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2024-06-29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共12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1

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项目《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研究》 (JRS-2012-1093) 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3日

一、制定和完善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立法滞后, 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 立法机关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

(一) 增强《就业促进法》的规范性。

该法应明确政府的法律责任, 由于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与各种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应当清晰明确, 各具体责任种类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及后果亦应当确定。另外, 《就业促进法》中只规定了政府的刑事和行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导致求职者利益损害的, 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因此应将民事责任作为政府责任的一种形式。

(二) 将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明确规定为国家给付义务。

《就业促进法》首先应将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功能确定为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该法中需要明确将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确定为国家的给付义务, 对大学生失业保险体系做出框架性的规定, 为今后大学生失业保险专门立法起指导性作用。《就业促进法》中失业保障制度里要对权利、义务、责任等做出规范化规定, 同时针对《失业保险条例》未涉及失业保险基金中基本生活保障开支和再就业开支的法定比例, 应具体规定, 避免出现某些特殊情况而挤占再就业基金。

(三) 充实和完善《劳动法》相关内容。

要明确增加“就业权”的具体内容, 为穷尽就业权侵权的外延, 需要采取开放式的界定模式, 即在列举种类之后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就业权侵权”兜底, 以备司法扩张解释之用。不仅要赋予大学毕业生享有就业权利, 还应享有其他相关权利, 如接受就业指导权、被推荐权、户口档案保存权等。同时, 还需要明确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责任。从保障就业权的角度看, 必须明确用人单位侵害就业者,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尝试增加刑事处罚的内容, 也可以尝试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

(四) 明确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原则, 并且提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层次。

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原则, 即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原则、反创业歧视原则、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为总立法原则,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立法提供指导思想。同时, 细化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 给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创业权利特别保护。我国各级政府应以保护大学生创业权益、实现扩大就业为目标, 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立法机关要制定专门法律, 将有关的创业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 明确促进大学生创业中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用法律理顺创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使促进创业措施制度化、法制化, 避免了随意性,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充实大学毕业生就业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一)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 规

定劳动争议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先裁后审的程序, 不允许自由选择, 此处亟待改进。因为这种程序对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不公平, 如果毕业生对仲裁不满而要继续诉讼将会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 他们很难承受得起这种耗费。很多案件即使最后胜诉, 也未必得到应有的补偿。因此需要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权, 仲裁还是诉讼, 由当事人自己选择, 而且一旦选定其中一种处理方式就不允许再选择其他的处理方式, 最终实现裁审各自终局的目标。

(二) 改变我国现有诉讼方式处理劳动纠

纷处置的弊端, 为正在求职中的大学毕业业提起诉讼创造便利条件。在相关证据的举证能力方面, 大学生求职者同用人单位相比显然处于弱势地位, 经常出现因举证不力而导致败诉的状况。为了显示法律对弱者的特殊保护, 有必要对就业争议的民事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体现诉讼公平。法院机构的设置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议我国在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劳动庭, 适用专门的程序来处理劳动就业争议案件。对于劳动就业争议处理的程序, 重在简捷和快速, 以方便当事人通过诉讼方式及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通常都是等

到劳资双方矛盾激化后方才介入, 基本不涉及预防。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侵权行为的预防。由于大学生具有受教育者和一般求职者的双重身份, 因此有必要扩大调解组织的范围, 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都应当参与到基层调解组织中, 建立跨区域、跨行业、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调解范围覆盖本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高校, 有效发挥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三、强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一) 设立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的专门机构。

大学生的受教育者和一般求职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大学生就业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国可以尝试设立具有独立性的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权委员会, 代表大学生求职者争取权益, 一旦与用人单位调解失败, 可以代表他们向法院提出诉讼。我们还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立受理大学生劳动 (就业) 争议的专门执法机构, 在诉前对侵害就业权申诉案件进行调查、协商、调解和处理。

(二) 完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强化劳动行政部门行政执法力度。

针对我国当前用人单位用工违法、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的现状, 有必要强化劳动执法保障。应该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 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 给予必要的物质经费保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有效行使监管职责。劳动执法部门通过巡查、举报、专查等方式, 积极主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对违法者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各级监督部门不仅要对用人单位的各种歧视性行为实施监督, 还要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进行审核。此外, 还要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体系, 在全国各地开通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电话。

参考文献

[1]张凤, 赵敏.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邓佑文, 许志刚.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8.

[3]李淼, 张艳华, 徐盼.大学生就业困境之法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11.

