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2024-09-17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精选9篇)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1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在我们开始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后,大家就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针对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学习时只有经常结合案例来学习,才能更好地抓住要领、把握实质。

(一)案例的概念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也叫个案或实例,是指用一定的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象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技术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先把它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的类型

人们往往把案例归纳为描述评价型与分析决策型两大类。描述评价型案例描述了解决某些管理问题的全过程,包括其实际后果。这样留给学生的分析任务只是对其中的做法进行事后分析和评价,以便从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教训。而分析决策型案例则只介绍了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去分析,并提出对策。很显然,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功能上分析决策型案例在优于描述评价型案例。

教学案例的特点:

1.教学案例的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即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采用假名,但基本情节不得有虚假。有关数字可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

2.教学案例中要包含一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要一定的针对性,否则就没有学习与研究的价值。

3.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具有一定目的性,要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管理情景,使学生获得锻炼与提高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功能

案例具有提供知识功能,它能使读者了解到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某类组织的背景知识,这是很有用的。但案例的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为它的使用者(教师、学员、受训对象、考生、实际工作者及其它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逼真的的具体管理情景,能使他们得到锻炼与提高,案例不仅对人们个人学习有作用,而且对集体(小组或全班)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案例能为学习集体提供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一个取长补短、互相启发的机会。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同一问题各抒己见,交流辩论,共同提高,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集思广益,是案例极重要的一项功能。而案例的基本功能就是迫使学员去思考。

(三)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在法学院与管理学院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院向学生介绍过去的案例,是作为一种可当做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学生自己去处理;管理学院则不然,提供案例是让学生去处理,以锻炼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四)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这个工作能力有着广泛的内涵,概括了学员今后管理职业生涯中所需的一切主要能力,包括: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快速阅读、做扎记、抓要点、列题纲、查资料、演绎与归纳、计算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与抓住问题、分清轻重主次、原因、拟定针对性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权衡与抉择、总结与评估等);

3.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辩论与听取、小组的组织与管理等)等待各方面。

可以说,案例学习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着各自独特而又很明确的教学目的性。这种教学的目的性不但反映在单个案例的学习中,而且也反映在整个案例教学的全套设计上。在一门课程或整个学期、学年乃至管理教育与培训的整个阶段中,是通过一个个众多的当表面看来互不相关、然而实际上却是经过精心选择、用心安排的案例学习活动,在反复的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会建立起一套独特的、于自己特别适合和有效的思维与工作体系(包括程序、方法、手段、基本观点、价值观等)。这是个缓慢而艰巨的自我参悟过程,并将给学员带来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升华与质变,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宝贵的特点与最核心的目的。据统计,一个两年制的哈佛企业管理研究生,在校两年中可接触与分析600-700大小不同的案例。经过这种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大大提高。美国大企业的高级经理中,哈佛硕士研究生占很大比重。学校中传授的知识再多、再先进,到实践中去也会不足,也会过时;而自学中领悟出的有效工作体系却能使一个人受用无穷,终生受益。

(五)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过程

案例分析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阅读案例,个人分析,这是学生熟悉案例,进入角色独立思考问题提出建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首先明确学生的角色,并要求学生根据角色,阅读熟悉案例提供的每一个情节和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见解。

2.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组内成员要各抒已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说明自己的决策和方案,并就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这个阶段是集中集体智慧的阶段,必须充分展开,不能走过场。

3.课堂发言,全班讨论

这个阶段通常由持,也可由学生主持。首先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别人也可做补充。各组也可展开争论。全班交流是高潮,是全班学生形成共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和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总结归纳,内化提升

这个阶段通常由老师对课堂讨论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对各组或全班形成的共识进行概括。

(六)案例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般说来,案例分析有三个基本要求:

1.应结合本节、本章、本书或所规定的理论来对案例进行分析;

2.分析应紧密联系案例中的实际情况与问题来进行;

3.分析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但须注意自圆其说。

(七)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

管理案例的学习过程基本上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逐步领悟的过程,学生的自学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尽教师能起很大的作用。管理案例学习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是渐进式的,是长期、缓慢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是一个艰巨地个人摸索、积累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它不存在任何捷径。但是,以自学为主,并不排除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

教师引导有助于加速学生的体验过程,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但是,引导不是越俎代庖,不能把案例课变成讲授课,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扮演评论员和仲裁人的角色,应该让学生充当主角。

分析案例首先要站好角度,案例分析应注意从两个基本角度出发:

1.当事者的角度。案例分析不能站在局外旁观者的角度,“纯客观”的学究式地去分析与讨论,必须进入角色,站到案例中主要角色的立埸上去观察和思考,设身处地的去体验,才能忧其所忧,急其所急,与主角同命运。这样才能有真实感、压力感和紧迫感,才能真正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

2.全面综合的角度。这是对综合性案例而言的。为了培养学员掌握从专业(职能)工作者转变为高层管理干部所必须的能力,就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协调地去分析有关案例。其次,要针对相关案例选用恰当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

(八)案例分析的具体技巧

案例分析包括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对所指定的将供集体讨论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义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问题与机会,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问题间的主次轻重关系,拟定各种针对性的备选行动方案,提出它们各自的支持性论据,进行权衡对比后,从中做出抉择,制定最后决策,作为建议供集体讨论。

第二方面是以严密的逻辑、清晰而有条理的口述方式,把自己的分析表达出来,这是很重要的技巧。

案例分析过程的五个主要步骤:

1.确定本案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找出此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最好是在初次浏览过案例,开始再次精读前,先向自己提几个基本问题,并反复地思索它们:

⑴本例的关键问题,亦即主要矛盾是什么?

