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2024-07-17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共12篇)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篇1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2001年所作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 在“目前不利于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一问中, 有66.9%的企业将“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的问题, 而根据该课题组在北京进行的调查显示, 在1424家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613家把“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的问题, 占总数的43%, 大大超过了将“市场需求不足”列为第一位的企业 (占19.6%) 。由此可见,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1. 内源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靠自我积累起步, 主要通过企业主的投入和权益收益来支持企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 自筹资金比重高达60%, 而20世纪90年代, 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 这一比例仅为30%。显然,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自筹资金比例。然而, 企业主的投入毕竟有限, 而且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 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有限, 即使有盈余, 数量也不会太多, 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更不要提扩大规模了。所以, 虽然自筹资金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总量较小, 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

2. 外源融资现状

(1) 间接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然而,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总量却不高。根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0年对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所做的调查显示, 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 感到困难和很困难的占63.3%, 时难时易的占22.1%, 比较容易贷到款的只占14.6%, 在被调查企业中, 仅有42.8%的被调查企业按国家规定利率 (平均5.86%) 向银行借到了钱, 平均借期为9.5个月, 8.9%的企业以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 (平均8.85%) 向银行借到了钱, 平均借期为9.4个月。由此可见, 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是严重不足的。

(2) 直接融资现状

(1) 股权融资现状。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 必须满足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持有股票面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人, 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 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等条件。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言, 要达到这些标准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小企业要实现主板上市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利用股市筹集资金, 2004年5月17日,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 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2004年5月27日, 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然而, 由于中小企业板并非独立的市场, 而是主板市场的一部分, 中小企业板市场仍然执行主板市场的法律法规和上市标准, 无疑也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能达到上市标准。

(2) 债券融资现状。在发行公司债券方面,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提出了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偿债能力;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条件。《公司法》也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等要求。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在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 风险投资发展情况。我国风险投资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3月, 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引入了创业投资, 即风险投资的概念。同年9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开始了我国对风险投资的探索。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迅速。此外, 创业板的推出, 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有效的渠道。然而, 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属于新兴行业, 风险资本的运营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还有待完善, 风险投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4) 民间借贷发展状况。中小企业在面临来自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困难的同时, 民间借贷为其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温州全市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仅占24%, 其余的76%均来自民间借贷, 据估算, 整个浙江省的民间资本超过8000亿元, 如果将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民间资本的总量加起来, 全国民间资本的总数将超过10万亿元。然而,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民间借贷的无序发展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 同时, 高昂的资金使用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如果能够合理地疏导民间资本, 使其有效发挥资金支持作用, 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金融支持体系方面来看, 第一, 出于安全性和营利性的考虑, 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 而对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第二, 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 且经营对象又是信用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 担保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加之其自身有限的规模, 使得其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水平的需要;第三, 要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需进一步的完善。而从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来看, 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待完善, 尚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既有来自于金融支持体系方面的原因, 也有政府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然而, 究其根本,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企业发展的创业阶段, 一方面, 投入少, 规模小, 资产少;另一方面, 缺乏现代的管理技术和人才, 经营管理水平有限;此外, 由于产品和服务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经营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这种特点, 一方面使其自身积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负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使其缺乏外源融资的基础。此外, 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 相对资金供给者, 资金需求者往往掌握着更多有关自身经营情况的信息, 从而导致了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具有健全财务制度和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的大企业, 中小企业的信息更缺乏透明性, 从而使其在资金融通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 使资金供给者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态度更为谨慎。

三、加强财务管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除了在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环境的基础上,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在构建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同时,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在健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的同时, 完善社会信用征集机构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外,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首先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 不仅是中小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基础, 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加强内部积累能力, 做强做大的前提。

第一,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首先要更新观念。中小企业要改变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 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 规范资金运作, 增强财务控制能力。

第二,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还要推行预算管理。中小企业要重视预算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 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和预算编制程序, 规范预算内容。通过预算管理, 实现决策目标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化, 并利用预算考核制度, 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监控, 以确保决策目标的实现。

第三,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要拓展成本管理。中小企业要改变单纯的生产成本管理, 而要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各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第四,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要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有效开展财务管理, 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反映和监督的重要基础, 同时透明的会计信息也是企业顺利获取外源融资的有力保障。所以, 中小企业应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实行分工协作、彼此牵制、相互监督的内部约束机制, 减少差错和舞弊,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五,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要合理控制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存货管理方面, 第一, 要采用科学的订货方法, 保证合理的存货采购数量;第二, 要完善存货的收、发、存制度, 通过合理计价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 要及时调研评定赊销客户的信用, 定期核对应收账款数额, 严格控制账龄, 并对坏账在取得确凿证据后, 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第六,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探讨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 李淑平:高级财务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许进: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瓶颈与信用突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张素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 2008

[4]鞠春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问题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 2008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篇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融资渠道

一、目前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现状

1、融资压力大。房地产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融资压力大,不容易实现供求平衡。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环境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央行121文件,利率上涨,国六条国八条的出台,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政策更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

2、融资渠道单一。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融资主要包括自有资金和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不仅可以筹集到必要的建设资金,而且可以将部分市场风险转移给购房者。但是房地产企业单纯依靠内部融资是不能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更多的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主要渠道有发行股票、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利用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基金等。

但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银行贷款。据统计,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银行对开发商发放的贷款占23.86%,企业自筹占28.69%,定金及预收款占38.82%。而在定金及预收款中大部分又是银行对购房者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因此,房地产开发资金约有60%来源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资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造成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土地取得成本提高。土地招挂拍的市场化运作大大增加了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成本,占用了企业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使得原先能够通过土地的增值获取超额利润的房地产企业利润变薄,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下降。

2、房地产业可能进入调整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发展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波动周期一般为4-5年,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吻合。中国房地产市场从2000年以来已经持续五年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会不会进入一个实质性的调整期?一旦进入调整期,产品销售速度必然明显下降,资金回笼周期延长,所有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海外企业竞争加剧。近几年海外房地产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着数十年的行业经验、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未来以资金实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的房地产行业,中国企业必须保证资金的供给,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趁目前大部分外资更多着眼于成熟项目的投资时机,快速壮大自身实力。

4、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作为一大投资热点,中国房地产业在持续走高,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海外资本、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国外、港台地产商的强势进入,加快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进程,同时加剧了行业竞争。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前几年一味依赖贷款盲目投资开发,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和竞争力的增强,以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5、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发达。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完善,住宅金融不配套,房地产信托、住房金融债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虽然都对整个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控,和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紧缩,使得目前房地产业所需的资金不足,资金筹措渠道不畅,资金整体运行质量不高。

6、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有关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仍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体系,缺乏相互一致性与协调性,操作困难,直接影响房地产融资渠道的正常开展。

上述1、2、3直接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而4、5、6使得我国房地产业严重依赖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比如信托融资相对银行贷款受政策限制少、灵活、创新空间大,但信托产品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难于流通。再比如房地产投资基金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较好的直接融资方式,房地产证券化的概念也被大多数业内人士接受,但是最关键的法律条件处于真空状态,使金融创新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主要途径

1、完善房地产业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笔者认为当前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国际惯例为参照,结合我国现有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突破重点,带动其他,分步到位,完善体系。所谓突破重点,指在结构体系上着重培育房地产信托业务和住宅抵押证券化业务等新型的金融业务,并以它们的发展推动其他市场的形成。同时在房地产金融政策方面则重在解禁,给房地产业制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在房地产业金融管理方面,则要强调金融立法、经济杠杆和监管措施的协调配合,根据这一思路,目前应着手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房地产业的实际需要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实际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房地产信托等金融工具的发展,激励金融产品创新,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市场的效率。

