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社会保障

2024-10-11

农民社会保障(共12篇)

农民社会保障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国每年至少增加300万失地农民, 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四五千万之多, 已成为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尽管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较高, 但调查显示, 46%的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下降, 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 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二、失地农民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 为追求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我国政府存在严重的重工轻农思想, 导致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在土地被征用后, 由于农民往往处于信息、权利严重不对等的弱势地位, 得到的补偿收益偏低、配套安置措施不到位、医疗保障制度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 使失地农民在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中间地带面临诸多问题。

(一) 失地农民的生活模式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 约46%的失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较之前有了显著下降, 甚至有些会陷入贫困的境地。在收入锐减的同时, 生活成本却在显著增加。失地前, 家庭生活消费包括粮、油、菜等几乎全部自给自足, 失地后的生活进入城镇化模式, 生活支出会出现成倍增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 与失地前相比, 大部分农民的人均支出普遍增长了30%以上。相当多的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为都市新贫民, 而且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他们不被城镇低保制度接纳。

(二)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由于在征用土地时往往采取一次性补偿措施, 农民在接受经济补偿后就必须自寻出路, 否则就会坐吃山空。但是由于农民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较低, 缺乏再就业的职业特长, 而再培训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难度大, 往往不受企业青睐。另外, 由于关系网单一, 大多数农民很难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只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依旧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 获取微薄的工资报酬。

(三)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水平低。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包括养老、医疗、就业、教育服务等, 是失地农民应当获得的基础性权益。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调查显示,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 仅有2.5%参加了失业保险, 16.9%参加了养老保险, 甚至有30.1%的人尚未加入已推广实施多年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从总体上看,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体制。

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历来存在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也截然不同,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并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却截然不同, 大多数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空缺状态, 即使在试点地区, 保障范围和水平也非常低。而失地农民面临的处境更为尴尬, 他们既失去了土地的保障, 又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 逐渐成为一个边缘群体, 成为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

(二) 现行征地制度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对于被征占的农用土地, 如果仅仅按原有的农业用途来补偿, 不仅不合乎法律法规, 而且与市场机制相背离。农业用途的价值远远低于未来市场价值, 而农民被排除在农业用地转型后的巨大潜在利润分配体系之外, 有失社会主义公平性和正义性。此外, 农用土地征地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部门较多, 程序复杂繁琐, 涉及补偿金额较大, 往往存在管理制度不明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有些地区失地农民甚至不能及时或者足额收到征地补偿。

(三)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

近年来, 城镇化水平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我国的城镇社保资金面临严重压力, 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更加困难重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也不一样, 但是各地都面临着社保资金短缺问题。

四、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 宏观政策方面。

从国家宏观方面来说, 应从土地政策入手, 对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等进行优化, 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第一, 应完善土地产权结构。农民对现在的农业用地仅仅享有使用权和有限处置权, 而没有所有权、分配权等权益, 要保障农民土地权的主体地位, 需要对农业用地的产权界线进行明确, 对产权结构进行完善。

第二, 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就是一种用益无权, 应发挥物权的作用, 将其权利划归农民所有, 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为保证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自由化, 还应强化法律层面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对其流转方式进行细化, 减少相关土地纠纷问题。为抵制非公共目的的征地, 应当完善征地制度 (尤其是补偿机制) , 完善农民户籍制度, 一旦出现失地农民, 政府应当及时提供给其社会保障权益、职业能力培训, 确保其不至贫困。

第三, 应当优化土地征用手续和程序。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对征地手续和程序进行完善, 积极听取人民大众的意见, 保障农民的利益;完善土地听证会制度, 确保农民对征地程序的知情权, 强化农民的申诉权;制定出适用于征地工作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 并借助司法仲裁以及调解协商功能, 确保征地的有效开展。

第四,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现有的二元制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现状,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保的覆盖范围, 保障农民在失去土地和身份转变后的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

(二) 微观农民方面。

从微观方面来说, 应当提升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为失地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 改变管理模式, 促使农民实现身份的转换。将原来粗放型的村民自治组织转变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采取措施使失地农民尽快摆脱身份模糊的现象, 实现身份转换。

第二, 帮助失地农民寻求广泛的就业渠道。要提升失地农民生活的安全感, 就需要从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入手, 帮助他们拓宽未来就业渠道, 通过自身的职业技能提升生活质量, 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减少本地人口向大城市流入, 推行农村互助性经济组织,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立并引导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向农村扩散。

第三, 增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这需要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 结合当地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开展就业能力培训, 实现失地农民的就业理念转变, 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由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具备一定职业特长的职场新人。

第四, 使农民成为土地增值过程中的受益者。土地被征用并被投入工业用途后, 应根据其具体用途和收益程度, 给予农民一定的利润分成或年终分红, 使失地农民变为以土地入股的股东, 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 他们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 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 成为一个身份与职业脱离的特殊群体。我们一定要体谅失地农民的难处, 制定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

摘要: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必然伴随着农村用地被工业化用地取代的现实, 然而土地用途的转变必然伴随着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多。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 失地农民的生活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分析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和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对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10.4.

[2]张怀雷, 陈妮.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2.

[3]邱伶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2014.

[4]赵苏.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农民社会保障 篇2

问:咱们这个保险的名字叫什么?

答:新农合。

问:全称叫什么?

答: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

问:咱们这个费用是多少啊?

答:前几年是每个人每年交10块,这两年是每人交20块钱。

问:这个怎么报销或者报销多少有没有什么说法啊?

答:大病的话要到县医院去治,报销的费用按一定的比例报销,小病或者平时拿药的话到那些指定的药房去买每十块钱报销两块钱。

问:是不是只要去了医院就可以报销药费还是要怎么才行?

答:你到医院看病要花的钱超过一定的限度才行,前两年听说有这样的事,就是一个老太太去医院看病,看完了问能报销不,那医院的说不能因为花的钱没超过多少钱,还说要住院的话就能够报销,那老太太听了立刻死活要住院,然后再医院住了两天出院的时候才给报销的。问:这样的话咱们这为报销非要住院的多不?

答:基本上没有,我们这岁数的人事多着呢,谁为那点钱非要住院,划不来。

问:你对这个新农合是什么评价,觉着怎么样啊?

