住户口而在省内非户籍地工作、学习、生活等人员(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除外),办理普通护照、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团队旅游签注,可就近向省内具有受理职能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8、建立外国人签证邀请单位备案和信誉等级评价制度,对信用等级高的外国人和涉外单位邀请的外国人,在办理签证及居留许可方面提供便利。

9、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城区5分钟、市郊10分钟到达现场,农村地区尽快到达现场,遇道路堵塞等非人为因素影响出警时限的,110报警服务台应及时和报警人沟通解释,并视情调派其他警力出警。稳步推进公安机关短信报警服务,统一全市短信报警号码“12110”,开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方便以聋哑残疾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警求助。

10、实行机动车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对在城区发生的未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每车2000元以内的道路交通事故,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以缓解交通堵塞,方便群众。

11、简化车管业务审批手续。机动车驾驶人可直接到所属县市区车管所办理驾驶证到期换证、信息变更、补证、注销和B2、C1、C2三种车型初学、增驾受理等业务。

1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时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交通执法模式,对交通违法情节轻微、未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和安全的营运车辆可不处罚,口头教育后放行。

13、车管部门实行“一窗式”服务,群众一切办事手续从一个窗口递进后,均由工作人员内部传递办理,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理效率。

14、及时转递道路交通违法信息,通过邮寄、短信及互联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及时告知交通违法机动车所有人,方便查询和处理。

15、在市区设立4处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实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

16、联系法院,在有条件的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巡回法庭或受案点,派驻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方便当事人进行调解诉讼。

17、运输蔬菜、瓜果、鲜活产品和企业急需物资车辆发生一般交通违法行为的,先放行,后处理。

18、需要改变车身颜色、更换车身或车架的,可于变更后10日内直接向车管所申请变更登记,不必事先申请。

19、拥有原机动车3年以上,在办理转移或注销登记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且涉及原机动车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在办理新购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可以申请使用原车号牌号码。

20、将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权限由交警大队下放到城区交警中队,便于快速出警、快速处置。

21、在市区选择10家综合实力强的医院作为交通事故快速抢救定点医院,开辟“交通事故救助绿色通道”。

22、对车辆损坏无法驶回我市办理报废的,可以向报废地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车辆,向报废地车管所申请注销登记,并通过网络将信息传回我市车管部门。

23、大力推行“365”消防预约服务,申请人对办理事项不了解或因特殊原因急需消防业务审批时,可通过现场预约和拨打9600119电话预约、登录“365”消防服务中心网站(网址http://)“网上咨询”版块网上预约等方式,约定具体办理时间,消防部门在约定时间为其提供服务。

24、深入开展农民工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宣传“进农村”活动,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扑救火灾的能力。

25、实行案件回告制度。举报人查询立案情况的,随时告知。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可以公开的犯罪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受害单位或受害人要求,适时反馈案件侦办进展情况。

26、各海港边检站实行24小时通关服务,保证出入境船舶随到随检。实施网上预报预检制度,船方代理人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报检,已办妥预检手续的入境船舶到港后即可装卸作业。提高出入境人员通关效率,受理出国旅游团、外经贸洽谈团体名单预报预检业务,实现快速通关。推行边检证件预约办理制度,提供互联网、传真等服务途径,方便已登记备案的单位、个人申请办理边检证件。

27、完善常态化严打机制。既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又要有效整治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既要集中精力办大案,又要坚持不懈破小案、追逃犯、追赃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8、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以及伤害报复、敲诈勒索企业负责人,霸占工地、阻挠施工、强揽业务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盗、抢、毁坏企业生产资料、设备等违法犯罪行为。

29、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内部治安保卫状况,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机制,确保企业内部安全。

30、加强对企业易发犯罪案件规律、特点分析研究,定期通报情况,提出对策建议,提高企业防范能力,预防犯罪案件发生。

31、与上市公司和名牌企业、重点企业建立定期联络制度,对企业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和科研成果进行重点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32、对全市重点发展培育的行业和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和跟踪服务。对当前为扩大内需而投资的再建及新开工的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与许

可事项的,特事特办,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项目所在地公安机关积极主动提供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33、深入排查整治农村治安问题,特别要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和盗窃耕牛、农机具等“侵农”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制售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等坑农毁农案件,全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4、依法保护企业负责人、投资商、民营业主的正当合法权益,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搞好经济犯罪预防工作,防止企业或企业负责人受到不法侵害。

