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2024-10-02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共8篇)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篇1

摘要:北部湾开发、东盟自由贸易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带动了广西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 目前广西中小企业已成为区内最具竞争力的力量之一。但是日益突显的融资问题制约着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融资困境, 从广西中小企业自身素质、金融融资体系和区域金融合作等角度探讨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方式, 促进广西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俨然成为了我国现阶段最具竞争的经济力量之一。北部湾开发、东盟自由贸易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促进了广西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带来了很大贡献, 但由于广西市场经济基础薄弱, 自身资源不足等因素限制了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向广西内的流动, 阻碍了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广西融资平台的不断开放, 广西中小企业资金扩充的方式逐步打破局限的自有资金、亲友借款、民间集资、拆借等传统筹资方式, 尝试新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现有的融资平台存在着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券发行标准高等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在公司资本结构中的比例非常小, 融资成了广西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二、现状分析

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3万家创意机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以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从总体上看, 在国家、政府的关注下,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广西中小企业融资供需缺口较大、金融机构审慎放贷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企业自身信用不足, 金融机构惜贷严重

广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企业性质又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含量低, 风险高, 竞争优势弱, 自身整体素质不足以吸引风险投资的关注。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借贷平台, 但由于广西中小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可信度较低, 企业间又多采用现金非合同交易等不易监测的方式, 并且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 金融企业出于借贷业务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会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借贷进行慎重考虑和选择, 出现严重的惜贷现象。

2.融资体系不健全, 融资渠道不完善

计划经济大背景下, 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偏向国有大型企业而非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得不到政府的重视, 在政策支持方面也很是薄弱, 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不健全。政策背景的欠缺, 再加上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企业自身素质不足, 金融机构进入区域慢, 使得广西中小企业资金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自身内部的积累和一些传统的内部借贷途径等内源融资的方式, 外源融资的方式有限。目前最为常见的外源融资方式为银行放贷方式, 最集中的贷款来源为国有银行放贷, 但是国有银行放贷主要提供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 很少提供长期信贷。广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狭窄的问题。

3.中国与东盟各国金融体制的普遍缺陷

一个国家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壁垒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赶超性金融体制影响国家资金的分配政策, 促使资金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 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再加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 业务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商业银行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也会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 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境。

三、对策分析

作为中国与东盟对接的桥头堡, 广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等获国家批准设立后拉动了广西的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融资问题的解决迫不容缓。

1.加快广西中小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广西中小企业要借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 走具本土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结合东盟需求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消费创新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还应通过政府培训平台、社会培训服务等途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 建立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 促进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 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从而增加广西中小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加大自身资本积累, 最终实现广西中小企业的改革优化, 提升广西中小企业的整体水平, 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2.完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建立并完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途径是综合性多方面的。政府应开放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政策, 健全信贷担保体系。鼓励建立多种所有制中小型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加强金融机构与广西中小企业的沟通合作, 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程度, 放宽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借贷要求。另外广西中小企业还可以自身通过整合、兼并等方式促进广西联合产权交易股权等场外交易市场的形成, 打造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新平台。综合各方面拓宽广西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 畅通企业的融资渠道。

3.建立中国一东盟区域金融合作, 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的融资

广西作为我国东盟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 并取得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权和举办地, 这些有利的大背景将会为广西中小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建立和完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平台中, 广西将不断改善区内投资环境的改善, 促进广西区域金融生态的雏形, 逐步打造广西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北部湾金融中心等国际合作区域, 提高广西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 增加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在广西区内的投入, 同时也将带动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和金融企业进入广西, 形成良好的资金流动环境, 将有效缓解广西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推动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江杰.广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19) .

[2]田轶刚.中小企业融资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0) .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篇2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融资机制 蓄-投资转化机制

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居民储蓄也飞快上升,但是1996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开始处于回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方面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增长,存款持续沉淀在银行,据统计,2002年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737亿元,是1985年的近37倍;另一方面,在1985-2002年间广西的平均投资率为27%,比同期平均储蓄率低了近10个百分点,这种储蓄膨胀与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制约了广西经济的进一步增长,GDP增长率由1994年的37.5%下降到2002年的10%。

一、广西地区融资机制阻塞的原因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85-1995年间GDP增长与国民储蓄率这间的相关系数为0.54,1996年到2002年间的相关系数为-0.35,这说明该地区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存在缺陷,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协调的。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制约因素有三:其一,转化的前提——具备必要的储蓄资源;其二,转化的关键——具备能发挥良好功能的金融媒介;其三,转化的主体——具有经济人假设和受到公平待遇的微观投资主体。第一条,我国基本具备,第三条我国不完全具备。至于第二条,金融媒介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我国处于麦金农?肖所谓的“金融压抑”状态。我国金融媒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国金融媒介在目前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功能缺陷,离健康、有效的金融体制相差甚远。

第一,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大银行经营和服务效率低下,而且这种制度安排还存在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机制。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实行的是一级法人经营层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管理体制模式,从经济学上讲,在委托-代理关系下要想避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产生,达到最大化期望效用函数的目的,委托人必须满足来自于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而我国银行系统近年来为了加速压低形成的不良资产率,实行严格的贷款质量约束制度,甚至提出“零坏帐”要求,为此制定拖欠还款的负责制,甚至终身跟踪制等严格的风险约束机制。而在这种严格的约束机制下,并没有给予作为风险承受者以相应的激励作为补偿,即没满足来自于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具体讲相应的经营者选择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没有到位。在这种状况下,信贷人员所作的理性反映只是减少贷款数量来降低风险承受,因而出现银行的“惜贷”现象,使一些潜在的高回报率的企业因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而放弃投资。在我国银行系统的这种经营方式下,即使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带来“储蓄效应”,但由于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利率市场化的“投资数量效应”也难以达到。

第二,广西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市场化程度低,项目建设机制很多还要靠政府去包揽。再就是投资中介服务滞后,项目信息不灵。首先,广西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评估中介机构数量及其服务质量、业务水平都远落后于发达省份。据调查,目前投资者对中介机构服务的需求迫切,投资都要求中介机构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为他们做好风险防范。其次,没有技术产权中介机构,至今为止,广西仍没有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建设项目难以通过技术产权中介机构对项目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进行评审论证,致使许多好项目找不到投资者,投资者也因不掌握项目信息和不了解项目情况而不敢投资。再次,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少,基金少。目前广西尚无国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据调查目前南宁市仅有三家小型风险投资基金机构,分别是区财政厅和区科技厅下属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风险担保基金、南宁市南方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基金、南宁高新区科技担保基金,其基金分别为5000万元、1150万元和1560万元,基金数额少,可担保的贷款十分有限,难以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很多企业都苦于贷不到款而止步。就南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而言,目前只有一个风险基金机构,风险资金只有1560万元,由于资金太少,而无法面对900多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此外,目前广西的几家信用担保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的担保条件,主要还是以房地产作抵押,虽然《担保法》中规定交通工具可以办理抵押、质押登记,在实际操作中还没任何部门受理这方面的登记。一些地方政府也正在准备出资组建高科技担保基金,作为今后支持高科技项目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资金总量的限制,组建工作进展缓慢,与越来越多企业对资金担保支持的需求差距甚远。

第三,我国现行利率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中所起的作用很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有:一是利率的非市场化。我国存款利率还远未市场化,存款利率的变动完全由央行统一规定。央行利率的确定不是建立在市场资金供求的均衡水平上,而是将其当作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较多地考虑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借款人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二是利率的变动无法使居民储蓄有效地分流。银行存款始终是构成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也就始终采取以国有银行为转化的主要中介。由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同一性,使得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是软约束,高额的银行贷款并没有形成高额的资本投入,而是成为对国有企业补贴的积累,使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三是居民以有价证券形式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对于利率变动的非相关性也会造成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低效率。由于现行利率的非市场化,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无法真实反映资金商品的价格,也无法体现居民放弃当前消费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本能地会寻求资产保全及其它的增值方式。而有价证券市场的狭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这种需求,这就造成股市的高风险性。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对改制上市后的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性方面的限制,使企业缺乏被购并的压力,使股市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场所。上市公司融入的资金,有些被用来偿还债务,从而大大降低了储蓄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第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者都是资金的争夺者,另一面两者又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着金融体系朝着有效率的理想的目标前进。我国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相互隔离,不能达到合作创新的目的,这也阻碍了金融媒介大发展,同时也导致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呆滞、不畅。