答:这个不好说,反正是件好事情嘛,万一真生了大病报销的钱还是很重要的。还是觉着是个好事情,应该支持的,我们家每年都交钱的。

问:你对这个新农合有什么期望没?或者说希望新农合怎么改更好点有什么看法没?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财政政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江苏省沛县就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不断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沛县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的做法

(一)健全制度。全县约有失地农民25000人,失地976.78公顷。为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沛县政府在2004年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国土、农工、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公安、监察、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007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8年下发了《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及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2010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失地人员创业培训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自主创业者给予免费培训。

(二)强化培训。一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同步发放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标准的就业、失业待遇。鼓励企业用人单位优先招用失地农民,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保。二是开展创新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19所定点培训机构(包括中专、职校)集中将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作为培训对象,联合开展就业培训。2014年拨付失地农民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资金53万元,为其开办专业(工种)5 个,培训1621人, 1118人实现就业。三是广拓渠道,帮助失地农民“找饭碗”。举办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将招聘专场和乡镇“赶集”结合起来,帮助126名失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难题。先后对3000余名失地农民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发布劳务用工信息15期,提供用工岗位4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四是科学带动,引导失地农民“造饭碗”。引导失地农民大力发展种养、运输等,数百名农民成为私营老板,吸纳周边58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三)创新举措。以被征地农民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为突破口,建立用地单位、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从有限的土地补偿安置费中拨出一部分,为中老年人办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按100—1200元档次缴费(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政府按不同档次进行补贴。对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用地单位缴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他资助、政府对参保人的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参保人达到60周岁可领取养老金。剩余土地人均不足0.1亩的居民,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能得到生活补助。

二、沛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安置补偿方式单一。现行失地农民的安置方法主要有三种:由征地单位吸纳失地农民就业;把征地款付给乡、村集体,让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将补偿费一次性支付给失地农民,这也是目前主要的安置方式。2004年以来,沛县被征地农民几乎全部选择了一次性领取补偿,绝大部分农民将安置费用转为消费资金,很少用于就业、创业,真正再就业的人不多,留下了失业隐患。久而久之,长远生计难以得到保障。

(二)农民失地后缺乏社会保障。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根据农业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间,全国用于非农建设的占用耕地达3394.6万亩。按照预测,从2000—2030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约有1.27亿人,按照每年200多万人的增速,到2030年我国将会有1.7亿左右的失地农民。现行安置办法未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保障,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

(三)失地农民就业难。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再加上职业技能的匮乏,农民失地后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未来生活极不稳定。据统计,失地农民的失业率高达34%。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的建议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势必造成严峻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仅要集思广益,全方位、多角度采取措施综合治理,更需要从根源入手,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提高补偿标准,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一是按照“政府能承受,群众能接受”的原则,适当提高生活补助费和养老金标准。对公益性的国家征地,采取公平补偿原则,提高现有土地补偿标准,增加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对非公益性征地,如企业占地等,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土地市场交易。

二是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对征地中的各项补偿款,要设立专项保障基金,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尽量不将征地补偿款一次性发放至农民手中,避免部分农民短期消费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基金管理办法,由各级部门(包括全体村民)共同监督,确保基金合理提取、正确使用。

三是做大做实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在新征用建设用地时,加强土地成本核算,征齐征足保障风险金,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做大做实社会统筹账户,消除被征地农民顾虑。

(二)规范人员管理,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一是规范失地农民管理。建立失地农民跟踪服务电子信息档案和动态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失土农民基本情况信息库,形成动态登记、动态管理、动态服务。

二是健全职业培训网络。依托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基地,将失地农民的培训项目、培训地点、补助办法,通过基地平台,及时向失地农民公布,真正实现培训有门路、培训有人员、培训有效果。

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制定、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发挥农业生产技能,通过承包农业园区、发展规模化种养基地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宽产业致富门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农民社会保障 篇4

一、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货币安置后自谋出路

国家征用土地时, 把赔偿款、补偿款直接支付给农民, 而他们把这些钱用于给子女盖房、买车、婚嫁等, 有的甚至参与各种赌博, 一旦使用不当提前用完, 自己无一计之长又无地可种, 闲赋在家, 生计难以维持。有的政府把土地补偿款直接给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干部把这些轻而易举得到的补偿款当作行政经费, 修房、买车、办公吃喝, 有的甚至贪污挪用据为己有, 而农民却没有受益, 矛盾随之产生, 矛头直接指向政府, 造成上访不断。

(二) 征地企业就地安置补偿

有些地区征地用于工业园区用地, 对失地农民只补贴小部分货币, 就地安排工作。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又没有技术, 只能安排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如清洁工、保安或其他的体力工作等, 经济收入不高, 工作也不稳定, 一旦这些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 那么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将难以维持。

(三) 住房安置补偿

一些地区进行城中村改造, 对失地农民给予分配住房和一部分货币补助。随着城市商品房的不断上涨, 对于住房补贴看似补贴不少, 一套商品房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看似衣食无忧, 但没有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将来的养老、就业、医疗等成为新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费使用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 关于村委会得到的土地补偿费的管理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笔者认为, 政府部门应对土地补偿费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集体得到的补偿费, 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加强管理, 列为专项资金, 对土地补偿款应区别对待。首先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民承包使用这些土地。征用土地支付的土地补偿款分为两项:一部分是支付给农民的赔偿款 (包括房屋及地上建筑物和地上青苗的补偿款) , 一部分是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村委会的土地补偿款。如果村委会有预留地, 应把预留地分给被占农户, 以弥补农民的土地损失。村委会得到的补偿款不应直接支付给农户, 应当为这些失地农民建立保障基金, 主要用于农民养老基金, 不能用于村委会的行政支出, 当然, 这部分补偿款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建议乡镇或区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 集中代管村级土地补偿款, 加强管理, 专款专用, 以保证这些专项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二)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 积极促进就业

首先,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抓好失地农民的技能职业培训, 大力开展失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其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 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提供信息, 并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若失地农民转成非农业户口, 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关于税收、行政性收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及小额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若失地农民仍属于农业户口, 则享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 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

一种是将已就业的失地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并纳入城镇养老体系;另一种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暂时没有就业的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体系。或者借鉴义乌、河北等模式, 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协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基金, 分别由政府、集体、参保人三方出资, 基金的社会统筹由政府社会保障部门专门管理, 个人账户部分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

(四) 助学救困抚助

失地农民子女在落户新址所在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也享有所在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篇5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的土地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原本属于农村集体的土地被国家征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我国,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产资料,也是承担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弱势群体,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增添了不安全因素。因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失地农民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入手,分析我国目前针对失地农民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着重阐述对失地农民施行社会保障的迫切性,并结合国内几种典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英文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city of the land is spreading,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belonging to the collective land was the state and lead to more and more out of the peasants that they were the foundation.in china, land to a farmer is not mere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imum living and job security, retirement protection important vector.a land of the peasants, they lose

their the most basic hygienic and...【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英文关键词】banization landless peasants social security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6-711-1311-1212-13

ABSTRACT7

引言8-11

致谢5-61.绪论

摘要

1.1 研究背景111.3 研究的内容12

1.2 研究意义1.4 研究方法13-19

2.1 国内相关

2.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文献综述13-1414-19

2.2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概述

2.2.2

2.2.1 英国土地征收及保障制度14-15

美国土地征收及保障制度15-16制度16-1717-19

2.2.3 日本土地征收及保障

2.2.4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我国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概述19-23

3.1 失

地农民的概念和产生原因19-2020

3.2 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3.3.1 失去稳定的3.3.3 再

4.3.3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20-23

生活来源20-21就业困难21-22

3.3.2 日常生活成本提高21

3.3.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2-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23-30障存在的主要问题23-24

