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

2024-07-05

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精选4篇)

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 篇1

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连续六年的严重干旱,也使农牧民单纯依赖农业的观念产生很大变化。面对这一形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实施专项推进,劳务经济发展迅速。2002年,全县劳务输出10.6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3亿

元;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10.9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1万人,全县实现劳务净收入3.07亿元,人均劳务收入517元,占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3;今年前五个月,全县累计劳务输出11.9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8万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我县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由一名县处级负责人任组长,每年都召开大型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加强考核。县政府两次派员对全县29个乡镇苏木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对已输出人员从业地点、wenmi114.com从事工种、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类登记,建立起了全县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其他剩余劳动力也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劳务输出情况清、底数明。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分别与29个乡镇苏木及就业、团委、妇联、工会签订责任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完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在县就业局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工会、团委、乡企局成立了职业介绍所。29个乡镇苏木都成了劳务输出办公室,311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目标细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形成了由政府调控,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乡镇(苏木)、村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尽管受旱灾、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但部分农牧民却不愿“背井离乡”,对土地过分依恋。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张县鼓的宣传,在县电视台、敖汉报开辟了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劳动就业部门创办了就业信息,印发了上万本外出务工手册,各乡镇苏木利用电视插转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年,县劳动就业部门还与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制作推出了“组织领导、脱贫致富、在外创业、回乡发展、打工情景、问题探索”的劳务输出系列报道,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营造了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输出网络一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县就业局组建二个中心,即组建“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输出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和信息传递;组建“维权援助中心”,依法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苏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一名领导主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专责。各行政村都明确了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代办点的工作,专门负责信息传递和调查统计工作。工会、团委和妇联等团体的中介组织都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宽输出渠道,增加输出总量,发挥了劳务输出主力军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如民委、扶贫、工商、税务、统战、民政、科技、教育等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站口和个人依法成立职业中介组织或创办劳务输出经济实体,扩大劳务输出组织范围,扩大与外地劳务输出组织的联系和合作。三是建立驻外劳务联络站。今年,我县将在呼市、沈阳、大连、海拉尔、北京五个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联络处一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维护务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向县内反馈务工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劳务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可以与基地直接达成输出协议或与外商洽谈招商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我们还将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较大的城市或用人单位设立信息联络点,聘请劳务信息员,形成内外呼应的信息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工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拓宽择业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就业能力,谋求长远发展。几年来,我们把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建立了市民族技校、市商校、县电大工作站、县教师进修校30多个培训基地,开设了纺织、印刷、建筑、缝纫、家政服务、保安、食品加工等20多个培训项目。基本形成了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苏木及基地企业网点为依托的培训网络,县委、县政府设立劳务输出培训专项

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 篇2

迄今为止, 广大学者关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问题的研究, 大都侧重于经济增长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 例如:张丽宾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研究》、王东京的《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等, 而忽略了该命题的另一层含义, 即扩大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 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根本动力, 没有经济增长的就业增长, 只能以大量的不充分就业为代价, 且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简单地将就业看作经济增长的一种被动的结果, 则不能理解良性互动的真正含义。所谓互动, 是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 它是互相的, 而非单向的。只有相互作用, 才称得上互动, 只有相互发生积极的作用而非消极的影响, 才称得上良性的互动。本研究首先归纳总结扩大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然后提出经济增长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 最后分析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

