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风险成本

2024-08-27

降低风险成本(精选12篇)

降低风险成本 篇1

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 而财务管理的重心是资金管理, 因此资金的融资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企业融资方式有多种渠道, 如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借款,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款、资金占用、向个人集资、发行债券、吸收投资等。这些不同的融资方式带来不同的融资成本支出, 反映在税法上就产生了永久性差异。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 为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一、融资方式

(一) 融资条件

不同的信用等级和资质条件是银行决定对企业是否放贷的主要依据, 也是银行作出是否浮动贷款基准利率的客观证据。企业若要获得银行等部门的资金支持, 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级、较大的资产规模 (小企业另有要求) 、正常的现金净流量和无不良贷款记录等;同时, 还应当根据所选择的融资方式的不同提供相对应的特殊资料。如采用抵 (质) 押方式, 必须有一定价值的资产;采用国内保理方式, 必须具有较稳定的、足够量的应收账款等等。我们在此假设, 企业已具备融资所需的各种条件, 另假设零星费用忽略不计。

(二) 融资方式的选择

1.向金融企业借款

(1) 借款时间相同

目前, 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常用方式有:企业信用、担保、质押、抵押、国内保理、办理敞口银行承兑汇票和委托贷款等。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融资方式产生的不同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 其优先顺序为:办理敞口银行承兑汇票>企业信用、担保>国内保理>质押、抵押>委托贷款。由于企业采用企业信用、担保、质押、抵押、国内保理和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所产生的主要成本 (利息费用) 相同, 因此我们选择其中之一“企业信用”与“办理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成本比较分析。

案例一:某企业需资金1000万元, 期限半年, 拟采用信用贷款方式或办理50%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 (即:存入保证金1000万元, 银行开具承兑汇票2000万元) 。已知当期半年贷款执行利率 (基准利率) 为5.6%、半年存款利率2.8%、月贴现利率0.46%、银票办理手续费0.05%, 试选择借款方案。 (本例的存、贷款利率均为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利率, 下同。)

方案一:企业信用贷款融资成本=贷款金额×贷款利率=1000×5.6%=56万元。

方案二:办理50%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成本=银票办理手续费+贴现利息-保证金利息=2000×0.05%+2000×0.46%×6-1000×2.8%=28.2万元。

显而易见,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但是方案二的选择受企业业务量大小的制约, 企业只有在满足银行办理敞口银行承兑汇票的条件才能使用;同时银行承兑汇票变现也受贴现银行信用等级的制约。

(2) 借款时间不同

由于企业在不同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同, 资金的使用时间也不同。短期借款具有办理手续简便、资金使用灵活、信用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 缺点是资金的使用时间较短, 到期后若继续使用资金需重新办理手续, 且不利于企业进行长期规划;长期借款具有资金使用时间较长的优点, 缺点是办理手续复杂、资金使用不灵活、信用条件要求较高等。企业要在同等融资条件下作出恰当的选择。

案例二:某企业需要资金2000万元, 使用时间三年, 拟向金融机构借款。可采用的方法为:一年期流动资金借款 (到期续贷) 或三年期长期借款。已知一年期贷款利率6%, 三年期贷款利率6.15%, 该企业资金报酬率10%, 利息按季支付。请选择方案。

方案一:一年期借款

年利息费用=2000×6%=120万元;季利息费用=120/4=30万元;三年利息费用=120×3=360万元;一年融资成本FV=利息的全部价值 (含时间价值) = (N=4, I=10%, PMT=-30) (注:按年金终值计算) =139.23万元;三年融资成本FV=139.23×3=417.69万元。

方案二:三年期借款

年利息费用=2000×6.15%=123万元;季利息费用=123/4=30.75万元;三年利息费用=123×3=369万元;三年融资成本FV=利息的全部价值 (含时间价值) = (N=12, I=10%, PMT=-30.75) (注:按年金终值计算) =657.56万元。

分析: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计算, 方案二比方案一多支付利息9万元, 如果方案一在今后的两次到期续贷期间发生了其他费用, 两者差异微小;但是从财务管理和理财规划的角度核算, 方案二比方案一多支付利息239.87万元 (会计利息差9万元, 利息时间价值差230.87万元) , 即使方案一在今后的两次到期续贷期间发生了其他费用也不可能弥补此差异。如果企业同时具备长、短期借款的条件, 应选择方案一。

2.向金融企业之外的借款

向金融企业之外的借款包括: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关联企业借款、个人集资借款和延迟偿还企业债务等方式, 其中延迟偿还企业债务所发生的融资成本最低, 因而对企业的信誉要求最高同时融资风险最大。向金融企业之外的融资行为一旦发生, 企业往往需要支付比向金融机构借款更多的利息, 但可以获取较多的资金、较灵活的资金使用和较低的融资风险, 在企业急需扩张或应对经营风险时可以作为首选。

案例三:某公司是所在地大型企业急需资金1000万元, 拟采用延迟偿还下游企业债务或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的资金不足, 期限三个月。试选择借款方案。已知借款利息为7.28% (六个月贷款的基准利率上浮30%) 。

方案一:延迟偿还下游企业债务:融资成本=0

方案二: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融资成本=借款金额×借款利率=1000×7.28%=728万元。

通过量化指标分析, 企业应选择方案一。考虑综合因素, 延迟偿还下游企业债务将给企业的未来带来很多不确定影响。如果企业信誉很好, 销售收入稳定, 这种不确定影响可能消除;反之企业将付出增加未来采购成本、降低未来采购质量、作出其他让步等代价。按照谨慎原则, 笔者在实践中选择了方案二。

通过上述分析, 融资方式的选择或决策, 应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信誉条件在不同时期对资金的需求规模而定, 无固定模式。

