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2024-10-06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通用9篇)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1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桦南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县,近两年农村劳动力转移28700人,其中劳务输出17500人,劳务输出累计总数达12.65万人,对俄劳务输出累计1000多人,每年人均收入15000元,全县域外劳动力转移收入累计6.5亿元。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县政府统一管理,各村、社区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协理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并形成一能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电子信息显示屏、板报、报纸、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同时结合“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制定服务计划书,下放春风服务卡585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3、是继续坚持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特色化、二元 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强化与长江以北地区的劳务协作,创新了“点对点”劳务协作新模式,建立了北京、天津、青岛、烟台、威海、大连等劳务输出基地,还成立了驻俄罗斯办事处,全面负责对俄境内的开发工作,劳务输出工作做到进一步科学地判断形势、进一步全面地提高认识,进一步系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地狠抓落实。

4、是坚持向外输出和县内转移并重,抓住县城开发区的机遇,为进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已有6000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5、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我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打工学到技能的同时,创业、致富乡亲成为有志人士的首要追求。他(她)们更注重资本和知识的积累,把握和创造机遇。明义乡双龙村的青年在学有专长、致富有方时,实现了“不仅自己富,更要帮助乡亲富“的夙愿,在北京兴办豆制品加工厂,带动全村40多户农民致富,解决全县300多人就业。

6、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开辟劳务输出绿色通道,为外出务工人员统一办理证件,同时对农民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土地流转、参军、就医、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权益方面完善,确保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 动力平等就业,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为农民进城务士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并规范农民工维权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

1、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不高,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2、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3、是经费短缺。由于县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先进地区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是强化平台建设,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来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4、在劳动办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管理组织,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劳务输出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和用工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当好劳务输出人员的坚强后盾。

5、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协调各村为外出人员家庭开展了农忙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在劳动力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管理组织,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劳务输出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 和用工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当好劳务输出人员的坚强后盾。

6、鼓励返乡创业。组织、引导和鼓励各地返乡农民开展返乡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

桦南县职业介绍所 5

桦南县职业介绍所简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劳动力市场于1998年9月成立,占地面积三百二十平方米,内设用工求职登记部、职业介绍总、信息部、合同签证部、政策咨询部、办公室、洽谈室、微机室等,拥有直拔电话、传真机、打印机、计算机、复印机、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并张贴社区劳动工作及职介工作流程图标,开展了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广告审批、资源信息发布等十余种服务项目。机构设置为:所长1人、综合业务员6人、信息员3人、微机操作员7人、合同签证1人。其中3人参加职业介绍资格培训并取得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书。几年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其中跨省外出务工3.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收入达到5.4亿元。2004、2005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县;2006年度,被市总工会授予农民工维权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度,我县对俄劳务输出工作获得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荣誉称号;2009年 度,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办公室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集体。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按照国家、省、市、颁发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办法,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这些措施的实行使我们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对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力转移、市场秩序起到了保护作用,基本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今后,我们继续以“三化“建设为重点,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紧紧围绕硬件建设、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拓展服务功能,努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向其他产业、其他地域转移。调查主要采取走访、问卷等方式进行,共调查10个乡镇16-40岁的农村劳动力562人。有关情况如下: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全县有农村劳动力16.7万,其中富余农村劳动力8万人。全县向二、三产业转移1.4万人,根据抽样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2

一、基本现状

1. 基本情况。

全市农村人口606.5万, 农村劳动力人数388.9万人。截至2015年年底,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204.6万人, 其中省外转移99万人, 占48.4%;省内转移105.5万人, 占51.5%;境外转移0.1万人, 占0.1%。市内转移75.2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36.8%, 占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的71.3%。全市实现劳务收入334.0亿元, 人均务工收入1.63万元, 务工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 区域及行业分布。