第五,我国目前尚未形成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的法制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风险投资机构在市场准入和具体的组织形式上存在较大的法律障碍。现行的《公司法》与风险投资运作规则相抵触的地方很多。比如《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使国际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形式在我国失去了生存的法律基础。因为法制不完善,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致使风险投资机构效率低下。

二、改革措施

1、以资本经营为中心,构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微观主体

企业是储蓄和投资主体,利润是企业储蓄的来源,要增加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说是增加利润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因此,当前促进广西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以资本经营为中心,政企分开,所有者与投资者利益一致、风险共担、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操作可分两步走:短期内,根据产权清晰的原则完善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授权单位、授权者、经营者及各自的权责利,并建立以资本经营为中心,以资本最大增值为目标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体系,以此强化企业内部对经营者的约束监督和考核机制。长期看,要逐渐减少国家控股的企业(除农业、基础产业、公共事业、政策性银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或企业由国家控股外),将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造成民营股份有限公司,允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再就是建立市场为微观投资主体的评价机制,给予非国有企业及中小企业与国企公平竞争的平台。在广西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非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也因为灵活的适应和创新机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以提高融资效益为目标,构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金融中介体系

建立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新机制,必须以提高融资效益为目标,对我国金融中介体系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1)强化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发挥其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集中的储蓄总量,增加政府储蓄份额。这一数量要与政府投资份额通盘考虑,并落实政府储蓄来源渠道,当前可考虑将具有一定规模且来源稳定的邮政储蓄划归政府金融机构使用。其次,严格划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界限。可考虑在增加政府可支配的储蓄总量的同时,将少数国有商业银行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如铁路、煤气、邮政、通讯等)的贷款划归政策性银行。(2)将国有商业银行改组成集团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改变银行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益低下、风险日益加大的现状,为此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已势在必行。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和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强化相配套,可考虑将国有商业银行改组成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法人。鉴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可建立二级法人集团股份制商业银行。二级法人分行根据经营需要下设支行,实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降低金融业风险。(3)建立资本雄厚、规模适度的投资银行体系。在广西投资银行业才刚刚兴起,在资本实力、经营规模、业务种类与操作、内部经营与管理及风险防范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当前要做到:从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革需要出发,增加投资银行的业务种类和培训专业人才;从股权与债权的转让要求出发,建立投资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从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出发,强化投资银行的服务与监督职能;从资本市场规避风险出发,加强监管,并推出多种金融交易方式。

3、规范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金融市场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供了市场机制,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建立储蓄向投资转化新机制的长期任务,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储蓄和投资主体错位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搞活企业债券市场,发挥其企业融资主渠道作用。第一,增发偿债基金债券,以降低企业债券风险。企业定期从收入中提取偿债基金,交投资银行专户存储,增强偿债能力。第二,建立企业整顿破产机制。对资不抵债,到期不能偿债的企业,限期整顿,符合条件的允许其破产,强化企业偿债意识。第三,建立企业债券评级、托管制度,发展企业债券流通市场,改变由券商垄断债券买卖、单方决定债券价格的状况,促进企业债权的转让。

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其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保证契约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改善信用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只有理顺银企关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改善信用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市场信用体系,使银行贷款的发放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再盲目“惜贷”,而且从制度上控制了企业的逃废债行为,从而有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天祀: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J].金融研究,1997(6).

[2] 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J].经济研究,1995(5).

[3] 李栋文:我国储蓄转化投资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1(9).

[4] 谢平: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J].财贸经济,2000(10).

广西制糖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篇3

一直以来广西糖业都是全国主导地位的食堂基地和地区特色产业, 甘蔗种植面积占我国蔗糖总面积的65%以上, 产业规模连续20年稳居第一。2012/2013年榨季, 蔗糖产量高达7478.13万吨, 累计生产混合糖将近800万吨, 总产值350多亿元, 在产量上稳居全国第一。截止到2012年统计, 全区现有33家制糖企业, 103家糖厂, 总日榨蔗能力63.47万吨。其中日榨蔗能力万吨以上的糖厂23家, 最大的日榨蔗量2.4万吨。目前广西一共有上市糖企2家, 外资糖企1家, 均为实力较强的集蔗糖生产、蔗渣发电、造纸、生产酒精和有机化肥等产品的综合型糖企。可以说, 糖料蔗生产已经发展成为广西大部分市、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此外, 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全区机制糖蔗区有56个县 (市、区) 、751个乡镇生产糖料蔗, 蔗农1200万人, 甘蔗种植已经成为许多农户的经济来源, 并且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一些较落后的贫困县主要依靠糖料种植实现财政收入和解决农民温饱。然而, 近年来糖价低迷且波动很大, 加上长期受到国外低价糖的冲击, 行情不容乐观。糖业失去了原有的融资优势地位, 财务每况愈下。这个时候金融支持对于接触糖业的资金运营困境显得尤其重要, 金融行业必须整合资源, 充分调动充裕的民间资本, 架起民间资金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实现第三产业服务于农业、工业。

1 现有融资模式及其概念

融资模式, 即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金融租赁等, 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现有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吸收投资、发行股票、银行贷款、民间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典当租赁、商业信用、留存收益、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职工集资和产权交易等。比较常见的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商业信用等, 下面将针对这三种类型做简单介绍。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良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 主要包括以下五种:资产抵押贷款、项目开发贷款、出口创汇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和票据贴现融资。其中资产抵押是最常见的方式, 中小企业将资产抵押给金融机构, 由机构发行等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当企业没有达到银行要求的担保物时, 可以向中介机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

企业债券是指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但有权按期收回本息。企业债券一般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利率, 市场上发行企业债券的一般为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这类融资方式。

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企业在买卖商品时, 以商品形式提供信贷活动。包括应付账款融资、商业票据融资以及预收货款融资。但商业信用融资往往期限短、数额小、成本高。

以上提到的三类融资模式皆为外源性融资, 在现有的融资模式中, 规模呈中小型的企业十分依赖内源融资, 主要有上述提到的留存收益融资、股利融资和职工集资等方式。但内源融资又不能满足企业的投资和运营需求, 在寻求外援融资时又面临困难。首先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但银行内部没有特别针对中小企业融贷的激励机制, 处于逐利目的银行当然优先选择大客户, 因此银行的资金供应和制度约束使得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还有学者认为, 目前由于行业整合, 存款大多集中在向国有商业银行, 但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因此放松面向中小企业的放贷额度, 因此在这种融资模式上中小企业远远落后于国有企业和其它大企业。总的来说, 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 但由于其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 以及小企业的高风险性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得现有融资模式不能很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必须要找到一种更适合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融资模式。

产业链融资也叫供应链金融, 是指金融服务机构通过考核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状况, 通过考察产业链的信用一体化程度, 以及分析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对整个链条的运营把控能力等情况, 最终根据产业链的特点为多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以往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一般较多运用于工业行业, 如汽车、钢铁行业等。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体制创新推行, 一个农业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需要发挥作用, 利用集成资本、技术等资源带动农户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此外, 由于国家一直致力于延长糖业的产业链, 因此糖业内部要求十分高的链条密切性, 尤其在上游环节, 作为供应商的个体蔗农更可以直接视为制糖企业的一部分, 需要糖厂倾力支持。由此可见, 产业链融资为糖业融资困境敲开一个出口。

2 基于产业链的广西制糖融资主体分析

2.1 制糖企业的产业链状况

广西制糖企业的产业链如图1所示。

2.2 蔗农融资模式

据悉, 广西糖业现存发生在供应环节的借款中, 由于个体农户信用贷款存在一定的困难, 并且即使能获得数额也极小, 故大部分蔗农不直接向银行借款, 改由糖厂以“种植扶持”预付定金等名义向蔗农提供资金支持。这种发生在这蔗农和糖厂之间的借贷是无息或者按照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放贷。此部分的贷款不以盈利为目的, 主要为了维持部分与糖厂多年合作的种植大户, 故资金不超过6万的无需抵押和担保, 在下一个榨季原料蔗收割时期偿还, 本息直接从这款中扣除。据调查, 部分制糖企业如南宁糖业、东亚糖厂等为了保证原料供应的充足, 会在种植期会与蔗农签订收购合同, 并且一般按照地域划分为不同的蔗区进行农务管理。蔗农在种植甘蔗中产生的费用要是蔗种和肥料, 而在现行的模式中蔗农如果需要蔗种和肥料, 可以直接跟糖厂申请扶持, 只需要提交申请, 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蔗种和肥料, 此外, 种植环节的灌溉设备、扩种面积机械深耕补贴等的贷款也都是参照以上描述, 由借贷人直接向蔗区或者糖厂提出时申请, 审批后即可拨款。

