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2024-09-12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精选10篇)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篇1

政府行政成本是指在政府行政过程中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种相关费用, 以及由政府行政行为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产生的间接性的资源消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建立高效、低成本运行的政府是当今时代的诉求, 也是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和新时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效降低和控制政府行政成本不仅是提升政府绩效的关键环节, 而且对于廉价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一) 预算内行政成本增长迅速

近年来,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 均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的发展势头。从纵向看, 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一五”期间的12.75%上升到“十五”期间的17.7%;政府财政收入从1980年的1159.9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4877.34亿元, 而同期的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则从75.53亿元飙升至8514.24亿元, 增幅高达112倍, 远远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从横向看, 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也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期水平, 以行政管理费用占本国政府财政支出比例为参照标准, 发达国家的比例平均约为9.5%, 其中德国为6.9%;欠发达国家的比例平均为14.9%。而我国在2006年的比重为18.73%, 这个比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出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 巨大预算外行政成本的存在

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由预算内成本、预算外成本和制度外成本三部分构成, 对于预算内行政成本的统计和控制相对容易, 由于预算外行政成本是事业单位可以自行安排和使用的, 并且这部分资金不属于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 因此很难接受社会监督而且这部分资金的规模也相当庞大。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数额相当, 而大量制度外资金的存在也为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增加了难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政府制度外资金占预算内行政成本的比例为20%~200%, 目前政府对这部分资金使用的约束力相对薄弱。因此相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水平与财政承受力而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呈现出规模过大和增长过快的态势, 给我国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二、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

(一) 观念性原因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缺乏行政成本观念。由于政府在提供和获得资源的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使得一些政府部门内的工作人员缺乏行政成本观念, 在对政府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近年来公众十分关注的“三公”消费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公”消费资金数额的逐年攀升不仅挤占了正常行政管理业务支出的比例, 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行政价值观错位。体现在个别部门领导在做出行政决策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 而不是全局长远的利益, 以最大化本部门利益为追求目标, 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命令仅从利己方面曲解领会执行, 这样不仅增加了平行部门的协作办公成本, 也加剧上下级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成本的增长, 使得政府部门间的行政业务流程运行不畅, 最终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

(二) 制度性原因

一是预算制度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对“三公”消费等活动的行政成本预算在政府预算中没有明确体现出来, 致使这部分行政行为的预算透明度不高;有关预算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仅有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限的法律来规范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行为, 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原则比较笼统, 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制定、执行与公示的细则。此外, 各级人大对公共预算监督缺乏力度。一方面表现在监督实效不强, 在较短的会期里, 面对“内行看不清, 外行看不懂”的粗略预算, 人大代表们很难提出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表现为监督约束力弱化, 由于受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预算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二是有关行政成本的责任制度不完善。对由政府部门及其内部人员不当行政行为造成部门行政成本浪费或损失的问责力度不够, 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健全的法治来约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造成行政成本浪费的责任明确落实到部门和人员身上, 通过奖惩相结合的形式才能有助于落实行政成本责任制度。

(三) 机制性原因

机制性原因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政府内控机制是政府部门实现高效有序管理和低成本运行的重要保障。国家审计署的调查问卷表明, 虽然目前中央部委内部的财务控制和会计控制机制设置比较健全, 但对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的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设置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并且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不强, 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府内控机制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个别地方政府仍存在“越位”或“缺位”的现象, 由此造成政府职能范围过宽或过窄, 地方政府的短视效应不仅带来行政成本的无效浪费, 也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行政成本意识

公职人员作为政府行政决策的直接执行者, 加强行政成本意识对降低行政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成本意识教育,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形式逐步增强形成行政成本观念。加强对温家宝总理在廉政会议上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讲话精神的理解, 在部门内部定期组织领导和工作人员学习, 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用成本效益观念改造政府的工作流程, 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再造, 精简冗繁的工作流程, 加强相关行政流程之间的衔接, 形成无缝隙的行政管理流程, 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 完善预算制度

首先, 要设法将政府部门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统一归到政府的公共预算中, 形成相对统一的公共预算, 使行政成本支出全部来自公共预算内资金, 这样做可以对政府行政资源的使用形成预算硬约束, 进而有效降低制度外和预算外的行政成本。其次, 在编制财政预算时要做到公共预算的完整、细致与公开, 以便民众能够对政府预算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第三, 要完善公共预算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政府预算编制的法规, 但是这些法规在当今日益追求政府行政成本预算细化的社会诉求面前仍显笼统, 因此要出台针对政府预算专门的法律法规, 改变预算编制中具体的不规范行为。

(三) 加强对行政成本的监督

建设高效廉价政府的关键在于要加大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的监督力度, 落实行政成本过失的责任追究等制度, 务求以最低的行政成本获得最大化的行政效率。强化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 特别是要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 发挥其规范和监督政府收支活动的作用。行政成本运行不透明是造成我国政府高行政成本的根源之一, 提高政府行政成本透明度, 建立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可以有效限制职权滥用, 减少或遏制腐败, 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对政府日常行政支出费用的管理, 提高监督部门工作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并通过制定政府行政成本信息公开方面的法规促使政府部门公开其行政成本预算, 让政府的行政成本预算置于公众的视野中。

(四) 建立政府行政成本的责任制度

建立并健全行政成本的责任制, 落实行政成本责任制度有助于促进政府部门对其行为负责, 进而实现降低行政成本最终目标。完善行政成本责任制度要具体到行政责任的确定、履行和监督等环节, 务必做到细致与全面。一方面要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 部门领导要对本部门重大问题的行政决策负责, 对错误决策造成行政成本严重损失的要追究其责任;另一方面要健全岗位责任制, 通过健全岗位责任制划分部门内部的职权范围,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将行政成本纳入对其日常工作的绩效考核之中, 促进公职人员形成行政成本责任观念, 督促其有序负责地履行其工作职责。

(五) 加强政府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 要完善政府部门内控框架。健全政府部门内审机构和风险评估机制是完善政府内控框架的前提, 通过加强部门内部的行政伦理和内部审计建设并开展业务风险评估等措施可以优化政府内控的实施环境。其次, 要通过法律制度硬化政府内控的责任约束。坚持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作为政府内控基础, 以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作为政府内控主体, 以政府部门规章作为内控制度的补充。要实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测评报告和公示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 实行内部审计机构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报告的制度;加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测评, 实行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测评结果、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结果进行公示制度, 以加强人大、政府、公众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监督。第三, 要实行政府内部控制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政府预算执行为主线, 落实财政财务收支主要环节的内部控制责任, 制定并执行内部控制责任追究制度, 以加强法律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倪海东, 安秀梅.政府组织规模与行政成本的财政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 :17-20.

[2]谢明华, 刘爽.浅谈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J].当代经济, 2010 (18) :59-60.

[3]李素霞.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探析[J].企业导报, 2010 (6) :14-15.

[4]韩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成本的特点及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 2009 (5) :103-107.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篇2

关键词:云南省 政府 行政成本

Thinking about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cost reduction of Yunnan Province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need to consume a certain 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cost.Administrative cos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index.The administrative cost control to a reasonable level governments have become the common appeal.The high administrative costs will not only cause low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 waste of public resources.It is building and our government with service, responsibility and law government demands of modern government system against.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of administrative cost, the main analysis of the Yun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causes of the high administrative cost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Yunnan provinc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cost

一、行政成本的内涵 对于行政成本含义的界定,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不同表述,有代表性的有:一是从履行职能角度,指“各级党政机关及公务员,在一段时间内为履行行政职能所耗费的各种费用总和”。二是从公共行政角度,指“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与公共管理中所投入人力、财力与物力等资源的总和”。三是从维持机构运行角度,指“一段时间内保证政府部门运行所产生的相关支出”。四是从公共管理角度,指“政府在社会治理或公共管理中对社会及公众带来的负面效应”。

行政成本是衡量政府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从不同考察视角可做出多种分类:第一,按照对政府产生影响时间,分为短期行政成本和长期行政成本。

短期行政成本,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产生的可在当届政府任期内完全消化的行政成本。这部分行政成本支出是维持当届政府运营的成本,因此它的影响时间也只局限于当届政府任期,不会延续或作用到下届政府。短期行政成本具有周期短、容易核算和控制的特点,是具有一定刚性的行政成本。长期行政成本,指因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所造成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时间要超过当届政府任期、直接性或是间接性的成本负担。这种行政成本具有周期长、潜伏性和后发性的特点。由于长期行政成本对当届政府任期的政绩影响较小,政府对这部分成本控制和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大部门体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对长期行政成本投入足够的重视。

