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施工成本

2024-09-06

降低施工成本(共12篇)

降低施工成本 篇1

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加强施工现场各项费用的成本控制, 我们也不能放松间接费用的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的核算、工资的核算、资金的管理,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以及相应激励制度, 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 总之, 加强工程各项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是保证企业增收节支, 不断提高盈利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材料成本控制,现场管理成本控制,安全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们建筑企业只有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才能在越来越严峻的建筑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 唯一的出路只有苦练内功, 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而挖潜的必由之路就是加强内部管理, 通过高效的管理来降低各项企业成本, 而在这其中, 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施工现场的直接投入成本的控制与降低, 下面就本人这几年来在施工现场从一个施工员的角度谈谈施工现场的成本降低问题:

1 对于材料成本核算与控制必须非常重视

加强工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而在成本管理工作中, 材料成本是关键。因为材料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的位置相当重要, 一般都有在百分之七十左右。由它占据的百分比可见材料的极其重要性。

由于目前竞争日益激烈, 造成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一些混乱, 领导只侧重于质量和速度, 忽视了成本管理, 当然工程的质量和速度也是加强成本管理的范畴, 但只此并不全面, 有些领导, 只认为会计做做往来、结结账、管管钱, 起不了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财务人员是随我们领导转的错误指导思想, 往往造成亏本。由此可见, 要加强材料成本核算, 各级管理人员首先要有统一的思想认识, 要懂得加强材料管理、材料核算的重要意义, 积极支持材料管理工作, 巩固材料管理力量, 明确职责和任务, 健全和完善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行政上要积极支持, 大胆放手, 发动群众, 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管理和核算制度及奖惩制度, 严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合理地组织生产, 充分挖掘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潜力。施工预算上要密切配合, 不断改进新工艺, 提高工程质量, 及时积极提供各项数据和正确的材料分析及合理化建议, 材料部门要严格把关, 掌握材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共同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 及时向财务部门报告各方面的情况, 环环扣紧, 这才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途径。

1.1 降低材料成本和材料消耗必须坚持贯彻执行

“双增双节”的方针, 克服材料费用上的浪费, 节约更多的材料, 完成和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但从节约的角度上来看必须正确处理好节约与质量的关系, 坚决克服那种只讲高标准、高速度, 不讲究科学, 达到好中求省, 好中求快的目标。以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继承勤劳勤俭办企业的光荣传统, 发扬节约每分钟的精神, 但也不放过其它材料的点滴节约, 例如:我们在加强材料核算管理方面, 包工包料的工程都应安排专人, 制定个人工作目标责任制, 在施工现场对所有能二次使用的周转性材料及其它材料, 随着工程的进展随时收集, 不得浪费。另如, 对所有包工包料的工程的材料一次合理包死, 造成超用, 损失自负。这些都会起到一定效果。不但节约了资金, 同时又促进了现场安全文明建设, 所以说要讲究实效, 认真考核材料节约的成果, 克服那种只凭理论换算, 不讲实际效果的浮夸作风, 而要从材料的实际收、发、存和节约措施的具体考核中, 实事求是地计算节约的成果, 把节约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拿到手, 真正做到算得出, 拿得到, 只多不少, 不放空炮。

1.2 降低采购成本在降低成本中, 采购成本是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对材料采购工作要全面规划, 特别是对三大材等大宗材料, 从产地的选择、运输线路的决定, 到材料仓库及中转码头的选定, 都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结合建筑施工任务的发展要求, 核算经济效果, 挑选最佳的经济方案。认真做好采购工作, 严格按照计划采购, 坚决做到“三比一算, ”即比价格、比质量、比运距、算成本, 选购质量好、价格低, 离施工现场较近的材料。杜绝盲目采购, 以免超储积压,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工程项目班子对材料采购方面制定了奖惩措施, 把外勤人员的报酬同采购材料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 以采购任务的完成情况, 采购的质量, 价格方面考察其成果, 从而充分调动了外勤人员的积极性。市场的经济信息, 同类产品的生产单位的质量、价格、他们都要能及时掌握, 心中有本核算账。同时要节约运输费用, 因为材料运输费用是材料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外地运来的砂石材料, 原价低, 运价高, 所以务必要注意运输费的节约。为了更进一步地降低材料成本, 尽量就近地组织采购, 减少运输费的开支。合理使用交通工具, 要全面考虑水运、陆运的成本, 合理调度, 尽可能做到直送现场, 尽量避免和减少中转环节。

1.3 充分挖掘材料潜力, 合理地使用材料加强混凝土

和砂浆的配合比管理, 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和标号, 充分利用水泥的活性, 选择良好的砂石级配。尽量采用半干或干硬性混凝土掺用减水剂, 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对需要早强的混凝土, 应采取掺用早强外加剂等措施, 不能用增加水泥用量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认真选用材料, 杜绝长料短用, 大料小用, 优料劣用, 充分利用边角料, 精打细算, 降低损耗率, 做到物尽其用。因地制宜, 逐步实现混凝土集中搅拌, 积极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 不仅可克服施工现场材料乱堆乱放的现象, 实现现场文明, 而且还可以减少损耗, 节约费用开支, 是改变施工现场面貌的重要措施。

1.4 严格操作规程, 精心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超长、超

宽、超厚现象时有发生。如地坪做高、粉刷做厚是浪费材料的又一个大漏洞, 而且对自已的社会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要严格技术复核和质量检验工作,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材料消耗。

1.5 加强材料的验收、发放和保管工作在验收材料

时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检验到货的数量、品种、规格是否与发票、提货单和保证书相符, 重要材料物资必须经技术鉴定方可入库。只有把好入库前的数量、质量关, 才能办理入库、登账、立卡手续。要对材料工作人员制订验收方收料, 按实签收料单, 劣质材料不予收料。仓库的保管工作一定要做到防火、防水、防锈、防潮、防腐、防爆、防震、防鼠、防漏电、防变质的十防工作。同时要严密领发手续, 必须便于生产, 便利群众, 手续清楚, 凭证齐全, 满足定额管理的需要, 促进材料的节约使用, 特别是限额领料制一定要严格执行。仓库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第一关。加强现场管理, 我们建筑企业的特点是露天作业, 建筑材料多数是散装的, 堆放计数比较困难, 且又是多工种同时交叉作业, 所以在开工前做好准备, 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 使各阶段需要用的材料和混凝土预制构件, 都有合理的、足够的堆放场地, 以利缩短运距, 减少二次搬运。临时材料堆放要坚实、平整、排放方便, 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失。

1.6 回收和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利用废旧物资, 变废

为宝, 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 变无用为有用, 变一用为多用, 变破旧为崭新。目前, 在施工现场废旧器具, 残缺材料到处可见, 要组织一定的专业队伍, 把回收工作做好, 可收到显著的效果。扎扎实实做好回收利废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

2 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重要性

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由于麻痹大意、管理失误造成安全事故, 会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地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使原本就微利的项目雪上加霜。

2.1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首先必须落实专

职安全员, 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 落实专职安全员, 这一点很重要, 将安全管理责任一层一层地分解到每一位职工身上, 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心。使安全工作做到施工前, “防火胜于救火”。

2.2 完善安全生产设施一个管理先进、实力很强的

施工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设备, 这不光是为了应付安全大检查或是添些脸面, 它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一个建筑企业具备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设备, 他就明显地走在了其他建筑企业的前面。安全管理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3 参加保险随着社会保险意识的加强与发展, 建

筑企业参加保险不失为一个转移风险的有力措施, 表面上似乎增加了施工成本, 但却使潜在的更大的施工成本转移。一个具有发展眼光的管理者应具有这方面的意识。

3 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

同安全问题相同, 质量也是应引起管理者足够重视的一环。不必要的质量事故, 会造成返工、维修等现象, 甚至赔偿, 使人工、材料非正常损失, 十分可惜。

3.1 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现行的《施工管理规范大

全》是每一名管理者都必须熟悉掌握的, 在具体施工中, 我们只有一个标准, 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按照此标准施工。也唯有如此, 施工质量才会有保障, 我们的施工才会有法可依。

3.2 完善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3.3 加强职工培训工作, 提高职工素质综上所述, 在

企业经营管理中, 加强施工现场各项费用的成本控制, 我们也不能放松间接费用的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的核算、工资的核算、资金的管理,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以及相应激励制度, 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 总之, 加强工程各项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综合分析, 是保证企业增收节支, 不断提高盈利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关于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0 (17) .