二、融资成本的所得税筹划

上述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其结果是企业既能通过融资行为获取自己所需的资金, 又能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流出量。不同的融资方式带来不同的融资成本, 也就是业务决定财务。但是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并不是所有融资成本均可税前扣除。由此很可能带来所得税永久性差异, 形成涉税风险企业多交税款。所以对融资成本的主要部分———借款利息需作进一步分析和筹划。

(一) 向金融企业借款的所得税筹划

在案例一中, 从融资成本支付的金额来看应选择方案二, 但如果从资金变现的速度来看应选择方案一。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银行承兑汇票都能及时变现, 同时方案一产生的融资成本也符合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条件。《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这里所说的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按此规定, 对企业发生的向金融企业的借款利息支出, 可按向金融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 在发生年度的当期扣除;所说发生年度, 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可以理解为即使当年发生应付 (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 未付的利息, 也应当在当年发生扣除;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按照实际发生数予以税前扣除, 包括逾期归还银行贷款, 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 也可以在税前扣除。

同样, 案例二所产生的融资成本与案例一产生的融资成本也符合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条件, 究竟采用哪种融资方式, 企业应视自身的融资条件和对流动资金需求的渴望度而定。

(二) 向金融企业之外借款的所得税筹划

1.向非金融企业

在案例三中, 从融资成本支付的绝对数来看应选择方案一。但考虑综合因素, 延迟偿还下游企业债务将给企业的未来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影响。按照谨慎的原则, 笔者选择方案二。因为,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按此规定我们应做如下操作:首先要判定借款期限是多长, 然后查找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应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利率。还要注意的是, 金融企业的利率也不一样, 各银行的浮动利率不一, 为了准确掌握, 应按照本企业开户行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因为各级税务机关无法掌握各行的利率, 只有按本企业开户行的利率掌握较为合理, 也符合新税法的合理性原则。对于超过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差额, 企业应于次年5月底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的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债权性投资, 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 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权益性投资, 是指企业接受的不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 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投资。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 准予扣除, 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

案例四:某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 其中母公司权益性投资1800万元。2014年1月1日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 (债权性投资) 4000万元, 期限一年, 年利率6.48%, 试计算子公司当年税前可扣的利息成本。已知当年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 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2014年子公司实际利息支出=借款金额×借款利率=4000×6.48%=259.2万元;

按照当年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计算:

2014年利息支出=4000×6%=240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的债、权比例2:1和按照当年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计算:

2014年利息支出=3600×6%=216万元;2014年超利率多支付利息=259.2-240=19.2万元;2014年超利率、超比例多支付利息=240-216=24万元。

结论:按照税法规定, 2014年子公司多支付利息43.2万元 (259.2-216) , 应调增所得税10.8万元 (43.2×25%) 。

在理解此规定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多付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融通资金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 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 按照合理方法进行调整。二是债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的利息原则上不允许税前扣除。债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不得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应按照实际支付给各关联方利息占关联方利息总额的比例, 在各关联方之间进行分配。三是投资者未到位投资所对应的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如果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 则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中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因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 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 所以是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

3.向个人集资借款利息的扣除

向自然人借款分为两类: (1) 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 如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2) 企业向除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也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是如果个人不能提供发票, 此项利息支出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三、结论和启示

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优先顺序为:敞口银票融资>向金融企业融资>向非金融企业融资。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个是有多少企业能够获得办理敞口银行承兑汇票的资格;另一个是敞口银行承兑汇票变现又有何种规定 (本文不再展开) 。

新《企业所得税法》采纳了会计概念和会计技术, 表明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着相互依存的基础。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在税法上映射出对应关系, 即同一事项 (融资活动) 由于财务处理的不同 (融资方式的选择) 而产生的税收结果 (税前可扣成本和所得税税款) 不同, 这就是财务决定税务。上述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融资纳税筹划分析, 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启示:在我们作出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或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或子公司与内部职工之间等借款方案时, 既要分析融资成本的高低, 又要兼顾税收政策的影响, 寻求它们的共同特征, 努力减少财务融资成本和税法规定的可扣除成本之间的差异, 降低企业税负、规避涉税风险。

降低风险成本 篇2

为了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快速发展,为了全体为笑蕾服务的团队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和家庭的幸福,首先必须要让降低成本公司得到高利润,才有整个团队的付出回报,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降低物料成本建议

1.当原材料在入库前,抽检供应商发货的数量是否准确,有的时候我发现仓库PU革,在入库的时候就不够,1件材料与入库单相差1米多,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扣供销社的金额。

2.各部门使用材料的指标准确率要标准,特别不是常用的材料,不能马夫,经常发现异常用的材料存在很多库存,这样会导致了公司的资金周转不便,下季用不上这些材料,就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废品回收的利用,各部门要把能回收的废品和不回收的废品一定要分开,比如说经常看到仓库废品箱有,手套、双面胶纸心、塑料刷子、成型洗鞋的废布、等等,我认为塑料和纸一类是可以回收,要分开放。

4.我自己部门更要规划好材料的利用率,控制好人为造成的不良品比例,冲料时把某些款式刀模比较大,剩余材料回收在一起,再把材料样品拿到开发部确定,是否能够设计用上去。

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建议

降低成本 高教学习 篇3

一、“引、导、评”调动学生积极性

热情是最好的导师。只有积极主动的学生,才能高效、愉快地学习课堂知识。生活中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孩子玩45分钟的游戏会觉得厌倦。这是因为孩子作为第一主角参与游戏,感觉快乐的时光很短暂。学生在激烈的游戏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挑战的快乐、征服的愉悦,所以他们能自始至终参与进去。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觉得学习富有挑战性,可以长久维持学习的激情。

