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2024-09-29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共10篇)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罗春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7期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思索人生意义,不断提高智商与情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智商 情商 人生意义 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20-01

一、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绝大多数从小在比较优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长大。相对于父辈和祖辈,他们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挫折。从小到大,自我的各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他们已经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同样,十二年的初中等教育,他们也习惯了卷面考试,习惯了一切按照任课老师的安排进行。考入大学后,他们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学习。对他们而言,出入大学的一切是自由的、新鲜的、兴奋的,而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大学里的他们又是那么茫然、困惑、孤独,甚至抑郁、彷徨、堕落。许多学生逃课、考试挂科、打游戏、谈恋爱、沉迷于电脑和网络。从事多年辅导员工作的我,曾问过我的多位学生:“你最喜欢什么?”“你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你向往什么生活?”“你自己擅长什么?爱好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应该在大学里怎样度过?” 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我也不知道。”“不清楚。”“说不好”。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多数不了解自己,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方向。

诚然,在大学,认真学好各门功课,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如何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更是重要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

二、提高智商与情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成功的人生必须以较高的智商和情商为基础。在智商方面,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某一门知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的生产、生活,了解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文化,进而积累广博知识,掌握精湛技能,毕业时找到自己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岗位和自己未来能够从事一生的事业。

在情商方面,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安排利用时间、认识自我、学会与老师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年华也只有短短几年。青春是宝贵而短暂的,龙源期刊网 http://.cn

所以好好珍惜青春时光尤为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采取各种方式,如读书、讲座、谈心,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他们就不会虚度光阴,沉迷网络,放纵自己,懒散生活。认识自我,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看清自己,才能培养自己,提高自己,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前面提到的问题应该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作出回答。一旦学生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他就不会茫然,反而会树立目标,为理想而努力。学会与师生、他人友好相处与合作更是大学生情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的成功会离开他人的帮助与协作;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快乐会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团结协作、真诚待人、助人为乐,才会让更多的人靠近你,帮助你,助你成功。只有让大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就不会自我封闭,不会计较小得小失,因此能减少矛盾、增进友谊、团结互助,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当今,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天子骄子”已经不再是当代大学生值得骄傲的称谓。他们只是具备了高学历高素质、将来也要走向社会求职的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教育当代大学生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能还有优越感,而必须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如今严峻的就业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思考就业和职业发展不单单是大四即将毕业时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是从大一起就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很好的规划。每一名大学生都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四、结语

常听有些学生说:“老师,我不想上课,不爱学习,生活没意思。”那是他们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还没有反思自我;那是他们在流逝的时光中还没有努力,没有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那是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很好的规划。能考入大学的学生,他们是聪明的、优秀的。但是,在大学里只有重视引导学生思索人生意义,认清自我,树立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最终使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社会,充实自我,幸福生活。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篇2

一、倒逼“教材变革与课堂转型”的路径嬗变

近几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生规划问题, 人生规划课也在许多学校进入课堂。但在当前,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纯以升学为目标的学业学习仍然大行其道, 学业与职业相脱节现象严重, 教育以书本学习为根本, 即使开设人生职业规划课也只是个点缀而已, 没有很好地将学生的实际与未来的发展融合在学业学习与计划当中。

(一) 教材内容没有走出学科知识为本的窠臼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应该说, 当前高中学生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已在从知识本身向生活本身转变, 但实质上仍然存在以知识为本的现象:理论知识堆积, 现实案例匮乏, 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 重知识本位轻生活体验;同时, 教材中还缺乏相关的职业知识储备, 没有做到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职业需求有机结合;另外, 必修与选修课程缺乏整合度, 再加上选修教材本身参差不齐, 缺乏科学性, 而选修课程的效果又不能立竿见影, 致使教师对其重视不够, 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 教学形式没有走出教师为本的桎梏

我们的教育一直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教师为什么又回到了以自我为本的老路, 教学方式反复无常, 原因之一便是传统教法一旦形成就很难寻求改变, 习惯成就了教学方式,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在考评方式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因此, 很多教师难逃“过程再完美也敌不过完美结果”的诱惑, 致使教学形式单一, 以我为本而无视学生未来的发展。

教材最终应为生产与生活服务, 按照学生的人生规划与社会的客观要求, 教材内容与课堂形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因此, 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在教材中融入职业知识, 专门设立有关职业规划的综合探究课, 或在练习与实践中加入职业模拟活动等实践内容很有必要。在教学形式上, 也应从职业归宿的角度挖掘教学点, 以职业为取向, 以能力为目标, 将课堂与人生规划紧密结合,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让课堂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实践阵地, 成为学生唱主角的人生舞台。同时, 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开发开设选修课, 不断提升选修课质量, 让学生学有所选、学有所值, 为学生的职业走向打好坚实基础。

二、呼唤“发掘潜能与尊重人本”的理性回归

2014年9月, 我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 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并“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从实际出发, 对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业与职业取向等方面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以其特长兴趣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真正促进学生的适切发展, 最终实现学生的人生追求与幸福成长的终极价值, 可以说, 这是人本理性的回归。但当前, 学校还存在诸多非人本化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 “被理科”现象严重

在学生学业选择上, 很多学校的老师仍然坚持原有的发展观, 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而是片面地强调理科,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习理科, 重理轻文, 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 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 更没有从学生的人生规划高度、未来发展要求、职业取向等角度综合考虑。现行高考改革方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 “被理科”现象有一定程度好转, 但由于受学科教师的影响, “被理科”现象依然还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二) “被学业”现象突出

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与重点率, 唯分论英雄, 视“学业”为高中学生生活的一切, 学生所有的活动都要为“学业”让路,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自扫门前雪”, “学霸”观盛行, 未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 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眼前利益,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长, 使学生的发展与职业要求相脱节。

