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游泳训练(通用9篇)
业余游泳训练 篇1
当前, 随着我国竞技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 业余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 优秀游泳运动员多年系统训练中, 其少年儿童时期的基础训练尤为重要。来自世界游泳强国的大量资料证明, 基础训练越全面, 为日后专项训练创造的先决条件就越有利。为此, 本人结合所学理论和多年带队训练的一些经验, 结合本业余训练队客观主观的不足, 欲就业余游泳队训练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以之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我县从事游泳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工作, 是从1993年正式确定为业余体校的训练项目。目前在训人员有6男6女, 共12名学生, 坚持正常训练, 年龄都在10周岁到12周岁的年龄段, 技术水平不一致, 有的参加过地市、区、全国的比赛, 有的是刚参加训练的队员。每年暑假还开办游泳培训班, 每次培训人员30~50人左右。从中发现苗子, 向上输送和常规训练。由于受地理位置和高寒山区气候的影响水温较低, 每年水上训练仅在3~4个月左右。每天运动员正常时间上文化课, 训练只能选择下午5:30, 每逢学校补课或考试, 训练就只能为学习让步, 训练课不能连续进行。学生所在学校较分散, 因此训练中“陆陆续续”地来是常有的事, 每天的训练时间大约在90分钟。所以基础训练受到客观上的限制, 训练质量粗躁导致基础训练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以下谈谈一点基础训练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1 现今业余游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是业余队, 但是长期训练也要掌握好正确的游泳技术, 也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 合理的训练安排。在多年训练后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感.技术.身体素质都比较差。
1.1 业余游泳队队员的水感问题
所谓的水感, 就是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时.水对运动员身体.手足所带来的压力.四肢对水的作用的感觉微妙变化, 还有就是在水中使用力量的感觉和在水中承受的重力和浮力的感觉。游泳运动员对水的感觉越好, 进步就越快, 正确动作的形成也快, 还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划水路线。这种感觉与一定的天赋有关, 但也与后天训练不无关系, 通过教练员正确的指导和运动员用心的练习和发现, 水感是可以培养的。
游泳队水感问题主要表现为:队员初学游泳时水性适应不足, 没有能够很好的感觉水的作用。因为是年龄比较小的队员, 在初学时没有很好的指导会导致错误的认识, 主要是熟悉水性训练, 但是不全面, 还没有很好的感觉水的作用和学会在水中控制身体就开始游泳技术的训练了。而此后在基本游泳技术的训练中也没能很好的发现运动员的水感认识不足, 没有能及时的改正和不救, 运动员在游泳时用力方向不正确, 掌型不正确, 身体在水中控制力不强, 四肢对水的作用力感觉不明显。这就导致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正确, 四肢划水效果不明显。
1.2 业余游泳队队员的游泳技术问题
游泳技术, 就是运动员在水中的四种姿势的掌握情况, 各种姿势在游泳时的水上和水面动作、身体姿势的正确性与游泳时划水效果、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等。
业余游泳队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种姿势的游泳技术没有掌握全面。在训练中看出掌握的训练游泳技术动作都不全面。训练中明显每个技术动作都不到位, 而且完成动作效果不好。
游泳队已掌握的游泳技术动作差而且不完整。比如:游娃泳的时候身体没有滑行动作, 手的划水路线不到位, 腿部动作蹬收不到位等等。再如自由泳, 虽然基本能游出样子, 但是效果很差。
1.3 业余游泳队队员的身体素质问题
身体素质, 就是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柔韧与耐力的能力。当今体育竞赛中, 身体素质越好的运动员成绩就越好。
业余游泳队队员的身体素质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而其中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其一是身体柔韧性差。发现队员们的柔韧都很差, 身体各关节的柔韧都没有达到要求, 陆上柔韧训练时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比如:在陆上腿部柔韧不好, 蛙泳、自由泳腿都跪不下去。其二是队员的体能较差。在刚开始的训练中就发现队员不管是速度耐力和长距离耐力都比较差。如刚开始的训练中我加入一些25米的时间包干训练, 队员基本都跟不上节奏。
2 对部分业余游泳队训练中的问题的建议
根据自己的一些训练经验和带队中所用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人对业余游泳队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对游泳队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2.1 对水感训练的建议
(1) 让队员认清熟悉水性的目的。自己也带过很多游泳培训班, 认为初学时认清熟悉水性的目的很重要。要让队员体会水的阻力、压力、浮力, 能控制身体在水中的平衡, 消除怕水心理。初步学会水中的换气和呼吸方式。能够在水中灵活行动的滑行和各种身体姿势。只要认清目的, 在教学中就很快会有成效。
(2) 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并辅以游戏训练。对于业余游泳队的初期训练我建议在教学中可以用最简单的教学方式。比如按以下顺序训练:水中行走 (感觉水的压力) →水中的呼吸换气训练 (学会水中换气) →水中浮体 (感觉水的浮力) →水中的蹬边滑行 (感觉滑行时水的流动) 。按照以上的顺序合理地安排教学, 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好的培养好初期对水的感觉。待所带队员能灵活在水中活动, 能在水中控制好身体就可以进入下以阶段的教学了。当然教学中时有枯燥的时侯, 对此可以安排一些熟悉水性的游戏, 这样训练效果也很好。
在自己带训练和其他训练观察中发现训练队员水感很差, 主要是划水效果不好, 身体不平衡。连蹬边滑行时的走向有时都是偏的。还有自由泳游时身体下沉, 划水路线不到位, 问题很多。在纠正动作的时候发现队员不理解我所讲的问题。发现队员的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试着慢慢训练他们的水感。我自己尝试过一些方法。比如按这样的顺序训练:蹬边→蹬边时试着水中旋转身体→站立双手划水→踩水→蛙泳大划臂→自由泳大划臂。通过这种练习慢慢重新让他们感觉水的作用, 当然这不是在一节训练课就做完, 要按当天的计划合理安排, 也可以当作技术训练, 在练习时要和队员讲清楚要注意的的地方, 有时还要用语言形容清楚, 让他们能正确的感觉水的作用。一些结合技术的水感训练不仅能够让队员认识水、感觉水, 还能很好的增强控制能力, 对于水下技术也很有帮助。比如:自由泳大划臂在水中手可以充分的伸直和很好的完成水下划水动作, 对划水路线和划水效果的提高很有帮助, 将一些水感训练穿插在训练中效果是很好的。我自己这样带队训练约一个月后运动员的划水效果就明显好了很多, 水中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2.2 对技术训练的建议
(1) 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 按照正确的教学模式训练