[2]胡建华.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6) .

[3]卢山.对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8) .

降低施工成本 篇2

作者: 佚名 来源: 不详 时间: 2007年11月09日 点击数:

于丽娜

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是通过控制施工现场的成本来实现,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支出的控制,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然而怎样才能降低一个施工项目的成本呢?工程项目成本的降低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几年的工作实践,简单介绍以下几点:

1.加强管理,特别是科学管理

主要是研究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及其他技术革新措施。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产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效果。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因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而产生的工程返工、返修、停工、事故处理等损失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这项费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守各道工序、质量关,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是动脉,管理就是成本。

2.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实现机械化施工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费用是工程成本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对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是管好施工机械,提高其完好率与利用率,不但可以加快工程进度,而且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此外,也可将施工机械的使用权承包给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在保证其完好的前提下,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3.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建设工程劳动消耗的减少。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施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一方面,必须认真学习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装备程度、操作熟练程度和科学理论水平,全面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劳动纪律,改善劳动组织,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实行层层分解的承包责任制,把施工人员的劳动成果与项目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发挥人们的智能与潜力,节约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目标。

4.严把材料关

材料是构成工程的实体,材料消耗在项目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比重,一般约占60%—70%。因此,节约材料消耗,对于降低项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强材料采购计划性,尽量选择优质价廉的材料,做到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选择经济合理的供应方式和运输工具,搞好场外运输和场内运输的衔接,避免二次搬运。其次要加强材料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强化定额管理,积极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防止大材小用、优材劣用。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实行材料采购和材料使用承包责任制,将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这样就能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使用这3个环节上节约材料的消耗。

5.建立成本管理网络,严格经济核算

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应该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长经济核算等等,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控制之下。把降低成本的要求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分别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把成本指标和降低成本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成本管理网络,形成目标管理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

6.开展劳动竞赛,广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在项目施工中,所有的人员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都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为此项目经理部要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有奖有罚。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7.减少管理费用的开支

管理费用的降低与超支,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在支出水平基本稳定和合理的情况下,由于项目施工任务提前和推迟完成而影响管理费用支出的减少和超支;二是由于施工管理费用支出水平的升降而出现的超支或减少。因此,力争提前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及加强管理费用支出的控制以减少管理费用支出的降低施工管理费用的主要手段。降低项目施工管理费用必须根据“精简、节约、效能”的原则,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实行费用计划管理、定额管理和承包费用责任制。

8.充分运用IS09002质量体系条款,提高企业效益

降低施工成本 篇3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场经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成为了企业界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结合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特点,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降低成本

前言

在项目施工中,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职责,所有有关人员都应各负其责,项目经理更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要确定严格的成本责任系统,将成本责任制度融合于经济责任制中,即将可控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和责任个人,并据此考核、评价其业绩及应承担的经济责任。通过成本责任中心和制定各项成本责任奖惩办法,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使项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特点

1.1投资高 回报慢

与一般建筑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较大,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较多,并且施工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且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也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了项目施工周期长,回报速率慢的特点。

1.2工程复杂 因地制宜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往往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策略,同时由于其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具备普适性而又能够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各承建单位只需结合自身实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以此进行相应的成本控制。

1.3工程繁琐 价格多变

工程项目本身复杂繁琐性,相关技术的复杂性导致了工程的预算很难有效的规划和控制工程资金。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划和调整预先设计的方案。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做好弹性管理,从而才能较为准确的对项目工程的成本做出合理预算[1]。

2、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办法

2.1动态优化配置生产资源

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采用动态优化的方法可以求得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益。

(1)加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各种资源中,人是最主要的。首先可通过采取一专多能、混合编组,要求每个工人掌握多种技术,例如把原来测量、钻孔、爆破、撬挖、出渣、清底、喷锚、接风水及管线多个工序合并为开挖一个工序,一个工种,这既充分调动了每个职工的工作能力,减少了人力资源消耗,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减少了工序循环和时间脱节,以及工序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根据工程需要及时组织隊伍进场、退场,这样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形成合理流动,工地现场不滞留闲人,不办学校、幼儿园等福利设施,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控制现场成本的增加。

(2)充分使用施工设备

水电施工是机械设备密集型的行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对降低工程成本十分重要。

施工单位首先应充分使用已有的机械设备,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提高工效,在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多完成产值和工作量。其次加强设备流动。在水电施工中的工作现场采用提高内部支援台班费和支援台班计量标准的办法,鼓励闲置设备的单位主动积极地支援其他单位,让设备的价值在使用中充分发挥出来。最后根据工程需要合理优化施工方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如只要工期允许,就可用传统的手段,用手风钻进行洞室开挖,不采用先进的凿岩台车,减少设备折旧、大修理费用的摊销,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2]。

(3)节省材料

材料费的开支在水电施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千方百计节约材料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可采取以下措施

a)推动技术进步,优化施工方案,采用一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如使用新的配合比,掺粉煤灰后,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水泥40~60公斤;采用钢筋对焊技术,节约钢筋搭接用的钢材;采用喷锚技术,节省混凝土浇筑厚度;以钢代木定型模板节省木材等。

b)减少库存,增加流通,提高资金利用率。以最小库存作为计算依据,根据不同材料的来源、耗量、运输等情况组织供货。

c)抓现场促节约。对于施工队伍材料使用状况进行考核,若在定额内可予以一定奖励,促进现场施工材料的节约。

此外流动资金有偿使用,支付利息,技术服务有偿提供,及社会服务商品化等多种措施,这都为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为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2量化成本目标、加强考核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既要有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又要有易于操作并为一线职工所接受的办法,而且工作的关键必须放在第一线。只有把成本控制的工作最终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工作面上,才能真正达到了控制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1)制定执行预算单价

根据工程实践积累的大量的实测资料,以某一年为依据,用实测的人工、材料消耗及各种不同机械设备的台班产量进行调整。在综合各施工队的实际耗量的基础上,并注意为施工队留有适当余地,编制出更加适合当前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执行预算定额。然后,他们根据工作分工不同,扣除各项管理费、运杂费、采保费等费用,并在材料费调整的基础上编制执行预算单价,低15%以上。执行预算单价的确定,就为工程施工内部结算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标准[3]。

(2)成本目标的量化及考核

成本控制的基点在施工队。为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可采用主要材料耗量考核和直接费成本量化考核两种办法。

a)主要材料耗量考核: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材料耗量,如不同部位的洞挖工程洞挖主要材料耗量。主要材料耗量确定后,为鼓励降低成本,减少材料消耗,对主材料可实行节奖超罚。

b)除进行材料消耗及工程直接费成本量化考核外,施工单位还应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职业道德进行总体考核,其中成本考核采取直接费平衡法,盈亏按盈亏金额的比例奖罚,受罚金额从奖金总额乃至工资总额中扣除。

采取以上成本目标的量化及考核办法,其目的是通过抓好施工第一线的基础工作,把成本管理落实到现场,落实到一线职工的行动中,把职工的生产劳动与成本的控制和职工的收入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树立起效益第一的观念。

2.3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人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真正的将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法落到实处,得到贯彻执行,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还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职工队伍。因此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推动工程建设、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3、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切实的措施控制成本,优化施工方案,采取新技术、新材料,努力降低消耗,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由于成本控制的对象和成本控制的主人都在第一线,因此要把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施工队和车间班组,只有基层成本控制落到实处,才有成本控制的效果。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当前仍是直接费开支。要在充分调动一线职工积极性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控制生产资料的消耗,在生产资料动态优化中,寻求最优的组合效益。此外降低成本不能忽视人的作用,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要着力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只有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出科学的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毕红春.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5(7):9 0 - 9 1.