(2)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操作手段,同时以发行B股、H股或外汇债券的形式,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资金筹措面,加速房地产金融的国际化进程。

(3)加快完善房地产金融立法,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房地产金融立法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修改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担保法》、《保险法》等不适应房地产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地方;二是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产业基金法》及涉及全社会的信用立法等。房地产金融的创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发育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房地产金融业的法制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积极寻求海外资金,建立多元化产权投资模式。对于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利好因素,促使海外资本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找房地产投资项目。但是目前国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中国独立运作项目的经验和条件尚不成熟,必然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伙伴,因此与海外资本的联合就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一条良好渠道。同时这也是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开发品质的机会。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永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在公司成立的十几年中,就成功的与新加坡的亮阁集团、DBS发展银行、香港菱电等企业合作,共同投资了6个较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比如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广场项目,位于上海新天地附近的丽景苑高级服务式公寓项目等。在几年前公司开始将融资对象转向海外投资机构,2003年7月,公司与摩根士丹利投资基金建立了共同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战略联盟,紧邻新天地的锦麟天地雅苑成为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已全部售馨,外方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目前由我集团控股,并与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这两家国际知名的投资基金联合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项目也在9月份正式开盘,该项目目前的平均售价达到22000元/平方米,且目前销售状况良好,也会为海外基金在中国的投资带来满意的投资回报,目前集团已累计吸收外资达100亿人民币,开发土地近100万平方米,应该说通过与国际金融资本的合作,为集团开拓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不断的壮大了公司的自身实力。

如何获得国外资本的认同呢?以笔者单位的经验:首先要作到诚实守信,外方作为跨地域的经营者,最看重的也是合作方是否诚实守信,往往在我们与外方洽谈合作事项之前,外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们企业的信用情况,而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合作方的信任,才能与合作方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在处理问题时要奉行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双赢的原则。在与外方的合作过程中要作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与外方和谐共处,在维护中方利益的同时也要合理的维护外方的利益,使外方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

3、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如何加快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较小的资金流量推动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运转,笔者认为企业应注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企业自身资金流转速度,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

(1)加快资金流转。针对许多房地产企业资金流转不是很畅通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建立一个程序化的资金管理流程,明确企业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重要节点,同时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利于将整个资金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以笔者所在的公司为例,以往在商品房贷款资金回笼环节中,由于整个流程需要经过客户提供资料、银行预审、公证处公证、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预售合同登记、银行信贷部审批、放贷等多个环节。而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互相推诿从而造成占售房款绝大比例的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公司财务部在发现问题后立即明确了各个环节的重要时间节点,并指派专人负责,大大加快了贷款资金的回笼速度。

(2)减少企业过度预支。以借贷方式筹措开发经营资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企业不要过度预支资金,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靠借贷维持生计,靠负债支撑着企业,一朝债务发生危机,就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应好大喜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举债,将债务控制在安全值以内,尽早处置闲置资产,如空置房地产、闲置设备、存货等。以笔者所在的集团为例,95年以后公司为完成政府的危、棚、简改造任务,向银行贷款3亿多人民币,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9%每天须向银行支付利息10万多人民币,再加上当时市场不景气,地价下跌,使大批资金套牢在空置的土地上无力自拔,资产运行状况急剧恶化,当时企业领导经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和调整措施,包括主动调低价格,尽快盘活商品房存量,土地存量,尽快全力的回笼资金,最终规避了由资金风险引起的财务危机,使企业走出了困境。

(3)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准确高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要有严格的成本费用预决算和审批制度,每一笔开支都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防止铺张浪费。企业节约出来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是企业自己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高聚辉: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展望.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6, 06

[2] 潘爱青:房地产融资问题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6,07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管理控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风险 管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中小企业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新发展成果。但由于其一般都是家族企业,结构较为单一,制度往往不健全,经营不够规范,资金流通运作不透明等原因导致其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各金融机构信用监管体系也不够健全,导致违约率往往较高,这些原因都影响了银行授信融资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往往融资困难并且具有比较大的风险。目前,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已经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共识,但其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要求我们必须认清融资风险的类型并加强对融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存在类型

(一)法规政策上的不健全所造成的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产权制度上的创新,因此其需要国家在法律上对其产权的收益及其界限进行划分和维护。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的摸索改革当中,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大。以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为例,很多国家对其进行独立立法,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只是有些政府相关部门做出了一些规定如《关于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通知》等,但是这些规定没有进行立法管理,在操作过程中也比较混乱和麻烦。

(二)企业自身经营上所造成的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资金不够雄厚,对外部经济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并且其对政策的变化非常的敏感,再加上企业自身的问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中小企业融资上易出现风险。若在产品销售上也出现问题,资金链出现断裂,更易引起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先天不足,规避风险手段单一,缺乏竞争力,最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因此容易引起风险。风险出现后又加剧了中小企业经营的困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更难实现融资,对其进行有效融资的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将变大。

(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所造成的融资风险

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式企业,其在管理水平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观念上缺乏创新,家族式企业没有严格的制度,资金流通管理不够透明,往往是一言堂。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为薄弱,对企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采取的措施往往比较滞后。中小企业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对其后期的发展壮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在五年内会破产,超过十年的中小型企业仅占到1%,这些导致了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型企业融资时非常谨慎,企业方面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三、防范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融资方式及其比例

中小型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及盈利状况来确定融资方式和比例。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要恰当,权益性融资和负债性融资的比例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对各项融资的金额量和偿还期限都要有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于债务资本要保证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够偿还利息,否则不但不能扩大企业规模,反而还需耗用企业自有资金,这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企业融资渠道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起始阶段,需要长期资金的投入,企业融资可以通过员工持股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在相关的融资策略上则采用风险投资方式。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度过了开始阶段的难关,产品销售流通方面已经走上正轨,在社会上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此时该企业是具有吸引力的,因此此时可采用证券化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最后在企业的成熟阶段,企业为求稳定资金来源往往通过信用程度高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进行融资。

(三)强化经营者素质,加强对企业的融资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高层领导往往没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只是盲目的融资和投资,这样往往对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对每一个资金項目的运作都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确定可行性方案才能有下一步的动作。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密切关注市场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同时在公司内部需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加快健全财务管理的规则制度,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融资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并且控制风险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中小型企业若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减小风险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各中小型企业应深入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提高所融资金的利用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齐宗弟.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张延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浅探[J].工作研究,2011,(6)

[3]齐宗弟.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难的财务策略 篇4

1. 加强日常的管理

企业可以采用JIT这种方式来降低储存成本以及产品的库存成本,可以积极推动内部成本的节约,对经营环节的各流程制定相关的成本标准,并对有效节约成本的员工进行绩效奖励。但是必须保证在成本节约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保持,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保持。

2. 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

企业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回笼的问题,企业在考虑企业销量问题的基础上,也应该考虑到购买商的资信情况,以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还产生坏账呆账,更加重企业的经营困难。所以企业应该尽量采取收取现金和短期账款的方式为主,对那些需要长期才能收回的账款,企业要对对方的资信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3. 加强自身的资信度建设

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这样才有可能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凭借以往的良好信誉,向供应商赊销原材料,也可以在向银行进行贷款审批的时候,更容易取得贷款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4. 避免企业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出现管理者过度乐观,高估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产品销售预期错误,这极易出现短贷长用,资金挪用的现象,如遇银根紧缩,对企业将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5. 关注无形资产管理

