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2024-06-0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通用12篇)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1

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行分析。首先,就中小企业本身来说。一,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水平低下。管理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就会出现企业账目不明、成本失控、任务分配不明确、各管理阶层之间不能顺利协作、不能合理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以及正确应对市场竞争等问题。二,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经济中,良好的信誉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信用问题不仅在中小企业中出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中也很常见。存在信用问题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积累少,常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而中小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往往给银行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通过夸大企业的获利状况来取得贷款。又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使得银行无法对所发放的贷款进行确切监管。还有中小企业若经营不善就会无力偿还贷款,且目前贷款违约率很高,这也是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原因。中小企业经营不善又无力偿还贷款就会出现破产现象,如果这个时候银行将该企业告上法庭,银行必将胜诉。而在破产清偿时,国家在考虑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考虑的是企业员工福利,从而银行并不能得到应有的资产。与其得不到应有资产还不如当初不贷款给这些企业。三,中小企业的抵押物少、担保难。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遇到风险时抗击能力差,很多企业单位都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怕银行追连带责任。中小企业所提供的抵押物变现能力差,银行不愿接受,且办理抵押担保的手续复杂,需要提供的资料也多。

其次,除企业本身原因外,企业在融资方式上也受到限制。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与资产证券化)和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等)两种。而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还包括自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在债券融资中,中小企业的资信度较差,因而中小企业的利率就会比大企业、大金融机构的高,即筹资成本大。股权融资主要有两类: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公开市场发售包括企业的上市。多数股票市场对于申请发行股票的企业都有一定条件,因此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较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私募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而在私募发售中,企业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法律风险问题。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是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对中小企业是一种福音。但我国的风险投资在很多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体制的不健全,使得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政府和金融机构上面的不足也使中小企业遇到融资困境。在国外的中小企业中,政府的扶持资金是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的重要部分,但各国由于对中小企业重视程度不同,使得政府的扶持资金占外来资金的10%左右。这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金融机构上面也存有不足。在我国,就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多以条例和办法的形式存在,这里面有很多重叠和空白,这限制了民间融资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协调。目前我国银行经过多年改革,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出于对贷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大中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规模大盈利性强的企业上,这是我国金融体系所决定的。

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有很多,要想走出这一困境要靠企业本身、银行、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企业本身应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加强企业管理即合理且有效的进行企业管理。首先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二,提高信用度即企业自身要通过不断提高对金融的认知来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且提高企业的承债能力和信息透明度等方式来提高企业信用,这样才能得到银行的支持。三,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即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有金融资产支撑的债券或商业票据,将缺乏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变现,以进行融资。

银行方面要做出以下改变才能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一,银行应改变对中小企业的传统看法。中小企业其实存在很大商机,银行应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二,既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会有很大商机,那么银行应降低贷款门槛,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三,银行应为中小企业建立专业的服务机构,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政府应逐步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只有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其次,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而彻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最后,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通过中小企业困境及融资策略分析,针对企业本身、银行、政府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多方共同努力来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于潇,白雪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完善信用担保体系[J].商业时代,2010

[3]常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C].中国人民大学,2004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2

[论文摘要]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导致其融资难的原因,提出应通过出台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对策

一、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内涵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在我国,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中小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经营范围广、生产组织形式简单等方面的特点。与大型企业的大型、集中化的生产模式不同,中小企业通常都是选择小型、分散化的生产模式,因而其经营范围十分广泛,涵括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多种行业,且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其管理模式以家族式管理为主。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多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单个大型企业虽然容纳的就业人员多,但其单位资本吸纳的就业人员少,因为大型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在生产中机械设备可替代大量的人工。”而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有助于社会稳定。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把有限的人财物力投入到被大企业忽视的细小领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弥补市场的空缺。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为大企业提供零配件,这不仅可以增进与大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取得规模效益,而且可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进行技术创新的先驱力量

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资本有限,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上都不敌大企业,为了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往往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4.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方式可以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主要途径,它包括企业创立者在创设企业时的出资、企业内部职工的集资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的资本积累和折旧。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民间借贷等,其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途径。

尽管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其难以获取外源融资,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资金的来源仍以内源融资为主。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又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因素,此外,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的不完善也给中小企业融资增添了难度。

1.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难

(1)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金融交易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交易能否成功即出资者的资金及其收益能否如约收回,关键取决于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能力和投资项目的收益性等信息的了解程度。”然而由于不少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混乱,当前我国又缺乏完善的资信评级机构,使得银行难以了解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造成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这容易导致银行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银行往往会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

(2)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呈现出金额小、笔数多、时间紧的特点,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包括客户调查、资信评估、贷款发放、贷后监督)却不能因此而减少,由于固定成本基本不变而经营规模大大减少,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这使得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失去热情。”

(3)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所有制欠信任

受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往往是国有银行的重点扶植对象,且大型国有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资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好,国有银行往往会对其有所偏袒。相比之下以个体、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往往会受到银行的所有制的区别对待,难以取得银行的资金扶持。此外,银行普遍实行的贷款责任制往往会对经营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产生“惜贷”现象。而银行信贷审批权的上收也让中小企业无法从基层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2.中小企业自身的限制因素

(1)生产规模小,应对风险的能力差

中小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于产业链中最低端的位置,而缺乏先进的技术及高级设备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应对风险的能力差,使银行对其产生“惜贷”现象。

(2)资金有限,缺乏可抵押资产和提供担保的机构

银行在放贷时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抵押,但是银行可接受的抵押物往往只限于土地和房屋类的不动产,而这又恰恰是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所缺少的。于是,很多缺乏可抵押资产的中小企业都在申请贷款时被拒之门外。

此外,缺乏提供担保的机构也让中小企业无法顺利取得贷款。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企业间也不愿互相担保,免得出于人情为他人担保而增加自己的经营压力和风险。

(3)财务信息管理混乱,资信状况较差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以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其财物信息管理较混乱。此外,很多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存在逃避还贷的的现象,有的企业为取得高收益在取得贷款后未征得银行同意改变贷款资金的用途,把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项目中,这加大了中小企业还贷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状况普遍较差使得银行不愿为其提供资金。

3.相关立法及政策方面的不足

(1)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一类的法律法规往往是从宏观角度制定的,其条文过于原则性,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这些法律难以实施,无法从根本上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而融资租赁、典当租赁这些灵活简便的新型融资方式在立法的规制上也不尽完善,如缺乏监管部门等。此外,征信管理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会影响征信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从而易导致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贷款审批的难度。

(2)直接融资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不需提供抵押和担保、也不需向出资人还本付息的直接融资极大地节约了融资成本,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直接融资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太高,限制了中小企利用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上市发行债券或股票的企业的资产规模和其发行额做了条件限制,这导致大多数中小企业因达不到条件而无法直接融资。

“此外,我国专为中小企业开设的资本市场的中的二板市场被定为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服务,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符合上市条件的,可以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实现风险投资的转移,但是,对于大量的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其资本的流通和退出,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3)《担保法》对法定担保物的规定范围过窄

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往往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要求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但现行《担保法》中对法定担保物的规定范围狭窄,注重不动产担保,而一些有价值的流通性很好的如账款、存货一类的动产却不能作为担保物,而且担保登记制度杂乱无章,缺乏执行力。”这就使得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少符合条件的担保物而无法成功获取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法》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

