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2024-06-29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精选12篇)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1

一、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一)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形势下,企业经营困难,实体经济利润降低,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但要面对同业竞争,还要受到新进入者抢夺市场的威胁。企业日常的流动资金也经常出现困难,在产品价格难以有效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首要选择。

(二)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

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为节约交易成本而成立的组织,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企业独立自主进行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实体,其目标是提高利润,要获得利润需要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而企业管理行为本质就是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不但是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也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的之中,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

(三)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支撑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决策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且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经营者制定决策的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其所掌握的信息是否准确有效。成本管理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获取准确有效信息的工具。缺少了成本管理就缺少了企业基本的信息,制定决策时便失去了标准,即使制定出决策也会脱离企业本身的实际,决策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撑。

二、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简析

(一)价值相关分析法

价值相关分析法是一种基本的成本管理方法,产品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所以产品的成本也是在生产产品时产生的,因此要进行成本管理必须产品的工艺流程出发。对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价值相关分析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注意点,不是所有的环节对产品价值起到增加作用,但是增加产品的成本,比如存货,主动性存货本身是基于一种预防目的,而被动挤压性存货则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价值相关分析法也启示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如果某一流程不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则尽量缩减,都则会无形增加产品的成本。

(二)质量成本控制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一方面是控制成本的绝对值,另一方面则是降低成本的相对值。质量成本控制法遵循后一种成本管理理念,通过降低成本的相对值进行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控制法基于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质量高的产品,客户通产愿意为其高昂的价格买单,也就意味着成本管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来实现,只要将产本的成本顺利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企业的成本也就有了对应的承担者,客户能承担成本的主要因素就是产品的质量,因此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零库存与准时生产法

零库存与准时生产成本管理法多用于制造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历程,企业的的存货是不会对产品的价值增值产生作用的,为了降低存货产生的成本,最好的方法是零存货。青岛海尔家电生产采用订单式生产方法,不保留库存,获得了的巨大成功。但是零库存与准时生产方法的成功是建立在产品生产流程完善,各个环节有保证的前提下才会产生作用,否则一旦生产环节的某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四)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生产会消耗作业,作业会消耗企业的资源,从而产生成本,进行成本管理则需要控制作业对资源的消耗。

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降低作业的资源消耗,降低了资源消耗,成本就会随之下降,因此企业需要提高作业效率。二是严格区分价值增值作业和非价值增值作业,有效控制甚至消除非增值作业,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成本管理理念存在认识误区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出发,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加多的产出为目标,可以是既定成本下的产出最大,也可以是既定产出下的成本最小,本身是一种效益的概念,与企业收入绝对数量关系不大,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上仍然存在误区,在经营过程中过多注重数量的增加,争当行业产能领先地位,绝对利润总额虽然增加了很多,但是单位利润缺乏竞争力,用企业的生产效率代替经济效益,与市场化的成本管理脱节,没有完全理解成本管理的理念,某种意义上是脱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的要求。

(二)成本管理范围没有覆盖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流程

产品的生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的,因此实施成本管理也要覆盖整个流程。由于产品成本直接是由生产环节产生的,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成本时将重点放在了生产环节,而忽略了企业的销售、供应环节等环节,导致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销售环节失去了竞争优势,出现技术先进、管理落后的不协调状态,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无法提高。

(三)成本管理制度实施缺乏激励性

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流程,成本管理的实现需要全员参与,部分企业将成本管理权力下放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执行实施,由于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对生产环节技术方面的理解,必然出现措施不合理的情况,财务人员的认识与一线生产人员便会出现偏差,技术人员埋怨财务人员不懂技术,而财务人员则认为技术人员不配合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出现内部管理不协调的情况,无法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四)成本管理方法、技术落后

企业要进行成本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经营管理成本,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制度保证和技术保证,因此实施成本管理时除了要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还要有良好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没有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仅仅要求成本比现有的成本低,没有计划和控制。对于成本管理需要的信息,其搜集整理也缺乏宏观安排,难以反映企业全部的经营状况。

四、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成本管理理念,提高成本管理的战略性

企业应该重新认识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将其看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通过制定良好的机制使其发挥作用。企业应该改变经营的理念思路,不能只追求产品数量和销售总量的增加,经营管理层需要认识到,扎实开展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在行业内真正的优势地位是由其产品成本和技术水平决定的,而不是由销售总量决定的,应该与市场的要求保持一致,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将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生成经营流程

企业应将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中,使成本管理覆盖整个生产经营流程,形成成本的整体优势。一方面要避免将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忽视销售管理环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走向另一个极端,将重心放在生产之后的环节上,对销售方面控制过严,反而会降低产品销量,造成生产方面的成本优势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三)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激励

其一,要健全成本管理的基本制度,使其成为成本管理的制度保证,将企业全员纳入成本管理之中,形成全员成本管理,规避成本管理相互推脱的弊端。其二,要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设定一般指标与特殊指标,员工在相应环节对产品成本、技术含量有贡献的给予物质奖励,通过树立典型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其三,要采用现代化成本管理技术,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机会等及时作出预报,为决策提供服务。

(四)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

企业实施成本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口号上,而是应该落到实处,如果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不适合企业发展实际,应该重新建立新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参考成功企业的经验,派管理人员到成本管理成功的企业学习,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及生产流程选择成本管理方法。

(五)提高成本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成本管理是一个过程,需要进行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监测、信息反馈、成本测算等,这些都需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也可以降低成本管理本身的成本,使成本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地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摘要:企业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提高单位产品的价格与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提高企业利润的直接有效途径,在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位产品价格的提升有限,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选途径便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应转变成本管理理念,提高成本管理的战略性,将成本管理贯穿到整个生成经营流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激励,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此实现高效率的成本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必要性,对策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2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各项公安工作赖以发展的土壤,是公安机关实现其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要求。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对于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保持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方法、对策,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新水平,最终彻底改变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实现整个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切实把基层基础工作置于公安工作的突出位置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财物流动空前加快,刑事犯罪持续增多,尤其是重大犯罪来势迅猛,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形势,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摒弃“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等旧观念,不断更新执法思想,按照各项基层基础工作的目标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将基层基础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各科、所、队领导抓好基础工作的责任,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综合系统的安排,又要有单项工作措施;既要加大硬件投入,又要强化软件建设,加强督察,抓住重点,求真务实,提高基层公安队伍素质,努力为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不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服务现实斗争的实效。

二、做大做强作实派出所,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派出所基础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与否,影响着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要按照***部长指示对派出所等基层所队重点抓好三条:一是选一个好所长,二是建一支好队伍,三是定一套好制度,把派出所做大作强作实。

1、配好所长,提高民警素质。每个派出所所长都要选拔好,既要担任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既精通业务,还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同时,大力提高民警素质,既要为基层民警“减负”,基层民警不能参加非警务活动,也要为民警“造血”,加强对基层民警的政治、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培训,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技管理手段的培训,提高具体操作技能。在全体基层民警中开展以基层基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应知应会”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基层民警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全面推行派出所警务制度改革。当前,要使派出所工作走出困境,摆脱束缚,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对现行的警务制度进行改革,使责任区民警从过去单一的××人口列管、户口登记与调查、人口统计与普查、身份证登记与发放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阵地建设和阵地控制转变,形成以安全防范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重点、以治安管理为基础的(来源:好范文http:///)新机制。

3、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首先对基层基础工作要长计划、短安排,一方面要制订详尽的防范管理工作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攻坚,力求有阶段性突破。其次要重点加强防范和管理,严密阵地控制,这是强化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核心。再次就是要加强领导和配套措施,这是强化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并从制度和措施上予以保证。

