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共9篇)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1
旅游消费者是出于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接受旅游服务, 并在旅游地点购买具有当地特色风情商品的自然人。所以, 旅游消费者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者, 其特殊性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第一, 其身份是短时间、临时性的。我们无法做到天天都在外地旅游, 而旅游消费者的称谓也仅仅适用于在旅游期间。第二, 是在旅游地点接受服务。旅游者必定是离开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地点而去往旅游地点。第三, 休闲性。外出旅行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愉悦, 在外出期间通过品尝美食、游览名胜、参加娱乐活动、购买特色商品等活动来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正是由于旅游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们就更需要细致研究如何保护其权益。
1 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侵犯的表现及原因
1.1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表现
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也带动了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现在许多人对于旅游较为热衷, 在旅游时的花费也很慷慨。但是,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我们对于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新闻常有耳闻。集中表现为:承诺的项目难以兑现;强迫旅游消费者购物消费;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变更旅行路线;旅行社之间为了争抢游客做出不实承诺或者彼此间倒卖游客。依照国家旅游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旅游投诉通报我们发现:以旅行社作为被投诉对象所占比例竟然高达近六成, 其中对导游的投诉占一成。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数集中在旅行途中;未能做到按照先前约定提供的食宿与交通工具的标准, 占投诉总量的两成。又如某省会城市经统计, 今年上半年总计共接到旅游消费方面案件当中, 依次是导游在旅行期间强迫旅游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未经旅游消费者同意而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变更旅游路线和旅行社未能依照约定标准来安排住宿与饮食等。
1.2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分析
这些侵犯旅游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屡禁不绝, 不但有旅游消费者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 更为主要的是我国法律制度的设计层面存有较大漏洞, 尤其是让旅游消费者想要维权时往往需要顾及维权成本过高而被迫放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至今尚未出台旅游基本法。我国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准备起草旅游基本法但却至今没有颁布施行。这部旅游行业宪法的缺位对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若我们仔细研读各地出台的旅游保护条例, 就会清晰的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身影。因此, 如果不能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就会损害人们外出旅游的热情。
(2) 旅游合同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旅游消费者在旅行之前会与旅行社由签订旅行社提供的格式合同。这些格式化的旅游合同内容均事先由旅行社拟定, 其中的内容大都是偏向旅行社方面, 对于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提及有限, 并且旅游消费者不能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再者, 旅游合同在《合同法》中属于无名合同, 一旦发生了纠纷就只能依据《合同法》总则来调整。这样就忽视了旅游合同的与其他合同的差异性, 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目的难以实现。
2 提升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如今, 旅游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休闲产业, 放眼全球, 有诸多国家都在着力发展这个无烟工业。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旅游业就要面对激烈竞争。广大旅游企业参与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水准。
2.1 推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起点低、投资数额小、资产回报率较高同时还能够带动一大批的下游行业。所以, 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对旅游业的发展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以事实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度和2009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8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1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749亿元人民币。2009年接待国内出游人数达19.0亿人次, 比2008年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184亿元人民币, 比2008年增长16.4%。
2.2 提升旅游行业整体能力的必然要求
对于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力度大小是判断该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标准。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历史都说明, 对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得当则旅游业发展必定生机蓬勃、繁荣兴旺。例如, 欧洲的德、法两国在本国的民法典中对于旅游合同有着明确的规定, 对于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较为详尽周全。目前, 全球已经有多达六十个国家专门为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旅游法》, 将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全部用法律的方式给予保护。所以, 为了能够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竞争并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同样需要对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保护。
3 站在法律层面有效提升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3.1 尽早制定并颁布实施旅游业基本法
我们大家都知道, 旅游行业是由饮食、住宿、游玩、购物、娱乐与出行这六部分所组成, 不但参与的行业众多, 涉及的人员与事物也较为复杂。而我国至今没有构建起成体系的旅游法律法规。同时, 由于我国旅游管理机制未能及时创新, 还是沿袭以往小管理、大产业模式。一旦发生纠纷就不能有效厘清责任, 这就让旅游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之后无法得到及时保护。所以, 我们需要尽早制定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旅游基本法, 让旅游基本法取代各地制定实施的旅游条例。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还能够有
昆明城市文化旅游创意升级的思考 (1)
昆明学院旅游系高颖
摘要:当前, 旅游产品缺乏新意, 旅游产业竞争力日趋减弱, 在此背景下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融合, 已成为昆明市重振旅游产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通道。本文还通过分析昆明市自身的优势, 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昆明文化旅游创意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0) 11 (c) -148-02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昆明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航空、铁
路、公路对外交通运输体系, 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也已基本形成。然而,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近几年昆明旅游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旅游总收入在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 由1995年的49.1%下降到2007年的30.2%。这主要是由于昆明旅游业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 产品单一且老化, 缺乏新产品、新项目来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长此以往, 昆明极有可能退化成旅游中转地, 而旅游业则完全丧失其在昆明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因此, 在旅游业“二次创业”中, 昆明市旅游业的提质升级已迫在眉睫。
1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城市旅游业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的必然结果, 是人们在面临
(1) 基金项目:昆明市社科联 (KSGH0922)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颖 (1973-) , 女, 云南昆明人, 昆明学院旅游系讲师,
云南大学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云南地方经济文化研究。
效地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威信。我国已经有三十多个地方旅游管理条例, 其中有不少条例的内容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这为旅游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可以确定的是, 我国制定旅游基本发的技术操作已经不存在障碍。
3.2 对旅游合同实现有名化并对格式合同发布指导样本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发展的有声有色, 但所制定的旅游合同却仍未无名合同, 而且旅游消费者所签订的合同大都为旅行社所草拟的格式合同。出于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防止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我国的立法机构可以从下列方面健全旅游合同的立法工作。首先是改变旅游合同无名化的现状, 让其成为有名合同;其次是对格式合同进行管理与制约, 引导其走向规范化。
(1) 可以通过法律条文明确的规定旅行社需要承担起在格式合同签订前告知义务。在实际的操作中旅行社通常利用包价手册来宣传旅游产品, 其目的是让客户了解旅游路线等情况。包价手册是旅行消费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 包价合同内容是否做了详尽的说明直接与旅游消费者权益所接受的保护程度相关。所以, 我们立法者需要对旅游的格式合同进行管理与制约就要将包价手册中所应含有的内容作出规定。
(2) 规范好合同中与旅游消费者利益的条文, 特别是有关责任的条文要求提醒旅游消费者注意, 可以要求该段文字采用其他颜色标示或者强制规定旅行社必须对旅游消费者尽到口头告之的义务。格式条款由旅行社所提供, 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解释说明要求达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窘境下选择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以低消耗、低污染和重创意、重智慧的特点成为当前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新出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扩展了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 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性产业。
1.1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
将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通过创意的手法转化为市场认同的旅游产品。跨越边界实现旅游产业的融合渗透是创意旅游的基本特征。在旅游活动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今天, 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 注重体验参与的特点日趋增强。旅游创意产业依托于旅游元素的感知度、服务性和创意元素的新奇度、体验性, 并在双方相互渗透的基础上, 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之下, 将智力因素和思想的火花与原有的资源完美结合, 通过重组、整合原有的静态旅游要素并加以模型化和动态活化来重新定位和推出,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科技、文化、艺术、生态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要素在产业链的高端有机整合。
1.2实现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 提升区域整体价值
创意旅游注重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 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 拓展旅游产业链条, 主动与一产、二产等产业融合, 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和转型。同时,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到旅游消费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 而不能规定为一般人的理解程度。