⑵为什么老师在此时此刻布置这一案例?它是什么类型的案例?它在整个课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它跟课程中已讲过的哪些有着内容有关?它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⑶除了已布置的思考题外,此案例还有没有别的重要问题?若有,是哪些? 2.确定是否还有与已找出的关键问题有关,但却未给予布置的重要问题。

这是真正地把握住案例的实质与要点所必须做的一步。凭自己的常识去找就行,但要围绕本案例的主题联系着本课程的性质去发掘。

3.选定适合分析此案例所需采取的一般分析方法。

案例的分析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分析者个人的偏爱与案例的具体情况。一般可采用下面三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用,有时也可合并使用:

⑴系统法。就是把所分析的组织看成是处于不断地把各种投入因素转化成产出因素的一个系统,了解该系统各组成部分和它们在转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的行动和更清楚地看出问题。有时可用图表来表明整个系统的关系。

⑵行为法。这种方法,在分析时着眼于组织中各种人员的行为与人际关系。着眼于人的行为,是因为组织本身的存在,组织的“思考”与“行动”,都离不开具体的人,都要由其成员们的行为来体现;把投入变为产出,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行为法较易于与系统法结合使用。⑶决策法。就是要使用各种规范化、程式化的模型和工具,来评价并确定各种备选方案。4.明确分析的系统与主次关系,并找出构成自己分析逻辑的依据。

所谓“明系统,分主次”,就是通常说的“梳辫子”。即把案例所提供的大量而杂乱的信息,归纳出条理与顺序,搞清它们的关系是主从还是并列,迭加还是平行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清轻重缓急。

5.将分析转化为口头发言的有效形式。

就是把你的分析变成有利于课堂陈述的形式,这是一种专门技巧,即演讲与说服他人的能力。关于这方面的要求,如必须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不得要领等等。

(九)在分析案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案例学习中还要做好学习记录。

在学习和讨论中要学会把重要内容记录学下来,这对积累知识有重要的作用。记录时要精确、简明,对素材要有取舍、选择。在课堂上,主要注意力要放在听和看上,确有重要新发现、新体会,提纲挈领、只记要点。下课后,还要进行一下小结,把还能记得的要点记下来。

2.对撰写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的看法与要求

做好案例学习的记录是案例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案例问题的理解,而且也为撰写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打下了基础。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案例分析都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不是所有的案例作业都必须撰写书面报告,有些案例老师可能要求只作口头分析就够了。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在学生结束课堂讨论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分析以简明的书面形式呈交上来供批阅的一份文字材料。有些报告可能完全布置给个人去单独完成;有些则可能允许或要求部分依靠小组集体完成。

报告要简明扼要。写案例报告不是文学创作,不需要任何修饰堆砌,要做到一针见血、开门见山。一般不超过3000字。报告不是从分析的起点,而是从分析的终点入手,要用一句话把案例分析的主要成果和精华概括出来,并成为报告的主题。报告的其余部分则可用来说明三种内容:

⑴为什么选中这一点来作为主要信息;

⑵没选中的其它方案是什么及其未能入选的理由;

⑶支持自己的发现及所建议方案的证据。

报告定稿后,正式誊清或打印前最好请人读一遍,至少要自己读一遍,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2

在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中, 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完善。提高入馆教育效果是目前大学图书馆关注的重要问题。下面对采用mooc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进行研究, 并论述电子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巧。

1 采用mooc模式的重要性

1.1 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在大学图书馆内, 常发生图书随意堆放、阅览桌上留有垃圾和污迹、图书被损坏、图书未及时放回原处。虽然图书馆内有明确规定, 但学生并不遵守这些规定, 进而对图书馆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1.2 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图书馆在培养新生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大的社会责任。新生入馆教育可使新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图书馆的功能, 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从而持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1.3 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博客、微博等多种电子阅读方式均可学习知识。因此, 图书馆必须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新生入馆教育可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眼界。

2 传统新生入馆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2.1 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 许多新生都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计算机等工具浏览信息。大多数新生在进入大学前就会使用百度贴吧、微博等发布信息, 且他们已习惯使用这样的方式查找信息, 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查找信息的准确率并不高。许多新生都不习惯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查找信息, 且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缺乏正确认识。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易接受电子阅读的方式, 他们习惯通过智能手机阅读, 进而对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工作造成了影响。

2.2 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有所不足

许多大学新生入馆教育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在新生入馆教育讲座中, 由于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图书馆的了解较少, 加之讲座中缺乏与新生的互动, 新生难以通过讲座获得新知识, 进而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通过读者手册来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具有较好的效果。有些大学图书馆为了吸引新生, 将读者手册制作成文字与漫画相结合的形式,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采用读者手册的方式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同样缺少与学生的互动,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常采用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的方式来传递图书馆中的信息, 但因参观人数较多, 常出现场面难以控制的情况;但如果参观人数较少, 则参观次数就会增多, 进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 电子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巧

3.1 制作新生感兴趣的入馆教育课件

为了使新生迅速了解图书馆, 并使其正确利用图书馆中的资源, 可采用mooc模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 即使用多媒体电子资源制作新时代大学生感兴趣的入馆教育课件。具体而言, 可将图书馆的知识作为柱体, 并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服务项目和借阅规则等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传递给新生;在检索技能方面, 应采用多媒体演示检索技能并指导新生操作, 从而使新生了解检索系统。此外, 还应帮助新生熟练使用解锁系统。mooc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言, 可通过电子资源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课件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合理整合电子资源

图书馆的图书种类繁多, 应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合理整合、分类图书资源, 以方便新生检索。检索不同的电子资源时, 需要利用不同的检索方法, 且数据库十分复杂。因此, 要想有效检索图书信息, 就必须合理整合图书资源, 建立一站式的检索平台。只有这样, 才能同时检索不同的数据库, 实现跨数据库检索, 从而增加新生检索信息量, 方便新生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3.3 利用电子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可利用电子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和互动平台, 通过新方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在新生专栏中放入多媒体课件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还可通过图书馆微博、微信等与学生互动,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网络学习平台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 教育方式灵活, 学生的学习将不会受到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3.4 利用网络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大高校均建立了电子图书系统, 除了具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外,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服务器。当代的大学新生对网络并不陌生, 可利用网络使新生在电子图书系统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3.5 宣传电子资源

