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2024-06-03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通用8篇)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篇1

关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杨葵

时间:2011/2/10

地点:玉溪市易门县

调查情况:

2006年以来,我县 共组织供需见面交流会21场次,为66户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531条,农村劳动力进场交流2490人次,446人全县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27期4460人,共开发就业岗位1674个,向省内外输出农村劳务人员3121人,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对象实现再就业282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9160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元。今年上半年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450人,其中在县内就近就地转移950人,转移到县外省内的310人,转移输出到省外的190人,实现了再就业,引进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先后建成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共有规模以上矿冶企业16家、陶瓷生产企业14家、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4家、食品加工企业10家。截止2007年上半年,从第一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21747人,其中县内就地转移1419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3%,其中工业园区就接纳农村劳动力4198人。上半年务工总收入达8403万元,人均每月644元,农民工资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42元达281。

总结成绩和存在问题:

2006年县财政为龙泉镇2456名失地农民补偿了低保金154.78万元,保障了失地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地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建立了一批信用村、信用组和信用户,2007年上半年授信农村信用贷款金额11854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扶持,投放资金572万元、扶持人员289人,使农村劳动力纷纷自主创业,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源头活水。积极探索完善农村保障机制,建立了《易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因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失地农民,只要符合低保条件的都纳入了救助范围。

但任然 存在部分问题,补偿资金过少、不足,不能及时返还失地农民;资金分配不均等;少数农民不适应新工作环境,就业质量低,待遇不好。

1、一些失地农民就业观念相对落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往往“脏”、“苦”、“累”岗位不愿干,加之缺乏就业技能,即使能找到就业岗位也很快因不适应技术更新被淘汰。

2、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比较单一,大部分失地农民年龄偏大,给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

3、政府缺乏系统的征地后就业配套政策和完整的培训措施,出现失地农民盲目就业,无序竞争的现象,不仅薪金收入低,而且失业也较快。

4、根据现有政策规定,能享受保障的失地农民,女性年龄在55周岁、男性年龄在60周岁,而在这年龄之前,无收入来源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不能享受低保,这部分人在享受低保前生活无着落;即使达到标准能够享受的,每月仅靠80元的低保,远远低于目前城市的最低生活水平,难以维持生活。

原因、规律分析:

(一)政府的原因这主要是政府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引导和扶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奋斗的目标、方向。但从我们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当地政府还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引导和扶持。政府征用土地,给失地农民发足土地或者说青苗补偿款后,似乎划清了农民与土地和农民与政府的关系,失地农民突然间变成了被边缘化的自谋职业者。政府没有承担其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建设就业或其他安置措施的责任。丢弃传统务农产业、缺乏产业转型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失地农民,面对花花绿绿、较为繁华的市场,很难谋得有稳定收入。

(二)村委会的原因在我国的政体结构中,村委会是贯彻党和政

府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村级行政管理的实施者和村务集体经济管理的主体。合理合法地组织和管理村务收入,有嗷地配置村务支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是村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三)失地农民自身的原因

1、缺乏产业转型意识和技能。

2外出务工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

3缺乏资金的运作能力。

总结:

农民以土地为生,以耕种为主业。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自己的职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另谋职业,即谓再就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在逐步扩大,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也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做到:

一、强化相关部门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要性的认识。各相关部门应把解决农民就业当作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事来抓。建议由政府牵头,有计划地实施“失地农民就业工程”,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就业。

二、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范畴。失地农民拿到补偿款如同国有企业职工买断工龄一样,实质均是失业,然而工人能享受再就业政策的各种优惠。

三、合理分担失地农民就业责任。从我管理处现有占地情况看,农民为了国家和地方建设失去了土地,也为外来商业、企业发展承担了失地风险,但在就业问题上,失业矛盾的焦点、解决就业的能力、实现就业的压力,统统集中在管理处。

四、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并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素质,鼓励失地农民通过创业来推动就业。受传统思想、劳动技能及文化素质的影响,失地农民在择业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五、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基金及相关政策。在失地农民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前,建议政府发挥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功能,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基金。

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议依托市、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中心,承担与城镇就业中心相应的职能。

七、预留发展空间,为失地农民拓展就业区域。管理处各中小企业一直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大规模失地的地区,许多适合当地农民就业的中小企业在拆迁中被迫消亡,进一步加剧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篇2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9-02