(3) 立法机关需要设立针对性的法律条文来约束旅游格式合同的效力。我国合同法对于格式合同中条款无效的情形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我们需要知晓旅游合同有诸多的特殊性, 可以在原有基础之上对旅游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做出清晰的规范。
4 结语
总之,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既是我国旅游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时代赋予旅游业的神圣使命。针对当前旅游业消费权益保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我国需要从立法的角度不断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为旅游业健康、快速、平稳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摘要:旅游业消费者与一般消费者相比有其特殊性, 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侵犯。当前, 我国旅游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既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 也是提升旅游行业整体能力的必然要求。针对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 本文从法律层面提出了关于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2008年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网, 2009-02-19.
[2]吴纪树.论“三位一体”保障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J].科教文汇, 2009, (10) .
[3]李鑫.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
[4]谢怀轼.合同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2
涂晓菊
当前我国农民权益这一问题的保护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如何保护我国农民权益这一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长期以来农民权益之所以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其根源就在于制度上的缺位。目前已基本完成起草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准备通过专门立法来保护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的法律,这对保护我国农民权益无疑将有着重大意义。在这部对我国农民权益进行全方位保护的法律出台之前,有效地从法律制度层面来对我国农民权益保护进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并保证其和谐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有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把农民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来看待,制定了一系列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农村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注意,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利益保护、社会竞争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的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保护,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农民的选举权、受教育权、身份平等权、迁徙自由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最普遍的社会权利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而言,在户籍身份上,农民进城打工受到各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在选举权和受教育权上,我国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并不能充分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社会保障上,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再分配政策基本上没有惠及农民,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国家给予城镇居民那样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农民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特别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民身份上的差异,这使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因而需要公正的法律制度安排来维护农民的利益。财产权是公民最为基本的权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显而易见,土地可以说几乎就是他们谋生的惟一手段。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非法、强行征用土地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第三,农民享受司法救济的权利也面临着严重缺位。在实际社会中,广大农民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在司法活动中也处于不利的境地。在诉讼、仲裁中通过法律援助解决广大农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使社会成员获得公平的法律服务从而实现司法公正,是公民应该享有的社会权利,也是广大农民实现其社会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之所以出现以上方面的问题,从社会方面的原因来看,尽管为乡规民约、宗教势力控制的乡土社会在当下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但其残留影响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公民社会(其本质是法治社会)仍处于建设之中,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流动性强、社会心理失衡、社会控制的力量有所削弱。在广大农村社会,这种状态呈现得更为明显。从政治方面的原因来看,一直以来,政治过度组织化贯穿于我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形成了国家对社会、政治对经济的超强力干预的政治思维定势。在法治化进程中,尽管我国正由权力型政府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但这种转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农民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这一武器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文化方面的原因来看,受我国传统文化中无讼思想的影响,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这就形成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消极氛围:广大农民对寻求法律的`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存在心理阻碍,新的法治文化或公民文化的众多先进理念还远未深入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中。从最为根本的法治方面的原因来看,我国法治建设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还不够完善。我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很好地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得到体现,这使得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立法源头上的空白和障碍。
(二)制度回应: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制度体系的架构。
无论是基于对历史的回顾还是基于对现实的考察,架构农民权益保护制度体系都是我国保护农民权益的当务之急。之所以要架构整个体系,是因为在我国目前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仅仅依靠某项或某部分法律制度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大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的。它需要全方位的法律制度支撑,以保证农民权益的保护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即权利的保护问题要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转化为实有权利。同时,“所有这些被承认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些时刻可能发生冲突。对法律活动来说,也许重要的不是承认权利,而在于如何恰当地配置权利,并因此给予恰当的救济。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通法上的权利一直同司法救济相联系,有‘无救济就无权利’之说法。”[1]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使他们在权益遭到损害时能够获得司法上的救济是社会公正的应有之义。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有效运转的重要制度之一,从法律制度层面来全方位地对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并保证这些制度的和谐运行,才能彻底和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1.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被称为权利的脊梁,从宪法的角度来研究和实践对农民的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法源性问题[2]。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平等权、选举权、教育权和自由权等诸多方面的权利都得不到充分行使。尤其是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自由权受损,也是我国广大农民在教育、选举、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直接原因。它不仅使公民平等权在这种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下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剩余农业人口的流动。这既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又大大地延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减缓了市场的发育速度。因此,应尽快在宪法中恢复公民的“迁徙自由”和平等的选举权,在宪法层次上确定国家和政府承担农村全额免费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这不仅是弥补公民基本自由权、实现公民追求幸福权利和实现平等权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更是顺应文明进步,遵守国际条约,履行国际承诺和义务的需要。
2.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
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法律义务。权利的最大危险不是来自个人权利的滥用,而是政治权力。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都有一种天然的扩张欲望,政府的公权力也不例外。为求得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政府公权力会调动一切强力资源,甚至是合法的暴力。这就使政府的权力在保护人权的同时也可能与公民个体权利发生冲突[3]。而“如果政府不给予法律获得尊重的权利,它就不能够重建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不认真地对待权利,那么它也不能够认真地对待法律。”[4]我国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除了需要宪法这一最高母法的确认和保护,更需要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有力配合。我国法治建设要实现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有机结合,在我国农民权益的保护上就必须尤其重视行政执法活动的规范化。
3.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及其组织化程度与其权益保护存在很大的关联[5]。在我国,由于农民经营的分散性使得其市场主体地位受到诸多限制,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拥有合理的收益是农民的基本权益,要保护好农民权益最为根本的就是应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和福利。在这方面,经济法在农业补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农业政策的落实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4.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民商法律制度。