第二,按照在行政组织结构上分布,分为层级递进行政成本和横向协调行政成本。

层级递进行政成本,是指因为组织的层级过多,进而降低决策执行质量和实效,带来组织间信息传递成本增加和运行成本提高。层级递进行政成本同政府设置的层级数目有关,同内部工作人员数目或职位数量没有直接关系。横向协调行政成本,是指因为协调部门数量过多或者部门之间协调不畅而增加的组织横向协调成本。

第三,按照行政效果同行政成本关系,分为有效行政成本与无效行政成本。

有效行政成本是政府为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正确开展行政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有效行政成本对新价值创造具有贡献,是政府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是政府必要的行政成本。无效行政成本是政府部门在公共行政中所付出的超量成本,这部分成本没有转移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创造中,也不能够创造出预期的社会价值,是对政府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就是要通过机构的整合降低无效行政成本,进而提高行政效率。

二、我省行政成本过高现状 (一)表现 1.政府机构和从政人员数量偏多 政府部门的数量多少和公务人员编制的大小是政府外在规模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行政成本大小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机构改革也针对减少机构和工作人员做出了相关努力。但我省的政府机构的设置数量仍然显得偏多。机构数目众多,工作人员数量庞大,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重叠和职能交叉等问题就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在客观上使政府用于维持自身运转的行政开支增加。

2.行政决策的失误成本较高 行政决策是政府 展公共管理的前提条件。政府能否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直接关系到行政活动能否收到预期效果,也决定随之而来行政成本的高低。然而由于原有政府体制下的决策权力高度集中,没有形成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决策和监督机制,致使政府在做出行政决策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行政执行中浪费严重 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落实行政政策的唯一途径。行政组织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行政组织决策的实施效果。有研究表明,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90%取决于有效的行政执行。而在实际的行政执行中,由于行政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加之部分官员自利观念的存在,在执行上级布置的具体任务时常常忽略行政成本的投入情况,不少部门仍存在讲求排场、相互攀比的现象。同时由于政府消费的最终埋单者是公民,个别官员为突出其任期内的政绩,会不考虑长远效益盲目建设大规模的市政工程,或承办一些大型博览会和节日庆典工作。而且常常是一个领导一套方案,缺少长远的规划,行政执行难以得到有效衔接和贯彻,这种重复和无目的投资势必会造成政府资金的严重浪费。此外,作为基层部门的办事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也存在浪费现象。

4.行政管理费占行政成本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我省近几年来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快速增长令人担忧。在我国,不少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承担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以及向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运转开支。行政管理费用的急剧增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办公技术手段的运用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行政管理支出方面的增长是正常现象,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机构膨胀职能交叉、开支追求高标准等所引致行政管理成本急剧增长。

(二)原因 1.没有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与成本意识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其实际运行和效能发挥必须依靠具体的公务人员来完成。公职人员的价值取向、行政观念和认知能力都会对政府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和行政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官本位观念和人治行政文化存在。

多年来政府机构的直线职能体制,营造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唯上级领导是命。置公众利益和公民的感受于不顾,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部分公职人员认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职位的升迁荣辱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取决于自己同上级领导关系好坏,而不是社会公众手中。即使做执法为己,寻租设租等危害公共利益行为,也不会动摇其自身职位。他们的职业追求是如何维持好同上级领导关系,无心将精力投入对业务能力提升和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这为寻租和腐败行为发生、行政成本的膨胀埋下隐患。同时对大部制改革在机构内部的开展与有效落实起到阻碍作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改革成本。

行政文化对政府执政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公务员能否认同所属行政组织价值追求并将制度规则内化为一种自律行为。特别是对于大部制改革后新组建的部门,能否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服务意识的组织文化将决定着新部门和内部人员能否发挥最大的合力。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是一种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模式,形成了 “人治”为特征的行政文化。在“人治”为特征行政文化影响下的官员认为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唯一的管理主体,公民没有选择的余地。因而可以依据个人偏好实施治理,法律法规对其缺乏硬性约束。这就使得一些官员在做出相关决策时会从利己角度出发,而忽视政府和公众全局利益。

官本位思想和人治行政文化的存在不仅使公务员缺少服务公众的意识,更谈不上形成行政成本的控制意识。

第二,节约行政成本的观念不强。

促使大部内的公务员形成行政成本的意识,这是大部门制有效构建和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公务员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个体,他们的行政观念会通过影响其具体的行政行为质量来影响行政成本的高低。在行政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公务人员如果不能秉持正确的观念,那么即使有再科学的决策、再优良的环境也是枉然。在传统的小部门体制下,政府实施的是缺乏节约行政成本观念的官僚指令式、自上至下的管理。政府部门通常也只注重布置下去的任务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而忽略为完成任务耗费行政成本的多少。

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不是经济实体,政府活动的一切费用都可以通过公共权力强制征税的方式转嫁给社会。政府行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缺乏紧密的联系,使政府不会像企业一样追求成本收益最大化,客观上减少控制行政成本的动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相当的垄断性,不存在其他社会组织可以与之竞争和可能遭受破产的压力。公民对其所接受的公共服务讨价还价能力差,更难对公共服务及其提供过程进行抵制。因此,政府部门也就不存在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行政成本的倾向。如果这些观念性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但会削弱大部制改革的实际成效。同时还会造成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由于盲目追求大部制改革的短期成果,而忽略对改革过程中行政资源耗费的控制,以至在改革后会出现用于政府改革行政成本的消耗与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得不偿失的问题。

2.预算与决策制度不健全 第一,公共预算编制不够细致完整。政府的公共预算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和环节,政府部门公 “三公经费”为代表的行政成本支出也基本

停留在预算科目的类、款,并没有落实到具体支出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大代表对政府预算监督审查作用。

第二,行政决策制度不完善。

首先,公共决策科学性不够,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决策的渠道不够畅通。容易造成行政决策只是停留在政府内部的封闭式循环,决策信息很难实现在政府部门间及同外部的互通,开放度和透明度不高。其次,行政决策中个人和集体责任划分不清,一旦出现重大决策问题责任主体和责任归属难以界定。最后,行政决策的监督方式有待改进。行政决策监督主体分工不明确,重复监督和监督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同体监督又大大削弱监督力度;监督渠道不畅通,社会监督、公民监督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决策仍为“强国家一弱社会”的决策模式。

3.绩效考评与问责操作不规范 第一,行政绩效考核操作不合理。

行政绩效考核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高质量产出的追求,降低政府相对的行政成本。行政绩效评估是权衡大部组建后人员和组织工作效率,强化大部制改革对政府行政成本的质量控制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对政府和公务人员的绩效考评,行政成本并没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被纳入其中。使得政府行为缺乏控制行政成本的目标结果约束,客观上缺乏降低行政成本的外在压力,多数部门仍以高消耗和高膨胀的科层结构模式运转。首先,在考评内容上,缺少对行政成本使用情况的考量。其次,在考核方式上,目前主要以由上至下的政府内部考核为主。通常是上级对下级部门和人员考核为主,而不是由公共服务直接受益者考核。加上绩效评估指标不完善,缺乏客观科学评估标准,无法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估。不少部门绩效评估只是流于形式,仅起到间接约束的效果,无法对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发挥直接约束作用。第三,在考核结果上,绩效考评结果没能同政府预算和公务员政治前途挂钩,相关机构和人员关注度不高。低素质的人员占据有限的公务员编制,使得政府产出质量不高,加剧行政成本上升。

第二,缺少对行政成本责任的问责。

目前我国对于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行政成本责任落实及问责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一方面由于政府公共产出是一种非市场产出,很难以市场价格对其准确计量,对行政成本具体控制额度的责任很难落实。政府部门行政成本投入与公共产出相脱节,使得行政资源配置呈现出低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只能对一些造成行政成本重大浪费的人员进行问责,没有形成常态的行政成本问责制度。缺少责任限定的权力行使必然会导致个别部门和人员对公共资源使用不会顾及太多,只要不是浪费十分严重,造成极坏的影响,上级部门是不会追究到任务具体的执行人的责任。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公务人员对行政成本浪费的漠视态度。

三、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思考 (一)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政府 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使政府职能真正归位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督”上来。市场机制能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 政府要尽量弱化影响。政府再也不能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事不为, 要大力培育社会中介机构, 在提高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组织能力的基础上, 将不应由政府承担、包揽的社会职能逐步交由市场、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以商业运作原则经营, 从而为政府“消肿”、“减负”, 实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提供完善公共服务的双赢。

(二)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减少财政支出 改进决策评价机制。决策评价机制不完善是造成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常常疏于对决策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就直接执行决策方案。改进决策评价机制要做到:一是要建立合理的行政决策评价指标。对行政决策制定、执行和决策效果设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可将决策目标合理性、决策执行规范性、决策受益程度等作为重点的考察指标,从多角度对可能影响决策的因素总结并设定指标。其次,要建立决策责任追究机制。要科学的界定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在不同管理层级间横向和纵向上合理划分决策权,厘清行政决策责任的归属。同时要积极探索相对集中的决策权模式,打破部门中存在职能重叠交叉、力量分散的决策格局,做到一个部门决策一项事务,防止政出多门的出现。