[2]伍淑芬.论如何降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J].东方企业文化·经营管理,2011(6).

降低施工成本 篇4

(一) 成本动因的概念及分类

成本动因, 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或因素。成本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 因此, 分析和控制成本动因, 是任何一个组织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和根本。

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和把握, 通常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是最早研究成本动因问题的学者。他在1985年出版了《竞争优势》一书。在该书的第三章中专门介绍了影响成本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即他所谓的成本动因, 主要有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

在迈克尔·波特教授之后, 有很多学者研究成本动因问题, 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成本动因的内容, 形成了不同的成本动因理论。总的来看, 各位学者提出的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类即战术成本动因和战略成本动因。

(二) 战略成本动因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视角

战术成本动因即各种与日常作业相关的成本影响因素, 如产量、销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维修小时、生产批数、调整准备次数等。此类成本动因的变化引起特定成本项目的比例增减。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 通过控制战术成本动因降低成本意义不大, 因为企业不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战术成本动因, 除非部分成本动因是无效的 (例如产量相对于市场需求过大, 造成了库存积压, 此时可以降低产量) 。

但是, 战略成本动因不同, 它是指从深层次影响组织成本, 由组织的战略决策决定的因素。关于战略成本动因的内容, 美国学者约翰·桑克在有关文章中曾列出了下列清单: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复杂性、员工的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能量利用、工厂布局效率、产品构造、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系等11个成本动因。其中, 前5个称为结构性成本动因, 后面6个称为执行性成本动因。

所谓结构性成本动因产生于组织对其基础经济结构的选择, 这些选择决定着任何给定的产品群的成本态势。执行性成本动因则是指那些对组织成本态势的决定力视其成功地执行的能力而定的因素。与结构性成本动因不同, 结构性成本动因并不总是越多越好, 例如, 规模或范围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不经济。相反, 执行性成本动因总是越多越好。

由于战略成本动因是从深层次影响组织成本, 由组织的战略决策决定的因素, 因而实施战略成本动因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故在西方战略成本动因管理被视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战略成本动因管理降低公路施工企业成本

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等项目构成。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就是要考察研究导致公路施工企业成本发生的战略性因素, 以便通过管理这些因素来降低公路施工企业成本。以上述西方战略成本动因理论为指导, 结合公路施工企业的特点, 公路施工企业的主要战略成本动因有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利用程度、企业内外部联系、员工的参与等。

公路施工企业的战略成本动因揭示了决定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水平的战略性因素。显然, 公路施工企业通过管理好这些战略成本动因就可以最有效地降低成本。

(一) 合理确定经营规模

合理的经营规模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将其定义为:“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说明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 一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 就能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当然, 经营规模也不能过大, 否则会适得其反, 产生规模不经济。很多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 建筑业也一样。施工企业规模扩大可以促进工作人员的专业化、采用大型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使企业现有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这一切最终可以导致企业成本的降低, 取得规模收益。

(二) 适当扩大经营范围

适当地扩大经营范围可以使企业实现范围经济。所谓范围经济, 钱德勒将其定义为“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由这个定义可见, 范围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施工企业可以利用范围的扩大来降低成本, 提高成本效益。例如, 公路施工企业具有公路施工的技术经验, 而公路养护与公路施工是相近的活动, 因而公路施工企业可以同时承担公路养护工程任务, 使自身资源得到有效运用,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类似地, 公路施工企业还可以将业务扩展到航道、港口、铁路工程的施工, 来实现范围经济。

(三) 利用经验效应

研究表明, 不断地重复执行一项作业, 由于经验的积累可导致成本的下降, 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称为“经验效应”。经验效应主要通过熟能生巧而取得, 同时也可以通过正确的培训和指导, 使员工分享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取得。经验导致成本下降的机制随处可见。大量的研究发现, 当产量翻一番时, 单位产品成本就会降低10%-30%。所以, 经验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公路施工企业的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单件性, 但也有很强的共性, 在招投标、工程设计、预算编制、施工等诸多环节均存在经验效应。

因此, 公路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多承担工程以及相关经验与知识的学习和分享积累经验, 获得相应的成本优势。

(四) 提升技术水平

技术在企业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应用的水平是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公路施工企业提升施工等各项活动的技术应用水平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砼路面滑模施工技术是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的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方式, 是利用水泥所具有的凝结硬化特性和新拌砼的工作特性, 借助大型机械, 一条龙连续完成砼摊铺、振捣成型、拉毛养生等工序的施工技术。与人工小型机具施工和沥青砼路面相比, 具有动态平整度好, 高强度、高密实度, 施工速度快, 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是当前国际上主要采用、最有前景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方式。显然, 对于公路施工企业, 采用该项技术将明显降低施工成本。

(五)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质量, 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 有的只是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巨大损失。关于质量与成本的关系问题, 可从质量成本概念来考察。质量成本通常是指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支付的全部费用, 以及因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四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传统观念认为, 随着质量的提高, 前两项成本上升 (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 后两项成本下降, 质量过低或过高质量成本总额都较高, 因此存在一个质量水平 (这个质量水平容忍一定数量次品的存在) 可以使质量成本达到最低, 这个质量水平被称为“可接受质量水平 (AQL) ”。但是, 现代质量成本观认为, 质量在接近稳固零缺陷状态时, 控制成本 (预防和鉴定成本) 并非无限制地增加, 而是可能随着接近稳固状态而先增后减, 至于故障成本则可降至为零。现代质量成本观已经得到实际证明。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 它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完美 (无缺陷) 的产品。

建筑工程相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重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因为工程质量的缺陷可能导致今后付出巨大的质量成本, 甚至导致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六)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研究表明, 产品全生命成本 (total life costs) 的80%至85%是由在该产品生命的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过程做出的决策所约束的, 这部分成本成为今后的约束成本 (committed cost) , 即一个公司未来将必须发生的成本。对于这部分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无论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济于事, 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只能影响产品生命成本总额中的百分之十几的部分。因此, 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过程做出的决策是关键, 在这个过程发生在作业上的额外一元钱至少能节约8至10元花在制造和制造后作业上的成本, 如设计变动或服务成本。

对于公路施工企业也是一样。公路施工企业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开工前,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科学确定最经济的施工方案, 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施工过程中无效的作业发生, 从而保证工程成本维持在最低水平。

(七) 提高施工机械利用程度

施工机械利用程度是在一定期间内对现有施工机械的利用率, 利用率越高, 单位工程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在施工企业中, 随着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施工机械越来越先进、价值越来越大, 与施工机械相关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 因此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八) 改善企业内外部联系

企业的内部联系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施工企业内部有很多活动,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对于相互联系着的活动, 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 便可能降低两者的总成本。有意的提高一项活动成本, 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 也可能降低总成本。例如, 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将会便于施工, 虽然增加了部分设计成本, 但由于提高了施工效率, 从而可以减少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等项成本, 最终可能使设计与施工两项活动的总成本降低;再如, 经常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保养, 增加了检修、保养成本, 但是由此会降低施工机械的大修成本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成本, 结果也可能使它们的总成本降低。

公路施工企业的外部联系包括与供货商、建设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它施工企业之间的联系等。由于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所占比重最大, 因而加强与供货商之间的联系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最为关键。大量企业实践表明,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 与供应商构建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及供应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意义重大。但是, 在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 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多是不稳定的, 其合作多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 往往竞争多于合作。因此, 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较高。而如果施工企业能够有选择地与少数供应商开诚布公,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 则不仅可以保证供应, 而且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九) 调动员工全面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人来执行, 降低成本当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程度高、责任心强, 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施工企业的作业一般在露天野外进行, 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尤为重要。要确保员工全面参与,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通力合作:成本管理是一种团队性而非个人性工作, 所以必须在共同目标上相互合作。

2、启发激励:即企业要引导、教育、鼓励员工重视成本管理, 对成本管理感兴趣, 有热情。

3、上情下达:

即在成本控制实施时, 企业要将成本管理的目的、步骤与预期成果等公诸全体。唯此上情下达, 才能起到激励、启发员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1997.

