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精选8篇)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1
番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球茎花卉。主产西班牙、希腊、法国、意大利、印度、伊朗等国家。解放前, 我国由印度经西藏进口, 故又称“藏红花”、“西红花”。现已在上海、浙江、河南、北京、新疆等22个省 (市) 引种成功。西红花是名贵妇科良药, 还大量用于日用化工、食品、染料工业, 是美容化妆品和香料制品的宝贵原料, 球茎可作为高档花卉出售, 西班牙人誉之为“红色金子”。
番红花喜温和环境, 怕酷热, 怕干旱。喜阳光, 耐寒, 忌积水。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在开花期以天气晴朗及生长期有适当雨量为佳。开花时气温以14~20℃为好;但长期遇严寒冰冻, 会使叶梢枯黄, 植株生长不良, 春季提早枯苗, 所形成的子球茎较小, 降低花的产量。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冬季温暖, 夏季凉爽, 阳光充足, 稍带坡度、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壤土种植。黏重、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可与玉米、大豆等作物间作或套种。播前每亩施农家肥2 500kg、过磷酸钙50kg、饼肥100kg, 混匀, 撒于地面, 整地时翻入土中。整细耙平按南北向挖沟畦, 畦宽1.3m, 高30cm, 畦面呈龟背形, 畦间距30~40cm。
二、繁殖方法
采用球茎繁殖, 5月上中旬于番红花地上部分尚未完全回苗时, 挖取球茎, 按大小分开, 放通风干燥处贮存。
1. 球茎处理
番红花球茎上有主芽和侧芽, 主芽开花, 侧芽不开花, 每个芽都可形成一个小球茎。母球茎可长6~15个小球茎, 若不抹芽, 则小球茎越来越多, 8g以下球茎不开花, 花的产量越来越低。为了保证来年高产, 必须彻底剥除侧芽, 一般球茎20g以下的留1个主芽。
球茎栽种前, 经过药剂处理, 可防止病虫危害。处理球茎的药剂用杀菌剂和杀螨剂配成药液浸种, 一般用25%多菌灵500倍液与三氯杀螨醇或乐果3 000倍液, 两种药液混合, 浸种20分钟, 立即下种。
2. 播种
露地栽培番红花最好选在9月。早栽种, 早出苗, 先发根, 后发芽, 植株生长健壮。室内开花的球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室内把80%的花采摘后, 立即移栽于大田;另20%的花在田间采摘, 栽前把球茎按大小分开, 大的稀些, 小的密些。一般株行距20cm×20cm, 开沟深10cm左右, 球茎芽头向上, 覆土3~6cm。球茎深栽也是培育大球茎的方法之一。栽后浇透定根水, 保持土壤湿润, 约一个月左右出苗。
三、田间管理
1. 除去侧芽
出苗后, 用小刀插入土中, 轻轻地连叶剔除小芽, 保留1~3丛较大叶丛, 经除芽, 可增加子球茎中大球茎数, 提高产量, 否则侧芽多, 形成的球茎小而不开花。
2. 排灌
干旱时适时浇水, 入冬前要灌水防冻。3~4月正是球茎膨大时期, 常有春雨, 田间易积水, 雨后要及时排水, 防止球茎腐烂, 叶片发黄, 导致植株早枯。
四、采收加工
番红花10月至11月中旬开花, 花期较为集中, 盛花期短, 必须当天及时采收。在每天中午或下午采收1次。采收时将整朵花连管状的花冠筒一起带回室内加工。将采得的花朵, 轻轻地剥开花瓣, 用两手各拿三片花瓣往下剥去, 把花瓣基部管状花冠筒剥开, 取出柱头及花柱黄色部分, 薄薄摊于白纸上晒干, 或置45~55℃烘箱内烘3~5小时。干后收藏在清洁干燥的盆子里或瓶内, 避光保存。
五、性状鉴别
商品分干红花 (生晒品) 和湿红花 (加工品) 两种。
1. 干红花
为弯曲细丝状, 暗红褐色, 体轻, 质松软, 无油润光泽。柱头常单独存在, 但有时每3个为1短花柱相连, 呈三叉状。
柱头长2.1~3.2cm, 基部窄, 向顶端渐宽并内卷成筒, 顶端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 内侧有一裂隙长1.5~2cm。
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状, 将水染成黄色。有特异香气, 味微苦。
2. 湿红花
常呈疏松团块, 细长如线状, 红褐色, 有油润光泽。湿红花因其掺杂物情况复杂, 质次, 已不再进口。
(通联: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温江区611130)
安宁地区红花檵木的栽培管理技术 篇2
【关键词】安宁地区;红花檵木;栽培管理技术
1 前言
红花檵木(Lorpetalumchindensevar.rubrum),又名红檵木、红檵花。为金缕梅科檵木属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它是白花檵木的一个野生变种,原产湖南长沙、株洲、浏阳等地。
红花檵木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在于它树姿优美,分支较多,小枝纤细而坚韧,树皮暗灰或浅褐色。单叶互生,椭圆或卵圆形,革质,叶色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春季紫红色的越冬老叶逐渐脱落,新叶鲜红如火,十分艳丽;夏日春叶变成绿紫色或绿色,新叶鲜红;秋季绿紫色的春叶逐渐脱落,夏叶变为紫红色,新生秋叶鲜红色;入冬夏叶逐渐脱落,秋叶变为紫红色。随着新梢的不断生长,每年开花3—4次,在安宁地区每年始花期为2月中下旬,盛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全年开花105—130天。花4—8朵簇生于枝顶呈头状花序,花瓣4片,带状线形,紫红色、深红色或玫红色,满枝花红似火,鲜艳夺目。
安宁历史悠久,自西汉元封二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置县史,享有“连然金方、螳川宝地、工业重镇、盐铁名城”之美誉。安宁,以绿色为城市的灵魂,以绿色为美好的象征,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绚丽,植物资源丰富,安宁人民自古至今就有栽花养草、植树护树的优良传统。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程中,红花檵木广泛用于公园、城市街心花园、道路两侧、新建小区的改建、扩建的色篱、模纹花坛、灌木球、彩叶小乔木、桩景造型、盆景等城市绿化美化。“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名城风貌日益显现。