我们首先来分析扩大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 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土地和制度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指数。假定其中三个变量不变, 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这意味着供给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 也可以在既定的劳动供给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进一步扩大就业也可以减少贫困, 创造社会的和谐, 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强调重视扩大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是因为理论上的推导, 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需要。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要立足于区域资源的禀赋, 同时也要考虑国内外的市场环境变化, 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发展战略才是最好的战略。纵观我国即将过去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总结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当然来源于制度的创新、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 但也不能低估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有很多学者通过各个角度分析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例如“人口红利”角度、劳动力的“替代”角度、资源优势对资本的吸引力角度、结构的调整对生产率提高角度等等。综合来讲扩大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 随着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劳动力供给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考虑和分析的角度有很大的差异性存在。现阶段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工荒”。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调节供求双方力量平衡的重要利器, 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民工荒”用一句经济术语解释就是“劳动力供应不足”, 而之所以供应不足, 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一点, 那就是工资太低。我国的各个地区也相继出现这样的问题, 尽管有些学者提出这只是短暂的时期性的调整, 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就劳动力增量而言, 无限供给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 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问题, 甚至还将在不久的将来面对储蓄率的降低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由此可见, 未来我国的经济和就业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通过分析和整理提出应对策略。

一、就业先行

从宏观角度分析, 一些中外学者早就提出, 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的选择, 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还有相关研究指出宏观调控应以就业优先, 如信长星的《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指出, 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 使经济增长更强有力地拉动就业, 同时通过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不仅要求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定, 还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 而且要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也都把增加就业作为重要目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就业优先战略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 而且也应当作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重要结合点。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综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体经济的增长, 也关系到大环境的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以应把扩大就业定为迈出的第一步。

二、资源利用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短期内将不会改变, 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 400万人以上, 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 500万人, 供求缺口在900万人左右, 而且仍有1.5亿人剩余劳动力在有待于转移。这一估计是建立在现有的土地政策和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 如果对土地流转政策做出合理调整, 使之更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 并由此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就能“挤出”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非农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 也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合理地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提高素质

在影响劳动力因子中, 越来越多的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现代经济活动由于有高度发达的交通体系和技术体系作为依托, 其区位选择的空间尺度大, 灵活性强。并且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由于生产与服务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而减少, 普通劳动力的获取已经越来越容易, 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 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 并且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 高素质劳动力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 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我国通过扩大就业提高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关于经济发展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 现代经济学已经提供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用以衡量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的影响,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很多学者通过供给与需求分析、失业率分析、弹性分析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相应的理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就业问题, 提出更有利于通过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有效措施。

四、拓宽第三产业就业主渠道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主要潜力在第三产业。统计年鉴显示数据表明, 目前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仅为38.5%,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水平。理论研究指出, 一个国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 将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 结合我国独特的区域环境, 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据统计分析, 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各行业已经进入快速良性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制造业, 用人需求占用人总需求的比例逐步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应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 加快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向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格局,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同时站在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CSR) 角度, 从企业和政府的相互作用这一影响因素考虑, 对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过程的影响。

发挥政府的职能方面, 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强化政府公共就业服务, 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和对失业的调控能力。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CSR) 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 (CSR) 体系, 从企业角度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积极配合政府, 响应政府号召,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科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 也是我国“十三五”人力资源与保障方面规划的组成部分。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还要促进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CSR) , 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良性互动模式, 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战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宾.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研究[J].2007.

[2]王东京.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3]信长星.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J].研究探讨, 2007.11.

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 篇3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5-0039-08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①和“十八届三中全会”②精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农业生产经营趋势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农业土地实际人均经营面积大幅提升、农业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农业服务逐步走向专业化。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③强调:要加速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把农村外部增收的渠道拓宽,通过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来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等多因素的推动下,预期未来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释放的“引擎”还将持续轰鸣。

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在“前店后厂”经济模式推动下,迅速成长的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经济产业已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方向。然而近年来,广东逐渐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说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已逐渐从充足变为短缺,人力资本的显著成本优势正在减弱,现有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生存和发展状况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围绕广东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群体,研究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无疑显得尤为关键。

二、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现状

(一)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基本情况

广东作为省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大省,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为10724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增长0.75%,增幅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④,人口总量继续保持惯性增长。

据统计,2003-2012年农业人口由2003年的4003.0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4090.05万人,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由2003年的51.83%下降到2012年的47.36%,降幅接近4.50%,且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十年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迁徙”在很大程度上将农村户籍人口转化成为了“新市民”。具体数据如表1广东历年户籍人口分布情况所示:

其中,如表2所示,2003-2012年间,广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由2003年的25.20%逐渐上升到2012年的32.60%,上升了7.40%,年均增长0.82%,十年间广东省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稳中有进、不断加快的趋势。

总体上,据广东统计年鉴,2003-2012年间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性别方面,农村男性转移劳动力的比重越来越大,男女比例逐渐失衡;在年龄方面,整体尚处在“青壮年时期”,但老龄化趋势渐露,“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补充不足;在文化程度方面,近十年来虽有一定提升,但仍以初中程度为主,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在外出务工时间方面,绝大部分每年都在6个月以上,且人们外出务工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长。

(二)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区结构现状

如表3所示,2003-2012年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区以乡内为主,占比均约七成;其次,以县内乡外和省内县外作为转移就业地区的也约占总体两到三成;而省外和国外的则较少,几乎不到一成,且比例变化不大。从变化态势来看,就近转移到乡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正在明显下降,而转移到县内乡外和省内县外就业的正在明显上升,可以说十年间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区正朝着“远距离外向型”趋势发展。

(三)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现状

如表4所示,2003-2012年间98.00%以上的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都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占比在46.40%-57.50%之间浮动,变化较为稳定;第三产业在40.30%-53.00%之间浮动,但呈逐年下降趋势;转移到第一产业中除种植业外其他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比最小,但近年呈上升趋势。数据变化表明:第一产业(除种植业外)和第二产业对广东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和吸收都在增强,而第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则逐渐疲软。

(四)转移劳动力就业行业结构现状

从就业的行业分布比例来看(如表5所示),2003-2012年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中较为低端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在就业行业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独占鳌头,历年占比在40.20%-51.40%之间。数据变化表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制造业为主)对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且逐年增强;而第三产业中除了批发和零售贸易的吸纳能力有所增长外,其他行业均呈下降趋势,且多数集中在基础服务性行业,高端服务业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明显不足。

三、就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影响

(一)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法是出于信息的非完备性考虑,通过计量关联度大小对系统影响因子排序来处理两个复杂系统之间模糊关系的复杂理论。这种通过灰色关联度大小来确定影响程度的方法可以定量比较系统间或系统内测度因素的发展变化态势,对系统主行为贡献度实施测定。在获得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灰色关联法求得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大小序列,以此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差异。

(二)指标选取

1.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选取相关变量的2003-2012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以经济指标中反映经济总量规模的xo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反映经济生产水平的xo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和xo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反映社会消费能力的xo4“最终消费支出(亿元)”、xo5“人均消费水平(元)”、xo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和xo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xo8“第三产业贡献率(%)”、xo9“城镇恩格尔系数”和xo10“农村恩格尔系数”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参考序列Xo。

2.转移就业地区结构指标

以xa1“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内就业人数比例(%)”,xa2“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县内乡外就业人数比例(%)”,xa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内县外就业人数比例(%)”,xa4“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就业人数比例(%)”,xa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国外就业人数比例(%)”作为转移就业地区结构比较序列Xa。

3.转移就业产业结构指标

以xb1“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xb2“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xb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作为转移就业产业结构比较序列Xb。

4.转移就业行业结构指标

以xc1“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2“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采矿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4“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建筑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6“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7“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批发和零售贸易的就业人数比例(%)”,xc8“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住宿和餐饮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9“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例(%)”,

xc10“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教育的就业人数比例(%)”,

xc11“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就业人数比例(%)”,xc12“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和xc1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它的就业人数比例(%)”

作为转移就业行业结构比较序列Xc。

(三)数据来源

文章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在指标体系构建之初,本文充分考虑到每项指标数据的可代表性、可获得性、时间连续性、科学准确性、统计口径一致性等因素,因而在后期数据筛选与获得上能够做到较为高效可靠,以形成可供实证的原始数据表。

1.经济发展水平数据

通过广东统计年鉴(2004-2013年)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筛选,得到如下表6经济发展水平参考序列(Xo)。

