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意

2024-10-23

人生失意(通用9篇)

人生失意 篇1

人生失意诗句

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8、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0、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1、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6、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17、一寸相思千万绪,世间没个部署处。

1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0、忆君心似西江水,昼夜东流无歇时。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2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27、山高水长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8、鱼沈雁杳天边路,始信人间分离苦。

2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3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3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2、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3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3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3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9、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0、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2、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4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44、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45、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46、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8、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50、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2、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5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5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响马。公开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气。

人生失意 篇2

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之后,教材编者把本诗当作一首纯粹的朦胧诗,并在内容主旨上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并未明确其具体的内容与情感所指,只是笼统地说诗歌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怀,也算是一家之言。其首联触物生情,以锦瑟无缘无故地有五十根弦,联想自己已年近半百,华年往事,一一记起;颔联用庄生梦蝶、望帝魂魄化杜鹃的典故来写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颈联则用南海鲛人哭泣时能泣出珍珠和蓝田良玉生烟的传说表明美好梦想的幻灭、迷惘与悲伤;尾联说明虽已年近半百,但此情当时就有,不是只在追忆之时才有,只是当时难以辨明,心中一片惘然。这样简化的处理的处理方式,有利于高中学生初步感知李商隐的诗风与魅力,但这首诗的内容主旨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

实际上,联系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与命运遭遇,进而仔细品味《锦瑟》这首诗,其内容主旨就可以确定。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认为这首诗是“自伤身世之辞”的说法,笔者认为比较中肯,因为这首诗可能与李商隐年轻时期卷入当时政坛牛李党争的一段经历有关。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以说是触物生情,生发感慨。当他看到锦瑟的五十弦时,忽然惊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却无所作为,无所成就,而昔年往事,无论悲喜,一件一件被他忆起。李商隐只活了四十六岁,所以这里“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华年”应是泛指已经逝去的所有年华,这首诗也应当是他写于生命行将结束前的比较困顿的岁月。李商隐此时的回忆是在重温往日的一些美好,也是在体味过去的有些不幸;在慰藉孤苦的心灵的同时,也是慨叹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颔联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原意说出了物我两忘的自由与自适的美妙状态,李商隐化用此典故则是表现自己一段美好得意的人生经历。李商隐十六岁就显露才名,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他初学古文,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绹推荐,二十五岁举进士。”而且令狐楚教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习骈文,并亲自指导,李商隐作有《谢书》诗一首。李商隐在二十五岁中进士,直接与令狐绹有关系。那时令狐楚已经去世,时任左补缺的令狐绹向做主考的礼部侍郎高锴举荐了李商隐。李商隐这次中第一扫他前两次不第的挫败与忧郁,可谓春风得意,心情欢畅。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似乎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在他中进士的第二年,即他二十六岁时,“李党的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牛党的人骂他‘背恩’。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生活,潦倒到死”。晚唐政坛,牛李党争,历经五朝,共四十年,所以此后他就在党争的倾轧中艰难生活,妻子在他三十九岁时先他而去,也增添了他内心的伤感之情,所以“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他在经历了许多伤心之事以后极度怀念又伤感的集中体现。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人说作者在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时,还有纪念李德裕的意味。“二句谓卫公(李德裕)毅魄久已与珠海同枯,令狐绹相业方且如玉田不冷。”(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民国学人张采田的评论对李德裕的贬谪充满同情,同时也暗示了李商隐的艰难处境。其实,李党领袖人物李德裕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颇有建树与口碑,李商隐对他也非常推崇,“李德裕于唐武宗时为宰相,攘外安内,建功立业,李义山对他极为倾仰,……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德裕贬死崖州。崖州又名珠崖郡,在今海南岛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是滨海产珠之地。《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其眼能泣珠。”这里李商隐一方面借南海鲛人能泣珠的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痛苦与悲伤,而另一种意思就是暗写李德裕被贬的崖州之事;崖州濒临南海,也是盛产珍珠的地方。李德裕对自己的贬谪也是心情复杂,颇有不甘,心情抑郁感伤,如他的《登崖州城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其真实的思想愿望及抑郁无奈尽在其中。王谠《唐语林》卷七云:“李卫公在珠崖郡,北亭谓之望阙亭。公每登临,未尝不北睇悲哽。题诗云……”(马茂元《唐诗鉴赏大辞典》)李商隐对李德裕充满敬仰之情,但他们两人也都是党争的牺牲品,经历也有相似之处,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所以李商隐在哀伤自己的同时,也哀伤自己崇拜的人李德裕,在情理之中;从另一方面说,纪念李德裕,也是借李德裕来映照自己的遭遇。伤己又伤人,或伤人而自伤,两者皆有。

“蓝田日暖玉生烟”可以说是过渡到另一种场景和情感。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距离唐代都城长安不远,盛产良玉,据说因为玉的本性温润,阳光之下,便有轻烟升起,望之则有,近看却无,虚无缥缈。从南海之滨到长安附近的蓝田,李商隐的诗歌中的空间跳跃跨度不可谓不大,其中意味也令人联想和深思。良玉,宝物也,也可指美好事物,但却化作轻烟缕缕,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这句写出了包括梦想一类的美好追求或事物逝去之后作者的怅惘之情,但这似乎还有更为确切的意思。从有关史料来看,“李商隐与令狐绹为旧交,但因党争的关系,受到歧视。《旧唐书·李商隐传》:‘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绚不之省。’”在令狐绹当政后,李商隐似乎想极力修补他与令狐绹的关系,也想有一番作为,但令狐绹已经不为所动,李商隐非常怅然。唐代政坛中心离他越来越远,而他那“欲回天地”的梦想也由此而破灭。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存,仕途不顺、失意落魄也就成了他的宿命。古代知识分子与士大夫都视自己的政治前途为生命,况且李商隐少有才名,年轻有为,但当他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妻子先逝,而且屡次解释也不被他早年的伙伴、曾经的恩人令狐绹理解时,浓重的感伤气息就或隐或显地在其作品中流露,也就不足为奇了。

