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游泳技术

2024-12-13

现代游泳技术(通用10篇)

现代游泳技术 篇1

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游泳训练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余年。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运动本质的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游泳训练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我国游泳工作者来说, 最重要的一点, 是我们应当具备更为深刻的和科学的观念, 对游泳运动训练的认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研究和分析世界游泳训练的发展趋势, 对于今后更好的把握训练的方向有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理解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 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虽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 但是他有可能游不过一名7岁的业体校的小运动员。这说明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 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 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合理性, 不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刨学的特点。同时, 合理的技术是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 增加推动力。

2、重视技术的效果, 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

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都较为重视技术的效果, 即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 使技术更加合理化, 经济化。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 根据比赛项目和战术采用合理的动作频率来完成比赛。

3、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

美国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认为, 核心力量主要有3点:1) 发力来自臀部;2) 力是通过全身的协调工作进行传递;3) 用力时保持身体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 使力量传递到手臂, 这一技术类似于垒球和棒球运动员投球一样, 靠臀部转动发力传到手臂, 将球扔出。在游泳技术中, 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协调用力。而要达到协调用力, 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员陆上的协调性练习, 例如, 采用各种垫上练习、球类练习、徒手练习来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运动员在水中控制身体的能力, 通过运动员在游进中身体的滚动使身体的力量传至手臂和腿部。可以采用分解游、配合游和打腿练习来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用力及保持动作放松的能力。

二、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

1、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

大运动量训练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 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 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50年代初期间歇训练开始应用于游泳训练, 这为增加训练量提供了主要方法。

2、高原训练

在高原环境下,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 使得单位体积中的氧减少。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训练, 给运动员额外的增加了负荷。原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曾多次采用高原训练,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

能量代谢理论提示了不同负荷强度运动时机体内部能量系统功能的规律与特点。人体运动时肌肉作功的直接能源是体内的磷酸原系统。人体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可分为两个基本过程, 即无氧和有氧代谢过程。无氧代谢过程包括两个供能系统, 既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过程是由ATP开始的, 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不同距离的项目其参与能量代谢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因此, 在发展运动员某一专项能力时, 依据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来提高运动员的相应供能系统的代谢能力、输出功率和身体对能量的利用效率, 是非常有效的。

4、恢复成为训练的一部分

尽管目前的研究对于疲劳产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 但随着人们对于疲劳机制的深入研究, 恢复的重要性被广大教练员所认识。要保证运动员能够承受训练负荷、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避免产生过渡疲劳, 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采用合理的训练负荷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 才能保证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因此, 在当今的游泳训练中, 恢复已成为训练的一部分, 在训练中恢复训练已成为专门的练习被安排。在游泳训练后常用的恢复手段主要有水疗、按摩、药物等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此外, 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营养等手段加速机体的恢复。

三、结论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为:

1) 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2) 重视技术的效果, 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3) 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

2、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是:

1) 重视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2) 高原训练和在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3) 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 使训练负荷更为精确;4) 运动员的恢复越来越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认识, 已成为游泳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 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更为细化;6) 由于比赛的增多, 许多运动员开始采用多周期以及3—4天形式的小周期训练,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 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现代游泳技术 篇2

作者:(美)杰姆斯·依·康西曼 出版日期:1975年05月第1版

游泳技术的力学知识必须以直接应用于游泳中的某些力学原理为基础。关于游泳技术的许多错误概念,不是由于对力学原理的误解和应用不当,就是由于轻视或缺乏力学知识而造成的。

教错了还不如不教。一个运动员受到错误的指导还不如没有教练员更常能改进其技术。如果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只知道怎样游各种姿式,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游,那么他在教练工作中或在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上最多只能取得平凡的成绩。一个运动员不只是要利用他的身体条件,而且也要运用他的智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泳变为更有趣和更有意义的运动。

一个运动员要想游得快些,就必须做到下列条件之一:1.减少阻力2.增加推进力3.两者的结合。在研究动作的力学原理时,必须力求创造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技术动作。近年来,在技术上最大的改进一般是通过减少阻力来实现的。

关于训练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要从生理上寻找出一种最能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最大推

进力和最小阻力的训练方法。当运动员在比赛中疲劳时,他的力量就愈来愈小,身体姿势也越来越不能保持流线型。研究竞技游泳的全部学问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当我们研究技术动作的所以然时,要记住这点。

身体背后分离区(游祸)阻力,它的产生是由于身体后部的流线型不好,水不能填入,所以身体前进时必须带进一定数量的水分子。

设计者可以更改运输工具的外型,但是除了通过饮食和身体训练外,运动员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体型。而运动员在水中的身体姿势却是可以改变成为更有效果的流线型,从而减小阻力,特别是减小迎面阻力和漩涡阻力。

在研究各种姿势的技术时经常要应用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在25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图I—4)。例如,当运动员向前跑时,用他的后腿向后向下蹬地,共反作用力则与其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运动员向前和向上。

谁都知道,如果运动员同时既划水又打腿,他就会游得更快些。它的原因是因为腿打水能增加推进力么?还是能减小阻力?还是两者都有?根据作者的研究,在高速度游泳时,腿打水对臂划水所产生的推进力毫无帮助。

有些运动员身体在水中较其他运动员高些,这是由于他的浮力较好,或者是因为他在水中游进的速度较快。

关于手指形状微小的差别问题,有必要提醒注意这样一个原则,即不要把基本原理隶属于琐细的细节。首先要伸平手掌,然后如果你愿意的话,再改正大拇指的位置。

要把细节问题从属于基本原则,这在游泳技术力学分析的任何过程中都是适用的。许多所谓讲究全面的人,往往是很不好的教师或教练,因为他们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哪些是无足轻重的细节。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一个运动员要模仿冠军的技术时,或者发生在教练员想把自己对于冠军的技术的印象硬套在运动员身上时。他可能正是看到了冠军技术的缺点,甚至是个人的习性的一面,而恰好忽略了本质的东西。不要忘记,即使是最好的运动员,也有技术上的缺点。虽然他有缺点,但他之所以还能表现出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具备下述两个因素之一:

一、他的才能、力量或训练水平远远超过了他的缺点

二、他的缺点很少,对他的成绩影响极微。即使如此.像后者这样的情况也不值得有意去揽仿。

均匀的推进力较之时大时小的推进力,对身体的向前推进效果更大。这也就是游爬泳比游蝶泳或蛙泳快的原因。

空中移臂动作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工作效率和速度。一个不正确的空中移臂动作就要破坏游泳动作的节奏,使划水动作不正确。这表现为划水动作过快或过慢,缩短划水路线,或产生过长的滑行动作。

在爬泳、蝶泳中,移臂在入水前的瞬间减速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身体在水中(或在任何流体或气体中)所产生的阻力的大小,约与身体前进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以一个飞机为例,假定其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哩,能产生1000磅的阻力。当飞机的速度加倍时,阻力不是增加一倍,而是成为原来的四倍,即4000磅。如果速度增加到每小时300哩时,阻力就等于原来的九倍。这个定律也适用于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速度和阻力的关系。在游冰中,这个定律也可直接应用在移臂入水速度的问题上。

运动员不能因为要减少阻力而过份减慢手臂入水速度。空个移臂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划水臂协调一致。

当运动员划臂速度增加一倍时、在相同技术的情况下,它所产生的推进力增加到四倍。根据生理学的定律,肌肉收缩速度与肌肉的能量消耗的立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划臂的速度增加一倍,能量消耗就要增加八倍。这样,加快划臂速度增加了推进力,但也不成比例地增加了能量和氧的消耗。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游泳中手臂动作越快,就越是累得早。这也说明为什么在中长距离游泳中需要掌握好速度分配。

运动员的体型、骨骼大小、肌肉的发达程度、身体重心位置、脂肪层的厚薄程度和肺活量等等是各不相同的,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浮力和身体姿势。

由于对游泳技术缺乏了解,运动员可能去取消一些动作,如侧向打腿动作等,而这些动作又恰是正确的。

因此,加快游泳速度的答案是不在于把身体抬高,而在于使身体更好地成流线型,更有效地使用力量。

向运动员说明这种错误摆动的最好方法是:身体这样过分摆动,使他拖动了水道中一半的水,而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拖动水道中不到四分之一的水。

移臂依顺时针方向向前摆动的反作用力,使脚部在相反方向(反时针方向)偏离身体中线,而脚部的侧向打腿动作则能使臀和脚保持同身体成一直线。

现代游泳技术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游泳技术训练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Swimming Training

XI Fei

(Anyang Sports School, Anyang 455000, Henan)

【Abstract】The thesis deals with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kill movements by simulating vivid and correct swimming skill movements by mean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hope of offer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swimming training.