(三)推行电子政务,实现办公现代化,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行政开支 在传统政务活动中,信息的传递主要沿用公文的上报下发和各种形式的会议,环节多、耗时也耗力,造成了“文山会海”等不必要的行政资源浪费。电子政务可以改变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方式,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节约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对公众意见和需求的反应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虚拟办公、无纸化传输的应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办公,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等,都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费用;减少了交通费、信息费、纸张费等可控成本;电子政务的发展,使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可得到广泛、丰富、廉价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使政府内部层层参与决策、人人参与决策,社会公众和有关组织也可以利用便利的互联网自由地发表见解和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大大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可以减少决策程序中的决策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决策错误可能产生的相关行政成本。

(四)建立科学绩效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绩效评估机制, 将行政成本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以往对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绩效考核仅从工作成果角度出发,而忽视完成任务所消耗行政成本的效益情况。政府官员为完成任务,往往不计行政成本多少,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正确政绩观的根本应体现为民和务实,为民是要使人民群众成为评判官员政绩主体,将政府工作是否为民带来福祉作为政绩考核最终依据。务实是评价官员工作所取得的政绩是否本着切实降低相关成本为初衷,为民众谋取实际的利益。因此,要将行政成本控制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在绩效考评形式上。以往的绩效考评基本上都是部门内部考评和年终考评。同体考评的弊端是在考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舞弊行为,年终考评也只是固定时点考评,对政府日常行为难以掌握。因此要坚持内部考核、专家评价与公众评议多方参与,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估,平时与定期评估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法。也可考虑准入一些专业行业组织对政府绩效进行异体考评,使绩效考评不仅局限于年终考核,建立经常性的动态评价和回馈机制。

(五)强化预算约束,建立透明政府 1.在政府预算中细化行政成本支出 政府预算是控制行政成本的关键,硬化政府预算约束是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从源头上降低行政成本的措施。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首要环节,因此要在预算编制上做到细化行政成本。这既是政府行政支出透明化的体现,也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在预算编制时,可考虑在原有预算科目下增设明细项目。预算编制部门要对部门收入和支出变动情况作出精确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预算收入与支出计划。支出项目要细化到具体事项,包括公共部门经费支出的用处、具体数额等在由部门提交给人大审查的部门预算之中都应该有详实的呈现。建立预算编制的责任约束和问责机制,厘清部门中预算编制与执行责任。

2.加强社会监督 完善社会监督上,要强化社会各界对预算监督作用。政府要做到预算公 的细致透明,为公民及有关机构监督提供参考依据。需要政府畅通与公众的交流渠道,允许新闻媒体等对政府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跟踪报道,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政府预算监督中。公民要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对政府预算情况能够掌握,对个别地方政府在预算执行中的不合理行为能做到及时反馈和举报。还要注重发挥会计、审计等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 作用,以更加专业监督角度,站在更公正的位置对政府预算实施监督,使公共预算在实质上成为改进政府管理公共选择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永煌.行政成本控制的路径选择[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4:20 [2]张亚明.我国行政成本及其控制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商业文化,2009,10:82 [3]韩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成本的特点及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9,5:103-105 [4]王克群.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厉行节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2:4-6 [5]迟福林.把明显降低行政成本作为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J].中国科技产业,2010,2:25 [6]范柏乃,张骞,段忠贤.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行政支出与行政成本的实证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1:73-74 [7]关云芝.我国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行政与法,2011,4:13-16 [8]赵爱英,李晓宏.政府行政成本与绩效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1-173 [9]高小平,张学栋.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方式创[M].人民出版社,2010:35-36 [10] 虞 洋 , 龙 朝 双.政 府 行 政 成 本 偏 高 的 成 因 及 对 策 [J].法 制 与 社会,2007,(3):437-439.致 谢

本次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的渊博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向我的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默默的关心和付出,我一直知道,父母永远是我背后最坚定的依靠。真心的记得那些曾给予我帮助的人们,我也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降低排污权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篇3

排污权交易成本的概念

◎交易成本。科斯认为在一个专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体制下,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由此可见,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谈判、缔约、监督、和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它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其他方面的成本。

根据科斯的理论,学者对交易成本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威廉姆森认为“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的成本、取得信息和信息交换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决策与签订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和违约成本等六种成本构成交易成本”。杨小凯则认为“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过程中使用各种资源的总成本认定为交易成本,包括产权界定、制定谈判策略,防止谈判各方欺骗行为等”。

◎排污权交易成本。作为一种交易活动,排污权交易将交易的准备、信息搜索、谈判、签约、监督执行等构成交易活动的整个过程。我国学者徐谨和万威武认为,”排污权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寻求基础信息的直接成本、谈判与决策成本、监测与执行费用等三部分构成”。而陈鹰则认为”排污权交易存在以下七种成本:①立法和制度制定的成本;②调查研究的成本;③设置管理机构的成本;④运作成本;⑤谈判和签约成本;⑥监控成本;⑦信息成本”。

本文认为,排污权交易成本主要由内生和外生两部分构成。内生成本是指企业利用环境监测不足、信息搜寻成本高等缺陷,超额排放或偷排污染物所产生的成本。而外生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立法和制定制度的成本、调查研究成本、设置管理机构成本,运作成本、谈判和签约成本、监测成本和搜寻信息成本。

影响排污权交易成本的因素

◎法律因素。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和政策均滞后于环境保护实践,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污染物排放具体权利,无法为环保实践提供实际保障和具体行为规范。而且,立法仅集中于地方且比较分散,虽然个别地区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对排污权交易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其作用有限,而且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应用。此外,我国目前政府对于减排的监督效果相当薄弱,加上利益集团的纠葛,使得监督多数都流于形式。

◎宏观政策因素。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以GDP为导向,这就与环境保护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近年来,虽然环境保护得到了重视,国家也提出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是以GDP为导向的政府经济发展策略在短时期并不能根本改变,各地区对排污权交易这种市场化手段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严重不足,这使排污权交易的推行在政策方面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市场交易规则。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不完善,在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排污权交易市场规则的不健全,买卖双方对交易结果产生巨大差距,自然会造成市场上交易的不活跃,甚至导致市场失灵。二级市场发展缓慢,导致排污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不高,这都对我国的未来排污权交易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统计技术因素。总量控制是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总量控制需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又要兼顾GDP增长的需要,然而由于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政府科学量化总量目标总是缺乏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撑。因此缺少科学准确地测量环境容量的技术就成为了实施总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障碍。

降低排污权交易成本的政策建议

◎立法制度建设。作为完善环境管理政策的一种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但总的来说仍然比较滞后。在现行环保法律体系中,均没有“总量控制”的相关规定。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提供充足的法律保证。

◎完善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设计。“总量控制”是符合我国环保战略的重要模式,完善“总量控制”的制度是顺利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前提。首先,要明晰许可证发放最大范围、排污的最大量,确定排污权的指导价格或价格波动幅度,为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市场交易平台。其次,要监督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明确交易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再次,相关机构要对交易行为进行环境评估,完善交易体制证的有效期限等。最后,要对交易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约束等。

◎扩大排污权交易主体的范围。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均纳入二级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主体,同时吸纳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和环境评估机构,或者为排污权交易投提供平台的金融服务机构等。这些参与主体会更大程度上活跃排污权交易市场,提高排污权的交易的质量。

◎完善奖惩机制。需要对排污权作出明确规定并进行合法保护。首先,为了确保排污权交易行为的合法化与规范化,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督管理,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应对违反规定的的企业予以严惩,履行企业违法的成本,保证相应的法律法规得以真正的落实。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编号:L10BJY014)《辽宁沿海经济带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盘活国有资产降低行政成本 篇4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1) 资产处置“三到位”。国有资产处置一直是资产管理的热点难点, 资产处置方法和方式不妥容易引起社会非议, 经过周密论证, 蓬莱市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处置程序予以规范。一是资产处置公告到位。1万元以上资产处置集中评估拍卖, 重点保障资产处置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 要求拍卖机构把拍卖项目、拍卖时间、拍卖地点、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刊登在《烟台晚报》、《蓬莱日报》上, 并在资产单位门前公告七天。二是监督到位。深入细致的监督中标的资产评估机构、资产拍卖机构的资产处置过程, 对资产评估实行核准制, 核准后的价格作为拍卖底价, 成交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三是处置资产服务到位。资产管理人员无论节假日都能保证购买意向者及时了解资产状况的要求, 实现零投诉, 同时积极为竞拍成功者产权转移提供周到服务。“三到位”使资产处置收益提高了50%, 2009年实现行政事业资产处置收益560万元。为了鼓励自筹资金购置资产, 规定新资产自筹资金购置的单位, 资产处置款拨到单位收入户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专项用于固定资产购置;财政资金购置的资产处置款全市统筹使用, 2009年入库100万元。