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一种普遍心态,而且对人生失意与挫折更是刻骨铭心,就像刀刻一般,伤痛的痕迹很难被岁月风化。李商隐对自己的失意与挫折,更是耿耿于怀,正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卷五云:“如上(诗的前六句)所述,皆失意之事,固不待今日追忆,惘然自适,即在当时已如此也。”这也就是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基本意思。

其实,牛党的人对李商隐似乎有误解。李商隐二十六岁入王茂元幕府,只是为了谋生,也未考虑王茂元是李党的人,因为当时令狐楚已经去世,令狐绹还未执政。王茂元把女儿嫁给他也只是欣赏他的才华,并不考虑拉他加入李德裕党,也没把他介绍给李党的任何人。李德裕执政后,李商隐入京任秘书省正字小官,并没有认为自己是李党的人而去接近李德裕请求援引,事实上,李德裕也并未注意到李商隐这个正字小官。这就是令狐绹拜相后,李商隐反复向他陈情的原因。在李商隐看来,他自己与令狐父子关系密切,不认为自己是李党的人。至于令狐绹不接受李商隐的反复陈情,是他误解了李商隐,也冤枉了李商隐。由此看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令狐绹的气量狭小,性情固执,不能体谅李商隐的良苦用心,才导致了李商隐的政治与人生悲剧。

那么,我们怎么认识包括《锦瑟》在内李商隐的好多无题诗的内容与写法呢?其实,这是李商隐远溯《诗经》《楚辞》,近接杜甫、李贺,形成以自己语言善用典故,暗含比兴,富丽精工,内容深美闳约的诗风,所以李商隐的好多无题诗都是以用典、比兴的方式,隐喻自己想通过令狐绹的引荐进入政坛的本真意图。这种表现方式,前人也早有认识,“吾故曰: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言,屈宋之遗响,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者也”(朱鹤龄《李义山诗集序》)。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就应当写于他遭受令狐绹冷遇之后,就是以曲折委婉的方式向令狐绹陈情。在第一首中说:“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写出自己不能进入政坛的怅惘与急切;第二首“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中的“轻雷”应指令狐绹坐的车声,与末句“一寸相思一寸灰”相呼应,反映了他对令狐绹的期盼;第四首中“东家老女嫁不售”一句以女婚嫁失时,写自己不能入朝的遗恨。在另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更是表现与令狐绹不能相见的忧伤及参与政治的殷切期望。

其实,这种把政治愿望寄托在闺情诗中的写法也不是李商隐的在唐代的独创,在他之前的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就是用了同样的手法: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是一个刚过门的女子拜见公婆前的忐忑心理,其实是朱庆馀科考之前以这首诗呈水部郎中张籍,以征询他的意见,自己的诗文如何,不知能否中第。当然,张籍一看便懂,便有回诗《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的回诗与朱庆馀的原诗手法也相同,充分肯定朱庆馀的诗文价值,也暗示他不要为这次考试担心,应充满自信。

综上所述,李商隐好多无题诗,明似好像写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实际上都是暗写他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不能如愿的惆怅与迷惘,《锦瑟》一诗更是抒写自己华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是一首隐喻色彩极浓的抒情诗。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幸福的失意人生 篇3

那是在他即将退休的前几年,学院交给他一项科研任务,他带着自己的研究生一起搞。出人意料的是,这项本来并不被关注的科研项目竟获了大奖,学院给他开庆功会,还准备破格晋升他为教授。然而,他拒绝了,他找到领导说:“由于本人忙于教学,这项科研实际上是由我的研究生全权负责的,主要成绩归功于他,请学院收回给我的一切荣誉。”领导很不高兴,劝道:“这事学院开会定下了,不好更改,你就别推了。”他坚决不同意。院方迫不得已,取消了原先的所有计划。凭借这项科研成果,张老的研究生机遇不断,保送博士,出国留学,回国后被一所大学高薪聘用,再一步步走上副校长的岗位……张老却再没有被重用过,直到退休仍是个副教授。毕业那年,我们慕名前去拜访他,他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招待大家。“您难道没后悔过吗?”席间有同学忍不住问。张老笑答:“都说人生要潇洒走一回,我只求坦荡走一回,我这辈子,虽然平庸,但活得心安,这足够了。”

