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精选12篇)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范围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事关农村的稳定和谐, 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以保护失地农民权益为出发点, 紧紧围绕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这一社会现象, 对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现状和如何保护农民权益进行阐述。
一、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
(一) 征收目的不明晰
我国征收土地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什么是“公共利益需要”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某些政府部门利用了这项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加大了对土地的征收力度。农民由于对法律的认知度不高, 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仅土地被剥夺, 甚至利益也不能享受, 越来越多的土地在征收目的不纯的情况下丧失。
(二) 征收程序缺乏透明度
完善的程序是集体土地征收的法律依据。在集体土地征收的各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程序, 公开透明的执行, 才能保障整个征收过程的合法合规。但是, 我们某些政府并不能把程序应用到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利用权力私自占用和违法征收, 利用条例漏洞违法获得审批权力等, 这些行为, 损害了农民的正当权益, 所以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必定会引起冲突和矛盾。
(三) 地方政府观念方面的原因
土地作为农民的财富, 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居住和生活所必须依赖的基础, 而且也支撑他们生存所依赖的所有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大力发展的目标, 很多高楼和大规模工程在农村建立, 那么土地征收就成了政府部门获利的手段之一。
二、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对策
(一)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很多部门在与农民打交道时, 利用农民老实淳朴, 文化程度低的特点, 总是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这种观念必须改革, 要增强对公民财产权保障意识。不仅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包括其他的方方面面, 都要把农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重新树立农民的地位, 要保持政府的低姿态, 不为了追求效率和发展而忽略了对农民的公平和利益。
(二) 建立简便、严格、高效、透明的土地征收程序
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要制定完善的土地征收程度, 避免一些政府或部门利用漏洞或者不透明的条件, 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损害农民的权益。我们要明确征收方和土地方的利益和义务, 保证整个过程有章程可循。其次, 在征收的过程中, 要公开公正公平, 程序按部就班, 不违规违法, 保证农民的参与。
(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
农民的衣食住行都靠土地来解决, 所以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时, 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 那么就应该给予农民恰当的补偿, 而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就偏低。农民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也没有专业技能, 而且到城市打工的成本也比较高, 这些都是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政府在补偿时要考虑到农民的现实问题, 保障他们虽然失去了土地, 但是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必须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获得土地本身和增值的利益, 才能保证城市化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 加强监督
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 也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民权益的保障。对于侵犯法律法规的行为, 审查和监督部门要加大力度给予处罚, 追究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必须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和审判, 从而完善对社会的监督工作。
三、结语
在我们当前社会下, 应该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尤其是城市化建设的大环境, 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 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改变守旧的观念, 从而保证农民的权益, 而集体土地的征收, 更要注意政策的实施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 让农民在特色的新农村幸福的生活, 也保证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改革号召, 农村城市化的脚步加快,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 加强对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不仅能保障农民生存、促进农业发展, 而且也能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更加趋于合法化、合理化。但是, 从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来看, 农民权益在土地征收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侵害, 加之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 农民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进而会衍生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探讨如何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农民权益,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体土地,征收,权益,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吕幸.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问题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S1) .
[2]杨斌.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D].新疆财经大学, 2010.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2
华 音
2013-4-5 6:29:15来源:2013-4-5 经济日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征地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分配、农民安置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在特殊发展阶段、传统发展方式下土地管理制度的局限,也在深层次上反映出现行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一面。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资源要素交换不平等造成的,使农村资源过多地流向了城市,突出表现在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可谓切中要害,温暖人心。
农民土地权益需要法制保障 篇3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确实要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化、如何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必须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以此保障农民的生存就业与发展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另外,土地使用成本增加,也可以减少盲目占地、随意圈地等现象的发生。
应尽快出台新的《土地管理法》,让法律为农民土地财产权护航。去年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解决了近年来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乱象。而对于涉及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现行《土地管理法》,其征地程序、補偿和补助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在该法中一直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和充分体现,也是目前产生一切乱象的根源。
农村征地随意问题也必须解决。农村征地范围必须界定为公益用地才能征用,比如可以对公共利益界定为: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用于非公益性的其他城市化用地,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由用地者与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承包人直接交易合作开发。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篇4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及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力逐渐加大,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与城镇转移, 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弱、妇、幼, 这些留守人群无力以及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不愿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耕种, 各地均出现土地流转的现象。
(一) 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 各省市均存在土地流转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 当前, 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转包, 主要是承包农户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的部分或全部根据协议以一定条件发包给第三者。二是出租。通过收取一定的租金将土地出租给其他承租人。三是换。承包方之间为了方便土地耕种, 对同属于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是转让。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或无偿的转给其他人。五是股份合作。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 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农民全部或部分放弃土地经营, 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六是其他形式。除以上几种形式以外的农地流转形式, 例如, 土地信托以及土地季节性流转。
土地流转一方面盘活了存量土地, 使稀缺的耕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同时又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 使土地的规模效益得以发挥出来, 使农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土地流转在现实的运转过程中, 流转形式不仅呈现多元化趋势, 流转方式也开始逐渐规范化, 农户在流转过程中, 普遍通过书面承包协议来确认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二)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土地流转后耕地性质发生变化