在2011年8月23日,黑龙江省工商局与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签署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协议,从此,黑龙江省内的中小企业将可办理商标权、股权等质押登记,弥补贷款抵押物不足现状。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这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无形资产也成为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一项有效的方式了。所以我们应该建议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加大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提高在专利和新型技术在企业中的比重,并且企业可以积极转型,发展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来取得税收方面的优惠,从而减少企业支出。

二、企业外部融资的财务策略

1. 股权融资

一是以配股和增发的形式进行融资。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之中所花费的资金十分巨大,并且存在着最终无法上市的极大可能性,对于当前资金本就紧缺的非上市企业来说显然不宜施行。然而,对于已经上市的中小板块企业,以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仍然是其最佳的融资途径。二是发行固定股利的优先股。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优先股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股权形式,其优先获得股利的性质也为其股东提供了更多的保证。为解决企业当下严峻的融资难题,先将固定股利优先股作为一种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务来使用,以这种方式令面临资金链恶化状况极为严重的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尽快摆脱企业清算、倒闭的困境。

2. 债务融资

一是积极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所谓集合发债,就是俗称的“捆绑发债”,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面向银行间市场的中小企业联合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联合可转债四种。2009年,天津市发行首支总额5 000万元集合债,涉及4家企业。在取得卓越成效后,制订计划,将在2015年培养科技小巨人1 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达到500家,10亿元的达到100家,基本具备海内外上市条件的100家左右。众多优秀中小企业使天津中小企业联合发债具有良好基础。二是对于原材料、固定资产的采购,我们推荐使用以产出产品为担保,按未来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采购费用的方式。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对于产品销售有困难或者销售周期较长的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合适也是不会被供给方接受的。我们认为,此方法可以作为那些具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或者消费类零售、批发型中小企业的参考办法,在那些销售周期短、以货币资金为营业收入主要方式的企业可以实施。

3. 企业联营和联盟

准确地说,企业联营和联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融资方式,但是它在企业融资出现困难时,却可能成为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企业联营和联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效应。一是在销售渠道上能否获得协同效应。企业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投资者的投资和债券人的债务,还包括企业自身财富的创造能力,而销售活动中的利润大小则是这种创造能力强弱的主要表现。当然,以这种协同效应为目标的企业联盟并非指同行业的企业,至少不是面对同一消费市场的同行企业,而是发生在那些在利益上没有绝对冲突,在效益上能够相互支持的企业之间。例如,肯德基里可以卖花,服装店里可以卖一些项链、头饰等。二是议价能力上能否获得竞争优势。较强的议价能力将为企业节约下更多的资金成本,对于中小型企业,企业联营和联盟更是获得议价能力方面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如果我市所有的香蕉零售商都集合起来,对其供应商进行议价,那么批发商为了能够在其产品变质之前对外出售,必然会同意降低其批发价格,此时这种企业联盟方式就是有效的。三是资金方面能否获得合理调配。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无非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回到企业资金上来。无论我国现在有多少企业融资困难,但我国依然存在生产金牛产品的中小型企业,我国也依然有增长性现金剩余和亏损现金剩余的中小型企业,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资金调配,那么,与这种企业的联盟也是解决当前企业融资困难的较为直接的途径。

4. 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

融资企业对客户财务报表分析全解 篇5

一、财务效益状况

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获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四项。

A基本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8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意义: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2、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公式:资产净利率=利润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意义: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提示: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资产、资产结构、经营管理水平。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

B修正指标:

1、销售毛利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5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税负率=毛利率×17%

意义:反映了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通常,这个指标越高越好。

提示: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2、销售净利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意义:该指标反映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提示: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3、成本费用利润率

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意义: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

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4、营业利润率

公式:营业利润滑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意义:反映主营业务的收入带来净利润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分析:也经常使用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

5、非经常性损益比率

公式:非经常性损益比率=本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总额

意义:该项指标揭露了企业运用股权转让、固定资产处置、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交易获得利润的情况。该指标通常不宜过高。

6、关联交易比率

公式:关联交易比率=关联交易业务额/净利润总额

意义:反映关联企业之间交易产生的利润占整个利润额的比重。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公司竞争能力可能存在大的缺陷。

二、资产营运状况

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

A基本指标:

1、总资产周转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意义: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运营效率。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个指标越大,企业的经营越高效。

提示: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B修正指标:

1、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意义: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变现能力。

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存货周转天数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

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转换为现金速度越快。

2、应收帐款周转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季节性经营的企业;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

分析:这个指标越短,则意味着企业的应收帐款质量越高,可以提高现金流量。

3、应付账款周转率

公式: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分析:通常不应该超过信用期,如果过长,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从而无力清偿货款。如果过短,表明管理者没有充分运用这样一笔流动资金。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平均固定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所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意义: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这一指标通常是越大越好。

分析: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5、营业周期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意义:从存货开始到销售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

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不良资产比率 公式:不良资产比率=(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递延资产)/年末资产总额

分析:该指标通常越小越好。

7、长期资产适合率

公式:长期资产适合率=(股东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净值+长期投资净值)

意义:该指标反映公司长期的资金占用与长期的资金来源之间的配比关系。

分析:指标值大于1,说明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充足,短期债务风险小。指标值小于1,说明其中一部分长期资产的资金由短期负债提供,存在难以偿还短期负债的风险。

三、偿债能力状况

A基本指标:

1、资产负债比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7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资本负债率=(长期负债 / 有形净资产)*100%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负债经营比率。

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应足够的注意。

2、利息保障倍数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定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叫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意义: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提示: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B修正指标: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分析: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该比率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获利能力;还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过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资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3、现金比率

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意义:这是最保守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提示: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但是也不能过高,要结合速动比和流动比分析。

4、营运资本

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指标值小于0,说明公司有无法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的危险。该指标为适度指标。

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5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该指标越大越好。

提示: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6、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5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末负债总额

意义: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7、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意义: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8、有形净值债务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意义: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提示:保守的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9、产权比率(负债权益比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意义: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也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提示: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结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10、有形资产债务率

公式:有形资产债务率=负债总额/(总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固定资产清理)

意义:这是一个保守的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四、发展能力状况

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四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

A基本指标:

1、销售(营业)增长率

定义: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之间的比率

公式: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额

=(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意义: 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分析: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如果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

2、资本积累率

定义:即股东权益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公式: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益年末数一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意义: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分析:资本积累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B修正指标:

1、资产收益率

公式:资产收益率=净利润*100%/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意义:指标越高说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效果。

2、资本保值增值率

定义: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未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意义:反映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实际增减变动的情况。分析: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 100%, 为资本增值。

3、净资产收益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意义: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4、净利润增长率

公式: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意义:指标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增长情况。

5、资产负债收益率

公式:资产负债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总资产*10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意义:衡量企业举债、偿债及举债获利能力。

分析:资产负债收益率大于零,说明该经营者能够运用负债形成的资产为企业带来收益,资产负债收益率的数值越大应说明经营者举债经营能力越强。

6、应收款项增长率

公式: 应收款项增长率=(期末应收账款+期末应收票据-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应收票据)/(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应收票据)

意义:该指标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质量。该指标值越小越好。

7、总资产增长率

公式: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l00%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一资产总额年初数

意义:考核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程度。

分析:该指标越高,表明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实际操作时,应注意资产规模才张的质与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8、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公式: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未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未利润总额)1/31)*100%

意义:能够反映资本保增值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稳步发展的趋势。

分析:指标越高,表明所有者权益得到的保障程度越大,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越充足,抗风险和保持连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五、综合指标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就是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等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与分析。

