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精选12篇)
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 篇1
中小企业的定义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标准, 我国采用定量标准, 2003年经贸委、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认定标准, 中小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雇员人数少于2000人;年销售额低于3亿元;总资产少于4亿元。外贸企业是指从事进出口的企业, 在国家规定的注册企业的相关领域内, 对合法产品有进出口经营权。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 通过市场的调研, 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 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 从中赚取差价。贸易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中, 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货物贸易中的赊销、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的融资。
一、中小出口企业资金状况分析
1. 外部因素分析。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国外进口商信用水平普遍下降, 资信评级降低, 大部分银行不愿给企业提供信贷融资, 贷款满足率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大幅下降, 中小出口企业资金状况紧张。同时,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竞争策略难以为继。由于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大, 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无序竞争, 对国际标准以及WTO规则不熟悉, 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抬头, 使得我国中小出口企业, 尤其是食品、农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等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率增加。以上这些因素, 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资金状况严重紧张。
2. 内部因素分析。
从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来看, 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的筹资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投资风险加大。我国的一大批中小出口企业是由外销员投资成立的, 他们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 他们虽然拥有客户资源, 但是他们对财务管理不够专业, 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管理范畴;有些中小出口企业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财务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财务控制薄弱, 管理粗放。比如, 应收账款外汇风险是出口企业最典型的经营风险, 但超过50%的中小出口企业经营者认为:老客户没有风险和信用证结算没有风险。据外贸、外汇、银行和保险等部门提供的综合数据情况分析发现, 在我国恶意拖欠在我国全部逾期应收境外账款中占到60%, 其中70%以上是老客户欠款。据统计,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82%是非信用证交易, 其坏账率只有0.25%~0.5%, 但我国出口贸易中信用证就算超过60%, 坏账率却高达5%。而且中小出口企业缺乏主动控制汇率风险的意识, 能够采用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方式降低风险的能力以及意识都比较低。
二、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渠道分析
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在签约后备货阶段, 由于买方市场的出现, 以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作用, 赊销、应收账款等以卖方承担更大风险的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造成卖方在签约后备货阶段存在大量、长时间资金占用的问题。二是在货物出运后至收货阶段。由于货物出运与货款结算存在时间点上的不对称, 因而卖方还要承担在这一阶段的资金风险。
1. 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渠道分析。
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或成长阶段, 还不具备上市条件, 直接融资条件不成熟, 再加上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要求较高, 我国大部分中小出口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可能性也不大。间接融资方面, 中小出口企业担保比较困难, 中小出口企业之间相互担保, 一个企业出现问题, 其他企业都会受到牵连;中小出口企业的市场风险高但信用相对低, 从而使得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以2010年为例, 大企业享受基准利率下浮10%的贷款利率, 而中小出口企业的贷款利率介于基准利率至上浮20%之间, 有些银行上浮利率达到30%, 甚至高达40%。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通过通常渠道获得贸易融资成为不可能。中小出口企业在出口贸易融资中可用渠道有以下几种, 下表是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贸易融资方式的比较。
对上表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打包贷款和出口押汇是在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前提下进行的, 进口商要承担较高的费用,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进口商由于资信不佳导致信用评级下降, 则需提供抵押或者担保, 加大了进口商的资金成本, 银行因为要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 开证意愿下降, 中小出口企业采用前两种贸易融资方式可行性下降。相对于前两种融资方式, 票据贴现、国际保理与福费廷则不存在开证问题, 但由于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规模小, 业务主要以金额较小的货物贸易为主, 而福费廷主要适合于出口大、中型机器、成套设备, 期限较长, 金额也以100万美元起做, 虽然最近几年推出了小额贸易, 但由于费用较高, 不适合中小型出口企业进行贸易融资。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只有票据贴现与国际保理更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
2. 新国际贸易融资渠道分析。
对上表进行分析可见, 银行对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方向主要是多元化, 多方式, 贸易融资与金融工具相结合, 一定程度的解决了贸易融资问题, 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 出口全益达更适合于国际工程项目的贸易融资, 对中小出口企业适用性不强, 出口汇利达和应收账款收购更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 国际组织担保项下贸易融资针对性更强。银行融资产品更适合大中型企业进行贸易融资, 真正适合中小出口企业的产品较少。
三、应对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运用传统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贸易融资渠道单一,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虽有很大进步, 但对中小出口企业适用性差,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1.加强自身企业管理和风险规避措施。
中小出口企业应将经营与管理分离, 由专业的懂得财务管理的人才进行财务管理, 将企业出口经营风险纳入财务核算的范畴, 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同时运用多种结算方式, 避免信用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加强对企业客户的资信调查与管理。运用多种金融方式规避风险, 运用远期合约、期权、期货合约合理规避外汇风险。密切银企关系, 掌握多种贸易融资方式的使用, 同时引进懂得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以及WTO规则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熟悉贸易融资方式操作, 同时能知悉贸易动态及风险规避方式, 为中小出口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2.金融机构加强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
金融机构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结算, 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我国的贸易融资渠道主要是以上所讲几种, 方式单一, 金融机构加强适合中小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方式创新。同时建立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的资信评估机制。目前的评估体系主要适合于大型企业, 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评估标准过高, 不适合中小出口企业规模小、额度小、融资需求旺的特点。再者, 要构建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融资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不对称, 金融机构应运用严格的风险监控方法, 对审核后的融资授信额度进行后续监督。
3. 政府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府支持。
在研究WTO规则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从短期来看, 政府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等政策对中小出口企业进行间接扶持, 出台一些针对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担保和财政补贴等措施, 帮助中小出口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从长期来看, 政府应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 推出一些适合于中小出口企业的产品。政府还应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出口风险基金, 将出口信用保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采取统保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健.警惕中小出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J].国际经济合作, 2013 (03)
[2]余秋莹.广东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J].特区经济, 2012 (9)
[3]刑杰.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2 (03)
[4]黄彬.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9)
[5]何伟星.金融危机下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9)
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 篇2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2008年末,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5家城市商业银行,626家城市信用社,30438家农村信用社,57家信托投资公司,7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主要由国有独资(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构成。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市场竞争力日益成为进出口贸易中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经济成分,优质新型的中小外贸企业已经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一个重要客户群体。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加快进行,促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也在发生着变化,需求巨大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市场愈来愈被各家银行所关注。但是随着银行对开拓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实践深入,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与难点,本文将着重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目前来说,银企之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企业的财务和经营信息是银行进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依据,然而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精通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另外,由于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经常会出现造假的供货合同、资信证明、财产证明、假冒的商业票据来骗取贷款的现象。中小企业涉及各行各业,情况复杂,银行难以对其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进行贸易融资申请的企业信息审查往往是比较严格的。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没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社会又缺乏独立的资信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质量进行甄别,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分辨出优质企业,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级,因而不能提供相应数量和期限的融资服务。
其次,还存在中小企业进行贸易融资成本高、收益少,商业银行缺乏动力。目前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的程序划一,不论客户、金额大小,操作上区别不明显,而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贸易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中小企业以多样化和小批量著称,资金需求也具有小批量、多频率的特点。银行面临的较大还款压力,致使相当一部分客户无
