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课教学(通用12篇)
游泳课教学 篇1
游泳运动对人体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强抵抗力等健康价值, 深受重庆市各高校学生的喜爱。重庆市内有游泳池的高校都于每年5至7月开设游泳课程, 面对如此有吸引力的课程, 学生们是“有人欢喜, 有人忧”, 但各有理由;学校方面, 面对游泳这一高风险教学项目, 一切“安全第一”, 能拖就拖, 能少上就少上; 体育教师们也并非都是游泳专项出身, 达不到游泳教学的要求, 因此各高校游泳课教学安全与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本研究对重庆市各高校游泳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提出优化高校游泳课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路, 旨在避免和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游泳课教学质量, 也为各高校体育安全预防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重庆市各高校游泳池教学现状。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 借助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 查阅大量关于游泳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的文章, 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2) 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问卷2100份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600份、重庆大学500份、重庆文理学院500份、重庆科技学院500份) , 回收2059份, 回收率98%, 有效问卷2043份, 有效率99%。
(3) 走访调查法和访谈法。
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渝北区、南岸区、北碚区等地区的高校进行走访, 以及对部分高校体育负责人、教师的访谈, 了解重庆市各高校开展游泳课教学的现状。
2、重庆市各高校游泳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分析
2.1、游泳课教学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1) “放羊式”教学管理模式。
就是根据原本体育课安排, 所有班级同时上游泳课, 每个教师负责自己班级的教学和安全。 是重庆市各高校中半数以上学校采取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在游泳池的学生人数在400-600之间。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安全责任人不清晰, 学生都过于集中在浅水区, 教师也集中在浅水区对学生进行指导, 游到深水区的学生, 无人看管,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并且教学质量低。
(2) “分批次”授课管理模式。
就是将原本同时授课的所有班级分成两个不同时间段分批次上课, 每个批次授课时间50分钟, 不授课的教师兼任救生员。该模式下在游泳池上课的学生人数在300-400之间。 该模式的特点是控制了上课人事过多的情况, 便于开展教学, 但是学生学习的课时明显减少, 且在两个批次更替的过程中, 兼职救生员需要组织学生的进入和离开, 这个时间段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且学习时间减少, 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2.2、学生对游泳课认知的调查分析
游泳是一项受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也具有很多健康价值, 但是在高校全范围内的开展游泳教学是没有经过学生选择的, 是强制性的。针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2100名学生对游泳课学习的感受开展调查, 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统计出:其一, 72.1%的学生想学会游泳, 可知学生对于游泳技术的学习是有兴趣的;其二, 4.6% 的学生不会游泳, 可见游泳运动的普及率非常低, 且会游泳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动作不规范, 可见游泳教学的需求大;其三, 通过游泳课学习, 20.2%的学生认为学习游泳技能的感受是恐怖, 53.6% 的学生认为难学, 有43.9%的学生明确提出不想上游泳课, 可见重庆市高校游泳课开展过程中, 教学组织是失败的;其四, 只有46.2% 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胜任游泳课教学, 38.6%学生觉得游泳课很危险; 其五, 59%的学生认为在高校游泳课教学中不能学会游泳。因此, 虽然游泳运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但游泳课教学水平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因此学会游泳或者找到学游泳的方法。
2.3、体育教师游泳课教学组织现状
通过走访重庆市各高校游泳课教学现场, 因5月份气温低、雨水多等原因大部分高校推迟游泳课开课时间;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蹲在浅水区池边组织小范围内的学生开展教学, 其他学生中有一部分离开游泳池, 也有一部分在游泳池玩耍、嬉戏, 游泳课基本处于“放羊”状态, 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 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认可度低, 也有较大安全隐患。
2.4、各高校游泳池配套设施和水质处理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 各高校游泳池在配套设施、救生器材、急救用品、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等方面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如部分高校游泳池池底不规则, 救生圈、救生椅、救生杆配备不齐全、急救药品没有等。
各高校游泳池水质和场地卫生都由体育部门管理, 一个游泳池只配备两名兼职工人, 很多高校游泳池没有严格执行强制浸脚和强制喷淋, 部分高校的游泳池没有循环水系统或者已经损坏, 大部分高校的游泳池每周才吸尘处理1至2次, 水质和场地卫生得不到保障, 水质清澈度达不到国家的标准, 只有17.3%的学生对游泳池的清洁卫生表示满意。
3、高校游泳课教学管理模式的构思
从重庆市各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游泳课教学安全和质量都存在很多问题, 最近几年屡次发生学生溺水的重大事故也应证了这点。为了降低游泳教学事故发生率, 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本研究提出“优化高校游泳课教学管理模式” (如图1) , 来提高游泳课的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
3.1、人性化的学生选课
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是否上游泳课。 选课的方式: 重庆市各高校中大部分实行了体育选项课教学, 在选项课设置过程中就可以设置包含游泳课的选项和不含游泳课的选项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针对没有开展选项课的高校, 可以将两个自然班进行人为的选课分班, 设置上游泳课的班级和不上游泳课班级, 开展相应的教学。
3.2、专业的游泳教学师资
对所有体育教师进行游泳安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训, 并参加游泳救生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对于合格的教师安排游泳课教学任务。并在每一次游泳课的教学过程中, 所有教师相互协调、 配合, 课前加强安全教育和学习指导, 课中分工合作分别在不同的游泳池区域教授相应的教学内容。
3.3、人性化的教学组织模式
游泳课教师在教学前对本班学生进行学生健康档案查询, 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 向学生讲解游泳课的教学组织模式, 指导学生在适当的区域开展练习; 每次课前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 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后有序进入游泳池。
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游泳水平差异大, 大部分学生集中在浅水区教学的不合理特点, 将游泳池整个区域分成8个教学区域, 每个教师负责一个区域 (如图1所示) 开展教学, 开设3个初级班区域, 2个提高班区域 (不怕水, 有一定基础) , 1个蛙泳班和1个自由泳班区域 (有相应项目基础的学生) , 1个高级班区域 (游泳技能相对全面的) 。学生根据课前老师的要求, 分别到相应区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游泳技能。这种人性化教学组织模式, 有效利用了整个游泳池, 也合理分配了教学资源, 对于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有了充分的保障。
3.4、独立的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成立独立的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聘请有资质的救生员和水质处理人员; 整改游泳池配套设施, 增购相关救护器材和用品,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按照国家要求办理游泳池卫生许可证和高危行业许可证书;购买游泳池安全责任险, 降低安全风险; 在上课期间按照安全需求配备专职救生员负责救生和安全管理;每天运转循环水机器8小时以上, 实时进行游泳池水吸尘处理和清洁打扫, 确保游泳池水达到国家卫生要求, 并每天公示水质情况;独立管理机构需接受学生和教师的监督、评价。
参考文献
[1]易强.生存教育理念下高校游泳教学的措施保障与安全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 (9) .
[2]纠延红.普通高校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8) .
[3]谷金波, 那春艳.重庆市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9) .
[4]龚建伟, 罗屹.高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 .
游泳课教学 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应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独自游泳。
2、了解并掌握游泳时的基本卫生及自我保护方法。
3、认识游泳物品,了解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难点】
认识游泳物品,了解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游泳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海滩游泳图片。
2、泳衣、泳帽、泳镜、泳圈等物品。
3、游泳溺水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
——炎热的夏天悄悄来了,你最喜欢夏天的什么活动?