2.3 糖厂融资模式

现今广西制糖企业运用的融资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银行授信贷款, 主要是商业银行提供信用贷款、项目贷款。此外加以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优惠, 向糖厂提供企业技术改革和煤电油运等方面的扶持。广西现有的一百多家糖企大部分为集团 (组织) 制, 集团旗下的单个糖厂需要申请贷款时, 一般是以集团的名义向银行发出申请, 或者贷款部分由集团统一管理, 授信额或者贷款下发后再将数额分配到各个子厂。

2.4 酒精厂、造纸厂等融资模式

作为糖业废料深加工环节, 广西大多糖企为了延长产业链, 也引进了了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和蔗渣浆造纸的深加工技术。其余一些微小型甚至是作坊式的酒精厂、造纸厂等的融资模式基本是个体信贷, 甚至是用向亲友借款等方式自筹资金。

3 广西制糖企业现有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开始, 糖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至今已连续4年出现糖价走低的局势。由于受到国内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影响, 国内糖价跌破成本价, 并于今年出现了新低。随着国际进出口政策的愈加宽松, “零关税”将会致使更多的国际低价糖对国内糖业展开冲击, 广西作为“糖都”诸多糖企面临险境。

广西上市的两家糖企中, 南宁糖业2013年度的处于亏损状态, 因为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股票交易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据笔者了解广西糖业现今已经失去了融资的主动地位, 成为各大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的黄牌客户, 由于糖业价格波动过大, 近年来国际糖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行业疲软, 蔗糖行业面临着还款难的巨大压力, 信贷机构唯恐避之不及。

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局势, 广西的“甜蜜事业”不能再依靠“政策摇篮”的强心剂勉强维持, 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拨款和支持不是长久之计。现有融资模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或信用担保等, 弊端多多,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还贷压力集中, 糖厂效益与信用陷入恶循环

利用集团贷款的模式融资, 还贷压力随着糖业资金流动的周期特点而过于集中, 主要体现在集中在同一主体和同一时期两点上。身为制糖链条上的主导成员, 糖厂的规模虽然一般较大, 但由于近年糖价低迷, 糖厂资金周转日渐困难并且很多贷款成为坏账, 所以也出现了糖厂难以支付蔗款的问题。恶性循环又会造成“制糖企业难以支付蔗款—蔗农违约转销甘蔗—糖业无原料开榨—企业效益低下—难以还款造成信用降级”。例如南宁糖业2013年财务报表中, 由于支付甘蔗款,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54.65%, 同时短期借款达到29.23亿元, 应付债券5.35亿元, 由于未能支付部分蔗农甘蔗款, 公司应付账款由期初的3.86亿元大幅增加至8.26亿元。而财务费用也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7.39%, 达到了6753.01万元。

3.2 款项调配不当, 资金仍有缺口

款项调配不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 集团贷款中, 分配给各个子厂的数额虽然考虑了其所需资金额度, 但常常出现集团贷款再分配时难以同时满足集团下属的所有子糖厂资金缺口的情况;第二, 贷款投资集中程度过高, 主要流向南糖、贵糖、南华和东亚等几个规模大、效益相对较好的国有或者外资大糖厂, 其他规模较小的民营糖企的贷款却难以满足。

3.3 种植环节贷款挤占糖厂流动资金

为保持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 糖厂必须给蔗农提供最大程度的种植支持, 如种子、肥料和灌溉耕种设备等。蔗农大多分散而数量庞大, 种植季节过后就是榨季的开始, 而榨季结束前糖厂没有运营资金的回流, 那么种植环节的这部分开支将会挤占糖厂很大一笔流动资金。

3.4 蔗农向糖厂的贷款违约现象严重

蔗农与糖厂的之间的借贷关系倾向于种植扶持而非与银行一样的信用贷款, 因此单靠合同的约束力并不足以达到大程度杜绝违约现象的作用。在预付种植款项的环节中即使签订了购销合同。榨季到来时, 如果其他糖厂出价更高, 蔗农则会单方面毁约, 将甘蔗原料转卖给其他糖厂。以东亚糖厂为例, 蔗农违约除了过后偿还原合作糖厂的预发种植资金外蔗农不承担其他的违约代价, 而糖厂却因为原料收购不足而无法达到制糖量。

4 广西制糖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融资模式已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面下,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专为中小企业而设计的新型融资渠道应运而生, 最早起源于深圳发展银行的“N+1”模式。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打破了传统授信模式中银行独立考察单个企业的静态指标的思维, 根据链条关系的特点, 从供应链的视角对贷款对象开展综合授信, 顺着供应链形成的价值链建设一条“信誉链”。只要保证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不存在资金回流的问题, 那么理论上各个供应链中的主体都能及时还款。

4.1 蔗农融资模式创新

为解决第一个环节的资金问题, 糖厂就不能直接扮演“银行”的角色, 承担发放蔗农种植款项的负担, 进而挤占糖厂的流动资金, 但糖厂可以在蔗农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中充当蔗农的“担保方”。在广西糖厂的经营模式中, 几乎都是按照地域因素划分蔗区进行管理, 利用农村合作信用社同样实行片区管理的便利性, 可以跟当地信用社合作, 联合一个蔗区内的蔗农形成一个类似上世纪农村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个体农民直接向银行贷款得到的信用额度很低, 一般在3万元以下, 而蔗区内的农民联合起来, 利用与糖厂签订的购销合同和糖厂的信用联保, 向蔗区内的信用社申请流动资金贷款, 获取整笔贷款后由糖厂所辖蔗区的管理人员协助分配和管理。有了购销合同和糖厂的联保作为一定的信用保证, 只需说明贷款用途及还款计划, 同时银行会对做为购方的糖厂回款能力进行调查, 没有违约记录, 这笔贷款是可以获得的。

4.2 糖厂融资模式创新

第二个环节的资金短缺主要出现在榨季 (3-4月以及10-11月之间) 和白糖销售前, 而在开榨前收购甘蔗则需支付蔗农很大一笔蔗款, 白糖销售出去前的存货积压也会给资金回笼带来困难。

解决第一种困难可以采用政府信用担保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担保是指企业在向银行融通资金过程中, 根据合同约定由依法设立的担保机构以保证的方式为债务人提供担保, 在债务人不能依约履行债务时, 由担保机构承担合同约定的偿还责任, 从而保障银行债权实现的一种金融支持方式。在这个模式中, 政府承担了“担保机构”的角色。作为全国最大蔗糖产地, 截止2012年统计广西现有的104家糖厂中除了南宁糖业和农垦糖业集团两家大型国有糖厂之外, 其他的外商投资糖厂如东亚糖业, 和较小的民营糖业都得到了政府或多或少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在美国是采用政府直接操作模式, 由中小企业管理局承担信用担保工作。虽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 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门信用担保机构实施较为可行, 但随着政府经济职能范围的扩大, 省市各级中小企业发展规划部门可以承担起此部分职能。

此外还有应收账款模式, 糖厂利用在榨季前与下游食品加工厂, 如雀巢和可口可乐等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中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融资, 如果糖厂出现还款困难, 银行则可以接管糖厂的应收账款债权, 直接向购货方要求偿还欠款。

在糖厂销售白糖前, 白糖作为存货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也会挤占大量流动资金, 造成回流和还款困难。要解决这个环节的融资问题, 糖厂可以采用的模式主要是存货抵押和白糖经营权抵押。糖厂的资金短缺主要是短期性的问题, 只要一个榨季内资金充足, 就可以完成一个年度的经营。从长期上看, 国际糖价虽然时常波动, 但在一个经营期内的榨季糖价是相对稳定的。白糖存货作为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只要周转起来即可换取资金回流。制糖企业可以以糖产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 并在销售过程中逐渐还款。在这一模式中, 只需做好价值评估与监管、款项用途监督和质押物的保管工作即可。此外, 还有白糖经营权抵押融资这一模式, 属于权益性融资, 掠过了传统的经营权抵押反担保贷款中的第三方担保方。制糖企业可以将部分白糖经营权抵押给银行, 将银行纳入利益相关方来获取贷款, 在还清贷款之后抵押权人再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注销手续。

