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转移就业

2024-08-07

农民转移就业(共12篇)

农民转移就业 篇1

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民受到经济社会系统的推力和拉力,基于产业间的收入差距等影响劳动者个体自愿转移的经济系统性内素,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或第三产业转移,自发地实现了转移就业,形成了到2012年的2.6亿的农民工群体。如此庞大的、兼有职业和身份属性的、以亿计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在以市场化的方式探索非农就业,其就业途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农民转移就业的含义

农民的转移就业,是指农业领域就业的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向农业内部各系统的转移,如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农业人口转移的过程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联。

在自发的转移就业的过程中,农民适应并推进了产业结构(即社会供给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城镇化加速期的制度性(经济系统性外因素)导致农民转移就业积累了经验。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方式主要有两类:受雇佣形式的就业和自雇佣形式的就业;前者包括:自组织就业(亲友介绍和自发寻找)和有组织型就业(政府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介绍就业)的两种就业方式(如表1)。

二、农民受雇佣形式的转移就业

(一)自组织型就业方式

乡土社会关系网络是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的基石:关系网络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流出决策的依据;人际关系连带型的流出与流入,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是依托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自组织就业形式,形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在某几个行业的集聚化就业的态势[1],如建筑业、矿产业、纺织业、服务业;在流入地形成共同生活的地缘关系群体,在异地全新生活、工作环境中,亲缘和地缘构成的关系网络成为农民工经济上、生活上和感情上的依靠;新环境下原有的乡土关系网络是持续流动、改善生存境遇的重要情感依托;农民自己也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的招聘广告,上网搜招聘单位和在网上注册自己的求职简历,来实现就业。在笔者对哈尔滨市的一些建筑工地的调研显示,当前自组织就业是第一类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方式;现有就业服务体系在帮助农民工获取信息时起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没有成为农民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有组织型就业方式

1. 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能力

阿玛蒂亚森在《自由与正义》一书中提出,贫困是人们缺少选择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贫困产生的根源,从能力和收入的角度提出了人均获取财富能力指数。同样,农业人口不能就业,也是自身的劳动供给能力限制了他们自由择业的权利;人力资本的不足限制了他们自由择业的权利。当整体技能水平不高的农业转移人口面对新的环境和工作机会时,如何避免结构性失业?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才是适应之道。因此,依据当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对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劳动适龄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是各地通行的做法。

2. 架设招商平台增加劳动力需求能力

劳动力的供给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地区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2012年,乌拉特后旗积极落实用人单位吸纳受灾大龄农牧民工岗位补贴政策、受灾农牧民自主创业贴息贷款政策、鉴定补贴等各类政策。架设农民就业平台,承办了促进受灾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减灾增收现场招聘会;1364名城乡劳动者通过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援助措施实现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2]。

三、农民自雇佣形式的转移就业

在市场机制下,农民自由选择职业的市场化流动塑造了劳动力市场,工商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塑造了并正在塑造新的农民;同时,农业转移人口个人不同的禀赋和面对就业市场时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使农民在市场化的流动中分化成失业者、就业者或者创业者;“流动”是一所大学[3],使农民获得了新的生活理念、法律知识和组织实践;使整个农民群体向新一代的公民过渡,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创业家、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最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之一。鼓励农业转移人口的自雇佣就业形式,它是适应当前我国劳动者自食其力自谋职业的重要手段,是劳动者以一种就业实践的方式实现的制度创新,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私营企业的形式。这些小规模的自雇佣形式在创造了大量实际就业的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产品、服务和便利,促进了经济的活跃。例如,安徽省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350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带动6.6万人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的成因及对策.当代经济[J], 2008 (5)

[2]黎华玲, 郭雅茹.2012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突破45万人.新华网[EBLO].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3/c_114230784.htm.2013年01月03日

[3]赵树凯.农民的新命.商务印书馆[M], 2012 (5) :17.

农民转移就业 篇2

县创建办:

铁厂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在县劳动力资源开发局的指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积极行动、认真安排、扎实落实,二0一二年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铁厂镇位于县城以东,全镇共10个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321人,2012年全镇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4494人,其中劳务输出4012人,有组织输出2175人,就近就地转移1032人,创经济收入3526.5万元;创办经济实体84个,创建以红星食用菌种植加工和烤烟生产大户的示范户24户,产业示范园1个,带动就业509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乡创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真正将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人社工作的武装部长和人社所负责人分别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深入群众,切实做好调查、登记、建档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布状况和劳动力结构及回乡创业的人员结构,我镇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对全镇的劳动力分布情况、劳动力及有能力有愿望回乡创业者,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和统计,同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建立内容全面、数据详实、转移后人员去向清楚的各类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夯实责任,层层落实。为了认真做好各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年初,镇党委、政府就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年度劳动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与各村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直接与村干部工资挂钩,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加大了工作力度

四是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工作氛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部分富余劳动力观念比较陈旧,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土地,同时对外出从业的工作性质、收入、环境都要求比较高,怕失体面,宁愿闲在家里,也不愿外出就业。同时在外转了钱的大户有愿望回来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此,镇政府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有关省、市、县的优惠政策,并向农民宣传农民实施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应始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其次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种植有特色农产品如食用菌和无公害、绿色的大棚农产品,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的不同实现了季节性、临时性的劳动力就地转移。如:新民、新声村截止目前已实现食用菌加工就地转移80余人,大棚菜创业示范户10余户。

五是大力发展能人带动,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再者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步伐;一方面依托我镇大量老板在外创业办企业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省内转移。截止目前,**李家村从事服装加工及其它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810多人。二是加快发展各村二三产业,以市场开发引导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转移不离镇,引导农民离土不离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下半年全镇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思路。

下半年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城镇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就业的要求,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主择业、创业,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工作。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回乡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全局,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劳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城镇共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城镇互动、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之一。三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通过大力培养,树立和表彰打工成才及回乡致富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成功之道,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农民工增强信心。四是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通过技能、创业等多种培训形式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社所的职能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条件、寻找门路。

农民转移就业 篇3

关键词:吉林省;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2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三农”建设步伐的加快,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抓好农业经济的发展[1]。吉林省农业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规模密切相关,在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快的今天,吉林省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吉林省想要在此情况下继续维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必须重视并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进行简要的阐述,为今后研究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借鉴。

1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

1.1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规模逐年上升且男性及青壮年占比较大

吉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规模逐步增大,据吉林省农业普查公告显示,从2010年~2015年期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357.6万增长至373.2万,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规模正逐步上升。