23-28

4.1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

4.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4.1.3

4.1.2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缺陷24-25

征地补偿存在问题26-27

25-264.1.4 就业保障存在不足

4.1.6 中央政府责

4.1.5 司法保护欠缺27-28

任承担不到位2828-30

4.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4.2.2 有利

4.2.1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8

28-29

于统筹社会保障体系29-3030-3531-3233-3535-4235-36

4.2.3 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安定

5.国内不同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的比较分析5.1 北京模式30-315.3 浙江模式32-33

5.2 重庆模式

5.4 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

6.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思路及具体办法6.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6.1.1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35-36

6.1.2 城乡一

6.2 失

体,有机结合366.1.3 因地制宜,逐步发展36

36-42

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政策建议范围,完善征地程序36-37理补偿机制37-38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民的竞争力40障40-42历44-46

6.2.1 严格征地

6.2.2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合6.2.3.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38-40

6.2.4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农

6.2.5 做好司法救济,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

参考文献43-44

作者简

7.结语42-43

失业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篇6

【关键词】失业农民;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或以土地经营使用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农民当中有近5000万人正面临着大量失地的困扰,各种国家强制性土地征用,不仅影响到了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基础,更从根本上影响到其就业和生活质量问题,而由此间接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影响到人们所渴望的社会和谐与进步。鉴于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该如何从根本上认知和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缓解矛盾,提升广大农民的就业水平和改善就业问题,是本文中笔者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失业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广袤农村的土地逐渐成为大量非农用建设所需土地的关注对象,伴随着大量土地合法以及不可抗力地被征用,无数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依靠的农民陷入了无地可耕的窘困局面。而这一部分陡然间陷入失业局面的农民由于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也很少接受过较为高级的技术与劳动技能学习,因此一旦离开了土地,其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生活本领都将受到严格的冲击。尽管目前有关方面以及国家政策当中的相关内容会对这样一部分因为失地而陷入失业局面的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措施,但是从长远意义上来看,其就业问题如果不能从深层次意义上得到解决,那么不仅会威胁到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更会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全社会、长期范围内的长治久安。

二、解决失业农民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失地与失业问题,不仅需要辅助以严格的立法与政策规定,同时还要保障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合理非农化用地以及农民所必需的生活基础之间的平衡,通过对其采取有利的保障而促使各项方针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

(一)严格控制农村用地,防止非法商用和其它类型占用

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出台的土地规划的相关文件,我国土地使用总量拥有明确的规范与限额,凡是由政府出台或者由其它层面对土地进行占用或者商用的情况,会由政府出面从其它角度为农民开垦新的土地进行合理拟补。同时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台与使用,相关耕地保护法规还必须考虑到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尤其是因为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对于土地资源的高速需求,仍需国家在城市规划用地以及经济发展协调性方面进行慎重考虑和统一规划,要尽可能地将农村用地的保护与大面积地城市发展规划格局相统一,这样既有助于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合理有效的土地保护,还能有助于满足对城市用地开发的规划与设计,防止因为非法和盲目进行土地资源占用所带来的对农民利益的损伤以及正常生活节奏的破坏。

(二)广拓渠道促进农民就业

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会习惯性转投向其它就业领域。因此政府层面除却必要的经济补偿之外,还要考虑到广大农民日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失去土地之后的长远利益。政策应从劳动就业的角度对其予以广泛的就业指导,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为其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其能够广泛参与社会竞争,获取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选项与支持。同时,各地政府还应设立一定的就业扶助机制及流动资金机制,在鼓励失业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道路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比如失业农民如果想要申请个体工商经营,则可以由相关负责部门为其简化流程、享受下岗职工的税费待遇等;如需基本投资支持,则允许相关金融部门为其降低信贷条件,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生产和自主创业等。

(三)全社会范围内构筑农民就业安全网络,保障其基本权益

从长远视角来看,政府层面为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其日后的就业问题以及耕地问题得到更好、更为妥善的解决办法,最为根本的措施就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其个人的基本权益。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一次性予以经济补偿的做法,而是有政府、集体以及个人三方面共同出资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机制的建立。通过为广大农民构建社会保障基金,储备土地被征用之后所换置的一定金额的资金,用以维系和保障其日后的基本生活来源,倘若日后土地被征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那么政府也要从所获得的财政收益当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补偿注入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一方面为维系其日常基本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为相关政策的长远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支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农村土地征用问题逐渐成为埋伏在社会不断发展前行之中的隐含性导火索,随时会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内部不和谐因素的躁动。同时,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土地使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其得以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维系生存的重要保障,当因土地问题所引发的农民失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时,相关政府部门就要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农村用地,防止非法商用和其它类型占用,广拓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全社会范围内构筑农民就业安全网络,保障其基本权益,为广大农民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多层次就业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12(08):8-9.

[2]岳红伟.城镇化进程中实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基于转移再就业视角[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1):22-2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比较 篇7

1 比较的目的

“失地农民”群体是个“城乡二元保障体系”之外的无保障或保障不全的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而这将影响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必要之需。

另外, 各地方政府采取简单化的补偿方式 (主要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办法) , 试图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征地及其遗留问题。但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在货币消费上存在短期行为, 货币补偿对失地农民起不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而实物补偿也不能达到保障的要求。这在直接或间接层面上使失地农民没有了后续生活保障。

2 现行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

目前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 包括现金补偿方式、以土地换保障方式、入股分红保障方式和商业保险方式等。这些保障性质不同的方式, 在短期和长期对失地农民有不同的作用, 即各种方式各有利弊。

2.1 现金补偿方式。

指政府和用地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征地农民一笔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 , 失地农民自主择业, 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这种补偿方式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很普遍。

这种补偿方式操作简单, 短期来看是解决了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 政府的效率也高。同时农民来说, 现金方式较为实际, 土地价值变现快, 在心理上也乐于接受。

但此方式的缺陷更明显。首先, 现金补偿标准过低, 农民土地被征用后不仅意味着失去“最后保障”, 而且也意味着“失业”, 失去“劳动能力”!纯粹的经济补偿关系和低标准补偿, 无法恢复农民失地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其次, 现金补偿产生的经济犯罪会大大损害农民的利益。大多数侵吞征地补偿款的经济犯罪案都会损害失地农民的利益。农民贡献出来的是赖以生活的土地, 暴富的却是一些地方官员和地产商人。

2.2 以土地换保障方式。

指政府征用农民土地后, 将补偿费用的一部分用来缴纳社会保险费,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成功模式如上海的“镇保”模式, 江浙的“嘉兴”模式。

“镇保”模式就是政府、集体和失地农民共同缴纳保险费, 进行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四项综合保险, 参加“镇保”后, 失地农民如果退休 (男60岁, 女55岁) , 可享受上海市社会年度平均工资的20%的退休待遇。“镇保”的保障水平比“城保”低, 但比“农保”水平要高,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嘉兴”模式就是土地被征用以后, 失地农民“农转非”, 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按月领取养老金, 同时制定失地农民就业扶持和就业培训等配套措施, 形成一整套关于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的政策措施, 走一条“以养老保险安置为主要方式、与就业市场化相适应”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新路子。这使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保障。