(2) 资产出租出借严格审批制。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和风险的监管, 对蓬莱市对资产出租、租借、对外投资、内部经营进行清理, 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流程, 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摸清家底。通过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历年来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内部经营进行清理, 摸清了“家底”, 建立了电子档案。二是实行资产出租审批制。单位出租资产须填报《蓬莱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审批表》, 经主管局审核后报财政局审批。三是资产出租采用设立底价法。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资产出租价格进行评估, 经财政局批准后作为出租底价, 多人竞争采取投标方式, 但是各单位资产出租价格不得低于该价格。四是统一合同文本。由律师拟定了《蓬莱市行政事业资产出租合同》, 该合同一式四份, 资产出租单位、主管局、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各一份。五是强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对照合同文本, 核对非税收入收据, 足额征缴出租收入。五项措施使蓬莱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租借收益提高了28%。

(3) 资产收益严防“损公肥私”。一些单位因业务关系, 有大量银行存款, 而将款存到哪家银行、存活期还是定期, 缺乏透明度, 易造成“灰色地带”。银行借钱给存款单位, 造成大量资产体外循环或用于存款单位发放福利。采取引导的方式予以规范, 将部分单位的流动资产实行统管, 规定凡是进入政府行政审批中心、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存款单位都要实行招标, 中标银行利用闲置资产解决这些单位的办公场所、支付部分网络和专用微机等相关费用, 实现双赢局面。

二、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1) 充分发挥资产调剂作用, 努力节约办公经费。资产调剂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 蓬莱市资产调配本着“围绕行政、服务全局”的原则, 打破条条框框, 跨部门、跨单位进行调配。2009年至今根据工作需要为车辆缺编单位、新成立单位、车辆老旧单位、临时单位调剂车12辆、办公设备125宗、办公场所8处, 节约办公经费260多万元。

(2) 盘活资产, 筹措公益事业发展基金。近年来蓬莱市大力进行全市教育布局调整, 空置出校舍37处, 财政局通过引导、督促教育局、乡镇政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评估公告拍卖、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资产。2009年处置校舍5所, 资产处置收益1085万元, 全部用于蓬莱市中小学教学设施改造,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加强租用办公房管理, 努力消化租金支出。一是通过集中谈判争取租金优惠。由财政局根据各租房单位实际情况, 确定租用面积, 会同租房单位与出租方进行谈判, 充分发挥国有单位优势, 以低于市场价格为目标, 争取出租方最大的租金优惠, 2009年1—5月先后为蓬莱市公证处、结核病防治所等单位争取租金优惠6.5万元。二是把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租用房屋纳入财政统一管理, 统一调配。严格控制人均办公用房配置标准, 尽力压缩办公面积, 鼓励内部挖潜解决办公用房。三是制定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出租收益分成比例, 既解决了单位苦乐不均, 又消化了租金支出。

三、构建资产联动管理机制

(1) 完善人员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责任。财政局设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各主管局、事业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 进一步完善了财政局、主管局、事业单位三级资产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人员体系, 并以文件形式明确了资产管理职责范围。同时归集各项新的规章制度、管理表格、工作流程等编印了蓬莱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工作手册, 发给资产管理人员学习应用, 作为日常资产管理的指南;发给审计、监察、监督检查部门, 做为共同加强资产管理的依据。

(2) 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加强行政事业资产数据管理, 在及时准确的将变量数据录入数据库的同时, 还定期与纪委、房产部门、资产单位进行数据核对, 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目的是为相关职能科室预决算提供数据支持。比如, 车辆燃修费定额为每辆车1万元, 全市车辆的预算数据取决于资产数据库;2009年又对23家行政事业单位租用房屋办公进行核对清理, 核减3家、调整7家, 共节约办公经费31.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租借合同定期转给预算外资金管理局, 方便了财政资金管理;日常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购置资产, 各职能科室首先查询资产数据库, 请求调拨, 没有资产可拨再考虑购置, 从而开创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局面。

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对策研究 篇5

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对策研究

王佳雨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成本是效益的源泉。企业成本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而降低企业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工业企业;企业成本;降低成本;策略

一、当前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原材料采购不合理。一是采购支出效率低。在采购预算编制时,业务部门有虚高现象,财务按预算拨款后各支出部门自行安排资金的使用,缺乏采购监督。在采购资金使用过程中,购买质次价高产品导致采购支出的浪费和使用效率的低下。二是采购透明度不高。在采购决策阶段,缺乏公开招投标机制,企业的采购最终是由少数分管领导做出购买决定,在价格谈判时常常是个人因素起决定作用,不仅使采购资金受损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三是采购运作很不规范。从预算编制、采购计划制定到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招投标程序、资金拨付等,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办法。在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现象及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生产过程不匹配。一是设备老化、匹配程度不高,影响公司生产率。如果生产设备老化严重,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而且效率低下,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现今,设备更新速度逐年加快,新旧设备如果匹配度不高,同样发挥不了新设备的性能。(论文范文 )二是燃料及动力耗费不合理,浪费公司资金。

(三)管理方法不能与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对成本管理影响最大的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产品买方市场的建立;二是指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变革;二者使得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主要参与者的企业受到了重大影响。如果成本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也就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目的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企业内部的分工精细,这就要求公司进行高度的协作管理,否则将导致公司的管理成本过高。另外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公司管理复杂化,不利于公司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公司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公司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

二、降低成本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失去的效益。

(二)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领导重视与全员参加的原则。领导重视与全员参加的原则指企业领导和每个普通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成本控制涉及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四)成本效益分析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南于成本形成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企业所有人员都要参与。

(六)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三、企业降低成本的策略

(一)注重生产过程中设备和物料管理

1.增加原材料采购的透明度,实行公开竞争招标。实施采购决策透明、采购流程透明、信息公开,并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既保证了采购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又可以杜绝因回扣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堵住隐性流失的漏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通过购销比价管理来控制成本。购销比价管理就是在满足本企业质量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采购,在满足用户质量需求的前提下争取较高价位销售。即“买得贱,卖得贵”。企业在采购与销售两个环节上,采用价格比较,对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以求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比价管理把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审计监督各项基础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中心目标上,促进了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提高。

3。对主要材料实行限额采购法。材料采购阶段的控制,关键在于能做出准确的预测。企业必须能对原材料未来的走向及产品的趋势做出预测。在企业各种繁多的原材料中,应按不同材料的消耗量和资金占用的比例,对在生产过程中消耗量比较大或者所占有的资金多的主要材料,应实行严格的采购管理(即价格方面的管理),因为材料价格是通过材料采购的全过程形成的。此外,还应降低运输费用。运输费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采购地点远近的影响。由于供应地点和货源的不一致,就会使采购成本有很大活动余地,这就要求企业在采购材料时要注重经济观念,在同类产品价格和质量没有大的差异时,要尽可能在近处采购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通过改扩建工程降低公司成本。对于生产设备不匹配的问题。有的设备能力高低不一致,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因此,项目实施应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已达到目标能力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使之提高效率和精度;二是使生产能力较低的设备达到本项目的目标能力;三是开发几项新产品;四是更替锅炉动力设备和干燥设备,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5.降低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燃料及动力消耗。燃料及动力消耗大、浪费大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燃料及动力利用率只有28%,而日本则为50%;我国如果能提高15%,一年就可节约标准煤1亿吨。

6.严格控制废品损失。因为我国《成本管理条例》规定由于产生废品而形成的废品损失都列入产品成本,所以减少废品损失,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

7.搞好物资的综合利用。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如果能再利用制成有用的产品,不仅可以发挥物资的作用,生产很多产品,而且可以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成本,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城市环境卫生。

(二)改善成本管理方法

1.提高企业领导及职工的管理意识。降低企业成本,首先就是要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意识,要认识到光靠产值并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好比人的两条腿,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是一条腿,而降低企业成本是另一条腿,只注重产品产量、质量忽略降低成本,必将导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制约企业的发展。

要想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真正做到提高企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企业成本,就必须要向企业领导及企业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反复灌输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性,使他们从企业整体效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形成降低企业成本一系列规范性的条例,并使这个管理体系不会随企业的政策、企业领导的改变而改变或停止,只有这样才能使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真正得以落实。