[4]李强.浅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J].教育与职业, 2009.12.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2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毕业生社会角色转换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 毕业生 社会角色转换 角色适应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具有符合这一社会地位的心理和行为。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断地扮演和转换各种社会角色,其中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是我们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社会角色转换,它直接影响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刚走出校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们,要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融入职场环境,必须尽快完成由在校学生向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换。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毕业生就无法进入新的社会角色,甚至会陷入来自外部环境和自我内部的心理压力和情感矛盾中,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社会角色意识,增强自己的社会角色转换适应能力。

一、毕业生社会角色转换中的常见问题

(一)角色转换意识不强。

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来到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他们有了新的社会角色,同时他们面对的社会职责、人际关系甚至地理环境、生活作息等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毕业生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以适应新的环境。但很多毕业生经过多年校园生活,已经习惯“学生”的社会角色,习惯凡事有学校老师安排指导的行为方式,踏入工作岗位后,心理上还把自己当成在校学生,无形中仍按照“学生”角色的社会规范要求自己,以“学生”角色的行为习惯处理问题,工作中不愿承担责任,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进入不了新的职业角色,无法承担职业人的职责。

(二)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毕业生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当他们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容易出现失望、空虚、畏惧等负面情绪,无法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一直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到了职场后却被要求从简单的基础工作开始做起,于是便认为领导不重视自己,大材小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原来的工作热情化为乌有;有些毕业生分配的工作岗位和自己理想的岗位不一致,因此感到失望、抗拒,不真正接受新的工作岗位,工作态度浮躁不稳定;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好,工作中怕担责任,怕造成不良影响,畏惧新的职业角色。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大学毕业生自我角色定位存在偏差的具体表现。

(三)角色技能缺乏。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机会较少,缺乏职业人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在工作初期很多技能型事务处理不好。一些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由于技能缺乏而工作受挫,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进而无法适应当前角色的转换。

二、毕业生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角色转换

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大学毕业生应提前准备,积极应对,主动调适,缩短角色转换适应期。

(一)主动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角色转换。

面对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换,大学毕业生要做好心理上的“受挫准备”。校园学习生活简单规律,人际交往相对轻松,遇到问题时有老师同学的帮助指导,而职场生活繁忙紧张,人际交往复杂,凡事都需要自己独立处理,面对新的职场环境,毕业生或多或少会出现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不适应。但同时,毕业生要认识到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都是正常现象,要正确看待职业角色适应过程中遇到的挫折。特别是工作经验不足的毕业生,在角色适应期要独自面对来自工作、人际关系甚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挑战,很容易出现失落、挫败甚至自卑的心理,此时更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告诉自己挫折只是暂时的,自己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从而勇敢面对社会角色转换中的挑战和挫折,努力适应新的职业角色。

(二)树立角色意识,明确职业角色。

角色理论认为,角色转换的过程是逐渐认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职责及其规范要求,弄清社会对他们的具体期望的过程。学生角色和职业人角色是两个全然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教育。掌握各项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各项能力,为步入社会打好基础。而职业人则需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毕业生要树立职业人的社会角色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职业人”这一社会角色的内涵。这就要求毕业生们弄清楚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职责规范、任务要求,同时将新的职业角色和学生角色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只有全面理解自己职业角色的内涵,大学毕业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有效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满足职业要求,适应职业环境,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换。

(三)做好角色定位,缩小角色差距。

适应社会角色转换需要改变自我,缩短现实的自我与新社会角色要求间的差距。刚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所处环境与岗位如何,首先要准确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既不能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简单基础工作,又不能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刚毕业又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们,要选择正确的目标参照,可以把同岗位的优秀前辈作为榜样,瞄着榜样学着干,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敢于吃苦,主动承担工作,不断缩小自己与优秀职业人之间的差距。

(四)提高角色技能,增强角色信心。

专业技能强弱是大学毕业生刚来到职场能否“站得住脚”的前提。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新角色的根本原因在于角色技能的缺乏。绝大部分刚大学毕业生都缺乏实践经验,面对职场各种突发问题无所适从,要提高自己的职场实践能力,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盯着任务抢着干,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不仅从书本中学习,更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增强自己扮演好职业角色的自信心,尽快承担起新的社会角色赋予自己的职责。

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立志成才的黄金期,每一位毕业生都应该树立社会角色意识,明确奋斗目标,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顺利完成从在校学生到职业人士的社会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陈有放.论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J].江苏高教,2010(6).

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 篇4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是指他们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

1.平等就业权

(1)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并改善劳动就业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对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2)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 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消除就业歧视, 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扶持和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不得歧视残疾人。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政府统筹规划残疾人就业, 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

(4)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年满16周岁, 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 可凭本人身份证件,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或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等渠道求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5) 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 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 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 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2.知情权

(1) 劳动合同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要求, 及时向其反馈是否录用的情况。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的高校毕业生, 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 按有关规定就业。毕业生有权获知国家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本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以及高等学校收集和发布的毕业生供需信息, 参加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活动。

以上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做了较全面的规定, 形成了较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 但实际执行情况如何呢?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劳动权益的调查及结论

1.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情况

对某高职学院几个典型专业2008届、2009届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署情况调查统计。该学院2008届毕业生中, 物流管理专业237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10.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265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21.13%;会计电算化专业169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30.77%;机电一体化专业156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仅占8.98%。2009届毕业生中, 物流管理专业310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8.06%;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292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9.59%;会计电算化专业118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9.32%;机电一体化专业159人, 签订就业协议者占10.06%。

2.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调查显示, 毕业生就业单位中私营、个体企业占87.5%, 其他性质的企业占12.5%。

3.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调查显示, 毕业生中仅有12.5%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50%没有签订, 37.5%对这方面情况不清楚。

4.毕业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途径

75%的毕业生通过学校开展的就业知识讲座了解劳动合同法, 其余则通过劳动部门宣传、网络传媒与企业培训等途径了解合同法。

5.用人单位侵权方式

在侵权行为中, 收取押金占50%, 拖欠、克扣工资占37.5%, 其余为不签劳动合同和延长劳动时间。

调查表明,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约率低;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为主;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较少;毕业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主要途径是所在学校;用人单位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行为较严重。