4.3 榨糖废料深加工厂家融资模式创新

利用购销合同进行预付账款融资同样适用于糖厂下游的废渣加工企业。造纸厂和酒精厂等可以将与糖厂签订的购销合同为抵押向银行申请承兑汇票, 银行代为分批支付货款;糖厂向银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蔗渣等货物, 而货物放在物流企业仓库又成了一种反担保的流动资产, 可以抵消一定数额的其他实物抵押和保证金额;购货企业向银行存入保证金后, 糖厂每完成一批榨糖即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货物, 从银行处收到货款, 同时物流公司向造纸厂、酒精厂等发出一批提货通知单, 允许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按照此流程逐步履行购销合同, 加入了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的参与, 犹如分期付款, 减轻了下游中小企业一时资金不足难以购买生产原料的困难。而广西糖业的下游的食品加工厂多为可口可乐、雀巢等大型企业, 融资压力相对非常低, 在此不再分析。

5 对糖业融资模式创新发展的建议

5.1 帮助制糖链条推行新型融资模式的过程中的观念转变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糖业中不存在绝对强势的核心企业, 由于诸多因素共同决定, 包括糖厂在内都不是可以独立利用企业自身的信用保证主导整个链条资金流的“1”, 其本身也存在融资缺口。此外, 糖厂的上游的供应商是零散的蔗农, 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悬殊, 融资渠道窄之又窄, 并且观念陈旧, 长久以来都是处于传统融资模式 (个人信贷) 中的绝对弱势。因此在推行供应链融资模式过程中, 在引导糖厂转变依靠政府扶持, “政策老大”的心理, 重新审时度势, 更好的融入糖业链条中, 密切上下游关系。同时也要引导农民摒弃传统观念, 接受新的互利互惠融资模式, 解决糖厂与农民之间的“压榨”问题, 随意违约问题, 不仅仅依靠收购合同来维持合作关系, 要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从而才能稳固长期合作关系。

5.2 加强技术创新,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信息系统

供应链融资模式无疑密切了链条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链条内信用联保意味着对信息流畅通和共享有更高的要求。银企应该携手建立产-供-销一条线的信息管理系统, 搭建技术支持平台, 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供应链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即时信息。例如蔗农在种植过程中与企业密切联系, 预测种植收成情况, 向糖厂报告资金去向和用途;糖厂向链条内的合作方及利益相关方公布榨季的收购量、产糖计划等有利于下游的造纸厂、酒精厂根据蔗料安排生产计划;同时, 这也有利于银行更了解企业运营, 从而根据不同的企业特征开发适合其融资要求的供应链金融新产品。

5.3 完善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 实行贷前贷后全面实时监管

传统的融资模式贷前的风险控制主要是利用信用评价体系衡量一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再决定贷与不贷, 贷后管理也仅仅是简单的检测财务数据和实地考察。由于企业财务数据和贸易背景存在真伪性判断问题和人为操作疏忽等问题, 信用评价很可能出现漏洞, 实地考察也渐渐成了饭桌上解决的问题,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款项的风险, 因此银行与企业都有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动态监管机制。动态监管机制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监管目标值, 在一笔款项的不同经济阶段设定不同的监管措施, 时刻跟踪款项的去向。此外, 银行应当加强组织纪律性规范内部操作管理, 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监管客户质押物的价格波动等风险。企业也要配合相互监控链条成员的资金运营, 因为随着供应链建立起来的是一条“信誉链”, 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违约事件, 影响的是整个链条的信用等级。作为链条上的核心企业, 有责任承担其链条资金流动的监管角色, 对于严格规范款项用途的上下游, 核心企业应当给予友好支持与再合作, 对于一些滥用信誉链非法融资或者将款项作它用、损害整个链条资金安全的主体应该停止与其的合作, 进而也达到对链条合作伙伴的考核、清理, 选择优良的上下游主体作为合作对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武平.供应链金融在广西蔗糖产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 2010, (12) :46-49.

[2]投融圈.十四种主要融资方式分析比较[EB/OL].http://www.11186.com/college/detail/4518.2014-3-21.

[3]梁浩彤.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机制创新[J].企业与银行, 2011, (419) :81-83.

[4]罗跃华.广西糖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 2006, (6) :3-7.

[5]王敏华, 袁迎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9, (1) :143-146.

[6]范志明.广西糖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初探--陪同新加坡星展银行考察广西部分糖业企业调研报告[J].广西蔗糖, 2011, (4) :38-41.

[7]蒋升湧, 李楠.请求关注广西糖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压力与形势建议[J].改革发展, 2013, (10) :1-2.

[8]财经网 (北京) .南宁糖业资金压力空前, 继续亏损负债上升[EB/OL].http://money.163.com/13/0426/11/8TCS2KM000253B0H.html.2013-4-26.

[9]罗跃华.广西糖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 2006, (6) :3-7.

[10]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11]邱锡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及其策略[J].经济师, 2009, (2) :51-52.

广西企业上市融资问题与对策 篇4

1. 1 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股票融资能快速积累资本,为企业的正常经营提供资金保障。特别是那些难以向银行融资的企业,可以改变过度依赖银行提供资金的局限。其次,上市融资有利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和知名度。因企业在国内上市要经过审批和竞争,上市本身就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成长性的有力证明,是企业荣誉的象征,如桂柳工、两面针等企业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最后,有助于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上市公司必须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企业激励机制,遵守信息披露制度、会计制度等现代企业制度,能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及关键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 2 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首先,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的不同影响,造就了广西的一批优势产业,如有色金属、机械制造、水电、制糖、医药等,随着这些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且有更多的企业上市,必将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有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盈利增加,导致地方财税收入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就业等问题也随之而解决。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广西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02. 28亿元,上交税金125. 68亿元,是支撑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最后,推动一批优质的企业上市,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广西形象。“老、少、边、穷”曾是外界对广西描述,地方经济发展靠企业,上市公司是地方的经济名片,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重要标志,代表了地方形象和发展实力。

2 广西的企业上市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广西公司上市的速度慢、规模总量偏小

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广西的第一家上市上公司迟迟没有诞生,直到1993年11月18日,“桂柳工”股票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广西首家上市公司,在这之前国内已有22个省区拥有上市公司,广西是较晚有上市公司的省份之一。截至2014年12月末,广西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为31家,占沪深两市2592家上市公司的1. 2% ,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第23位; 与西部其他十一省、市、自治区同期相比,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名列第5 ( 见下表) ,仅领先于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青海、西藏七个省区。而同期,广东390家 ( 其中,深圳192家) 、浙江有263家、江苏253家、北京239家、上海205家,可见广西上市公司的数量不但远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且还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每个省83家的水平。

( 截至 2014 年 12 月末)

2. 2 广西的上市公司存在各行业、各地区的分布不问均题

截至2014年年底,广西有31家上市公司,沪市主板上市的有13家,深市主板有18家,其中中小板挂牌6家,创业板尚无上市公司。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控股15家,民营控股16家。从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分布来看,广西31家上市公司分别归属于化学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种养、电力等14个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食品种养5家 ( 黑芝麻、贵糖股份、南宁糖业、皇氏集团、百洋股份) 、化学化工5家 ( 索芙特、两面针、南宁化工、柳化股份、河池化工) 和生物制药6家 ( 莱茵生物、中恒集团、柳州医药、慧球科技、桂林三金、国发股份) 三个行业,有16家,占总数的50% 以上,而在一批具有优势的行业如机械、旅游、商业、钢铁等只有1家上市公司。从公司所在市的区域看,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共有22家,占71% ,而其他地级城市却很少,甚至没有上市公司。这种行业和地区的分布不均,是不合理的,必将影响到广西经济的整体发展。