一、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现状

“谁征地、谁安置”的就业安置模式一度实现了失地农民的就业,但是由于文化素质、职业素养、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多数失地农民逐渐处于离岗失业状态。就目前来说,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低、收入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整体而言,失地农民就业率普遍偏低。其中男性失地农民的待业、失业的情况比女性更严重,因为女性更容易在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工资待遇起薪低的服务行业选择就业。根据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无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失地农民失业率均高达50%以上。相对而言,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但也有例外情况,即当失地农民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虽然不高但稳定的经济收入时,譬如通过分红、股份合作、政府救济等,则会影响失地农民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心态,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就业期望过高而选择待业,从而造成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率反而更低的情形。

失去土地导致农民的收入渠道改变,收入普遍下降。一直以来,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土地所获取的收益,拥有耕地的使用权是农民能够获取稳定收益来源的基本保障。尽管改革开放由务工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在许多农民的家庭中逐渐增加,土地的经济收益功能有所弱化。但是,从农民失去土地后的收入来看,虽然在征地过程中获得了一次性的经济补偿,较之以前其收入阶段性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收益来看,失去了土地意味着农民家庭丧失了主要经济来源和基本保障,从而导致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制度成因分析

城乡分离的“二元制”社会结构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征地制度是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的衍生产物,因而地方政府在制定征地补偿制度时没有完全考虑到土地对农民的综合功能与经济价值,不仅给失地农民带来就业方面的压力,也给政府城镇化的后续工作和就业保障的资金运行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次,从后续的制度供给上看,失地农民没有获得足够的融入城市的制度支援,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往往难以覆盖失地农民。尤其重要的是,最为关键的就业促进与保障制度亦未能有效地向失地农民覆盖,相关的就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明显滞后。

失地农民就业遭受制度排斥,缺乏有效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制的排斥性长期存在,使得失地农民在生活条件、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处于了弱势境地,完全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就业保障方面,一是就业的促进与服务机制缺失,失地农民通往城市的就业岗位缺乏有序的引导;二是就业权益缺乏保护,很多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三是失业保障缺位,众多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被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

失地农民就业遭受经济排斥。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是指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在获取劳动生活资料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首先,长期实施的二元户籍制度将城市劳动力市场人为的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导致严重的就业歧视,失地农民被排斥在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之外。其次,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高度分割,导致用人单位严重的侵害失地农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例如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和社会享受权等,屡屡出现同工不同酬等侵权违法现象。

三、改革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措施和途径

城市化应当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城市化应当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理论上,城市化是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来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从而在经济学角度上形成规模经济,从人口学的角度上提高城市化率。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属于政府主导型,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综合考虑前期征地补偿制度的改进、就业服务、就业保护和就业保险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推进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改革。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农民从最初的教育资源享有上就处于弱势,因而文化素质不高、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制定和开展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上,要紧贴当地企业的用工实际,重点从实用劳动技能入手,实现多工种培训,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在培训方式和渠道上,要勇于改变目前政府为主体的培训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和民办教育参与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职业教育、技工学校和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在培训年龄和时间上,要多层次兼顾不同年龄人群,尽量不要影响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工作,最大限度的方便农民培训。在培训的同时,还要重视失地农民在身份上发生转变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实现顺利过度。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权益保护制度。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确立城乡劳动者劳动权平等;二是应明确用工单位责任,提高用工单位与失地农民的劳动合同履行率;三是要落实失地农民的职业安全权益,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工资保护等基本法律法规。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往往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在城市企业方面,政府应当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吸纳较多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制度,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在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和完善失地农民创业平台,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在发展“新农村”的大好契机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勇于技术革新,完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造血”功能,为更多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逐渐完善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和救助制度。由于我国的失地农民并未被制度化的纳入到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和救助制度体系中。因此,在未来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中,如何将失地农民纳入这一体系中是未来失业保险和救助体系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和加强的重点问题。目前,一是加大失业保险改革、实现城乡统筹,改变当前一方是大量的失业保险基金累积,另一方却是农民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非对称现状,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等缴费同等待遇。二是扩大基金来源,在增强专项基金的保障功能上,可以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交一点”为主的方式予以筹集。三是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顶层设计,从制度上消除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各种排斥因素。制度性的社会排斥不仅会损害失地农民权益,同时也会损害社会公正,最终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从根本上说,要从制度上消除制约失地农民的就业排斥因素就是要克服集体排他的倾向,给予失地农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形成分散的身份群体,缓解社会矛盾。简化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的各项手续、改善就业环境、放宽失地农民的信贷条件,降低门槛,扶持农民发展经营,并在一定年限内享有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税费优惠待遇等途径,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公正。

总而言之,只有从征地补偿制度的改进、促进就业服务、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保护和保险制度等多个方面推进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改革,形成长效的就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1).

[2]赵爽.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与途径—基于就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中州学刊,2007,(3).