律,但是这些法律制度大都是从宏观角度制定的,缺乏切实可行的配套法律法规。而且受我国早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型国有企业历来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很多法律制度和政策都是为大型企业设计的,因而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笔者认为,针对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资金需求笔数多、数额少、频率高的特点,有必要制定出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法》,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简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审批程序和放宽各种融资方式的条件限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融资方面的立法政策

直接融资中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新兴的融资租赁及典当租赁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这些融资方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修改《公司法》、《证券法》中的相关规定,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的条件限制,如降低中小企业上市所需具备的资产规模等,降低其直接融资的门槛。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典当租赁方面的立法,规范各种融资方式,使之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完善《担保法》并逐步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担保法》中规定的法定可担保物主要以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为主,很多中小企业因缺乏此类可担保资产而在向银行贷款时受限。我们认为应该修改《担保法》,将一些流通性较好的如账款、存货等动产纳入到法定可担保物的范围。此外,还应通过立法成立专门的资信评价机构,逐步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便于银企之间的信息获取。

(四)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

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通过立法规定其专门的服务对象、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并通过政府拨款、税收优惠等政策予以支持。同时,银行内部也应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对中小企业适用有别于大型企业的政策和制度,简化中小企业融资的程序,放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条件限制,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和成本。

(五)促进中小企业改革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3

关键词: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货币政策;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11-02

一、引言

以前恐怕很多投资者不知道短期融资券为何物,但自2011年起,这种债券就频频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现身。所谓短期融资券,是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有筹资成本低、筹资规模大、发行手续较为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发行条件苛刻,这一融资工具通常为实力强劲的国企和大公司所用。自2005年重启以来,短期融资券市场风云变幻让人始料不及。2008年的“福禧事件”把短期融资券的信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短券市场热度骤降。而2011年仅这一年以来,上市公司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融资的金额就达1060亿元,占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总额的20.44%。比2010年的60期翻了一番。根据最新数据,从2011年9月起,短期融资券的利率就全面超过了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其一直引以为傲的低利率优势不再。

重新启动短期融资券市场,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债务融资市场上中短期工具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变我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失调的现状,有利于改善非政府债券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不受管制,由发券企业和承销商协商决定。作为一种无担保融资票据,短期融资券具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结构风险及利率风险,理论上其发行利率应该是基准利率(一般为短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加上信用利差、流动性利差、期限结构利差等。同时,短期融资券又是一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产品,其发行利率受到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制约。投资者对产品价值的判断、对市场的预期,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策略以及承销商之间的竞争策略都会对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上升的原因

目前,对于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的急速上扬,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扎堆发行造成供给激增

短期融资券市场供求与发行利率的关系,首先是短期融资券的内在价值决定其发行利率,其次发行利率调节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最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又反作用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成为影响发行利率形成于运动的基本因素。企业资金短缺,为了维持正常营运,开始把短期融资券作为“供血袋”。尤其在央行实行紧缩政策以后,银行也变得“很差钱”,甚至大型企业都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根据历史数据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比同期贷款要低好几个点,且其发行手续较为简单,于是一波又一波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公告开始袭来。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和资金数量是有限的,发券企业陡增造成供求关系的不对称,使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上扬是必然的趋势。目前,笔者认为短期融资券的供给激增是导致其发行利率上涨的直接因素,再加上年末部分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更是对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的上扬产生了助推作用。

(二)投资者对短期融资券的投资热情下降也造成了其发行利率的增长

“海龙”的信用降级事件对短期融资券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短期融资券的信用风险被放大。短期融资券的主力投资者商业银行开始抛售短期融资券,这是完全不同于往年的行为策略。除了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的刺激,资本充足率的持续严格也是短期融资券投资疲软的主要因素之一。央行自2010年起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截至2011年10月,存款准备金率已至21.5%的历史高位。一方面投资者乏力,另一方面筹资者寄望通过短期融资券筹资。银行资金吃紧,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当然会青睐收益率更高的产品。于是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的飞涨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三)信用等级较差的发券企业拉高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

信用评级是通过对企业的产权结构、产业前景、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评级。因企业不同,这种信用风险水平会产生一个差异性的总体评价,这种信用评级差异就会对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形成方向性指引。根据往期数据显示,垄断性大型国企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低于一般国企,国企的发行利率低于民营企业。煤炭、电力、交通、石油等资源性国企的发行利率低于同期限的一般国企,而房地产、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则高于产需平衡行业。资质较差的企业为了筹钱,就只能抬高发行利率吸引投资者。高昂的筹资成本让本就艰难度日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一期接着一期的发行短期融资券,而这些资金究竟是用来经营还是用来还债我们不得而知。但山东海龙降级还是能说明问题的:本身已经“旧疾缠身”,发行短期融资券不过是饮鸩止渴。对于实力强劲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或许能够锦上添花,而对于某些处在边缘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只是让自身陷入恶性循环,不但损害了企业声誉还让投资者遭受偿付风险。这样,呈现两级分化的局面非常不利于短融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分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银行业对于成本、风险、回报的考量和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态度。国家大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创新,利用短期融资券的优势将发行主体从优质国企向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渗透,目的是让中小企业从中受惠。然而央行收缩银根,商业银行无钱可贷,企业扎堆发行短期融资券,推高了市场行情,实力较差的发券企业只好利用高利率吸引投资者,最后负面作用又会反弹到中小企业身上。一方面卖方市场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买方市场相对紧缩,这样此消彼长抬高了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虽然企业筹措到了资金,但也加重了发券企业的财务压力。大企业成为了短期融资券的受益者。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0中铝CP01的利率为2.73%,10中铝CP02的利率为2.86%,10年一年期银行贷款的利率则为5.31%;11中铝CP01的利率为4.33%,11中铝CP02的利率为5.06%,10年一年期银行贷款的利率则为6.31%。而中小企业筹资困难的问题开始在短期融资券市场浮现,中小民企举步维艰。

资金的短缺迫使企业不吝成本的发行短期融资券。而高利率不但会加重筹资成本,更会导致严重的兑付危机。部分企业为了解决年末资金危机,不计成本的发行短期融资券,之后就可能为偿债抵消几个季度利润。高成本融资固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却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另一方面我国的通胀情势仍然严峻,经济的结构性风险依旧存在,货币政策的全面放松不太可能。

央行2012年5月再次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放松信号似乎在闪烁。但是根据中央的精神,这次下调主要是针对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的大背景,目的是为了防止资金外流,补充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给。可以预见,未来货币政策会有进一步动作。货币政策与短期融资券市场息息相关,企业若能审时度势肯定百利无一害。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整合业务结构,提高盈利水平才是长期生存下去的制胜法宝。虽然目前短期融资券市场情势一片阴霾,但相信这只是涅磐之前的阵痛,因为完善的市场机制都是经过了长期调整才形成的,危机的产生才可以驱使不成熟的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有效发展,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 袁绍锋、王宇.债市创新助推中小企业发展[N].中国证券报,2011-9-16(16).