A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其分解为若干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各分解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杜邦体系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X100%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X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一所有者权益总额=1一(1一资产负债率)

B因素分析法

首先确定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基准值,然后顺次代人这三个指标的实际值,分别计算分析这三个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还可以使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解各个指标并分析其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每股资本公积金=资本公积金/总股本

净资产比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资产*100%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100%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股本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流人量/主营业务收入*100%

经营净现金比率(短期债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 + 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 × 100%

不良资产比率 =(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 100%

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

1.总债务/Ebitda是指总债务相对于当年的息、税、折摊前收益大小。Ebitda是指企业的息税折摊前收益,具体是指净利润和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偿付利息所支取的现金之和。

2.资本积累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3.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4.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开立方(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100% 5.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平均资产总额*100%

6.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债能力越强)8.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9.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10.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不低于20%)1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2.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一般以不超过100%为好,正常允许在150%-200%)

1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14.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15.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不能低于1)16.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17.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18.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9.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2.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2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2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25.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26.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7.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权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大于1)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研究 篇6

(一)内源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集团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集团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集团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集团发展需要时,企业集团才会转向外源融资。相当一部分表外筹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筹资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方便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

(二)外源融资方式

1.直接融资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集团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直接融资将成为企业集团获取所需要的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

2.间接融资方式

间接融资主要指通过银行来获取资金的形式。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集团融资问题上。上市指标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中小型企业集团,特别是非国有企业集团基本上与上市无缘,就使得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集团融资的主要方式。

二、各类融资方法的特点

l.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享有对企业集团控制权的融资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长期性。股权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

(2)不可逆性。企业集团采用股权融资勿须还本,投资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场。

(3)无负担性。股权融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需要而定。

2.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集团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融资方式。它的特点是:

(1)短期性。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到期偿还。

(2)可逆性。企业集团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3)负担性。企业集团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需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集团的固定负担。

三、企业集团融资方式的选择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它是企业集团首选的融资方式,企业集团内部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集团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的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时,企业集团才能转向外部融资。

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来讲,其风险大,资金成本也较高,同时还需承担一定的发行费用。但企业集团融资的成本,不仅包括会计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相对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是构成企业集团决策行为的主要依据。

四、我国目前现实融资产品的种类及特点

1.银行贷款

当前,融资比较多的是依靠银行贷款。但银行具备典型的嫌贫爱富的特点,就是当你最不需要钱的时候,银行却最想把贷款给你,当你最需要贷款的时候,银行可能却走了。银行贷款可以作为一条融资的主要途径,但不应该是唯一途径。从企业集团的角度讲,银行贷款融资成本一直不能算低。

2.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开上市融资和非上市融资两种。公开上市是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公众股票并通过一定的股票交易场所交易来进行资金融通。非上市融资是不公开发行公众股票的股权融资方式。股权融资相对于其他企业集团融资方式来说,存在股权的转让,其是一个深刻的融资方式。会对企业集团决策、公司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多深刻的变化,对企业集团的影响非常重大。而且股权融资资本成本相对于其他企业集团融资方式,资本成本普遍较高,融资后企业集团较大的决策因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决策较慢等情况。

3.短期企业集团融资券

2005年5月份,中央银行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业务,2008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

短期融资券筹资的优点主要有: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较低,对于大型企业财务成本的节省非常明显;短期融资券筹资数额比较大,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还可以滚动发行;发行短期融资券可以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短期融资券不会对现有贷款体系产生冲击,目前的短期融资券期限都比较短,对中央级企业集团来说采取滚动发行比较现实。

短期融资券筹资的缺点主要有: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风险比较大;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弹性比较小;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条件比较严格;发行短期融资券需要非常高的企业集团信用评级。

4.企业集团中长期债券

公司债券也是企业集团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债券可以对外部公众发行和对企业集团内部员工发行。公司债券在通过债券评级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后可以发行,在我国目前公司债券市场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发行利率比同期国债高1个百分点左右。一般公司债券目前的发行利率为3%~9%之间,具体的发行利率主要是根据企业集团拟投资项目的风险评级以及发行时间长短来确定。

五、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策略

(一)短期融资策略

1.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

目前来说,短期融资券具备利率较低的特点。因此从短期策略来说,发行短期融资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这样,如果以后可以每年展期成功的话,那么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成本。这主要还是看投入项目的现金流与短期融资券归还期限的匹配情况。

2.通过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吸收企业集团员工或者社会上个人闲散资金

目前来说,企业集团可以利用目前银行广泛开展得委托贷款和委托借款业务,与有这项业务的银行形成协议,用较高的利率与银行协商进行委托借款业务,可以以一定的利率来进行筹资,吸收员工或者社会上个人的闲散资金,既可以解决企业集团目前的资金紧张局面,又可以避免发行债券复杂的手续,还可以为企业集团员工等个人提供一个较高收益的投资途径。具体操作上可以与有这项业务的银行洽谈具体的方案等,利率定在比银行贷款利率略高就可以了。

3.充分利用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企业集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金渠道,企业集团应该与各家国有银行进行协商,争取多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特别是要同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样一种非常融洽的银企关系,将对企业集团的持续、快速、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二)中长期融资策略

1.公开上市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公开上市是企业集团融资渠道的一个重要渠道。企业集团在快速、稳健发展的时期内,没有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那么发展速度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企业集团选取旗下一个子公司或者集团整体上市,可以解决企业集团快速发展过程中融资的难题,也可以扩大企业集团的知名度。

2.充分利用银行项目中长期贷款

企业集团发展项目非常多,这些好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对企业集团总体战略的实现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企业集团应针对这些项目组织强有力的实施工作,尽快办理全各种审批手续,争取早日获得银行项目融通贷款,早日开工、竣工投产。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企业集团应该同银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集团万一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战略合作银行才能基于企业集团过去的良好业绩给与企业集团贷款。

3.发行长期公司债券

企业集团应对企业集团的现有项目进行梳理,选择优秀的项目审批发行公司债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难题。

六、企业集团融资管理措施

(一)建立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管理体系

融资战略是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团的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管理体系应该具备四大职能。包括制定企业集团融资战略,优化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职能,制定企业集团最佳资本成本的职能,企业集团现金流与还款期间结构匹配的职能。

(二)加强融资相关的研究工作

1.加强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研究工作

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制定以后,企业集团能否快速、稳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的融通是否能跟上战略发展的需要。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制定后,必须详细策划和制定资金融通战略,这样才能为企业集团的战略的良好实施和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企业集团公开上市融资的研究

企业集团有很多子公司和很多的好产业、好项目,企业集团应加强各子公司公开上市融通资金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从企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为子公司公开上市研究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这样上市成功将为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企业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迅速提升。

3.进行融资创新方面的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步,我国的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和出现。企业集团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中的金融创新产品,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关注,有选择的为企业集团设计一个良好的融资结构,利用现有融资产品保证企业集团具备财务竞争力,为企业集团良好的财务结构以及快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招聘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

浅析软件企业融资管理 篇7

一、软件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四大产业集聚的区域格局。

从全国空间格局来看,中国软件产业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聚集区域,即: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南京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成都为代表的西三角地区。四大产业区域分布呈现四箭齐发格局,中心城市成为产业发展的集聚中心。2010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业务收入1064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国的比重为80%,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2011年一季度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47亿元,同比增长33.3%,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其中青岛、南京、沈阳、西安、济南的增速均超过35%。