吉林省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及青壮年占比较大,全国开放式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步的改变青壮年的从业思想,很多人选择外出打拼。据吉林省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吉林省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占比最大的是男性青壮年,这一比例高达76.4%。

1.2 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

吉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部分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思想和文化素养,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企业岗位需求的增加,他们抱着走出去闯一闯的态度进城务工,但是由于文化知识的水平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及技能操作的工作[2]。

1.3 外出渠道单一且转移半径小

根据吉林省农业普查公告显示,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外出从业的岗位大部分由政府提供、劳动中介介绍、亲朋好友介绍而来,这说明吉林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外出渠道比较单一和滞后。另一项数据显示,有70%的人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城市和区域务工,没有更好的工作岗位则基本不会选择出省务工,农村外出从业的转移半径很小[3]。

1.4 外出从业人员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由于吉林省绝大部分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他们进城务工时,只能从事于第三产业技术含量偏低的工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提升自我,逐步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进行转移。但是绝大部分人一直停留在第三产业。

2 制约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2.1 思想观念落后,综合素质偏低

受传统农村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人已经习惯于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缺少先进的经济理念。有的人虽然走向了城市,但是会受到城市居民的排斥,在这种双重作用的影响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科技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要求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有较高的层次,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4],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他们的选择范围很小,就业渠道狭窄。

2.2 户籍制度及土地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居住、受教育、职业选择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5]。在此背景下,有一部分人宁愿选择在自己的土地上谋生也不愿意出门谋求更好的发展。

2.3 经济增长放缓,城市劳动力需求降低

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拓展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吉林省早期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公有制,非公有制的企业单位较少,难以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目前吉林省传统工业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又较为缓慢,在这种双重作用的影响下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2.4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最大,是农村务工人员所能胜任的工作。而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重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吉林省虽然正逐步改善现有的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产业调整的速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出速度不匹配。

3 结语

本文研究的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主要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外出从业人员的数量、外出从业人员的性别比例、外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等;研究制约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外出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户籍及土地政策、劳动力需求等,但所阐述及简析的内容并不完全,对此,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还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南生.农村劳动力流出就业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梁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J].求实,2004,(05).

[3] 尹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东北亚论坛,2004(03):18-22.

[4] 王胜今,咚新华.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及转移对策探讨[J].人口学刊,2005,(06).

[5] 周陆昌.吉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2006.

农民转移就业 篇4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协会会长田维华说,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到较大冲击, 而西部地区经济则逆势而上, 保持住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重庆, 其农民工就业也正在由异地输出向就近转移和返乡创业转型。

针对农民工就业地域和职业的变化, 重庆通过实施“阳光工程”, 在浙江、福建、广东以及重庆市主城区等地, 建立了农民工就业基地, 运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指导帮助农民寻找自己想干的工作。重庆还规定在本市范围内, 16岁至45岁的农民可持身份证及照片, 到全市“阳光工程”定点学校报名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学员还能享受政府补贴。针对返乡自主创业农民工的增多, 重庆市重点吸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 以及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等方面进行培训。

通过“阳光工程”, 重庆市培育出了“重庆师傅”、“石龙技工”、“黔江海运”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培训输出品牌。据统计, 2009年重庆“阳光工程”共培训农民工20余万, 就业率在90%以上, 接受“阳光工程”培训就业的农民比未受训农民月均收入高300多元。

农民转移就业 篇5

学校先后开办了电子装配、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车工、钳工、保安、电动缝纫、饭店服务等十多个专业的强化技能培训,还为的“三大产业”培训了“南江黄羊饲养员”、“乡村兽医”、“银花、核桃、银杏的栽培及加工技术”等人才。几年来共培训安置了4860人到富士康、亚特兰斯、步步高、康佳、华维、托普、松下、恩斯迈等电子集团,北京、西安、青岛等地的建设公司,正大、希望、大北农等享有盛誉的企业。XX年2月以来,培训了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wmxz.cn2380人到外地务工就业,人平月工资都在1200.00元以上。

一、党政领导重视 组织机构健全

党政充分发挥小河职业中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有效地整合师资、设备资源,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工程,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科技扶贫致富工程。

XX年来,委组织部、委宣传部、扶贫开发办、小河职业中学叁仟余名师生等“四板块”狠抓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的招生工作。组织部XX年培训两期308人,100%的学员获得“农村党员适用技术合格证书”,85%的领到了“农民技术员等级证书”,20%的学员达到中、高级技术资格水平。96人外出务工,其中39人竞争到管理人员岗位,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宣传部到各乡镇中小学、卫生院调查研究,与各中小学校长、卫生院院长一同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书,用三年时间将教师、医生在农村40岁以下的家属进行一次种植、养殖、劳务技能等的培训,并把此项工作列为中小学、医院的工作考核范畴。XX年参训的家属98人,其中75人到特区务工,年纯收入都在壹万元以上。县扶贫办深入到各企业、机关调查了解自愿外出务工者及贫困乡村务工人员的情况,造册登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经费到位、统一组织到小河职中进行培训。招收265人,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安置到全国四个大中城市15家企业,月收入都在1200元以上,小河职中的3000余名职高学生来自全县的各个乡村,学校印发了10000余份招生简章,在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劳务输出要由数量体力型逐步向技能、智能型转变,增强劳动力综合竞争能力,3000余师生齐动员,顶烈日、冒严寒,走乡串户招收学员970余名。学校把招生宣传列为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考核。每期大规模从小河职中送走的农民工,县委书记、县长都要在欢送会上进行热情洋溢的讲话,预祝他们人人都能抱回一个金娃娃。

学校于XX年7月份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杨志成为组长的“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常年坚持办公,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培训规划,负责招生培训安置等工作。并在深圳设立了“安置就业指导小组”,对已安置的农民工进行跟踪服务,确保他们有业可就,就业稳定,收入丰厚。

学校聘请了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12人为实习指导技能培训教师,还在建设局、旅游局、磷肥厂、水泥厂等单位聘请了8人为技工指导教师。

二、设备设施齐全 保证培训需要

学校在相当紧张的财力中,拿出120万元来解决硬件设备。1.首先解决培训场所。在县政府关怀下,购买了原东榆粮管全部房屋3000余平方米。粉刷更新了房舍,重新安装了生产用电线,修通了学校到粮管所的桥梁、公路,总投资68万元。2.购置了设备。计算机80台、电动缝纫机二十五台、彩电、vcd、40多种电子原件、机床全套设备、电焊机十台、电工部分设备等总投资40万元。3.添置200人住宿用的钢架床100架、200架床铺设备,投资6万元。4.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投影仪、手提电脑等设备,投资6万余元(房屋在外)。