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内容并体现一定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财产权是人的自然不可动摇的权利。公民没有明确具体的财产权利,就会失去其作为人的尊严和条件。如果自然人失去了财产权,就可能会丧失人身自由权,进而危及生命权,更不用说发展权了。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财产权一经法律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剥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财产权利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组成内容。当前,作为农民财产权利的核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和外延,其在理论和立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宪法等方面还存在立法上的缺失:第一,表现为权属主体的缺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来看,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所有”。“集体”是指什么?“集体”与“农民”之间是何种关系?这里的“集体”一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集体”一共有三种:“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种集体主体的不明确和多样性,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的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客观上致使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表现为权属缺失物权法定的内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新型的用益物权,这一点《土地承包法》已有明确的规定,相信将颁布的民法典也会作出相应的规定。但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当事人不得创设与物权法定的内容相异的物权类型。而事实上,《民法通则》、《农业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方与发包方可以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这显然与物权法定要求相违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人对其权利在效力上的非自由处分性和管理债权化的特点,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效力上也欠缺物权法定要求。这些必将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的不确定、效力的不稳定、权属的不稳定和交易安全无保障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民商法律层面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方面的基本内容,以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财产权。
5.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形式规定的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全体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安排。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受保障权的双重标准,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只以部分人即城镇人口受保障为设计主体。并且即使农村流动人口实现了农转非的职业转变,社会保障也并没有因此将他们纳入其覆盖范围。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制度,结合农村扶贫政策和其他民政补贴政策,试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将其法律化,这对于保障当前我国农民的权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将逐步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政策,这对于减轻我国广大农民的医疗负担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只有将这些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制定保护农民权益的《社会保障法》,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权益保护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另外,进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将会日益严峻。对此,我国《劳动法》应作出有力回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保障广大农民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平等的劳动权、工资待遇权和保险待遇权。
6.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诉讼仲裁法律制度。
“无权利救济就无权利”,诉讼仲裁法律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法律援助制度对于我国农民权益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只有政府(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进行的行政立法,且国家(全国人大及各级人大)并未进行专门立法。且现有立法无法协调、解决与法院、检察院的相关关系问题,法律援助法实施后的社会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正日益凸显,并配合我国正准备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和《法律援助法》的即将出台,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法,并将其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和《法律援助法》的范围和体系之下,对我国农民权益保护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首先,确立基层司法所在维护我国广大农民权益方面的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参加法律援助的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参与法律援助的主体主要是律师。由于律师事务所的营利性质,农民往往是无法或不愿支付律师费用,而要求一种营利机构长期法定地负担起公益性质的工作也不切实际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社会最适宜担任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构的就是乡镇司法所。可在农民权益法律援助法中明确规定其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核心功能,而辅之以调解工作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其次切实加强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工作。现阶段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贫困者,范围过于狭窄,削弱了法律援助的社会意义,应适当扩大援助的范围以及援助金额,并更多地关注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
7.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国际法制度。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密切了“地球村落”里的各种关系,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法律行为的产生、发展、结果也难以囿于一国境内,法律关系的涉外性与跨国性也明显增强。()随着公民生存空间的拓展,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国际转移,农民权益保护国家间的合作也成为必要。为了分享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农民权益保护也应从单向国际化走向双向国际化,并迅速走向多边国际化。
(三)制度公正和制度和谐: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的必要结论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3
(一)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但现行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不利于农民工群体充分就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企业用工谨慎,农民工就业岗位有限;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专业性不强,就业领域狭小。总之,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还较高,农民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一是劳动条件差。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建筑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工作,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恶劣,且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二是工作时间长。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最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三是居住条件简陋。农民工大多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是临时搭建的工棚,缺乏厨卫设施和必要的卫生設施。总之,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相当不理想,同时这也严重威胁着农民工的身心健康。
(三)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农民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就更少却得不到应得的劳动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却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
(四)农民工保障条件较差。一是劳动合同或协议签约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二是办理社会保险比例较低。除了国家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购买的保险(如工伤保险)外,多数用人单位没有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三是缺乏医疗保障。农民工群体虽然是以青壮年为主,但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不能及时就医,小病酿成大病,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农民工“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技能培训少。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一半。但大多也只是临时、短期的岗前培训,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则很少有机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五)农民工生活环境压力大。首先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难带来的压力。由于受到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费用。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只能选择价格低、条件差、师资弱的学校就学,有的甚至辍学。其次是劳动报酬被克扣、拖欠带来的压力。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奖金的现象经常发生。劳动报酬被拖欠的时间短的有1个月,长的达2年以上: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八成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最后是职业不固定,失业率高带来的压力。农民工多数有过失业经历。近30%的农民工失业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且工种变换频繁。没有长期的固定工作。
二、完善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需要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展,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创造公正的制度环境。
我国现行的“二元模式”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搞成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是桎梏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障碍。这就要求首先应该落实农民在迁移流动方面的“国民待遇”,为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促进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巩固和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就业机会均等。
(三)切实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坚持多管齐下,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要求企业在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的情况下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强化职业安全卫生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开辟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
(四)加快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全国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可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探索建立低费率、广覆盖、可自由转移续接并能与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放宽中小城镇人户条件,吸纳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民。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考虑农民工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要,重点解决好农民工居住条件、子女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问题。
(五)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和科技技能的提高,增加平等就业权的实现。首先,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工自觉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其次,对农民工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强化劳动者自身的维权意识。第三,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农民工问题调查小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J]学习时报,2007.5:13-20.
