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2024-08-24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共8篇)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篇1

公五顾诚磊

公安机关的权力观

我国《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为: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的专门机关。并且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刑事司法力量。既然我国的法律已经给予了我们公安机关管理公共安全的权力,并且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国家必然会有许多问题,许多问题至今也不能用现有的法律来解决。所以公安机关在这阶段必须强化自己的公共权力,而不是一味地削减自己的职能范围,并且在执法过程中,还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如最近出现的一个公安干警被群众咬住手指还打电话请示局长能不能反抗的实例就充分说明在信息化日益强化的当下,公安机关的一举一动都受着人民群众的监视,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抨击,而如果做出了一点成就,则是我们公安的分内之事,不值得宣传,公安机关在如今可以算是一个弱势群体了。

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公安机关们就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领地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试问,盖世太保在二战期间算不算是警察,那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如果有着像盖世太保一样的警察们,我们的社会岂不会大乱?所以,公安机关在放开自己的权力的同时也要步步谨慎,如文强案还有公安干警强奸卖淫女的事件就充分说明我们公安机关必须对自己的权力做出必要的限制,要让公安的权力适当地处于透明状态,让老百姓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接近我们,当我们是一家人。

公安工作的开展必须还要走必要的途径。这个途径的寻找可以是好的,也可以使坏的。坏的方面诸如暴力执法、严刑逼供等等的事件这几年都见之于报端,对于公安机关的形象有了极大的损害,公安人员有责任要完成自身的工作,但不能为了工作而放弃了作为一名公安干警的基本原则,绝对不能采用损害人民利益的方法来完成工作,毕竟在我们国家警察两字的前面还有“人民”二字。

因此我们公安干警就必须要经过合法的途径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了。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项法律制度还未完善,并且公安工作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法律又不能事无巨细地管理到生活的每个方面,这就造成了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处于空白管理之下,而公安机关又不知道如何去管理,也就导致了公安机关在某些方面侵犯了老百姓的利益,这就直接造成老百姓与警察的矛盾加剧,对公安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阻碍,而这些阻碍又不能让公安机关摸索出正确的管理办法,因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为了使我们公安工作更有序地进行,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律特别是在公安管理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公安干警行使权力的途径,指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公安工作有章可循,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当然,在制定这些法律的时候,还要结合多年实践的经验,不能一味地搞官僚主义,“领导一句话,百姓不说话”的现象也不能出现,要使公安机关的权力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行使。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公安机关正确行使自身的权力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篇2

与公民私权利的博弈, 必然涉及到公权力干预与私权利自治的界限。如何在这种博弈中取得相对平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从而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 这是研究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的关键。

一、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一) 国家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正当性证成

公安机关拥有的警察权包括行政权和司法权, 属于典型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公权力。家庭暴力案件中加害者侵犯的受害者的人身权等属于典型的私权利。

社会契约论是对国家与公权力产生的阐释, 也是对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解释。国家公权力来自于私权利的让渡, 因为私权利所有者在享有私权利时彼此之间出现冲突无法解决时, 必须求助于公权力来解决。“政治、法制悉以人性恶为根据, 围绕着一个‘恶’字做功夫, 或堵或导, 亦扬亦抑, 倒也酣畅淋漓。”[1]为避免人性的弱点这也是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解释。

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自古就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 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与冲突中, 由于边界不清晰, 极有可能出现公权力过度干预私权利的领域, 导致对私权利的侵犯。因此, 在公权力介入私权利正当性的前提下, 如何注重保护私权利, 从而达到二者相对的平衡则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键, 也是公安机关警察权干预家庭暴力案件处理的关键。国家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正当性证成也解释了警察权介入家庭暴力的正当性。在《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后公安机关民警对家庭暴力案件必须接处警的同时, 更应注意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 不可过度干涉私权利。

(二) 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必要性研究

公安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具有正当性, 不仅如此, 公安机关作为反家庭暴力的一线机关以及在家暴发生时唯一具有强制力的机关, 介入家庭暴力案件尤其必要。

1. 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公安机关成为家暴发生之时的唯一有效干预机关。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这种性质决定了家暴发生时受害人求助的对象首选公安机关。因此《反家庭暴力法》第13条、15条规定了家暴的受害人向公安机关的报案制度以及公安机关接警的应当及时出警制度。公安机关民警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直接反映了社会对家暴的容忍度。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安机关是制止家庭暴力的第一道防线。[2]不仅如此, 笔者认为公安机关还是制止家暴的最有力的一道防线。原因有二, 一是公安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机关, 在接处警介入家庭暴力案件时, 可以进行处置, 制止家庭暴力和对受害人予以紧急庇护。二是鉴于家庭暴力案件的特殊性, 公安机关在先期介入家暴案件时的取证往往成为后期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关键, 成为家暴受害者维权的关键。

2. 家庭暴力案件的特征决定公安机关成为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由于家庭暴力案件的主体的特定性, 维系家庭关系的存在往往是家暴案件主体的共同愿望, 尤其是受害者。这种感情容易成为施暴者多次、反复实施施暴行为的原因, 也导致了客观行为的多样性、隐蔽性、反复性。如果在第一次施暴者在实施行为时公安机关能有效介入干预, 通过公安机关的威慑力量与强制手段予以控制, 不仅能够减小危害, 甚至能够挽救整个家庭。如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3月2日发生女律师遭丈夫家暴致重伤、其母颅骨被敲碎的恶性案件, 而且受害人是颇具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律师, 更让人无语的是在年前施暴者就曾有过多次暴力行为。笔者研究了多个家庭暴力案件, 无一不是由于第一次暴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干预, 才使事态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二、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现状

由于国家公权力天生的扩张性, 极易侵犯公民的私权利, 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警察权尤其如此。如何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中取得适度平衡, 防止公权力尤其是警察权的异化侵犯家暴主体尤其受害人的权益, 制度的设计尤为关键。