法获取银行融资。从商业银行内部的信贷审批规定看,风险度较高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往往需要上下级多次地沟通与调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这使融资的单位成本大大提高,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至少目前并未完全体现,影响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再次,我国票据市场也不成熟。我国福费廷业务中,由于失去了价格体系这一核心,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只能依靠外资银行作为二级包买商,将来自出口商手中购得的票据转卖出去,从中获得有限的利差,而不能将福费廷业务作为本行独立运作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有的银行即使出资买入了少量票据,多为投资性包买,即自己持有票据待到期后从债务人处获得款项,而没有能力在二级市场进行转售或者从二级市场购进票据,使得票据的流通性大打折扣,难以形成充满活力的二级市场。
从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银行拓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角,笔者认为我国银行应继续保持自身优势,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在科学防范业务风险下,通过大力拓展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仁杰,王国刚,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张宏伟,国际贸易融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
[3] 邓敏,国际贸易实务与融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
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之探析 篇3
关键词:贸易融资;问题探析;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作用甚大,不仅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税收的提升,而且在就业人口分配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很大的一个障碍。为了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只有全面分析它的现状及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把中小企业以后发展的道路开拓出来。
1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现状探讨
一般商品进出口融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的重要内容,可以采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当前想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它的融资困难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困境:
①融资贸易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较大的关系:和大中企业不同的是,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并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补给,所以它很难进行相关的外源性融资,而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在交易方式上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钓鱼方式相对较为传统,不能对贸易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价和認识,对贸易风险的控制也停留在特定的业务层面上,对于进口方的信用和资金不能进行更好的了解,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回收款风险,而企业主要通过所有投资者的投入和企业自身的积累来保证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资本,但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单一,常在融资中处于劣势,抗风险能力不高、对融资方式和条件的选择缺乏自主权,没有必要的经营活动和抵押物值,这也会使银行在贷款的时候更加热衷于对大型企业进行贷款,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相对较差,而且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和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便。②从商业银行角来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之困境:首先,中小企业是否可以拥有明确的,具有实力的信用担保非常重要,因为这主要是相关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其次,贷款缺乏时效性,因为某些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批较为严格,这也导致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完成相关的审核。再次,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采用的方式单一,需要建立健全的融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保证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最后,商业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不熟练需要协调,合作在处理流程方面统一对融资的管理。
2 中小企业融资的典型特征
2.1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主要特点在于其融资具有自偿性 银行并不能够提供实际的资金,他通过向客户借出自己的信用,以此来弥补信贷对象的资信,使客户更加容易从其他地方获得资金的支持,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中小企业能够从贸易对方或者第三方得到资金融通。这种方式不仅使银行在资金调度上更加灵活,而且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便利。
2.2 供应链贸易融资日益显著 什么是供应链融资?这是银行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掌握的时候,对于核心企业和上游下游企业所提供的一种融资,供应链融资的实质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但是在供应链当中,训练中的其他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再加之国际贸易融资的时间相对较早,使得相关的方法操作也较为成熟,因此国内贸易融资大多都可以借鉴国际的贸易融资,现在越来越多国际贸易融资方法应用到国内贸易融资领域,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2.3 因为中小企业所处的地区一般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较大的融资难度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资金较为充足,政府的政策也较为优越,具有较多的经纪机构,市场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使得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般是中小企业所存在的地区,它们在金融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等方面都较为单一。
3 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建议
3.1 转变金融机构贸易融资经营理念
因为中小企业正处在资本的快速积累程度上,所以其规模的快速扩展使得即阶段性较为明显,这也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贸易融资需要处于贸易交流企业和对生产企业的融资金融方面,因此有必要的时候需要扩展消费信贷环节。
3.2 企业应该勇于创新 在融资方面的选择层面,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的新方法,中小企业可以适当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贷能力。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能够建立更加完全的信用体系。
3.3 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 建立例如美、日的中小企业局。央行和银监会,也应出台一些扶植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的优惠政策和相应指标。根据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和金融改革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出口招商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引导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的经贸洽谈会、有效实现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对接交流。
3.4 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由于银行业改革的滞后和国有银行的贷款偏见,中国银行业陷入了困境同时导致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对于银行应该增强营利能力,投入一定的资金,改变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过高的局面。同时在改革中可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信贷机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3.5 加强政府有关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力度 首先,国家要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健全多层次完善的市场体系,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直接融资的新形式市场;其次,政府要树立在公众当中的信用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格杜绝逃废银行债务不良行为,消灭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危机,化解和避免金融风险的产生。
将贸易融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情况相结合,推动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创新更有助于给贸易融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贸易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彻底走出贸易融资困境,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强盛。
参考文献:
[1]张健华.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及经验[J].中国金融,2011(18).
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 篇4
贸易融资模式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而言, 无论从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还是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在贸易融资业务中, 发展迅速的结构性贸易融资融合了多种信贷方式及金融衍生工具, 其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都很好, 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剂良方。
一、结构性贸易融资介绍
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是:结构贸易融资是创造性的运用传统的融资方式与非传统的融资方式, 根据国际贸易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项目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要求, 将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 使得项目的融资得以实现, 并使企业获得全程的信息和全程信用管理。
结构性贸易融资并不是一种具体确定的融资方式,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运用风险分散和资本市场的技术, 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 创造性的设计、组合国际贸易融资的方法和条件的统称。融资者采用任何融资方式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在保证融资风险 (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收汇风险等) 的最小化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进出口商的融资成本。因此, 结构性贸易融资包含两个结构:资金结构和风险缓释结构。资金结构包含了融资方式、利率、还款方式等条件, 可以通过融资工具的选择来实现;风险缓释结构包括担保、抵押、保险、风险分摊等, 通过风险缓释工具的选择来实现。用以下公式来表示结构性贸易融资本模型:
结构性贸易融资组合=融资工具+风险缓释工具
常用的融资工具包括出口买 (卖) 方信贷、福费廷、银团贷款、假远期信用证、国际保理、打包放款、抵押贷款、进 (出) 口押汇、承付融资、贴现等;风险缓释工具包括担保、保险、风险分摊等。使用这些工具,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的目的按不同的方式组合。
二、中小企业使用结构性贸易融资的意义
1. 量身定做, 打造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结构性贸易融资精髓在于利用证券化、风险管理、出口促进中的最新方法, 结合传统的贸易信贷及结算手段, 并集合了各方面力量, 对现有贸易融资、结算工具重新结构和组合, 根据具体项目和社会环境专门定制、设计最适合项目需要并被买卖双方接受的最佳融资方案。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较小、较灵活, 业务非常规、非标准, 传统的融资方式往往由于银行“从大从强”的定位, 主要针对大企业设计, 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不强。所以这种专门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量身定做的融资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能够使用于非常规、非标准、复杂、高风险的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比如:仓单融资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
2. 以企业未来现金流为标的, 盘活中小企业存货。
结构性贸易融资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单个企业为主体对象的融资思路和传统的担保方式, 以企业未来现金流作为特定标的进行融资。融资的安全性, 不是靠债务人的信誉, 而是靠项目本身的还款来源、未来的现金流量、未来的交易状况来保障。在结构性贸易融资过程中, 银行重点考察申贷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 使融资额度严格按照贸易循环的资金需求与企业自有资金相匹配, 贷款期限严格与贸易周期相匹配, 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