[2]张晓健.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以及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6,3(16):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277—278、373-374.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4
他们又同于父辈, 他们仍然还是农民, 还不能得到城市的认可, 有区别于市民, 他们仍然属于农村, 得不到城市的接纳;他们的权益一样得到“社会”的漠视, 仍然是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权益仍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城市的“创造者”, 但其公平权却受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的取代了他们的父辈, 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军,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一些制度及“社会习惯”的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平权”屡被侵犯。“二元户籍”仍然将他们与市民区分, 新生代农民工难以享有跟市民平等就业权和劳动权, 甚至只能进入收入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的次级劳动力市场;[2]他们也难以享有城市社会的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 如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制度、医疗体制等。
其次, 产业的“建设者”, 劳动权却难以得到保障。劳动权是法律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活动, 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大军的“建设者”, 其权益却难以得到保障。他们不但就业受歧视, 难以拥有就业竞争权和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保障权受到侵害, 难以实现“同工同酬”, 甚至还存在有拖薪欠薪的情况;工作强度大, 休息休假权利屡被侵犯, 劳动超时、加班加点得不到加班工资已经成为“便饭”;工作环境差, 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仍时常面临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威胁等等。
最后, 城市化取向, 但文化素质低, 维权观念淡薄。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父辈的一大特色是他们虽是农村但是却远离农村, 具有强烈的在城市生活发展的愿望, 具有城市化的取向。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仍跟市民具有较大差距, 受过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的农民工比例仍低, 人力资本存量低。文化素质低弱直接导致利益达成的困难, 也使农民工难以正确认知自我价值及对民主权利进行诉求, 维权意识淡薄, 即使权益受到侵害, 也难以通过正确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二)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受侵的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也有显示利益权衡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历史上看,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机构客观造成了城市居民的不平等, 从社会因素看, 劳动力市场雇佣双方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不利地位。除此, 更重要的是,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缺位, 尤其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资源相对滞后;农民自身维权意识淡薄, 农民法律知识欠缺, 维权手段缺乏, 难以及时的利用合法有效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者, 工会组织职能欠缺, 行政职能部门监察力度不够, 以及现有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都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市民, 权益屡受侵害的原因。
二、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基本途径
(一)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从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到山西省《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已经提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高度。首先, 去除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边缘人”, 有助于促进统筹发展, 破解“三农”难题, 减少城市差距;其次, 也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得健康成长, 有助于缓解社会对立和矛盾, 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 也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机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从更多方面保证他们与市民享有同等社会待遇。
(二)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基本途径
第一, 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 设立农民工,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性法律。重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 针对农民工维权特殊情况, 减少农民工权益保护盲区,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设立专门的章节规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深化立法力度。
第二, 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减少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贯彻宪法的“公平、平等权”, 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条件, 积极促进农转非, 使农民工享有同市民一样的权益。同时, 深化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制度的改革, 减少社会保障歧视、就业不平等及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第三, 加强工会以及行政力量监督维权。农民工维权意识、维权手段因其自身的原因还远远不足, 加强工会和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量, 也有助于在根本上杜绝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出现, 也有助于利用工会等的力量, 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提高其基本素质。
另外, 要加强对二代农民工的普法教育, 增强其法制观念, 提高其维权意识。尤其是《劳动法》等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的, 有助于他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 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防患;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司法意识和司法观念, 让他们懂得在权益受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 了解了该群体权益保护的现状问题, 分析其原因, 并进行了相应的法律途径的思考探索。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吴燕.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2) :133-134.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5
所谓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是基于消费者的权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依法享受的相关权利,包括知情权、个人资料保密权等。结合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我国主要采取了三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第一、国家保护。指的是通过国家的行政、司法以及法律申诉等途径对消费者的合理权益进行保护。第二、社会保护。主要是基于大众媒体、社会舆论、行业相关组织为主要方式的消费者维权保护。第三、自我保护。指的是消费者在自身消费的过程中通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对于消费者侵权行为的抵制等方式来保护消费者的合理权益。
二、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我国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市场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规建设不健全、维权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消费者维权途径执行繁琐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权不力等。
(一)维权法规不健全
法律是最高的权威,尤其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在消费行为过程中处于劣势,因此,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更需要法律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但是相关法律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针对消费者权益在受到侵害的赔偿进行了界定,在消费者由于质量伪劣问题造成消费者利益损坏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索取服务费用三倍的赔偿。当经营者知道产品有问题仍然销售给消费者并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死亡情况的,必须给予消费者二倍以下的赔偿金,但是具体的赔偿金如何界定,究竟是2倍还是0.1倍难以确定,导致在实际的消费者维权中执行有较大的难度。并且极容易造成消费者保护法法规失去真正作用。
(二)维权体制缺陷
消费者保护维权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司法、社会保护机制、行政保护的不健全。根据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权益法对于执法措施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例如消费者提出申诉后,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申诉的受理与处罚并不是同一部门,导致在消费者权益申诉受理后打击消费者侵权行为的力度进一步被减弱。
(三)维权途径不畅通
在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维护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键。目前,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5种维权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向工商部门投诉、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这些途径看似符合消费者维权的正常途径,却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在实际的操作用,每一种维权途径都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诉讼程序以及等待时间,最终严重消耗了消费者的维权情绪,难以具体落实。
(四)电子商务维权落后
网络消费者维权问题一直是网络交易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时间并不长,在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提出了网络消费者具有七天退货权以及信息受保护权,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将网络消费者享受的权利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导致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泄露、伪劣质量产品甚至是网络诈骗的现象比比皆是。除此之外,结合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七天退货的产品进行了界定,一些特殊的产品无法享受七天退货权,例如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在这种环境下,部分行业的电子商务消费者在维权上存在盲区,即使发生了质量问题,由于产品的特殊性,难以真正维权。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优化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要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就要从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完善、保护机制完善、维权途径畅通以及加强电子商务维权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实现。
(一)完善消费者保护相关立法
首先,我国应该完善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立法,包括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质量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的消费者定义、消费者权利、维权途径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具体权利进行细化,例如消费者的赔偿金额以及比率设置,应该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具体的界定,避免出现赔偿“二倍以下”这种模糊现象,给维权执行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次,我国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立法应该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包括对于不同行业消费者立法的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维权的立法完善等,根据时代需求的不同、结合消费者的维权需求,逐步的拓宽我国消费者保护相关立法的宽度和深度,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二)完善消费者维权体制
结合我国消费者维权体制的现状,首先,我国应该充分的精简消费者维权机构,落实相关权利,将我国相关的维权机构进行合并,将消费者维权的责任、途径进行明确,例如工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协调、消费者维权法律部主要负责消费者的申诉,不同部门的消费者维权责任明确。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于消费者维权机构的专业人员补给以及经费调度,若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中采取了诉讼,应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
(三)加强维权监督
结合上述分析,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体制不畅通主要是因为维权难以落实,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应该加强对于消费者维权的监督和保护。首先,政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应该加强对于经营人员的审查与标准管理,防患于未然。其次,社会舆论也是消费者维权的短板,也是要加强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将产品的相关标准、品检结果、消费者权益普及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透明度。
(四)加强网络消费者立法
结合我国网络消费者立法的现状,我国应该尽快完善网络交易的相关立法,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网络消费者资料保护的具体实施部门及维权路径进行明确,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网络消费者维权中的可行性。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明确对于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淘宝为例,淘宝商家在销售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正当权益后应该进行严重的打击,包括相关部门的介入以及一定的金额补偿,进一步落实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措施。
四、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复杂的消费形势下,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着立法不足、权益保护体系不完善、维权途径不畅通以及网络立法不健全的问题。在以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展中应该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政府、社会、行政部门以及消费者自身同时努力,才能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相关权益。
参考文献
[1]张军.发挥消费者组织的社会监督功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03).