[3]陈世伟.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J].求实,2007,(3).

[4]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3-09.

[6]刘宝亮.征地莫断了农民生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4-02-27.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途径及政策建议 篇4

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预计未来十余年,将有近2亿农民实现身份的转变。而通过土地征用来实现城市的扩张发展已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式。城乡一体化战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妥善解决集中出现失地农民的问题。既要保证社会稳定和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又要保证失地农民劳动力“失地不失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而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要老有所养。这既涉及对征地的当下补偿,又涉及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此课题对失地农民安置途径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补偿:从货币补偿到社保安置

货币补偿 总的来看,货币安置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首先,货币安置是一种生活指向性安排,而非就业指向性安置。征地农民在得到土地使用权置换的生活安置费后,就被永久地推向了劳动力市场。这给被征地农民留下了失业隐患。其次,货币安置着重考虑了征地“农转非”人员眼前的生活安排,并没有与社会保障制度同步衔接。“农转非”人员对自身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再重新就业尚无把握的前景,“农转非”人员极易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忧虑,从而产生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社会保险:以土地换保障 社会保险安置只是核定农转非人员,将费用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被征地对象签订安置协议,对符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费条件的被征地人员,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的,按月发放养老金。在目前政策条件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虽然增加了社会保障负担,但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施,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我国经济较发达、入地关系较紧张的省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体现了一种大的趋势。

留用地安置 留用地安置是指为了使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有长远稳定的保障,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安置方式,是货币安置的重要补充形式。又称开发性安置,是通过开发性项目建设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生产和生活出路的安置方式的创新。该方式将农民置换土地使用权获得的安置费,开发性项目投资通过转化为生产性的物质资本,使征地“农转非”人员通过与生产性物质资本结合实现再就业。具体操作是按10%的开发性安置土地指标实行。

就业:从招工安置到引导型就业

招工安置 招工安置是指地方政府或用地单位依据征地数量有比例地安排“农转非”人员就业。这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存延的一种老办法,现在实施起来困难加大。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计划用工方式逐渐为市场主导的就业形式所替代,国家已经不再包揽“农转非”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也越来越少,采取货币化安置成为各地普遍的选择。

再就业的培训成本 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要使其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就业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转岗培训,以提高其文化素质。目前,一个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2.2年,一个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7年,两者差距为4.5年。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失地农民大约需要再接受4.5年左右的教育培训,其劳动就业能力方可以等同于一个城市劳动者。这4.5年的教育培训费用包括直接的支出和间接的支出。但是,如果这4.5年的成本全部由国家和用地者承担补偿是不可能实现的。成都市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安排上,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成都市近郊各区、乡把通过腾岗、买岗等形式增加的物管、保洁、厨工等岗位无歧视地向失地失业农民开放,相继为4000多人解决了就业。除了区、乡的工作外,市郊各行政村还成立了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中心,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中心制定了个性化订单式培训计划,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历状况,聘请师资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职业证书培训、社区服务技能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等,提高失地农民技能,增强其谋生能力。住房:从货币安置到集中居住安置和中心村建设

住房安置政策 虽然政策上鼓励货币安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度很大。首先是农民自建房或重新购买商品房的成本远远高于拆迁房得到的补偿,在大城市的房地产大盘开发热潮中,失地农民难以找到安身之地。其次,如果失地农民因无法进入较为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区,而只能找到一些临时性的简易住所的话,他们又面临着二次拆迁的风险,从而无法安定下来;其次,农民的理财能力和经验很可能导致坐吃山空,而无法达到住房安置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找政府来解决。基于这些原因,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问题时,最终还是倾向于采用集中规划,集中修建农民新居的办法。

农民新居建设 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将一部分被征地农民和农民拆迁户集中在一起,建立一个近郊民居集中点。但是,集中安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不少农房原有的生产性功能消失,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受损。二是大量(有时是两干多户)同质性很强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在一个地方,容易造成就业的困难。事实上,我们调研中发现,农民新居中,不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很多农户靠出租房子维持生活。

中心村建设 中心村建设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可以妥善安置征地农民,二是通过中心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中心村既是失地农民的居住区和创业区,又是城乡交融的新社区。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对中心村进行日常管理。结合中心村建设,在政策允许、政府支持、程序合法、手续完全的前提下,将部分集体土地转变为商业用地,进行商业开发,修建商业铺面与专业市场,吸引本地农民进场从事商业经营,大量吸收本地农民从事第三产业,鼓励农民走自我就业、自立创业之道路。要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并要在商业用地的指标上给予支持。

