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

2024-05-23

失地农民(共12篇)

失地农民 篇1

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寻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 是档案人员所肩负的社会使命[1]28。失地农民的相关档案, 是政府与失地农民相互沟通、建立信赖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对解决失地农民在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建立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长效机制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同时, 这些档案对于保护集体资产、减少集体资产损失也有重大作用。

一、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现状

1.一些档案处于无序管理或失管状态。失地农民档案多形成于社区、街道、乡镇职能部门, 由于失地农民这个群体还未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这些单位往往只重视以往常规文书资料的整理归档, 而忽视对失地农民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各级档案部门对失地农民相关档案的归档要求比较松散, 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随意借阅, 不履行借阅手续, 遗失现象较为严重。

2.档案管理分散, 利用困难。由于失地农民档案涉及面广, 形成主体多且复杂, 要求不统一, 致使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 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2]148。失地农民查阅利用这些档案很不方便。如房产地产档案、各类社保档案、户口迁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都由各形成部门自我保管、比较分散, 而失地农民又往往直接到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 结果难以查到所需档案, 这不仅给查阅带来了不便, 更重要的是使查档者心中充满疑惑, 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3.未能实现电子化管理, 档案共享程度低。由于各社区、街道、乡镇没有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 有的乡镇虽然采用了电子化管理, 但使用的档案软件功能落后, 全文扫描及挂接无法开展, 影响了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失地农民每每需要利用档案, 都要到乡镇、县城甚至是地市去查阅, 很不方便。

4.档案管理人员有限, 档案场馆不足。有些档案管理人员一人负责多项工作, 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 流动性较大。一些乡镇档案室包括一些县级档案馆面积狭小, 对于失地农民的相关档案, 认为不重要, 就压缩、再压缩, 有的甚至是不保留了。

二、加强失地农民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宣传与引导, 提高对失地农民档案的重视程度。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档案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 应服务于政府工作大局。失地农民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积极推动档案工作服务于失地农民、服务社会。要为推进失地农民档案工作创造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档案专业报刊、网站、信息和简报等宣传途径, 提升相关人员对失地农民档案的重视, 意识到档案对失地农民在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抓好源头,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档案管理体系。从形成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 加强和规范各乡镇街道、社区档案室建设, 给予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的指导, 为其编制恰当的检索工具, 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相关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 确保归档的齐全完整。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相关文书档案、土地流转等表册、各类协议、个人及家庭档案、低保户档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档案、失地农民就业档案、住房档案等档案信息。同时, 密切关注失地农民工作的热点, 具体工作开展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3.规范标准, 树立典型, 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各地市、县档案局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指导和规范相关部门制定失地农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等相关的业务标准, 规范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 以健全档案监管长效机制[2]148。要定期通报失地农民档案工作情况, 总结推广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树立典型, 进而发挥典型的榜样和示范带动作用, 以全面推进档案工作。

4.统筹安排, 整合资源, 形成“大档案”格局。失地农民档案的种类多, 涉及面较广, 这些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各职能部门, 既不便于失地农民利用, 又不便于统一管理。因此, 各地市、县档案局要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等档案形成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对形成的各种档案实行统一管理, 优化档案结构。各职能部门形成的失地农民相关档案在本部门保存一定的期限后, 应依法向地市、县档案馆移交, 形成“大档案”格局。

5.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加工, 搭建档案网络利用平台。各档案形成单位要树立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意识, 在收集整理失地农民档案信息的基础上, 对关系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信息要进行深度加工, 对一些重大专题要开展专题编研工作。例如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信息, 建立一批直接服务公众的重要专题数据库和档案编研产品。加工编写此类档案信息, 语言要通俗易懂, 简洁明了, 以使文化水平较低的失地农民能够理解这些信息。对于应该公开的档案信息, 如涉及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 及时向社会公开, 使失地农民尽早获知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各地市、县政府部门应将失地农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列入市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全市、县建立互联互通的档案数据库网络体系, 搭建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平台。专题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反映相关情况, 满足失地农民快速查档、利用的需求, 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6.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 保障档案工作需要。各地市、县政府要加大档案工作的财力投入, 改善档案专业人员不够、档案场馆不足的现状, 保证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等硬件设施的使用。同时, 给予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财力支持。

总之, 各档案形成部门要注重失地农民档案的收集整理, 各地市、县档案局要规范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 使失地农民档案工作进入可持续化发展轨道。同时, 整合失地农民档案信息资源, 建立档案查阅利用网络平台, 提高档案的查阅利用效率, 使失地农民档案真正取信于民, 为民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军, 梁军.民生档案的作用与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 2008 (23) .

[2]石红梅.浅谈民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 2012 (10) .

失地农民 篇2

2.1.1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2.1.2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这一词汇与我国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农地征用密切相 关,可以说是伴随着农村土地征用出现而产生的。目前,“失地农民”一词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高。在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法规条例中关于失地农民已有所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所谓失地农民,是以农业合作社(村民小组、生产队)为单位,经核查扣除村民宅基地、农村集体二、三产业建设用地和公共建设用地后,经区国土资源局确实认定人均实有耕地不足0.3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全部征为国有用地而撤销建制和尚未撤销建制并部分办理或未办理农转非人员的农民。从以上概念界定可看出,“失地农民”具有两点鲜明特征:一是具有农民身份,二是丧失原享有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故本文对于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需要考虑是否享有社会保障的因素。因此,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界定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土地被征用,失去了原有土地的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并且没有被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民。

2.1.3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将社会保障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对病残、失业、作物失收、丧偶、妊娠、抚养子女或退休的人提供现金待遇。”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1984)。——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第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在中国,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给社会保障下了不同的定义。

陈良瑾教授在《社会保障教程》中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郑秉文在《社会保障分析导论》中认为“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页

郑功成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

疗保健、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社会措施的总称”。——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第11页

查阅大量资料后,调研小组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概论》查阅得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稳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2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2.2.1社会保障的现实性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生活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其中:社会救助旨在免除国民生存危机,保障起码生活,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当然责任;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增进劳工福利,它建立在劳资分责、政府担保的基础之上;社会福利则是实现全体国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在这一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构成了支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骨架。

回顾中国历史,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以救荒措施废驰下的大灾荒为背景,以抢米抢粮为前奏,结果是社会大**,甚者导致朝代更迭,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公例。当然,也有例外,如唐代贞观年间亦发生过天下大旱,但因仓储后备等救荒措施得力,灾害频发并未酿致社会**,反而成就了强盛的贞观之治。因此,历代统治者凡重视保障民生并建立完备的救荒措施者,即使遭遇大灾,也通常能够消灾化险、转危为安。

2.2.2社会保障的风险理论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解决其社会成员可能遭遇的各种自然风险(年老、疾病、生育等)与社会风险(工伤、失业等)而采取的规避、补救措施,其保障能力本身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障风险作为一种公共危机,其最终是以政府承担支付兜底责任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造成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势必造成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制度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社会保障风险基本理论研究,详细把握社会保障风险的分类、基本特征,积极探索社会保障风险的防范措施,对于创新社会保障研究方法、方式,完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保障风险及其分类

风险是指未来事件发生及其事件发生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三者构成。社会保障风险则是未来社会保障事件发生及其事件发生造成损失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例如养老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是确定的,而工伤、医疗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社会保障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本质上是政府风险。如果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社会保障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社会保障绝大多数风险如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均属此类。投机风险是既有损失的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就属此类

如果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社会保障风险又可分为:

(一)自然风险。

因各种自然灾害和物理现象以及自然规律所造成的风险。如自然界发生的地震、海啸、泥石流、旱灾、涝灾等灾害,以及不可违背的年老的自然规律,当这些事件发生,进而导致社会保障资金收入意外减少或支付意外增加,就会导致社会保障偿付能力下降,极大地影响

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责任风险。

由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导致的风险。如企业负责人玩忽职守、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工伤事故风险;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医疗风险;又如各级政府有关消费品分配及民生政策不到位引发的救助风险;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失地”风险;自然生态破坏,加上疾病防控不力而爆发的恶性传染病、流行病风险。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社会保障本身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导致的社会保障政府职能“失灵”,制度丧失公平或损失效率的风险、“动力真空”风险和道德风险等皆属于此类风险。

(三)经济风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政府的经济决策失误,或者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失业风险和资金增值受损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受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度演化的历史进程、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危机爆发,企业破产,银行关闭导致的失业风险;又如通货膨胀导致的社会保障基金贬值,影响基金支付能力,实际保障水平下降的风险。