此方式的优点是:一、政府承担责任, 以政府的信誉为基础, 容易推行, 也易于得到农民的认同;二、假如把这种模式当作一种过渡模式来推行, 有利于将来国家城乡制度一体化的衔接, 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冲城乡两种制度统一过程中的出现的压力;三、政府明确责任, 从长远上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加速发展。

但该方式也存在不足, 一是成本高, 管理费用会侵蚀一部分保障基金, 而且若管理不善, 还会有资金渗漏和腐败问题;二是如果在补偿款太少, 农民又需要得到一部分现金的情况下, 会使保障水平偏低, 若基金的投资收益不高, 将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2.3 入股分红保障方式 (南海模式) 。

指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失地农民参与被征用土地上所创设的企业或建设设施的红利分配, 从而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该方式主要适用于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 一般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单位协商, 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入股, 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此方式的优点是能使失地农民参与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 使失地补偿长期化、持久化;在一定程度上, 将失地农民和入股工程绑在一起, 能够更好做到和谐发展;减轻了用地企业的资金负担, 土地固定投入少, 节约了资金和相应的利息支出。

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失地农民需要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旦项目的发生亏损或倒闭, 所有入股农民则要受到致命的影响;二是此方式不能对失地农民进行长期保障, 分红的有限往往会造成失地农民的生活困难。

2.4 商业保险方式 (重庆模式) 。

是以“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的商业保险补偿方式, 在失地农民自愿选择参加的基础上, 土地管理部门将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保险公司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 并向保险公司交纳管理费, 同时政府还向办理养老保险的农民提供利差补贴, 再由商业保险公司按月向每位失地农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每月支付18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金, 直至参保人死亡。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保障稳定、管理规范, 充分发挥了保险公司的网络、服务、产品等优势, 管理成本低并可避免资金渗漏或腐败问题。

缺点则是因牵涉到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 制度的稳定性决定于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和官员调动引起的政策变化。同时, 失地农民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 在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未达到的生活年限里, 还需要政府另外提供相应的保障配套措施。

3 保障方式比较分析

解决失地农民社保问题, 必然“不能让失地农民承担风险”、“政府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推诿责任”、“不能吞噬失地农民利益”、“要全面保障失地农民的后续生活”。政府不能为了政绩, 一味对征地农民实行“现金买断保障”或直接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向市场, 应树立科学发展观, 全面统筹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现金补偿方式把农民推向市场, 从长远来看, 最终还是需要政府考虑其后续生活。入股分红的“南海模式”是在特定改革背景下成功的, 它得益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分红效率好, 对于经济不发达、被征地项目经济收益不好的地区, 则不可实行。商业保险模式能够长期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却不能从根本上全面而较高水平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

因而只有“土地换保障”的方式最适宜推广, 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完整的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完全可以实现农民的自身保障, 通过各种形式的流转, 各地方政府在不损害农民利益, 构架“土地换保障”体系, 实行对失地农民的“低保”、“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政策, 同时尽量避免现行土地换保障方式的缺点, 把失地农民的保障完全纳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中。

在目前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的中国, 将“土地换保障”作为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从“农保”到“城保”的过渡模式, 把失地农民纳入比较全面的体系中, 较全面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 就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推广性。

摘要:失地农民是一个位于城市和农村二元保障体系中间的弱势群体, 各地方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上有不同的选择, 在如何更好更全面保障这个弱势群体问题上, 我们需要对各种典型的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以选择更适宜的方式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 进而促进社会稳定, 保障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廖藏宜.《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期.

[2]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刘子操.《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人民出版社.

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 篇8

一、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性别:男( ) 女( )

1.你今年多大?

A.20岁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岁以上

2.你从事哪个行业?

A.建筑业B.餐饮业C.制造业D.其他

3.你每个月工资是多少?

A.1000元以下B.1000~15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

4.你住宿是在哪里?

A.单位提供B.工地,厂棚C.自己租房D.住亲友家E.其他

5.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A.8小时B.8~10小时C.10小时或更长D.不定

6.如果单位要求你加班,是否支付加班费?

A.加班并支付加班费B.加班不给加班费,但调休C.加班不给加班费,也不调休D.其他(如无加班、无雇主等)

7.每个月休息几天?

A.1天都不休息B.1~3天C.3~5天D.5~10天

8.你每月是否能按期领到工资?平均多长时间领一次?

A.能,每月按时领B.三个月~半年领一次C.半年~一年领一次D.一年以上才能领到E.其他

9.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吗?是否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A.不知道B.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C.知道,但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D.签了,但属于非平等合同

10.你知道什么是社会保险吗?社会保险有哪些?

A.不知道B.知道一些,如

11.你是否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

A.没有B.有C.无所谓

12.你是否参加了各项社会保险?如果参加,是参加哪种保险?(此项可多选)

A. 没参加任何保险B. 参加养老保险C. 参加医疗保险D.参加工伤保险E.参加失业保险

13.你外出以来,是否遇到过生病的情况?如果生病,通过哪种途径治疗?

A.基本上没有B.去医保定点医院C.去就近诊所D.不去医院,过几天就好了

14.你是否遇到过没有工作的情况?遇到完全没有工作的情况,最长一次失业几个月?

A.没有遇到过B.失业1~2个月C.失业3~5个月D.失业5个月以上

15.你失业期间靠什么生活?

A.找亲友或老乡借钱B.靠自己过去的积蓄C.回家乡去D.其他

16.你家有几个孩子?

A.1个B.2个C.3个D.4个或4个以上

17.你在工作中会遇到工伤事故发生吗?

A.经常发生B.偶尔发生C.基本上不会发生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获知,被调查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5.8%,大多数从事苦、脏、累、险工种的农民工仍未享受工伤保险;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1.6%;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2.7%;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占到67.2%。

在所调查的农民中,在工作中遇到过工伤事故的占到34.9%,基本上不会遇到工伤事故的占到65.1%;外出期间遇到过生病的占到82.5%,生病后不去医院治疗的占到10.6%。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工急需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农民工家庭中有2个以下孩子的占到85.7%,养老问题也是农民工需要考虑的,否则农民工进入老年以后,无劳动能力和劳动收入,养儿防老已经不太现实,生活来源不得不依赖养老金,所以从长远来看,农民工也需参加养老保险。但是在所有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占到59.8%,21.7%的农民工并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三、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特点

1. 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往往是3D(dangerous,difficult,dirty)工作,如装修工、搬运工、收废品者等等。农民工承担了绝大多数工作条件恶劣的工作,因此,属于工伤事故的多发群体。其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农民工不可能长期在固定的地点工作,流动性很强,常常面临失业的可能。

2.农民工很难与雇主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大多数雇主不愿与农民工签劳动合同,即使签了合同,也往往只是简单地强调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农民工的义务,许多农民工甚至不清楚合同的内容。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有24.9%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有59.8%的农民工没有与务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已订立的劳动合同中,1/3以上的合同不规范。致使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在多数情况下成为受损者。