政策建议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第一,逐步核准,提高用地补偿标准。在统一征地中逐步推行土地“片区综合价”。坚持市场化方向,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地段将城镇土地划分成若干区片,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在统一征地时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第二,商业性用地和公益性用地应该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也不能侵占农民利益,尤其是应该区分出公益性用地中商业性用地的项目,对商业性项目要区别对待。第三,引入市场机制,从而促进土地价格的合理定价,这是提高土地补偿的科学依据,也是建立完善土地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农地征用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通过法制来解农民征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应是一个基本原则。一是尽快出台完善的《农地征用法》或相关的法律文以便依法规范征地制度。二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该认真调研,总结征地制度改革中的各种模式,开展试点,宣传推广典型经验,逐步使征地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我国当前的农地征用制度改革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过渡性质的,即在现行法律框架做出适当的调整,严格区分公共目的征用和其他的征用,并据此执行相应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第二步是着手修订现有法律有关征地的条款,将土地征用权严格限定在公共用途和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在城市规划控制下,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稳定的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要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要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特别是地处城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普遍推行这一制度。

失地农民培训与就业

政府应针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并列出专门培训经费和使用方法;积极鼓励用地企业就地工;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要参照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在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适当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管理费等。同时要考虑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对自办实业而资金有困难者,提供专项小额贷款给予帮助扶持。此外,还应把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同对城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结合起来,让潜在的失地农民先提高素质,逐步脱离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篇5

作者:杨盛海来源:湖南社会学网发布时间:2012年6月26日

摘 要: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会引发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弱化与重构,在这一社会转型中,大量农民失地、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失地给农民提供了告别传统生活方式、进入城市社会和分享现代文明的契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的贫乏与弱化,数以千万计的失地农民沦为务农无田、务工无岗、社保无份的边缘群体。本文试图在对农民失地过程中社会资本重构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社会变迁中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社会资本;失地农民;就业安置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失地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农民需要转入非农领域就业,原来以血缘、地缘和姻缘关系为主构建的乡土社会资本有的丧失,有的失去价值。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和顺利实现非农领域就业,必须注重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培育和重构。

一、社会资本是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失地农民就业在很大程度受其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制约。社会资本是社会个体为了获取社会资源,以信任为核心,以互惠规范为基础,参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的规范,获得社会资源的总和。

1.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的不足和缺失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社会资本的多寡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数量上的差异往往能给数量上占优势的一方提供一种歧视数量上劣势者的社会资本,发展张力的不平衡、社会资源配置不公是失地农民就业社会资本不足的主要原因,而失地又进一步弱化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由于受到自身教育水平的约束和户籍身份的限制,失地农民社会交往面不广,所占有的就业社会资源较少,他们通常与促进其地位上升的城市社会关系网部分隔绝,他们缺乏地位积累、地位继承,难以获得优质社会资源,因而在城市就业中的扩展力严重不足,在转移就业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此外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制造和容忍对失地农民职业转移的歧视,而这种歧视的长期积累又进一步恶化了失地农民就业的社会资本,加大了其职业转移的社会风险。

2.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群体性不足,加剧了失地农民职业转移的社会风险失地前,农民基于血缘、地缘和姻缘形成了长久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乡土性的社会资本可以为失地农民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相对有力的保障和社会支持,失地农民由于其拥有社会资本往往能得到亲戚、朋友或邻居的支持、援助,能够比较容易克服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进入城市,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农村拥有的社会资本就会失去或失去部分的保障功能,如果城市又不能提供及时的保障。如果要实现

职业转移,其原有的乡土资本发挥的作用明显降低,但他们转移就业主要还需依靠原有的社会资本,这样他们在城市就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就很难改变。事实上,不是失地农民不愿意脱离乡土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而是政府、城市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社会支持和保障,以及对农村乡土社会资本的依赖,使其难于融入城市。

3.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功能的部分缺失,是就业障碍的另一个表现

随着农民失地,他们原有的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功能也随之弱化。失地农民就业社会资本的匮乏的重要表现是,失地农民就业信息、就业机会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原来的乡土性社会资本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市场经济一个很大的缺陷是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而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缺陷。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 “弱关系假设”认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由此获得的信息重复性高,而弱关系是群体之间的纽带,它提供的信息重复性低,充当着信息桥的角色,人们主要依靠弱关系获得就业机会。但中国是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个人社会资源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关系网络,失地农民更多的是依靠“强关系”获得就业机会,其主要的是原有的亲属关系、同乡关系、朋友关系等乡土性社会网络。在市场体制不完善,制度缺失以及规范真空存在的情况下,以内群体的强关系为核心来获得就业机会也是失地农民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中介组织匮乏、信息沟通不畅问题仍然突出,失地农民在就业机会获得过程中和城市人及其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社会资本在就业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资本在多个领域还影响着失地农民就业。