(四)政治风险。

作为多数国家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保障由于某些政治举措的变动或者政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经常性变化甚至中断的风险。比如,由于政局不稳或者因为执政党或领导人的更换,导致社会保障丧失稳定的财政来源,因而无法实现对参保人的承诺的风险。又如,由于执政理念的不同使社会保障体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复杂化,使社会保障丧失实现社会公平性的功能,无法保障参保人的基本生活的风险。

6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4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宋立业、宋建明副主席带队,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调查问卷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探讨 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24902

1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

失地农民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就存在。当时通过“以土地换就业”的方式,使他们在国有企业内就业,成为工人,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传统的政府安置方式逐渐失灵。目前我国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普遍实行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由失地农民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由于货币补偿方式操作简便,失地农民可以直接获得一定数额的安置补偿费而不用担心政策的变动是否会影响将来养老金的领取,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一旦当失地农民花完这些补偿费,尤其是当这些人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由于他们的短视,他们往往会将这些补偿费花费在子女的婚嫁以及新家的建设方面,而很少的考虑到自己的养老问题,因此,货币补偿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2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探索的几个模式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胜利这个总目标的实现。目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两种类型:(1)政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即以各县、市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为实施部门,运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即以商业寿险公司为主体,以各土地征用行政村为投保单位,各投保行政村交了保险费后,签订保险合同,按合同规定,商业寿险公司履行给付养老金义务。我国的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的地区根据本地区经济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地区的关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无论采用的是政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还是采用的是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或者是二者的结合,都有着各个地区自己的特色。下面将对几个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试点城市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

2.1上海市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市对失地劳动力的安置分为两种方式:失地吸劳和失地养老。失地吸劳是指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劳动力负责就业安置;失地养老是指对女性45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养老范围,每个月给予一定的养老补贴。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上海市将安置原则调整为“落实安置补偿,用于基本保障,适度生活补贴,进入市场就业”,其具体做法是:(1)先保障。由失地单位负责落实安置补偿费用,主要用于解决失地劳动力的基本保障,由失地单位为失地劳动力一次性缴纳15年的基本保险和医疗保险,失地劳动力办理“农转非手续”。缴费标准可以由农民自主选择“城保”或者“镇保”。(2)再补贴。对失地劳动力落实基本保障后,失地单位从安置补偿费用中再给予失地劳动力一次性(在12个月到24个月城镇低保标准选择)生活补贴,以减轻失地劳动力“农转非”后不能马上就业的生活困难。(3)市场就业。失地劳动力在落实基本社会保障、领取一次性生活补贴、户籍农转非后,即成为城镇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障部门为其提供《劳动手册》,提供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及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其通过市场就业。

2.2江苏省苏州市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

2004年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规定在合理计算征地安置补偿费的基础上,将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费、土地补偿费等全部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将16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建立起包括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及再就业优惠的政策体系。具体做法如下:(1)对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每人一次性领取不低于6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其就业后按照新增劳动力进行管理,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对女性16周岁至35周岁,男性16周岁至45周岁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享受养老待遇。(3)对女性36周岁至54周岁,男性46周岁至59周岁的失地农民,以实行基本生活保障的当月起至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止,按月领取不低于160元的生活补助费,到达养老年龄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金。(4)对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从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当月起,按月领取不低于200元的失地保养金。

2.3江西省上饶市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

上饶市的规定则有所不同:(1)该养老保险是处于自愿原则,按照失地农民自己缴纳多少,政府等额配套多少的原则,降低参保“门槛”,实行“低进低保”,缴费标准分为A、B、C、D四档。失地农民参保可自行选择其中一档,但一经选定,则不得变动。(2)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费的农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可从参保的次月其按现行失地农民养老待遇标准每月领取养老金。(3)个人按月享受养老待遇档次必须与其缴费档次相对应,也分为四档:即:A档每月150元;B档每月160元;C档每月180元;D档每月200元。(4)此外,每年的7月1日为调整失地农民养老待遇的执行时间。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凡失地农民开始享受养老待遇的时间至调整养老待遇的执行时间满一周年的,在原养老金的基础上每月再增加10元。(5)失地农民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从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收不抵支时,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

2.4浙江省义乌市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

义务市失地农民的安置采用的是发放土地补偿款并利用商业保险为失地农民的养老进行保障的模式。具体如下:(1)土地补偿费按2:4:4的比例分配,村集体留20%,40%用于村民分配,40%由村集体统一用于养老保险。(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新险种“团体年金分红保险”等,规定统一由村集体投保,保险费从村集体的土地补偿费中列支,签订保险合同,寿险公司履行给付金义务。(3)本金归集体所有,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5%的保证收益和不低于投资收益70%的红利来支付年满6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55周岁的女性的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这种方法等于把失去的土地变成货币“存”了起来,有利于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从以上几个地区关于失地农民的安置,我们发现,尽管各个地区实行的失地农民的安置办法各不相同,但各个地区都综合考虑了本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和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地失地农民的现实情况,这些都使得失地农民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未来社会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呢?哪一种模式更能给失地农民带来最大的利益呢?我想,这应该结合我们国家各个省、市(区)的具体情况来判定。或者,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并不存在哪一种模式可以完全适合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的出现,未来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将会越来越完善,且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几个建议

从以上的几个模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乡镇企业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的工作都完成的比较好。在这些地区,政府不仅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做了规划,而且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培养更下了一番功夫,这样有利于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他们所实行的“以土地换保障”的政策是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以土地换保障”的做法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一整套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参考失地农民沪、浙、苏等地成功的经验及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为了真正贯彻落实党对“三农”问题、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帮助政策,我们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应当适当降低失地农民缴交养老保险的比例,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失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这个生活支柱,加之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好的适应城镇生活并取得收入,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不足以弥补整个家庭的开支并留下足够的余额缴交养老保险,这严重挫伤了失地农民为自己办理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采用政府全额或者政府和集体共同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的模式,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可以考虑由失地农民个人缴交少数,政府、集体缴交多数的这样一个办法,以保证失地农民真正可以做到“老有所养”。

(2)是要适当的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比例。在很多城市,失地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变而要承担更多的消费支出,同样的东西由于土地的失去而使得他们的生活成本迅速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比如月160元,是不一定能够真正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届时政府要从别的渠道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与其在未来某一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解决同样的问题,不如在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发放的时候适当的提高发放的标准,一次性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当然,这也要根据各个地方财政的实力而决定。但是,高额的土地转让增值收益应该是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补偿的。

(3)要适当健全我国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法律的手段来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失地农民的养老及就业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防止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等。法律的健全有利于真正保证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4)除了政府要有所作为外,商业保险机构也应该顺应形式的发展,适时推出适合失地农民的险种,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家庭养老依然是失地农民养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注重德教,注重对青少年尊老爱幼的教育,培养失地农民的子女使其有一定的生存及发展能力,真正使得失地农民可以做到安心养老。

总之,各地区的政府应对自己辖区内的失地农民有足够的关注,并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真正从失地农民的角度出发,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等问题。

参考文献

[1]28省(区)失地农民调查报告[J].国家统计局,2003.

[2]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N].人民日报,2004223.

[3]沈兰,高忠文.“土地换保障”的两张养老保险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07,(5).

[4]吴瑞君.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离土农民的安置和保障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4(4).

[5]莱跃进.让失地农民生活就业有保障——苏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情况的调查[J].社会保障研究,2004,(8).

失地农民 篇4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失地农民现状 篇5

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失地农民——这个新的社会群体迅速形成并扩大。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高达4000万人——5000万人。他们的特点是: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失地农民的现状。

目前,失地农民的处境相当艰难,随之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面临的难题主要有:第一,出路问题——就业难。失地农民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3个方面。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一旦企业合同期满或精简人员,这部分人往往首当其冲被裁减。第二,退路问题——保障低。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保障”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第三,生活问题——顾虑多。“上楼”对失地农民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收入低,担心“上得起楼,住不起楼”。二是由于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配套,有的地方楼房水暖无法供应。三是许多地区盖了楼却解决不了房屋产权问题,无法长期维护业主利益。四是社会上对农民取得房产租赁收入存在不正确的观念,过去斥之为“吃瓦片”认为它是不正当行为。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研究 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9-02

一、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现状

“谁征地、谁安置”的就业安置模式一度实现了失地农民的就业,但是由于文化素质、职业素养、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多数失地农民逐渐处于离岗失业状态。就目前来说,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低、收入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整体而言,失地农民就业率普遍偏低。其中男性失地农民的待业、失业的情况比女性更严重,因为女性更容易在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工资待遇起薪低的服务行业选择就业。根据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无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失地农民失业率均高达50%以上。相对而言,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但也有例外情况,即当失地农民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虽然不高但稳定的经济收入时,譬如通过分红、股份合作、政府救济等,则会影响失地农民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心态,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就业期望过高而选择待业,从而造成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率反而更低的情形。