2 安宁地区气候概况及红花檵木的生态习性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处东经102°10′-102°37′和北纬24°31′-25°6′之间。市域面积1301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距省会昆明28km,平均海拔1800m。土壤多以红壤和紫色土壤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年平均气温14.7℃,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7.2℃,极端最高温31.5℃,极端最低温-7.8℃。年降雨量900.9mm,无霜期225d,日照2060h,相对湿度76%。安宁属高原低纬度亚热带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雨量集中在5—9月,立体气候明显,秋冬多雾,地区差别大。
安宁群山环绕,盆岭相间,溪河纵横。红花檵木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3 红花檵木的栽培管理技术
3.1 种植
红花檵木适应性强,冬季可耐-12℃以上的地方(低于-12℃的可盆植)。喜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ph值4.5-6)沙质土壤中,地栽大树可孤植于园林中心,小树多是成片地群植于向阳地,或是条植于园林游路旁。施肥可以在培养土中加点骨粉或N、P、K复合肥。
3.2 水肥
红花檵木耐旱怕涝,浇透即止,不可浸水。地栽盆植每月用水喷一次叶,冲去滞留叶面的灰尘,保持叶色鲜艳,提高观赏效果。它萌发力强,生长快,宜勤施薄肥,生长期地栽40-50天施一次N、P、K复合肥。盆植15-20天施一次,忌单施N肥,否则不仅枝叶徒长,而且叶色偏绿不美,花少或无花。
3.3 光温
红花檵木喜空气通畅,阳光充足的环境。地植于向阳处,盆植于屋顶花园南向或西向阳台,或对配置在红花檵木东南方向及上方的植物进行疏剪,让其在充足阳光下健康生长,使花色、叶色更加艳丽,从而增强观赏性。
3.4 修剪
红花檵木萌发力强耐修剪,一般每年修剪三次,即花后、夏末、冬初。群植者主要是将长枝剪短,使之整齐美观;单植者除将长枝剪短外、过密枝要疏剪,交叉枝、平行枝将其拉开或是剪掉其中一枝,并可随意造型修剪。
3.5 繁殖
红花檵木主要繁殖方法是扦插,要随采随插不可久放。于春季萌芽剪取一年生的健壮枝条,或6月下旬剪取当年已半木质化的枝条6-8厘米,将下部叶片剪掉,仅留上部4-6片叶,切口蘸生根粉或硫磺粉,插入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过的珍珠岩、河沙与山泥混合的基质中,入土1/3轻压一下,置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晴天要多次少量的叶面喷水保湿,但盆土不可过湿,40-60天长根发新叶后,要逐步多见阳光,翌春再带土移栽。若制作盆景者,可挖取白檵木老桩,种植一年后,再选用红檵木作接穗,用嫁接法繁殖。
3.6 病虫害防治
红檵木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发现有枝枯、虫蛀现象。经调查,前者多因蜡蝉为害所致,后者是星天牛和褐天牛为害的症状。蜡蝉常以产卵器切断红檵木枝条,产卵在枝条组织中,这是导致枝条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蜡蝉还以刺吸式口器刺破红檵木枝条组织,吸取汁液,使受害枝叶枯萎死亡。蜡蝉的防治方法有4种:一是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在为害期间喷洒;二是入冬后,彻底清除周围的杂草及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害虫;三是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叶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虫源;四是保护好蜡蝉的天敌,如鸟类、瓢虫、寄生蜂等。天牛食性杂,成虫啃食红檵木枝干嫩皮,幼虫蛀食树干,多从树干基部蛀入,被害枝干形成孔洞,坑道内充满木屑虫粪。一般采取人工捕捉成虫和钩杀幼虫加以防治。
4 园林应用
红花檵木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耐修剪,耐蟠扎,可用于绿篱,也可用于制作树桩盆景,花开时节,满树红花,极为壮观。
红花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孤植:选株形高大丰满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视线的集中点,如
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并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强烈对比,以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
丛植:将红花檵木球和其他植物成丛地点缀于园林绿地中,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园林气氛。如果与绿色树种丛植,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以红花继木球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风景林,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其美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
群植:色块、模纹花坛:用一年生红花檵木的小苗在绿地密植组成色块,可与金叶女贞、春花杜鹃、夏花杜鹃、金叶榆、金边黄杨等搭配,不仅能通过叶色反差形成色彩对比,而且花期也可错开。
灌木球:将红花檵木修剪成球形,布置在绿带中。灌木球主要分毛球和精球两类:毛球主要是经过1~3年修剪造型而成,主要应用在管理稍粗放的大绿地中;精球至少要经过3年的修剪造型,主要应用在别墅庭院等精致园林中。
色篱:用红花檵木密植成色篱起到围挡以及分隔空间的作用。苗木规格要根据色篱的具体用途来选定,如在绿地中可选用70~80厘米的色篱分隔空间,而高于2米的色篱多用在绿地外围起到绿色围墙的功能。
5 结论
经笔者多年实践,红花檵木在安宁地区广泛运用于园林绿化中的色彩处理。观察出红花檵木的生物学特性,摸索掌握了其生态习性,归纳总结出栽培要点和技术措施,在安宁地区可作为室外栽培的观赏花卉推广。