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劳动权益的建议

1.政府应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1) 地方政府的劳动保障机构要提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高职毕业生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强区的关键。建议设置专门的高职学生就业与保障部门, 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为各行各业一线企业输送技能型的高端人才, 促进整个地方的就业工作。

(2) 就业工作的开展资金应支持到位。政府要列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资金, 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3) 严惩用人单位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承担赔偿责任;尅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及赔偿金;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并可处以罚款;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的, 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警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件的,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 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 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处以罚款,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 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高职院校应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1) 转变就业指导模式。现行就业指导模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必须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与方式等方面, 构建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适应新的就业要求。在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方面, 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 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 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法律法规、建立专门就业网站、帮助毕业生准备就业材料、联系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以及组织招聘活动等等, 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在工作程序上, 力求将就业指导工作贯彻到学生的每个学年中。大一时, 要强化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时, 要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大三时, 要强化他们的求职技巧和技能的训练, 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无障碍就业。在工作内容与方式上, 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就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开展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健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展就业咨询服务和就业专职培训等。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学院网站、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以及与企业联谊等。

(2) 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及时性。在当今信息时代, 毕业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对顺利就业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

(3)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统计相关信息, 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制定正确的就业计划, 提高就业水平。

3.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建议

(1) 学习法律知识, 做事心中有数。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应尽义务。

(2) 认真鉴别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搜集招聘信息时, 一定要确认信息是否为用人单位在正规媒体或网站发布, 不可盲目轻信。

(3) 签署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一是认真阅读条款内容, 注意条款约定是否合理;二是违约条款约定是否能够接受;三是协议一定要签字盖章。

社会管理学毕业生的毕业留言 篇5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6

房东反悔:“蚁居族”遭无奈退房

【案例】 2015年8月4日,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苟玉芳等16名同班同学,一起被同一家公司聘用。为解决“低收入,高房租”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蚁居”。于是由苟玉芳出面从李某处租到一套房屋,然后用木板等将60平方米的房屋,连同厨房、阳台分成8份,并买来8张上下位床铺。谁知。一切就绪之后,李某因为有一对夫妻会出更高的租金,且租期长、更方便管理而表示反悔,要解除与苟玉芳等的租赁合同。被苟玉芳等人坚决拒绝后,李某提起了诉讼。出乎苟玉芳等意料的是,明明是李某出尔反尔,明明他们已交付房租并做好了入住准备,但法院却仍支持了李某的请求。

【点评】 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当。一方面,本案“蚁居”合同违法。《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苟玉芳等16人群改变以房间为最小单位,将厨房、阳台纳入居住范圍,且人均面积只有3.75平方米,明显与之相违。另一方面,本案“蚁居”合同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从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正因为本案的“蚁居”合同为法律所禁止,决定了李某虽属出尔反尔但却能够得到支持。

约定不明:“蚁居族”遇扫地出门

【案例】 2015年8月10日,陆续从不同大学毕业、入职到同一家公司李茹卉等14人,为了省钱,经协商后决定“蚁居”。出于担心房东嫌人多不肯出租,大家还推举李茹卉一人出面承租,暂时对房东隐瞒真相,待将房租下,“生米煮成熟饭”后再说。李茹卉最终与房东朱某签订了租赁合同:租期一年,租金一次性付清,如李茹卉有任何违约行为,朱某都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拒绝退回剩余房租。随即,大家将均摊费用凑齐,统一由李茹卉交给了朱某。谁知,仅过去两个月,朱某便以“蚁居”属于违约为由,将大家扫地出门。“合同中并没有写明不能‘蚁居呀?”许多人似乎感到委屈。

【点评】 的确,朱某可以解除合同、拒绝退回剩余房租。虽然合同中并没有写明不能“蚁居”,但也没有写明可以“蚁居”,在此情况下,只能依据签约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双方的本意。而李茹卉只是一人出面承租,甚至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之中,故意向朱某隐瞒用于“蚁居”的目的,不仅意味着李茹卉存在过错,也使得朱某有理由相信李茹卉只是用于自己一人居住或者不会超过适当的人数。即“蚁居”应当视为对约定的违反。而《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朱某有权依据约定行使权利。

邻居抗议:“蚁居族”被强制解散

【案例】 2015年8月15日,先后入职到同一家公司的何冲冲等24名大学毕业生,在何冲冲的发起下,一致同意“蚁居”,并由何冲冲出面代表大家与房东邱某签订了租赁合同。随即,大家将位于一处小区内142平方米(含房间、厨房、卫生间、阳台)的套房,分隔成12间小房,每间小房放置一张上下位床铺。由于大家入住之后人满为患,导致半夜三更各种声仍响过不停,种种垃圾堆满整个通道,甚至有人因为憋不住还直接在楼梯上大小便,给左邻右舍带来了极大麻烦,乃至不得安宁。邻居在经过抗议未果后,只好诉请法院要求解散“蚁居族”。而法院经审理,支持了邻居们的诉讼请求。