【Key words】cmulti-media technology, swimming skill training

多媒体技术是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众多学科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游泳技术训练过程中,如何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理解技术原理,提高运动成绩,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在游泳训练活动中,由于游泳运动是在水中进行,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视觉、听觉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受限制,游泳技能的形成更多地依赖本体感觉,而教练员的水上示范模糊性使运动员很难建立生动的表象。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游泳训练中,运动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如何借助多媒体平台有效地让运动员建立正确游泳技术动作概念,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则有其独特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游泳训练主要依赖游泳教练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利用模仿、语言或手把手地教,使运动员掌握和改进游泳技术,而教练员很难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特点进行直观的分析、讲解,帮助运动员理解、掌握、改进游泳技术,使运动员的游泳技术在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特长。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游泳训练中教学效果差,教练员示范动作难以完整、准确等弊端,运动员可以在观看技术录像的同时,领悟动作要领,迅速形成一个完整的游泳技术动作表象〔1〕。

1 多媒体技术在游泳训练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游泳训练中的优势就在于,它不仅能有效地多途径传输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良好的判断、评论功能。在形成性练习中从运动员的判断中评价学习水平,在技术评价中充分运用建立的反馈机制,诊断运动员技术掌握情况,特别是水下摄影系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使运动员第一次看到自己水下的真实动作,为继续学习指明方向。图片、视频演示等方法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通过演示教学可以加速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和促进动作表象的生成,通过学习——练习——反馈——再练习的路线,对正确的技术动作进行强化,运动员通过反馈信息,逐步优化技术动作。

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和技术练习的影像可以从多种角度、以各种游泳速度展示动作的技术结构,能够向学习者提供正确的视觉刺激,有利于准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表象的迅速建立。动画和影像的播放次数、快慢速度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学习需要及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自如地选择应用。这种方法选取实体的人物模型,逼真地呈现游泳运动实况,充分体现动作的节奏感、方向感、路线感及有效的对水感觉。提供清晰的动作概念,同时动态展现正确完美的动作示范及精确的动作讲解,图、文、声、像、动并茂,是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2〕。

2 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泳技术的训练,就需要从开发演示的方法手段和收集各种游泳技术资料入手,通过动画和多种媒体结合进行训练,增强课件的交互性,这在游泳训练中尤为重要。目前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游泳技术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视频播放、图片演示等手段进行应用研究,其中也有通过水下摄像让运动员对自身技术有直观的了解,但是大多没有根据游泳运动的特点结合一定的技术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对形成改进运动员技术技能没有具体的手段和方法。

2.1 利用游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演示并改进技术

运动技术是一个过程。具有量和质的特征,量的特征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特征,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进行定量的检测、分析和评定,质的特征包括节奏、准确和幅度等特征,可以由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与评定。在技术训练中结合运用Dartfish运动学分析软件对游泳运动员的水下技术进行动作速度计时测量、角度测量、轨迹演示和突出关键动作等运动学分析,教学中通过演示,加速运动员对身体姿势、动作频率和动作效果等技术特征概念的形成,练习中再经过不断地反馈,逐步形成更高水平的技术动作,达到提高运动竞技能力的目的。

2.2 通过角度测量改进身体姿势和肢体动作

原苏联沃洛普的研究表明:“游泳时,身体纵轴与水平面夹角越小阻力也越小。〔3〕”因此,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的身体姿势和技术动作特征可以通过肢体各关节角度来反映。根据运动员游进过程中的肢体关节(如指尖、肩、髋、膝和足尖)的角度,可以判断出身体姿势和阻力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寻找出肢体角度和身体运动方向、身体姿势之间的关系,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提出更有利于游进流线型的改进手段和办法,提高技术训练效果。

2.3 通过线条标记方法演示改进身体姿势

游泳运动从出发入水到途中游保持流线型身体姿势是减小外形姿势阻力,提高游速的关键。游泳时,减小外形姿势阻力的办法,一是身体平直,保持流线型姿势;二是凡在水中做与身体运动方向一致的动作,都应尽可能地减少挡水截面;三是直线游进,游进中保持稳定平衡,防止上下起伏和扭摆。因此,针对运动员技术问题进行训练,是解决好运动员游进时身体姿势造成阻力大的关键问题,也是改进身体姿势、减小阻力、提高游速的关键。

在游泳的技术训练中,通过对水下技术录像利用线条标识出运动员游进过程的身体姿势,可以很直观地发现由于动作错误导致增加身体的阻力面,并准确地锁定改进目标,通过辅助教学,继而改进技术,形成流线型技术,减小阻力,增进游速。

2.4 通过计时监测改进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

在竞技游泳运动中,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和游进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划手和打腿是获得推进力的主要手段,由于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采用加速划水或打腿都可以获得更多的阻力推进力。而运动员的动作频率和速度可以通过对某一划水或打腿周期进行计时测量,得出数据,通过对比然后针对对运动员划水或打腿动作速度进行定量分析。例如国外研究表明国际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后的水下海豚式打腿频率快,对出水后的游进速度加快明显。

2.5 利用标记方法突出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技术的改进

在运动技术的改进训练中只有突出重点,找出关键错误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练员经常困惑于发现运动员的技术不合理却难以找出原因,因此只观看技术录像有时仍难以理解技术问题的所在。视听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一定事物时,这就是注意,而注意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它是感知、记忆、思维的共同特征。〔4〕”而在技术训练课件中通过分析处理在关键位置上进行标记,能迅速吸引运动员的注意,让运动员在理解技术的不足并能体会正确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趋准确。

运动成绩的提高是建立在不断完善技术技能的基础之上的,世界最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也是其他运动员努力形成和发展的方向。纠正与改进游泳技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让运动员知道自己技术的错误之处;二是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掌握高质量的技术动作。〔5〕”由于游泳运动员在水环境中容易造成空间的位置感觉不正确,教练进行多次语言指导仍难以纠正,而通过与国际最优秀游泳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技术的差异所在,为改进技术确定目标,在制作对比过程中,把国家队运动员的技术资料编辑成能与之相对应国际优秀技术媒体资料,再经过整合,就形成了两种技术同步对比的状态,就能清晰、准确地进行比较,通过演示运动员便能直观地分辨出两种技术的优劣,看到差异,找出原因,加以改进。

2.6 利用动画演示形成正确动作表象改进技术

由于游泳的特殊运动环境,在实际训练当中,运动员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从教练的示范、图片和录像演示中,看到动作的一面(即一维),相应建立起来的动作表象的立体感觉比较弱,为弥补示范的不足,在课件中可以重点突出技术环节的三维设计,从侧视,前(后)视,俯(仰)视三维甚至多维同时、同步地把技术环节呈现给运动员,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生动逼真的动作表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根据运动员技术结合运动学分析后通过多媒体演示,能直接地指出技术的不足,运动员通过视觉和神经的联系,能正确地理解技术原理,经过不断反馈,逐步地建立正确肌肉感觉。

2)通过突出重点找出导致错误动作的关键,有利于运动员通过观察迅速发现自身错误动作,通过反馈修正,逐步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3)采用技术对比演示方法教学,运动员能准确区别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产生精确的分化,加速更高水平运动技能的形成。

4)通过游进技术和速度的关系,运动员能在把握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从身体姿势和速度、动作推进力和速度的关系上挖掘潜力,使运动员在符合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技术风格。

3.2 建议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减小水下摄像设备成本,使应用应普及化。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佟立生.多媒体在体院游泳课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3):91.

〔2〕〔4〕阮怀云,蔡树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MCAI)与游泳教学改革的研究〔J〕.游泳,2008(1):1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游泳运动(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8;23-24.

〔5〕许晓东,马吉光.水下摄像对少儿游泳技术动作改进的作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3:60.