(二)创业板的开启拓宽了软件企业融资渠道。

创业板的推出为软件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帮助软件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并引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投资者,使企业快速实现业务扩张和产业升级。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中对主板市场的有利补充,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之前我国新三板市场仅有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家试点园区,园区内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表明, 企业的业务发展与资本发展并驾齐驱将助推企业高速发展。因此, 为了成为新三板扩容的试点园区, 多家园区开始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园, 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项政策扶持, 这将为软件企业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有利的发展平台。目前增加了武汉东湖, 天津滨海, 上海张江几个园区作为新三板的挂牌试点园区, 新三板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北京, 扩容到全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对记者说:“新三板已经开板, 应发挥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作用。”“新三板”中, 大多数都是科技型企业, 有利于支持本土的科技创新, 解决高新企业的融资难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 资本市场应成为推动转型的工具, 为科技创新服务。

(三) 软件产业股权融资区域分布集中。

受到软件产业地域分布集中特点的影响, 软件产业投融资区域也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其中, 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成为股权融资集中区域。虽然行业应用领域的融资案例较多, 但单笔融资规模较小。无论是行业应用领域或是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 都是投资者青睐于软件应用的表现。软件企业应重视软件与产业的纵横结合, 并将软件服务作为业务增值亮点加以重视。

二、软件企业融资所要具备的条件

在决定投资前,投资者会对项目进行详尽的调查。在确定对项目有兴趣后,投资方要和企业的人事、财务、市场、人力资源、行政等部门的经理和员工进行洽谈,或者侧面了解企业管理团队在外部的形象。同时,他们还要跟客户和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访谈,看看他们对创业者的评价。此外,他们还会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真正地把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调查清楚以后,才会签订投资协议。所以,软件企业要想融资成功,需要具备有利的条件。

(一)选择好融资的时间点。

一般来说,企业最晚应该在现金流断裂之前的半年进行融资,如果少于半年,企业很有可能还没有成功融资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所以企业要想融资成功,对融资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把握。软件企业更是如此,由于软件市场变化快,产品易被淘汰,在何时融资更是软件企业所必须明确的。

(二)扩大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是投资者所关注的。与这息息相关的就是该企业所处的市场是否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否存在寡头垄断,比如移动行业和通信行业,有六七家厂商把市场瓜分了,创业者再想进入这些领域就很难了;其次是否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有一个做扑克游戏的网游公司,找了十几个投资者,但是没有人愿意给他投资,因为它是做扑克游戏,就是类似于赌博的游戏,一旦被政策限制,根本就无法发展。因此要获得融资就要根据市场竞争情况适宜的扩大市场规模。

(三)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商业竞争壁垒、是否容易被对手复制,这都是创业者需要重点考虑的。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它的商业模式应该很容易被内部复制,比如北京公司的经验很容易被复制到上海和广州的分公司,这样比较容易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既有利于内部规模发展,又具有商业竞争性。

(四)加强团队全面素质。

在投资人的眼里,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企业模式等都可适时而变,惟有创业者品质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团队的完整性是投资者所关注的。很多软件企业的团队,偏重于技术而轻视市场,在以后的运营中就会遇到问题,这样的团队就不完整,不太容易获得投资者青睐。所以要加强企业团队的全面素质,全方位选择人才,使企业团队更具竞争力。

三、软件企业融资整改措施

软件企业融资最为困难的阶段是启动阶段,而且这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为了实现这个阶段的融资,又要保证融资成本能够为软件企业所承受,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能够让投资者充分地获得该软件企业的准确信息;从软件企业的角度来说,在这个阶段的融资应该采用多种融资工具复合的金融工程的方法,注意融资方法的创新,既要能够做到充分地向市场发出自己是一个具有很好的成长性的企业的信号,同时又要想办法将融资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下来。

(一)加大政府供给制度。

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给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更应该加大支持本地软件产业发展的力度。第一,进行前瞻性布局。地方政府应该前瞻性地结合本地的特点,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延展、弥补和强化产业链。第二,创新资本融资方式,打造创新投融资平台,削减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

1. 建立类似于美国中小企业局的机构,设立软件企业创业基金,直接向包括软件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注资。这个基金的主要作用是“雪中送炭”,着力解决软件企业启动阶段融资双缺口问题。

2. 建立软件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包括软件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提供必要的担保。这种方法比较符合目前的中国实际情况。首先它的资金数量要求没有创业基金的高;第二,这个基金具有乘数扩大效应,可以实现比创业基金更多的融资总量;第三,相对于创业基金来说,它的风险较小;第四,在中国的目前情况下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国产创业基金,真正的风险投资家是需要培育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可以把担保基金看成是风险基金的先行者,在行业经验、人才培养和投资管理经验上做酝酿,随着这些条件的成熟和资金的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向创业基金转变。

3. 出台保障投资者自由投资利益的法律、法规,努力利用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向软件企业,促成天使投资者阶层的出现。

4. 加强对软件企业的统计调查,建立软件企业的信用信息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实时的准确的企业信用信息,清除软件企业在高速发展阶段获得银行债务性融资的障碍。

5. 在国内创业板市场没有推出的情况下,政府有义务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制度保证和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包括促进产权交易、管理者收购等市场建设。这样才能够大力促进风险投资对软件企业的支持。

6. 支持传统行业上市的富余资本积极参与软件产业的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努力促成“锦上添花”式的软件发展基金。这个基金应该脱离政府,由富有软件产业资本运作经验的专家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传统上市公司的富余资金为主要来源,以成长性很好的中型软件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

(二)加强披露有关企业自身价值的信息。

对软件企业本身来说,如何有效地披露关于自身价值的信息是融资过程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首先,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必要时可以聘请市场认可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使披露企业自身价值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其次,学会利用融资优序理论,运用适当的融资工具向市场传递信息;再次,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有形资产的投入,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降低人才的变动或流失。

(三)投资银行界加大关注力度。

投资银行界对中国的软件产业的融资问题应该关注两点:一是如何帮助中国的软件企业设计合理的基于金融工程的结构化融资工具,解决融资工具单一带来的资金不足或者是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是中国软件企业融资过程中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有着很大的市场;二是关注中国软件产业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兼并重组浪潮。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还处于青少年期,还没有出现拥有足以左右市场势力的企业,所以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还只是处于潜流之中,但是无一例外,IT行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大规模兼并重组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整合、优势重组,才能出现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巨头。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在出现分化,也正在酝酿着大规模兼并重组浪潮的到来。

四、结束语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策略 篇8

一、融资对企业集团发展十分重要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充足的融资支持, 对大型集团公司而言就更是如此。融资驾驭控制得当, 可以给集团的发展壮大增加动力, 集团通过融资获得快速发展。例如某集团从10年前成立初以承接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及总承包为主的施工企业集团, 施工利润有限, 但通过科学有效的融资支持和管理, 成为以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带动设计施工总承包, 集团利润得到充分保障和提高, 集团成功转型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的企业集团。2007年集团被市国资委第一批确认主业的企业集团之一, 集团核心主业是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管理、基础设施投资经营和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年综合营业额、净资产、资产总额均翻5倍以上。反之融资失控, 必然影响集团信誉和健康稳定发展, 会给集团、债权人、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可见融资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极为重要,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企业集团融资的因素很多, 集团公司如何发挥集团整合优势不断拓展或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 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服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企业集团融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我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会出台一些财政金融政策,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如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加强, 相关政策频出, 全年五次加息, 一年期贷款利率从年初的6.39%增长到7.29%;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从年初的9%提高到14.5%, 冻结银行信贷资金过万亿元。特别是10月份后, 银监会用窗口对话的行政命令的手段, 要求各银行的信贷规模不能超过年初的水平, 上述这些政策给处于投资期的企业集团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而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家从年初从紧货币政策, 紧缩市场货币流通到年末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且从9月16日至年底央行连续5次降息, 一年期贷款利率又从7.47%降至5.31%。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改变了融资环境, 使集团资金筹集及融资成本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限制了企业集团选择多种融资渠道, 优化资本结构, 防范融资风险的空间。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首先, 体现在严重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 对一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尤其明显。其次, 在直接融资, 即资本市场上,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失衡, 企业往往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所需资金, 而较少利用债券方式。虽然政府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已经呈现出逐步完善的趋势, 债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债券市场管理体制还有待理顺,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流动性也不强, 限制了企业发债融资。