2.转移就业地区结构数据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如下表7转移就业地区结构比较序列(Xa)。

3.转移就业产业结构数据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如下表8转移就业产业结构比较序列(Xb)。

4.转移就业行业结构数据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如下表9转移就业行业结构参考序列(Xc)。

(四)就业结构的经济关联分析

在得出相关原始数据表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步骤,通过Excel和SPSS软件的结合使用进行初值化、求差序列、求关联度和关联度大小比较分析等,分别得出了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区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布(Ya)、转移就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布(Yb)、转移就业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布(Yc),从而依据关联度差异分析其各自的经济影响。

1.地区结构关联结果及其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行业结构关联度分布(Ya)如表10所示。

根据表10地区结构关联度分布(Ya)显示的关联度R值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Rya2(县内乡外1.01901)>Rya4(省外1.01736)>Rya3(省内县外1.01614)>Rya5(国外1.01283)>Rya1(乡内1.01249)。

数据说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区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程度并非是完全根据转入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决定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劳动力转入数量比例较多的地区反而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程度小。

以上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我们“惯性”认知的误区:地区转入农村劳动力越多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越大的关联影响。数据表明:地区转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并不能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乡内地区就业,但实质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却并不明显;相反,少部分在县内乡外地区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却较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启示我们:要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影响,“数量取胜”并不可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一人力资源的合理地区配置还需从其本身的劳动素质、数量结构、地区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着手。

2.产业结构关联结果及其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关联度分布(Yb)如表11所示。

根据表11产业结构关联度分布(Yb)显示的关联度R值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Ryb2(第二产业1.02639)>Ryb3(第三产业1.01392)>Ryb1(第一产业1.00512)。

数据表明,三大产业关联度大小的排序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就业人数比例的大小分布保持一致。因此,在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的经济影响中,各产业转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对该产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别于就业地区结构中转移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无关紧要”。从具体产业分析,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转入第二产业人数比例居首,同时数据结果也证明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这是因为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为主,体力劳动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发展空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相对“低要求”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对“低素质”使得二者之间得以较好匹配,所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影响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上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从十年数据的变化趋势看,广东第三产业对省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年下降,省内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也低于第二产业,这有悖于经济发展的成熟规律,该现状也势必会给后续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带来很大阻力。此外,第一产业中除种植业外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吸收转化能力还很弱,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就地转移就业的经济影响还微乎其微。

3.行业结构关联结果及其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行业结构关联度分布(Yc)如表12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所得。

根据表12行业结构关联度分布(Yc)显示的关联度R值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Ryc3(制造业)>Ryc5(建筑业)>Ryc7(批发和零售贸易)>Ryc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Ryc1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yc8(住宿和餐饮业)>Ryc10(教育)>Ryc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Ryc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Ryc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yc1(农林牧渔业)>Ryc13(其它)>Ryc2(采矿业)。数据表明: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的规律类似,属于第二产业的就业行业转入农村劳动力越多其经济影响程度也越大,属于第三产业的就业行业却无明显影响,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行业的产业属性决定了转移劳动力数量因素作用的大小。

以上结果表明: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是对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的贡献较大。同时,数据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前文关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和行业人数比例分布的现状分析,此处不再赘述。综合分析来看,行业的产业属性对两者之间的关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十几年来,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并为这些行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三产业吸纳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虽已达到一定数量,但在行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没有发挥和创造出充分的价值,对行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如第二产业,甚至出现产业转移人数比例下降的反常现象,由此可见,广东要想获得后续产业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升级发展就必须优化现有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行业结构现状。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2003-2012年,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男女比例失衡、老龄化趋势渐显、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转移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基础服务性行业。