35、对情节较轻、企业愿意接受税务部门处理的偷税案件,可暂不立案查处。侦办企业偷税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账簿、资金和财产等措施,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6、对干事创业、发展经济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或不明政策,致使国家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失,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依法从轻或免予处罚。

37、对有轻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突出贡献的干事创业者、企业家、科技骨干等人员,能够积极挽回影响、消除危害的,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

38、对参与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洽谈、重要经营活动和科研技术攻关活动的经济犯罪嫌疑人,采取一般性约束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原则上可不采取羁押等强制措施。

39、对上市公司和名牌企业、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涉嫌一般经济犯罪,采取一般性约束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原则上可不采取羁押等强制措施。

公安厅八项便民通知 篇5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办户口难的问题,转变作风,简化落户手续,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服务群众,特制定以下8条便民利民措施: 1、2014年1月1日起,全区取消户口准迁证和迁移证,实施区内户口迁移网上一次性办理。

2、婴儿(包括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的婴儿)出生后应当一个月以内,由婴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持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向婴儿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婴儿出生登记随父随母自愿。不得以未提供生殖健康服务证(即准生证)、村(居)证明等证明材料为理由,不予申报出生登记。超计划生育的婴儿申报户口登记后,公安派出所应当按规定将有关情况通报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3、对急需登机、乘火车、住旅馆而忘带居民身份证的人员,具备全国人口信息查询条件的就近派出所,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其开具临时证明,用于当次乘机、乘车和入住旅馆。

4、对群众申请办理户口符合政策规定的,但手续不全的,要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群众补充事项,不让群众跑冤枉路。

5、凡能通过公安网查实居民户籍信息的,不再让群众提供户籍证明材料。

6、简化审批程序,补录补登户口、变更出生日期由地市公安机关审批下放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

7、对群众办理的居民身份证,受理的公安派出所必须于当日内向公安厅制证中心上传制证信息,确保办证的群众在20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内取证。

公安机关便民措施 篇6

——中美史克PPA事件与长春人质事件的对比

——刘红保沈 泊 董亚明 占荣平

公安机关形象危机是指公安机关面临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公安机关声誉、形象的事件,如不及时妥善处臵,将会给整个警察形象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损害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影响警民关系的大局。本文将通过两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对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处理危机公关进行一些探索。

一、案例回放:

1、中美史克PPA事件:中国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SDA)于2000年11月16日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药品制剂的通知》,与美国FDA所发健康公告仅隔10天,并且是以中国红头文件的形式发至中国各大媒体。在15种被暂停使用和销售的含PPA的药品当中,包含了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泰克产品。康泰克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1年历史,由于其独特的缓释技术和显著的疗效,在国内抗感冒药市场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中国SDA通告一出,顿时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媒体争相报道,经销商纷纷来电,康泰克多年来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优秀品牌地位陷入危机之中。中国环球公关公司受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的委托,迅速启动危机管理工作系统,通过实施危机期间的媒体关系管理方案,有效控制并处理了由PPA事件引发的重大危机,有效保护了品牌,更为史

克重返感冒药市场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PPA事件289天之后,即2001年9月3日,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又鼎立协助史克公司紧紧把握市场商机,充分利用康泰克原有品牌效应,成功地将新康泰克推向市场。

2、长春人质事件:2004年7月7日,30岁的女子郭某在长春被一持刀男子劫持在车内,几分钟后,警方陆续赶到现场,与匪徒进行谈判,解救人质。现场也聚满了近千名闻声而来的群众。约2个小时后,人质的气管、颈动脉被割断,男子被当场击毙,人质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人质家属对长春警方当时的营救行为提出了一系列质疑,认为由于长春警方在整个营救过程中存在多方失误才最终导致人质身亡。人质家属与社会公众对长春警方的质疑基本上都属于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如警方有无专门的谈判专家、警方为何没有接受当时劫匪提出的要求……这些技术性的疑问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长春警方在处理紧急劫持人质案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在警方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察将人质之死的责任推给了劫匪,但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警察一系列处臵措施也有不当之处。而且自案发开始的一周时间内,长春警方所做的一直是自我辩解,他们并没有对受害人质家属以及公众说过一句有道歉意思的话。由此,引发了全国包括央视等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长春警方的形象一时处于风口浪尖。