一些土地流转后, 承包经营土地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 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将流转后的土地不再种植粮食, 而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是进行其他非农性质的使用。一些土地流转的需求方为了短期内提高收入,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不对耕地进行轮作、休耕等保护性使用, 使耕地的肥力下降。一些有实力、有背景的公司甚至将流转后的土地搞所谓的农业特色旅游以及变相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流转后, 农村耕地的粮食种植性质以及非农用途的改变, 将会逐渐减少粮食的耕种面积, 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年份, 农民的粮食供应将会出现困难, 并且, 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耕地非农用途的使用, 对农民的雇佣将会减少, 严重影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对农民的权益造成损害。
2. 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受到损害
农民通过让渡土地承包使用权而取得的各种收益就是土地流转权益。土地流转一般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 土地流转收益主要根据土地流转市场的价格来确定。农民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既可能高于自己的种粮收入, 也可能低于自己的种粮收入, 无论是何种情况, 只要是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流转的对价, 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即可确认获得公平保证。但是, 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均衡价格无从知晓, 一些大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得充分性要远大于一般农户, 这些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交易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主动地位, 他们往往压低土地流转交易价格, 诱使农民低价转让土地。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和租金甚至不到100元,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民为了不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将耕地无偿转让给他人的情况。有些代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村组织, 还擅自违规截流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这些都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造成了损害。
3. 农民土地流转的长期利益诉求受到忽略
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是否能够公平合理的享有土地流转的收益, 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是实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基础和前提。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 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的实现主要依靠土地来实现。农民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获得短期的较少的收益补偿, 收益形式主要是租金收入, 很少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企业经营或者获得企业长期利益分享的机会, 农民土地收益的长期性受到忽视。
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土地流转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 也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改变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撂荒、粗放经营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途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如果忽视农民权益的保护, 将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健康、有序的进行, 就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制定和完善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规
土地流转过程中, 农民权益有效保护的核心是法制建设。我国关于土地权属的主要法律有《宪法》《物权法》等, 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为农村集体所有, 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承包、流转的相关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规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关系, 但是, 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在城市扩张背景下的土地强行征用, 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享有成为幻想。特别是国家关于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造成土地一级市场的转让收益仅仅是政府享有, 农民不能合法的开发自己的土地来获得相应的权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4年10月28日,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村庄、集镇, 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2012年,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并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类用益物权并称, 予以中央政府的政策强调以及进一步保护我国农民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享有的收益权能。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 目前关于土地的立法以及政策性规定, 在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确立上还没有形成突破, 而所有权是农民享有一切权益的基础和源泉。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农业经济的基础, 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权益是维护农村以及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目前, 关于土地征用后的补偿缺少细化的规定, 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制定《补偿法》, 依法、合理、规范补偿征地农民的权益损失,
(二)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
土地流转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都需要一个规范、具体、明确的土地流转程序。当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转让个体与承包个体私下通过口头协议或者书面协议、合同完成。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 合同条款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归属不明确, 合同一般不会经过公证, 一旦发生纠纷, 农民的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损害。由于土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 农民对于土地租赁方信息的获得仅仅依靠邻里、朋友、亲属之间的交流获得, 对于土地流转的市场价格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 由于农民的信息有限, 在土地流转的谈判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农民的权益常常受到损害。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需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为土地流转的转让方以及租赁方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获得关于土地流转的各项交易信息以及了解关于流转交易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可以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极大地促进土地流转的公平交易, 并且通过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的服务, 使土地流转工作依法、规范、有序的进行, 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个高效运作、服务周全、管控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关键环节, 农村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功能, 一旦失去土地, 农民的生存将会面临极大的问题, 农民很难在这种情况进行土地流转、放弃土地。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建立城乡统筹的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 但是, 由于区域性的平衡, 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障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 农村医疗保障、生活保障水平距离现实以及农民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合理划分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 根据财力合理安排、筹划、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减弱和消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解除农民和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对土地自由流转的顾虑。
参考文献
[1]杨志平, 刘军, 张为杰.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28-36.
[2]杜明义.农地市场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商业研究, 2012 (10) :173-177.
农民土地流失与权益保护分析 篇5
在传统的农村中,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手段,有了土地就等于拥有了生存的权利.而从建国开始,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农地所有权几易其主,从最初的农民个体私有最终形成目前的集体所有.然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农民土地被大量征用的情况.而对于农民的补偿,是相当的不合理的.由于政府通常是行政性地以“国家建设需要”作理由,以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得土地,经过适当“整理”之后,再以市场价出售给开发商,或以“准市场价格”向投资者优惠,这就形成了中间政府获得利润的差价.而政府对农民的补偿,还要经过层层划拨,到农民手里的,也只有所剩无几了.其实城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而来的农村土地减少当属于正常.问题在于,城镇化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另一种是政府集引导,主导于一身,直接走上前台扮演主角.很显然,目前中国的城镇化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而这种方式不太符合”化”的内在规律,政府作为主导作用无法满足权益与经济相平衡的条件,使农民在得不到合理的经济补偿时同时也失去了权益的保障.而且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和每届领导的变换也影响到成片耕地的“流失”,辖地归属不断变动,每届领导的思想不同,都使土地处于一种开而不发的境地.可这苦的最终是没有实权的农民, 他们大多是没有知识的弱势群体,他们不懂得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农民权益该如何得到保证呢?