【点评】 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一方面,虽然邻居并不是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但合同的履行却与他们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房东邱某与“蚁居族”为了一己之私,损人利己,明显属于恶意串通。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已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另一方面,《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正因为“蚁居族”的行为给邻居生活带来了极大麻烦乃至不得安宁,决定了他们可以通过行使对应的民事权利来维权。

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篇7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内容

(一) 信息获取权

高职毕业生信息获取权, 包括信息公开、信息及时、信息全面。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很重要的关系, 只有就业信息通畅, 才能为毕业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有权获得全面准确的就业信息, 了解用人单位的资质, 以后的发展空间等。

(二) 就业指导权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权就是学生有权从学校获得就业的指导, 这种就业的指导, 学校应该安排一些专业的就业顾问或者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再就业指导中, 要积极结合各专业和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的就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还应该对当前就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三) 就业推荐权

高职毕业生享有就业推荐权, 包括如实推荐、公正推荐、择优推荐,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能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取胜。高职院校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要积极向用人单位进行优秀学生的推荐, 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就业选择权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选择权, 毕业生只要符合就业的条件, 就有自主择业的权利, 在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时, 任何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和侵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权, 这种干涉就是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给毕业生。

(五) 待遇公平权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待遇公平权, 很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遇到用人单位待遇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如女生再就业过程中就会越到这种就业难的问题, 这种待遇的公平是毕业生再就业过程中最需要维护的权益。这就应该要求用人单位保持公平, 在用人过程中尽量做到开放、公正。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制环境

现有立法不利于保护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 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法规冲突导致监管左右为难, 就业监管权限划分不清, 劳动保障部门对高职大学生就业阶段遭遇的权益侵害存在监管缺位的情况, 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缺少强制措施。

(二) 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职毕业生的总体人数居高不下, 当前社会很多的企业提倡精简和增效, 导致就业率的下降, 毕业生面临更多的竞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不均衡, 很多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并不与社会需求吻合, 导致某一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可能面临集体的“毕业后失业”。

(三) 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学校环境

学校的就业促进措施侧重方向出现偏颇, 很多学校以当年毕业生签订多少就业协议为就业指标, 忽略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保护等诸多问题。学校缺乏在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和法律意识培养, 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比较薄弱, 导致高职院校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的队伍很难对毕业生法律权益进行保护。

(四) 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自身环境

很多高职毕业生的社会经验缺乏、工作能力薄弱、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性强, 在和用人单位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另外, 大部分毕业生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也完全依靠死记硬背, 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强。

三、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针对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客观现象及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在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权利的保障。

(一) 让学生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 形成自我保护

高职毕业生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毕业生自我保护, 让学生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 在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 就应该让毕业生对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了解, 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 正确明了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 形成自我保护。如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平等权、自主择业权、信息获取权、就业指导权、劳动权益受保护权等等。毕业生的权利是就业的前提, 而就业过程中的义务也是毕业生必须要做到的, 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就业权益的内容, 了解就业过程中每个阶段容易遭遇的法律问题, 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另外, 毕业生应自觉遵循有关就业规范, 如不顾单位需要, 坚持个人无理要求, 无正当理由超过一定期限不去就业单位报到, 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等。毕业生在工作中还应该接受用人单位的制约,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违反就业规范, 不侵犯用人单位和其他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毕业生遇到就业权益侵害时, 毕业生要积极进行自我保护, 寻求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法律相关部门或者学校进行权益的保护, 法律相关部门或者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权益侵害进行维权时, 要以保护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就业为前提和原则。

(二) 构建与完善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 形成就业主管部门的保护

要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完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 形成就业主管部门的保护。就业主管部门要通过不同的监管, 视不同的就业权益侵害个案规范相应的就业规范, 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实现高职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有很重要的作用, 体系内的服务人员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为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就业主管部门可通过制定适应当前社会和毕业生的就业规范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要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行为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抵制。如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用人单位, 要积极进行调解, 对于调解无效的可以取消其录用毕业生的资格, 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该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个案, 认真分析研究, 做好所有涉及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甚至学校规章制度, 就可以及早预防和排除这些高职受到侵害的问题。

(三) 保障与落实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具体手段, 形成学校的保护

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不受侵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除保证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外, 还应该及时的跟踪毕业生的就业, 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待遇、工作量等问题, 由学校出面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和抵制, 来维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对于一些就业协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学校要主动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更改就业协议中的相关规定, 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还可以规定学生的就业协议必须要通过学校的审核, 方能作为编制就业计划的依据。如在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招聘会时, 就要形成保障和落实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具体手段, 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主动出示相关的资质资料, 在招聘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毕业生鉴定规范的就业协议, 对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妥善保存, 保障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学校方面, 建议高职院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中以劳动相关法律为基础, 结合当地高职毕业生就业规定, 有效合理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在就业指导中让毕业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来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高职院校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给毕业生讲解就业必备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也可通过法律咨询, 向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让专业法律工作者为毕业生通过讲座为高职毕业生求职的全程提供法律咨询, 帮助毕业生在权益受侵害时, 均能很快得到维权服务。

摘要:高职毕业生进入职场, 将面临与学校截然不同的环境, 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 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就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对策和措施, 以此来维护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2.

[2]蒋梅.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0.

[3]姜吾梅, 余友飞.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29.