参考文献
[1]安宁市党史地方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安宁年鉴,-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2
[2]《园林》编辑部.《园林》,-上海;园林杂志社,2010.6
作者简介:
永修县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 篇3
永修县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丰富, 植物种类多样, 非常适合红花草的种植,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现代农业绿肥项目和有机质提升项目的重视, 永修县红花草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5 333.33 hm2以上, 这对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促进粮食和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农民更好地种植红花草, 提高其鲜草产量, 现将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仅供参考[1]。
1 选地整地
红花草一般不择土壤, 但比较肥沃的壤土和砂质壤土较为适宜。土壤p H值以5.5~7.5为宜, 过湿的土地、过黏重的土壤对红花草生长不利。红花草喜温湿, 怕干旱, 忌渍水。因此, 宜选择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在播种前, 田块四周要开沟排水。土质黏重、面积较大的田块, 除四周开排水的围沟外, 还应每隔5~10 m距离加开田中沟, 田中沟与围沟要相通。四周围沟深破犁底层, 中沟深至犁底层, 沟深约20 cm。土质黏重且有渍水的稻田, 应结合开沟排水进行适当晒田, 晒至土壤有些丝状裂开, 不要晒至过硬。播种紫云英时保持土壤湿润或有1~2 cm薄水层。大部分种子萌发后, 保持田间湿润, 切忌积水超过24 h以上。水稻收获前10 d保持土壤干爽, 防止烂田收割而踏坏红花草幼苗[2]。
2 种子选择与处理
根据多年种植经验, 适合永修县种植的红花草品种有永修马口大叶种、余江大叶种、安徽大叶种等良种。应选品种好、产量高、种性纯、成熟晚的红花草种子播种, 播种量可减少至22.5 kg/hm2左右。晴天中午晒种4 h, 将种子与细沙按2∶1的比例拌匀, 装入编制袋内揉搓擦种子去除蜡质层。
3 适时播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的红花草鲜草产量最高, 此后播种的鲜草产量逐渐下降。具体播期可根据前作收获时间灵活掌握, 一般在晚稻齐穗勾头后播种 (草籽与晚稻共生20 d为宜) 。也可机械翻耕播种, 宜在水稻收割后2~3 d内进行。最迟不能超过10月中旬, 以免苗小受霜冻致死。播种时用磷肥75.0~112.5 kg/hm2, 加土杂肥150 kg/hm2左右拌种后均匀撒播。干旱的田块在播种前一定要灌1次跑马水, 保持田块湿润。烂泥田一定要排水晒田, 防止田块渍水[3]。用种量为30.0~37.5 kg/hm2, 以保苗600万~750万株/hm2。
4 田间管理
一是晒田。晚稻收获前要晒田, 千万不可软泥割禾, 否则幼苗易被踏死, 不利于红花草生长。如遇干旱天气, 水稻收割后要灌跑马水防旱, 保持田面不晒白为好。二是清沟。开好围沟、畦沟和腰沟3条沟, 做到沟沟相通, 雨后不积水。胀籽排水, 见芽落干, 湿润扎根。清沟时, 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 促进红花草根深叶茂。排水时, 降低地下水位, 做到雨停田干。三是防旱保苗。为提高抗旱保苗能力, 在收割晚稻时, 一定要留禾桩20~30 cm, 以便遮荫保水。灌溉条件差的田块, 割禾后, 还要趁田土湿润时撒下1层薄稻草 (薄到能透光) 遮盖幼苗, 稻草不足的, 可用杂草、垃圾肥、谷壳等代替。由于干旱, 割禾后, 红花草出现紫红色的弱苗, 此时应追施磷肥冲粪水或猪粪灰, 应迅速灌水, 可起到抗旱、防冻、施肥的效果[4]。
5 肥分管理
主要施好3次肥, 一是冬前追施提苗肥。一般出苗后, 施用稀薄粪水3 750~4 500 kg/hm2, 结合抗旱浇施, 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条件, 加速幼苗生长。二是施好腊肥防冻害。在12月上中旬, 施土杂肥6 000~7 500 kg/hm2, 加钙镁磷肥375~450 kg/hm2, 以增强抗寒能力, 减轻冻害。增施过磷酸钙是一项以小肥养大肥的重要增产措施, 不可忽视。三是追施春肥促春发。开春后, 追施尿素30~60 kg/hm2, 看苗生长情况施用, 促平衡生长, 为丰产搭架子。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2次, 可提高鲜草产量20%。
6 病虫害防治
红花草主要有菌核病、蚜虫、潜叶蝇等病虫害。防治菌核病, 可用40%灭病威或70%甲基托布津对水喷雾。防治蚜虫、潜叶蝇一般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1 000倍液喷雾防治。
7 收获与留种
在盛花期 (60%~70%红花草开花) 翻耕效果最好, 鲜草量控制在30 t/hm2内, 多出红花草可割走翻入其他田块, 翻耕时撒施225~300 kg/hm2石灰, 以加速红花草腐烂。选排水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非连作的田块作留种田。留种田不宜施氮肥, 增施过磷酸钙150 kg/hm2左右、草木灰150~225 kg/hm2, 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红花草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 一般以种荚80%变黑时收获最好。通常可收种子750~900 kg/hm2。
摘要:介绍了永修县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肥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留种等内容, 以期为红花草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江西永修
参考文献
[1]程鹏伟, 洪来生, 江汉.种好红花草年前抓“四点”[J].现代农业科技, 1998 (9) :47.
[2]朱业斌.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 2009 (10) :18.