首先,政府领导应当明确一个发展方向,避免农民土地的大量流失.并且政府应该完成一个角色转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作为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市场经济发挥主要作用.同时,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的援助力度,从财政等诸多方面向农民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民提供非农化和进城求职的机会.然后这部分农民应该有一个组织代表,让他们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发出他们的声音.在今天这个城镇化时段,应当有一个专门保护农民权益的政府部门.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失去土地这个靠山的时候得到生活上的保障,不至于使农民的生存陷入困境.对于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被征收的农民,拥有城镇户口时应当纳入当地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应明确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注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保金与征地补偿费脱钩,征地补偿费的发放与社保
金的收取应为两条线.保障他们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他们的子女应当与当地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受到同等待遇.与此同时,当农民另寻他路时,应当承认这群弱势群体的社会价值, 他们应当有一个社会地位,也应当受到尊重.就像刚落成的海南省图书馆,竣工的白色大理石上,参建民工名录上就镌刻着农民工建设者的名字,626位外省民工名字赫赫在目,这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承认他们的价值啊.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这个社会需要他们,他们才可以感谢这个社会!
农村集体土地调查工作的保障措施 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调查工作;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8-1
1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
为了保证原始资料采集质量,应采取自查、互查和专查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做到分工责任明确,目标到岗,层层把关。要求作业队伍严格按各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设计书的规定执行,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验收。要求作业队伍工作前首先进行局部试验工作,试验工作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作业中各工程项目不得自行变更工作方案或降低精度要求,如需改变应提前书面汇报,待技术负责批准同意后,方可继续下步工作。及时检查校对当日测量数据及整理权属调查工作底图。领导小组在作业前向参加作业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设计书和有关规范、规程,甲方技术要求交底,详细介绍各项技术工作任务,测绘任务,作业质量要求,工作进度、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技术部门负责检查各组工作执行情况,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资料质量负责。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等技术性会议,不断总结和提高技术水平,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解决计算机软件、硬件问题。
2提出技术质量保障要求
对控制测量产品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作业组自检、项目检验和作业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检查,质量达到优良级。成果由甲方验收。检查、验收过程有记录,结束后写检查(验收)报告。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有关规定,各级检查人员赴现场实行动态质量跟踪检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达标,发现问题,及时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制定对策,以保证各项产品精度符合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和甲方规定精度指标,保证各项成果准确无误。加强全体作业人员的素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规范、技术设计书和甲方技术要求,搞好技术交底,强化质量意识,杜绝不合格产品。仪器设备经检验合格才能进入现场。
3工作避险措施
纸质资料管理方面。由于该工程资料较多,且相关地籍资料要做到绝对的安全和保密,若没有一个完整的资料管理办法,就会造成资料的丢失和混乱。必须确定项目的资料由专人全面负责管理;要求技术单位设置专柜存放资料成果,由资料成果管理员负责资料成果的保管、整理、保密工作,确保资料成果的安全性。
权属调查方面。为防止地籍调查时出现资料不全,界址不清等情况,必须规定:作业单位必须加强权属调查人员的业务训练,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权属调查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以做好统一部署,避免后续工作的浪费;禁止权属调查人员虚假作业,要求作业队伍每日必须详实填写工作日志,有问题宗地的权属调查必须在工作日志中作详细的说明;权属调查人员在数据录入工作开始前,必须向测绘作业组及数据录入人员详细指明界址情况,不允许有任何遗漏,交底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电子数据管理方面。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质上是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的过程,因此确保各种电子数据存储安全性与数据保密性尤为重要。为此,要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办法,自始至终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保证数据安全。要求每个作业队组设兼职计算机信息管理员1名,负责计算机的病毒防范及安全防护,每天进行数据成果及数据图形备份,定期进行垃圾数据的清理工作。作业队伍对数据要进行分类存放,做到数据容易查询、维护和更新。
4安全生产管理
高度重视。生产作业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安全出效益、安全促发展”的观念。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处处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遵章守法。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并及时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熟悉当地民俗风情,恪守职业道德。
文明作业。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在作业过程中进入企事业、军事等单位时应与保卫部门及时联系,说明情况并出具介绍信及相关证件,得到同意后方可进入工作。如与外界发生冲突,应本着遵纪守法及和平处理的原则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理。设立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应视为该单位的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工负有安全教育及管理责任。
车辆安全。生产作业单位的驾驶员应遵守交通法规,出测前应对车辆进行“三检”,防止事故发生,禁止驾驶员酒后驾车。
人身设备安全。在作业中使用的所有设备、仪器,各单位应自行妥善管理,对设备仪器的完好性及完整性负责。在交通流量较大道路作业时,应穿防护马甲,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生产作业单位应做好驻地及测区的防火、防盗、安全用电、防中暑、防雷击、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工作。
数据安全。项目部设立安全保密员,负责资料和成果的安全和保密工作;控制点成果不允许随意转抄,丢弃;各种图件用后要归档,作废的要销毁;进行数据处理的微机一般要拆去刻录设备,局域网绝对不可以与广域网连通,以防数据失密;各种数据、成果资料的接收、保管、提交等环节均有交接手续记录,由安全保密员负责监督,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7
《土地管理法》规定, 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这是国家的行政行为, 不需被征地的所有人同意。
国家对土地的征用, 满足了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 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这是一件好事。但是, 也应看到, 国家对土地的征用, 减少了农民使用的土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贫乏的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担负着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重任, 随着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地相争的矛盾十分突出, 农民使用土地的减少, 就意味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减少, 因为农业生产是当前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那么, 怎样才能在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同时, 又能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收入不减少和生活水平不降低呢?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减少占用耕地
1.1 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人口多, 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要保证我国有足够数量的耕地, 以保障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应当采取措施, 限制耕地占用量, 建设项目能利用劣地的就不利用好地, 能利用荒地的, 尽量不用耕地。
1.2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对各类土地的用途作了明确的规定, 确定了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 可以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保护耕地的一项措施。
1.3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 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即建设项目占用一亩耕地, 占地单位就要补上一亩耕地, 达到耕地数量不减少, 这也是保护耕地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
1.4 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
对建设项目要严格审查, 不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的项目不预供地, 对国家限制的项目也不能供地。对于符合国家供地的建设项目, 要严格按行业用地标准供地, 容积率一定要达标, 避免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
2 限制城乡居民点外延
目前,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建设用地数量大幅度增加, 国家提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在城市建设上要注重建成区内部挖潜, 由向外扩张改为向空中发展, 减少耕地的占用量, 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一是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提高建成区内的土地利用率。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 建楼房, 既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又加大建筑密度。
二是加强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 拆除50户以下的小居民点, 建设中心村, 让小居民点的农户搬到中心村去居住, 把小居民点整理成耕地, 增加耕地面积。
3 做好安置补偿工作
集体土地的征用补偿, 是征地工作的主要内容, 也是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 涉及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征地补偿应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因征地而受损。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范围不能因征用土地之后的用途改变而改变, 而是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确定的补偿标准和范围进行补偿, 原来是耕地的, 按耕地标准给予补偿, 原来是林地的, 按林地标准给予补偿, 对地上附着物和人员的安置也是如此。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尽管提高了土地产值补偿的倍数, 但远没消除低成本征地的不合理状况。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也为了建立我国完善的土地市场, 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市场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以大庆市肇州县为例, 征地补偿标准由原来的每平方米19元, 增加到现在的25.35元, 使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4 建议
4.1 安置剩余劳动力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被征用单位, 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 通过发展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 安置不完的, 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者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 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