2、出示海滩游泳景象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游泳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
——游泳要带些什么物品呢?
——教师出示游泳物品,引导幼儿认识物品名称及其用途。
三、与幼儿讨论游泳应注意的事项:
——游泳前要先换好游泳装,换好衣服后先做做操,让身体做好下水准备。
——带好泳帽和泳镜及游泳圈准备下水。
——下水前先取一些水,向胸前、身上慢慢泼湿,熟悉水温后再下水。
——随意从池边跳下是很危险的事,要从入口的楼梯上下。
——不要把头放到水里或开玩笑游戏。
——水池边经常很湿,走路要小心,这样才不会滑倒。
——游泳后要马上洗澡。
四、播放有关溺水的视频,知道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了解有关溺水的事情。
——你知道游泳时会发生什么危险吗?你是通过哪些方法指导有关溺水的事情呢?(电视上、报纸上、图书里、成人的讲述中等。)
2、观看有关溺水的情况报道,救人的过程等,并互相交流自救知识。
3、教师小结:游泳时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危害……。
4、启发幼儿讨论引起溺水的原因。
五、学习游泳时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游泳时怎样才能既开心又安全?
尽量要在安全的游泳池中游泳,不去危险的地方;一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在还没有安全掌握技能的情况下,要使用防护用品,一旦在水中有不舒服的情况下,要赶快上岸并大声呼救。
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得相对较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游泳课教学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 游泳课教学 大学生 健康素质
游泳项目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有着悠久传统的运动项目。对广大民众来说,游泳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有着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另外通过游泳也能使人身体强健顽强意志。游泳早己成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全国不少高校以“普修课”,或“选项课”、“专项课”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通过多年的选项课、专项课的实践证明,该项运动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力,陶冶情操,对身心健康有良好功效。因此,游泳倍受大学生的喜欢[1]。
1、对游泳教学的价值认定
1.1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当大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并积极参加运动实践时,通过这项运动的知识、 技能 与方法的教学, 就可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行为。高校游泳课深受大学生喜爱, 体育 教师应通过游泳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将学生引入更高层次的实 践活动中。这种深层次的教学, 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感兴趣和喜 欢这项运动的层面上, 而是通过游泳实践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 它所带来的快乐 、 愉悦、 成功和信心, 使学生从内心深刻体会到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从而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 正确的体育意识。基于这种认识, 在游泳教学 中, 教师应善于 启发和引导学生把高涨的学习热情上升到对生命意义和价值 的认识上, 进而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意识[2]。
1.2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身习惯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社会发展而言, 那就是全面提高人口质量 , 其 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人必须有 健康的身体, 因为身体是知识、 智慧的载体 , 如果没有好 的身 体 , 就谈不上人的其他发展。经常坚持身体锻炼 , 增进健康 , 发 展素质是最重要的, 这是因为生命的真正基础是人体本身, 从 人体中可挖掘生命潜力。大学生必须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在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 目的教学 中, 从 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人手, 促进他们个性 的发展。游泳教学应 当担负起这样的任务, 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养成终 身锻炼的习惯。
2、游泳运动对培养大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作用
2.1游泳运动对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作用
当今社会各方面都在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人们都在改变过去那种“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的思维方式,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游泳运动恰恰能表现和培养这种能力,游泳教学即是一种个体行为,又是一种群体运动形式。个体行为是指个人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游泳,完成效果的情景;群体运动形式是指要求练习者排列成整齐的队形,模仿蛙泳、自由泳、仰泳等做统一的动作,每个学生既要完成自我动作,又要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使动作一致而正确。使学生能体验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学习中真正起到了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容之一,也是当今社会科学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心理因素。在练习游泳过程中,练习者还可通过相互观摩、掌握动作要领,相互纠正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思想沟通,培养了感情。人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比如,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有学习、考试的压力;同学与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以及评比优秀生、奖学金、入团、入党及恋爱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些不良的心理狀态都需要及时调整。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淘汰,精神压力很大,人们迫切需要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休闲娱乐、消除精神压力,转移不安情绪,又能锻炼身体的休闲运动,游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正迎合了这一种需要。因此,游泳运动既具有学校性又具有社会性。
2.2游泳运动对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作用
游泳运动是和其它运动不一样,有着特殊的活动环境和运动方式,它是人体直接接触水和在水中运动的,它是利用了浮力原理、阻力与推进力的作用力,使人能在水中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地身体俯卧或仰卧在水中利用四肢进行水中动作而向前游进。但是游泳时,身体平卧在水中,由于水的压力造成了呼吸的困难。所以,游泳时对呼吸的动作与节奏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须用口在水面上吸气,用口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和吸之间还要有闭气阶段,整个呼吸节奏要保持始终如一。初学时,动作时机掌握不对,呼吸就会产生呛水等原因,消除畏水心理,必须使学生掌握呼、吸气原理。在学习过程,即锻炼了胆量又锻炼了意志,通过在练习中几十次的呛水和喝水,才能逐步地掌握呼吸,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而长期坚持游泳,就要克服怕苦、怕累、怕冷心理,在大风大浪的江、河、湖、海中游泳和冬泳,没有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是坚持不下。因此,长期的有用锻炼可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质。
3、结论
大学生的健康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强国强民的大事,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大学生健康的取得是方方面面因素促成的。这里我们讨论、强调的是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在进入高校获得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意识的强化,大学游泳选项课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一旦学生掌握了这项运动技能,即使在结束大学生涯之后的漫长人生路途中,也能始终接受体育和身体锻炼。通过游泳教学练习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之,游泳运动能够培养、保持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兴趣、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以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终身健康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德立等.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5-6.