[2] 王媛.山东海龙债的启示:必须强化信息披露[N].上海证券报,2012-2-2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4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富含金融知识的人才, 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技术和理论支持。然而, 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很多中小企业仍采用家族管理方式, 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而且许多中小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本身就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 也不重视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 企业财力又有限, 在财务管理方面, 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具有严格、完备的财务制度。银行无法弄清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总是额外谨慎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中小企业本已经薄弱的会计信息基础, 使借贷者之间信息更加不对称, 加上缺乏可靠的抵押担保, 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二) 中小企业资信度不高, 失信行为严重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息不对称, 造成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和资产质量都难以准确体现。我国至今没有一部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有些企业贷款时信誓旦旦, 还款时却用种种办法逃债。有的多头开户或以重组、改制为名, 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等等。对中小企业而言, 采用机会主义的诱因较多, 这些都会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劣, 表现为合同履约率低, 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失信而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 也一定会受到市场法则的惩罚。

(三) 融资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 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对称等一直捆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使中小企业在企业业务流程中总不是十分高效。在利用融资方面表现的也是很严重, 主要有:融资成本、融资关系的可接受程度、融资机制的规范程度、融资主体的自由程度、融资渠道的可选择程度、资金的清偿力高低等。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 致使一方面资金到位率低, 另一方面对于筹集到的资金, 资金投向不具体。此外中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少, 这些都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远远低于大型企业。

二、外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 现有银行体制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企业的首选的融资渠道仍是商业银行贷款。但对于占我国企业决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银行却表现的不十分热情。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只限于成熟的、有抵押担保能力的企业, 而对大量处在发展和创业阶段的规模较小、缺乏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却很有限。致使有限的信贷资金大多数投入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得到的只是不到20%的信贷资金。

(二) 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在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 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大大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对称信息下的有效市场能自动引导资金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 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因此, 经济体制的良好运行必须致力于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 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 信息是不对称的, 信息的获取也是有成本的。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银行处于信息劣势, 它无法对企业财务状况、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和风险水平以及企业拥有可抵押或质押的财富水平做出非常全面和清楚的了解, 只能通过企业自身或者金融中介机构输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来间接地评价投资项目和企业的市场价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规模小、经营不确定性大、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少、会计透明度差, 使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银行更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前景做出判断。信息不对称的加剧, 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 政策有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差

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 缺乏后续配套制度。我国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但是缺乏相应的实施条例, 使得该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降低。与之相关的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 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 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 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

(四) 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资产抵押担保贷款制度。银行贷款一般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必须达到A级, 但是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较少, 而中小企业资金少、市场不确定, 具有担保资格的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 以免承担连带责任。由于中小企业关系简单, 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虽然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了抵押贷款, 但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办理抵押贷款的手续复杂, 流动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 无形资产又难以量化等抵押资产难以变现, 也不愿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妨碍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而银行由于拍卖机制不健全, 对办理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并且, 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发展缓慢, 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全国性或省级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 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和化解, 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平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2]胡光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篇5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一直被“融资难”“融资贵”所困扰,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链出现断裂的现象。

文章将对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视角;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还可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对策 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它在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也有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国家提出的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也是需要中小企业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目前在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投资能力弱等。其中,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最现实因素,需要加强重视,很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有限,融资成本也较高,亟需政府和相关机构予以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问题介绍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依靠内源融资,部分采用间接融资,但是面临间接融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直接融资并不是其融资的主要方式。

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初期发展的资金也主要是依靠自有资本起来,经营上主要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财务经营管理尚未达到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由于外部的融资需要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也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报表数据,很多的中小企业还是愿意使用自身的利润滚存作为融资来源。其次,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方式上面临着间接融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我国的企业间接融资包括了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票据贴现等方式,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但是由于银行贷款需要资产抵押,对收益也有量化的指标要求,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普遍持谨慎的态度,特别是西部和落后的地区,其企业的银行贷款更是存在种种限制,一些农业银行和城商行由于服务有限、支持项目不足,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再次,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資难度较大。我国的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集资等。由于债券的发行条件和审核要求等对企业的规模和审批层级要求较多,而且债券的发行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债券发行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集资则存在较多的负面反应,若使用不当将形成了非法集资等,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界限。股权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前景不明朗、盈利规模不达标等公司也是不可行的,即使对一些达到标准的企业而言,股权融资的审批期限、审批要求等也决定了能够使用股权融资的中小企业仍然是极为少数的一部分。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财务水平差等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依靠改革开放和经济上升的外部因素成长起来,很多的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财务报告,公司内部产权不清晰,财务制度不健全,很多中小企业透明度不高,诚信度差,这些现象都影响了银行等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银行等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等面临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因素,这种因素增加了大量的监控成本,这也就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多,对金融产品也没有深入学习,在融资的时候融资方式单一,只会惯性地依靠银行,在平时也不懂得经营自身的企业形象,这些束缚其开拓融资渠道的可能性。

(二)企业经营能力不足,抵押物较少,提升了融资的难度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自有资本不多,抗风险能力差,很多的中小企业产品和业务结构单一,依赖单一大客户的情况明显,很多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差,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导致外部融资难度加大。同时,很多的中小企业担保物不足,现在的银行贷款要求安全性,特别是中小企业又容易出现债务重组以架空银行贷款的现象,很多的银行出现了严重的慎贷心理。为了获得融资,企业需要担保机构的担保,由此支付的手续费和担保费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

(三)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在银行放贷体系上,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主要是服务于中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而成立之初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城商行和农信合作社等由于资本金少、资本实力弱等因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是不够。在资本市场上,由于上市的门槛偏高,上市费用偏高等因素,企业上市的压力较大,很多的企业为了上市付出了大量的成本,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失败后无法恢复竞争力等,这就制约了企业的上市。很多的企业在谋求其他的融资渠道时候也无法获得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多的政府政策在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上还是略显不足,甚至有部分政策存在歧视。

(四)外部融资时的条件限制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很多的外部融资是基于安全考虑,对于民营的企业有一定的歧视,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这种歧视也就导致了很多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一定的不利环境。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国有企业,它们难以从政策性银行获得贷款,在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中也难以得到足够的信任,银行放贷中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另外,在一些发债等融资方式上,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要求较高,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评价不高难以获得支持。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措施探讨

要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发挥好政府的职能,完善外部的融资环境建设,同时也要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一)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政府应当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落实到实处。首先是可以支持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在贷款、贴现等融资方式上提供政策支持,建立起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为银行培育发展一些优质的中小客户群体,鼓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其次政府可以建立起政府系统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具体的实现形式上,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机构,或者委托现有的商业银行开设类似的业务,以贷款专用的方式,通过中央拨款和地方共同出资等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信贷支持。再次政府应当增加一些政策性扶持基金的产品。政府可以利用各个高新园区等优势,建立起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基金,使用高新园区的收入和财政的资金进行投入,重点扶持一些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的企业。最后政府还需要加强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一些中小企业的税费进行减免,增加企业的利润,加强其自身再融资的能力。

(二)完善融资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首先,通过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能性。很多的企业由于缺少相应的担保物和信用评级,很多的融资渠道无法实现,融资的成本也相应提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一定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以它们的担保能力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形成以多种担保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由政府、中介、银行和企业共同设立其一定规模的担保基金,为各个企业简化相应的担保手续和条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加快发展融資租赁业务。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务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以以较低的资金先购置到相应的设备,从而加快产业的升级,扩大生产,快速投产,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再次,资本市场可以加快支持城商行上市,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方式。通过上市,城商行的规模和资本金可以迅速得到扩大,这也就解决其发展中资本金不足难以支持中小企业的问题,这种方式也相当于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