4.2 为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险
为因征用土地而失地的农民办理社会保险,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是对农民利益的最好保障, 所需资金可以采用个人拿一部分, 集体出一部分, 国家负担一部分的方法解决。
4.3 征地补偿费大部分要给失地农民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8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可持续保障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被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一切。要根本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经济保障问题,必须从土地本身入手,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权等方面深入研究,深化改革。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1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问题,与所有制相关的主要是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等问题。其中所有权是核心,其它权利行使都会受到所有权的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施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在保持重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同时,可依据法律对生产资料使用权进行转让、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定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但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中,这一原理却遭到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及地方政府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变集体所有制土地为国有土地。因改变土地用途,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大量装入各级政府及开发商的腰包。地方财政很大部分变成了土地财政,一个个开发商因此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不少农民因为失去土地,失去了经济依靠,变成了无所事事的城市居民。
事实上,现有土地管理的法规政策,本身就存在弊端。一是为各级政府采用强制力量,剥夺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权利提供了合法依据;二是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
North曾说过,国家是唯一一个具有暴力潜能的垄断组织,它既是保护个人权力和节约交易费用最有效的工具,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1]。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所有制征用过程存在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此。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看,政府征收集体土地这个环节,也存在严重问题。
1.1 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益
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都是平等的所有制主体,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保证了其它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却限制了农民集体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这一体制是国家和政府通过限制一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而满足另外一个主体经济利益的法律歧视。
1.2“公共利益”本身就界定不清
一个村的利益可以是公共利益,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的利益也可以看作是公共利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为了任何一级的政府的“公共利益”而被剥夺。地方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是公共利益,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也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任何意图都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需要[2],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变成了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3]。
1.3 为有关管理人员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和通道
从土地征收到出让,再到转让,任何用地都必须办理近百个手续,每道手续一道坎,道道都为权力寻租开辟了通道。
1.4 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没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资开发建设。而政府却为开发商提供便利。大量的超额利润,诱发开发商私欲膨胀,不惜铤而走险,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损害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1.5 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得不到持续保障
在我国,现行政策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一般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之后让农民自谋出路这种措施无法保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法定最高补偿标准大约为24000元/亩,按最低生活标准每人300元/月计算,当前法定的征地补偿费仅够农民维持不到7年的生活需要。而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现代工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加之生活习惯差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有些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形成现代城市不安全隐患。
2 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土地征用过程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现状来看,业内人士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改革征收制度,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用地单位与农民集体通过谈判,以市场价格达成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即可。另一种观点是改变土地增值分配格局,增加农民的分配份额。在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即国家作为征收主体,可以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所有权,对于农民的赔偿价格要以市场价为准。第三种观点是对于征收集体土地,赔偿时可以借用使用年限趋于无穷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代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价格,从而维护农民可持续性经济保障对于以上观点我认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农民来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条规定: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第十一条规定: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但由于农民缺乏法律知识,他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基本农田非法用于非农业建设,再进行自由转让,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次,就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征收是其主要财政收入,是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建设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这部分土地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国家征收土地是垄断行为,具有强制性,非竞争性,既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也不符合市场价格规律,那么第二种观点提出的市场价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准则来衡量,也难以确定,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种观点虽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性补偿,但无穷年限土地价格的确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难以计算。而且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这中补偿也会给国家带来巨额的资金压力。
3 维护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几点建议
3.1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农民土地所有权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保证了政府参与征收,获取财政收入,防止农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同时农民享有永久土地收益权。《宪法修正案》第10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可分为“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4]。上文所提及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基于所有权的征收,如果征收过程只涉及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国家按一定使用年限(70年)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再通过收取转让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去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既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可以在不触动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保证农民享有永久土地增值收益。这与小产权不同,开发商仍旧以买国有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国家仍就颁发产权证,只是国家对于买卖土地的资金应和拥有所有权的农民进行合理分配。
3.2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增值主要是指政府征收后的建设用地价格与征地前的农业用地价格的差额,扣除必要的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征地过程中交纳的有关税费后的余额[5]。
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国家先把农用地的使用权征收,然后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获取利润。其流程如图1所示:
3.3 合理确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目前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是分配给国家的.李英强在座谈会上也指出,学界公认的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到20-30%,开发商占40-50%,村集体占到25-30%,农民大概只占5-10%。笔者认为,要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必须:
3.3.1 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期转让
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永久所有权,国家保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其土地使用权,并保证其在使用者之间有偿有期转让(一般以建筑使用年限为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并根据此期限进行补偿。这一观点解决了上文提出的无穷年限的土地补偿弊端。
3.3.2 土地首次转让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虽然可以以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形式存在,但其根源都在于土地所有权。政府规划土地,改变土地用途,使其经济位置变化,有了更大的交换价值,其地租就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
其实,政府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管理者,只不过是国家利益的“守门员”,农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调解员”。政府行使其职能所产生的地价增值及其分配,只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予以保证。