首先,围绕“学”,重在“引”,编好课前导学案,落实以学定教。导学案的灵魂是“引”,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习热情;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逻辑思维;立足为学生设计的“路线图”,引领学生学习的能力。编写导学案的原则是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三备”工作,即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想方设法从学生出发,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围绕“学”,重在“导”,走好课中三步曲,实施以学促教。第一步,失误中导出精彩。通过课前导学案的检查。教师基本了解学生的失误和错误所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上台展示普遍性的错误与失误,并在其展示中教师导出正确的答案,导出精彩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第二步,在展示中指导差异。因为学力有差异,即使有教师的导,1/3的学生还可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会有部分学生不太懂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教师明确指出4人学习小组内一号同学(小组内成绩最好)帮助四号(小组内成绩最差),二号三号同学(小组内成绩一般)彼此讨论总结。这样,经过一号同学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号会及时得到帮助,也能分享收获的喜悦。而二号三号同学在讨论与互帮互教中,对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第三步,练习中导入体系与规律。巩固练习的题目不仅需要一题一个台阶,而且总体渗透着该节课的知识体系,蕴含着解题的规律。学生在练习中。在教师有序地点播、引导下,一步步清楚该节课的体系,直到最后发现规律。

最后,围绕“学”,重在“评”,做好课后自我反思。落实以评促学。课后学习是让学生在盘点收获中学会自我反思,所以评价内容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条。一是行动上,学生能熟练运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进行知识梳理,在梳理中重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思想上,学生知错能改,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是情感上,学生遇到困难不畏惧,不迷茫,不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愿意主动想办法解决,同时对新的课前导学案有热情,有好奇。

二、利用“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高投入不等于高效益,因为知识教不完、题目做不完。而敏捷的思维能力、全面的阅读能力是一把万能钥匙,不仅可以节省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而且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教师一方面要把教材作为阅读材料,配合导学案课前预习,另一方面要把课标要求变成核心问题,在纠正学生错误与课堂精讲中使用。这些核心问题一定要科学有效。一是问题的数量不能多,要少而精;二是问题应该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或难点;三是问题要让学生感兴趣,带有挑战性。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应该创造情境让问题更为生动;四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刻苦钻研,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五是问题解决了,教师要有精彩的总结,即把最关键或者学生没有想到的内容提炼概括出来。在利用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引领者,而学生是课堂上思维舞台的主角。

三、“四有”教师促进高效学习

高质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能主动、高效、快乐的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一定要依据高质量学习的特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要求,做一名“四有”教师。一是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困难问题阶梯化,把特别难的问题用水到渠成的方式解决,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二是眼中有学生。整个课堂围绕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关注的学生有动力,有幸福感;三是脑中有学生。及时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思考为学生排疑解惑最简单的方法:四是手中有方法。送给学生“六顶思考帽”,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六顶思考帽”是:今天我做到了哪些?什么方式做到的?今天什么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明天怎样改进?或许还会出现什么问题?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掌握高效学习的技巧。

降低风险成本 篇4

继2008年推出良好的称量管理规范(GWP)后,梅特勒-托利多又在2009年将这一规范内置在超越系列XP天平中,推出了全新质量管理系统GWP ExcellenceTM,帮助客户避免风险,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符合法规。

GWP Excellence集成了独特的安全功能,包含了砝码管理、测试程序管理、任务管理和测试数据记录储存等等实际功能,您只需将GWP建议书或自己系统中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信息输入至天平,在天平触摸屏上轻触数次,就能轻松设置参数,确保天平始终正确而准时地进行测试,确保您的流程符合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降低成本措施 篇5

目前,建筑行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构成工程成本比重最大的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起伏,人工费、机械费也在不断变化,工程成本不断增加。根据自己多年在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降低工程成本及措施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合理的编制单位工程技术标和经济标书

在编制工程标底之前,要认真详读施工图纸,知道工程的招标范围有多大,哪些项目不包括在标底之内,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合同内容,对招标文件中说的不清楚的项目,应该在编制标底之前向招标单位提出,得到明确答复后再着手编制工程标底。凡是政策允许的条款,要做到点滴不漏,以保证项目的合理收入,确保利润最大化。另外,根据合同规定,预算定额缺项的子目,可由乙方参照相近定额,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报甲方认可,在换算过程中,预算可根据设计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技能,提出合理的换算依据,以此来摆脱原有定额偏低的约束。另外要根据工程设计变更资料,及时办理增减项目的预算,从甲方得到合理补偿,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项:

1、编制完整的、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实施先进的技术措施。

方案中首先要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所选择的施工机具、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会不一样,所需机具也不同,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不同,所以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落实先进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成本的又一个关键,为了保证技术组织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完整性。

2、预算定额的选用和结算文件的执行。

编制标底时,当年工程应该选用当年或最新现行预算定额和执行当年结算文件,如有采用新工艺的施工项目,定额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应该到当地主管工程造价部门或定额研究站去咨询,不可胡编乱造。

费用定额中规定的安全生产措施费、规费为不可竞争费用,一般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为可竞争费用,应在投标报价中确定或签订施工合同中约定具体标准,确定浮动范围,标底的浮动费率要和投标报价费率相一致。

3、构件、商品砼及土石方。

确定单位工程中的所有构件是现场制作,还是外购。如有的构件需外购时,要确定外购运输距离;如果现浇钢筋砼构件需采用商品砼,应确定每立方米砼的单价、运输距离、砼的垂直或水平的泵送费用;土石方外运时,首先确定弃土地点到施工现场的水平距离及装车卸车是采用机械还是人工。