[4]秦鹏, 徐成.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浅析[J].鸡西大学学报, 2013.6.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社会影响

1 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偏高的现状

据有关报道估计,目前社会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仍然是社会的总体需求大于毕业生的总人数,而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高校毕业生有较多暂未就业现象的出现,并不是说我们国家的人才过剩了,我国的人才数量不仅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差距。暂未就业的毕业生降低求职“门槛”,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出路。

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基层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地县一级基层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些还是相当大的。据有关媒体报道,湖北、山东等地县的人事局长说,“回到我们这里的本科生就业不成问题,多数还可挑选较好的单位,专科生不挑不捡都能找到工作”。山东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副处长侯复东说,济南、青岛对人才的需求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0%,而其他市县对人才的需求,则占90%。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事实,但并非完全无法解决。只要毕业生不断调整就业观念,再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可以逐步缓解就业压力的。

2 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较高的原因探讨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面前的种种表现,这里做几点简要的分析:

2.1 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应当看到,就高不就低、面子观等等社会传统观念,对毕业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就高不就低,于是择业时的地区、薪资期望都较高乃至很高。由于面子观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定位,考虑面子的成分很大。有的毕业生虽然有工作,若自己觉得档次不高,被同学老师问及时,是不愿意告知的。

2.2 家长对子女、学校对学生勤奋刻苦、艰苦创业的培养锻炼少,学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足

今天的高校毕业生,相当数量是独生子女,在家是重点呵护对象的不在少数,是“小皇帝”、“小女皇”的也不乏其人。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期间,艰苦奋斗教育不够,实际的锻炼不多。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可能难免有点“四体不勤”,怕苦怕累;也有的学生独立活动能力不强,“技不高,胆不大”。

2.3 年轻的毕业生接触社会不多,社会经验不足

毕业生们并不了解社会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毕业之前,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与社会接触相当少,社会经验很不足。

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心理预期的工作。毕业生是应该分析总体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不能总是生活在理想状态。

3 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高,就业难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

3.1 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应激行为

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心理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中有5%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他们急需“心理救助”。当大学文凭和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期望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如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事件。

3.2 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

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89.8%。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即一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会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二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

3.3 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

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吃紧形势继续发展,一方面在“供过于求”的职场杠杆作用下,不少求职者很难显示出公平竞争、不卑不亢的气度。为了尽早找到好的工作,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极易使用非正常的方法,如跑关系、找熟人、搞贿赂。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制度性的限制安排,如职场的“经验准入”、留沪名额限制等,人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门槛,实际上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隔离”和社会不公,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理念和氛围,进一步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被剥夺感,引发反社会的心理与行为。

4 综述

大学毕业生要冷静面对就业现实,及时转变观念,切合实际定位,使自己能够顺利就业。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首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高校和毕业生家长也要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加速毕业生就业观的转变,适应就业大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福.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5):97-99.

[2]任燕.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9,(5):131-133.

[3]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周伯华.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黑龙江政报,2007,(21).

[5]孙芳婷,田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初探[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6]李一男,张鹏.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5):107-108.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9

一、独立学院商科类毕业论文的特点

独立学院商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与理工类学科相比, 经济管理类论文的最大特点是研究对象涉及人的因素。从经济管理研究特点看, 研究的前提是需要从社会现象中发现专业性问题, 因此调查和收集资料工作对研究和论文写作显得比较重要, 研究中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工作量较大。商科类毕业论文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等特点。

二、影响独立学院商科类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 学生与指导教师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 独立学院受师资数量的制约, 一名导师需要指导多名学生, 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 造成教师对毕业论文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 有的学生心存侥幸, 随意胡编乱造甚至抄袭, 应付指导教师, 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 毕业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

应届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完成毕业论文, 在最后一学期还需要找工作就业、考研或者准备出国, 时间紧, 压力也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找就业机会或考研上, 最终选择仓促完成毕业论文, 从而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三、建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为提高独立学院商科类毕业论文的质量, 可以从前期控制、过程控制和后期控制三个阶段入手, 进行制度化管理。

(一) 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期控制。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专门的训练, 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夫, 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之前要对毕业生进行专门培训。一是要加强论文撰写训练。论文撰写人不仅要了解论文的撰写要求, 还要加强写作训练。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安排论文写作讲座课, 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二是选取适合的毕业论文指导书, 解决毕业论文撰写的关键问题。

(二) 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

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商科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毕业实习兼有实习和收集资料的双重任务, 它不仅是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而且也是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准备, 能否脚踏实地地深入实际进行实习, 能否全面、详细、充分地占有资料, 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 因此, 必须对毕业实习严格要求, 加强管理。

2.加强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检查指导。

毕业论文质量高低与指导教师是否认真指导有高度相关关系。学校教务部门不仅制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条例, 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 重点在建立详细的指导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奖罚措施, 鼓励和督促指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检查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中去。

(三) 毕业论文的后期控制。

1.认真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通过答辩可以了解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 了解论文的研究深度、广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便综合考核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达到毕业论文的答辩目的, 要求答辩小组的所有答辩教师必须提前审阅该组的所有论文, 认真准备将要提出的问题, 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论文提出自己的建议。对论文质量不高、回答问题针对性不强的学生应要求其按答辩小组的要求修改并进行二次答辩。

