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高产栽培技术大全

2024-07-05

大姜高产栽培技术大全(共2篇)

大姜高产栽培技术大全 篇1

乳山大姜优质高产施肥方案

乳山亩产一万斤以上的大姜推荐总用肥量:综宝商品有机肥200—400Kg/亩,45%复合肥100—150Kg/亩,水冲肥60-100Kg/亩,综宝有机钙40kg/亩。

1、基肥施用:

(1)整地:种植前15-20天每亩撒50-100公斤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同时改良土壤酸化状况;

(2)基肥:每亩撒农家肥2-3方作基肥或者综宝50%有机肥200-300公斤+45%复合肥50公斤耕地。

(3)种肥:开沟后每亩施综宝有机肥40公斤+综宝菌剂2公斤+45%复合肥30公斤+综宝生物有机钙肥20-40公斤+硼肥1公斤+锌肥2公斤+5%丁硫克百威颗粒5公斤?,顺播种沟撒施,划锄混匀,待播。

第一次:三叉期前。苗高30厘米左右,发生1-2个分枝时(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每亩地冲施纯氨基酸(综宝有机全溶)5公斤,快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第二次:三杈期(2-3个分支,6月中下旬),结合浇水每亩地冲施综宝黄腐酸20公斤+尿素10公斤,提苗促根。

第三次:第二次施肥后25天左右。结合小培土每亩地冲施综宝黄腐酸10-20公斤加施硫酸钾10公斤,培育壮苗,利于茎块膨大

第四次:立秋前后。结合培土每亩地追施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100公斤+50%硫酸钾15公斤,或者高钾复合肥50公斤+综宝有机肥40公斤

第五次:培土后30天左右,8下旬到9上旬为保证根茎膨大,每亩冲施黄腐酸冲施肥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分两次冲施)。

无公害大姜拱棚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大姜无公害栽培

青州市是山东省大姜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4500hm2,其中拱棚种植面积3200hm2。笔者进行大姜生产技术指导多年,初步探索出一整套无公害大姜拱棚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相关技术归结如下。

一、整地施肥

种植生姜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肥沃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最好选用3年以上没种过大姜的生茬地,以防姜瘟病。土壤要求深耕20~30cm,并反复耕耙,起南北向梯形垄,充分晒垄。垄高30cm,底部宽35~40cm,垄间留种植沟,在种植沟内条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粪肥,每亩4000~5000kg,高钾三元复合肥40kg。

二、选种催芽

品种应选择安丘大姜或莱芜大姜,其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株高80~90cm,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较少,姜球肥大,节少而稀,纤维较少,外形美观,亩产在4000kg左右。

1.精选姜块

选种坚持自繁自用的原则,保证顺利发芽,芽胖苗壮。2月底3月初,从窖中取出姜种选用无病、无孔、不腐烂、肉质新鲜、无干缩、无损伤、健壮的姜块作种。严禁使用瘦弱、肉质变褐,水渍状及发软的姜块作种子。

2.晒姜

将选好的姜块表面泥沙清扫干净,单层排放在背风向阳干燥的地面上,上午9点至下午3点晾晒,下午趁热放进筐内、筐口用麻袋片或毯子盖好,放在屋内,连续晾晒3天。

3.催芽

采用火坑催芽。根据姜种的多少,先在炕上烧火的一端,用砖或土坯,将没有墙的两个面垒高0.5m,内糊一层纸,但不能用薄膜,内辅0.1m厚的麦穰,然后将晒好的姜块摆在火坑上,一般摆5层姜,姜层高约0.6m,把姜摆好后,烧火提温,一般早、中、晚各烧一次,使姜层温度保持在20~30℃。前三天不要盖东西,三天后盖一层棉被或其他透气性好的东西。15天后姜芽开始萌动,这时加温到25~27℃,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85%,待姜芽长到10mm时,将温度降到22~25℃,至姜芽粗5~10mm,长10~15mm,幼芽黄色鲜亮,顶部钝贺,芽基部又长根的突起,俗称“老鹰嘴”时适时播种。

4.掰姜种

当芽长到播种标准时,每个姜留一个壮芽,其余芽抹掉后即可播种,姜芽过小的要再进行催芽。

三、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

1.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温条件,拱棚种植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过早出苗迟缓易导致烂种或死苗,过晚影响产量。

2.播种方法

顺沟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掰好的姜种平摆在沟内,姜芽向南,株距0.18~0.2m,摆姜块时,姜芽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按每亩撒施3kg辛硫磷颗粒剂,然后覆土,厚度为4~5cm。播后地面喷洒除草剂,后盖膜。

3.播种数量

每亩大姜芽数在5500~6000株,姜种量在350~400kg。

四、苗期管理

大姜出苗后结合浇水或雨后浅中耕1~3次,除草松土保墒。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开始依靠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生长较慢,生长量较少。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消除杂草,进行遮荫,培育好壮苗。

五、中后期管理

1.分次追肥

生姜的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氮(N)38~42%;磷(P2O5)10~12.5%;钾(K2O)46~49%。以吸收钾最多,磷最少。在旺盛期吸肥量最大,应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脱肥早衰。对生姜增产具有重要作用。生姜要求营养全面,不仅需要氮、磷、钾、钙、镁等元素,还需要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在生姜栽培中,需要施用完全肥,如果缺少某种元素。不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而且也会影响根茎的营养品质。