失去土地导致农民的收入渠道改变,收入普遍下降。一直以来,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土地所获取的收益,拥有耕地的使用权是农民能够获取稳定收益来源的基本保障。尽管改革开放由务工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在许多农民的家庭中逐渐增加,土地的经济收益功能有所弱化。但是,从农民失去土地后的收入来看,虽然在征地过程中获得了一次性的经济补偿,较之以前其收入阶段性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收益来看,失去了土地意味着农民家庭丧失了主要经济来源和基本保障,从而导致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制度成因分析

城乡分离的“二元制”社会结构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征地制度是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的衍生产物,因而地方政府在制定征地补偿制度时没有完全考虑到土地对农民的综合功能与经济价值,不仅给失地农民带来就业方面的压力,也给政府城镇化的后续工作和就业保障的资金运行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次,从后续的制度供给上看,失地农民没有获得足够的融入城市的制度支援,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往往难以覆盖失地农民。尤其重要的是,最为关键的就业促进与保障制度亦未能有效地向失地农民覆盖,相关的就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明显滞后。

失地农民就业遭受制度排斥,缺乏有效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制的排斥性长期存在,使得失地农民在生活条件、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处于了弱势境地,完全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就业保障方面,一是就业的促进与服务机制缺失,失地农民通往城市的就业岗位缺乏有序的引导;二是就业权益缺乏保护,很多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三是失业保障缺位,众多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被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

失地农民就业遭受经济排斥。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是指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在获取劳动生活资料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首先,长期实施的二元户籍制度将城市劳动力市场人为的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导致严重的就业歧视,失地农民被排斥在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之外。其次,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高度分割,导致用人单位严重的侵害失地农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例如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和社会享受权等,屡屡出现同工不同酬等侵权违法现象。

三、改革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措施和途径

城市化应当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城市化应当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理论上,城市化是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来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从而在经济学角度上形成规模经济,从人口学的角度上提高城市化率。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属于政府主导型,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综合考虑前期征地补偿制度的改进、就业服务、就业保护和就业保险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推进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改革。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农民从最初的教育资源享有上就处于弱势,因而文化素质不高、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制定和开展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上,要紧贴当地企业的用工实际,重点从实用劳动技能入手,实现多工种培训,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在培训方式和渠道上,要勇于改变目前政府为主体的培训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和民办教育参与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职业教育、技工学校和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在培训年龄和时间上,要多层次兼顾不同年龄人群,尽量不要影响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工作,最大限度的方便农民培训。在培训的同时,还要重视失地农民在身份上发生转变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实现顺利过度。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权益保护制度。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确立城乡劳动者劳动权平等;二是应明确用工单位责任,提高用工单位与失地农民的劳动合同履行率;三是要落实失地农民的职业安全权益,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工资保护等基本法律法规。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往往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在城市企业方面,政府应当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吸纳较多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制度,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在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和完善失地农民创业平台,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在发展“新农村”的大好契机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勇于技术革新,完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造血”功能,为更多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逐渐完善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和救助制度。由于我国的失地农民并未被制度化的纳入到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和救助制度体系中。因此,在未来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中,如何将失地农民纳入这一体系中是未来失业保险和救助体系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和加强的重点问题。目前,一是加大失业保险改革、实现城乡统筹,改变当前一方是大量的失业保险基金累积,另一方却是农民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非对称现状,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等缴费同等待遇。二是扩大基金来源,在增强专项基金的保障功能上,可以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交一点”为主的方式予以筹集。三是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顶层设计,从制度上消除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各种排斥因素。制度性的社会排斥不仅会损害失地农民权益,同时也会损害社会公正,最终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从根本上说,要从制度上消除制约失地农民的就业排斥因素就是要克服集体排他的倾向,给予失地农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形成分散的身份群体,缓解社会矛盾。简化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的各项手续、改善就业环境、放宽失地农民的信贷条件,降低门槛,扶持农民发展经营,并在一定年限内享有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税费优惠待遇等途径,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公正。

总而言之,只有从征地补偿制度的改进、促进就业服务、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保护和保险制度等多个方面推进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改革,形成长效的就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1).

[2]赵爽.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与途径—基于就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中州学刊,2007,(3).

[3]陈世伟.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J].求实,2007,(3).

[4]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3-09.

[6]刘宝亮.征地莫断了农民生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4-02-27.

失地农民 篇7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加速期, 但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同时,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目前中国有大约4000多万失地农民。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 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归因于土地问题, 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由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1]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 不仅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 关系到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

城市化在社会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对传统农村社区的接替, 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2]农民不论是否愿意, 都得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从相识的农村熟人社区中剥离出来, 去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由于失地农民多半属于被动城市化, 制度身份的转变并未及时带来自我认同的转变, 其面对的文化震荡具有不可抗拒性, 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心理过渡与调适, 导致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诸多不适应。其中,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社会交往方面, 失地农民往往需要历经多年才能真正实现观念的变迁和行动的改变。而社会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的、复杂的社会现象, 它对个人与社会均有着重大的影响。[3]了解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现状, 发现其变迁规律, 对于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城市融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而从长远看, 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二、调查地点及资料收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8年8月至10月在江苏省扬州市进行的失地农民调查。调查选取了两个典型失地农民社区——L社区和J社区。其中, L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农民拆迁安置小区, 社区占地面积26.9公顷, 现已安置住房3100多套, 入住居民7000多人。L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J社区是2002年因土地商业开发建设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 由原村委会管辖。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调查无法进行概率抽样, 因而采取了配额抽样的方式。根据已有的资料和研究, 在样本选择时, 除考虑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4个因素外, 还充分考虑了异质性、分析方法和经验性判断的需要。调查发放问卷300份, 获得有效问卷283份, 其中J社区139份, L社区144份, 有效回收率为94.3%。受访者平均年龄44.33岁, 户均人口数为4.16人, 户均非农业户口0.58人;2007年, 家庭总收入平均为5.18万元, 其中, 工资性收入3.68万元, 财产性收入0.79万元。受访者的其他特征见表1。

注:婚姻状况一项的样本数为280, 有3个受访者没有填写婚姻状况, 为缺省值。

三、结果分析

1.交往认知

在对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经典研究中, 滕尼斯提出了“公社”与“社会”这一对理想型范畴。在前者那里, 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亲密的、不分你我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在后者那里, 他们的联系则是建立在目的、利益及以此为条件的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前者基于生活的统一性原则;后者则基于自由与理智的思考。传统农业社会是“公社”的表现形式之一, 现代工业 (城市) 社会是“社会”的典型表现形式。在这两种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中, 人们社会交往的观念和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在传统农村社会, 人们的职业场域与居住场域重合, 传统的农业生产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人们的社会交往多以地缘、血缘建构封闭性的稳定的社会联系。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不需要过多的分工与合作, 人们的交往的工具性不强, 多是情感性交往。但在现代工业社会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那么, 失地农民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过程中, 物质变迁的同时是否发生了社会交往意识的变迁?统计显示, 失地农民已经或多或少呈现出了社会交往认知变迁的趋势。在情感性交往方面, 49.4%的人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投入越来越少, 同时54.8%的人认为越来越肤浅, 流于表面;在工具性交往方面, 66.5%的人认为越来越势利, 52.3%的人认为越来越讲究效率, 注重结果, 详见表2。

注:总数283人。

城市环境虽然对人际的社会交往有着诸多的负面影响, 出现交往异化的可能, 但对社会交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尤其表现为交往选择性的加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 交往的主体选择性受到很大制约, 个体的人没有交往自由, 人与人之间不是平等关系, 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限定了特定的交往对象和刻板的交往礼仪。现代城市社会, 居民个体自由得到尊重, 社会交往受到的约束性大大降低, 交往的主体选择性加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 可以选择不同的交往对象, 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 也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交往礼仪, 只要遵守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都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就交往自由这一点而言, 失地农民已经认识到, 54.8%的人同意“人与人交往越来越自由”的观点, 而不同意的只占18.7%。社会交往工具性和自由度的增强, 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信任危机, 57.3%的失地农民意识到了这一点。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交往认知, 我们对社会交往认知6个指标进行赋分, 将每个指标的选项“很同意”赋为5分, “比较同意”赋为4分, “一般”赋为3分, “比较不同意”赋为2分, “很不同意”赋为1分, 得分区间在6-30分, 得分越高, 说明交往认知越趋同于城市社会。数据统计表明, 失地农民社会交往认知得分均值为21.90分, 标准差5.12, 属于一般水平。也就是说, 在进城多年后, 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观念仍未完全城市化。