4、加强业务指导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个部门、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保卫部门主要是抓情报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基础调查和重点侦控对象、重要阵地控制,保证××××保卫工作向基层派出所延伸;治安、户政、经文保要加大对派出所的指导力度,在人口管理、场所管理、特行管理和其它专门管理,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完善安全防范网络,落实群防群治措施方面取得扎实成果。

三、进一步加强刑侦业务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刑侦工作的质量。

刑侦业务基础工作是刑侦工作的根基,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刑侦工作的质量。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刑侦业务基础工作,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增加刑侦工作的科技含量,力求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果。在刑事技术方面,一是要尽快对现有的刑侦科技设施和人员进行清理、调整,将相对分散的技术力量统一集中起来,组合成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部门,有条件的也可成立技术中队;二是加大刑侦科技建设力度,增添必要设施装备,充实技术力量,使之能够独立从事一般

案件和大部分复杂案件现场的勘验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刑事技术部门的业务水平,切实担负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现场勘查任务,积极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做好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四是要发挥刑侦科技作用。要从刑事技术角度,加强对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研究,运用高新技术及时发现和提取现场痕迹物证,运用痕迹物证鉴定技术,为

证实犯罪、甄别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在刑嫌调控方面,刑侦部门要加强与派出所的密切配合,深入社区对刑嫌人员开展认真调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积极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信息。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要以案件资料、犯罪人员资料、痕迹物证资料以及其它刑事犯罪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管理手段,建立刑事犯罪情报资料信息系统,实现刑事犯罪信息资源共享。当前,要以案件资料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案件信息数据结构,使在其服务破案方面发挥更大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在逃人员、盗抢机动车、枪支犯罪信息系统建设,做到资料搜集全面准确,查询使用方便快捷,破案工作效率提高。

四、改进工作作风,融洽警民关系

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依靠群众力量,服务群众利益。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好群众路线,必须放下架子,摒弃特权思想,不以管人者自居,自觉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在基层基础工作实践中,注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协助公安机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保护奖励机制。在深化服务措施方面,不断提高“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自觉性,真正落实民警下责任区制度,坚持责任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登记考核制度和群众评议制度,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基层基础工作是否落实的重要检验标准。

五、实行政策倾斜,充实一线警力,加大一线投入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和装备滞后的现象,有的还比较突出。“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尤其是派出所警力多则××人,少则××人,每个刑警中队民警也不超××人,再加上装备缺乏,办案经费无保障,很难应付复杂的治安局面。这些问题,既在客观上制约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保证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能够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应精简机关,压缩科室人员,把警力充实到责任区刑侦中队和派出所,一线警力要达到总警力的××%以上。要多方筹措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派出所、刑警中队等一线单位的办案经费、警用装备落实到位,彻底扭转“皇粮”不足“杂粮”补、警用装备落后的局面,确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现实斗争服务。

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的方法和对策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方法;对策

公路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质量问题范围广、工程流程的复杂性强以及施工环节较多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管难度不断增强。要从根本上降低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就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监控,定时定期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严格监督控制,及时发现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减少工程安全隐患。安全质量的监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的必要性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分配不合理

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管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公路工程监管队伍的工作内容分配不合理,就现有的在职工程质量监理人员来说,他们的质量监理业务分配严重不合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具有工程质量监理资格证书的员工数量少,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有的公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需要,这一问题处理难度大,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人员缺乏问题[1]。在质量监理的工作过程中,根据监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程度、监理工作能力等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显得非常必要,对于监理工作经验缺乏、工作时间较短的监理人员尽量给他们安排抽检检测方面的初级工作,而对于工作时间较长、有丰富质量监理经验的工程师来说,他们可以承担审查审批以及公路工程现场巡视的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公路工程原材料的抽检力度,保证材料的质量安全。

(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管程序需加强

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管必须贯穿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之中,施工的各个环节必须确保质量安全,明确相关的责任人。而实际工作中,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却经常出现监理程序上的问题,监理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公路工程质量的分项审批、工程的开工申请、工程建设的工作程序自检、工程交工、工程中间环节的计量工作等。但是在质量监理的工序检查环节会出现抽检材料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监管工作的各个步骤监管不到位[2]。比如公路工程的自检环节,工程自检不严格甚至出现忽略自检环节的现象。公路工程交工环节中,数据核实工作不严谨,有时敷衍了事,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公路工程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公路工程的监管现场巡视环节不严格、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能与工作业务相适应。因此,需要强化质量监管程序,做到科学合理。

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管方法对策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管要加强材料配比的检查力度

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能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在公路工程施工前,工程的承包商会对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材料的配比进行有关审批上报,质量监理人员就必须严格检查材料以及材料配比的科学性。检查施工材料是否与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相吻合。要随时随地的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比如,工程需要的石灰土中的成分配比,石灰的质量要求是否符合合理配比的设计,石灰的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若太多,石灰土的强度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要定期关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存放时间,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时间长,材料的有限期无法得到保障[3]。比如,水泥的存放保质期是三个月,若超过了三个月,那么它的质量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适时掌握工程材料的使用量与存储量,进货量与存货量之间要保持基本平衡,做好材料的进货计划和质量监理工作。除此之外,公路工程中的混合材料配比应加大关注力度,有些工程施工人员在材料配比过程中偷工减料,甚至是乱用配比方案,这些错误操作都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

(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管要完善工程责任制度

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管需要完善监管工作的责任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责任制度来保障质量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方案方面,监理人员需要按照原先合同的规定与实际运行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对比比较,检查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对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若已经超过规定使用年限,那么质量监理人员就必须进行提前记录,不能在质量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继续机械设备的使用。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保养与维修,完善审批工作。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如果没有按照监理工作要求进行工作,就将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4]。其次,公路工程的材料检查审批方面,按照质量监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对原材料的监理工作与混合材料的监理工作进行科学分配,责任明确到各部门或者个人。加大对材料的抽检力度,有效的加强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

(三)通过记录监理指令性文件来强化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指令性文件对质量安全的监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监理人员对质量安全的监管都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自己的监管指令进行相关的保存。并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案进行资料归档,做到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有理有据。这种指令性文件记录归档的监理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是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对公路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5]。若在监理工作中出现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通知、工程指令的变更等,工程的监理人员都要及时准确的汇报给公路工程的承包人,以便工程承包人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控制。

(四)通过充实监管队伍来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在质量监理工作中,检测数据对监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作用。应加大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中试验检测人员的管理力度,抽样检查的材料要对其进行质量与数量上的数据对比。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质量监理工作中关键性环节之一,以数据来进行工作判断是每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都必须要遵守的工作原则。加大对公路工程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的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要提高公路工程监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与诚信素质,在监管工作中,增强其责任心与主人翁意识,对待监管数据要实事求是,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数据的保障,才能确保质量监理人员作出的判断更具合理性,从根本上推动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是整个工程施工监理的重中之重,能够间接的保障公路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造价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理应从工程施工的前期阶段、施工中监督阶段以及施工后期阶段的各个环节综合监理,运用科学合理的监理方法保证实施。工程现场的监理工作,要学会用事实说话,利用检查监督的抽样数据作出合理判断,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曹映雪.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2:266-267.

[2]张万成,刘雪.高速公路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7:149-150.

[3]蔚步庭.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的几点对策[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01:224-225.