(三) “被专业”现象明显

高中三年, 很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能干什么, 漫无目的地学习, 等到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 才考虑自己未来的走向。有很多学生盲目地选择专业, 有些专业甚至是自己不喜欢的, 但为了考上这所大学, 也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学生“被专业”现象明显, 等到大学读完, “被职业”问题也就理所当然了。

高中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 是学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期, 也是兴趣爱好培养的激发期。“盲目地把不同智能的学生都集中到一条‘逻辑’的跑道上进行比赛, 必然导致大量孩子被裹挟, ‘被理科’。从而使大量的孩子越学越丧失自尊、自信, 越学越厌学。”[1]无论是“被理科”, 还是“被学业”“被专业”, 说到底都是忽视学生人本, 缺乏规划意识, 盲目促进发展。高中生人生规划应着眼于学生及其未来的发展。因此, 高中学校理应树立人本意识与规划意识, 依据学生的实际, 尊重学生的选择, 站在学生的角度, 帮助他们激发兴趣, 培养专业潜能, 确立人生目标, 使他们“车到山前必有路”, 实现个人潜能的发展与人生最大的出彩, 为未来终极幸福奠基。

三、满足“面向未来、实现创造”的职业需求

孔子曾道:“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志于道”旨在人生追求, “据于德”重在德行修养, “依于仁”绝不背离人生正途, “游于艺”悠游自在, 涵泳六艺之中。孔子的这四句话揭示出职业生涯就是以终为始的人性之旅。[2]“人尽其能, 物尽其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我们也看到, 当前的高中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比较短视的, 以单纯的学业为本, 以成绩为目标, 没有走出培养学生的传统模式, 未能从社会创造的角度规划未来, 缺乏对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也未能为学生的创造实践提供应有的方便。

知是为了行, 说到底是为了未来社会的创造。当前知与行还缺乏统一度, 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职业规划意识的缺失, 没有将学生的学业与职业需求有机结合。任何人迟早都要踏入社会, 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创造与发展, 是高中学生人生规划的“应有之义”,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亦应成为高中学校教育的“应有之责”。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造型的社会, 相应地, 高中生人生规划也应最终以追求社会效能最大化、实现个人创造为目标追求, 这必然要求我们调整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 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学校的目的在使学生得知各种实务和实业的实在情形, 对将来选择终身职业有适当的标准, 不致有误。”[3]实务实业是学生职业选择的最终走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指出, 学校应“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从人生规划的高度注重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未来社会创造效能最大化的目标。

四、促进“国家、社会与学校多边联动”的系统培育

在没有人生规划的时代, 要求学生适应学校, 而在当今, 需要学校适应学生。正视高中生人生规划, 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提供符合学生人生规划的适切教育, 让学生极早地认识、规划自我。同时, 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性, 除了需要高中学校培养机制转型外, 还需要国家、社会与高校多边联动, 系统培育。

从学校教育来看, 高校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最后一站, 它的一头连着社会, 一头连着高中教育。因此, 高校人才的培养既要兼顾社会需求, 又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规划, 只有将两者有机统一才可能实现有效培育。2014年10月中旬, 教育部发布了近两年高校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电子商务、动画、表演、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市场营销等15个专业榜上有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动画、播音主持、市场营销等近几年被追捧的专业也含在其中, 大学本科热门专业面临就业难困境。高校的专业如何设置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这不仅考验着高校办学的应变能力, 同时, 从宏观上动态消除以上不良现状, 政府不能置身事外。

社会是检验人才培育效果的试金石。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有赖于国家、社会与学校的联动优化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到, 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 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大熔炉的检验, 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与信息服务, 更需要学校培育的灵动转变, 只有多方联动互通才能实现人才培育的优化目标。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储备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让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特别是对职业取向的适切认识, 这不仅关系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更关系着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重视高中生的人生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衍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立群.莫让孩子“被理科”[J].人民教育, 2014 (19) :44.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154.

思索人生探寻意义 篇3

本人视野有限,所读过的关于本文解读的文章也不多,仅罗列以下几种说法:

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认为,“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炽热追求,这旋转升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与“江南的雪”相比较,鲁迅先生显然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朔方雪,是雪的精魂,“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复旦大学教授吴中杰认为,“作者的诸种描写,其意不在褒贬,而是借雪的各种景象,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怀而已。”范金豹先生认为《雪》这篇散文诗是作者“有感于当时严酷、混乱、黑暗的现实”,一是“来唤醒‘很平安的青年,激发‘身外的青年们飞扬的青春,致力于打破‘空虚的黑暗和‘绝望的现实”。二是来“勉励自己,虽然自己的‘青春早已消逝,虽然‘迟暮,但是还要‘肉薄这空虚的暗夜”。徐社东先生认为散文诗《雪》是一曲歌颂孤独的歌。“鲁迅先生通过对比,讴歌、赞美了北方的雪,他赞美了一个外表冷酷、孤独,但内里昂奋、坚硬、刚强、灿烂乃至于绚烂的事物”。……

众说纷纭,令我们这些晚生感到“为难”。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似乎又都表述不够“具体”,似乎都不够贴合学生的认知层面。鲁迅先生在文中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是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回避且必须要去深入探讨的话题。基于此,笔者作如下浅析。

文章的开篇即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结尾又写道:“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文题为“雪”,但“雨”才是文章的“着眼点”。现在就让我们顺着这一“着眼点”一探究竟。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从字面上看,这话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学多识的人们都觉得它是单调而无趣的,暖国的雨自己也该认为不幸,不是吗?