《反家庭暴力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职权:1.赋予公安机关家暴案件的管辖权;2.调查取证权。警方的调查取证成为处理家暴案件的依据;3.制止家暴, 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4.协助受害人就医, 协助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虽然《反家暴法》的出台首次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公安机关在反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 但纵观这部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意见, 可以看出这些规定比较原则, 不利于操作。家庭暴力案件实际涉及到民事、治安和刑事案件三个领域, 公安机关究竟如何在程序上处置这种案件, 如何对这类案件涉及到民事、治安、刑事三个领域的无缝对接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 国外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模式大致有三种:1.积极介入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为代表。2.有限介入模式。如韩国。3.法定介入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否适应我国传统文化和我国国情, 有待考证, 但是, 笔者认为, 鉴于家庭暴力案件的特征和公安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在我国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警察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至关重要。

三、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框架下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机制的构建

目前,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只有38条, 其中涉及公安机关的有17条之多。可见, 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成为新形势下反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必然的选择。这38条规定在6章之中, 规定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主要在第2章和第3章, 即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 尤其是家庭暴力的处置。为尽快适应新法, 避免公安民警在执法时“不作为”、“不会作为”以及防止“乱作为”, 有公安机关出台相应的执法提示, 如蓝田县公安局。当然, 这种执法提示没有法律效力, 因此笔者认为, 应由公安部出台相应的细则或规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机制。

(一) 明确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原则

1. 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家庭暴力案件的反复性决定家庭暴力案件一般历经民事纠纷 (夫妻等家庭成员间吵闹等轻微家庭暴力行为) 、治安案件 (达到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 、刑事案件 (达到刑事标准的家庭暴力案件如轻重伤害、虐待等) , 在这三个层级的家暴案件中,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 绝对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是纠纷的预防者、制止者和制裁者, 这一具有强制力的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能有效控制纠纷的发展。但是家庭暴力案件的私权性质, 决定公权力不宜过度干预, 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尤其是在家暴案件的民事纠纷与治安案件这两个层级。即使是在达到刑案的立案标准, 也应当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这一原则也凸显在《反家暴法》第5条。

2. 程序正当原则

正当的程序是防止私权利被公权力侵犯以及通过公权力实现私权利的最佳手段。因此, 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无一不规定程序正当原则。在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 正当的程序尤为重要, 不论是在家庭暴力案件发展的哪一层级, 严格依照程序不仅有效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权力, 限制了警察权的边界, 同时有效地排除了与家暴当事人之间交流的障碍。程序正当是实现警察权与公民私权利相对平衡的法律保障。

3. 法定介入为主、有限介入为辅, 二者相结合原则

我国传统的“和为贵”的习俗, 以及家暴当事人希望挽留婚姻的愿望, 决定了积极介入模式在我国并不适用。而单纯的法定介入与有限介入也并不契合我国实际。因此, 法定介入与有限介入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反家暴法》15条的规定实际也是采取了这一原则。

4. 客观、全面、合法收集证据原则

公安机关真正起威慑作用的一个方面是公安机关的强制力, 另一方面在于公安机关具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 而公安机关调查、收集的证据在后期的家暴案件处理甚至是婚姻家庭案件的处理以及离婚财产的处理中都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因此, 在《反家暴法》的处置一章着力强调公安机关取证的权力和义务。

(二) 预防程序

家庭暴力案件作为家庭隐私案件, 其预防甚于打击, 因此《反家暴法》第5条做出明确规定。而家庭暴力案件的预防实际是一个全社会联动工作, 需要建立全社会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方能完成。而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在预防机制中主要完成的是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等服务工作。这项工作必须依托于公安院校方能完成。因此, 必须在各公安院校内开设相应反家庭暴力课程, 加大对公安民警的反家暴的培训工作。

(三) 处置程序

1. 接处警程序

接处警程序实际也是公安民警先期处置程序以及反家暴案件的分流程序。根据《反家暴法》规定,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 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民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 控制施暴人, 同时对受害人予以援救;2.保护现场, 通过询问加害人、受害人、证人, 做好笔录, 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录音录像等手段予以取证。3.告知受害人“人身保护令”制度, 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等, 4.认真填写《接处警登记表》, 接处警民警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处警登记表》也是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之一。5.根据案件情况分别予以处置。

2. 属于民事纠纷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公安民警接处警之后, 根据《反家暴法》16条的规定, 对家庭暴力情节较轻, 不需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可以予以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家庭暴力告诫书》虽然只是公安机关出具的对家暴加害人的行政指导, 不具有行政强制力, 但它是成为后期人民法院处理家暴案件的证据, 对于预防家暴案件民转刑以及制止加害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地方公安机关对于《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式样有所规定, 但公安部并未统一模式。但不论是哪种形式, 告诫书中都应当包括加害人姓名等身份事项、查明的案由以及事实、依据的法律规定、禁止加害人实施加害行为以及出具的机关等事项。开具告诫书后应送交加害人、受害人, 同时通知居委会、村委会, 公安机关同时应留存一份备案。这一程序的设置, 对于公安机关解决最棘手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情节轻微的家暴警情作出了规定。

3. 属于治安管理处罚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予以处置。

4. 属于刑事案件领域的家暴案件的处置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进行处置。

乔根斯在其所著的《多元论法学》中指出,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需要不是解决冲突 (Settlemenet of Conflicts) 而是防止冲突 (Prevention of Conflicts) 。在法的功能序列中, 防止冲突的任务被置于第一位。[3]这一见解可以理解为法的最终目的实际在于修复、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在家暴案件中所有的纠纷解决机制最终目的都不应是打击施暴人, 而是修复、维护正常的家庭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祥和。公安机关干预家暴案件的机制的构建不外如是。而在公安机关干预家暴案件中, 实际有处罚权的主要在治安领域的处罚, 但不管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案件, 证据都是基础和裁判的依据, 因此, 在家暴案件中公安机关所有工作的重心之一在于证据的收集工作, 但这其中涉及到行政证据、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性质的转换, 在此不予赘述。

参考文献

[1]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2]蒋月.家庭暴力的成因与反暴力对策[J].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169.