3. 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高且工作条件恶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远远大于国家法定的劳动时间。大多农民工没有固定的休息日,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小时甚至更长。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能享受法定每周休息少于三天的占78.8%,工作时间符合8小时工时制的农民工仅有19.6%,有30.2%的农民工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而且即使加班,报酬也难以兑现,38.6%的农民工加班没有加班费。许多农民工在劳动保护措施很差的环境中工作,导致工伤或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4.工资待遇不平等。农民工被视为体制外“三不管”的群体,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农民工的工资。农民工工作条件差,工资低,并经常受到歧视。根据调查,农民工月工资2000元以上的只占到41.3%。农民工工资经常被拖欠,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按月领取工资的农民工只占到73.5%,每三个月到半年领一次工资的占到16.4%,每半年到一年领一次工资的占到3.2%。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分析

对农民工随机调查过程中,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调查,一是直接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调查问卷,对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调查者尽量给予讲解;二是由调查者自己一边讲解一边询问记录,同时还可以获得许多问卷中未涉及到的问题。根据调查统计,被调查者总数为189名,其中男性为159名,占84.1%,女性为30名,占15.9%。

1.人员构成。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农民工占绝对多数。在这些人员中,一半处于20~30岁,如果再细分,将集中在25~35岁之间,正是一个人劳动力生涯的黄金时期。由于年龄集中的区段,也决定了这一人群有抚养子女的义务,1/3的人有一个孩子,1/3的有四个及四个以上孩子。

2.工作情况。数据显示48%的人从事于“其他”职业。根据已有的调查所得,建筑业和采掘业是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而且是以群体性为特征,但本调查基于的是零散、随机的并且是主动到职业介绍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朋友。因此问卷中涉及的建筑业所占比重不高,这点也可以从问卷7.4%的调查者居住在工地、工棚看出。该题第一个选项“单位提供”与第二个选项“工地、工棚”,意思都是由雇主提供住所,虽然暗含的意思有区别,但在选择时容易造成曲解,进而会对选项有偏差,这是在设计问题时没有仔细考虑的地方。该题第五个选项“其他”有12.7%的受访者选择,这些人中一部分是本市的农民,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居所;另一部分则住在属于自己的位于城市里的房子,他们在城市生活、工作,除了户口上的限制,已与城市居民没有区别。女性则以保姆、餐饮业等服务性行业居多,男性即使从事的是建筑业也多是以打零工为主,有一技之长的则可以从事诸如焊工等技术工种;另外,多是司机、保安、营销人员。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在8~10小时,工资在500~1000元,而且还要自己租房。从这三个方面也反映出农民工朋友的工作条件的是比较艰苦的。

3.劳动保障权益问题。

首先,从月工资上反映,题目所问的月工资及工作时间是一个平均数,是从事工作以来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数,但被访者并不都理解这个意思,在选择时会有偏颇。从结果看,近14%的人月工资低于城市最低工资水平,但由于这些人大多从事计时、计件工,或是已经被提供了吃饭和住宿的条件,其实际工资水平很难核准,因此也不能将这些全部列入违反《劳动法》的行列,当然也有个别案例确实是违法行为,但碍于农民工朋友自身保护意识的缺少及相关证据的缺失,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和纠正。同时,通过调查也了解到,四成多农民工朋友在熟练掌握一门社会需求较大的技术后,其工资水平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也给了管理部门一个讯号,根据市场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会是一个多赢的举措。

其次,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近一半的人日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但有30%的人日工作时间大于10个小时,由于工作时间本身就长,基本上已把加班包含在内,将加班也视为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也相应减少了加班。79%的人一个月内休息少于3天,更有45%的人工作得不到休息,即使是对其余应该休息的日子给予了加班费,但由于劳动者的疲劳会增大工伤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工伤保险的缺失,会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程度。

再次,劳动权益的保障。1/4的人不知道劳动合同,近六成的人虽然知道,但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仅有近三成的人加班有加班费,将近40%的人加班没有加班费,也不调休,不错的情况是将近3/4的人可以按时领到工资。问卷中有关工资是否能按期领到的问题, 由于有些调查者从事工程有关工作的特殊性,是在工程结束后获取工资,很难归入选项中的前四项。根据实际情况,在调查结束后,又加入“其他”选项,将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诸如“工程完结算”之类的选项归并其中。

第四,社会救助缺失。目前针对农民工的制度安排都是考虑农民工就业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疾病、工伤等问题,基本上没有考虑农民工失业的情况下,如何在城市维持生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87.3%的农民工都遇到过完全没有工作的情况,失业1~2个月的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9.7%。失业期间,有17.5%的农民工会找亲友或老乡借钱,有3.7%的农民工选择回到老家,61.4%的农民工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另外有17.5%的农民工通过其他途径维持生活.这其中少数人在没有办法时,会选择极端行为,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农民工没有工作的时候,如何通过社会救助来保证农民工维持基本生存是目前政策中的一个漏洞。

4. 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知道与不知道社会保险的人平分秋色,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人将意外保险、人生伤害等一些商业保险看作是社会保险,因此如果将题目转换成选择出属于社会保险的选项,则会有3/4的人不知道社会保险。六成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在与20%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部分人的交谈之中了解到,不想参加社会保险的原因是没有钱,也反映出他们有参加的意愿,只是没有分辨清“想要”和“能要”的区别。另外,笔者还注意到18%的人对这个问题很漠视,选择了“无所谓”,又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现实状况的无奈。67.2%的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有一成多,工伤和失业保险则更少。在参加保险的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仅在有工作时才参加保险,而一旦他们失去这份工作,不仅生活会出现困难,保险更是无法接续。由于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生病时大多数选择就近的诊所治疗,比较好的情况是,一些雇主也会负担部分医药费,或在工作之前约定好最高限额或每月发放一定的医药费,但这些做法都很随意同时由于没有劳动合同的约束,仅能解决一些常见疾病,达不到医疗保险风险共担,保障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同时近九成的人遇到过失业,近一半的人失业1~2个月,在失业后大多数人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农民工朋友大都技能单一,仅凭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工作,更容易受到雇主经营状况波动的影响进而失业。由于调查对象的局限,65%的人基本上不会发生工伤,1/3的人偶尔发生。发生工伤时,与疾病发生时类似,雇主仅解决费用不多、受伤不重的情况,而一遇到情况严重的情况,雇主或是置之不理或是逃之夭夭。更有甚者一发生工伤,不论情况严重与否,雇主就会“消失”,工人们无从找寻。