从中,我们应不难体会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博识的人们”之所以“觉得他单调”“不幸”无非是:“暖国的雨”穷其一生从未“冷”过、“硬”过、“灿”过,没有变过“雪花”。通俗一点来说:一生平平淡淡,毫无波澜,庸庸碌碌,循规蹈矩……

②在“博识的人们”看来,“雨”就应该变过“冷”的、“硬”的、“灿”的“雪花”,这才应该是“雨”的追求,生存的意义。

③在作者看来“暖国的雨”也是“单调”而“不幸”的,只不过表达得相当委婉——“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用了一个“否耶”,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又使表达不至于“绝对”:因为“幸”与“不幸”,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或者在“暖国的雨”看来自己的人生也像“博识的人们”,像作者认为的那样是有点单调,有点不幸;抑或许认为自己的人生还算幸运(没有波折起伏,没有大起大落,平平凡凡等)。

④更重要的是,作者已在此句中表达了鲜明的态度——是“雨”就应该变作“雪”,变作“冰冷”、“坚硬”、“灿烂”的“雪”,这才是“雨”之“幸”。

由“暖国的雨”作者接着写到江南的雪,“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于是作者精妙地摹画着“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

①于季节——“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意思是说虽还处在一个寒冷的冬季,而“江南的雪”似乎让人们感受到“青春的信息”,感受到“春天般的盎然生意”。

②于质地——“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也就是说江南的雪给人的感受应该是“温情的、柔嫩的、白皙的、滋润的”,这种“美艳”是“健壮(康)的”,而非“病态的”“苍白的”。

③于景物——“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冷绿的杂草”等色彩明丽的景物更彰显了“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以至于让作者“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④于人们——“江南的雪”美得让“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以自身的洁白,明艳,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给冬日中的孩子们带去了欢乐与趣味。

作者在摹画中的确吐露出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如果我们把“江南的雪”和“暖国的雨”相比,能有何发现呢?

很显然:如果说“暖国的雨”的“人生”是“单调无趣”的,那么“江南的雪”的“人生”无疑是“滋润美艳”的;如果说“暖国的雨”的“人生”是“不幸”的,那么“江南的雪”的“人生”无疑是“幸运”的(虽然没有变成 “坚硬的”的雪花,但至少变成了“冰冷的”“灿烂的”雪花);如果说作者对“暖国的雨”的“人生”是否定的,那么作者对“江南的雪”的“人生”无疑是“肯定”的。

但作者接着写道:“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联系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似乎又是“不幸”的——不幸在“青春”的易逝,不幸在“滋润美艳”得不能长久。我们更不难发现,作者在此又倾吐出对“江南的雪”的惋惜与遗憾之情。不知怎地,读“江南的雪”时,笔者总会联想到一个词——“昙花一现”——尽管“美”却不能长久,但一生至少辉煌过、灿烂过。会想到“天空中虽没有留下我的足迹,但我已经飞过。”如果将其与“暖国的雨”相比照,我们似乎还可以产生这样的联想:任何一种人生或许都有其幸运的一面,也都有不幸的一面。作为“我们”(人们)应该选择哪一种“人生存在”的形式呢?是“暖国的雨”还是“江南的雪”?

第四自然段,作者“突兀”“奇崛”地运用了“但是”一词,省略了“虽然”一词,使得文势陡转,境界大变,在语意表达上,可以说作者更想突出表现的是“朔方的雪”。那么“朔方的雪”又有着怎样的“特质”呢?

“……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

“如粉”写出了色泽的“洁白美艳”;“如沙”写出了质地的“冰冷坚硬”;“决不粘连”写出了个性的“独立孤傲”;“朔方的雪”显然不能像“江南的雪”那样“撒”在开着纷纷的花朵、充满温情的原野上,“撒”在“冷绿的杂草”上,只“撒”在“屋”“地”“枯草”等寻常的不起眼的地方,或许我们在对比中会感受到“朔方的雪”的“恶劣”处境。“永远”一词无疑起到了突出强化的作用,强化了“朔方的雪”的“美”“硬”“孤”以及处境的“劣”。

但是,“朔方的雪”——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朔方的雪”的“激情、斗志与力量”,面对“消逝”着他的“晴天”“日光”,仍然顽强地不屈地奋力地抗争,绽放着自己的“灿烂”与“火焰”。也可能正基于此,作者深情地写道:“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作者笔下的“朔方的雪”是“孤独”(孤傲独立)的,是由“雨”实现生命的升华而形成的,最终又在顽强奋力的抗争下以“消逝”的代价“绽放”着“灿烂”,拥有了“精美的魂魄”。相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似乎是“不幸”的,但是在情感态度上,作者无疑倾注着对“朔方的雪”的“向上”“顽强”“不屈”“奋斗”等精神特质的肯定与无限赞美之意。诚然,我们也并不排除鲁迅先生在对“朔方的雪”的描写之中所投射的人格追求与反抗冷酷现实的斗争品格。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朔方的雪”也是“幸运”的,因为“朔方的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基于前面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认知,笔者觉得鲁迅先生在《雪》这篇文本中,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对“意义”的探寻。传达了鲁迅先生对人生及其意义的哲学思考:任何一种人生的“幸”与“不幸”都不是绝对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实现生命的升华,哪怕面对恶劣残酷的现实,都不失向上的、奋进的、不屈的抗争精神,拥有“精美的魂魄”,哪怕以牺牲为代价,也要绽放出生命的“坚硬”与“灿烂”。

参考文献:

[1]范金豹.探求生命的释放方式——鲁迅《雪》细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0,(2).