二、中美史克PPA事件同长春人质事件对比分析

可以说中美史克在这次的危机事件中处理得当,是个典型的成功

案例。中美史克PPA事件初期,迅速启动危机管理系统,同时在危难中与中国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媒体普遍认为史克公司在此次PPA事件中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准确、行动迅速、态度真诚。通过恳谈会,史克公司帮助媒体对其企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效的媒体关系为康泰克品牌保护,更为史克重返感冒药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有了危机中建立的良好媒体关系,截止新康泰克上市北京新闻发布会结束的一个月内,共收到相关报道及各地转载报道的文字剪报314篇;CCTV、BTV、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等电子媒体也对新康泰克的上市进行了积极的报道。自2001年9月3日,新康泰克已陆续出现在全国各大药店,并取得了难得的销售业绩。

而相对于中美史克相比,长春人质事件不论从解救人质的危机谈判中是一件失败的案例,同时也是一个自身危机处理不当的案例。在整个事件中,由于警方在处理人质解救中的不当以及后来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合时宜的辩解,引发了公众和媒体对其的不信任,导致长春公安部门陷入了尴尬的警察形象危机。

尽管公安机关作为一个行政部门,不至于像企业一样会因为一个明显的形象危机而导致关门歇业,但也会在警察形象方面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一个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因此,公安机关正确处理警察形象危机显得极为重要。

三、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处理警察形象危机

危机事件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使警察组织的形象受到影响、导致公众对警察组织的不信任感加强,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但是如果处理得当的话,也可能使警察组织在公众面前树立勇于承担责任的形象,从而赢得公众更多的好感和支持。如何正确运用自身与媒体的力量来解决危机,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公安机关正确处理公安机关危机公关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全面加强公安队伍的政治、业务、职业道德建设,把公安队伍培养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忠诚人民卫士,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人民警察的形象建设,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称赞,是应对各类考验与挑战并正确处理并化解形象危机的核心所在。

二、建立警察形象危机预警处臵机制,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化危机为树立形象的契机

公安机关应提前做好各类危机预警处臵机制,以应对随时随地发生的警察形象危机。

1、充分利用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开展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比如同媒体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调查、宣传报道以及开展新闻发布会等

活动,以此来加强沟通、树立形象、提高效率,为警民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互相信任的桥梁。如上例中的中美史克公司在危机出现第一时间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开通热线电话,记录并回答记者来电,管理信息进出渠道。适时进行新闻发布(媒介恳谈会),迅速主动阐述事实真相,表明史克公司从消费者健康利益出发,坚决支持中国国家药监局的决定。这为以后中美史克的新药上市做了较好的铺垫工作。

2、以坦诚的态度面对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

一旦由于公安机关的原因造成对群众的损失,一定要以诚相待,主动承认现实,承担责任,争取理解,缓和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态势。长春警方在反劫持谈判失败后,及时进行新闻发布会,应该说还是很及时的。问题在于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不够坦诚,从而引发了媒体间的大讨论,导致长春公安机关的形象危机进一步恶化。

三、建立依法维权机制,主动捍卫警察形象建设

媒体对警察危机进行报道,一方面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有助于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自我警醒,规范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形象建设,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个别媒体报道警察形象危机时追求“卖点”和“轰动性”,从一个侧面加剧了警察形象危机,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总体形象。目前,媒体热衷警察形象危机报道的趋势仍在继续蔓延,尤其是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上,大量充斥着关于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负面报道,严重挫伤了人民警察的积极性,最终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对此,公安机关应建立依法维权机制,对一些恶意损害公安机关形象的报道应拿起法律的武器,主动捍卫警察形象,避免公安机关陷入一些莫须有的危机之中。

参考文献:

1、《如何处理警察与媒体的关系——第三届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综述》人 民 公 安 报2005年9月20日 周荣何 孙娟

2、《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管理案例》中国公关网2004年7月20日

3、《长春人质事件家属和公众质疑焦点调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2004年07月15日