在采用mooc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中, 可开展数字图书馆专题讲座, 使学生通过讲座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并学会正确查找图书的方式, 从而迅速获取知识。大学新生对数据库接触较少, 但通过专业人员的讲座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6 使用移动图书馆学习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被广泛使用, 各种移动终端得到了普及。目前, 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 通过智能手机建立图书馆移动平台, 可使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手机阅读信息,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 这种学习方式受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欢迎。

3.7 规范电子资源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图书馆电子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规范和完善电子资源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大学新生并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相关规章制度, 因此, 图书馆应加大对管理制度相关条例的宣传力度, 并培训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得到有条不絮的管理, 使新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利用电子资源。

3.8 开展后续教育

由于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较短, 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图书馆。因此, 开展后续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后续教育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 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近距离了解其学习情况。此外, 在后续教育中可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检索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检索技巧。

4 结束语

新生入馆教育能够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传统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新生入馆教育无法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采用mooc模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可科学利用电子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并使学生的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新生入馆教育方式相比, 采用mooc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可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利伟, 陈泉.近十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 15 (5) :99-102.

[2]隆茜.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新生入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杂志, 2010, 29 (Z1) :13-15, 30.

探讨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3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方式;师生关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此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班主任对学生较严格、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等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观念中的“严师出高徒”“尊师重道”等一直是人们所尊崇的,然而,现代化的社会已经无法再遵循传统的观念。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会有较强的自尊心以及任性、骄纵等缺点,传统的师生理念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无法听从班主任的话语。因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在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提供帮助。

二、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增加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手段,班主任的沟通不仅局限于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需要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来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状况,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班主任也应该与学生的家长随时保持联系,避免发生各种问题。

三、明确师生平等的理念

高中生刚入校时,由于环境的突然转变,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困惑,此时,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相互之间能够坦诚相待。除此之外,平等的理念包括较多的内容,班主任不仅要平等对待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平等对待经济困难或者纪律较差的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也应平等对待学生。

总之,高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待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管理班级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进行长期研究和分析,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芬.浅谈高中班主任“宽严相济”之管理艺术[J].教师,2010(24):101.

[2]黄莉霞.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和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2(2):192.

高雪轮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技巧 篇4

2、温度:高雪轮喜欢温暖气候,忌酷热,在夏季温度高于34℃时明显生长不良。不耐霜寒,在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一般在秋冬季播种,以避免夏季高温。

3、光照:高雪轮春夏秋三季需要充足阳光,在气温较高的时候,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开花期放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如此交替调换,以利于植株积累养分持续开花。

4、肥水:高雪轮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同时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

5、修剪:每两个月剪掉一次带有老叶和黄叶的枝条,只要温度适宜,能四季开花。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5

对于任何需要审查的合同,不论合同的标题是如何表述的,首先应当通过阅读整个合同的全部条款,准确把握合同项下所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确定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在审查合同前,必须认真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同时,注意平时收集有关的合同范本,尽量根据权威部门推荐的示范文本,并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查。

友为合同管理软件审查的着重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中止、终止、解除,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

企业的合同管理,就是企业对本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进行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协作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统计考核制度、合同档案制度等,它是企业的一种自律行为,是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中小型企业其自身的特点,企业老总权力集中,武断专行等,对合同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签订合同带有盲目性,不少私营企业虽然建立了合同管理制度,但仅存于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或内容空洞,缺乏可行性,形同一纸空文。在合同签定和管理中具有下列共性特点。

学习技巧和方法 篇6

你可能已经听过这种方法了。它指的是动员身体上所有的感官,知觉,用它们来传导知识。研究显示,当人们处在情绪饱满的状态下时,能接收更多鲜活、生动的信息。将知觉与想象灌入平淡的知识能让它们显得更加真实,从而方便我们理解接纳。还记得小时候用掰指头的方法来记数字吗?不妨在现在的学习中也试试这种方法吧。

2.托物陈喻

知识整合法的核心就是将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喻本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联系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个体到一起。这与知识整合法的核心不谋而合。用比喻将复杂的知识简化,以达到言简义丰的效用。

3.十岁法则

用你对10岁小孩讲解知识的方式对自己解释知识。当然了,这种方法可能在你学医或者学习如何将神经系统运用到电脑智能中并不适用。不过重点是你要试着剥去那层复杂的外壳,让知识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4.“回到过去”

把课本拿开,开始随意的想一个概念,然后由它联想到之前学的某个概念,将这种思维方式持续下去直到你把很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例如古普塔王朝让你想到了古希腊,进而联想到苏格拉底,再进一步想到孔夫子……

5.漏洞扫描

仔细浏览课本,如果在某处发生记忆漏洞或对内容的不确定,一定要特别留意。立刻通过感官和比喻的方法将这个知识联系到之前存在于大脑中的知识。如果这种情况在一章节里出现多次,则表明你没有彻底理解这些知识。

6.压缩信息

知识整合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信息。一个典型的事例便是在我学医第一年里学习解剖学时。学习解剖学,你需要记住身体上几百个不同部位的拉丁名称。这些名称通常没有清晰可辨的规律和构造,只是一个枯燥的列表。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尽量压缩这些信息,通过图片或记忆法来把它们划分成小块,方便记忆。

7.准备动笔吧

拿出一张纸,把你想到的知识间的关联写在纸上。再重组这些知识以得到不同的。记住,关键是写的过程,亦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成品。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美化你的思维图,只需用潦草的涂写和缩写构图就好了。

4.学生版GTD:如何成为一个A学生(上)

GTD,LearningAugust13th,

阅读褪墨上的《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学习者》系列--不再为自己的学习烦扰!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将GettingThingsDone运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你轻轻松松成为一个A学生。《如何成为一个A学生》共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是上部分,将介绍学生版GTD中的工具、收集和处理三个步骤。