[4]王登杰,阮贝.探讨交通建设监理现状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38.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4

本人认为, 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新模式, 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宿舍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一、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必须做到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必须树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观念。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 充分调动学生公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性,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不只是单靠哪一个职能部门的力量能够完成的, 要做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合力, 上下同心, 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 在学生公寓区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合作, 相互支持,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反之, 如果大家意见矛盾不断, 割据势力, 这样的工作不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进而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再好也只是空话。只有两者紧密结合, 才会相得益彰。我认为具体可分以下几部分:

(一) 建设一支思政与宿舍管理相结合的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还应懂得高校后勤管理知识, 从而能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并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真正把学生这个中心点落到实处, 而不是生硬的去管理。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下移。

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要时刻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宿舍中, 只有这样做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直接面对学生, 并且和学生广泛交谈, 解决和化解学生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与学生接触, 深刻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这样就能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 又能使宿舍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积极拓宽思政工作渠道, 占领网络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巨大作用, 可以将网络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建立网站或者是论坛, 可以利用网络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与他们进行互动式交流、讨论、让他们提供各种建议和反馈信息等等。然后汇集起来, 虚心接受, 及时反馈给他们。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地查询宿舍信息, 进行网络报修, 维修时间、维修情况、宿舍水电费清单发布, 保证了服务工作的及时、全面、高效, 同时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四)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各个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好社区管理委员会,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认同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开辟一些学生勤工助学和实践岗位, 聘用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社区管理员, 以勤工助学方式参与宿舍管理。这样以学生管理学生身份管理就能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二、建立学生社区管理新机制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要有创新发展, 本人觉得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

第一, 后勤管理中心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 有效管理, 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打造硬环境, 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 公寓区实行民主管理, 可以尝试着成立以学生代表为主的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后勤服务中心进行民主监督, 促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 把学生干部评奖、评优纳入公寓管理。党团组织、学生会在各类评先活动中, 对在公寓中表现不好的同学实行一票否决制, 特别是可以尝试着把学生宿舍的检查情况和学生的个人量化考核结合起来, 本人就是多年都是这样操作的, 事实证明, 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 一直成上升的状态, 学生和老师的反响都特别的好。

第四, 公寓要营造良好生活氛围。后勤和学院都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等形式, 将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到一起, 把学生的课余活动更多地引出公寓、引入校园。包括对学生宿舍文化的评比, 学生宿舍文化节的开展, 都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还可以加大对电子阅览室、各种形式健身房等多种附属文化设施的投入, 营造良好的浓郁氛围。

第五,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促进学生道德教育和行为培养应制定出台相关考评细则, 对大学生日常在宿舍内的表现进行记录、评价和相应引导, 并向有关院系及时通报, 对工作负责的学位生干部直接给予申报优秀, 对严重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直接向学校学生主管部门提出校纪处分的建议意见, 通过以上方法建立起融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的实质性结合。使两者利益达到最大化, 不但可以保证学校校园环境的稳定, 也建立了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对我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

摘要:如何在大学里用自己的双手共同构建着小小的“家”,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宿舍特色的文化氛围——宿舍文化,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今后的发展、健康的人格形成, 本文在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基础上, 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相结合方面论述, 并提出更好的结合点的对策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宋书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探索》,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年。

[2]杨广德:《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5

发生火灾,扑救难度越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之增大而做好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与逃生工作是减轻火灾伤亡的重要因素。

一、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的原因

1、火势迅猛,烟火蔓延快,易进入疏散通道。高层建筑内部可燃或易燃物品多,火灾负荷大,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灾,随着空气的对流,愈烧愈烈,一旦烧透门、窗或设备孔洞等,烟火就会进入疏散通道。“习惯性”违法行为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电梯前室、疏散通道的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一旦发生火灾,烟火就会进入疏散通道。火灾产生的烟气让人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给人员疏散带来困难。

2、建筑物高,楼层多,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而人的疏散又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流的烘烤中进行疏散,就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所以人们往往来不及疏散而被烟火熏死、烧死。而火场产生的高温、浓烟带来人的心理恐慌,也给人员疏散带来困难。

3、疏散人员多,疏散途径少。高层民用建筑容纳人数众多,而消防电梯、楼梯不可能设置得很多;虽有客用电梯,但仅在安全时段、安全区域使用,火势猛烈时不能使用。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将人员撤至安全区域,而且在慌乱中,还难免发生挤伤、摔死等惨剧,甚至出现人员跳楼现象。高层建筑人员所处位置分散,也给组织疏散带来困难。

4、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消防队对辖区的“六熟悉”还不能完全到位,对高层建筑内部通道不熟悉,造成人员疏散、灭火作战行动展开不及时。

二、确定高层建筑疏散逃生方式的前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实施疏散逃生要根据火情侦查的情况,确定疏散逃生的方法,掌握火场部位、层数、火灾处于什么阶段,以及根据建筑情况确定疏散救人方法。

三、疏散救人的方式火场救人,是指消防人员使用各种器材装备和技战术方法,将火场上受火势围困或其他险情威胁的人员疏散、解救至安全区域,或通过改善受困人员生存环境避免伤亡发生的战斗行动。

(一)单位内部人员组织疏散

1、《消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单位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着火单位内部人员若能充分利用火灾初期的这段时间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可避免重大伤亡。、依据有关消防法规的规定,对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应急事故处置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建筑内部情况,具备引导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应急灭火的能力。

如2001年3月1日,**省**市**批发市场发生一起特大火灾,死亡19人。火灾中有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凭借着身为军人的父亲平时教会的安全脱险知识,加之往日玩耍熟悉地形,机智勇敢地在大火中带领30多名群众安全逃离火海,化险为夷。

3、利用高层建筑内部专用广播系统,以便在灾害事故状态下能够指导内部人员安全逃生。紧急情况下,播音员可用沉稳的声音告诉大家应当沉着,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迅速撤离到安全楼层。

(二)消防人员到达现场的疏散救人

高层(含在建)建筑起火后,随着风向的驱动和变化,火灾烟雾较大,火势蔓延迅速,瞬间产生“烟囱效应”,给扑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贯彻“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奋力灭火的同时,积极抢救火场被困人员。

1、稳定人员情绪

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是成功抢救人员的基础,通常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喊话、广播。利用便携式扩音机或高层建筑内的事故广播,告知被困人员要镇静,等候救助。

(2)展示横幅。利用横幅来告示受困人员,特别是那些处于高处、听不见广播的受困人员,要镇静,不要跳楼等。

(3)灯光。夜间发生火灾,往往会有许多受困人员趴在窗户或阳台上,甚至会有人悬挂在落水管或遮阳板上等待救援,消防队到场后及时用强光灯照射受困人员,告知他们不要着急。

(4)与被困人员共渡难关。消防员设法到达受困人员所处的位置,与他们一同等待登高车或消防梯架设到位,或一同等待火势被扑灭,疏散通道恢复畅通。

2、利用电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疏散人员

从以往的概念中讲,“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的警示标志存在于每一部电梯的旁,“电梯不能作为疏散逃生工具”的规定已经沿用至今。但是有两个事例充分说明:“火灾时禁止使

用电梯”这一理念过于教条。

事例一:1974年2月5日,25层高的巴西圣保罗市焦马大楼发生火灾,当时楼内共有756人,火灾造成179人死亡、300人受伤。而在火灾初期,4部电梯共成功地疏散了300人,占422名生还者的71%。

事例二:1996年10月28日,日本广岛一栋20层的高层公寓发生火灾。后来通过调

查发现,这次火灾中有一半以上的疏散人员都是利用电梯逃离火灾现场的。所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利用电梯疏散被困人员,各有利弊。

“利”就是疏散人员快,适合老弱病残人员疏散,可以赢救更多生命。

“弊”由于电梯在火灾情况下不能可靠保证正常供电,极易将楼宇中的烟气吸入电梯井道并扩散至各个未起火的层面,以及其他现有技术上的疏漏,这些都可能影响电梯在火灾时的安全使用。