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时,美国媒体采访一名叫韦伯的二战老兵,他的回忆录曾被改编为电视剧本,但这一次,他揭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诺曼底登陆后,韦伯身为上尉,率部攻占一座德军的桥头堡,他一马当先,以血肉之身滚爆了碉堡前的地雷阵。所幸,他只被炸断一条腿,被战友救出后送回后方治疗。不久,国防部官员找到他说:“鉴于你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你将获得一枚荣誉勋章,由罗斯福总统亲自颁发。”韦伯彻夜未眠。过了三天,他打电话给国防部,说:“请收回我的荣誉勋章,因为我滚雷是不小心摔下去的,而不是英勇地主动滚下去的。”国防部的官员劝他:“国会已经批准了,一切颁奖程序也已就绪,你还是咬定自己‘主动滚雷’吧,这样对谁都好。”韦伯坚定地说:“不,我的战友还在浴血奋战,我决不能玷污了这一军人最高荣誉。”最终,这项荣誉颁给了另外一名中尉,这名中尉在战后成了国防部的一名高官。韦伯复员后,拖着一条伤腿,回到了乔治亚州的家乡,一生默默无闻。记者问韦伯:“如果您当初接受了荣誉勋章,这一生肯定大不一样,你感到遗憾吗?”韦伯回答:“如果我选择了勋章,每天都在别人崇敬的目光中羞愧地活着,那就不光是遗憾,还有煎熬。”停顿了片刻,他又补充说:“我这一生,有三天没睡好觉,就是我反复思考到底要不要领取勋章的那三天。我非常庆幸,最终做了正确的选择。”几年后,韦伯离开了人世,享年100岁,《纽约时报》刊载了他的几段回忆录,以示哀悼。

感叹人生失意的诗句 篇4

6、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7、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8、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0、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2、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13、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4、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15、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6、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17、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18、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19、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2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2、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23、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5、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26、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27、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8、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9、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3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2、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33、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3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5、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36、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37、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38、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39、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40、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41、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42、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43、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44、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45、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46、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47、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4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0、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2、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5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4、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55、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56、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57、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58、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5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1、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62、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63、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64、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65、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6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67、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

68、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69、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70、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7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72、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7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74、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75、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6、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77、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78、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79、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8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1、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82、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83、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84、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运气不是人生失意的借口 篇5

听来的一个真事。

有一个前辈,30年前上高中的时候,属于那种学霸型的人物,几乎每次大型考试都名列前茅,在高考当天突然拉肚子,很严重的那种,连续两天,结果因此而名落孙山。

不甘心啊,复读再考吧!

又是一年寒窗苦,到了高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对,你没猜错,又拉肚子!

人生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命运想捉弄人,往往不是一次两次!

是的,真的还有第三次!

真人真事,绝无杜撰!

这位前辈现在已经是快50岁左右的人了。当年因为此事让他心灰意冷,后来干脆辍学回家务农,种地搞养殖,因为有文化,什么事都相信科学,钻研农业技术,听说现在是当地一家生态农庄的老总,资产早已过百万。

看到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我有一个姑家大表哥,跟我年纪相差很大,也是将近50的人了,他当年也是高中毕业,在他们老家算是很不错了,没上大学,就去了一所农村的初中任教,教英语,我依稀记得他当年教学很努力,博览群书,还会弹钢琴,我经常去他办公室

听他讲一些有趣的事情,那时候我还小,现在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后来我了比较远的外地上学,跟他也就断了联系,好多年都没见过面,我听姐姐说,他后来迫于生计,去了外地挣钱,当过泥瓦匠,在工地搬过砖,疏通过下水道,受尽了社会底层大众之苦,直到前五六年他才回来,我过年的时候见到了他,当时他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穿着破旧的棉袄,推着小推车在卖粉条……

我没有任何鄙夷的意思,况且他现在的境况好多了,开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很好!

我只是感慨,人生为何如此戏剧化,或许我有一天破产了,也会沦落至此,到处寻找生路,做着不堪的工作,挣着比自己付出的少之又少的工作,为生计发愁,为后代发愁!

路是自己选的,向左还是向右,都不会有人拿枪指着你,逼着你做出选择,因为你走或不走,路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我之所以说他们的故事,是因为他们现在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人生早已定性,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了!

命运就是如此,我也抱怨过,也放任过,也想随波逐流,在内心挣扎痛苦不堪生不如死的时候,我会觉得管你什么理想抱负,统统死一边去吧,胳膊拧不过大腿,我抗争不过命运,我屈服还不行吗?

就像看电视里面的抗日剧,小日本拿着烧红的烙铁在你面前晃啊晃,你招不招?裤子都尿湿了,能不招吗?

命运就是在看你的脸色,你越屈服,它就越压的你透不过气,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被命运一直眷顾的人,我们看到所有一帆风顺的成功,都是掩盖着不堪的真相!

乐嘉在成名时说过一句话:我再也不愿提及我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之中的寂寞和荒芜,就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淡忘!

比逆袭人生更励志的是失意不变形 篇6

相信大多数人都与我一样,曾经在书里或者朋友圈热文里读到过很多关于绝地反击困境逆袭的人生励志文字。

比如人老珠黄红颜消残的中年女子遭遇老公出轨小三挖墙脚,于是忍辱负重不动声色的暗自策划了一场自我成长的人生大戏,只待有朝一日脱下围裙惊艳出场,亮瞎负心汉的狗眼,然后衣袂翩跹面露微笑着拍下一纸离婚协议书绝尘而去。

比如办公室小白屡遭同事孤立领导欺压,于是触电一般唤醒了身体内所有的奋斗细胞不分白天黑夜的各种学习充电苦练内功,终于在某一天以不可复制的成功姿态令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领导一败涂地,并成功的逆袭成为新一代青年完美标杆。

再比如一百八十斤的胖女孩做了多年备胎之后终于被男神偶尔翻了牌子,却仍敌不过女神无意间的回眸一笑,于是她决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对自己痛下杀手百般折腾,终于在某一日华丽转身扭着杨柳小蛮腰袅袅归来,在男神惊愕错乱的表情里,轻启朱唇丢下一句,“对不起,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这些故事,听起来励志又激烈,令失意者瞬间能够自动完成角色代入,仿佛自己也不知不觉得生长出了主角光环,仿佛随着明天一起到来的是奔涌不息的激情和磅礴旺盛的希望,那些小三啊渣男啊办公室的阴谋诡计啊男神的有眼无珠女神的装模作样啊通通都不再是问题。