1.社会资本制约失地农民就业领域

在关系本位的中国社会,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依靠。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社会群体的就业领域和层次,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很大程度依赖其拥有和可以获得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就业领域上,其主要表现是失地农民就业领域狭窄,据我们对长沙市的调查表明,失地农民高度集中于技术含量低,报酬低,危险系数高的行业,比如说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各种小工等(表1略)。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以土地换工作,但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的直接权力触角在市场就业领域受到抑制,国家只能从宏观上去创造有利于人的农民就业的外部环境,如制定法律,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营造有吸引力的投资和合作环境,至于单位雇佣谁,雇用的数量,雇用的报酬政府则是难以左右的,这是侵权原则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政府既无权也无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工作问题。

2.社会资本局限失地农民就业渠道

社会资本是影响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社会资本的享有量直接决定着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失地农民所享有的就业社会资源是很有限的,最明显的表现为失地农民就业途径日益边缘化。失地农民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既定就

业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轻法制的社会里,社会资本在决定失地农民个人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分量。

有资料显示,据我们调查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60%-70%是通过熟人介绍的,由于中国农村血缘和地缘的密切相关,使得农民的熟人关系大多局限于农村这个有限范围,即使有个别熟人能够跨出农村范围,地理区位的距离加剧了人情关系的疏远,在关键时刻也是难以依靠的就业资源。此外,通过中介搞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规的职业中介公司在目前的中国本来数量有限,而且,许多富民甚至找不到职业中介公司,中介公司的乱收费,职业中介中的欺骗行为都是农民务工过程中的障碍。因此,失地农民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是非常少的,作者对长沙市失地农民的抽样调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见表2)

3.社会资本影响失地农民职业的稳定程度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已就业的失地农民的回流比率高,即使失地农民在某个单位找到一份工作,但就业回流现象比较突出,其特征就是工作变换次数多(见表-3)。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和农民身份标签,使他们成为因为单位改制或者因为技术革新导致工作岗位减少的责任承担者,最先面临下岗待业风险的必然是失的农民。而且,受失地农民自身传统观念的影响,如乡土观念,赡养观念等等,以及再加上外部客观环境的不如人意,种种因素促使失的农民就业回流率居高不下。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制,兼并和倒闭,过去已实现“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被裁减或失业回村。失地农民回流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据作者调查,目前单位安置的失地农民四成以上已经离岗,而新产生的失地农民安置难度更大。据我们对已安置进各单位失地农民的统计,在已就业的失地农民中有近40%的人实际处于待岗状态,但由于相当部份的失地农民还存在严重的“铁饭碗”意识,因此即便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了困难,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也不愿意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失地农民的素质与经济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加快发展的趋势存在矛盾。

三、重构社会资本,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不仅给农民带来物质财富的损失,同时也使其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构建的社会资本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社会资本的重构是失地农民面临重要现实问题,增强失地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扩大其社会参与网络,是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1.营造有利于进城就业的制度环境,增加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

从社会资本的构成看,政府资源是社会资本的最大来源之一,政府的公共资源的价值取向对于各社会阶层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至关重要。在失地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必须要建立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机制, 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超越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的相互协作和互惠规范。农村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互惠、诚实和互信的美德,而在城市社会资本的重构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引导失地农民不断克服现有社会资本封闭、分散和规模小的弱点,建立一种超越血缘关系和家庭宗族意识的信任观念、信任意识,通过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完

善,使失地农民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获得平等就业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从而增强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积累。

2.重构失地农民社会网络体系,奠定其扩展社会资本的坚实基础

随着失地农民职业的转变,其原有社会资本支持就业的功能将会严重弱化,重构社会资本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依据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公民参与能够扩大社会资本,因此在失地农民城市就业过程中,必须重新发掘建构社会资本存量的新途径。依据国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发展民间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组织有助于推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培育,进而促进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所以推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就必须大力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要为服务失地农民的各种民间组织提供一种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并对它们实行宽松而有效的管理;鼓励失地农民参加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组织,扩大他们的参与网络,建立城乡社会新型合作的机制,从而增加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存量。

