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经济权益

2024-07-31

农民经济权益(通用12篇)

农民经济权益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总体而言, 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 所以对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势在必行。要发挥相应规章制度的作用,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将“三农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 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

一、基于利益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与经济法的基点。经济权益是农民的基本权益, 是农民享受其他权益的基础。人类生活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来实现。生产农产品是农民的基本经济活动, 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民的推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否则农业就会止步不前,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民权益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当下, 社会利益的不协调现象日益突出, 农民的利益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保护, 经济法在协调利益范围等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法律是用来调整利益关系的,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物,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协调, 最大限度的追求社会利益, 从外部协调和内部整治两个方面规范市场行为。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 经济法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维护好社会的经济秩序,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利益机制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

农民权益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其他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

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并且受到经济利益的驱逐。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 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人的活动三者相结合, 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建立相关的利益机制时, 有必要加强对经济法的研究。无论是分配方式还是经济体制,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障社会和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法规定了人们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用于调整农民的经济利益, 推动经济的发展, 保障社会的和谐。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明确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权利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义务对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强制作用, 两者联系起来, 共同发挥对经济利益的调整作用。

经济法在保护农民权益的过程中的作用受到相关法律机制所确定的利益机制的影响。利益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决定农民权益保护程度的关键。要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法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的作用, 约束人们的行为, 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念, 保证良好和谐的经济秩序。

所有的人不可能获得完全一样的权益,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的发展程度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利益获取的多少,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利益的获得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也就产生了矛盾冲突, 所以发展生产力势在必行,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是农民利益代表的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中, 想要切实保障每个农民的利益是困难的, 农民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利益机制一旦建立, 其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也随之建立, 通过健全利益机制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同时也要建立起利益协调和保障机制。要切实关注群众的利益, 要通过经济法对利益进行合理配置, 对各个层面的利益给予全面考虑, 对城乡矛盾进行调解,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三、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对策

(一)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享有的权益内容

正是由于农民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权利, 因此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不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 明确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工作迫在眉睫。要尽力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明确土地的所属权。

(二) 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

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的界限应有明确的规定。因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 不能对公共利益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是法律可以用它特有的强制力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从而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 调整土地征用中的补偿依据, 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应当以市场的标准对农民的征地进行补偿, 采用合理的标准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要切实实施惠民政策, 确保农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知情权。要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 让农民参与其中。农民可以选派自己信任的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交流, 为实现自身的切身利益而据理力争, 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 构建完善的司法体系

要在法律上对农民的基本权益实施保护, 确保农民有法可依。对当地人民政府决定不服的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进行行政复议, 仍然得不到解决的, 可以借助人民法院的力量, 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对农民的权益实行保护。

四、小结

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 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准则, 落实为民服务的宗旨。在经济法的法律允许范围内, 农民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 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应当完善利益保障机制, 切实保证每项经济活动都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

摘要:三农建设要求将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农民权益保障需要相关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为其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其对策是: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享有的权益;确定公共利益的界限;改善土地征用的程序;构建完善的司法体系。

关键词:利益,利益机制,农民权益,经济法

参考文献

[1]李长键.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 2010, 10 (3) :16-17.

[2]刘军.经济法基于利益与利益机散对农民利益的保护[J].黑河学刊, 2012, 11 (2) :12-13.

[3]杨兆芳.农民权益保护在经济法中的体现及其规制[J].南方论刊, 2012, 14 (1) :19-20.

[4]王伟.试析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J].2010, 14 (1) :67-68.

农民经济权益 篇2

从减轻农民负担看农民权益保障2007-02-06 12:27:1

3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表面是一个经济问题,实质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更是依法治国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减轻农民负担的极端重要性,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改善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为了了解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文就是这些调研活动的一些初步结论和思考。

一、农民负担形成的表层原因

调查中农民和一些村组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农民所承受的负担过重,负担分配不合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其中,突显的主要问题是:

⒈农民人均纯收入严重失实,负担确定办法不规范、不合理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负担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合理分配负担的重要依据。但一些地方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不科学、不真实、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有的以计划目标作为实际指标,有的将毛收入作为纯收入;更有甚者,为了使增加农民负担合法化,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高估甚至虚报农民收入,人为抬高人均纯收入水平,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不少群众反映,人均纯收入是个虚数,而负担是个实数。一虚一实,出入很大,严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如我们在河南某县的调研中得到的一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是县里掌握的数据是人均元,乡里提供的数据是人均元,村里提供的数据是人均元,农民反映说人均绝对没有元。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平均数,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的一般收入水平。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在乡镇以上的层次上,农民人均

负担的三提五统,并未突破有关部门规定的上年人均纯收入的控制线,但由于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分配提留统筹费负担的过程中又不考虑这种差距,就难免会出现收入高的负担轻,收入低的负担重的不合理现象,收入水平较低的村、农户所承担的提留统筹费往往超过各自人均纯收入的。我们在武汉市所调查的个村中,有个村的农民人均承担的三提五统超过了上年人均纯收入的,最高的达到了。此外,农民负担实行了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波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农民负担。前几年一度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有的地方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情况,但农民负担却没有适当调减,形成过重的负担压力。

⒉三乱现象屡禁不止,社会负担增长过猛。

这几年,农民意见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在人民事业人民办口号的掩饰下,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收费项目少则数十项,多则上百项。诸如各项达标升级活动,以及民间修庙宇、建祠堂、续家谱等,都要农民拿钱。有的地方在修建公路和水利设施时,只要农民出钱,以资代劳,不让农民出两工,而每个工的单价高达元。有些公共服务部门和机构,则借有偿服务之名,行乱收费之实。还有报刊订阅,名为自愿,实为摊派。在山东秋村,一年仅报刊杂志费一项就高达元,人平元左右,但是农民却看不到报刊杂志。在问卷调查中,有的农民反映,乡、村有非法向农民集资的做法,的人反映,所在乡和村有只收费不服务(如司法所的法律咨询),或服务收费过高和重复收费(如计划生育检查)的现象,的人反映,有要农民出资参加达标升级或评奖等活动。

⒊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隐形负担加重。

一方面,农产品收购部门没有严格执行按质论价和保护价政策,压级压价、限收拒收的情况仍然严重存在。有关主管部门控制农产品价格有方,而保护农产品价格则不力。在问卷调查中,的农户反映,在农产品收购过程中有压级压价的行为。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失控,价格上涨过快,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问卷调查中,的农户近年来买到过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而得到过合理赔偿的只有。

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者执行不严,农民监督困难,致使不合理开支过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某市某村,多年来一直没有建帐,根本无帐可查,而村干部则随意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谁收就装入谁的腰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乡镇侵犯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以搞规模