三、远走高飞闯市场 安置就业铸辉煌

学校通过培训90%以上农民工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且收入丰厚。就业务工的同志深有感触的说:外出务工练了胆子,换了脑子,挣了票子,找了路子。据初步调查:进入厂家有高技工328人、中技工758人、管理干部126人。

学校培训后统一输送到沿海特区的李斌,现任“瑞华皮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年薪50万人民币。在成都从事养殖业的鲜成雄,现任“成都金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引资伍仟万人民币,年创利润800万元,在自贡、乐山、华阳有其分支公司,受到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曾在“松下集团”打工的曾敏,现任“松下集团”住西北总代理,在兰州设立市场时,个人投资500万元,年薪50万人民币。还有在正大、希望、通威、大北农集团任一方总代理和销售部总经理,年薪在20万人民币以上有岳立、马恩强、冯学礼、赵海章等十多人。在西安、北京等地从事建筑装璜承包的陈江林、黄菊华等年创纯利都有在20万以上。通过订单培养,保证了学员有业可就,有业能就,就业稳定,收入丰厚。XX年3月,家政服务班26位结业生中的彭俊、殷文艳、苏小梅被输送到北京中央首长家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计算机、保安专业的余慧娟、何秀峰等五人被输送到“珠海包机有限公司”从事前厅服务 工作,月薪1500元以上。目前在训的128人,三月底将奔赴上海就业。

学校坚持为“科技扶贫、服务三农”的原则,围绕“一专多能市场化,务工创业闯天下”的培养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工业化,面向第二、三产业,面向城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既培养了“远走高飞找门路,立竿见影挣现钱”的4000多名技能劳动大军,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二千多名精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猪状元”、“羊司令”、“种植大王”。

四、几点成功经验

(一)抓好“五个一”

1、更新一个观念。通过培训过程中举办的讲座反复给农民工灌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牢固树立“干技术活,吃技术饭,挣轻省钱”的观念。

2、掌握一门技术。在开展的十多项岗前培训中,自选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使其一进厂就是一位较为熟练的技工、多面手。

农民转移就业 篇6

关键词:户籍改革;二元户籍制;户籍管理;农村;城市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58

1 河南省户籍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1984年国务院出台户籍改革方案之前,当时的河南省公安厅委托河南省社科院进行专门调研,试图将城乡户籍的迁移找一些县、镇开展试点。

2005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改革户籍管理模式,通过法律途径逐渐废除农业、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制管理模式,创造有利条件在全河南推行按实际居住城市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不过全面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在当时仅仅只是一种设想。

直到2014年11月4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才得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 旧的户籍政策制度对农村的影响

2.1 旧的户籍政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旧的户籍政策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乡之间各个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不利于将农业人口城市化有效落实,会导致城市发展步伐变缓。

2.2 旧的户籍政策使贫富差距逐步变大

据统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农村人长期住在城市打工,由于他们没有城市的永久居民身份,不能享受和所在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待遇,导致他们的归属感较弱,工作预期不稳定,而且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贫富差距。

2.3 旧的户籍政策诱发许多社会问题

在旧的政策中,农村户口不能在城市落户,城市里面很多“城中村”住户和从农村来城市工作的人都已完全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動,但同为农业户口,“城中村”的居民能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外来人口却享受不到当地的各种福利,造成了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也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 河南省推出《意见》的重大意义

3.1 能够稳妥,有序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河南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秉承“四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愿、分类;坚持存量优先、有序引导增量;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落户。同时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等为重点,着力提高县域城市(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

3.2 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保障稳定发展

《意见》中提出,河南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将城市划成四个层次,实施相对应的落户政策。四种落户方式中,建制镇及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城市落户门槛最低,几乎全面放开。

3.3 能够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各项权利,减少各类社会问题的发生

政策颁布以后,如何让农民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见》中指出,户籍制度改革将从工作、社会保险、居住、教育等多个方面完善机制,切实保障在城市的农民合法权益。由此一来,数以千万的进城务工人员就能结束以前“城市浮萍”般的生活安心扎根城市,也不必为医疗、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发愁,城市中已经成熟的各项公共服务体系也将面向这些城市的新市民开放。

4 简析河南省推出《意见》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4.1 变更为城镇户口的农民是否会失地

4.1.1 土地是否会在农民进城以后被收回 《意见》中提出,根据农民的意愿,在一定时期内会依法依规保留在老家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收益权和使用权,但文件没有提出具体说明保留多长时间。许多农民有疑惑:一旦落户城市,老家的土地是否会马上就被收回,如果将来不能在城市扎根,回到乡下了怎么办?如果农民把承包地、宅基地都处理掉,再回到农村什么都没有了,就会演变成更为严重的“三无农民”的问题。

4.1.2 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相关规定,并且会尽快出台土地回收相关机制 《意见》提出了保障政策保障: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所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区分,不会导致农民失地。目前河南省正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宅基地的用益物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在确权之后,这些权益就永久是农民的。

4.2 城市的现有条件和规模是否具备接纳农民进城

4.2.1 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吸引力不强,基础条件亟待完善  《意见》中指出,除了建制镇和小城市是完全放开,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省会这三个阶层还是有一些准入条件的。虽然不少中小城市已经放开了落户政策,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选择到大城市落户,如何增加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中小城市的条件和规模是否已经具备接收农民进城是一个大问题。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水平与大城市仍有差距。

4.2.2 河南省要根据实际情况保障农民权益 河南省委、省政府要加强建设规划,把城镇常住人口的数量及其变动趋势作为制定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规划的根本依据,对于已经进城落户的新市民,保障其与原居民同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于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将根据居住证管理办法实行逐级赋权,按照相关条件赋予其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为全覆盖提供制度保障。

4.3 农民进城后是否能即刻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

目前国家有着完备的户籍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现在河南省新的《意见》提出建立居住证制度,在农民进城拿到居住证后,是否能和当地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各项福利待遇,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意见》中提出,农民进城拿到居住证之后,就能享受和当地户籍人口相同的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服务。像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中考、高考等权益,目前情况下还难以有官方的解读。农民变成市民不光是简单的户籍变化,它迫切需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政策保障。

5 结语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各地既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又要尊重客观规律、群众意愿,不搞指标分配,不搞层层加码,根据本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力,科学制订符合本地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分类分步实施,推动农民向城市有序转移,确保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R].2014.

[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R].2014.

[3] 赵强.专家解读河南户籍改革:居民权益需逐步实现[N].河南商报,2014-11-13.

