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通用8篇)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篇1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曹洪军
自从产生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两大阶级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一直是决定中国社会走向的大问题。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风火火闯九州”式的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缘由,中国社会在血泊中沉重地前进着。今天,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没有农业这个基础的强力支持,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独立;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只有近九亿农民全员搭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车,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才能盘活;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大大地改变了,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蓝图。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而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看出,在“统筹城乡”、“两个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之间存在着一条明晰的逻辑线索。“统筹城乡”是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展农业生产力,又要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既要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建设;与以往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的农村工作思路,即我们所要建设的新农村已不单单追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抓手,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段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不可否认,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与“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如下:
(一)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增收后劲不足。我国历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民收入近八成来自于种植业。近年来,虽然各地普遍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由于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效益普遍低下,对农民增收的反哺能力很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看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还是不足。虽然我们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全部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大的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商品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更不知道所谓品牌效应,盲目效仿现象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四)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庄建设杂乱无章,人居条件恶劣。我国大部分村庄基本没有进行过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非常凌乱,农户住宅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大多数农民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生活甚至生产垃圾,整个村庄卫生很差,脏乱差问题非常突出。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诚信意识,不时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的行为出现;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对新事物、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太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以上种种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发展的步伐。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一)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广大农民不满情绪上升、农村不和谐因素增加。可见,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而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农业增收的主体是农民,但政府对农民增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拥有9亿人口的庞大群体,农民的富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替代不了的,只能靠他们自己,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一样——“自己动手” [8]。但政府对农民增收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农民增收离不开激发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的制度,而制度的供给与完善则是政府份内的职责。此外,诸如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又要求政府给农业以特殊的扶持和保护。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农民在自身增收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助农增收。因此,无论从国家还是农民的角度看,都应把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基点。但也应看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因此,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也应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选择,而不应把农民增收局限于农业这一狭隘的领域。
(二)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和县乡行政改革,解决农村干群矛盾,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的又一重大不和谐因素是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上访增多。其原因在于我国县乡行政体制不合理,特别是县、乡行政区划的数量过多,导致机构臃
肿,人浮于事。其结果,广大农民的不满情绪必然上涨。我国现有行政区划的形成,是与过去落后的交通、通信等生产力状况及计划体制下政府无所不管的职能分不开的。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已今非昔比,加之通过多年的改革,政府的部分职能已交给市场,农村的税费已经减免。在此情况下,继续保留原有的行政区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仅不合时宜,而且难以为继。因此,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及时对现有县、乡进行适度撤并十分必要。这对于从根本上裁汰冗官冗员,减少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养“新农民”,是构建新农村的关键。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因此,社会和谐最深刻的根基,不是来自于法律,也不是来自其它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源自于人们心灵的呼唤,源自于人们对基本道德和信念的认同。
据调查,现在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初中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不仅是引起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是广大农民的收入低,无力支付昂贵的教育成本;二是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奇缺,教育设施落后,教师收入低下,好教师留不住,从而导致农村中小学生的成绩低,升学率也低。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切实落实国家提出的两年内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政策;二是要依法加大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与素质;三是要转变农村单一的普通教育结构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四是要允许农民工的孩子到城里就学,接受城市教育,不收借读费和赞助费。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是构建新农村的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定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从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的实际出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宜完全照搬城市实行的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保障模式,而主要应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实行保障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县两级政府统筹的“政府保障为主、农民个人保障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篇2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新农村建设,解决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 重点在农村, 关键在农民。在现阶段的农民问题中, 最突出的就是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历来都是广大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农村财务管理是否民主、规范, 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状况最根本、最直接的反映, 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把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无论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还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都会取得显著成效。
1 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规范行为的, 然而少数村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即使有制度, 也未能按照制度照章行事, 表现在村级各项支出审批程度不规范、审批权限不清、没有严格的预决算制度、账务设置混乱等现象。