现代游泳技术 篇4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1.1 信息技术教学训练特点和优势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中, 主要通过计算机将具体的理论或者示范动作等等的文字、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的技能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模拟和输出, 并且有目的的进行修正和删除, 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 并且方便理解。

此外, 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更是大幅度地改善了教学效果。首先, 它将整体的技能教习过程进行细分, 将技能分成各个单项技能点进行学习和训练, 大大增加了技能学习的可操作性, 缩短了训练时间。同时, 相对于以往漫长枯燥的长期过程, 短期技能目标达成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1.2 培养和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为了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除了加大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建设力度之外, 更重要的是重视培养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鼓励教师学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经费, 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 从而通过相关的培训规划和指导, 使教师或者训练员能够真正的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训练的重要性, 进而熟练的掌握各种计算机应用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手段。此外, 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 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最终相互促进, 从而对教师和教练员积极学习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起到号召作用。

2 现代信息技术在游泳中的应用

2.1 动作分析讲解, 激发练习兴趣

体育运动, 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体育教学, 也往往是一个动作的拆分和组合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避免了以往教练员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训练模式, 能够将训练信息通过图片、声音、画面方式传递给学员。相对于传统方式下仅靠学员的自行理解和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更加生动, 同时将游泳运动的节奏, 动作的幅度和运动轨迹的准确性等等将动作技能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定和讲解, 一目了然, 使得学员对动作的理解更加具体, 同时也更加准确, 标准统一。

同时, 由于游泳水下操作环境的特殊性, 很难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整体动作的操作,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三维立体动画技术可以从各个角度给运动员呈现立体动态的动作示范, 从而使运动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动作的拆分过程, 增加动作的规范性。

此外, 通过专业的计算机应用, 教练员也能对运动员的水下动作进行收集和信息化模拟, 通过具体的分析, 强化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认知, 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动作姿态和运动频率, 同时也让其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 从而通过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提升整体运动效果。

2.2 调整运动姿势,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游泳运动中, 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运动员在水下的阻力, 提高游泳速度十分重要。运动员在水下时, 为了能够保持匀速平稳的直线前进, 不仅要保持身体的流线姿态, 而且动作的施动间要相互协调, 避免因为身体的晃动、扭动产生阻力, 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与水接触的截面面积。如果仅仅靠教练员个人经验的判断和指导, 任务量较大, 容易产生疲劳, 同时也往往会导致一些疏忽, 不能纠正运动员的一些错误运动姿态。

相反,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超大信息存储能力和强大信息分析能力的介入, 应用水下的录像技术, 并结合视频处理软件, 不仅能够减轻教练员的任务量, 同时也更加直观的发现运动员水下动作存在的问题, 从而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

2.3 监控运动速度和频率, 提高运动技能

在游泳时, 水的阻力和划水速度相互关联, 运动员往往通过快速划水和打腿获得更大的阻力, 从而产生推力, 推动前进的速度。但是同时, 为了平稳前进, 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频率之间也需要掌控节奏, 相互协调。因此, 按照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运动特点, 进行动作操作的量身定制就非常必要。

教练员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测量并统计运动员的频率和速度, 对其划水和打腿的周期进行定量分析, 然后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动作的模拟和对比, 从而找到与其相互匹配运动频率和划水速度, 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强化训练, 大大提高训练效果。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潮流驱使下, 各行各业都已经进入到数字化的轨道中, 体育教学训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也不能例外。因此, 在游泳教学训练中, 首先, 教练员要结合传统教学经验,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训练当中, 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训练方法。其次, 要应用相关的先进水下设备, 更好的观测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通过水下摄像设备对运动员的运动进行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 从而规范运动员的动作, 修正其运动姿态及强化运动频率和速度, 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总而言之,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不仅使得运动员对于自己游泳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同时也让教练员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员, 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 使得游泳训练成效卓著。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多媒体技术在改进高水平游泳运动员技术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2.

[2]李祥顺, 陈玮.浅谈多媒体教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7, 7 (B06) :203-204.

游泳基本技术教学研究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第一”的观念已深得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发展,游泳已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一种时尚运动,同时学会了游泳更代表掌握了一种技能。短期的培训,已成为此运动能力获得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如何快速,规范的获得此技能也成教练员研究的一项课题,通过对儿童蛙泳教学细节分析,能为蛙泳教学提供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速成游泳的目的,使学员尽快在短期内学成游泳。把竞技游泳中的蛙泳和一些实用游泳组合在一起,构成速成游泳教学的内容。通过科学、系统的练习,在短期教会初学游泳的人已不是难事。探索提高游泳学习班的教学效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泳爱好者的需要,从而赢得市场,并促进游泳运动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对比、数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暑期游泳学习班速成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提高游泳学习班的教学效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泳爱好者的需要,从而赢得市场,并促进游泳运动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游泳,速成教学法,教学效果

目录

1绪论................................................................................................................................................3 2 影响游泳速成教学的因素...........................................................................................................4 2.1 不熟悉的作业环境。学生对于游泳课的恐惧...........................................................................4 2.2 自身经历和外界环境的影响。..................................................................................................4 2.3 教学环境的不同..........................................................................................................................4 3研究对象与方法.............................................................................................................................6 3.1研究对象........................................................................................................................................6 3.2研究方法........................................................................................................................................6 4研究结果与分析.............................................................................................................................7 4.1对相同年龄层用速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7 4.2相同年龄层男女混合和男女分班教学效果比较........................................................................9 4.3不同年龄层次教学效果比较......................................................................................................10 4结论与建议...................................................................................................................................11 4.1游泳速成教学的建议..................................................................................................................11 4.2游泳速成教学的保障措施..........................................................................................................14 参考文献.........................................................................................................................................16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可以持续不断的坚持游泳超过两百米以及对踩水技能的掌握应该是一个人学会游泳的最低的标准。只有符合这个要求,那么在较深的水域游泳面临一般的溺水等情况的时候可以应付自如。学习和掌握速成游泳主要是为了尽快地掌握一种技能,而不是通过学会游泳在比赛中取得成绩,在熟练掌握这种能力之后自己的素质能力也得到提升,一旦遇到状况不至于陷入险境。因为在游泳的过程中,不但大大改善了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的循环,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改变,肌肉也更加健康,因此游泳运动依然成为一种代表时尚的标志。与此同时,游泳教练员也面临了一个问题,怎么样让大部分学习时间有限的人在没有学过游泳的情况下尽快的学会游泳。热爱游泳的群体是十分广泛的,尤其集中于青少年这一群体。这种运动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全面得到改善,特别是帮助锻炼心肺功能,而其他的运动就没有这一优势。在北京暑期每期的游泳学习班都有很多人参加。而且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港澳同胞和海外友人。基于对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目的,我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学习到了更多的教学经验,有利于积极开展和普及游泳运动。本文归纳了我校经过多年研究出来的有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值得游泳教学者借鉴。影响游泳速成教学的因素

2.1 不熟悉的作业环境。学生对于游泳课的恐惧

心理主要来源于它的未知性。众所周知,人们的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平地上,所以活动范围转移,致使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人通常活动范围不会超出平地这个大范围。而与此不同的是,游泳课程教学地点设在了与之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水下。因此,学生对于陌生环境的畏惧而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首先,在水下游泳过程中,根据自然原理,会产生浮力作用,人体自身的平衡力也会随之消失,再加上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很系统的游泳基础,因此极易破坏自身平衡或产生抽筋等症状。从而造成溺水等危险。而这种状态下更加会增加学生对水下任务的恐惧心理。其次,水下游泳打破了人体自身的规定站位。在平地这一范围内,人类采用的是站立的姿势,行进方向是沿着眼睛目视方向前进。而水中却有很大的不同,在水中,基本的游泳姿势都会采用沿头部方向前进,这是与平地上行进的一大不同。并且,即使改变了前进方向,水中也并没有可倚靠的具体东西,再加上水的浮力和阻力,很不容易正常前进。最后,在水中的呼吸与在平地上的呼吸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平地上,人类采用鼻腔呼吸的方式,因此较为轻松。而在水中,人类是采用口腔呼吸的方式,无法使用鼻子呼吸。因此,呼吸方式的改变也增添了游泳这一运动的难度,难度的增加也致使学生的畏惧心理加重。畏惧心理加重从而使学生迟迟不敢下水,影响游泳课程的教学。

2.2 自身经历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果学生初次下水时或者幼年经历中曾经有过溺水从而造成了心理阴影。另外加之,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或者身边事件的影响也会加深学生的心理阴影。并且这种畏惧也会传染给其他人。这种心理阴影在游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2.3 教学环境的不同

一般课程的教学环境室内室外差别不大,而且是站立进行的,因此学生很容易切换适应并且迅速进入状态。而游泳课程与之不同的是,教学环境完全改变,无论是室内游泳池还是露天游泳池,都容易让学生不熟悉不适应。室外游泳池环境中极易因水下温度与地面温度不同而造成学生抽筋等问题。因此,教学环境的不同也影响学生对游泳课程的学习。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的游泳学习者。其中青少年组男女共1143人、89名成年人年龄在(16-25岁直接有24人;26-45岁有49人;46-65岁有16人)。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游泳运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相关的书籍等文献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2.2实验对比法:对初学者取用不同教学方法、分班方法等与教学效果关系进行研究。①分班方法:A按年龄大小、性别分班;B只按年龄大小分班,男女混合,并原则上年龄越小,人数越少;年龄越大,人数越多。成年组为混合班。每班人数15-20人之间。教学方法:分别取用传统教学法和实验速成教学法教学,所有学校班均连续上课12天,每天2小时。传统具体教学方法:基本按腿部动作教学-手臂动作和手臂与呼吸配合动作教学-完整配合动作教学的步骤教学;速成教学方法采取的步骤、措施等见表1。