[4] 屈芳,李凤虎.河南改革热点解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圆农民进城梦[N].河南日报,2014-11-19.

[5] 樊霞.河南户籍新政的三大猜想[N].河南日报,2014-11-

20.

[6] 王湛博.论我国户籍制度的困境与改革模式的探索[D].2014.

农民转移就业 篇7

一、主要做法

(一) 不断创新培训机制,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

1.以“农民点菜、部门拼盘、政府买单”的模式, 公开招标选定培训机构。择优选定师资力量强、实训条件好、就业前景广的培训学校作为东胜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区城乡统筹办与呼和浩特市青城职业培训学校、包头市耶利亚职业培训学校、鄂尔多斯市农牧学校等区内外21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协议。

2.优化培训工种, 打造精品专业。筛选了厨师、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物业管理、手工艺制作等160多个专业的培训项目, 供转移农民菜单式培训。

3.推进“移动课堂进社区”, 将培训课堂设在转移农民家门口。组织培训学校上门招收学员, 并将培训设备搬进各大移民社区开展培训。去年以来, 共有10000多名转移农民参加了家门口开设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培训。

4.挂牌“鄂尔多斯市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实现全市跨旗区培训。经市级主管部门同意, 挂牌“鄂尔多斯市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从2013年起, 将前来东胜区务工和居住的其它旗区农牧民, 统一纳入东胜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范围。

(二) 促进培训就业挂钩, 为转移农民提供推荐就业服务

一是以100%的培训合格率、75%以上的培训就业率作为培训学校投标条件, 要求培训学校有足够的培训就业订单。

二是通过调频电台、电视、短信、公交广告等媒介向转移农民发布培训就业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共向农民群众发布政策宣传、用工信息等2000余条, 信息覆盖率达到80%。

三是为培训学校和区内各产业园区用人企业牵线搭桥, 促进订单培训, 拓宽转移农民培训就业渠道。

(三) 实施转移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提升转移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市民化, 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 通过广泛开展以“六知”为主题、以“五讲一改”和“六送”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 有效地解决了转移农民存在的“索求无度、荣辱不分、法德缺失”等突出问题, 切实提高了全区转移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政策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为构建城乡和谐共融的小康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幸福东胜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10年转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以来, 共完成培训3万多人次, 每年完成培训1万人次左右。

二、取得的成效

(一) 促进了转移农民就业, 党委政府满意。通过政策宣教、各项培训、招聘会等活动的成功开展, 不仅促进了转移农民培训就业, 更为推助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得到了区委政府的充分肯定。通过近年来对城乡统筹政策工作的大力宣教及各项培训工作的普及, 转移农民已将学技能、听讲座当做了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据调查, 转移农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人数已达到劳动力总数的50%, 引导性专题讲座的普及率已达到70%。

(二) 培训与就业挂钩, 学校和用工企业满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企业用工难问题, 按照服务先行的工作理念, 组织培训学校与各园区用人企业召开座谈会, 促成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订单, 促进了培训与就业挂钩。2008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万多人次, 每年完成培训4000人左右, 经电话回访受训农民, 其培训就业率达70%, 50%在当地就业。

(三) 搭建了交流平台, 转移农民满意。通过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 为求职的转移农民搭建了专门的交流平台, 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同时, 在招聘会现场, 专设转移农民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择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调查, 农民对活动的满意度达80%。

四、存在问题

(一) 转移农民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因文化素质偏低, 技能水平单一, 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 从业经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许多企业招工时的硬性条件, 抑制了转移农民就业。

(二) 部分转移农民择业存在误区。转移农民在择业观念上存在偏差, 择业往往走弯路;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好高骛远和盲从的就业心理障碍。

(三) 部分企业保障职工权益不到位。多数企业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重视不够, 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 缺乏人性化管理。

五、对策建议

(一) 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 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一是掌握农村“两后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摸清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二是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调查, 掌握企业拟招工数量和招工要求;三是建立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就业数据库, 及时向农村劳动力发布信息, 实现用人单位的招工需求与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对接。

(二) 开展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针对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适时的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特别是在春节和七八月份学生毕业时段, 举办培训就业会, 集中服务返乡农民工和农村“两后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三) 积极协调用工企业。对适合转移农民就业的中小型企业, 主动上门联络, 协调改善工作环境、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性格特征, 调整管理方式, 和谐劳动关系。

(四) 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职能, 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特别是鼓励职业培训学校和用工企业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通过加强自主培训和校企合作, 强化转岗培训和提升培训。

农民转移就业 篇8

一、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近年来, 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资规模不断增加, 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聚集度不断增强。2011年湖南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 同比增长17.7%, 合同利用外资93.95亿美元, 同比增长30.27%, 居中部各省之首。同年, 湖南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 使驻湘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量达到63家, 居全国前列。内联引资一直是湖南引资的主要来源, 2011年, 湖南到位内资2 086亿元, 同比增长20.36%, 泛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湖南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 也是湖南内联引资的主要来源。从引资结构看, 2011年前三个季度, 湖南第一、二、三产业引资比为4.1∶64.7∶31.2, “二、三、一”的发展格局明显。第二产业引进资金1 045.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其中工业引进资金982.9亿元, 同比增长22.5%;工业中制造业引进资金842.4亿元, 同比增长23.6%。资金向实体经济投入加快, 工业化进程加速[2]。2011年10月6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设立湖南省湘南承接转移示范区, 湖南成为全国第四、中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与长株潭、环洞庭湖地区、大湘西一道形成了湖南特色鲜明的四大区域产业集群。

二、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 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明显。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湖南农村劳动力同时产生了“挤出效应”和“吸入效应”。由下图可见, 从2001—2010年, 湖南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持续为负, 表明农村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转出, 且仍存在需转出的剩余劳动力, 挤出效应明显。相比之下, 湖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值基本为正 (仅2001年第二产业为负) , 说明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产生了吸入效应, 且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大于第二产业。

数据来源:根据湖南统计信息网数据整理。

随着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二、三产业的引资力度不断加大, 对本省农民工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如省会长沙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承接的项目也由传统加工业向高新技术业、现代制造业、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 2011年长沙外资投资增速保持在中部省会排名第二。与此同时, 在长沙务工的农民工由2008年的70.4万人增长到目前的80多万人;永州道县承接了中泰鼎坤·环球鞋都项目, 总投资220亿元, 2012年一期完工投产后, 将增加就业人员1.5万人, 待2017年全部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后, 可安排就业20万人;资兴市作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级市, 创建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引进了杉杉科技等153家规模企业, 新增园区企业用工岗位10万余个, 其中绝大部分为农民工就业。据统计, 2011年湖南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82.67万人。