五、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议

总的来看,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不容乐观。与城镇年龄、技能等条件类似的劳动者相比,就业困难,待遇偏低,权益保障不到位,这与农民工相关的各项政策的缺位有关。虽然也有部分农民工例外,收入稳定,甚至当上了老板。但大多数农民工朋友依然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过着做一份工作得一份薪水的生活,因此对他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除了从政策层面继续完善外,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中介机构的优势,疏导农民工有的放矢地前往工作目的地,比如及时发布劳务需求信息,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档案,做好“一条龙”的指导、服务工作。其次,要加大人员培训。不仅是技能培训,还包含工作各阶段各方面的心理准备,以及相关法制知识。清楚自己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保障,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找哪里解决。再次,对这一系列政策运作的管理可以由现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也可以仍然利用社会资源,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关键是要做好在城市缴纳的保险与农村各项保险的衔接,不再出现社会保险“断顿”,枉费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对自身权益保障的渴求,但苦于无从下手,无得而知,无门可入,无人可管。这有赖于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宣传要多样化、灵活化,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易于被农民工朋友接受,最终使之成为农民工手中的武器,时刻保卫自己。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篇9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有关问题及造成原因

1、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障的缺失。

在我国现在的城市就业体系中, 农民工只能进入非正式就业体系中, 工作稳定性较低, 主要从事高强度和高危险性的体力劳动, 做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而这些工作的特点是, 劳动环境较差, 事故发生率较高, 农民工最需要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几方面的社会保障的缺失十分严重。原因在于:

首先, 政府和企业的一些观念客观上阻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他们认为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从事各种工作, 但他们仍是农民, 还有农村的土地赖以保障, 不必考虑他们的各种养老、失业等社保问题。

其次, 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服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不少是微利行业。其雇佣者认为, 农民工参保会增加成本, 加重负担, 降低竞争力, 所以参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三, 农民工自身问题。一是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对社保不了解, 社保意识薄弱。二是部分农民工来到城镇打工的动机主要是赚钱回家改善生活, 缴纳保险费会减少现金的收入, 且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 不稳定, 都不愿意拿钱参保。三是由于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一些农民工也不敢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向用人单位提出参保要求。

2、就业机会限制问题。

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许多企业的招聘将农民工排除在外, 农民工难以获得平等的择业平台和机会, 如果城市一系列救助措施再跟不上, 会使其生活更加困难。

3、工资的拖欠问题。

城市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 其权益常常遭到侵犯, 一旦形成纠纷, 都是处于弱势地位, 辛辛苦苦的劳动所得常常被企业或包工头恶意拖欠、克扣。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城市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而普遍的欠薪行为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

4、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状态令人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常常遭遇各种问题, 如工作无着落或不顺心产生的焦虑感, 被城里人歧视所产生的自卑感, 权益被侵害时所产生的愤懑和压抑感等都是造成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原因。

以上我们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有关问题及造成原因, 但究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严重分离, “农民”二字便长期被作为一种身份标记成为身份卑微、社会地位低下的代名词。农民及农民工也就当然地成了城里人眼中的“二等公民”。这样, 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冷眼农民工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存在未必就是合理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极作用已显而易见, 它造成了城乡严重不平等, 使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低下, 并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农民工至今尚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加上其他因素, 致使农民工仍然处于流动状态, 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为农民工提供合适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有利于加快他们“就地转化”为市民, 既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又符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2、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是:通过土地的相对集中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按市场原则合理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改变城市农民工对生活风险的观念和规避手段, 降低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 为土地的规模经意提供条件。

3、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的缺失已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他们的个人风险不断积累就可能造成社会风险, 进而对中国社会稳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另外, 农民工是一个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群体, 这样一个高活力群体如果失去经济生活来源, 又失去基本的社会保障, 他们对社会稳定的威胁是可想而知的。

三、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几点构想

1、深化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

只有深化城乡二元结构改革, 取消户籍制度, 彻底拆除分隔地区和城乡的围墙, 逐步实现公民迁徙自由, 才能使一部分工作稳定和有能力的农民工逐步在城镇落户, 减少农民数量, 推进城镇化, 最终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 对于已实现城镇化的农民工, 他们完全脱离了土地, 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 基本融入城市生活, 这一类农民工应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以务农为主, 务工为辅的农民工或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 应该根据其工作的流动性, 采用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 应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置于最突出位置, 依法强制执行。

3、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解决工资拖欠严重的现状。

目前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增长速度较慢, 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不断拉大, 与农民工的价值贡献不相称。要执行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并与当地物价水平等挂钩, 尽快合理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制度。要加快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4、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化。

浅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篇10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原因

㈠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和国家建设中失去土地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后, 没有持续稳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尚未完成城市化仍然保持农民身份的人。失地农民身份特殊, 说他们是市民, 他们在城市中就业、社保、子女就学等方面均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一系列待遇;说他们是农民, 他们却没有土地耕种, 不再以农业为主, 他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失地农民的现状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多”, 即数量多;二是“难”, 即生活难、就业难、入保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进行, 各地城市 (镇) 的规模、数量和面积都在迅速膨胀, 特别是各地的开发园区、高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工业园区、大学城等项目的兴建, 直接导致对土地需求量的增加, 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伴随着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是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多。据有关专家估计, 截止2008年底, 我国失地农民数量不少于4000万人, 而且在未来的10年中全国至少还会形成3500万失地农民, 总量将超过7500万人。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随之流失了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特别是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不完善, 绝大多数农民还处于无保障和低保障状态,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土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农民失去土地后, 由于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就意味失业, 意味着失去养活自己及家人的经济来源, 对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现行的补偿标准太低, 使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不但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反而有所下降, 甚至大大下降。二是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入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 特别是外出务工者随时都面临着工伤事故、职业疾病等其它意外风险。三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即成为失业者。虽有少数安置了工作岗位, 但由于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又面临着下岗失业。四是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失去了基本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虽然有些给他们办理了“农转非”户口,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使“农转非”户口并没有将农民带入城市, 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养老、医疗及各种福利等社会保障权。

总之, 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是生活难、就业难、入保难[1], 大多数成了种地无田、工作无岗、低保无门的三无游民[2]。这将给农村社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㈡农民失地的原因造成失地农民的原因比较复杂, 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政策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土地产权模糊。1949年前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老解放区的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 实行耕者有其田, 建立了农民私有化农地产权制度。在1954年至1956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内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 土地归高级合作社集体所有。1958年将高级农业合作社与乡级人民政府合并, 成立了人民公社, 在农村确立了高度集体化的人民公社制度。由于人民公社公有化农地产权制度的固有缺陷和弊端, 我国农业生产徘徊达20多年之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至1984年全国普遍推行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 党中央宣布人民公社解体, 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高级合作社也随之消亡。在这次改革中, 无论政策还是法律都没有明确宣布原高级合作社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我国宪法虽规定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 但集体是谁法律却没有明确。这样就出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虚位, 从而导致农村土地产权模糊。二是行政权力滥用。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并给予补偿。”但对公共利益的范围并未作出明确的阐述和界定, 致使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就成为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的自由裁量权。法律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用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的土地。”这就将《宪法》规定的征地范围从公共利益的需要扩大到包括非公共利益需要的一切用地项目, 从而导致了土地征用权被某些部门或机构滥用。许多地方违法授予开发园区土地供应审批权, 未批先用, 非法占用, 违法交易, 以地谋私等现象严重发生。我国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导致政府决策的公开性、科学性不够, 又缺少监管和问责制, 更加为行政权力的滥用创造了条件。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对策