目前, 商丘市市内转移就业的75.2万人, 有9.8万人已返乡创业, 主要从事商贸、餐饮、农产品加工、服装、纺织等商贸活动。就业地分布在市、县、乡镇集市及当地厂矿。在省内其他地市就业的30.3万人, 3.7万人已创业成为企业业主, 就业地以郑州为主, 其他主要分布于开封、周口、洛阳、平顶山等全省各市地。省外转移99万人, 3.5万人已在外创业成为企业业主。从务工地看, 以长三角、京津塘为主的东部地区有39.6万人, 占省外就业人员的40%;以跨京广、京九铁路省份为主的中部地区包括珠三角地区有34.7万人, 占省外就业人员的35%;其他以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24.7万人, 占省外就业人员的20%;从事行业主要为电子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纺织及其他服务行业等, 部分从事种植养殖行业。从转移就业人员产业分布看, 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别为22.1万人、122.6万人、59.9万人, 分别占全部转移就业人员的10.8%、59.9%、29.3%。

3. 年龄和文化素质构成。

全市30岁及以下转移就业人员105.9万人, 占51.8%;31岁至49岁转移就业人员63.4万人, 占31%;50岁以上转移就业人员35.4万人, 占17.3%。“80后”“90后”已逐步成为商丘市转移就业人员的生力军。高中及以上学历的65.5万人, 占32%;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39.2万人, 占68%。

4. 外出就业务工时间。

全市转移就业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有49.4万人, 占24.1%;6至12个月的有60.9万人, 占29.8%;转移就业1年以上具有稳定就业岗位的有94.3万人, 占46.1%。

5. 收入情况。

目前, 商丘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大部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江浙、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地最低工资标准比商丘市普遍高500-800元。市内转移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市外务工人员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 工资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但部分行业及技术性工作岗位差距不大, 如建筑业、服装业等一些技术工种, 基本与外地持平或略低于外地。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的新变化和亮点

1.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增长趋缓。

农村适龄人口趋减, 新成长劳动力供给明显减少;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 分流了部分适龄新成长劳动力。

2. 本地用工稳中趋紧。

就地就近就业人数虽不断增多, 仍不能满足就业容量扩大的需要, 本地用工呈稳中趋紧态势, “招工难”仍在一部分行业和企业中长期存在。

3. 就业人员更加追求生活品质。

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群中, 60%以上属“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追求收入的同时, 更看重工作岗位对自己的长远发展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作福利。

4. 季节性、灵活就业增多。

在全市农村转移就业人员中, 转移就业时间在一年内的有110.3万人, 占53.9%。这部分人主要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 农忙务农, 农闲务工, 从事季节性或灵活性就业工作。

5. 就地就近就业人数明显增加。近年来, 由于商丘市企业增量不断扩大, 工资水平不断上涨, 生活成本

近年来, 由于商丘市企业增量不断扩大, 工资水平不断上涨, 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便于照顾家庭, 就地就近就业吸引力明显加强, 回流就业人数显著增多。据统计, 全市105.5万人选择省内就地就近就业, 占51.5%, 已超出了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市内转移75.2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36.8%, 占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的71.3%。

6. 转移就业更加有序。

多年来, 商丘市不断加大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级政府不断强化“招工即招商”理念, 采取多种措施, 为各类用工企业招才引智。经统计, 全市有组织转移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32.5万人增至93.1万人, 净增60.6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比例由21.5%增至45.5%。

7. 本地劳务收入增长超越沿海发达地区。

从劳务收入增长情况看, 自2010年以来, 市内务工人员收入由月人均1600元增至2500元, 年平均增长率在11.3%。市外务工人员收入由月人均2500元增至3500元, 年平均增长率在8%。当地务工人员收入增长率已高于外出务工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8. 返乡创业人数增长迅速。

2010年, 商丘市返乡创业人数约为6.6万人, 目前, 返乡创业人员约为8.6万人, 净增2万人, 增幅达30.3%, 创办企业7.8万家, 年创产值超百亿元。

三、存在问题

1. 转移就业人员综合素质低, 就业竞争力差。

全市转移就业人员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8%。从技能素质上看, 商丘市转移就业人员中具有中、初级工技能的人数有93.1万人, 占45.5%;高级工 (技师) 技能的有6.6万人, 占3.2%。51.3%的外出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 就业竞争力低下。