浅谈人生价值与意义 篇4

人生价值差异实例:

1:烤肉,秋阳,秀水,这是个美好的周末。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

这40多名同学都是大一新生,来自广电本科5091班和广电本科5092班。他们在江堤旁一边野炊,一边享受秋日美景。在江边游玩的,除了他们,还有长江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当地居民。

下午2时10分左右,一阵呼救声传来。两个少年从距沙滩约3米的江中小沙丘上失足落水。由于沙丘处于河湾处,两名落水少年被江流冲得直打转,不断起伏,渐渐漂向江中。

救人要紧,大家向两名少年落水处跑去。李佳隆、徐彬程、张荣波、方招、龚想涛等人先后跳入水中。与此同时,听到呼救声的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19岁的陈及时从河湾下游方向数十米处跃入江中,逆水游向落水少年。

情急之下大家来不及脱掉衣物。李佳隆和徐彬程接力将其中的一名落水少年救上附近的一艘渔船。

沙丘附近的江底地形特殊:距沙丘数米处的江底有一道深达6米的陡坎。下水救人的同学多数没有江中游泳的经历,经过陡坎后,多名同学被江流冲得打转,处境危险。方招和张荣波等人因体力透支而发出呼救,张荣波成功获救,方招则从江面消失。而从河湾对面游过来的陈及时,由于遇到了江面上的漩涡,一下子被卷到水下。

当几名大学生跳入江中救人时,江边其余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接应被救上来的人,并准备去拉水中的另一名少年。陈及时、方招、徐彬程、张荣波、李佳隆等同学相继向距离岸边较远的那名少年游去,几经努力将这名男孩救起。龚想涛同学克服江水回流的巨大阻力,奋力将离岸较近的那名少年推向岸边,人链最前端的何东旭同学伸手从龚想涛手上将少年拉过来并推上江岸。此时,江水的回力造成人链站立的沙滩崩塌,人链突然“断裂”,站在前端的何东旭等同学滑入了回水深处。

岸上的同学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和水中的同学展开生死自救。离事发地100米开外的冬泳爱好者鲁德忠、韩德元、杨天林3名同志听到呼救声后迅速赶来。3名冬泳队员凭着良好的水性,先后救起6名落水大学生。

方招、陈及时、何东旭3名同学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2:10月16日晚9:40左右,一辆飞奔而来的黑色轿车在行至河北大学新校区坤舆湖

边超市时将两名女同学撞倒,当时车速约80~100迈,其中一名女生被撞飞十米开外,另一名女生则从车轮下碾过,车窗玻璃已被撞的粉碎。撞人后,肇事者径直开向馨雅楼接“女朋友”。接完人后,此车仍旧从倒在路旁的女同学身边开过,竟然毫不减速。在该车将要开出校门时,被河大武协同学追赶并被被保安拦截,而此人理直气壮地对保安说:“我爸是李刚。(其”实他下来第一句话是“怎么把我的车刮成这样”接下来就是最强音还有“有种你们就告我去啊”)

当晚很多下课、下自习的同学都目睹了此事。生活区南门口大门紧闭,救护车已将两名女生接走,生命是否有危险暂无确切消息。(最新消息,其中一位可爱的小妹妹已经因抢救无效死亡)

人生,即人的一生,它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从我们来,到我们去,不离不

弃。一个人,他的一生,可能百年,也可能只有短短数十载。若探究一个人存在与否,即要看他的人生价值何在,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这里,破陈出新,我想就此,从①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②为什么要实

现及③人生价值和意义为何,来谈谈我的看法。(how—why—what)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让他的人生燃烧出光彩,战争,病痛,并没有打倒他绽放人生的决心,而是更增添了他的勇气,战胜一切的勇气,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横空出世,昭示给世人:“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或许短暂,但是他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他短暂的人生并不是一张毫无意义的白纸,而是写满了他战胜病痛,战胜自己,坚强面对人生的故事。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想令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他的制约条件,而关键在于他如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是自己最大化的从这个世界吸取营养,并产出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承受病痛的人,更加珍视他们的人生。众所周知,海伦·凯特从记事起就身处在一个黑色而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孤独、无助、彷徨,这就是她最初的人生,前进的风帆不知该驶向何方。但是,不甘平凡的海伦,她没有让她的人生变成一次毫无价值的旅程。她选择了前进的方向,用她的手,用她的心来感受这个世界,接受它的洗礼。她没有让自己一辈子都躲在没有光与声的角落里,她走出来了,她用她88个春秋完美地诠释了生命价值所在:

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谈到:“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因为病痛,她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忧患意识,这很重要,可以说,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块基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正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常常将事情推到明日去做,日复一日,结果一事无成。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上帝就要带走我们,结果会怎样?今天的事情还能推到明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并没有将他们的人生价值最大化。所以说,我们必须明确,人生是一段有终点的旅途,如果我们希望抵达终点时,可以无憾,那么就必须尽自己最大可能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谈到此,我想我已经表达了我对“如何是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即在一个人不可预期的人生里,如果他想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那么他必须明确,时不我待,每一天都需要他奋斗,要尽己可能的获取知识,然后将其应用于这个世界,使得世界因他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有人一定会问,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做什么呢?每天衣食无忧,能吃能睡,好不惬意。诚然,这样的生活看似舒服,但是这和地球上其他生物(譬如说猪)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必有其独到之处,而这即是这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由想到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岁之前,温尼的生活正是出于无所事事,整日玩乐的状态。但是,18岁那年,他的父亲辞世了,那个严厉、令他敬重的父亲离开了。《丘吉尔传》中写道:“温尼手扶在窗框上,看着屋内被家人围着,生命垂危的父亲,他沉默着,泪水隐隐地噙在眼中,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日后的自己,可是,他能够像父亲那样带着荣耀和家人的爱离开吗?他什么也没有,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他要做什么,他能做什么?那一瞬间,温尼似乎长大了,他知道,作为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责任,他需要像父亲那样,为他的人生奋斗,这个家还需要他来撑起„„”

丘吉尔辉煌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应庆幸,我们同他一样,有思想,有能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这些,只有当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只有我们对这个世界产出价值,产生作用时,才能够实现。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需要展示作为人的魅力,正如狗吠鸡鸣来展示它们为狗为鸡,而非其他。

谈到这,聪明的人一定看到我的论述中一个模糊的概念,是的,这就是我的主题:价值和意义。《资本论》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而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

物的影响。简单地将它们二者放到人生的高度联系起来,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那么他就要满足人生的某些需要,即对人生产出价值。

这里,人生价值即产生正负之分,从而人生意义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显然,我们渴望并向往拥有的是正价值,积极的意义。但是,放眼现今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产出正价值,活出积极的意义。