4、《公共关系——警察形象建设的新理念》

论公安机关柔性执法 篇7

一、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的新要求

从公安管理角度来说,所谓柔性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保障人权,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既要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文明、规范执法,强化人性化和艺术性。民警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范畴内,运用自由裁量权,实行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一般和严重违法行为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个的目的。柔性执法对公安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必须端正执法思想。

柔性执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民警思想认识没有同步跟进,柔性执法理念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难以长期坚持。孟建柱部长强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本要靠广大民警认识的提高与行动的自觉。”[3]同样,柔性执法首先要从转变民警认识开始,从树立新理念开始。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人民满意作为管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工作中,不能只看纠违多少,罚款多少,更要看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道路,畅通能力提高多少,群众满意率提高多少,社会各界评价有多高。二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不能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因地而异处罚,不能给公众造成法律只保护有权人、有钱人和本地人的现象。

2. 在执勤执法形象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自觉维护民警形象。

柔性执法要求民警严格按照执勤执法规范的要求,做到着装规范、警容严整、警姿标准、态度和蔼、语言艺术。对待违法行为人要教育在前,理字当先,先敬礼、再说理、后处理,要用平和语气指出其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尽可能化解对立情绪,让其心服口服;对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蛮横的行为人,也要采取克制态度,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在现场形成群众围观对抗僵持局面,同时做好现场形态音像固定。

3. 在执法能力方面,要求每一位民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民警的素质是柔性执法的基本支撑和基础推动力,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对常用的法律条款要能熟练应用。要懂得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真正达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等“三懂四会”[4]。每一位民警要做到三个转变:一是思想要转变,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二是由简单的法律条文告知向善用语言技巧转变,善于用文明、规范的服务态度和语言使被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民警的亲和力;三是由法律执法者也是守法者转变,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模范遵纪守法,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二、当前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实践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加上现阶段民警执法水平有限和不尽人意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部门在贯彻柔性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有:

1. 在执法理念上,缺乏必要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意识。

一些地方对柔性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柔性执法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有的认为柔性执法属于语气、态度问题,只要依法办案就行;有的缺乏大局意识,不能正确处理柔性执法与严格管理辩证关系,一提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就束手束脚,不敢大胆管理;一提严格管理便以管人者姿态出现,不关注被处罚人和社会的反应。

2. 在履行职责上,法定地位与承担任务不对称。

法律赋予民警行使社会安全管理权,但在具体履行职责中,公安部门所承担的任务却与职责不相称,导致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较为普遍。一些地方公安部门承担了本不属于职责范围的非警务活动,一方面挤占了大量的警力,使民警对本职业务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基层民警的工作量,导致民警身心疲惫,出现情绪执法。

3. 在执法制度上,缺乏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实用性的执法规范。

近几年来,虽然在推进执法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执法操作程序和制度的具体环节上还没有完全规范,不少规范如公安部的“四部一令”的一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公安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以及轻微违法行为口头警告处罚教育的操作程序尚有待进一步落实,所有这些导致基层民警执法办案随意性较大,出现同样违法行为不同处罚的结果,引起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

4. 在队伍素质上,执法水平难以达到柔性执法的要求。

广大民警是贯彻实施柔性执法的重要载体,社会公众对公安部门是否柔性执法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每一位民警具体执法行为的评价。但是,当前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民警没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群众“冷、硬、横、推”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在工作中傲气、霸气较重,令群众望而生畏;一些民警对政策、法律把握不准或受人情、利益等因素干扰,出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更是对柔性执法的极大破坏。

5. 在外部环境上,公安部门执法环境不尽人意。

当前,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层民警柔性执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不少人对违法行为采取不以为然态度,少数人由于受就业、教育、拆迁、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的影响,对政府管理产生逆反心理,滋生不满情绪。因此,对民警执法不够支持,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侵犯民警合法权益。加上现行法律法规对民警的保护不足,对实施暴力袭警、阻碍执法的违法人惩处力度不大,使民警心理受到严重挫伤。二是民警经费保障不到位。当前,公安部门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大,上路巡逻、处理事故、办牌办证、侦破案件、安全宣传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补给。由于经费保障不足,造成民警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手段不强,给执法带来不便,也影响了民警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升公安工作柔性执法水平的对策