高校游泳课教学方法探讨 篇4
1、游泳运动以及高校游泳教学的重要性
1.1、游泳运动的特点和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游泳运动成为备受人们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 它以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运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青睐, 特别是高校大学生, 在此方面表现的异常活跃。游泳运动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靠克服水的阻力, 利用水的浮力, 帮助游泳者在特殊的环境中投入全身各个器官进行系列活动, 是一种水中有氧运动项目。游泳既是一种休闲运动, 也是一种竞技运动, 它具有历史悠久、群众广泛、健美塑形、增强体质等基本特点, 同时它还具有健身性、健美性以及社交性等运动价值。游泳运动能有效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度, 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人体免疫力, 故其运动和健身价值很高。
1.2、高校游泳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科学开展游泳课程十分重要, 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愉悦学生身心, 增强身体素质。在高校教学中开展游泳课程, 鼓励学生进行游泳锻炼, 不仅能愉悦学生身心, 还能增强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还能帮助学生塑造流畅与健美的体型。2.游泳课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技能。高校教育是学生教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否掌握良好的健身技能、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关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而游泳运动是一项运动损伤极小、 对身体伤害相对不大, 又简单易学的一种体育运动, 掌握该项技能, 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以及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它也是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绝佳选择。3 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游泳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具有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运动精神的重要作用。
2、高校游泳课程可行性教学方法的探讨
2.1、以人为本, 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要想取得成功, 激发学生兴趣与激情,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高校游泳课程亦是如此。这就要求高校游泳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推动学生个性发展。首先,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包容学生, 用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游泳课程练习。其次, 要开展赏识教学。学生兴趣的产生大多数得益于其对某一事件的认可, 或对自身的接受, 而提升信心是基础。故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与信心, 使其爱上游泳, 爱上挑战。最后, 善用语言技巧, 丰富游泳教学内容。毋庸置疑, 趣味横生、生动活泼、精炼形象的语言能丰富课堂内容, 活化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 是打开活跃温馨课堂氛围构建大门的密匙, 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2.2、巧用辅助教学工具, 优化游泳教学
游泳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水下有氧运动, 它与一般高校体育运动不同的是, 需要借助辅助性工具进行锻炼。鉴于此, 高校游泳教学老师应巧用辅助教学工具, 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游泳课程来讲, 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主要有救生圈、竹竿、浮板、哨子等。诚然, 对于那些不会游泳的学生来讲, 特别是在深水教学中, 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必不可少。当然, 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应基于教学阶段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如在游泳学习的最初阶段, 可以采用套救生圈的方式进行学习, 救生圈能消除学生的怕水心理, 使其全神贯注地进行动作学习。在蛙泳学习阶段, 可以采用背上系小板游、手扶浮板蹬腿游、单手扶小板游等辅助性工具参与的游泳练习方式。辅助性教学工具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使其在安全的保驾护航下循序渐进地学会游泳。
2.3、善于分组分层教学法, 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学生的游泳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如果采用整齐划一、毫无差别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很难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这也不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因此, 体育教师应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法, 这样便能兼顾游泳程度好与程度差的学生, 真正提升游泳教学水平。实施分层分组教学, 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实施分组合作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 应秉承“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 将每一位学生分配到和自己程度相当, 但又能互相学习借鉴的组, 组与组之间要保持水平相当, 确保竞争的公平性。2.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对全班学生做一个层次划分, 可分为三个层次, 程度好的、中等的、程度差的, 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段时间后, 可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重新进行层次划分, 使差的进入中等层, 中等的进入优秀层, 以此全面提升学生水平。
2.4、以 “水陆结合法”提升游泳教学质量
游泳运动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 这需要教师采用“水陆结合法”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初学者紧张和畏惧心理, 有利于其集中精力掌握动作要领, 习得技术和技能。例如, 在蛙泳技术教学中, 水陆结合法的应用便十分必要。蛙泳教学重点主要在腿部动作、呼吸要领上, 还要有手部动作的配合, 这些动作如果在岸上学习, 由于不存在怕水心理, 学生很快便能准确掌握, 而一旦学生存在动作错误, 教师也能及时纠正。实践证明, 先陆上, 后水上的“水陆结合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并熟练技术动作, 为其在水中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值得在高校游泳教学中进行普及与推广。
2.5、适时采用游戏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是目前高校游泳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两种教学方法。利用游戏教学法, 有利于为学生创作逼真的“角色情境”, 营造活泼生动、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常见的游戏教学法主要有群龙戏珠、水下拾宝、水下猜拳、水中捉鱼等。如水下捉鱼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当鱼、众人为渔翁, 口号一喊, 鱼入水中, 渔翁开始捉鱼。竞赛教学法应用于游泳课教学也十分有效,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竞争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竞赛教学法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它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是不可多得的有效教学手段。 在游泳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水下憋气的比赛, 看看哪位同学的憋气时间最长;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水中进行分组接力比赛等等。
综上所述,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泳课程对学生健美塑形、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理念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游泳课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进一步锻炼学生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 丰富大学生娱乐生活,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运动精神, 并不断推动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利群.普通高校游泳课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及实施途径探微[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4, 10.
游泳课教学 篇5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气温有点低,今天下水,不会冷吧?到了游泳馆,教练先教我们热身运动。什么?哼哼,不会吧?什么肩部运动、头部运动,就几个名字早已把我搞得头昏脑胀,何况还要做呢!
过了整整半个小时,我总算把热身运动给理顺了,大脑简直要昏了,居然学游泳还那么、那么的麻烦,天晓得!
嗯?那边已经开始游泳了,好羡慕哦!
教官见我们注意力分散,眼睛直盯着对面,居然人站在这儿,但魂已经跑到对面去了,马上咳嗽了几声,大声说:“大家听好了,今天呢,由于天气太冷了,所以不下水。”“啊!真的?”一声声不满意的话语脱口而出,见对面的已经游了过来,我们那里还顾得上教练,真是“眼观游泳池,耳听戏水声”,只管用想象把自己放到泳池中去。教练在我们的三心二意中败下阵来,让我们去练习水中走路。“哇哦,在水里果然是一级棒!”水慢慢的、悄悄地从左往右流,让我感到舒服极了,水的阻力好像小了许多似的,很容易前进。不知怎么的,我走着走着,比个子小的同学快了一大截。“下面,在水中练习屏气。”只听得教练说。屏气?屏气可是我的拿手好戏,等着瞧吧!
哈哈哈,正合我意,天助我也!
美国“鹰爸”式 游泳课纪实 篇6
弟弟怕水。洗澡、洗头都是很让人费神的事。夏天到了,经常戏水,但是得意忘形了就会从救生圈中掉入水中,需要我用闪电般的速度打捞,分秒都不能放松警惕,太累了!所以,我决定给弟弟找个私人教练教他游泳。跟姐姐桃子从小慢吞吞学游泳的“玩闹型”相反,教练在电话里就警告我:“新生第1天上游泳课,必须学会把头放进水里!”我赶忙解释说弟弟有恐水症,教练和蔼地说:“我懂得怕水儿童的需求,请绝对放心。”
第1节课
我把弟弟带到池子边,一再提醒教练:弟弟怕水。教练点头:“我会抱着他不松手的。”我放心地离开了。这位教练的第2原则是:绝对不允许家长在泳池边观看。遥望教练带弟弟入水的过程:先是玩了几个玩具,又对弟弟讲了1分钟的话,之后就连人带头全部拖进水里了,拉着弟弟在水下划了个巨大的弧形,才把他抱出来。教练没有违背承诺,一直没有“松手”。
弟弟出水后哇哇大哭。我的五脏六腑也爆发出怒火,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不久就看到弟弟第2次被埋进水里,隔那么远都能听到号啕的哭声。我这个后悔呀!怎么找了这么个私人教练,索性把我也扔水里陪儿子抱头痛哭算了。
下课后教练跟我汇报情况,严肃地提出:“你儿子不喜欢脸上有任何水。如果不克服这个问题,他是学不会游泳的。”我用大毛巾裹着弟弟,心想,这不废话吗?!要是不怕水,我花那么多钱请你干啥?克制住愤怒,我婉转地说她的教学方式有点过分。教练平静地说:“不是事先说了吗,每个孩子第1天学游泳,头肯定要进水!”我刚刚萌生出罢学的念头,教练又说:“孩子一定要学会不怕把头放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不能因为他不愿意把头发弄湿,你就不再上课。孩子绝对会哭,绝对会摇头,绝对不想再来。可是你要想,你的另一个选择是什么?今天你舍不得他在我这里哭,明天他也许会沉入另一个游泳池的水底,再也出不来了。”这话可够狠的,但点破了我的噩梦。
美国儿科学会(AAP)近年来建议,孩子在1~4岁之间要开始学习游泳。这可以让溺水身亡的几率减低50%。而美国的统计数据是:溺水身亡是15岁以下儿童的第2大死亡原因(第1原因是车祸)。如果只统计美国南部地区:溺水身亡是15岁以下儿童第1大死亡原因。让弟弟学游泳,不是为了攀比,甚至不是为了健身,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生存的技能。
这么想了之后,我决定坚持下去。回家后,我把自己珍藏的一辆昂贵的NASCAR送给了弟弟,这是一种1︰24的车模,细节逼真,是很多人热衷收藏的珍品。不过,当天在浴室给弟弟洗澡时,我突然发现了奇迹:嘿!今天他头上溅了那么多水,居然没哭!