预算监督与权力机关的地位 篇3

·人大的权力和在预算监督中的地位

宪法赋予人大非常超然的权力,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其他任何机关及其个人都不能超越它的权威,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大实际的地位却十分尴尬。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人大在国家中的实际地位也有很大的提升,然而,作为人大或议会核心的宪政精神却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宪政制度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人大权力的落实和精神的铸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预算权配置的状况

预算权的横向配置是指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府财政部门和财政内部机构之间进行预算权力的分配,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统一运作系统。从我国预算权配置上看,一般把预算编制权和执行权赋予行政机关,预算审批权、预算执行监督权和决算审批权赋予立法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权赋予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或独立的审计机关。除了预算权在各个主要机关之间的科学配置外,也会在各个机关内部进行进一步的分配。

·政府与人大的关系:从预算监督角度分析

政府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即财政是政府花纳税人的钱,政府预算支出就必须服务于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如果公共资金不基于公共需求而合理、有效和正当地使用,就会效益低下。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和控制机制,政府不对公共资金的使用后果承担责任,其后果就要由全体公众来承担。

从现有的法律规范来看,我国地方人大财政监督法制逐步健全,职能不断增强,人大已经从原来的“橡皮图章”转变为一个重要的财政监督机构,法律的规定也为其职权的真正贯彻落实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预算权力配置中地方人大地位提升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滥用权力或不作为的地方政府敢于对其预算案行使否决权,这对于及时纠正政府执政缺失起到了一定的问责作用,也体现了人大在预算权力配置过程中,地位不断提高,权力不断提升。例如, 1984年4月,安徽省铜陵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否决县政府提交的《财政决算报告》,开创了我国人大否决地方政府预案的先河。

当前地方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

尽管在实践中人大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方仍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尽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预算作了规定,但大都比较原则;对于审查监督的范围界定、主要内容、实施程序和操作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实际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外,法律责任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是导致预算监督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预算不公开不透明。有些地方,人代会期间提交给人大代表审查的材料只是分大类、按功能罗列的预算收支总表,没有部门预算。人大代表根本无法对各部门具体的财政收支计划以及财政收支背后的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审查,形成了“政府给什么看什么,说什么听什么,报什么批什么”的状况。不少地方把预算看成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秘密”,认为预算对于公众是保密的。

针对目前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建立预算公开监督制度。财政公开是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打造“阳光政府”首先必须打造“阳光财政”。把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向社会公布,利于实现预算的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防止腐败和权力的滥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预算公开制度的完善对发展我国民主政治有重要的作用。

2、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增强预算监督的可操作性。一是要修改和完善《预算法》。全国人大应适时修改预算法,对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款进行修改,对一些界定不清的要界定清楚,对一些应该补充的要尽快补充完善,使地方各级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实践中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使于操作执行。二是制定规范国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法律法规,用法律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使国家收入的分配制度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落到实处的关键。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篇4

一、当前人大代表存在的几种问题及原因

当前大多数人大代表,不论思想认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都较强,是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但是也有不少人大代表则与此相反,他们之中,不是“挂名代表”、“荣誉代表”,就是“领导代表”、“特殊代表”,他们履职很不到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

1、思想认识偏低。在少数人大代表的潜意识中,总认为人大的作用,也即权威有限。党委

有人事权、决策权,政府有财权,而人大既不管人又不管物,有的只是一块大牌子、一个大章子,需要人大处理的事,只是走走形式和过场,人大只是“二线”班子,是进老干局的“过渡班“,不能有什么作为,当人大代表也只是“举举手、喝喝酒”,走程序了事。在这种偏低的思想认识下,他们几乎未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开人代会时,还记得自己是人大代表,会一结束,他们各自忙于务农经商,把“自己还是人大代表,应当积极为选民服务”的观念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们还停留在把自己当作一般的群众思想认识水平。

2、职务意识淡薄。尽管我国人大制度已经施行了50多年,但是许多代表职务意识淡薄,当了一届人大代表,仍对代表应当履行哪些权利和义务不甚了解;还有的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从不发言,很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的建议、意见数量很少且质量不甚理想;闭会期间也很少参加安排的代表活动,虽有生活在群众之中的先天优势,却不能与人民群众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呼声和要求。他们把当人大代表当作一种荣誉,而不是一种职务。他们抱着明哲保身、不惹“闲事”的观点,“会上举举手,议事不做声”。在述职评议及乡镇基层站所评议中与评议对象接触时,多说好话,少提缺点,“只栽花,怕挑刺”,难于起到真正触动评议对象工作的目的; 在审议发言时避重就轻,就事论事,监督时重形式轻结果、监督乏力。一年之中,甚至一届结束,他们都未能反映一次选民的心声,为人民群众做一件好事。这样导致他们执行职务不够,发挥的作用不够,与宪法、法律的规定

和广大选民的厚望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着人大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并直接影响着整个人大工作质量和监

督效果。

3、法律知识贫乏。现在,大多数人大代表不同程度地对我国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但

是,还有不少人大代表对自己日常要接触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代表法》、《种子法》、《土地

法》、《环保法》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较好地掌握和运用,可以说谈何容易。有的人大代表

连现在是《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还是《计划生育法》都不太清楚。还有的人大代表,把“人大主席”

当作乡镇人大主席团的主席,殊不知,这是错误的,“人大主席”应该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未很

好地掌握和运用法律,不把事办坏就算不错,更不能说为人民把事办好,让人民满意。

二、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必要性

我国法律规定,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代表向选

民述职是近年来在开展代表活动中创造出来的选民监督代表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以选民的意志为基

础,对代表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建议的一种监督活动,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一

种形式。为确实解决人大代表出现的“履职不充分”的问题,几经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