3.3.3 土地转让的二次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开发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农民作为土地的最终所有者,应该是土地收益的首要受益人,开发商作为投资人,只能获得投资利息和资本利润,获得经营管理回报。在转让年限到期后,由开发商投资所产生的土地价格增长,归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所有。如此进行循环,保证农民土地永久性收益。
4 结论
农村土地征用,主体是政府,客体土地,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农民。为了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管理,使农民对土地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土地征收转让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应该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原则,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保障国家规划权收益和开发商投资收益,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及地价增值收益分配权,通过地价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参考文献
[1]North Doglass,Tomas Robert.The rise of the west world:Anew economics histry[Z].W.W.Norton&Conpany.Inc.1973,(5):17-20.
[2]陈利根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3(6):23-26.
[3]黄东东.土地征用工益目的性理解[J].中国土地,2003(1).
[4]里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6):66-69.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①还进一步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②“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社, 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选择若干试点”③还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地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④要落实上述决策, 必须先要修订现行多重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着缺陷。首先,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组织制度安排有缺陷。《物权法》规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代表, 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 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 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 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所有权。”⑤其次, 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没有明确必须以集体经济组织为组织主体, 如村民委员会这个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小组这个农民自治小组也可以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这些缺陷比较突出。再次, 农民集体土地包括国有土地以外的农村和郊区的土地、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但没有明确农民在集体土地产权中应有产权份额。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提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 不是固步自封, 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让我们制度成熟而持久”。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创新构建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既坚持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产权, 又实现农民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应有的产权份额,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很有必要对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前瞻性的理论探索, 供决策研究参考。
二、我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
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土地产权像其他财产权一样, 必须有法律的认可并得到法律的保护①。土地产权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各项基本权能, 见下图表示:②
从以上图示的土地产权所包括的各项基本权能来看, 我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现状是土地产权体系不够完整, 农民的土地权益当然也不完整并保障不够。
新中国成立前, 农村土地是封建和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地主和富农凭着掌握的土地产权行使对广大农民的剥削, 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通过土地改革把地主和富农的土地产权转变为农民个人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 约占农村人口60%~70%的农民无偿得到7亿亩土地, 大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推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接着通过农业合作化, 对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经历了组织农业生产的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在土地农民个体私有制和分散经营的基础上, 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农民在自己的土地和互助组内其他农民的土地上劳动互助, 劳动范围的扩大, 产生了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萌芽, 有利于避免发生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为了引导农民走发展生产、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农民个体私有土地作价入股, 土地产权仍归农民所有, 土地使用权归集体经营管理, 采用土地按股分红与劳动力按劳动数量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这种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实行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很适合比较落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到1955年开始, 根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入社的农民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县等主要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这种将农民个体私有土地产权和主要生产资料无偿归集体所有的农业生产高级社, 取消土地按股分红, 完全实行按劳分配,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到1957年, 全国有97.5%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2%, 全国耕地基本上由农民个体私有产权转变为高级社的集体所有产权制度, 从而农民失去了土地产权。
1958年, 农业生产高级社过渡到农村人民公社, 建立农村土地的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 由于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 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大破坏。1962年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 都归生产队所有。”确立了农村土地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1978年以后, 破除了农村土地的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 建立了将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通过的《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1986年通过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土地依法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尽管《土地管理法》经过多次修订, 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制一直没有改变, 同时, 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土地产权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中没有法律规定农民应有的份额。因此,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任务是势在必行的客观要求。
三、深化改革, 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构想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必须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但是, 首先要从理论上把土地产权问题搞清楚, 再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议理论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探索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构想, 修订好与土地相关法律法规, 稳步推进、逐步构建新型农民集体土地成熟而持久的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土地产权体系构成及其实施方式的制度规定, 是土地财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牛津法律大辞典》把产权定义为:产权即财产权。“财产权是指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 包括占有权, 使用权, 出借权, 转让权, 用尽权, 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不要把财产权视作单一的权利, 而应当把它视作若干独立权利的集合体。其中的一些或甚至其中的很多独立权利可以在不丧失所有权的情况下予以让与。”①建立完整的土地产权体系,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是我国土地立法的紧迫任务, 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提供法律依据。
创新构建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理论探索的构想如下:
(一) 赋予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就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低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 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选择若干试点……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进行”③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 在“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④的前提下,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动, 从理论探索到法律法规的修订, 在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农村土地所有制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以及集体经济组织, 可以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科学内涵, 即实行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结合的集体所有制, 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实行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结合、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集体经济组织”。赋予这个科学内涵是依据《民法通则》、《物权法》中关于共有概念和共有形式的规定:按份共有是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共同共有是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作相应的修订、补充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又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巩因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有利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 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关键性作用。①
(二) 赋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主体