第2节课
弟弟理所当然地拒绝去上课,我在楼上楼下猫捉老鼠般再加上软言细语兼威胁,又“行贿”了一辆新的NASCAR,弟弟才肯去泳池。不过他见到教练后扭头就哭,我硬推他过去,迅速地离开。下课时弟弟虽然面有泪痕,可是他很听话地在水面一连串吹了好多泡泡。我隆重地把早上承诺的一辆新NASCAR放进弟弟手里。
第3节课
弟弟继续抵制上课。 我也再没有多余的NASCAR可以给他。不过,弟弟的拉拉队阵容加大了,爸爸也来助阵。我们远远地观望,弟弟被美女教练拉下水后,第1次哇哇哭,第2次、第3次就不哭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我很高兴老公能目睹儿子的巨大变化。“狠心”的老公早就想强迫弟弟学游泳了,是我总担心弟弟怕水,想等他准备好再说。但是其实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天。如果有老三的话,我一定让他早早学游泳。
破天荒地,我带弟弟去吃了香喷喷的“垃圾”汉堡,这可是我家罕见的活动,弟弟好开心。
接下来是节日,弟弟停课5天。不过,我们仍旧天天带他戏水,而且遵守教练的要求,不给潜水镜,不给救生圈,不给任何漂浮的玩具,让他知道,只能靠自己。这个时候的弟弟已经能勇敢地淋浴了,还会鼓励自己说:“看,水一点也不伤害我。”
第4节课
一上课,弟弟就开心地扑到教练的怀里下水。每次教练都把他全部浸在水里,他已经没有了恐惧,专心地和教练一起学习怎样躺在水里漂浮了。
很多妈妈总是纠结学游泳上集体课好,还是请私人教练好。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个绝对的好招数。上集体课,孩子能学好,也能学坏。比如一个孩子拒绝尝试,本来跃跃欲试的其他孩子也有可能会跟着说NO。请私人教练,前提是教练必须经验丰富。拿弟弟的教练来说,虽然严格,可是从来没有被硬按头下水,也没有突然袭击,每次都是喃喃细语半天,给弟弟很多鼓励,再倒计时入水。当然,私人教练费用昂贵,但是姐姐桃子从1岁半学游泳,学了2年的水平也就和弟弟2周所学的差不多。
第5节课
这天是代课教练上课,弟弟很不开心,拒绝入水。我再度扮演狠心娘,扭身走掉。新教练不熟悉弟弟的学习程度,一上来就让弟弟尝试自己在水里挣扎1米到岸边。我惊讶地遥望着弟弟越沉越深,拼命挣扎也没有到岸,真想冲过去帮他。此时教练也看到弟弟无法自己完成训练,便帮助弟弟浮起来。弟弟这次在水里屏气的时间比平时要长了好多,上岸后也没有哭。看来孩子的潜力真是很大啊!
此后,教练一次又一次地从很短的距离开始训练弟弟,逐渐增大距离。30分钟后,弟弟很从容地上岸。他现在不介意淋浴了,所以我就在游泳池旁给他冲洗。
当天下午,我和老公照旧带两个孩子戏水。照旧不给弟弟任何漂浮用品和潜水镜。我和弟弟坐在岸边玩,桃子在远处喊我,让我看爸爸扔她入水。看女儿的那2秒钟,我没有看住弟弟,等我猛地回头,发现他已经慢慢地消失在蓝色的池水里了。由于他是滑落的,连入水的声音都没有。我本能地想迅速去捞他,但只见他已经自己冲出水面。全部过程也就几秒钟,可是如果他不会屏气,如果他惊慌失措,如果我再多看女儿几秒,都可能会出现意外!这就是我强迫弟弟学习游泳的原因啊!弟弟上岸后不仅没有哭,还挂着大酒窝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声说:“I slipped(我滑倒了)”我那个激动啊!
第6节课
弟弟回到了他熟悉的教练的怀抱,一切都很顺利。教练继续帮助弟弟一点点地进步。从阶梯跳入水里后,可以靠着惯性和双腿打水游回教练身边。
作为奖赏,我们下午戏水时把潜水镜“退还”给了弟弟,他戴上后就可以潜水时间更长。弟弟不仅能自由地出入水面,也能大胆地让爸爸像扔姐姐那样把他高高举起再扔进水里。弟弟还能和爸爸同时潜入3尺深的水下互相凝视,在水下居然张嘴笑眯眯的!我很纳闷,不闭嘴不会呛到水吗?老公说这才是放松潜水的最高境界啊!