4、材料价格。

标底采用什么时期的材料价格,主材是否按近期的市场价格计算价差;新材料如何定价;是否计算钢筋增减量;是否计算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的价格差,分清定额内所含的是几级钢筋;材料价格大浮度超过预算材料价格,是否计算材料价格差。

5、工程量计算。

根据预算定额的计算规则,运用“统筹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工程量,避免出现漏项、重复计算、等错误计算现象的发生,熟练运用预算软件,做到工程量计算既快又准。

二、降低材料成本,确保工程成本。

在基本建设中,材料费一般占工程成本费用的70%左右,因此材料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工程成本高低的关键。建筑工程中所需的材料品种及规格繁杂,进货渠道很多。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为必须首先把好材料的质量关、价格关、数量关。

1、确定合理的进货渠道。

材料价格的高低受进货时间的影响,同种材料进货时间不同,价格也不同。因此首先从市场信息入手,搜集和调查当地建筑材料市场的供应情况,价格的高低,并及时参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近期材料价格,选择有质量保证且价格合理的供货渠道。一般采用货比三家的方法,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选近不选远的原则,采用“低谷购进”的经济政策,避免受市场材料价格的冲击或货源紧张造成停工待料或用替代产品增加工程造价的局面。

2、严把“三关”。

在施工现场经常碰到先期供应的材料质量、数量能按合同要求供应,但在中、后期出现质量降低、数量不足的现象,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退货,并对供货商进场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影响工程进度进行索赔,对数量不足的材料,按实际验收为准。

3、加强进场材料的现场管理。

由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品种多、数量大,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保管由为重要。对露天堆放的材料,要求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分类堆放,做到杂而不乱,避免材料二次倒运。对怕雨怕潮的材料一律入库,按防雨防潮的要求进行堆放,并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人为损失浪费的发生。

4、推广限额领料的方法。

由于工程所需工种及人员多,采用内部限额领料的办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对周转性材料和易损性材料采用以旧换新的方法,以此来控制材料的发放和回收。

5、加强现场的文明施工。

要求每个工种在当天工作结束时,做到工完场清,能用的材料必须用上,避免半截砖头、落地灰遍地等现象发生。

6、合理利用材料。

要求各工种对自己所用的材料,要“量体裁衣”,不能有长的就不用短的,有大的就不用小的,对边角料也要做到物尽其用,把材料的损耗率降到最低水平。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工具、技术水平和工人的积极性。一般采用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实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制,推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办法,调动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在节约机械费方面,主要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对机械操作人员经常进行安全规范教育,防止因不规范操作或操作不熟练影响正常施工,降低了机械使用率。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勤检查、勤保养、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四、定期采用内部预结的方法,实行成本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施工周期长,跨施工的工程经常发生。针对建筑工程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实际施工中,采用内部定期进行预结算的办法,来掌握工程成本的实际情况。如: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工程,大体划分如下:(1)基础部份;(2)主体部份;(3)装修部份。高层建筑或跨施工的项目,可把主体部份根据情况划分成两段或多段。这样做的好处有如下几点:

1、避免工程周期长,等到工程竣工算总帐,工程成本大局已定,无法补救的局面。

2、分段或几部份进行内部预结算,这样在本段或本部份的预结算中,把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相对比,暴露出来的差距要认真分析研究。如实际成本超出预算成本,要认真找出超出预算成本的原因,是人工费成本超支,还是材料费成本超支,还是其它方面原因造成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成本,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在下一段或下一部份的施工中避免出现类似现象的发生,并制定已超预算成本的这部份费用的补救措施。如果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也要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出经验,在下一段或下一部份的施工中进行推广。这样就避免了平时不算帐、工程推着干、竣工算总帐,一旦实际成本超出预算成本,造成工程亏损的局面已定,无法挽救的局面发生。

3、检验管理人员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具体执行方法有如下几点:

(1)把分段内部预结的方案让所有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知晓,明白自己业务范围内部都需提供哪些数据。如预算员要提供本部份工程的预算成本(包括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现场材料人员要提供入库数量,目前库存数量、材料实际使用量等。

(2)在分段内部预结前,组织所有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分成几个组,落实每个所承担的任务和所需提供的数据。

(3)各组所提供的所有数据,集中到成本核算员手中,进行统一核算,提出工程成本分析报告,交由项目经理审核,提出整改措施方案。

这样把工程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分解到几段或几部份工程项目中的最大好处是:

(1)使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各项费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其做出的每项决策都有根有据,避免盲目指挥。

(2)这样把工程成本分解落实,加强了业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和个人的经济收入相挂钩,工资收入拉开档次,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3)这样分段内部预结,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为工程竣工结算创造条件,给整个工程的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保质量、保工期、保成本。

提高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工程质量低劣,拖延工期势必造成成本生产费用支出增加,成本提高。工期 和质量的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随机应变,合理高度,抓住备体条件的项目突破,循序渐进,工程质量随程序一次把关,建立QC小组,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能只追求质量而拖延工期,也不能只保工期而影响工程质量。

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以监控带动管理,以管理促进生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工程的每一项经济往来严格履行合同,避免不必要的官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开发项目的各项工作,实行招标(比如:设计、地勘、监理、面积测量等),降低前期工作的费用。

3:临时性与永久性的建筑相结合,避免重复施工(比如:临时道与正式路相结合;脚手架基底与散水基础共用;临时围墙与永久围墙等)。

降低成本 应对挑战 篇6

Gartner近日在研究报告中称,2008年全球企业IT投资预算增长为3.3%,比2007年的数字略有增加。但企业为了应对经济衰退,一方面通过IT技术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在紧缩IT预算。无论如何,这对于软件服务业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行业市场细分