[2]、 (美) James M.Reeve.成本管理研究 (英文版) [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3]、 (美)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张逸人等译.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几项措施 篇5

[摘要]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必须以保证合同规定的施工质量、安全及工期为前提,通过科学管理,抓好合同管理、技术管理、人员管理、现场管理等几方面的工作。以合同管理为根本,严格进行全过程控制;技术上勇于创新,积极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四新”技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到以人为本,严格奖惩制度,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能力;现场管理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为控制重点,严格限额领料。通过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做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符合当前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关键词] 施工成本;成本控制;管理;成本管理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已经普遍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而且大多以低价中标为原则,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工程中标价逐步压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保证企业有合理利润,具体到施工项目来说,在合同金额确定的情况下,严格成本管理,做到开源节流,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是获得利润的最主要方法。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

项目中涉及到的合同包括与建设单位的合同、与劳务队伍的合同、与 分包单位的合同和材料采购合同,合同管理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1.1 对建设单位的索赔

合同是建立在甲乙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的,双方均应维护合同的公证性和严肃性,对任何违反合同条款的一方均可提出索赔。做为施工方,要对合同各项条款理解透彻,在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合同中对己方有利的条款,同时避让不利条款,努力做好向业主的经济索赔和来自业主的反索赔工作;另外,要完善基础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的签证,做到先签证后施工。目前存在个别建设、监理方不按合同规定对变更洽商进行签证的情况,甚至连单位间收发文都不签收,对此施工单位应以合同条款为原则,坚决拒绝建设单位的非正当变更要求,不给竣工结算工作遗留隐患。

1.2 对劳务、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的合同管理

劳务队伍、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的选定均应采用招标确定,在招标前施工项目的经营人员应编制招标文件和标的,预先考察投标单位的实力。每个项目至少由三家具有相应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合理低价中标为原则,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对劳务队伍、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的合同管理也同样涉及索赔的问题,一是将基础工作做好,及时办理索赔;再者要完善项目的现场和技术管理,避免被索赔。2.技术管理

2.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建设项目或建筑群或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性文件,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 战略部署。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系统的将工程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现场各阶段平面布置等全部集合,对工程整体施工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编制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与经济相联系,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不同的现场平面布置,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而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的细化,同样对工程施工成本有很大影响。在实际运作中,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优化可采用项目部各部门集体讨论和邀请专家论证等方法,做到从全局考虑,并有重点的提前制定措施解决施工中的难点问题。2.2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够更可靠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人、机、料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率。如目前在北京市已普遍采用的粗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接头可达到I级接头的标准,质量可靠,施工便捷,同时又节约了大量钢筋,经济效果非常明显。其它还有模板早拆体系、混凝土泵送等,均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2.3 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方的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预控和过程控制上,将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杜绝死后验尸的情况。在施工前,应向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详细具体且有针对性,同时把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施工中,项目专业工长应全过程监督指导施工,技术人员做好现场的技术指导,有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要力争做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避免返工造成人工、材料的浪费和工期的延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3.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应采用动态管理,即每天将耗用在工程项目上的工料、机械台班、工程成本、投资额完成情况、工程进度等相关的工程数据与计划相比较,及时判断提出建议,提供给项目管理者进行决策,以便及时调整并反馈给执行层,使现场生产及各项管理工作和项目成本在施工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但目前大多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实行控制时段很大的计划与进度结算的管理手段,信息滞后,管理模式落后,使现场生产管理存在的矛盾不能及时发现,更谈不上及时解决,最终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失控,企业效益不佳。因此有必要改革目前的模式,缩小控制时段,由相对“静态”的管理模式逐步过渡为动态的管理模式,使项目成本在生产全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3.1 物资管理

施工项目的材料费用占据很大一部分工程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是节约施工成本的一项非常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材料发放应做到“限额领料”,即由技术人员提前计算出每种材料在各部位的使用量,依据此量进行限额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督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现场实际组织材料的进场。制定材料限额使用的奖罚措施,以增强工人的节约意识。3.2 作业队管理

对作业队的管理,一是靠劳务合同和分包合同,二是靠严格的管理制度。要保证各作业队的资源配置能够动态的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并且做好各作业队间的协调工作,使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紧密,减少各工序之间的冲突,以加快施工速度,节约人、机、料的投入,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 本。在施工中可以采用定期召开生产例会的方法,解决各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强化对作业队的管理和对施工现场的控制。3.3 安全管理

“安全为天”,施工现场应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各项安全措施虽是一项需投入费用项目,但必须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充足,安全措施做到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只有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工程才能顺利进行,成本目标才能得到保证。4.人员管理

4.1 严格制度管理,强化全员成本意识

项目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成本经理的工作,它应该是全员的管理。项目各岗位人员都应具有成本节约意识,各项工作在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兼顾经济。项目应建立一套成本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规范各岗位人员的成本管理职责,做到奖罚分明,强化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贯彻节约意识,努力降低办公、水电、交通等各项费用,节约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4.2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素养

古人言:“磨刀不误砍柴工”。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大多对施工技术、工艺、材料的科研发展重视不足,使技术人员的技术才能未能充分发挥;对生产工人的专业培训尚未提到日程,这样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有限,创新更新施工技术的进程较为缓慢,致使不能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导致工程项目的工料消耗居高不下,项目成本降低有限。为改变目前的现状,企业要积极鼓励技术人才的科技创新活动,从资金上进行扶持。施工项目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的氛围,积极组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职工工作素养的提高,能够带动整个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料机的消耗,有效降低施工成本。4.3 培养团队精神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团队,做为项目管理者,要积极关心职工生活,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培养项目全体人员的团队精神,凝聚全员的向心力。使大家从心底里为整个项目着想,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每个人的能力,能够提高整个项目的工作效率,减少各项问题和事故发生,有利于工程各项成本的降低。

企业降低成本探析 篇6

关键词: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将被淘汰。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深化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只有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降低成本的意义

企业采用一定的措施方案来降低成本,是同利润的增加密切相关的,降低成本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应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放在降低成本的环节上。产品成本是抵减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成本高,利润相应减少;而产品成本低,则利润相应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就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企业、投资者及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带来较好的收益。

二、制约降低成本的因素

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之前,应首先了解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逐渐降低。

(一)供、产、销三个环节成本的影响

1采购成本高低的影响

主要是企业所需原材料从哪里采购和如何采购的问题。“全球眼光”和“市场思维”的要求是,要建立全球化的采购体系。货比多家,择优、择廉而用。这就需要利用全球商业信息,及时对信息做出对比选择,同时,要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克服人为因素,实行公开采购。这样才能防止那种在价格上“买高不买低”、在质量上“买劣不买优”、在地域上“买远不买近”问题的发生。

2生产成本高低的影响

生产企业是生产要素最主要的聚集地。生产要素是可以流动的,这就有一个选择和比较的问题。生产要素的流动有规律可循,企业生产地的选择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应,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条件和最大的投资回报为选择标准。