1.2 管理不严格
村级财务关键在管理, 而有的村却疏忽管理, 表现在村干部多人经手现金, 不按时交账, 没有现金管理制度, 失去有效监督, 造成“公款私存”、“公款私借”、“公款挪用”等;有的村干部从上级领回的各种民政救济、救灾款、扶贫款、农田水利建设补偿款等, 领回后不给会计交帐;有的村干部出差办事预领的现金, 事情办完后不及时同会计结账, 造成会计记账不能日清月结;有的村干部在收款时胡乱表态, 给群众抵扣各种积累工, 出现白条抵库的坐支行为。
1.3 公开不规范
财务公开是村务规范的重要内容, 也是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 公开的内容真实不真实, 及时不及时, 规范不规范都会影响干群关系。目前的问题有公开内容不真实;公开的时间不及时;公开的效果不明显;借公开之名向群众乱收费、乱摊派。
1.4 财产物资管理混乱
村干部不知道什么是财产物资, 也不知道哪些是村集体拥有的财产物资, 更谈不上如何管理。
1.5 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差
村干部长期外出打工, 收费由其他村级干部或其家属直接收在自己腰包里, 长期不交出纳进账;有的随便开支, 事后以支出发票冲抵收入;有的不出票据据为己有。村会计在账务处理中未严格执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科目设置不齐, 核算不规范。
2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分析
2.1 对农村财务监督渠道不畅
主要原因有: (1) 司法机关监督乏力。刑法以及执法部门对村级干部的经济问题的监管都存在法律空白; (2) 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村干部是党员的, 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 对不是党员的, 纪检部门根本无法查处; (3) 群众监督乏力; (4) 内部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 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
2.2 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力
表现在: (1) 村级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 财务公开力度不够; (2) 乡镇机构改革后, 乡镇农经站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 人员相对减少, 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 (3) 账前审核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许多乡镇的农经站根本没有认真审查, 在票据上盖上“同意入账”的字样了事; (4) 村级招待费零管理的措施没有跟上, 乡镇干部下村工作的伙食费用无法解决。
2.3 对村级财务问题重视不够
(1) 目前乡村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税费、轻管理”的片面认识。 (2) 认为村级自治, 不宜多管。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 导致乡村干部开了方便之门。 (3) 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2.4 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 业务水平低
目前, 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 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年龄老化, 学历偏低。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 又找不到合适人选, 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
2.5 会计政治思想觉悟不高
多数会计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不能正确履行会计职责。既怕得罪乡镇领导和村级主要干部, 又怕得罪乡邻及亲朋好友, 难以正确履行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责。
3 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认识, 做到依法治村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 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 (1) 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明确专人分工负责, 解决实际问题。 (2) 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 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切实做到按章办事, 为群众谋利益。 (3) 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 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并且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真正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贯彻实施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3.2 规范集体资产管理, 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1) 明晰产权、摸清家底, 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 建立集体资产台账。 (2) 搞好资本营运, 盘活资产, 保证资产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 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 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 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 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 (3) 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首先, 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的规范管理, 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有效防止圈占土地, 乱占滥用耕地, 保障失地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其次, 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 村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 按“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 在向群众收取时, 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不得挪作它用, 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 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3.3 建立健全村级监督机制, 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 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 实行先收后支, 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 故农村要成立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审计领导小组。 (1) 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 即各种开支实行逐级审批制, 按月报账, 村的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 村主任签字报销。 (2) 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 切实保障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和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 (3) 实行村级财务公开逐级审计制度, 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检查或审计村社财务, 严肃查处贪污、挪用、侵占集体款物等违法、违纪行为。
3.4 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 实行会计电算化
实行会计电算化, 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核心的农村电算化, 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 为将来的农村信息化打下基础。
3.5 搞好村级财务公开, 接受群众监督
(1)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 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 实地进行公布, 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 (2) 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 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3.6 履行民主理财小组职能, 真正做到民主
民主理财小组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小组成员应当有2/3以上的村民代表, 组长不得由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 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 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 有权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 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 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 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 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7 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 夯实组织基础
(1)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 稳定财会人员队伍,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 一般不要随意变动, 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民委员会提名, 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并经乡农经管理机构审核。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财会人员, 会计和出纳要分设, 财会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 建立岗位责任制。 (2)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队伍的管理, 认真做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发证、年检等工作;认真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和政策, 教育和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坚持原则, 爱岗敬业, 廉洁奉公;要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保障其合法权益, 对违反财务规定的单位和会计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要切实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有必要时,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参考文献
[1]洪精明.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财务管理对策[J].时代经贸, 2006, 4 (51) .