可是第二天,当你睁开眼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仍是那么糟糕,银行卡的数字并没有增长,婚姻依旧危机重重,办公室的气氛还是那样诡异,你爱的人,无论如何,就是不爱你。

不管你前一晚多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当太阳再次升起,一切恢复原样,你依旧变不成那个光芒四射的超人。

这个世界有一种定律叫帕列托法则,俗称二八定律。此种定律曾经被广泛应用在职场、成功学等各个领域,而我相信,在生活这个大道场,二八定律会永远存在。就比如,你读遍了世间那百分之二十的勇士们成功逆袭的所有故事,但你却仍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在过着百分之八十的灰头土脸的糟心生活。

事实很残酷,因为或许你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去逆袭,因为你不属于那百分之二十。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普通,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故事永远只是故事,主角光环大多是意淫出来的,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自己就是主角,但我们身上只有在一地鸡毛里挣扎出的汗臭味,却不曾有过光环。那些真真假假的心灵鸡汤,能暖你一夜的心,却暖不了此生际遇。

所以,我从不轻易相信逆袭,也不认为自己真的有那种翻天覆地的能力,当遭遇爱情坎坷职场不顺婚姻触礁时,我宁愿相信自己能给予自己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持自我不变形,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即便在命运最低谷时,也不要选择破罐子破摔,一败涂地最后失去了自己。

人们都说生命最大的美德不过是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变形,而这二者,又以得意不忘形最为难能可贵。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于大多数人们而言,失意不变形才最为不易,因为,我们的生活向来充满寥落无奈的失意,却从来鲜少意气风发的得意。

人的一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放眼望去,我们身边的人貌似都有苦衷。有的人疾病缠身无钱可医,有的`人家庭残缺无枝可依,有的人多年职场收获无几,有的人情场坎坷婚姻不易。

但你曾细心观察过大家都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吗?正在经历烦恼苦痛的人们每天都在愁眉苦脸吗?答案是否定的。

你会看到,虽然艰难,虽然困苦,但大多数人都在以微笑来面对,这笑容是强装的也好,发自内心的也罢,每个人都是在尽力的做好自己,即便他们并没有通天之力去改变困境,但他们依旧善良,依旧愿意去体谅。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保持失意不变形要比逆袭人生,来的更加实在,更加靠谱,更加贴近人间烟火。

多年之前的一位同学,年少辍学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攒的一些积蓄娶得佳人归,岂料新婚不过半月,新娘便携带数万元彩礼钱和满身首饰借故进城逛街而黄鹤一去不复返,连其父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同学是憨厚老实的男子,外出寻觅数月,终是灰头土脸没有任何结果。

娶妻已然花费全家的所有积蓄,当地彩礼钱数额巨大,之后几年他都未能再次成家,而且茶余饭后,当地人把他当成是一场笑话。年迈的父母脸面单薄,经不起流言一病不起,原本忠厚之家,在世事打击之下,风雨飘摇。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再多的坎坷也要活下去。身处社会底层而忠厚朴实的人们自有一套简单的生活哲学。同学借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开始在当地拉出租,每日往返在几十里山路上,尽心尽力的挣钱养家,客人不多时他便开车带着父母去山外散心,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也渐渐变的有了欢笑。

他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小伙,文化不高见识有限,在遭遇磨难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逆袭人生也不懂得怎样才能华丽转身,他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善良继续孝顺,继续挣钱养家继续好好的生活。

不是每个失意的人都能在困境里猛然间醍醐灌顶便有了对抗生活的洪荒之力,那样的传奇只存在于小说中电影里,即便有成功逆袭的榜样,也只是属于那人生的百分之二十。然而很可惜,我们都属于那百分之八十。

而对于身为平凡人的我们而言,有什么能比失意不变形更加珍贵更加励志的呢?

不要以为失意时保持自我很容易,在我们身边遭遇坎坷便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的大有人在。

在同学遭遇骗婚新娘之后,当地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桥段,但不幸的是,同样的桥段却没有同样的结局,另外一个故事中的小伙被骗尽家财,不久便心生戾气,因为偷电缆而锒铛入狱,高墙外年迈的父母从此余生更加凄凉。

孔子在《论语·宪问》里有言,“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抛开穷富的角度,我愿意引申为在人生艰难的时刻能够保持清醒保持自我而不怨天尤人很困难,而在顺遂的时候不心生轻浮得意却很容易。毕竟当一个人的起点高了,事事如意顺遂,便更愿意去宽容更容易做到豁达。

可如果你每天睁开眼便是各种心窄纠结,各种艰难苦恨,却还能够与人为善,微笑着进入到生活的一餐一饭一花一木里,该是有着多么朴实的心性和强大的克制力才能够做到的境界呢。

我们虽然只是个普通人,可却又都有着不普通的故事。而与那些不知真假的人生逆袭和华丽转身相比,我们的守拙和保持自我,才是最不凡最高级的励志。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变形而收获几分珍贵,而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骄傲的说,虽然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尝试得意时自己到底会不会忘形,但至少,失意时,我们没有变形。