就拿民众最常说的“腐败”来看,这正是负的人生价值,消极的人生意义的客观表现。诚然,贪官在贪赃枉法时满足了他对权利和金钱的需要,但是,这个行为对他人,却产生了不好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这样的行为仅满足自己,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逆时代发展的。人是一种群居生活,我们今天的强大,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如果因为个人因素,破坏了这种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那么,这样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有何以言“正”,它的存在,只能阻碍我们人类进一步向前发展。

反过来讲,正的人生价值,积极的人生意义,可以促进时代的进步,这就与我上述的观点达成了一致。但是,必须强调,这里谈到的价值和意义,未必都要是像牛顿,爱因斯坦,毛泽东那么伟大,毕竟,不是每个人有那样的才华。我们是凡人,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前些天看到三名湖北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溺亡,我们悲痛他们年轻的生命过早的离开的同时,应该看到,这正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很普通,但他们不平凡,他们为着人生奋斗着,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不忘将未来的希望传递下去,“弟弟,哥哥走了,哥哥把希望交托与你们,你们要好好的活着,带上哥哥那份,活出人生的精彩„„”

他们用生命救下了下一代,社会未来的推进者,或许他们没有建立丰功伟业,但他们无悔,他们做到了,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并没有因为他们生命的消亡而失去色彩,他们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自己短暂的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只要我们去做,凭着我们心中要为这个世界有所产出、有所贡献的信念,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天,用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请相信,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你将会了无遗憾地告别这个世界:“我已尽吾之所能,我,不枉为人。”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篇5

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像牛根生那样事业有成,还是只想拥有一个庸碌无为的人生;是像雷峰

那样崇高善良,还是像林彪那样卑鄙邪恶;是想岳飞那样彪炳史册;还是像秦侩那样遗臭万 年......要成就怎样的人生?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价值呢?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实现人生价值?当代的大学生在实现人

生价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重个人利益 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重奢侈 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等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这些

问题尤为重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到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我们要在大学校园中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努力去实现这个人生价值。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呢?我们小组认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应该从以下

五个方面来树立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一、大学生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和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 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造福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 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奉献是人类最无私的行为,这种行为,我们认为是人类最纯洁的、最根本的、最感动人、最 没有任何商业利益的行为。我们崇尚这种高尚的行为,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 品质。在当今充满了利益至上观点的社会,我们不应该一味的索取,我们需要奉献自己的一 些力量,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徐本禹,他作为一名支教的老师,不仅感动了我们,更感 动了中国,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获奖者。

2005年,徐本禹还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在过去的两年里,年仅22岁的他保留研究生学

籍两年,告别母校到贵州最贫困的山区义务支教,在他的影响下,共有36名志愿者赴当地支教 或考察,受捐赠的学生近千人,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走进大山,为孩子 们点燃一盏灯“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 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里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往几十公里外的镇 子......”

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 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高等学校认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的形象。

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 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 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 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 眼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服务中闪光,在成长中添彩,用我们 青春的宣言,共建和谐新社会!

二、树立创业精神。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条件下,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在当 今世界上,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 力。在当今不缺资金,只缺想法的时代。创新对于创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我们实现人 生价值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校要利用学校有利得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 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大学校园里,树立创新意识,增强自身创业的能力,做好创业的理念、计划。只要你的想法正确,敢于行动,那么创业就不会是空想,成功将属于你。你的人生价 值最终会得以实现的。

三、树立以身作则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学习环境,带动周围人的积极性。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心去做。去感 染别人。促进校园整体气氛的活跃,促进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使自己和他人同时发展,一 起共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树立参与社会实践的精神。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最大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就是缺乏经验,社会工作经验。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我们在学校期间,要充分利用我 们的课余时间。多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增加我们的经验,使我们能够多一份竞争力。譬如,在寒暑假时我们可以找一些单位进行实习,不要求有工资什么的,只要可以增加我们的经验 就好,这样就比别人过的更充实,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每个青年学子都应有一个梦,有大的梦,有小的梦;大的 梦是一致的: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站得直,站得稳。

然而,许多现象的发生却让我们感触颇深。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既浪费了金钱 光阴,又荒废了学业;有的同学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考试作弊;有的同学盲目攀比、追求时尚、花钱如流水;有的同学发生矛盾,话不投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大打出手......当 代大学生不应该让这些消极的事占据原本五彩斑斓的生活。我觉得这些现象应该得到重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及活动中去,平时注意培养自身如下几方面的意识:一是民本意识。二是民主法制意识。三是公平正义意识。四是生态意识。五是诚信友爱意识。六是自律清廉意识。

我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篇6

我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我是谁?我不是一粒石子,我不是一阵风,我不是一池清水,也不是一片尘埃。尽管我们的身体由以上那些物质构成,但我肯定不是它们。至少,我能思考,有意识,而它们没有这些功能。世界真奇妙,没有思想的非生命物质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竟然能形成各种各样有思想或者有意识的生命体。我到底是谁?我是我父母的儿子?我是我爷爷奶奶的孙子?我是我祖先的后代?仅此而已?不,这些不能从本质上说明我是谁!因为你、我、他都可以贴上这些标签。

现在回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前面。为什么我们会提出“我是谁”这个问题?无思想的生命和非生命体是没有问这个问题的能力的。尤其是非生命,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知道存在与不存在,有意义或无意义,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思想。它们无法去感受和认知世界,甚至不知道自己。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我”是因为有了思想才提出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我”是因为有了思想才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因为无法认知自己才开始疑惑“我是谁”。

由此,我对“我是谁”的回答是:我就是我的思想,我独特的思考认知方式、价值取向等等。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物质会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上各种化学反应构成种种生命系统,包括人——具有高度智慧的生命?是不是其实物质是有思想的,只是极其微弱和单一——即我要认知这个世界和自己,由此,物质用尽各种方式最终组成了人和各种各样的生命,生命的使命就在于去认知探索世界,并且生存下来,把使命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然后,与之类似,种种生命又组成了各自的社会系统。例如我们人类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就像生命由物质构成一样。是否,社会其实是一种意义上的新的生命呢?由人组成的社会肩负着人类的使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像是“社会”这个“人”的成长过程。