3销售成本高低的影响

主要是企业产成品销往哪儿,怎么销的问题。企业销售大有学问。这是由产品变为商品,由商品变为现金的。惊险一跳”。这就需要“看客下菜”。把自己的产品销到最需要的区域、群体和个体那里。销售过程中必要的开支(如广告宣传)是不可少的。但一定要讲求实际,追求实效。不能只为当“标王”,上报纸、上电视、上电台、上网络,拿钱打水漂,更不能做那些谁也看不懂,谁也不知道企业要干啥的“文不对题”的所谓“擦边球”文选。那样,企业增加成本,得到的只能是减利,甚至亏损。

(二)生产过程中人的影响因素

1各部门领导者素质的影响

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是一项综合的业务,要求各部门的领导者要有很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由于在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中,会涉及到企业或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降低成本的目标和措施方案。由于每个部门的领导者不可能对该部门的所有工作都是专家,都十分熟悉。要想做好领导工作,就会有一定的困难;领导者对该部门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方案不熟悉,则会影响其采纳的积极性。因此,要在降低成本上有所作为,就要求企业领导者有综合的素质。不但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还要对自己所领导范围内的工作熟悉。

2部门对降低成本责任性强弱的影响

目前许多企业对各部门的考核主要是其对完成下达的各项任务,而对其成本的影响程度考虑不多,如销售部门只管销售,不考虑销售费用;设计部门只考虑产品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不考虑产品的设计成本等。由于各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使得成本指标居高不下。

3各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力度的影响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成本预测为目标,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成本监督为手段,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多数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也没有做好。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应当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而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降低成本又是其主要任务。因此,不管企业工作重点如何转移,降低成本的工作不能放松。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

物价上涨、工资调整也是成本上升的因素。

1近几年由于物价的调整,使许多材料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到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提高。由于材料成本在产品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因此,它是近几年企业成本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当然,在看到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有一些材料的价格是逐步走低的。有些材料虽然价格较高,但是由于竞争的激烈,也在不断地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遏制成本的升高。

2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反而使成本上升。虽然近几年裁员较多。但工资总体水平居高不下,由于物价不断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工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些因素都使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断提高。从而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就业压力较大,企业可以招聘到一些学历较高的员工。这些人员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有些本来高中生就可以应付的工作,也都是一些大学生在做,显然。人力资源上的高消费,也增加了工资费用的负担。

三、市场经济下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一)改革采购管理模式、降低物料采购费用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对生产所需的各类采购物资进行分析与研究,将其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为A、B、C三类,并针对不同的物资采购特点,制订实施不同的采购管理模式。

1对于除外协件以外的A类物资、一次性付款在10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以及其它金额较高的物质逐步实行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特殊情况下可委托社会上的有关服务机构进行招标):

2对于除外协件以外的大部分8类、全部C类物质以及零星采购的物质实行比价审价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

3对于外协的采购,应严格按企业制定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选点、定点采购。

(二)控制生产环节发生的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1节约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产品中材料的成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行业更是如此。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

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

2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在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裁减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的材料等,这些方法的采用,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但不一定非要裁员。当然。若是通过购置新机器设备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可产生人员过剩的情况。

3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不断地减少生产损失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有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不但造成了废品,而且可能造成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或整个企业的停产,其损失是巨大的。

4控制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使其不断降低。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问题也是有效的方法。

(三)改变销售方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使用产品直接到达“最终用户”的销售策略,从而消减由于中间商而产生的销售费用。例如:戴尔计算机公司就是改造个人计算机的制造和营销价值链的先驱。在戴尔之前,绝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商都是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然后将产品通过独立的特约经销商和分销商进行销售。但是。戴尔计算机公司却直接把产品销售给客户,顾客一发出订单,公司就生产订单上的产品,并在接到订单之后的几天之内将产品装运给客户。事实证明,戴尔公司的价值链方式在计算机行业产品的寿命周期“转瞬即逝”(几乎要不了几个月就会出现带有更快的芯片和新特色的机型)的情况之下很有成本有效性。戴尔公司的这种按照订单生产的战略使公司避免错误地判断各种机型的需求,从而避免背负过时很快的零配件和成品存货;同时,它的直销战备将特约经销商和分销商的成本和利润从价值链中剔除了。

(四)转变观念、弘扬正气、强化管理、加强教育

浅谈施工单位如何降低物资成本 篇7

关键词:施工单位,物资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近年来, 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施工企业大都以低价中标, 施工利润越来越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上获得效益使企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 有效的控制项目工程成本是每一个施工单位管理者应探讨的课题。而物资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约占50-70%) 。因此, 如何降低物资成本已成为工程项目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工程项目的物资成本是通过中标时的预算量核准的。材料成本控制主要是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验收、运输保管、发放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控制。

1 物资管理团队的建设

众所周知, 所有的管理都是通过管理人员的来实施完成的, 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施工生产过程中, 专业物资管理人员极度缺乏。现有物资管理人员大多半路出家, 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所以加强物资管理人员培训, 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物资管理团队已成为施工企业管理者应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物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了, 才能谈及到物资成本管理。

2 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

物资采购计划是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 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做好预算, 是物资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在计划、生产技术等部门的专业审查后, 编制出物资需用计划。物资管理人员根据物资需用计划, 再结合现场实际来制定物资采购计划, 只有是有计划的采购,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

3 物资采购程序要规范化

物资采购应归口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 不能多头采购。物资采购合同的评审和决策签约也应由物资采购领导组负责。物资采购领导组还负责整个物资采购过程的监督、控制, 以防出现漏洞和错误。一个工程项目在开工前, 应对当地的物资供应情况做一个比较全面市场调查, 对物资成本影响较大的物资如钢材、水泥、砂石料、商品砼、油料、火工品、线上料等应做重点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评比筛选, 对筛选出的合格供货方应建立合格供方名册, 我们在采购物资时, 应在物资合格供方名册中进行招标或议标采购, 无论招标采购还是议标采购, 都应由物资采购领导组组织完成, 对采购合同内容进行认真的评审, 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止合同欺诈, 物资的采购成本得到了控制。所以规范化的物资采购程序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可靠保证。

4 物资采购应发挥批量优势

物资采购是控制物资成本的最重要的环节。工程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图纸尽快核算出工程项目的物资总需用量, 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核算出分月的物资需用申请计划;物资部门则根据物资总需用量和物资分月需用计划进行统筹安排, 与同区域的兄弟单位建立采购联盟, 发挥批量采购优势, 实行集中采购。采用招标采购, 集体决策的方式确定供应商, 尽可能多的获得供应厂商在技术上、货款结算及售后服务上的优惠, 达到较为理想的采购价格, 既保证施工现场的需用又能较好的控制采购成本。

5 物资采购应根据市场行情实行采购

工程主要物资如钢材、水泥、砂石料等, 通常一年中其价格有一个规律性变化, 即每年3-4月份施工刚开始时价格较低, 从5月份开始到11月份, 上述建筑材料逐渐涨价并达到高峰, 11月以后价格又开始回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来制订主要物资的采购策略。即我们的工程项目如在3-4月份开工, 这时主要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还在相对低价位上, 我们可根据物资总需用量和物资分月采购计划, 适当的加大物资的采购数量, 除正常的施工用料外, 多储备一些主要物资, 而到施工旺季时我们可以适当少采购一些, 充分利用库存, 既保证了施工需求又降低了采购成本。相反如果是在6-7月份或7-8月份开工, 建筑材料的价格已经居于相对的高位, 则应该严格控制采购数量, 除了施工必须用料外要减少储备采购, 防止价格下跌造成采购成本增大。总之要多方面搜集市场信息, 掌握物资价格趋势, 争取以较低的价格采购, 降低采购成本, 对有降价趋势的物资尽量减少库存, 避免积压, 合理使用资金, 控制采购成本。