3.2.3数据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对相同年龄层用速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

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成绩进行统一测试,按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进行评定(能独立完成25m以上蛙泳为及格,不能独立完成25m距离为不及格),其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蛙泳速成教学步骤、措施 步骤、方法、措施

第一步:陆上模仿蛙泳腿部动作练习(1)游泳安全知识教育和上课须知

(2)俯卧在练习凳上做“收一翻一蹬夹一停”动作练习。要慢收快蹬,翻脚掌,蹬腿时边蹬边夹,腿蹬直时双脚刚好并拢,并稍作停顿。(3)坐在地板上作“收一翻一蹬夹一停”动作,脚部在同一水平而运动,切勿有弹腿动作。

第二步:熟悉水性练习

(l)水中上下跳动或行走等戏水练习,以消除怕水心理。(2)头部潜入水中练习闭气。注意:做这个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寻找怕水者。对较怕水的学员要把他们集中在一边,并予以帮助。(3)浮体练习:要求两于臂及腿部伸直、放

进度 第1次 第1-10次 第1-3次 第1-8次 第3-6次 第1-10次 第2-6次 第3-7次 第4-8次 第4-10次 第7-10次

松、闭气。对较怕水者可手扶浮漂(水线)辅助练习。这时要观察,第10次

根据学员掌握情况是否进行下一步内容的教学。

(4)水中原地呼吸练习:水中口鼻齐呼水而口吸;或水中闭气(入水前切勿深吸气)水而口呼口吸再过度水中口鼻呼,出水口吸。要求全身放松,连续20次呼吸动作,不能停顿。注意:这是蛙泳水中划臂与呼吸配合的前提,每次课都应安排,时间长短视学员掌握情

况而定。

第三步:滑行或蹬边滑行

(1)教师帮助滑行练习:排纵队而向池边,距池边3米或更远,山教师推动学员滑(漂)向岸边(腿臂伸直并拢),使学员体会滑(漂)行“感觉”。(2)掌握较好的学员安排自行蹬底或蹬边滑行练习。教师重点帮助动作掌握欠佳者,个别可取用拉的办法,以消除爬水心

理。

第四步:陆上模仿划臂与呼吸配合立,两臂前伸并拢,掌心向下;(2)按口令作划臂与呼吸配合练习:要求小划臂,臂外划时即开始抬头作换气臂时两肘和前臂在胸前,耸肩,向前伸臂时,低头呼气。

第五步:蹬夹水滑行练习

(1)排队而向池边,教师先推动学员滑行,当感到“不动”时,学员自己作在陆上学过的“收一翻一蹬夹一停”练习。注意:勿离池边太远,要求学生闭气蹬水直至达到池边为:。对于掌握欠佳者要及时纠正。可用腿部托住学员腹部,帮助学员作“收一翻一蹬夹一停”练习,最好用专门的水上练习凳练习。

(2)当学员能较好掌握蹬夹水滑行时,教师可安排在两水线之间来回反复若几次(如20次)蹬夹水练习,教师不时观察他们的练习情况。此时教师重点辅导较差者,对于初学者,不管原来基础好差,第2-4次课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蹬夹水较差者,本内容以后的课还是重点解决的问题。第六步:划臂与呼吸配合动作

(1)原地水上划臂抬头呼吸练习:对于已掌握蹬夹水较好者:a站立水中作水上划臂抬头呼吸练习,使学员体会和感受水对于臂的张力得以抬头;b教师辅助学生作划臂抬头呼吸练习;c学生自己作划

臂抬头呼吸练习。

(2)腿、臂与呼吸配合练习:基本掌握b和c后①教师推动学生滑行要求学员在感觉“不漂动”时学生自行划臂抬头呼吸,划臂抬头呼吸时,腿部放松,无需做任何动作。换完气后马上作“收一翻一蹬夹一停”动作。起初可作2-3次蹬夹水,1次划臂呼吸。②学生自己蹬夹水划臂呼吸练习:于已掌握划臂呼吸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其自行练习,如在两水线之问来反复10-20次的练习,(尽量用较少的蹬水次数完成一定的距离)。教师重点辅导技术相对较差者同时要注意被安排自行练习学员的学习情况。纠正动作,督促或安排新任务等,对能游25米,动作自然者,逐步过度到1次蹬夹水,1次划臂呼吸。第七步:突破与调整

突破包括较好学员长距离蛙泳突破和怕水学员学会腿、臂呼吸配合等动作的突破。对掌握较好者进行强化,改进动作,增长每次游距(尽量用最少的蹬水次数完成一定的距离)。二是对个别特别怕水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对于在陆上掌握蛙泳腿部动作较好,山于怕水心理无法协调完整地进行腿、臂与呼吸配合,利用浮板练习往往会有较好效果。对于怕水者而言,浮板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有了“救命稻草”会消除其怕水心理,从而能理智地完成任务。

第八步:测评 测评包括技术评定、游泳距离,并作出升留建议。

表2 相同年龄层用速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P 优良 30 15

及格 44 29

P<0.01

不及格 20 46

总计 94 90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速成教学方法教学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之所以速成教学法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优势,原因就在于速成教学法是以蛙泳动作技术结构的特点为基础,再将学习者的内心想法、生理状况以及对技术掌握的程序和规律综合考虑,这样教学的过程就更具有系统性,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紧张、连续、有趣但又仅仅有条十天的学习,熟练地掌握技术,保持稳定增长的进程,既节省了学习者的时间,还能够把教与学统一起来。

4.2相同年龄层男女混合和男女分班教学效果比较

对男女混合教学或男女分班教学哪种效果会更好?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实验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见表3)表3 相同年龄层男女混合和男女分班教学效果比较

方法 男女混合法 男女分班法 P

及格以上 94 91

不及格 9 9 P>0.05

N 103 100 从结果中看来,在统计蛙泳速成教学对取用男女混合教学与分班教学上没有明显的不同。可是在经过老师多年的教学积累下可以了解,在青少年的角度上,女生比男生更优秀。原因主要在于女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比男生更强,且比男生更认真,男孩子更爱玩。以促进教学的安排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我们积极鼓励男女混合教学的方式。而且,经过这种混合教学,男生和女生之间还会进行竞争和比较,成人男女混合可以互帮互助。

4.3不同年龄层次教学效果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表4):

表4不同年龄层次教学效果比较

年龄 6-7岁 8-9岁 10-11岁 12-13岁 13-14岁

良好 20 83 151 175 176

及格 71 95 61 56 65

不及格 89 38 24 19 20

N 180 216 236 250 261 在表4中,经卡方检验,6~7岁组与8~9岁以上组之间,P<0.01;10~15岁之间P>0.05。

通过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6岁到7岁之间的游泳学习者和8岁以上的游泳学习者存在很大的不同,10岁以上的差异不大,在10岁到13岁之间的游泳学习者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可是年龄超过14岁的学习者慢慢减弱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学习游泳最好的时间是11岁前后,而分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来定,这样在教学上才能更合理,更好地安排时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游泳速成教学的建议

(1)蛙泳学习速成教学法的基础就是对蛙泳动作结构技术特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然后根绝教学者个人的特点以及学习者的心理、生理情况,还有符合技术动作掌握规律来完成更好的教学的一种模式。蹬腿滑行与划臂呼吸的配合是蛙泳学习速成教学法技术的关键。

(2)刚刚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要先掌握蛙泳。这是因为一方面蛙泳比较简单,容易学会,它可以现在陆上练习好基本动作,然后再在水中联系,陆上和水中两种练习方式相结合,这样就很容易学会,而且会很快摆脱距离的限制。除此之外,先把蛙泳学会,然后再学习其他的游泳方式就更简单,可是如果先学会爬泳或者仰泳会因为脚部要绷脚打水的习惯不利于学习和掌握蛙泳(脚部翻脚掌蹬水)(有很多的学院就是由于自学先学爬泳,所以导致习惯性的用爬泳脚蹬水学习蛙泳,那么不正确的姿势就会阻碍学习的进步)。还有,蛙泳这种游泳方式具有最强的生存能力,也是救护的主要泳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速成游泳的目的,使学员尽快在短期内学成游泳。把竞技游泳中的蛙泳和一些实用游泳组合在一起,构成速成游泳教学的内容。因为蛙泳呼吸动作方式比较简单,容易学,初学者在初步掌握蛙泳动作配合后,就能长游,实用游泳在自救和救护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所以在组合上是合理的,科学的。