2.引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人们在生产中劳动效率的高低,也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在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简单手工劳动已被机械化、自动化所代替,从而劳动生产率已大大提高。降低了人工费用的消耗,所以从长远的利益角度看。更应当重视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投资。以提高经营水平。企业提高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果,搞技术工作的,不能没有经济观念、经济头脑。应在技术管理人员中牢固地树立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思想。从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安排,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到对生产设备的革新、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变品种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活动中,在考虑经济效果的同时,在经营管理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并发挥作用,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自信心,更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一个不随企业政策或企业领导改变而改变的一个方针。

1.完善企业内部机制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首要工作就是完善企业内部机制,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能做到良性循环,互相协作,根除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各自为政的弊病;办事繁琐、环节多与效率低下,无形中也抬高了成本。我们提出精兵简政、定岗定人,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又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协作成为可能。各部门都要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大方向来制定本部门的工作重点,不能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要随着企业管理体系这个大机器运转。这样,企业的各种政策就会很好地贯彻执行,提高效率,在降低企业成本中就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篇6

一、“五公”经费存在的问题

1.政策层面的五个问题

(1) 科学合理确定“五公”费用标准难。各部门人员数量、工作职能不同, 即使同一个部门, 每年的工作量也不同, “五公”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 支出是高还是低, 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判。目前比较通用的方法是用去年的实际发生数加上一定的降幅作为下一年的基数, 但各部门都通过增加业务来增加相关费用, 财政部门很难科学确定、精确预算各部门的“五公”经费, 也就更难实行预算约束、审计和问责。

(2) 预算执行与控制不到位, 约束和监督难。虽然每年财政预算中已经确定了各部门“五公”经费数额, 但预算执行和控制力度不足, 中途调整及追加预算情况较为常见。虽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让步于地方政府追求发展目标和完成上级考核目标的政治需要, 导致财政部门难以通过预算约束和监督“五公”经费的增长。

(3)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体制不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占上级财政补助的比例过高, 未出台规范的分配办法, 地方政府当年所得资金多少, 基本依靠对上级汇报、争取获得。分配机制不完善, 人为操作空间较大, 加上专项资金种类较多, 既有财政部门下达的, 也有主管部门下达的, 管理交叉重叠。各级政府“跑部钱进”过程产生的“暗箱操作”成本、行政成本、配套管理费成为“五公”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利益格局难打破, 治理措施落实难。“五公”经费支出主体在高层, 真正的问题也在高层。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既是“五公”经费支出的决策者, 又是治理措施的制订者, 更是最大的受益者, 治理“五公”经费就等于革自己的命, 触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自上而下制订的治理措施多流于形式, 制度归制度, 执行归执行, 难见实效。

(5) “五公”经费明细公开难, 民主监督难, 社会问责缺失。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将财政预 (决) 算报告向社会予以公开, 但没有详细的公开细则和通俗易懂的公开格式。在实际公开时, 有时出于保密需要, 各级政府公布的数据均存在不透明状况, “五公”经费公开的也只是总额, 没有明细, 公众难以监督“五公”经费该不该省、该不该花、该花多少, 无从问责。

2.业务层面的六个问题

(1) 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失真, 具体支出不实。许多部门“五公”经费会计核算不规范, 上报数据经过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精心处理, 远小于实际发生数。为缩减实际支出, 有的将“五公”支出化解到差旅费、业务费、办公费、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等科目中列支, 有的以0元上报、有的不减反增或变动异常。这既是迫于中央八项规定的压力, 也是逐年压低上报基数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 公务接待费虽逐年递减, 但实际发生数依然较高。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都制定了严格的公务支出文件及标准, 吃、住、行、游无不受到限制, 细化到连额外洗漱用品都明文禁止。各部门的公务接待费都有大幅下降, 表现在同城吃请几乎绝迹, 异地接待也普遍降低了频次和档次, 但接待上级检查领导及异地来访同行仍不可避免, 有的部门把部分公务接待费纳入到培训费、会议费、业务费、办公费等其他科目中列支, 或转移至下属单位或企业报销公务接待费的实际发生数依然较高。

(3) 公务用车费用比重过大。公务用车费用在“五公”经费中独占鳌头, 比重点51.7%-63.4%。公车改革前, 大多数部门都存在违规超编超标配车。公车私用现象较普遍, 没有严格登记和公示用车时间、事由、地点、里程、油耗、费用等信息, 没有严格执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 没有对公车油耗、运行费用单车核算。公车在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保养费等各方面都比社会车辆高30%-50%。

(4) 因公出国费用大幅减少, 培训费、考察费、会议费增加较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 因公出国人数和费用锐减, 但因公出市、出省费用并无显著变化。一些部门, 尤其是具有审批权限和执法职能的部门, 基本上每年都会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以参加会议、培训学习、考察工作为由, 实则外出旅游观光, 俨然成为这些部门为领导干部和部分职工提供的福利待遇。

(5) 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支出制度、标准、审批流程不健全。一些单位使用旅行社或宾馆酒店出具的发票打捆列支外出学习考察费用, 会议审批、会议通知、会议安排和参会人员签到单等资料不完备, 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支出情况。监管部门在审计时仅仅只是审核发票的形式是否合法、报账手续是否齐全, 对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无法审核。

(6) “五公”经费中隐藏着一定的腐败行为。“五公”经费被非议最多的就是假公济私、以公谋私。部分公务人员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 通过做假账等方式将个人消费纳入公务支出处理, 疯狂谋取个人利益, 大搞贪污腐化, 使“五公”经费成为藏污纳垢的腐败行为集结地, 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社会信任体系和政府公信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指标的政绩冲动

政绩冲动是“五公”经费失控的根源。地方政府为完成上级逐年提高的各项硬性考核指标, 只得制定各类激励措施, 不断加大经费保障。各部门为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就超编使用人员、超编配置公务用车、超额发放职工福利待遇, 加之各部门相互攀比, 最终都要财政拿钱, 导致中央及地方政府预算调整过于宽松, 幅度较大。

2.权力体制改革明显还不到位

“五公”经费问题的关键在于权力体制改革, 改革“五公”经费支配方式, 其实就是要改革一把手负责的政府权力体制, 这方面的改革目前明显不具备条件。各级一把手在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几乎拥有绝对的、任意支配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权力。有的单位虽然指定一名副职领导分管财务, 但“一把手”仍是各单位财务的实际控制者, 分管的副职领导基本上是按照“一把手”的意愿审批各种发票, 对于各项不合理或超标支出既不敢怒, 也不敢言。

3.行政体制改革失效, 支出基数水涨船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进行了一次次行政体制改革, 但每次机构精简均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再臃肿”的怪圈。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 都在健全体制的幌子下, 争机构、争编制、争人员。改革的结果是机构不少反多, 人员不减反增。“庙多、僧多、粥自然得多”, 这是“五公”经费水涨船高的行政体制原因。

4.监督机制不实, 行政问责不力

目前的监督机制是一级政府一级监督, 一切监督工作都在党委领导下开展。“五公”经费支配权集中在单位一把手手中, 同级不便查、同事不好查。在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检查中, 只要钱没流入私人腰包, 谁都不会管, 加之缺乏统一支出标准, 也不好管, 致使“五公”经费“上级监督太远, 同级监督太虚, 内部监督太弱, 社会监督无从入手”。即使查出了问题, 也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惩罚不痛不痒, 很少触动领导个人利益, 导致一些领导有恃无恐, 这是监督机制的问题。

5.官本位思想, 特权意识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部门利益至上, “官本位”思想严重。部分干部放弃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滋生了个人享乐主义, 公私不分、相互攀比, 甚至特权意识根深蒂固、法制观念极为淡薄, 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重视不够, 认为公家的钱只要没落入自己腰包, 吃了喝了用了无关紧要, 丧失了理想信念。

三、综合控制“五公”经费的思路

1.政策层面

(1) 推进政绩考核和问责体制改革, 改变地方竞争机制。真正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据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国内形势差异, 允许各地经济发展指标存在合理化差异, 不再以地方GDP增长的高低来考察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 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注重民生和公共福利转变。一票否决制的问责体制也要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该是谁的责任谁担, 该担多大责担多大责, 不能搞一刀切。只有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变了, 地方竞争机制变了, 问责体制清晰了, 才能真正改变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权力观, 地方政府才会不再盲目追加经费来完成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指标和一票否决任务。改革政绩考核和问责体制是降低“五公”经费和行政运行成本的根本途径。

(2) 推进权力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权力制衡和民主集中。积极推进权力体制改革, 真正执行党政正职“六个不直接分管”规定。改革“五公”经费支配方式, 把一个人说了算变为大家说了算, 并真正接受上级机关、本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 堵住官员腐败寻租渠道。法治不是政府用法律治理好社会, 或者说用法律治住了老百姓, 而是人民用宪法和其他行政法规约束了政府, 使政府官员的行为受到约束和民意制约。真正实现权力制衡和民主集中的法治精神, 是解决“五公”经费肆意支出的主要手段。