[2]许少华.浅析我国消费者协会法律地位[J].民族论坛,2011(04).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6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简称SA8000) 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的管理标准体系。因此, SA8000自出台后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认证工作发展迅速。1998年底全球仅有8家组织获得认证, 截至2007年12月30日, 全球已有个62国家、62个行业, 共1580家企业及组织获得SA8000标准认证, 涉及的劳动者共753847人 (见图1) 。SA8000作为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 不仅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 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它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 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 保证劳工权益。
尽管学术界有反对SA8000标准的观点存在, 但是从客观内容上可以认识到, 推行以劳动保障、人权保障、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 关注劳工权益保护为核心内容的SA8000, 更多的是要求企业从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资报酬等各个方面保障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利益 (见图2) 。SA8000尤其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缓解利益分配不公的情况, 缩小贫富差距, 保护劳工权益, 这一点特别是对于中国农民工而言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数据来源:组织网站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国, 劳工状况堪忧。中国官方机构的调查也显示, 中国农民工普遍超时工作, 工资增长缓慢, 工伤事故频发、职业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也时有发生。
(一) 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现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法雇佣童工;2.违法使用未成年工;3.收取职工押金、扣押身份证和限制人身自由;4.侮辱体罚工人, 侵犯工人人身权利;5.超时加班加点;6.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不依法支付加班费;7.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8.扣押拖欠职工工资, 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资;9.没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10.工人住宿拥挤, 宿舍条件太差;11.厂房安全出口不够;12.消防器材不够, 工人消防训练不够;13.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保管使用不当;15.工作条件太差, 个人防护用品缺乏;16.女职工的“三期”保护落实差;17.阻止员工在本企业成立工会, 甚至禁止员工参加本企业之外的工会;18.不与员工签订劳工合同, 或者不按期限使用员工, 随意解雇;19.对工伤事故实行“私了”, 不依法赔偿;20.对员工冷漠, 缺乏人文关怀。
(二) 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缺失, 法制建设滞后, 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足
现行的政府职能和政策法规在调整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及与城镇劳动者的社会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 实质就是对农民工权益的限制与歧视。在城镇职工与农民工的关系上, 地方政府政策明显地倾向于城镇职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及社会资源的稀缺性, 许多有关劳动力方面的政策法规是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区别对待, 由此形成了城镇职工与农民工事实上的不平等。虽然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了许多规定, 但未能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给予特殊保护, 为他们提供便捷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2.存在着部分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管理上混乱
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国家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 他们不签合同进而规避法律责任, 减轻企业经营者的义务。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国家要求实施劳动保护, 对保护设施偷工减料, 劳保用品时有时无或者以次充好, 这些行为加重了对农民工权益的损害。我们看到, 这些行为大部分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社会责任的缺失, 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 漠视农民工的生命价值, 丧失职业道德所造成的。
3.农民工自我维权能力较弱
农民工进入城镇企业后, 自我维权能力差, 缺乏集体谈判能力。因而, 造成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 再加上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以及他们难以承受相对较多的诉讼成本与风险, 这一系列原因使得农民工一旦权益遭受侵害, 有的因不知法而放弃维权;有的因未签劳动合同, 拿不出维权依据;还有不少农民工则为了保全工作机会而忍气吞声, 这就导致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都说明了, 企业社会责任没有较好地融入国内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之中。因此, 当前要总结和反思企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 重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借助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 通过组织和制度创新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履行。
三、在SA8000视角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纵观全球, SA8000因得到了发达国家的青睐而形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有些欧美国家甚至对SA8000从法律上进行强化。维护农民工权益, 中国要施行SA8000,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从思想上重视SA8000在我国的实施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认证问题, 我们应结合国情, 按照政府引导、妥善应对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政府应为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引导, 使这项活动能够适应中国的国情, 趋利避害, 避免盲目随从。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 大量出口产品为服装、纺织、鞋类、玩具、工艺品、运动器材、日用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而欧美国家提出要把劳工问题作为社会责任问题, 试图与贸易挂钩。因此,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 我国外贸出口行业需要对劳工标准问题, 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等问题给予重视并进行认真的研究。
(二) 实施SA8000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的加强
地方政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权益保障作为和谐社会背景下考核评价地方政府的指标内容, 改变单一的GDP、财政收入指标。政府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促进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 推进SA8000认证工作和本土化进程, 并在劳动监察中克服政府缺位与官商勾结, 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条款, 对照SA8000标准要做好《劳动法》、《工会法》等涉及工会、职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的细化工作, 完善《企业法》、《公司法》等经济法律有关社会责任的条款, 加紧制定《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 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把社会责任作为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具有同等地位的企业责任之一, 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应积极宣传中国有关劳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诚信意识。
(三) 实施SA8000过程中的工会组织机制的创新
在企业中, 劳动者虽然处于弱势地位, 而由劳动者组成的工会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工会可以通过有组织的行动来为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提供强大的支持。工会可以对劳动者进行指导, 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工会应担负起指导劳动者, 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工会应积极参与劳动法律制度建设, 从源头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地参与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代表和反映职工的意愿, 使劳动立法实现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虽然修改后的《工会法》对工会干部的保护程度提高了, 但由于规定尚缺可操作性, 导致工会干部法律保障难以有效落实。从而造成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和工会权威制度建设难以有效展开工会职能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障碍。因此, 有必要对企业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并逐步推行工会主席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把工会主席的任免、考核、薪酬决定等权利交给工会及广大职工, 这样才能使工会干部依法履行职能, 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利益不受损害。
(四) 实施SA8000过程中的企业的自觉行动
从国际环境的变化来看, SA8000在发达国家的实施对我国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作为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 广泛适用于世界各地、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SA8000在企业对员工应负责任的内容上, 就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方面提出了最低要求。它要求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 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政府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在信息方面要为企业提供帮助。同时发挥行业部门的力量和作用, 为企业建立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同时, SA8000作为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认证标准, 已成为进人发达国家市场的“门槛”。SA8000带给中国企业的冲击, 不仅仅是订单受影响, 而是面临被排斥和驱逐出欧美市场。SA8000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和推行, 都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对员工特别是农民工承担社会责任。