2. 3 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有待提高

从生产技术水平层面看,广西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糖食品、发电、中成药、化工等方面,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不是生产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企业,如计算机软件IT类、金融类等企业较缺乏,所以生产技术层面有待提高。在公司盈利方面,整体上经营业绩不太理想。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统计显示,在31个省( 市、自治区) 上市公司2013年大多实现了总收入增长,但有11个省份出现净利润下降。但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和山西两省表现较差,广西上市公司2013年总收入下降了0. 04%,山西则下降了4. 54%,成为仅有的两个收入下降的省份。从2014年公开披露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广西的31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处于亏损状态,其他公司虽然不亏损,但经营业绩也不理想。曾有* ST索芙、* ST银河和、* ST国发、* ST河化、* ST南方5家被实行了退市风险警示,现在还有ST股1家ST南化。

2. 4 区内的行业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有待加强

当前,广西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打独斗现象,即各企业、各地区之间缺乏对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因此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合力。如广西有两家制糖企业上市、两家电力企业上市,但这些企业都各自为政,它们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都不算很大,所以在业务经营、产品竞争、优化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对这些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广西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毗邻东盟,又是临海临边省份,资源禀赋丰富,还拥有一批富具特色、条件优秀的企业可以规划上市,如物流运输、有色金属、特色农牧业等,但要真正达到上市的程度还有许多需要完成的工作。

2. 5 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为企业上市提供服务到不位

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为企业上市提供的服务不到位,也是影响广西公司上市步伐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政策,其他一些吃透政策精神和步伐较快的省份已有一大批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而在这方面广西的情况却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一家公司上市的前前后后,需要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提供大量的服务支持,如辅导上市、清产核资、资产重组、股票发行、推荐上市等工作。而属于广西本土的证券公司只有国海证券1家,难以为广西企业上市提供充足的服务支持。虽然其他证券公司在广西也有不少服务网点,但这些营业网点毕竟不能代替证券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上市服务,致使部分企业错失上市的机会。

3 促进广西企业上市融资的措施

3. 1 紧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动向,适时加快公司上市步伐

中央政府在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一批新政策不断出台,特别是关于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新政策,吸引了各级政府、各行企业的极大关注,充分利用改革政策所带来的每一个机会。重点对象是已经落户在南宁高新区、柳州高新区和桂林高新区等科技园区内的企业,从这些企业中筛选最有希望通过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广西已有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中小板成功上市的先例,如八菱科技、皇氏集团、百洋股份等公司成功上市融资后,均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为其他企业上市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早在2012年,广西证监局为了响应自治区政府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号召,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区要确保实现境内外各板上市公司总数60家以上,力争完成80家以上,消除设区市上市公司空白; 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区直接融资总量占全部金融融资总量的比重达到20% 以上。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本身充分重视起来,把上市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

3. 2 重点结合国务院对广西的定位和推进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的上市战略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下达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把广西打造成区域性“三基地一中心”,即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该定位可成为广西企业今后上市的主要方向,虽然物流方面已有北部湾港、五洲交通等少数企业上市,但先进制造业、特色农业和信息交流方面上市的公司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因此,广西要有计划地侧重这几方面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上市融资,以便进一步巩固广西在“三基地一中心”的地位。广西凭借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形成了广西一批独具特色和资源优势企业,也可优先考虑作为上市的对象。如广西拥有水电与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和热带水果资源三大优势资源,但是这些优势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有水电资源 ( 桂冠电力、桂东电力2家) 和特色农业中的甘蔗 ( 南宁糖业、贵糖股份2家) 资源有较好的表现,但矿产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类的上市公司数量尚没有突破,必须加快这些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3 优化公司上市服务环境和兼顾地区发展均衡

当前广西本土的券商只有国海证券1家,而公司在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的全过程,都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大量相关服务。为此,要完善上市服务环境建设,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加快第2家、第3家证券公司的筹建,广西是拥有券商较少的省份之一; 二是要适时适量引进一些有实力的证券公司进入广西市场,并出台政策鼓励券商为地方企业上市提供服务; 三是要充分发挥区金融办、证券业协会等机关、组织的作用,积极为券商和企业进行穿针引线,为地方企业的上市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此外,还要处理好各地市的上市公司分布极不均衡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等大城市,其他地市的上市公司却很少,如百色、崇左、玉林、来宾、防城港等地市还没有国内上市的公司,河池、贺州、贵港等地市也只有1家上市公司。广西各地因气候、自然禀赋等不同,各地形成了矿产资源、海洋渔业、特色农业、一带一路、黄金水道、药材资源、旅游资源、木材加工、边境贸易等各自不同的优势。要把各地市的优势,转化为上市的优势,如百色的矿业、玉林的药材,力争各地都有公司上市,以此为龙头带动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3. 4 政府主导行业资源分类整合,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俗话说“市场如战场”,市场竞争十分剧烈,竞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结果,谁拥有竞争实力,谁就掌握着竞争的主动权。当前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广西的各行业的上市公司之间,多数处于各自为政且实力单薄的状态,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行业上难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如特色农业中的甘蔗制糖业,广西是全国产糖第一大省,上市公司也有贵糖股份、南宁糖业这两家,可见在行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政府应主导打破以前受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可以走合并之路,提高制糖产业集中度,形成制糖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产业优势,打造制糖业龙头。因此,在电力方面,桂冠电力和桂东电力也可以参考以上模式,通过行业资源整合,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3. 5 把握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业和绩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篇5

一、广西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广西区内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超过14万家, 在所有注册企业中, 中小企业比重超过95%, 每年创造的产值占全区GDP的60%以上, 解决了50%以上人口的就业问题。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 中小企业将是广西未来经济建设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元素, 它们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拓展对外贸易、提供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广西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规模小、基础差, 企业的信用级别较差或者没有参加过银行的信用评估,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一) 直接融资把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中小企业非公开的股票发行往往成本偏高, 所筹资金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而目前我国企业上市又需要严格的条件, 如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等, 无形中就把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即使是深交所的中小板, 也主要是扶持成长型科技企业, 其准入条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也是望尘莫及。截至2008年12月, 广西仅有上市公司24家, 远远低于发达省份的上市公司数。企业发行债券也像上市一样要求较高, 如《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千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千万元”才能发行债券, 这些规定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二) 缺乏对中小企业支持的金融机构, 间接融资渠道较窄

截至2008年12月, 广西除四大国有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 其他只有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在广西设立了分行, 招商银行正在申请设立分行, 广西没有专门支持中小企业信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近年来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由于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银行和企业沟通不够以及担保收费过高等问题, 使其业务开展非常缓慢, 公司运作步履艰难。

(三) 缺乏信用评估体系, 金融机构“嫌贫爱富”

信用评级是方便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业务的依据和基础, 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信用评级体系。广西尚没有全区性的资信调查公司, 前些年虽然自治区人民银行建立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但征信工作起步不久, 还未能提供详细准确的资信信息, 无法在金融信贷中凸显作用, 企业之间信用问题时有发生, 从而使金融机构不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作为广西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机构的商业银行, 出于利益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而“嫌贫”, 目前一般只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贷款, 很少提供信用贷款。

(四) 引进外资方面面临东盟各国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竞争

广西作为东盟与中国的接口地区,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为了抢占东盟市场, 国内和国外的资金必定会有所流入。据资料显示, 截至2006年广西有外资企业 (包括中外合资) 2611家, 注册资金98.3亿美元, 可以说广西中小企业引进外资还是有一定成果的。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相对于中国比较封闭的金融体制, 同样是赶超型的东盟各国金融体制相对开放, 是广西引进外资的强大对手。另外, 在国内引进的不少优势资金都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广西中小企业需要好好地把握机遇。

二、保理融资的内涵及优势

(一) 保理融资内涵

保理是指卖方将其现在 (或将来) 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 (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 , 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保理的实质就是保理商通过收购债权的方式对卖方提供融资。保理融资作为一项新型的融资方式, 它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正逐渐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二) 保理融资优势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由保理商买断后, 保理商一般会按约定的时间将货款交付中小企业使用 (一般可得到货款额80%以上的价款) , 使中小企业第一时间获得现金流, 这样就避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占用, 加速资金周转, 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足的困境。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间接融资方式, 这些融资都是以负债的形式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的。在运用了保理融资之后, 不但不增加负债, 反而表现为应收账款减少、现金流的增加,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塑造良好的财务报表。