农产品产业为名;一些村组集体经营项目因经营管理不善、决策失误而亏损严重,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外部债务负担。如河南王集乡,短短几年先后推广西瓜种植、塑料大棚蔬菜、种桑养蚕等数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造成农民负债万元;该乡的一个村响应县乡要求集体办企业的号召,仅一个工业项目造成村集体负债万,彻底整垮了集体经济,造成村民人均硬负担元。调研中农民还反映,有些村办企业实际上成了村干部的小金库,有的人甚至利用承包经营之机,化集体资产为个人资料,从而造成了大量集体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农民不仅没有从这些项目中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不少的村还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并最终转嫁到了农民的身上。

⒌少数干部作风粗暴,违法违纪时有发生。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着收费难的问题。但有些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政策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

单,作风粗暴,在收取税费的过程中,不时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甚至非法动用专政工具,以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有的还引发致死人命的恶性事件。在问卷调查中,的农户反映,在向农收取钱物时,采用了强制的方式和手段。湖北梅县长岭乡某村民委员会公布的《关于今年夏征工作及清收历史欠款的有关规定》中,有如下一些具体规定:未按时完成任务的每百元罚款元,历史欠款收利息;清收欠款时,钱、油、麦、稻谷、牲猪等兼收,无以上实物的可将电视机、电风扇、煤气灶、机械等抵款,由清收小组当面作价拍卖;(若)个别农户拒不交,由村委会与乡文教组联系,由学校根据村上报欠款户子女名单,令其退学,否则抵扣民办教师工资,并对欠款户生活用电停止供电;对这次要征任务及历史欠款未完成农户,村委会将不为其办理任何手续,否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此外,一些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严重,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此反应

十分强烈。

此外,基层政府机构臃肿,人员严重超编,带来巨大的人头费和组织运行费用等开支需求,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大困难,也为三乱现象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二、农民负担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尽管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农民负担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⒈体制不完善

就农业内部体制而言,主要是农村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分配关系问题。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体制以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的都是自己的逐渐成了农业中的一种基本分配模式。由于这种分配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产权不明晰,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

分配关系没有理顺,界定不清,界限不明,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机构便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代表的身份,凭借法律或中央赋予的权力,乘工作之便,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利用农民对国家交够、对集体留足的承诺,提出诸多有可能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有时对属于本身工作范围内不应收费的业务活动,也强行向农民乱收费,或者搭车收费,致使自上而下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集体产权的独立性认识不足,通过行政手段向农民伸手,加重了农民负担。

就农业外部体制而言,财税管理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制度原因。年国家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但由于此项改革并没有完全跳出财政包干体制的圈子,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加上政府机构严重超编、行为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部门利益膨胀等原因,不少地方政府往往不得不通过增加预算外收入,来满足对资金的需

求。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还没有摆脱外延型经济发展的模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刺激了地方政府追求资本原始积累和争上项目的强烈欲望。加上自上而下的政府和部门进行的不切合实际的逐级考核制度,客观上使乡镇政府不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决定其资本积累速度和发展目标,而往往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计划,迫使基层政府和乡村集体组织,不得不依靠落后的农业和低收入的农民,去实现这些不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导致一些政府部门侵占已经形成的农村集体资产,并想方设法多参与分配农民的农业生产剩余。一些基层干部一味追求政绩,急功近利,不考虑财力和农民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大搞脱离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劳民伤财,损害了农民利益,加重了农民负担。

⒉政策不落实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 的政策。自年月国务院发布第号令《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到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年头。这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多项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中央各部委也发出了多个有关治理整顿农民负担的文件,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如果政策能够切实得到执行,完全到位,农民的负担问题也不至于如此严重。例如,政府再三强调,要将三提五统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的以内。这本是一种控制性指标,或者说是上限,但有的人却将此视为标准。于是就高扒面高估甚至虚报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本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在因自然灾害减产减收,或因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减收的情况下,按有关政策规定,本应减少农民的负担,但往往难以落实。再以农民负担卡为例:有关政策要求月底必须发入到农民手中,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到月份,领到农民负担卡的农户仅有,未领到负

担卡的有,而反映从来没有发过农民负担卡的农户竟高达。

⒊法制不健全

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我国出台的政策多,而立法则太少。从本质上讲,政策与法律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党和政府发展、调控和保护农业的重要工具,农民也可以从政策与法律中分别享有政策性权益和法律性权益。但由于制定政策和法律的主体和程序不同,二者的作用和效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政策具有较强的原则性,而法律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根据政策,农民可以享有诸多的政策性权益,但对于如何实现权益,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使这些权益带有极大的原则性;法律不仅赋予了农民诸多的法律性权益,而且还为确保权益的实现,具体规定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其次,政策具有相对的松紧性,而法律则有严格的强制性。对于政策,人们理应执行,但在实践中,许多政策执行与

不执行、执行得好与不好,除了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外,很少有责任性规范,很少有规范性的依据去追究违反政策行为人的责任。与政策不同的是,法律具有严格的强制性,一经颁布实施,社会成员都应毫无条件地予以遵守,在法律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仅有政策是不够的。建国以来,我国颁发了一系列涉农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在规定农民承担一些特殊于其他社会阶层成员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许多农民所享有的一些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成员的特殊权益。但无论是法律保障的范围,还是法律保障的力度,农民所得到的保障远远少于社会的其他阶层。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作出决定,发出通知,但由于这些决定和通知中缺乏具体的责任性规范,因而实践中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⒋监管不得力

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得力,无疑是造成农民负担长期减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使政策落到实处,要使法律发挥威力,必须以强有力的监管为保障后盾。并且,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既要有政府职能部门以政策为依据的行政监督,也要有司法部门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监督,还要有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社会舆论监督和以基本权利为基础的群众监督。以上各方面的监督,各有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缺一不可的,否则,不可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人治思想的影响和法制的不健全,使有关部门对侵害农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制止和打击力度受到了影响,难以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很大程度上软化了行政监督机制。而在缺乏有效的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情况下,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公众监督自然

就要大打折扣了。另外,由于农民整体素质比较低,政治、经济地位不够高,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和寻求组织、法律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很多农民甚至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都不十分了解。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农民不知道三提五统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政策规定,的农民不知道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去哪里反映和投诉。官本位思想对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的影响较大,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而对下不负责,不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有的甚至为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提供方便。

三、对策与建议

农民负担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治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农业及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消除现有的体制缺陷,改革农民负担管理办法,实

现税费合一,公平负担。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然,这都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加大治标的力度,为治本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并逐步实施治本之策,从而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强化依法治农观念,把减轻农民负担纳入法治的轨道

一加快立法进程,完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国家和各省已先后制定了不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法规,但不集中,不系统,散见于各种法规,不便贯彻落实。而且其中不乏相互矛盾之处,个别规定与中央精神相违背。鉴于此项工作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根据现行政策和法律,尽快把农民权益保障条例列入立法规划。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

作。就目前来说,不仅要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也要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政府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的教育。建议以印发法规编篡、摘编或农民手册等形式,加大普法工作的力度,使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了解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建议各基层人民法院派出巡回法庭,专门受理加重农民负担,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和个别农民拒绝缴纳税费的案件,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真正体现法律的威严。