6 物资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

物资的使用过程控制是物资成本控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讲, 物资人员在做物资采购计划时, 是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物资分月需用计划加上本企业规定的物资操作损耗定额来核算的, 我们的采购数量又严格控制在计划数量以内, 那么只有当我们的采购数量满足了施工要求, 完成了施工任务, 我们的物资成本才算得到了控制。

因此, 我们应建立单项工程物资消耗卡片 (或台帐) , 单项工程的物资需用量由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给物资部门, 物资部门依据消耗定额核算单项工程物资使用量并建立单项工程物资消耗卡片 (或台帐) , 实行限额发料, 责任到人到施工班组, 实现使用消耗的过程控制。施工班组在使用下料上也要优化方案, 精打细算, 确保施工操作损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以单个工号为单位, 月底进行认真的库存盘点、材料使用节超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归档, 建立奖罚制度。如果在使用中超出了规定的消耗量, 要调查情况, 追查责任, 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或施工班组承担。对于节约较好的施工单位应给予奖励, 把他们的经验推广使用以点代面, 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物资管理成本。

7 物资在验收交接、搬运保管中的过程控制

物资在验收交接、搬运保管中会造成一定的损耗, 也增加了物资管理的成本。我们在验收交接上要严格把关, 在确保质量合格的基础上, 按照物资验收规程进行检斤或换算验收, 对于验收中出现的数量误差, 凡是在国家计量标准规定范围之内的应如实验收, 凡是超出规定范围的, 应据理力争通过协商由供货厂商承担, 以减少交接验收过程中的损耗。有的物资如水泥等在搬运保管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保管不好也会造成损失, 有时是很大的损失, 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水泥在保管中尽量采用封闭式库房保管, 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如果在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较大, 其储存时间不应超过1个月, 否则会因潮湿变质影响使用造成浪费。另外, 橡胶制品、化工产品等也应入库保管, 防止因风吹日晒雨淋而变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些物资最好是根据施工进度灵活采购, 随进随用减少库存避免损失。

8 利用信息化手段, 实现科学管理

由于物资管理中所包含的物资种类众多, 加上管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 用传统的方法在采购、仓储、配送等各个方面来全面高效控制成本就非常困难。如果采用信息化手段, 把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供应商等管理纳入网络管理之中, 有效地利用共享信息资源, 积极地使用物资管理软件, 改善企业管理环节, 便可以实现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所以应当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 快速疏通企业内部管理信息渠道建立起与外部市场相通的信息网络, 使内部物资信息网络与外部市场信息有机衔接, 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减少企业物资管理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9 结论

浅析如何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 篇8

1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 它既有普通工程的特点, 同时它还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预算的工作中, 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不能严格的按照其他的工程进行工程预算, , 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其他的特点进行确定。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其特点进行相关的阐述。

1.1 投资高回报慢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其他的工程项目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区别, 首先, 它的工程建设量比一般的工程都要打, 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一般都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是郊区, 施工环境相对也更加的复杂, 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 施工材料的运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和普通的建筑施工相比, 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施工中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虽然水利工程建设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效益, 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收到工程的经济效益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这也导致了很多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能够降低建设成本而忽视建设质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1.2 工程复杂因地制宜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建设地点的自然环境, 尤其是地形地貌进行调整, 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相对其他的工程建设而言要更大, 涉及的范围要更广, 而且工作的复杂性也更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非常强, 这就给工程的建设施工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所以对于建设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就越来越重要, 每个建设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 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对工程建设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达到控制建设成本的控制。

1.3 工程繁琐价格多变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工作流程也非常多, 很多环节的工程预算都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成本控制和资金的投放上也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 实际的操作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 施工的设计人员经常要根据这些因素的改变来对工程建设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调整。另外一方面施工企业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比如:交通和电力等方面, 这样可以在发生新情况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建设企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预算制度, 做好工程预算可以很好地保证工程正常的进行。

2 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办法

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来说, 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规划的过程, 需要承建企业的各部门来共同完成。只有保证工程的质量, 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才能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笔者认为, 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与施工成本预测、分析、计划、核算、控制、考核等多种环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通过确立相应的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来采取施工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方面的措施, 并加强材料、劳动工资、机械设备及费用等方面的管理。与此同时, 还应当使用先进的考核手段和管理运作方法, 制定成本节约的方针, 这样才能实现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来提高企业收益。当然, 这些措施不能建立在牺牲工程质量之上, 否则企业必将永远的失去市场。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2.1 加强成本核算力度

一般来说,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是:材料费、人工费、间接费、机械使用消耗费及其他直接费。比如人工费用控制方面, 企业可以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除此之外, 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养, 只有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缩短工程周期, 降低人工成本, 切实提高劳动效率。同时, 这些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 来减少或避免人员和机械闲置现象的发生, 只有对企业的方方面面加强管理, 才能真正的从源头上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2.2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通常来说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影响巨大, 施工方案主要涉及施工方法和施工器械的确定, 流水施工的安排以及施工顺序的统筹安排等方面, 此外, 所要选用和调配的机械设备也需要依据施工方案来确定, 因此,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项目承建企业来控制成本投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利益来说意义重大。在对施工方案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现场地理环境、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 综合分析方方面面的因素后再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3 加强工作人员素质

在一个项目中, 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问题都有项目经理部门负责。尤其是项目经理部要对整个工程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做好资金的合理调度。因此, 其人员配置以及素质高低则直接影响了工程成本和质量的控制情况。项目经理部门要注重加强工程中的员工素质, 通过培训、宣讲等方法来增强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 在控制成本之时, 还要保证工程质量, 坚决杜绝投机取巧等现象的发生, 切实抓好水电水利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

3 结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发展, 但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的剧烈, 所以对于建设企业来说要想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企业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毕红春.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7) :90-91.

[2]伍淑芬.论如何降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J].东方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 2011 (6) .

论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 篇9

工程成本的降低, 反映着企业施工经营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节约, 只有这样, 才可以耗量较少的物力和人力完成同样多的工程, 或者以同样多的物力和人力完成更多的工程。降低工程成本, 除了要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 确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和全面节约的观点外, 同时还要充分依靠企业员工, 发动企业员工加强成本管理, 编好施工图预算和工程成本计划, 做好工程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工作, 不断寻求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 挖掘降低工程成本的潜力。

为了有效地挖掘建筑安装降低工程成本的潜力, 必须研究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约施工管理费用。节约施工管理费用, 不但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而且有助于培养职工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精神。为了节约施工管理费用, 企业必须: (1) 认真贯彻执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处处精打细算, 严格防止铺张浪费; (2)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精简机械, 减少层次, 合理降低生产人员的比重; (3) 进行雨季、冬季施工, 加强劳动力的调配和管理, 减少非生产用工, 节约工人辅助工资; (4) 贯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 加速施工进度, 缩短工期; (5) 健全工具用具和劳保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报废和以旧换新等制度, 对损坏工具用具和劳动用品及时加以修理; (6) 制订各项费用开支定额, 实行部门分管、先算后用, 并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和关于管理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规定, 遵守国家财政纪律, 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开支。

第二、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严格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 克服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和无人负责现象, 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其次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将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机械配套成龙, 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如将吊车吊杆接长, 以不长代大;或将专用机械设备改为多种用途, 一机多用,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三是加强机械设备的计划性, 做好机械设备的平衡高度工作, 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适应的机械设备, 防止“多要少用”、“早要迟用”、“大代小用”, 消灭停工窝工, 最有效地最充分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于大型施工机械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特殊机械, 最好由公司集中管理, 加强统一调度, 提高机械利用率。四是要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五是要正确处理与协作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六是要做好机械设备利用定额的查定的分析, 开展单机、单车核算, 考查机械设备利用情况, 奖优罚劣。

第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减少单位工程用工, 增加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数量。这样, 不仅能够减少单位工程成本中的人工费和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而且还可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因为在施工管理费中, 大部分费用如工作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行政用固定资产使用费等, 是比较固定的, 它们不是与工程数量成比例变动。当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使完成工程数量时, 这部分费用摊到工程成本上的数额就随之减少。