2007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2008年《中央一号文化》) 提出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明确要求:“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提出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交叉任职。②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产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方面明确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办法, 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公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开展工作。”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④根据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 农民集体土地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行使所有权的组织主体为宜, 尚未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加快建立、村民小组尚未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建立, 农户和农地分散的并规模较小也可不建立村民小组范围的集体经济组织,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 由乡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村委会、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应予取消, 使农民集体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行使所有权。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也应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行使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土地权利。
(三) 赋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中按份共有的土地产权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重申“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实质上是承诺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具有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并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抵押、担保权能。还赋予农民股份合作社中的农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盖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进行。以上的《决定》精神, 表明作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农民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中可以享有按份共有的土地产权。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⑤“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 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 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转让。但在出售时, 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 有优先购买的权利。”⑥按照以上法律规定, 农民应该获得按份共有的土地产权, 这是合法合理的举措。当然, 未经共同共有人同意, 按份共有人不能擅自处分按份共有的财产, 否则必须赔偿, 这就既使农民获得按份共有的土地产权, 又使农民集体土地制度得到巩固的保障。农民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也可采用这个举措, 《物权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一百零五条都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赋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中按份共同的土地产权是合法合理的。
(四) 赋予农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土地发展权
2008年10月12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 首先要复垦为耕地, 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则、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 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 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还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 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①2013年11月12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际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划、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②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上述精神, 在土地产权体系一般的基本权能中赋予农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具有土地发展权, 土地收益由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成员分享, 农民按集体土地的按份共有的份额分得,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按共同共有的分额分得。对于土地增值部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进行分配,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土地的现代产权制度, 以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为基础, 实行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结合的土地产权制度, 将承包经营土地数量转变为土地产权份额, 成为土地经营管理主体, 在行使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担保权、土地继承权等方面成为市场主体, 这对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活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关键性作用。③
综上所述, 以产权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以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集体土地制度, 以不动产或动产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结合、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集体经济组织, 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主体, 在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的现代产权制度中创新新型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产权不过于偏重, 对农民集体土地中农民按份共有的产权主体又不忽视, 这不仅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迫切需要, 又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10
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土地流转制度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0年, 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地改革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从而真正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农民拥有的土地享有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使农民权益得到最大保护, 极大释放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据统计,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 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所以,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成功的。
第二阶段是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1952年到1956年开始了农业合作化的运动, 农村经历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到完全归农民集体所有的过程。特别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 完全消灭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制, 实行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在国家手中, 农民与土地不再存在任何的关系, 也就无所谓的土地流转。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影响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在1978年, 我国实行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 建立了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制度。1984以后, 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土地流转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在实践和制度上拉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因此, 改革三十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在坚持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 始终比较关注农民权益的问题, 不断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尽管这次土地制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但应该说是成功的。
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过程看, 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 主要是看其改革是否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能否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程度。只要能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确保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自主性, 农民生产积极性就高, 农业生产就能稳定发展。反之, 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甚至出现停滞。这就是从土地制度改革演变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
二、基于土地制度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分析
(一) 制度及土地制度的作用。
所谓制度是由人类设定的, 制约人们经济行为成文规范。现代经济学家非常重视制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同样, 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护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前, 我国土地制度面临诸多矛盾。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全国有600多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全国7亿农民生存需要依靠土地, 而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 我国耕地净减少6, 000多万亩, 大量耕地的撂荒又加剧我国耕地紧张状况。同时,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采用“普占”或“均分”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 农业生产基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为基础, 土地规模小、每户农户平均经营面积不足0.5公顷, 大体相当于日韩的三分之一, 欧盟的四十分之一和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从根本上无法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就形成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率不高的原因。因此, 需要进行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 突破制度性障碍,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 土地是“三农”中重之重的问题。土地不仅涉及国家、农村集体与农民间、以及农民与农民间、农民与企业间各种的利益关系, 而且还关系到农村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从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中利益的摩擦, 尤其是对农民权益损害的问题。因此, 如何协调好土地流转中的各种关系和保护农民权益, 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土地制度。
(二)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