改革现行的农民负担管理办法,建立农民合理负担新机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必须从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深化农业税费改革,以农村税费制度和粮食购销制度改革为主线,使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在规范政府行政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乡村集体和个人经济组织

行为的基础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中央正式出台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方案之前,可依据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农民负担实行分项(税、统筹费、提留)、分级(乡、村)、分部门(税务、财政)管理的办法。

一国家税收由税务部门统一征管,并按照国家有关税法和政策的规定进行征收。尤其是农业特产税、屠宰税要严格执行据实征收的政策,严禁按户、按人或按承包土地面积进行平摊。

二五项统筹费实行预决算管理。由乡(镇)政府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预算,经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后,按所属各村近年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合理地分解到村,再由村(经组)根据农户所实际从事的经营项目、收入情况、负担能力等,有差别地分解到农户,并作为承包合同的一项具体内容。乡镇分配到各村的统筹费总额度一定三年不变。考虑到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特点,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减收情况下的统筹费

减免申报审批办法,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农业税制改革,要最终实现税费合一,取消统筹费。

三三项村提留费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管理。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提取及使用,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村级提留应由村委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实际需要,及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等,提出预算,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村组干部的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和奖励的办法。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集资的项目,要通过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

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就必须提高有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乡镇基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村级财会、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工作的指导。同

时,在执行财务公开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定期公布村组基本财务收支情况,而且要公布集体经营项目的盈亏、资产变动等情况。同时,要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理财小组,并确保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国个别省市推广了村帐乡管的做法,与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和法规的精神不相符,建议改村帐乡管为村帐乡审。这样既可以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加强对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

一在农产品收购环节,成立由商检部门、物价部门、农技部门和农民代表联合组成的权威性农产品验质、定级、定价监督小组,彻底改变由收购部门在农产品验质定价方面,一家说了算的局面,真正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二技术监督部门和物价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农业生产资料经

销单位定期进行质量和价格检查,严厉打击以假当真、以劣充优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一成立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既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也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桥梁、纽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真正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有必要成立农民协会,并使之成为农民自身利益的保护者和农民的代言人。

二设立农民负担监测点,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负担项目、负担额进行客观、准确的监测。

三在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和农民负担管理机构,设立农民投诉举报中心。举报中心要考虑到农村交通和通讯困难等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多种形式地接受举报和投诉,另一方面要设立流动站点,走近群众,积极地受理举报和投诉。

此外,加快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尽快实现定编减员,也是治弊之策。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上述诸建议的核心是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进步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也才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完善土地流转 保障农民权益 篇3

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与流转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农地流转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农地流转的涵义,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权益。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原承包人保留承包权,同时还拥有收益权。事实上,土地流转并非“决定”的新亮点,早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流转的实践已经先于文件的出现而进行了20多年。“决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更加充分” 和“长久不变”是这次文件的亮点。“更加充分”就是给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完整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各项权利,从而使农民有一个长期而稳定的预期。“有保障”的,就是要保护农民对土地的上述各项权利,不能随意侵犯。“长久不变”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颗“定心丸”将使农民珍惜土地,投资土地,放心自主地流转土地(陈锡文,2008)。

二、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1.实现规模效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国户均土地只有半公顷左右,小规模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很难通过市场得到保证(孔祥智,2008)。扩大经营规模一方面有利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实行机械化作业。新疆沙湾县部分乡镇的农地互换实践就是有力的佐证。土地互换后,七零八落的上千块土地被改造成一块块大条田,大面积使用滴灌技术,达到了节水、增地、节省劳动力和增收的多重效果。土地流转后的集中经营还便于病虫害的集中防治,也便于监督检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疆尼勒克县已经开始的土地流转实践也表明,有规模才会有大效益。

2.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之初,的确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但近年来,这种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制度的潜力几乎发挥殆尽,出现了农民增收难,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尤其是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约经营,流出土地者既可以获得租金收入,也可以获得股金分红,或者获得返聘從事农业生产的工资性收入和外出打工、从事其它经营活动的收入,收入来源增加,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流入土地者可以从扩大土地规模、集约经营中获得更多收益。近年来,随着农村增收途径增加,尼勒克县出现了许多忙于其它产业而无暇种地的农民,而一些专门从事土地承包的大户又经常为包不上地而发愁,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恰好为两者提供了双赢的条件。土地承包大户把其他农户不愿意种的山坡荒地以及小块口粮地集中起来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沙湾县上户地乡杨李村农民将土地转包给屯河公司,可以获得转包费、到企业基地工作的工资收入;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的土地互换节约了大量劳动力,该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杨少华,2008)。

3.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推进城市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而城镇化的直接动力在于工业化。要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及工业化水平,既需要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也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食物、原材料等为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等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更需要农村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来为工业及商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土地流转将带来土地的高效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城镇化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基础,也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土地流转模式

20多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探索了不同的农地流转模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以借鉴(斯木,2008):

模式一:转包。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原承包方)负责。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该模式的代表是温州市,他们通过转包的方式,实现耕地向种粮能手、村集体及专业合作社集中,并实施全程机械化服务,不仅有效遏制了耕地抛荒现象,还成功稳住了粮食生产。

模式二:互换。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各自需要或者方便耕种管理,通过自愿平等协商,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可由原承包者承担,也可随互换而转移,但如果转移则须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老沙湾镇等是这种模式的实践者,他们遵循“宣传动员、征求意见、民主协商、制定方案、签订协议、登记备案”的基础程序,通过“民主议事卡”、“一事一议”方式开展土地互换工作,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肖兵,2008)。2007年,土地互换经营的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有些农户的收入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模式三:入股。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承包方按股分红。甘肃宁县焦村乡任村首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就采

四、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和租赁市场尚未形成,加上政府引导滞后,缺乏中介组织,造成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灵。一些有了稳定职业的农民将承包耕地抛荒或请人无偿代耕,甚至倒贴求耕,而农业企业及种养能手缺乏耕地,又由于农村投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土地流转补偿费标准缺乏,阻碍了土地的正常流转。

2.流转的手续不规范。有相当部分的流转只是口头的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个别有签订书面合同,也存在条款不完整,内容过于简单,对于流转土地的质量、坐落、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合同期满后地面的处置、复耕赔偿措施等条款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到期后没有复耕,造成抛荒,致使土地的严重浪费。

3.个别地方违背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的利益。一些乡村领导简单的认为种田没有效益,没有出路,用低价补偿和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集中农民土地,没有考虑农民的退路,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五、完善土地流转的对策思考

1.提高统一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是关系到保障农利益、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大事。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从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与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出发,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保证土地流转健康有序的进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要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好经营权、保障收益权的要求、坚持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确保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要尊重农民依法享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选择流转对象和形式,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运程中,决不允许用行程手段强行流转、对成片流转的、须征得所涉及的农户一致同意。

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一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土地经营权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流转双方都签订合法、规范的书面合同或协议,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限,并报乡镇相关部门备案,涉及土地承包权变更的,要报市(县)农业主观部门审核备案;农业主观部门要依法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健全合同档案管理,依法调处合同纠纷,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要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防止受让方在经营期间恶意经营,改变农业用途。