从我国多年的农民工就业情况来看, 第一代农民工仅仅是为了获得比农业更多的收入, 为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而迫于无奈走进城市。20年后的今天, 新生代农民工诞生了, 他们进城务工不仅仅出于改善生存状况, 更多的则是考虑人生的发展。他们对职业和城市生活期望较高。因此, 善待农民工员工关系, 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责任, 对企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对社会的进步任重而道远。
摘要: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一个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内容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理论上明确了资本对劳动者所应负的社会责任, 代表着劳动者的利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SA8000对我国的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产生重大影响。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缺失, 法制建设滞后, 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足、存在着部分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管理上混乱、农民工自我维权能力较弱几个方面。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从思想上重视SA8000在我国的实施、加强政府职能、加强工会组织机制的创新, 使其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SA8000,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英丽.民工荒重塑劳资新局?[J].新闻周刊, 2004 (9) .
[2]聂正安.农民工问题:一种企业管理视野的分析[J].经济评论, 2006 (4) .
[3]王洪春, 汪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新的机遇与挑战[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报社, 2006.
[4]李艳中.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之SA8000思路[J].唯实, 2007 (8) .
[5]姚丽萍, 姜贵姣.论SA8000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 .
[6]王竹林.农民问题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7) .
[7]黄启明.SA8000国际标准与保护劳工权益[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8 (1) .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7
农民土地权益是指在一定历史经济条件下, 以特定的农民所有制为基础, 农民个体、农民群众及农民组织, 能够和应该享有的土地权益的总称。它是由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与政治权益等诸多权益构成的复合体系, 其中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的核心。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是经济权益的实现与保障, 包括土地的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与农业补贴权等表现形式。“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的实现和保障问题, 即立足现有土地权利制度基础, 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公共服务, 平等地拥有发展机会。
二、我国当前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法律上虽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但是农民土地权益在
土地征用过程中却吕遭损失, 这不仅说明我国的土地制度有漏洞, 而且凸显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迫切性。
(一)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
《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等与土地有关的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由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行使所有权, 其中所有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但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和集体之间对于上述权利是如何划分, 并没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界定, 从而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位, 农民土地利益被虚化, 造成集体土地人人所有, 却人人无权的现状。
(二)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不完善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核心, 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运行中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一是,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目前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对比国家土地一级开发市场价格过低, 导致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方与被征收方矛盾尖锐。其深层次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形成了其与民争利的土地依赖性;二是,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项目不完整。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项目, 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没有其它被征收土地的补偿项目, 补偿只限于与土地有直接联系的一部分损失, 残余地损失和其他间接损失并未列入补偿标准的项目之内;三是,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混乱。目前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 耕地与宅基地补偿混乱, 土地征收与集体土地地上房屋拆迁程序基本无法律依据可循, 甚至出现先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 再按照国有土地拆迁补偿政策对农民予以补偿安置的违法状况, 农民仅能就集体土地地上房屋获得补偿, 其享有的集体土地利益完全被剥夺。
(三)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 征收过程缺乏透明度
在整个征地调查、征地补偿分配过程中, 农民通常被排除在外, 参与的主体仅仅是征地调查人员、乡政府有关领导、用地单位和农民集体领导, 以至在征地过程中, 农民无法了解到自己被征土地的实际面积、国家具体的补偿标准、乡政府及本集体领导是否参与了非法分配等具体情况。
(四) 现行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土地制度已无法为农民获得收益做保障, 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制度无法适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以及本身存在的缺陷。首先, 农村土地的双层经营体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广泛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村”成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伴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分散经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规模经济,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的流动, 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必然选择, 但是村民委员会无论其权威性还是公正性, 都不能使其担当起农村土地产权流动的监督与裁判职能。其次,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物权, 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是受限制的。就现状而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所有权人其占有权实际上是间接的, 甚至可以说是“虚占”, 土地由村委会或使用权人实际占用, 而使用权要受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制约, 收益权要受到政府行为、法律规定的制约, 特别是存在“非公共利益”的征地时缺乏法律的救济渠道等。
三、完善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的现状及成因, 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一是要强化农民自身的维权意识和保护维权行为。在完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模式中, 最重要的是让农民了解他们可以和如何维护自身利益。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同时完善政务处理模式, 增加民意反映渠道, 利用互联网、电话等工具, 让农民及时地表达他们的需求。二是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相关主体。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理应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部分处置权。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剥夺, 这就增加了农民维护自身权利的砝码。三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二级市场,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农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土地在市场上的价位, 而不是之前听由政府和开发商给的价格, 另一方面, 农民也可以自主地在二级市场上灵活地转让土地使用权, 为其转让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 最终使土地征收程序公开透明,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要确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救济制度。这是完善农民土地权益的保底底性措施。当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时, 要确保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救济渠道畅通。要确立司法机关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公正地位, 如果政府在审批征收土地方案时超越或滥用权限或违反了法定程序, 司法机关有权依法予以撤销。
摘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实现农民人身权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 我国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土地征收补偿不完善、征收程序不规范, 严重损害了农民土地权收益, 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相关主体, 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二级市场, 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关键词:农民土地权益,土地制度,征用体制
参考文献
[1]王志彬.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
[2]高林远, 黄善明.制度变迁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10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8
一、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理论内涵
在我国, “农民”一词有职业和户籍身份双重的内涵, 一般指拥有农村户籍、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并居住在农村的农村人口, 也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所谓农民权益, 就是农民所享有的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其主要内容一般认为包括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四个部分。