那么何为“一定条件下”,笔者认为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保证电梯电源, 电梯运行正常;二是发生火灾的部位距电梯应有一定的距离,毒害气体未大量侵入电梯井,被疏散人员可以安全进入电梯;三是有消防员和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电梯运行进行现场掌控和指导。

3、打通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使人员得以逃生。高层建筑起火后,疏散通道往往被烟雾阻截。要集中一定灭火力量,尽快打通,保护疏散通道,使被困人员顺利撤出;同时利用建筑内部排烟系统进行排烟和消防人员自身携带排烟工具进行排烟,有效地排清烟雾,增强视线,便于疏散人员。

4、在层数不高的火灾现场,外部可以利用云梯等登高车或者架设梯子进行施救。

5、利用疏散楼梯深入内部进行救人。这种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寻找被困人员和消防人员自身防护。

(1)外部指挥员要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的视频监控系统,掌握建筑内部需要疏散人员分布的区域和位置,并通过电台与疏散小组进行联系,实施综合调控和调度,有效分配各疏散小组的任务,充分发挥各疏散通道的效能,避免疏散混乱。

(2)内部救人小组根据外部掌握的情况迅速搜寻被困人员。特别是容易躲藏人的地方要仔细查找,如卫生间、洗漱室、床下、门后等地方;使用生命探测仪、热像仪等特种装备进行搜寻,提高查找效率;

(3)内部救人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应携带电台、安全绳、破拆工具、照明灯、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隔热服、多个防毒面具和指南针,做好自身防护。

a、电台有利于对外、对内联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与指挥中心进行联系,确保救人的时间、效果和自我保护是救人的关键;

b、安全绳有利于运送器材和绳索救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辟疏散通道;

c、破拆工具有利于在通道被堵环境下开辟疏散通道;

d、佩戴空气呼吸器和穿隔热服有利于消防救援人员呼吸和防热保护;

e、防毒面具有利于给予被困人员进行呼吸和在关键情况下消防人员自救;

f、指南针有利于在迷失方向后确定正确的疏散方向便于找到疏散通道。

(4)在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预先放置空呼和防毒面具便于消防人员和被救人员使用;

(5)使用缓降器或安全绳疏散救人。无法通过室内楼梯,或云梯车到达不了被困人员所处的高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缓降器或安全绳救人。使用缓降器和安全绳救人的要求:

一是确保救人的路线不受火势和热烟气的威胁,不会出现高空坠落物;

二是悬挂缓降器的固定点要牢靠;

三是放人前做必要的安全检查和教育,避免被救者在空中出现慌乱而发生意外。同时在平地铺设救生气垫或软着物,以免受困人员在下降期间意外滑落而受伤。

四、疏散救人的有关注意事项

1、辖区中队到场后,应第一时间开展疏散救人工作,掌握火场情况和被困人员数量,成立救人小组;

2、加强救人小组的个人防护,特别是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要加强供给和前后方的联系;

3、利用消防梯抢救楼层被困人员时,向他们所在部位架设好消防梯时,要警告并制止他们蜂拥而上,以免造成人员坠落,车(梯)人员侧翻事故;

4、高层建筑火灾中,可能碰到电波通讯的死角,如手持台往往不能从电梯内发出信息,另外,无线电波还会受到火场热气流作用,产生“无线电静寂”现象。因此,火场疏散救人通讯联络应建立在依靠三级组网,有线、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必要时可事先约定联络暗号,以人工(旗语、灯光)方式联络,确保火场通讯联络需要。

5、消防人员在火场中搜索时,最好用一长杆将吊顶板支起来检查火灾是否在闷顶上蔓延,避免吊顶坍塌。同时,在充满浓烟的环境中,应戴上面罩,沿着楼板匍匐缓慢爬行,以避免烟气中毒,但要防止从竖井中掉下去。

6、对抢救出来的人员要进行清点核对,切实搞清被困人员是否安全救出,要防止被救人员重返燃烧区。

五、几点体会

一、是加强日常训练中加强“六熟悉训练”,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和应急灭火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做到一旦灾难降临,灭火救援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处置得当;

二、消防监督时要确保高层建筑内的安全通道时刻处于畅通状态。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装备检查,确保11项个人防护装备完整好用,尤其要确保呼救器在火场中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四、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逃生能力。现在的人很少留心身边的环境、道路、安全标志等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往往乱成一团,不能有效实施自救。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6

一、 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如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审视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首先没有真正体现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没有看到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的重要的人生需要,忽视让学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学生作文不知道是写给谁看的,难以产生那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直接交流时的愉悦感和表达冲动。作文的教与学往往是为了谋求考试中的高分,自然就是“奉命”而作,“迎合”而作,仿作、套作成风。由此还出现了背作文、套作

文等现象。作文已走向异化。

二、 为何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受众意识”

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小学作文教学机制。这个新机制,应该是以“人”为本位的,从儿童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的,能将人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技巧获得统一起来的,将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开放的,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上的作文教学机制。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受众意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写作状态,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变“虚拟地写”为“真实地写”,变苦恼地写为倾泻地写,使学生作文的情感、语言都有真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恢复作文应有的情感、生机与活力。如果让学生有确定的各不相同的受众,那么学生就会相应地采取各不相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入到各不相同的思想状态,产生各不相同的心理效应。学生作文才有望走出“虚拟地写”的泥潭。

三、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受众意识

(一)明确目的和读者对象,发挥每次作文的真实作用

写作前,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先确定这次作文你是写给谁看的,老师并不是重要的读者,老师只是帮助你把这篇作文写好。相当一部分作文,可以让父母、兄长、姐姐、叔叔、舅舅等人轮流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书信、感谢信、毕业赠言之类的文章,还可以把文章真正地寄给读者。

当然还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确定读者对象。状物的文章可以让物品的原所有者或赠送者作为阅读对象;写事的文章可以让事件的共同参与者阅读;写人的文章可以让文中的人物作为阅读对象;抒情的文章可写给自己信任的人看等。总之,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有针对性的阅读对象。

(二) 对原有的文题作适当的修改、转化

有的作文并不能很顺当地确定读者对象。我们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的对文本原有的文题作适当的修改、转化,使之适合于确定读者对象。

转化文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倾述对象,方法不拘一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破除了学生习作的编造习惯,人物与事件总得基本真实。这里还要教给学生对素材进行加工的方法。但修改转化文题要从原来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出发,不能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文题,以免脱离了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是有一个内在的“序”的,我们不能打乱这个“序”。

(三) 充分地调动学生内心的倾述的欲望与情感,让学生与读者对话、交流

儿童写作文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首先必须为应用文训练开拓应用的渠道和机会。如: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发信,开学布置假期书信展,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互评书信的优劣,推荐10封最佳书信;让学生自己写请假条、借条,捡到或丢了东西,自己写启事,亲友生日自己制作贺卡;学校运动会,让学生自己写稿给学校广播台,出板报稿;在三八节、母亲节,给自己的亲人写感谢信。

(四)广泛实践,走向创新

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提倡学生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小学生的作文应用应当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可以鼓励他们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尝试模拟的和实际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应用开辟多种渠道。例如:为爸爸妈妈提供节日菜单,向广播电台的“空中医生”栏目为爷爷奶奶写门诊信,为老师同学的生日在电台电视台点播节目;为班级发通知,出板报稿;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为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寄送有关部门,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常见问题,道路施工,应对措施

1 前言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体,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广场以及附属在路面上的相关设施,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都是建立在道路之上或者是沿着道路建设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和辅助性设施等方面。