在教学中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蛙泳。在学习蛙泳时,把蛙泳动作分成两个主要基本功,第一是练习蛙泳腿部动作;第二是练习漂浮中手臂与呼吸配合。在教学中重点围绕这两点下功夫。在完整动作组合时不要急于动作标准化,而采用慢节奏练习,等动作熟练后加快其节奏.动作自然形成标准。实用游泳是在学习蛙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游泳技术,实用游泳技术的成熟也代表了一个人学习速成游泳的成功。

(1)使学生对水建立起积极全面的认识

上文中已经提到,学生对水下课程的消极情绪主要来自于对水下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学生对水下环境的熟悉和适应是一切教学的前提。对于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使整个课堂在轻松氛围下进行,这样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实现自身的放松,从而积极应对课程的学习。水下环境的联系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练习水中闭气,上文中提到,人类在水中和平地上的呼吸方法不尽相同,平地上采用鼻腔呼吸方法,水中采用口腔呼吸方法。水中的呼吸调节是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关键。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老师应适当要求学生做一些水中闭气练习,进而使学生在水下能够轻松的进行呼吸。第二,做完闭气练习,应进一步开始水中的换气练习,使学生在水中的呼吸能够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才能减轻畏惧心理,放松身心。第三,进行水中的漂浮和行走练习,使学生熟悉水的浮力和阻力。通过游戏方法来使学生放松,克服学生对水的消极心理。

(2)进行一定的安全保护

学生对水的恐惧另一方面来自安全感的缺乏。因而,在学生游泳课程刚开始教学时,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例如,佩带游泳圈,在学习的初期,一方面学生游泳技巧上的欠缺,另一方面,学生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对游泳的自身畏惧等,都容易成为老师游泳教学的障碍。因此,让学生佩带游泳圈等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自身对水的畏惧心理,在心理上使学生有一定的依靠感,产生强大的安全感和自信感,敢于下水,敢于积极熟悉适应水下环境,进而才能积极的学习游泳方法和游泳技巧,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

(3)增加基础课程的教学

众所周知,游泳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平地上的理论性教学,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水下的实践性教学。因此,老师也应重视平地上的理论性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安排两种教学方法,使之分配有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老师应尽可能多的进行平地上的教学,让学生对水下动作尽可能的熟悉、熟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下水后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状况,而且能让学生自身充满安全感和对自己的自信感,能够勇于下水,突破自我。

(4)课程结束后进行有效的减压练习

学生初期接触游泳课,自身游泳技巧不足,再加上心理消极,初期课程上完肯定内心焦虑不安,所以课程教学结束后的适当减压是非常重要的。之前我们分析过,学生对于游泳的消极情绪,一方面来自于自身条件的束缚和自身游泳技巧的不足,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来自于,自身的情绪紧张。学生上课时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释放,很有可能加深学生内心的消极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游泳技巧得不到提高,影响其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克服消极情绪,课后的有效减压是必然的。减压主要集中于心理方面,课程教导结束后,先让学生内心放松,恢复平静状态下,进行比较深入的放松练习。同时也可以集中于自身环境中,能够使学生勇于面对周边环境,对水环境由惧怕变成接受,最后转变成完全适应。课后减压主要为老师带领学生放松呼吸,达到深度轻松状态,将本 节课总结之后,实现学生内心的整理,由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5)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老师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使学生的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通过心理上边的暗示法来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每次下水进行学习时,老师应尽可能的使学生放松,并且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在学生下水进行实践前,老师可以适当安抚学生情绪,可以用技巧编成口诀等顺口的语句来让学生下水前朗读,下水后默念,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身上的不安感,增强学生的自信感,让学生能够自己暗示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水下环境。同时,学生下水时默念技巧口诀不仅能够熟记游泳动作,提高自身学习效果,而且能够通过学生自身的默念,使学生自己暗示自己,增强自信心,减轻对水下环境的惧怕心理,从而达到积极的学习情绪,适应课程进度和课堂节奏,达到老师和学生的双方面积极成效。

(6)提高教师自身魅力

在一堂课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游泳课也不例外,如果教师自身讲课枯燥无味,乏味可陈,并且动作软弱无力毫无美感可能会减轻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自身讲课幽默风趣,并且做出的相应游泳动作精确到位,优美大方,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感染,听得津津有味,同时能够认真牢记老师所讲的游泳技巧和动作要点,克服对水下环境的不适应等消极因素。并且,教师自己的幽默风趣也会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轻快明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减轻自身对水环境的不适感和惧怕感,进而能够积极勇敢的下水进行学习。同时,老师示范动作的简练优美,也可以减轻学生对游泳学习的压力感,跨越对课程的心理障碍,增加学生的对游泳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游泳课堂的学习效率。

(7)教师要做适当的鼓励

在游泳课程开设初期,学生自身技巧的不足和早有的畏惧情绪,以及对老师理论性的课堂讲解会有诸多不理解之处,致使学生刚刚下水时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行为动作,此时教师应当辅以适当的指正,对于学生所做出的错误动作,应当予以纠正,注意纠正方法,要富有耐心,并且对学生有相应的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游泳课程的兴趣。

(8)注意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对照,总结出来,如果学习游泳初期,教师采取蛙泳教学的话,虽然能够使学生学习到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是蛙泳的学习时间较长,周期大,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中掌握动作要领,如果教师以蛙泳的教学方法来作为学习游泳课程的入门课程,会致使学生掌握游泳动作的较少,因此应当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再次经过试验对比,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如果对学生的教学从立泳开始,效果明显有改观。立泳,顾名思义,立于水中。

4.2游泳速成教学的保障措施

(1)加强对少儿游泳培训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游泳培训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夏季游泳培训班的监管力度,制定统一的要求,提高办游泳培训班的准入标准,坚决关闭不符合规定的培训机构,规范游泳培训市场。

(2)加强对游泳场馆管理,提高场馆的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游泳场馆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开放标准。定期对游泳场馆进行考核,符合标准的准予备案,不符合标准的坚决关闭。同时聘请有关人员加强对游泳场馆负责人做好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完备场馆的设施,改善游泳场馆的水质,提高场馆的服务质量,鼓励合法经营。

(3)完善游泳指导员组织管理制度,杜绝无证上岗。主管部门应与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引进游泳指导员考核标准,充分利用体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办游泳指导员的培训班,完善游泳指导员的组织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和考核,改变游泳指导员缺乏的现状。杜绝无证上岗,不聘用没有执教资格的游泳指导员,定期考察在岗游泳指导员的执教水平,提高游泳指导员的教学能力。

(4)应加强对少儿游泳培训的组织和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少儿游泳培训的组织和教学管理,对教学培训单位进行定期的检查,控制培训班的人数,减少安全隐患。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少儿对游泳的兴趣。加强游泳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少儿对游泳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的理解,帮助少儿树立良好的参与动机。

参考文献

游泳力量技术的培养 篇6

1 游泳技术的水平

运动员的游泳速度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 是运动员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比赛中, 优秀的技术动作和有效的力量分配不断决定着比赛的发展和成绩, 这是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感官、习惯、思维判断支配身体个的思维过程。运动员的良好技术的培养, 要在正确认识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和专项水平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理沦与方法, 在不断的训练的各项赛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一种过程。下面是我针对训练技术的观点:

1.1 适当地进行基本的技术练习还可以有利于增进大脑与肌肉之间良好沟通。

在做基本都动作技术练习时, 前段时间要牢记熟能生巧。不必太过死板练习, 试着做一些细微的调整看看自己对新动作的掌握程度。最后要做到动作的自由化, 与身体的一体化。

1.2 每一种基本技术练习都应该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技术对于运动员的的身体而言也是一种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 肌肉学会了如何用力才会使力量在水中不会流失更有效率。在对这些有利于肌肉适应的技术动作有关, 同时对滑水的质量也有提高作用。

1.3 太长时间的技术练习对动作的改正并不是很好。

由于身体过度疲劳, 注意力的不集中, 使得练习的效果会显著降低。最好没一组练习中间间歇20~30秒。不断练习一段时间后, 动作会越来越流畅、轻松, 准确和省力。

1.4 如果水中腿部效果较差。

应当在做基本打腿练习时, 戴上有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的用具来提高感觉能力。比如脚蹼可以帮助你将将自己所需要的力量和能力发幅度发挥, 这样适合心理状态, 能较快掌握技术, 并且成绩也能迅速提高。