而“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 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来, 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 用“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 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机制这一概念无论在哪个领域中使用, 都体现为某种主体自动地趋向于一定目标的趋势和过程。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是动力;第二是目标;第三是路径, 即过程。机制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制度是静态的, 而机制是动态的;制度是具象的, 而机制是抽象的 (机制是在事物的运行中体现出来的) ;制度是可以立即建立和生效的, 而机制则是需要相对长的时间逐渐地成长。每一种制度的功效都要靠机制去实现, 只有当制度形成了机制, 也就是人们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目标时, 制度才算真正地建立起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 机制是良性运转的制度, 机制的健全首先是制度的健全。
基于上述的对机制的理解, 本文认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主要由宪法和法律 (法律制度) , 法规和规章 (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等) 以及契约等三个不同层次有机组成。
宪法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总和。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 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 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 法律是狭义上的。
法规, 主要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 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 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 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 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 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 为执行法律、法规, 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契约是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契约法所关心的是实现所约定的义务。通常, 契约责任是以自由同意为基础的。
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层次的完整性和相互之间的耦合程度对于机制的健全至关重要。要完善我国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必需在宪法和法律层面建立起权威性的制度规范;在法规和规章层面予以不断的落实、配套与完善, 因地制宜的探索有效路径;并充分尊重和维护市场契约的自由意愿, 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各方面资源, 最终形成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创新和推行的合力, 从而才能最大可能降低改革难度, 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政府主导特性分析
所谓主导 (Leading, Guiding) , 是指“统领全局并推动全局发展”。我们认为, 维护农民权益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义务与基本职责, 我国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应当由政府主导, 即应该由政府统领健全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全局, 由上至下的推动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并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 从国家职能角度看,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作为平等权利所有者的农民, 有权要求国家实施积极行为保障或维护他们权利的实现, 同时也有权要求国家不得妨碍或损害他们对合法权利的享有。有学者认为, 农民宪法权利的国家义务可以分为尊重、保护和给付三个义务层次。其中, “尊重”义务是指国家负有不得干涉农民享有宪法权利的消极义务;“保护”义务主要表现为当农民宪法权利遭受到其他主体侵害时, 国家有义务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给付”义务则是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以创造条件使每个农民都能够采取必要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见, 《宪法》从国家职能上就明确了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是政府责任的应有之义, 它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维护公正的行政体系, 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中每一成员 (尤其是农民) 免受来自其他成员的不公正待遇和压迫;同时还要求政府必须要建立和维持农民所必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制度, 不断完善其公共管理职能。
其次, 从公民权利角度看, 政府和社会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与满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农民群体的社会地位低, 文化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在权益受侵害时往往就成为缺失话语权的弱势群体, 自我保护能力极其有限, 寻求正常途径进行救济的难度和机会成本也大于普通人。因此, 农民的合法权益更需要政府的特别保护。当农民的权利遭受侵犯或实现受阻时, 公共权力代表———政府必须提供及时、有力、低成本的救济, 以实现农民的基本公民权利, 这是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 从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上看, 无论是建国后《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还是文革前“人民公社”的公有化强推;无论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还是当前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探索, 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演化, 大多都是政府由上至下的主动推动, 强制变迁。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政府主导型渐进改革, 试想如果在1978年仅仅有小岗村18户农民的手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可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以普及的。即使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 保障农民权益, 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也依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的主导责任不仅体现在应当依法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从而实现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 同时更要求政府要将农民权益与社会其他成员权益放在同等的位置公平对待。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不高, 农民生活尚未摆脱贫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 教育文化和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别仍有扩大的趋势。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任重道远。政府只有勇于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统领全局, 并全面推动, 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相关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和保障。
三、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 对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理论分析, 必须从以下五个层面入手。
第一, 目标 (Objective) 。即必须首先回答该阶段政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制度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包括政府涉及农民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出台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当然, 由于政府制度变迁目标的多元性, 我们在把握其主次目标的同时, 也需要对其改革目标的政治性、经济性等作全面深入的分析。
第二, 约束 (Constraint) 。即必须对特定时期政府主导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这主要包括法律、成本、农民群体的制度变迁需求、财政、知识、文化等各种客观因素, 以及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的影响等等。
第三, 行为 (Action) 。在明确了政府推行农民权益保障改革的目标和面临的约束条件之后, 我们需要考察政府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最大化采取了什么行动?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根据政府行为的不同层面, 我们把它归纳为法律、法规、做法、执行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第四, 特征 (Characteristic)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由于制度变革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差异, 政府主导推行并最终形成均衡的新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会在博弈和自洽中形成一定的特征, 甚至进而演化表现为一定的模式。对这种特征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总结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变迁的客观规律和演化逻辑。
第五, 绩效 (Performance) 。对特定制度的绩效分析, 是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仅是对政府特定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更是我们进一步设计、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基本依据。
我们以上述目标—约束—行为—特征—绩效 (ObjectiveConstraint-Action-Characteristic-Performance) 分析思路为核心, 形成了我们对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一个规范性分析框架。
我们希望这一规范性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能有助于对我国带有鲜明政府主导特征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变迁历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再认识, 并在归纳其背后演化逻辑的基础上, 为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 提供有益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何一鸣、罗必良:政府监督博弈、企业协约权利管制与农民工雇佣权益保护——以《劳动合同法》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6) .
[3]朱悦蘅等:农民工权益保护过程中的政府间博弈[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5) .