[3]曾凡顺, 洪登永, 朱金湖, 等.红花草种植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09 (14) :12.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指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来自基层的医疗工作者代表菊红花对此深有感触。
“国家推进新医改三年来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为医务人员带来了干事的活力。”菊红花在接受采访时对本刊记者说,“拿青海来讲,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医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在医改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菊红花委员深思熟虑,她带来了《关于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提案》以及《关于实施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建设项目的提案》。她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群众普受医改实惠,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同时,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在一些旧的困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吸纳急需人才的空间有限。为此,菊红花建议国家实施西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项目,加强基层卫生管理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提高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才待遇政策,切实体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建议国家实施特岗医师制度,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执业;建议加大中医、民族医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议以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来核定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编制,保障医院各功能科室正常开展业务,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在菊红花委员看来,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想壮大西部地区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就要从细节上切实解决技术人才面临的各种问题,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比如,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枢纽,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提供和社会卫生管理三大功能任务。但是,长期奋战在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卫生院职工,他们既没有享受房改政策,也没有商品房可购买,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在青海,现有乡镇卫生院生活周转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年来国家再未安排建设,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威胁着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菊红花委员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人员增加,很多职工处于无房可住的境地,甚至挤占业务用房,成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为此,菊红花带来的提案建议是国家将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和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团队宿舍建设,纳入“十二五”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同时,明确制定基层医务人员可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长年奋战在基层一线的菊红花委员,是这一改革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表示,回到青海后,将把政策的春风带回基层,继续以无限的热情推动她所热爱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红花七叶树的育苗及栽培技术 篇5
红花七叶树 (Aesculus carnea) 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20m, 树冠伞形, 干形挺拔。小枝粗壮, 栗褐色, 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小叶通常5枚, 成树5~7枚, 无柄, 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 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 背面绿色, 叶大奇特而形美, 在春季新叶初上时, 叶色殷红如血, 十分艳丽。在夏季的时候, 也会因为树叶的不同长势而呈现多色, 上部微红, 中间嫩绿, 下部墨绿, 到了秋季, 叶色澄黄如金, 有“变色木”之称, 树体通直, 十分伟岸。花期5~6月, 花小为粉红色至深红色, 花时红色硕大的顶生圆锥花序竖于叶簇中, 似一个华丽的大烛台, 缀满树冠, 绿树红妆, 非常美丽, 十分壮观。果球形或倒卵形, 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成熟。
红花七叶树深根性, 寿命长, 幼树喜光, 稍耐半荫, 耐旱、较耐寒低温、耐轻度盐碱;在深厚、湿润、酸性和中性土壤生长良好, 生长速度中等, 当年苗苗高可达80cm左右。一般3~5年生长期即可作绿化工程用苗。原产欧洲巴尔干半岛, 可在华东、华北地区广泛推广, 为世界著名观赏树木之一, 宜作庭院树和行道树。
2 红花七叶树育苗技术
2.1 播种繁殖
2.1.1 果实及种子采集
采种母树应选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结实多, 30~80年成年树。果实外皮由绿色变成棕黄色, 并有个别果实掉落开裂时即可采集, 采种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初。采种可用自然采集法和人工采集法。自然采集法利用自然生理落果和大风吹落果实后在地面采集;人工采集法借助采种钩或高枝剪等其它采种工具进行采摘。采果前树下地面提前松土或铺草, 防止地面过硬造成果实及种子掉落碰伤。果实采摘后堆放在墙角, 盖上麻袋、草帘或在院内阴干每天翻动数次待果实开裂后用手剥去外皮选出个大、饱满、色泽光亮、无病虫害的种子。