现在,弟弟早已忘记了学游泳时的泪水,我经常能在水里看到他笑起来时大大的酒窝。
貌似是弟弟的私人游泳课,其实我这个妈妈也学会了很多。在弟弟学游泳方面,我还是太娇纵了。自从专家宣布弟弟有惧水的毛病后,我就额外呵护,头上不沾水,每2周洗一次头,都要在号啕大哭下速战速决。看到教练首次把他放入水中的时候,我只有责怪。
影响高校游泳课教学的相关分析 篇7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对象有关资料。
1.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调查选取了河海大学2009级2010级参加游泳课的大学生和部分游泳课教师进行调查。
1.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Excel 2007、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制约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学效果主因子的确定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本文搜集了5个制约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学效果的因子, 吸取了众多专家的意见, 对这些因子进行删减、修改, 最终本文将筛选出制约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学效果的因子的3个确定因子列入研究范围。对这些因素进行样本抽样适当性 (KMO) 检验, 得出KMO参数值, 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 如果KMO的值小于0.5时, 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 。另外, 根据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5, 小于0.01, 具有高度显著性和相关性, 适合作因子分析。
2.2 制约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学效果的因子特征分析
制约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学效果的因子主要有教师、学生、场馆环境、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 本文重点分析教师、学生、场馆环境三个因子对游泳课教学的影响情况。
2.2.1 学生的因子特征分析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学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和获得预定的发展 (表1) 。
根据调查得知, 大学生游泳课的学习动机排序依次为:娱乐健身、强体塑形、丰富课余生活、必修课程不得不学、增进交往。可见, 绝大部分学生是以个人需求和游泳项目自身的特点来学习游泳的, 这样的动机就是学生学习游泳有一定的主动性, 兴趣使然, 但没有理性认识到游泳对身体的作用, 对游泳的益处也了解不多。
调查显示, 有4 0.2 5%学生认为游泳对协调性要求很高, 不过相信自己能够学会;而25.72%的学生担心自己怕水或者协调性不好, 担心自己学不会而带着心理负担来上课;还有2 2.4 2%的学生自己有一定游泳基础, 虽然不会正确的泳姿, 但能够游走或者再水里淹不着;只有4.97%的学生参加过正规的游泳培训并能掌握至少一种正确的泳姿。
在游泳教师的调查中则认为游泳学习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协调性, 学习方法正确是学习游泳的重要条件, 学生中女同学怕水的较多, 男同学普遍学习较快, 约90%的学生在课程内通过教师教和自身努力学习能够正确掌握一种泳姿, 没有在课程内学会游泳的同学也较学习之前有很大进步, 只有1%~3%同学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游泳。
2.2.2 教师的因子特征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其自身水平、能力、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其自身的运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技能涉猎的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调查显示49.38%的学生对游泳课教师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50.6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选择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人数为0, 由此可见, 目前河海大学游泳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对学生能够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恰当的帮助。
教师的职称只是一种理论水平, 并不能完全客观地显示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保持更为长久的兴奋状态, 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掌握, 能够明显地影响游泳课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 有36.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法陈旧乏味, 选择一般的占42.08%, 仅有21.82%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游泳课程教学方法丰富多样, 教师上课氛围欢快轻松, 能够诱导学生积极的情绪, 提高其兴奋性,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教学是直观性、模仿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因此, 游泳课教师的言语、动作、年龄、仪表、形态、精神面貌等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调查表明75.44%的学生喜欢有人格魅力游泳课教师, 老师的人格魅力给课堂增加了吸引力, 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游泳技能的积极性。
2.2.3 场馆环境的因子特征分析
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 我们这里要分析的主要是物质——设施环境, 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用具等物质因素, 具体的说就是开设游泳课的场馆和设备。
充分的配置与良好的环境是高校良好教学的重要保障,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与学校的办学实力。游泳场馆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游泳学习, 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必备条件, 良好环境对游泳课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调查表明8 6.2%的学生认为游泳场馆的环境对游泳学习有很大影响;9 8.7%的学生在意游泳池的水质, 认为清澈、明净的池水对上游泳课的兴趣影响很大而学校泳池的水质仍需改善;73.8%的学生认为游泳场地的管理、开放、秩序应该进一步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学生学习游泳兴趣浓厚、但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较低, 目标不明确;游泳课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 但教师要加强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场馆设施、管理和卫生等需要较大幅度的改善, 以满足学生需求。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从古人类到现在的文明社会, 人们在戏水活动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水上运动项目, 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社会文化活动, 让我们的大学生从学会游泳开始, 亲近水、感受水, 弘扬水文化, 为人水和谐而努力——上善若水。
参考文献
[1]马秀梅.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思考[J].游泳, 2006 (5) .
[2]程枫, 黄美.论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水感的培养[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28 (1) .
[3]曲宗湖, 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1) .
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浅析 篇8
一、大学体育课程现在由18周36学时组成, 每年第二个
学期的最后6周开设游泳课程,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游泳这一技能, 这是我们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但是到目前为止,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仍然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游泳课程, 即使在开设游泳课的高校中, 游泳课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人数众多和游泳场地是制约高校游泳课的主要因素。许多高校的游泳课就是在“煮饺子”, 整个游泳池挤得满满的, 从学生排队到池边到下水就浪费了许多时间, 下水后的学生 (不会游泳的) 全部都靠到池边站姿“泡澡”。把教师讲过的话全都忘掉了 (因为怕水) , 难以开展教学。在开设游泳课的几周中, 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兴奋, 第二是害怕 (不会游泳的学生) 。许多学生从内心讲很喜欢上游泳课, 我认为一是由于天气炎热、二是游泳课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了吸引力就有了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把这个作为学习游泳的基础, 教师加以合理的方法引导, 学生学习游泳就解决了第一关。普通大学体育课一周就只有90分钟的时间, 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保证教学的质量, 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是关键所在, 从准备活动到陆上模仿再到水下实践, 每一个部分合理的分配时间, 就能做到有条不紊。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
1、分组教学原则
分组教学原则有两大优势:其一, 教学安全, 其二, 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45-60人) , 游泳水平参差不齐, 采用分组教学便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在分组教学活动中, 按照学生的游泳水平通常可分成三组:会游的学生、会游却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及动作差又不会游的学生。此外, 还有一种分组方法, 即:套救生圈组、背上系小板组、独立组。针对不同的分组方法, 教师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以第二种分组方法为例, 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背上系小板组;总之, 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时间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2、熟悉水性
水中行走是熟悉水性的第一步, 目的是使初学者体会并适应水的浮力和阻力, 初学者掌握在水中站立和行走时维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消除怕水心理。一般在齐腰深的水中行走, 身体重心的移动要与腿的动作协调一致。呼吸训练是熟悉水性阶段的关键内容, 使初学者体会并适应头入水的刺激, 掌握呼吸过程、呼吸方法和呼吸节奏, 消除怕水心理。首先要用口在水面上吸气, 之后水中稍闭气, 然后用口和鼻在水中缓慢呼气, 直至口露出水面再做下一次换气。通过浮体练习体会水的浮力, 初步掌握在水中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进一步消除怕水心理, 增强游泳的信心。深吸一口气并保持屏息, 其次是放松身体成一条直线俯卧就能使人漂浮。滑行训练是熟悉水性的重点内容, 让初学者在漂浮状态下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体会游泳基本姿势,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动作先陆地后水下
在教学活动中, 由于怕水, 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水中环境, 不能正确的抓住动作要领, 学习动作的效果就差, 因此学习或纠正动作应尽量在岸上进行并要求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事实证明, 高校游泳课教学必须坚持先陆地后水下的原则 (即所有的游泳学习内容都需经过陆地上的模拟练习) 。因为只有在陆上多练习, 才不会受浮体、平衡呼吸等问题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进行动作结构、路线及呼吸方法的练习。通常, 陆上模拟练习的授课模式有以下几种:有针对性的集体授课 (1-2节) , 课前复习 (10-20分钟) , 还可通过活动中的纠错来巩固学习。通过以上几种模式的教学活动, 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泳的动作结构、路线及呼吸方法, 此时就可下水实践进行巩固练习。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下, 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都很重要, 它关系着学生 (不会游泳的) 能否正确地建立初级的游泳概念。