3.强化公共服务网络,扩大失地农民就业向度

社会公共服务网络是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机关、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应当加强公共服务网络建。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本质上是由服务失地农民的公共服务网络引发的,尽快克服与改变失地农民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缺失状态,重构城市社会资本,必须从强化公共服务网络入手重构社区社会资本。一是构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全免费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促进就业政策机制,引导失地农民从农田走进现代城市生产方式;二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使其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地享有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就业服务;三是完善与失地农民相关的公共政策体系,使得失地农民不仅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到应有的政策待遇,而且也平等地享有城市的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待遇;四是科学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交往环境,完善和促进城乡社会人际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资本是促进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公共资源,是推动失地农民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核心动力。从某种角度说,失地农民非农社会资本的重构就是要在考虑现代性因素的同时建立一种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参与网络。但是,对失地农民来说,要实现非农领域就业和逐步融入城市,仅有社会资本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篇6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03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03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到2003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浅析 篇7

关键词:城市化,新时期,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随着改革的推进, 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城市的扩充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 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业, 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失地农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需要我们分析现状及其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及生存状况

1. 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1) 我国失地农民失业率高, 再就业困难

由于农民进城, 受到行业限制、限期清理造成失地农民进城就业极其困难,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点:

第一, 伴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 以及加入WTO后, 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调整, 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失地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普遍较低, 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就业的因素之一。

第二, 从失地农民的主观意愿看, 并不想进城。一方面, 是农民的乡土情结影响着他们, 不想远离农村这块土地。另一方面, 是在城市生活的工作压力大, 他们深知自身的文化不够;还有就是目前城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对他们保障不够, 他们一旦失业就基本上得不到社会救济;在发生劳动纠纷时, 很难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他们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

(2) 我国失地农民缺乏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

当前,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不仅需要物质资本要素及劳动要素数量增加, 而且需要素质量提高及两种要素的合理配置[1]。失地农民缺乏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劳动者技能水平不够, 当今社会, 知识开始渗透进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 这必然使那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的人面临着失业。二是失地农民大多从事服装业、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 侧重于一些轻工业或者是劳动技能要求低的行业;但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 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升, 现目前劳动力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 我国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生活成本高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 城市教育费用高, 失地农民与市民在居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享受的待遇不同。在教育方面, 城市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费用普遍高于农村地区, ;而且有些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户籍挂钩, 很少对失地农民子女开放。在社会保障方面, 在维护失地农民权益方面的制度还很不健全, 大量的失地农民不能参加社会保险。在公共服务方面, 由于失地农民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有差异, 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此外, 失地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始终处于政治体制的边缘, 无法寻求到诉求渠道。

2、失地农民生存状态

(1) 经济富裕型。这部分失地农民主要通过经商获得收入, 大部分失地农民是在未失地之前就已经从事商业活动, 这部分的失地农民家庭经济比较富裕, 但在总比重中占的比重很低不足10%;这部分失地农民因为原先的经济基础比较好, 失地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2) 经济一般型。这部分失地农民主要靠务工和从事小买卖获得收益, 失去土地后部分有知识有技术的, 有闯劲的年轻人走上了务工之路, 部分则在当地私营企业务工, 一些年龄稍大的在附近的城镇从事水果买卖、开办小作坊等。他们的收入水平都比较低, 只能基本确保家庭的生活所需, 加之家庭有孩子上学或生病治疗, 经济负担比较沉重, 这部分人占失地农民总数的40%。这部分失地农民占的比重较大, 失去土地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3) 经济困难型。这部分人员一方面学历低, 而且年龄都偏大。由于再就业比较困难, 一部分在家从事剩余农田的耕种, 收入来源不稳定而且又低, 甚至还有些根本没有收入来源。这部分人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0%;这部分人失去土地对他们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

二、新时期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职业技能缺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所以形成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其表现主要在:对教育的投入有差别, 从而限制了农民的受教育权;在教育的投入的差别上, 主要是在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别、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投入[2]。众所周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民受教育权利得到保护农民才能寻求到合法的渠道去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不断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而失地农民所从事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 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下, 国家财政在城乡教育方面投入的比例有很大差别, 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3]。

2. 政府补偿标准低, 使失地农民缺乏创业积极性

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土地赔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可以看出国家是根据农村土地原用途的产出而给予的土地补偿款, 而没有考虑到土地的实际市场价值, 我国土地的征收制度仅仅从单一的以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和农业经营的产值作为标准, 按照原用途原产值进行补偿, 而没有考虑到按照土地的最佳用途进行补偿[4]。目前《土地管理法》没有土地的实际市场价值, 没有考虑到土地征收后地价上涨, 以及消费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我们知道, 极差地租分别由土地的肥沃程度、劳动生产率、地理位置等几个因素所决定, 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仅仅反映土地的肥沃程度, 而对劳动生产率、地理位置却完全不能反映。补偿款满足农民实际的生存需要, 却缺乏创业的启动资金, 导致失地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受挫。