(三)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要融资最重要是要能够有足够的盈利能力,这才是其融资的最大保障。首先,企业要有一个足够懂市场、懂管理的管理者,通过把握产品的经营周期,在市场发展中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以在竞争中获胜。企业要善于利用已有的人员和技术,通过更新技术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对产品价值链的整合获取更多的市场支持,加快对市场的占领。其次,企业也要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这就包括了对融资产品的学习、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对负债政策的把握。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对融资产品的学习,结合自身的风险要求和经营能力,争取外部的支持和理解,利用相应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产品等加强融资上的突破,控制融资成本。同时,企业内部也要对负债率有一定的控制,减少企业因为财务费用过高或者到期债务过多等因素影响企业生存。总之,企业要在促进企业生存的前提下争取利用有利的融资方式获得快速发展,当然在融资上,企业需要加强对融资成本的控制。

(四)完善企业产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

企业融资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企业内部的因素导致的,其中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较差、产权结构不清晰、治理水平不高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企业要完善其内部的控制制度,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外的监督规范企业的行为,杜绝虚假的合同、业务和账务发生,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其次,企业要强化内部的信息披露意识,提升透明度,重视和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主动的披露减少银行的监督成本和信息搜集成本,提升自身的形象。再次,企业内部要做到产权清晰,提升内部的规范程度,降低不必要的争端,通过明确相应的产权责任制度,约束相关人员的职权,完善内部的治理结构,减少企业内的一言堂现象,加强内部的规范意识。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7

关键词: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措施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得到发展, 县域经济就能实现跨越。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金融体制以及自身管理不规范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孟州市的一家皮毛加工企业为调研对象, 从实证角度入手来分析一下县域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1调查实况

调查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企业资金状况;第三部分为该企业负责人对融资方面的建议。

该企业注册资金50-200万之间, 企业员工数为150人, 属于工业行业。根据2011年7月4日,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该企业符合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 为小型企业。

2011年度该企业营业额为100-300万之间, 资金周转过程一般, 期间也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 融资渠道单一, 只能依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第二, 贷款审批时间较长, 在2-5次的贷款中, 从申请贷款到获批的时间间隔, 最长60天, 最短20天;第三, 贷款金额较少、期限较短, 一般为100-200万之间的一年期及以下贷款;第四, 担保方式只能采取固定资产担保。

该企业负责人认为:合理的管理层结构、信誉度高、还款意愿高、信息对称、满足资产抵押条件、满足第三方担保条件、盈利能力强、风险抵御能力强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同时建议:如银行融资审定阶段缩短, 便能增加企业资金运转速度, 避免因时间关系造成的损失。信誉好和不好的企业, 能有不同的审批流程。

2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在上述企业的调查之外, 笔者调查了位于河南省焦作孟州市的其他14家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 笔者总结了县域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几方面原因:

2.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

在调查中发现, 现在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的是银行贷款, 对于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的解决。而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很少向中小企业发放中长期性的贷款, 企业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部分企业进行民间借贷, 但由于法规建设的不健全, 不仅要支付较高的利息, 还要承担比其他融资方式更高的风险。

2.2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较少

孟州市目前共有金融机构8家, 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孟州市农村信用社、焦作市商业银行、孟州市金谷阳银行、孟州市邮政储蓄银行。即使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大银行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各大银行也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部门, 但中小企业有抵押能力的极少, 因此, 能得到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也不多。中小金融机构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力军, 但其对中小客户贷款的贷款余额较少。一家银行的负责人表示, 不是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实在是“有心无力”。

2.3担保难、方式单一

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抵押、担保制度, 信用贷款很少。银行和担保公司规定, 必须在指定的评估机构评估, 否则评优结果无效。企业短期贷款到期再贷, 又必须重新评估、登记, 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大多数银行只接受固定资产担保, 对于其他担保方式很少接受。很多企业因为落实不了目前担保公司所需要的担保方式而经常告贷无门。

2.4审批程序繁琐

由于授权、授信的问题, 基层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 金额大、贷款期限长的都需要经过上级银行的批准。因此, 为了处理好一笔在自己权限之上的贷款, 往往需要往返上级银行多次, 这样导致了贷款审批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等待7-30天不等, 这样就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及时性的需求。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由于银行资金、审批机构等方面的原因暂时不能得到批准, 即使最后得到了贷款, 也已经错过了商机, 徒增融资成本。

2.5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佳

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 对于管理知识缺乏。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财务管理制度, 不聘请专业财务人员甚至亲自处理账务;二是凭直觉和以往的经验对公司进行管理, 使公司结构单一;三是对外披露的信息经过粉饰, 尤其是财务信息, 缺乏真实性;四是生产的产品一般是中低档产品, 技术含量不高, 市场前景不乐观。综上,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 导致金融机构在对其进行贷款审批时得不到中小企业准确的财务报表, 对其盈利能力、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等不能准确把握, 进而不愿对其发放贷款。

2.6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良好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十二五”期间, 虽然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 但是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仍显不足, 加上“积雪难消”, 多年存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用于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的限制、部门之间的配合等问题, 政策上看是有据可依, 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中小企业负担过重, 除了税负外, 政府部门的低效率和经常性的检查等行为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笔成本很多时候远远多于每年需要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解决融资困境的措施

资本是追逐利润的, 哪里有利润、利润高, 资本就向那里流动。如何利用资本这一特性,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使其稳定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资本逐利的特性, 针对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原因,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其融资困境, 实现其稳定发展:

3.1扶持民间金融机构发展, 开展项目融资, 拓宽融资渠道

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完成或通过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完成的债权融资。政府要在加大对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的同时, 做好规范引导, 使其“阳光化”, 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又能使这些民间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保护出资人的权益。同时, 对于拥有好的项目的中小企业, 可以以项目融资代替单纯贷款, 就项目论项目, 债权人除和签约方另有特别约定外, 不能追索项目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资产, 有限追索的条款保证了项目投资者在项目失败时, 不至于危机投资方其他的财产。项目融资完全依赖项目未来的经济强度。

3.2改革金融体制, 改变银行经营方式

解决中小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所遇到的审批程序繁琐、担保难、“借贷无门”等困境, 重点要实施金融体制改革, 稳定基层金融机构, 扩大对县级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范围, 也可以实行存贷挂钩, 存款增量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 银行要在创新贷款机制、开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设置专门的服务机构、完善信用评级体系、调整贷款结构等方面进行经营方式的改变, 极力满足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3.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当中主要办理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合法有效的抵押物。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来激活各方资产, 使其相应的产品、厂房、设备等在市场上实现流转, 提升资产价值, 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 可以设立不同的担保主体,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滚动发展的担保机制。当然,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关键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信用好, 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就高, 只有制定信用评级制度, 引入先进、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才能解决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方面的融资困境。也可通过与政府各部门信息的互通有无, 实现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调查。

3.4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提升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 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保证。首先, 中小企业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摈弃家庭式管理模式下的混乱状态, 增强企业凝聚力, 创建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次, 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 中小企业应以诚信为本。这里的诚信既包括产品质量, 也包括合同的履行等情况。同时, 中小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 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让银行更多的了解企业, 进而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度。最后, 企业要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例如银企合作、与大企业合作、租赁融资等。

3.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落实各项政策

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快捷便利, 更重要的是, 它能够很好地反映政府特定时期的特定意志, 事实上可构成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工具, 弥补市场不足。例如, 2011年12月16日, 河南省国税局发布消息, 调整增值税起征点, 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减负;2012年9月17日, 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围绕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从财税、资金、融资等7个方面出台26项措施扶持小微企业。落实这些政策, 对优化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解决河南省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4结束语

只有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才能实现中小企业健康迅速的发展, 在县域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发展了, 县域经济才能腾飞, 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的发展, 才能使我国整个经济环境向好。因此, 我们在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 不仅要将视角投放在城市中的中小企业, 还要更侧重于占绝大多数的县域中小企业, 研究出更多适合县域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焕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民间融资[J].价值工程, 2011, (8) .