农民的土地权益主要有:一是与土地征用相关的权益, 主要是各种土地征用补偿金。主要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期限短、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是指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上的发展, 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受到侵害现象越来越多, 其主要表现为:
1.农民作为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失去其独立性。《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流转应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强调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户,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对土地流转进行限制, 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但在实际中, 普遍存在村集体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限和增加土地承包费用、强迫农民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等违约侵权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地方基层政府和村民组织为了地方利益和追求自身利益, 与民争利, 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为名, 不经农民同意强制农民承包地进行流转, 甚至以行政命令手段, 对土地流转下达指标、限制土地流转完成时间与面积, 一些基层政府为了政绩, 借土地流转之名, 长时间和大面积地把土地租给工商企业, 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这种完全不顾农民意愿的行为, 严重损害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所应享有的利益。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低, 没能体现土地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税费负担增加以及粮食价格下降, 一方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种粮亏本不赚钱, 土地收益下降, 严重挫伤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同时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特别是在农村传统产粮区, 农民间土地流转相当一部分是无偿的, 即使是有偿的, 其流转费、租金是很低的, 根本不能体现土地的价值, 造成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大量撂荒, 出现了土地收费难的问题, 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积极介入农民土地流转, 出现了土地反租倒包和土地股份制等种种土地流转方式, 这些土地流转方式也存在对农民权益损害。如土地反租倒包, 先是集体组织把农民土地租过来, 再以农民名义与其他农业经营者签订合同, 集体组织从中获取租金差额。由于农民与集体组织间信息不对称, 这种土地级差地租主要由集体获得, 农民所获的土地收益很有限。
3.土地延伸的权益保护得不到保障。在我国, 土地承载农民诸多社会保障的功能。首先土地具有生存、医疗和养老的功能。据报道, 2008年农民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的2.57∶1扩大到现在3.23∶1。农民低收入必然影响农民的生活、医疗和养老。而在农民收入中外出打工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约占38%, 农民70%收入主要是依靠土地而获取的。所以在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从事生产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为农民生存提供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 而且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农民医疗和养老的最主要保障。其次, 土地具有就业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有近一亿多农民转移到城镇。但是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儿女教育、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一旦经济发生波动, 农民工就无法在城市生存, 必须回到农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2, 500万农民回乡就是一个例证。在我国近几年的土地流转过程中, 却很少或不考虑土地这一社会保障功能的作用。一是土地流转收益中的转包费、租金和转让费, 没有含有这部分农民的土地延伸的权益。二是各地实行“土地股份制”, 搞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土地所能接纳劳动力越来越来少, 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0至300万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高达4, 000万人~5, 000万人, 其中有30%左右处于无业或离岗状态。
(三)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
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主要体现在《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上。农民土地权益受到损害主要源于土地制度本身缺陷和制度性障碍。
1.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
首先, 表现为所有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不完全。在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物权法》对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作相应的规定, 都确立了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这里集体土地所有的主体就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但在法律又没有明确界定集体是谁, 如何组成, 谁来代表, 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农民又如何行使权益。造成实际中把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 而真正又是由村主任或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实际的代表者。这种土地产权混乱和所有权主体不清, 必然会损害农民权益。同时国家对集体土地享有太多裁量权, 因此, 农村集体组织对拥有土地所有权又是不完全的、残缺的, 这也会损害农民权益。其次,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不整、不明确。有关法律对土地承包期限规定过短, 使农民对土地无法产生预期利益, 农民承包土地无法象“四荒地”进行抵押, 农民承包土地向本集体组织外的单位和个人流转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 一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包括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 而实际上农民对土地拥有有限的处分权。
2.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在自愿前提下, 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但土地如何进行流转, 法律上对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程序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并没有在制度上设计一套统一、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程序。这样在实际土地流转中形成了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过程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 从而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三、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制度缺陷与缺失。因此, 解决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消除制度性障碍和解决制度性缺失的问题, 多角度强化农民土地的权益保护。
(一) 构建和完善土地的法律及政策体系。首先,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有人认为改革土地制度, 就是要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私有化不适应中国国情,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条件下, 土地的私有化会使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 加剧土地兼并, 造成土地大规模集中和土地排斥农民, 使农民既失去土地又失业, 从而引发许多社会矛盾, 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所以, 土地改革必须坚持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前提下,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其次, 在法律上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界限。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必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 强化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使农民真正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益。再次,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法律水平低, 法律意识薄弱, 缺乏对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加大对《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自身法律水平和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同时, 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约束基层政府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
(二) 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流转方法, 保证农民能够在自愿条件下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 所以在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 按市场要求建立合理土地流转机制, 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套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土地流转程序, 防止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 确实保证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不受剥夺、不受截扣和克扣。其次,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政府主要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了解土地供给与需求、土地价格和土地质量等相关的信息, 促使土地流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能直接交易和公平交易, 以减少土地交易违法和违规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据统计全国农村人口社会保障覆盖率仅达到30%, 面临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严重缺乏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土地承载农民的生存、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 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 在土地流转中必须考虑土地保障功能。通过或把土地流转的租金、转让费和征地的补偿金一部分, 或以土地作为入股等方式作为建立农民的失业、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保险资金重要来源。其次,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就业能力低。要加大免费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程度, 提高就业的能力, 减少由于失地而失业现象。第三,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多, 据统计, 目前全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只有20%左右, 近80%农村人口无法享受任何医疗保障。同时, 大多数农民尚无养老保障, 只能依赖土地来养老。因此, 国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 以减弱土地保障功能, 保证农民权益。
(四) 发展农民各类组织。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与土地权益问题上长期处于博弈状态。但集体经济组织一方力量过于强大, 而农民一方力量过于弱小, 没有自己的代言人, 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首先, 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 实行农村民主自治, 通过民主选举, 使村民委员会真正成为替农民说话、替农民办事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次, 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 国家在财政、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 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化组织发展。
四、结语