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一般应前轻后重。第1次幼苗出齐,苗高30cm左右时追壮苗肥,每亩用腐熟的粪肥500kg,加水5~6倍浇施,或用尿素10kg,配成0.5~1%稀肥液浇施,也可施硫酸铵15~20kg,有条件时可随水冲入腐熟人粪1000kg。第2次追肥在收取种姜后进行,称为催子肥,施肥量比第1次增加30~50%,仍以氮肥为主,每亩施豆饼100~150kg或腐熟厩肥1000kg,施时雨水已较多,可在距植株10~12cm处开穴,将肥料点施盖土。如姜田基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表现无脱肥现象,这次追肥可以不施或少施,以免引起植株徒长。第3次追肥在初秋天气转凉,拆去姜田的荫棚或遮荫物后立即进行,促进生姜分枝和膨大,可结合拔除姜草进行适当重施,称转折肥,要求肥料持久的完全肥料和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一般亩施尿素20~25kg,硫酸钾20~25kg,过磷酸钙10~15kg或复合肥20kg,均匀撒施种植行上,并结合进行培土。9月上中旬根茎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迅速膨大,防止早衰,应追1次补充肥,以速效化肥为主,亩施复合肥30kg。

2.中耕培土

生姜生长期间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前期每隔10~15天进行1次浅锄,多在雨后进行,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板结。到株高40~50cm时,开始培土,将行间的土培向种植沟。培土可防止新形成的姜块外露,促进块大,皮薄,肉嫩。

3.灌溉排水

种植后保持土壤较干,以利土温的回升。但如久旱不雨,影响出苗,也要适量浇水。出苗以后,保持畦面干干湿湿,不宜多浇。雨季来临,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使根不受涝而免遭腐烂。

六、病虫害防治

1.生姜病害

主要有姜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等。其中以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为生姜产区中最常见,在各姜区普通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生姜腐烂病,初发病时,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反卷,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之间界限不明显。病叶由基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变黄枯死。茎基部和地下根茎部受害处稍微变软,淡褐色,水渍状。如将病茎基部或根部横切检查,病部维管束变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黏液从维管束部分溢出。发病后期,内部组织呈糜烂状,溢出灰白色汁液,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茎基部和姜块腐烂后,常因腐败性细菌进一步侵入,发生恶臭。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姜病部内越冬,生长期间借灌溉水,雨水及昆虫等传播,从植株茎基部和生姜的自然裂口或机械伤口侵入,日平均温度25℃以上时,潜育期一般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15~20℃为41天,15℃以下很少发病。高温、多雨病害发生重。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期长,传播途径多,防治较为困难,因而在栽培上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发病重地块轮作2~3年。选用无病种姜栽植,栽种生姜前先用甲醛100倍液浸种6h,闷种6h,或种姜切开后,用1%波尔多液浸种20min,或蘸木灰封住种姜伤面,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除渍水。生姜腐烂病菌是酸性,整地时,每亩增施消石灰100kg,调整土壤呈微碱性,可控制病害发生。种植生姜所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充分腐熟后使用。避免用污染水灌溉。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摘除中心病株外,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

2.生姜虫害

主要有姜螟,其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使地上部茎叶枯萎,故又叫钻心虫。防治方法:在发生初期发现枯心苗,即被害叶片因失水而卷曲,即可用刀将螟虫连同受害苗茎叶一齐割除,杀死或烧毁,使其基部再发分枝补缺。药剂防治要在虫卵孵化高峰期,螟虫尚未钻人心叶蛀食之前,及时用2.5%的溴氰菊酯加水2000倍液,或用敌杀死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用以上药液注入地上茎的虫口。

七、收获贮藏

1.采收

霜降前10天,植株大部分茎叶开始枯黄,地下根状茎已充分老熟时采收。收姜不易过晚,以免霜冻影响贮藏。收获时保持姜块完整,不受损伤。要选晴天挖收,一般应在收获前2~3天浇一次水,使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收获时可用铁叉将姜块周围的土壤松动,后手上提将生姜整株拔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剪去地上部茎叶,保留2cm左右的地上残茎,摘去根,不用晾晒即可贮藏,以免晒后表皮发皱。

2.贮藏

贮藏适宜溫度以11~13℃,湿度90~95%为最好。若温度低于10℃,生姜易受冷害不能长期贮藏,若温度高于15℃,则生姜贮藏期间易发芽,病害也严重。湿度过低姜块易失水萎蔫,降低食用品质,田间发病的姜块也不宜贮藏。

当前生姜长期贮藏多采用井窖贮藏法。井窖的位置应选在地势高,避风向阳地,向下挖一坛式井窖。口径80cm左右,深5~6m,下部直径1~1.3m,在井壁上每隔50cm,由上向下挖脚踏坑,在井下均匀向两个方向掘进,各挖一个顶部圆拱形的洞室、洞室高1.6m,贮姜时剔除病、伤、烂姜,将姜块竖摆洞内,每排一层姜,撒盖5~6cm厚的清洁润湿细沙,湿度掌握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度。一直到摆到高1m左右,进窖初期外界气温较高,姜块呼吸热较多,井口敞开通气散热,窖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入窖后半月内要检查。下雨时应在井口遮挡防雨,雨后及时通风。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翻窖,检查前要通风换气,后下窖查看,以保安全。

上一篇: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下一篇:你依旧是我心中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