[2]夏旭.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新东方, 2006 (8) .
[3]陈宗科.强化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管理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6 (12) .
[4]高凡修.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及监督体系初探[J].财会通讯, 2006 (12) .
[5]冯建勋.完善县账财政管理体制推进“乡财县管”改革[J].财会研究, 2006 (11) .
[6]王乐锦.村级组织的职能定位与财务收支范围[J].中国农业会计, 2005 (6) .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产权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监管体制、改革对策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
1.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到中下贫农管理,又到农业银行管理的多次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其下设机构。1984年,国务院审批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这次改革强调农村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合作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但恢复“三性”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还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计划进行。90年代后,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逐渐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199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始各自独立办公;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完成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正式脱钩,并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2.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评价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这次改革在产权和管理权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首先是强调信用社的商业化、市场化,其次是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权力的下放有利于因地制宜,但也增加了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同时容易引发信用社的道德风险。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和当前问题
1.产权制度和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采取多样化方针,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以及信用社自身状况来选择不同的产权模式: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商业银行模式改造条件的信用社可以选择合作银行模式在人口相对比较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
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
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2.资金运营情况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目前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動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3.内部治理结构
(1)1996年中国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村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核心治理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决策并向信用社经营层提出经营目标和战略方针;监事会负责对经营层的监督管理。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4.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 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目前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最后,监管体系中忽略“三会”制度。“三会”中的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与外部的监管部门内外呼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信用社管理层的附属机构。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对策
1.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推进多元化产权模式。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主要是法人产权的概念迷糊不清,入股农民社员享受不到自身应有的权力,甚至连基本的监督知情权都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分散股权,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克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说,要求信用社在原有社员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吸收当地的农民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甚至可以吸收外地资本、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增加大额贷款数量,建立区域资金流通机制,提高信用社盈利能力。解决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提高信用社自身的盈利能力。历史债务包袱重和小额信贷利润低是信用社提高盈利水平的两大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适当提高利差相对较高的大额信贷的数量,优化信用社的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过剩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信用社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区域间的资金流通机制,适当放宽信用社之间的头寸交易,进而保证资金过剩的信用社可以及时将资金流通到资金缺乏的信用社。
3.确立“三会”在内部治理的核心地位,减少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的干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必须确立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增强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参与意识,保证信用社真正反映大多数社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保证其对理事会的监管权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渐弱化自身的经营决策者地位,改变农村信用社的一元决策体制,推进多元产权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吸纳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信用社监管体制,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外部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和各自职责,包括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这其中必须强调银监会监管的核心地位,在协调好与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监督约束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的干预。其次,加强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完善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员代表大会监管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最后,建立信用社行业的行业自律机构,这便于各个信用社之间的信息沟通,自律自治。
5.国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信用社自身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的竞争力。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还未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应当考虑对农村信用社政策上的偏向,比如适当的扶持偿还历史债务,减免稅金,制定三农信贷的专项优惠利率。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识,减少坏帐和不良贷款,这样,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管理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就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的绩效。
6.完善农村信用社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有法可依。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法律体系,首先要明确多元产权的法律地位,这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性问题,是改革从根本上得以推进的关键;其次,在具体业务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办法和处罚措施,并由银监会统一监管;最后,信用社、各级政府、银监会等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表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防止越权管理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最终保证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系统改革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注:该项目属于“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7-08D31,项目名称:“安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淑娟等:《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
[2]何广文:《农村金融知识读本》,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6)
[3]何广文、郭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
[4]何广文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
[5]李树生:《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
[6]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7]刘民权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穆争社:《农村信用社改革政策设计理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1)
[9]李成根:《农村信用社管理探索与实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0)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篇4
一、作风建设现状