3、对融资风险认识还存在不足

企业集团的融资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 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而且, 伴随着近年来集团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 融资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集团作为一个财务主体, 资本结构有负债存在, 必然面临融资风险。具体可分为现金性风险和收益性风险, 无论是哪种风险发生都会给企业集团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但目前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 认为只要能够找到资金, 管好用好资金, 就不会产生融资风险, 对未来环境变动预期, 考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及制变能力缺乏研究, 而且这种观点在一些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中也很普遍, 一味扩大投资规模, 对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彼此是否协调对称研究甚少。这种由于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观念狭隘, 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 也是融资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集团融资管理策略

根据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为确保投资政策的实现,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融资规划。集团可以通过预算, 对集团及子公司等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以及时间进度事先统筹规划, 使集团融资策略与未来投资的资金需求协调匹配, 进行科学的融资规划, 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 确定融资渠道, 明确融资主体。有效的融资管理既要强化内部管理, 控制财务风险, 也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 确保融资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风险。

1、积极进行资本运营, 盘活企业集团存量资产

一般而言, 资本运营模式可以分为扩张型和收缩型。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 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 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 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在进行资本运营过程中应当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 采用纵向资本扩张模式。如某施工企业集团通过BT (建设—移交) 、BOT (建设—运营—移交) 基础设施投资一种比较新的契约型直接投资方式, 成功建造了沪嘉高速、沪青平高速、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大连路隧道等, 也带动了集团内施工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而与BT、BOT投资配套的融资策略是集团自有资金投入三分之一, 银行项目贷款三分之二, 贷款人除依赖项目收益作为偿债来源, 并可在项目资产上设定担保物权外, 还要求与项目完工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当事人提供各种担保。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它是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进行的重组, 其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 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 加强资本运营的力度, 通过大规模并购或出售集团内部分企业资产将其盘活等方式, 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如企业集团房产开发资金紧张, 通过已有的房产经营性物业固定租金收入抵押贷款, 还有集团通过应收工程款保理业务及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盘活存量资产获取资金, 补缺暂时资金缺口。

2、加强负债融资管理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 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成为发展企业规模,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但是, 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这一点在企业集团中更为突出。因此, 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 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 加强负债经营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营者, 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来临时, 企业毫无准备, 一筹莫展, 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 必须树立负债经营风险意识, 即正确承认风险, 科学估测风险, 预防风险发生, 有效应付风险。

(2)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 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 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 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 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 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 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 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基础设施、房产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资金回收期快的项目增加投资, 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若经过评估有投资收益率更好的投资项目, 就考虑将原先的BT项目作买断性保理业务, 收回投资, 降低负债, 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 又增加筹资风险。

3、加强日常融资管理, 控制融资风险

(1) 每月定期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关注收集宏观经济政策和信息, 提前做好预测, 收集审核各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计划, 及时准确的编制好集团资金计划。报集团领导审批后, 按照计划安排资金, 既减少闲置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又保证集团投资项目正常运作, 发挥了集团资金的整合优势。

(2) 积极开展银企谈判。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扩大集团的综合授信。比如某集团利用其投资公司不纳入集团合并报表的优势, 充分发挥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 尽量扩大投资公司的授信, 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 既保证了集团生产、经营、投资的资金需求, 也避免了对集团合并报表结构的影响。

(3) 定时做好集团融资匹配分析。根据宏观调控和集团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 及时做好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集团融资能力分析, 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 充分利用表外融资业务。为集团及下属单位承接工程项目, 开具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 为集团工程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5) 定期进行贷款担保和银行保函的清理工作。按照集团担保管理办法的要求, 在办理子公司担保过程中, 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并要求子公司定期对各类银行保函进行汇总、分析、清理, 严格控制集团对外担保的风险。

4、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 除了银行借款、传统的股票、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 企业集团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 以降低集团融资成本。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业务就是当前较好的融资渠道。例如某集团正在设施的基础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需投入大量资金, 集团近年和以后几年将有长期大额借款, 也使集团的贷款成本不断上升, 希望能通过多元化融资以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不同融资渠道成本分析, 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业务就是当前适合企业集团融资要求的一种具有较低成本的融资手段。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篇9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有渠道分类

1. 内源性融资渠道

内源性融资是企业将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性融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 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自主性、原始性、抗风险性和低成本性的特点。企业融资中的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长期并存、此消彼长。中小企业在设立之初, 往往由于市场需求、生产规模、负债成本等因素所限, 通常情况下使用自由资金完成初始投资。而在正常经营过程中, 通常可通过客户预付货款、向供应商的赊销等企业间经营性融资来解决一部分流动资金。当然内源性融资还可以来自企业的折旧、留存盈利等不断积累补充的内源资金。

2.外源性融资渠道

外源性融资是企业从企业外部经济主体吸收资金的过程。外源性融资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可以集中性地筹集大量的资金。外源性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范畴。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外源性融资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从盈余部门直接流向短缺部门, 而不通过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由于当前资本市场门槛过高, 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 大多中小企业不能顺利进入证券市场并获得融资。间接融资渠道是指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从盈余部门流向短缺部门的一种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没有直接融资资金充裕, 需要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间接融得资金, 因此难度也比较大。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受资本市场不成熟、经营规模偏小等多重限制, 银行贷款成为其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 证券市场、银行贷款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大多中小企业在融资处处碰壁的情况下选择民间借贷, 催生高利贷的不断升级, 饮鸩止渴, 最终导致企业不堪承受融资的高额费用而纷纷濒临破产。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大多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着手, 认为目前的融资体系不成熟,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实际上这只是一部分客观原因, 探寻其深层的原因, 我们会发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制度缺陷等才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1. 外部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金融体制缺陷;第二, 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 (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上) ;第三, 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方式单调, 渠道不畅, 主要采用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形式, 缺少适应中小企业现状的间接融资方式。

2. 内部原因

(1)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处于不完善的信用制度下, 信用不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信用好的一些中小企业, 也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2) 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由于历史原因或利益驱动, 中小企业在创建初期, 政府或其他组织往往采取投资入股或合资合作等方式, 参与中小企业的创建与经营, 使得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存在不同程度产权不清的状况, 从而使这批中小企业没法获得产权抵押贷款。

(3)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结构混乱。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岗位职责不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账目混乱、会计数据失真。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如果财务治理不规范, 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决策失误和治理低效,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基于财务治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

几点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迟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大家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上来, 例如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金融租赁、应收账款和存货融资、典当和票据融资等等。但是, 如果仅仅企业外部环境改善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吗?事实上, 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治理结构混乱、自有资金不足、缺乏良好的信用等一系列内部原因才是其融资困难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就必须完善财务治理结构, 规范财务治理体系, 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

1.财务治理结构新模式的构建

构建中小企业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可对潜在投资者利益起到有力保障, 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促进投资者对该中小企业不断地注入资金。