2. 就业环境大为改善。

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工资拖欠、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历来是困扰农民工顺利就业的顽疾。为稳住农民工队伍, 避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缺工现象, 湖南各相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和保障农民工的就业, 使得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在职业介绍和培训方面, 2007年湖南97%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 85%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市场, 至2011年该比例已分别提高到99%和90%;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 到2011年底, 累计建立工资保障金专户达5 000个, 累计存入工资保障金近40亿元, 受益农民工达80万人, 比2007年分别增加了42.86%、116.22%和60%,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大为提高。在养老保险方面, 湖南更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此外, “农民工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的建立、“平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出台、居住证制度的逐步实施、乡村青年文化节的举办都从各方面使得湖南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和就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3. 劳动报酬快速提高。

从当前形势来看, 一方面沿海地区经济回暖, 用工量增加, 另一方面, 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不断攀高逼走了一批人, 产业转移带走了一批人, 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产品价格上涨留住了一批人, 内需市场 (尤其是服务业) 的火爆抢走了一批人, 沿海地区可用劳动力在不断减少。两方面的因素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愈演愈烈, 农民工的供给也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争取更多劳动力, 东部地区开始与中部地区争抢农民工, 纷纷提高了劳动报酬, 进而使得中部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涨船高。2008—2011年湖南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长分别为13.99% (2008) 、11.67% (2009) 、16.84% (2010) 、24.22% (2011) 。可见, 除2009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湖南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速有所下降外, 基本呈加速度增长态势。随着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推进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从劳动力供给的趋势来看, 中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忍受着低工资低福利的待遇, 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处于“人口红利”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适龄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比重将下降, 低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正在改变, 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将迎来“刘易斯拐点”。据测算, 湖南劳动适龄人口将在2010—2014年形成一个高峰期, 劳动力供给量约在4 750~4 770万, 但随后将逐年减少, 甚至将出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3]。而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量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 供需的变化将使农民工工资上涨常态化。

4. 对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会影响其就业弹性, 当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不匹配以及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时, 就业弹性系数就会变小[4]。从目前情况来看, 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会带来一部分农民工“结构性失业”, 湖南农民工的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但第二产业占总产业份额的提升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当有限, 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要求更高的就业技能, 从而制约了这种拉动效应。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与用工需求之间的差距, 将对湖南顺利承接产业升级形成阻碍, 也会直接导致“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奇怪现象。据调查, 2011年湖南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8.51%,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4.73%,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67%。这样的文化素质基础非常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竞争, 不利于湖南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且从返乡农民工的情况来看, 有72.47%的人属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低的占了返乡农民工的大多数。如何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使之适应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如何使湖南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匹配, 这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1. 要妥善处理产业承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 湖南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施“四化两型”战略,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规划安排, 到2015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将在20%以上, 总量达到5 00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 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 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属对农民工就业拉动效应较小的产业。此外, 湖南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沿海地区迁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从海外转移过来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对湖南农民工就业形成较大拉动, 而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对低端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则不如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强。同时随着产业的技术升级, 生产流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 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也会增大。因此, 湖南在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 还应注重发展有利于拉动低端劳动力就业和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的经济产业和生产领域, 要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集聚效应, 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

2. 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 优化培训内容。

农民工在知识技能的获取上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一方面,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的大多数农民工, 具有强烈的接受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的意愿, 另一方面, 知识基础差和经济拮据等原因制约了他们接受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湖南实施了许多针对农民工的培训项目, 建立了一批培训示范基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开展“订单式培训”, 但仍有很多农民工对培训政策一无所知。因此, 要加大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 尤其是要强调培训对于就业和增收的好处, 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 还可鼓励他们脱产培训。此外, 政府要增加对培训人员的困难补助, 如发放培训生活津贴, 或参照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办法, 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低息或无息助学贷款, 要尽一切可能降低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要通过立法建立对企业增加教育培训投入的激励机制, 如采取职业培训税和培训基金的方式[5]。在培训内容和专业设置上, 应根据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同产业集群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实行对接式的培训。要组织有成功经验或实践经验的师资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除了技能培训外, 还应适当进行文化修养培训和道德教育与培训,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与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6], 激发他们潜在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贡献力量。

3. 提高“幸福指数”, 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

2010年湖南流到外省半年以上的人口中, 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就占了89.7%, 若能够设法吸引这部分流动到外省的劳动力返乡就业和创业, 将对缓解湖南“刘易斯拐点”后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起到极大帮助。要想“引凤还巢”, 不能简单地与东部地区拼工资, 应从提高“幸福指数”上做综合文章。如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和培训政策时可适当向本省农民工倾斜;成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对返乡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免费培训、免费法律服务等;发挥湖南“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的优势, 让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与城镇居民子女相同的教育服务, 让农民工乐享家乡的优秀文化氛围;降低农民工在工作城市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的门槛, 增加廉租房供应量;继续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对于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加大监查力度, 督促落实。在2012年“全国农民工幸福感排名”中, 长沙位列第三, 可以说在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上取得了成效, 可总结经验, 在全省加以推广。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要提高他们的“创业幸福指数”。要开展多形式的招商活动, 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对创业初期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费用减免或缓缴, 对创业成功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奖励;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保障创业资本供给;建立创业孵化园、创业园、实训基地等项目, 提高组织化程度, 形成规模效应。把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小城镇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

4. 将发展小城镇做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就业的结合点。

湖南在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济提速的过程中, 却面临着城镇化率低的尴尬。2010年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比率只有0.95, 低于1.4的最低合理标准。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地区人均GDP为3 621美元时, 城镇化水平应为50%~59%。2010年湖南的人均GDP为3 632.08美元, 但城镇化率仅为43%。要提高湖南城镇化率, 关键是要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 加强小城镇建设可以成为湖南承接产业和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的共同着力点。在建设过程中首先是要合理规划, 准确定位。要根据地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或为大中城市提供特色配套服务, 要避免盲目重复发展工业项目和恶性竞争。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吸引本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 技术在同乡之间传递时, 传播的速度和经验积累都相对更快, 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降低本地劳动力转移成本和稳定用工队伍。其次是要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既可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还可以在同样的投入下, 吸收比大城市更多的劳动力。据调查, 小城镇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 所需生产性投资和商业服务性投资共约5 000元, 而大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 仅生产性投资就需10 000元以上。此外, 房屋、道路、桥梁的建设还能更好地发挥“建筑湘军”的优势。三是要发展小城镇的服务业。随着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小城镇的人口日趋增多, 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服务的购买力也日渐增加。在小城镇合理规划商业区, 配置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完善医疗、养老、教育机构, 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起到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还能利用服务业对就业吸纳能力大的特点,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摘要:从2010年开始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 湖南农民工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就业环境大为改善、就业报酬持续增加, 同时也面临着就业技能滞后的现象。承接产业转移与农民工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此, 提出首先要妥善处理产业承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 要优化培训内容;并通过提高“幸福指数”, 来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结合。

关键词:湖南,产业转移,农民工,就业

参考文献

[1]刘莉.产业转移中的就业新路[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 (10) :23-24.