[2]谭妙洁.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论丛, 2011, (7) .

[3]郭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1, (8)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分析 篇8

长期以来, 中小企业在就业与增长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但其资源占有量少, 平均存活期短, 在与大企业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加剧,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趋艰难, 而融资难问题更是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

内部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 但这种融资方式, 资金量有限, 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赖以融资的主要渠道, 但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很少,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门槛较高, 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推出的中小板块也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少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担保机构也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资金, 因此运行中仍然僧多粥少。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2.1.1 中小企业不具备规模优势, 经营者素质低下, 和大企业相比竞争力明显偏低。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的经营者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经营思想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较低的经营者素质导致了中小企业脆弱的竞争力。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 低素质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力风险与经营风险明显增大, 也给债权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1.2 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 信用等级普遍偏低, 某些中小企业出现资不抵债后, 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非常普遍, 严重破坏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 以致银行出现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信用等级高低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和整体信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A级以上的中小企业寥寥无几,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BBB级以下, 其中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根本够不上商业银行认可的信用等级。

2.1.3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尤其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不健全, 信息不透明, 缺乏权威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和经营业务数据, 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 增大银行审查难度, 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中小企业改制后, 有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或骗取银行贷款, 设立多套帐, 甚至多头开设账户, 多头贷款。

2.2 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 难在融资渠道单一, 品种较少, 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仍是金融行业, 尤其是银行。

2.2.1 金融企业为降低融资风险, 对中小企业贷款严格限制。

当前, 商业银行完全置身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大环境中, 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是其首要宗旨, 尤其是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 安全经营就成了商业银行的重中之重。金融企业经营过程中, 为了保证自有资金的安全性, 往往偏好把钱贷给大企业, 因为大企业信誉好, 规模大, 深得金融机构的喜欢, 往往是银行追着贷;而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誉, 融资额度有限, 容易遭到金融机构的嫌弃。

2.2.2 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 耗时耗力, 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在向金融企业提出融资请求时, 往往要履行一套复杂的融资手续, 所费时间长, 往往使中小企业错失经营良机, 使有意贷款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2.3 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承担的成本高。

随着小企业贷款的增加, 金融企业发现耗费的人力、财力都很大。不仅是贷前的营销和风险控制成本高, 贷后的管理与结算成本也很高。贷款前, 为了摸清企业情况, 银行要配备充实的营销人员, 安装小企业贷款的信息系统;贷款后, 各家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核销以及责任追究都非常严格。

2.2.4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直接融资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会较少。虽然中小企业板已经推出, 但对企业审批依旧十分严格。

2.3 政府部门的原因

目前各地出台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风险补偿基金政策,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通过法律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多年来, 我国政府在政策体系上主要是重点扶持大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 对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专门为中小企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很少, 致使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法律不够明确,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目前,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 致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投资等, 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3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从中小企业自身看, 第一, 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 培育自己的品牌, 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多渠道融资的能力。第二, 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具体的财务信息。第三,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来加强信息披露强度, 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性,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的信息披露。如有贷款, 应按期偿还,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第四, 企业可以拓展融资渠道,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向金融机构融资上, 比如可以利用内部股权融资, 可以有效缓解资金紧缺。

3.2从银行的角度看,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如果依靠我国银行业的现有金融产品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规定, 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进行金融创新, 中小企业很多有效的贷款需求就进入不了银行的贷款领域, 所以在这个方面必须进行创新。银行业可以通过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突破发展瓶颈。最终实现组织架构创新, 风险管理技术创新, 担保抵押创新, 和产品创新等多种金融创新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3完善担保制度。担保机构的出现, 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 弥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空缺, 为中小企业找到一条现实的融资捷径。然而, 这个被无数中小企业寄予了厚望的担保体系自身也被诸多难点所困扰,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 担保业在我国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进入担保行业、哪一个部门对担保行业的业务规范进行指导和管理, 现在都还是空白。

3.4从政府角度看,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一, 由政府出资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补偿。政府帮助商业银行分散化解贷款风险, 解除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 才能真正促使它们降低贷款门槛, 向中小企业敞开大门。第二, 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必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 建立一个服务完善、监管到位、而且利益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但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 还应当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作出全方位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郭争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融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4) .

[2]黄永明.金融经济支持与中小企业的发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何春婷.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 (2) .

[4]周宝源.中小企业理财策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谢林林.中小企业长期融资难及解决办法[J].会计研究.2007 (9) .

[6]林杰, 李兵宽, 张西征.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何处基于制度供给不足的分析[J].财会研究.2008 (12)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9

从2008年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较为普遍, 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破产倒闭, 目前迫切需要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基于此现状, 2012年5月22日, 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 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正式推向市场。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3月底, 66家券商总计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171支, 募集资金规模199.49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募集资金的总体规模非但没有像业内先前预测的出现爆发式增长, 反而出现了萎缩的苗头。根据统计显示, 2012年6月募集资金规模为23.83亿元, 此后4个月的月发行量均降至20亿元以下。虽然2012年最后两个月和2013年1月的发行量重回20亿元以上, 但自此以后的3个月再度陷入低迷, 特别是今年4月份的发行量降至5.67亿元低点。这与上市前被众多业内机构看好的预期大相径庭, 也让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也陷入了困境。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的意义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降低融资成本

由于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幅增加, 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使得信贷规模总量减少, 银行放贷也就更加谨慎。在银行信贷规模不断的收紧的情况下, 发行债券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 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综合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助于解决部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短贷常用, 使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能够增加直接融资渠道, 有助于在经济形势和自身情况未明时保持债务融资资金的稳定性。

(二) 资金用途灵活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没有对募集资金进行明确的约定, 资金使用的监管比较宽松, 发行人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设定合理的募集资金用途, 允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募集资金全额用于偿还贷款、补充营运资金, 若公司需要, 也可以用于项目投资、股权收购等方面。

(三) 提高资本市场影响力

债券发行期间的推介、公告、与投资者的各种交流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形象。债券的成功发行显示了发行人的整体实力, 有助于企业在证监会、交易所面前提前树立良好印象, 有利于企业未来的上市等其他安排。私募债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错位的矛盾, 同时, 规范化的民间金融也可以进入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机制中。

三、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面临的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陷入困境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主要包括债券评级问题、风险防控问题以及不受重视问题。

(一) 债券评级问题

债券评级问题是该产品发展的首要阻力。有意发行债券的公司的评级本身普遍较低, 而能够达到评级要求的公司又往往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融资。

(二) 风险防控问题

根据金融理论分析, 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存在收益和风险, 而私募债券最大的特点就是存在较高的风险。其原因在于私募债在发行流动和偿债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而存在融资风险。这也是私募债券融资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 不受重视问题

虽然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展较快, 但规模仍偏小, 目前总计50亿份, 份额对于数千亿的债券投资资金而言诱惑力不大, 参与投资对整体收益贡献不大。而吸引基金投资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更是少之又少。