(3)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精简政府层级, 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而政府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都是中央――地方――基层三级政府, 但中国却是中央――省级 (直辖市自治区) ――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现在经济、交通、通讯高度发达, 电子政务快速便捷, 县委书记当天到省政府开会基本没有问题, 客观上具备了精简政府层级的条件。实施省直管县的改革, 减少地市级政府和财政供养人员, 是减少“五公”经费、压缩行政运行成本的重要举措。

(4) 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模式, 建立科学的分配体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额中的比例, 缩减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 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分配体制, 确保地区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提高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益性。根据地区发展水平, 科学界定专项转移支付的标准, 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强地方政府对专项资金规划、支配的自主性, 减少地方政府“跑部钱进”费用和“暗箱操作”成本。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模式是减少“五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

(5) 建立纪委、财政、审计联合监管机制, 实行“一把手问责制”。“五公”消费主体是各级领导, 治理“五公”消费问题, 必须以各级领导为重点。“五公”消费的诸多问题, 根本在于资源和政策只掌握在领导手里, 缺乏公平、公正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建立并加强和坚持纪委、财政、审计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实行“一把手问责制”, 必将产生极大的震慑力, 对降低“五公”经费起到重要作用。

(6) 实行财务公开, 推行阳光财政。预算公开化、信息网络化、监督社会化、执行法制化, 是“阳光财政”的改革目标, 也是反腐倡廉、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五公”支出明细科目公开化, 财务上统一设置“出国 (境) ”科目 (含交通、餐饮、住宿等) 、公务接待费科目 (含菜、烟、酒、水果等) 、公车费用科目 (含购置费、油料、保险、路桥费、修理费等) , 定期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 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公众参与管理的民主进程,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2.业务层面

(1) 科学确定“五公经费”基数, 合理界定支出范围。“五公经费”关键在于“编得有根据, 花得有道理, 用得有效率”, 公开透明, 接受监督。科学确定各部门“五公”经费基数, 合理界定支出、核算范围, 明确使用方向, 同时要求各部门从一个统一的时间节点起, 实事求是填报“五公”经费报表, 提高报表的真实性、合理性, 实现良性循环, 是规范“五公经费”支出的基本举措。

(2) 严控编制, 清理超编人员及车辆。严格按照人员及公务用车编制, 严格在编制限额内核算经费。各部门一律不得以推进工作为由, 变相使用临聘人员和超编、超标配置车辆。对超编使用人员及车辆的, 一律予以裁减和公开处置, 并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政问责。

(3) 以公车运行维护费控制为重点, 降低总体“五公”费用。在加快实施公车改革的同时, 要以公车运行维护费控制为重点, 加强对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运行费的控制管理。购置车辆时, 由车辆使用单位、供应单位、维修单位以及预算、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与, 根据车辆技术参数, 对油耗、运行状况、维修费用、使用年限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车辆在不同使用年限、不同工作环境的合理运行维护费用, 建立“公务用车台账”, 实行单车核算。

(4) 以革新培训方式和会议形式为突破口, 降低培训费和会议费。规范会议费、培训费支出, 明确核算范围和标准, 合理制定差旅费标准。目前培训费和会议费中, 比重和起伏较大的是交通费和住宿费。革新培训方式和会议形式, 采取网络学习、邀请专家讲座、购置专业光盘、电视电话会议等方式, 减少人员流动和住宿需求, 就会大幅降低培训费和会议费。

(5) 积极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工作, 促进阳光支出。积极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工作, 将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到所有预算单位, 将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等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 降低现金使用率, 减少一些没有名目的“五公”费用, 促进阳光支出。

(6) 加强干部思想作风整顿, 改变官员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必须坚定理想和信念,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同时,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和管理, 对乱账、假账、小金库现象查实一个, 处理一个, 杜绝部门“五公”经费违规支出。

“三公”及行政经费每年压缩5%是中央政府多年的承诺和要求, 只有深化改革, 加强监督, 才能厉行勤俭节约, 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把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用到保增长、促就业、改民生、维稳定的关键环节上, 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文静, 张维剑.地方“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与理财, 2013 (07) .

企业降低成本的对策与途径 篇7

一、降低生产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

节约应该从每一个细节入手, 成本控制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人工费用、动力费用等许多成本, 并且生产成本一般在产品结构中占比例很大。严格按技术工艺执行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 同时实行限额消耗制度, 控制各种消耗将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如果企业只设定一个减少成本的目标, 在达到目标后很可能会就此停步, 因此企业应长期致力于降低生产消耗的研究, 有步骤地减少支出。

二、降低采购成本

近年来,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 如何通过采购策略的改变、运营方式的变化来削减这部分上涨的成本, 已成为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 确定采购价格。

确定物资采购价格是控制采购成本的关键。为了能够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物资, 可以建立价格档案、价格评价体系及供应商档案, 并推行准入制度, 对每一批物资的采购价格分析出价格差异。通过分析价格差异确定出新的合理采购价格。

(二) 优选供应厂商。

优选供应厂商也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关键所在。对重点物资的供应商必须经过质检、物资、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准进入, 如有可能还应当到供应商生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 还可以从组织机构、运行规则、市场准入推荐程序、资质考核等方面加大对企业内部二级物资市场的管理力度, 扩大二级网络中名优厂商的比例。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 使其相互竞争, 使企业在采购谈判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确保进入企业内部市场的厂商资信和产品质量都有可靠的保证。对于归档的供应商也应实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并同采购人员的业绩与奖惩挂钩, 形成优进劣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促使市场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 进行网上采购。

对能进行网上采购的物资, 尽量网上采购。大力推行网上采购, 对网上采购物资信息进行严格处理和整合把关, 尽量求得最大的批量折扣。利用互联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 减少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

(四) 实行招标采购。

对于物资的采购,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竞争招标, 因而要尽量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 这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通过招标, 从厂商选择、采购价格、合同签订等各个环节进一步确定招标采购的范围和品种, 杜绝回避招标、小范围议标及个别行政领导确定厂商等不规范现象, 从而能够有效地规范部分物资的采购渠道。

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现代企业逐渐意识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因素。因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但是很多企业领导者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潜在的关联关系。例如工资分配不均, 劳动效率低, 分工不明确等等很多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一)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素质包括体能素质、智力素质、技能素质和品行素质等。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 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 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效益, 有利于企业精简人员, 降低人工成本。

(二) 控制工资总量, 搞活内部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分配的原则。只有充分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要知道, 工资不是福利, 而是一种投入, 投入的目的是有效益。盲目攀比的工资水平, 不重视工资效益, 不注重人工费用, 最终会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只有在严格控制工资总量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其约束、调控和激励的作用, 搞活企业内部分配, 建立工资能上能下的机制, 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

(三) 科学定员定额, 优化劳动组织。

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达到双定优化, 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与提高产出, 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首先从研究劳动消耗的合理构成入手, 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时间, 减少和消除无效劳动时间来提高工时利用率。其次, 通过研究各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劳动效率。定员定额不科学不合理, 必然出现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管理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 造成劳动力浪费, 人工成本提高, 使企业失去竞争能力。因此, 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定员定额, 精简机构, 撤并岗位。实行专业化管理, 转变传统工种概念, 实行大工种、区域性作业, 培养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优秀技术工人, 以少而精的人工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来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以信息管理为纽带, 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 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 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灵敏的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 就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 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的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树立系统整合思想, 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

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和出售产品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 而应把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只有整个系统降低成本费用, 最终市场供应的产品价格才能降低, 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 要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需要整个供给系统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 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联合起来, 共同努力, 切切实实地去降低整个供给系统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费用, 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总之, 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 从实际出发, 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降低途径,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波.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7

[2].刘红.企业降低成本之我见[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9

[3].高国红, 李志强.浅谈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J].河北化工, 2009, 1

探讨制造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对策 篇8

关键词: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方法

近几年,我国制造企业的成本增长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再加上一些出口企业因为汇率调整、出口退税减少而增加了成本。而我国的制造企业多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这些成本的增加无疑是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更为严峻的发展环境。有些企业因为不堪重负,经济开始走下坡,甚至是濒临关门倒闭。新的经济环境促使制造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质量等各环节的成本以及资本、费用等各方面成本。

一、产品成本的概述

1、成本概念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生产出产品而付出的各种资源代价,这种资源的代价是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由此可见,成本属于价值范畴,产品成本价值的基础是由已耗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两个部分构成的。此外,产品成本还是反映经济核算制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2、企业成本分类

(1)基于会计核算的成本,可以将成本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产品成本主要包括生产特定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产品发生的销售费用、为生产经营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些费用无法明确指定到具体的产品成本对象,属于非制造成本。