1.5 对于新手来说, 进行基本技术练习的时间要超过下水配合的时间。

在技术动作的不断提高的同时, 逐步的增加水中身体的配合。在运动员练习中, 也应该保持高度时间的基本技术练习。

2 游泳专项力量的培养

游泳运动员提高成绩, 技术是关键, 力量是基础。专项力量的高低, 决定了运动成绩。因此, 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专项力量训练中, 由于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更容易疲劳, 所以, 大肌肉群的练习是关键应当在前期安排, 小肌肉群的训练应当安排在后期。以摆脱在前后期练习中使用同样的肌肉群造成, 保证肌肉在每次练习后都能进行足够的超量回复。下面是我对专项力量培养的观点:

2.1 据专家统计表明, “游泳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培养要和游泳技

术动作的完美程度相结合, 主要工作肌肉群用力相似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 据美国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认为, 在自由泳技术中, 核心力量主要有三点: (1) 游泳的力量应由臀部发力; (2) 力量通过全身协调工作进行传递; (3) 用力时保持身体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 使力量传递到手臂。而就力量性质来说, 游泳运动员需要的力量是以快速力量为主, 尤其是短中距离的运动员。就动作特点而言, 游泳运动员首要是上肢肌肉力量, 其次是下肢、躯干力量。由于动作过程中肌肉用力在强度和速度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与等动练习的用力特点极为相似, 它的效果在于它能适应游泳运动员有效的克服随着该动作用力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大小的阻力, 因而, 等动训练法是游泳力量训练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

2.2 陆上模仿练习主要以做技术动作练习和慢速分解练习为主, 这样对发展专项力量有较好的效果。

它的特点是所需时间短、见效快。如前男子游泳多项世界纪录创造者施皮茨就喜欢用一种固定角度的拉力器, 来训练上肢肌肉力量。在进行慢速分解练习时, 主张采用以完美技术为核心运动员稍加改动长期练习。有人认为, 为防止肌肉拉伤, 不能在收缩一开始就达到最大紧张度, 而应逐渐增加用力。在比赛期, 如果只为保持基本力量, 则在训练过程中要主动提高自己对技术的完整性和完美性。

2.3 要重视陆上练习和水下练习的配合, 这就是游泳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训练模式。

陆上训练会提高运动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专项力量的培养, 从而有效地增长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水平, 但是单纯的进行陆上练习对水中的前进并没有较大的帮助, 相反会影响运动员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 在进行陆上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在水中的动作协调性变差, 这就是游泳运动员常说的肌肉僵硬。不过, 陆上训练得到的效果可为水中专项训练打好基础, 水中专项训练的提高又可为专项成绩的提高提供保证。陆上力量训练应有一定的系统性, 贯穿全身, 再加上运动员在水中的配合训练, 运动成绩会有很大提高, 也就是说在陆上负荷较大的时候, 水上的负荷相应可减小一些达到理论上的有效配合点, 这样运动员的整体负荷才得以平衡。

2.4 腰腹力量的训练, 竞技游泳是一项对全面身体素质考验的

运动, 在训练运动员上肢力量时, 为了运动员在水中更好的发挥力量优势, 必须加强腰腹肌的力量训练。训练时, 双臂和腿部力量都以腰腹力量为核心。在游泳前进时, 腰腹部是运动员保持身体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身体产生力量的部位就来自腰腹部。腰腹力量能够使运动员在水中的身体保持好水平姿势, 减小了阻力, 在水中能更好的技术动作发挥成效。运动员在进行腰腹力量练习的时候, 要尽可能地选择同游泳动作相似的无支撑练习为好, 例如俯卧式的腰部训练, 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收腹举腿、弓身、直腿抓、负重挺身、控背、俯卧撑等。

摘要:每个运动员都应具有良好的技术和较强的专项力量, 良好的技术是比赛成功的保证, 针对游泳的技术的培养概述出发, 提出了增长技术和培养专项力量意识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游泳技术,水平,力量

参考文献

[1]游泳项目力量训练研究杂谈, 2010, 6, 6.[1]游泳项目力量训练研究杂谈, 2010, 6, 6.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1991.[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1991.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游泳[M].1991.[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游泳[M].1991.

游泳运动技术训练发展的探析 篇7

关键词:游泳,技术,训练,发展方向

游泳是一项技术相当复杂的运动科目, 对于我国游泳工作者来说, 最重要的一点, 是我们应当具备更为深刻的和科学的观念, 对游泳运动训练的认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和分析游泳技术训练的发展趋势, 对于今后更好的把握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游泳技术训练水平的影响因素

1.1 游泳运动员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

加强协调性柔韧性训练, 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有良好的作用, 都说游泳的周期性动作并不很复杂, 对协调性要求也不是很高, 但恰恰相反因为游泳运动是在无支撑的环境下做规律的周期性动作, 随着体力的下降动作就会产生不协调, 节奏感也就会被打乱。而良好的柔韧性是能够达到技术要求的前提, 所以说游泳运动更加需要良好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动作节奏感是周期性动作的核心, 保持动作良好的节奏是技术动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要每天都要加强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

1.2 技能迁移的规律

技能迁移规律存在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技能学习之中, 也就是学习和掌握正确有效的技术动作。熟练掌握和运用正迁移规律, 有利于运动员在游泳技能的掌握上少走弯路快速学习和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巩固和提高动作的时效性。

1.3 运动员的选材

选材是游泳技术训练的首要步骤, 其主要看身材、水感、信心和毅力, 所谓身材不仅仅只是指身高, 主要还要看身材是否均称。如果年龄小的儿童, 身材的选拔, 主要要根据个人遗传因素参考其父母的身材预测未来身高来选拔运动员, 当然身材高大运动员, 能保证应有的浮力和肢体能力的发挥, 理论上能有更好的发展。但并不是小个子就不适合创造好成绩, 因为游泳运动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要求有很好的水感, 也就是速度感、定向感、肌肉用力感、浮力平衡感等, 所以小个子也不是不能成为优秀游泳选手。另外心里素质特别是精神状态要好, 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表现出有坚强的毅力, 才是有希望的游泳运动员。经过这些综合的评定, 才能确定一个初级游泳运动员能否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手段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选手。

2 游泳技术训练发展的主要方向

2.1 利用技术有效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技术的合理性要求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剖学的特点。同时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 增加推动力。

2.2 划水效果和有效控制划频、划幅

划水效果以及游进中划频和划幅的控制是决定游速的关键。根据游泳运动员游速与划水频率的关系可以得出, 游泳划水速度相同, 则频率快着优先, 若频率均快者, 则划水速度是取胜的关键因素。此外, 划水速度的大小、快慢节奏也是决定划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追求的目标是能够使游进速度达到最快的最佳划频和划幅的组合, 使技术更加合理化, 经济化。

3 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

3.1 训练中量与强度的合理分配

较早的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出主要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 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但是, 大强度和难度的训练也带来了很多弊端,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采用的传统训练模式, 已经不能顺应当今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 要改变运动方式与理念, 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模式, 根据我国国情进行科学的训练, 总而言之, 要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理的结合。

3.2 合理确定和设计训练的强度

合理确定和设计训练的强度对于游泳运动技术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运动供能系统主要分为有氧和无氧运动, 能量代谢主要分为磷酸原和糖孝解。游泳运动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 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时, 需要代谢来提高运动员的供能系统、输出功率和利用效率, 是合理、有效的运动方式。所以说, 合理确定和设计训练的强度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3.3 恢复的重要意义

游泳运动员的恢复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有效的恢复对于机体的疲劳和康复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提高游泳运动成绩。恢复的方法主要有沐浴、按摩、放松等方式, 通过对游泳运动员的放松, 促使游泳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恢复在游泳运动中的重要意义。

3.4 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训练

现代游泳技术体现出专项能力在比赛中的重要影响, 专项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被广大运动员所采用, 在我国已经从原来“三从一大”过渡到“专项化训练”, 主要体现在供能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磷酸原供能系统, 这三种供能系统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的特点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3.5 训练周期的制定

在对于训练的安排上, 要采用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的方式, 将重点赛事进行合理规划, 有序、科学的进行配站, 这样不但可以结合运动员的专项特点来进行训练, 更可以提高比赛的最终成绩。所以说, 我国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该合理安排和布置训练计划,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合理、科学、个性的安排训练, 特别是对于小周期的训练, 要更加重视, 教练员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与方法, 为运动员创造最优化状态而奠定基础。

4 游泳技术训练的方法

4.1 陆上模仿训练

陆上模仿训练是在陆地上模拟游泳的技术动作进行的训练。陆上训练可以徒手采用不同的身体姿势, 模仿腿部打水动作和手臂划水动作, 也可以适当利用器材、环境对技术动作加以引导和限制。