日本企业缘何失意中国市场 篇7

一、投资战略的缺失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导向型,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的,它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重在获取廉价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并使之成为其国际性的生产基地,将产品出口到中国及其他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的确廉价,但是在这背后同时孕育着一个颇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日本的企业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较好地理解中国市场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失去了许多良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更加活跃,投资政策更加开放,富裕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加强。日本企业的投资战略未能及时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对中国的市场进行了调查,但由于不够深入,忽视了中国市场的庞大和多样性、层次性,错失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大好时机。以日本某品牌汽车为例。该品牌汽车很早就开始进入中国,却没有发现中国市场的潜力。20世纪80年代该公司决定放弃中国市场全面进军美国市场,该公司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包括加油在内的一整套售后服务,经过相当艰难的努力,其终于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但是中国上千亿的庞大市场却被德国某品牌汽车轻而易举地占领。

二、本土化能力的欠缺

本土化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是指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入乡随俗。一般来讲,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生产制造本土化(零部件配套)、研究开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管理营运本土化。日本企业进军中国以后,做得最好的是生产制造本土化(零部件配套方面),在管理营运本土化方面做的不十分到位。

当然,投资中国的日本企业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松下、索尼等。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企业来说,“它们不敢去收购当地的企业”,这与日本的“家族式情节”有关,日本式的经营方式进入中国后,未能及时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再者,许多欧美跨国企业的中国地区总裁、代表等都是中国人,而日本企业总部的CEO多数是由公司总部派遣的,职业经理人80%是从内部培养,从本土选拔的很少,这些干部在经营活动上能够贯彻总部的意图,对企业有很高的忠诚度,也是将来公司总部经营决策层的储备干部。往往在需要制定决策或策略的时候,公司管理层要向总部请示,从而就耽误了决策的最佳时机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对于在日本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来说,也较难得到领导足够的信任,公司内部的技术开发等对于中国员工也是保密的。这种思想无形中为日本人与当地人的人际关系设立了障碍,阻碍了日本企业本土化战略的进程,影响了日本企业与中国市场的融合,从而降低了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欧美企业甚至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三、技术自我更新能力的丧失与技术的封锁

在与欧美企业、中国企业竞争的热潮中,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与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附加值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激烈的竞争对日本企业的技术投资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一直是一个重视科技开发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日本一直重视技术引进,基础研究却相对薄弱,而欧美企业的技术一直处于尖端水平,加上中国涌现出来的“海尔”、“海信”、“长虹”等一大批品牌,这些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不低于日本的产品,这构成了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失意的又一重要原因。拿日本手机来说,日本产的手机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销量很小,因为日本企业针对中国的消费者生产的手机都是中档以上的,低价的手机很难买到,而日本的中高档手机又难以与美国、韩国的品牌相抗衡,因此,日本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来确立自身的比较优势非常重要。

另外,日本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的敏感。一些日本企业很担心自己的技术被中国的企业“窃取”,对中国企业以及日本企业的中国员工进行技术封锁,这样就限制了日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技术投资的非本地化也增加了日企的投资成本。当然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带到中国,这也是日本产品本土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是其他日本企业值得借鉴的地方,既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持与中国市场的沟通,掌握好这个平衡,日企才会真正获得自己的投资利益。

四、社会责任的缺乏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公民形象是靠其品牌树立起来的,没有日本企业的品牌形象就无所谓日本企业的形象。而就日本企业对接连出现的日本产品问题的处理态度与方式来看,日本企业并没有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以三菱汽车公司为例,2002年,三菱汽车客户发现发动机出现质量问题以后,要求更换发动机,虽然三菱汽车公司为其无偿更换,但是更换的发动机不但没有编号,而且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三菱公司并没有给该客户更换整机,只是调换了部分部件,事后三菱公司又隐瞒事实。纵观三菱在中国投资的历史,各种影响公司信誉的事件历历在目,汽车质量问题、员工问题等案件不断,2007年11月18日,新帕杰罗试驾又出事故,这些都给三菱公司的声誉及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日本的其他产品在中国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从东芝笔记本事件到松下GD92事件,再到日航公司事件,种种不利于日本企业形象的案例一个接一个,这可能也是日本企业信誉排名在国际上下降的因素之一,同样也成为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障碍。

五、限制与中国市场沟通的文化差异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同属于东方民族,同属于东亚儒教文化国,著名的文化学家霍夫斯塔德曾经论证,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同属于以儒家文化为文化中心的国家。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革,日本与中国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有一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对企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文化的相对保守而内敛,使得日本企业对外界环境的融入度低,又加上日本和中国在历史过程中沉积的恩怨,两种文化在潜意识层面的冲突,一旦受到外部事件刺激,很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对日企的抵触情绪。据有关媒体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原因,日本企业的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受青睐,甚至由于偶尔出现的中日摩擦事件,如日方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出现抵制日货的现象。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传播上存在的先天不足。

除了以上所述导致日本企业衰败的原因以外,日本也有自身的考虑。当日本成为一个投资中国的大国时,日本企业会担心其经济被中国的市场所约束,失去独立性;对中国的技术投资太多,会担心国内出现产业的空洞化;再者,经过多年对中国环境的认识,了解到中国发生的“非典”、电力不足等事件以及近期出现的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变化等因素,使得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更加谨慎。

六、结语

虽然许多日本企业由于投资战略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在中国步履维艰,但是同样有很多日本企业做得还是很成功的,如电子行业的“佳能”、化妆品行业的“资生堂”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战略、自己的销售方式抓住了中国市场,也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同时留给其他的日本企业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前景不太广阔的日本企业也应该从中得到启发,从全球化战略、加快本土化进程等方面做出努力,加快企业自身与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偏好相迎合的速度,保持开放的思想和诚信的态度。

摘要: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下降,暴露了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本土化进程、社会责任及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竞争力缺失之所在。

关键词:日本企业,中国市场,投资

参考文献

[1]郑宗.日本企业为何“失意”中国市场[J].经济世界,2002,(3).