固定资产少, 缺少抵押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通过结构性贸易融资企业可以用未来的现金流向银行进行抵押融资, 盘活了企业存货, 丰富了企业的抵押物。对于一些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 结构性贸易融资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 通过不断的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3. 提高中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有利于开发新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规模比较小, 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结构性贸易融资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转嫁风险, 开发新市场。结构性贸易融资项下, 银行将参与采购、运输、仓储、出售、保险等贸易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和涉及的活动, 再按照交易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合。除了能提供贸易融资外, 还对贸易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在控制融资成本的同时, 实现风险共担。例如可以用出口卖方信贷解决出口企业前期生产资金, 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出口项目的延期付款需求。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出口商通过将出口银行要求的借款担保转变为履约担保, 大大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 进口商则得到低息、优惠的中长期贸易融资。
4. 提供全程的融资服务, 提高中小企业效率。
结构性贸易融资通过创造性地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现代融资方式, 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通过融资方式的组合搭配, 使中小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基础上获得全程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全程的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现有的员工能集中到实现关键的战略目标上, 降低和稳定总成本, 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将中小企业从其不擅长的融资领域解放出来, 更注重于其核心业务, 集中资源来努力达到客户的要求, 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对这方面资源的需求, 弥补中小企业内部资源不足, 从而减少企业相关资源的投入, 获得分担风险, 共享成果的好处。
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 民生银行提出了两个转变: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转变;从单一环节的贸易融资向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的贸易链融资模式转变。此举表明, 结构性贸易融资不是一站式融资方式, 而是全程式融资方式。
5. 增强中小企业贸易竞争力。
结构性贸易融资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在当前买方市场状态下, 贸易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质量的竞争, 而能够为进口商提供更优惠的资金支付方式成为决定出口商争取更多订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 今后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将来自于拉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及非洲等不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的进口方常常无法提供预付款或即期付款。尽管我国企业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如果在付款条件上苛刻也无法达成交易。由于结构性贸易融资常常能为企业提供更市场化的优惠和更综合性的售后服务, 从而使出口企业消化不利的付款条件, 从而达成贸易, 有效增强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开展结构性贸易融资的可行性
1. 顺应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提高银行竞争力。
2008年世界货物和商品服务出口总额达到近20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学家2010年9月份公布预测, 认为2010年世界贸易额增幅将达13.5%。这其中是有一半需要贸易融资,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所有的贸易融资方式中正在兴起、最具有发展潜力, 又尚未完全开发的新市场。从金融业的发展历程看, 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结构性贸易融资正是多种信贷方式及金融衍生工具, 按照交易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要达到的目的, 将若干融资工具按不同方式的融合, 顺应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众多的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趋同, 传统贸易融资业务进入更加自动化、商品化阶段, 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银行若要继续从贸易融资业务中获利, 必须转向更有结构、更有创造性、附加值更高的结构性贸易融资项目。
2. 发展中间业务, 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可以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增加利润。据资料显示, 德国商业银行60%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 美国花旗银行等20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70%以上, 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巴莱克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弥补了全部支出的73%, 香港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2%, 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平均收益比重不超过10%。可见, 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不足, 市场潜力很大。开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后,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收取手续费, 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3. 中小企业应该是未来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向大企业、垄断性企业提供融资, 对更需要银行融资支持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存在惜贷情况, 整个融资市场都面临着融资对象过于集中的问题。在全部信贷资产中, 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80%都流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随着大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空间逐步缩小, 未来中小企业应该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总之, 由于结构性贸易融资注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缓解, 使用结构型贸易融资可以提高中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节约企业资源, 开发新市场, 提高竞争力, 又顺应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随着大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普遍提高, 中小企业才应该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 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而言,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双赢、互惠、有发展潜力的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宪民.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求索, 2010;1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 2009;11
[3].刘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贸易融资发展研究.求索, 2010;7
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 篇5
1、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融资额大幅下降,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10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则认为缺口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贸易融资的缺乏导致国际贸易大幅滑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也不例外。正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下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出口复苏。当前国际贸易融资的来源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1.1企业出口方面近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目前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在中小城市很少,到2007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3729个,担保总额为5049亿元、受保企业为21.65万户。虽然中小企业出口信用担保机构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很少。
1.2银行方面银行对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融资政策有所不同。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来看,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出口融资贷款利率高很多。另外,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贷款一般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还要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及审批时间过长,迫使许多为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融资渠道,而民间融资的高利贷性质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报表不真实等问题,这种状况使得银行传统的企业财务技术分析对授信决策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使得银行在中小企业进出口贷款方面选择的策略是简单地退出市场。这也从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失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融资结构的调整难以顺利推进。
2、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问题
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了威胁。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甚少惠及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大量倒闭或停产。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另有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因此总结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贸易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对象过于集中当今的国际贸易规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国际上所使用的的贸易融资方式日益加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逐步创新,开拓新的贸易融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另外我国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早期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且发展较慢,只是在近几年才陆续涌现了一大批股份制银行;区域性的地方金融机构由于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各家外汇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基本上也是很简单的形式:简单的贸易贷款、打包贷款、票据贴现等。很难满足那些积极参与国际化的中小企业的需要。
2.2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生存难,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缺乏人才、技术水平不高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企业运转状况。资金短缺往往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
3、中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更高效,便可以将银行相关的部门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只能说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阶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刚刚起步,从而缺少网络资源的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这样就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2企业规模及内部因素制约在中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型企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且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3.3银行和政府政策对贸易融资的制约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代理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代理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代理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中国的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中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3.4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制约国际贸易融资的下降意味着获得国际贸易融资的门槛升高。对我国的众多中小型出口企业来说,压缩了本就不大的盈利空间。
中国入世以来,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06年底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中小企业从此面临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国际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我国中小企业遭遇了众多贸易摩擦、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面临的国际经营环境呈现出日益严峻的形势。因此在开放经济的新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众多方面的因素,所采取的应对新经济形势的国际化模式将在国际经营活动成败中起到关键作用。