4.2 水感训练

“水感”是指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随身体姿势的变化, 对水的特性懂得、感知、利用能力。水感训练, 即“水流运动感训练”, 使通过各种专门练习提高运动员获得不固定支撑的能力, 帮助运动员判断、控制和利用水流。水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的神秘特质的无形的, 也往往有它来区分天才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然而通过进行专门的水感练习, 一般的运动员也可以获得精湛的游泳技术, 天才运动员则可以变得更为出色。典型的训练方式有:各种形式的曲线划水练习、身体流线型训练、手臂压力敏感练习等。

4.3 基础游泳技术训练

(1) 打腿训练。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种姿势腿的技术, 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能力。根据训练目的, 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例如扶板打腿、徒手打腿等;还可以改变身体姿势体会技术, 例如牵引、用阻力带、脚蹼等。 (2) 划手训练。单独的划手强化训练, 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各种姿势的划手技术, 发展手臂肌肉力量和耐力, 提高划水能力。 (3) 分解技术训练和杂游训练。主要目的是改进局部配合技术, 提高协调能力, 改善水感, 增加训练的趣味性等。练习形式也非常多, 可以将不同姿势的局部动作重新组合, 例如自由泳手配合蛙泳腿;或者进行一些水中游戏等。 (4) 技术训练要长期、系统地进行。培养良好的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下定决心坚持技术训练克服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的准备。

5 结语

现代游泳技术 篇8

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点

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数位化,并且设定在特定的界面上进行播放,与电脑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多媒体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多媒体的特点首先是具有集成性,无论什么形式的信息都能够统一处理,在获取与存储方面非常便捷。其次是具有可控性。多媒体以计算机为核心,处理多种形式的文件,并且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模式表达出来。多媒体的可控性使它与传统媒体不同,具有双向的交互功能,对方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进行内容选择或者控制。最后,多媒体具有实时性,无论什么形式的内容,只要用户发出命令,多媒体都能进行控制,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操控,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获取图文等信息,或者有目的性地进行信息的修改与删除。

2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2.1 加强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就是多媒体可以实现多种感觉的共同作用。根据相关理论,运动员在进行学习的前期,对于动作与空间的关系认知比较困难,特别是复杂的动作,很难确定其准确程度,加上对动作的陌生导致肌肉的紧张,很容易动作错误或者不协调。因此,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动作分解视频、动作图等,发挥第一信号的直接作用,通过视觉感官刺激来进行条件反射,这样运动在进行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时,进行自我调整,体会每个动作的细节,这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可以增强动作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动作导致的各种问题。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何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具有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常规的游泳教学仅仅是枯燥的动作练习,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而且长久以来没有进步会影响其学习游泳的信心。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比较复杂的动作细节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生动准确,这样能改善枯燥的训练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

3 教学信息反馈效率高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得到比较准确高效的信息反馈,例如在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教练可以将训练内容进行录像,并在课堂上进行回放,让学生与标准的动作进行对比,学生也能直观地发现自己的差距,这样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教练播放教学视频的时候,可以结合动作的难度进行慢放、暂停、渐进等,这样帮助学生反复强化重点。应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示范性,学生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增进沟通。

4 多媒体技术在游泳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4.1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作分析讲解

无论任何种类的体育运动,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动作的规范质量,以及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本特点。因此,多媒体可以发挥其优势,通过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将动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定,包括游泳运动应该把握的节奏、动作的幅度和准确性等等。游泳教练可以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专业的软件来对运动员的水下动作进行分析讲解,包括运动的速度、角度的测量、运动轨迹的准确性等,通过具体的分析,强化运动员对于动作的认知,帮助运动员把握动作姿态、运动频率以及整体效果,并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训练,通过相互的信息反馈,提高动作的技术性,最终增强竞技的能力。

4.2 改进调整运动姿势

游泳运动的基本运动原理是从进入到水中,保持流线体态,最大程度减少阻力,提高游泳的速度。减少阻力的基本技巧包括身体的流线姿态,水中动作的相互协调性,将与水接触的截面面积降到最小,同时保持直线前进,这样才能保持匀速平稳的前进,避免身体的晃动、扭动带来的阻力。因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帮助运动员纠正运动姿态,通过水下的录像技术,并结合视频处理软件,将运动员游泳的具体动作标识出来,更直观地发现动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针对个人游泳技术的不足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多媒体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并且通过一目了然的形式,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的质量。

4.3 监测运动速度与频率

在游泳的竞赛中,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与频率要保持相互协调的节奏,这样才能匀速平稳前进。游泳运动中,通过划水和打腿进行前行,但是阻力和速度往往具有关联性,因此采用加速划水以及打腿,都可以获得更多的阻力,进而推动前进。这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测量统计运动员的动作频率和和速度,并且详细分析某一划水或打腿的周期,通过结论的分析对比,针对对运动员划水或打腿动作速度进行定量分析。例如国外研究表明国际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后的水下海豚式打腿频率快,对出水后的游进速度加快明显,这对于提高训练效果都具有现实意义。

4.4 动画演示提高动作准确性

游泳运动由于环境的特殊性,运动很难多角度观察动作,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到动作的一面,这样不利于建立游泳动作的整体立体感。因此,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动画来弥补真人示范的不足。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通过插入三维动画,多个角度将动作呈现在运动员眼前,使运动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动作的分解特征、运动具体位置等,这样通过生动逼真的立体动作示范,帮助运动员增强动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在基本功扎实的前提下,提高游泳的竞技水平。

5 结语

我国已经向信息时代迈进,各行各业已经逐步进入数字化的轨道中,体育教学训练也不例外,在我国的游泳训练中,需要转变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有效加强运动员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游泳训练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游泳训练的热情。除此之外,可以开发相关的水下设备,进而更好地观测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在多媒体应用过程中,将视频播放与动画演示相结合,并且通过水下摄像设备让运动员对于自己的技术有更直观的了解,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动作规范性,进而使我国游泳技术的训练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席菲.多媒体技术在游泳技术训练中的应用[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5(30).

[2]王建国.多媒体技术在改进高水平游泳运动员技术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报,2012,4(15).

[3]李顺祥,陈玮.浅谈多媒体教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七卷2013,6(20).

[4]张东营,赵乐.多媒体课件的类型[J],教学与管理,2012,12(5).

[8]陈英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术创新导报,2010,07(11).

[5]刘景珍,韩玉军.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11,2(12).

[6]佟立生.多媒体在体院游泳课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3):91.

现代游泳技术 篇9

优秀运动之所以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与他们的技术和科学训练是分不开的,分析许多优秀运动的平时训练发现,他们的技术上的学习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起了很大的效果。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从技术和训练方法上开始。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

3、游泳技术对游泳成绩的影响

3.1、游泳运动技术对游泳行进间的作用

运动员的游泳技术是否合理对于运动员是否能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问题在竞技体育中体现得非常普遍,例如一名田径短跑运动员,他的下肢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他的踝关节对于地面有很好的着力点,但在水中很有可能游不过业余的运动员。原因很简单,这是专业的区分,专业限制制约身体发力点和发力顺序。但关键是看运动员自身力量对于自身专业发力点的利用效率是否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游泳运动员合理利用在水中的力量效率不光是掌握好技术的体现,对于成绩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技术的合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我认为是适合自身的生理特解剖特点,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增加游进间的最大推动力。

3.2、在游进过程中如何要求协同用力

在竞技游泳中,运动员的协同用力和自身的协调性起作十分关键作用,如何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协调性呢?首先可以做许多徒手和辅助练习。如:可以再陆地上练习有节奏的徒手体操,手脚和呼吸的配合。同时可以借助球类器材辅助。其次,在水中可以进行水中健身操和水上芭蕾练习,配合有节奏感的音乐,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不但提高了协调性和水性,而且还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对水中其他运动项目的培养,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结合个人特点发挥技术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改善后,在水中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减小,主动阻力减小,成绩有所提高。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物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相继在游泳训练实践中的运用,促进了游泳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游泳训练规律,调控游泳训练过程的重要性。游泳训练中科技会计师的提高,标志着现代游泳训练进入了科学化训练阶段。在技术上,运动员技术动作更加精细,讲究动作实效,注意结合个人特点发挥技术;运动水平的接近,使比赛竞争更加激烈,赛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导致失败,所以在训练中更加重视出发转身、终点冲刺技术的训练。

4、科学训练对游泳成绩的影响

4.1、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生理影响

高原训练时人体有两负荷,一种是运动缺氧负荷,这在平原也是:另一种是高原缺氧负荷,这是平原所没有的,两种负荷的相加,使负荷加大。在高原进行训练时,由于提高了外界环境对心理功能的刺激,引起了心跳加快、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大强度训练后血乳值上升较高乳酸的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运动能力。对于高原训练所引起的生理上的变化是肯定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因素掌握不当也会导致失败。因此,在实际运用上,从理论到实践仍有待探索。可喜的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其开始盛行高原训练以来,已有大批的教练员、运动进行了高原训练,并取得了成功。