柔性执法是对公安部门提升执法水平的更高要求,既需要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既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与工作机制,也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当前影响民警柔性执法的各种因素,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社会公众对民警执法工作的最大支持和认可。

1. 以深化以人为本思想为目的,为柔性执法塑造深层理念。

公安部门既有查处违法行为的行政职能,又有公共安全管理的服务职能。公安部门不仅要在执法中坚持理性、平和,在管理服务中同样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将柔性理念创新运用到整个公安管理中。注重体现人性化服务,改变过去“管理就是收费,教育就是罚款”的不良形象。努力提高窗口办事人员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四难”形象,让每一位办事群众都能感受到亲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2. 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前提,为柔性执法创造运行机制。

民警的柔性执法,更多地依靠科学管理的制度及其有效的机制来塑造和体现。当前,应当从既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又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理解、信任的角度,对执法办案中容易影响柔性执法的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要从基层民警日常执勤、执法活动的最急需的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法律程序,规范执法环节,便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范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民警执法,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规划化水平,使每一个执法活动既合乎严格、公众、文明执法的要求,又能够让当事人和社会心悦诚服。

3. 以提高民警政策法律水平为手段,为柔性执法提供根本保障。

柔性执法,既是理念,更是行动,重心在基层,关键靠基层一线民警。因此,要使柔性执法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基层民警的自身素质。各级公安部门要以“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为契机,把对民警进行政策和法律教育作为苦练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采取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民警深入学习柔性执法精神实质和有关法律、法规,使民警真正转变执法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教育和处罚并举,对违法初犯人和情节轻微者以教育为主,不轻易施以罚款,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 以加强公安机关宣传力度为着力点,为柔性执法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重视自我宣传。社会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点,容易引起公众对民警误解。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化解这类矛盾,除了要严格依法查处违法人员,还要把违法人员作为宣传法规的对象,宣传我们的执法依据,宣传违法行为容易造成的危害。通过宣传,既提高违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又化解执法后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二要加强社会安全宣传教育。要深入推进安全宣传,做到持之以恒开展安全宣传,力争在宣传的形式上更活跃,层面更广阔,效果更明显。通过宣传,解决参与者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问题,切实为执勤民警执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又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落到实处。三要正确接受和应用新闻媒体监督。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信息的主要途径,公安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新闻发布制度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在公安民警和新闻媒体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营造一种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总之,柔性执法理念的提出,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既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充分保障违法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将更加注重策略调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协商、调整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此,柔性执法理念大大丰富了严格执法的内容,也拓展了社会管理的手段,必将推动公安管理工作上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柔性执法理念,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其内涵还会不断丰富,拓展外延,也必将在社会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公安部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通过推行柔性执法,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职能作用。柔性执法对公安管理提出新要求,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单纯依靠处罚手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来实现社会管理职能。当前民警柔性执法在执法理念、履行职责、执法行为和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公安部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实现公安管理新跨越的目标。

关键词:公安管理,柔性执法,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上海出新规力推柔性执法[EB/OL].一财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09/22018091775.shtml,2010-06-09.

[2]沈阳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百项新举措[EB/OL].沈阳警网,http://www.shenyang110.com.cn/Article/classA/classAd/200904/412.html,2009-04-13.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EB/OL].公安部网,http://news.163.com/08/1103/11/4PQPA8E8000120GU.html,2008-11-03.

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篇8

摘 要 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是指由于社会治安管理本身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的报警求助一旦发生,公安机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弄清情况并出动警力进行妥善处置,或适情动员并协调社会有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一整套运作制度。从目前长沙实践来看,公安机关存在着认识上有偏差、一线巡防力量投入不足、各警种协作能力不强、全社会支持不够等问题与困难。本文试从应急预案制定、设卡堵截与扁平化指挥、联防联动与信息化建设、实战训练与战勤保障的角度,从理论的层面,对建构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的基本模式与重点环节做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公安机关 快速反应机制 长沙

一、前言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踏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以来,我国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期(亦称社会转轨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社会等各个层面上,都出现了急剧的解构和重建现象。这既意味着我国全面转入现代化的进程,也伴随着诸多社会问题的凸现,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迷乱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犯罪浪潮的到来。