"学生专用版GettingThingsDone

在这里,弥缝先介绍一下什么是GettingThingsDone(尽管去做):GTD是一套非常实用且高效的时间管理系统。它的核心是让你实现无压工作和有效率、有成果的完成所有的任务。请阅读褪墨上的《什么是GTD》和《GTD中的关键词》进行进一步了解、或者下载GTD中文电子版的《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和阅读褪墨上已经介绍的更多GTD技巧。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7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运行的约束条件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当企业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来激发、引导员工保持企业所期望的行为方式时,就是激励机制的运行效果,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正方向的运行;当企业通过一定的限制、阻止和惩罚保证企业所期望的行为方式时,就是约束机制的运行效果,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反方向的运行。在企业的协调系统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认识的不统一会造成企业职工的行为方向并不总是朝着企业的目标,个人的行为也不总是努力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味地强调正方向的激励机制是片面的,应当同时辅之以反方向的约束机制,以防止不希望的行为出现,避免不愉快的结果发生,或者对已经发生的不期望的行为给予惩罚,从而减少直至消除企业所不希望的行为。这是企业规范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种配合机制。然而在激励约束机制的管理中,很多工业企业在正确设定和使用了激励约束机制所规定的内容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与激励约束机制的要求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首要因素是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运行的约束条件。为使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得以实现,避免陷入管理困境,必须分析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运行的约束条件。

(一)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作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的出发点。

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总是离不开需要,无论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说,还是各种激励理论和模型,无不是以人的需要作为基点。当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将形成寻求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因而人的需要是促使人从事工作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始启动器。

(二)及时、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沟通是激励与约束机制运行的效果和成本。

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既要对职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要求激励与约束贯穿于企业职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职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因而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与约束工作的始末。所以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通畅、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效果和成本。

(三)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客观统一是激励与约束机制长效运行的保证。

激励与约束机制运行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让企业员工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目标对于激发人的潜力有很大作用,但在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错位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很难长效维持,因而需要对两者进行目标管理,使之趋向一致。

二、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与约束机制,把激励与约束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与约束体系,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针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机制。

俗话说“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激励方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山姆的期望理论,以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制订有效的激励方法。

1.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生,有些企业经营者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管理学家皮特(Tom Peters)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正。”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 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基本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订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开辟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有一条激励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多条激励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

(二)针对普通员工的约束机制。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约束机制。在对经营管理者进行有效约束的同时,还应当对普通员工进行规范性的约束。针对员工的约束机制大体上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内部约束。

所谓内部约束,就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要形成相互的约束关系和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1)公司章程约束

公司章程对企业中的各种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及其行为都要做出规范性的规定,作为公司的大法。公司章程是对所有人的重要约束力量。

(2)合同约束

员工在进入企业时,必须与企业签订受法律保护的任职合同,这种任职合同对员工的责权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员工在离开企业时,对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专利、竞争压力等方面应负有的责任,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从而成为对员工的有效约束力量。

(3)组织机构约束

应当按照新情况完善董事会制度,包括增强董事及各类专业化人才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董事会有能力并有效协调企业与经营管理者、员工的关系,尤其是对经营管理者、员工业绩与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在经营发展战略上的分歧的协调。

(4)偏好约束

所谓偏好约束,就是在对员工实施约束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的约束,而且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约束,形成综合性约束机制。因为员工并不一定都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往往还会有诸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念或者人格受尊重等重要偏好。

(5)激励性约束

所谓激励性约束,就是指激励中必须同时体现约束,不能搞没有约束的激励,而是要把约束贯彻于激励之中。应当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来加强对员工的应有约束。

2. 外部约束。

即社会要对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一种约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法律约束

完善员工的法律约束的主要措施应包括:完善公司法,增加公司法中有关规范企业内部利益主体的法律条文;从刑法和民法上增加对企业财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考虑目前对民营私人企业财产保护力度明显不足的情况。

(2)市场约束

完善和规范员工的流动市场,使得人力资源市场能够在促进人力资源有效流动的同时,约束人力资源流动中的非规范行为甚至非法行为。否则,人力资源未来的约束机制很难建立。

(3)团体约束

所谓团体约束,就是指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要形成各种民间团体,形成自己的“行规”,从而形成行业自律,通过自身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

(4)道德约束

对于人力资源的道德约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在受聘期间,要有对企业的忠诚精神和团队精神,不能危害和损害企业及同事的利益;在解聘后,不能以任何方式损害原受聘单位的利益,维护自身利益应当通过法律等各种正常手段进行,不应该通过不正当手段。

(5)媒体约束

媒体是很重要的约束,但媒体约束必须遵守一个准则,就是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不要为炒新闻而炒新闻。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邵冲.人力资源管理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崔镇南, 明星.激励机制与管理层持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4]朱先春, 熊晓杰, 周汉民.中国民营企业的反省年代[M].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9.

[5]付晓明.私营企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 篇8

关键词:沟通技巧;课程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78-01

自2014年11月底本人向学校申请的《沟通技巧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专题获得校学术委员会的通过之后,随后正式进入了研究阶段。本专题主要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背景下,在我校校本选修课程资源开发的潮流中,结合我校机械部的学生还未达到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不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不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而太仓作为德企之乡,企业对员工的沟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提升学生沟通能力的同时引进优秀德企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使其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专题研究背景

1.沟通无处不在。传统的沟通,简单来说就是说话交流,学生接触的环境只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还有就是社会环境中的部分场合,接触的人也主要包括亲人、老师和朋友,学生还没有真正踏上社会。然而,师生之间、亲人之间和同学朋友之间的沟通由于学识、阅历、年龄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个体之间往往欠缺共同的话题,缺乏了交流的基础。许多学生在家庭沟通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更是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父母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唐僧的“紧箍咒”。这种亲子关系给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置了巨大障碍。学生还未真正意义上踏上社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的沟通也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个人的事业发展。

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不仅是学校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手段。因此,学生如何在各个特定环境中沟通顺畅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2.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最根本的落脚点是: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我校每年毕业的学生差不多有1200多人,鉴于目前学生生源地不一,性格存在差异,沟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毕业之后都将跨入社会,走上生产一线岗位,能否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是关键。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与实践,既可以搭建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促进学生就业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进而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完成本专题的客观条件

1.研究课题前学生和企业主管完成调查问卷,为我课程内容的增减以及相关材料的搜集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2.开设沟通技巧选修课和公开课,对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后的运用展示环节搭建平台和为我的教学后反思做准备。