2. 转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不强, 参保率低。

调查显示, 有60%的农民工在求职时关心参加社会保险问题, 有选择参加务工地社会保险50%以上, 而参加务工地全部社会保障的不到20%。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存在诸多困扰。

调查得知, 农村转移就业人员中有意向长期在城镇就业生活的在85%以上, 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就业居住的愿望更高。目前, 仅有10万多人在城镇实现了长期就业居住, 占4.9%, 有近200万人还长年奔波于城乡之间。一是进城怕高房价;二是进城怕失去土地;三是怕进城后负担不起剧增的家庭开支。

4. 就业环境亟待提高和完善。

由于一些新建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还存在着企业薪资待遇低、文化娱乐设施少、企业文化缺失及管理简单、粗放等现象, 致使员工没有归属感、安全感, 出现了一部分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现象。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建议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是出台统一的企业招用工扶持政策。在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同时, 对服装、纺织、机械加工、电器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加大在人力资源、融资信贷上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企业外部环境建设,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做好产业集聚区外部环境建设, 为务工人员吃、住、行、文化娱乐、教育医疗提供方便。三是监督企业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督导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相关规定, 切实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推选一批诚实守信、管理有序、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员工队伍稳定的企业及管理者, 对其企业管理经验及企业文化构建情况进行广泛宣传, 建立让务工人员持续成长、安心工作的管理机制, 努力营造城乡劳动力政治上平等、待遇上相等、工资上同酬、政策上统一的和谐就业氛围。

2. 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 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商丘市是农业大市, 农业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占半壁江山, 农业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更适合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及灵活就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立足当地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 把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作为战略性调整重点, 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大力推广、运用种植、养殖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不断拓宽生产领域, 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为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3.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增强劳动者的竞争能力。

一要加强政府扶持, 统筹规划指导。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 增加培训补贴, 配齐培训设施。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档次与标准, 满足不同层次劳动力的培训需求, 真正让农民学到一技之长。二要整合培训资源, 多方配合协作。整合有关部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手段, 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同时, 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 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三要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实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就业转移能力为目标,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增强培训项目与内容的适应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做到以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订单式”“定向性”培训, 鼓励各类培训机构灵活设置培训专业, 运用中、短期各种方式, 实行订单、定向培训。

4. 全力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 就业就业信息就业市场劳动者素质权益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有限的耕地与日益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突出矛盾,狭窄的土地上无法承载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村就业大军。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靠打工取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年~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实践证明,农民工流动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很难进入高层次的产业,大多只从事简单的劳动。通过对河北某些村庄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和日常小商品零售业。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停学的低龄女孩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少数举家外出打工的从事商品零售业务。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管理不完善。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闭塞,所获的就业信息量少,外出打工一般是通过同乡、亲戚、朋友介绍或随同前往,缺少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处于半无序流动,且盲目性大,据统计2003年,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36%,通过亲友介绍的占34%,而有组织的转移只有30%,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就业机构不健全、中介组织自身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劳务市场的需求。已经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农村管不着,社区也不纳入管理,出现管理上脱节。

3.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前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如被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時。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取得与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从长远来看,应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从长远考虑。首先要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目前的适学儿童十几年后将成为就业者,加强义务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义务教育阶段过后,大部分学生就读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辍学。由于种种原因就读高中的学生高考后的升学率也比城市要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辍学的初中生也面临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与就业需要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层次。

而对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存在的素质不高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平台。通过减免培训费,鼓励农民先培训,后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年将对8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阳光工程计划对20.5万人开展示范性技能培训,对5000人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引导性培训57万人,农业科技培训2万人。失地农民将成为今年“阳光工程”的重点培训对象。

2.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级劳动保障服务部门要开展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劳力状况,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流向等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在乡镇、村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免费为农民服务,动员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觉主动参加转移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