2.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

从以往情况看, 由于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问题而影响到毕业, 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因而论文质量不高。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可以对那些不重视论文撰写的学生起到威慑作用, 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实行指导教师答辩回避制。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10

1.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

近年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 尤其是那些普通本科院校表现得更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学生科技文献检索的能力比较差。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并顺利进行后期实验研究的前提, 是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实验方法、前沿理论问题及缺陷等。一方面, 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不足, 不能够利用相关数据库查阅资料, 尤其是对国外文献资料数据库的查阅能力更差, 95%以上的本科生不会在毕业设计 (论文) 的过程中查阅外文资料。另一方面, 学生总结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较差, 无法从相关资料中提炼出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环节。

第二, 论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 有些学生大段抄袭相关书本及期刊论文中的内容, 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其他人的文章, 将别人的学术思想在不做出处标注的情况下写入自己的文章, 甚至有的学生通过简单拼凑几个人的文章中的片段而组装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第三, 文字表述及图表质量不高[1]。论文的结构缺乏逻辑性, 布局不合理;有些论文没有明确指出自己的观点, 论述层次也不清晰, 无重点主次, 经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不通顺及用词不当。

第四, 参考文献的格式不标准。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虽然不是论文写作中的大问题, 但能反映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严格遵循参考文献编写规范, 就会影响整篇论文的学术水准。

第五, 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 往往过度注重论文规范, 却忽略了对于学生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2]。

2.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模式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水平, 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是简单地执行一两条措施就能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探索的基础上, 认为应该构建由以下方面组成的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保障模式, 保证理工专业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达到合格的水平。

第一, 加强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重要性的认识。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部分师生认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工作从而使其流于形式这一问题。毕业设计 (论文) 是考查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学校教育水平的好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本科生只有合格的完成毕业论文后才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4]。因此, 毕业论文 (设计) 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二, 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在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的上学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对论文选题原则, 查阅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 制定研究方案, 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 草拟论文提纲, 安排论文结构, 撰写初稿, 修改完善论文等环节和技巧有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这样才能让课程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指导训练作用。

第三, 设置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单元。课程论文是在某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 本科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跟该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学术小论文。通过课程论文写作, 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注重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和质量要求, 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缓解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矛盾, 而且可以使专业课的授课和作业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从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就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术小论文撰写的系统训练, 各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论文写作进行规范要求, 给予全程指导[5]。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路清晰, 表达自己的见解, 强调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同时, 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 从选题、资料查找、提纲草拟、初稿、修订稿的完成, 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指导和批改, 将书面批改与当面指导相结合, 普遍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 指导学生规范完成课程论文。尤其要注意课程论文选题的指导和修改。

第四,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无论是做设计课题还是实验论文课题的, 都求学生必须每天都要按时到办公室来, 这样既便于老师进行指导, 又便于对学生进行督促, 杜绝那种学生到了最后几个星期才突击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的现象。

除了用严格的程序规范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外, 还要实施正确的奖惩制度。首先, 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作者及指导老师, 都应给予适当奖励[6]。其次, 对于不合格毕业论文的作者, 要延迟其答辩或进行二次答辩, 如仍无法到达要求, 要扣发甚至取消其学位资格。这里要指出一个误区, 以往认为不合格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也是有责任的, 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 这种制度导致了指导老师在审核过程中降低要求, 对不合格的论文也予以通过。因此, 对于不合格论文的指导老师, 不应轻易追究其责任。

3. 结语

毕业设计 (论文) 撰写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具有深远影响, 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已成为本科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辛悦.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 2012, 9 (10) :35-41.

[2]陈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 2007, (13) :427.

[3]张庆林, 张淑亚, 董健.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教育论从, 2010, (2) :165-168.

[4]刘劲聪.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18 (5) :107-109.

[5]张振国.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三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 2010 (6) :174-175.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11

关键词 英语专业毕业生 社会适应性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青年中期是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学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的年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就业形势的严峻,人际关系的复杂从而导致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心理不堪重负,从而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学家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由1990年22.13%上升为31.67%。大学生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带有转折性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是未来社会希望之所在,所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想要有所作为、渴望有所成就而导致的。本文就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

1 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既包括个体改变行为反应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周围环境来谋求更好的发展。张大均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良好心理机制的过程。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没有环境的变化,就谈不上所谓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既然环境总在发生变化,那么个体就会经常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因此适应就成为个体一生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面对着学习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就必须客观地评价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怀有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又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当需要、愿望同社会要求发生冲突时,能放弃和修改自己的计划。

2 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当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主要来源是就业的压力,由于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而英语专业又是扩招的重点专业,导致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一般性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社会实际需求,而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综合性人才却比较缺乏,如有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学习的知识过于单一化,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懂得如何去当一名教师,而不知道如何去利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去处理一些涉外事务。而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只学习了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对英语翻译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另一方面真正的专门性的拔尖的人才缺乏,如真正能做同声传译的英语人才在我们国家是非常稀缺的,仅有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广东外国语学院等重点院校才有少数的该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我们的高校培养的一般性英语人才找不到理想工作,对他们造成巨大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其社会适应性受到明显的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和公司又找不到相关英语综合性人才和专门性人才。从根本上来说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主要来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当然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的态度,虚度年华所造成的。