行的约束机制来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对于加强人大代表队

伍自身建设,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觉廉政建设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增强代表法律意识,推动廉政建设。通过述职,人大代表能够

认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树立和增强法律观念;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依法行

使职权。同时还能够在选民中宣传法律,以身作则,带领选民依法行事,有效地监督国家机关人员的廉

政建设。

2、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提高人大代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述职评议,代表们能够认识到人大代表骒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一项责任,从而促使代表密切联系选民,充分发挥

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选民评议代表是一种监督手段,也是一种压力。选民对自己“评头

论足”,从而能够增强代表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保证代表参政议政质量。在代表向选民述职中,代表向选民汇报参政议政的情况,把自己置于选民监督之下。通过选民评议,认真履行职责的代表得到

肯定,没能尽职的代表受到批评和指责,甚至被罢免,从而促使代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参政议政的质量。

4、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感。代表向

选民述职的过程,就是选民监督国家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过程,也是选民的意见建议得到反映,同时代表

又把选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反馈,选民看到自己提的意见建议被政府采纳,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参与管理车窗事务的积极性。

代表应履行以下义务: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同时,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工

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

内答复。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

答复。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

告,并印发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也就是说,人大代表可以直接和各政府部门打交道,反应问题,并且各政府部门必须给出正式答复,比起公民个人找政府解决问题有用的多

在我国,人大代表是一个特指的、具有特定涵义的概念,它不同于党代表或一般群体组织的代表,而是与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密切联系在一起。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个体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整体功能。然而,近年来,人大代表“官员代表”过多的现象日益突出,官员代表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过高,使得公众很难在身边找到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代表,影响了他们对人大代表这一光荣称谓的信心。更严重的是,它容易使得公众与人大代表产生距离,甚至造成人大监督不到位,基层利益难以真正表达,选举积极性受到挫伤。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是人大代表充分听取选民意见的有效途径,是畅通选民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临邑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抓好“四个结合”深化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代表工作取得突破。

坚持集中联系与分散联系相结合,关注群众的难点

坚持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形成代表联系选民的工作线

“代表选上去了,与选民也没联系了。”这是许多基层群众的看法。现实生活中,选民往往找不到代表,建议和意见也不知向谁反映。在代表与选民联系的环节中出现了“三个一样”,即联系不联系一个样、联系多少一个样、联系好坏一个样,导致选民们意见很大,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的规定过于笼统有关。该法规定:“代表与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至于怎样联系、联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考核等都没有涉及,不具有可操作性。现行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适用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也没有将其具体细化,甚至有些省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

笔者认为,要理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问题,不妨借修改法律之机完善相关条款。建议将代表法修正案(草案)

第四条第五项修改为:“以公开联系方法、接待选民日、向选民述职日等方式与原选区选民或原辖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建议将第一部选举法通过日设为接待选民日,将第一部代表法通过日设为代表述职日,从而方便选民向人大代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代表密切联系选民是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内容,是执行好职务的必要条件,是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全部活动的基础,也是法律赋予每位代表的基本职责。近几年来,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学习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

一、健全活动制度,拓宽代表联系渠道。

加强闭会期间对代表的组织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主观能动作用,是各级人大日常工作的重要课题。为了使代表联系选民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重点抓好了几项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县乡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办法》,具体要求“代表要通过走访、接待选民来访、向选民述职等形式,同原选举单位、选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征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选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还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由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分片联系县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每人联系5-6名代表。通过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了解代表履职情况,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了一些意见建议的落实。各乡镇人大也都建立健全了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和选民来信来访制度,要求主席团成员定期走访代表,倾听代表心声;要求每位代表具体联系10名选民,了解群众愿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试行“代表公示制度”。如何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主动与选民交换意见,以实际行动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人大代表所应履行的职责。2008年6月,县人大通过借鉴“党员公示栏”做法,在部分代表小组中开展代表基本信息公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鼎湖镇人大主席团将全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以及主要职责等基本信息,制作成“代表公示栏”,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提供直接便利的服务。实行代表公示制度以来,代表接到群众反映的意见220多条,为选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代表述职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的试点工作,鼓励代表更多地深入选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为民履职,进一步强化了代表的职务意识和接受选民监督的意识。近年来,代表工作搞得比较好的代表小组,都能根据代表法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逐步推行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的制度,从而使代表置身于广大选民的监督之下。龙津镇人大逐步规范代表述职的实施办法,规定本镇县乡两级代表每年年终要向本选区选民进行述职,代表述职后由与会选民现场进行评议和测评,测评表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

职四个档次,测评统计存档。县人大常委会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议本届人大代表要主动向选区选民做一次述职,报告履职情况,接受选民监督。

四是推行代表履行职务登记制度。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县人大代表中推行了代表履职登记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代表履行职务登记工作的意见》,印制《履职登记簿》,规范履职登记的内容,以文字和数字形式,系统记录代表在一年中参加小组活动、联系选区选民、提出意见建议、为群众办实事等内容,全面详细地反映代表履职状况,了解掌握每个代表的履职表现。强化考评监督,年底对每个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并作为代表评先评优、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从而促进代表加强与选民的联系,积极履职。

二、营造联系纽带,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为了营造互动氛围,县人大常委会多渠道、多形式营造联系纽带,促进代表加强与选民的联系。

一是履职交流制度化,使代表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县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代表之间的履职交流,通过代表小组活动、横向联系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代表进行履职交流,从而有效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和积极性。大部分人大代表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会前走访选民,广泛收集选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许多建议和议案。闭会期间回访选民,逐一向选民解释和答复建议、意见的办理情况。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用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每当接待来访群众,与群众交谈中,代表们就会感受到群众对代表深切的期望,更增强了认真履职和积极反映人民意愿的责任感。