4.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工作。一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坚决惯窃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维护农民的承包权益,依法监督、管理土地的合理使用,为农村土地经营全流转提供法律、信息服务,做好纠纷协调工作;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土地的代表,对土地经营转的流转应做好指导、协调、管理、服务、监督等工作

基于经济法的农民权益保护 篇4

一、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分析

法之价值主要指法律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正面意义, 涵盖了自由、正义、公平以及安全等各项内容。通常情况下, 各个部门法基本上包括了以上价值追求, 仅仅是因为各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存在差异性, 所以应用调整的方法以及原则也不相同, 所以各部不同的部门法在展示法之价值时也应当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经济法主要是以秩序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的, 目的在于运用国家对于社会经济所进行的干预以弥补当前市场机制所具有的不足之处, 以协调相关各方之关系, 引领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进而形成人和社会和谐而全面发展的货真价实的秩序。所以说, 经济法中的秩序建立于社会总体利益基础之上, 这也让经济法在切实保护农民群体权益时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一是经济法孜孜以求的秩序是为了维护好社会的总体利益的一种秩序, 而保护农民群体之利益也是有效维护社会总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经济活动可以说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活动, 而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则是现代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活资料。农业之发展以及农产品之生产均依赖于有效调动起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而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最好方法无非是增加其经济利益。一旦缺少了农民利益的合理增加, 自然也就谈不上国家与社会的繁荣稳定了。经济法为了保护好全社会的总体利益, 当然需要努力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 从而能够让农民群体分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

二是经济法努力追求的秩序是为了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秩序, 但是对于农民群体权利之维护同样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做到的。我国作为在全球富有影响力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数量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七成以上, 而农民群众的自身发展则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成为权利被侵犯甚至剥夺的弱势群体的原因除禀赋上差别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由于权利贫困而产生各类机会上的不平等。所以, 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权利发展之平等性, 加快社会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 是经济法保障农民权益甚至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做到的。

二、农民权益保护下的经济法主要理念

(一) 社会公平正义理念

公平问题不但是人类价值领域的问题, 更是人们的永恒追求目标和政治生活中价值体系所致力于达到的最高目标之一。始终坚持利益协调这一基本的公平原则,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形成一整套更加公正、更为合理、更趋完善的新型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可视为对我国公平制度的一次重要考验。法律不但给予农民们以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公正, 而且还应当赋予其以实质上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 还应当兼顾到机会公平以及分配公平。在公平与效率如何平衡的问题上, 应当始终坚持公平为效率之基础与保障, 全面反对过于追求经济与社会的的高速发展而牺牲了广大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因此, 唯有在落实各经济法主体权利、机会、规则以及分配公平的基础上, 保障社会的总体发展, 如此才能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

(二) 维护社会总体利益理念

经济法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其本位, 但是对于社会关系之调节均应立足于社会总体, 从而维护好社会的总体利益。社会总体利益之实现包含了期待社会上各类利益实现的一种价值追求。但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社会上各种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一种平衡。经济法作为倡导利益平衡的法律, 一定要反映与保障最大多数群体的经济利益, 所以在利益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兼顾之原则。农民群体社会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农民群体的利益也是全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注重于保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不仅能够保护农民个体之利益, 而且还能更好地保障社会总体利益。

(三)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法应当以社会为其本位, 致力于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切实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以及效益, 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这一价值观以公平、公正为重点, 把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进行有效联结, 能够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具体而又实在的利益。依据社会可持续发展之理念, 唯有实实在在地改变农民群体不良的务农环境与较为低下的收入状况, 才能保障其生存与发展所需之权益, 进而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目标。

三、经济法背景下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

(一) 大力改革现行金融体制以及财税体制

一是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当前我国的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以及城市往农村进行流动的体制途径还没有形成,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进而造成农村有效投资的不足。依据反哺农业与大力支持农村建设之原则, 我国必须大力改革财政以及金融体制, 从而为金融资源往农村加以流动创设出合理的机制。政府应当致力于增加农业与非农产业合理发展必须的资金投入, 从而形成适合于现代农业生产特色与农村企业发展所必须的金融组织。例如, 政府应当对民营金融机构创设出相应的准入机制。这理应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自从本世纪初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 农村税费改革之重心就从规范农村地区的税费制度转为创建公共财政制度。要从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转为有效加大农民群众的投入, 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尽管如今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十多年, 但四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均为流转税之承担者, 但和城镇居民比较起来, 农民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因此, 必须继续健全完善当前的税收政策, 建立起城乡一元化的新型税收体制以及各产业均适用的税收管理体系, 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不再专门设置面向农民群体的税种, 让农民们作为纳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和别的社会成员一样的纳税地位, 切实解除其经济负担。唯有如此改革, 才能真正符合经济法所具有的公平、轻税以及宏观调控等原则。

(二) 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强对农民合理权益的保护

农村群众的社保问题、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农村五保户救助问题等涉及到农村群众的重要社会保障问题均需逐步形成较为健全完善的社保管理机制, 逐步将在城市中已较为完善的现行社保制度推广应用到广大农村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应当让农民群众得到相应的文化、医疗以及教育等。一旦农村在此方面能够有切实改进, 那就不会出现大量背井离乡的务工人员了。然而, 现实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门槛非常高、转移难度十分难, 由此而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也是当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中的一大难题。面对农民群体社会保障领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国家必须加大建立符合农民群体特点的社保立法, 比如, 形成适合于具有不稳定就业等特点的农民群体养老保险新机制;为农民们设立大病医保, 从而健全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保机制, 真正实现农村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制度的有效对接。

(三) 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农民群众权益的保护

一是加快《农民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如今, 我国农村中的新型合作化方兴未艾。这一合作化往往是自发形成的, 也就是是农民自身加以组织的, 且其名称多种多样, 一些地方将其命名为专业协会。这样做的的优势是能够确保农民群体的切实权益。原先农村当中所存在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加农户, 前者是强者, 而后者则是弱者, 在强弱分明的状况之下, 弱小一方的农民自然会吃亏。如此一来, 农民群众就自发建立起自身的协会组织, 其经营模式也就成为了协会加公司, 通过协会直接与企业打交道, 以保证农民群体的切实权益。同时, 原先农村生产在定单农业体制下运行, 农民群众只享有生产上的优势, 到了流通领域之中就无法享受到好处。在协会产生之后, 农民群众不但能够分享流通领域之好处, 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之投入, 提升其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在新形势下, 全国人大开始了制定《农民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工作。该法实施之后必然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经营。

二是加快《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产生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状况, 由此而导致大量农民采取集体上访的方法维权, 甚至还会产生群体性事件。所以, 很有必要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建消费者协会一样, 形成表达农民群体合理诉求的法律机制。这就需要制定出能够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民权益保护法》, 给予农民群众以土地权利为中心的财产权, 从而让农民群体权益保护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四、结论