3.改革户籍制度。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列入中长期发展计划,改变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创造外部条件。不仅县及县以下城镇户口要放开,大中城市也要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能定居下来。目前,由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太高,许多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后,往往选择回乡过传统的农民生活。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的成本,真正使他们从中解脱出来。

4.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立足农业本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据调查,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下,每亩蔬菜需投入的用工量在50个以上,比粮食作物多3倍,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经济效益要高于粮食作物。如果全省蔬菜面积扩大10%,就可以增加2万以上劳动力就业。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合理配置。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经销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拓宽流通渠道。最后,要立足农村,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5.解决转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是子女教育问题。城市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这些孩子上学要交很多的择校费,而他们的父母收入本来就少,使他们在城市受教育的机会受到影响,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这种状况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压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缓解进城务工子女上学的压力;其次要规范社会投资基础教育的机制,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民办基础教育会缓解政府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相关部门要设立农民工权益维护机构,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参与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民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及突发事件。有关部门要检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关于促进就业、职业介绍、劳动合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实施细则,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策.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国研网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4

培训情况反映

望海渔业村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认

识到位、领导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特别是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深入调查摸底,详实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使培训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全农剩余劳动力共计15人。长期务工11人;季节性务工1079人;不固定务工11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6-39岁、40-50岁。50岁以上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人员分布可以看出:虽然本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是大部分均为相对固定就业模式,即从事渔业生产劳动。每户家庭一般情况下都是3-4口人,若无大的疾病,每家1-2条渔船,只需壮劳力来耕作,年收入均在20-30万元左右,更高者年均收入接近百万,而渔业生产劳动为季节性工作,所以每年只需几个月的工作完全可以支付家庭收入。大多数村民主要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同时也是缺少知识,缺少技能的一个群体。掌握一技之长,掌握一门技能的人虽然有几人,但是这些技能的含金量很低,多数集中在建筑行业的体力层次。一旦建筑停工,他们也将失去岗位。建筑行业的管理层需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他们几乎都不能胜任。从文化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较弱。据调查,大中专并且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月收入可达800-1000元,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且没有技能的劳动力每月只能收入300-400元。可见,文化程度和技能的高低是决定务工收入高低的关键。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多数人的意愿是“离土不离乡”。目标首先是本乡镇,其次是本市区。选择外省市的极少。主要是缺乏敢闯敢拼谋大业的思想,局限于小农意识,维权意识差,害怕工资、安全、生活方面得不到保障。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见效快的建筑、餐饮、商品流通三大行业。这些行业对技术要求相对不高,只要工作时间长就可以出工作效益。从事工业加工制造业、维修业则比较少。主要是不愿投资学技术、怕吃苦。望海渔业村是渔业大村,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意义大,任务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渔业村经济发展,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现实需要。就业局、望海办事处以及村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列入2009年为民办事项目来落实。现将今年以来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劳动保障就业局设立了专门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驻村,主要是进行对于村内劳动力的调查,培训以及转移等。并且委派村政府成立了以乡村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充实了工作班子,加强了力量。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了关于劳动力等一系列的相关业务培训,各项工作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布暑下已经展开。

二、强化责任,明确要求。

“确定的重点扶持产业优先培训,保证企业用工需要;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优先培训.。培训工作要与就业、与技能鉴定持证上岗、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实施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一是企业培训,二是社会培训机

构培训,三是政府部门和乡镇培训。

做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难度大、困难多。前一段我们主要抓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有些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按照省、市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将今年我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抓出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篇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和了解xxxx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按安人社发〔xxxx2〕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概况及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情况

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083人,占总人口的77.7%。其中男xxxx85人,占51.6%;女18898人,占48.4%;16-30周岁16712人,30-45周岁12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1000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慢慢的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技能脱贫致富的务工能人,从而带动其它就业人员从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从高、危、苦的行业脱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促进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1.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xxxx0年以前,除了高考、招考等所谓正规转移就业进城的农村劳动者外,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21世纪以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这促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事实证明兼业农户的出现,他们既从事其他产业活动,也不放弃农业生产。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农民进城落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3.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改变了就业观念,从所谓的“正式固定工”、“计划合同工”转向就地就近临时工、外出农民工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应该尽快解除各种观念的束缚和限制条件,敞开城市的大门迎接他们。