自己在带过的训练中, 有些队员们都没有掌握游泳的四种姿态。有时因为都是在比赛前接手训练, 为了应付比赛只是挑选了对某个姿势稍有掌握的运动员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 如能游一点碟泳的训练他的碟泳, 对会一点仰泳技术的训练他的仰泳, 因此本人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假如是系统训练, 我建议在训练时从一开始就要认真的对待, 按照正确的教学模式训练。一些队技术训练认识不够, 训练效果不好。这里介绍一些自己训练的经验。比如:在初期蛙泳的训练中, 先从腿部的动作开始训练, 腿部陆上模仿, 学会正确动作, 在水中的先把腿部动作训练好, 在训练中多练习多教导, 腿部的蹬腿效果好了, 控制能力好了再加入手部的动作训练, 同样是和腿部一样的训练模式, 陆上模仿, 水中的练习, 先教好手部的动作, 夹板划手时有较好的效果。再把腿部和手部的动作结合起来。进行配合动作的教学, 要是初学时手和腿的动作学得比较好, 到配合教学时就简单多了。基本一节训练课就能学好了。后面姿势的训练模式一样, 只是所学的技术动作不一样。只要很好的理解技术动作, 合理的教学四种姿势的掌握是完全可以的。游泳的教学都是从腿部开始的, 先掌握好腿部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腿部的动作好了能控制好身体。对后期的训练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在训练中从腿部训练打好基础。在游泳训练四种姿势的学习顺序也不是单一的, 可以是这样的顺序:蛙泳教学→自由泳教学→仰泳教学→碟泳教学, 也可以是另一种:自由泳教学→仰泳教学→蛙泳教学→碟泳教学。我建议现今业余游泳队教练多重视四种姿势的技术教学, 正确地引导队员, 合理地训练。
(2) 训练中安排好计划
因为运动员的年龄都还小, 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及合理的姿势。动作不正确用力不均匀, 很可能导致小运动员身体发育不均衡, 导致身体变形。正确的动作有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 也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大多游泳队所学技术不好, 主要是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有误, 计划安排不正确, 训练常常都是给队员自由练习, 没有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此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 在训练上要抓紧一些, 在每次下水前把计划安排好, 并对队员讲明训练目的。
第二, 每次下水前在路上做模仿动作, 正确模仿。教练员讲解、纠正错误。
第三, 动作多分解、多练习, 降低难度先掌握正确动作。
第四, 训练中多安排一些Nx25米的技术游, 便于发现和改正错误动作。
在技术训练中还需要教练员的细心指导, 需要教练员去发现去纠正。为此, 教练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只要正确的指导和教学才能让队员掌握合理正确的技术。训练方法有很多, 都需要教练员去发掘去运用, 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3 对身体素质训练的建议
(1) 加强队员的柔韧性训练
我在训练中发现了部分游泳队队员们身体柔韧普遍都不好, 在水下技术动作不到位, 我训练时加上陆上柔韧训练发现队员们吃不消。原来是在训练中安排得较少, 也没有针对性的去专门安排时间来加强队员们的柔韧训练。实践证明, 适当的柔韧训练不仅对训练有好处, 也能够使运动员的肌肉更有弹性、更有力。对于游泳队柔韧的训练, 应该在每周都安排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柔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柔韧, 比如:在每次训练前在热身活动当中都安排一些柔韧练习, 一些跪腿、压肩、压腿、两人一组的相互柔韧练习等等。在平时就要多注意身体柔韧的练习, 提高训练质量, 也可以有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 每周安排两节训练课, 专门的训练身体素质, 结合柔韧、体能、灵敏一起训练。
(2) 强化队员的体能训练
在我接触过的一些业余队员们的体能都比较差, 不管是短距离的还是长距离的都没有达到要求。我接触到的一些游泳队训练计划安排不妥当每天训练量不够, 有些还是队员自己把握, 然后后面游一些25米或50米的训练。这样的训练量对于业余队来说是明显不足的。而且安排的体能训练较少, 队员的体能满足不了更正规的训练。对此我建议每周都能有固定的训练也可以安排在水下计划中, 强度不需要多高。只是要队员的体能能满足现阶段的训练能达训练要求就可以了。陆上训练可以安排一些2000米到3000米的中长跑, 水中可以安排一些800米到1000米的自由泳。对体能训练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对于业余游泳队身体素质训练我建议使用以下的形式训练:
1) 陆上力量训练 (全身各部位的肌肉) 加上柔韧训练, 之后安排一些水上放松, 水中的计划可以加入一些技术训练。
2) 陆上体能训练 (各种形式的跑步) 加上柔韧训练, 之后安排一些水上放松, 同样加上一些技术训练。
这样的训练一周安排两次这样就可以了。对于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比较合理和正确, 对提高比较有帮助, 也能比较全面的发展。
当然对于业余体校的训练仅仅只训练会训练还是不够的, 教练员还要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身体情况、年龄以及心理特点等等。因为在每个年龄段的训练方法都不一样, 在训练之中还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队员的特点安排训练合理训练, 不影响队员的生长发育, 不影响队员的发展。根据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 这样训练就会更有效果。
3 结论
对于部分业余游泳队的训练自己有比较多的了解, 发现的问题都是比较客观的, 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出在教练员身上, 教练员对于训练认识不够, 对训练不够重视, 导致在训练中发生很多错误, 而且出现的训练问题没能够合理解决, 导致运动员没有能够比较好的发展。也许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业余体校当中, 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都是业余训练没必要那么认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不管哪一种体育训练, 只要是长期的, 都必须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正确的动作技术不仅能预防运动受伤, 还能提高运动能力。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需求的提高, 即使是业余的也要有规范的训练和正确的认识, 因为这也许就是一个世界冠军的开始。我们的教练也需要得到提高和进步, 把理论与实践合理的结合, 多尝试多实践, 对运动员负责, 更好的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殷玲玲.游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1-91.
[2]许琦.现代游泳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15.
[3]李微, 李进.体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1-82.
[4]卢昌亚, 李结.运动生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4-117, 147-155
[5]中国游泳协会.游泳年龄组训练 (大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 11:252-256, 287-294.