2.交往结构

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之后, 原有的社会交往必然受到影响, 特别是原有的以地缘为特征的社会交往被迫减少, 那么失地农民是如何处理的?是维持与原有的村民交往, 还是放弃?是开拓新的社区人际交往, 还是如大多数城市人一样, 漠视邻里关系, 而以职业为中心构建社会交往?与社区其他居民的关系是交往, 还是保持距离?这些都是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看, 失地农民与邻居的交往比较频繁, 有38.5%的人表示经常和邻居串门聊天、拉家常, 从不串门拉家常的只占6.7%。当然不同的社区与邻居交往的方式有所差异。

虽然邻居间的交往仍然存在, 而且相较于典型的城市社区邻里之间的交往可能更加丰富, 但可以发现, 受城市性的影响, 失地农民以传统农村社区为依托的熟人交往开始减少, 事本主义、角色化的交往开始增多, 特别是出于经济适应的理性选择以职业角色为中心的交往开始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域。多年的城市生活已经在逐渐地解构着传统农业社会的身份交往, 亲情化的、拟亲似的交往逐步减少。只有31.1%的表示和以前的同村村民经常交往, 绝大多数只是很少或者偶尔的交往。熟人社会身份交往的衰弱还体现在与社区其他居民的交往上, 33.2%的表示很少与社区其他居民来往, 经常交往的只占16.6%。而与此同时围绕职业展开的社会交往开始增多, “同事”这一概念走入失地农民的话语体系中, 为了获得职业成就而展开的各种工具性交往为失地农民所熟悉。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社区不再是职业的场所, 社区交往的重要性减弱, 社区交往开始衰退。统计结果显示, 42.0%的人认为和以前同村村民的关系疏远了, 认为关系亲密的只有17.0%, 与社区其他成员的交往停留在表面层次, 亲密度自然不高, 68.5%的人认为与社区其他居民关系一般, 认为很好的只占5.2%, 详见表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失地农民的交往结构正在发生变迁, 特别是对那些已获得稳定职业的人来说, 他们已经开始以职业为中心建构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从这点说, 失地农民正在逐步适应城市社会交往。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为例,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现状进行了描述,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 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 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认知变迁滞后。在失地多年后, 未能完全内化城市社会交往规则。

第二, 在交往结构方面, 失地农民正在从以地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交往逐步变迁到以职业为中心的社会交往。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 文化在变迁时, 各部分的变迁速度并不一致, 一般来说, 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 而在非物质文化中, 首先是制度, 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 最后是价值观念变迁。结合本次调查, 失地农民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了这一特征, 失地农民在身份、居住方式、职业等众多客观方面实现了变迁, 虽然这些客观方面的变迁也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但相较于观念的变迁还是快一些。就社会交往本身而言, 不少失地农民虽然开始以职业为中心建构社会交往, 但其交往认知却还呈现出传统社会的特征。

为了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城市融入, 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水平, 一方面, 应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入手, 在城市居民住宅规划区域内, 以大集中, 小分散 (集中到城市一定的居民住宅区域内, 分散在区域内各居民住宅小区里) 的安置策略, 使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到城市社会网络当中去。[4]从而增加该群体与其它阶层或群体的接触机会, 习得并内化城市交往规则。另一方面, 可从职业系统入手, 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培训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从而提升该群体在职场中开展社会交往的机会, 以完成交往认知的最终变迁。

参考文献

(1) 陈立新.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J].求索, 2004, (02) .

(2) 郁晓晖, 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

(3) 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探讨 篇8

本文选取肥城市新城街道的巧山社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巧山社区位于肥城市东北部, 辖区有肥城市精制盐厂、公路局、工商局等18个单位, 5个住宅小区, 2300户, 8300人。社区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居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社区”、“省级城市建设示范社区”、“肥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 与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样巧山社区的每一份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支持城镇化建设,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 农民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 成为了“名义上的农民”。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笔者对社区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通过深入分析, 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 社区的惠民措施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为尽量减少城镇化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区采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为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 社区根据“城中村”改造的要求, 投资2600万元, 新建居民楼22栋, 一半以上村民乔迁新居, 每100平方米集体补助5.4万元;投资180万元, 硬化社区道路5.2公里。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环境, 投资68万元, 对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扩建;投资16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室和门球场;投资8万元组建老年威风锣鼓队、老年文体队和农村秧歌队等文艺团体。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每年每人发放面粉150斤;投资60万元, 为群众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 参保率均达到了100%;为66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祝寿金, 并办理城镇医保;为30年至50年党龄的老党员补助100元至500元;从2007年起, 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居民每月领取240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同时, 给予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上的政策鼓励, 社区对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学生, 发放500至1000元奖学金。

为发展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 社区在泰西大街、泰临路两侧建设下店上宅商业楼6栋, 安置120户居民利用沿街楼经商从业。

2 失地农民的美好生活

2.1 居住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旧村改造之前, 各家各户有自己的宅基地, 自己建房, 由于不同的家庭收入使得房屋的建筑质量与装修水平参差不齐。旧村改造之后, 一半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标准化的居民楼, 配套设施齐全, 水、电、天然气、网线、有线电视等等一应俱全, 小区路面硬化好, 绿化好, 也有了相应的娱乐休闲场所, 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门球场等等, 大大丰富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同时随着失地农民居民小区的建设, 超市、药店、各种生活用品商店也大批出现, 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2.2 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养老金的发放、农村合作医疗的加入, 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每年老人祝寿金的发放, 每人150斤面粉的发放, 残疾以及退伍军人优抚, 五保老人的补贴, 困难户救济等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3 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 方便了失地农民的生活

社区为失地农民建设了100多平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 把民政、计生、建设、劳动保障、党务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全部纳入代理服务范围, 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涉农的咨询服务项目,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指导。

2.4 商场街的建立, 为失地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居民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下店上宅的商业楼, 总面积4万多平米, 社区附近商场街近3400平米, 大大方便了失地农民尽快走出对土地的依赖, 从事二、三产业, 赚取更高的收入, 切切实实提高了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失地农民存在的生活困难

虽然旧村改造之后, 失地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城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3.1 失去了土地, 部分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

那些能够在失去土地后很快再就业的, 大部分是在失地之前自己就进行了创业, 原来的家庭收入中土地收入就是次要的, 因此, 失去土地对这部分人的收入影响比较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失地农民仍然脱离不了土地, 耕地没有了, 一没有技能, 二没有创业资金, 导致这部分失地农民从农业走向二、三产业的失败, 家庭收入骤减, 日常生活靠政府和村里的补贴, 生活十分困难。

3.2 失去了宅基地, 使失地农民失去了租房收入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 一些外来打工者会到城中村来租房, 给这些城中村的农民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收入。在旧房拆迁之前,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的小院内盖上几间小平房用于出租, 补贴生活家用。旧房拆迁之后, 不仅土地没有了, 租金收入也没有了, 一下失去了两项重要的收入, 而且住上楼房后, 水电气、吃穿用都需要现钱, 直接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3.3 失地农民的就业受到外来劳动力的冲击

在旧村改造初期, 一些有头脑的外地人就早早的到社区来进行投资经营, 等到本地人反应过来的时候, 有限的资源、市场已经被占用了。这成为失地农民的顺利转型的一大难题。

3.4 部分失地农民没房子住了

按照旧村拆迁规定, 一套老宅子可以兑换两套价格比较便宜的楼房, 再需要的话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购买。在农村, 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子女, 地理位置的优越, 导致本村的人口只进不出, 娶媳妇进人, 嫁姑娘引进来一个女婿, 分得的两套楼房直接成了儿女的婚房, 老人没房子住了, 如果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 住房更加紧张了。在房源比较紧张、无钱购买商品房的状况下, 直接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失去了原来宽敞明亮的平房, 住进了阁楼, 甚至是车库。

4 几点建议

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成为失地农民, 伴随着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密切的注意失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状况, 避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新生的贫困群体, 成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

4.1 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到位

国家明确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政策30年不变, 凡是签有承包土地合同的农民都对承包的土地拥有使用权。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征用土地之前, 应当首先对农民进行国家政策解读与解释, 把征地补偿的国家政策讲解到位, 保证每一个农民能心甘情愿的把土地转让出来, 绝对不能强征强占,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征地之后, 及时把征地补偿款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4.2 多渠道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之后, 为防止“坐吃山空”, 当地政府应积极的帮助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赚取劳动收入。第一,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优惠,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限制外来的小商小户占用本地资源, 在同样条件下, 本地失地农民优先;第二, 可以采取“一对一, 手拉手”的形式, 由原来就自主创业的农户, 一对一帮助想创业又无经验、无资金的失地农民, 逐步走向自主创业之路;第三, 对那些实在不想自主创业又没有相关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 由政府开办几项当地企业实用的技能培训班, 学成之后由政府推荐进入相关企业就业;第四, 当地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 引进中型、大型企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各地政府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参保之后, 在生病住院时就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 同时养老金在年满60周岁就可按月领取。肥城市目前规定最低的基础养老金是每人每月55元。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非常低的, 每月55元, 仅够交水电费,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 吃什么?穿什么?而且, 全面覆盖城市的三险中, 相当于城镇人口的失地农民, 其中的失业保险也没有。政府应逐步加大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三险”制度的改革, 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 村一级财政也要积极发展经济, 创办村办企业, 努力创收, 补贴失地农民, 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4.4 帮助无钱购房的无房户贷款购房