三、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
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
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
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政策的实行上要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中可预测性是关键。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让讲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这样讲信用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3、要增加资金供给方和借贷方之间的相互沟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来源于银行,因此,要让银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还应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不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是很难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的。相应地,银行也应根据目前外贸市场上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开发与推出适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
4、要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银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监管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营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且应当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5、培养相关人才。首先银行、外贸企业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其次业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运输保险业务,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变化,培养对国际贸易市场洞察力,增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国内信用证、政府采购封闭授信、票据衍生业务等也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方式。
2.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
我国应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担保体系来降低银行的借贷风险,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机会。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依靠财政注入资金和向社会发行债券融资,由政府出面设立永久性机构。二是建立地方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如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政策性机构,也可鼓励中小企业自发组建互助担保机构,还可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司投资,逐步形成由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担保机构组合而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适应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银行信贷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而政府调整商业银行战略,应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放在首位,使商业银行尽快真正打破国家、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完善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建立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分散化、多样化等特点,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改进和完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调整商业银行战略的同时,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基准利率和利息率等。我国金融体系主体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信贷份额占全部份额的75%以上,由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有限,难以承担支持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仍是关键环节。在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不断发展和壮大现有中小金融机构和不断发挥民间资本优势。政府可通过对现有运行良好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公司制改造,加快农村信用社的重组、规范、转制,对部分暂时出现支付困难的城市中小金融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出台允许并鼓励民营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参股中小金融机构等措施,发展和壮大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通过立法来鼓励民间资本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创业板的推出,加快培育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发行股票融资、进行集合债券融资等。第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创业板市场。2009年5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意味着在我国已酝酿10年的创业板正式开启,创业板融资渠道的开启无疑给广大无缘国内主板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带来低成本直接融资的福音。第二,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中小企业因为自身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往往难以独立发现企业债券融资。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一种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的债券,是企业债的一种,也就是俗称的捆绑发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直接作用是以其特有的形式有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解决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第三,推动建立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风险投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鼓励组建民间投资公司和职工互助投资基金。第四,以政府财政出资为主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创业资助、技术创新支持以及出口补贴等。第五,创新适合中小企业采用的金融工具,便利中小企业融通短期资金。
融资约束与企业贸易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融资约束;企业;贸易行为
一、引言
融资约束尽管是公司金融领域里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在当期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跳出了从公司金融的角度去研究融资约束,使得现在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浩如烟海。关于融资约束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两类:把融资约束当被解释变量,考察什么因素会影响企业或者一个经济体的融资约束;把融资约束当做解释变量,考察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或者一个经济体的哪些方面,即研究融资约束的杠杆属性和比价属性。本文余下部分主要分别对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贸易影响的研究进行评述。
二、融资约束与企业贸易的相关研究
1.融资约束的定义
根据Fazzari et al. (1988)的定义,融资约束只是由于市场不完备而导致企业外源融资成本过高,并因此使得企业投资无法到达最优水平的情况。Bernake和Gertler(1989)以及Gertler认为代理问题也会在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中推高企业的外源融资成本,使得企业遭遇融资约束。战明华、王晓军和应城炜(2013)认为,金融市场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信贷配给成为了信贷市场的常态均衡,同时也使得证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等融资出现供给不足,让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外部融资约束。才国伟和刘建雄(2014)认为,金融发展的滞后,居民无法通过金融市场为教育投资进行融资,使得个人遭遇了融资约束。Maria Bas、Antoine Berthou和Dario Fauceglia都认为企业的生产率不足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内源资金为特定的固定成本融资,使得企业遭遇了融资约束。
2.融资约束的刻画
(1)基于内源融资视角的融资约束
对于企业遭遇的内源融资约束,现在的学者大致使用了以下指标来刻画:企业的利润(李志远和余淼杰2013)、现金流(Minjia Chen、Alessandra Guariglia2010,韩剑、王静2012,孙灵燕、李荣林2013)、自有资金的依赖度(许志伟、薛鹤翔、罗大庆2010)、投资-现金流敏感(Stephen Bond、Costas Meghir1994,郭丽虹、马文杰2009,罗长远、陈琳2011,屈文洲、谢雅路、叶玉妹2011,战明华、王晓军、应诚炜2013,Vlad Manole、Mariana Spatareanu 2009)、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张纯、吕伟2007,于蔚、汪淼军、金祥荣2012)等。具体而言,企业的利润以及现金流可以缓解企业遭遇的内源融资约束。如果企业对自有资金依赖度过高,那么企业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内源融资约束问题。投资/现金持有-现金敏感性分析间接判断了企业内源融资约束情况。使用这种分析范式的学者认为,如果现金流比例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则企业就遭受到了内源融资约束。并且该系数的绝对大小可以用来比较企业遭遇内源融资约束的严重程度。
(2)基于外源融资的视角
相对于内源融资约束的刻画,外源融资的刻画就更多元化一些。具体的指标如下:利息支出(李志远、余淼杰2013,孙灵燕、李荣林2011)、、银行贷款(邵敏、包群2013,韩剑、王静2012)无形资产占比(Jerome Hericourt、Sandra Poncet 2013)、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占比(Jerome Hericourt、Sandra Poncet2013)、外源融资依赖性即资本支出源于非经营性现金流的占比(Jerome Hericourt、Sandra Poncet 2013,Kalina Manova 2012)、有形资产占比(Kalina Manova 2012)、应付账款(韩剑、王静2012)、应收账款(于红霞、龚六堂2011)以及实际利率(才国伟、刘剑雄2014)等。具体来看,利息支出越多,无形资产占比越低,有形资本占比越高,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占比越低,应收账款越少,外源融资依赖性较低,银行贷款可以获得且数额较多,应付账款越多以及面临的实际利率较低的企业,在控制了企业其他一些因素后,遭遇的外源融资约束相对较弱。
3.融资约束对企业贸易的影响
很多学者都对固定成本对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根据李志远、余淼杰(2013),Dario Fauceglia(2015)等分析,若企业遭遇到融资约束,那么企业只能抵押自身部分的营业利润进行融资。部分学者认为,企业融资约束的缓和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贸易。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于红霞、龚六堂 (2011),阳佳余(2012),Kalina Manova(2009),孙灵燕与李荣林(2011),Jerome Hericourt和Sandra Poncet(2013),李志远和余淼杰(2013),Dario Fauceglia(2015)等。一方面,他们认为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可以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的缓和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出口额。Kalina Manova(2009)的研究细化了融资约束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她认为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企业更容易通过“自我筛选”参加全球出口贸易。
三、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总的看来,融资约束的研究早就脱离了公司金融的范畴。融资余额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微观层面,它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融资约束来自微观企业,但也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制约。但纵观现存文献,学者们并没有对融资约束形成一个统一、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融资约束后续的研究首要认为是形成一个统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去探究融资约束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去研究融资约束与微观金融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分析框架与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杰,芦哲.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与企业R&D投入[J].世界经济,2012(10).
[2] 于红霞,龚六堂.出口固定成本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J].经济研究,2011(4).
[3]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J].经济学(季刊),2011(1).
[4] Maria Bas、Antoine Berthou, “Financial reforms and foreign technology upgrading: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India”, CEPII, [J], August 5,2011.
[5] Maria Bas、Antoine Berthou, “Acess to finance and foreign technology upgrading: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India”, CEPII,[J],August 25,2010.