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困境应对方法

(一) 加强私募债券的风险防控

对于私募债券市场的监管定位可以有别于公募债券, 监管者不必为了刻意追求私募债券市场的稳定, 而一定要做到所有到期债券如数如期偿还, 而是应当主要监督在债券发行及债务存续期间, 程序是否公正, 信息是否透明, 运作是否规范, 实行适度监管, 力求做到松而不乱、管而不死, 兼顾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既能确保私募债市场的规范运行, 又要探索出较公募债券市场宽松的、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的监管模式, 营造符合私募债券市场良好成长、发展的监管环境。

(二) 改变私募债券信息的披露方式

目前私募债交易及公告采取定向披露的方式, 分为面向私募债券合格投资者及面向私募债券持有者两种。然而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平台, 即使是有资质的机构投资者在登录平台后也难以全面了解有哪些私募债券可以购买、票面利率及已发行的规模是多少等关键问题, 使得机构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在二级市场再次配置私募债券, 出手也变得相当困难。对此, 可以适当研究放开私募债券信息披露的范围。在仅向私募债券持有者公告企业财务信息的同时, 向更多机构投资者公开现有存券的规模、利率等信息, 鼓励机构投资者购买。

(三) 券商研究分级设计

私募债券整体信用风险较高, 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较大。针对投资者不同等级的风险偏好, 券商在设计私募债券产品时可进行优先、中间、劣后等诸多层级设计。具体来说, 就是优先级产品违约风险最低, 但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回报;中间层产品承担中等风险, 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劣后层产品承担垫底的违约风险, 投资收益率较高。通过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等级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扩大投资者范围。

参考文献

[1]陈明伊, 朱友干.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风险及其控制, 理财视点, 2013 (1)

[2]周旻, 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初探, 时代金融, 2012 (12)

[3]高涛, 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与监管模式的再反思, 证券保险, 2012

小企业融资困境博弈分析 篇10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分类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系统性的解决办法,但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银行针对小企业贷款的机制创新和商业化运作。在银行的贷款市场上,博弈的参与者有两个:一是小企业,另一个是银行。企业首先决定是否向银行贷款,然后银行考虑是否借贷,如果借贷,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企业考虑是否还款,如果不还款,银行考虑是否追偿,这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在银行和小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双方的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小企业本身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优势方,银行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劣势方,小企业本身肯定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二)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构建

动态博弈过程(见图1):

小企业向申请提出贷款,银行贷或不贷。

(1)如果不贷,博弈终止。

(2)贷款,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企业还款或不还款。

还款,双赢,博弈结束。不还款1,追究。不还款2,接受损失。

(三)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分析

(1)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依据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

一是参与人包括:银行、小企业。

二是博弈的结果有:(A2,B1),(A1-C,B4),(A3-C,B2-F),(A6,B1),(A4-C,B4),(A5-C,B3-F),(0,0)。

三是信息包括:银行对于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

四是行动包括:银行的行动{贷款,不带款}以及{追索,不追索},企业的行动{还款,不还款}。

综上所述,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

(2)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说明。其中括号中的数字前者表示企业的收益,后者表示银行的收益,其中C表示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在这里首先假设企业没有提供担保抵押10,只是凭借信用借款,所以如果小企业出现违约,只会有信用损失。另外对于小企业和银行的收益有如下假设:

另外,假定小企业只向银行进行一次贷款。银行追究概率为P1,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2,小企业还款的概率为P3。

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如果银行追偿的收益大于不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会选择追偿;如果银行不追偿的收益大于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追偿;如果银行贷款收益大于不贷款的收益,银必然选择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的收益大于贷款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贷款。

(3)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公式推导。小企业还款与不还款时的对比收益分析:小企业还款时的收益为,

为了方便计算,令

这样就可以得出10P2+(-5)(1-P2)=15P2-5 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为{(1-P1)(A1-C)+P1(A3-C)P2}+{(1-P1)(A4-C)+P1(A3-C)}(1-P2)=-2P1P2+11P2-6P1+4-C

如果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大于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那么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也就是如果-2P1P2+11P2-6P1+4-C>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6P1+4P2<9-C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此式成立的概率是否很大呢?首先来看一下该式子的左方,P2是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在实际种小企业面对众多的风险,抗风险能力远远不如大企业,如果出现管理不当,竞争激烈等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破产。所以P2应该是很小的。再来看一看P1,银行追究概率为P1。面临抵押担保明显不足的小型企业来说,银行追偿的成本可能都会大于追偿的收益,所以一旦小企业经营失败,银行追偿的可能性很小11,也就是说P1会很小。

总之,如果是小企业单次无抵押贷款或者抵押不足时会使得2P1P+6P1+4P2<9-C的左半边很小。再来看式子的右边,C表示小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这一数字本来就很小,所以式子的右边9-C很大,那么不等式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所述,小型企业在特定情形下,只贷款一次,有极大的可能性选择拖欠甚至是不还款。即使在银行追究的情况下,只要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小,抵押担保不足时,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就会大于还款收益。

在上述条件下银行追偿与不追偿的收益对比分析:

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如果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6,移项后可得P2+7<F。如果P2很小,而F很大的话,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正如前面所述,P2是一个很小的值。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F值太大,理性的银行此时不会选择追偿。那么理性的银行在这时更大的可能是选择是不贷或者少贷。

(4)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在上述模型中,假设小型企业仅有信用损失,然后得出博弈的结果是银行不愿意贷款,小企业不愿意还款。在现实中小企业损失的不仅是信用,还有抵押担保品,但是这些明显不足的抵押担保品对于博弈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影响,小企业破产后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因为自有资产本来就不多,大部分的资产都是从银行贷款获得的,银行追讨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为小企业的抵押担保并不充足。

综上所述,最终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中小企业在贷款之后选择不还款,银行选择不贷款。

二、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

如果小型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除了小型企业本身的资产以外,还有企业主的个人资产,那么博弈的均衡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了。

如果小型企业抵押的不仅仅是企业资产还包括企业主的个人的资产,这种情况尽管对于银行来说,追索所能获得的弥补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因为个人资产毕竟相对于企业资产来说要少很多。可是我们会看到,如果小型企业发生违约行为的话,损失将远远大于仅仅将企业资产用作抵押所遭受的损失,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将改变博弈模型的支付函数,将追偿时的C替换为C1,其他条件不变。这时F并没有发生变化12,因为银行从企业主个人资产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并不能给予银行的损失多大的补偿。但是这里的C1却是要远远的大于C,即C1≥C。原因上文已经解释,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改变后再来看一下企业还款和不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仍然如上文所,说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

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1-P1)(A1-C)+P1(A3-C)}+{(1-P1)(A4-C)+P1(A5-C)}(1-P2)=-2P1P2+11P2-6P1+4-C+C(C-C1)P1

如果2P1P2+11P2-6P1+4-C+C (C-C1)P1>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上文已述,如果单次博弈,并且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下,小企业不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很容易大于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但是如果将企业主个人的资产作为抵押时,这一不等式就不是那么容易成立了。和上一次博弈相比,不等式的左边没有发生变化,不等式的右边却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C(C-C1)P1,如果C1远远的大于C,尽管P1很小,可是(C-C1)P1也会很大,使得不等式的右边将会大大的减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一不等式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大大降低的小企业不还款的概率。