与此相比,我国公安机关的通讯能力、交通能力、实际应战能力,抗干扰能力还始终处于“老牛拉破车”的状况,执法实践中也经常有“眼睁睁看着犯罪分子逃脱”的尴尬局面。虽然场面轰轰烈烈,公安民警也倾力而为,但打击力度和实战效果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大打折扣,犯罪分子漏网比例越来越大,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刑事犯罪上升势头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且发案反弹周期愈来愈短,“严打”效应的持续性也愈来愈弱。传统的人民战争打击型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摆脱被动局面,找出新的出路,我国公安机关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吸收、借鉴和推广始于20世纪30-60年代英美警务改革的快速反应机制。

二、概念、地位与问题

(一)概念与内涵

所谓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机制,是指由于社会治安管理本身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的报警求助一旦发生,公安机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弄清情况并出动警力进行妥善处置,或适情动员并协调社会有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一整套运作制度。其导向为实战警务,核心在于速度上争“快”,实质就是果断做出决策,协调各警种有序、高效地运转,动用各种资源,以期掌握处置警情的主动权,尽快控制危机的发展,恢复社会秩序。

(二)地位与作用

认清市场经济环境和城市治安动态形势对警务工作的新要求,从城市现代化和警务发展的战略层次,把快速反应作为警务发展战略来认识与实践,树立以维护治安与服务社会为主导的快速反应机制发展观点,才能全面推进快速反应机制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建立一个完备的快速反应机制应具有如下地位与作用:1.是现代警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社会进步;2.是现代化条件衡量警务实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显示出公安机关对社会稳定的控制力度;3.是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是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的必然选择;4.是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为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现形式;5.是改革和加强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了具有中国特色警务工作的新实践。

(三)长沙的问题与困难

近年以来,长沙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财、物出现大流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随之长沙的社会治安也日益严峻,犯罪模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社会治安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长沙市公安机关开始着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服务群众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而正当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如火如荼之时,2009年长沙于8月2日①、12月4日②分别发生了举城震惊的恶性案件,并迟迟没有侦破。就此目前状况来看,究其主、客观原因,长沙公安机关在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中尚存诸多问题与困难等待解决:1.对快速反应机制作用存在认识偏差。2.一线巡防力量投入不足。3.各警种协作能力欠强。4.全社会支持不够。

三、基本模式与重点环节

(一)应急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快速反应应急预案是公安机关在快速反应中管理、指挥协调相关应急资源和应急行动的整体计划和程序规范,制定好快速反应应急预案是科学、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报警求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预案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要注意突出两个基本要求:

1.注重预案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系统性,就是以长沙为代表的各市级公安机关不仅要制定市级、县级总体应急预案,以及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应急预案,做到“纵向到底”;还要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重点科所队单位应急预案,做到“横向到边”。而且相关预案之间要搞好衔接,特别是要与市级总体预案搞好衔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启动市级总体预案,就能做到全市上下左右一起联动。市级总体预案也要与省级总体预案搞好衔接。层次性就是要搞好预案的分级管理,按照突发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报警求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快速反应工作程序,分层次逐级制定和修订好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要逐级细化和具体化,预案的层级越低就越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预案上下一般粗。

2.注重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调查和研究,既要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报警求助事件中的教训,又要借鉴国内外类似事(案)件的经验;既要遵循突发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报警求助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又要符合现实中人们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反应和行动方式的变化,针对快速反应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原则和措施,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是预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各级各类预案都要对其所处的相应级别、相应环节的快速反应工作程序和要求、工作责任和任务,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做到职责落实到岗、任务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制定后还要加强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检查应急处置工作的疏漏和问题,保证快速反应工作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设卡堵截与扁平化指挥

设卡堵截,是追捕作案后逃离现场的犯罪嫌疑人,将作案分子围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控制侦查范围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手段。设卡的关键是卡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严密,设卡速度快慢,设卡盘查工作是否认真、细致。要在实地勘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以公路沿线派出所、交警公路巡逻中队,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包括责任区刑警中队为依托,在辖区范围内由近及远设置若干层次卡点。第一层卡点要设在市、郊结合部交通要道上,第二层卡点要设在距离市区20—30公里左右的交通要道上,第三层卡点要设在市(县)际边沿结合部交通要道上。每个卡点都要明确警力数量,具体责任人,卡点响应时间、通信联络方式。一旦发生重大警情,指挥中心要根据发案时间、案(事)件性质、涉案人员、逃跑方向等迅速作出判断,以辖区内卡点为基础,以现场为中心,设定一至三层卡点,正确下达追击及上卡指令,一边追击,一边堵截,形成严密的网络,让犯罪嫌疑人插翅难逃。