作者简介: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研究 篇7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包括企业自身、银行以及外部因素等。
第一,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差, 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 财务管理不善, 流动资金少, 信用评价等级不高, 没有制定规范的条例指导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在商业银行获得国际贸易融资资格。
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有的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的交易方式, 对风险的认识停留在对某些特定业务的控制上, 基本没有对资金和信用等级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回收款项的风险。另外, 中小企业偿债主动性不高, 有的企业借着贸易的名义, 套用银行资金, 并挪作他用, 增加了银行回收资金的难度。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时间较短, 无法准确地评估国际贸易中潜在的风险, 有的企业甚至完全不了解国际贸易业务, 比如, 有的企业不知道使用何种融资手段来开展国际贸易业务。
第二, 提供贷款的银行。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认识不全面, 银行的管理人员不熟悉国际贸易业务处理程序, 实践经验不足。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银行经济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少, 银行领导人员容易忽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更愿意集中精力在本币融资业务上。银行有的工作人员甚至完全不了解国际贸易融资知识, 因为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银行信贷资产中占据较少的比重, 所以片面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作用不大。
银行与国际贸易融资有关的业务处理方式比较陈旧、单一, 缺乏创新性。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都是一些基本形式, 如, 出口放款、减免保证金和进出口押汇等。大部分银行甚至还没有开办较为复杂的贸易融资业务。如, 福费廷业务。
银行还未建立完善的针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防范体系。有的商业银行在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 各方面配合不默契, 各部分各自为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时间较短, 业务处理流程相对简单, 并且还未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国内大部分银行时常会出现违法违规操作行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银行的快速发展, 忽视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管理。
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审批程序比较复杂, 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限制, 企业一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就不能获取资金。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使中小企业在贷款业务方面持一种严谨的态度, 比如, 改变抵质押担保标准, 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另外, 与一般贷款业务相比,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审批程序更加复杂, 总体上看, 我国大部分银行还没有针对各种融资业务建立相应的审批标准。
第三, 外部环境原因。在政策方面,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 我国还未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优于我国政策, 制定了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来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发展。如, 美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研发补贴, 德国减免了中小企业的营业税。因此, 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并反思如何减少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
我国与出口相关的信用体系发展较慢, 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资金非常充足, 所以出口商能够放心地收汇。另外, 我国的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 金融和经济立法业务发展缓慢, 对于大部分国际贸易融资做法, 我国法律还未做出相应的调整, 法律存在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 从而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二、改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的措施
第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政策支持。由于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差, 无法与大型国有企业并驾齐驱, 尤其是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大部分银行都偏向大型国有企业, 所以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困境。因此, 政府应该及时出台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业务, 探索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新模式。同时, 政府应该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银行构建平台, 加强二者间的合作和交流。另外, 政府应该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帮助、扶持中小企业, 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选拔和培养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专家, 加强国际贸易融资新模式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政府也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机构, 不断拓展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渠道。
第二, 提升融资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银行和外贸企业应该加强对融资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促使其对国际金融、法律以及国际贸易等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并掌握银行贸易融资产品及其特征。同时, 需要不断增强融资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 应该及时反思、总结,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及运输保险业务, 关注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市场信息, 了解商品的市场变化情况, 增强业务人员的市场洞察力以及风险识别能力。
第三, 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 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目前, 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发展规模小、发展时间短、额度小、融资需求高、频率高等特征, 银行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征制定合适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信用评估体系来反映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经营状况。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 客户还款的第一来源是正常贸易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第二来源是客户自身的盈利能力,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客户评级标准, 结合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具体特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需要建立客户往来档案, 在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时, 需要考虑交易对手的资源状况、客户业务能力以及客户履约情况。同时, 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库, 掌握产品情况、市场情况、信息情况以及进出口情况等信息,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无法完全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 所以, 应该鼓励中小企业用D/P、D/A、O/A业务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来防范风险。
第四, 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该根据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并与国际接轨, 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融资法律。比如, 在法律上规范银行和客户间的债务关系。中小企业与银行应该深入研究现行的法律法规, 认真分析现行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间的关系, 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方案, 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善, 再加上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理解不全面, 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难度。因此, 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政策支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并结合自身发展状况, 建立完善的信用等级评级机制, 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分, 也是推动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以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针对性措施, 改善其融资状况。本文将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成因,措施
参考文献
[1]庞梦晗.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分析[J].中国商贸, 2014, 08 (11) :14-15.
[2]骆树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思路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3, 11 (4) :126-127.
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研究 篇8
根据《巴塞尔协议》第244条,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 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
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商业银行通过对专业市场相关产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管理, 使得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产业集群整体的可控风险的一种高效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考察借款申请人时, 将商品销售 (服务) 收入而非企业的综合偿付能力或担保物 (人) 作为偿付贷款的主要来源, 在授信理念、授信方式和信用评价标准上都与传统的银行信贷有所区别。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也在运用贸易融资的原理和操作方式, 参与到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当中。
本文应用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结合我国专业市场各参与者的特点, 探讨以贸易融资的方式解决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对促进专业市场及其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业市场贸易融资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是基于该专业市场内各个企业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 从原材料采购到通过各级销售网络把产品传递到终端消费者的过程。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的基础是专业市场的参与者之间紧密的、稳定的贸易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主体:资金的需求者, 即该专业市场内有融资需求的各企业;资金的供给方, 即以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服务和支持机构, 即物流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提供相应服务和支持的组织。
在贸易融资的链条当中, 传统的理论认为, 应当以强势企业、核心企业作为支撑点, 整合其上下游企业,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而提高整个贸易链条的竞争能力和融资能力, 同时保证对放贷资金风险的有效控制。但从国内的实践来看, 融资需求方未必都直接与强势企业、核心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只要存在稳定的、真实的商品贸易, 再加上适当的担保作为补充, 也可以完成整个贸易融资的过程。
国外对于贸易融资的尝试, 有代表性的是GE公司推出的盘活存货所占用资金的贸易分销服务, 使供应商能以低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利率进行融资, 这是典型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融资模式。
国内的贸易融资起步比较晚, 但发展迅速, 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贸易融资服务体系, 比较典型的有民生银行的专业市场结算性融资、深圳发展银行 (现并入平安银行) 的自偿型贸易融资等都是运作的比较成功的。
二、专业市场贸易融资的运行原理和业务种类
专业市场都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经过长时间的聚集形成的。专业市场的形成, 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形成互补的集聚效应和产业优势。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分享信息、达成交易。专业市场的形成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从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受益, 形成规模相应和协同效应, 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的优点主要在于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后, 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运作, 各项服务配套较为完善, 尤其是物流和信息流的风险显著降低, 从而会越来越吸引相关的企业进驻。例如广州的花卉专业市场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统, 吸引了大量的花卉相关企业进驻。广州的布匹市场、湛江的水产市场等专业市场情况类似, 都是各自行业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集中地, 资金的存量和流量也都非常大。专业市场内的企业传统上是大量地使用现金交易, 但随着规模的扩大, 营运水平的提高, 运用现代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专业市场里面各个中小企业都是完整的产业链上重要的环节, 一环扣一环, 缺一不可, 各个环节又需要大量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来支撑。例如广州的花卉市场, 从种子、苗木、养护、销售环节都有专门的企业来经营, 培土、施肥、除虫、保温等配套服务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花卉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都有密切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整体上形成了体系较为健全的产业结构。
在专业市场内的各中小企业, 往往在整个产业链中居于从属的地位, 谈判能力较弱, 在资金被占用期间只能采取短期融资的方法解决所需的运营资金问题。对于存货较多的中小企业, 可以采取存货质押融资的模式;对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 可以采取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对于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 可以采取预付账款融资的模式。