另外,还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将会使企业主更加积极的管理企业,经营更加谨慎。这又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经营成功的概率,也就是使得P2会增大,那么不等式的左边,也就会加大,这更减小了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假如企业主主动要求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根据信号传递模型,银行就可以得出,相对于那些没有将其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的企业来说,这样的企业表现出来的还款愿望更加强烈,更容易让银行相信这样的企业更守信用,银行于是就会更加容易贷款给这样的企业。于是良性的循环就形成了,企业愿意还,银行愿意贷。

(二)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

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如果小企业多次融资,我们假定,一旦小企业在每次借款后按照规定还款,那么银行在下次该企业申请贷款时,就会给予批准;一旦小企业出现违约,银行将不会对该企业进行贷款,同时其他银行以后也不会为该企业提供贷款。

首先,要假设一个贴现因子,α,0<α<1。这时,小企业贷款后如果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不仅仅一次贷款后获得的收益,而是数次收益的相加。小企业贷款后违约获得的收益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小企业按时还款后,下次仍然可以继续贷款,这样小型企业的收益就发生了变化:

一般来说的值大约介于0.8 到1 之间,那么小企业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小企业违约时所能获得的收益,这时小企业当然会选择还款了。

(三)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外部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

如果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抵押担保品足够大时,博弈的结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令F1=M-F,其中M为追偿时,银行所能获得的收益,那么一旦发生小企业违约银行追偿时的收益为:(B2+F1)P2+(B2+F1)(1-P2)=P2+F1+1。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B4P2+B4(1-P2)=B4=-6。

如果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1>-6,那么银行就会选择追偿,很显然如果银行在追偿时能够获得足够的补偿,也就是能够弥补追偿时发生的成本时,那银行肯定选择追偿。

如果M足够大到即使小企业经营不善,清算资产,拍卖抵押品,银行也不会亏损的话,那银行肯定会发放贷款的。当然这些抵押品并非一定来自小企业本身,也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担保。

三、小企业- 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启示

当个企业主的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时,尽管银行获得追偿并没有增加,然而追偿时,小企业遭受的损失却多倍地被放大了。小企业的还款概率将会加大,恶意逃债行为可以降为最低。另外,由于小企业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增大了银行对其还款的信任,银行对其贷款批准的概率将会提高。

民间借贷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篇11

一、湘西州民间借贷特点分析

(一)层次多样,特点分明。通过监测发现,湘西州民间借贷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安全型”:主要用于亲友之间、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互助,体现的是一种团结互助关系,用以解决亲戚、朋友遇到的生产生活及经营上的困难,一般不收利息,期限长短不一。二是“稳妥型”:体现一种长期投资关系。一般表现为亲戚、朋友合作做生意,却又缺乏时间管理,便以长期借款方式借出资金,收取适当利息,利率略高于市场利率,在民营经济中较为活跃。三是“投机型”:一般用于短期回报较高的行业,如采矿、房地产等,投机氛围浓厚,风险较高,容易诱发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等行为风险隐患较大。

(二)手续简便,到位及时。从资金来源看,民间借贷的主体一般为亲友和关系紧密的客户,相互间比较了解,因此操作起来手续比较简便,一般只需写张借条,注明期限利率。据监测显示:合同文本本季为575笔,比年初增加500笔;借据本季为1463笔,比年初减少52笔。本年信用借款余额为1103万元,同比增加548万元;抵押、质押、担保余额为935万元,比年初减少100万元。可见,民间借贷的这种操作方式适应了民间资金需求“短、快”的特点,客户为了不误农时或商机,一般首选民间借贷,以解决当务之急。

(三)用途广泛,重点突出。本地区民间借贷的用途比较广泛,据监测:用于农业104万元,比年初增加42万元;房地产业1070万元,比年初增加127万元;工业制造294万元,比年初增加3万元。个人借贷主要用于购置住房、日常生产经营、教育、人情等,企业借贷用于购买原材料、维持日常经营周转、扩大再生产等。

(四)利率偏高,期限灵活。本地区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由借贷双方协商而定,与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及借款用途和期限有关。亲朋好友互帮互助,多不需支付利息,体现为人情关系;生产经营性融资一般要支付利息,但利率有高有低,弹性空间较大,月息在10‰-40‰之间,且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融资期限比较灵活,有长有短,这主要根据借款的用途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定。从监测情况看,民间借贷期限一般为3-6个月,说明短期借贷有所增加,期限有所缩短。借出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占民间借贷总额的75.97%。民间融资利率的确定一般在法定利率水平的基础上上浮1.5倍左右,借贷期限为一年的,年利率一般在9%-15%之间。

二、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抑制是民间借贷滋生的土壤。通过监测,我们认为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呈负相关关系。一是金融机构自然“减员”。由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存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及制度属性,这些地方的交易成本显著高于城市金融,规模效益显著低于城市金融,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性,使金融机构纷纷退出市场。如,2003年以来,湘西州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县及以下机构38个,农村信用社在撤乡并镇以来总数也比2003年减少25个。二是商业银行贷款动力不足。现有县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集中在省级机构,而违约责任却要基层行承担,责权利极不对称,使得基层行缺乏贷款原动力。三是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过高。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小企业由于普遍缺乏可抵押资产和正规的财务管理,目前很少能获得正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四是金融机构创新不足。如当企业提出愿意以产品质押、原材料采购质押等担保方式申请贷款,这种风险相对较低的贷款形式,银行却无法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贷款品种。这样,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资金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贷款动力不足、门槛过高等特性抑制,客观上为民间借贷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

(二)投资渠道狭窄是民间借贷兴起的潜在动力。近年来,湘西州储蓄存款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现有投资渠道狭窄。多数居民不具备投资股票的条件,县市以下国债发行量少,农村基本不发行。多数具有风险偏好、手头有较多盈余的富裕居民,在市场供需两种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发放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以谋取较高利益回报。民间资本的趋利性使他们在投资股市专业知识缺乏、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制约条件下,更多地选择具有一定道德约束和信用了解基础的民间借贷。

(三)交易成本低与隐性担保是民间借贷发展的基本保障。民间借贷感情投资成份较多,双方在借贷活动中比较注重亲情、个人品质和自身信用,一般遵循“不熟不借”的规则,借贷成本低,信息较对称,大多数借款都能够及时还本付息,形成了民间借贷的一种隐性担保机制。

三、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借贷

据人行湘西州中支调查,2009年初,全州3851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达60亿元。而同期,全州中小企业贷款仅增加10.02亿元,供需缺口多达50亿元。即银行贷款仅满足中小企业16.67%的融资需求,大部分通过民间借贷等融资方式来实现。从调查和监测情况看,目前,全州各县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间借贷行为,据各县排查统计,全州民间借贷逐年递增。2009年,监测点民间借贷发生额2038万元,比年初增加343万元。其中10户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发生额1626万元,个人借贷发生额411万元,自有资金率46.62万元,比年初增加0.02%。借贷主体有城镇居民、下岗职工、小型个体私营企业等。借贷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建房、医疗、教育、婚丧嫁娶、生活消费及个体私营企业经营中的临时性周转,也有少数以赢利为目的的借贷。65%的监测企业都表示融资为“购买原材料”。从借贷方式上看,绝大部分为信用借贷。