业余游泳训练 篇2
业余足球和职业足球比较,在比赛的激烈程度,对抗程度和技术战术含量上明显有很大的差距。业余球队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队员间体能状况和技术战术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从参加专业和业余比赛的的对比,总结以下经验业余比赛的几个制胜关键:
一,体能的差异在业余足球比赛中,单个队员的体能差异就直接导致整场比赛的结局。业余比赛中,队员的体能状况很不一样,在同等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一方队员的体能优势直接决定比赛局面。防守方单个位臵上队员的体能体力透支就是队伍最致命的弱点,只要以此为突破点,就可以获得机会取得胜利。
二,技术的差异业余比赛中队员受训练的程度不一样,对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应用能力不一样,很多没有经过训练的爱好者在场上一触球就很明显的不会踢球,也有很多曾经受过专业训练的队员一触球就可以看出球感很好,可以连过数人,比赛中技术使用合理有效,是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参数指标。
三,整体战术的差异业余比赛中,尽管有的队有很优秀的队员,但比赛中没有明确的战术指导思想,没有明确的进攻防守组织套路,队员间没有配合,出球没有明确目的,比赛场面混乱----整场比赛尽管在多个局部取得优势,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观有些球队,队伍中没有技术很突出的的队员,但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战术思想统一,配合熟练,队员间很熟悉有默契,通过简单有效的战术组合,很好的掌握比赛节奏,却经常能取得胜利。
四,同等技术战术水平下的单个把握机会的能力业余比赛中队员技术战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个队有单个队员的把握机会的能力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就是一个队伍取得胜利的关键。
业余训练的基本方面:
一,体能训练(每次约30分钟)业余比赛中体能是一个关键,在比赛中一点体能上的优势就足以决定胜负,所以在业余球队的训练中至关重要!体能训练必须占到整个训练的1/3甚至更大比例。在训练中必须要灌输足球是竞技体育项目,首先是身体的对抗,体能是第一关键,足球比赛需要大量的奔跑,踢足球必须先练体能的观念。在足球场上除了倒下其他时间必须是在跑着,不能走或者是停下来休息。
体能的训练包括:放松和柔韧性协调性训练,持续奔跑和爆发训练,无氧负荷和对抗性训练以及保护性防护训练;放松和柔韧性协调性训练:(每次约2分钟)主要有定量(400米-600米)慢跑夹杂转体和一个(30-50米)冲刺是热身,使身体预热,有运动感,血液加速呼吸微急促,肌肉和关节受力。关节和韧带的牵引和放松运动:(每次约3分钟)主要有8-10个身体放松运动为主,各8个8拍。主要目的是活动关节拉开关节韧带,防止在训练比赛中出现因准备不充分而引发的运动伤害。持续奔跑(后)和爆发能力(先)训练:(每次约15分钟)主要有30-50米的启动训练和短距离折返以及反应训练为主,锻炼队员在比赛中的反应能力和瞬间爆发能力。持续奔跑能力的训练是队员坚持比赛,在比赛中保证技术战术动作完成不变形走样的关键,是一个队员比赛能力的根本体现和要求。在训练的结束阶段进行,主要为长距离的持续奔跑训练结合冲刺训练。主要有1000-1500米跑结合200米冲刺训练(2-3组,中间休息2分钟)无氧负荷和对抗性训练(每次约10分钟)目的是训练队员在负重或干扰情况下做技术动作的能力,和进攻防守当中身体对抗的能力,以及在非常规情况下做出非常规动作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主要训练队员的负重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以及高速无氧情况下的反应能力保护性防护训练(每次约5分钟)主要是训练队员的协调能力和高速对抗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能力,以翻跟头和跨越障碍的能力以及常规自我保护动作。
二,有球基本技术训练(每次约30分钟)
颠球训练:主要是训练队员对球的感性,训练队员接触球和控制球的能力,是足球的最基本技术,通过颠球的训练可以迅速提高队员的球性。
运球的训练:主要是训练队员对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反应,通过几个基本的运球和控球基本技术的训练迅速提高队员对球的控制能力。主要有基本部位的运球,运球的启动急停,运球的变向和假动作等。传接球的训练:传接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最基本动作,是完成队伍由单人到整体的关键所在,传接球是整个配合的开始,是整个战术组合的最基本单元。如果一个队员连完成最基本的传接球的能力都没有,他就不应该上场参加比赛;在比赛中不能够把球传给自己队友的队员不是好队员,因为他没有配合的意识;一个队员不能接稳队友的传球说明他还不具备参加比赛的能力。训练主要有:队员接停球的能力训练,队员传低平球的能力训练,队员中距离传球的能力和队员长距离传球的能力,和队员在对抗条件下的接停球能力和传球能力。
射门的训练:主要是训练队员射门的技术动作和控制,提高队员的破门得分能力。主要有定点的角度射门训练,战术组合的射门训练和战术组合的抢点射门训练等。
三,战术基本训练和对抗比赛训练(每次约30分钟)
主要以局部2-3人间的传接球和跑位训练和半场(或1/4场)的分组对抗训练为主战术的基本构成就是局部的2-3人的传接配合和交叉换位构成的,由多个局部的配合连续直至形成射门得分的过程就是整个进攻战术,也就是怎么最有效的运用局部配合形成完整的整体进攻的组合。分为传球和跑位两个方面,传球要让接球队员舒服和有利于下一个战术动作的组合;跑位要求空挡性有利性和威胁性。整个战术的组织和组合要掌握对球控制的原则,宁可不出球,不可出球就丢球。对球的控制权就是比赛的主动权,只要球在本方控制下,对方就必须处于防守状态,而一丢球本方就必须进入防守状态,主动权就在对手一方。在训练中灌输控制球就是比赛主动权控制的观念和局部配合不丢球的观念;在传接球训练中灌输有利于的观察原则,避免盲目出球。
四,整体战术的训练(结合比赛)
主要训练队员全场观念和局部观念,也就是训练队员在局部的配合控球和局部转移的观念和能力,学习掌握局部转移的时机判断和把握。通过训练要培养队员在对方队员中发现薄弱环节和对方的主要进攻手段,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对方薄弱环节制造突破,把握机会形成得分的能力。培养队员总结比赛的能力。
基本战术(一)基础战术个人的和二三人的局部进攻战术是组成全局性进攻战术的基础,所以叫基础战术。一个球队的战术水平与基础战术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个人战术队员无球的摆脱,跑位和有球技术的合理应用都包含着战术内容。队员的战术意思好,技术精,则个人战术能力就强。
(1)摆脱与跑位:当队员得球,就要发动进攻,同队一些队员的任务就是摆脱对手的紧逼,或制造宽度,造成空当,给有球队员造成多条传球路线,把进攻推向对方球门。在对手紧逼的情况下,多数的跑位都要采取摆脱的动作。摆脱:方法有突然起动、冲刺跑、急停、突然变向、变速和假动作等。摆脱的方向可以向左,向右侧,可以向前向后。但应明确目的是为了拉出空挡,制造有利的传球位臵。跑位:就是有目的的跑动,跑向有利位臵或空挡。比赛中跑动很重要,善于跑位的队员在场上能占据更多空当,从表面上看,好似人数多于对方。跑位的作用:使自己在短时间处于摆脱对方情况下接球;可牵制或扯动对方;可扰乱对方防线。接应、策动、牵制、突破等跑位的作用是随场上的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互相转化的,因此队员应机动灵活,多谋善变,即勤于跑位又善于跑位。一场比赛,一个对员掌握球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分钟,大量的时间都在不停地跑动,因此有人说,会踢球的人是非常能跑,而且善于跑的人。跑位和摆脱时应做到:1)目的明确2)机动灵活3)摆脱要及时,动做要突然。(2)传球: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它是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选择传球目标,掌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是传球的主要内容。传球按距离与传球的高度可分为短传(15米内),中传(15--25米),长传(25米以上);高传一般指高过人体,低传一般指低于膝部的空中球和地滚球。长传速度快,短传准确,长传一般用高传,短传一般用低传。传球的目标:一般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当传。应明确向前传和向空当传是主要的。但也需要向脚下传、横传和回传。传球的时机:比赛中传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传求指挥跑位,传球在先,跑位在后;另一种是跑位促使传球,先跑位,后传球。重要的是及时传球,要把握时机,避免造成失误。传球的力量:传球一般传球力量应该适中,有利于同伴处理。传球的到位,传球的时机及传球的力量是传球成败的主要因素。传球队员注意:1)传球前尽可能隐藏自己的意图。2)动作要快速,简练,多变。3)攻守队员集中再一侧时应转移传球方向。4)遇风雨天比赛,顺风时少直传、长传、高传、传球力量也要比平时小些;逆风时多低传,力量大些,下雨地滑多向脚下传,少传地滚球。
(3)射门:是一切战术配合的最终目的,射门必须准确,突然,有力,准确是关键。突然有力的射门使守门员猝不及防。射门要准,但不能过于求稳,射门要突出一个“敢”字。利用自然条件,也是射门者具有的一种意思识。
(4)运球过人:是进攻战术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个人战术。特别是在对方罚球区附近时利用运球突破防线,更是一个优秀队员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运球是调动、扰乱对方防线造成以多打少,觅得传球空挡,突破密集防守,获得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足球应以传球配合为主,运球过人相搭配。在没有传球配合的可能或运球过人后能有更好的传球机会或射门机会时,则应大胆运球突破。
2、两人的局部进攻战术两人的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防守一个,进攻队员利用摆脱或运球过人等动作,在短时间内造成二过一的局面,大多数情况的局部配合可能是二对二,二对一。两人的局部配合与用的比较多的在前场,但由于传切有失误的可能,因此在后场,尤其在罚球区附近后卫间决不能冒这种风险。比赛中常用的两人配合: 二人配合对队员的要求:场上局部地区出现二对一的局面往往转瞬即逝,因此进攻队员必须抓住这一战机以多打少,若稍一迟缓,防守队员就会回防到位,变成二对二的形势。在二对一局面时,进攻者一定要作运球过人或二过一传球配合的两种准备,这样真真假假才更有利于完成二过一的配合。任何一种二人配合,都要求插入的报员用突然快速的起动去接球,假使防守队员是最后一个后卫,则要注意传球和起动时间,避免越位。场上出现二人配合战机时,应根据防守者的位臵,场上空当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选用某种二人配合。三人配合比二人配合进攻的面更广,二人配合传球的路线只有一条,而三人配合的传球路线有两条,传球可有变化,这对防守队员来说困难也就更大。三人配合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两种:一种是一个队员利用自己跑向空当牵制一个防守队员,其他两个进攻队员利用传切战胜另一个防守队员,这种配合称为传第二空当。另一种是三个队员通过传球进行一次间接二过一或连续两次二过一的配合以战胜两个防守队员。三人的配合对持球队员和接应队员的要求与两人的配合基本相同,持球队员在传球前,观察场上情况应更全面,范围应更大些,两个接应队员的起动、跑位时间应有先后,以利一人制造空当,一人插入空当。
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和提高
1、自觉自我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和对抗能力。每天坚持跑步和锻炼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吸烟和喝酒等伤害身体的行为,没事多触球,进行球感和控球的训练,规范击球和传接球的动作,以及射门动作的练习。
2、利用训练比赛前后的时间,进行自我总结。