(1) 财务主体的清晰界定。中小企业财务主体的清晰界定是完善其财务治理结构的第一步。当然这可以从政企分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等两方面入手。

(2) 财务主体的权力配置。中小企业财务主体的权力配置是完善其财务治理结构的有力保障。完整的财务权力包括财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三项权力。这三项权力必须根据财务主体在财务中所占的地位和职责赋予财务主体。接下来根据赋予财务主体财务权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承担的财务责任和利益。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财务的权、责、利统一于财务主体。

(3) 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建立。财务治理的核心即财务资本主导控制者是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断变化的。一般情况下经营者处于财务治理的核心地位。当经营者财务治理失效时, 财务控制权就会转移给承担企业风险最大、贡献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因此, 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相机治理机制, 完善财务治理结构, 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投入资金。

2.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机制的建立

财务治理目标机制也称财务治理导向机制, 是指引领财务活动和确定财务安排的方向, 该方向应该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如果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或导向不明确, 那么其财务管理活动和财务制度安排将失去方向。目前, 将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的观点过于片面, 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风险价值和时间价值, 也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产权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发展, 使得财务决策的短效行为时有发生。

考虑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动态发展变化的。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逐渐庞大, 旧有的产权制度不再适应企业持续发展, 使得产权结构的变迁成为必然。因此, 随着产权制度的变迁, 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也应该动态调整。

在创业初期, 中小企业以家庭作坊式起步, 家庭成员、亲属等构成中小企业的主体, 产权合一, 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风险等级都相当严重, 财务关系简单, 此时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更贴切。当然这里指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

在成长期, 中小企业规模要不断扩大, 仅仅利用自有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就必须筹措外部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缺口, 聘用职业经理人, 而不再是家族式管理, 企业产权权能不断细化分解, 此时财务治理的目标就应该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了, 而不仅仅是原始的产权主体, 从而保证利润的稳定和质量。与此同时, 企业越来越重视本身的社会形象, 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 有能力承担更重的社会责任, 从而获得社会的馈赠, 即优化资源和持续增长的利润。从长远角度看,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盈利的最大化是相辅相成的。

在成熟期及以后, 企业的组织管理相对规范,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产权权能更加细化,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所有权一法人财产权一经营权”的模式逐步形成。在此制度下, 产权主体行使对应产权权能, 形成权力、利益和责任明确的产权关系。这时, 结合企业的产权特点, 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需要全面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企业价值评估成本大幅下降, 不论从证券还是信贷市场取得融资的可能越来越大, 不再受到资本的约束, 其财务治理目标会逐渐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

3. 中小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化

归纳中小企业破产的原因不难发现, 很多破产企业都是盲目扩张, 负债经营, 最终因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因此, 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应该以财务稳健为前提, 中小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是优化其财务结构。优化的财务结构是在保证财务风险适度的前提下实现综合资金成本和财务杠杆效益的优化组合。随着经营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中小企业要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不断调整资金的结构比例和规模。

(1) 资本结构的优化。因为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收益能力通常相对较低, 可选择的外部融资渠道单一, 要解决融资难题必须提高其自身利润分配过程中的积累比例, 加速内部资本积累增长速度, 并且内部融资比例提高, 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提高信用评级等级。

(2) 负债结构的优化。负债结构的管理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要使预期现金流量和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步调一致, 就需要企业确定合理的负债到期结构, 当然是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进行。

(3) 资产结构的优化。优化资产结构主要是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保持合适的流动资金, 该资金既能保证维持中小企业自身正常生产经营, 又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

浅析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 篇10

一、企业负债融资的概念

所谓负债融资, 指的是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获取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企业负债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借款、商业信用、租赁以及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在当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 负债融资是企业最为有效的融资方式, 合理的负债融资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发展的财务压力, 为企业发展筹集所必需的资金, 还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冲突, 增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发展的掌控, 促进企业稳定的发展。

二、企业负债融资的正面财务效应分析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企业的财务日益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使用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的满足企业发展对财务的需求, 其具体的正面财务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指的是企业通过负债融资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多的利润总额, 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负债融资之所以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应是因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所获取的资金进行生产运营并获取利润, 而企业债务性融资所产生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 只要当负债资金的利益率低于企业生产运行所产生的利润率, 企业就会获取额外的利润, 也就产生了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当企业负债融资的利息低于企业财务资金所带来利润的时候, 才能产生正面的财务效应;而一旦企业的经营不善, 企业负债融资所带来的利润低于负债利息, 负债融资所带来的正面财务效应将变成负面财务效应。

(二) 负债融资利息的抵税效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税收筹划措施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实现合理避税。依据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 企业的债务利息是可以从企业的税前利润中扣除的, 这可以直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总额, 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配合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税收筹划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和整体市场竞争力。

(三) 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会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现象, 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委托—代理矛盾。与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等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行为可以更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冲突, 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四) 融资负债可以提高企业对外信誉

在当前市场经济时代, 资金是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 拥有丰富资金和雄厚财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获取最终的效益。很多上市企业都是利用上市的机会大肆圈钱, 而很多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等的, 很难做出投资决策。与单纯发行股票融资相比,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不仅仅可以表明企业发展对资金的实际需求,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负债额度来提高对外信誉, 通过定期的债务偿还来表明企业的财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运行状况。

三、企业负债融资负面财务效应分析

合理的负债融资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缓解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冲突, 为企业的发展筹集所需资金, 但不当的负债融资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效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负债融资增加企业财务成本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 企业要想利用债务融资获取预期的财务效应, 企业的债务利息必须要低于企业的资金所带来的利润, 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则不必在定期支付利息等资金使用成本。同时, 还需要指出的是, 与其余的融资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规模相对较为有限, 不能大规模的为企业获取资金, 也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不能成为企业最主要的发展资金获取方式。

(二) 负债融资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规模的壮大, 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因此, 更多的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一定的负债率可以为企业发展筹集所需资金并有效的引导经理层的工作, 为企业树立较好的信用形象。但过高的负债率则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财务成本和负担, 降低企业发展的活力, 给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带来经营风险。据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比较合理的负债率为60%-70%, 而一旦企业的负债率达到85%以上,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需要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发出相关警示, 提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 负债融资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与其余的融资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企业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并偿付约定的利息, 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定期减少企业的现金, 并在一定时期出现大量现金的需求, 给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带来巨大的危机, 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企业将进入破产程序, 直接导致企业所有权的转移, 给企业原所有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 负债融资可能加剧企业委托——代理冲突

合理的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的经理层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 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企业内部不仅仅存在着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也存在着股东与债权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四、合理使用负债融资的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 篇11

【关键词】财务 价值观念 融资 效率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有关概念

时间价值属于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离开了这个时间价值因素,就不能正确的计算不同时间、不同时期下的财务状况。这一原理正确地解释了不同时间点上的资金关系,是财务管理的决策基础。分为时间价值率和时间价值额两种表现形式。

(二)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方法

1.一次性款项复利终值。在某一时间点上一次性来往款项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也成为将来值。

计算公式:终值=现值×(1+期利率)计息周期数

2.一次性款项复利终值。是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将来某一时间点发生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计算公式:现值=终值×(1+期利率)-计息周期数

3.后付年金的终值。又称普通年金,既各期期末发生的年金,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后付年金终值=每年支付金额×[(1+期利率)计息周期数-1]/期利率

4.后付年金的现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后付年金现值=每年支付金额×[1-(1+期利率)-计息周期数]/期利率