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对于专业市场的贸易融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授信只针对单个企业的局限, 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度, 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又对融资的业务扩展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资金供给方的决策主要基于对整个产业链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把控, 对借款企业及企业主的相关信息进行多渠道的、综合的判断。这种信息的积累对于银行来说具有业务上天然的优势, 既可以通过日常办理存取款、结算业务而取得, 也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取得。这些信息从来源上看是零散的、非结构化的, 但是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集中和数据挖掘, 可以迅速转换成结构化的数据, 形成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这就部分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难以提供规范的财务信息的问题。但目前我国部分银行对融资风险的控制还以强调借款人的综合实力和抵押品为主, 导致专业市场内的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贷款条件, 从而让有更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承担风险意愿的其他金融机构有了发展业务的空间。
1、存货抵押融资模式
专业市场内的企业由于产业和产品特点决定了销售周期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 就算同是广州的花卉专业市场, 如果是观叶类的产品, 销售周期可以达到半年至一年, 如果是鲜花类产品, 销售周期则在一周至三个月。企业存货有可能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 存货本身有可能会增值或贬值。存货融资是指企业以生产经营的库存商品作为抵押, 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行为。存货包括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的产成品或在产品。存货融资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应收账款质押模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合同规定的条件下, 以应收账款作为放贷的担保, 以获得短期融资的方式。在此模式下, 金融企业与产业链的上游企业签订放贷合同, 同时上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质押有关单据和材料。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向金融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确认的有关材料, 并作出付款承诺。金融企业审核应收账款的有关材料后, 向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发放资金。
3、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由于在特定的供求关系下, 一些热销商品的卖方处于强势地位, 下游企业常常要预付货款。尤其是下游企业预期产品价格看涨的情况下, 往往还大量购买以提前锁定成本, 或争取较高的商业折扣。预付账款融资是金融企业与产业链的下游企业签订放贷合同, 获取融资款来支付预付账款的融资行为。
实践证明,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专业市场内的强势企业的普遍接受。金融企业作为贸易融资服务提供方, 通过一系列的整体融资方案的安排, 将专业市场内的各个环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贸易合作关系更稳固, 更具有竞争力。
三、专业市场贸易融资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会因为贸易背景不真实、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环境不稳定、业务操作难以控制等原因, 产生各种风险。
1、专业市场贸易融资面临的法律风险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中的应收账款质押模式和预付账款模式, 从法律上说都是属于基于债权的担保模式;而存货质押模式, 则属于动产物权质押担保模式。我国对于债权及动产物权的保护受到法律制度滞后及执行难问题的制约, 不利于债权的清偿和动产物权所有人的权利维护。目前我国有关放贷人权利的法律法规分散在民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当中, 且规定不够具体, 可操作性不强, 须依赖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方法院的具体理解来执行。例如, 存货中的半成品、应收账款作为债权担保的相关规定及登记、公示制度不明确、不统一, 造成担保品的性质、清偿的优先次序不清晰, 债权人之间很容易出现信息的缺失和权利的冲突。《放贷人条例》虽然已经由中国人民银行起草, 交国务院审议, 但迟迟未能公布实施, 这使得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在运营时较难得到法律的保护。
2、专业市场贸易融资面临的市场风险
由于专业市场贸易融资的借款客户集中在特定的专业市场, 如果该行业出现整体性的不景气, 则很容易传导到在该行业的大量企业, 从而使放贷人面临极大的系统性风险。专业市场贸易融资传统的操作模式实际上是以该行业内的强势企业为产业链中相关的中小企业作信用背书, 一旦出现全行业的困难, 该行业的所有企业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削弱其偿还借款的能力。
3、专业市场贸易融资面临的操作风险及防范
在金融机构的具体融资操作中,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基于模式的区分, 其风险各有特点。
在存货抵押融资模式中, 风险主要体现在存货的价值波动与流动性风险。因此, 在操作上必须强调存货的来源应该合法, 存货的价值应该稳定, 存货应当易于变现。首先, 金融机构对存货应进行权属认定, 认定依据主要包括购销合同、运输单据、发票等。用于担保债权的存货应不易变质或损坏, 或其日常损耗是可以预测的。所能接受的存货, 还应该价格稳定, 且有成熟、可靠的变现渠道。
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中, 风险主要体现在其是否能如期足额地回收。在融资操作上, 须特别强调应收账款的可实现性。评估应收账款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回收期、坏账率等。应收账款的金额、支付方式条款等应当明确。贷款方和借款方均须约定应收账款的可转让条件, 并且应为融资的前提。
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 由于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是预先支付货款, 所以对在途运输货物的监管就尤为重要。为了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盗抢、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损坏甚至灭失造成的风险, 贷款人可以用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形式, 并将放贷人指定为保险受益人, 保险保障的范围应涵盖盗抢、自然灾害、货物跌价补偿等风险点。
专业市场贸易融资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兴融资方式, 金融机构通过规范风险控制流程, 掌握各专业市场的业务趋势、特点与资金需求, 坚持短期、分散、小额的原则, 可有效地提高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 解决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并取得预期的绩效。
摘要:近年来各大中心城市陆续发展起来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 其中聚集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然而由于缺乏抵押品和完善的财务系统, 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 进而影响到其上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专业市场的发展。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传统银行融资模式研究的基础上, 对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进行研究, 以解决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市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编辑部: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关于银行内部制度建设的有关要求[J].中国金融, 2002 (10) .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 篇9
但是中小企业所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是不相称的, 特别是短期出口贸易融资的业务发展较慢 (表2是几种短期出口贸易融资的对比) 。近年来, 国家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并相继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但其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根据2010渣打银行对内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大规模调查显示,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排名靠前的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 94%的企业在有国际贸易融资需求时会首选银行, 但占92%的绝大部分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融资是极为困难的, 仅仅有1%的中小企业认为自身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 融资渠道的不畅通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 研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 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 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审批程序的繁琐给中小企业融资加大了困难, 银行出于安全考虑, 对于国际融资这样的高风险业务制定了很多的标准和条件, 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不仅要审查企业的财务状况、客户状况、管理层状况等方面, 还需要通过国际业务部、授信评审部等多个部门审查, 使得办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效率极低, 甚至会出现款项已收回, 融资申请还未批复的尴尬局面。
与此同时, 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复杂性, 要求银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 我国进出口业务的扩张速度极为迅猛, 专业人才的增加速度跟不上进出口企业的增长速度, 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另一方面, 在职人员对于融资手段的认识模糊, 把握控制融资风险的能力较差, 难以支撑起进出口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业务量, 在出口贸易的结算方式中, 往往采用先发货、后付款的商业信用方式, 比如O/A或D/A。但中小企业对交易方缺乏全面的资信调查, 存在海外买家在收到货物后违约的风险。有研究报告指出, 我国的海外应收账款平均拖欠天数超过90天, 平均坏账率高达10%, 比美国高出20倍左右。中小型企业收款风险的加大, 导致难以通过融资机构的风险审核。
相对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较为不完善, 而规范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反映, 是银行做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审计合格的财务报表, 同时其资产规模较小难以提供贷款所需的抵押物, 从而难以获得银行融资。
(三) 宏观层面的原因
近几年, 国家政策逐步向中小企业倾斜, 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但相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融资问题, 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我国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 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促进作用, 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受到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制约, 还未能得到良好健康发展。
此外,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成熟, 信用查询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中小进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还不能有全面真实的反映, 要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发布、查询、评价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而信用体系也没有为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审查提供方便, 使得融资难以实施。
二、改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一) 改革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加快融资产品创新
银行应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使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具有可操作性。在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评审方面, 很多银行还保留有专家打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存在主观臆断的偏差。在银行应推广层次分析法, 它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 并且可以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量化, 尤其适合用于数据不完善而又机构复杂的中小企业。
银行应发挥自身资金规模庞大、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 在融资过程中不断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模式, 提供特色服务, 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票据融资、国际保理等新兴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的新品种, 将融资产品与外汇产品相结合, 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降低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风险。
(二) 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 树立良好信誉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自身的经营管理, 完善财务制度, 以使自己满足融资所需要的条件。首先, 应将风险成本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加强对合作方的实力调查, 了解其信誉、经营状况, 完善财务管理, 降低出口贸易的风险。在与客户做交易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应学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转移风险, 保障财务的安全。
其次, 中小企业应强化信用意识, 努力树立良好信誉。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强, 再加上自身财务经营等数据的缺失, 很难获得银行信任, 所以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加强与银行的关系维护, 树立良好的信誉, 取信于银行才能顺利获得融资。
(三)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 信用担保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担保机构资本规模较小, 国家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资金补贴和风险补偿, 支持和引导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同时, 政府也要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进行检测, 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此外, 应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发展多元化直接融资市场。我国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 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的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融资, 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从而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跃雪.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经纬, 2003, (04) .