3 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策略

3.1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工作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此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也是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比较有效的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有文化讲座和关键事件。文化讲座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文化教学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文化知识,如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传给学习者,不同的文化构成一系列的文化知识讲座,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关键事件是通过分析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发生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失败案例,来说明跨文(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21页)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原因,帮助学习者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

3.2 转变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适应市场机制,及时改变办学思路,不但关心能否吸引更多的考生,而且更要考虑培养的学生能否被就业市场所接纳,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当英语专业前几年还是热门专业的时候各个院校无论是理工类院校还是各专门院校如农业大学和医科大学等等纷纷开设英语专业,都想在招生的过程中分得更多的蛋糕。但是现在面临的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式我们各个院校的英语专业必须苦练内功,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英语的教学课程增加更多实际性的专业知识如外贸、翻译等等,使之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尽可能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同时,我们高校要适应当前科技进步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的新形势,改革外语的教学方式,扭转以往外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授方式,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对学生的英语教学当中多带学生到外贸公司、外资企业以及广交会等地进行现场的实践教学从而真正地提高其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3.3 培养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

在现代学习型社会里,学会任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日后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和实践创作活动如参加学校组织的由外教参加的英语角活动以及社会上的外贸交流会等,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加强知识融通和迁就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和创新中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使自身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同时作为高校来讲要考虑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在医学院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在农业大学开设农业英语课程。高校也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模拟、案例等各种教育方式,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和成功创业的往届校友介绍就业形势和创业成功的经历,大力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本文从高校英语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得出从培养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跨文化意识,转变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能有效地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本文系赣州市社联2012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2201)《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12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宁漂族大学毕业生,困境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1. 问题提出

2015年7月, 光明日报一篇名为《学历越高就业越困难, 大学生希望一夜暴富》的新闻报道表示随着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就业越来越困难。 (1) 社会运行规则与学校存在较大区别, 可见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想要实现雄心抱负并非易事。如何才能提升就业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呢?中国日报在《毕业季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中表示, 需要学生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也在《中国教育报》撰文强调社会适应能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可见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体发展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但当前仍未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帮助大学毕业生走出困境。既然如此,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表现如何?我们又应该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

2. 文献回顾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 (3) 就是个体在与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根据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个体和社会所需要的行为表现, 最终达到两者平衡关系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既指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活动, 也指个体为更好适应环境而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多用于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领域, 以量表形式为主。陈会昌在其编制的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中, 将社会适应行为分成三个部分: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和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 (4) 王振宇将社会适应能力分为三大维度:掌握社会规范、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治。 (5) 肖丽琴则将社会适应能力归为8个维度: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行为约束能力、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6)

从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首先, 学界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解和研究大多是从社会适应行为的角度出发, 着重于行为特征表现, 而且其研究对象一般为儿童、青年等年轻群体;其次,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内容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基本上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的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以及个体独立生活的能力。 (7)

因此, 本文在此基础上分环境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和个体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对宁漂族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考察。

3. 研究样本

本文以宁漂族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南京市发放问卷1000份, 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631份。具体而言, 被调查对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年龄方面, 调查对象均在20-30岁之间, 为毕业一年或一年以上并在南京工作学习。 (2) 性别方面, 男性353人, 有效百分比为55.9%, 女性278人, 有效百分比为44.1%。 (3) 来源地方面, 42.8%来自农村, 26.6%来自乡镇, 只有30.6%来自市区及以上。

4. 研究内容

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 分别是:环境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和个体发展能力, 并且每个维度都包括具体的指标, 环境适应能力中主要考察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生存能力, 人际适应能力考察朋友圈和交往障碍, 个体发展能力主要考察焦虑情绪和压力情况。继而对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表现

1. 环境适应能力

(1) 社会角色边缘化。在“您觉得自己是南京人吗?”这一问题中, 88.3%的人认为不是, 仅有11.7%的人表示肯定。可以看出宁漂族大学毕业生尽管在南京生活, 但一直以“外地人”或“非南京人”的心态看待自己。在问及原因的问题中, 37.9%的人回答因为“没有南京户口”, 33.1%的人认为“在南京没有自己的房子”, 可以看出, 宁漂族大学毕业生产生边缘化的社会角色认同是制度设计尤其是刚性的户籍壁垒挤压的无奈结果, 尽管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职业角色的转变, 但社会角色却没有同步进行, 在城市学习、就业、生活, 但却总是无法成为一名城市新市民, 长期处在“经济接纳、制度排斥”的边缘地位, 导致他们无法对城市产生真正的归属感和依赖感, 社会适应能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环境。

(2) 生存能力弱势态。生存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而生存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个体的经济水平。在“您的月收入处于什么位置”一问中, 24.2%的人收入在1000元以下, 33.9%的人为1000~3000元, 30.4%的人为3000~5000元, 收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您目前的住所类型”一文中, 50.9%的人租房, 26.8%的人住在集体宿舍, 只有8.4%的人是自己买房, 可见在生存能力方面, 宁漂族大学毕业生处于“弱势群体”状态, 这无疑给生活增添了负担, 削弱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 人际适应能力