4、“互助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导生制”是19世纪出现的, 它将学生分成2~3人一组, 其中水平稍高的1人作为指导者, 其任务是帮助其他学习者快速地掌握技能。现今, 由“导生制”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即“互助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 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这种教学方法和“导生制”教学法一样都要求指导者对其余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使学习者能快速地掌握技能, 进而实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通过教来促进学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还能有效地帮助他人,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普通高校游泳课中, 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分析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 并在第一次课中进行核对。然后, 教师应引导学习者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 但在分组时, 应采用“导师制”, 让会游泳的学生与1~2个不会游泳的学生分为一组, 以便实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每次授课中, 教师应把集体教学和分组练习结合起来。首先, 教师应进行集中教学, 讲解、示范教学重点。其次,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互相学习。但在分组练习之前, 教师要给指导者布置任务, 让指导者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习者, 教师则巡回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及时地辅导。通过这种“互助式”的教学方法, 加快了学生学习的步伐, 使其有效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此外, 帮助运动技能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环节, 即反馈。对于初学者来说, 反馈信息的快慢严重影响着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在传统的教学中, 受课堂时长的影响, 教师只能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纠正, 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习者。因此, 个别学生无法辨别自己动作的正确与否, 更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反馈信息的效果不佳, 进而严重影响了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互助式”教学方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它通过指导者对学习者的协助、观察, 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提高了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
5、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下, 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都很重要, 它关系着学生 (不会游泳的) 能否正确地建立初级的游泳概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完美的游泳技术不仅会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 而且有利于教师树立权威性, 因此, 教师应不断地学习, 规范动作,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此外, 游泳项目的安全性很重要, 教师要绷紧“安全”这根玄, 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三、通过10学时的教学,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游泳技术, 尤
其是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水中环境, 能正确的抓住动作要领, 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 在高校游泳课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 科学、合理、有效地掌握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 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女生游泳课教学探讨 (论文) 戴美仙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2]、游泳 (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游泳课教学 篇9
关键词:高校游泳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
目前, 国家已推出《全民健身游泳锻炼标准》, 倡导公民积极参加游泳健身活动。广州市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日照时间长, 常年气温高, 一年当中大约有6个月可下水游泳, 游泳是广州高校大学生喜爱的休闲运动项目, 大部分广州高校均有开设公共游泳普修课,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游泳课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学会游泳, 并使之终身受益。但由于游泳课是在水环境中教学, 其危险性高于其他陆上运动项目, 并且受到场地、气候、人数、师资、学生本身基础等条件的影响较大, 所以研究总结广州高校游泳课教学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能为各高校游泳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游泳课教学的特点
由于游泳运动是在水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 所以游泳课教学除了要遵循大部分运动项目教学的基本准则外, 还要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
(1) “安全第一”的教学特点:游泳课教学是在水中进行, 学生易呛水或溺水, 所以要采取周密的措施, 确保“安全第一”的教学。
(2) 教学环境特点:教学从陆上转到水中, 人体在水中会受到阻力、压力、浮力, 人体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远远大于在空气中。游泳课教学,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水感, 使学生尽快适应水环境。
(3) 运动姿势特点:陆上运动是直立活动的, 而游泳时人体需要俯卧或仰卧。再者, 人体在水中运动时失去了固定的支撑物, 游泳课教学在要采用顺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从有支撑、半支撑到无支撑, 逐步适应游泳运动的要求。
(4) 呼吸方法特点:由平时的用口鼻自由呼吸, 改变成严格的用嘴吸气, 用口鼻呼气。
2 游泳课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上课班级多, 每班学生多
由于高校扩招、每年上课时段集中 (大部分是在每年的5、6、9、10四个月) , 广州高校上游泳课的班级多, 每班学生人数多 (每班30人以上) , 而且上课时段大部分高校游泳池没有配备救生员, 这些情况使任课教师非常担忧游泳课的安全问题, 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课堂安全方面, 影响了教学指导。近几年, 广州高校出现了游泳课安全事故, 这使游泳老师更注重教学安全, 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游泳课教学期间, 大部分高校游泳池拥挤、混乱, 给游泳教学增加了难度, 不利于任课教师的组织、管理及授课质量的提高, 使完成游泳教学目标的难度增大。
2.2 课中、课后练习时间少
由于游泳运动环境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必须在水中有足够时间的练习时间。但根据调查所知, 广州高校学生无论在课中, 还是在课后, 游泳练习的时间都不充足, 影响了游泳运动技术的掌握。在每周两次课、每次课90分钟的教学中, 课堂考勤、教师讲解示范、准备活动、课后总结占用了30分钟, 学生每次课中最多在水中练习一小时, 每周最多是两小时的水中练习。除了部分体育院校的泳池免费开放, 大部分高校泳池要么不开放, 要么是收费开放,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部分学生课后没有进行游泳练习, 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没能得到巩固, 影响了游泳技术的掌握。
2.3 心理障碍是影响游泳课教学的重要因素
游泳课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呛水后易产生畏惧、抵触情绪, 不敢下水;水中原地站立;头不敢入水;对学会游泳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 女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广州高校游泳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4 分层教学落实不到位
学生的游泳基础差异较大, 有的在中学已学过, 有的还从未下过水, 学生的起点不一样, 但大部分高校都是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 按行政班授课, 不考虑学生的游泳基础能力,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采用分层教学法, 造成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 从而产生畏惧、抵触情绪, 影响了游泳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改进游泳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合理安排上课班级, 严格控制每班人数
根据学生总人数和游泳场馆情况, 合理安排不同时段的教学, 同一时间内上课班级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使游泳池不拥挤。同时, 每班学生人数尽量控制在20人左右, 这样既能提高游泳课教学质量, 又能保证上课的安全性。
3.2 合理安排课中学生水中练习时间, 保证学生课后有场地有条件进行复习
上课时, 尽量缩减陆上活动时间, 使学生每次游泳课在水中的时间长一些,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较多时间完成和巩固所学的内容。高校游泳池开放的收费适当降低, 或者给上课学生派送免费游泳票, 为学生课后练习提供场地条件, 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进行课后复习。
3.3 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针对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 从而及时消除学生学习游泳的各种心理障碍。重视思想教育和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让学生对教学环境, 如水的温度, 水的深度有理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游泳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3.4 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上课班级, 将学生分为三种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是会游的学生, 对这部分学生每班可以适当增多一点人数, 分担其他班级的上课人数;第二层次是动作相对正确但又不会独立游的学生组成, 对这部分学生只要进行短时间的教学, 就能学会游泳。第三层次是动作差又不会游的学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要安排有经验、游泳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另外, 还要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实施游泳课教学分区、增设救生员、加强课外教学辅导等办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结合游泳课教学的特点, 分析现阶段广州高校游泳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能为广州高校游泳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游泳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岳进.对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的几点思考[J].游泳, 2003 (1) :18~19.
[2]李道盛, 叶鸣.高校游泳教学与游泳达标相结合的探讨[J].游泳, 2001 (1) :13~14.