3、制订科学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比赛计划。
4、组织各球队的友谊比赛,了解对手实力和技术特点,制定针对性训练和战术方针,以及针对性人员安排。
业余游泳训练 篇3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苏州市开展业余游泳训练的游泳馆及其教练员、部分在训队员和队员家长。苏州市共有23家游泳馆开展少儿业余游泳训练。其中16家可以常年开展训练工作,本文随机抽取7家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具体数量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期刊网2001~2010年关于游泳运动、业余体育训练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期刊、硕博论文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并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阅读了《运动训练学》、《游泳运动》、《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社会学》等多部著作,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游泳界的专家、游泳场馆的经营者、教练员、家长就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访问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总共发放了775份问卷,其中向教练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运动员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问卷326份,回收率为93.1%,有效问卷326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另外向所调查运动员家长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26份,回收率为93.1%,有效问卷326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同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对获取的各类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探讨与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相应的百分率、求和、可靠性检验等科学的统计学处理并结合统计得出的数据完成图表。
2 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运动员的现状分析
2.1 运动员等级及训练年限现状分析
从对运动员调查结果来看,326名运动员有112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占调查人数的34.4%;有161人达到三级运动员水平,占调查人数的49.4%。(见表2)
从对运动员训练年限来看,326名运动员,训练年限2年以下的有19人,占调查人数的5.8%,训练在3年的有59人,占19%,训练在4年的占46.32%,有151人,训练在5年以上的有97人,占28.88%。(见表3)
从以上对运动员的调查可以看出,苏州市少儿运动员大部分都是2级或者3级运动员水平,并经过4年或者5年以上的训练。说明苏州市少儿进行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整体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运动员的训练时间相对比较短,则影响经济水平的提高。游泳技术水平是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级别的运动能力的,而调查的少儿运动员有一部分运动员训练时间短,则所具有的竞技水平比较低。少儿各种素质的锻炼都有一个年龄时间段,错过了这个时期,素质的提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并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2.2 运动员参加训练次数及训练时间情况
从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运动员中有85人一周训练三次以上,占调查人数的26.07%;有181人一周训练两次,占调查人数的55.52%;有23人一周训练一次,占调查人数的7.06%;还有37人不定时训练,占调查人数的11.35%。(见表4)
训练都分陆上和水上训练两种,一般在每天的训练都会安排15-20分钟的陆上训练,然后进行水上训练,每天训练时间有60%的在3-4个小时,有40%的在2个小时以下。冬天大部分都在陆地上训练。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才能够保证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根据《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以11-12岁年龄组运动员为例,仅水上训练,运动员周训练次数为6-9次,每次训练课的时间保持在120分钟左右,每次训练课的游距为4000米-6000米,所以短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是很难保证技术的固定和成熟,以及基本功的扎实的,因为基本功是需要时间磨练的,偏短的训练时间无法保证技术的精细和体能的发展。调查知道基本上所有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都达不到要求,并且有一部分运动员每次训练时间都很难保证。所以对于少儿来说,要想使技术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使技术更加精炼,训练时间和次数是要得到保证的。
2.3 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随着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训练手段和方法不断科学化,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所以少儿阶段的文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的同时,而不丢失文化的学习,能够更多博得家长的支持,对训练起到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够使更多的人参加训练中去,扩大训练队伍,有利于游泳后备人才队伍的壮大。运动员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训练会占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并且训练后出现的疲劳现象会影响运动员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投入到文化学习中去,影响文化的学习,家长也就会对孩子训练的支持出现动摇现象,对训练就会产生不利现象。
2.4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情况
科学选材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客观地测定运动产生了一大批优异的运动成绩,而科学选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从实践来看,不是所有的人经过多年系统的运动训练后都成为优秀运动员。仅仅是那些具有运动天赋的人方可获得优秀的成就。科学选材正是为了把具有某项运动特殊先天能力的少儿选拔出来,给予专门的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具有高度的竞技水平和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现在的比赛要想提高竞技水平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结合起来,科学选材是关键因素,关系到训练的成败。调查结果发现,有53%的教练员凭自己的经验选材,有37%的教练员凭借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材,只有10%的教练员根据指标测试结果选择运动员。由此可见苏州市少儿业余训练的选材的科学性低,浪费有天赋的运动员,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3 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对策
3.1 完善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训练相结合体制,协调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
3.1.1 完善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训练相结合体制
实践证明,任何一名运动员要想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是有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表现到竞技过程中去的,智能在比赛及训练中古重要的部分,一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只是一味的埋头练习,要用脑子去不断的思索,才能很好的掌握技术,而智能的培养,就要运动员通过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具有更好的运动技能。同时,竞技体育运动的高淘汰率,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更多的运动员退役后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才能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然而由于受传统训练体制的影响,重视训练而忽视学习,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发展,少儿处于训练的萌芽期,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更不能忽视。另外可能一部分教练员为了训练成果,盲目的加强训练时间,并且有增无减,时间精力是影响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完善体教相结合的体制可以从以下措施来完善训练与学习相结合的制度:(1)对于体校,应与教育部门积极协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体校学生升学优惠政策和加强体校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有关政策。(2)设立后备人才奖励基金,对实行“体教结合”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教育部门和单位给予奖励。
3.1.2 协调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是运动员普遍存在的矛盾,重视训练而忽视学习,或者重视学习忽略训练,都会对运动员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如何协调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协调不好它们之间的矛盾就会使家长或者运动员本身对训练的兴趣下降,不能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去,从而产生运动员流失现象,必然对少儿游泳人才的培养带来负面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对专家以及教练员交谈,有以下途径来实现他们之间的协调:(1)教练员掌握好训练的量和强度,使运动员训练后产生的疲劳尽量减少,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2)学校领导和运动员家长商讨,使家长消除训练对学习影响的顾虑,得到家长的更多的重视和支持;(3)学校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运动员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2 建立一系列的运动选材系统,使选材更加科学化