按照拆迁补偿政策, 一套宅基地只能分得两套楼房, 对于住房不够住的失地农民进行帮助。第一, 对于多子女的失地农民, 女儿出嫁的, 不再享受本村的惠民政策, 引导本村的正常人口流动;第二, 对有购房需求的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或者子女有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 由村集体出面联系农村信用社, 为购房户联系贷款购房, 使每个人能够住有所居。

总之,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积极稳妥的推动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 帮助失地农民尽快步入正轨, 使失地农民切实感觉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幸福。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越农村人口, 伴随产生的是大量农用土地的征用和失地农民的产生。本文通过对部分失地农民的调查, 意在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对调查中了解的问题, 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困难,建议

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初探 篇9

一、城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堪忧

1. 城区失地农民数量激增。

城区是晋城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土地资源供给的主体。近年来, 随着城市扩建改造和发展的需要, 城区被征用土地量不断增加, 失地农民急剧增多。据统计, 城区建区之初的1985年, 拥有耕地81664亩, 人均耕地面积1.05亩;到2007年底, 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用地需求征占等原因, 实有土地面积锐减为48111亩, 减少达41%, 人均耕地只有0.77亩。仅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 城市建设累计征用城区7个镇 (办) 103个村 (社区) 土地就达9476.68亩 (含绿化用地1963亩) 。截至2007年底, 全区农业人口62432人, 失地农民就达28732人, 占全区农业人口的46% (其中, 部分失地的农民11838人, 完全失地的农民16894人)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加快, 城区的用地需求量必将继续扩大, 更多的农民将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2. 失地农民生活困难问题突出。

一是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缺少技术特长, 就业空间狭小。截至2007年底, 城区已妥善解决了15589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现仍有13143名失地农民未解决就业。即使已解决就业的失地农民, 就业也不稳定, 每年的再失业率达到30%以上, 形成巨大的就业安置压力。二是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失地农民绝大多数无就业保障, 无固定的经济来源, 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失地农民家庭10%完全没有经济来源、20%无固定收入、30%的家庭仅1人有固定工作或2人有临时工作, 许多失地农民家庭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 负担沉重, 因失地返贫、因病致贫致困、子女“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突出。晋城市城市土地征用主要采取货币补偿、就地或异地置换安置办法, 失地农民身份转化为市民后, 医疗、就业、养老、居住和社会保障等机制不配套、不健全,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发展需求, 业无所就、病无所医、老无所养等亟需解决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成为失地农民最大的后顾之忧。

3. 失地农民通过诉求渠道解决生活保障问题急剧上升。

近年来, 因城市建设占用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不断增加, 成为市区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以2007年为例, 城区共发生群众来信来访3846人 (次) , 同比上升5%, 其中进京访7案37人 (次) , 赴省访4案32人 (次) , 到市访74批1836人 (次) , 来区159批1894人 (次) 。2008年底到2009年, 随着煤炭、化肥的滞销, 煤矿、化肥厂的限产, 就业压力增大, 这种现象还会呈上升趋势。所有信访案件中, 涉及失地农民问题的占到42%, 其中, 直接反映城市建设土地征用、补偿、拆迁等问题的占到24%, 间接反映因土地占用引发的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的占到18%。因失地引发的贫富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情绪化、社会矛盾复杂化、解决民生困难化等问题呈上升蔓延之势, 失地农民集体越级上访、围堵政府机关、阻挠城市建设等过激行为频频发生, 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 虽然区政府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效, 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创办龙头企业, 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七岭店村的百马王啤酒厂、北闫庄村的绿欣农贸市场、崇安堂药厂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不仅解决了几千人的就业问题, 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阳光工程”培训计划, 加快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二、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补偿费用低, 政府征用农民土地, 一般采取一次性补偿农民每亩5万-10万元, 可政府转手推向市场就是每亩30万元到上百万元。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有些失地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 考虑的是今天能分到多少钱, 很少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 因此也没有将土地征用费用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的村即使搞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可群众并不满意, 交的钱多了, 现在拿不出;交的少了, 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

3. 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 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加大。再加上城区农民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大钱挣不来, 小钱看不上的恶习, 急需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 转变他们的观念。

4.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即使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资产也难以得到保值增值。由于部分村干部素质差, 经营管理不善, 导致集体资产流失, 致使群众对干部不放心不信任, 农民要求分发现金的愿望非常强烈。如南属村2005年卖地获得1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 村干部瞎吃瞎报, 不仅把这些钱挥霍殆尽, 而且还为村集体新增了60余万元的贷款, 这种现象导致周围的湛家、府城等村的村民要求把随后获得的征地补偿款平分到人头, 并由此引发多次群体性上访事件, 直接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现在要做到的就是如何让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 既要解决他们目前遇到的困难, 还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满足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和要求。

一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温家宝总理曾特别强调“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 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 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目前, 许多地方农民普遍反映征地补偿费太低。为此, 我们应考虑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让失地农民得到较好的补偿。

二要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范围和对象应采取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失地农民参保必须以行政村为单位, 统一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手续。资金筹集采取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形式。

三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供借鉴, 可以根据外地的经验, 结合本地情况, 制订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落实。

(1) 鼓励企业招收失地农民及其子女就业。在企业征地初期, 与企业签订合同, 保证企业优先录用被征地所在村村民, 为优先录用被征地所在村村民的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优惠措施。象落户于开发区的富士康集团和森鹅集团等企业就因其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而享受到征地上的优惠。

(2) 要利用土地返回指标,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兴建标准厂房出租收取租金或发展其他服务业, 作为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

(3) 村集体以土地作为股份, 与企业合作兴办专业市场或其他开发项目。这样, 既可以保持村集体资产不会流失, 又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如东田石村就计划引进一个空心砖场, 村里以土地入股, 这样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而且还能解决村里50~100人的就业问题。

四要重视培训, 提高素质。目前制约失地农民转移有许多主客观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特别是文化科技素质低。因此, 要花大力气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 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培训, 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科技素质, 以使他们具备一技之长, 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要强化措施, 管好资产。要强化管理措施,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要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 改变少数村干部说了算的状况, 推进决策民主化。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晋城市失地农民为个案, 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择研究 篇10

一、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

(一)农业安置模式

从建国初期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失地农民主要采用农业安置办法,如1956年安置办法中规定:“对因土地被征用而需要安置的农民,当地乡、镇或者县级人民委员会应该负责尽量就地在农业上予以安置;对在农业上确实无法安置的,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劳动、民政等部门应该会同用地单位设法就地在其他方面予以安置;对就地在农业上和在其他方面都无法安置的,可以组织移民。组织移民应该由迁出和迁入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共同负责”。另外1982年的安置办法中也提出《条例》还首次提出“因征地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县、市土地管理机关组织被征地单位、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分别负责安置”。安置的主要途径有: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社队工副业生产、迁队或并队、集体所有制企业吸收、用地单位吸收、农转非后招工安置等多项安置途径。

(二)就业安置模式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要通过发展农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村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安置不完的,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者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的,经审查批准,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 所以,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失地农民主要采用招工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安置制度,并规定“政府征用农村土地后,应组织失地农民就业,并安排一定指标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招收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固定工,享受国家职工的各种待遇,对于未被招工的失地农民,发给安置补助费;政府对村集体和失地农民再发给土地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同时,将失地农民的户口“农转非”,使之成为城市居民”。这种安置制度由于增加了非农就业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而言增加了农转工的机会。由于当时重工思想和巨大的工农业“剪刀差”,它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诱惑是巨大的,所以出现了失地农民“主动边缘化” ,出现许多农民不惜放弃现有较好的工作与收入争取农转工和村干部利用职权为其亲属创造条件农转工,甚至出现许多非农民身份者“搭便车”农转工。所以这种招工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征地制度在当时得到了失地农民的极大欢迎,征地工作进行顺利,没有出现因为国家大量征地而引发较大社会矛盾的情况。