3.利用网络媒介和“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渠道获得了很多难得的详细资料,包括沟通技巧相关的电子书籍和研究论文等。

三、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开发适合于机械类中职学生的沟通技巧选修课程,今后满足企业(德企)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岗位需求,不断丰富选修课程资源,实现校内选修课程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专题研究方法

1.合作探究法:在空闲时间找顶岗就业的学生交流,发放调查問卷;召集相关有经验的教师研讨方案;去企业实地调查访问,取得第一手资料。

2.文献查阅法:翻阅检索海内外与沟通技巧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阅读《人际关系与沟通》、《有效沟通》、《沟通的艺术》、《说话技巧》等,还有相关杂志和论文等资料,整理其中具有教育价值的材料,发现本专题研究的创新发展空间。

3.行动研究法:通过半年的设计与研究,上半年整合课程资源并向学校申报开设沟通技巧选修课程,下半年具体实施课程教学,开设校级公开课,从中反思并搜集学生课后反馈意见,并完善沟通技巧选修课程资源开发。

五、专题研究的成果

1.有效地开发和拓展了课程资源。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图片、影像视频等内容(包括ppt课件资源、学生习作、教学视频、优秀课件等),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制定了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企业人事经理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校本沟通技巧选修课程的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

3.开设公开课。我在专题的调研中,利用自己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学生提供的资料,开设了《沟通,从心开始》一堂校级公开课并有相关的材料积累(包括:ppt、教案、教学视频)。

六、专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时间较紧凑。从申请专题到立项,直至结题整个过程差不多一年时间,教师本身要带新班班主任工作,同时暑假还要参加省级培训和下企业实践的学习,今年暑假还在开发模块化课程,在研究的时间上,感觉比较急。

2.专题研究缺乏过程性指导。今年参加专题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参与职称评定的老师,而专题研究是学校对于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很多老师都是头一回做专题,对专题的中间过程并不是很了解。在教师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能提供过程性指导,可以减少时间损失,也能提高专题研究的正确性和效率。

3.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完善 视频录制质量不高,没有把每节课都录制成视频资源,导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效果微乎其微。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由申请老师负责的。学校对于专题的成果认定,只认第一负责人,就这导致了开发老师在寻找团队成员的时候,其他老师的参与度不高。由此可见,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整理直至最后的成型加工,都是一个老师全程跟踪实施。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虽然《沟通技巧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此专题研究已经进入尾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教育科研事业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职业教育征程上的一个节点。我们不应以此为终点,更应以此为起点,向下一个高峰攀登。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篇9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沟通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掌握有效的方法、技巧并不可能与生俱有。对于秘书而言更是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

一、沟通的方法

对沟通的方法掌握运用的程度如何关系到沟通的结果,正如医生看病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一)及时明确沟通对象

秘书沟通协调的对象往往变化很大。有些相对固定,比如自己的同事、上级,经常发生业务往来的部门;有些则是随机的,比如未预约的来访者、投诉者,有合作兴趣的探询者等。及时了解这些沟通协调对象的基本情况,会使沟通协调顺利易于成功。这里有两个方法是不可忽视的:

1.熟练制作和是有必要的话沟通协调记录工具

一份详细的来访人员登记表,能够帮助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一份周详的预约来访登记簿,会提示对方的来访意见;一张对方递交的名片,会让我们对其身份、地位、业务范围有所了解。因此,秘书应该并可以根据工作经验与体会修正完善这些记录工具,使之更加适用于沟通协调。

2.适当询问会使已有的信息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了解对方访问领导的意见后,如果在询问一下他可能要占用的时间长度,则可以比较好地选用领导的不同工作时间段来安排会晤;在应要求进行会议是预约登记后,再询问一下是否有其他需要帮助的,会使对方倍感周到和亲切,更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

(二)了解沟通协调对象的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

秘书所面对的沟通协调对象的行为习惯与工作风格各有特点,熟知并主动了解这些特点会让沟通协调事半功倍。

1.了解领导的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

领导既希望秘书能及时请示汇报,又不愿意占用自己太多时间,所以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表述无疑会受到赞赏。再珍贵的午休时间接到电话会令人生厌,而要领导在会议中接听电话或答复事情,则最好先用短信或纸条沟通协调,征询后行事。不了解领导的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而贸然沟通协调,不仅不会成功还会导致不快。

2.了解同事的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

同事的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往往与各个部门的工作制度和要求紧密相连,熟知这些习惯和风格就形成了进一步沟通协调的基础。比如,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严谨细致,下班前的业务截止时间要早与其他部门,要求对方推迟,会使对方为难;营销部门和广告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大,秘书在沟通协调中就不要轻易打探对方是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以免产生尴尬。

与客户的沟通协调更应该因人而异,要在及时的询问、观察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要把自己的习惯强加于来访者身上。所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对不成功沟通协调的真实写照。

(三)正确选择沟通协调渠道

运用正确的沟通协调渠道进行沟通协调,会大大提高沟通协调的效率。秘书常使用的沟通协调渠道有面谈沟通协调、书面沟通协调、会议沟通协调、演讲沟通协调、电子媒介沟通协调等。正确选择沟通协调渠道就要了解这些渠道的特点。

1.面谈沟通协调的特点

面谈沟通协调是一对一的互动性沟通协调。这种沟通协调所获得的信息及其反馈比其他形式要多、要快。面谈沟通协调要求参与者及时反应,不出差错,因此沟通协前充分的准备与规划必不可少。同时,因为对话者的观察比较直接,所以掌握一定的体态语言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表述要求言简意赅,主题明确,有理有节,礼貌而不拘谨。

2.书面沟通协调的特点

书面沟通协调必须借助文字,因此对文字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它弥补了面谈沟通协调的空间限制,是双方的交流有据可查,是表述增加了理性的内容。传达和消极的信息比较灵活,有斟酌与地位不会面临直接的尴尬状况。