三、广西中小企业全面推行保理融资的现实障碍

(一) 保理业务法律建设滞后

虽然我国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FCI) 后接受了国际保理商公认的《国际保理惯例规则》、《国际保理仲裁规则》和《国际保理服务公约》, 但是缺乏一套既符合国际规则, 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保理法律规范和指导细则, 一旦出现保理业务下合同纠纷, 较难区分保理商和客户的责任。

(二) 信用体系不健全, 银行保理业务目标客户错位

由于国内缺乏健全、权威的企业信用资信系统, 国内企业的信用往往给人无法信任的感觉。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 往往不愿意提供无追索权的保理, 并且把目标客户定位为大公司、大客户, 而中小企业虽然在国内以及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且融资迫切, 但是却由于风险太高而常常被保理银行拒之门外, 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保理业务发展缓慢。

(三) 保理业务主体局限

我国保理业务主体局限于商业银行。1992年中国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1993年3月, 中国银行正式加入FCI;2000年3月, 中国银行首家推出了综合保理业务。截至2008年, 我国加入FCI的只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等16家商业银行 (信用担保公司) 。

(四) 保理知悉面小

我国保理业务由于起步晚, 而且市场化程度不高, 买方市场没有普遍形成, 贸易信用体系没有建立, 保理业务一直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 因而我国保理业务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 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业务较少, 中小企业对保理融资业务更是知之甚少。

(五) 缺乏专业的保理人才

保理融资是一项具有结算、融资、担保、现金流管理等多重功能的综合金融业务, 涉及金融、贸易、法律等领域, 国际保理业务还涉及外语、国际贸易等领域, 要求保理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综合能力, 但是目前广西保理从业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的保理培训, 从而限制了保理业务的发展。

四、完善保理融资配套措施, 破解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广西区情的保理法规体系

保理业务要得到良好的运用, 就必须要解决其可能带来的各种争端, 而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法规的相关保理条文已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保理业务的发展。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业务, 都需要建立专门的保理法律规范。保理法律规范应该参考《国际保理管理规范》, 根据我国实践经验, 并考虑到广西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 使法规能更好地适应广西中小企业国际国内保理业务的发展。

(二) 完善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

保理融资业务需要完善信用支持体系, 信用支持体系不完善必定会阻碍保理融资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业务的监管机构, 从2004年起已经开始筹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经过几年努力, 2008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终于落户上海。但是由于该系统刚刚成立, 正在推广试用阶段, 信息不完善等问题在所难免。另外, 系统要得到真正推广和运用仍需时日。广西作为西部省区,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也比较落后。所以, 应加快完善广西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 从而为保理融资在广西中小企业的运用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支持。

(三) 转变商业银行观念

作为保理商的商业银行要转变以前按照所有制、按照企业规模而给予金融支持的观念, 纠正保理业务的目标错位, 把保理业务运用到中小企业的融资上来, 从而为广西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同时, 要加大保理融资的宣传力度, 在保理业务的开展中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同时, 也扩大保理融资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

(四) 加强广西保理银行与东盟各国优秀保理商的合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景下, 广西的进出口贸易潜力巨大。而作为广西重要出口主体的中小企业, 它们面临着对国外市场的不熟悉、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广西的保理银行应该加强与东盟各国保理商的合作, 从而获得相互之间企业的信用资信数据, 进行保理合作, 从而在给广西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提供融资的同时, 还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国外公司的资信数据, 使广西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可以使用赊销等优惠的交易手段。

(五) 培养和引进广西专门的保理人才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 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而保理融资作为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 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较高, 既要掌握银行业务, 还必须熟悉国际商法、贸易、外语等。如此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目前广西还相当缺乏, 所以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必须通过一定方式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保理人才。2008年1月, 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到2020年, 包括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在内的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作为国家战略的北部湾经济区, 良好的发展环境必定吸引国内外各行业优秀人才的进入, 这将为解决保理融资业务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摘要:保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广西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我们应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广西区情的保理法律体系, 完善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 并努力转变商业银行观念, 加强广西保理银行与东盟各国优秀保理商的合作, 培养和引进广西专门的保理人才, 在广西中小企业中全面推行保理融资。

关键词:保理,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蔡珍贵.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实践中的障碍和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 2005, (1) .

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篇6

一、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一) 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及分布情况。截至2015 年10 月31 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以下简称上交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以下深交所) 上市的公司合计共有35 家, 其中在上交所上市16 家, 均在主板A股上市;深交所上市19家, 包括主板公司12 家, 中小企业板6 家, 创业板1 家。涉及制造业、公共环保、农林牧渔、运输仓储、金融业、房地产、公共环保、电力、水利、批发等10 个行业, 其中制造业最多24 家, 电力企业3 家, 批发、零售企业2 家, 交通运输企业2 家。从企业性质来看, 民营企业居多。广西上市企业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其中南宁最多, 有13 家, 桂林6 家, 北海6 家, 柳州5 家, 梧州2 家, 河池1 家, 贺州1 家, 贵港1 家, 地区分布方面也出现了不均的特点, 这个数目相对2004 年12 月31 日的22 家而言, 数量并没有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二) 广西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广西上市公司共35 家, 在净利润方面, 截至2015 年10 月31 日, 剔除2015 年广西新上市公司3 家, 亏损公司5 家, 包括阳光股份、恒逸石化、南宁糖业、南宁化工、北海国发, 占广西上市公司的16%。剔除2015 年广西新上市公司3 家,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2014 年广西上市公司净利润, 其中亏损12 家, 占广西上市公司总数的37.5%。虽然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但是截至2014 年12月31 日, 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仍然高达58%。在广西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逐年增长的同时, 经济效益不太稳定, 直接反映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平均每股收益存在波动, 2012 年平均基本每股收益为0.145 元/股, 2013 年为0.233 元/股, 2014 年为0.167 元/股, 平均每股收益情况见表1。 (表1)

(三) 广西上市公司近10 年IPO情况。自2006 年1 月1 日至2015 年10 月31 日, 广西新增上市公司13 家, 广西新股发行上市融资进展缓慢。广西上市公司IPO情况见表2, 新增上市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 民营企业有12 家, 国有控股企业1家;主板新增上市公司6 家, 中小板新增上市公司6 家, 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1 家。自2006 年1 月1 日至2015 年10 月31日, 境内新增上市公司共1, 482 家, 其中上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79 家, 深交所新增上市公司1, 203 家。近10 年广西区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占境内新增上市公司的0.88%。 (表2)

(四) 广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情况。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 广西地区的上市公司由单一的IPO发行的直接融资方式, 逐渐拓展到采用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多样的再融资方式, 上市公司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灵活。

二、广西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 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截至2015 年10 月31 日, 上交所上市公司1, 071 家, 深交所上市公司1, 729 家, 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有2, 800 家, 广西区上市公司占境内上市公司的1.25%, 广西上市公司数量见表3。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

(二) 广西上市公司质量偏低。虽然广西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 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而且为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在一些行业中出现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 比如桂林三金、黑芝麻等公司, 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主业较弱, 主营业务优势不突出, 每股收益较低, 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总额比例很高, 公司质量偏低。

(三) 广西上市公司近10 年IPO进程缓慢。由于广西工业基础较薄弱, 科技水平也相对落后, 起步晚、起点低, 公司发展较缓慢, 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导致IPO进程缓慢。

三、建议

(一)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改变广西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 需要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培育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其融资能力。应根据广西的省情和当前市场情况, 积极发挥广西经济的比较优势, 充分利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广西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受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所以在治理结构、运作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培养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 完善资本市场,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只有债券市场产品设计相对成熟和合理, 才会不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此外, 为了引导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关注证券市场, 政府应培育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是实现我国企业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构建有效激励机制, 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要从根本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解决代理人问题, 就必须选择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公司激励机制, 实行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随着当前股票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股票全流通也有利于经理人关心与企业价值相关很高的股价, 使得经理层、投资者的目标趋向一致, 所以, 业绩奖励是更能激励员工的最直接的方式、股权激励。

(四)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政府要积极推进改革, 在企业融资活动中应扮演一个引导者角色, 运用一定的政策手段间接引导企业进行融资, 同时对企业的融资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

摘要:本文对深、沪市主板中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广西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提高广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水平, 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企业价值。

关键词: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参考文献

[1]翟华云, 杨喜梅.上市公司融资研究[J].财会通讯, 2010.11.

[2]张宗益, 骆垠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 2012.9.25.