[2]2011年1—9月全省内联引资情况[EB/OL].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hunan.gov.cn/xxgk/szfzcbm_11036/tjbm_6853/gzdt/zwdt/201110/t20111014_401067.html, 2011-10-14.

[3]湖南“人口红利”接近末期劳动力资源趋紧需引起高度重视[EB/OL].湖南省政府门户网, http://www.hunan.gov.cn/xxgk/szfzcbm_8834/tjbm_6941/gzdt/zwdt/201202/20120210_449680.html, 2012-02-10.

[4]课题组.上海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比较分析[J].上海商业, 2010, (3) :20-23.

[5]邓寒竹.困境与对策——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思考[J].经济师, 2009, (3) :257.

农民转移就业 篇9

关键词:农业,非农技能的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使得农民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相关劳动技能, 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所以, 逐步加强对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提高其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能力,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顺利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1.加大非农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已经单纯是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知识素养的提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 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当前所急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农民劳动素质的问题。只有经过非农技能的培训, 才能使掌握一定的技能, 从而更容易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开展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报道, 当前我国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 而其中就有1.5亿是没工作岗位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其首要原因, 因而, 只有充分对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的平稳转移, 并充分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 是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研究表明, 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农民的收入状况息息相关, 也就是劳动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 其人均纯收入相应较高。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 使得非农产业俨然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此外,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历史要求。

►►二、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网络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以县和乡镇为实施主体, 切实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努力提高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效率。同时, 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各类社会办学力量和办学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教育机构作用, 并要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此外, 还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结合当前农民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培育和发展灵活有效的培训市场, 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2.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不断构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根据具体实际执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计划, 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同时, 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一心一意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切实地领导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走向, 使之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我国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应该明确安排专项经费主要是用来扶持农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此外, 对于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相关培训机构, 国家应该给你大力的支持与补助, 对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学员, 其培训费用可适当减免或者直接由国家来承担。

4.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效率

对于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应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并探索出一种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创新型培训模式。这就要求相关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根据经济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 科学地确定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规模, 从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 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储备”、“定向”等培训模式, 以输出带动培训, 并要开展渠道、多元化的培训。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培训设备、场所、师资等资源, 开展短期培训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使农村农民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丛山.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 2009

[2]王家祥.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柳娥, 蒋爱群.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报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农民转移就业 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民化,二元经济

随着我国进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将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这些诉求和问题的积累已经开始显露出对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工家庭幸福及其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不仅有利于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1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

1.1 理论基础

劳动力转移理论起始于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认为,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乡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农业部门的排斥力和工业部门的吸引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刘易斯分析的重点虽然在于经济结构的转换,没有过多地讨论推力与拉力在人口转移中的作用,但已明确指出导致人口在两个部门之间转移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托达罗研究了城市存在失业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他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影响农业劳动者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二是预期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农业劳动者也不会轻易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定。此时农业劳动者如果只从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出发向城市迁移,他们就有可能因找不到工作而成为失业者[1]。

根据刘易斯和托达罗的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存在“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影响农业劳动力迁移的推力因素包括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村比较收益过低,务农成本上涨、工农产品剪刀差扩大,农业税和乱收费增加、农民不堪重负,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差等。影响农业劳动力迁移的拉力因素包括相对较高的劳动性报酬或工资性收入,技能性收益或人力资本收益,享受城市精神文明,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等。我国东部农村虽然人口密集、土地短缺,但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快、数量多,产业聚集程度高,小城镇建设迅速,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基本相当。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乡差异较大,加之受区位偏远、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城市就业岗位短缺、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拉力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格局。上述两种模式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比较而言,刘易斯模式是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假定基础上的,托达罗模式则是建立在失业假定基础上的,托达罗模型似乎更接近我国现实。但从我国的国情看,两种模式都有借鉴意义,既不能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全依靠于城市,也不能仅仅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应该是城乡同时吸纳原则。

1.2 现实背景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主要是指户籍身份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依靠工资收人生活的劳动力。广义的农民工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和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

新生代农民工是个新课题。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7-30周岁,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另外一部分是出生在城市,但未取得城市户籍,并随父母留在城市的老一代农民工的子女。相对于以前外出打工的老一代农民工,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较之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渴望融入城市等特点。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面对与第一代农民工同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会产生更大的困惑,导致当前的制度供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当权利诉求存在着某种不对称,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对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2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要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占总体农民工比例约为61.6%。据此推算,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对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的重要作用。

2.1 平均年龄与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比较低,未婚者居多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为18岁,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2]。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新生代农民工中近80%的人未婚,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在心理上,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

2.2 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年龄在21-25岁之间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但是与总体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属于就业弱势群体,多属于“非正规就业”,从事的多是收入低、无保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不稳定的职业。

2.3 偏向于选择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职业

在行业选择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资料显示[3],2005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2009年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数据对比发现:4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2.4 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调查,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2]。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较为优越,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也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人也颇为相似。大众传媒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新思维,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2.5 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传统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不高,权利被侵犯时往往采取忍气吞声或被动恳求的方式解决。而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父辈有更高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2.6 需求层次从生存向发展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2009年家庭平均收入为34050元,平均月收入1728元,低收入工作已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寄回(带回)老家的钱平均每人5779元,仅占年收入的27.9%。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与价值观念已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的开支更加多元化。除了对家庭尽义务,更多地要用于城市生活的消费。

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17.6%的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数据对比说明,相对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融入城市、追求归宿感的愿望更加强烈。

3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新生代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3.1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农民工就业市场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当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时,会引发失业问题。由于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中的主体力量,失业返乡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体制和宏观经济波动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导致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既面临长期的体制约束又面临短期的就业供给约束。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最直接。经济下滑时期外部需求不足带来的出口萎缩,使部分企业被迫缩小生产规模。许多企业对员工减薪或裁员,有的企业甚至停产或倒闭,导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大批从业人员失业。在2008-2010年,出口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GDP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约1.3个百分点,而当年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减少约20万人。