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巨大,一个10亿的设备制造型企业规模不算大,而一个10亿的专业服务型公司就应该是行业翘楚了,两者在管理上,对信息化的需求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就算同属于设备制造业,进一步细分后还是有很大差异,比如生产医疗设备和生产化工设备的公司又不一样。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不再是大而全,他们的需求更加具体,希望可以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去适应软件产品。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实施也具有差异性,不同行业之间的实施经验复用性不强,没有行业经验的实施团队对企业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对于实施人员的要求,也希望能够具有行业最佳实践经验。

如何满足这种细分后的行业化需求?不同软件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来应对这种趋势。国际管理软件厂商Epicor全球资深副总裁Jim Bork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Epicor软件产品通过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行业区分。从产品的开发开始,就融入了行业的特点。另外,由于Epicor服务的行业范围相对于同行来说要少,这样可以更加专注。Epicor所服务的行业,其中的很多解决方案的组件可以共享,比如他们有个工具包叫做service connect,可以利用web技术系统进行交互。所以这个产品适合很多行业,另外一些功能型的系统比如财务、会计等在很多行业通用。

Epicor亚洲区副总裁陈彩伦则表示,Epicor会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如 Web 服务),为制造业、分销业、企业服务自动化以及酒店业提供行业特定性解决方案,并且通过销售和市场、研发来保证对于客户独特要求的满足。Epicor在市场上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初,Epicor和专注于酒店行业的乐信科技牵手,成为合作伙伴,致力于提高酒店行业解决方案的市场销售。

聚焦中端市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尽管市场上有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但进一步细分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功能需求、采购物流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如何满足于中型市场这一个细分市场?Epicor全球副总裁Jim Bork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中端市场的软件提供商,他们把中端市场定义为1000万-10亿美金之间的公司,而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如SAP、Oracle等专注于10亿美金以上的企业,Microsoft 和本地的软件公司专注于1000万美金以下的公司。中端市场中的大多数能够达到1000万以上的公司,他们会有很多工厂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很高,但能够获得的帮助还不够。Epicor致力于帮助他们解决分布式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单点责任制的解决方案。

定位于中端市场的Epicor也开始向高端领域拓展,但提到如何保证定位的一致性。Jim Bork强调,他们会通过组织架构和团队的划分来实现这种业务的分隔,传统的中端市场的业务仍然是公司的重头戏,另外专门成立了一个经营团队来做这种战略性高端市场的拓展。这种拓展不会影响到原来的中端业务,而且两个团队相对独立。

同时,由于采用了SOA的架构,Epicor的产品可以更容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Jim Bork提到,尽管是通用型的产品,但Epicor对产品进行了分层的设计(如图1所示),分为数据库层、业务逻辑层、接口界面、客户定制、个性化定制。客户定制层允许系统管理员在不需要触及源代码创建服务,个人用户也可以对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通过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既能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降低IT投资成本

对于CIO来说,IT投资预算增长缓慢甚至减少,IT成本需要控制,但是他们仍然要为业务的增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撑。怎样在控制费用和促进业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对所有CIO来说是个挑战。

2007年出版的Aberdeen研究报告显示,在SAP, Oracle, Infor, QAD等软件厂商中,Epicor 产品的总拥有成本是最低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总体拥有成本)比行业平均低将近30%,因此在综合软件,服务和维护方面,是所有软件厂商中最低的。

Epicor的产品由于采用SOA技术,提供基于微软SQL Server、XML和.net技术的解决方案。因为产品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在SOA架构和Web service方面采用.net技术,使得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易于实施,而且成本效益高,易于升级,十分灵活。由于减少实施复杂度,整合和支持服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增长,所以总体拥有成本较低。

企业在应用Epicor的软件时,软件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不需要再去配置比较复杂大型的硬件,同时微软的平台,更为简单和便捷。这个特点对中型市场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企业的初期成长有帮助,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于增长的需要,比如用户从5个到50个,更加快捷和迅速。

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刍议 篇7

一、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 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劳动生产率上升, 相反却提升了成本。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 国家的工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 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从而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近几年企业录用了一些学历较高的员工, 有些原来中专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现在一些大学本科生在做, 显然, 人力资源上的高消费, 也增加了工资费用的负担。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缩短 (比如:原来折旧年限为10年的大部分缩短为5年了) 、固定资产原值 (比如:通过资产评估使得固定资产增值) 的提高, 也是影响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我国采取了缩短企业机器设备的使用期限, 提高其折旧的速度。由于折旧费是计入企业成本中的, 所以, 使得实际成本水平不断增加。

二、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 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通过对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 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 指导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多生产量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即用“量本利分析法”来看待已发生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即使近期成本有所增加, 这种成本增加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也是企业目前大力推行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 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作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 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生产过程, 而应向前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 向后延伸到用户的使用、维修及处置, 对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和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 与此相适应, 成本管理的内因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 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等等。

三、挖掘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精细化管理意识

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实践证明, 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 企业成本也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驱动。比如, 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 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 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从成本控制角度看, 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 进一步启发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如将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 在员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 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 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树立资金的时间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商品经济中的普遍现象, 资金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 概括地讲, 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讲, 对于投资者或生产者, 其当前拥有的资金能够立即用于投资并在将来获取利润, 而将来才可取得的资金则无法用于当前是从流通的角度来讲, 对于消费者或出资者, 其拥有的资金。一旦用于投资, 就不能再用于消费。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利息和利润。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平均的资金收益率。企业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要进行监督与控制, 确保资金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 以充分挖掘资金潜力, 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总之,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经济活动, 都必须认真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千方百计缩短周期, 加速资金周转, 节省资金占用数量和时间, 提高资金的经济效益。