游泳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多年系统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选材是多年系统训练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提高优秀选手成材率的重要关口,优选的苗子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随着训练科学的发展,游泳成绩越提越高,也越来越接近少体的潜在的训练极限。要想使游泳选手的竞技能力达到世界优秀游泳水平,除了对运动员进行长期训练外,初始就选拔先天竞技能力优秀的选手则是非常必要的。系统训练加上先天发掘突出竞技能力运动员几乎成为创造优异游泳运动成绩的必由之路。目前张家港市的少儿游泳运动员的选材由于受条件以及选材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科学化训练对选材的要求,所以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科学选材,从而提高选材的成功率,促进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的发展。学校领导以及教练应充分认识到科学选材问题的严峻性,提高认识,把选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落实措施,加强领导。加强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建立选材和运动训练档案。统一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内容、指标、方法、仪器和时间。内容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发育程度、专项成绩等。测试结果登记入档,以便逐年追踪观察。科学选材对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单位的科研水平、精密仪器设备、选材方法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由于水平差、条件差等原因,造成选材质量不高。所以各个学校应与体育院校或者高层次的体育部门协商,学习科学的选材方法,并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指标,确保选材的科学性。
3.3 加强少儿游泳的科学化训练
训练的科学化也是培养少儿竞技游泳优秀运动员的德必要条件,由于各个学校为了使运动员快的获得好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就使运动员训练青年化,加大了训练量,是运动员出现过多的疲劳损伤现象,这样不利于儿童的发育和心理健康,阻碍了儿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造成家长的支持程度下降,运动员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少儿游泳运动员。所以在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中,应为少儿打好基础,学校领导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教练员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避免疲劳和损伤的发生,并严格按照多年训练计划及各个阶段的训练计划,使科技工作和训练结合起来。认真贯彻业余训练原则,即“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和少儿游泳业余训练指导思想“规范四式技术动作,全面提高素质机能,抓住身心发育时机,打好耐力基础”,为将来向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做好一切准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业余游泳训练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生存和发展是业余游泳训练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现状所获得的有效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苏州市的实际情况对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促进苏州市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周明.关于少儿游泳科学化训练中热点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5):115-117.
业余游泳训练 篇4
业余训练是体校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和造就有运动天赋学生的成绩达到一定竞技水平,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体育人才,参加上一级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的重要任务。体校和中学业余训练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体校与中学有机结合,营造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
1.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工作,支持体校选材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训练。学校应该把体育工作列入全校的工作计划中,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根据上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锻炼师生的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养成顽强的拼搏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2.体育教师要身体力行,掌握校内体育动态,在搞好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管理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好相应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有计划地进行田径业余训练。在教学、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发现体育“苗子”,及时调整训练队成员,健全业余训练的管理制度,分析研究队员的身心状况,制订合理的训练方法,科学的安排训练的负荷量,使队员的素质技术成绩都有理想的提升。
3.体校教练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学生情况,观察学校的业余训练,了解队员,指导训练,做到掌握一手材料,跟学生搞好关系,真正地为了学生去选材、去训练、去培养。
二、重要的环节――对业余训练队员的选材要求
1.热衷于体育运功,有积极主动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愿望,这是必备的内外在因素。
2.田径运动项目众多,教师要根据校情,确立具有校情特色的优势项目为主训项目,来选择体育“苗子”.
3.重视文化课成绩,运动员不是别人想象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体育运动是一项体力加脑力的综合活动。
4.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田径训练单调、枯燥乏味、艰苦、缺乏像球类一样的兴趣。
5.要有家庭的支持,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怀和支持。良好的家境可以为其发展起到坚强的.作用,并有可能造就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三、坚持科学合理训练,严格管理
要建立科学的发展思路、管理制度,体校跟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要有机结合。各级教练员都要根据实情,确立训练目标和任务,制订远期训练规划,做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科学合理的训练,保证每天训练要有收获,保证队员的健康与安全。
业余游泳训练 篇5
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格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和“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流,更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游泳作为生存和健身、娱乐的一种手段,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游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对锻炼意志品质、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亦有良好的作用。游泳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游泳还是一门生存的技能。近年来游泳运动被推选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游泳运动简便易行,适合男、女、老、幼终身锻炼。由此看来,游泳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中学生参与到游泳运动,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2007年7月-9月,对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现状进行研究,与部分游泳场所的学生、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并发放问卷给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与研究游泳运动发展、评价有关的文献与书籍,并与游泳相关专业的教师交流与探讨后,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现状状况的调查问卷,并向在2006年7月至9月对成都市部分游泳场所的学生家长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且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2.2.2 访谈法
根据文章研究的需要,到游泳场所对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调查,就主要影响成都市中学生业余游泳锻炼开展的因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交流并与部分学生交谈。
2.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得的数据结果在计算机上利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教学实验中,教学技能的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中所得的问卷数据进行百分数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现状分析
3.1.1 游泳场馆、器材现状
为了研究的需要,笔者走访了成都市的五个区,发现每个区都有规模比较大的游泳场所,同时部分小区也有小型的游泳池,部分区的学校有露天游泳池,成都市所属五个区的部分高校有室内游泳池,部分游泳池在夏季也对外开放,且都适合开展游泳运动。