3.会议沟通协调的特点

秘书通过自己不主持会议,但在会议前后的服务中承担沟通协调的重要作用。这些沟通协调工作的特点具有流程性(设计会议议程)。信息内容的设计具有衔接性(会议的文件、信息);秘书面对的沟通协调对象有群体性;信息影响又具有传播的延展性。因此,周到的会议沟通协调工作会让与会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细小的失误也会使会晤的管理者陷入应对众多的质疑之中。

4.演讲沟通协调的特点

演讲是在公共场合经常使用的效果显著的沟通协调方式。它的特点是:具有鼓舞性和煽动性;激情的演讲者具有的感染力能在短时间内凝聚听众的思绪,产生从众效应;但比面谈沟通协调缺乏亲切感和个体的针对交流。

秘书进行演讲的机会不是很大,但独立地在众人面前表述自己的立场则可以参照演讲沟通协调的规则处理。

5.电子媒介沟通协调的特点

在信息社会中,电子媒介沟通协调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沟通协调变得更为简单、直接、平等。电话、可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大体上都具有便捷、快速,成本相对低廉,内容丰富的特点。即使是在同一办公室很多公司的秘书也习惯于使用电子媒介与工作对象交流,因为这更具及时性、私密性和非干扰性。

二、必要的沟通协调技巧

(一)面条沟通协调的技巧

礼貌的致意,尽量快速记住对方的姓名和职务称呼;尽量使用对方熟悉和能了解的语言;除非必要,不可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应表现出积极的倾听和回应;避免自己唱独角戏;谨慎地使用幽默,不要出现那自己开心的现象;不要针锋相对、直接地反驳对方;不要谈没有准备的话题;不要突然改变话题并做过多的解释;适时终止交谈。

(二)书面沟通协调的技巧

注意平时的素材积累,力求在最小的空间、最短的时间内表述最多的信息;利用信息组织蓝图形成视觉客观点表述;把50%的时间花在写作的准备上;即使是消极的信息也要有个委婉的开头;消极的信息最好放在文章中间。让接受者有所准备;用激发阅读兴趣的短语引导读者进入你的说服领域;记住有效的建议都是需要策划的,而技术、管理或成本的表述构成了这份建议被接受的稳定性。认真的校审文稿是秘书书面沟通协调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会议沟通协调的技巧

秘书准本会议应该有不少于两套方案备选;各种沟通协调性文件的关键词语要反复核对无误并提前发出;及时向会议主办方反馈信息;对特邀与会者要亲自联系、确认参与意向;让与会者知晓会议规则以提高会议效率;会议结束后不要忘记感谢与会者的参与。

(四)演讲沟通协调的技巧

尽量把自己熟悉的话题和听众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使其产生影响力;充分调整好自己的心绪,直到极为自信;题目不可过长,但要醒目鲜明,有震撼效果;引用的资料要翔实、新颖、针对性强;选择在不同的开场使用与主题紧密相连的形式(直白型、故事型、举例型、幽默型、提问型、引用型、悬念型)。使用悬念不可时间过长;全部过程语音清晰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内容;结束语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五)电子媒介沟通协调的技巧

诸多的电子媒介沟通协调工具在为沟通协调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自己特有的挑战: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再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应用自如并充分享受使用的乐趣。秘书在使用中应该了解一些特殊的、已被公认经常使用的便捷文字符号和搜索引擎;了解便捷的功能;了解网络软、硬件的基本常识;网络文件编辑的基本技术即不同工具之间的可代替功能。所不同的是,秘书在利用这些工具沟通协调时,不应因为使用的载体不同而忽略秘书工作职责;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和特定仪式的要求不宜利用网络沟通协调。同时还要注意公司和个人的私密信息不能随意在网上传播。

(六)其他沟通协调技巧

1.说服的技巧

秘书在沟通协调的工作中经常处于说服的角色之中,说服工作中的沟通协调也是有讲究的,基本要求是要耐心。在耐心的基础上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进行说服前要仔细揣摩对方的需要和目的。具体过程:巧妙的提问引导对方去发现问题的症结—是问题清晰化—是对方明白距离目标或需要的差距。

(2)提问并帮助对方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被说服者一同分析多种解决办法的利弊—在分析中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让对方明白事关自身的利益。

(3)为需要说服者建立一个实施方案。清理实现其价值的最优事项—说明实施的步骤及每个步骤的影响—使你的观点与对方的意愿相吻合。

(4)帮助对方反复衡量每个环节的付出、收获。在经常的接触中了解对方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说服的目的。

2.建议的技巧

建言献策是秘书沟通协调工作的重要部分。建议被采纳不仅仅是因为内容好,还需要有好的表达方式和修养才易于受到重视,因此秘书要掌握适度的建议技巧。建议技巧主要有:

(1)不争抢话头,耐心倾听,见隙发话,使用较为中性的语言(比如“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不够成熟的想法„„”,“有可能的话„„”);

(2)不随便的自己的建议种否定他人的意见,尊重为先;(3)把握好表述的分寸,定准内容基调,言语谦逊;(4)不可话中有话,含沙射影;

(5)以宽容的心态听取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评论。

三、避免沟通协调的障碍 秘书要主动识别、消除沟通协调中的障碍,使沟通协调顺利成功地进行。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位与职务障碍。秘书不能因为对方的职务、地位不而区别对待地发出信息。

(2)语义障碍。人们在不同情况中使用同一词汇或在相同情形下使用不同的词汇有时语义不同,如“下课”一词,在学校是指讲授的课程结束,在足球管理中则意味着教练的更换。生僻的术语也会使人不知所云。

(3)感觉失真。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无法准确地感知别人的要求,产生感觉失真。比如,对方善意的谎言往往会使人感觉失真主观偏见也同样会使感觉失真,妨碍交流。

(4)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认识不同,对同样的信心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构成沟通协调的障碍。

(5)混乱的环境会使人产生待人接物不必太认真的感觉。(6)信息渠道选择不当:电子邮件可以说明的问题,却一定要发传真;电话能说清楚的问题,却一定要面谈才行。这都会使人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