4.2、合理的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影响

合理安排训练还与训练、休息的安排密切相关,休息包括训练之外的活动,如学习、娱乐和睡眠。睡眠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对消除训练疲劳和加速恢复体能极为重要,尤其对参加跨时区的国际比赛,时差反应首先影响到睡眠,除了提前到达赛区进行适应性训练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和抗干扰能力。训练方法、手段的转换和训练内容(不同姿势、主、副项,长、中、短距离,分解与完整等训练因素)精心搭配,都有利于减缓局部疲劳。长时间单一内容,单一手段训练负荷的安排是危险的,易使运动员产生局部过度疲劳,从而导致全身系统遭受影响甚至破坏。

5、结论

在竞技体育中都有一个共性:以力量和技术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训练手段达到短期或长期的某个高度为目标。但在游泳运动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毕竟个人项目与团体项目都有很大区别,对运动员的选材和项目的选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训练中应根据专项的特点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要想运动员在比赛成绩中有所提高,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或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水准,要求根据运动员本身条件下通过科学训练挖掘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潜能和专项能力,只有不断地探讨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这样全面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游泳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4]刘献武.运动选材学,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现代游泳技术 篇10

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70的面积是水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也是纵横交错。因此, 人们难免要与水打交道。但是, 水对人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随着人们对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游泳选修课。

大多数高校的游泳选修课的教学时间设置为每次2学时、每周一次、每学期16周, 一般教授蛙泳或爬泳。在最终考核中, 游泳距离和技术评价是评价学生对泳姿掌握程度的两个重要方面, 有的要求较高的学校还会记取学生特定距离的时间作为评价依据。游泳距离考核是指完成一定距离则获取相应的得分;技术评价分即根据学生对所选课程泳姿的动作规范性、标准性及熟练程度, 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计时得分就是记取学生完成特定距离的时间, 并根据时间获得相应得分。

其中游泳距离分和计时分是客观得分, 不存在争议;而技术评价分则相对主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各个班级的教师根据各自的评价标准和经验进行打分,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在不同教师之间存在着评价差异, 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即使是同一个教师评价的班级, 不同的学生的先后顺序、教师的疲劳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着教师的判断, 很难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游泳选修课动作技术评价标准。

2.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法。

关于高校游泳选修课技术评价标准的文献和资料较少, 本次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搜索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前期确定研究方法时, 需要参考一定的其他专项的研究成果, 通过CNKI检索关键字“动作技术评价标准”, 显示相关性较高的共有15篇;另一方面, 在问卷设计时需要罗列技术动作的错误点, 在CNKI检索关键字“游泳教学;错误动作”共出现相关文献115篇。本人对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研读, 并结合高校游泳选修课中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工作。

(2) 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为在学校担任游泳选修课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 以及在体校、俱乐部中执教且具有丰富游泳教学经验的教练员。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选修课情况 (仅对高校教师) 以及蛙泳、爬泳动作技术评价赋值的个人看法。

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浙江大学游泳选修课学生,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对技术评价标准建立的看法及使用后的反馈意见等。

(3) 教师问卷。

教师问卷发放、回收时间为2014年3月至5月, 通过纸质版问卷和电子版问卷两种形式发放。纸质版供发放7份, 回收7份;电子版开放式发布, 共回收17份。

在回收的24份问卷中, 共有19份来自于高等院校, 其余5份来自中小学、业余体校、专业队和俱乐部。问卷填写人员中男女比例54.17%和45.83%;年龄层分布较广, 但以中青年为主, 20-30岁、31-40岁、41-50岁、51岁及以上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0%、20.83%、16.67%、12.50%;此外, 副高级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20%以上。因此, 调查对象的结构模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4) 学生问卷。

学生问卷第一批发放及回收时间为2013-2014春夏学期考试结束后, 通过电子版的形式向学生发布, 最终共有74名学生提交了问卷。第二批发放及回收时间为2014-2015秋冬学期考试结束后, 通过电子版的形式向学生发布, 最终共有85名学生提交了问卷。所有学生均选修了游泳课, 并在最终考试中采用了蛙泳 (初级班) 和爬泳 (中级班) 的动作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评价。问卷中主要收集了学生对于这一评价方式的看法以及反馈意见。

2.3、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和excel对问卷中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重点在于赋值指标的计算, 对一级指标的平均百分数计为P1, 二级指标赋值平均数计为A2, 则二级指标的平均百分数计为P2=A21/ (A21+A22+A23…+A2n) 。各学校技术评价总分计为S, 则每一个错误点的分数Xn=Sn×P1n×P2n。

3、分析与讨论

3.1、部分高校游泳选修课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 所调查到的10所高校所处范围涵盖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 10所高校选修课均为32学时, 泳姿都有蛙泳, 其中6所高校还有爬泳。游泳占选修课总分的比例在40-80不等;考核距离差距较大, 在20-200米之间;所有高校的游泳部分分数都包含了距离分和技术评价分, 且有4所高校的技术评价分和距离分平分秋色。

由此可以看出, 高校选修课中对于学生的动作技术优劣较为重视;选修课通常课时都为32学时, 根据32学时制定的技术评价标准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3.2、游泳选修课动作技术评价标准的建立

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 动作技术的评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有着较大的差异, 该标准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高校选修游泳课的学生。初步将标准分为两级指标进行赋值, 一级指标包括身体位置、手、腿、换气和配合五个部分, 然后将各个部分的错误点进行罗列成为二级指标。为确保错误点的完整性,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由专家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根据问卷调查中各位专家对技术动作错误点的赋值、以及2.3数理统计中的计算公式, 得出下表1和表2。表中“最终分值”一列分别对应前面的二级指标, 即当考生犯了二级指标中所述的错误时, 扣除相对应的分值。

以下分别为蛙泳和爬泳的动作技术各项错误点分值换算表:

3.3、蛙泳

3.4、爬泳

3.5、两个学期试用情况分析 (以浙江大学为例)

本章节以浙江大学为例, 将从实用的角度分析技术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浙江大学游泳选修课分数分布中, 有15分是动作技术分。通过对2013-2014春夏学期游泳选修课9个班及2014-2015秋冬学期游泳选修课8-13个初级班 (蛙泳) 和4各中级班 (爬泳) 在最终技术考核中的应用, 即根据学生对所选课程泳姿的动作规范性、标准性及熟练程度, 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3.6、学生技术情况分析

根据上述表格中计算错得出的分值, 利用ipad软件Numbers作为操作载体, 对513名学生的技术错误点进行记录 (蛙泳395人, 爬泳118人) , 分蛙泳和爬泳进行归类统计, 分析如下:

第一学期参加初级班考试的考生共201名。在蛙泳24个错误点当中, 错误人数最多的一项是“外划幅度过宽”, 有111人;最少的一项是“手腕过度灵活”, 仅1人。人数在50以上的错误点有:头高胳膊低、抱水向后超过腰部、内划不夹臂、大腿收腿幅度不当、手腿配合不协调、滑行阶段流线型差和整体熟练度不佳。因此, 在第二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本人可以针对这些错误人数较多的点进行正确动作的强化, 加深正确动作的建立, 避免错误动作的产生。从第二学期数据中可以看出错误人数明显减少, 技术动作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第一学期参加中级班考试的考生共57名。在蛙泳24个错误点当中, 错误人数最多的一项是“入水前伸不充分”, 有32人;最少的一项是“换气停顿时间过长”, 仅1人。人数在20以上的错误点有:身体倾斜 (腿下沉) 、移臂时小臂不放松、入水太用力和整体熟练度不佳。在第二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就要强调爬泳赚肩前伸的重要性, 加强腿部打腿练习等要点, 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

通过两个学期期末考试的试用证明, 由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技术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师对学生技术动作具备一定观察、发觉能力的基础上, 于ipad上利用以Numbers软件 (图1) 为载体的程序能够简单、快捷、准确、公平地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做出评价。

4.2、评价标准的后期利用性

该软件使用过程中, 可以对学生在技术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分别进行记录,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可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频繁出现的错误, 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以便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朱永博.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学生运动技术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1.

[2]尹航.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动作技术与身体形态素质的相关性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 2008.

[3]刘银龙.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测试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2.

[4]仰红慧.蛙泳技术及对阻力推进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05.

[5]范崇庆.浅谈游泳教学中的错误动作及其纠正[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36.

上一篇:实践兴趣下一篇:一体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