[2]陈静.日本企业国际化的现状[J].中外企业文化,2007,(8).

[3]文婧.日本式集团主义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J].日本学刊,2007,(3).

[4]周红,沈丽荣,尹晓琨.影响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诸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7,(13).

[6]津上俊哉.日本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三大瓶颈[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3).

[7]朴胜虎.日本企业中国衰败之谜[J].中国企业家,2007,(20).

诗意的失意 篇8

这跟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另一观点,即以直观代分析(或云领悟代推理),遥相呼应,互为依据。中国历来讲求一个“悟”字,尤重“顿悟”。明显的例子是古代文人习佛,多从禅宗。佛教庞杂精深,本来除禅宗外,尚有唯识、天台、净土等宗,即使禅宗最初亦有渐顿之别。但只有以“顿悟”为法门的南派禅宗才在文士中广泛流传。至今,国人所言佛者,在普通百姓是净土,在知识分子仍为禅宗。不过,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分析成为常用工具,直观体悟之法式微久矣。实际上,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偏颇之处,分析的基础是理性、逻辑,理性、逻辑若被证明是不完全的,那分析自然也不再是绝对正确的方法。现代西方哲学多有对理性、逻辑的批判,更正了旧有的“理性至上”观念,另辟蹊径,以补分析之偏。应该强调,补不是救。救是原来的做法是错的,这里提倡的方法是对的;补只是表明原先的做法只注意到了事情的一些方面,现在又有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他方面。

同样,并非教学中不需要分析,而是直观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的认知文本。直观使得阅读者遇见文本内部不可言传、朦胧不清,甚至混沌无序的一面。文本的意义不是先前就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有待读者寻找、发现,意义是赋予的,有着不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心灵经验、理论经验的阅读主体,会赋予同一文本不同的意义,优秀的文本应该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阐释的溢出,即阐释远离了常规的经典解读,赋予文本反常的意义,正是批评和分析存在的一个理由。有人谈到,以性压抑说来解读朱自清及其文学创作是旁道,不可取 。他所驳斥的观点无疑来自弗洛伊德,弗氏曾以泛性论的观点解读了大量的西方经典艺术作品,也包括文学作品,并得出创作乃是性力(力比多)之升华的结论。将人性及文学创作归结到一点——性,当然太过简单了,但性是人的固有本性,属于人的天性,对人的创作有天然的影响。将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应该不是主观偏见,反而是客观、无避讳的解读。该文提出要结合作家的人格、社会时代、历史背景来分析文章,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一直不都是这样做的吗?继续按一成不变的方式解读,除非有新的史料出现,其结果恐怕会“永垂不朽”。

语文教学中的分析之所以让人厌烦,不是分析的错,是分析的思想、角度、手段、过程、结果太过陈旧、僵化、单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脑中的“哈姆雷特”,这种说法还停留在文字上,能真正做到的还是少数。以某年高考作文题为例,作文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学生便以为真的可以“丰富多彩”,将立意定为“答案的唯一性”,结果被视为立意不当。唯一的“丰富多彩”还是丰富多彩吗?将“答案的唯一性”排除在“丰富多彩”之外的做法,不仅无视客观事实(唯一性是存在的),而且仍然没有脱离几乎已成定式的绝对化观念,不能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想法。

如果说语文教学中的分析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原因正是上面所指出的陈旧、僵化、单调之弊。弊端自然要修整,但诗意化、审美化的做法却是将出了毛病的工具扔出工作间,另购一套新式工具,或是少用老工具,多用新工具。可惜,陈旧、僵化、单调非器物之病,乃持器物人之病;非分析之病,乃分析者之病。病症不除,诗意也难免失意。只怕一番辛苦,不过将陈旧、僵化、单调的分析换作了陈旧、僵化、单调的失意。

有言“语文学习是诗意地建构” ,或云“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都将诗意视为语文教学的最高价值。诗意既指课文本身具有的美学特质,也指教学中“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后者其实是所有学科的优秀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难道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就不需要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吗?这种说法好比说IBM的电脑里有个中央处理器。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每一门学科的教育者都会验证同一个道理:教学是互动的、平等的,需要共同完成。也就是说,诗意所指的那种课堂教学状态——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的交汇——不独为语文所有,而是每一门学科的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是任何一堂优质课的必要标准。

并且,审美教育只是语文教学诸多目标中的一个,语文教学的价值不能最终归结为审美。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仅具备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难以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即便是文学作品,它们的功能、价值也是多方面,有从教育、政治、文化、审美、思想、娱乐 等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通过教师的教学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实现了师生的对话,还实现了更高级的对话:文本诸多解读方式(多种思维)的对话。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视野一般要比学生广阔得多,应该力求做到解读方式的多样。语文课不是文学课,这本已是共识,而文学又不仅仅是审美,因此,语文教学诗意化会导致语文功能的“缩水”。