[2]朱佩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 2012, (14) .
[3]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1) .
[4]刘肖原, 李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 2009, (05) .
[5]王捷, 刘帅.当前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矛盾与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05) .
[6]武力超, 满月, 乔鑫皓.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政府干预问题——基于国际组织微观调查问卷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9) .
[7]高振沧, 梅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模式研究 篇10
1 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对外贸易GDP总值中, 中小企业占据的比例是60%, 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却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 只有25%。从2008年的有关数据中可以现实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份额只占银行总贷款额的15%, 同比而言,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贷款风险偏高的局面, 在我国金融机构针对企业贷款总额在2009年有7.37万亿元, 而中小企业在其中的贷款总额只有不到8.6%, 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银行的中长期贷款70%以上都投放到政府融资平台, 其中中小企业仅仅占据10%~15%左右。从上述调查数据显示, 在国家逐步开始扶持中小企业的今天, 我国信贷部门并没有特别青睐于中小企业, 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度有着客观的限制,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根据对我国沿海城市2000多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调查问卷显示, 在制约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 有接近80%的中小企业将融资难的问题放在了关于发展因素的第一位, 从客观角度讲, 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解决与之相对应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这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以及国内诸多金融机构、相关服务机构重视的问题, 可谓是迫在眉睫。
2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问题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 尤其是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 阻碍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1 企业自身的问题
(1) 融资渠道有着极其严重的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援融资两种。通常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内部种种问题及资金有限, 靠内源融资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 多选择外援融资的渠道, 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目前中小企业市场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再加上企业自身的诸多问题, 如财务制度不完善、没有足够的信贷抵押、资信状况差强人意等, 导致很多地区的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持有惜贷、慎贷现象。使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阻碍重重, 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
(2) 融资成本上存在制约。融资成本就是相关筹资费用及利息支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上, 通常更加注重贷款资金的安全, 基于此种情况, 中小企业在融资成本上不仅很难享受大中型企业所有的优惠利率, 还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而且由于贷款手续的繁复, 很多中小企业甚至采取高利借贷的方式以求发展, 极大的增加了企业融资的负担, 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造成制约。
(3) 融资结构的制约。融资结构就是指企业资金的来源、筹集资金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盲目融资的问题, 如外援融资占据比重小, 往往采取内源融资的方式, 融资结构单一;或过度依赖外援融资的方式, 造成企业的经济负担。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企业自身融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
2.2 国家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原因
(1) 我国缺乏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开发、信息等方面没有优势;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缺乏政策性的宏观导向;针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市场体系的法制欠缺, 司法缺乏公正, 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市场不够完善。
(2) 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严重;银行信息不对称, 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 往往对其设置更高的利率或较为苛刻的条件;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存在着手续繁杂、担保资金不充足、担保机构欠缺等问题, 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关信贷的标准。
3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经济的后危机时代, 为了更好的稳定持续发展, 融资难题的解决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势在必行, 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过程中的国际贸易融资, 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从业务上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政府政策扶持的角度出发, 不断摸索国内外的融资实践, 以求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本文认为在当前背景下, 能够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创新型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供应链融资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供应链融资就是除核心企业外, 基本上全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他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信用实力的掌握, 通过银行审查而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供应链融资主要就是银行在供应链中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 在企业贸易结算记录、合同履约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规范的基础上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根据产业、区域、集群供应链的模式和特点,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评级的办法, 对企业的规模并不重视。当前社会, 供应链融资发展得很快, 其生产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产业的模式, 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例如2008年5月, 全球最大的银行中90%以上都向企业提供了此项服务, 甚至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除此之外,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尽管西方国家的银行信贷紧缩, 却丝毫没有影响供应链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中持续高速增长、稳居业务榜首的地位。不仅国外, 对国内而言, 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此情况之下, 国内银行业也开始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带动下, 我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也都开办了供应链金融业务, 并将其纳入银行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体系, 逐渐形成了风险可控性及营销模式的理念。
3.2 典当融资模式
典当融资是指中小型企业快速获得资金筹集的一种融资方式, 它根据典当行业的基本特点, 以抵押或质押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典当行是国家特许存在的以从事特殊的融资放款业务的一种机构, 与作为社会主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较而言, 其旨在面向中小型企业和特殊个人, 为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而发挥的辅助性作用的一种筹资方式。当然, 典当行业因其自身简洁的手续, 快捷的服务, 高效的放款速率等优越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始利用典当作为为企业融资、周转资金的有效方式, 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融资短缺问题。自从典当行业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特变是在2005年经由国家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经公安部同意正式公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 新兴起的当行行业任层出不穷。典当行业的作用已从初始的救济快速转变为融资、理财等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式。基于银行信贷的高台阶, 民间贷款的不稳定性, 典当不断的转变成为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时的抵押贷款的特殊非银行机构的金融型组织, 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型、便捷、快速的融资通道。同时, 商务部吧《典当管理条例》的相关行政法规作为2010年的重点任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将作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要不断改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 坚持为其服务的宗旨, 促使其合理快速发展。在新环节的发展中, 典当业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3 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2010年3月, 两会召开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提案。要全力支持广大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不断发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 拓宽小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发展交易所内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来直接向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型企业的融资困难, 并为其提供长期性资金作准备。但是由于交易所的本身数量有限, 所以只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 就需要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 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
3.4 探索信贷担保体系新融资模式
共建各级贷款担保体系, 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在信用担保的基础上, 由各金融金融机构出资设立担保公司, 扩大担保业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数额十倍的信贷担保业务。
4 结语
现阶段,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既遭受着挑战, 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因此, 面对这种情况, 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全面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加强融资模式创新, 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拓展融资渠道, 以最合理的办法走出融资困境, 扭转融资难的局面, 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 中小企业一直作为中坚力量,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 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笔者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进行研究,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针对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提出建议, 以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鲍旭红.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 .