五、企业财务部门要抓好原材料成本控制

一是制定完善的原材料管理制度。企业应重新根据目前现状, 制定出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大宗料及普通料管理制度, 以制度管人, 从制度上规范材料管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重点要加强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环节的管理, 减少二次搬运、减少仓储。笔者根据以往经验认为, 严格材料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 最终使材料消耗比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对材料节超要形成公开的奖惩制度, 完善激励机制;二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材料管理人员。从材料的询价、合同的签订到材料的采购、运输、过磅 (大宗料) 、发放, 再到台帐的建立、动态报表的编制、点收单和发料单的签认、与财务对帐、材料盘点、材料节超等环节, 应严格控制。

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成本控制, 不仅仅体现在上述列举中, 目前, 我国成本管理主要局限于生产过程中, 由于观念上的束缚, 这些年来, 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 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 妨碍企业发展。所以, 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成本控制, 不仅要落实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企业每一名员工的素质以及某项管理等决策上, 而且呈现的是企业素质的集中表现。成本形成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因此要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必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譬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等等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进行逐一的分析, 使产品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主导地位和成本竞争优势, 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近年来, 由于物价的不断攀升, 已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提高, 再加上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还没有深植员工心中, 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浪费现象。因此, 企业员工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节能降耗, 把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 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篇8

(一) 内涵

物流成本是物流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理和财力的总和, 主要由人工成本、作业消耗、管理费用等几部分构成。一切由物料、产品、商品等实体的物理性空间运动所引起的货币支出都是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按一定对象汇集就构成了物流成本的概念。

(二) 种类

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 (1) 一般分类:有直接成本或运营成本、间接成本; (2) 按物流功能范围分类:有运输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装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仓储成本; (3) 按物流活动范围分类:有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

(三) 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 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辩证关系, 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 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物化活动和活劳动的消耗, 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 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目前, 在一些企业的财务制度中无单独项目反映物流成本的指标, 难以对各种物流费用作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下, 物流成本不是在物流活动的基础上计算的各项费用, 不实行单独核算, 而是混合在“材料采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项目之中。其弊端是企业管理人员不能确认和分配每一项物流活动的费用, 无法获取企业物流成本的真实数据, 无法准确评价物流绩效, 及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使物流成本阻碍了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

(二) 物流库存量大、运输成本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另外, 物流产业一直缺乏现代运输及物流配送的网络技术系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 货运的空载率高达60%, 仓储量则是美国的5倍。目前,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

(三) 信息技术比较落后

我国传统物流经营模式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 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物流信息搜集、处理及发布、物流技术的引进等环节并不重视。目前, 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 电子化水平低, 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 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物流各环节成本居高不下, 加剧了物流的高成本压力, 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 缺乏物流成本综合控制手段

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只是物流成本的很小一部分, 且没有向生产、销售部门提供有关物流成本的、确切的、有价值的资料;仅靠物流部门, 而没有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同生产、销售部门一起研究解决降低物流成本问题。

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措施

(一) 降低物流合理化水平

物流合理化, 是指是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高质量的物流活动。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 若不综合考虑, 必然会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 对于企业而言, 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 它直接关系企业的盈利水平, 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核心目标。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实际物流流程来设计、规划, 不能只强调某一环节的合理、有效与节省成本, 而是要从企业经营的整体考虑。

(二) 采用供应链管理, 追求成本效益

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 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 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追求成本的效率化, 不仅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控制, 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都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 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 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提高物流速度, 可以减少资金占用, 缩短物流周期, 降低存储费用, 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运营成本”, 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最终达到零运营资本。美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是我国企业8-9倍, 即生产同样的产品, 我们需要的资金是对方的8-9倍。可见, 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大, 其蕴含着一个亟待开采的金库。

(四) 科学规划中心与节点设施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本企业的事情, 即追求本企业的物流效率化, 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亦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而定。例如, 有些厂商是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 因此, 很多物流中心与批发商物流中心相吻合, 从事大批量的商品输送, 然而, 随着零售业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发展, 客户要求厂商必须适应零售业这种新型的业态形式, 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原来的投资就有可能沉淀, 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动化的设备。显然, 这些投资尽管从企业来看, 增加了物流成本, 但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 却大大提高了物流绩效。

(五) 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

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 必须借助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 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 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一方面是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 能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 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 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 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 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这可以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同时,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 使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精确地计算出来, 而不会把成本转嫁到其他企业或部门。

(六) 提升物流服务-,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企业确保长期收益的最总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 超过必要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下降, 反而有碍与物流效益的实现。例如, 随着多频度、少量化经营的扩大, 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企业不充分考虑客户的产业特性和运输商品的特性, 一味地开展商品的翌日配送或发货的小单位化, 无疑将大大增加发货方的物流成本。所以, 在正常情况下, 为了既保证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质量, 又防止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 企业应当在考虑客户产业特性和商品特性的基础上, 与客户充分协调, 探讨有关物流配送的组合、降低物流成本等问题。如果能实现2-3次的配送, 可以商讨将由此而产生的收益与客户分享, 从而相互促进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

(七) 加强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间建立起共同配送关系, 资源共享, 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好处: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 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 降低企业营运费用;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 可以节省企业的资源;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核心业务。

(八) 通过削减退货减少成本损失

退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是因为随着退货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费, 退货商品损伤或滞销而产生的经济费用以及处理退货商品所需的人员费和各种事务性费用, 特别是存在退货的情况下, 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担退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而退货方因为不承担商品退货而产生的损失, 因此, 容易很随便地退回商品, 并且由于这类商品大多数数量较少, 配送费用有增高的趋势。不仅如此, 由于这类商品规模较小, 也很分散, 商品入库, 账单处理等业务也很复杂。由此, 削减退货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摘要:目前, 我国物流企业费用高、库存成本及运输成本高, 物流信息技术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会计核算不健全, 物流成本管理缺乏综合控制手段。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应科学规划物流节点, 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 采用供应链方式追求成本效益, 加快物流运行速度,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构建现代化物流网络和信息系统, 增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关键词:降低物流成本,内涵与意义,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舒辉.物流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董永茂.物流成本管理[M].温州:浙江大学, 2011