再退一步说,审美功能是否仅靠直观就能实现呢?笔者认为不能。一些文学作品,比如高中课本中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像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对这些作品基本意思的把握——不论学生、教师——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能奢望直观之下便读出哲学、读出诗意。若是涉及哲学,那更少不了分析,不用分析而得到的其实是一种与哲学相关的心理体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就一定会损害审美吗?答案也同样是否定的。也以现代派作品为例:不同的语言结构是不同世界观的显现 ,这就意味着,理解现代派作品怪诞离奇的语言、故事情节及文章结构,一定要追溯到作者的思想与世界观才可以。由此可见,分析的作用非常关键,审美是建立在分析之上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诗意化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师生之间审美体验的不同。审美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语文学习》2003年第3期刊登的李海林、任玲的讨论中,任玲老师就提到教师“和学生的体验收获是不可能一样的”,“有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感悟能力、性格气质、年龄层次等”的差异。要是老师将自己所感受的诗意硬灌给学生,那诗意到底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诗意不像分析,讲讲学生就能懂,学生要是没体验,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枉然。且不论师生同“情”之难,年龄小、经历少、阅读窄的学生来理解教师的难度,即便同是成年人,审美感受交流都并非易事。比如卡夫卡的小说,同是小说家的米兰·昆德拉认为是对上帝的离弃,而刘小枫却认为卡夫卡在接近上帝。莎士比亚被看作西方文学史上的明珠,然而托尔斯泰却嘲笑他只是不入流的作者。审美感受的差异何止万里。而且,交流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学生当中,这就更增加了诗意化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

其次,前面提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单是审美,诗意化必然造成语文功能的“缩水”。反观过去的教学,我们要反对的不是分析,而是将僵化的分析理论当作权威的做法。诗意化是把诗意抬上神龛,取而代之。用意是好的,但是分析也不是从来就僵化的,神龛是僵化的原因。独尊一“意”,把有违于诗意的实践统统判为错误,久而久之,诗意也会僵化。甚至,不需要“久而久之”这么长的时间。

优秀文本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只取其中一种,否定其他,这是理论的不民主。教师应该积极让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运用多重眼光发现文本中的奥秘,实现各种阐释之间的对话。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美学价值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唯一理由,但决不能以此推断语文教学的最高价值也是审美。这好比不能将物理教学的最高要求设为理解相对论。教学不需要、也不能和教学内容同步,反面的例子有西方五、六十年代实行的课程改革,那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教材体现科学最新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忽视教学本身的规律,结果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美国政府便宣布改革失败。

诗意化的提法似乎是以内在的情感涌动来代替理性分析的浪漫主义做法。我认为,诗意化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别样的参考,但若将之作为教学的指导,怕是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减退。语文应该怎样教,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面临的问题。理论也好,实践也好,最要紧的我想还是要实在,是现实主义的思考和实践。

失意的诗句 篇9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6、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1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1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19、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2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22、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23、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24、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额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2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6、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27、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28、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29、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哭。30、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1、莫道佳人总是痴,惺惺怜俐没便宜。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32、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33、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4、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35、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绢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5、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3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3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8、千年调,一旦空,唯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3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0、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篇二:浅析孟郊的失意诗 浅析孟郊的失意诗

梁雅妍 ap0501420 内容提要:从孟郊的《夜感自遣》、《长安羁旅行》、《感兴》、《赠李观》这几首失意诗中,浅谈其失意诗的风格特征、意象的奇特、两个世界的不和谐等,着重笔墨于诗中让读者震惊的字词的分析。

关键词:浅析 孟郊 失意诗 意象 不和谐

正文:

从“郊寒岛瘦”中知道孟郊这一人,可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他的名字,渐渐地,才知道那首著名的《游子吟》是他的诗作之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为诗中浓浓的母子情深,对他的好感倍增。近来,对他的诗作萌发出浓烈的兴趣,在看了很多资料之后,才明白对他的认识竟是这么的浅薄。

他的一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受尽了苦难生活的磨难。科举失意、仕进无门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旋律,但他的杰出作品也由此而生。

尽管孟郊有着强烈的复古情绪,但他还是在强烈个性化的诗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在《古意》等诗中,他的复古情绪对伦理道德的重视还十分明显,不过,孟郊很快从生涩、直白的说教诗转向抒情诗。运用他独特的字词和奇特的意象,造就出一种新的抒情诗,孟诗中的强烈情感不再是对大历诗风的追随,他的诗歌是其痛苦和愤闷情绪的发泄。

孟郊的诗歌中总是存在两个对立的世界,京城的世俗世界和隐逸风景的对立,诗人心灵和肉体的对立,愿望和行为的对立。《赠李观》中,他自己的失败和朋友的成功对立;《感兴》中,孟郊与自然的疏离、情感的孤独,和朋友的欢聚与自然的合一相对,这些是一种无法调和的冲突。下边以他几首诗歌为例。

下边这首诗歌将道德说教、精湛的技巧和谨严的控制,演变为一种迥然不同的东西。夜感自遣

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这首诗歌的情绪逐渐紧张,一直到最后一句“碧江思旧游”才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我们看到诗人彻夜学习,一直到天明还没有停歇,他诗歌中的痛苦如此强烈以致感染了“神鬼”,这痛苦来自于内心世界的分裂,是由于“心与身为雠”。诗歌第四句违背了诗的一般准则,使诗歌更加奇特,连词“与”用来表示区别和对立。诗歌中的“死辱”指自杀,是不孝的大罪。“死辱”指的是肉体上的短暂痛苦,“长年羞”指的是伴随诗人一生的心灵的煎熬。桂树的比喻揭示了作者痛苦的原因也概括了痛苦的后果。最后孟郊通过对“游碧江”幸福往事的怀念从强烈的痛苦中得到释放。

下边这首诗把建功立业的雄心和科举失败的世俗世界与作者渴望归回的田园风光相对照。长安羁旅行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应该做的事情——梳理头发——他做得很少:十天梳一次;他不该做的事情——饮酒——他做的很多:三旬中九次。这些数字表明了诗人的不平衡状态,他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不是一对一,而是十对一,九对三。对于万物来说春天是“及时”的,孟郊却感到自己与这种环境格格不入。