(1) 社会交往内卷化。在“您的朋友中有南京人吗?”一问中, 37.7%的人有3~4个南京朋友, 27.4%的人有1~2个, 20.3%人没有南京朋友, 仅有14.6%的人有5个及以上的南京朋友。可以看出宁漂族大学毕业生并未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圈子, 融入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个体被动适应并接受转变, 还要求个体主动融入, 而起点就是与城市市民建立关系。在求助对象一问中, 67.5%的人选择了家人, 仍将血缘关系放在了首位, 存在内卷化倾向, 不愿意以生人为行动指南, 更愿意求助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亲人。社会关系的半径越大, 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 相反, 内卷化会阻碍社会资本积累, 为社会适应能力增添障碍。

(2) 交往困难多样性。在“您与南京市民的交往中主要的困难是?”一问中, 33.0%的人认为“缺少交往机会”, 12.3%的人认为“思想观念不同”, 5.7%的人认为“生活习惯不同”, “语言问题”“地位差异大”等等也占了一定比例。可以看出对于宁漂族大学毕业生来说, 与南京市民在交往过程中的困难具有多样性, 可能是生活上的, 思想上的, 原因多样, 但最终都会阻碍新关系的建立, 不利于拓宽社会关系网络的异质性。

3. 个体发展能力

(1) 焦虑情绪偏高。在“您在工作和生活中感觉到焦虑吗?”一问中, 23.0%的人表示“很焦虑”, 37.4%的人表示“比较焦虑”, 22.3%的人表示“一般”, “不焦虑”和“没有焦虑”合计仅有18.3%。可以看出宁漂族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焦虑感。焦虑感和城市适应能力互相影响, 一方面因为焦虑而无法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导致适应能力偏低, 另一方面由于偏低的社会适应能力又会进一步加剧焦虑感, 形成恶性二重循环。

(2) 压力感的负效应。在“您觉得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不大?”一问中, 12.8%的人表示“很大”, 43.3%的人认为“比较大”。不难发现, 宁漂族大学毕业生普遍生活在城市高压下。生活中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一定程度上加重个体的压力感, 尽管适度的压力能够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 但对于宁漂族大学毕业生来说, 高压之下只会形成消极被动的社会适应能力, 怠倦、无力、缺乏动力这类负性情绪会阻止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是融入城市社会的必要条件, 而宁漂族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个体、外部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因此, 本文主要从政策与个人两大方面对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

1. 强化角色认识, 重建社会关系网络

提高大学毕业生组织意识, 强化社会组织成员的角色认识, 尤其对于城市认同感较低的宁漂族大学毕业生来说, 更要学会突破亲缘、地缘的狭隘家庭交往小圈, 积极走向社会。自觉打造出色的人力资本, 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 凭借个人良好的综合素质, 努力形成强关系。 (8) 在风险来临时, 不仅要学会凭借自身力量规避风险, 而且更要懂得寻求官方或非官方组织的帮助, 不断积累社会资本的存量, 善于利用外部投资来降低自身的暴露程度, 增加规避和应对能力。

2. 个人心理调试, 重视“能力投资”

心理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选择一个心理资本榜样示范, 来时刻激励自己。同时, 树立集体合作意识, 强化与城市的归属感和亲密感联系, 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缓冲效应来不断促进心理资本存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社会要充分让其内部成员感受到支持、肯定、和谐的氛围, 让个体在温暖的集体怀抱中潜移默化地增加归属感, 提高自我评价, 从而提升自我满意感。

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构公平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强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立实行积分落户制。南京作为大学毕业生密度较高的大城市, 将试点积分落户制, 研究制订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的积分制落户政策。但缺少对大学毕业生这一批高学历的人才群体考虑, 因此, 积分落户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 还应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市场本身具有良好的选择机制, 对于那些没有“背景”却有实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展现实力的最好平台。

4. 完善管理机制, 加快协作性公共管理进程

宁漂族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 碎片化、无序性的管理服务无法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因此提倡“跨界性”合作。这种“跨界性”合作是以“协作”和“整合”作为基本工具, 使权利协调、资源依赖、责任共享得到高度统一。 (9) 其中确立协作机制是关键, 以参与者相互依赖、联合决策、集体行动为重要内容, 以建立各种协同工作的协议和规则为基本特征。 (10) 无论是高校和政府, 还是人才输入地和输出地都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加强两者之间信息的反馈与交流, 了解宁漂族大学毕业生最新动态信息, 针对心理危机应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活动, 制度上的缺陷则要及时反省并修改, 创建良性的政治环境, 从而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

注释

11学历越高就业越困难, 大学生希望一夜暴富[N/OL].光明日报, 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7/22/content_108047336.htm.

22 毕业季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N/OL].中国日报,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2-06-30/content_6319573.html.

33 DOLLEA.The Essentials of an Inclusive Concept of Mental Deficiency[J].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1941.

44 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4) :245-260.

55 王振宇, 葛云, 曹中平, 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2-3.

66 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 2007 (14) :13-18.

77 聂衍刚, 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23-130.

88 杨东, 彭玉, 金刚.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用研究[J].中国人才, 2008 (6) :58-60.

99 曾维和.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J].社会科学, 2012 (5) :36-47.

上一篇:公安机关干预下一篇:运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