二是宣传报道系列化,让选民更加了解代表。县人大每年开展先进代表小组、代表积极分子和代表好建议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人大代表积极分子和先进代表小组在人大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并通过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全县形成了争当优秀代表的氛围。与此同时,县人大在每期《安义人大》上分别刊登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宣传各条战线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的典型事例。通过宣传报道,有效地调动了代表联系选民的积极性,形成了代表主动联系选民,选民积极反映诉求的良好氛围,社情民意得到及时收集,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代表提交意见建议的质量逐年增加。

三是代表活动日常化,促使代表经常性与选民保持联系。

县人大常委会除了每季度向代表寄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每半年组织代表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情况通报,定期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使代表及时了解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和全县工作动态,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使代表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如从2008年开始县人大常委会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督促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市、县两级人大代表连续两年进行视察调研,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三、增强代表素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代表素质是履职之本。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抓好学习培训作为代表工作的基础,创设多层面、多形式的学习培训载体,不断强化代表主体意识,提升代表的整体素质。

一是开展代表集中培训。通过以会代训、办班培训、代表小组学习等形式,精选培训内容,加强对代表的系统培训。2007年换届后,常委会及时组织新任职代表学习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使新当选的代表初步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熟悉人大及代表行使职权的方法和程序,引导代表的思维进入宪法和人大的“门槛”,提高自身民主法制意识。同时围绕提高履职能力,根据代表类型的不同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对农村代表,加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以及农村实用科技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参政能力;对企业代表,组织他们学习如何审议大会各项工作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提出和写好代表议案及建议,掌握履职基本方法。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篇5

2010年以来,江苏省市县各级行政机关全面开展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基本建立了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通过近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笔者就对市县行政机关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作一剖析与思考。

一、主要成效

一年多时间以来,各地着重围绕“五抓”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基本实现了“行政机关全覆盖、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电子监察全覆盖”的目标。

一是狠抓组织建设。各级政府专门成立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政务公开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这为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狠抓制度建设。按照边建设边规范目标定位,各地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管理办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绩效评估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进一步推进了行政权力网上规范运行。

三是狠抓权力清理审核。对所有行政机关各自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并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法制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对核定保留的行政权力事项统一编码,制定行政职权目录,通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了公开。

四是狠抓“一库四平台”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的时间

三是网上运行质量还不够规范。超期预警与风险点环节超期预警时有发生;办件内容不够规范,申请办件时所填写的数据不全,申请对象填写不正确。上传附件不够完整,特别是处罚类办件,对立案决定书、处罚决定等关键性附件没有上传,审批类办件过程附件(如审批表等)、结果附件(如资格证等)没有扫描上传等等。

四是网络系统功能运用还不够充分。目前各地开发的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与各部门内部运行业务系统不兼容,致使部门存在网上二次录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权力库更新不够及时,有的法律法规已经更改,但部门权力库内容未能及时申请更新;网上在用权力使用覆盖率较低,未能达到在用权力使用率必须达到100%的目标;电子监察不够到位,特别是部门内部电子监察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电子监察人员未能做到天天查看,出现预警未能及时督办,另外网上信息综合运用水平不够高,电子监察绩效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网上运行数据信息还不够完整。主要是一些自建系统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数据信息未能进地方统建系统平台,特别是一些条管部门,不仅行政权力未在网上运行,而且系统也未能及时升级,做到与县行政权力网上系统进行无逢对接,工作进展比较缓慢,进而影响了市县两级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三个全覆盖”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

三、对策建议

一要明确工作目标。按照 “三个全覆盖”目标要求,做到四个百分百,即:各部门要确保所发生的权力事项网上运行率达到100%,各项办件必须严格按照内部流程图上网规范操作,确保权力网上运行及时、真实、完整、准确。要确保权力网上运行使用率达到100%,对上报在用权力长时间未使用的,必须申请暂停挂起,保证权力网上运行全覆盖。要确保电子监察覆盖面达到100%,各部门内部电子监察人员要全方位、全过程的搞好电子监察,坚持每天登录系统,负责每天监控本部门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情况,发现红灯预警要及时进行督办;对监察机关的督办事项,要按时交办和回复,真正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确保行政权力网上规范稳定运行。要确保网上办件附件上传率100%,对上网运行的每项权力,都必须上传附件,保证运行质量。二要明确工作任务。各部门要将权力网上运行工作的各项任务一一进行细化分解,对每项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必须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并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运行、同检查、同考核,保证此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要明确工作责任。对行政权力不能在网上及时全部办理的,将以违规行为论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第一责任人,对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负全部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直接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各部门要根据上述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要求,层层签定内部工作责任状,坚持“谁分管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篇6

引言

警察,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非天造地设的自然之物,也不是人类与生俱有的现象,而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步产生的社会政治现象。而我国现代人民警察机构的建立,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49年10月15日到11月1日,我国召开了全国公安高级干部会议,也就是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着重研究了全国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的问题,明确国家设公安部,省、自治区设公安厅,市设公安局,地区设公安处,县设公安局,城镇、农村设公安派出所。这是随着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而建立起来的警察机构设置,这个设置沿用至今也没有改变。

每一个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而我国公安机构设置50余年的时间却变化不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复杂,刑事犯罪的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各种利益格局的快速调整,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使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压力和挑战增大,而旧的公安机构设置显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式。集中表现在基层公安机构设置的越来越多的弊端。何谓基层?基层就是指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在公安机关,基层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级平台。公安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队伍素质、执法水平、警民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基层。如何对现有的公安机关基层机构进行改革,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警务效能,切实履行新时期新阶段承担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基层公安; 改革; 设想

要谈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首先要弄清现有公安基层机构的所存在的弊端,现有公安基层机构的所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非警务活动过多。

拿公安派出所来说,既要管理户籍,又要抓治安防范,还要打击犯罪,治安刑事一把抓,既没相应的技术手段,也没相应的法律手续,办理一个刑事案子层层审批就要派出所、刑警队、分局来回跑,这还不说,各类警卫、会议连续不断,甚至还要参加维持交通秩序、消除消防隐患、协助文化、工商、税务等等一系列本不适合派出的活动。可以说现在各方面都把派出所看成是一个万能机构。非警务活动已经严重降低了警务效能,九十年代以来,公安机关进行了一系列正规化建设,警察的职能由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这无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作出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为整个警队戴上了“有困难找警察”高帽。警察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日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警力普遍不足,许多刑事案件因为警力不足影响侦破。