一是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强作风、保增长”活动为契机,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宗旨教育和党规党纪、法制教育、权力观教育,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夯实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实行乡村干部行为规范,乡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尤其全面推进“4331”工作机制,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签订全部进入规范运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坚持示范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近年来,我乡坚持在村支书,村主任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赶场面对面”活动,以及开展 “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等一系列活动,塑造了一批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
四是惩防并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乡党委政府同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每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了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方面。在党员队伍中,主要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占多数,对身边发生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不敢批评制止,怕得罪人的现象存在。有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泊,对党支部分配的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无所谓的思想。一些基层干部受传统思想影响,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会或不善于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2、理论业务方面。主要表现为:重视学历教育多,重视理论学习少。一些党员干部重视学历考试,轻视政策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迫于学习制度的约束参加日常学习,但平时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自觉性不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理论知识和农村工作业务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还没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联系群众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不能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如何组织群众、发动
群众落实各项工作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4、工作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照搬照套工作多,开拓创新精神少。一些党员干部迫于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很少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喜欢用行政手段落实工作,不善于用软办法完成硬任务。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贫困村的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忧人,发展思路多,受地域条件制约,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三、建议及对策
一要标本兼治,强化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理论学习考核与工作实绩检查相结合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把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农业知识同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并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抓好整章建制,强化监督制约,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证;最好由上级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奖惩制度,择优汰制度,促进干部选拔使用,从而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纵向、横向上,要建立健全
公平、公正、公开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流动和竞争机制发挥各种激励竞争机制的作用,激发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转变思想工作作风。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组织程度,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促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用严格的纪律和检查坚决克服和杜绝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 篇5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
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
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篇6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认识,要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要坚决落实和贯彻党的政策,尤其是党对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要将农村政策全面落实下去,并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从而为农民谋福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4.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相关部门就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大宣传,将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宣传出去,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资,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机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升级,从而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另外,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优惠政策,一方面要鼓励外资进入到农村进行投资,从而活跃农村经济 ;另一方面要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才进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
4.3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势必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此,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向乡镇企业、外来企业、农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政府必须乡镇企业的监管,要成立专业的小组,对农村经济发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环境效益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4 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相关部门要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要严格按照依法治国的方针来督促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农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承包法》等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要建立执法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从而使各部门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全面的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避免问题的遗留。
4.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管理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基础设施日常管理与维护,农村经济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网络等,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道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要定期对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加强日常管理,避免人为的破坏,从而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另外,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好农村防涝防旱工作,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6 加大农村资源的开发
在我国农村,有着许多特色资源,许多资源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这些资源都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故此,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农村的特点,合理开发农村的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同时要加大宣传,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将农村特色产业、资源进行对外宣传,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进行投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7 加强农民的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 重视农民的教育,培养一直有管理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一方面政府必须强化农民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加强各方面技能的培训,可在农村中举办成年班,对农村进行专业文化知识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5 、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农村经济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经济工作关系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对于农村的稳定与改革有着重大作用。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立足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完善相关制度,强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不断挖掘农村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保林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 [J]. 吉林农业 ,(04)。
[2] 冯立艳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11)。
[3] 寸永洪 . 探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3)。
[4] 安斌卫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 齐齐哈尔大学 ,2015.