4.自xxxx7年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人数就突破万人,在方式上从曾经盲目性慢慢趋向有组织性,xxxx8年至xxxx2年劳务输出趋于稳定上升趋势,常年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地有1.3万人以上,转移时间为1年以上,最短的3-6个月。对于一个只有5万人小县来说劳务输出处于良好状态,因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农民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外出和进城落户,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客观性、必然性。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及就业趋势分析

1.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虽都以现金形式补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业的新型富余劳动力,在经济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产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发展,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投身于产业之中,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无生活忧虑。此类劳动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体系,是典型的转业型农民。

2.我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力度。五年来,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xxxx8至xxxx2 五年间,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 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 1.3 万人,市内转移就业0.8万人,每年新增转移就业1000人左右,劳务收入逐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创劳务收入1.3亿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大众型向特色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的良好局面。

3.近年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收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劳务收入是我们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主要工作内容。十一五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38期5987人,其中旅游培训320,计生子女培训219人,再就业培训1317人;创业培训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5期5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并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173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鼓励全面创业促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服务等各个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培训、产业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两后生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健全横向、纵向劳务信息网络,加大和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渠道,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就业创业环境和条件,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4.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自xxxx8年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鼓励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社部门从事劳动保障全体工作人员,服务阵地转移,及时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各类企业和项目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社保平台等发布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以“春风行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服务”活动,以“就业送岗位、创业送服务、求技送培训”为目的,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引导,在县城主要街道横挂标语10多个,发放“春风卡”3000多张,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和务工指南4000余份,筛选发布用工信息xxxx余条。活动效果良好。

(二)建立健全了服务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组织转移输出把好三关,即用工信息关、送人关和跟踪服务关。由政府宏观调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外地劳务市场及用工单位的性质、规模、实力,特别是劳资报酬、劳动安全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统一组织,统一输出,到达用人单位后办理好交接手续。然后要对其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询查服务,尽量达到用工企业、劳动者、家庭三满意。为全面掌握全县劳动力资源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了有实依据,发展了劳务经济,拓宽了农民工增收渠道。

(三)强化技能培训,完善中介服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随着珠江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用工需求已从过去的简单劳动力转变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一到转移地的企业就能很快上岗,而且还能拿到高工资。这对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尽快适应这一要求,强化职业培训,切实做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在不断提高我县劳动力人数的同时,大力提高转移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从而形成技能型、高素质劳务输出的品牌。因此素质和技能培训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劳动力输出前培训,拓宽多途径的就业局面,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后备力量。从而增加农民创收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

从总述情况看,影响xxxx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xxxx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其二,农村人口增长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其三,城乡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排挤、限制和制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以及僵化的思想意识观念,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与贫困;其四,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总之xxxx农村非农产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发展水平不高,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本县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政府部门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今后仍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就业岗位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调查100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386个岗位中,对技能有要求的岗位就有900多个,约占65 %,而我县农村劳动力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的人员不超过10%,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具有专业技能的比例低,致使出现技能人才短缺与富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

(三)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培训认识不够

我县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90%,在加快全县全面提升技能培训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的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培训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通过技能培训达到就业目的的长远打算,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组织难、开展难的局面。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培训转移率不高。因此,加强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

(四)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四、下一步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计划

(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县将加大组织培训力度,畅通转移渠道,扩大转移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力争到xxxx5年,每年平均培训xxxx0 人,新增转移就业 600人,全县累计培训8000人,累计转移就业突破 1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实现近万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

(三)维持较高的农村经济增长率带动就业,扩大规模扩大城市,增加大容量的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切实把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和完善劳务经济服务体系。坚持本地服务与异地服务相配合,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相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架设培训与转移的“连心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和稳定性。政府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