(2)基于资源的成本,目的在于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弹性成本和产能相关成本两大类。弹性成本大多数属于直接成本,少数被归集到间接成本;产能相关成本与给定资源数量下可能达到的的最大产量有关,既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

(3)根据成本性态可将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部分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总量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分摊在单位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是不变的,这一类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费等等;固定成本是指总量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分摊在单位成本里的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变小,这类成本主要有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外加工费等。

二、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的思路

制造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笔者提出了两个思路:第一,在固定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生产总量,这样的话,就能够使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第二,降低变动成本主要原材料成本,具体做法是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的工艺及现代化生产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材料定额管理,提高材料利用率,重视质量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一次合格率,降低材料成本。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第二种方法更加适合制造企业,此方法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扩大产品的生产总量,有可能导致产品供过于求,到时候会造成产品的积压;同时将增大资金投入,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甚至会加大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采用第二种方法可以避免增加资金投入或者投入大量资金,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我认为制造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将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变动成本的环节上在变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增加资金投入,逐步适当扩大生产量,降低固定成本,以此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三、降低成本的具体对策

1、优化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很多企业都忽视或者是省略的环节,大部分企业都将所有的关注目标都放在了生产过程中发生实际成本支出,一味地追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却忽视了产品设计成本。事实上,产品成本水平绝大部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如果说产品本身的设计就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那么就已经造成了先天的成本缺陷。因此,制造企业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应当关注成本,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节材设计。要想降低产品成本,节材设计是关键。制造企业的目标是要降低成本,所以一切的事物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就要慎重考虑产品的材料、颜色、包装等问题,要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消耗量,必须注重选材,降低使用材料的成本。当然,这都要建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一些值次价低的材料,更不能偷工减料。比如生产一种产品外壳,同样的形态,如果使用塑料做外壳远比使用金属做外壳的成本要低,那么设计师就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降低成本。

(2)易生产性设计。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产品能否顺利生产和制造出来,在满足产品性能和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可以改进产品结构,尽量减少组成产品的零件数,还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难度;使用科学、先进的生产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这样既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流程,又减少了产品所耗用的材料,从而达到了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但是这种易生产性设计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全程介入产品设计各阶段,从产品制造的角度来评价产品设计,提出改进意见,缩短开发周期。

2、降低材料成本

降低材料成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首先,制造企业应该在设计阶段采用低成本设计,然后,就要掌握材料价格的信息,要实时更新材料价格信息。市场经济形势下,材料价格随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所以制造企业必须要时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市场价格信息。依据已经掌握的信息,结合阶段性市场行情,预测分析市场价格涨跌趋势,要有一定的预估能力,及时、合理、准确取得材料价格,预算产品成本。最后,制造企业还要分析不同的采购价格和费用支出,从而选择最优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一般来说,尽量选择本地或者就近选择供应商,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费用;还可以长期固定供应商,这样可以商谈合理价格。此外,做好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更好地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实施材料定额管理。生产产品,要消耗一定的原材料,制造企业要尽可能地控制原材料的消耗量,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首先,应按标准消耗量(定额)为依据,严格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各部门要根据企业的规定,领取材料,要严格的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对于需要超额领用的材料,必须严格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发放。其次,要实行材料总消耗量控制,当产品生产完成后,要核查其实际消耗的材料。如果发现超出定额消耗,相关部门应及时、积极地找出原因,检讨自己,提出相应改进措施,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对于间接生产用料的消耗,可采用统计测算的方法,测算出其耗用量与直接产品数量的比例关系,企业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关系领用和控制间接材料的消耗。

(3)提高材料利用率。因为产品不同,生产产品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有些产品生产用料可直接使用或者一次性全部使用材料;但有些产品用料则需要进行加工、剪裁处理或者多次使用,例如钢材、铜材等等,这些材料可能会因为加工车里不当或者剪裁不合理,导致企业不能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增加用料成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运筹学的方法把损耗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边缘产品,这样可以将这些废料或者残次品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

3、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员工自身素质及对生产成本的认识也是影响降低制造企业成本的因素之一,因此,降低产品成本,还需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协作努力完成。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推广降低成本的理念,要让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降低成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降低成本与每位员工都是息息相关的,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企业收益,只有企业效益好了,员工的福利待遇才会更好。通过对员工的宣传培训,不仅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一个拥有一支自身素质高、业务能力精、管理能力强的员工团队,自然会认识到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制造企业还必须要着重提升员工素质和工作能力,以此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篇9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理念

1.从思想上,增强市场采购意识、平等合作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与供应商平等、诚信合作,通过采购份额倾斜、深度研发合作等联合降低物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

2.从时间上,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改变传统的追逐一次性获利的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物资采购及相关管理活动,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长期的采购收益。

3.从管理上,树立总成本最低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将关注点从单一的物资采购价格扩展到性价比、降本潜力和机制、减少运输、装卸环节、降低使用过程的消耗和损耗等,综合考虑,开阔思路,寻求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二、改善供需关系,营建降低成本的供应环境

1.建立供应商商档案,实行供应商分类管理。经过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物资分类,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级别和所供物料的类别,将供应商合理定位,分为战略供应商、关键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四类。通过合作和管理,促进一般供应商的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通过扶持措施,巩固与重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关键供应商数量,与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紧密型生产组织;选择与公司有共同发展愿景,价值观趋同的供应商,培育合作关系,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不同类物资的供应商实施不同的合作策略,扎扎实实地密切供需关系,为降低供应总成本创造条件。

2.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需双方信任度。一方面,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再评价指标体系和供应商考察、审核、淘汰机制,通过供应商选择和业绩考评,开发引进优秀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和提升合作业绩,增强供应实力。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供应商通过规定程序予以剔除,从而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应实力。另一方面,缩减供应商数量,对市场供应状况平稳的物资品种,选择少数优秀供应商,通过提高采购份额、签订长期合同、产品免检、对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等,增强供需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必要时,允许独家供应存在,形成少而精的供应商队伍,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优惠价格,杜绝质量损失和违约损失。

3.培育互利共赢伙伴关系,获得供应商让利优惠。一是企业应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供应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重要物资供应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企业发展对不同类物资供应商的长期战略需求。二是在合作中,以平等、互利、共赢为目标与供应商加强日常交流,实现生产信息共享,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工艺流程、质量状况和成本构成,在物资采购中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以企业发展引领供应商实施战略协同,共同进行市场开拓,共同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取得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结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三、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体系

1.实时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价格信息发布平台。配备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物资市场供应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实施内部价格管理为主要职能的价格员,为价格员开通网上信息窗口,订阅与采购业务相关的报刊、杂志,组织他们进行供应商实地考察等,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市场调研,将物资采购的信息触角延伸到国内外相关物资市场,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时事讯息,分析物资市场行情,预测、判断采购物资价格变化趋势和水平,形成常态化价格分析机制,定期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或以总结、报告等形式在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为物资采购提供实时、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使企业抓住和利用市场信息,及时组织采购活动,通过低价增储或减仓利库等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2.建立物资价格信息库,形成价格审核制约机制。一是由价格员负责向供应商询价,根据所掌握的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向供应商质疑不合理报价,汇总报价结果,在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基础上,参与采购定价及谈判过程,提出价格参考信息和推荐意见,组织采购价格的确定。二是积累采购物资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建立物资价格档案,利用物资采购信息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发票中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发现和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疏忽出现价格执行错误,实现对采购价格从定价、签约到结算付款的闭环管理,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为降低供应综合成本提供强力支撑。

3.跟踪价格变化趋势,规范专项采购成本控制。对采购批量大的季节性储备物资,提前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供应商分布距离和产品质量档次,以及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和供应形势,并进行市场价格阶段性信息跟踪,选择最佳时机,组织采购、价格、监察、工艺、质检等相关人员成立采购团队,建立市场跟踪调研、重点企业考察、采购小组专项谈判、发运存储信息化控制的管理机制。采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协同配合,使采购谈判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关系培育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并在发货、运输、接收、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节点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过程损失,降低供应总成本。

四、实施品牌化采购,以合理的性价比保证降采效果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根据物资属性和市场供应状况的不同,对市场供应充足的机电产品、工具类产品,在采购工作中按照“定品牌、定渠道、定价格”的先后顺序,保证采购物资性价比合理。一是综合考虑物料使用的环境、条件及使用方向,准确定位所需物资的质量档次,相应地选定适用的品牌,确定采购方向。二是根据生产厂家和其代理商、经销商的经营情况、运距和有关费用情况等,选择诚实守信的供应商,确定采购渠道。三是针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档次,了解同行业产品售价和主要厂家的出厂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趋势,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向供应商限定其原材料的生产厂,从源头保证原料质量,提高采购物资质量,降低消耗,控制总成本。