二、警力不足,特别是会工作,能工作的警力严重不足。

中国的警力万分比比较低,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三,发达国家都在万分之二十几、五十几。而就是这万分之十三的民警中,会工作、能工作的民警又能占多大比例呢?而这些能工作会工作的民警又是分配在哪个部门呢?拿刑警中队来说,一个中队如果有15人的话,去掉中队长、教导员、副中队长也就10来人,这10来人里还有1到2名女同志,剩下的七八个人里又有1到2名老同志,这样算来剩下的五六名民警中难免有身体不好的,或者业务能力不强的,或者不想干工作的,除去这些真正战斗在一线的民警有几个?随着近几年警校学生分配数量越来越少,部队转业干部越来越多,公安民警的年龄结构会继续变的更加不协调。面对本来就不富裕的警力,一面说要学习与工作两不误,一面要民警停下手中的活参加集中学习;一面在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在学习和工作当中这该让民警如何协调呢?

三、警务保障不力。

从警务保障看,首先是武器装备的问题,2006年之前基层民警基本处于赤手空拳加肉盾的原始状态,我在某派出所工作期间就遭遇过拿着板砖守候嫌疑人的闹剧,一些地方的民警没有武器装备,但又要履行职责,面对警情和犯罪份子,无奈只好把钢管、木棍放在警车上防身,真是悲哀;再说工作设备和工资福利,一般城市的公安派出所基本上都有了计算机,但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车没油,民警用自己付费的手机接处警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单位甚至出现破案费用由发案单位先行垫付的尴尬局面;个别地区民警工资至今无法按时到位。而且很多地方嘴里喊着重基层,实际除了加重基层工作负担之外,其他方面都没考虑基层,基层民警工作负担比机关重,工作时间比机关长,工资待遇却比机关少,试问谁还愿到基层去工作?从全国而言,民警医药费用普遍紧张,慰问、抚恤金标准太低。倘若连这些工作必备条件都不能充分满足的话,“从优待警”岂不是一句空话?

我个人认为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要切实改变公安工作诸多弊端,必须要彻底革新。

首先,打破现有的以派出所为中心打防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派出所这个机构在我国存在了近60年的历史了,要改革就要先去掉派出所这个机构,从新分配现有警力。

将户籍部分收归分局户籍管理科,由分局在下设几个办公地点,只进行人口和户籍管理。现在一个城市的各个区都设有公安分局,每一个分局下设的各派出所由区域界限,比如相邻两个派出所之间的分界线,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是一条曲线甚至是断断续续的线,有的以一道墙为界,有的以马路中间为界,还有的这个房子归甲派出所,下一个房子归乙派出所,再一个房子又归甲派出所,甚至同一个居民小区也被看不见的线一分为二,别说老百姓弄不明白,就是在基层工作的民警,没个三五年心里也没底。取消按照社区进行的划分,不论你属于那个社区,只要在大的行政区范围内,就可以在任何一个户籍管理点办理业务。这样更方便群众,老百姓再也不会搞不清楚自己属于哪个派出所了,也不会因为办理户籍业务派出所分局来回跑了。

取消社区民警设置,片儿警曾经与刑警一起成为中国公安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片警虽然也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几度更名到现在的社区民警,但不得不承认片儿警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以前我国居民普遍居住在街巷或者固定的单位宿舍,人员流动小,左邻右舍的情况每个人都能掌握,片儿警在那时对与公安机关了解辖区重点人口情况,摸排案件线索起了巨大作用,而现在的社区居民流动量大,片儿警完全掌握人口信息很不现实,现在的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除了每天编造不同的数据应付上级以外就是和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有油水的单位或者企业吃喝,且多以下社区为名去忙私事。所以取消这个警种势在必行,腾出很大的一部分警力支援街面巡逻和打击犯罪。

还有就是改革现有的巡逻联动机制。派出所取消之后巡警要承担所有的处置警情的任务。街头路面是各种财富展示和进行交易的地方,被称为“潜在的犯罪现场”。西方警界历来将巡逻勤务列为主要职能,美国的一些城市投入巡逻的警力达到总警力的70%。事实证明,“以空间换时间”是科学配置警力、提高用警效率的优选。1994年2月24日公安部发布《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之后各个城市基本都建立了人民警察巡逻机制,成立了巡警队,并使之与指挥中心,110报警台相联动配套,对警情进行先期处置。