3、失地农民缺乏就业培训

一些地方政府忽视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 没有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多渠道、多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1. 政府应保障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政府是国家的核心, 政府的组建源于公众的委托和权利的让渡”。为公众服务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做好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不能侵害失地农民合法的土地利益, 不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促使其他行业的发展;不以无偿、低价的方式剥夺农民土地, 而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具体而言, 应提高对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 充分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根据我国目前《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是以农村土地原用途的产出而给予的土地补偿款, 而没有考虑土地的实际市场价值, 很明显补偿标准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 如今物价不断上涨以及居民的消费指数不断攀升, 这种低标准的补偿标准严重损害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因此, 地方政府在征地前应广泛征求被征地农民的意见, 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以市场价格为基准的合理补偿给予失地农民补偿, 还可以召开听证会广泛吸取意见;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失地农民的土地转让问题,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政府肩负着巨大责任。

2、政府部门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

由于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所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 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基地, 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一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率的同时也要着手抓好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要将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率列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 才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目前, 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得到一笔土地补偿金和安置费, 如何合理利用这一部分资金就需要地方政府部门为他们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工作, 正确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再就业轨道。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 提升再就业的能力

就业观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 再就业的渠道将会越来越窄, 还将会影响到政府的威信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 地方政府在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方面应多做工作, 使其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破除一些旧观念, 重新认识与评价自己, 激发他们的自强、自力、竞争就业的热情, 进一步提升他们适应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2) 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 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

地方政府做好失地农民就业的过程中, 应做一些必要的调查与访谈工作, 切实了解农民实际需求, 从而制定出符合失地农民的相关扶持和鼓励政策。例如在对失地农民所从事的个体工商经营等方面提供资金、场地、税费的扶持, 以减少他们创业风险并增强创业动力。以及对一些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特长的农民, 为他们创造积极条件到农业园区或农业高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走一条高效农业道路。

3.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如今在城市的生活成本高, 面对“高物价”“高消费”老百姓很无奈, 居民CPI指数不断攀升, 老百姓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的飞涨, 确保老百姓安居乐业, 主要可以从这几方面做工作。

(1) 加强对物价的调控监管力度, 仰制物价的飞涨

当前, 物价上涨较快, 通胀预期增强, 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对市场和价格监管工作, 紧紧围绕保供应、稳物价、确保控价目标的做好各项工作;市场供应和物价工作, 既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又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关系到经济发展, 关系到社会和谐, 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稳定物价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 提高工资收入, 减轻税收负担

政府提高对工资标准,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合理调整税率结构, 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至于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重点在于为他们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此外, 地方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创业安家提供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让他们能在城市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租住廉租房, 以及提供一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在城市创业。

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即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中应坚持政府在市场经济调控中的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其内部职能的作用;制定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以及增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并立足于农村现实情况,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引导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再就业培训;并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以农村的和谐, 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这不仅关乎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更关乎大局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志海.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130-137.

[2]刘运宏.公共利益的确认——以征收征用制度为中心[J].重庆社会科学, 2007 (6) :P90-95.

[3]刘玉侠.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分化与相关社会公助问题研究[J].浙江学刊, 2009 (3) :P52-54.

[4]王华华、陈国治.我国城市化中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控研究[J].求实, 2011 (10) :P64-69.

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发展面临复杂的环境,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开发使得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第三产业。失去了以前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农民的就业问题令人担忧。政府往往通过进行一次性金额赔偿的方式来补偿农民失去的土地,但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并没有合理有效地解决,这种方式对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1]。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稳定社会不安因素、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臨汾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临汾市依据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全面构建“一轴引领”“双核带动”“三区支撑”“四带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不断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构建“一带两圈多点”的网络城镇化体系,并将此举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2]临汾市以城区为核心、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为轴线;为促进临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临汾市以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支撑,以城镇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3]。

临汾市近年来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向于农村人口有所减少,城镇人口显著增加,城镇化率逐渐提升,2015年临汾市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3%以上,城镇人口数量预计220万人,2020年预计达到63%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90万[4]。总之,临汾市地区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逐年缩小,全市城镇化发展稳步向前。

三、临汾市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失地农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临汾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最终选择了25个指标作为临汾市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的变量。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办法,选取了西孔村、泉坡村、下康村等十五个失地较为严重的农村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发展被迫或主动失地的农民,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72份,回收率为90.7%。本文利用SPSS 21.0对调查所得的27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得到25项指标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7,所以本研究问卷具有相当的信度。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还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本文所得数据KMO值为0.931,Bartlett球形检验 p值为0.000,表明各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因此可以对本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接着对调查所得量表进行因子分析,从解释的总方差中得出有七个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所以选择因素的数目为7,且7个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93.536%,可以很好地代表25个变量。