扁平化指挥体系最早来源于美国军队,随着CI3系统③在美军中的广泛使用,减少中间环节,指挥幅度更宽、权力更加集中、调动范围更广已是快速反应机制下指挥军队的必然要求。因此美军在摒弃了传统的指挥梯阶长、指挥跨度小的“树状”指挥体系理论(见图1)后,取而代之地提出了层级简明、权责明确、机构精干、关系顺畅的“扁平化”指挥体系理论(见图2)。实战证明,这种指挥体系不但符合现代系统下的作战需要,而且行之有效。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扁平化指挥体系是指由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调度一线警力的“点对点”式的指挥结构。以市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为主,以支队、科室和派出所指挥调度为辅,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元和勤务岗位,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最终达到提高勤务指挥质效、增强整体防控效能的目的。以长沙公安为例,长沙市公安局已建成300平方米的公安指挥大厅,设有18个工作席位,配备GPS综合调度管理系统、数字录音系统、大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图像传输系统、350兆无线调度系统。购置卫星通讯指挥车,实现处置现场语音、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实行“一级接警,三级处警”的指挥模式,110报警服务台统一接警,报警信息通过公安信息网直接传输到市局指挥中心和派出所。根据警情紧急程度分别由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及派出所指挥室指挥处警。一旦发生街头“两抢”类重大警情,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电台群呼方式,将民警询问报警人的全过程向街面所有巡控力量通报,同时迅速组织相关警力开展围堵。对于涉案手机,立即向技术侦查部门通报手机号码,启动快速通道,实时追踪定位,为及时接警、快速处警提供技术支撑。

(三)联防联动与信息化建设

联防联动,是指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内部之间整体协作、互相配合的预防、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治安管理模式。联防联动是快速反应机制的早期雏形,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和推行为联防联动注入了新的内容,加强两者的配套建设,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治安形势的相对变化,群众参与治安管理积极性的相对弱化,对原有的公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公安机关在建设快速反应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公安工作改革方向,又要继续发扬党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实行社会治安联动管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鉴于犯罪嫌疑人一般在犯罪后都必然在城市或乡村道路上逃跑或实施其它活动的客观规律,公安机关要注意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围绕道路活动的各类人民群体。道路两侧的经营者、公交或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保安人员、房屋出租户、公路收费站的职工、道路养护工人、木材检查站的林管人员、加油站职工等,都可以发展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即时数据通信等现代技术,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对现有的警务组织、警务模式、警务技术与装备、警员素质进行全面的升级与改良活动。信息化建设旨在从信息结构和信息过程两个角度,谋求在快速反应工作中取得信息优势和主导权,以全面提升公安机关信息化条件下处置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案)件或群众的报警求助事件的能力。信息化建设可以将蕴藏在诸警种和各技术装备系统中潜在能量转变为现实的强大战斗力,发挥警力倍增器、综合勤务增值器的作用,能够极大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笔者认为,从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要求出发,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亟需完成三个网络的建设:1.建立立足于“3S”系统(即RS遥感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指挥网络;2.建立基于城市图像监控系统的社会控制网络;3.建立基于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信息支撑网络。

注释:

①参见2009年8月3日潇湘晨报等其他媒体关于长沙望城县“8•2”戴志娥等六人被害一案及后续几天的报道.

②参见2009年12月5日潇湘晨报等其他媒体关于长沙市天心区“12•4”郭朝云被枪杀一案及后续几天的报道.

③一种雷达监测网络.

参考文献:

[1]陈子敬.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择要.公安学刊.2005.1.

[2]励肇华.关于建设快速反应机制的系统思考.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

[3]张伟刚.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公安研究.2007.8.

[4]李素娟.试析110报警的社会联动功能.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5]张俭,尹金初,孙赞峰.公安信息化战略问题研究.公安研究.2008.12.

[6]李颂文.关于强化快速反应领导素养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06.

上一篇:人生失意下一篇:文章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