重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篇5

华 音

2013-4-5 6:29:15来源:2013-4-5 经济日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征地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分配、农民安置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在特殊发展阶段、传统发展方式下土地管理制度的局限,也在深层次上反映出现行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一面。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资源要素交换不平等造成的,使农村资源过多地流向了城市,突出表现在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可谓切中要害,温暖人心。

关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8-1

我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转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由土地地主占有制转变成现在的土地国有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斗争。农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性作用。然而为什么要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怎样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一直是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国家和社会真正认识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性,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稳民心,促发展,才能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使社会稳定,国家进步。

1 为什么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产业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阶级关系怎样变化,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农民以土地为生,以往土地发挥了其生产功能和保障功能,但要想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更要发挥农民的财产功能。

首先就要让农民的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一颗定心丸。其次,要改变农民固有的观念和想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证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区域。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如果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农民将失去生活的主要来源,农民将失去对政府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后果将不堪设想。轻者会破坏社会治安,重者可能发展成为游民现象。

2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有哪些障碍

首先,旧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更多的保护,然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却让人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模式和路径进行规划和执行,政府的改革力度不够,常常出现令行禁不止的现象,因此发生了许多不和谐的事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也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如果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作为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成本,我们国家的城乡贫富分化会更加严重,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另外,也会造成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消费状态,不利于扩大内需。总之,我国旧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进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旧土地制度,到了必须要改的关口。

其次,旧有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往政府通常通过低廉的价格征收农民的土地,获得土地增值后的大部分收益,并用来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的规模,甚至填补政府的财政亏空。使得农民不能在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最终使城乡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打破这一固有的观念,着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让农民能真正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收益和实惠,使他们在城镇发展中真正成为前进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3 如何才能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首先,国家要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应及时修改和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以确保政策能与发展时局相匹配、相吻合。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的财产权利,将农民的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让农民心有所依,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无论他们是否需要以此来作为基本保障,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体制和政策在发展过程中要起到引领和保障的作用。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固有的理念。我国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土地红利”的依赖。改变固有的理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开拓农民的视野,使农业实现产业化、信息化。让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的必要性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打破旧格局,规范政府行为,在民主与监督中行使政府职能,并赋予农民土地的处置权,实现让农民真正拥有对土地的处置权,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选择.法律出版社.

[2] 王惠玲,王瑞霞,陈宏宇.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

[3] 周训芳.生态公益视野中的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的探索 篇7

近年来, 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永兴县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 初步统计, 在县内就业的已达4.9万人。这些农民工主要分布在金银冶炼、煤矿业、建筑业、服务业发达的乡镇和县城的周边。他们涉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银冶炼、煤炭、建筑业以及传统服务业。由于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因素的限制, 全县农民工中女性的比例较少, 不到被调查对象的10%, 全县女性农民工人数大约0.82万人。

一、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存在的不足

(一) 部分农民工未签合同或合同权利义务失衡

用工单位为规避劳动部门的监管, 尽可能地减少自身在用工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不愿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即使签订也只是不对等的简单用工协议。在走访的20家企业中, 多数企业合同法定必备条款不齐, 其中11家被调查企业中都没有具体明确职工的工作岗位, 9家没有约定工作时间和确定职工劳动报酬数额及发薪日期。有的企业合同明显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条款。农民工为了获得工作机会, 在不明了自身权利的情况下, 也不会主动提出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煤矿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足50%, 金银冶炼业不到10%, 建筑业更是不到5%。

(二) 许多农民工每月无休息日且得不到加班费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加班每日不超过1小时, 最长不能超过3小时, 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加班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上班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节假日上班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在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 普遍存在职工工作时间长, 企业不支付或规避支付加班费问题。比如煤矿行业由于大部分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计件、计时、计量的工资制度, 农民为了要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就必须“自愿”地增加工作时间。一些企业主为减轻成本, 尽可能少地雇农民工, 人手很紧, 根本不方便休假, 而且如果有事请假还需扣除相应的月工资。因此, 有些企业农民工基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概念, 而且平时加班和节假日上班也没有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三) 农民工工资低、工作生活条件差

在煤矿、冶炼、建筑业工作的农民工由于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差, 安全风险也大, 因此一般工资较高, 平均每日能拿到40元左右。而在餐饮、服务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工资相对较低, 把吃住算进大概每日20元左右。除了工资低外, 部分企业还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企业普遍采取扣压职工工资作为补充流动资金的措施和控制职工随意流动的手段。一些企业每月只发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费, 余额按季或年末再结算;一些企业则扣除一个月的工资作抵押金。在一些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 如建筑行业, 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普遍较差。一是工作环境差。除了在超市工作环境比较好外, 其他行业如煤矿、冶炼、建筑等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设备陈旧、机器安全系数低、管理粗放, 有些甚至基本的安全装备都未配置, 工人作业时防护措施不规范, 职业病发病率高。二是居住环境差。农民工一般是住集体宿舍, 多人挤在面积很小的房间或工棚中, 卫生条件差, 通风设施差, 床上用品简单。三是精神生活单调。农民工一般住在企业的生产地, 往往较偏僻, 生活不方便, 业余生活枯燥单调, 更为困难的是子女上学的问题。

(四) 大多数农民工均未参加社会保险

调查显示, 在走访20家企业中有15家民营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所有走访企业均未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绝大多数农民工处于游离社会保险之外的境况。有些企业以商业保险替代社会保险。调查了解到, 有些私营企业在商业保险公司为部分岗位的职工上了意外伤害保险, 但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 企业既不经当地劳动部门认定评残, 也不再承担任何费用, 仅以商业保险工资赔偿的数额与职工一次性结清, 多数伤势较重职工也因此失去工作。而未参加意外伤害商业保险职工工伤则是双方私了, 赔偿数额没有保障。

二、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

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遭侵害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既有部分企业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因, 也有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 维权能力有限的原因, 还与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由不得择业者精挑细选的就业环境有关。

(一) 企业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使农民工维权很难

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农民工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成本高昂。如一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要经历很长时间, 农民工输不起时间, 而且法律救济的高成本也使农民工理性地回避事后救济。农民工的标的一般在几百到几千元之间, 除涉案较大的伤亡案件外, 很少通过仲裁和诉讼程序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每况愈下。

(二) 农民工自身的局限使其无能维权

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一般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 没有一技之长, 就业渠道狭窄, 加之劳动力过剩, 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 农民工往往觉得工作难找, 常常忍辱负重, 对于各种无理要求不抵制、不申辩, 致使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解决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的对策

为了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永兴县许多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 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因此, 探索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措施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

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 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 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 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 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 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 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再次, 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相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 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通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 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 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 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当前, 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 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三) 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

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 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 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前, 子女上学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 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列入教育预算。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还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

(四) 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

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首先, 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另外, 农民工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等方面要与城镇职工同等看待。其次,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 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与监督, 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 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再次, 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 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 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