在初步形成的成分矩阵中,每组指标变量所代表的公共因子之间相关性较强,通过运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其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可以降低所得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度,而且经过旋转后,各因子与对应变量间的相关性增强,因子更清晰且便于命名和解释。

在旋转成分矩阵表1中我们得出,因子 1主要解释的是家中交通工具样数、家中耐用消费品数量、现住房屋状况、到乡镇距离、居住地到城区距离,描述的都是与失地农民生活条件有关的变量,因此可以命名为生活条件因子;亲友中干部或公职人员人数、亲友中企业一般员工人数、亲友中个体或私营企业老板人数、村企业数量这几个变量在因子2上载荷比较大,且都是关于亲友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变量,因此可以命名为资源因子;因子3主要解释的有身体健康状况、年龄、性别,显然都是与失地农民身体状况有关的变量,因此可以命名为身体条件因子;家庭劳动力、家中老人数、家庭人口数、子女数、目前婚姻状况在因子4上有较大载荷,这几个变量都是对调查者家庭基本状况的描述,可以命名为家庭因子;失地之前的非农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目前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在因子5上载荷比较大,描述的与失地农民的能力素质和技能有关,因此可以命名为自身能力因子;因子6解释的是征地前土地亩数、土地所得补偿费范围、土地地理位置这几个变量,这些变量都是对失地农民以前的土地状况及补偿方面的描述,因此命名为土地及补偿因子;而因子7则主要解释的是被征地后是否迫切找工作、是否愿意学习深造是对失地农民未来就业态度的描述,可以命名为就业积极性因子。

四、临汾市失地农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自身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较差。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简单描述统计分析得出临汾市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查者中61.0%的失地农民是小学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初中文化水平的失地农民占调查人数的14.0% ,且失地农民分化职业只是分布于各个行业中的初级岗位。

(二)本地中小乡镇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够。当前临汾市失地农村的村企业数量偏少,就业资源明显不足,本地企业的经济规模有限,能够吸纳的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也不能带动村企业的发展。

(三)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灵造成的劳动力供需脱节的问题日益突出,各个行业多少都存在着岗位和人员不对等的问题,而城镇化使得大量失地农民涌向城市,农民离开土地后不知该何去何从,很容易错失就业的大好机会。

(四)失地农民就业积极性不够。由于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家采用货币安置的方式统一进行征地补贴,问卷调查显示临汾失地农民土地被征所得补偿费范围普遍较高,征地后不急于找工作的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失地农民的就业积极性。

nlc202309021120

五、对策及建议

由本文的因子分析可知,临汾市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存在的就业问题阻碍了失地农民就业,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大科学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就业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本文研究可以得出,自身能力因素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有着决定性作用,而目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成为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消极因素。所以临汾市政府要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向农民传授技能和实践经验,注重农民职业培训的实效性,以此培养出一批高文化、高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5],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和非农就业的能力。

(二)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通过本文的因子分析可知,生活条件因子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有本文调查得知当前临汾市失地农民生活条件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居住地到城区距离较远。因此要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让市场通过公平竞争调节需求,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有组织、有秩序地引导当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目前临汾市农村劳动力是自发松散的劳务输出形式,临汾市政府应该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6]。

(三)兴辦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由因子分析得出,资源因子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第二大因子,村企业数量在其中对失地农民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微观层面上,临汾市政府应致力于发展本地经济,将失地农民就业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农村工业,让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农村,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在本地就业。当地政府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发挥本地优势来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乡镇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快本地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深化以土地制度和户籍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并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本文的因子分析中可以看出,身体因子和土地及补偿因子都对失地农民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应积极健全失地农民在住房、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失地农民的健康状况,降低失地农民生计环境的脆弱性。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积极促进失地农民实现主动就业。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就业积极性因子对失地农民就业有很大影响,而从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可以看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积极性不高,而且大部分失地农民择业观念陈旧,主动就业意识较差。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走访失地农民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社会应该通过培训和讲座的形式,对有创业倾向的农民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这样就可以开阔失地农民视野,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http://www.docin.com/p-788555979.html

[2]席洪昌.临汾市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48-50.

[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意见》

[4]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5]王轶.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评价体系的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12.

[6]赵翰书,高逸超.农区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基于对成都市双流县的考察[J].中国证券期货,2013,07:107-108.

作者简介

亢盼盼(1990—),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城镇化。

上一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思考下一篇:网上流传的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