二、企业融资决策依据

(一)资本成本的有关概念

是指企业融资或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包括企业的股权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从绝对量的构成来看,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分为个别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用相对数表示,成为个别资本成本率和综合资本成本率。公示如下:

1.个别资本成本率。

资本成本率(百分比)=用资费用额/(筹资额-筹资费用额)

1)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年利息额×(1-企业所得税))/(借款本金(1-筹资费用率))

2)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

债券资本成本率=(年利息×(1-企业所得税))/(债券筹资额×(1-筹资费用率))

2.综合资本成本。指一个企业全部长期的资本成本率,通常是以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为权重,对个别资本的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

資本成本是选择融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选择和选择追加融资、投资方案的依据,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融资方案和进行财务决策的标准。

(二)杠杆理论

杠杆的作用程度,可以用杠杆系数来描述。系数越大,说明因素变动后目标值的变动幅度越大。

1.营业杠杆。

营业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息税前利润)/(营业额变动额/营业额)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税后利润变动额/税后利润额)/(息税前利润变动额/息税前利润额)

3.总杠杆。

总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资本机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负债率。

1.MM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符合该理论的假设之下,公司的价值和资本机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其实际资产。

两个命题:一是无论公司有无债权资本,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按适合该公司风险等级的必要报酬率予以折现。二是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率随筹资额的增加而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债权资本比例的上升而增加。按照后期有关的修正理论,公司债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比关系,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或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2.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包括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喙序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公司债务的违约风险是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函数;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来传递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方面的消息;喙序理论认为,公司倾向于首先采用内部筹资,而不会传递任何可能对股价不利的消息,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应首先选择债权筹资,再选择其他外部股权筹资。

三、合理资本结构的融资决策

(一)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企业资产结构、企业投资者及管理当局的态度、行业特征及发展周期、经济环境及货币政策等因素。

(二)资本成本比较法

是指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下,使其预期的综合成本成本率最低,同时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三)每股利润分析法

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机构决策的方法。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分析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机构决策。

四、新疆中瑞恒远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部分项目融资方案实例

(一)恒汇机电城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6.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项目占地约1900亩,分两期建设,建设期限2012~2015年,一期占地380亩,建设市场、物流等商业用途工程,二期建设商住、生活、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工程。项目建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20亿元以上,年上缴各类税收达到2亿元以上。

融资方案:拟采用项目贷款方式,企业资本金到位最低标准为项目总投资的20%,即1.32亿元,项目贷款金额最高为5.28亿元,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以项目在建工程做抵押。因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为节约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26.98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8.98亿元,占总投的70%,银行贷款8亿元,占总投的30%。建设期限2012~2017年。

融资方案:以采用5年期以上的银团贷款方式,贷款金额8亿元,以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资金根据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分期提款。以银团贷款的形式筹组融资。

(三)简要说明

创新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探析 篇12

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烧碱、聚氯乙烯、氯乙酸、强氯精等系列氯碱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部分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各国。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多种资产重组方式和融资手段,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单一地工厂经营,发展成为通过投资与经营管控,形成跨地区、多品种、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本文结合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融资经验,探讨国有上市公司融资管理的创新方法。

1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与融资方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有80%以上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应对多变市场的管理机制。尽管我国国企改革和脱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形势,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面临较大风险,涌现出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受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和企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相对单一,融资工具缺乏创新性,多元化筹资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导致企业债券融资成本过高,失去财务成本优势。有的企业盲目跟风,没有采取适合本企业经营发展的融资策略,导致所融资金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此外,很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资本市场,难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获取资金的形式、手段和渠道。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通常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此外,还有政策性融资、融资租赁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

对于融资方式的选择,从财务角度考虑,显然是融资成本越低越好,但实际中却难以看到以成本最低化作为最佳融资目标的企业。通过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很少见到融资组合符合成本最低化原则,这是因为还要考虑融资方式选择和配置对资本结构及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时,必须考虑利用不同的股权和债权配置方式来保护所有者权益,减少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引发的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2 国有企业筹措资金的原则

企业融资的基本要求,是要达到资金筹集的预期经济效益。当企业资金短缺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筹集到适当期限、适当数额的资金,而当资金盈余的时候,以最小的风险和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以实现资金的供求平衡。企业要想做到恰如其分地融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2.1 合理确定资金需求量

企业融资是“筹为所用”,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方针和投资规模,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正确测算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资金需求量。例如,在成长期和扩张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往往很大,如果筹资不足,会使企业失去良好的盈利机会,甚至可能导致经营失败;如果筹资过量,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甚至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2.2 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同等数额的资金,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企业财务人员在筹集资金时必须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使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在时间上相互衔接。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而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间。

2.3 正确选择资金来源

资金的融通渠道和资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源泉和筹资场所,它反映了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影响。资本成本是企业为了筹集所需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是不同的。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资本成本的高低是决定筹资方式或者组合的主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以尽可能低的资本成本筹集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

2.4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一般由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构成。企业负债的比例要与企业权益资金的多少和偿债能力的高低相适应。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要结合生产经营的特点、资金营运能力的高低、利率变动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既要防止负债过多,导致财务风险过大,偿债能力不足,又要有效地利用负债经营,提高权益资金的收益水平。

2.5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融资活动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必然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涉及市场上众多参与方的经济利益。企业筹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

3 创新国有企业融资策略

企业融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服务,运用资金是为了谋求更高的收益。在成长和扩张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为此企业需要不断筹集大量资金。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融资需求,结合融资市场供求和降低资本成本等要求选择合理的融资策略。

3.1 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

强化财务管理,密切银企关系。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确定合理的筹资渠道和方式,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加强信息沟通,密切企银关系,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创新制度管理,增加技术含量。国有企业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适应新经济的挑战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增加技术含量,开发生产长线产品,适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实现产品技术升级。例如,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现代化装置,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建成国内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法生产烧碱等生产线,为企业资金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国有企业要强化经营者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寻找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谋求最佳营销策略,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和积累能力,以赢得金融市场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3.2 多元化外部融资途径

改变传统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企业融资单一化缺陷,扩大企业融资的工具选择,创新企业外部融资。一是确定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根据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合理选择权益性和债权性融资的方式和途径,按照内源融资—负债筹资—股权融资的顺序来取得所需资金。在内源融资不能满足企业权益资本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增资发行股票融资。1998年8月,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1.5亿元“南化转债”,成为中国第一家非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企业。2000年6月,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4 000万A股股票,同年7月上市流通。二是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通过在交易过程中延期交付款项,使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期,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利用信用政策,在银行借款成本低于企业提供的现金折扣成本时,借款归还交易款项,反之,则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交易款项。近年来,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严格受信管理,不仅获得供应商的信任与信用额度,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财务费用开支。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市场提供的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降底企业的筹资成本。国有企业可以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行资金成本低、筹集资金规模大的中期票据等。2001年5月,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南化转债”转股,使“南化转债”的发行、交易和转股成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中国证监会对可转债市场的研究、创新、发展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成功经验。2007年5月,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中国证监会准核通过,增发股票5 000万股。

3.3 归集和分配资金

资金归集是指将公司中所有下属公司指定账户上的资金归集到总公司指定的账户的服务。在此引用财务公司的概念,是为了探讨国有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新方法,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

国有企业可以成立财务公司,加强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及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它是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平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国家对大型企业集团在资金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一项优惠政策。财务公司能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为成员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归集和分配资金,目的是解决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资金集中管理的现实问题。财务公司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业务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金融服务职能,为加速国有企业资金融通、提高国有企业财务控制力、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作出贡献。

4 结语

上一篇:创新重构融合下一篇: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