当前我国农村返贫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7
一、当前我国农村返贫现状与特征
我国经过大规模扶贫开发, 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以后, 农村经济运行环境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 我国农村返贫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 返贫现象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地域广大, 农村贫困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虽有返贫现象, 但也仅仅是个别农户的问题。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原先贫困面积较大的中西部连片地带是我国农村返贫的集中发生地区。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尽管在总体上我国无论是那些贫困面积大的连片地带, 还是贫困面积小的零星插花地带都有返贫现象。但从地域上来看, 返贫的分布却是不均匀的。返贫程度深、返贫率高的地区往往出现在那些贫困面积大的连片地带, 而贫困面小的东部地区的返贫率相对要低许多。比如, 贫困面大的西南、西北地区的返贫率高达20%以上;西北有个别省份甚至出现过返贫人口超过脱贫人口的情况。老少边穷地区返贫率高。老少边穷地区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生产、生活条件差,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一遇灾害就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返贫。近年来, 由于未脱贫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 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脱贫人口数量停滞不前的状况依然难以改善, 即使是我国农村扶贫形势出现重大转机, 脱贫人口数量创五年来最高的2004年, 脱贫人口也仅有300万, 返贫率仍在10%左右。[1]
第二, 返贫现象的严重性。虽然中国的反贫困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中国的返贫现象仍十分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 中国目前各地返贫率平均达到15%左右, 而有的统计则认为中国目前返贫率为15%~20%, 甚至达到20%~30%。例如, 世界银行“秦巴”扶贫项目中, 1998-1999年的脱贫农户比重为8%, 返贫农户却高达11.5%。[2]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更高达20%以上。有些地方脱贫农民的返贫率高达50%以上。[3]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2003年,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首次出现反弹。来自扶贫办的数据表明, 2003年, 全国多数省份的贫困人口均有减少, 但以下省份却有所增加, 黑龙江省43万, 陕西省37万, 安徽省66万, 河南省53万。4省返贫人口数量超过了200万人。此消彼长, 新增80万人。[4]
第三, 返贫现象的频发性和反复性。从时间上来看, 中国的返贫问题具有频繁性和易发性。中国有些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两次大的返贫。而且返贫往往来得很快, 外界一有些不利因素, 马上就会造成返贫的出现。这反映了中国脱贫户的抗贫能力和基本素质较差。尤其是少数经济基础差的脱贫农户抗御经济风险能力薄弱, 在某些因素的制约下, 往往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循环之中难以自拔, 甚至脱贫后富裕起来的农户也会因家庭经济条件恶化而返贫。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农村还极有可能返贫的农村低收入人口5 825万人。[5]
第四, 返贫现象的个体性。据对返贫户的分析显示, 无论是返贫率高的地区, 还是返贫率低的地区, 在返贫户身上普遍都存在着身体健康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来源单一、观念落后等个人素质问题。这反映了返贫户的一般特征。
第五, 农村返贫原因的不均衡性。它不仅反映在地区之间返贫发生率不均衡, 而且主要表现在发生返贫的时期上, 各个年份也不尽相同。返贫的反复性、不均衡性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由于导致返贫因素的多样性造成的。从我国农户返贫的原因看, 有的是因灾返贫, 有的是因病返贫, 有的是因子女教育费用迅猛上升返贫, 有的是结婚大操大办返贫, 有的是因生态恶化返贫, 有的是因扶贫项目效益短期化返贫, 有的是因市场风险返贫, 有的是因乱集资、乱收费返贫, 有的是因聚赌而返贫等等。这些导致返贫的因素, 虽然对不同农户返贫所起的作用不同, 但是, 所导致的结果大体是相同的———重新返贫。
二、当前我国农村返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扶贫对策本身及其具体实施的种种不足, 例如, 目前的“数字脱贫”和“政绩脱贫”的“限期脱贫”、“快速催肥式”的“短期脱贫”、“只输血不造血”的“项目扶贫”[6]等都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返贫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数字脱贫”和“政绩脱贫”问题。
为确保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各地县乃至乡村都制订了年度脱贫计划, 即要求一个县每年要有多少个乡、多少个村、多少人解决温饱, 一年要有几个县实现整体脱贫, 这种“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 对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当然是有利的, 但同时也免不
浅谈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刘芳
(湖南工程学院图书馆, 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本文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 探讨三网融合后数字图书馆将开展的服务以及三网融合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图书馆;数字电视;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0引言
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 即公众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Internet, 是普及率最高的公共信息网络。由于历史的原因, 以上三网各自为政, 各自建设, 独立运行。当代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已开始呼唤三网融合。所谓“三网融合”, 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
[收稿日期]2011-03-07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1) 11-0027-03
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形成适应性广、费用低、容易维护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 数字图书馆利用数字电视与移动通信作为平台开展服务, 将使数字图书馆终端用户数量大量增加, 也让数字图
!!!!!!!!!!!!!!!!!!!!!!!!!!!!!!!!!!!!!!!!!!!