广西投融资服务与保证体系研究 篇7

1. 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融资保证体系

(1)广西可动用的担保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从实际看,广西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缓慢。从2001年开始,自治区本级财政才开始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担保资金,设立了广西投融资担保公司。目前,仅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四城市成立6家高新技术企业担保机构,6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为15410万元,在保资金为38587万元,规模偏小,担保金额与数量均严重不足。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社会融资少。由于我区财力不强,一味依靠财政提供担保资金远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需求,使担保公司的业务扩张受到严重制约,也容易产生政府干涉高新技术企业担保机构的行为,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担保机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担保公司规模小,担保基金有限,银行从谨慎原则出发不愿意将担保贷款比例过于放大,造成担保基金作为金融杠杆工具的乘数放大效应没有得以发挥,而且担保贷款手续烦琐,审批时间过长,也影响了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运用担保手段解决融资问题的积极性。广西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放大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远远不能满足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图1体现了我区的担保机构在提供担保贷款方面的不足与高新技术企业在使用这一方式时的缺失。

(2)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需要企业提供第三方担保,但是处于发展和创业时期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没有不动产等传统抵押资产向为其提供担保的机构提供相应的反担保,寻找第三方担保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建立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

(1) 广西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仍不健全。缺乏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符合国际惯例的一套确定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类别的理论和方法,只是由一些规模很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要求部分地承担信用评级职能,且政府主管部门对其刚性约束的手段不多,有时甚至疏于管理,产生评级机构不守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

(2) 广西尚未建立信息集中管理和运用的企业征信体系。欧美发达国家用了100多年时间才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已经成为企业乃至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从1999年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家征信机构开始,很多省、市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系统,并形成一定规模。而广西企业征信体系的发展程度还非常低,目前尚没有全区性的资信调查公司,即使是近年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建立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其征信工作也是刚刚起步。

2. 广西中介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和帮助。调查表明: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在寻找和使用中介服务的过程中,有64.63%的高新技术企业认为存在难以辨别中介机构资质的问题,56.1%的高新技术企业认为费用太高,有43.9%的高新技术企业认为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不高。(见表1)

单位:%

中介服务组织主要包括三类: (1) 经济签证类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通过提供服务减小或消除市场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情况,促进市场交易主体的公平交易和合法权益; (2) 资源提供类中介组织,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以及信息、培训、咨询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等服务; (3) 行业中介组织,如广西民营科技促进会、广西企业家联合会等,发挥行业自律、共同利益维权及影响公共政策等独特功能。

目前,广西三类中介组织均迅速发展,但是中介体系建设仍不到位,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关于“企业最需要的中介服务”调查中显示,90%的企业对与融资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均表现出较旺盛的需求 (如图2-2所示) 。其中,资产和资信评估,财务咨询,法律咨询、技术产权交易占了最需要的中介服务的前四位。

3. 政策性金融资源的综合效能没有充分释放

(1)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促进资金向创新活动流动,政府的最佳投入方式并不是筹集风险资本和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而是构建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小企业创业和建立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制度基础,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改变商业性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的收益函数。如美国的小企业投资计划——SBIC计划,小企业投资公司投向早期的技术性企业1元钱,政府就补贴2元,而最终政府只拿红利的10%,相当于出资2/3,却只要10%的股权。这一套制度目前广西尚未建立。

(2)政府采购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明显不足。目前的政府采购是以价格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即中标的是技术水平低、研发投入少,但报价低的企业。广西一些研发投入高的企业认为应该选用严格的技术指标对竞标方案或产品进行考核,减小价格的权重。同时,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反映政府采购要求IT三年免费服务的制度不合理,因为企业服务本身是有成本的,包括技术更新的研发投入。

(3)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调查表明,有近6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对自己所在地区政府制定的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不甚了解。超过65%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办法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在发展方向上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这主要就是地方政府在政令的传达上存在着服务意识上的误区,没有对有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主动的引导(见表2和表2)。

(二)解决措施和思路

1.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1)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加快广西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建设,是提升中小企业整体融资能力的基础性措施。要加快广西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可以考虑由人行南宁中心支行或金融办牵头,把来自于商业银行、海关、工商等部门的征信系统的数据进行信息征集,建立起评价体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搜索材料,从而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广西乃至全国统一的抵押登记系统。

(2)拓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筹资渠道。作为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首先政府的投入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计划,以此扶持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并保证担保基金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努力使其实现制度化和法律化。同时,担保机构大力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入股和企业互助资金入股,实现股权多元化,改善担保机构的所有者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对于入股的企业实行“会员制”,建立一套企业信息交流,业务合作的互助机制。建立信用担保资金补充机制。鉴于信用担保机构高风险、低回报的经营特点,国家有关政策已规定列入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范围内的担保机构可免征3年营业税,建议自治区及各地市政府免征其所得税,并从中小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补充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

(3)建立真正的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专业担保机构。目前广西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均由政府出资组建,容易产生政府干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行为。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全部由各级政府委派,这样的机制容易产生利益、风险分配不明,决策行政性干预的弊端。按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的初衷,政府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明确担保基金的担保对象标准、承保条件和担保审查程序等,定期监督和检查担保计划的执行情况,而不是直接干预具体贷款项目,据此,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确保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按商业原则自主贷款。同时培育和发展真正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专业担保机构,由政府委托专业担保机构对担保基金进行管理、经营,明确出资人与受委托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出资人和专业担保机构之间的责权利、成本和担保损失分担原则、考核原则等等,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减少担保失误,使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体现政府产业政策的同时,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4)逐步建立风险转移机制。一是通过反担保措施转移风险。目前广西主要就是采取反担保措施转移风险。反担保方式有质押反担保、财产反担保和信用反担保三种。根据情况不同可以提供和选择一种或多种担保形式。二是通过再担保转移一部分担保风险。如日本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后,可以向信用保险公库申请保险 (再担保) 。一旦发生代偿,信用保险公库将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金额70%~80%的保险金。建议自治区政府引导保险公司开发相应的“贷款担保保险”品种,实现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转移和保险公司开拓新市场的双赢。

(5)逐步改善投资结构,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在投入过度集中方面,采取“重点扶植,兼顾发展”方针。对于具有优势,潜力的产业,保持对于这些产业的扶植力度,同时,将原先扶植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资金有步骤地向更具上升空间的企业转移,在保证单个企业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快广西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的增长。

在投入量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应避免出现“一次喂饱”的现象,采取“少吃多餐,阶段投入,阶段淘汰,内部竞争”的方式。

2. 促进中介机构的建设与成长

(1)加快建设符合广西特点的中介机构体系。建立完善的中介体系,使各种信息能在相应的信息网络内进行传播和交流。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给投资者指明投资的方向。如此建立起来的双向型信息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同时,注意培养“市场服务型”中介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对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做出观公正的评价,保证和促进市场主体(企业)的公平竞争和交易,它的组建和发展除了考虑社会因素外,应侧重对其资格的审查、人员素质、条件环境、财务保障等因素的规范化管理。

(2)提高中介服务质量,提供合适的产品服务。目前广西中介机构还处于发展初期,面向市场,结合我区特点,为中介服务对象提供合适的产品服务,才能为自己赢得市场,获得中介主体的信任。与此同时,中介机构应该注意提高服务质量,在调查中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为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不高是影响其不选择中介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该建立金融中介的信息网络,增进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交流,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判断清楚广西中介服务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区中介的整体服务质量,才能够走出符合我区中介发展的路子,更好的为广大的风险投资者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3. 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源

(1)加大对种子期企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财政补贴机制。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来看,主要是税收补贴。但税收补贴对成熟的、有赢利的企业才能产生效果。从财政投入的方式看,很多采取贴息的形式,而贴息是以取得银行贷款为前提的,这对于初创期企业形同虚设。目前对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力较大的直接政策性资金支持主要是科技“三项”经费。因此,更需要探索多种途径加强对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扶持。

(2)体现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仿照美国的小企业投资计划——SBIC计划,有针对性的依据广西中小企业特别是广西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具有实用性的投资计划,促进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3)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改变目前的政府采购是以价格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对广西一些研发投入高的科技型企业进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在采购的评选中,选用严格的技术指标对竞标方案或产品进行考核,减小价格的权重,切实维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权利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欧阳广.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2]王翔.中小企业融资大环境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

[3]徐宇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4]韩玥.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出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广西中小企业融资 篇8