[3]谷汉文.企业物流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9

如何降低配送成本 篇9

1 配送成本的构成

根据配送流程及配送环节,配送成本实际上是含配送运输费用、分拣费用、配装及流通加工费用等全过程。其成本应由以下费用构成:

1.1 配送运输费用

配送运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车辆费用。车辆费用指从事配送运输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驾驶员及助手等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轮胎、修理费、折旧费、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项目。

(2)营运间接费用。这是指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站、队经费。包括站、队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等内容,但不包括管理费用。

1.2 分拣费用

(1)分拣人工费用。这是指从事分拣工作的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的总和。

(2)分拣设备费用。这是指分拣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及修理费用。

1.3 配装费用

(1)配装材料费用。常见的配装材料有木材、纸、自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塑料等。这些包装材料功能不同,成本相差很大。

(2)配装辅助费用。除上述费用外,还有一些辅助性费用,如包装标记、标志的印刷,拴挂物费用等的支出。

(3)配装人工费用。这是指从事包装工作的工人及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总和,即配装人工费用。

1.4 流通加工费用

(1)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因流通加工形式不同而不同,购置这些设备所支出的费用,以流通加工费用的形式转移到被加工产品中去。

(2)流通加工材料费用。这是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投人到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材料消耗所需要的费用,即流通加工材料费用。

(3)在流通加工过程中从事加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工人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的总和。

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配送的具体流程归集成本,不同的配送模式,其成本构成差异较大。相同的配送模式下,由于配送物品的性质不同,其成本构成差异也很大。

2 降低配送成本的意义

降低配送成本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是配送成本管理最基本的课题,其意义在于通过对配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配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配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降低配送成本会给企业带来三个方面的经济效益:一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二是配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了企业的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三是配送成本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可以用更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进而推动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

3 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

3.1 利用标准成本法控制配送成本

(1)制定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是控制成本费用的重要依据,物流配送的成本标准的制定,应按实际的配送环节分项制定。

(2)揭示成本差异。成本的控制标准制定后要与实际费用比较,及时揭示成本差异。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也要与所制定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

(3)成本信息反馈。成本控制中,成本差异的情况要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以便及时控制与纠正。

3.2 合理选择配送策略

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另一部分则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这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尽管采用纯策略(即配送活动要么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要么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产品品种多变、规格不一、销量不等等情况,采用纯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当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按同一标准的顾客服务水平来配送,而应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加不必要的配送成本。

合并策略。合并策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则是共同配送。配送方法上的合并是指企业在安排车辆完成配送任务时,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也称集中协作配送。它是几个企业联合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配送方式。

延迟策略。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因此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一般说来,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产品特征:模块化程度高,产品价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或重量;(2)生产技术特征:模块化产品设计、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3)市场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大、产品的提前期短。

实施延迟策略常采用两种方式:生产延迟(或称形成延迟)和物流延迟(或称时间延迟)。配送中往往存在着加工活动,所以实施配送延迟策略既可采用形成延迟方式,也可采用时间延迟方式。

标准化策略。标准化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

3.3 优化配送流程

配送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高效的配送需要的是在配送调度和配送运输、交货等具体操作的整合优化。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经济环境下,物流配送流程优化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于利用集成供应链来达到配送流程的上中下游的连贯性以及降低各相关企业的物流成本。

3.4 推广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配送作业效率

加强自动识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入货和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配送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自动识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来提高入货和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

使用自动化智能设备提高保管、装卸、备货和拣货作业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软件,优化配送运输作业,降低配送运输成本。可以采用解析法、线性规划法或静态仿真法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合理布局,使用车辆安排程序,合理安排配送运输的路线、顺序、权载等来降低成本。

3.5 实行责任中心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应把配送中心作为一个责任中心来对待,并考虑划分若干责任区域,并指派下属经理———配送经理进行管理。

为了指导各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决策,并评估其经营业绩和该中心的经营成果,企业实施责任中心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一个业绩计量标准。

总之,配送中心既要提高服务水平,又要降低配送运营总成本,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配送企业应在整个物流企业的总成本目标和服务水平总体要求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略]

摘要:随着近年来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赢利能力的不断降低,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提升经营水平的重要性,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优化企业配送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配送成本,创造企业“第三利润源泉”,成为企业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如何降低养鱼饲料成本? 篇10

优质鱼种生长速度快, 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高。因此, 要注意选择放养性状优良、体表完整、体质健壮的鱼种。另外, 在放养模式上, 要突出主养鱼, 适当搭配其他鱼类, 这样就可选择适合于主养鱼营养需求的饲料投喂, 提高饲料利用率。

2. 保证饲料的营养。

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但不同食性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鱼, 需要饲料的营养成分不一样, 所以生产中要根据主养鱼对营养的需要, 选用合适的配方, 既满足主养鱼的营养需要, 又不浪费饲料。各类原料经粉碎、混匀后, 制成适合主养鱼摄食的粒型, 以利于营养物质被鱼吸收利用。

3. 合理投饲。

投饲要均匀、适量、定时、定位, 切忌时饱时饥。鱼没有胃, 不能长时间储存饲料供慢慢消化吸收。若吃食过饱, 饲料往往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 造成浪费;投饲不足, 则影响鱼的生长。生产上, 每次投饲以能保证有80%以上的鱼饱食为宜。投饲次数视鱼的摄食特性和季节、气温而定。高温期次数多, 低温期次数少;鱼苗阶段次数多, 鱼种阶段次数少。一般情况下, 每天投饲2~3次为宜。