(三)货币安置模式

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除了规定政府在征地后应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外,对征地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比如,《土地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如果上述安置标准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适当增加安置补助费;但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另第五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这里的“支持”实际上弱化和简化了地方政府和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安置的责任。

(四)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

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是指在规划范围内的农户,将自己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流转给政府委托的土地置换机构,土地置换机构将根据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失地农民的安置费、土地补偿费、水利设施费、撤组转户费等费用,由政府部门根据已有的数据信息,制定出政府、开发单位和失地农民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社会保障标准,并为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户现有家庭成员统一办理各项社会保障[1]。虽然各地对土地换保障安置方法的做法不太一致,但是大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力求做到全覆盖和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以完成失地农民从农民向单位人以及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出资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的原则共同筹措养老基金,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三是区别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区别对待。将失地农民根据年龄不同分为扶养人(年龄16周岁以下)、剩余劳动力(女性16-35周岁,男性16-45周岁)、保养人员(女性35周岁以上和男性45周岁以上)和残疾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安置方法和标准,使安置政策更有针对性[2];四是加强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为失地农民实现顺利就业保驾护航。在具体实施中,各地探索出不同的方法和经验,主要有上海浦东新区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模式、江苏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财模式和浙江杭州、嘉庆地区为失地农民再造可持续生计模式,顺利完成了失地农民向市民化的过渡。

(五)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

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是将土地征用补偿费或者是土地按使用权折合为股份,通过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单位协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佛山的顺德、南海,浙江温州的龙港镇等多采用这种方式,比较典型的是广东南海土地股份制[3]。其主要做法是:一是进行“三区”规划,把土地功能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经济发展区和商住区,有利于保护农田和实施城镇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二是将集体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将集体资产的净值和土地、鱼塘折价入股,以有社区农村户籍的农民为配股对象,按设定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三是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部分收益来获取集体土地经营权。将集体财产及土地折成股份,把全村或全社的土地集中起来,并根据不同成员的情况设置基本股、承包权股和劳动贡献股等多种股份,以计算不同的配股档次,按股权比例分红[4];四是股权可以适当流转。允许股权在社区范围内流转、继承、赠送、抵押;五是股权设计既有福利性又有差异性。一是坚持“人人有份”,体现了股份的福利性和公共性。二是充分考虑每个成员对集体的贡献大小,把年龄作为集体组织成员股份分配差异的依据。采用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土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又保留了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使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和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达到政府和用地单位以及失地农民三方面共赢的局面[5]。

(六)留地和就业相结合的安置模式

这种征地安置模式是指在征地时成立专门部门集中管理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的安置模式。目前比较典型的是湖南省咸嘉市采用“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的办法,走出了一条拆迁与安置相配套、建设与发展相结合、生产与生活相关联的失地农民发展和安置之路。咸嘉就业安置模式可以概括为“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具体表现在“三集中、三统一”上。一是集中管理全村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统一全村范围的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所有来村征地的建设单位,一律与管委会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并将征地拆迁补偿费统一结算给管委会,并由管委会严格按长沙市政府制定的标准核算补偿给农民,拆迁安置的具体工作则由管委会统一组织进行; 二是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采取集中用地的形式,对留给农民的安置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由村集体统建统管;三是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对安置资金,管委会将一部分以“咸嘉村安置退养基金”的形式存入银行,一部分则用来投放小区综合开发。所得银行利息和开发所得利润、物业收入都以红利的形式发放给农民。同时,通过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建筑公司和开发商业门面和配套性经营场所等形式,广辟就业渠道,安置村民就业,使小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欲望的失地农民都能找到工作[6]。在咸嘉,只要愿意就业,就有就业的机会,这就是综合开发建设创造的奇迹。

(七)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模式是将土地征用款由村集体统一使用,作为村集体的创业基金,通过村集体创办企业,实现资金的增值和资本积累。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和石家庄市槐底村利用土地征用款集中开发,带领失地农民走上发展之路。石家庄槐底村用得到的征地款实行土地综合开发,实行“吃区位饭,借优势兴业,走产业升级,发展三产服务城市之路”的战略,从建立第一个项目怀特大厦开始,使槐底人步入了加速发展之路[7]。并且随着一系列高档三产项目的竣工运营,怀特集团的经营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相继建成了怀特大厦、怀特装饰城、怀特美食街、怀特商厦、怀特大海乐园、怀特板材灯饰市场、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项目,并且以这些项目为核心,带动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投资这一区域,如保龙仓、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等,使这里成为石家庄投资最活跃、回报率最高、人气最旺、商业最密集的黄金商业区之一。而三产项目的迅速发展,架起了一道城乡经济走廊,为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渠道,全村3 000多劳动力几乎全部得到安置,其中从事三产的就达1 200多人[8]。目前村民们享受着每年1 500元的生活补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一万元。老人们每月都有退休金,每年还有免费的体检,全村人都入了大病统筹……

二、 对以上安置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失地农民继续留在农村,通过村集体机动地划拨或重新的土地调整,给失地农民一定的土地经营,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这种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影响最小,安置后的失地农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尤其是对非农就业技能较差和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不需要重新进行技能培训,就可以解决其温饱问题。农业就业安置和移民安置的安置方式都属于这一种类型的安置方式。但是这种安置方式也有其缺陷,一是在目前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极为突出的情况下,进行农业安置越来越不可能;二是在我国目前农地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农地非农化后仍将大量农业人口保留到农村,将更加增加农地面临的压力,即使是移民安置,也仅仅是缓解局部的农地紧张情况,对缓解全国的农地压力紧张局面于事无补;三是农民失地增加了农民从农业阶层向社会更高阶层流动的机会,如再将农民限制在农村,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二)就业安置模式

就业安置模式在19世纪80年代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在当时人地矛盾紧张的情况下保障了征地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大批建设用地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首先,就业行为市场化,用工权企业自主,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的用工权;其次,随着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断下滑,工资较低且失业风险加剧,使就业安置成为一纸空文。

(三)货币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模式是指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农民,对失地农民不进行任何安置的安置模式。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许多地方政府乐于用此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而大部分农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升值较快的城市近郊的农民从眼前利益出发也愿意接受货币安置方式。近年来,在各地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采用一次性货币安置的达90%以上[9]。但是,从长远看,由于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缺少非农就业能力和谋生手段,一旦有限的补偿费用完以后,没有了经济来源,马上就可能陷入困境,造成大量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引起较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这种安置方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容易导致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困境,对国家和对失地农民都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四)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

通过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渠道和就业安置,将失地农民从农村纳入城市的过程,完成失地农民从农民向市民的转换。这种安置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能够有效地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进入小城镇落户的人口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有效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9];二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顺利解决了失地农民的保障和向市民的过渡问题;三是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培训,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四是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中的社会问题,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征用中矛盾激化的现实条件下, “以土地换保障”安置方式把征地补偿同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既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有效化解了他们的生活风险,并保障了社会稳定,是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中社会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但是还应该看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并不是仅靠转让土地或土地的补偿就能满足的,还需要有其他来源的资金相配套;有些保险还必须结合其他改革方案配套设计,所以将失地农民完全纳入城市社会保险体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五) 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土地征用补偿费或者是土地按使用权折合为股份,通过协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获取收益。目前土地股份制在所有制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纯土地入股的股份制。这种形式土地一般不作价,由股份制组织统一对外发包或租赁,所得收入直接作为股份额进行分配。二是以农民入股土地为主,吸收资金、技术等入股组成的股份制。这种形式入股一般土地要作价折股,经营二、三产业的土地作价参照当地征地补偿标准,经营产业做价参照常年农业产值。用土地入股分红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如果企业经营效益较好,股息年年升高,土地价款或土地使用权入股能够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民的发展问题;(2)使农民能够享受土地未来的收益,农民持有股份就始终同土地保持着联系,保证土地的产权不转移;(3)减轻了企业的资金负担,土地的固定投入减少,企业就能有更多的生产和经营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吸引企业进行投资。但是采用土地折价入股后,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用转换成股份的形式,现实的补偿费用折合成股票进行发放,难以解决失地农民现实的生活困难。通过折股方式,使农民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利益与风险共存的关系,但是这种方式市场风险很大,如果企业一旦倒闭、破产,农民的“养命钱”将化为泡影[10]。另外由于农民不参与企业管理,难以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督,很难避免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11]。