所以首先要改变巡逻方式,变车巡成步巡为主、车巡为辅的巡逻方式,一方面解决了有车没油的问题,另一方面步巡拉近了警察与老百姓的距离,增加了见警率,且减少了巡逻死角,即使是小街小巷也能顾及到。而且现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交通状况较差,驾驶巡逻车往往很难第一时间赶到警情现场,而步巡则不存在这一问题。要实行步巡还要解决两点问题:一是警力问题。香港警察实行的是步巡的巡逻制度,但香港城市面积小,警察比例高,增加警察的绝对数量并不现实,警力的配置水平既要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对警力的需求,又要符合政府财政的支付水平,更多的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900多美元的人均GDP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四十分之一,从经济水平上考虑,我国目前不可能大规模地扩充警察队伍。而内地要想也实行步巡就必须把主要警力放到巡警来,改变现有的水桶状警力配置,变为三角状警力配置,近几年公安机关大力推行警力下沉,但却走了弯路,警力下沉的同时,必须实现资源下沉。必须下沉相同甚至更多的基础设施、基本装备、经费,否则基层更会苦不堪言,“没人干事”变成了“人浮于事”;过多的人挤到经费紧张的基层,更会让举步艰难的“战车”陷入无法行进的泥潭。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已经下沉的警力势必会重新回到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都更好些的机关。所以改革不能治标不治本,如果基层工资福利以及职务晋升方面比机关好,相信会出现机关民警抢着去基层的现象。只有警力充足了,步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支援保障问题。警情的处置往往是从群众拨打110开始,我国现有的指挥中心调度能力十分底下,一个电话打到110报警服务台,接警的民警要详细询问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按照区域划分转到分局指挥中心,分局指挥中心接听人员会再次询问一遍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按照区域划分转到派出所接警电话,派出所的民警会第三次询问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再驾驶出警车去警情地点,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能迅速不拖拉的完成,从老百姓打电话到民警赶到警情地点起码也要20分钟。并且110指挥中心只是机械的派警,而不是按照警情的种类进行合理调配,对明显的非警务报警也没有筛选。而对于派警之后,出警人员遇到的各类无法解决的情况,指挥中心也不能给予很好的支援。所以巡警应由市局统一管理,不进行区域划分,配备完善的通讯系统,增加相互支援,减少中间环节,对巡逻人员和车辆进行编号,巡逻固定区域。成立专门处置调配警情的指挥中心,卸掉原来指挥中心承担的材料编写和信息汇总任务,现在很多地方公安机关都成立了信息研判中心,这些任务可以交给他们。新成立的指挥中心负责调配一切机动力量和资源,包括交警队和防暴队,以应对现场出现的不同情况,而防暴队在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分出一部分警力支援街面巡逻。这样就形成了以巡警为中心,以指挥中心为依托的配套警情处置机构。

另外与之配套的是对于巡逻民警的装备问题也要改革,近年来,暴力抗法袭击警察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袭警手段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从侮辱谩骂、围攻阻挠,到暴力抗法、殴打伤害民警,甚至打砸基层公安机关,更有甚者,在警察亮明执法身份后,一些人仍然叫嚣“打的就是警察!”,面对越来越恶劣的执法环境,我们不能指望那飘渺的立法去改变,只有从自身出发。2006年,公安部象基层公安机关配发了单警装备,包括制服性警械的甩棍、液态瓦斯和左轮手枪。但液态瓦斯喷射距离近,且雾化严重,伤人伤己,左轮手枪根本配发不到民警手中。香港的胡椒喷剂射程长达十几米,且成水柱状,是很成功的制服性警械,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警察在街面巡逻中的威慑力很大,很大一部分源于制服性警械的合理配备。一个人在攻击警察的时候不会考虑袭警的后果,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和警察谁处于优势地位,面对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很少有人会产生袭击的念头。所以对巡逻警察合理全面的配置制服性警械是必须的,改变以前领导宁肯多点伤亡,也不能在枪支警械方面出问题丢乌纱的错误观念。

第三是加大基层刑警队的科技含量。虽然重证据轻口供喊了很多年,但目前我国刑事证据提取的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低,目前刑事侦查任务大都落在基层刑警中队身上,但刑事侦查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和侦查权限却集中在市公安局一级,对于技术的使用又把关很严。既然有了成熟的高科技破案技术就要多应用,而不要拿着当个宝贝,不舍得用。象定位,追踪,鉴定等各项高科技刑侦技术有些设定的使用级别过高,中小型刑事案件无权使用,而有些则设定的使用权限过高,很多分局机构掌握的技术却没有权限使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刑事侦查的科技含量相当高,很多中小型案件都用上了象DNA鉴定这样的高科技含量的手段。所以应该将刑侦技术下放,将原刑警的技术中队进行扩充,增加专业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破案的技术含量,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应用规章制度,避免技术的滥用。只有办案的科技含量增高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重证据轻口供,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不然传统的办案方式很难改变。

总之,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部门的事,而要从全局各个方面都进行相应的变动,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改革才能进行下去,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固守旧的思想和制度就要被社会淘汰,改革是唯一的出路,通过改革中国公安必将站到世界警察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论公安机关网络热点案件的沟通 篇7

1. 网络热点案件的特征

1.1 广受社会关注、影响力大

热点案件的社会关注度高, 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参与的社会阶层广。从知识分子, 到普通民众, 都有人参与热点案件的讨论, 热点案件将不同社会阶层的力量, 通过网络汇聚起来, 形成一个或几个共同的关注点。如, 在邓玉娇案件中, 不仅有律师、法学家参与, 更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学生参与。二是参与人众多。由于热点案件涉及众多人的现实利益或潜在利益, 热点案件一旦公之于网, 就能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

1.2 与其他社会矛盾联系密切

热点案件中都存在某一基本元素, 它不仅能够刺激网民的心理、情感, 形成利益上的共同体, 而且具有无限关联的功能。热点案件的关联功能是指网民不断披露与基本元素相关的案件事实, 将与当事人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关联在一起, 使得基本元素由一点向多点扩散, 再由多点向一点集合, 形成强大的关联影响, 这就是热点案件的影响力被不断放大的原因。

1.3 此类案件信息传播速度快

网络是个虚拟社会, 只有与现实社会形成互动, 才能释放它的能力, 对现实社会发生影响。例如在周久耕案件中, 从网民提供周久耕戴高价手表、抽高价香烟、开高级轿车的图片, 到周久耕被查处, 仅有21天。周久耕案件查处速度之快, 在反贪史上并不多见。其中, 政府与网民互动是重要的推动力。

2. 网络沟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网络热点案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都将是公安机关面临的难题。公安机关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方法去应对网络热点案件, 是一个实践中正在探索的问题。网络沟通应该是主要的选择, 其主要理由如下:

2.1 通过沟通的方式能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

面对网络热议, 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 消除网民认知与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差异。更应该提供更全面的案件材料, 让网民对整个案件有个清楚的认识, 而不是在那里瞎子摸象式的妄加评论。通过网络沟通, 会增加网民对个案正当性的认同, 公安机关在网民心中的整体形象也将因之而逐步改善, 这对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通过沟通的方式能加强公安机关和网民之间的互动