㈠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第一,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必须有公益性、合理现实性和正当程序性。在土地管理法中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概念。对于公共利益具体界定可以采取法律直接设定与授权行政机关依法判断相结合的方式, 要让公众广泛参与立法过程和行政过程。

若出现纠纷, 如争议中的财产被认为不是为了“公共利益”, 政府的征收或征用税被认为是专断或者补偿不公正时, 可采取以下方式:指定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评价;可以采取民主机制的方法, 让被征收人集体表决;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合法程序进行决定;可以向法院起诉, 由法院依法裁决。

第二, 完善土地征用程序, 依法调处土地征用纠纷。坚持政府统一征地, 简化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征地公告要在内容上增加对公共利益和征用范围上的说明, 在方式上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加强对耕地征占的监管机制和力度, 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合法性调查、审批和监督程序, 杜绝滥征乱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听证制度, 引进被征地权利人参与土地征用过程的程序, 听取被征地权利人的意见和建议, 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防止征用权力滥用。建立土地征用纠纷仲裁制度, 做好土地征用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及时调处征用纠纷。

第三, 提高和改革征地补偿标准。要严格区分公共目的的农地征用和其它目的农地征用, 并据此执行不同的征地补偿办法。因公共利益征地的补偿可以有由法律或政府定价, 被征土地本身的赔偿应根据最高层次和最佳用途进行定价, 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土地价值。对其它目的农地征用则应该更多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 使所有者的土地收益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各地政府在确定具体的征地补偿标准时, 必须综合考虑对被征用土地本身的赔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安置、残留地与相邻土地损害赔偿等因素, 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 逐步建立完善的面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社会保障机制, 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提高各类保障的标准, 最终与城镇社会保障接轨, 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一,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积极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 扩大保险覆盖的范围, 使6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及其子女赡养老人负担的现实问题得以解决。应采取个人责任和社会互济相结合的办法, 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实行统账结合的模式。对于政府负担部分和集体缴纳部分设立养老保障的统筹账户, 统筹层次以县市级为宜, 而对于农村集体负担部分和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列支部分用作设立个人帐户, 鼓励个人多缴。

第二, 完善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明确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只能是那些生活水平一时或永久低于或等于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 只要符合条件, 不得以失地农民曾获得高额土地征用补偿费而将其排除在外。二是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要从维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和当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与乡镇集体的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标准, 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存在差异。三是确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在低保障资金筹集上, 地方政府、乡镇和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失地农民共同负担。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低保资金的投入, 执行“年度预算定期拨付、年终决算、结余流转”的运行机制, 同时辅之以社会化帮扶的渠道筹集资金[3]。

第三, 建立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最迫切的任务是尽快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但是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还不具备把所有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都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条件。各地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能力出发,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一是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 风险共担的机制, 建立政府与民间结合的投入机制, 引导社区集体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及个人等多方面的捐助, 充实失地农民医疗救助资金。二是要致力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要加快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的立法, 克服传统制度的弊端, 从“合作”和“新型”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改革。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失地农民增强共济意识和风险意识, 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功能。要创新合作医疗运行、监管、激励等机制, 针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以及合作医疗运行的各个环节, 制定科学严密而又便于操作的系列管理制度, 加强新型合作医疗组织管理[4]。要建立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把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等列为政务公开的内容, 定期向社会公布, 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四, 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制度。一是努力拓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空间。可以在征用土地中划出一部分经营性土地, 留给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 由集体经济组织安排失地农民, 创造再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配套型社区服务等公益性事业, 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要建立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培训机构为龙头, 就业培训中心、成人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阵地, 社会力量办学、实体参与和用人单位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就业培训体系。要努力提高就业培训实效, 实行训政结合、训考分离, 扎扎实实地开展就业培训。要根据就业岗位、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素质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办法。三是努力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鼓励失地农民兴办个体私营企业, 要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扶持, 降低他们创业的门槛。四是做好失地农民创业的服务工作。成立创业服务中心, 建设以市、县、区劳动市场为中心, 以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服务站为网点的就业创业服务网络, 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对自谋职业、个体经营和开办私营企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科技信息、人员培训等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五是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和保障。一方面, 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的有关失地农民保障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 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依据和手段纠正农村土地征用中的种种不规范或违法行为, 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六是规范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及监管。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资金来源是核心问题。为了体现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资金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资金总额的30%, 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集体补助部分不低于40%, 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补助费中抵交。集体和个人缴纳的费用进入个人帐户专户, 政府出资进入社会统筹基金, 实行个人专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要建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进行监管, 以保证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陈信勇, 蓝邓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 ⑶.

[2]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叶剑斌, 赵佳维, 童赞玫.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 2005, ⑾.

农民社会保障 篇11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市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城边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又要考虑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相衔接。

在保障对象问题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为被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保障人员,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由街道核准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并予以公示。

在保障形式上,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点是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中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局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到位。

在资金管理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占大多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总抓手,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办集体企业安置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1.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要加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市场的集聚作用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并强调企业在征地办厂时就要与被征地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2.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是当前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培训方式要采取定单培训和意向培训的方式进行。定单培训即针对用工企业所需用工条件,对征地农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由企业负责安置就业。意向培训即根据农民的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有选择性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组织参加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二是资金筹集要采取从征地调节资金中留存一部分、村集体出一部分的办法解决,保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三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由政府或有关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根据农民培训要求联系培训单位,与单位协商所需费用,并印制成培训券发放到农民手中,由农民持券参加培训。具体办法是:对现安置在村办企业中的劳动力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一次岗位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对现从事个体或失业农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的必要条件。

3.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险待遇。要在就业安置中,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适合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并建立使用失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使用一定亩数土地后,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在本企业就工,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对新办企业安置失地农民的并签订三年以上合同的,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村改居后的公益性岗位、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本村劳动力,尤其是4050人员,并同时享受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

4.健全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篇12

1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1.1 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在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上, 大部分地区采取货币安置方式, 对于征地补偿标准, 《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地补偿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土地补偿费, 二是青苗及其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三是劳动力安置补偿费。我国只是按被征用地的原有用途进行补偿, 而没有考虑土地的未来用途和地价, 因此对征地实行的是部分补偿原则, 这种补偿方式的特征: (1) 补偿金低于土地市场价格, 不能反映土地的位置、人均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 (2) 征地补偿费远远不能保障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 难以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活之计。有的地方采用的是留地安置方式, 即留出一定面积土地给失地农民, 帮助其生活保障, 这种方法能够使失地农民长久享受土地增值收益, 但是这只能在人均耕地较多的地方才能实行。还有的地方采取住房安置的方法, 即统一规划, 为失地农民提供住宅, 这种方法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居住问题, 但是其他方面难以保障。