[4]罗正月: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政府责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
[5]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J].社会科学研究, 2005 (6) .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 篇9
海洋权益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务和海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海洋权益应当包括领海主权、岛屿主权、海域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 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权等。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和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利益, 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利益。早在古希腊时代, 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就曾经预言:“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一切”。海权的集大成者是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阿尔弗莱德·塞·马汉。一百多年前, 马汉在其名著《海权论》中, 提出了著名的海权理论, 论述了海权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马汉认为:海洋是联接世界的通道,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强国地位的更替, 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人类进入21世纪, 随着经济的发展, 陆地资源逐渐走向枯竭, 在此情况下, 海洋在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05年, 世界海洋经济总产量达到19000亿美元, 占世界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 且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增长。作为一种潜在的巨大资源, 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未来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二疆土”,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大国,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有效保护和利用海洋,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维护海洋权益迫在眉睫
首先, 我国有重要的海洋经济利益“海权首先从属于商业”。海洋对于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海域面积广阔, 海岛众多。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拥有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发展海洋资源,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陆地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压力。在人类向海洋进军的新浪潮中, 濒海国家都把开发和利用海洋作为基本国策, 如果把握不住向海洋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就很难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将海洋作为专门一章进行规划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也把海洋科技列为我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重点之一。
当前, 我国海洋工业总体水平位居世界中上游, 我国的海洋水产量多年居世界首位, 海底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联系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第三, 而对外贸易额的97%通过海上运输。海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 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形势严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 近一半存在争议, 其中比较严重的是东海钓鱼岛问题和南沙群岛问题。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 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5个岛屿和大南小岛、大北小岛、飞濑岛3个岩礁组成, 其中以钓鱼岛最大。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由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列入海防范围的。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现存记载中琉交流和钓鱼诸岛最早的史籍。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乘中国战败, 窃取了钓鱼诸岛。196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称, 钓鱼岛海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使该岛进一步引起关注。多年来, 基于钓鱼岛丰富的油气海洋资源, 以及其重要的战略、军事价值, 日本采取“租借”钓鱼岛、常驻巡视船、建灯塔设神社等多种手段, 加强对该岛的实际控制, 阻挠中国的维权行动。
相比而言, 南海问题则更为复杂, “南海问题, 不光是南沙群岛的主权和领土争端, 还有着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管辖区域的划分问题。”南沙群岛中, 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 其中大陆占8个, 台湾占1个, 而菲律宾、印尼和文莱所占的多达45个, 还有其他一些较小的岛屿也在它国占领之下。目前的基本形式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 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 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条5万平方千米;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 企图划分我国3000平方千米的海域。
最近一段时间, 东海南海问题再掀波澜, 日本时事通讯社2009年2月26日报道, 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在26日上午召开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集中审议会,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做访美报告。麻生太郎称, 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将同美国协商, 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 若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 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南海问题上, 2009年3月10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将中国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屿并入“菲律宾管辖范围”的“领海基线”法, 此举引起中国的严正抗议。3月5日, 马来西亚总理兼国防部长巴达维登陆南沙群岛弹丸礁和光星仔礁, 宣示马来西亚对这些岛礁“拥有主权”。同时, 一直在南海领域与中国摩擦不断的美国与中国3月8日在南海发生严重的“对峙事件。”这是继2001年中美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发生的“4.1撞机事件”以来, 双方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件, 几乎将两军再次推上危险边缘。
再次, 海军发展相对落后维护海洋权利, 一支强大的海军必不可少, 因此, 马汉在《海权论》中即已指出:没有强大的海军, 就没有制海权, 继而国家的经济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繁荣稳定。1976年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中更加明确指明了“海上威力论”, 戈氏认为:“海军的强大是促进某些国家进入世界强国行列的诸因素之一”。“没有海上军事力量, 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中国学者也鞠海龙谈到:“海权的生成对海军有天然的依赖, 一个国家的海权状况是其海军战略的直接结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根本无法实现控制特定海洋区域或全部海洋的目标, 甚至也无法阻止其他敌对势力通过特定海洋区域对自己发起的攻势或者封锁。”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军强国, 中国传统海疆观念在海防建设上表征为“重陆轻海”, 经济建设上表征为“重农抑末”军事建设上表征为海防空虚、武备废弛。近代中国曾饱受海防不力带来的苦难。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对加速发展海军实力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但是海军力量仍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海军还远远落后于国家发展和国际安全的实际需求。如根据美国标准, 全球海军可以分为五类:美国海军拥有最为强大的全球作战能力, 名列第一梯队;俄罗斯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相当强大的远洋攻击能力, 名列第二梯队;英法海军拥有较强的远洋作战能力, 名列第三梯队;中国、印度海军拥有很强的近海作战能力和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 列第四梯队;其他仅有一定近海作战能力的海军列第五梯队。。因此, 如何在强国环立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海防、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铸造中国“海防之剑”, 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家兴盛的保证。
二、维护海洋权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上, 积极承担中国的大国责任, 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权力的增长要求中国政府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中国需要从闭门主义者转换成国际秩序的积极维护者。11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世界各国纷纷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 “中国责任论”最为代表性的应该是佐利克2005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于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利益攸关方”的演讲。12即要求中国更多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中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同时办事公道, 入情入理, ……谨慎小心地处理与有关国家的海界争端, 中国就能够既保障应有的海洋权益、对潜在的麻烦起到有效的威慑和抑制作用, 又给世界展现一种友好和平、善于睦邻和促进共同发展的正面形象。”13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在应对金融危机、非传统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中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国际层面上有利于促进现有国际体制的完善和进步,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国内层面上则有利于为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而言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加深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正确理解,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经济上, 维护中国的海洋资源,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把经济搞上去”是中国的大局。一切都要“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14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经济的今天, 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陆地矿产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也面临着与满足经济建设发展要求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位居世界第18位。根据对45种矿产 (占矿产消耗量的90%以上) 对国民经济保证程度分析, 21世纪的最初几年, 中国将面临近1/4的主要矿产缺乏, 其后10年左右这些矿产资源的缺口将增加到1/2, 出现全面紧缺, 甚至会面临某些资源全面枯竭的局面。”15而与此同时, 中国广阔的海域却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矿产资源,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聚宝盆”。以南海油气资源为例, 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各国都在为获取油气资源作不懈努力。“南海北部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 珠江口盆地为4.5亿吨, 琼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等几个沉积盆地共1.5亿吨, 西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有3000多亿立方米;南沙群岛及临近海域有8个沉积盆地, 根据不完全统计其收有储量共有349.7亿吨, 可采储量11.82亿吨, 天然气储量8万亿立方米。”16这些宝贵的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上, 维护我国的海上运输安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并“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
【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推荐阅读:
当前我国国家预算体系07-21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09-03
我国当前政治环境分析10-21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特色论文07-16
如何看我国当前经济形势08-29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问题分析05-21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10-24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08-30
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10-25
浅议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