为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必须: (1) 加强班组建设,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促使企业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充分利用工时; (2)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 将施工机械配套成龙, 在各个工种工程实现机械化施工; (3) 随着机械装备情况和施工工艺等变化, 及时调整劳动组织, 合理调配劳动力, 减少窝工浪费; (4) 很好组织冬季施工和雨季施工, 摆脱气候影响, 延长年度作业天数; (5) 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的熟练程序,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6)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减少材料、构件二次转运用工; (7) 设置小型构件预制场, 对窗台、阳台拦杆、扶手、花窗、晒衣架等成批加工预制, 减少制作用工; (8) 正确处理各个工种工人之间如土建工人和水电安装工人之间、油漆工人和喷浆工人之间的关系, 搞好前后工序之间的协作, 减少安装水管电线后修补墙壁用工和喷浆后门窗铲垃圾用工, 节约劳动力; (9) 加强定额管理, 做好劳动定额的查定和分析, 按劳动定额签发工程任务单, 考核班组工效,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壮大先进班组和个人。

第四、减少工程返工损失。工程返工, 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建筑安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工作施工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地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同时, 必须按图纸施工, 质量要达到施工验收标准, 防止混凝土捣厚或捣薄, 防止基础挖深或挖浅、垫层加厚或减少等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五、节约材料费。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 随着装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材料费占的比重还要增大。因此, 大力节约主要材料、结构件、周转材料、其他材料的消耗,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不少建设安装企业, 由于盲目采购, 产生大量积压, 保管不妥, 损坏变质, 大材小用, 整材零用等现象而造成的材料损失和浪费, 仍然相当严重, 在降低工程成本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为了节约材料费必须在材料采购、运输、保管, 使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工程成本中材料费的高低, 首先取决于运输过程中材料采购成本的高低。采购材料不仅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 同时必须从价格和分批采购的数量上加以精打细算: (1) 要贯彻执行“合理储备”的原则, 避免因积压而引起的损失浪费。为此, 必须建立逐级按工程项目编制材料计划, 按材料计划编制供应计划, 再按供应计划编制采购计划或申请计划的制度, 克服盲目分散采购的现象, 采购以前, 还须摸清材料供应情况, 做到比物比价, 分批采购, 陆续备料。 (2) 要根据“就地取材”原则, 仔细调查研究地方材料的资源, 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当地廉价材料, 节约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运输费用是材料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工程体积庞大, 消耗材料数量很大, 材料运输费用在材料成本中所占比重特大, 有的地区黄砂、石子等材料的运输费用甚至超出买价。因此, 加强运输管理,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大环节。降低运输费用的主要途径是: (1) 要充分了解工地水陆运输条件, 注意场外和场内运输的配合和衔接, 尽可能地缩短运距, 利用经济有效的运输方法, 减少中转环节; (2) 根据工程进度, 随时掌握供应计划, 严格控制进场材料, 防止到料过多造成大批退料的转运损失; (3) 在材料、构件运动装卸过程中, 要力求养活料耗, 防止断裂损失, 对运来的材料, 要加强验收, 防止来料短缺, 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规格不合要求等。

在保管过程中, 要根据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存储, 防止变质和损耗。堆放工地的砂、石、模板、砌块, 要防止随意用来填修道路。

在使用过程中: (1) 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前提下, 减少高价材料的使用量; (2) 对木材、钢筋、模板、玻璃等实行统一配料、集中加工, 做到量材取料、材尽其用, 以提高其有效系数; (3) 对混凝土要尽可能地采用集中搅拌, 减少现场水泥、砂、石的浪费, 和分散搭建混凝土搅拌台、水泥库所造成的材料损耗; (4) 要改善操作方法, 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对砌体要保持平整, 节约砂浆用量。在采用机械粉刷喷浆时, 要充分利用落地灰, 减少材料浪费; (5) 模板的规格要标准化, 制作要工厂化。对用过的模板要及时整理维修, 增加周转次数; (6) 对工地各种废料要充分加以利用。

在加收过程中: (1) 对拆除的材料和模板要力求减少损耗并加以整修和充分利用。 (2) 要经常清理现场, 做到清除五底 (黄砂底、石子底、油桶底、灰袋底、灰槽底) , 消灭五头 (砖头、木头、钢筋头、管子头、电线头) , 防止将钢筋、木料、砌块、砖头埋入回填土里。

降低施工成本 篇10

接地电阻, 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一项安全指标, 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 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通过本人近十年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检测数据分析可知, 甘肃河西地区机电工程外场设备接地电阻指标不合格的情况较多。总结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河西地区土壤电阻率较高, 一味的增加接地极或是扩大接地网面积, 对于降低接地电阻值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而且接地极一般为钢材, 施工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施工技术, 既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又能保证施工成本的降低。

2 河西地区常规施工方法下接地电阻计算

河西地区属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大部分地区土壤电阻率ρ≥1000Ω誗m。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 (F80/2-2004) 中的有关要求, 外场机电设备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如果按照常规设计标准, 采用人工敷设水平接地极法施工, 依据公式1进行设计计算, 以0.2m等效直径接地体, 埋深为0.5m的常规方法施工时, 要达到小于10Ω的要求, 所需接地极长度为207m, 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Rh———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Ω) ;

ρ———土壤电阻率, (Ω誗m) ;

L———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 (m) ;

h———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 (m) ;

d———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m) ;

A———水平接地极的形状系数, 在采用星形形状时为0。

根据计算结果, 要使接地电阻值达到规范要求, 需要在高速公路旁开挖0.5m深敷设207m长的接地极, 开挖土方量=0.5×0.2×207=20.7m3, 投入成本太高, 必须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施工。

3 河西地区接地电阻施工解决方案

由于河西地区地下水较少, 采用外引接地极及深埋垂直接地极等施工方式均不适用于该地区。经研究决定, 采用换土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电阻率。根据实际经验与已知理论, 换填置换土壤后, 采用星形形状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1———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Ω) ;

ρ2———置换后土壤电阻率, (Ω誗m) ;

L———水平接地极的长度, (m) ;

d1———切与置换截面圆的直径, (m) ;

d———水平接地极的等效直径, (m) 。

根据该公式, 设计换土方案如下:在接地极敷设处开挖降阻坑, 坑中换填置换土壤, 坑的尺寸为0.5m深, 5m长, 5m宽, 使内切与置换截面圆的直径为5m, 换填土壤选择土壤电阻率为50Ω誗m的黄土, 接地极等效直径不变, 接地极长度为7.5m, 由公式2可计算得到该接地坑的接地电阻R1:

经计算, 开挖降阻坑后接地电阻值仍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故采用并联降阻坑的方法, 在原降阻坑旁开挖并联两个同样级别的降阻坑, 3个降阻坑等距分布, 相距10m, 以起到屏蔽的作用, 并联后的接地电阻值R2计算如下:

由计算结果可知, 通过换填后, 接地极敷设长度=7.5×3+10×2=42.5m, 换填土方量=0.5×5×5×3=37.5m3。相对于常规设计方案, 仅增加了土方量16.8m3, 却节约了等效直径为0.2m的钢材164.5m, 大幅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4 结论

换土法施工可以有效降低甘肃河西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施工成本,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研究甘肃河西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技术, 降低施工成本, 对类似地区的接地电阻施工具有具有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甘肃河西,接地电阻,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解广润.电力系统接地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1.

[2]陈家斌.接地技术与接地装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3]李景禄.接地装置的运行与改造[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5.

[4]翁小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公路水运出版社, 2004.

[5]姚天中, 王巨丰.基于回填土物理改良地网降阻技术——换土法接地电阻计算分析[J].广西电力, 2007.

[6]杨会民, 陈珺, 刘波.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及减小接地电阻的方法[J].中国测试, 2009.