游泳课教学 篇10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游泳选课两个组共计48名学生,之前均未进行过游泳教学。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实验法
按随即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人,进行蛙泳教学。A组采用强化呼吸教学,B组采用传统的游泳呼吸教学,教学时间为每周一次课,12周24学时。
1. 2. 2 测试法
授课24学时后,由非执教A、B组的其它两名教师组成测试小组,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蛙泳成绩进行测试,将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结果对比
从统计结果中得出,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经过24学时的游泳教学(蛙泳合格标注为25m),A组蛙泳测试成绩明显好于B组,A、B组的合格率分别为79.2%和58.3%。A组有15名学生达到了50~100m的测试距离,说明有62.5%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蛙泳技术,而B组只有29.2%的学生能够完成。由此看来,在蛙泳教学中运用强化呼吸教学法的教学,明显提高了蛙泳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 . 2 强化呼吸教学的方法
2.2.1 陆上强化呼吸练习
2.2. 1.1 吸气—憋气—吐气的练习
双腿并拢,上体前倾,两手扶膝做吸气、憋气、吐气的练习,抬头张嘴吸一口气,低头还原稍憋气,让后用口鼻慢慢将气呼出。吸气要多、快、满,呼气要慢、长、匀,如果吸气的时间是1,那么呼气的时间是则是3。
2.2.1.2 陆上站立呼吸与蛙泳划臂配合的练习
双腿前后开立,前腿膝关节稍弯曲,两臂向前伸直并拢,掌心向下,上体适当前倾并稍低头。分解动作:一拍两臂向侧下方划水,同时上体与头抬起吸气;二拍收手夹肘闭气;三拍两臂前伸,同时上体前倾,低头呼气。分解动作不易练习过多,待学生掌握呼吸与手臂划水之间的配合后,可改为两拍直到一拍完成呼吸与划臂的配合练习。
2. 2. 1. 3 脸盆练习
将脸盆盛满水,用嘴吸气后,把脸部放入水中,睁开眼睛,用嘴和鼻子呼气。然后边呼气边抬头,是前额、眼睛、鼻子、嘴巴依次抬起离开水面,当嘴快离开水面时继续用力呼气,并发出(泊)的音,继而转成快速吸气的动作,不断重复达到熟练。
2.2.2 水中强化呼吸练习
2.2.2.1 水中做憋气、浮体、滑行的练习
水中站立,吸气后将头浸入水中,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在此基础将身体抱成团,闭住气,使身体浮起来,继而手腿并拢伸直,身体自然展开使身体自然漂浮;在吸气、闭气和身体能漂浮的基础上,用脚蹬池壁,身体自然展开,借助池壁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向前滑行。
2.2.2.2 双手或扶池壁或两人一组手拉手做半蹲或深蹲的呼吸练习
学生手扶池壁站立水中,用嘴深吸一口气,让后下蹲将头浸入水中,稍闭气,用口鼻将气吐出,并逐渐起立抬头,当嘴即将离开水面时,迅速用力将气吐干净,用嘴在水面上快而深的吸气,多次重复,以达到有节奏的吸—闭—呼动作。注意每次出水后不要用手擦拭面部的水。
2.2.3 与蛙泳技术相配合的强化呼吸练习
2.2. 3.1 蛙泳腿配合呼吸的练习
水中站立两手正握浮板末端或徒手两臂前伸掌心向下,肩部平压入水中,使身体平直漂浮在水面上,结合1~3次蛙泳腿部的动作进行呼吸技术的练习。该练习要求学生在做蛙泳腿部动作结束后,双腿并拢使身体保持流线滑行2~5s,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水中憋气的动作要领,而且能够使学生克服水中紧张的心理,为接下来的换气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抬头吸气时头部应向前上方出水,而不能向上出水,抬头动作不能过大,最好只是嘴出水面时快速完成换气。重复练习,最终达到一个腿部动作配合一次呼吸,收腿时吸气,蹬腿滑行时呼气,体会水中呼吸技术与蛙泳腿部动作的配合。
2.2. 3.2 蛙泳手臂配合呼吸的练习
将浮板夹在两大腿中间,身体俯卧水中,两腿不做动作,维持身体平衡,两臂做划水与呼吸的配合练习,手臂伸直时呼气,手臂向斜下方划水抬头,嘴将露出水面时加速呼气,嘴露出水面后转快而深的呼吸。
2.2.3.3 蛙泳腿、臂与呼吸配合的练习
蛙泳的完整技术练习方法,首先练习者站立水中,借助池壁对其的反作用力,使身体保持流线型在水面上向前滑行,手臂划水一次,抬头换气一次,连续两次至多次的蛙泳蹬夹水动作,在上述练习熟练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手臂和腿部蹬夹水配合一次,换气一次的完整技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可重复较短距离的游,逐渐加长距离。
2 . 3 结果分析
首先传统的蛙泳呼吸教学方法,练习者直接在水中进行呼吸练习,而强化呼吸教学法,则是先在陆上和水面的呼吸模仿练习,当在水面上基本能够掌握水中呼吸的练习技巧后,再将头部整个浸入水中做呼吸练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游泳的呼吸通日常生活中陆上呼吸的不同,消除了怕水的恐惧心理,避免了在水中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动作僵硬、换气不充分等错误动作,为他们将来终身进行游泳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强化呼吸教学法注重于水中呼吸练习与不同学习阶段及其它动作的配合练习,彻底解决了初学者水中呼吸不能与蛙泳手臂、腿配合的问题,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强化呼吸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呼吸练习的密度和节奏,养成水中呼吸的习惯。强化呼吸教学法特别强调布置课外水中呼吸的练习,不仅能够巩固课堂上水中呼吸技术的动作要领,而且使个别因病等原因缺课的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呼吸练习,从而提高了游泳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高职院校游泳课存在的价值和问题 篇11
[关键词] 游泳运动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1、前言
游泳是一项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并能使之受益一生的运动。但和普通高校其他体育课程不同的是是在特殊的水环境中进行。正因为此,游泳课教学一直困扰着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游泳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高校的游泳教学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2、游泳运动的健身锻炼价值
2.1从生理上
a.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心脏、肺和负责将吸入的氧运送到肌细胞的血管。游泳时要克服水的阻力需要动用较多的能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坚持长期进行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有力,安静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此外,游泳时人体处于平卧姿势,水对皮肤的压力又形成一种按摩作用,因此,肢体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向心脏的回流比在陆地上直立状态下容易。而且水的阻力使肌肉难以像陆地上那样进行爆发式用力,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又不容易因运动过于激烈而发生意外。
b.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难以压缩性。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所以经常游泳,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c.改善肌肉系统的能力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可以比其它运动动员更多的肌肉群参与代谢供能。虽然游泳不能塑造粗壮的、隆起的肌肉,但能够提高许多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特别是躯干、肩带和上肢的肌肉.因为在水中游泳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游泳又是周期性的运动,长期锻炼能够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提高。
d.改善体温调节的机制
由于水的温度一般低于气温,水的导热能力又比空气强数十倍,因此人在水中失散的热量远远快于在空气中。经常游泳能改善体温调节能力,从而更能够承受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冬泳,对这方面的改善作用尤其明显。
2.2从心理上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殊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而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初学游泳的人一般会有怕水心理,对水环境的陌生感使他们心生恐惧。学习游泳的过程,就是克服恐惧,克服冷、累等困难的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是很好的锻炼.同时游泳对智能的发育也有好处.水的流动特性对游泳技术提出了许多特殊而微妙的要求.掌握游泳技术的过程就是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充分协调的过程,需要体会特殊的“水感”。这些对神经系统是良性的刺激,坚持游泳锻炼的人一定能从中得到益处。
3、高职院校游泳课的现状
3.1学生游泳知识欠缺
学生对游泳知识了解太少,缺乏对永性的了解,如水的阻力、浮力、压力、粘滞性、流动性产生无崮定支撑等等。在实践中缺乏安全意识、自救意识、游泳的原理知识、游泳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及游泳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处于惜懂的状悉。另外一些山区的学生由于风俗习惯错把游泳与洗澡混为一谈。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游泳的进程和游泳技术的掌握。
3.2游泳课人数多、课时少、游泳场馆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课班级人数的确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专业形成的自然班级,另一种是一些采取选课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教师形成的班级。人数一般在50-60之间,因排课及体育教师人数相对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无法减少班级人数.导致人数只增不减。体育课游泳课时较少.一般8-12课时,占总课时11%-17%,体育课以陆地课为主.这样无法全面照顾游泳课,也是游泳课人数偏多的另一原因。拥有游泳馆的院校,多数游泳馆常年对外开放,许多院校还没有游泳池,游泳课与对外开放时间经常发生冲突,即使是淡季,游泳馆还是显得十分拥挤。而室外游泳池由于上课时间过于集中、上谍班级众多,也是人满为患。
3.3游泳课师资队伍缺乏
高校体育教师中,专修游泳专业的教师很少,其中也有很多体育教师自己都不会游泳,有的为了应付教学,自己练习以后,再给学生上课。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明显的游泳课师资队伍的不足,使游泳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游泳运动的发展。
3.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缺乏研究和创新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基本是固定不变的,不根据教学条件的改变,学生的层次不同等因素来调整。尤其是对初学者的教学内容也是一味的从竞技体育的要求着手,先学俯游、换气、先练速度,这种违反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使得初学者因为惧怕和不感兴趣而退避三舍。