4. 化肥养鱼。

化肥养鱼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碳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复合肥等。使用时应当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每3~5天施一次, 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3千克或碳铵5~10千克, 或过磷酸钙8~10千克。施用化肥能迅速增加池塘内浮游生物数量, 对鲢、鳙鱼效果较好。

5. 种草养鱼。

可用于养鱼的优质牧草主要有黑麦草、苏丹草、苜蓿、苦卖菜、狼尾草以及红、白三叶草等。

6. 诱虫育蛆养鱼。

夏秋季节, 在鱼塘水面上安装诱虫灯, 可引诱各种昆虫直接喂鱼;人工培育的蝇蛆、蚯蚓、黄粉虫等, 也是鱼类喜食的饲料。

7. 保持水质良好。

养殖季节特别是在鱼类生长旺季, 要定期采用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水、使用微生物制剂、开动增氧机等方法来调节水质, 使池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合适的透明度, 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8. 预防鱼病。

要重视做好鱼病预防工作, 及时进行清塘消毒、鱼种消毒、水体消毒及水质调节等, 定期投喂药饵, 预防鱼病发生。

9. 实行综合养鱼。

降低高校网络接入成本 篇11

从高校角度来看,希望教育网的工作能有所改进:

1.大幅度降低资费标准。教育作为公益事业,在网络资费上获得优惠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因为域名服务的原因,国内高校必须接入教育网,但是目前教育网的资费标准在国内很多地区已经明显高于其他网络运营商,在一些网络商业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甚至已经数倍于其他网络运营商的资费标准。

这使得我國高校承担的互联网通信费用比国外以及港台地区高校高出许多,也使得高校很难在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教育网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其公益水平,大幅度降低网络接入的资费标准。

2.教育网与几大商业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所导致的结果是:为了保证访问教育网之外资源的速度以及从教育网之外访问教育网资源的速度,各高校不得不重复申请多个运营商的链路并在每条链路上重复投入,从而大大增加了高校的信息化成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工业与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能够关注这一问题,从技术和机制上予以彻底解决。

3.建议将edu.cn的域名交给CNNIC或中立的第三方进行管理运营,接受edu.cn域名对来自各个运营商的IP地址解析,从而给各个高校以网络接入的选择权,促使高校网络资费的下降。

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 篇12

建筑合同签订以后, 项目进入紧张的施工准备阶段,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成本控制的关键。这些准备工作包括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具有质量保证和良好口碑的材料供应商、根据工程预算制定项目成本计划。

1.1 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拟定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 工期就会不同, 所需机具也不同。因此,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 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 互相比较, 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 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 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做到控制成本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1.2 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

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分包部分合同及选择材料商, 选定分包单位后;由企业领导层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工程部一道, 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 经过双方反复磋商, 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分包合同的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招标书要求密封, 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 不搞一人说了算, 并且必须有层层审批手续。同时, 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 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 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1.3 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 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 按施工进度计划, 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 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 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 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 都能事前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 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2 事中实施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 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 包括对材料费用的控制, 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内容。

2.1 降低材料成本

2.1.1 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

在工程建设中, 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 一般可达70%左右, 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 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 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 材料成本的节约,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主要材料是构成工程的主要材料, 如:钢材、木材、水泥等, 辅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须的手段材料, 如:氧、乙炔气、锯、砂轮片等。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 节约时给予奖励, 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 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 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 减少了浪费损失。推行限额发料, 首先要合理确定应发数量, 这种数量的确定可以是以国家或地区定额管理部门测定的数据为准, 也可以是施工作业与项目定额员共同测算并经双方确认的数据。总之, 要经过双方的确认。其次是要推行三级收料。三级收料是限额发料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施工作业队对项目部采购材料的数量给予确认的过程。所谓三级收料, 就是首先由门卫的收料员清点数量, 记录签字, 其次是材料部门的收料员清点数量, 验收登记, 再由施工作业队清点并确认, 如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 由材料部门解决。应发数量及实发数量确定后, 施工作业队施工完毕, 对其实际使用数量再次确认后, 即可实行奖罚兑现。通过限额发料、三级收料的办法不仅控制了收发料中的缺斤短两的现象, 而且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

2.1.2 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

一个项目往往有上百种材料, 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 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 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 增加公司贷款利息, 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 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 需重新订货, 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 不但影响进度, 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其次应把好材料领用关和投料关, 降低材料损耗率。材料的损耗由于品种、数量、铺设的位置不同, 其损耗也不一样。为了降低损耗, 项目经理应组织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损耗率, 由其包干使用, 节约双方分成, 超额扣工程款, 这样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2.2 节约现场管理费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两项内容, 收益是根据项目施工任务的大水而核定的。但是, 它的支出却并不与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 它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自己来支配。建筑工程生产工期长, 少则几个月, 多者三五年其临时设施的支出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一般来说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置, 同时应该是易于拆迁的临时建筑, 最好是可以周转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对于现场经费的管理, 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员的精简;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质量的管理, 一项工程, 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 这就要求合理调度, 循序渐进;三是建立QC小组, 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3 事后分析总结

事后分析不是马后炮, 而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一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 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月每季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采取回头看的方法, 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 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 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 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工程完工后, 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 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 辞退不需要的人员, 支付应付的费用, 以防止工程竣工后, 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 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 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 并根据其结果, 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 总结其得与失, 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

摘要:本文主要以某一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为实例, 就降低工程成本方面采用的各种方法进行阐述。

上一篇:商业银行现金管理问题下一篇:瓦斯抽放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