1.2 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

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一种是招工安置, 还有一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 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办一些经营实体, 让失地农民在其中工作, 但这些企业产权不明晰, 抵御不了市场风险, 一旦企业亏损倒闭, 将造成失地农民既失地又失钱。由于安置方式单一, 加上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很多农民失地的同时也失业了。据调查,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的同时能获得就业安置的比重不超过10%。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的计划用工方式逐渐为市场主导的就业形式所替代, 企业用人自主, 劳动保障部门一无就业岗位, 二无权安置农民就业, 三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出台, 再加上失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和农村没有健全的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以及年龄等原因, 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1.3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我国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比较完备, 但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来源。失去了土地保障, 家庭养老又趋于弱化, 再加上传统的补偿安置方式存在缺陷, 失地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国务院提出有关文件要求和指导精神, 加快了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障的步伐, 一些地区已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相继出台了一些实施办法。从各地的实践看, 目前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把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市养老保障体系, 但是该方案针对的是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失地农民, 难以将全部失地农民吸收, 因此, 该方案只是小范围的举措。第二种方案是采用政府统筹模式, 养老基金的筹资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政府承担的费用从土地出让金收人中列支, 集体承担的费用从土地补偿费收人中支出, 个人承担的费用由被征地农民自愿缴纳或从征地安置补助费费中抵缴。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到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 给付方式实行缴费确定制。政府为每个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金按同期城乡居民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个人 (一些地区含集体) 缴纳的部分划人被征地农民的个人养老账户, 政府承担的部分形成社会统筹基金。这种模式考虑了各种客观因素,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比较合理,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人账户空账和养老金筹资缺口造成的实际支付能力的不足。

1.4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

失地农民面临的诸多社会保障问题中, 最为棘手的即为医疗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 由于他们失去了土地,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 将他们完全划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不十分合适;另一方面, 失地农民在被转为城市居民之后, 多数已不再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优惠政策, 而传统的城市低保、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又大多未延伸到失地农民。因此,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 他们所得到的数万元失地补偿费, 仅能够维持数年的基本生活, 当其从卖地款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看病保命的时候, 往往是病未看好, 吃饭又成了问题, 因而使其由失地农民跨入城市贫民的行列。

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补偿费用不合理, 补偿水平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是一种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价格。按照有关规定,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其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偿费必须专款专用, 这意味着农民个人所能获得的补偿费只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 占全部征地补偿费的极少部分, 所获补偿较低。虽然近几年各地适当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 但是在征地过程中, 农民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甚至没有知情权, 从而致使土地补偿款的分配混乱, 出现大量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 补偿款被层层截留, 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 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比例是:地方政府占20%-30%, 企业占40%-50%, 村级组织占25%-30%, 农民仅占5%-10%, 补偿水平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2 没有严格而完善的征地法律程序

征地一般要经过“申请——批准——公告——征用”这些程序, 这样做有利于化解征地中的各种矛盾, 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我国各级政府对征地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地方也出台了具体的要求和办法。但是, 有关土地征用程序的立法仅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有模糊的规定, 如仅规定了征地批准后和补偿方案确定后的“两公告一登记”程序, 其他程序是否公告却没有规定, 这使土地征用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较低。除法律对征地的范围、程序等的规定不健全外, 对征地补偿也缺乏法律规范, 我国宪法对征地补偿没有明确的规定, 也没有其它的统一立法来支撑, 使土地补偿在立法上政出多门, 只重视行政机关管理的方便, 忽视了农民权益的保障。从土地赔偿款的分配来看, 农民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 导致补偿款分配混乱。此外, 对征地纠纷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机制和细则, 往往使纠纷无法解决, 失地农民状告无门。即使有法律的规定, 但因缺乏公正的司法监督, 有些地方在征地与补偿也不依法办事, 越权审批、任意降低补偿标准和补偿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 没有严格而完善的征地法律程序, 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的保障。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弊端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大弊端。第一, 失地农民仍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从各地情况看, 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他们失去土地后, 既有别于农民, 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 也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 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成为一个边缘群体。第二,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目前普遍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重心定位于养老风险的防范与保障上, 而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和工伤保险等仅在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 没有得到普及推广,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来看,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依赖于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 它属于保障资金的一次性存量供给, 农民对于土地转让后产生的巨额增值收益几乎一无所得, 这使得社会保障缺乏稳定、长效的资金来源, 因此, 对失地农民的保障限于“生存型”保障, 而不是“发展型”保障,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第三, 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有两个特征:实现再就业普遍困难, 大部分失地农民处于半就业半失业状况;以非正规就业为主, 工资水平低且稳定性差。失地农民就业难, 一方面是农民自身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有限, 再一方面就是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 有的尚未建立。有的地方在征地时承诺引进企业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 但因为企业自主招工等原因不能兑现承诺。此外,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体系不完善,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缺乏统一规划, 缺乏用前培训、按需培训和实训教学, 培训面不宽。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土地一旦被征占, 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 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待遇, 是我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 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3.1 提高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

土地征用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 为了保护农民的长远发展利益, 必须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补偿。我国现有的土地产值的倍数为补标准的依据显然不能真正体现土地的真正价值, 所以应当以土地在市场应有的价值为基础, 提高土地征收的补偿幅度。土地征收补偿款的确定不仅要补偿被征土地的现在价值和损失, 还要考虑土地的未来价值以及因征地带来的连带损失, 比如农民的再就业成本、物价上涨引起的风险等。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 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的征用补偿费包括土地使用费和土地赔偿金, 前者相当于土地价值, 后者是对土地权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经济及其他损失的补偿。发达国家对征地价格的评估也是由中介机构来完成, 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交易成本, 遏制“寻租”行为。另外, 在征地的补偿上, 发达国家主要以现金补偿为主, 但考虑到现金补偿时土地价格评估技术不足和物价上涨因素, 一些国家也规定了现物补偿, 这可以减少政府筹措资金的困难和人们的不满情绪, 是一种改变补偿方式单一化的有效措施, 值得我们借鉴。

3.2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由于没有独立的法律, 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 征地程序没有法制化, 失地农民的权益也就没有法律的保障, 所以对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就要单独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 将土地的征用范围, 土地征用的补偿原则、补偿方式、补偿标准, 土地征用的程序和法律责任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以保证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法律此外, 针对目前土地产权不明晰造成的诸多问题, 还应尽快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身份, 从法律上控制各级政府部门对土地的征用, 使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得到法律的保护。失地农民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 在征地过程和其他社会活动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没有足够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要的成本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因此, 对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还需要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建立比较完善的失地农民法律救助体系, 让失地农民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后,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为确实做到维护失地农民的各种权利, 应尽快以法规的形式修订失地农民的地方社保方案, 以法律法规来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3.3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高其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 在土地以外的其他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 根本在于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政府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年龄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另外应及时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 使其自觉参与就业竞争。

3.4 循序渐进的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住房、就业保障等在内的完整的保障体系。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下子建立起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 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一般先从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着手, 实现最基本的保障, 以此为基础,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子任, 方业树.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19-121.

[3]钟水映, 李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J].中州学刊, 2009, (1) :112-116.

[4]杨卿.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J].商业时代, 2008, (32) :48-49.

[5]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61-285.

[7]蒋翠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6) :99-103.

上一篇:中小学网站建设下一篇:进行初三英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