2.1.2 种子处理
(1) 种子分级筛选。成熟七叶树种子, 粒重15~60g。育苗种子宜选30g左右, 种皮坚硬、色度栗红、光泽明亮、胚芽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者。
(2) 七叶树种子放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15分钟消毒。
(3) 种子贮藏。将分级筛选纯后的净种子与干净湿沙按1:3比例混匀, 用湿藏层积法在排水良好的土坑贮存, 注意留通气孔、检查贮藏湿度, 以防种子霉烂。
2.1.3 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在背风向阳, 坡度低于5℃, 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 pH值为中性或微酸性, 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高或距水源较近, 交通方便的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
2.1.4 整地
(1) 翻土。育苗地要于秋末深翻, 播种前要进行细致整地, 清除杂草和行块, 使地面平坦, 土粒粗细均匀。
(2) 施肥。结合整地, 施足底肥, 厩肥60kg/hm2或施过磷酸钙150~225kg/hm2, 尿素或复合肥75~150kg, 均匀施入播种沟内。
(3) 杀菌。在播前7d, 在床面洒0.5%的硫酸亚铁3~4.5kg/m2, 也可将适量硫酸亚铁粉沫均匀地撒于地面或播种沟内。
(4) 杀虫。杀菌的同时, 用辛硫磷0.13%~0.20%的溶液喷洒床面或播种时施人播种沟杀虫。
2.2 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可采用春播或秋播。春播在土壤解冻后3~4月进行, 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2) 秋播。把精选的七叶树种子, 放置于通风干燥处经常翻动, 注意种子含水量保持在安全含水量 (25%~30%) 范围内, 于树木落叶后, 土壤封冻前播种。秋播种子翌年出苗整齐, 生长快, 但发芽早, 易受晚霜危害的地区慎用。
(3) 春播。经过沙藏的种子, 在春分至清明前后土壤解冻后, 于播种前3~5d起出, 挑出腐种、虫害和机械损伤的种子, 摊开阴干即可播种。春播应在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越早越好, 过晚则幼苗出土后易受日灼危害。
(4) 播种方法。因七叶树种子大, 采用条状点播。株行距为15cm×25cm, 深度3~4cm, 播种时注意种脐向下, 覆土4cm, 上盖稻草;或行距20cm, 沟深8cm, 每隔10cm左右播种1粒, 覆土与畦面平, 稍镇压。播种量为150kg/hm2。
2.3 播后管理
(1) 保湿。种子发芽前要保持土壤湿润, 日均气温11度左右, 即可出苗。
(2) 防冻及日灼。春播4月下旬出苗, 秋播后昱年4月初即可出苗。北方晚霜、春雪、寒流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 应做好春季防冻工作。幼苗喜阴, 在炎热的夏季应对幼苗进行遮蔽, 以防苗木被太阳暴晒灼伤。幼苗喜湿润, 幼苗入冬前需包草防寒。
(3) 松土和除草。在苗高10cm前不松土, 只除草, 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保证苗地无杂草;苗高20cm以后, 继续松土、除草, 并且分期间苗。
(4) 灌溉与排水。北方春旱严重, 要经常保持地面湿润, 从苗木出土到5月下旬至七叶树高生长期, 灌溉应见干见湿;7~8月为七叶树苗木质化期, 应少或不灌水, 达到少水少肥, 促进苗木地茎生长和苗木质化。雨季注意排水, 防止苗床积水。
(5) 施肥。结合松土除草, 在苗木速生期施尿素或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土壤肥力进行根外施肥。加大田间肥水管理, 可打破其夏季休眠, 延长其生长期。苗木生长停止前30d应施钾肥, 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6) 病虫害防治。目前生产中, 七叶树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鼢鼠等地下害虫咬根茎, 根据危害情况以及鼠类活动规律进行防治, 主要采用人工防治, 即土办法射杀。
2.4 苗木出圃
(1) 苗木出圃时, 提前7d灌水, 起苗时做到不伤树皮或根系。
(2) 红花七叶树苗木生长迅速, 1年生苗高40~60cm, 主根长20~40cm, 地径1.5cm, 每公顷产苗量为120 000~150 000株。
(3) 1年生七叶树苗木的出圃, 出圃、分级, 标准如下:一级苗, 苗高大于60cm, 地径大于1.5cm, 主根长40cm, 侧根5条以上;二级苗, 苗高40~60cm, 地径1.0~1.5cm, 主根在20~40cm, 侧根2~4条;三级苗, 苗高<40cm, 地径<1cm, 主根在20cm以下侧根条以上
2.5 嫁接繁殖技术
(1) 嫁接用七叶树作砧木选1~2年生实生苗, 地径约1.5~2.0cm。
嫁接方法:可分为枝接、芽接两种。嫁接时间。枝接最佳时间在清明节前后10d, 芽接时间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
(1) 嫁接技术包括芽接与枝接, 芽接, 芽眼选择时, 芽片要略大, 微带木质部, 芽片长在2cm以上, 愈合面要贴紧, 包扎要紧, 露芽。枝接为选择当年带顶芽的枝条作接穗, 接穗长5~10cm, 削面要平, 砧木选取2年生苗木, 接口对齐包扎严, 不能露出伤口。
2.6 扦插繁殖
可采用夏季嫩枝和秋冬季硬枝扦插。IBA4000ppm或ABT生根粉1号0.1%溶液速沾插条或2年生幼树嫩枝在500mg/L生根粉1号的处理。
3 结语
红花七叶树姿态壮丽, 树冠丰满, 叶大奇特、形美, 顶生红色总状花序, 直立于叶簇之中, 火红似华丽的烛台, 十分美观。为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绿化树种之一, 可作为行道树和庭院观赏树, 亦可配置于公园庭院厂矿和学校作为景观点缀树种
摘要:介绍了红花七叶树的生物特征、观赏价值, 从红花七叶树的果实及种子采集、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嫁接技术等方面。论述了育苗方法和栽培技术要点。
西红花实用栽培技术 篇6
1 室内培育采花
1.1 新球茎处理
浸种杀菌, 将起获的新球茎放在25%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20 min或用1%~2%的福尔马林浸种5~30 min;将浸种后的种球及时薄摊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培育房 (最好能单层薄摊) , 此过程切忌过厚堆放及置于高温高热的楼房, 以免引起堆沤发热、高温高热而导致种球腐烂和降低活性;阴干、风干7 d后, 及时剥除老根, 剪除残茎, 剔除有病斑、虫斑、受伤的球茎, 阴干、风干后的球茎就能彻底剥除老根。
1.2 分级、上匾与上架
要选择坐北向南、通风良好、宽敞明亮的房间作室内培育房, 且以泥土地面及南北开窗为最佳, 楼房宜用底层;经整理后的球茎可以不高于10 cm薄摊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培育房, 也可立即分级、上匾;按照球茎重35 g以上、25~35 g、15~25 g、8~15 g分成4档, 或8~20 g为1档、20 g以上为1档的简单分级, 分别摊放上匾, 上匾时球茎摆紧, 确保球茎头朝上, 8月萌芽前定要上匾;匾长90~100 cm, 宽60 cm, 高5~6 cm, 竹木制;架高及跨度、间距以方便操作和牢固安全为准, 每层间隔30~40 cm, 一般4~6层, 底层离地15 cm;一般将大球茎置于底层。