2 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2.1 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1)在排水管道施工中开挖沟槽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大部分土利用自卸汽车运至存土地点,以便日后回填使用。沟槽开挖应按规范进行放坡,同时不得破坏基土的结构。管道基础应坐落在良好地基原土层上,不良扰动,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低于180 kPa。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一般在基础下加设的砂石垫层,砂石垫层应分两次夯实,其压实系数应大于0.9。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进行平整。砂砾石垫层应摊铺均匀,不允许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如出现砂窝或石子成堆之处,应将这一部分挖出后分别掺入适量的石子或砂重新摊铺。压实采用平振法捣实,最佳含水量为15%~20%。施工时要使平板振捣器往复捣到压实度合格为止,移动时每行应重叠1/3,以防搭接处振捣不密实。

(2)管道铺设与安装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铺设的管道,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不得有裂纹,管口不得有残缺,纵断高程和平面位置准确,接口严密坚固,混凝土基础与管壁编号严密、坚固稳定;凡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口,并用水泥砂浆抹严。石屑垫层压实度检测合格、平基砼强度达到5 MPa以上时,才可进行管节铺设。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测定管底高程。管道安装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采用汽车吊吊装就位,承插管之间采用5 t手拉葫芦,调整管子对口间隙。稳管时,从井壁开始逐节依次进行,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同时对设计高程和平面中线位置进行控制,平面调整采用千斤顶,水平高程调整采用5 t手拉葫芦,稳管好后,应用干净石子或三角形垫层等垫稳,防止管子位移动。

2.2 管道施工常见问题

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原因是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2.3 管道施工防治措施

(1)从原管材质量上保证,对所用的管材,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符合标准,管道不得有裂缝、露筋、麻面、蜂窝及接口失圆等现象。卸管后,要再检查有无损伤、裂缝,承插口和企口有无缺口等。

(2)保证管道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如果地基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好,则进行换土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可以在槽底预留20 cm厚的土层,等后续工序施工时一边开挖一边封闭。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作仔细复核。复核中线及标高是否与设计相吻合。如发现有差错,应予以纠正或返工。稳管用垫块应事前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使用三角形垫块,应将斜面作底部,并涂抹一层砂浆,以加强管道的稳定性。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采用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划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每排一节管材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察校验,然后再用水准尺检验落水方向。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样板架再次测量复核,符合设计高程后开始排管。

(3)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接口缝内要清洁干净。为确保管道排水坡度,施工时每隔10m埋设坡度板一块坡度板,管道平面及纵向折点和附属构筑物处应根据需要增设一块坡度板。坡度板应埋设牢固,板顶不应高出地面,两端伸出槽边不宜小于30 cm。

3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3.1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场地清理工作,采用挖掘机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等在施工前移植,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而定,并在清理表面后,用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对其基底,还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耕地,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应排入下水管道内。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树穴、坑洞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好土。换填深度不应小于30 cm,并予以分层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由慢到快,由弱振到强振;各种压路机开始碾压,均宜慢速,最快不宜超过4 km/h (66~67m/min),碾压直线路段由边到中,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注意纵、横向碾压接头,必须重叠。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 m,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的纵向接头处重叠1.0~1.5 m,并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3.2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路基土在压实时常会发生“弹簧土”现象,为确保压实质量采取如下措施:

应先清除地表杂物、淤泥,然后再进行基底地面压实。对于淤泥,土的含水量高的情况,应先开纵槽向排水沟I排水疏干,再进行压实。如仍无法达到压实度,则采用换填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的土,然后再进行压实。在填土时应开好排水沟,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 cm以下。填上层土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如出现弹簧土时,应将弹簧土翻开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再进行压实,或将弹簧土挖除换填三合土。路槽开挖后,应开设盲沟,并同边沟连通,路床横坡应≥2%~3%,以利排水,避免路床积水。不良路基施工保证措施:石灰改良土的目的是提高路基的强度,强度的高低由灰剂量所决定,因此施工时应按试验确定的石灰剂量进行投料。施工时,改良土拌和应均匀,含水量应符合施工要求。对于石灰改良土,应着重检查石灰消解情况,必要时进行过筛。

4 路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4.1 路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人工小型机械化铺筑法,为确保路面施工质量,施工时增加真空吸水施工工序。摊铺及碾压的方法如下: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进行摊铺,摊铺时,严格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经最终拌和及整型的混合料必须在全宽范围开始压实,并在当日完成碾压,当混合料达不到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晾晒或补加水措施处理。为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采用两台机械前后相隔8~10 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进行碾压。采取洒水养生,洒水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每天4~5次,一般需养生7天。

4.2 路面混凝土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迟或过早,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

(2)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措施如下:砼的骨料品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应选用合格品种的外加剂及合适的掺量,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为确保砼坍落度符合要求,应选用优良水泥和合适的外加剂,可在砼中掺用矿渣粉或粉煤灰。当坍落度偏大时,按配合比材料用时,加入适量干料或放置一段;当坍落度偏小,保持水灰比不变,适量增加水泥浆用量或适量追加减水剂。砼路面浇筑后,及时用草袋覆盖,认真浇水养护,保持湿润,防止曝晒。当砼拌和物温度在30~35℃时,砼板的施工应按夏季施工规定进行:砼拌和物浇筑中,应尽量缩短摊铺、振捣、做面等工序时间,浇筑完毕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

5 结语

市政道路质量病害是普遍的现象,怎样做到有效防治,这必须通过可靠的现场勘查、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以及规范的图纸设计,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抓好每一个施工环节,方法得当,处置及时,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保证,严格按图按规范施工是提高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8

电能作为现代化社会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 在社会生活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电气设备运转都 需要电能作为保障。因此对于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需要通过专业电力计量设备来进行保护和监测。电能自身的特点使 得保障电力计量装置稳定和准确运行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电力计量装置异常产生的原因

电力计量装置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 其运行环境复杂多样, 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影响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在一种或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下电力计量设备就会产生异常, 而这些异常情况会直接影响计量装置的最终测量结果, 从而给相关电力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电力计量装置产生异常的主要 原因包括自身内在原因、不良干扰影响、偷电破坏行为。

1.1自身内在原因

可能使电力计量装置产生异常的内在原因有多种, 主要包括电力计量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 实地安装调试过程中配置不当以及长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运行。这些原 因都有可能导致回路、电表等部件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如果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 将使得计量出现多种误 差, 影响最终计量结果。电力计量装置虽然本身由于制造工艺 限制会出现一定的误 差, 但是这种 误差是在 相关指标 允许范围 之内, 对于计量精确性的影响有限。而在计量装置 发生异常 后, 这种误差则会逐渐失控, 从而严重影响最终计量结果。

1.2不良干扰影响

不良干扰也是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对于电力计量最终结果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有可能造成相应的损失。这些不良 干扰主要 是指系统 干扰, 包括谐波 干扰等。谐波干扰主要来自于电网内部, 是由电网内部非线性负荷及电子设备产生。当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谐波干扰时, 电力计量系统会出现较大计量误差。电力计量装置在设 计时一般是采用基波作为设计标准, 因此设备只能在其工作频段周围较小的频带内运行。当设备工作环境中出现较强谐波时, 则会产生较大计量误差。

1.3偷电破坏行为

偷电破坏行为是目前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 情况甚至 是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不法分子会通过多种手段人为破坏电力计量设备, 使其产生异常情况。随着当下相关产业生产成本增加, 电力价格提升, 偷电现象进一 步加剧。不法分子常用的偷电手段和方法包括扩差、欠 压、移相位法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对相关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破坏或非法改装, 从而使计量装置产生人为计量错误。

2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手段

由于电力计量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电力使 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关系到我国能源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因此要对电力计量装置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排除, 从而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电力计量设备监测手段主要包括计量电流监测、功率因数监测、开关量监测、计量电压监测等。