沿海地区企业普遍面临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压力,企业对员工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2010年企业对新招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的要求,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6]。目前,在世界经济形势未明显转变的情况下,外向型企业和其它行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下降、招工时间推后、技能要求提高,与农民工就业需求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进而造成其就业的不稳定。

3.2 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2009年,全国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约9000元相比,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原因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技能,难以从事技能型、管理型等工资待遇较高岗位的工作,也无法适应新兴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只能从事体力型或者简单技能型工作,从而影响了收入水平。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工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行业。这些行业技术要求不高,工作流程简单,对入职者的限制条件较少;但相应的收入较低,劳动时间超长,无任何合同保障、失业风险较大;从长远看,不利于实现农民的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3 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离市场要求有差距

农民工需求结构变化导致培训需求增加。近几年来,发达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普通农民工的需求减少,技能型农民工的需求增多。例如,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人倍率(招聘/求职)为0.87,即一个普工只有0.87个岗位需求,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高达2.19、2.31和3.36。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其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农民工培训工作虽已开展,但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市、县没有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设施、场地等条件,培训工作还没完全形成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以输出地培训为主也容易与输入地市场需求相脱节,培训后的农民工,只能适应简单的劳动岗位需要,高标准的技能型培训难以进行,不能适应目前市场和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3.4 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

在基本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共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同样的农民工身份,差距不大的人力资本状况,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劳动权益实现上与传统农民工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总体境况相似,仍旧面临着一些共同的、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比如:工资拖欠、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不足等。

当前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普遍不高,且劳动合同内容极不规范。一些企业主也优先使用不签合同的民工。多数民工不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在用人单位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个别企业主为了规避保险政策,与民工只签一年的劳务合同(两年以上要买保险),只给危险岗位的民工买工伤保险。个别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据在广东的调查,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1.6%;遭遇工资拖欠的人所占比例为7.1%;人均拖欠工资1538.8元,相当于人均1.5个月的工资;新生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仅有60%的用人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7]。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不利于自身权益的保护,而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固然存在农民工由于考虑流动性等而不愿意接受合同约束,但主要还在于资方处于就业的强势地位和自身利益的寻求,另外还有部分行政部门怠于履行职责以及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低,也是其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关系和合同关系,他们之间的问题,大部分靠市场的平等协商和利益博弈来解决。农民工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与资方相抗衡的社会力量,当前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情况并不理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9年10月30日)指出: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工流动性大等多种原因,部分农民工不了解工会法和工会的作用,加之有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凝聚力不强,农民工入会积极性不高。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亿多人,加入工会的不到1/3。

3.5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生活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他们大多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狭义地说,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指城市农民工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与社会权利的过程,而广义地理解,一般也包括其价值观、身份认同等主观因素及其向城市市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8]。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实现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目标,要克服的障碍有经济社会等客观性层面的问题,如户籍、住房、教育、社保、农民工关系网等。而2010年的十几起农民工自杀事件引发了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层面或心理层面的关注。

以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保制度为代表的身份制度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是农民实现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劳动合同法》则把社会保险明确规定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从全国情况看,农民工总体参加社保的比率仍然较低。据调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中,享有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1.3%、34.8%和8.5%,基本上没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困难的关系与异地转移是制约农民工参保积极的重要因素。在深圳、上海等地不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框架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率以及账户管理和计算办法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无法有效对接,造成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无法转接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9]。

现有住房供应体系保障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而民工作为非城市户籍人口,不在保障之列,政府无明确的政策条文保障民工住房。

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上,“体验生活、追求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心里问题的主要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动机已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实现梦想”转变。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职业最看重的前三个条件是收入、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工作环境。其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而在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位于城市的底层。

4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后危机时期”的艰难复苏阶段,而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之后亦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型。在此背景下,2009年末至2010年初,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正陷入用工短缺困局,普工和技工的同时短缺已成为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2010年3月至5月的短短几个月时间,深圳富士康集团连续发生了农民工自杀事件,自杀者年龄都在20多岁。这些现象要求我们更加深入解读全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特征与管理方式的变化,以便主动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指导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流动。

4.1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地区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

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技能型农民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受到限制,其吸纳能力也将逐步减弱。从流向行业来看,高新技术行业及服务业吸纳农民工的比例将逐步上升,在传统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特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将稳步下降。由于农民工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存在,技术性农民工将成为城市的新宠,并且他们也将是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力量[10]。

随着人口状况的变化,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国内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过去,劳动力市场上将经常出现各种短缺现象,特别是结构性短缺现象。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短缺;部门性短缺;劳动力技能和年龄结构性短缺;工资趋于上涨;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规制向有利于劳动者变化。劳动力市场需要从过去的偏资本转向偏劳动转变,需要在制度上清除各种人为障碍。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上的体现。

4.2 农民工流向呈现多层次、多元化趋势

虽然沿海地区仍将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向地,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调整,将成为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转移的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会有所提高,将成为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阵地。而且,随着城市生存成本的上升,大量的农民工将不再以大城市、中心城市为自己的首要选择,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小城镇将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

4.3 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

在各大城市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将面临变革。当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到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供应充足的环境下,为了最大化廉价劳动力优势,体现规模经济效应,一些跨国公司以人力取代机器,将本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改变成劳动力密集型,并采取早已被发达国家摈弃的类似“泰勒制”管理方式。低工资、机械化、军事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及难以融入城市的残酷现实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之间的鸿沟成为劳资紧张背后的压力源头。富士康事件之后,各大城市纷纷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将导致实力弱、低层次的企业被慢慢地淘汰。而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不仅会从人力资源战略上考虑,以高工资、高福利及更好的发展前途来吸引员工,同时会增加技术、资本投入,改变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可以说,新生代的农民工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正在倒逼企业技术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

4.4 农民工素质升级应与产业升级同步

低端劳动力数量需求将逐渐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是大势所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型,不仅要求企业的管理体制满足新一代的需求,也要求劳动力素质升级应与产业升级同步。应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用质量来替代数量,提高农民工的竞争优势。

5 结论

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46.6%,按年均增长1%计算,到2050年将达到70%-80%。这意味着今后40年,有共约8亿左右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每年达2000万人。为今后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过程有序、稳步地推进,应该在有组织输转、转变培训重点和内容、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要加强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的联系,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出发,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的环节———就业培训、住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重点进行制度变革,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通过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内部入手,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0-58.