[7]高明.浅析电气设计中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

降低学生学习成本 篇11

一、五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必修1中集合的概念最简单。集合之后形成了函数概念,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三角函数其实属于函数部分,但论向量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数量积、加法与减法等时就要涉及解三角形与向量成角的问题,所以向量应在三角函数之后学习;正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基础,也应该在三角函数之后学习,必修2中几何知识也要用到向量和三角,并可以应用于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一些问题中。数列、不等式、算法、统计、概率所需要的知识准备不多,位置相对可以灵活,当然也会使解决的问题范围有所变化。线性规划需要应用不等式知识,也需要应用直线方程的知识,应该安排在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之后。根据以上分析,五个必修模块之间有以下逻辑结构关系:必修1集合与函数联系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同时必修1与必修4又都可以联系到必修5中的数列、不等式与解三角形。然后必修5与必修4之后联系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与解析几何初步。最后必修3相对独立。

二、各种必修模块教学顺序的特点

通过调研发现,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主要有14523、12453,也对不更改顺序12345进行了实验。虽然新课程数学必修五个模块按照12453等顺序开设也有合理性,如果按照必修模块12345的顺序进行教学,就会把必修1、必修2、必修5中一些同一主线的内容分开。密切联系的内容需要多段时间学习,而且必修2中的几何知识需要三角函数的知识及向量知识,并且涉及斜率、垂直、平行相互关系等,就应该在需要的知识准备不够时加以补充;另外,必修3的难点内容相对靠前,而且必修3相对独立,普遍认为,这不算是一种很理想的教学安排,随着试验的延续,不再采用此教学顺序。经过试验表明,不改变顺序对优生而言影响较小,但对大多数中等生而言,在学习必修1的集合函数知识后接着学习几何,在学必修4和必修5的函数相关知识时,又要费很大的力气去复习的函数基础。所以更应合理选择模块顺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14523的順序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顺序,按照必修1、必修4、必修5的顺序教学,可以使函数主线知识比较集中;先学必修4,可以为后续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必修5的解三角形学习打下基础。为了有利于学生联系函数知识,从函数的观点来认识数列和不等式,必修5的另外两章内容“数列”和“不等式”安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必修2中几何的某些问题需要必修5中的正余弦定理提供帮助,并且物理学科中正在学习力的分解等。但必修5中的线性规划应该安排在必修2直线方程内容之后教学;必修2后移,会使学生学得更加流畅,必修3算法、统计和概率的内容后移,理科学生可以更接近选修2—3,从试验的情况看,大多数教师对这种顺序是认同的。新课程数学必修五个模块按照14523的开设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说明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安排。

14532的顺序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案。14523中必修3放在五个模块的最后,算法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中的设想不能很好地落实,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应该在后续的教学中设法加以弥补。鑒于此,认为最后的2、3模块顺序可以调整,当然,把算法的基本内容提前教学也可以考虑,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模块化教材结构对必修顺序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主干知识有四条主线,分别是:函数主线、几何主线、概率与统计主线和算法主线。每个主线又分布在若干模块中,学生需要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如果开展模块教学,会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所以模块教学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利的。高中各个年级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适当调整模块之间的知识顺序,兼顾到数学学科和学生的体系特点和认知特点,使两者和谐起来。

综上所述,应用主线教学可以降低学习成本,体现知识的连续性。五个必修教材之间相互联系,教材内容结构需要有逻辑性,五个模块之间就需要相互整合,这与数学学科逻辑严密性和数学教材系统性的突出特点相吻合,从而更能促进教与学,进一步增强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当然,由于地域、层次的不同,不是每种顺序都具有优越性,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各种顺序的优劣还需要时间和结果的检验,适合学生才是最佳的顺序。

浅谈施工企业降低材料成本的措施 篇12

一、加强采购管理,建立材料招标采购模式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施工企业要更好地实现采购目标,离不开科学的采购方式。招标采购是一种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科学方法。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等)的需求量很大,若对其统一招标采购,可避免品牌不统一、质量不一致等问题;可利于公众监督、增加透明度、避免黑箱操作、减少腐败现象;可充分利用销售商之间的竞争机制,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获得优惠。

施工企业对材料招标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材料招标采购机构,对各个基层单位上报的工程材料需求计划进行整理、汇总,代表企业统一招标采购。

(二)充分进行市场调查,货比三家,严格遵循“同样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的原则,企业采购机构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信誉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作为合格供应单位。

(三)充分考虑运输成本。在相当价格、质量的条件下,按照先近后远、先本地后外地的原则采购,做到就地取材、就近选择货源,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和运输损耗。

(四)企业采购机构应尽量与材料生产厂商签订直销合同,避免中间环节。

二、加强仓储管理,合理库存储备材料

一定施工规模虽然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仓库储备来保证,但这个数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如果施工企业能够合理组织仓储材料的供应工作,就可适当压缩材料储备量,减少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额。

施工企业仓储环节材料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库存材料的日常管理,二是合理库存储备的控制。

(一)加强库存材料的日常管理,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严把材料入库的质量检验关。对入库材料进行严格的审验,除了按照购货合同对厂家、数量、规格进行常规检查外,还要认真核对产品的合格证、化验单以及鉴定机构出具的试验证明。在材料的运卸过程中,要派专人全程监督和检查,防止偷梁换柱、材料毁损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二是严把材料存储的保质关。针对一些建筑材料易变质、易着火的特点,原材料存储的地点应选择安全、通风、防雨、防火的地方。同时对库管人员要加强岗位责任教育和个人技能培训,避免因人为保管不善造成材料的丢失、变质和损坏。

三是严把材料出库关。严格执行材料定额、限额领料制度及相关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程序及超限额领料不予办理出库手续。严禁已变质、破损的原材料出库。

(二)控制好合理的库存储备,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预算部门应以合同确定的施工预算总额为起点,依据工程完工程度倒推算出企业在不同时间的正常施工的预算,据此编制材料年度、季度、月度用料计划。

二是采购部门应按以需定购、以需定储的原则,根据用料计划结合现有材料库存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

三是财务部门应根据企业资金情况及材料采购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上报企业管理层审定,在审批范围内配合采购部门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款项的支付。

四是遇到主要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或原材料市场供给不足等影响施工企业正常采购的情况时,应考虑增加临时性采购,补充材料库存储备。

三、加强现场用料管理,提高材料使用价值

加强现场用料管理,减少材料使用中的漏洞,节约用量,降低损耗,使同样多的材料发挥更多的用途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手段。

材料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施工企业应从细微之处着手,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排用料计划,保证工程施工用料的延续性。

(二)按照材料使用计划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对超定额用料要分析原因、严格审批,有效控制材料消耗。

(三)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的管理。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以及材料用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堆料位置,保持道路畅通,减少二次搬运;成行、成线、成堆整齐合理堆放材料,保持堆料场所清洁,减少自然损耗。

(四)改进施工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用价格低的节能、环保、低耗新材料代替价格高的传统材料。

(五)做好施工现场各种余料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工作。对施工中产生的垃圾、钢筋头、废料等要尽可能的再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要随时清理,修旧利废、综合利用材料。

四、建立材料信息管理系统,高效动态管理材料

对材料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立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可使施工企业管理层对各基层单位的材料信息一目了然,便于企业内部进行材料的相互调剂,加快材料周转,节省材料占用资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各基层单位不仅能把复杂的数据处理简单化,降低人工消耗,而且能使材料管理科学化,便捷地对材料进行实时、高效控制。

建立材料信息管理系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配备专业信息管理人员,只有保证材料信息系统可靠、高效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二)要将基层单位的材料采购、库存、使用情况纳入到企业整个材料信息管理系统之中。

(三)要明确各部门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责任,有效利用材料信息。

上一篇:青年旅馆下一篇:微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