一、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的主要问题

(一) “本养外供”办学模式, 社会融资力量锐减

广西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 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由于长期受内地劳动力到沿海务工的影响, 使之广西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使用本地资源培养外地员工 (人才) 的“本养外供”的办学模式。如百色职业学院有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桥梁与道路工程技术、商务管路、金属材料等16个专业。这些专业中, 只有金属材料这个专业能服务铝都———百色, 而且大部分被本地高等院校所覆盖。这种办学模式的直接结果是专业陈旧缺乏特色, 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学生就业相当难, 更重要的是本地办学不能服务本地经济, 致使社会各界缺乏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

(二) 重“普”轻“职”, 资源分配失衡

民族地区的人们有着严重的重普通教育, 而轻职业教育的观念。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上好大学, 拿学历, 找好工作这样才有面子。这样务必会形成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就职在职业学校的老师都感到不光彩的错误观念。这样的观念就会形成社会舆论, 而舆论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如2009年百色市师资队伍的组成, 市属中职学校在编教职工1135人, 其中, 本科以下486人。教师中研究生学历7人, 本科学历479人, 学历不合格率为36.6%。这样的资源分配会影响学校声誉及招生, 无疑也影响社会资金乃至政府资金会偏向于普通教育。

(三) 以“劣”逐“良”, 政府投入态度漠然

截至2010年, 百色地区从“工商财”到“农林水卫”各类职业学校中, 有些职业学校办学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人数不多, 而这样的学校照样能很好地生存下去。究其原因, 能“空壳”运行的法宝就是通过各种作假, 应付各种检查和评估, 甚至骗取国家资助资金。这种以“劣”逐“良”的坏象, 直接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使政府处于两难境地教, 一方面应该严惩这类事件,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这类学校职工的生存和稳定问题。最终, 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采取漠然的态度。二是这种现状直接导致投资者对百色职业教育产生不信任, 从而导致当地职业教育缺乏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四) 低收益率、高风险, 投资者避而远之

自2008年起, 广西全区就开始了职业教育攻坚, 对职业教育实施投入。这些投入的项目基本是综合大楼、实训基地、教职工学生公寓及职教中心等。这些项目在交付使用过程中, 一是投资回收期长, 空置率高 (招生困难也导致) , 有的只是用来出租。二是重复建设多, 尤其是实训基地尤为严重, 如汽车驾驶与维修、模具车间及电子电焊等。比如在市内的职业学校彼此相隔很近完全可以资源共享, 提高使用率, 避免资产闲置。这种资源使用状况, 务必导致投资回收期长和收益率低的结果。此外, 站在出资人的角度, 出借大规模资金必须要有担保, 同时也要对项目可行性和未来现金流进行全面考虑, 但百色全市29中等职业学校所中, 先从校园面积来说 (尤其是市内的学校) 面积超过100亩的都很少。而且90%以上基本硬件为20世纪90年代所建制。同时教学设施陈旧, 更新换代少。这样小的办学规模, 再加上职业学校大多属于公办学校, 其产权归国家所有, 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 即使有些民办职业学校能实施贷款融资, 也因为自身规模太小, 导致信用等级低下, 金融机构也不愿贷款。另外, 教育融资抵押贷款的正处在试行阶段。因此, 这些原因使得资金提供者觉得收益与风险不匹配, 从而使他们避而远之。

二、解决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的意义

及时合理全面地解决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 不仅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内在需要和根本的动力, 而且也是解决就业问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解决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来源, 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及社会筹资三个方面。同时又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 从2006年起, 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一般地区不低于20%, 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由此, 可知政府财政拨款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只有全面地解决职业教育的融资问题, 才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为政府解包袱。

(二) 增加投资者投资渠道

广西百色地区职业教育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是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和投资潜力的。目前, 百色地区民办职业学校少之甚少。谁愿意做第一个“拓荒者”, 想赚“第一桶金”, 这不仅需要投资者的独到的眼光和勇气, 同时更需要的是解决好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这样才能为投融资者的创造有利的环境和增加社会投资者投资渠道。

(三) 激发学校自身的融资力量

科学合理地解决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 解放一切不利约束, 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 增强激励机制, 为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必然会激发学校自身的融资力量:一方面, 赋予学校教职工入股分红的权益, 从而增加职业学校内源性融资的需要;另一方面, 全校教职工会千方百计增收创收, 增加资金积累。

(四) 提高城镇乡村人员就业能力, 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治穷先治愚”,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教育, , 要发展好当地的职业教育, 就必须解决职业教育融资问题, 否则, 无以谈发展。百色是红城铝都, 同时也是东南亚进出的门户, 蕴藏着成千上百的资源和就业机会, 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优势只有发展好了职业教育, 才能发挥出来, 经济才会发展, 人民的生活才会得到改善。

三、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从实际出发, 结合国家和广西自治区相关的职业教育法规政策, 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师资建设, 合理设置专业, 改变办学模式, 增强融资能力

职业学校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设置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有竞争力的专业, 才能增强招生就业能力。这样才能维持并扩大办学规模, 增强内源性融资 (主要是学费和其他学生费用) 。此外, 改变办学模式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 走产学研结合为学校创收之路也会顺畅, 同时也会激发社会对职教办学的投资热情。

(二) 教育部门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引导职业学校兼并合并, 优化资产组合, 整合教育资源, 产生规模效应

百色全市有职业学校共31所中, 除百色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工程职业学院两个高职加百色卫校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在校学生外, 其余的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相当小, 有的甚至没有学生了。当地教育部门针对那些办学实在难以维持下去的学校或者办学全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的学校, 应该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引导职业学校兼并合并, 优化资产组合, 整合教育资源, 产生规模效应。也能提高银行贷款信用等级。

(三) 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

证财政投入合理到位,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办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的同时, 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财政投入的合理到位。实行相关领导人问责制。同时, 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 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 还必须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资职业教育获得的投资回报, 按相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办学。

(四)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

根据广西目前资本市场实际情况, 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可采取向银行借款、BOT和TOT模式、投资入股等形式融资。一是对于那些办学有前景有规模政府扶植的职业学校可采取银行贷款政府担保的形式融资。二是对于这两类职业学校, 可采取BOT和TOT模式, 进行融资租赁。一类是资金严重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学校, 采用BOT模式。另一类是专业设置有发展潜力且师资队伍强大, 但学校位置条件特差的职业学校可采用TOT模式 (如广西百色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已搬迁到南宁) 。三是对于那些生命力强大且投资回报高的职业学校, 可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入股 (如校企结合的直接投资入股办学等) , 进行办学。

四、创新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融资模式

根据国外职业教育融资的成功经验, 如德国的“双元制”融资模式, 澳大利亚的“三元制”及美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制”融资模式, 带给我国职业教育融资的启示是:职业教育融资投资主体必须多元化。同时结合广西职业教育实际融资环境, 要解决好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融资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兼并整合政府担保多元融资”融资模式。

(一) 兼并整合

教育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针对那些办学实在难以维持下去的学校或者办学全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的学校, 应该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引导职业学校兼并合并, 优化资产组合, 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银行抵押能力。

(二) 政府担保

在职业学校融资的过程中, 政府作为学校产权归属人, 可成立职业教育基金为融资提供担保。职业教育基金的资金来源有三方种渠道:一是政府从每年财政拨款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二是职业学校本身每年学生学费的一部分。三是社会捐赠等。组织好职业教育基金后, 再由本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基金管理经理运作, 并将获得的收益存放在政府专门账户, 作为政府担保的经济基础。

(三) 多元融资

兼并整合和政府担保之后, 各职业学校根据成本最低与收益最大的方法选择融资方式。职业教育融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债务融资, 这种融资包括三种:一是向银行贷款。二是发行偿还基金债券。三是采取BOT或TOT形式的融资租赁;另一类是股权融资, 可采取学校出管理和教学人员, 一方出物 (如场地、设备等) 的直接直接投资, 也可以是学校公平合理资产估价后直接吸引资金、技术及专利等入股投资。

摘要: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其原因之一是融资问题。文章以百色为例对职业教育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及构建模式。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百色,职业教育融资

参考文献

[1].戴俊.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融资问题探析——以百色为例[J].金融经济, 2011 (8) .

上一篇:游泳课教学下一篇:无公害蔬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