(六)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这种类型的安置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将留下的土地和就业安置费集中使用,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又解决了村集体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如果资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资产的增值和资本的快速积累,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12]。而且通过集体开发,既能保证大部分人的就业安置,又能使个别能力差或情况特别的人能有生活保障。无疑这种模式是对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一次新的探索,并且形成了成功的模式。但是该种安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仅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适用;二是存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往往会因为集体财产究竟归谁所有、分配比例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合法等产权问题而陷入困境;三是市场化程度较差,可能会因为政府的干预或产权分散应对市场时灵活性差,影响资产的增值;四是运作方式市场风险较大,如果投资失利,集体经济可能受到严重损害,严重时可能血本无归。五是将失去土地后的农民通过社区保障的方式进行妥善安置,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如果失地农民脱离了原生活社区,社区保障就会消失,所以如何将失地农民从社区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仍有一段路要走。

(七) 留地和就业相结合的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农业安置、就业安置和集中开发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结合在一起,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发展问题。这种安置方式集中了以上安置方式的优点:一是留地集中安置是安居乐业的基础。咸嘉模式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留地集中安置。因为既留了地,又统一进行安置,使失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二是综合开发建设开启了失地农民就业发展之门。没有综合开发建设的配套,就业和安置就没有保障。通过综合开发,实现了土地保值和增值,同时也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咸嘉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咸嘉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留地集中起来的财产部分产权不够明晰。咸嘉留地集中部分为集体财产,到底每人或每个家庭是多少,这个模式下不能完全分清楚。产权不很明晰,将造成集体财产的所有权模糊,这样就使其经营的监督力量减弱,容易产生集体财产的道德风险。如果监督不力或管理者贪污挪用,会造成集体财产的流失或损失,进而损害失地农民的集体利益。其二,市场化程度较差。咸嘉留地集中经营的模式,在其集中失地农民资源办大事和公益事业的同时,会产生市场化程度不足的缺陷。因为集体财产的主要目标是要保证失地农民集体的基本福利最大化,这就必然制约了集体财产流动增值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阻碍市场对集体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运用某些行政手段干预,影响集体财产的增值。其三,资产风险不可避免。咸嘉模式留地集中开发建设,兴办各种企业安置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但是,创办企业是有风险的,不能保证永远赢利,企业也有亏本的时候,甚至还有破产的风险。一旦集体经营的企业破产,咸嘉的集体经济就面临着垮掉的危险,就业安置也就不可能持续化了。因此,集中使用集体资源办企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一旦企业在市场失利,集体经济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三、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建议

综上所述,农业安置和货币安置由于没有考虑到目前经济社会的特点,没有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难题,从而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方式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却不能使失地农民走向富裕之路,没有发展的市民化之路,最终不能免除沦为城市贫民;而土地入股型、集中开发型、就业和留地安置相结合型安置方式都是通过土地统一规划,土地集中开发,让市民获取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以及通过分享土地开发收益为失地农民开启发展之路,并为失地农民提供长久的保障。单纯留地安置和就业安置并不能使咸嘉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而是综合开发使农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槐底村村民只是因为敢以征地款去分吃城市化的一杯羹,才追上了现代化的脚步,南海人民勇于以地生财,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享城市化之利。所以,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补偿款进行开发,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项目开发成功才会有失地农民的发展,否则会使失地农民陷入灭顶之灾。所以在实行开发型安置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发性安置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从以上咸嘉、槐底和南海等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必须选择市场风险较小、资金收益比较稳定的项目,特别是考虑与工业区建设、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经营开发项目,利用有限的土地征用款参与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物业开发,使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从中得到长久的持续收益,这种经营方式是使农民在失地后不失利,确保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加大市场化经营,优化集体资源配置。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才能使现有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集体经济资源也必须遵照市场规律,按市场要求进行配置和流转。尽力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使集体经济资源不会因为行政目的或其他目的凝固而不能充分增值。

第三,将就业安置纳入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的保障必须全面社会化,不能依靠某一个集体或某一个社区去完成。只有把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保障全面社会化,保障才能真正实现。从目前来看,所有的成功社区都有很多保障,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很不够的,应该使保险社会化,这样才能在企业经营产生风险时,失地农民的生活也会有保障。

第四,明晰集体经济产权。

集体经济产权应该明确,明确权利人和责任人,这样才能保证有监督,防止集体财产流失。通过开发集体经济是壮大了,应该把集体财产分成许多股份,明确失地农民的股份数额,使失地农民具有集体财产的财产权,发挥企业所有者监督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促进集体经济的保值和增值。

第五,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终身的依靠,要让他们一辈子能安居乐业,甚至还要考虑其子孙的安置和就业问题。因此,在安置模式推进中,要始终把失地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注意就业安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还要考虑集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只有解决了失地农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问题的安置模式,才是成功的安置模式。

参考文献

[1]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农业经济导刊,2004(5):34-36.

[2]宋斌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2004(1):22-23.

[3]刘燕萍.征地制度创新与合理补偿标准的确定[J].中国土地,2002(2):36.

[4]沈飞.我国土地征用的制度性寻租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5]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张汝立.从主动边缘化到被动边缘化——农转工人员的进程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3):36-41.

[7]廖晓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2.

[8]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导刊,2004(5):75-77.

[9]潘科,朱玉碧.现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2-64.

[10]於忠祥,李学明.论农地征用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56.

[11]陈琨.发行可转换债券能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吗[J].财经科学,2005(2):162.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再就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征地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农地,大量农民面临再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许多地区都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补偿制度上。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村地区的稳定和谐,但实际上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有通过及时调整现行就业政策,采取有效的再就业措施,才能保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征地活动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地矛盾的解决和再就业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原因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并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政策与制度还有待完善,很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甚至被迫失业。大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低、工作积极性低、思想观念落后,失去土地后的职业报酬很难支撑其日常开销。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只有约30%的失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未因失去农地而受到影响;大部分农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进入贫困状态,且就业率偏低。失地农民所带来的再就业问题已十分普遍。

国外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上。早期的圈地运动形式与动机不尽相同。一部分地主圈地是为了提高土地价值以增加地租收入,有的变耕地为牧场是为了节约劳动成本。圈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民生活,促进了失地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概念

(一)失地农民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征用农民耕地,使部分农田作其他建设用途,导致一些农民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转变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一个介于普通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过渡概念。

(二)再就业

再就业是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重新就业的现象。失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即从就业状态转变到了失业状态,需要再次就业来获取报酬。

三、x镇的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

(一)x镇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本人于2015年6月起对x镇失地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这些失地农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土地征用情况、再就业情况等,发现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仍处于失业状态。失地农民由于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就业资金相对缺乏,很难在一个全新的领域立足。虽然x镇政府在征地以后已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但失地农民依然存在。这些失地农民大多经由朋友亲人介绍进城务工,但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这些中年农民自身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已趋饱和,劳动力过剩。

二是部分农民再就业后情况仍不容乐观。失地农民由于自身职业技能的限制和就业环境的激烈竞争,只能被迫从事一些技术要求和报酬都比较低的工作。这类岗位普遍存在着易被替代的风险,于是便导致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后再失业、就业不稳定或就业层次低的现象。

三是就业渠道人为狭窄。由于征地补偿逐年提高,镇内部分农村地区近年也出现了不少因征地拆迁而迅速富裕的人群,被网络上称呼为“征二代”、“拆二代”,一夜暴富使得部分人心理有了较大变化,价值观、就业观发生偏移。一些技术要求高、处于生产一线的岗位被他们放弃,却又缺乏较高的符合产业转型所需要的技能和水平,也缺乏继续学习提高的积极性,就业渠道被人为狭窄,长此以往终将被逐步边缘。

(二)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质量

失地农民再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的质量也是衡量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再就业农民找到了正式工作,大部分以打零工的方式实现再就业,一小部分以做小生意的方式实现再就业。此外,部分人自己办起了工商企业,以创业实现就业。此调查结果表明,较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还是被动的、非正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原因

首先,x镇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偏低,无法适应新环境中激烈的工作竞争。其次,已经再就业的失地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薄弱,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易导致再次失业。第三,部分失地农民再就业意识十分薄弱,对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依赖心理,不愿在被征地以后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而是被动、消极地依赖政府的社保,导致无法再就业。

(二)制度和政策的失误

首先,x镇的征地补偿制度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进行对一些地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时,x镇政府忽视了土地的增值收益,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导致城乡差距的增大。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积极性。其次,社保体系的不健全也是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是x镇农民的生存生产依靠,由于就业安置困难和社会保险的欠缺,失地农民无法再就业,生计困难。

(三)过高的征地补偿

尽管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数额偏低时,失地农民主动再就业的积极性会收到严重打击。然而经调查发现,x镇部分地区存在着征地补偿过高的现象。存在这一现象的地区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率非但不比征地补偿偏低地区高,反而有更低的趋势。通过对征地补偿过高地区的失地农民的调查发现,这些失地农民由于享受了政府的补偿,贪图不劳而获,客观上削弱了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