2.1计量电流监测

计量电流监测是电力计量装置主要监测项目之一, 主要包括相电流、相电流变量、断路器安装位置等的监测。在 监测过程中, 相关异常监测依据主要包括:相电流变量是否在规定 范围之内;三相不平衡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 并且当超出后, , 长时间等待也无法恢复到规定值;断路器没有出现任何分闸或者检修信息。当上述3个项目发生时, 则证明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 需要专业检修人员对相关故障及时进行排除。

2.2功率因数监测

电功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电力计量装置综 合运转情况。功率因数监测主要是指对于断路器安装位置和 负荷功率因数的监测, 其对功率因数特征进行专业分析, 并在相关原 理指导下进行监测工作。功率因数监测依据主要包括:功率因数参数是否在限定范 围之内;功率因数 变量是否 在限定范 围之内;断路器是否出现分闸和检修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将根据上述监测结果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检修。

2.3开关量监测

开关量主要是指监 测信号, 主要有计 量柜继电 器监测信号、电能表监测信号、回路监测信号。开关量 监测主要 是指当监测信号即电力计量装置开关量出现问题时, 就表明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 需要进行相关处理。

2.4计量电压监测

计量电压监测也是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环节 的重要一环, 通过相关监测, 可以充分反映电力计量装置运 转情况。计量电压监测内容主要有断路器安装位置、三相不平衡 电压、相电压及其变量、相电流等项目。当出现以下情况 时, 就说明电力异常装置出现了明显异常情况:相电流与额定电流比例超过相关范围, 或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一定程度, 并且长时间没 有恢复到标准情况;相电压变量超出规定范围;三相不平衡电 压超出规定标准, 并且长时间没有恢复;断路器未出现分闸和 检修信息。

3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处理对策

对于电力计量工作而言, 不仅需要精确、实 时的监测 手段来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计量设备所出现的问题, 同时对于这些问题, 也需要有准确、快速的处理对策, 才能保证相关故障不会再一次出现, 从而减少相应损失, 保证电力工作平 稳开展。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改善监测措施、提升设备和人员水平等。

3.1优化改善监测措施

监测措施是相关监测工作开展的关键。开展监测工作,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综合优势, 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充分的信息化处理, 并加以完善和存储, 从而最终实 现信息化数据监测。其次对于新装计量装置需要进行规范校正, 充分改善设备结构, 同时相关专业人员也要充分掌握计量设备数据资料, 保证计量装置监测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监测工作, 可以实行职责分摊制度。通过职责分摊制度, 可以高效合理地改善相关系统管理效率。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将各地区用户用电产权分摊给该地区相应供电企业, 驱使供电企业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从而有效保障电力计量数据快速得到校验和配送。而为了保证电力企业所测数据的精确性,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大计量鉴定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保证相关电力计量设备正常运行。

3.2提升设备和人员水平

设备和人员是电力计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 因此如果要切实提高电力计量监测工作水平, 就需要从这两个角度着手。

对于电力计量装置, 需要通过大量研发和改造工作实现监测质量和监测效益的平衡。相关科研机构要及时根据监 测实际情况, 研制新型电力计量设备、防偷电设备等, 并进行推 广。同时电力管理部门还需要给出合理的设备分配方案, 从而保证设备合理高效运行, 提升相关企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总体效益。

对于电力计量工作队伍建设, 相关部门要加大计量工作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力度, 综合提升人员水平。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对于人员管理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从而充分保障人员管理工作稳定开展。在实际工作中, 各部门也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评估考核, 从而提升全体人员职业素养。

4结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使得我国制造业和能源产业都面临着全面升级和转型的任务, 而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 电能将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 加大电力计量监测力度, 不仅可以 保证我国 电力产业 持续快速 发展, 也能使我国能源产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电力计量一直是我国能源管理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而电力计量监测则是保证计量工作高效、准确完成的前提。现通过介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手段及异常处理对策, 供相关专业人士探讨研究。

关键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处理

参考文献

[1]张鲜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J].广东科技, 2013 (18)

校舍消防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篇9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和生活的地方, 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这样的场所不仅人员流动数量比较大, 而且具有像课桌椅、书本和棉床被等等这样的可燃物品以及各种电气线路的铺设。总的来说是火灾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场所。除此之外, 大多数学生的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还比较差, 要是出现校舍火灾的话将会给师生、学校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学校都明白校舍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关系到校园稳定关键性因素之一,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学校遭遇火灾事故的报道依然出现。也就是说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还没有完善, 笔者就这种情况在文章中做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完善的消防管理体制提供借鉴。

1 当前我国高校校舍消防安全现状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得以顺利的运行, 首先就得具备良好的基本条件:设计科学、安装合理的各种消防安全设备以及具有专业素养的消防管理人员。要是这些基本的条件都不能满足的话, 学校一旦出现火灾将会无法得到迅速的控制, 大量的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疏散, 没有自动报警和喷水设备及时的救急, 各种救助不能及时到位。可以说消防安全管理的不足完全阻碍了校舍安全管理机制运行, 增加了校舍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

1.1 主要存在的火灾隐患

①安全疏散楼梯不足。大多数的学校在设计教学楼和宿舍楼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足够的安全疏散通道, 有的楼道设计的过少, 或者是过于狭窄, 学生在慌忙涌出的时候常常出现疏散口拥挤的情况。根据一项校舍消防安全检查显示, 全国范围内的校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建筑物疏散通道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 还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②消防器材配置不足。校舍建筑物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及时疏散学生的楼道还要具备足够的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灯。因为在火灾出现的时候, 学生都是慌乱的, 在火灾现场可能没有及时的教职员工予以引导, 但是安装了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之后学生就知道怎样迅速的出逃。除此之外, 在建筑物里面配备足够的质量合格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将会有助于控制火势, 尽量的避免火灾越演越烈。这些消防器材的配置如此重要, 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依然存在质量上问题以及维护保养不善等问题。③有的校舍在进行楼道和窗户的的防护设施安装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 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的规范来进行安装。楼道是否足够学生疏散这个问题除外, 这些校舍在安全出口、房间窗户上违规安装铁栅栏、铁门、卷帘门等, 部分学校没有消防车通道。