(7)信息发出后长时间里没有反馈,这种情况会让人感到不被重视或信息被忽视。

第三节

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

秘书的沟通工作从流向上来看又可以分为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前者是平行沟通,后者既包含上行沟通有包含下行沟通。

一、横向沟通

横向沟通体现为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沟通。1.横向沟通的目的与形式

横向沟通又称为平行沟通。良好的横向沟通是企业实现团队精神的必要环境和保证。

横向沟通多在平级之间进行,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但能够给员工带来更多的本部门工作之外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引导沟通向着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前进,它会促进组织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使员工、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减少摩擦,从而有效的保证组织实现整体的目标。而负面的信息沟通和传播则可能瓦解员工的斗志,涣散人心。

横向沟通在组织中采取的形式有:部门会议、协调会议、员工面谈、备忘录、主题报告】例行的培训等。秘书工作在互相沟通中担任着桥梁和协调的作用,秘书不仅要学会利用以上形式完成沟通的目标,也要学会因沟通内容不同及参加者不同提出使用正式沟通还是非正式沟通的建议。

2.横向沟通的障碍(1)本位主义,从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无视整体协调的存在。

(2)员工短视现象的存在。

(3)对组织结构中存在的贵贱、等级偏见。(4)员工性格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

(5)对某些政府的认识存在猜疑、恐惧、感到威胁存在。针对以上障碍的存在,秘书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提出建议,并参与实施。

3.横向沟通的策略

(1)建议使用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召开由员工参加的部门会议,介绍公司发展的战略和蓝图,力陈部门协调配合的利弊,提出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

(2)建议树立内部客户的观念,想对待外部客户一样耐心讲解公司政策和预计结果。

(3)建议各方面耐心倾听而不是自顾自地叙述。(4)建议各方为换位思考。

秘书在横向沟通中所收集的信息往往对解决纵向沟通中的问题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二、纵向沟通

纵向沟通分为上、下两个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又可以有不同的沟通形式。

(一)纵向沟通的类型和形式 纵向沟通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沟通。纵向沟通中,从上至下的下行沟通是纵向沟通的主体,而自下而上的上行沟通的纵向沟通的关键。

1.下行沟通及其表现形式

下行沟通就是指上级作为信息发布者对下属进行的一种沟通形式。其中秘书常常扮演两者沟通的枢纽与中介。

向下沟通一直是管理沟通的主体。公司管理层所涉及的种种功能活动如计划实施,控制授权和激励基本上都要依赖下行沟通去实现。上情下达传递信息多种多样:命令、指示、政策、措施等。由下行渠道沟通传播的信息可以使公司日常活动正常运转,下行沟通渠道畅通就会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执行下达的指令和政策。因此引导员工理解公司的政策、战略发展、经营变化是每位秘书的责任。

2.下行沟通的目标和内容

(1)让员工知晓企业的重大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市场兼并、劳资关系、利润状况、销售状况、市场份额、新产品计划、技术革新等。

(2)显示企业对员工的创造力、努力和忠诚度的重视态度。(3)明确员工在企业里的职责、成就和地位。

(4)掌握员工所享受的各种福利待遇以及真正的实利。(5)了解有关的社会活动,政府活动和政治事件对企业的影响。(6)了解企业对社会福利,社会文化发展和教育进步所作出的贡献。

(7)让员工的家属了解企业致力于营造凝聚力和努力。(8)让新来的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轨迹。(9)让员工了解不同部门发生的各种活动。

(10)鼓励员工利用公司出版物作为各述己见的论坛。(11)建立外界了解企业发展的窗口等。3.下行沟通的渠道和载体形式

下行沟通的载体形式有:备忘录、指令、政策、命令、布告、面试、会议和演示等。

根据下行沟通采用的介质可以分为以下3类:

(1)书面类:包括指南、声明、公司政策、公告、报告、信函、备忘录等。

(2)面谈类:包括口头指示、谈话、电话指示、广播、各种会议(评估会、通知性会议、咨询会、批评会)、小组演示等。

(3)电子类:闭路电讯通讯、新闻广播、电话会议、传真、电子信箱等。

4.上行沟通及其表现形式

自上而下有下属主动发送信息给上司,这种沟通就是上行沟通。上行沟通的目的就是要有一条让管理者听取员工意见、想法和建议的通路。同时,上行沟通又可以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5.上行沟通的作业(1)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

(2)减少员工因不能理解下达的信息而造成的误失。(3)营造民主式管理文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4)缓解工作压力。

有效的上行沟通尽管有很多途径,诸如意见箱、小组会议、反馈表等,但这些途径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营造上下级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努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是秘书沟通工作的重要内容。

6.纵向沟通的障碍

(1)接受者沟通技能上的障碍。对员工来讲,沟通技能之一是理解力。但由于员工在组织内部所处的时间长短不一,员工自身的理解能力等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对新员工采用简单的命令式进行沟通,可能造成误解信息或一知半解,使沟通失败。

(2)沟通各方心理活动引起的障碍。下行沟通中信息内容失真就容易出现信息膨胀和扭曲。

(3)沟通的一方不善聆听。

(4)信息接收方存在草率评判。信息接收方在与对方进行谈话时,不是试图去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是企图进行评判,或进行推论和引申、妄下结论。

(5)语意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歧义。在管理沟通中因为沟通词语歧义引起曲解也并不少见。

(二)纵向沟通的策略 1.下行沟通的策略

为了保证下行沟通的通道的畅通,管理者或身躯其中的秘书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策略。下行沟通策略包括:

(1)制定针对性的沟通计划。为了保证每个经理及时有效地下传信息,必须制定相应的沟通政策,明确沟通目标。这些政策可以涵盖以下内容:

1)必须就相关事宜及时通知有关方,如员工、社团成员、客户、供应商。

2)必须将公司计划、质量和目标的变化及时告诉员工。3)必须鼓励、培育和建立一个稳定的双向沟通渠道。4)必须就有关重要事件的信息及时向员工通告。5)建议划拨足够的资金个工作时间实施公司沟通政策。6)建议制定具体的细则来规范具体沟通活动,如面谈、开会或组织出版物等。