四、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比较优势:民间借贷的积极影响

1、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往往是资金不足,而这种情况又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缓解,也很难通过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得到满足。据调查:10户监测企业2008-2009年通过担保机构所获得的融资几乎没有。主要原因:一是存在附加限制。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要求非公有制担保机构必须支付一定贷款担保金,担保比例从1:3到1:8不等。许多担保机构由于实力不足,变相将保证金转嫁给企业负担,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二是担保机构规模小,可担保资金不足。为控制担保风险,银监会规定,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的担保金额不得超过自身实收资本的10%,以湘西州2.55亿担保资金测算,最多只能为中小企业担保16.61亿元贷款,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民间借贷则为一些求贷不能的中小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從某种意义上说,民间借贷填补了正规金融的缺陷,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2、民间借贷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在民间借贷市场上存在一种社会担保机制,借贷双方存在信用关系的同时,更是处在社会联系中,这种社会联系就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会给双方带来精神或者物质收益。因此,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中小企业会更积极关注自身的信誉,树立诚信意思,以图谋长远发展。

3、民间借贷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民间借贷是一种合约双方自愿达成交易的市场化融资行为,由于地缘、人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所投资项目风险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融资决策,并对借款人在资金使用上予适时关注。对借款人来说,民间借贷强化了信用约束,促使借款人合理和高效率地使用资金。

(二)内在缺陷:民间借贷的消极影响

1、民间借贷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多数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于官方利率,甚至不乏高利贷,这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使原本就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承担过高的负债风险。

2、民间借贷容易引发资金恶性循环。民间借贷与银行信贷相结合,容易让银行误解企业的资金状况,从而做出错误决策。例如银行贷款到期,企业以民间借贷筹集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同时在短期内又申请新的贷款归还民间借贷资金。这让银行控制贷款企业“借新还旧”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中,一旦经营失误,就会陷入资金恶性循环之中。

3、民间借贷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民间借贷具有逐利性,同时,又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大部分民间资金都流向门槛低、短期内能看到收益的行业。如,湘西州的矿产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而这些行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不匹配,容易降低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此外,由于民间资金未纳入国家统计范畴,金融监管部门、经济综合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其流向和流量,容易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准确判断,造成决策上的偏差。

五、政策建议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借贷方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兴 “利”避“害”,为我所用。

(一)加快政策立法。一是建议尽早出台《放贷人条例》或《民间借贷条例》等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从事民间借贷的范围和准入条件,对民间借贷利率水平、资金用途、借贷合同等进行规范,使其浮出“水面”,推动民间借贷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在监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建立自我申报和纳税制度,使民间借贷纳入正常税收管理渠道。

(二)改善金融服务。民间借贷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例如: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个体经济难以享有充分的信贷服务;欠发达地区银行信贷压缩、信贷程序繁琐等问题,使得银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因此,要大力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如,开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以压缩“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市场空间。

(三)加强行业监管。一是建立和完善民间借贷监测体系, 加强对民间融资情况的监测。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的相关数据,对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利率变动、区域分布情况等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民间金融交易的规模和发展动向,并加以正确引导。二是强化信用风险教育。如,通过信用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使广大民众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增强风险识别能力,自觉抵制高息集资,减少操作风险。

(四)搭建信息机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加大联合征信的工作力度,为银行审贷提供必要的依据。二是建立规范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开展信用评估。

(五)出台管理办法。一是建议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职权,结合湘西州实际,尽快出台民间融资管理办法,使民间资本发挥积极作用。二是要大胆引进江浙一带民间资本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三是建立民间资本风险补偿机制。建议州财政拿出一部分专项資金,逐步建立民间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并结合企业互保、联保、担保等多种形式,解决融资难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12

一、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

1. 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一般是以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资本总额中的一项或几项指标来确认的。

2. 中小企业的特点。

在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点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较小,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快并且资金流动较为快速。第二,中小企业普遍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发展速度。第三,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并且中小型企业对员工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同于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能吸收大量劳动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窄。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内部累积,外部融资比重低。目前,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所需资金,很少有长期贷款,而且中小企业在各方面很难满足银行信贷条件。

2.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很高,但获得的贷款比重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但在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结构中,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仅存量比重低,而且增量也趋缓。在中国,民间融资虽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但是民间融资却异常活跃。据调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民间借贷的经历,而且数额较大(有些企业单笔融资额度高达上百万)。民间融资对于维持企业存活与发展曾起到过较大的作用,但是其融资成本太高。据调查,如果通过亲戚、朋友、熟人进行融资,月利率通常为1.5分(即年利率为18%);如果通过中间人介绍,月利率通常在2分(即年利率达24%)左右。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表示,民间融资通常是出于应急的需要,少则数日,多则数月;如果时间较长(比如一年以上),其融资成本根本无法承受。

3. 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间接融资渠道狭窄。

中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信贷支持,但对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重重。中国一直缺乏向中小企业融资倾斜的金融政策支持。再者,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对于新股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非常困难。从企业债券市场看,中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国家每年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确定当年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并具体分配到各地、各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批准债券发行的期限、品种和利率;中国证监会审查债券是否符合上市交易的资格,做出是否允许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审批决定。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不过,即使将来债券市场发展了,能够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同时具有内在和外在环境。自身因素为内在环境,其自身因素制约了它的融资渠道,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原因。中小企业自身环境表现在企业规模、管理和自身素质方面。目前,中小企业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财务能力弱、管理水平低、潜在风险大,自身素质低、信用记录不良,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对称等问题。(1)中小企业的规模方面。1)资本规模小。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方式单一,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营期短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造成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流动资金不够,中小企业在兴建时,由于投入资金较少,在满足设备、厂房等基础投资后,用于后期生产所需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也没有能力再增加生产所必须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2)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当前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一般要求企业提供资产作抵押,而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因此很难具备符合银行提出的抵押贷款条件。至于担保,各商业银行规定:只有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的企业方可提供担保。由于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很少,使得中小企业无法相互担保,而只能寻求大企业来做担保,这就增加了贷款的难度。抵押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主要问题,在私营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2)中小企业的管理方面。1)公司治理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化管理、独裁型机制、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上的短期行动是其集中的表现。在企业发展初期,这些弊病很难浮现出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劣根性就逐渐裸露出来,这是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2)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同时,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还要准备两套账,甚至多套账,这样,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造成企业融资的艰难。

2.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的歧视。长期以来,在政府和银行方面,都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较为苛刻。尽管现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这种现象。(2)缺少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现在中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其他新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原来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但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3. 政府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在对待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配套的法律政策不完善,中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

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1.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

(1)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着资金筹集和投资决策,而且也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必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2)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资金的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保障。中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规范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供给了制度上的保障,各企业应当严格遵守,认真实行。(3)强化信用观念。中小企业要增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树立牢固的信誉兴业思想,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坚持诚实经营、履约守信,按借款合同偿还贷款本息,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自身发展。

2. 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各商业银行应专门成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部门,提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考核制度等;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在中小企业中发现和培养优良客户,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可靠的信贷服务。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符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使信用评级真实的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其次,要大力进行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再次是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分散信贷风险、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客观要求。

3.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职能。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设立的国有和国有资本占主要成分的中小企业,存在当初决策失误、结构不合理、盲目建设等问题,由于这些企业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地区,依靠其自身力量很难从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角度进行彻底改革,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马旭萍.民间金融支持视角下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2,(12).

[2]王丽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2,(13).

上一篇:经皮加压钢板固定下一篇:用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