1.2 原因分析

①历史遗留问题多。有的学校由于建校历史比较长, 原先的建筑物由于各种技术上的限制不能安装比较齐备的消防安全技术设施, 比如, 疏散通道比较少而且还很狭窄, 没有设置消防车通道等等, 这些校舍根本不能通过消防部门的安全审查;有的学校由于自身的经济状况不乐观, 比如消防设施历史性欠帐多, 不能提供足够的高质量消防设备,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耐火性能比较差的材料, 难以满足需要。这样的校舍建筑未经消防审核的情况下就投入使用势必会埋下火灾的先天隐患。②人员密度大, 安全通道少。其实大部分的校舍在新建的时候其设计都是符合了消防安全相关规则的。但是在实际的投入使用过程中, 一些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原先设计的有所出入, 比如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设计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安全疏散距离大于国家技术规范的规定等等。学校如果没有及时的解决这些缺陷的话则会影响学校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 有的学校为了方便自己的日常管理, 避免出现偷盗或者是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而将一些疏散通道进行隔断、封闭, 或者是在疏散口装上防护栏, 比如铁栅栏、铁门和卷帘门等等。这些做法虽然有较合理的托词也便于学校的安全管理, 但是这样的安全是片面的, 一旦出现火灾, 学生或者是教职员工将会被困在里面, 难以及时的疏散。③经费投入不足, 消防器材、设施短缺。消防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 而预防又是需要有一定基础条件的, 最为基本的条件就是消防器材和设备的投入。有一部分学校由于自己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消防安全设施资金缺口大, 所以没有办法提供消防基础设施完备的校舍。④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最近一些年, 国家一直在倡导并实践“消防进学校”和“警校共育”, 让学校的师生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但是一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少有涉及到消防方面知识的传授, 没有响应国家普及消防知识的号召。而且有的学校的校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都是一些临时聘用的非专业人员, 有的甚至连用火用电常识都不完全了解, 更谈不上处置突发事故的应变, 加上这些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所以上岗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不仅在消防知识技能上有所欠缺而且还对校舍的具体情况不是很熟悉。若是发生火灾的话, 这样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学生的疏导的时候就会明显的能力有限。当然,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单单指的一部分校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也不强。有的学生私自在宿舍使用功率比较大的电炉、电热水器, 导致宿舍的电路不能承担负荷而起火, 这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⑤宣传教育手段有限。现如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常规的校舍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的时候, 其使用的措施都比较单一, 多是照本宣科的宣传, 这样的方式比较肤浅, 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枯燥, 对在校师生员工影响不大。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在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的时候都集中在特殊事件或特殊时间, 也就是说消防知识的宣传还没有进入到日常的理论或实践教学中, 更谈不上设置专门的消防安全知识课程。这些有限的宣传手段都不可能增加学生在灾难事发时候的自我救助能力。⑥缺少有效的消防演习。消防演习是对实际灾难的模拟。这样的消防演习比较形象生动, 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火灾事发现场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至少会减少出现火灾的时学生的慌乱。通过演习带来的宣传教育效果远远大于照本宣科的知识讲授的效果。但是现如今认真的按照常规消防演习计划进行演习的学校并不多, 有的学校只是在特殊时间或者是特殊的事故出现以后才举行消防演习。当然由于演习本身的花费较大, 而且表演性较强, 所以对在校师生的实际能力的训练效果还是有限的。

2 对策研究

2.1 坚持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

单位领导层的重视与主管部门的贯彻执行是保障校园消防安全的根本,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层应重视消防安全建设与实施, 保障消防安全建设经费的投入, 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

2.2 推进企业化物业管理模式, 合理实施消防管理制度

目前, 学校在校内物业管理方面存在自有人员管理与物管公司管理两种模式。但是有一部分学校所使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上都有所不足, 而且据笔者对本市的的几所寄宿制学校的宿管人员的调研分析来看, 他们的年龄都偏大, 平均年龄为55岁。高龄的管理者在进行火灾疏导工作中精力和体力都有限, 在组织救援上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学校有陷入另一个缺陷的泥潭, 这些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方法, 封闭多消防通道。这样的做法虽然弥补的管理上的不足, 但是却加大的消防隐患。对于长期工作于学校的教职员工, 由于工作的相对稳定性, 消防教育培训除了火灾自救以外, 还应侧重火灾发生时的组织意识与指挥能力, 消防设备的操作技术。

虽然各级院校在制定校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都比较严格, 但是这些制度还是不够系统和完善。比如, 学校的校舍里面不允许使用超负荷大功率电器, 却没有给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学生充电等安全用电的问题, 所以即便是制度上三令五申的禁止, 依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偷偷使用一些电器的问题, 不仅增加了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 而且增加了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允许使用部分安全性较高的替代产品并要求学生在固定区域使用, 配备人员集中管理则是比较好的解决措施。

2.3 深入开展消防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除了基本的平面宣传的宣传方法以外, 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式宣传, 包括消防设备演示, 消防技术展示, 消防主题活动等。此外, 更可以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理论实践课程, 形成教学体系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提高学校师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密集的场所, 尤其是宿舍区, 一旦发生火灾, 没有有效的疏散指导将会加重伤亡后果。因此, 针对学生人群, 消防教育应重点在于培养火灾中的逃生自救能力, 熟悉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自救设备的存放位置与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各种自救手段。

2.4 建立综合演习机制

由于资源有限, 学校不可能经常开展大型消防演习, 因此, 可以因地制宜, 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建立常规化小型演习与不定期大型演习相结合的演习模式。此类演习可分批次、分时间灵活开展, 占用资金少, 针对性强, 且可对学生形成强化训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熟练度。此外, 可以在学生中培养选定志愿消防监督员, 及时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消防隐患。学校是大量学生集中生活、学习的场所, 为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可在学生中培养一定数量的消防普查员, 及时反映安全问题, 而管理机构则主要负责解决问题并复查。

3 结束语

我国高等学校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人数众多, 人员聚集之处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 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安全事故。所以,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社会到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 齐抓共管, 建立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确保校园安全。

摘要:校舍是整个学校师生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场所。校舍的消防管理关系到所有学生以及教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还牵扯到所有师生所在家庭的稳定, 从广义上来讲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校舍的消防管理如此重要, 那么处理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十分重要。笔者在文章中探索了校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重要方面,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为完善的消防管理体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舍安全,校舍消防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璐, 倪照鹏.建筑外部广告牌对消防救援影响初探[J].安全, 2013 (07) .

[2]郑亮, 陈伟平, 徐文辉.浅谈新形式下社区消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04) .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10

这里, 笔者结合本校在党建工作中所做的努力, 谈谈有关解决职业中学党建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

我校党建工作曾经存在一些问题, 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对加强职业中学党建工作作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取得了一些经验。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为了克服学校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采取以政为纲、以人为本、对症下药的方式。学校党总支首先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 进一步落实党建责任制, 落实《领导干部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学习, 提高认识,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树立团结意识, 协调意识和责任意识, 坚持集体领导, 分工负责,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领导成员要做到:勤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 中层以上领导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勤学习, 善管理、严考核, 做到敢抓、敢管、敢负责, 蹲好一个点, 代好一门课, 做好值周检查, 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深入课堂, 参加教研活动, 掌握第一手资料, 向管理要质量, 充分发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坚持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 按照“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的要求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优政的十项规定, 广泛征求意见。民主生活会,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积极整改, 不断进步。

2 加强党员的培养、选拔、吸收等工作。

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不乏个人问题, 个人问题扩散便影响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 为此, 我们狠抓党员的培养、选拔、吸收等工作, 其中重点是严格入党程序。

一是党员选拔要严格。做好对申请入党人员的摸底工作。根据组织发展程序规定, 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的教师, 其入党申请时间应不少于十二个月。党支部着力全面了解申请人员的思想水平、工作成绩, 生活作风等情况。其次, 深入了解教师入党动机, 引导教师端正其入党动机。

二是党员转正要严明。首先, 坚持落实预备期的培养教育任务。党支部要做到“三个不放松”, 即党支部督促检查联系工作不放松, 入党介绍人跟踪考察工作不放松, 预备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不放松。其次, 抓好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教育和模范带头作用, 为按期转正创造条件。

三是建立党员的监督约束和淘汰机制。改变过去的管理与监督不分的工作模式, 将监督约束职能分离出来, 实行党员监督透明制, 只要不涉及党组织机密的事宜, 都可以向全体教师公开, 及时将党组织有关动态公布于众, 广泛深入地了解党员的情况, 形成一套党员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行为准则, 便于党员践行。与此同时, 建立对不合格党员的淘汰机制。党支部必须对道德败坏、品行不端、违法乱纪、退化变质的党员进行及时清理处置。

3 以人为本, 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党员意识教育, 增强其光荣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 要时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 始终以党性教育为根本, 端正其入党动机、强化其党员意识, 以增强其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 按时自觉主动地交纳党费;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党员英模活动, 并进行评比表彰。同时, 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要根据党员的特点, 发扬民主, 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 保持先进性。