优秀的秘书应及时有效地在授权范围内对可以下达的信息进行筛选,促进沟通。

(2)精简沟通环节。力求用简单的机构和精简有效的系统来回应扩张发展带来的障碍。包括:建议通过分权来抑制管理队伍的扩充;建议减少整个管理的中间层次,使信息直达某些重要部门。

(3)减轻、分流沟通的任务。在沟通中秘书应重视管理、控制、信息流,这会极大地提高沟通的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有: 1)排队原则。按轻重缓急来处理信息沟通。对于不很重要的会议、约见、信件、电话或拟撰报告都可以建议滞后或改期。

2)关键时间原则。在恰当的时间传递信息。比如,不要在3个月前向他人通知会议,这会让员工觉得会议不重要,很容易被忘记。

(4)提倡简约的沟通。沟通中力求避免含糊其词。除了其他不当沟通引起的误解,信息本身也会产生歧义。如果沟通的信息内容本身模糊不清,接受者就会无法理解。秘书应采用简单、直接的措词,使用与对方理解层次相符的方式进行沟通。

(5)启用反馈。鼓励接受者对信息进行评价,这就是反馈。这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判断沟通信息后的效果。秘书人员应该尽可能采用面对面共同的方式进行沟通,这相对于书面沟通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尤其是在获得反馈方面。

(6)多介质组合。增强下行沟通的效率,最主要和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采用多种沟通介质、载体,并在一定时间内多次重复,以加深印象。

2.上行沟通的策略 上行沟通策略主要包括:

(1)建立信任。上级对下属充满信任,主要表现为他对下属下一步采取的行动有把握。然而新认识双向的,秘书应建议管理者投入时间、资源建立持续信任,包括对下属人员进行维护领导形象与权威的教育;正确进行上行沟通方式的培训。(2)适时采用走动管理,安排非正式的上行沟通。非正式沟通采用的形式多为社交性活动的形式,如一起喝茶、进餐、参加晚会、郊游、进行文体活动等等。与正式沟通相比,来自信息接收方的障碍要低得多,沟通效果也非常好,(3)维护领导层的内部一致性,请示、汇报工作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行。

3.秘书与不同人际风格的领导沟通的策略

与不同人际风格的领导顺利沟通是秘书实现纵向沟通目标的重要基础。这种基本训练包括:

(1)学会判断对方的人际风格类型。依据对方在交流感情流露程度和决策速度可以大致分为4种类型:

1)城府、分析性。这种领导习惯在决策时把握细节多,提问题多、决策慢,极少流露情感。

2)温和型。这种领导讲话有条理,感情表现不愿隐晦,有耐心听下属的反馈。

3)直接表达型。这种领导有直来直去的表达习惯,热情幽默,有时比较夸张。

4)支配命令。这种领导做事果断,表情刻板,习惯指挥并用命令的口吻说话。

(2)秘书的针对性沟通策略。对第一种领导的沟通应该注意细节,量化的信息尽量准确、详细,直接进入主题,不需要态势语的辅助;对第二种领导沟通应该注意保持微笑与迎合,宜用提问的方法征询意见;对第三种领导沟通应该注意直截了当,在最短的时间里说明问题,时候提交备忘录,以免遗忘;对第四种领导沟通应该注意不要有太多的寒暄占去时间,直接确如主题,表达简明扼要,保持目光的交流,以显示自己的信心。

(3)秘书对上司沟通的要领尊重但不要吹捧;请示但不过分依赖;主动但不能越权。

三、危机沟通

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为了应对危机感的影响,各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危机预警系统,提供恰当处理危机的有效措施。秘书有责任在危机发生过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工作,所以了解一些危机沟通知识绝对必要。

(一)什么是危机

危机是企业由于在内、外业务活动中管理失误而引起的有损失组织形象、领导形象、政策信誉的事件。

(二)危机沟通的策略

1.依据危机影响确认沟通重点

确定沟通重点的根据是:哪些人在危机中遭到损失?哪些人与危机有直接联系?哪些人对危机特别关注?这3种人是需要沟通的重点。

2.重点实施沟通的方法

(1)对企业员工:适度运用影响力,引导服从;争取内不一致,共渡难关。

(2)对危机中的受害者:妥善处理其在心里、生理、财务上损失,体现公众利用第一的原则。

(3)对新闻媒体: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反馈处理情况,以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三)防患于未然,识别危机发生的征兆

1.危机征兆的认定

(1)团队内存在使人情绪不佳的氛围,士气低下。(2)同事之间缺少交流,关系不融洽。(3)消极情绪和消极言论普遍存在。

(4)间接沟通手段和渠道使用较多,直接沟通减少。(5)制度、措施执行不力,隐患增加。2.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

(1)信息传达不准确、不精确。

(2)目标缺乏一致性,内部、外部合作基础动摇。(3)责任明确,工作效率低下;资源分享不合理,权限划分不明。

(4)矛盾积淀过深,抵触情绪和负面影响蔓延。

(5)领导者、管理者无视制度规定,管理的随意性增加。

(四)处理危机的沟通对策

(1)秘书对内外的信息都要反应灵敏、迅速,及时向相关的部门和领导汇报、建议采取措施,引导舆论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2)在协调中强调共同的基础,淡化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差异,积极推进整体合作。

(3)建议成立危机处理小组,使用制度、规则引导,找到解决的吐口。

(4)利用多种沟通方式(正式的、非正式的、横向的、纵向的),逐步推进直至解决。

(5)参与调查,引导充分研讨,推动各方互动达成共识。危机沟通关系到企业的荣辱和成败,在危机出现后,秘书要配合管理者调动一切积极的沟通因素,利用不同的形式,以尽量低的代价实现最大限度的组织利益,恢复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修复组织形象。

思考题

1.秘书为什么要重视沟通技巧?

2.简述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和过程。3.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4.说明秘书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有何不同?

上一篇:查办问题方案方案下一篇: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高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