在孟郊的诗歌中,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内心世界把外部世界转化成一面反射自己的镜子。精神上的孤独转化为肉体的寂寞;表示行为的数字的不平衡转变为诗人和季节之间的精神的不协调,竟得长安成了一个“君子”不能归属的“喧竞场”。感兴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诗歌的前两联把自然的坚韧和人类情感的脆弱相对照,诗人再一次认识到他与自然的不和谐。“连理枝”的意象表明他先前曾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现在失去了与自然的合一,在诗歌的最后一联,作者用抽象的意象表现了恢复天人合一的愿望:“万物根一气”。

第六句和第八句中断弦的意象表现出孟郊比喻的复杂性。断弦就像是从连理枝分离出来的一个具体意象,一根树枝就像一根断弦,曾经与其他的同类联合并得到支持,曾经和谐地演奏,现在却无力而孤独。树枝需要其他枝条的扶持,琴弦也需要其它琴弦的配合才能奏出和谐的旋律。断弦声作为描绘诗人幻灭和痛苦的意象既贴切又传神。在下一首诗里,孟郊毫不掩饰地把李观当成了他嫉妒的对象。赠李观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原君语高风,为余开苍旻。

和大多数抒写失意的诗歌一样,与情感、风格的极端相匹配,这首诗的主题存在着两个对立的世界。希望破灭的“我”和成功的“你”相对立。前两联的反问是一种痛苦的嘲讽。第一句都假定一种和谐的联合,但在第二句中却残酷地迫害这种和谐。灯火影离本是正常现象,但是在这里,影是身的“皮肤”,失去影子,血肉关系就会被破坏。

责备的语气,痛苦的自嘲,意象的病态和丑陋、强烈的情感,这些都违反了唐代诗歌庄重典雅的风格,给传统诗歌以有力的冲击。通过直抒胸臆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孟郊打破了诗人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不能逐一分析,不过我相信这几首诗已经能够将孟郊失意诗的情感、意境、和意象的奇特表达出来。不能说孟郊是众多诗人中最特别的一个,其实,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失意也不是他的专利,只是我选择了他的失意诗进行分析而已。尽管他当时处于失意,很潦倒,可“失意”带领他创造出这么些优秀的诗作,他的“失意”也算为诗坛作出一点贡献。说实在的,很佩服他用词上的精巧与奇丽,往往的一“词”见血,让人自叹不如。

当然,很多东西,不能言传,只能神会;很多东西,不能说自己已经完全领会,只能浅谈自己的观点,浅析,浅析,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施蛰存《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篇三:哲理句子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无事澄然有事断然 哲理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虚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唯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唯其相似,才产生悠闲。

当你珍惜过去,满意现在,乐观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明白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明朝学者崔铣有“六然训”: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有“世事六然”赠言: 凡事由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其中“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与“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意思相同。老子语:“淡兮其若海”意思是志得意满时应平淡如海,不可骄傲侮慢,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世人人生多有曲折,都会有得意之时,得意之时不可望乎所以,按老子说的去做不会错。往往今天你冠军的领奖台站着,明天你可能会变成失败者。唐代诗人孟郊在他的七绝《登科后》有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字面上看,好象是在得意之时仍扬马奋蹄不辞劳苦继续努力,其实这是曲解。后面还有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是其真意。这是其四十六岁中进士后的得意忘形之作,但终究没有摆脱穷愁潦倒,也未能免于饥寒冻饿,而最终死于贫病中。得意之时淡然,意在你不要太看中自己一时的胜利,躺在成绩上面睡觉,而不思进取。用真诚经营情感,用执着追求事业,用微笑面对磨难,用宽容善待人间,便会无忧无虑,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失意之时坦然,意在失意逆事之时,不可自暴自弃,自我作践,更不可自我绝望,而要与之坦然。要想到还有许多不如自己的人,则怨愤自然消除。坦坦荡荡心境平如水,少了得失之烦心,多了自乐之恬愉。但失意之时也不应不思进取,而给自己增加面对失意的机遇,应在坦然面对失意时思奋起。

我很喜欢 “得意之时淡然和失意之时坦然” 这两句赠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得意和失意这种经历。得意之时不可忘形,不可孤傲,否则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就是说要处之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自若,不要很注重眼前的一时一事,要目光远大,要看到光明就在前面,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说要处之坦然。当你向往大江大海的惊涛巨浪时,不会为沟河湖潭小小的波纹涟漪而忘形。当你说了“这不算什么”后,你的心就会象水一样的平静。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处超然: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地,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在昼闲人寂时,听鸟语悠扬,不觉耳根清净,于夜静天高日,看一片云光舒卷,顿另眼界俱空。处人蔼然:与人相处,平易近之,诚恳谦和,使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亦那逆语;有圣贤者之宏量,无庸民懦夫之狭胸。有事斩然:遇有事务,既深思熟虑,又须斩钉截铁,明白果 断。无事澄然:无事可干时,可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雅心情,无尘世纷杂之忧挂牵念。如此神情自旷,意念常进入豁人性灵之妙境,可谓有贤达的胸襟。得意淡然: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志得意满应淡如海,骄傲侮慢尤不可,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不像“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而要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失意泰然:人生一世,往往失多得少。失意逆事之时,切忌自暴自弃,自我作践,自我绝望,而要自若泰然。常思不如我之人,则怨尤自消。心境通明,坦坦荡荡,无得失之烦心,有自乐之恬愉,何其泰然也。

无事澄然

上一篇: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下一篇:公安机关便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