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的权益问题决非小事,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 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决定的,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同时对于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摘要: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为农村增加了收入, 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却比较突出, 权益保障存在一定困难。文章从永兴县调查了解到的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出发, 探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农民经济权益 篇8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可持续保障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被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一切。要根本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经济保障问题,必须从土地本身入手,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权等方面深入研究,深化改革。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1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问题,与所有制相关的主要是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等问题。其中所有权是核心,其它权利行使都会受到所有权的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施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在保持重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同时,可依据法律对生产资料使用权进行转让、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定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但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中,这一原理却遭到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及地方政府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变集体所有制土地为国有土地。因改变土地用途,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大量装入各级政府及开发商的腰包。地方财政很大部分变成了土地财政,一个个开发商因此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不少农民因为失去土地,失去了经济依靠,变成了无所事事的城市居民。

事实上,现有土地管理的法规政策,本身就存在弊端。一是为各级政府采用强制力量,剥夺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权利提供了合法依据;二是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

North曾说过,国家是唯一一个具有暴力潜能的垄断组织,它既是保护个人权力和节约交易费用最有效的工具,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1]。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所有制征用过程存在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此。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看,政府征收集体土地这个环节,也存在严重问题。

1.1 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益

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都是平等的所有制主体,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保证了其它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却限制了农民集体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这一体制是国家和政府通过限制一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而满足另外一个主体经济利益的法律歧视。

1.2“公共利益”本身就界定不清

一个村的利益可以是公共利益,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的利益也可以看作是公共利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为了任何一级的政府的“公共利益”而被剥夺。地方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是公共利益,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也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任何意图都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需要[2],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变成了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3]。

1.3 为有关管理人员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和通道

从土地征收到出让,再到转让,任何用地都必须办理近百个手续,每道手续一道坎,道道都为权力寻租开辟了通道。

1.4 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没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资开发建设。而政府却为开发商提供便利。大量的超额利润,诱发开发商私欲膨胀,不惜铤而走险,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损害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1.5 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得不到持续保障

在我国,现行政策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一般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之后让农民自谋出路这种措施无法保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法定最高补偿标准大约为24000元/亩,按最低生活标准每人300元/月计算,当前法定的征地补偿费仅够农民维持不到7年的生活需要。而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现代工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加之生活习惯差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有些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形成现代城市不安全隐患。

2 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土地征用过程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现状来看,业内人士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改革征收制度,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用地单位与农民集体通过谈判,以市场价格达成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即可。另一种观点是改变土地增值分配格局,增加农民的分配份额。在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即国家作为征收主体,可以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所有权,对于农民的赔偿价格要以市场价为准。第三种观点是对于征收集体土地,赔偿时可以借用使用年限趋于无穷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代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价格,从而维护农民可持续性经济保障对于以上观点我认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农民来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条规定: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第十一条规定: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但由于农民缺乏法律知识,他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基本农田非法用于非农业建设,再进行自由转让,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次,就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征收是其主要财政收入,是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建设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这部分土地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国家征收土地是垄断行为,具有强制性,非竞争性,既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也不符合市场价格规律,那么第二种观点提出的市场价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准则来衡量,也难以确定,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种观点虽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性补偿,但无穷年限土地价格的确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难以计算。而且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这中补偿也会给国家带来巨额的资金压力。

3 维护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几点建议

3.1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农民土地所有权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保证了政府参与征收,获取财政收入,防止农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同时农民享有永久土地收益权。《宪法修正案》第10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可分为“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4]。上文所提及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基于所有权的征收,如果征收过程只涉及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国家按一定使用年限(70年)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再通过收取转让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去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既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可以在不触动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保证农民享有永久土地增值收益。这与小产权不同,开发商仍旧以买国有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国家仍就颁发产权证,只是国家对于买卖土地的资金应和拥有所有权的农民进行合理分配。

3.2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增值主要是指政府征收后的建设用地价格与征地前的农业用地价格的差额,扣除必要的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征地过程中交纳的有关税费后的余额[5]。

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国家先把农用地的使用权征收,然后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获取利润。其流程如图1所示:

3.3 合理确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目前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是分配给国家的.李英强在座谈会上也指出,学界公认的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到20-30%,开发商占40-50%,村集体占到25-30%,农民大概只占5-10%。笔者认为,要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必须:

3.3.1 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期转让

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永久所有权,国家保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其土地使用权,并保证其在使用者之间有偿有期转让(一般以建筑使用年限为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并根据此期限进行补偿。这一观点解决了上文提出的无穷年限的土地补偿弊端。

3.3.2 土地首次转让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虽然可以以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形式存在,但其根源都在于土地所有权。政府规划土地,改变土地用途,使其经济位置变化,有了更大的交换价值,其地租就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

其实,政府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管理者,只不过是国家利益的“守门员”,农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调解员”。政府行使其职能所产生的地价增值及其分配,只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予以保证。

3.3.3 土地转让的二次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开发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农民作为土地的最终所有者,应该是土地收益的首要受益人,开发商作为投资人,只能获得投资利息和资本利润,获得经营管理回报。在转让年限到期后,由开发商投资所产生的土地价格增长,归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所有。如此进行循环,保证农民土地永久性收益。

4 结论

农村土地征用,主体是政府,客体土地,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农民。为了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管理,使农民对土地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土地征收转让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应该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原则,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保障国家规划权收益和开发商投资收益,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及地价增值收益分配权,通过地价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参考文献

[1]North Doglass,Tomas Robert.The rise of the west world:Anew economics histry[Z].W.W.Norton&Conpany.Inc.1973,(5):17-20.

[2]陈利根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3(6):23-26.

[3]黄东东.土地征用工益目的性理解[J].中国土地,2003(1).

[4]里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6):66-69.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篇9

1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缺失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 我国开始出现了大量农民失地现象。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不断深化并且蔓延至农村之后, 失土农民到城镇谋生就成为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我国农民的失地问题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一直到本世纪之初发展到了高潮。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逐年提升,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诸多土地来开展各种设施建设。当前全国的失地农民人数达到了4000万人之多, 而且每一年还会增加约200万人。按此速度发展, 从本世纪初到2030年代, 还将有超过5000万亩之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在此状况下, 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也变得愈来愈突出。具体来说, 当前失地农民的权益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失地农民在经济权利上缺乏保护

一是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可以说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生存最为基本的保障。农民群众在失地后选择进入到城镇去生活, 其生活的成本有所增加, 但却缺少了最为基本和稳定的生活上的来源。

二是缺乏足够的就业保障。土地是我国农民群众赖以生活的日常劳动之中最为基本的劳动对象以及劳动生活的场所。如果农民群众丧失了土地经营权, 就意味着其失去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这一群众自然就会面临就业上的危机。如今我国的征地补偿形式还是以一次性的货币安置为主要内容, 农民群体真正需要进行的就业安置却常常难以做到。即使是已经实施了就业安置, 也往往会由于自身从事岗位的性质而不够稳定, 一旦其单位实施改革, 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机构人员精简的重要对象。