自贸区贸易企业的融资发展 篇11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自贸区;金融创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13年9月29日挂牌成立,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自贸区成立一年来,逐步完善对标国际规则的法律体系,扩大金融开放,面向国际交易平台,拓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将金融服务与国际贸易、航运物流、专业服务、高端制造业并列为自贸区五大主导产业。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呈现不断聚集之势,新增持牌类金融机构84家,股权投资企业140家,融资租赁公司274家,金融信息服务267家,投资与资产管理公司2016家,合计2781家,占新设企业总数约四分之一。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将使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并推动国际贸易融资的不断创新。
国际贸易融资和作为其基础的国际结算一起,不断发生变化,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深,成为现代金融机构最为重要的一项金融服务之一。国际交易不断提高,推动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全球贸易额约五分之四需要贸易融资的支持。上海自贸区通过设立更为开放性的贸易融资机构,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外部环境不健全、新型贸易融资发展缓慢、银行融资水平滞后等缺憾,促进国际贸易融资适应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需求。在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四成以上, 国际贸易融资可以促进银行更加安全的取得更大的收益、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往往成为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创新的先驱。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更为高效、安全、经济的结算手段, 这也催生了上海自贸区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应创新。
国际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和信用支持,包括一整套为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客户设计的融资手段,以满足客户在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国际结算的方式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将三大支付方式的过程分解,加进银行融资,便产生了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被管制性等特点,是一个蕴含着技术、利益和风险的过程,是所有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人必须了解、掌握的过程。
现有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有:(1)进口类:进口地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有:进口预付款融资、授信开证、提供担保、进口代付/TT押汇、进口信用证押汇和海外代付等;(2)出口类:出口地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有:打包付款、出口订单融资、出口发票融资、出口信用证押汇、福费庭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等;(3)其他类融资产品有:融资性保函、非融资性保函、结构性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
按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与企业进口、加工和出口环节的匹配关系可分为:(1)进口采购环节有进口预付款融资和授信开证融资;(2)进口到货环节有提货担保融资;(3)进口付款环节有进口代收押汇、TT押汇、进口信用证押汇和海外代付融资;(4)加工环节有打包贷款和出口订单融资;(5)出口环节有出口发票融资、出口信用证押汇、福费庭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
企业应熟练使用国际贸易融资工具达到融资并增值的目的。(1)即期信用证或三个月远期信用证,境外代付三个月;(2)三个月远期信用证,到期后银行贷款支付;(3)境内远期证,境外公司即期证或贴现(美元或人民币)。(4)科学合理地使资金增值。如保本保息类理财产品、银行结构性存款及掉期业务等。
国际贸易融资对贸易企业的重要意义:(1)扩大进出口规模(包括转口贸易及转卖业务)。国际贸易融资对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又成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础。(2)降低财务成本。上述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时机、融资结构安排等可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利润。(3)规避风险。国际贸易融资伴生的信用证贴现、结构性存款等理财业务不仅可有效的规避风险,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
虽然我国在国际贸易融资上取得了一些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问题仍严重制约着贸易融资的发展。随着上海自贸区不断发展,其区内法律法规与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融资体系、技术手段和风险控制体系不断的完善,国际贸易融资工具不断创新,结构性贸易融资不断成熟等。自贸区企业的国际贸易及贸易融资将得以改变和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 篇12
贸易融资是指与国际贸易有直接联系的融资, 简单而言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开展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根据资金接受的对象可以分为对出口方的融资和对进口方的融资,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见表1。
目前一些综合性的、新型的金融服务发展迅速, 既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 又提供借款回收、坏账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比如国际保理业务。这些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特别适合中小型贸易公司和企业, 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尝试, 解决了中小企业开展业务急需资金的难题。另外, 最近几年结构性贸易融资得到逐步推广。结构性贸易融资运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和非传统的融资方式,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项目社会环境的具体要求, 在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誉、银行资金来源、可承担的融资成本及可承受的风险、政府法规方面等基础上, 将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 使项目的融资得以实现, 并使企业获得全程的信息和全程信用管理。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
由于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经济、政治等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 给中小企业进行贸易融资带来了很多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汇率风险
由于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企业主要收取外币, 必然面临汇率变动风险, 尤其是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情况下。汇率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汇率风险是交易风险。
(二) 金融欺诈风险
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 虽然有些业务有商业银行信用, 但是由于是跨国交易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自身设计的缺陷, 还是存在许多欺诈现象, 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在贸易融资诈骗中, 以信用证诈骗最为典型和常见。有些企业利用信用证设计过程中只看单据等缺陷进行欺诈套取银行信用, 主要的手段有假冒或伪造印鉴 (签字) 、利用“软条款”和“陷阱条款”、伪造信用证修改书、涂改信用证、伪造保兑信用证等方式。
(三) 资信风险
资信风险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的交易双方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 就会使另一方有可能遭受风险, 特别是一些提供无追索权的贸易融资方式 (比如福费廷业务等) 。在国际贸易中因为货物本身原因或其他原因发生贸易纠纷从而导致延迟付款或拒付一旦发生, 以及出现客户倒闭的情形, 企业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 缺乏经验和人才风险
贸易融资是国际融资中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但是其中很多贸易融资方式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却是全新的融资方式。同时, 中小企业缺乏专业金融、财务管理的人才, 企业管理者又不了解贸易融资的流程和手续, 认识不到其优势, 对出口风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所以对于很多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愿意采用传统方式而不敢轻易尝试, 比如传统的出口商品抵押贷款和信用证等方式。这些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 特别是出口商品抵押贷款、打包贷款融资等不仅贷款额度比较低 (出口商品价值的60%) , 而且往往手续费较高, 更重要的是对于风险几乎完全由融资企业承担。而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 比如国际保理中银行往往提供无追索权的贸易融资, 且融资额度大、风险小 (最高提供应收账款金额90%的额度) 。
三、对策
(一) 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客户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制定严格科学的客户评价标准,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客户信用评估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 并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进出口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充分借鉴和学习国际性企业的做法, 对贸易融资的企业实施动态监控, 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尤其是资金的使用状况, 一旦发现企业出现现金流转困难马上启动应对措施, 减少可预见的损失。
(二)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规范业务操作, 建立内控机制
操作风险一方面通过加强内外联系, 另一方面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从内部规范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各商业银行应明确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台受理、操作部门为国际业务部, 审批部门则是信贷审批委员会的内部操作流程, 要杜绝任何个人包办贸易融资业务处理的全部环节, 建立全方位的双人复核制度, 以达到相互监督, 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对于贸易融资中经常发生的贸易欺诈行为的信用证风险的管理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规范:事前控制, 必须在交易前充分调查对方资信状况, 慎重选择贸易伙伴, 特别加强对开证行资信的审核, 规范合同的相关条款, 明确开证时间并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事中控制, 收到信用证之后, 严格审核信用证的真实性、有效性、确定信用证的种类、用途等, 这也是控制信用证风险的最关键环节;事后控制, 主要是一些弥补和抢救措施, 包括停止付款并追缴货款, 采用法律手段提起诉讼进行索赔等, 当然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查找相关责任人等。
(三) 利用外汇交易工具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可以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一揽子方案进行套期保值, 规避汇率变动风险。在具体选择这些外汇交易工具的关键是要判断未来汇率变化方向及其概率, 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加以选择。
(四) 加强联系, 增设海外分支机构
要有效的减少贸易融资风险, 防范贸易欺诈的发生, 需要大力发展国际业务, 加强和代理行联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设海外分支机构, 通过分支机构对海外客户和付款银行进行有效资信调查, 随时把握其动态信息, 严格审查国际贸易合同, 严防国际诈骗者利用伪造票据、假信用证和假保函进行诈骗,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风险。
(五) 积极尝试新的贸易融资方式
新型综合性贸易融资往往提供更高的融资额度和更低的融资费用, 比如福费廷和保理业务不仅规避了汇率风险, 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出口企业不再承担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 将这些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承担, 有效减少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风险。从国际保理业务和传统信用证融资进行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优势, 保理业务有效地提升了出口商的竞争力, 规避了收汇风险。
(六) 加强与银行合作, 关注客户状况。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后, 也要密切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运营状况, 经常和客户保持沟通, 通过合理的途径提醒客户应收账款的期限。同时鉴于中小企业能力范围有限, 应该加强和商业银行的合作, 经常了解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息掌握情况。比如在保理业务中商业银行提供应收账款的查询服务, 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其信息, 在保理商开展对进口商信用调查时, 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提供信息。
(七)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应对各种风险, 中小企业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内部管理, 增加研发投入, 掌握核心技术, 在提高企业理财能力同时提升企业综合经营实力, 才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争取有利的付款条件, 减少国际贸易风险和融资风险。二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外贸业务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加强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财务、国际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强化风险意识, 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 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