五、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提升失地农民的自身建设

失地农民失业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的落后。他们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无法适应就业竞争。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先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争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搜索再就业机会。其次,失地农民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文化水平,如可参加一些x镇政府部门组织的成人教育活动等,以此来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政府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首先,x镇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完善x镇的征地补偿制度,使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其次,x镇政府应健全征地程序,提高征地过程的公正性。如设立与征地相关的机构,使征地过程能完整有序地进行。此外,政府还应健全补偿标准,研究更合理的补偿措施。一旦相关制度和政策得到了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他们的再就业积极性也更容易被调动,这也将促进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率的提高。

(三)以鼓励创业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x镇经济较发达,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了条件。镇政府可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鼓励失地农民经商办企业,激发其以创业促就业的精神热情,坚持“共赢发展、共同富裕、共享成果”的理念,把“人”作为城镇化的最终落脚点。这是x镇对失地农民从身份到内在蜕变的促进。

六、结语

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是一种必然现象。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再就业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和谐。本文客观分析了诸暨市x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从农民自身方面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以及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Joan Thirsk. The Rural Ec-

onomy of England Collected Essays[M]. London:The Hanbledon Press,1984:18

[2]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4

[3]代华,韩雪.我国失地农民在就业研究文献综述[J].决策与信息,2011(5):250—251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基于入股安置模式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JDNF01Z);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基于入股安置模式的诸暨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YMS1406)阶段性成果〕

中年失地农民的就业之路 篇12

本文将中年失地农民女性年龄限制在40~55 岁, 男性限制在45~60 岁。他们的就业现状概括如下:

1.受教育程度较低, 学习意识淡薄

中年失地农民普遍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 但受教育时间较短, 所学内容相对狭窄, 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大部分人的学历集中在初中或同级技校。由于受传统重男轻女等思想影响, 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男性。就业过程中, 工作技能及其熟练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年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 可以依靠的技能和职业优势不够突出, 在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时, 显得力不从心;再去重新接受有关职业技能和操作技术培训的热情并不高涨, 原因是大多觉得年龄太大, 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从基础学起, 或担心自己接受能力有限, 学不会复杂的技术, 甚至还有部分人担心学费过高承担不起。

2.土地补偿使非农收入骤增, 缺乏维持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大部分中年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获得了相对可观的现金补偿。土地被征用获得的补偿使人们的非农收入短时间内骤增, 但对很多失地的中年农民而言, 由于受自身素质和长期生活环境所限, 缺乏必要的投资和发展理念, 在对这笔补偿款利用上, 很多人缺乏周密的计划和合理的打算。有些人用这笔钱投资创业, 更多的人选择用于日常消费, 或者放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这种短时间内骤增的非农收入, 对当地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作用不大, 对失地的中年农民就业状况的改善也没有明显成效。总体来看, 缺乏可以维持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确保失地的中年农民在未来长时间内的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3.劳动岗位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中年失地农民面临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众多新技术、新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规模机械化应用把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 也给许多依靠手工劳动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工业化、商业化、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使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没有技术就不能适应科技发展, 单纯手工劳动力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而大批在劳动技术和文化素质方面不占优势的中年失地农民最先受到冲击, 他们的再就业相对于其他群体更困难。

4.非农就业途径的风险, 使失地农民对实现非农就业缺乏信心

土地的减少影响了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对目前及未来生活状况的评估和预期。理论上讲, 出让土地使农民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加上之前的积蓄, 具备了重新学习相关工作技能, 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物质保障, 完全有条件通过训练和培训, 提高工作能力, 实现非农就业。同时, 也具备了投资小本生意的物质基础。所有这些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农民实现就业的灵活性, 使他们在新环境下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 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十分满意自己目前的状况, 对目前生活和就业状况的不满, 并没有成为直接推动这些中年失地农民积极寻找非农就业途径的动力。除了习惯性规避风险的思想影响外, 他们自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的不足也阻碍了他们脱离土地, 实现非农就业的因素。

二、导致城镇化进程中中年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1.新建城镇工业化、商业化水平不高就业岗位本身不足

失地的中年农民离开家乡到外边谋生的意愿相对较弱。被调查者中, 60%的人愿意留在家乡寻求发展。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才能满足当地就业需求。但个别地方盲目扩建, 只求速度忽视质量。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极力推进城市建设。新建城镇从城郊或近郊农村刚刚发展起来, 在经济和商业化发展上依然保持较低水平, 不具备作为城市经济实力和必要的保障机制。城镇化是我国用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新兴城镇工业、信息、商业配套机制在不同程度上的缺失和不足, 使得走城镇化道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实现变得并不乐观。工业化、商业化水平不高, 实际需求劳动力较少, 就业岗位供给不足, 使得失地农民尤其是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道路更艰难。

2.劳动者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加剧供需矛盾

劳动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劳动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技能训练程度等。劳动者就业能力越强, 就业水平就越高,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风险也就有更强的抵抗力。与年轻一代劳动者相比, 失地的中年农民在灵活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仍有欠缺。同时, 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不断应用, 使就业岗位对单纯的手工劳动力需求不断减少, 岗位要求逐步提高。高学历、高技能、高创新能力、高管理能力越来越多的成为诸多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指标。这些要求都与中年失地农民的实际状况存在矛盾。劳动者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导致供需矛盾, 加剧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窘迫性。

3.劳动者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受中国传统小农意识影响, 人们普遍求稳和安于现状, 在对工作评价上, 稳定性几乎是首要前提条件, 对一些以前未接触过的工作大都抱有犹豫和观望态度。

4.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从中年失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来看, 一般难度的操作技术和职业技能经过培训和指导是完全可以掌握的。但是, 有些培训机构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繁琐的理论知识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中年失地农民很难接受。同时, 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各种培训组织机构缺乏规范和组织, 导致就业培训领域相对混乱, 中年失地农民选择时面临更多问题。

三、关于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解决建议

1.大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服务和新兴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服务业, 在劳动力吸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比如, 农家乐、度假村等项目, 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起来的。这些项目不仅就近解决了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还加快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鼓励新建城镇大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企业, 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城镇的工业化、商业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流动性的增强, 市场更灵活多样, 各种新兴产业, 比如, 通讯业、金融保险、休闲娱乐必然紧跟其后逐步兴起, 也会为留在家乡发展的失地农民的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2.严把教育质量关加强监督, 促进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

逐步提升教育质量, 加强培训针对性, 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监督力度。很多地方职业技术学校良莠不齐, 有部分学校缺乏高质量师资和技术支持, 徒有虚名, 导致很多参加培训人员没有学到有利于实现就业的实际工作技能。为解决此类问题, 教育部门应严格监督把关, 提高教育质量。此外, 培训要有针对性, 做到对症下药和因材施教。必须承认, 中年失地农民自身的不足, 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 长久以来生活在农村, 对外界的新鲜事物缺乏了解, 重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难度相对较大。对中年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指导必须要特别的针对性。

3.劳动者要提高学习意识, 实现就业观念转变

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和当前就业形势, 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心理和措施。转变就业观念自主择业, 多渠道实现就业。中年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就业视野相对狭窄。他们中许多人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圈子中, 在就业方面缺少自主选择的意识。在过多的担忧和传统的就业思想影响下, 一些人不敢尝试具有挑战型和创新型就业渠道。例如, 自主创业。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在家乡呆了半辈子, 不愿意人到中年再到外地闯荡。这些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所以, 要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与状况, 必须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出去, 引进来”, 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自主择业意识, 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4.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就业

就业和社会保障机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性部门要加大合作力度, 多开展一些针对失地农民, 尤其是中年失地农民的招聘活动,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由政府出面架起就业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桥梁, 能使劳动者权益保护得到更好落实, 给当地中年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更多保障。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 政府可以给予一定财政支持, 甚至由相关部门主动承办部分培训, 对中年失地农民进行简单职业技术训练, 经考试合格发放技术证书, 引导学有所成的学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培训从小的方面讲, 是促进中年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有效措施, 从大的方面说,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理应承担起构建培训体制的重要责任,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实现培训市场和谐有序发展, 对维护中年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具重要意义。

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中, 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 形成农村新的群体——失地农民。其中中年失地农民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以及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等因素, 在目前就业大环境下不具备优势, 加剧了就业的窘迫性, 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年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政策扶持、劳动者自身四方面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中年失地农民,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强, 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2) .

[2]王艳玲.辽宁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探究[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5 (06) .

[3]陈浩, 陈雪春.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分化及特征分析[J].调研世界, 2013 (07) .

[4]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期刊, 2011 (06) ..

[5]简新华, 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期刊.2010 (03) .

上一篇:颞颌关节下一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