3.5学生游泳基础、理解能力、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游泳基础呈现显著差别,总体比较城市好于乡村,南方好千北方。原因是城市游泳开展较好,乡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游泳尚未普及。南方天然水域丰富,游泳场馆众多,便于游泳普及,北方天然水域较少,同时受季节限制游泳场馆开发较晚,导致北方学生整体水平较差。
普通高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偏差.无论从身高还是身体的协调性都无法与体育院校学生相比拟。尤其是女生差别最为明显.大多数女生缺乏体育锻炼。甚至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外加学习压力导致身体素质与男生的整体水平差距拉大。身材的矮小与游泳水性的匮乏增加了学生心理恐惧感,直接增加了学习游泳的难度,因此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一些游泳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步,增加了课堂的可控性的难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更加影响了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与对新技能掌握的迫切愿望。
参考文献:
[1]崔大林.依法加强游泳场所管理,促进体育事业发展[D].游泳.2002,(3)
[2]刘岩.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体系内容改革初探口].体育科学.1999,(1)
游泳课教学 篇12
教学的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如果教育从业者对教学理念有高度明确的表达,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指导教学活动产生积极意义。因此, 产生于20世纪前期的“有效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教学理念, 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历经了30多年的教学革新, 但由于鲜明的学科特点, 使得高校体育类术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原因, 确定了本研究的出发点:从操作层面入手, 探究研究性教学在体育术科 (游泳) 课中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度, 为高校体育类术科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高校游泳课研究性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度。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过程设计
针对对照组的教学,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步骤, 主要以教师的传授、引领为主渠道,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纠错等步骤完成技术学习。而针对实验组的教学, 研究者则在充分分析游泳项目特点与体育术科课程教学的共性表现, 针对非体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 依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以及在掌握技能过程中学生可能表现出的心理适应性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引导一准备阶段
引导一准备阶段在于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造成学生认知矛后和冲突, 使学生产生研究性学习的需求和愿望, 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因此,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游泳教学本身的特点来精心准备知识背景,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 并指导学生初步制定研究草案。如教师在介绍蛙泳技术动作的发展现状时, 让学生观看一些蛙泳比赛和教学的影象资料, 同时, 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对蛙泳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教师分发一部分书面材料使学生加深对蛙泳知识的理解。
同时,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带领学生在现有蛙泳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出新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有超过学生知识水平的, 也有难度适中的。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组成研究小组通过讨论分析, 筛选研究问题, 明确学习和研究的目标, 使学生形成学习目标的心理定向, 然后教师要通过学习小组的目标反馈, 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诸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指导一探究阶段
指导一探究阶段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阶段, 它以系统实施研究方案为任务, 以学生整合知识、收集信息、研讨求索、问题解决为目的, 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设计、自主实施为特征。在学生已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后, 教师有针对性的教授学生一些有关课题研究的知识、方法、思路、技巧、手段等, 在这些指导中, 教师应侧重十教学生学会获取知识, 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淘汰边缘资料, 教会学生多渠道、多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研究资料, 并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 从信息资料中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观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评价一反思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研究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此阶段, 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得出结论后, 可以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教师可采用报告、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互相学习, 增强自信力和效能感。因为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鸣和碰撞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争论中得到发展, 有利十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 因此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使研究成果在交流的基础上得以升华。此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要关注研究态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要注意强调形式的多样化和实效性。
2.2 实验结果
实验中将教学模式 (因素A) 分为两个水平 (XA1:研究性教学, XA2:传统教学) , 将学生起始技术水平 (因素B) 也分为两个水平 (XB1:无游泳基础, XB2:有游泳基础) , 教学实验后的结果为因素A与因素B没有交互作用的情况。
2.3 结果分析
首先, 因素A与因素B存在交互作用情况, 通过图2中的数据可以确定以下3种效应:
第一, 通过比较教学方法的两个水平, 可以确定因素A的主效应。研究性教学的边缘值OA1=174, 传统教学的边缘值OA1=164, OA2>OA2, 。由此可知, 不管学生有无游泳基础, 研究性教学的效果都好于传统教学效果 (O1>O3, O2>O4) 。经过差异的可靠性检验, (P<0.05) , 拒绝了零假设, 因此, 有理由认为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其影响程度属于主效应范畴。
第二, 通过比较学生起始技术水平, 同样可以确定因素B的主效应。无游泳基础的边缘值OB1=166, 有游泳基础的边缘值OB2=172, OB1<OB2。进一步分析可知, 不论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研究性教学还是传统教学, 有游泳基础的学生体现出的成绩都好于无游泳基础的学生 (O2>O1, O4>O3) 。通过均数差异的可靠性检验 (P<0.05) , 拒绝了零假设, 因此, 有理由认为学生的起始技术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其影响度属于主效应范畴。
第三, 通过检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起始技术水平的交互作用, 从图2可以看出, 一方面, 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教学)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特征是:研究性教学相比较于传统教学, 其成绩较高 (O2-O1=4>O4-O3=2) ;另一方面, 学生的起始技术水平 (有、无游泳基础)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特征是:无游泳基础的学生相比较于有游泳基础的学生, 其成绩略低 (O1-O2=4<O3-O4=6) 。
3 结论
在高校非体专业女生的游泳课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时, 不论学生有、无游泳基础, 其学习成绩均要好于那些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成绩;同时, 对有游泳基础学生来说, 其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优于无游泳基础的学生。可见, 在高校非体专业女生游泳课的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高校游泳课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高校非体专业女生的游泳课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时, 不论学生有、无游泳基础, 其学习成绩均要好于那些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成绩;同时, 对有游泳基础学生来说, 其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优于无游泳基础的学生。可见, 在高校非体专业女生游泳课的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很大层面上好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游泳课,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亚南.加强高校研究型教学的策略初探[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5-37.
[2]朱杜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 (7) :37-38.
【游泳课教学】推荐阅读:
异质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研究05-25
高校游泳教学05-29
进行游泳教学06-14
学前儿童游泳教学08-06
游泳教学内容作业10-25
高校游泳课07-22
第一次上游泳课作文06-05
小海马的游泳课作文10-11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游泳安全》及教学反思11-13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学游泳》及教学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