1.3 光湿温管理
球茎从上架起至萌芽前, 室内以少光阴暗为主, 门窗挂草帘或深色窗帘, 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 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7—8月高温季节, 要注意降温, 门窗白天关闭, 晚上打开通风;8月下旬至9月中旬, 是花芽分化期, 要求室温保持在24~27℃, 室内要保持相对湿度70%~80%, 地面和墙壁经常浇水, 也可用浸湿草包摊在地上, 保持空气湿润, 但球茎上绝不能洒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种球萌芽、抽芽, 室温要保持16~23℃;室内的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当芽长至3 cm时, 室内光线要逐步放亮, 但阳光不能直射到球茎上, 到开花盛期时芽长不超过15 cm为最佳。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是开花期, 既要防止15℃以下的低温, 又要预防20℃以上的高温, 否则容易产生死花烂花现象, 适合温度为15~18℃;湿度掌握在85%左右;西红花开花时适应强光照。可采取浇水降温、煤炉等烧开水加温保湿、人工照明等人为调节手段。
1.4 留好主芽, 抹净侧芽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球茎会长出许多侧芽, 为了培育大球茎, 提高花丝的产量, 要留好主芽、及时剥除侧芽, 其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视球茎大小合理留好主芽, 35 g以上留3个芽, 25~35 g留2个芽, 25 g以下留1个芽;分3次摘除其余侧芽, 分别在10月上旬、10月中旬及11月中下旬。采完花柱后下种前, 要做到早剥、多次剥、移栽前剥尽侧芽。
1.5 花丝采集与烘制
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为西红花开花采花期, 采花时间是在花盛开以前, 一般是在8:00—10:00和13:00—15:00, 每天集中采2次;为了保证花丝的质量, 要做到当天开的花当天采摘, 采花时将整朵花连花冠筒采下;采下来的鲜花, 还需要及时剥出花丝 (取丝) , 即将采回的花瓣轻轻剥开, 在花丝的分叉点位置掐断 (其断口宜在花柱的红黄交界处, 花柱不要留得过长) , 取出3根红色花丝;生产上要求当天采花, 当天剥花、取花丝;将采集的花丝薄摊在白纸上, 在35~40℃的温控烘干箱中烘6~8 h或放在40~50℃文火上或放在烧开的开水的铝锅盖上简易烘制 (不能晒干和阴干) , 烘干的花丝要放在封闭阴凉的地方贮藏, 且要防潮、避光。
2 选地整地
栽培用地要求地势高燥、冬季较暖、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 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性质的田地为好;具体而言, 在丽水山区宜选择海拔400~800 m, 坐北朝南、坐东朝西或西南向、东南向的阳坡地, 排灌水方便、土壤疏松肥力又好的砂壤土性质的田地, 土壤p H值5.5~6.5, 前作以水稻为好, 且前作未使用甲磺隆、苄磺隆等除草剂, 以免引起种球腐烂;交通便利。对选好的田地于稻谷收割前开沟排水使之尽早干燥;稻谷收割后, 收集好稻草以备覆盖用;在种植前7~15 d, 及早准备翻耕, 并结合施入碳铵1 5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硼砂150 kg/hm2或含硫进口三元复合肥750~900 kg/hm2作底肥, 有混施腐熟栏肥、焦泥灰 (草木灰) 作底肥的更佳;之后耙细、耙匀、耙平;清好中沟, 以便于排水及生产作业为原则。
3 精细栽植
将8 g以下不开花的和部分8 g以上确定不开花的种球先于10月早种入大田, 另外开花的球茎最佳栽种时间为11月上中旬, 最迟不超过11月20日。为了力争早种, 在开花偏迟的年份, 当室内球茎开花量达80%左右时, 就应尽早将种球移入田间, 余下20%的花可在田间采收, 总的要求是在寒流到来前必须移栽至田间。首先要勾勒好畦面, 畦面宽1 m, 用钙镁磷肥1 500 kg/hm2撒成种植行 (行距20~25 cm) 及1 m畦边线, 畦间距为50 cm;然后施入表面肥, 用尿素75 kg/hm2+有机复合肥750 kg/hm2;然后进行种球浸种消毒工作, 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0 min或用1.0%~1.5%福尔马林浸种10~30 min, 浸种后及时移栽大田。按球茎大小分类定植, 即以单芽、双芽、三芽分别定植, 以芽定株距, 单芽10 cm, 双芽15 cm, 三芽20 cm, 行距一般为20~25 cm, 8 g以下的株行距可适当加密;种植深度以种球直径的2倍为宜, 适当深植也是培育大球茎的措施之一;最后于种植行空隙覆盖上稻草 (注意稻草根朝外, 使覆土不会塌落到沟里) , 以不见泥土为准;覆草盖土时, 注意不能将芽头压埋。
4 肥水管理
第1次追肥在1月中旬, 施稀人畜粪尿15.0~22.5 t/hm2;第2次追肥在2月上旬, 施腐熟人畜肥15.0~22.5 t/hm2;第3次追肥在3—4月, 用含硫进口三元复合肥150 kg/hm2, 并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可加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病害) , 隔7~10 d追施1次, 连施2~4次。入冬前灌1次防冻水;3月遇春旱要及时灌水, 雨水过多, 则及时疏沟排水。在丽水市种植西红花, 据气候特点, 更要高度重视防积水烂球茎的问题。
5 抹芽除草
球茎定植后, 侧芽仍会生长, 要及时抹除;西红花田要严防杂草, 在定植覆土后, 用丁草胺1 500 m L/hm2对水750 kg喷雾, 或下种后, 用乙草胺防除杂草, 种前1~2 d喷, 可防除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以后田间有草就手工拔除, 不能锄铲或施用未经试验的除草剂, 以免伤害西红花根系或造成药害;3月15日以后长的草不需再拔, 以利土壤降温保湿, 推迟叶片枯死。
6 防病灭鼠
以农业防治为主, 重视轮作和选用健康种球;田间一旦发现有细菌性腐败病或枯萎病, 可用1 000万U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喷雾防治腐败病, 枯萎病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 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 或20%三唑酮1 5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拔除病株, 并用石灰粉消毒。田间还应注意防治鼠害, 一是避开选用离村庄房屋近的田地, 二是避开选用山沿的田地, 三是做好人工防鼠灭鼠。
7 适时起获球茎
5月上中旬, 叶片全部枯黄, 选晴天土壤呈半干旱时用双齿或多齿耙挖起球茎, 去除泥和残茎叶并薄摊畦面, 然后运回室内;薄摊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面上, 高度不超过10 cm;视叶片枯黄程度及田地干湿程度, 分批起获, 枯黄早的、重的、田地湿重的先挖, 反之, 延后挖;要注意避免长途运输和长时间堆放对球茎可能造成的伤害后果;要注意长期下雨后应待天晴地较干后再挖, 否则挖回的球茎被泥土包裹得严重, 湿度大, 易带病菌, 球茎腐烂率高, 损失加重。
参考文献
[1]董卫明, 施惠国.西红花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5) :113-114.
[2]金玉松.西红花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4 (2) :6-7.