3.1.2 成都市游泳场所游泳教练员的现状
对初学游泳者来说,必须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几大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综合运用[1],没有专业教练员的指导是很难衔接好的,而且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从调查中发现,成都市每个游泳场所都有专门的游泳教练员,且大多有游泳教练员证书或者有相关的社会指导员证书,这样就基本上能够满足广大游泳爱好者以及中学生学习游泳的需求。
3.1.3 学习游泳者的状况
从调查中发现:成都市参与到游泳运动中的中学生,一方面由于是在暑假的时候由于暑假时间比较长,而且成都夏季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比较适合游泳;另一方面是因为游泳运动能使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促进中学生的生长与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去游泳场所进行游泳。
3.1.4 中学生参与游泳的时间
成都市位于著名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美誉,夏季的时间成都市大多数时间比较炎热,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开展游泳运动较多的时间是6-9月,这期间是学生暑假休息的时候,天所炎热,家长带着孩子避暑也有些家长选择在游泳进行降温、解暑。其他的几个季节则参与到游泳中去的中学生几乎没有,成都市不适合开展冬泳运动而且冬季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游泳场馆也比较少。
3.1.5 中学生游泳的消费
成都市在我国西南地区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的消费水平较高,因此许多家庭也能随让孩子到游泳场馆进行游泳的消费,加之许多孩子喜欢这一运动,据调查成都市游泳的消费在5-10元之间的比较多,也有些价格比较高的场所,家长和学生去的较多的一般是这种他们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
3.1.6 中学生学习游泳的途径(见表1)
在成都市的游泳场馆一般都有专门的教练员,许多中学生学习游泳主要是通过参加部分场馆的游泳培训班,由专门的教练员进行教学,还有一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家庭,他们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掌握一门体育运动项目,也会通过聘请私人游泳教练员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这样能够使孩子更快地掌握游泳的技术。
3.2 成都市中学生参与运动游泳时存在的问题
3.2.1 场馆的卫生条件令人担忧
按照规定,游泳场所禁止患有性病、皮肤癣疹以及肝炎等传染病的人入内,凡游泳者都必须持有健康证,但事实上不少游泳场所对游泳者一律来者不拒。《成都市游泳场馆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游泳减溺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凡是进入游泳场馆游泳的人必须持本人游泳证,无证下水者,管理人员有权劝阻,停止其游泳行为,确保游泳人员生命安全。办理游泳证其中一项就是需到各区医院做体检,合格之后凭着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办理游泳证,游泳证的有效期为3年。但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游泳场馆普遍存在体检走过场、游泳证可有可无的现象。在一家游泳馆,负责体检工作的,主要检查游泳者是否有红眼病、心脏病等,经她检查合格盖章后即可以买票,而笔者向其他几家游泳场馆询问游泳证情况,则大多表示不需要。笔者还询问了几个游泳者,他们也认为有没有游泳证无所谓。
3.2.2 中学生游泳爱好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据了解,游泳时若不注意卫生,有可能染上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泳池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癣、传染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等。游泳者要懂得自我保护并共同维护游泳场馆的卫生。市卫生局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去游泳馆游泳要观察游泳场馆卫生状况,不要到不干净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以免身体受到病菌侵害。游泳场所应清洁、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水质清澈透明,无漂浮物,水中有轻微的氯味。同时游泳者要自觉进行体检,如患有传染病则不应进入公共游泳池。此外,游泳之后要点眼药水,以预防传染性眼病。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因为孩子小而不穿游泳衣的,这些都容易感染上一些传染性的疾病。
3.2.3 游泳场所水质状况差
调查中发现成都市许多游泳场所水质状况差(见表2),成都市市区一些营业性质的游泳场馆,并且在卫生管理部门办理了接受卫生监督的手续。为了保证游泳场馆的游泳池水达到卫生标准,市卫生监督所每月至少要到各家场馆抽样检测水质两次,并从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个数、大肠菌群等6个方面认定水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仅6月、7月这两个月,市卫生监督所对游泳场馆进行了81次的水质检测,合格率达到94%,不合格的6%基本上是余氯含量低于卫生标准。
3.2.4 游泳场所存在着安全隐患
游泳运动是一项风险性运动,游泳的运动安全,游泳场馆需要完善的救生、急救机制和相应的配套专业人员和器材设施。市区一些非专业性的游泳场馆,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没有设置完善的救生、急救机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2003年成都市某大型住宅区游泳池发生一起孩子溺水死亡事件,由于游泳池没有专职救生员,当游泳孩子溺水得不到及时救生,等兼职保安员从巡逻线路上赶来,溺水孩子不救身亡。目前,经营性游泳场馆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尽管在池水卫生上做得不错,但在其他方面的卫生、安全、规范管理上却很不够。
4 加快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对策
4.1 中学生要正确认识游泳运动对健康的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产键时期,游泳时人体几乎所有的肌肉群都参加活动,因此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心血管的机能得到加强。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还可以使呼吸肌变得强壮有力,使体温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游泳还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游泳也是生活中一项必需的技能,它对劳动生产和国防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4.2 加强成都市游泳场馆硬件设施建设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游泳运动项目,培养游泳后备人才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保障广大游泳爱好者的安全、应加强教练员、救生员、水质检测员到外埠场馆经营较好的地区学习、走访、吸取、借鉴兄弟池馆的先进经验,其次加强池馆的硬件建设,在原有游泳馆设施设备改造的基础上,对游泳馆的内外环境、泳池、供热系统、水循环过滤系统及附属设施实施修缮、维修、改造和更新,另外,为确保泳客的财产安全,可以安装了监控设备,杜绝了安全隐患。使游泳场馆的硬件设施条件,符合国家要求,为开展群众活动和业余训练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加强卫生与安全管理与要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执行水质标准,坚持对水质的检测。
4.3 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游泳知识的教育
学校对游泳方面知识的教育比较少,但成都市的许多中学生在炎热夏季时参与到游泳运动的人数却比较多,所以各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游泳安全方面的知识,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要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发冷、乏力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不具备救生能力的人,不要选择直接下水救人,应该寻求他人帮助,或寻找救生器械间接救人。
5 结论与建议
1. 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游泳运动的价值,游泳运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能全面、又能重点地锻炼身体。
2. 按照规定,游泳场所禁止患有性病、皮肤癣疹以及肝炎等传染病的人入内,从走访和调查各游泳场馆的情况来看,成都市部分游泳场馆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卫生监督部门要随时对游泳场馆进行抽检,以保证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3. 生命是最为宝贵的,“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与义务,因此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利用多渠道、多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游泳的安全与预防工作,避免在游泳时学生发生危险事故。
4. 成都市近几年出现了学生在游泳时发生危险的事件,因此要加强学生安全常识的教育,初会游泳者应选择水深在胸以下的水中游泳,如水过深,即使会游泳者也应在靠岸较近处游泳为宜,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可随时上岸,忌剧烈运动后游泳,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摘要:笔者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虽然成都市中学生对游泳运动有着很高的兴趣,但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隐患,不利于成都市中学生进行游泳的锻炼效果,作者试图通过对成都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找出成都市游泳运动开展的情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成都市中学生业余游泳锻炼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思考,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游泳,现状,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佘克敏.游泳运动项目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迎春,朱俊虹.全民健身与游泳运动的审美娱乐性[J].社会与科学,1996(1):24225.