三是缺乏相应的财产权利。土地是人类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也是经营者极为重要的财产。在当前农村土地属于集体产权所有的大环境之下, 每一个体均应享受到因为征地而产生的各项利益, 主要包括了补偿费用以及土地他用之后的增值金额。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归集体所拥有并且在集体成员中分配使用权的现状, 造成了农村土地在产权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以及福利性。然而, 事实上农民尚未能够得到土地财产的所有权益。

1.2 失地农民在政治权利上缺乏保护

农民群众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最重要主体, 拥有了农村土地最大多数的经营权以及相当一部分的收益权, 其通过在土地上劳动以得到基本的生存权, 并且积极让土地得以增产, 进而提升个人的生活水准, 这样一来才能够掌握参与各类政治活动所具备之经济基础。一般情况下, 农民群众政治需求上的对外表达, 往往是立足于村民自治投票以及监督行动来实施其公共政治权利的。但是, 一旦农民群众的经济基础不高, 那么其在政治上的权利需求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完全的满足, 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当地的村民自治具备更高的主动性。这样一来, 失地农民在经济权益上的缺少自然也就决定了其在政治权利上不可能得到切实维护。当然, 在此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诸如教育权、文化权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1.3 失地农民在其他社会权利上缺乏保护

土地可谓是我国农民群体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其大多数的权益均建立于土地基础上。如果农民群众失去了自身土地的经营权, 那么附着于土地经营权前提下的诸多权益也就会随之而烟消云散。同时, 对于另外一部分拥有第二职业的农民群众而言, 土地可以说是其生活保障方面的最底线。一旦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 就代表着其在副业的发展上没有足够的底气以及根基。

2 保护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几点对策

2.1 切实规范政府实施征地的行为

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大潮之中, 农民群体的权益不断受损, 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具有自负、逐利等工作思路, 没有正视失地农民的合理诉求, 也没有顾及到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表达, 而是依靠着自身的优势地位, 肆意侵害以至于剥夺失地农民群体的合理诉求。所以, 一定要全面深化政府改革, 加快建设有限政府进度, 强化对于公权力所进行的监督与制约, 这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在对农民群体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过程之中, 政府部门始终处在十分强势的地位上, 不仅是征收的重要主体, 而且还是实施补偿的重要上体, 对于公共利益所进行解释的权利依然在政府手中, 征地程序还是由政府加以主导, 对于征地应当怎样进行补偿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 要切实规范我国各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 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权益。这就要求更加严格地限制与规范政府在征地上的权力, 切实防止政府的征地权被滥用, 要强化立法工作切实规定地方政府在征地权上的权限以及程序。

2.2 明确当前农村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如今, 三权分置下的土地产权制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方向上的精心指导。首先是要保持农地集体所有权。要明确界定农村集体成员资格, 确定土地所有权之主体是该村集体, 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组织机构来代表农民管理土地。其次是要让农地承包权更加灵活, 我国农地征用之基础是农民切实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并依靠经营权转让或购置以控制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之状况。最后是要保障失地农民在宅基地上的合法权益, 征用土地一般都涵盖了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和宅基地范围之中的土地。所以, 为了确保失地农民能够拥有宅基地的权益, 一定要保障宅基地产权制能够得到法律以及相关制度之制约, 从而实现宅基地征用真正以市场交易价格加以补偿。

2.3 不断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群众在失地之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十分接近于城镇居民, 其养老保障自然也需要从土地养老真正转为社会养老, 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要切实增加对失地农民群体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 从而能够有效满足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实际需要。二是要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尽快实现失地农民群体在养老保险领域的全面覆盖, 并且积极提升其养老保险之标准。三是要健全失地农民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允许其加入新农合保险或者城镇医疗保险之中, 并且致力于提升其医疗保险报销的水平以及层次。

2.4 充分尊重农民群体的民主权利

要尽可能地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到征地过程之中, 从而让征地的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化。在征地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农民群众以平等谈判权, 创设出更加积极地进入办法, 而且还应当不断畅通农民群众在利益表达上的途径, 从而让农民群众能够以独立的主体地位来参与征用谈判。对于征用土地所进行的认定以及补偿费用之确定、劳动力资源安置等, 应当实施民主协商, 并且通过相互协调加以解决。要立足于平等协商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策略确定, 这不但能够有助于对所征土地进行全面监管, 而且还能够减少村集体中少数负责人对农民群体土地财产权之侵占, 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其具体行为构成更加积极有效的制约。

2.5 改进失地农民就业培养体系

要通过积极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 切实改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培养体系。中国农民因为一直以来以土地为基本的生活资料, 往往会缺少相应的教育以及培训的机会, 其文化素养以及劳动技能总体上比较低。所以, 在农民群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 绝大部分人会出现失业之风险。有鉴于此, 政府部门在解决广大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时一定要全面结合本地区的具体状况, 从实际着手, 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寻找各类就业的途径, 并且大力鼓励与强化农民群众参加到政府所举办的各类再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之中。要依据各个不同年龄段以及文化层次的差异,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 从而切实帮助广大失地农民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意识, 找准自身就业的目标。当然, 政府部门对那些要求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群体, 也要在有关的政策上进行大力支持。例如, 在征地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可优先考虑聘用失地农民, 并且立足于多种途径来切实帮助失地农民走上就业之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合理保护失地农民群体的权益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 其中会牵涉到法律、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等各类因素。所以, 在实践中依据形势变化持续修改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切实降低法律中的不足之处, 从而在根本上确保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当然, 在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过程中, 不应只是单一地将征地视为经济行为, 还需要顾及其他的社会效应, 从而真正确保农民群众的收益权与受教育权、政治权利等均能得到落实, 进而提升其生活水准, 并让其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提升了对于城镇周边各类土地之需求, 而农民群众的失地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然而, 因为受各类因素的制约, 导致失地农民群体的权益遭受重大损失, 同时也导致社会危害性。有鉴于此, 一定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缺失状况, 并提出了保护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谈农民工权益保护 篇10

在城乡互动关系中, 劳动力受客观经济规律作用自由流动时, 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各种待遇基本相当

城乡居民间的对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如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法等国家对农业大量补贴, 农业投资收益与工业基本相当, 农民待遇与产业工人基本相当, 人员对流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二) 农村居民待遇优于城镇居民, 劳动力由城镇流向乡村

这一般只是特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 一部分矿工回流到农村当农民。

(三) 城镇居民的待遇优于农村居民, 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镇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城乡对比中, 农村远比城镇差。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低, 农业增收十分困难,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有很大变化, 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显然,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属于第三种情况。