了浮夸和弄虚作假。一些地方的政府在扶贫时热衷于在公路旁搞集中连片的示范工程, 也就是面子工程。由于这些样板工程都是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 其他贫困地区难以从中借鉴。一些地方在扶贫问题上搞数字游戏, 对上争取资金时, 就把贫困人口数增大;而当谈及政绩时, 又瞒报贫困人口。这些来自基层的数字是上级党组织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数字游戏使一些决策一出台就脱离了实际。“数字脱贫”和“政绩脱贫”问题导致扶贫统计工作严重失真, 影响扶贫工作的决策和规划。
第二, 政府短期行为问题。
政府短期行为严重, “快速催肥式”扶贫导致脱贫基础不牢固, 扶贫政策缺乏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进行扶贫攻坚, 在一些地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寻找“短、平、快”的项目。[7]这种做法立竿见影, 短期内贫困者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扶持下也许一时跃到贫困线之上, 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习惯于消极的救济, 常把扶贫当作行政任务, 当作施舍与救济, 认为给物给钱就完事, 过分注重短期内脱贫的人数, 忽视了扶贫质量, 从而使扶贫缺乏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 这样的扶贫治标不治本, 很难持续发展。所以贫困者总是徘徊在贫困的边缘, 一遇天灾人祸, 就会再次陷入困境。
第三, 重视物质投入, 忽视精神脱贫。
我国政府利用行政体系推动的扶贫方式对经济、物质投入比较重视, 而对贫困人口精神、思想观念、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扶持却非常少。由于贫困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特定的思维模式, 以及特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例如, “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 这些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政府为主体的扶贫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又强化了这种文化。“伸手要钱要物, 安于现状与清贫, 不能苦干, 但愿苦熬, 坐以待援, 温饱即安”等观念构成了贫困农村的“败血”机制的主体部分, 如果不转变这些价值观念, 贫困文化就不可能消除, 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 一遇外在环境变化就很容易返贫。
第四, 贫困者并非真正的脱贫主体。
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 未能让贫困户、贫困地区真正成为扶贫、脱贫的主体。然而, 反贫困中的政府主导行为, 常常使贫困者对政府和基层行政组织产生依赖。由于扶贫工程大多被当作政绩来完成, 没有充分考虑是否符合贫困者的实际情况, 在扶贫过程中也没有把贫困者当成脱贫的主体, 而是把他们当作脱贫的工具, 所以, 在贫困者看来, 反贫困就是政府的事, 而与自己无关, 政府给钱就要, 政府让干就干, 项目成功固然好, 不成功也没有自己的事, 并且越贫困, 自我发展能力越弱, 政府投入就越大, 由此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维模式, 出现了贫困者与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博弈。一旦政府投入减少或不能持续投入时, 他们中的有些人就会重新步入贫困。
第五, 农村扶贫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国家虽然每年向贫困地区注入大量资金, 但在资金投入结构上往往是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用于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的资金较少。在农业投资结构中, 种植业投资偏多;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一些项目投入过重。这种“项目扶贫”只注重“输血”而不注重“造血”,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由于脱贫农民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保障, 使那些脱贫农民很容易因疾病而返贫。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J].老区建设, 2006 (8) .
[2]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政策法规司.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98.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123.
[4]金坤城.对中国4977万农村准绝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忧虑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
[5]陈端计, 杨莉莎, 史扬.中国返贫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 (2) .
[6]半月谈.关注“返贫”现象[J].半月谈, 2000 (22) .
群众文化事业与新农村文化的探析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艺术支撑,是内容广泛和表现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群众业余生活的质量,提高了其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的程度,同时对发挥中国传统民间优秀文化,建设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群众文化是自发进行的,以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基本精神需求和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娱乐的形式和快乐的方式和风格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娱乐的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文化和娱乐的集合体,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和谐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体现方式。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
由于群众文化的主体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构成,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的参与没有任何的年龄和艺术形式的限制,只要爱好艺术敢于实践的群体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形式。在另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传播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感染和吸引了不同阶段的人群,致使群众文化在各个民族、区域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和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和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民主性质和自由程度,一般说来,群众文化都是由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自由发展,不受任何组织制度和艺术形式的限制,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和传递快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享受,是人们积极向上和乐观生活状态的充分呈现。
群众文化在各民族和各个地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包含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形式,在群众文化的实践和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被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来,使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吸引力,正因其独特和“亲民”的杼『生使群众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農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推荐阅读: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09-03
浅议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06-25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思考08-31
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与建议05-25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社会建设06-18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08-26
当前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07-05
当前我国国家预算体系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