[3]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黄汉升.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葛春林.最新游泳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对学校业余训练的体会 篇6
1 方法要科学
身体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它对少年运动的“抓好基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身体训练, 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发育, 促进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还可以防止运动损伤和伤病, 还可以延长运动生命。中国体操队员61%脊椎的伤, 85%手脚腕有伤。据测定, 体操队中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脊椎老化程度与七十岁的老太太一样, 这都是全面力量训练不够的结果。中国运动员二十几岁就显老, 以致过早退役, 也与心肺功能不强、缺乏全面系统训练有关。反观国外许多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表明, 他们大多是在青少年时期打下扎实的基础, 才能在后来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创造优异的成绩, 而且一度成为体坛的常青树, 这样的运动员俯首可拾, 如800 m前纪录保持者塞·安科和现跳高记录保持者索托马约尔。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所限, , 许多理论数据无法测试, 而用心率指标来控制强度简单易行, 而且比起仅用跑速来控制人体所负担的负荷更客观些。根据儿童少年心肺机能的发育落后于运动系统发育这一特点, 在全面发展各项运动素质的基础上, 应侧重加强耐力训练, 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例如有氧耐力的训练, 心率一般在140~170次/min。时间最少5 min, 一般在15 min以上;在速度耐力的训练, 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达160~180次/min左右, 待脉搏恢复到120~130次/min, 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这样无论是跑还是间歇休息, 而心脏都处于最佳输出范围之内, 即间歇期肌肉得到休息, 而心脏仍处于较高的活动水平, 对于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效果显著。附学生成绩对照见表1。
2 训练少而精
大负荷训练已成为现代田径训练的特点, 没有大负荷量训练, 就没有现代运动成绩的高水平和高速度的发展。所谓大负荷量训练是指人体机能所能承担的较大的甚至最大限度范围内进行训练。田径运动训练中加大负荷只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一种手段, 绝不能单纯地为加大负荷而加大, 而是应在人体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范围内, 根据超量恢复的原理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营养保证, 通过提高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来弥补时间的不足, 贯彻少而精原则。学生在校应是以学习为主, 不能因为训练量过大, 出现身体的疲劳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如何才能做到既能达到训练效果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呢?通过实践得出以控制强度为手段达到上述目的。
例如一名学生的400 m成绩为60", 如何利用控制强度达到训练效果呢?训练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运动强度, 才能引起最大吸氧量的增进, 引起机体的刺激。只要不低于80%就会达到训练效果, 低于60%, 只能起到健身强体而达不到训练的效果了。这样就不难算出该学生在训练中不得低于的时间为:60"+60"× (1-80%) =72"。
3 技术抓关键
在特长生的业余训练中, 时间短、任务急、发现技术问题较多的情况下, 只能抓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解决了技术关键就能提高运动成绩。
原地推铅球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学生初学乍练存在的问题较多, 如持球、投球时的蹬转动作、最后用力等。而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关键部分。只要解决这个技术关键就能提高运动成绩。首先让学生明确正确的用力顺序, 注意末节用力效果。也就是说让学生明确最后用力由髋部肌肉开始发力, 按着大——中——小肌群的发力顺序, 有规律的动员有关肌群进行工作。例如在“抬体”动作阶段, 表现为右腿的“蹬转”与躯干的“抬转”;在成“反弓”的刹那, 则表现为右腿的“蹬转”, 与髋、肩快速地扭转。在伸臂推球瞬间, “甩腕”拨球, 是肢体末节肌群迅速收缩。这些动作, 体现了先由髋部的大肌群发力, 上通躯干, 下经大腿而转向两端的用力特点。另外, 正确的发力顺序取决于良好的用力和支撑, 使力的效果由下向上传。特别是在转肩、伸臂推球的刹那, 构成由下肢为基础的全身连续用力, 这是用力过程中的又一特点。学生练习中, 存在支撑腿支撑无力重心前移过大, 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 提高成绩则显得轻而易举。附部分学生成绩对照表, 见表1, 表2。
4 心理增信心
心理训练是现代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抓不好心理训练, 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精神动力”, 一个人的追求目标越高, 就越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它的源泉就是精神动力。
作为教练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队员在训练上有何目标, 针对目标, 因势利导。作为体育特长生, 主要目标是通过业余训练达到升学目的。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特点, 使学生对自身有个准确的评价。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 又要看到自己的劣势, 增强信心端正训练态度, 努力学习, 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在奋斗目标的鼓舞下, 他们都能刻苦的训练, 正确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做到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的目的。
5 配合是保证
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协调配合是训练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实知识, 完善自身的只是层次结构。
(2) 对待训练忍着负责, 做到有的放矢。
(3) 争创训练的各种条件。
(4)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协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摘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那些有一定体育特长, 又有强烈升学愿望的学生, 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提高训练成绩的同时促使文化课成绩不断提高, 最终达到升学的目的。笔者从训练方法、训练量、技术要领、心理训练及学与训的配合上分别予以阐述, 希望能为相关的训练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校,学生与业余训练,方法,技术,心理训练
参考文献
[1]黄立华.“激将法”在学生体育训练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 (19) :22-23.
[2]谢玉堂.浅谈影响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的因素[J].读与写, 2015 (17) :259, 261.
关于小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研究 篇7
1.1 选拔
选材、选好材是开展田径训练的第一步, 也是培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前提。选拔的途径主要是依靠体育任课老师的推荐和校运动会的比赛, 从中选出身体条件突出学生作为田径后备人才训练对象。
1.2 邀约动员
通过记录的学生家庭电话, 首先邀约学生家长进行面谈, 实践中通常向学生和家长讲解, 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的情况下, 既放学后参加体育锻炼, 可以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健康水平, 同时因为从小打好了身体训练的基础, 有利于在将来的体育中考, 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测验, 在达到二级运动水平以上时, 还能享受到高等院校的录取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般在这样的宣传和动员后, 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愿意参加田径的业余训练。
1.3 兴趣培养
在取得家长的支持后, 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具体的训练中, 教练员面对学生在态度上应和蔼可亲, 在方法上应循序渐进, 避免过大过强的运动负荷, 破坏了学生参加训练的兴趣, 在度过基本的训练适应期后, 根据个人的起点成绩, 帮助他们设定适宜的成绩目标, 并从心理上鼓励他们完成这一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2. 学校业余训练的开展
2.1 对教练员的要求
学校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即是教练也是老师, 身兼两职。这就需要教练员调整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心态, 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业余田径训练, 而不能本末倒置。在个人业务能力的培养上, 教练员即要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又要不断吸收先进的训练理念, 这就需要学校的教练员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 执著的精神。而且, 还得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需要教练员在思想上以及训练方法上大胆改革和创新, 走出自己的特色。
2.2 区别对待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 个体发育的程度也迥然不同。因此, 在学校基础业余田径训练中, 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段而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对田径项目的特点的认识, 技术的规范, 多年训练安排, 训练手段和训练要求的改变, 大赛前的训练安排等都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而展开。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素质, 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 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 适当注意对少年儿童个体特点和专项特长的发现和培养, 为今后选拔优秀田径苗子打好基础。
2.3 重视恢复训练。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看待事物还处于事情的表面。教练员要及时给予引导, 特别是在课后的恢复上。在安排课后慢跑、伸展性练习外, 还应对课上的负荷对队员的心理方面的疲劳和负面影响及时加以引导, 强调必要的负荷量和强度对提高成绩的正面影响。在课后听听音乐, 看看优秀运动员成长的传记, 以此帮助运动员清除因负荷量和强度所带来的对心理方面的负面干扰。另外, 还应和家长多沟通, 从营养方面进行改善, 使训练的疲劳得到更好的恢复。
2.4 思想教育和管理
首先要把教学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工作中,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 懂礼貌、讲文明、爱劳动、能吃苦的品质, 有计划的安排学习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其次加强家访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与任课老师沟通, 询问运动员的学习情况, 沟通协商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的注意点和学习的计划。最后建立学生训练手册, 教练员应认真填写学生训练情况和思想表现, 及时总结训练经验, 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 逐步培养学生上进心和责任感, 培养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并使训练有的放矢。
3. 学校应加强给予业余训练的政策支持