二、政策原因

(一) 漏洞百出的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息息相关。尽管国家为了保护劳动, 通过《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违反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 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是, 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 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市职工, 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正是这些结构性的制度安排, 使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而成为边缘群体, 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使其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保障、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疾病工伤治疗没有保障、福利没有保障、养老没有保障、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对广大的农民工而言, 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 这些漏洞使得少数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 力不从心的法律援助政策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管理上, 服务的观念, 尤其是为农民工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 这种观念的缺位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上来。比如, 在外来人口的法规管理问题上, 目前的法规过于繁琐, 如北京要求“五证齐全”缺一不可, 法规“过量”使得多数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了违规者。所以,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法规数量少但能更好地得到执行, 比法规数量多而得不到执行或者很少有人执行的情况要好得多。此外调查数据表明, 大约每四个农民工中就有一个拿不到工资, 或者被拖欠, 问题确实异常严重。可能人们会觉得奇怪, 为什么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不运用法律手段告雇主, 而宁愿采取个人报复、私了的方式呢?这显然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法有关系。但是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侵犯时, 我们的管理部门都干什么去了呢?对比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罚款的“主动性”, 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缺位。

三、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完善措施

宪法应明确公民迁徙自由权, 它是直接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宪法权利, 迁徙自由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亦规定“合法居住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除法律所规定并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必需且与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所限制外, 应不受任何其他限制。”除联合国有关人权约法确认和保护迁徙自由外,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宪法也都有确认公民迁徙自由权的规定。日本国宪法第22条规定“在不违反公共福祉的范围内, 任何人都有居住、迁徙及选择职业的自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判例形式确认美国公民有移居任何一州并享受移居州公民同等待遇的权利。

在我国,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模式, 剥夺了公民的迁徙自由权, 将城乡居民明确地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使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曾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权。而在1954年宪法起草的过程中, 最初对于迁徙自由的问题并没有加以规定, 但最后还是在宪法中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的内容。真正开始从法律上明确限制迁徙自由的, 是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它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建立, 事实上杜绝了农村人口自由迁往城市的可能性。这种制度的核心作用, 就是人为地在城乡之间树起一道藩篱, 以工农业剪刀差的形式, 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1975年修改宪法的时候, 正式从宪法文本中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 1978年乃至1982年宪法修改时也都没有予以恢复。

可以说, 没有宪法保障下的迁徙自由, 在实际生活中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农民工即使进入城镇, 其一系列权利的实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认为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公民在境内有依法自愿选择居住地的自由, 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 也是保障包括受教育权在内的农民工合法权益, 塑造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治理念的自由公民, 进而提高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建构人格独立的现代公民社会的需要。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民工却是我们社会中的又一新型弱势群体, 农民工作为劳动者, 理应享有各种劳动权益,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致使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各种侵害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十分突出, 严重困扰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分析农民工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加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一些完善措施。

维护农民权益事关国之大局 篇11

“八连增”、“八连快”来之不易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达11424亿斤: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同时,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这是近16年来第一次。特别是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连续8年较快增长。2011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00多元,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在灾害重、挑战多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这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农业基础不断加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成果。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8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

其中,粮食始终是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重中之重。政策支出的着力点主要放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动地方政府抓粮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上,其中尤以农业补贴政策最为突出。8年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不仅保持了稳定,而且年均增加1.41%,这充分显示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对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不久前已确定,2012年要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一些专家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将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八连增”后,产量基数高、资源约束日益凸显,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农业防灾减灾压力加大:目前粮食生产的资源要素已绷得很紧,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有限,继续提高单产的难度很大。同时,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多、出口环境恶化,可能从就业人数和工资水平两方面影响明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依靠农产品价格增收,依靠农民外出务工增收,形势都不容乐观。

如何保持我国粮食增产增收的良好势头?这就需要抓住“黄金期”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怎样使农民在粮食增产中得到实惠,持续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二是如何使主产区产粮不吃亏、地方经济能发展,有效调动地方重粮抓粮的积极性。三是怎样进一步完善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指向性和有效性,使政策支持持续发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支撑作用。四是如何建立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机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依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进一步增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即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能实现粮食“八连增”,2007年以来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集成展示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52%,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中央明确强调,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節问题。这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要依靠科技、农业科技要服务生产的要求,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务必集中力量、抓紧部署。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农村民生加快改善新农保将实现全覆盖

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总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最终迈向城乡一体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策补贴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现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自主发展能力。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将从230元提高到300元、国家补助由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实现全覆盖。

同时,今年还将落实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支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做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

中央为何如此强调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专家指出,第一,中央提出“三化”同步,就是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保护耕地,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尽量少占耕地,从这个角度讲,需要强化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第二,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现在我国虽然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到城市打工,许多已经常年生活在城市,但是还不能说他们已经成了真正的市民,他们要完全融入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温家宝总理也明确讲过,我国只靠几个城市圈和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不可能完成人口的城镇化,要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也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所以,农民不可能也不应该在较短时间内放弃土地的权益。第三,我们还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尽量多的人才留在农村。如果不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不保障农民合法的财产权利,农村根本留不住人。

而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方,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由此引发的矛盾甚至是冲突并不鲜见。从地方政府看,它占用土地的冲动是非常强烈的。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越来越重,有的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占到了地方财政的60%以上。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也需要大量建设用地,这些建设用地不管是征用的农用地,还是通过增减挂钩等方法置换而来,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另一方面,征地制度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较低,还有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措施不够细致,执行的力度也参差不齐。因此,正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加快进行改革。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指出,征地制度改革,要改变过度、过快消耗农用地状态,尽最大努力减少征地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征地补偿是按照土地财产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征地安置是按社会公平原则。由国家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失地救助和长远生活保障,两者完全不同,总体上要把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长远安置区别开来。被征地农民安置,应该在征地成本中加大。他表示,征地制度改革要重点规范征地行为和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安置,调节好农地转用后级差地租收益分配,让被征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

责编木艮

农民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篇12

1. 签订好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作为农民工, 在签订劳动合同中, 应该了解如下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做什么具体工作、工资是多少、工作环境怎样、违反劳动合同有什么责任等等。还应该知道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 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不成立, 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订立劳动合同时, 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以及任何形式的押金, 不得扣留劳动者的身份证;正常情况下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等。当然,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也不得随意离职, 否则, 要承担因此给单位造成的损失。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其权益有可能难以得到全面保护: (1) 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如果不能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则各种劳动保障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 (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就难以证明双方有关工资等事项的口头约定, 会使这些口头约定的劳动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所以, 劳动者应当坚决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 了解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第七十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 5日。《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另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 每周工作40小时。对此, 用人单位安排农民工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即8小时以外的工作原则上都属于加班加点, 所以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农民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 还享受带薪年休假, 用工单位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劳动者正常休假, 这与单位的其他所谓的正式职工没有任何区别。对于加班加点, 法律条文上还有详细规定:即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正常工作日加班) , 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 (即星期六、星期天等休息日) 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2 0 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 (即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3 0 0%的工资报酬。在这方面用工单位常常把招用的农民工称作临时工, 刻意制订出诸多霸王条款, 侵害农民工的利益。其实从1995年《劳动法》出台, 就已经取消了临时工和固定工的概念, 而被统称为合同工。

3. 掌握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

上一篇:监狱教育改造下一篇:模块化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