(2) 拓宽教育阵地, 创新管理模式。如:积极创建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网络平台, 积极加强校园内的党建工作, 努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渗透力, 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活动等, 以达到对党员更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3)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带头在创建先进学校、教研组、遵守纪律等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做出表率;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的思想, 把广大教师和学生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要关心帮助在教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志, 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榜样和知心朋友。其次, 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活动中的作用。如, 我校相继开展了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以党员为旗帜, 开展树师德师风新貌活动;以党员为标兵, 开展结教改教研硕果活动;让党员奉献爱心, 促学生全面发展。

4 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

如组织召开领导班子和党员民主生活会, 总结经验, 寻找不足, 分析原因, 提出对策, 积极做学习、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通过通过认真学习, 提高认识, 对照标准联系实际, 自我总结, 民主评议, 认真整改, 自塑形象, 发出承诺, 严格要求自己, 用实际行动实践入党誓言等活动, 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教师的光荣感、使命感, 激发广大教职工奋力拼搏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干劲, 营造热烈、浓厚、隆重的纪念氛围, 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 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活力

切实制订、完善支部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如党员组织生活制度、联系人考核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外民主评议制度等等, 做好党员的监督考核工作, 使学校支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规范支部生活, 严肃生活纪律, 提高生活效率。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 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合理解决党内矛盾。同时还要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逐步引导学校党建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法及对策研究 篇11

【摘 要】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的迅猛发展,但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工作量大,施工复杂,先进技术应用广泛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含义及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方法,并根据事故致因理论,讨论了事故发生机理和规律。根据事故发生机理查找事故发生的前级诱因, 挖掘管理上的缺陷,提出对策。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0.引言

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的迅猛发展,但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工作量大,施工复杂,先进技术应用广泛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虽然我国现有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水平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研究,利用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找出施工中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建筑施工系统危险辨识及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概述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4]: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的安全管理目的。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

(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4)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不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识别分析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5]。从心理学的角度,人的行为来自于人的动机,而动机产生于需要,动机促成实现其目的的行为发生。尽管人具有自卫的本能,不希望受到伤害,并且根据希望产生自以为安全的行为,但是人又是具有思维的,由于受到物质状态以及自身素质等条件的影响或制约,有时会出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一致的现象。心理反应与客观实际相违背,行为就不安全[6]。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的行为。

2.2物的因素

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而且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7]:

(1)设备、装置有缺陷,例如设备陈旧、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技术性能降低、刚度不够,结构不良,磨损、老化、失灵、腐蚀、物理和化学性能均达不到规定等。

(2)施工场所的缺陷,例如工作面狭窄、施工组织不当、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交通道路不畅、机械车辆拥挤等。

(3)物质具有危险源,例如物品易燃、毒性、机械振动、冲击、旋转、抛飞、剪切、电器漏电、电线短路、火花、电弧、超负荷、过热、爆炸、绝缘不良、电器无漏电保护、高压带电作业等。

2.3施工环境的因素

在时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天气,如刮大风、下大雨等等,此时如果进行施工就很不安全,尤其是高空作业更危险。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工人在操作时很难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加之因刮大风导致架体或高耸的机械设备产生晃动,使操作者产生恐惧心理,或一些电线经过日晒雨淋后产生开裂,内芯裸露,雨淋后极易漏电伤人[8]。

2.4管理因素

大多数工伤事故所以发生,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要预防事故无非采取以下四种方式;①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②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③同时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④采取隔离护防措施,使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不相遇。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说到底是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此,应采取预防事故中提到的四种措施来制定针对性的制度。将这些制度分为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和隔离防护等三大类,并从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方面加以细化。

3.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暴露了不少缺陷,如建筑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等问题。建筑业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建立“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为主体,以遏制重大事故为重点,以安全培训、合理引导、提高素质为保障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创新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

(2)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的检查监管模式。

(3)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4)进一步完善建筑劳务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基础建设。

(5)抓好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6)建立施工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7)建立责任检查落实机制。

(8)建立整改有责机制。

(9)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科学学报,2001,(4):1-2.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6.

[3]王清泼,肖营.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管理[J].工程质量学报,2005,5(10):6-9.

[4]马学东,李立新.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9.

[5]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12.

[6]梁学花.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几大不利因素[J].建筑安全学报, 2008,1(1):10-13.

成本管理方法和对策 篇12

关键词:商务礼仪,经管类,大学生,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职场的竞争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和文凭等硬实力,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 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就业成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在求职及初入职场时表现得体, 做到礼仪周全, 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 高校的教学系统无法为提高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提供平台, 学生商务礼仪实践演练机会缺乏, 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意识与行动能力之间差距巨大。因此如何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完善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 提升学生商务礼仪素养

1. 完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体系。

从访谈和调查中发现, 现在高校大都没有将“商务礼仪”相关课程列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 并未普及到广大经管类大学生, 而且开设的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 并不是专门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商务礼仪。因此, 当务之急就是将礼仪课程纳入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通过选修和必修的方式, 将商务形象、商务会谈与谈判礼仪、商务接待礼仪、商务宴请礼仪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2. 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式。

商务礼仪系列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商务谈判、商务接待、商务宴礼仪请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小品演示”、“模拟教学”等;而商务形象礼仪应更多地通过视频播放、情景再现等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实效;注重强化与学生今后的工作联系密切的内容;运用创设情景、任务布置、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模拟、效果评价、反馈的教学流程, 增强学生对商务礼仪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商务礼仪教育, 营造商务礼仪培养的良好氛围

商务礼仪学习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并在一定的礼仪文化氛围中熏陶。特别是经管类大学生学习商务礼仪, 如果掌握了基本礼仪知识却没有一定的礼仪文化氛围熏陶, 就会容易出现在正式商务场合礼仪表现不错但在私下场合却没有基本的礼仪素养这种邯郸学步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不仅要加强在理论上的基础礼仪教育, 更要在校园实践上规范学生礼仪。

1. 将相关商务礼仪与校园学生活动进行融合。

校园学生活动是学生进行第二课堂学习与实践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 就不得不从校园学生活动着手。如:以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为目的举办商务礼仪大赛;在其他相关商务活动比赛中根据情况设置相关将商务礼仪情景摸拟环节, 并将商务礼仪素养作为考核重要指标。

2. 重视学生干部带头示范作用。

在学生组织中的大型会议或者活动中, 制定并贯彻有关商务礼仪的标准和流程, 要求参与的学生干部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 并邀请商务礼仪教学老师参与全程, 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点评, 以此来提高学生干部的商务礼仪素养, 再通过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

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搭建网络平台, 扩展商务礼仪培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第一, 随着网络的普及, 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因此, 开展商务礼仪教育不能忽视网络这一重要的阵地。高校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 建立商务礼仪教育网站。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即时性、开放性的特点, 丰富商务礼仪教育内容, 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贴近社会实际需要。

第二, 开展“寓教于乐”网络式学习, 巧妙设置考核指标。开展网上辩论、商务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商务礼仪知识, 切实增强商务礼仪素养。并将商务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各种趣味游戏结合, 设置关卡和奖励, 提高商务礼仪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将网络课堂上的成绩作为学生德育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加强校与企合作, 搭建商务礼仪培养实践平台

首先, 学校 (学院) 联系各行业相关的本土企业共同搭建经管类大学生商务礼仪实践平台, 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课程实习并要求企业对学生商务礼仪着重培养与考察, 为这些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商务礼仪培训, 提供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的见习机会。其次, 鼓励经管类大学生到本地企业进行兼职并由学院制定方案协调经管类大学生兼职与学习冲突方案, 鼓励学生真正的在企业里运用所学的商务礼仪知识并有所感悟。同时, 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到校园和课堂举行经验分享交流会。

上一篇:现代空间下一篇:公安机关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