五、灵活运用采购方式,发挥不同类物资的降采优势

根据不同类物资的市场价格及供应状况,结合企业的采购批量和进度要求,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会发挥出降低采购成本的不同优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大宗物资采用专项谈判或招议标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以批量及长期合作优势,获得供应商的优惠待遇。对小批量物资而言,由于采购数量少、难度大,因此应首选合作伙伴,争取合作伙伴的援助和支持,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其次进行询比价,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同类物资集中询价,获得批量优势,保持合理价位。

六、关注物料使用过程,通过减损降耗优化材料成本

积极争取供应商的支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原材料按照符合套裁下料的净尺、倍尺、整尺规格订货,减少工艺损耗。例如,根据工艺定额,深入研究钢厂产品的规格尺寸,技术、工艺、采购部门精心进行排样设计,制定出符合套裁下料的尺寸规格,并与供应商洽谈,取得供应商的个性化排产,不仅可以节省订货,而且可以减少工艺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消耗总量和物料供应总成本。同时,通过改变不适宜的工艺方法和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七、制订员工激励措施,提升采购业务人员素质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人员选拔和培养机制,通过培训、考核,择优录用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员工从事物资采购工作,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建立严密的内控管理体系,制定降低供应综合成本考核办法,激励员工为企业增效创利。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民营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 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而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 不难发现, 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 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 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

根据成本性态理论, 成本的边际变动与业务量变动的方向无关。现代研究发现成本与业务量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已有文献提出业务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时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 也就是说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 即存在着成本的粘性。这与传统的成本模型中假设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的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区别。

传统的成本模型不能真正反映成本的性态, 至少还不完整。正是传统的成本模型存在着这样的缺陷, 他们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 尤其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那么实际的经济生活中, 成本粘性情况到底如何呢?本

粘性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历了经济环境的变更, 新凯恩斯主义对粘性理论进行了发展性的研究, 并对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予以详细论述。近年来, “粘性”问题引起了会计学界学者的重视, 新的研究领域———成本粘性为成本会计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明晰概念, 有必要在此对成本粘性的概念加以界定。

在传统的管理会计中, 依据成本性态,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并假设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 即假设在业务量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相等时, 其对应的成本增加额也与减少额相等, 其一般模型y=a+bx, x表示业务量, y表示业务量x下的成本;a是固定成本金额,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b是变动成本金额, 与业务量呈线性比例关系。而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因素很多, 而且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传统成本性态模型上的决策会高估或低估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粘性的提出则打破了这种成本随业务量成比例变化的假设, 向传统成本管理研究提出了挑战。

所谓成本粘性, 是指业务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时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 也就是说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这一定义得到了国内外学者较为一致的认可。

传统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模型, 它的假设过于简单化, 偏离了实际的成本状况。理论的无效性很多时候是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抽象的理论固然可以表述为简练的公式, 但是在追求精简的过程中却大大降低了它对现实因素的可包容性, 所以等于将许多本来可能影响经济主体或经济过程的现实因素排除在外, 或者是在这一主体或过程暂时不起作用的现实因素被剔除之后, 由于分析方法的一致性而不可能在下一个主体或过程中被恢复。管理会计产生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对生产的理想化描述,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

三、降低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对策

(一) 优化外部环境, 以减小成本粘性

1、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平稳发展的经济环境, 有助于民营上市公司保持平稳的成本策略, 进而减少成本粘性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 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有效运行、能够最大限度地分配好和利用好社会资源, 减少浪费, 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此, 在处理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时, 国家必须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 适当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和企业的投资规模, 以平稳物价和防止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大带给企业过大的成本压力, 使得在经济繁荣或发展时期, 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国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民营上市公司迫于成本压力导致的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 导致因急于降低单位成本而功利性地降低生产质量和水平, 以及大幅裁员带来的社会不稳定。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对民营上市公司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经济衰退时鼓励就业的政策出台。另外, 国家应帮助其拓宽销售渠道, 在经济出现衰退时, 通过出口优惠和加强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联系等方式, 帮助民营上市公司增加销量, 消化一部分业务量下降带来的成本压力。

2、加大对民营上市公司外部监督力度。外部监督是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督促和制约, 有助于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引, 加强其成本管理水平, 减小成本粘性。民营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其在发展之初多是家族式企业, 家族式管理帮助其迅速地发展壮大。领导者及家族成员的个人收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 并且他们在公司企业经营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享有重要的决策和管理的权力。而企业的重大决策大多由企业领导人裁决, 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 这种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的缺失, 会使得相关管理制度难以贯彻落实, 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决策风险。这也使得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大多流于形式。

这就要求, 除对其内部监督体制予以关注之外, 对其外部监督也必须予以加强和重视。监督的手段分为会计的监督和非会计的监督, 监督的力量来自社会各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措施: (1) 充分发挥国家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帮助企业形成有序的发展模式。 (2) 有效地实行社会审计, 必要时要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 (3) 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建立多维立体的监督平台, 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建立一个完善、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逐渐深化, 对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来说, 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真正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氛围, 使竞争真正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工具, 使企业能够实现充分的竞争, 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创造最大的效益, 实现企业和社会的价值最大化。只有实现了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企业的成本粘性的最小化。

根据经济学理论, 如果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充分的, 那么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压力。假定社会中有一部分企业由经理控制, 而另一部分企业由所有者控制, 由于后者不存在两权分离问题, 企业会把成本费用降到最低, 从而压低产品市场的价格, 这样, 由所有者控制的企业越多, 竞争就越激烈, 价格就压得越低, 从而对两权分离的企业中经理人的压力越大, 促使他们尽力在工作中降低成本, 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竞争机制。资本市场的竞争实质是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可以被认为是防止经理人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虽然每一个投资者在企业中的股份很少, 不足以对经理实行有效监督, 但股票价格下跌, 自由买卖, 如果经理经营不善, 公司绩效差, 企业股票价格下跌, 就可能被别人用低价买进直至控股, 从而接管该企业, 并对公司领导层进行撤换, 致使经理丢掉控制权。经理人为了防止控制权转移, 就只有努力工作, 避免被人替代。

(二) 加强内部管理, 以减小成本粘性

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现状, 首先应对企业提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企业管理观念不强, 管理技术、方法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管理现状, 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从企业总体目标出发, 涵盖企业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 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 适应性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内部管理相适应, 既要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 也要体现企业规模、特点和管理水平的差异要求。

(3) 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能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 产生效率和效益, 在设计时要注意制度的严密性、协调性、适度性和简便性。

(4) 合理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既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也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 应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保证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

2、优化民营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由资产的流动性所决定的资产结构, 对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应优化资产结构, 以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无论是对于民营企业的资金运用, 还是对于资产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或是对于资产风险的回避, 非流动资产比率一般应以较低为好。流动资产是企业短期可运用的资金, 具有变现时间短、周转速度快的特点。流动资产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从获利能力的角度看, 过高的流动资产比率并非好事。确定适宜的流动资产比率实质上是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及其效益的权衡问题。

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 流动资产比率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标准, 另外, 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流动资产的构成, 即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速动资产易于在短期内变现, 而较高的非速动资产, 提高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因此, 如果企业的存货等非速动资产的比例较高, 那么更应该加强管理这部分资产, 尤其是存货管理, 民营上市公司要利用好商业信用的优惠条件, 减少存货的取得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提高企业的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对于业务量增减的敏感性。这样, 如果企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成本, 那么企业产品的成本就相对较低, 可以较好地应对业务量的下降, 减少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 使成本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3、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负债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负债水平, 资本结构相应的有所不同。民营企业的负债水平对企业的成本粘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 帮助企业在获取经营发展的同时能够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负债经营具有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如果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 企业收益将会更大程度增加“财务杠杆效应”;可以迅速筹措资金;可以转嫁风险, 从通货膨胀中获益;既增加了资金的来源, 又保护了原有所有者的权益;以及它还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等。

Hart和Moore (1995) 指出, 在股权分散的现代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中, 由于小股东在对企业的监督中搭便车, 从而会引起股权约束不严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但适度负债就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因为负债的破产机制给企业经理带来了新的约束。这样, 就可以督促管理者努力工作, 提出对公司有利的生产经营决策, 减少代理成本, 进而减少企业的成本粘性。因此, 为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保持适中的资产负债率是十分必要的。

在负债经营的条件下, 还要善于运用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和长期银行信用条件下的订货决策方式和方法, 降低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另外, 民营企业盈利水平、管理状况和市场环境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中, 企业资本结构也应当适时地做出反应, 进行适当地调整。在进行负债经营的同时, 还要注意避免这种经营方法的弊端, 以免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一鸣, 罗永明.宏观经济调控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霞, 韩彦峰.冶金行业成本粘性的成因及其控制[J].财会通讯, 2009.1.

上一篇:蔬菜新品种介绍下一篇:经济法责任的归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