[2]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R].2010.6:4-6

[3]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2010.3:8-9

[4]申晓梅,刘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调研及其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10,56(3):89-90

[5]彭文慧.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0,192(2):63-65

[6]李淑贞.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培训合作机制初探[J].商业时代,2010(11):127-128

[7]徐伟.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法律分析[J].农业经济,2010(4):42-45

[8]任远,邬民.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67-69

[9]王赵铭.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其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2):74-76

农民转移就业 篇11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业;农户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3-01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从时间上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以改革开放为界线大致可以分为2个大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为快速恢复经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建设时期。到了1976年,进入“半工业化”国家。但由于工业结构严重倾斜,重工业发展比例远远大于轻工业,而重工业部门往往资本—劳动力比率很高,相对轻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少很多。同时在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以及随后的人民公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被人为严格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2种类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和食品供应压力,一度出现将城镇人口强制转移到农村(“下乡”)的现象。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并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长期积累的人多地少的压力随之凸现出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第一次民工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扩大,异地就业的比例逐渐超过本乡内就业的比例。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以兼业为主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只是临时性的职业变化,没有也不会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他们中的绝大多數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某些时间(农忙等)可能会回家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兼业特点就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长期城乡分割形成的农村劳动力在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比较劣势,同时存在的土地流转制度的限制等等因素,使得大多数农民很难完全离开土地,因此选择兼业,季节性外出务工成为农民的自然和稳妥选择。这种兼顾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兼业行为,一方面可以保证家庭必须的食物供给,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现金收入以供日。农户的兼业行为,是农户个体对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分配,可以看作是一种收入多样化的过程。一些研究也指出,我国的农业兼业是传统的半自给经济的延续,大多数兼业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还带有自然经济的烙印。此外,传统的农耕文化影响下农民对土地和农业有一定的眷恋情结, 这也是农民不会彻底放弃农业的因素之一。

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和农业的影响

(一)对农户的影响。

对农户而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目的是获得非农收入。统计数据表明,1990-2011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66元增加到7119元,而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例由67%降到了38%,非农收入是农民收入提高的最主要来源。农民外出打工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户收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这一点。不但如此,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后,非农收入增加,使家庭收入的来源多样化,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二)对农业的影响。

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作用和影响,目前研究很多。

有研究者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也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加剧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而随后的研究发现,兼业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明显小于纯农户,以及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转移导致“撂荒”现象,似乎也证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会导致粮食生产减少。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此减少农业劳动力转移,鼓励种粮单纯增加粮食产量不可能解决粮食缺口问题。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连增”,而粮食缺口(主要是饲料粮)仍然不断增加就是明证。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不同的看法。从传统古典经济学角度看,农村劳动力是剩余的,因此这部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不会引起农业生产的下降,反而会因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导致平均劳动力的农业产出增加。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却呈现出2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会降低农业生产力,从而对农业系统产生消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农业收入可以用来对农业进行再投入,从而提高生产和促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胡俊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规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3):46-49.

[3]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钟钰,蓝海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6):41-48.

农民转移就业 篇12

1.1 就业情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86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8.12%,其中就地转移就业28.66 万人,向外输出就业69.20 万人。转移就业情况良好,并向省内转移。

1.2 年龄状况

全市转移就业的97.86 万农民工中,16 至30 岁的有24.47 万人,占25.01%;31 至40 岁的有37.59 万人,占38.41%;41 至55 岁的有25.01 万人,占25.56%;55 岁以上的有10.79 万人,占11.02%。新一代农民工已成为就业大军的主体。

1.3 文化结构

初中未毕业及以下的有16.06 万人,占16.41%;初中毕业的有53.58 万人,占54.75%;高中毕业的24.48 万人,占25.02%;大专及以上的有3.74 万人,占3.82%。文化结构比以前有大幅提高。

1.4 职业类型

从全市农民工从事的职业类型统计结果分析:建筑维修类占37.64%;机械加工类占11.21%;电子装配类占10.95%;针织缝纫类占16.87%;商贸服务类占13.96%;其他各业占9.37%。

1.5 就业形式

就地转移就业。四种形式:一是离乡不离土,本人在区、县内或市区务工,承包地由家人或亲戚耕种;二是离土不离乡,本人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承包地出租或转让他人耕种;三是离土又离乡,完全放弃承包地经营,常年在城里经商或务工;四是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耕种,随农事季节出行,亦工亦农。

向外输出就业的。一代农民工主要是通过亲帮亲、邻串邻、老带新等几种形式出去,他们是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自发组织起来,在外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依靠的务工关系。二代农民工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组织、校企合作、劳动力市场等形式出去的,比自发组织出去的更加有序和规范,形成了向外输出—跟踪管理—维权救助一条龙服务。

1.6 新特征

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的动因由单纯挣钱的“经济型”转变为幸福稳定的“生活型”,他们更倾向于在就地就近选择就业,方便照顾父母和子女。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上更看重工作环境、工资福利、个人职业发展前景等,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有技能提升的岗位。

2 农民工转移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沿海失业返乡农民工增多矛盾突出

由于沿海企业裁员,已有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但矛盾突出,主要有社会保险缺失、债权债务纠纷复杂、土地承包纠纷增多等。此外,老一代农民工返乡,有的因病返乡、有的致残返乡,返乡后体弱多病,生活困难,增加了基层的养老低保工作量和维稳压力。

2.2 农民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自贡市一半以上农民工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仍然偏低,难以满足企业的一些中、高级技术岗位,中、高级管理人才紧缺的实际需求。

2.3 农民工转移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部份农民工对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缺乏充分考虑和自我定位,外出务工不知干什么为好。有的颠沛流离于他乡,有的空手而归,也有少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2.4 品牌培训补助资金标准低

近几年来,品牌培训补助资金标准低于其他部门的培训标准,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使培训的时间较短,农民工不可能系统地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3 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多渠道吸纳就业

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建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上,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归雁经济”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农民工返乡就业。

3.2 及时查处维权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继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二是日常监察突出服务和维权的双重作用,专项整治彰显监察执法的工作力度。三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工作制度。

3.3 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公经济发展、村组集体经济、第三产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对劳动者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商业、搬运、家政、托老、助残等社区服务业,最大可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3.4 切实做好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

各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 用于职工技能培训。

3.5 围绕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一是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以村、镇的产业优势为纽带,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发展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岗位。二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优质生猪、优良畜禽、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摘要:农民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劳动力群体在新时代呈现新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其转移就业情况对该群体非常重要。本文以四川省自贡市为样本分析了农民工的总体情况,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转移就业,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膜结构简介下一篇:配电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