由此,“我”也不是简单的就是“我”了。“我”还是物质和物质的使命的集合,我还是社会这个特殊生命体的一个“细胞”。

只有知道了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才知道我要去做什么。有人这么说,我也没有深刻的弄懂它,姑且顺着这样的思路思考下去吧!有些事情也并非能想清楚的。

因为,“我”是“我”,所以我需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与意义。我需要努力奋斗,树立自己的目标,然后实现它,获得成功。

因为,“我”是物质与物质的使命的集合,所以我自然的要去实现认知探索世界的使命,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在做这件事情,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因为,“我”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要么顺应时代的潮流,向前翻滚,要么就引领社会的发展,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在社会里,应该没有人是孤立的,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去这样做或选择而不管能否做到。

以上都是我想的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或许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另一方面,我也这样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需要一个温暖的家;需要一些真正的伙伴,能够一起坚持为梦想奋斗而无论前途多么黑暗崎岖,能够一起享受追梦过程的快乐;需要一些朋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了解;需要一位能共度一生的伴侣;需要一份归属;需要一份认可„„我想做的就是好好的享受生命的洗礼,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断地成长,当然肯定也有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也会有小小的迷失与踌躇,然后继续的奋斗,如此循环,直到有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便再次踏入新的征程。

由此,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简单来说或许就在于: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篇7

1 当代大学生青年的思想现状分析

当今, “90后”大学生青年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 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的特殊时代, 在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70后”和“80后”的人有着明显不同。他们所面临的感官冲击会越来越纷繁多样, 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乃至语言表达方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的取向上。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部分大学生青年将拜金享乐作为人生信仰。他们愿意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帮助, 但同时更关心自己从中有无实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及现代延续

要对大学生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实现正确引导, 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了解其关于人生价值取向的思想精髓在现代大学生青年中的实际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通过对天人、群己、诚信等关系的规定, 展示了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其间包含的多元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冲突互补, 其主流核心其实就是讲如何做人, 体现了人生价值取向的思想内核。那么如何做人, 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 以及怎样对待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三组基本关系。这三组关系是: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正是通过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

2.1 以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塑造大学生青年的国家责任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以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中华文化为基本内容的爱国主义传统。古代强调的“忠”和“公忠”实际上是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至上性, 强调为社会尽责、为民族尽忠的献身精神。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 忧国忧民, 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 表现了文人的高风亮节。

当代大学生青年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浓郁的报效祖国情感。他们普遍关注的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渴望“中国的深化改革能够成功”。这种价值观的取向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是对大学生青年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2 以传统文化中“修己以安人”的精神, 塑造大学生青年正确的群己观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强调个人“内省”和“慎独”, 注重启发个人道德自觉。子曰:“君子修己以敬”。“修己”即自我的涵养, “敬”是起点, 目标在于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 从而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这给了我们当代大学生青年很好的道德启示, 意在警示当代青年要修身养性、不自卑且尊人, 平衡个人利益和高尚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要求人人有敬畏之心, 互相尊敬、同心同德、协力合作的人际关系。如何“修己”?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给出了丰富的答案:一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这些思想精华蕴含着人之为人的道理, 无不激励着大学生青年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 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3 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 塑造大学生青年正确的诚信观

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中提及的“信”, 就是诚实、信用, 认为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 同时将“信”纳入孔门四教中。许慎所编《说文解字》中说:“诚者信也”、“信者诚也”。二者相通互训, 有诚为本, 信为表;诚为根, 信为叶的关系。“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交往之道, 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来源, 更是立国之基。

当前大学生青年的诚信状况与信用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存着距离。出现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时还助学贷款、毕业求职伪造证书、恶意违约, 甚至在情感生活中出现异性交往动机不纯等等一系列现象。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青年进行诚信教育, 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 求真务实, 对于大学生青年的自主人格的健康形成、培养诚信品格, 提高责任能力和敬业、守则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以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说, 培养大学生青年节约环保的生活理念

关于人对待自然的态度, 中国古代哲学有不同的提法, 《周易·泰卦》提出“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的原则, 主张掌握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天人合一”的观念给当代大学生青年以深刻启示, 人作为万物之灵, 既要顺应自然之道, 与天地万物和谐, 又要加强人性修养, 摒除当时的名利、欲望蒙蔽, 追求自我人格完善和人生价值升华, 最终达到自我内心和谐、人际和谐、天地和谐的至美至善境界。

当代大学生青年虽能从社会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积极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等热门问题, 但常常将环保理念置于个人价值实现之后。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废物、浪费水电、践踏草坪、破坏公物等现象在大学生青年群体中仍然屡见不鲜。可见,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处世之道培养当代大学生青年节约环保的价值观念, 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以上四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价值取向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 构成互相联系的统一的人生价值观。

3 结语

正确对待自己是正确对待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基础, 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完满实现, 又是通过正确处理与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的, 这也就是说, 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是统一的。在现今时代, 大学生青年作为中国宝贵的人才资源, 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责任,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构建当代大学生青年的爱国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诚信观, 以及自觉的环保意识, 进而促进大学生青年成长成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大学生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角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延续。从当代大学生青年的思想现状着手, 以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国家意识、群己观、诚信观、天人关系的人生价值取向为支撑, 使其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领悟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邓启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J].哲学动态, 1994 (02) :36-40.

[4]狄奥.论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现实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01) :29-30.