在美国, 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开展得非常成功, 主要原因是学校建立了一套诱人的奖学金机制。在吸引学生参加业余训练方面, 做足了工作。美国的学校运动员只要参加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学金。同时, 还为运动员学生做好功课补习的保障工作。在我国, 目前家长和学校都重视学生文化学习, 排斥学生参加业余训练, 深恐影响文化的学习。若学校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 保障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 并为其建立长效的奖励机制。想必学校业余训练工作定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喜爱。
4. 结论
4.1 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工作开展的准备工作主要有运动员
的科学选材、真情邀约和合理的兴趣培养三个方面, 三方面的工作是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条件。
4.2 业余田径训练的开展过程中, 应注重教练员职业素质
的提高, 教练员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 要有刻苦训练、用于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征、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身体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训练;狠抓训练的同时, 应与家长沟通好, 加强学生生活作息和饮食的改善, 为运动员的恢复做好保障, 教练员要重视恢复训练。
4.3 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 教练员也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摘要: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 在各项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田径运动成绩的好坏更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而与其他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不容乐观。本文浅析小学业余田径训练的开展, 为抓好小学生的基础训练, 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 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业余,田径基础训练
参考文献
[1]肖捷明等.从运动员形态考究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秀成因[J].体育科学, 1993.1
[2]廖福祥等.试析影响我国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成材率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山西体育科技, 1993.1
浅谈中长跑的业余训练 篇8
一、中长跑业余训练要有良好的训练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中长跑, 一听到要中长跑训练就叫苦, 更谈不上对于中长跑的兴趣和习惯了, 可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中的基本素质,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中长跑的锻炼兴趣呢?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 刚才还在叫苦, 可一踢起足球就生龙活虎什么累都忘了。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多组织足球教学比赛, 使学生的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 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 跑不快、跑不动的现实问题, 我及时指出:“耐力素质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 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 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 在业余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
二、中长跑业余训练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表情、仪表、语言、动作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中长跑业余训练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在中长跑训练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 才能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 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大, 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 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计划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中长跑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四、中长跑业余训练要抓好文化学习
尤其是在近几年中, 中考又增加了体育一项, 使参加训练的同学获得了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的双丰收, 家长们越来越感觉到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 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家长由担心变成了放心, 还主动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训练。
五、中长跑业余训练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一个合乎要求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业余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探讨 篇9
在运动训练中,绝对速度一般指运动员100米跑的最快速度。是所有径赛项目运动员极为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影响长跑成绩的关键因素。训练时应增加训练中速度训练的内容和比重,来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速度是长跑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很多人往往不重视速度训练对耐力项目的作用,认为在训练中绝对速度所占比重很小。结果由于绝对速度差,导致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难以提高。在当今高水平长跑竞技中,绝对速度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风向标。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长跑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训练,一般采用短时间、短距离的大负荷训练方法。绝对速度训练安排要与速度耐力、一般耐力训练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绝对速度训练的效果。主要训练方法有:
1.短距离起跑如30米、60米、80米起跑、行进间跑。
2. 30~80米加速跑、接力跑。
3. 60~100米行进间跑。
4.100~300米重复跑、等短距离跑。
爆发力的训练对于提高绝对速度有很大的作用,如行进间单脚跳、后蹬跑、跨步跳等,对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效果明显。
二、长跑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
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长跑运动员的核心能力,决定着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持续能力的体现,训练中应结合长跑项目相应的特点来进行训练。因此,乳酸耐受力就成为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关键。 乳酸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由于运动相对过度,超过了有氧运动的强度,氧气供应不足而形成无氧代谢,从而导致大量的过度产物乳酸在体内形成堆积。因此, 训练中一般采用400米间歇跑的方式,并重复多次。 在每次运动时运动员要达到或接近极量负荷,每次间歇休息时又未获得完全的恢复。主要训练方法有:
1. 等距离、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 如女子400米间歇跑,规定必须在1分20秒~1分25秒的时间内完成,间歇时间30~60秒,连续完成15~20次。
2. 等距离、不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女子6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2分05秒~2分10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 每组完成时间延长2~3秒,间歇时间1分30秒~2分钟,连续完成4~5组。
3. 等距离、不等时间、不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10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3分钟~3分05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每组完成时间延长3~5秒,间歇时间从5分钟开始,向后依次增加30秒,连续完成3~4组。
4. 等时间、不同距离、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800米计时跑,在接近本人最大强度的练习后,组间休息2~3分钟,后续练习采用“±5米” 的方式,完成2~3组。
三、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
有氧耐力是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能力。通过有氧耐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有氧能力本身,而且对无氧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有氧能力可以推迟和延缓乳酸的出现和升高,从而支持无氧代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训练中主要采用长距离、适宜强度的重复跑练习,重复跑的距离,间歇时间应合理,不超越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让运动员适应训练。要求重复跑的距离与自己的主项跑的距离相符。例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8000~12000米。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4000~6000米。也可利用阶梯跑的方法进行,如跑5000米休息5分钟,再跑3000米休息3分种,再跑2000米休息2分钟,最后跑1000米。休息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心率恢复到自身的平时水平时,进行下一组的重复跑。
四、长跑运动员速度节奏的训练
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跑的节奏感,是运动过程中,机体调节代谢能量的供应,使身体或运动器械质心的位移速度产生快与慢的周期性、阶段性变化特征。速度节奏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训练中,要重视技术训练以及全身的协调发力。由于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对整个长跑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专项距离跑和比赛时间才能够逐步形成。速度节奏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专项距离的重复跑练习,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10000米, 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5000米,重复次数可依据训练阶段合理安排。
五、长跑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发展绝对速度时,应注意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重点进行速度训练,且这种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进行绝对速度训练时,应使运动员在一次练习结束后,得到充分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2. 在有氧训练中,应重视有氧训练的质量, 不能没有要求。同时,应融合技术和力量的内容及要求,强调“耐力”与“技术”、“耐力”与“力量”的结合。
3. 当有氧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时,影响的就不仅是有氧能力本身,同时,也制约了运动员无氧能力水平的提高。
【业余游泳训练】推荐阅读:
学生业余训练06-03
业余训练方法10-11
业余运动训练08-23
田径业余训练的恢复05-20
业余训练中的逆向训练09-19
业余跳远运动员训练07-01
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08-17
中学生篮球队业余训练06-20
游泳训练方法09-30
游泳力量训练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