[3]陈云章, 李玉芳.西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 2003 (7) :14-15.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藏红花,生物学特性,引种,可行性,栽培技术,甘南州,白龙江与洮河沿岸
臧红花(Crocus sativus L.)不仅是名贵的妇科良药,还大量用于化妆品、化工、食品、染料等行业,也可作为高档花卉出售,可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臧红花喜温和的环境,怕酷热、怕旱,耐寒,在-18℃气温下,稍加防寒设备即可安全越冬。藏红花原产于荷兰、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汉时传入我国。通过对臧红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对甘南当地区、白龙江、洮河沿岸气候特征分析,认为在甘南州地区引种藏红花进行人工栽培是可行的。人工栽培臧红花,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对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种试验示范,应用成熟的技术和栽培的经验,不仅可以大规模生产藏红花种球苗,也可实现农业结构性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向优势产业转变,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农户+企业+基地的规模效应,直接向群众提供种球苗,缩短群众种植周期,将会给传统种植农业带来巨大的潜力。
1 生物学特性
藏红花一般称为西红花,又名番茄花、撒馥兰、泊夫兰等,为鸢尾科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花顶生,瓣被6片,蓝紫色,雌蕊1玫,雄蕊3玫,花柱3深裂,深红色,柱头先端膨大呈喇叭形,具浓郁香味。球茎扁圆形或近球形,叶基生,叶缘稍反卷。在栽培条件下未见结果实。
藏红花属亚热带植物,忌积水,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喜阳光,耐寒,在-18℃气温下,稍加防寒设备(风障)即可安全越冬。在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19℃,有适当雨量为佳;开花期以天气晴朗为佳,适宜温度为14~20℃;但长期遇严寒冰冻会降低花的产量。室内栽培先萌芽,再现蕾开花。海拔2 900 m以下均可生长,一般对海拔要求不严。
2 引种的可行性分析
2.1 自然条件优越
白龙江沿岸的舟曲、迭部地处甘南州秦巴山西端,扼陕、甘、川3个省的要塞,属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区。白龙江沿岸的川坝地区的特点:一是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1 841.2 h,日照率为42%,年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为22℃,最冷月(1月)为0.3℃,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二是降雨适中,蒸发较大,有利于藏红花的生长、开花、采收、晒干,果实色泽保持鲜艳不变,产量高、品质好。三是海拔较低,土质优。海拔在1 100~1 700 m之间,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土质中性到微碱性。
2.2 适合栽培的土地资源
白龙江沿岸年降水量在436 mm以上,洮河沿岸年降水量在500 mm左右,自然环境良好,但粮食产量低,效益不佳,许多优良土地得不到高效利用。发展藏红花药材产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空隙土地,荒山秃岭,闲散土地,或者因地制宜把藏红花种植工作列入农业生产计划中,实行粮药、林菜药、果药间作套种,另外利用房前屋后、路旁水边等零星地见缝插针,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很快地发展特色经济,使群众增收。
2.3 经济价值高、用途广
藏红花是名贵的妇科藏药,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产后瘀阴、温毒发斑、忧郁痞闷等方面有较好功效,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藏民族十分青睐的药品。藏红花还大量用于染料工业、食品、日用化工,是香料制品和美容化状品的宝贵原料。藏红花产量可达30 kg/hm2左右,球茎15 000 kg/hm2左右。藏红花市场价格4 000~6 000元/kg,球茎40~50元/kg,种植藏红花年收入为30万元/hm2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4 产区群众愿意接受
甘南州农牧民年平均收入仅1 266元,远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全省水平,农牧民群众将藏红花产业看作是谋利益、增收入的产业,才不遗余力地去干好。此外,藏红花药材产业管理技术简单、成效快、效益显著、成本低,农牧民群众愿意接受。目前,藏红花产品货源紧缺,产品销路非常好,在迭部、舟曲、临潭、卓尼等地辐射推广,可使实施区的群众增收增益。藏红花约含2%藏红花素(Crocin),系藏红花酸(Crocetin)与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脂,又含藏红花二甲脂(Crocetin dimethylester)。藏红花苦素(Pricrocin)约含2%,挥发油0.4%~1.3%。藏红花主要成分是藏红花醛(Safrannal),系藏红花苦素水解生成,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可能结合为原藏红花素(protocrocin)存在生药中。以前,国内很少见到内地生产的藏红花,它多由印度和尼泊尔进口,经西藏销往内地,才称为藏红花。目前,国内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北京、四川、湖北、陕西等省都有引种。藏红花以其独特的功效,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非常广泛,藏红花现已被我国科技部列为重点开发项目。
3 人工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夏季凉爽、冬季温暖、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稍带坡度的壤土种植。忌连作,可与大豆、玉米等作物套种或间作[1]。播前施饼肥15 0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农家肥22 500 kg/hm2。将地整成宽220 cm、长1 500 cm的低畦(做低畦的目的主要为防寒保温)。
3.2 适期栽植
用球茎繁殖,5月上旬于藏红花地上部分尚为完全回苗时,挖取球茎,按大小分开,放通风干燥处贮藏。9月上中旬栽种。栽前用苯来特稀释液浸泡球茎,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叶丛数、叶片数、叶大小、是否开花等与球茎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开花朵数是随球茎重量的增加而增多,球茎重量在8 g以下一般不开花。因此,藏红花的种茎须挑选,分级种植。一般分25 g以上、16~25 g、8~18 g、8 g以下4个档种植,以利管理。播前用5%石灰水浸种茎20 min可防止种芽腐烂;用三氯杀螨醇或40%乐果3 000倍液与25%多菌灵500倍液,2种药剂混合浸种20 min,立即下种,可防治腐烂病及罗宾根螨。种前剔除球茎上的侧芽,16 g以下的种茎留1个顶芽,16~25 g的留2个顶芽,25 g以上的留3个顶芽,平畦栽植。藏红花的产量与种植密度、深度有一定的关系。若种植过深(如深10 cm),新球茎虽大一些,但开花的球茎数量也要减少;种植过浅,新球茎数量多,个体小,能开花的球茎少[2]。为此,种植密度与深度要根据球茎大小而定,分开种植。8 g以下球茎以行距12 cm、株距6~9 cm、深6 cm为宜;25 g以上球茎以行距12~15 cm、株距9~12 cm、深6 cm为宜。用种量约1 500 kg/hm2。
3.3 田间管理
藏红花于种植后20~30 d开始出苗,出苗前可灌水1次,干旱时适时浇水,出苗后3~4 d即可开花,花期较短。11月中下旬,在北方地区须搭防寒风障,入冬前灌1次冻水。3—4月正是球茎膨大时期,常有春雨,田间易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出苗后,用小刀插入土中,轻轻地连叶剔除小芽,保留1~3丛较大叶丛[3]。冬季在畦面上均匀地施农家肥22 500kg/hm2,2月中旬返青后,施饼肥1 500 kg/hm2,自3月起每10 d喷1次0.2%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冬季进行防护,在1月气温最低时,可在畦面上增加1层树叶覆盖,2月下旬除去覆盖物。适时进行松土除草,3—4月应注意经常松土除草,4月中旬再灌1次水,5月采挖球茎,休眠过夏[4]。
3.4 球茎采收与贮藏
采收在第2年5月上中旬进行,于藏红花叶完全枯萎后,选晴天采挖。球茎放在阴凉处,约7 d后再分档贮藏,贮藏前先剔除有病虫害、伤痕和机械损伤的球茎。
贮藏的方法:一是沙藏。在室内选较干燥、阴凉的地方,铺1层厚约3 cm的半干燥的细黄沙,上放1层6~9 cm厚的球茎,再铺1层沙,依次铺数层,一般长度不定,以高50 cm、宽70~100 cm为宜,最后盖约6 cm厚的细沙。注意防鼠害。二是挂藏。将球茎装在带有小孔的竹筐内或编制袋内,吊在阴凉通风处。或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用赤霉素溶液或油菜内酯溶液浸泡种茎4~24 h,然后沙藏[5]。
3.5 花的采收与加工
藏红花10月至11月中旬开花,盛花期短,必须当天及时采收。在每天中午或下午采收1次。采收时将整朵花连管状的花冠一起带回室内加工。干后收藏在清洁干燥的盆子里或瓶内,避光保存[6]。折干率为6∶1,一般产干花30 kg/hm2左右,可收球茎9 000~15 000 kg/hm2。
参考文献
[1]郭顺洪.西红花栽培技术[J].杭州农业科技,2008(4):35-36.