勇于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篇8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田燕云,今年2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正在进修电大本科法律专业,我竞聘的岗位是个人客户经理。

今天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来参加这次竞聘,感谢局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客户经理是一份富于挑战性的职业,我喜欢挑战,喜欢去面对未知领域,我决心以坚定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去挖掘人生的价值,勇敢地去接受未来营销活动中的每一次挑战。

一、我对个人客户经理岗位的认识

客户经理制是改变银行过去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营销银行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将客户经理以竞聘的形式产生充分体现了局领导对该岗位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无限厚望。作为新加入的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积极挖掘市场,才能不负众望。

二、我的竞聘优势

1、有着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我从事邮政工作11年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我总觉得作为年青人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改革的浪潮迎面而来,想回避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全面奉献自己。个人客户经理对我来说是个新的课题,但我相信我自己的能力。如果我能走上这一岗位,我将认真学习、虚心请教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做一名出色的客户经理。

2、有“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服务窗口,有无限战机,更有无限商机。作为服务窗口的一线人员,要懂得去分析把握这些机遇,而要在这些机遇中游刃有余,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掌握客户最根本、最想实现的需求。我就是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工作,但这一能力是需要一定经验累积的。我会将日常生活中的处理观念很好的用到服务用语上,让他们感受到亲切的微笑和优异的服务,并很好的将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3、注重学习,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前台一线工作,从未间断对各项规章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参 1

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每天晚上,我都要在脑海里把白天的服务工作过一遍“电影”:这件事处理得好不好,换个方式是不是效果会更理想,哪句话说得对不对,换个角度讲是不是更好„„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我多次到其他专业银行、移动、联通以及商店等单位作为用户或顾客,旁观进行“偷师学艺”,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服务技巧,无论接待什么样的客户,基本上都能做到话说得明白、道理讲得清楚,让客户在心理上认同。

三、具体措施 1、尽快适应岗位转换。首先是业务技能的熟练掌握,这是关键,不能够熟悉业务知识,任何的服务和营销将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客户的开发。其次是营销的技能,在客户经理岗位上不单纯是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一种营销。“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关系不仅是业务关系,更是一种人的关系;客户经理的服务要有创意,要走在客户的前面。”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业务的学习和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为客户提供合理化建议。而不能将与客户的合作停留在单一的“饭局公关”上,要真正体现银行对客户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对银企鱼水关系的爱护。善待客户,就是善待自己;提升客户价值,就是提升自我价值。

2、积极主动营销、挖掘客户源。不但用力去做工作,而且用心去做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既热情洋溢,又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社会上、客户中树立良好的“邮政人”形象。靠诚信守诺留住客户,靠特色服务赢得客户,靠良好形象和优质服务拓展客户。

3、加强客户关系的维护。客户分类管理是客户经理从事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按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当今金融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联络,与客户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营销工作旺盛的生命力。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参加这次竞聘不管成功与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以崭新的面貌,奋发的精神,高昂的斗志,为邮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篇9

——浅谈人生价值与意义

人生,即人的一生,它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从我们来,到我们去,不离不弃。一个人,他的一生,可能百年,也可能只有短短数十载。若探究一个人存在与否,即要看他的人生价值何在,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这里,破陈出新,我想就此,从①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②为什么要实现及③人生价值和意义为何,来谈谈我的看法。(how←why←what)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让他的人生燃烧出光彩,战争,病痛,并没有打倒他绽放人生的决心,而是更增添了他的勇气,战胜一切的勇气,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横空出世,昭示给世人:“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或许短暂,但是他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他短暂的人生并不是一张毫无意义的白纸,而是写满了他战胜病痛,战胜自己,坚强面对人生的故事。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想令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他的制约条件,而关键在于他如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是自己最大化的从这个世界吸取营养,并产出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承受病痛的人,更加珍视他们的人生。众所周知,海伦·凯特从记事起就身处在一个黑色而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孤独、无助、彷徨,这就是她最初的人生,前进的风帆不知该驶向何方。但是,不甘平凡的海伦,她没有让她的人生变成一次毫无价值的旅程。她选择了前进的方向,用她的手,用她的心来感受这个世界,接受它的洗礼。她没有让自己一辈子都躲在没有光与声的角落里,她走出来了,她用她88个春秋完美地诠释了生命价值所在:

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谈到:“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因为病痛,她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忧患意识,这很重要,可以说,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块基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正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常常将事情推到明日去做,日复一日,结果一事无成。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上帝就要带走我们,结果会怎样?今天的事情还能推到明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并没有将他们的人生价值最大化。所以说,我们必须明确,人生是一段有终点的旅途,如果我们希望抵达终点时,可以无憾,那么就必须尽自己最大可能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谈到此,我想我已经表达了我对“如何是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即在一个人不可预期的人生里,如果他想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那么他必须明确,时不我待,每一天都需要他奋斗,要尽己可能的获取知识,然后将其应用于这个世界,使得世界因他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有人一定会问,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做什么呢?每天衣食无忧,能吃能睡,好不惬意。诚然,这样的生活看似舒服,但是这和地球上其他生物(譬如说猪)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必有其独到之处,而这即是这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由想到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岁之前,温尼的生活正是出于无所事事,整日玩乐的状态。但是,18岁那年,他的父亲辞世了,那个严厉、令他敬重的父亲离开了。《丘吉尔传》中写道:“温尼手扶在窗框上,看着屋内被家人围着,生命垂危的父亲,他沉默着,泪水隐隐地噙在眼中,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日后的自己,可是,他能够像父亲那样带着荣

耀和家人的爱离开吗?他什么也没有,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他要做什么,他能做什么?那一瞬间,温尼似乎长大了,他知道,作为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责任,他需要像父亲那样,为他的人生奋斗,这个家还需要他来撑起„„”

丘吉尔辉煌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应庆幸,我们同他一样,有思想,有能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这些,只有当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只有我们对这个世界产出价值,产生作用时,才能够实现。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需要展示作为人的魅力,正如狗吠鸡鸣来展示它们为狗为鸡,而非其他。