总体上,无论是从地区角度、产业角度还是行业角度而言,关联度R值均在0.99以上,可见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相关影响;同时,通过比较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区、产业和行业人数比例大小序列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大小排序,本文发现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和行业结构中人数比例的多少与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呈正相关,就业地区结构则相反。在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方面,地区层次上主要是对县内乡外和省内县外地区贡献较大;产业层次上主要是对第二产业贡献较大;行业层次上主要是对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等行业贡献较大。因此,为优化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提质增效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区结构的调整

进一步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区结构的调整,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与产业转移地区紧密结合、紧密适应的原则,力求劳动力转移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调整规划同步衔接,实行就业地区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推进政策。根据“双转移”战略的指示,通过对产业的地区转移、转型和升级,带动劳动力就业地区的转移和就业地区结构的优化提升,以劳动力就业地区的转移配合、支撑、促进产业地区的转移,实现产业地区转移和劳动力就业地区转移的互促互动。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引导力度

政府要加强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引导,通过改革释放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吸引力,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载体和条件,实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第三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生产性第三产业转移,并在产业分工与互动中充分发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生力军”作用,以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

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者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推动劳动力的行业发展式转移,并在转移的同时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通过积极建立以行业就业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引导、培养和激励机制,保障各就业行业的导向性和就业行业结构的稳定性,并在转移中实现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和自身发展,以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就业行业结构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春春.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18):196-199.

[2]彭金龙.对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再认识[J].亚太教育,

2014(03):9-10.

[3]钱良群,李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略论[J].重庆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1-115.

[4]宋国庆.广东省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分析和特征研究[J].南方经济, 2003(10):75-77.

[5]王广深,赵修宇.广东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影响[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04):31-33.

[6]王丽萍,张日新,许德斌.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分析[J].农

业经济问题,2006(08):37-39.

[7]吴晨.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

垦经济,2007(01):33-35.

[8]王凤慧,周志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21-125.

[9]谢树兴.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J].创业者,

2000(07):12-15.

[10]谢仁寿.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

析[J].岭南学刊,2012(4):108-112.

[11]杨小平,梁镜财,洪建军.广东省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现状与

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8(8):190-192.

[12]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3]赵瑜.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研究[J].南方

农村,2012(2):32-34.

[14]章国娜.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4.

[15]张利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思考[J].中外企

业家,2015(4):8-10.

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 篇4

一、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65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7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5人,完成市局下达我县任务的70%,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3人,完成任务的60%;城镇从业人员有2144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0%;城镇技能培训1937人,完成任务的65%,培训后实现就业1550人,完成任务的61%;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2521人,完成任务的64%;创业培训 302人,完成任务的100%,培训后成功创业170人,完成任务的114%,创业带动就业620人,完成任务的104%;农民工转移就业36104人,完成任务的100%,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26410人,完成任务的100%;小额担保贷款发放144人,发放金额573万元;已征缴失业保险金35万元;九项实名制录入情况是:新增就业人员1065人、职业技能培训4458人、创业培训302人、小额担保贷款144人、贷款金额573万元、就业困难人员243人。在1月10日至4月底开展了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伴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共计免费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28000份,组织大型聘会1场,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供劳动者选择,成功介绍436人就业。

二、劳务经济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议精神,将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加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来抓。据统计,我县共有13.7万户,34.1万人。农村劳动力18.2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2.9万人,占总劳动力的71%,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11.1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1%。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在呼、包、鄂三地的有5.6万人,占总转移人数的43%;在京、津、唐等地的有0.8万人,占总转移人数6%;在二连、大同等地的有6.5万人,占总转移人数的51%。常住农村劳动力有5.3万人,其中从业人员有3.3万人,剩余劳动力有2万人。具体情况如下:

1、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

我县转移就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法律、道德、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大部分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为进一步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我县采取的措施:以传统建筑业培训为主,结合当前我县当前招商引资服装加工、水泥生产、薯条加工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大量用工的机会,积极与县内外有信誉、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联系协商,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紧紧抓住提高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就业率这个关键,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针对外地用工和本地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重点开展建筑、餐饮、电焊车钳、电器维修、美容美发、交通运输、缝纫、家政服务、保安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每个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下功夫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今年春季我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个,培训2090人。其中,建筑行业培训1194人,已于3月16日全部鉴定,培训中药调剂师80人,5月6日全部鉴定。酒店服务员30人,5月7日全部鉴定。培训养殖业人员175人,锅炉操作工60人,培训超市、商场营销员251人。《培训管理办法》下发以后,共开班5个,培训251人。这五个班严格按照《培训管理办法》程序执行,坚持不办大班,每班控制在50人之内,开班以来共监查、督导六次,五次是就业局组织人员到现场督察,一次是市就业局派人监查、督导,参训学员全部达到90%以上,理论培训采取多媒体、投影仪授课方式,实训在华林商场和客都超市由教师现场督导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情况良好。创业培训共举办六期,培训学员300人。

2、依托能人大户,加快劳务输出组织化进程

为促进我县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我县采用市场配置、政府组织、能人带动的模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即紧紧抓住多年来一大批靠捕捉信息走在劳务输出前列的能人和大户以及在外务工创业成功者,在政策上扶持,精神上激励,依靠他们在外务工创业成功经验带动家乡群众,走出一条“一人致富、带动一片”的劳务输出新路子。同时广泛联系区内外用工量大的企业,有计划地在区内外建立适应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劳务基地。以劳务基地的稳固建设保证劳务输出的持续开展,依托开辟的劳务基地积极开展有序输出。不断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形成了“用一个能人、兴一个产业、活一个村庄、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格局。充分发挥乡镇各类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农户”的工作模式,引导村干部、致富能人、产业大户带头成立各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能人效应、典型示范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在劳务组织方面,我县在原有31个劳务组织的基础上新组建劳务组织10个,一是围绕建筑领域和水泥生产组建劳务经济组织有:商建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有260人;吉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有215人,民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60人;二是围绕蔬菜种植、储运组建劳务经济组织有:绿娃科技示范园区,从业人员有130人;蒙菇培育基地,从业人员有85人;宏达农贸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达110人;三是围绕我县马铃薯种植、加工、贩运等成立劳务经济组织,有希森薯业、太美薯业、科都薯业,常年从业人员达到310多人,季节性从业人员达3800多人; 四是围绕服装加工领域组建东岳服装有限公司,公司投产后可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现在我县累计成立各类劳务组织41个,劳务组织从业人员达到5400多人。

3、加快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量大的企业,积极鼓励农牧民工返乡创业

我县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适合在我县投资建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外出创业能人艰苦创业、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表彰和奖励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能人,逐步形成全社会 “尊重务工人员,争当务工能人,保护务工成果”的良好氛围。先富起来的劳

务人员,通过走南闯北,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技术、丰富了经验、具备了一定创业条件,且多数想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发财致富,但因多种原因返乡创业仍然困难重重。针对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我县大力营造创业氛围,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返乡创业典型,启发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激发他们自主创业激情,同时我县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创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他们创业。我们既鼓励外出务工,更欢迎回乡创业,把外出务工创业能人当作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来开发。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回乡创业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输出,使全县的劳务经济收入不断增长,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对务工能人返乡创业的,像引进外来投资一样,给予政策优惠,提供全程服务,搞好跟踪保护,并积极解决回乡创业人员的实际困难。同时也增强了务工创业能人爱家乡、爱商都的情感,致富不忘家乡、不忘乡亲,要有“一人富裕不算富,大家富裕才是富”的大局观念。

4、存在的问题

我县劳务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组织化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劳动力转移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尤其一些乡镇干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未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所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有效组织

程度低,劳动力盲目流动无序转移多,导致许多农民工资被拖欠,合法权益受侵犯,工伤得不到赔偿甚至上当受骗。

(三)一些农民工外出务工影响子女教育,农村外出务工多数为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农民工一块儿心病。

商都县劳动就业服务局

上一篇:西游记第57回主要内容下一篇:大姜高产栽培技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