[2]潘永年.红色金子:藏红花的市场前景及栽培技术[J].丽水农业科技,2009(4):37-40.
[3]张巧娣.名贵药材藏红花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4):51.
[4]杨敬奎,王根法.藏红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36-37.
[5]李春龙.番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4(4):38.
红花檵木的栽培与养护 篇8
一、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
1.生物学特性。红花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小枝、嫩枝及花萼均被暗红色星状短柔毛;叶卵形或椭圆形,互生,革质,全缘,暗紫色;嫩枝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线形),花期4—5月份,花期长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果期9—10月份,蒴果褐色,近卵形;种子长卵形,黑色,有光泽。
2.生态习性。野生红花檵木生长于半阴环境,属中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和疏松的酸性土壤,抗逆性强,耐瘠薄,耐寒,耐旱;萌芽力强,耐修剪,耐蟠扎整形;阳光充足条件下,叶色、花色红艳夺目,开花量较多,背阴条件下则相反。红花檵木花期较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4次开花,但以春花为主。红花檵木的自然坐果率较低,通常只有春季开花能少量坐果,且不同变异类型的红花檵木花期长短不一,单花开放时间受气温和湿度影响而有所不同。
二、栽培与养护
1.繁殖。红花檵木以无性繁殖为主,主要方法为扦插。扦插基质以50%细黄泥、10%潮沙泥、40%砻糠灰混合配制为佳。选取健壮母株上粗壮、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插穗。插穗长5~7厘米,留2~3片叶,基部削成马耳形,置于生根粉中处理5~30分钟,然后插入湿润的基质中,深度以2~3厘米为宜。3—11月均可扦插,但以3—5月份为佳。扦插株、行距一般为4厘米×5厘米,每平方米500株。
扦插完成后,在插床上搭高50厘米的塑料拱棚,以保持棚内空气湿度,然后在拱棚上方用黑色遮阳网(透光率20%~30%)搭设荫棚。注意适时浇水,保持插床含水量;温度过高时掀开两端塑料膜通风降温;扦插后120天左右可揭开插床两端薄膜,使插穗逐渐适应外部温度变化,5~7天后去除全部薄膜;扦插140~150天后拆除荫棚,全光炼苗25~30天。在此期间,可适当追肥2~3次,以用0.2%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混合液喷施为宜。
2.肥水管理。红花檵木不宜大量追肥,大田移植成活后,可用清粪水施肥1次;追肥以农家肥为主,如粪干、人尿粪以及腐熟的猪粪尿,可适当配施氮肥,每100平方米施硝酸铵1.2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0.5千克。以大雨过后、叶面已干而土较湿时追肥效果为佳。施肥时,植株叶面上不能留有肥料颗粒,以免伤苗。肥料伤苗会导致红花檵木叶尖枯萎,如不及及时时剪剪除除受受伤伤枝枝叶叶,,整整株株都都有有可可能能枯枯死死。。
3.整形修剪。红花檵木的芽具有早熟性,枝条萌发力强,耐修剪。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每年修剪3次,即花后、夏末、冬初。修剪总体要求坚持抑强扶弱、保持光照、平衡营养、有利通风的原则,群植时需将长枝剪短,单植时不仅要将长枝剪短,还要疏剪过密枝、交叉枝、平行枝,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树体造型。红花檵木的常见造型有彩篱、灌木球、盆景、桩景等,可利用摘叶、摘心、短截等不同方法保持树形,控制花芽分化和红叶期。
4.病虫害防治。红花檵木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和花叶病,以及蜡蝉类、天牛类和蚜虫类害虫。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严重时10天后再喷1次。炭疽病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花叶病为病毒侵染引发,多由蚜虫传播为害,因而应及时防治蚜虫从而预防该病。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交叉喷施防治。蜡蝉类害虫可在其若虫、成虫期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或于成虫期用灯光诱杀。天牛类害虫可人工捕杀,或用药棉蘸40%乐果乳油50倍液塞进蛀孔,泥封孔口,消灭蛀道内幼虫。
三、园林绿化应用
红花檵木一般分为嫩叶红、透骨红、双面红3大类,尤以透骨红和双面红表现优异,应用广泛。
1.园林造景。可采用片植、群植、列植等方式将红花檵木用于营造色块、色篱和模纹花坛等。例如,可用一年生红花檵木(透骨红类型)小苗在绿地密植组成色块,与金叶假连翘、春花杜鹃、黄金榕等搭配,不仅可以通过叶色反差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还可以错开花期。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07-31
中药红花栽培技术要点12-14
红花的药理作用分析09-11
令我惭愧的小红花作文12-04
小红花06-26
红花如意丸10-11
正红花油09-10
红花黄色素10-05
教育笔记:小红花09-07
大红花作文450字07-02