随着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主要在于土地制度的缺失和障碍。因此, 突破制度的瓶颈, 进行制度创新, 是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我国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梅付春.失地农民合理利益完全补偿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9
关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8-1
我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转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由土地地主占有制转变成现在的土地国有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斗争。农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性作用。然而为什么要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怎样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一直是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国家和社会真正认识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性,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稳民心,促发展,才能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使社会稳定,国家进步。
1 为什么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产业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阶级关系怎样变化,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农民以土地为生,以往土地发挥了其生产功能和保障功能,但要想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更要发挥农民的财产功能。
首先就要让农民的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一颗定心丸。其次,要改变农民固有的观念和想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证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区域。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如果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农民将失去生活的主要来源,农民将失去对政府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后果将不堪设想。轻者会破坏社会治安,重者可能发展成为游民现象。
2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有哪些障碍
首先,旧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更多的保护,然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却让人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模式和路径进行规划和执行,政府的改革力度不够,常常出现令行禁不止的现象,因此发生了许多不和谐的事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也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如果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作为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成本,我们国家的城乡贫富分化会更加严重,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另外,也会造成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消费状态,不利于扩大内需。总之,我国旧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进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旧土地制度,到了必须要改的关口。
其次,旧有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往政府通常通过低廉的价格征收农民的土地,获得土地增值后的大部分收益,并用来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的规模,甚至填补政府的财政亏空。使得农民不能在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最终使城乡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打破这一固有的观念,着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让农民能真正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收益和实惠,使他们在城镇发展中真正成为前进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3 如何才能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首先,国家要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应及时修改和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以确保政策能与发展时局相匹配、相吻合。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的财产权利,将农民的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让农民心有所依,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无论他们是否需要以此来作为基本保障,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体制和政策在发展过程中要起到引领和保障的作用。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固有的理念。我国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土地红利”的依赖。改变固有的理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开拓农民的视野,使农业实现产业化、信息化。让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的必要性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打破旧格局,规范政府行为,在民主与监督中行使政府职能,并赋予农民土地的处置权,实现让农民真正拥有对土地的处置权,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选择.法律出版社.
[2] 王惠玲,王瑞霞,陈宏宇.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
[3] 周训芳.生态公益视野中的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障 篇12
关键词:农业,农村土地流转,对策研究
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土地流转的市场还不够健全。
在当前农村, 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机构。农村土地转让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很滞后, 主要靠亲戚、朋友或村组干部的交流, , 经常是要转的转不出去, 要租的租不到, 信息错位, 土地流转交易缺少一个必要的平台, 难以形成有效流转。同时, 土地流转还涉及土地评估、谈判、签约、公证和登记等诸多环节, 而这些并不是农民和村组干部就能够完成的, 它还需要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参与, 才能使土地的流转行为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目前农村这方面的中介组织几乎为空白。
(二) 土地流转的程序还不够规范。
农村土地哪些可以流转, 哪些不能流转, 怎么流转, 要办哪些手续才能合法化, 目前还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或可操作性办法。
(三) 土地流转存在违背农民意愿的现象。
有的地方政府以加快城市工业化、调整农业产业化为由, 动用国家机器, 以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将农民的土地征过来, 将生地变为熟地, 再转手卖给开发商, 用于经营, 与民争利, 激起民愤。对土地流转所得也没有公开透明, 没有按标准补偿到位, 擅自将资金滞留村级挪作它用, 很多村民土地流转后就业、养老保险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 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滞后。
解放后, 我国市民的医疗、劳保、丧葬、抚恤、退休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已逐步建立起来, 而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却远未形成。所以很多农民尽管在城市生活多年, 仍然觉得根在农村, 农村的承包地宁愿抛荒也不放弃或流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一)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 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入股、转让、出租等流转形式, 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来开发经营, 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 又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 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 使土地相对集中, 部分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 有利于解决土地使用权的分散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过去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生产、产品都形不成规模, 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 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种田能手要求扩大规模经营或经营项目, 却缺乏土地。土地规模化经营, 弥补了土地分散经营的缺陷, 有利于大中型机械和高新技术的推广, 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成本,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三) 有利于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土地的流转使一部分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土地流转还将改变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 解除土地对这些农民的束缚, 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岸, 成为彻底的工商业从业人员。
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一) 坚持正确的土地流转原则。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前提是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 允许土地流转, 不是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否定, 而是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和完善。推进土地流转, 要正确处理土地流转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 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二)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中央已经明确允许土地流转, 承认农民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 必须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这一条款明显与《土地承包法》相悖, 《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也与当前中央的精神相悖, 建议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 将其中有关限制土地流转的内容予以删除。
(三) 培育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运作, 可以使土地流转由地下走向阳光, 由无序走向有序, 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减少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空间, 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从而客观真实地体现土地的实际价值。为此, 一要规范流转程序。二要建立土地流转机构。三要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
(四)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打破农民身份的限制, 农民进入城市, 只要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居住场所, 就可以依法办理城市户口, 在就业养老、保险、医疗、小孩上学等方面就享有其他市民同等的待遇。通过政策引导, 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 鼓励农民离土离乡, 进镇入城安家经商。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力发展劳力密集性产业, 引导农民就地就业, 减少城市吸纳人口的压力。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四是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五是加快建立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 彻底解决农民依赖承包土地养老防病的保障功能, 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田宝玉.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农民利益的保护[J]农业经济, 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