(二)多业并举,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按照县上“一县一业”的总体战略,采取以生猪发展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积极构建二、三产业的发展路子,尤其是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建设农村工业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和出台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从培训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农村培育出更多的养殖、种植大户,同时发挥能人和典型作用,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我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6

据介绍, 这一活动的主题是“服务进城务工, 帮助就近就业, 扶持返乡创业”, 服务对象包括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外来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和准备创业的农村劳动者。

活动期间, 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各类农村劳动者能够免费获得“春风卡”等宣传资料, 了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诚信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 同时获得免费的政策咨询服务、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岗位信息, 并能够参加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活动期间, 有技能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者能够参加享受补贴政策的职业技能培训, 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能够获得创业项目信息、参加享受补贴政策的创业培训、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和相关指导帮助, 有维权需求的农民工还能够获得相应的政策指导、维权支持和法律援助。

活动期间, 各地将落实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政策, 以及相关的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 落实支持农村劳动者创业的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7

几年来,柳河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机驾驶员培训等共计7.1万人次,增收6.4亿元。其中推荐到县内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就业人数达1.1万人,推荐到县外、国外劳务就业人员达7600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地建设

2006年11月,柳河县将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成立了柳河县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村成立了指导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

整合后的农广校实力不断增强,新建办公楼596平方米,教室面积达210平方米,配置教学车2台。设有远程教育卫星站1个,购置复印机1台、打字机2台、电脑6台。学校设置综合科、培训科、教务科、农机科、电教科5个科室。整合后的农广校增加了教师编制,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

几年来,农广校在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2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20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7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01人,建立农民科技书屋48个。

农广校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将中专招生与村级干部培训有机结合。这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两委村干部经过培训获得中等学历教育的达500多人。

为了更好的将学历教育做好,农广校分别与吉林农大、县内知名技校、诗特计算机学校、四海电脑合作成立分校,并设立了三个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授课和实践。学校先后培养出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多名。其中,以安口镇半拉背村村支书记戴振甲为代表的优秀学员,深受广大村民爱戴。

2.创新培训模式,实行“订单式”培训

农广校根据当地非农就业面较窄的特点,实行“订单式”培训。先与用工企业沟通,确定企业用工订单、工资待遇、需要工种,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允许他们到企业进行实习操作。学员通过考核后,由用工企业安排就业。这种方法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信心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用工需求的问题。目前,全县通过“订单式”培训成功转移劳动力达1.1万人。

柳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提升,为柳河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几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人数达1.1万人,转移就业人数占培训总数的96.8%。充分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桦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总结 篇8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县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加强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真完成2012年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任务,切实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我校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各项要求,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创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二、目标任务

(一)搞好调查摸底,建好基础台帐。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乡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我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就业状况、培训意向和就业愿望等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为科学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供依据。

(二)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让劳动力基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同时加强乡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乡劳务服务中心作用,调动村级劳务协会积极性,鼓励本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乡劳务服务中心与用工单位、个体户积极联系,提供更多用工岗位,确保劳务输出服务质量。

(四)按照就近原则,主要输出地为本乡,一方面降低外出务工人员成本,另一方面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做好外宣工作。按时上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记录。

三、培训对象及任务

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2年3月起至12月止;

地点:纳雍县厍东关乡猴场小学。

五、培训教师

远程教育管理员。

六、教学方式

主要采取集中播放录像与讲授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培训内容和重点

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培训主体,以开展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进城务工人员在岗、转岗为内容的岗位技能培训为补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抓好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

1、在开展引导性培训方面,要注重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新增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劳动就业的公共知识和务工常识方面的多形式、多途径的培训。

2、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要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转移就业的新增劳动力或青

壮年农民工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下岗职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当前,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把握培训方向,确定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点领域。如劳动密集化程度高,吸纳数量大的加工业、建筑业等工种;以及就业方式灵活、就业门类繁多、就业弹性大的餐饮、家政服务、生活用品维修、营销等服务业。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篇9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

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

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

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

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

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