网络信息传播特征呈现一种无权威、去中心化, 并不表明实际信息来源就无权威、去中心。在网络热点案件中, 公安机关作为案件的主管部门对于案件信息的掌握自然拥有权威, 至少在案件信息的完整性方面, 公安机关是最有权威的。在面对网民习惯性的批判性思维时, 公安机关作为案件信息资料最全的占有者有这个义务, 也有这个能力去消除网民的怀疑。而消除对信息的怀疑最好办法就是信息的双向互动流通, 充分利用公安机关的信息优势, 利用其专业性, 通过信息的交换, 以致获得网民对信息确认的效果。

2.3 网络沟通的可能性

网民针对个案热议的过程, 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统一认识的过程。作为热议案件的主管者, 公安机关掌握了最多的信息资料, 也最有利于呈现事实真相。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对网民提出的疑问, 有针对性的回应。不管是信息完整性问题, 还是知识专业性问题, 通过公安机关及时有针对性的沟通, 网民心中的疑虑是可以消除的。

3. 网络沟通的作用

3.1 提高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公安机关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重视网络办公, 加强信息公开化, 提升执政能力, 提高公信力。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增加公安工作的透明度, 是缓解矛盾, 消除误解, 增进理解, 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基层公安机关要不断拓展警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创新公开方式和手段, 凡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规定、程序都应及时公开, 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 使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 加大内外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力度, 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2 以理服人, 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

公安机关在网上与群众针对热点案件的争议发生分歧时, 务必要以理服人, 改变公安机关过去出现的错误、专治的局面。要和群众摆道理, 讲事实, 尽量把公安机关收集到的切实可信的信息公之于众, 用事实和道理去说服群众, 以免被错误的舆论所引导。这样既坚持了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 又坚持了理性、平和、规范执法准则, 有利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3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网上宣传与互动最终要通过网下实践来解决问题, 建立公信, 最终又反馈网络, 形成良性循环。公安机关在与互联网上沟通互动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媒体的桥梁与媒介功能, 准确把握媒体需求和受众心理, 通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在公安机关与网络媒体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营造一种警民互动、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摘要:网络热点案件在社会的越来越受网名的关注。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它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强。作为网络热点案件的沟通主体, 公安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保持中立, 及时客观地真相公之于网民。此处通过论证网络沟通的可操作性, 以寻求认同为目的的网络沟通的警民交流方式。

关键词:网络热点案件,公安机关,沟通,解决

参考文献

对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公安机关 正规化 建设 思考

一、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內涵

科学地界定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概念及其内涵,是进行公安机关正规化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我国近代以来最早进行正规化研究和建设的是人民军队。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问题。他说: “到了红军的高级阶段,必须逐渐地自觉地去掉它们,使红军更集中些,更统一些,更有纪律些,就是说使之更带正规性。”[1]指明了正规化是我军向高级阶段发展,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必由之路。

相对而言,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起步较晚,从理论到实践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包括公安机关正规化概念的本身。从人们公认的界定看,所谓正规化就是符合正式规定和公认标准的状态,它强调的是正规化要达到一种规范的、公认的状态和效果,即“符合正式规定和标准”的状态。

据此,我们可以把公安机关的正规化表述为:公安机关为了更好的履行职能,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使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规范化、法制化[2]。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公安机关正规化的目的是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能,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四化”的职能。

第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必须体现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因此,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的内容和标准要从其自身性质出发,实事求是。在管理训练、机构设置、工作方式、装备配备等方面要体现公安机关的特色。

第三、公安机关正规化的核心是规范化和法制化。一方面要求通过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努力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做到违法必究。

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意义

公安机关正规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安体制和运行机制而提出来的。正规化建设之所以成为公安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是由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公安工作自身规律共同决定的结果。

(一)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革,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客观方面要求公安工作必须走向正规化以适应新形势[3]。此外,社会的文明进步既为公安机关正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

公安机关直接面向社会,其自身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成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行为直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自觉性,提高全体民警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指导其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警、依法行政。

(三)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机关,是一支日日夜夜都要执勤作战的纪律部队。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强调严格组织纪律和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并具有适应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战斗体制,这些都对公安机关自身的正规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公安工作自身管理从传统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

公安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走集约发展、质量强警的科学管理之路。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实现公安管理方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公安工作必须要走质量、素质、效率的发展道路,而这些正是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内容

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的诸多方面。正规化建设如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正规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正规化建设是永无完结,不断发展、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 统一领导指挥

统一指挥就是利用组织权责,领导权威,采取指示、命令、指导、监督检查等手段,使系统的各个机构、各类人员为实现计划、目标而发挥整体作用。

(二) 统一体制和机构

统一体制和机构,是加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古人云:“欲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而公安的“根本”是体制。要加强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必须下决心理顺公安体制和编制。

(三) 统一管理制度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其核心就是规范和统一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逐步实行规范化、法制化[4]。实现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和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的法规和制度。

(四)统一工作规范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最广泛的内容是管理的正规化,而公安业务的统一、规范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公安机关的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因此,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和治安管理等项工作中,必须具有系统的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秩序,努力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五) 统一组织纪律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半军事化行政机关,其集中性较大、纪律性较强,因此,统一的纪律必然成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公安机关虽然不同于人民解放军,但在执勤、作战和执法办案等方面都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只有严格统一的纪律,才能保证公安机关的高度统一集中,步调一致,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才能促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在强化自身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正规化建设,并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面对二十一世纪社会的高速发展,公安机关如何通过正规化来强化自身建设和提高战斗力,己经成为中国公安战线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江建辉.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初探[J].徽州社会科学,

2005(10)

[3]戴艳军.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领导学思考[J].辽宁公安报,1997(8)

[4]任志安.公共行政视野下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J].民营

上一篇:学生环保倡议书下一篇:重庆金融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