谈到这,聪明的人一定看到我的论述中一个模糊的概念,是的,这就是我的主题:价值和意义。《资本论》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而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简单地将它们二者放到人生的高度联系起来,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那么他就要满足人生的某些需要,即对人生产出价值。

这里,人生价值即产生正负之分,从而人生意义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显然,我们渴望并向往拥有的是正价值,积极的意义。但是,放眼现今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产出正价值,活出积极的意义。

就拿民众最常说的“腐败”来看,这正是负的人生价值,消极的人生意义的客观表现。诚然,贪官在贪赃枉法时满足了他对权利和金钱的需要,但是,这个行为对他人,却产生了不好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这样的行为仅满足自己,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逆时代发展的。人是一种群居生活,我们今天的强大,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如果因为个人因素,破坏了这种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那么,这样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有何以言“正”,它的存在,只能阻碍我们人类进一步向前发展。

反过来讲,正的人生价值,积极的人生意义,可以促进时代的进步,这就与我上述的观点达成了一致。但是,必须强调,这里谈到的价值和意义,未必都要是像牛顿,爱因斯坦,毛泽东那么伟大,毕竟,不是每个人有那样的才华。我们是凡人,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前些天看到三名湖北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溺亡,我们悲痛他们年轻的生命过早的离开的同时,应该看到,这正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很普通,但他们不平凡,他们为着人生奋斗着,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不忘将未来的希望传递下去,“弟弟,哥哥走了,哥哥把希望交托与你们,你们要好好的活着,带上哥哥那份,活出人生的精彩„„”

他们用生命救下了下一代,社会未来的推进者,或许他们没有建立丰功伟业,但他们无悔,他们做到了,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并没有因为他们生命的消亡而失去色彩,他们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自己短暂的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只要我们去做,凭着我们心中要为这个世界有所产出、有所贡献的信念,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天,用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请相信,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你将会了无遗憾地告别这个世界:“我已尽吾之所能,我,不枉为人。”

以上即是我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看法,使我对我的人生有了一些思考,我明确了脚

思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篇10

一、责任是第一要义

我们青年审计人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始终做一个责任在肩, 用行动撑起基层审计事业的人。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 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信念如光, 责任如山。歌德说过:责任, 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正是这种责任压在我们肩头, 正是我们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 正是这种对审计事业的爱, 才能铸就我们审计事业的辉煌。

古人云“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责任, 是审计干部执审为民的基石。审计人有了责任, 就能秉公执法, 清廉公正;就会勤勉敬业, 勇于负责, 工作就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钢铁般的意志, 就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缺失责任, 就会损害审计形象, 葬送个人前途和命运, 就会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蒙受重大的损失。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对于青年审计人来说, 更是有义务认真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做一个敢于负责, 勇于担当的人, 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不辱时代使命。

二、忠诚是立身之本

忠诚, 是审计人职业精神的灵魂所在。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发挥好“免疫系统”功能, 需要科学审计理念的引领, 而践行科学审计理念,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有一颗忠诚之心。忠者, 赤胆忠心、忠贞不渝。葆有忠诚之心, 才能常怀使命感, 一心一意, 不怕艰险, 自觉践行科学的审计理念, 履行好审计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精神, 把忠诚摆上了重要位置。因为忠诚是审计人的基本操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前提和根本动因, 审计人如果对自己的事业都不能保持忠诚, 又何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古语有云: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也。青年审计人应该秉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坚定理想信念, 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意识, 切实把立党为公、执审为民的要求, 具体地落实到审计工作中,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 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维护法纪, 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彰显审计魅力和感召力。

三、清廉是生命保障

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严格遵守党纪国法, 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物必自腐, 而后虫生”。当干部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

作为青年审计干部, 就应该坚持以廉为重、正派做人、坦荡为人, 从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方面时刻注意自身形象, 保持清正廉洁。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 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 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 从生活上防微杜渐。

在工作中, 要做到坚持原则, 敢于碰硬, 依法审计, 客观公正。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 弘扬严谨细致、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做到说实话, 办实事, 报实情。要坚持依法审计, 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代表政府进行审计监督活动, 有依法行政的权利和依法审计的责任。作为执法人员, 首先要学习好审计法和其他各种行政法规, 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思想, 并在实践中运用好、执行好, 以确保审计执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廉洁性。

四、奉献是精彩成就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奉献美德的民族, 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近有周恩来“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历史强音, 今有孔繁森“老是把自己当珍珠, 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的奉献宣言。一代代民族英雄用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奏响了中华民族的华丽乐章。

奉献是一种爱, 对青年审计人员而言, 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 把审计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终身热爱和完成, 不计轻重, 不计得失, 不计报酬, 勤勉敬业, 恪尽职守, 在工作中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在工作岗位上争先进, 在工作业绩中创优秀;时刻不忘党和政府对审计人员的教诲, 时刻不忘社会对审计人员的期待, 时刻不忘人民对审计人员的关切, 把思想凝聚到干事业上, 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 奋发向上, 全心投入, 无怨无悔, 一心一意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工作实绩赢得党和政府的肯定、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兵团人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着另一个生命, 用自己的青春照亮了另一个人的青春, 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私奉献, 这是怎样的一种可贵品质?兵团人用自己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一言一行, 展现着兵团的精神风貌, 诠释着弥足珍贵的奉献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青春、精神抒写着华美的篇章, 奏响着奉献的颂歌, 他们的壮举给我的心灵以震撼, 给我的精神以洗礼。兵团人流淌的血液是奔腾的, 凝聚的是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他们承载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 洋溢着“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气概, 激荡着“唯愿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豪情, 表达着兵团人的爱国情怀, 诠释着兵团人的生命价值。

摘要:青年审计人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始终做一个责任在肩, 用行动撑起基层审计事业的人。正是这种责任压在我们肩头, 正是我们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 正是这种对审计事业的爱, 才能铸就我们审计事业的辉煌。

上一篇:开口学日语第十六课下一篇:学生代表发言稿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